浙大《化学与人类文明》学习心得

2024-05-18

浙大《化学与人类文明》学习心得(精选4篇)

浙大《化学与人类文明》学习心得 第1篇

ZHEJIANG UNIVERSITY

化学与人类文明

---学习总结与感想

浙 江 大 学 化 学 与 人 类 文 明 指导老师:王杰

Xxxxxxxxxxxxx

ZHEJIANG UNIVERSITY

说到化学,我们可谓是时时刻刻都在与它打交道,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但它是那样的细小平凡。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化学的身影,而化学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却产生了关键性的推动。在化学的发展史上,无数的化学家前仆后继,为发现和发展新的物质,为改善人们的生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我来说,化学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在那一个个化学实验中,不同的物质间发生“碰撞所擦出的火花”和那偶尔无法预料却又是意外之喜的结果。正如老师所说的:“化学中往往存在偶然,它的魅力在于面对一项新的挑战,满载声誉的教授和默默无闻的研究生都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在无数伟大的化学物质发明事迹中,这确实得到很好的体现,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细节的眼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你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就如年轻的班廷能在资源和帮助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提取到了胰岛素一样。

化学是那样强有力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历史的轨迹。如果当年不是李比希创造性地打开了无机化学肥料的大门,如果不是哈伯解决了催化合成氨的技术,我中华泱泱大国可能还处在与温饱作斗争的旅程中;无论是18岁的Perkin误打误撞合成“胺紫”,还是格劳贝、李普曼合成人造茜素,还是拜尔创造性地合成靛蓝,毫无疑问,倘若没有化学,我们的世界不会像现在这样纷繁多彩。倘如没有高分子材料、合成纤维的飞速发展,不谈其他高精尖领域,光是解决人们的衣物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如今不愁吃穿的小康生活更是无从得知。

此外化学家们合成了许多有用的药物。青霉素、阿司匹林的发明极大地延长了人们的寿命;杜马克从染料中提取的磺胺使无数人免于咽喉感染死亡的阴影;麻醉剂如普鲁卡因等的发明使病人免受手术的痛苦;如今紫杉醇、喜树碱的研究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癌症、心血管等等疾病都将不会再困扰着我们,那是我们的寿命也会再度延长。

当然,作为探索世界奥秘的重要学科,如果用错了方向,化学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当初诺贝尔发明烈性火药时,只是简单的想应用于开山凿矿,可火药在上世纪给人们带来的战争与死亡谁又能预料呢?砒霜应用得当可以在治疗癌症等等疾病上打展身手,可以不小心也能成为致命毒药„„

对我来说,喜欢上化学有点让人哭笑不得。起初系统地接触到化学是在初三的化学课,当时懵懂的我对化学并没有太多的印象,只是单纯地想能学好化学以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来平衡一下其他科的劣势。抱着一丝功利的心态,我踏上了努力学习化学的征途。但当我真正地接触了化学以后,那千变万化、绚丽缤纷的化学实验就征服了我,而后自己也常常花出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化学的奥秘。当时中校的条件十分有限,自己也不知道到那里可以获取资源,常常在老师做完演示实验、去清洗仪器时,偷偷掏出早已备好的小瓶,“顺点”稀盐酸、高锰酸钾液等回家把玩„„

ZHEJIANG UNIVERSITY

对于化学与人类文明这门课,我觉得老师讲的很不错。老师上课的风格比较幽默,以各种有趣的形式将化学家们的发明创造和他们的精神介绍给我们。而在这所有的内容里,我尤其喜欢老师讲讲书本以外的事,尤其是关乎人生哲理、社会趣闻的事。很多时候我会觉得这门课程已经远远超出了《化学与人类文明》的内容,那些夹杂的《人生美学》和励志演说常常给人一莫大的鼓励。到浙大的这半年里,自己也常常感到迷茫,常常有人说时光会打磨人的棱角,但对我却是磨散了我的锐气与拼搏。不过在您的课上我仿佛又找到了当初高中时老师时时提醒我们要好好学习的感觉,特别是上次老师讲的那个院士同学的案子就十分触动我。无论什么时候,脚踏实地总是没有错的,那怕大伙儿都嘲笑你。如果努力学习、成绩优秀的自己都不能取得满意的职位,那又怎么能期望成绩低落、毫无斗志的自己能撞上好运呢?所以我十分赞同老师的一句话:“不管怎样,最好先当学霸,再想其他的。”最后,在这里也谢谢老师这些周辛苦的教学,祝您在教学、科学上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浙大《化学与人类文明》学习心得 第2篇

