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微教育”功能

2024-06-16

发挥“微教育”功能(精选8篇)

发挥“微教育”功能 第1篇

发挥“微教育”功能

有人说,当今时代是“微时代”。微言、微博、微信等正在进入人们的生活。某部借鉴和运用这种时尚化元素开展“微教育”活动,激活了思想工作一池春水。

“微时代”的到来,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生机与活力,也对传统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挑战。如何借助时代元素为思想教育添彩,搭乘网络快车为政治工作提速,是各级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开展“微教育”的做法,对此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微博,新的平台交流思想感情;微谈,一点一滴凝聚无形关爱;微信,只言片语带来无声帮助;微影,原汁原味记录军旅进步。这种新的教育形式和方法,适应青年官兵特点,为大家所喜闻乐见。

传统的教育手段,大多是一张桌子、一块黑板、一叠讲稿;做个别人的思想工作,也往往是两个小板凳,二人相对促膝而坐,你说我听,你问我答。而在网络条件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界限逐渐模糊,官兵可以直接参与教育,是一种互动交流的方式。有人说,如果把传统的思想工作比作一次会议,那么,网络时代的思想工作,则更像一场持续的大讨论,是从“一对多”到“多到多”的转变,教育双方全程参与、相互影响,在各种观点的交流、交融与交汇中最终形成共识。

大型教育解决共性问题,“微教育”则可以针对不同的思想实际,解决个别问题。现在,有的单位喜欢搞大型教育活动。一项教育布置下来,成百上千号人,几堂大课一上了事。岂知人的思想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共性问题的解决,不能替代个性问题的解决。因而即使是大型教育活动,也应该化“大”为“小”、变“巨”为“微”,根据不同思想差异,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使教育适应不同层次官兵的特点,满足不同群体官兵的需要。

恩格斯曾说,人们酷肖他的时代,远胜于酷肖他们的生身父母。现代青年官兵价值取向多元,个人追求多样,有着酷肖于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微教育”作为时代的产物,适应了当代青年官兵的需要。搞好“微教育”,抢占思想教育新阵地,掌握舆论引导主导权,其意义不可低估。

发挥“微教育”功能 第2篇

预防腐败加强教育。县纪检委、监察局于2002年在范村镇范村设立了廉政教育基地。自设立基地以来,我们踏踏实实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基地教育功能,不断扩大基地影响力,不断扩大廉政教育覆盖面,取得了较好的轰动效应和预防效果。

一、以教育基地为“根据地”,做实基地常规工作。

在廉政教育基地建设上,我们不走过场,不搞形式,而是脚踏实地抓住每一次机会,认认真真地开展授课工作,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水平。基地成立后,聘请党校老师进行各类培训班。工作人员对此十分重视,精心准备教程,合理安排内容,根据培训班学员的不同身份,确定不同的授课内容,做到实用、灵活、耐听。多年来,对全县科级干部进行集体任前廉政谈话授课四课时,为乡、镇领导干部培训班授课四课时,使1000多人次受到教育。在培训班上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还开展不同形式的预防宣传活动,做到寓教于乐,力求影响深远。这样一来,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热情,他们不仅自己苦思冥想,而且还回到单位,向干部集思广益,一时间在全县各单位掀起了争写“警示句”的热潮,在广大干部中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

二、以教育基地为“依托地”,扩大基地辐射范围。

我们还把目光瞄向了县委党校所有的辐射范围,与其紧密联系,扩大预防职务犯罪宣讲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在党校教师进行党课上,要求在授课时做“预防腐败教育”的专题讲座或是收看录象教育,如原和顺县长崔保红的录象教育片,党校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职务

犯罪的概念、分类、危害、我国职务犯罪的现状、特点、成因、常见的几种职务犯罪、职务犯罪的预防策略等专业知识。听课人员对于这一讲都十分爱听,对一些专业知识认真记好笔记,有的没有跟上,课后还拿笔记本找讲课人员补记。听课人员都感到很受教育,有的复印了讲稿,有的单位邀请纪检人员或者党校老师再次到单位进行专题讲座,听课人员给予了他们高度评价。环保局局长牛启忠在课后总结时说:这是一堂非常好的廉政教育课,对我们在坐的每个人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我们不但要把老师讲的内容记好,还要通过讲的案例牢记,就是千万别起贪念,千万不要犯罪,否则后悔都来不及啊。这堂廉政课上的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我们环境保护的职责,如不正确履行职责,也会发生违规违纪,宣教室领导所讲的预防腐败看的透彻,分析深刻,同时奉劝我们部门的同志千万莫伸手。通过各种讲课全县形成了听党课、谈廉政的良好氛围。