第一小组展示完毕后,我对烟花的相关原理产生了很大兴趣,因此课后我找了相关资料完成了这篇小论文。

烟花中的化学

烟花很漂亮,漂就漂亮在纷繁而又绚丽的颜色上。在黑夜这块幕布上,烟花可以绽放出各种各样奇妙的效果,让人惊叹的美。而这一切,主要还是归功于化学。

1.光:

我们知道,烟花绽开之时,也是它最美的瞬间,就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即爆炸反应(thermal explosion)。不管是一闪一闪还是瞬间光亮的效果,都是由于烟花内部的化学药剂反应而放出的大量光和热。

不过仅仅是爆炸是不够的,艺术性上还差了一点。于是人们希望想出一些方法来使反应的时间延长,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烟花爆炸之后其相对缓慢绽开的效果。这种效果的术语是喷波(又叫拉波)。在烟花的制作中,一般会将硬木炭粉或铝粉、铁粉加入药剂中,在火药爆炸后,它们还来不及被充分反应就向各个方向喷出,遇见空气中的足量的氧就可以进行第二次燃烧反应。而这次的氧化还原反应并没有第一次那么剧烈,再加上空间足够,于是就不会产生二次爆炸。这在地面的人看来就像是被拉长的光束组成的花,再加上反应会得到许多颗粒物被一起喷出,外观上就是烟的表现。"烟花"这个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除了最主要的火药和产生颜色的金属外,人们一般还会在其中加入易反应生成大量的固体和液体的物质。当反应发生后,这些固液不燃物会附着到那些没有充分反应的部分,给予充分的降温和隔绝空气,从远处看起来就像是熄灭了。而当氧气和温度又到了足以继续进行反应的时候,另一部分反应物反应而产生亮光。紧接着又反应得到固体和液体,以此往复,即产生了一闪一闪的奇妙效果。

2.色:

上文已经提到在烟花中加入某些金属,而这些绚烂的颜色的产生原理就是化学上的“焰色反应”。即某些金属或它们的挥发性化合物在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其本质上是金属原子电子受热激发后,再回到较低能级时将多余能量以光能释放,就产生了各种光焰效果了。

为了使烟花更加赏心悦目,人们掺入多种不同的金属,再利用颜色的叠加原理,就可以随心所欲产生各种颜色。

另一方面,制作者还可以从配料填充的角度下工夫,将反应物放置在不同的空间内,当反应产生后,可以从物理角度调整生成物的喷发方向,可以产生比如笑脸,脚印的光焰形状。(下表为常见焰色:)

锂 Li钠Na 钾 K 铷 Rb 铯Cs 钙Ca 锶 Sr 铜 Cu 钡 Ba

紫红 黄 浅紫 紫 紫红 砖红 洋红 绿 黄绿

3.危险:

要使烟花的艺术效果更好,人们往往希望它越大越好。因此,烟花中必须加入足量火药。显而易见,烟花作为易燃易爆物品是很危险的。

假如说,烟花在燃放过程中不慎倒翻,那团星火会以惊人的速度喷出,不管碰到人还是物,都是巨大损失。

即使燃放角度正确,这些活泼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自燃甚至爆炸。

即使烟花正常燃放了,一个普通的烟花可以上升200米左右,生成物覆盖大概半径80米的范围。不仅会带来的严重的空气污染,生成物的温度也是非常高的。高中时学到的铝热反应,放出的热量甚至可以将盛放的器皿烧坏,把铁烧熔。即便残渣落到地面上时,内部温度也可以达到300℃,可能点燃地面上的物体,烧伤路人。

结束语

化学与人类文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3篇

选 修 课 课 程 论 文

化 学 与 人 类

课 程 老 师:

学 生 学 号:2008021110

学 生 姓 名:猪猪

学 生 学 院:外国

化学与人类文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摘要: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对化学的探索,因为有了人类就有了对化学的需求。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现在的资源一定的压力,化学在这其中有什么作用咯?本文主要从衣食住行、健康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提出的一些倡议。

关键词:化学与日常生活 健康 人类文明 人口的增加

引言: 我国著名滑雪前辈杨石先生说:“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就化学对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来说,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那化学对我们生活为什么这样重要,在我们学习中,有这样一门课,叫化学与人类的教学内容。

化学与人类是高等院校文史、财经、政法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化学选修课,它是培养文管类的学生培养上述几类文管类人才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了解衣、食、住、行与化学的关系,透过化学这个窗口,对自然科学的特点及其重要作用有一概括了解,从而达到开拓视野、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以现行高中必修的化学和物理知识为基础,对若干重要的基本概念(如原子结构、周期律、化学键、化学计量、烃及其衍生物等)作必要的复习和适当的提高。通过讲授能源及其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化学与生命现象、营养与健康、材料科学以及化学学科发展中的哲学思想等相关学科,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展开,使化学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并注重把化学放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国际关系等领域中审视其重要价值,既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文理渗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下面阐述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衣服方面:化学可谓给生活增添温暖。尼龙,分子中含有酰铵键的树脂,自然界中没有,需要靠化学方法得到;涤纶,用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等合成的纤维。还有类似的许多衣料,如人造纤维、尼龙、的确凉等衣料大部分都是石油提炼成的化学品制成,这些都丰富了人们的衣橱。

食物方面:化学同样重要。用纯碱发面制馒头,松软可口。各种饮用酒,经粮食等原料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制得。槟榔是少数民族喜爱的食物,在食用前,槟榔必须浸泡在熟石灰中,切成小块。到一定时间后,才可食用。

住屋方面:建筑材料如三合土(水泥)、钢筋、磁砖、玻璃、铝和塑胶等均来自化学工业的制成品。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生石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 上干后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化学炼出钢铁,我们才有铁制品使用。化学加工石油,我们才能用上轻便的塑料。化学锻烧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砖表面。

交通方面: 如飞机、轮船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所用的燃料均是石油工业提炼成的副产品。飞机机身是由特殊的合金制造的。

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由于人口急剧的增加,资源的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矿产等资源占有量逐渐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保问题就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在为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排放出大量有毒物质,化学工业也为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发达国家对环境的治理,已开始从治标,即从末端治理污染转向治本,即开发清洁工业技术,消减污染源头,生产环境友好产品。“绿色技术”已成为21世纪化工技术与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科技前沿。

绿色化学又称绿色技术、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及其它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化学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转化的科学。传统的化学虽然可以得到人类需要的新物质,但是在许多场合中却既未有效地利用资源,又产生大量排放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化学则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得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绿色化学可以变废为宝,可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绿色化学已在全世界兴起,它对我国这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如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漂白剂、酸味剂、凝固剂、疏松剂、增稠剂、消泡剂、甜味剂、着色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抗结剂、增味剂、酶制剂、被膜剂、发泡剂、保鲜剂、香料、营养强化剂、其他添加剂。这些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化学分离方法制成的。

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还有一些日常用品,就拿圆珠笔来说吧。圆珠笔是用油墨配不同的颜料书写的一种笔。笔尖是个小钢珠,把小钢珠嵌人一个小圆柱体型铜制的碗内,后连接装有油墨的塑料管,油墨随钢珠转动由四周流下。该笔比一般钢笔坚固耐用,但如果使用保管不当,往往写不出字来,这主要是因干固的墨油粘结在钢珠周围阻碍油墨流出的缘故。油墨是一种粘性油质,是用胡麻子油、合成松子油(主含萜烯醇类物质)、矿物油(分馏石油等矿物而得到的油质)、硬胶加入油烟等而调制成的。在使用圆珠笔时,不要在有油、有蜡的纸上写字,不然油、蜡嵌人钢珠沿边的铜碗内影响出油而写不出字来,还要避免笔的撞击、曝晒,不用时随手套好笔帽,以防止碰坏笔头、笔杆变型及笔芯漏油而污染物体。如遇天冷或久置未用。笔不出油时,可将笔头放入温水中浸泡片刻后再在纸上划动笔尖,即可写出字来。

美容作用:有一头亮丽乌黑的秀发,修理得整洁大方、长短透度,呈现在众人面前时,给人一种潇洒飘逸、美的享受;相反,如果弄得蓬松邋遢,肮脏不堪,就会给人一种不愉快的感党。

保护作用:成千上万根头发包裹着头颅,自然形成头部的第一防线。浓密、健康、清洁的头发,能使头部免受外界机械性和细菌的损害,对健身起着重要作用。

感觉作用:头发的感觉比较灵敏,当外界环境对人体有所影响时,不管风吹雨淋,还是日晒火烤,首先感觉到的是头发,由它发出的信息传送到大脑,从而采取多种防护措施。

调节作用:头发能发挥调节体温的作用。冬天,寒风凛冽,血管收缩,头发能使头部保持一定的热量;夏天,赤日炎炎,血管扩张,头发又能外散发热量。因此,头发具有既能保温又能散热的双重功能。头发是一种从头皮里生长出来的纤维组织,是由细胞再生而形成的一种硬角质的排列。头发是由发根和发干两部分组成。

日常生活中 ,除了染发、烫发、电吹风和日光照射可影响发质外 ,头发梳理也可能引起头发损伤。所以我们要好好保养我们的头发。

农业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们生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探求新型的无公害生物制剂及开辟新的物理农业解决方案已是当前循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近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物理农业手段的不断开发与运用,为化学农业所造成的瓶颈突破寻找到了新的空间,如超声波、紫外线、辐射、臭氧、磁场处理等方法都在生产上得以运用。为无公害生产提供了许多技术路径,但在农业生产中,水还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易获取的资源,做好水的文章,是农业增产增效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它是农业生产之命脉,而电功能水的开发,又为水的价值赋予了新的含义,也为农业无公害化的生产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高科实用之路。总之,人类的文明离不开化学,化学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尖端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以及人民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它在整个自然科学中的关系和地位,正如[美] PimentelG C在《化学中的机会--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的“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它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要都有密切关系。”它不仅是化学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也是广大人民科学知识的组成部分,化学教育的普及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的需要。绿色化学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可以从治标中转向治本。绿色化学的发展不仅将对环境保护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为我国的企业与国际接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读化学与人类文明有感 第4篇

--读《化学与人类文明》有感

从几百万年前那极其简单而又原始的生活,到现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生活,人类的生活不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便通过使用火、制造陶器、冶炼金属和提取染料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远离了原始单调的生活方式,逐步进入到了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文明社会。一系列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在这个进程中,化学活动始终伴随着人类前进的脚步。

然而更加不容我们质疑的是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化学领域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一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他们执着奉献的结果。几千年来,他们或许会淡出我们的视野,但是他们所创造的业绩却不会被湮没。他们是创造历史的真正的无名英雄,他们在创造之路上勤奋好学、不畏艰险,他们百折不挠、勇于实践,而且他们还在不断的否定中表现出令人敬佩的创新精神。这正应了哲学家马克思的那句话:“只有那些在崎岖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科学的巅峰。”而他们的事迹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进化和思维的启发,还有力量的支撑、精神的鞭策和创造的信念。

就我自己而言,读完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则是那些化学家们在面对旧势力,旧思想的百般阻挠之下,仍然勇于不断创新不向困难低下一点点头颅,挺起胸膛一步一步地前行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光明而又美好的天堂。然而支持他们不断前行的这正是那勇于创新、百折不挠的可贵的科学精神。

勇于创新、挑战传统是那雏鹰想要翱翔天空的初次展翅;是那种子想要长成大树的破土而出;是那游鱼想要畅游海底的离巢尝试。而正是科学家们那勇于创新、不断挑战传统的行为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时代。例如那个令人无比怀念的充满创新与突破的文艺复兴的年代,哥白尼在那个神权超越政治的年代以其不朽的作品《天体运行论》向托密斯的地心说提出挑战;更多的医生不仅仅限制于草根树皮制成的药剂治病,也开始研究用化学方法制成的药剂来治病;化学家们不再以制造所谓的哲人石或者长生不老药为目的,而是注重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科学家们勇于创新、挑战传统的成果,正是他们在那个神权超越一切的时代,勇敢的站了出来,直面事实挑战传统,才有了那个传奇的时代,才有了我们后世的快速发展和繁荣昌盛。如若我们追根溯源的话,亦可以说正是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精神带给了我们这不可思议的奇迹。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敢于勇敢地去挑战传统,那个延续了无数年的令人深信不疑的让人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实的所谓的真理。他们止步于发现新世界的大门,就是因为那个生来就被传输的传统信念之墙牢牢地阻挡住了成功的脚步。普利斯特利的故事最能说明挑战传统的重要性。普利斯特利发现了氧气,但是他是一个燃素说的信奉者,由于长期受到燃素说思想的束缚,这个重要的发现在普利斯特利手里非但没有诱发推翻燃素说的革命,反而使他更加坚信燃素说,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革命的进展。

这就说明,科学研究不能只注重感性认识而忽略理性认识,只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情的本质满足时间的需要。要知道,当人们只在一个固定的框架中思考问题时就不会有创造力,这正是普利斯特利所犯错误的根源。

相反,一切重大的创造都从打破这种固定的框架开始,或是从改变这种框架本身开始。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战斗总是在进行,帕拉塞尔苏斯曾说过这样的话:“科学不能回头看,从来没有什么黄金时代”。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的认识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所以当事实与那些我们曾经深信不疑的所为真理有所违背时,我们应该勇敢地跳出那个固定的框架,毫不迟疑的向着新的领域进发,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收获更多,才会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此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所以在我们认识产生之前,我们应该以充分的实践经历来证实我们的观点。而且也只有充分的实践才可以让我们发现那些为人所忽略的地方,才可以会有惊人的发现。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会面对无法数清的失败,面对这些失败我们想要成功就只能不断与失败战斗,毫不退缩、百折不挠。

毫不退缩、百折不挠是那雏鹰想要翱翔天空的数次尝试;是那种子想要长成大树的风淋暴晒;是那游鱼想要畅游海底的险象重生。法国著名科学家--玛丽.居里,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仅有的在两个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过她的故事,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她是经历了多少次失败之后才有了那令人敬仰的成就。居里夫人被称为“镭的母亲”,但是在研究镭的过程中,她和丈夫花了3年零九个月时间才从成吨的矿渣中炼出0.1克的镭(以氯化镭的形式),并初步测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25。这个简单的数字背后凝聚着居里夫妇难以计数的心血和汗水。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勇于实践,面对失败与困难时要毫不退缩、百折不挠。我们只有毫不放弃地一次次地去实践,才能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才能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应该仅仅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他们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就拿我们自身这个整体--学生来说,如果我们想要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就算我们完全按照老师、家长或者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所说的方法去做,我们的成绩也不一定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每个人都有适用于自己的方法,前人所传授的经验不一定就适用于自己。而且只就前人们所传授的那些经验而言,他们在很多地方都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相互冲突的,那么此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做的就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要做到这些我们首先就要敢于去创新,去挑战那些传统的所谓的“前人经验”,并在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当中,取得适合自己的精华,丢弃那些对自己无用的糟粕,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一个真正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这个旅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在这时我们就应该拿出我们面对失败与挫折毫不退缩、百折不挠的精神,跌倒了就站起来,再跌倒了就再站起来„„一次又一次、一步又一步,永不言弃,直到我们达到我们的目标。所以我认为,我们完全有可能让勇于创新、百折不挠的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焕发出无限的光彩。

上一篇:北师大高中数学必修2教案下一篇:改革开放40年讲话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