三、以教育基地为“发起地”,发展宣教新的空间。

发挥“微教育”功能 第3篇

关键词:学校档案,教育功能,素质教育

21世纪, 一个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 注入了新的内涵。为进一步实施科技兴国的战略, 党和国家作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系列重要决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各个领域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素质教育实质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达成素质教育的共识, 形成适合素质教育的大环境等等, 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教育活动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决定着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档案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档案形成于学校各个时期、各个方面, 是广大师生员工劳动的结晶, 它记载着学校教学、教研、生产和各项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大量信息, 真实地反映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过程, 具有凭证、借鉴、参考和史料研究的作用。而实践证明, 学校档案对于推动教育改革、科学管理学校等具有重大作用。所以, 开发利用档案资料, 为学校素质教育服务, 这既是学校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1 开发档案资料, 为学校素质教育服务的可行性

(1) 学校档案最主要的功能应当是教育功能。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作为学校教育资源一部分的学校档案, 如何发挥好学校档案的教育功能, 充分利用档案资料为教书育人服务, 对学校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学校的历史文化是学校独有的宝贵精神财富。一所学校, 必然蕴藏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挖掘出这些资源的内涵, 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开发采掘, 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提供高质量的、系统的档案信息, 将档案信息由静态变成动态, 就能为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材料。

(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学校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文化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学校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得到了不断的加强, 富有特色和创造性的校园文化开始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利用室藏档案中的学校发展、创业和优秀学生、知名校友的资料有组织的进行展览宣传, 并组织学生以各种形式参观、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长见识, 更可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一种陶冶情操的潜在作用。

(4) 自1987年《档案法》颁布实施以来, 各学校纷纷建立了相应的档案工作领导体制以及与学校整体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档案室。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档案工作模式及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 使得档案室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学校档案, 这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开发档案资料, 服务学校素质教育的措施

2.1 拓宽档案收集范围、丰富室藏内容

学校档案与学校素质教育密切相关, 为此, 我们有必要做到扩大视野, 尽可能多而全地收集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的历史资料。除按规定收集学校本身产生的档案外, 还要注意结合校内外活动, 积累特色材料, 挖掘特色素材, 反映特色精髓, 充分提炼与强化富有独特与个性牲的档案材料。

2.2 挖掘档案资源、开发档案信息

学校档案室蕴藏着深厚的档案资源, 深挖这些档案内涵, 充分发挥其素质教育的功能。学校在办学过程中, 涌现出一大批的各种竞赛尖子, 各种先进获奖分子和许多知名校友的先进事迹。这些事迹材料分散为各个方面, 将这些素材中生动的有说服力的部分进行开发、修订、完善、更新, 汇编成系统的专题史, 以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

2.3 拓展档案的利用功能、发挥信息的共享性与开放性

学校档案为素质教育服务, 必须讲求诚信, 注重实效。利用新生报到日、家长日、校庆等, 组织开放展览活动, 展出学校的发展史、创业史、荣誉史、名人史等各种多类型、多题材、主题鲜明的展览。同时还展出照片、图片、实物等展品。此外配置向导及讲解人员, 提高展览效果, 让学生和往届毕业生感受到亲切感和归属感。对绝大多数人而言, 归属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在所处的生活圈里是有意义的一员时, 就会对自己感到满意。而许多这方面的研究还表明, 学生在校归属感和学习动机、学习成就、校内外行为方式等情况之间密切关联。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 建立学生信息管理, 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输入电脑, 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了解自身发展、成长之路。

2.4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档案管理综合素质

随着学校对档案工作认识程度的加强, 档案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得到重视, 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但要进一步开发学校档案室的素质教育功能, 关键在于档案人员政治素质和学识能力。因此, 配置专职档案工作人员,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 注重业务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校档案室真正为素质教育服务。

档案室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的功能部门, 是学校整体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是提高学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长远来看, 档案室以开放和共享的形式接近学生, 服务教育, 将是学校档案室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室的教育功能充分开发, 将为学校的素质教育产生不可多得的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2]档案工作基本理论与方法[M].档案出版社, 1994.

高中历史教育要发挥人文教育功能 第4篇

可是,我们翻开现行高中历史课本看看,里面究竟描写了几个鲜活的人物呢?介绍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呢?展示了几个经典的艺术品呢?很少很少,而且大多也只是用来陪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赵亚夫先生痛斥这种现象说:“讲屈原只知《离骚》名,不知《离骚》事,内容无力,概念空洞;说到司马迁,只有一部书,一句话的印象;谈张骞、苏武不过陪衬丝绸之路而已;论霍去病也只渲染一条情节——‘马踏匈奴。”可以说现在的历史教育过于重视政治教育的功能,在历史教学中普遍运用“以事带人”的叙述方法,而人文教育中的“以人事说理”的独特性被故意或无意忽略了。为了克服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所面临的这些不利因素,对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较为困难的条件下,我们不应气馁,应积极创造条件,在“夹缝中求生存”,尽可能发挥高中历史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

第一,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开发教育功能、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实践者,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对于历史教育能否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教师除了在从教前所获得的丰富人文知识和形成的人文为本的历史教育观外,还要在从教后,利用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和学历进修,广泛地涉猎并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掌握构成历史的各要素如语言、文学、哲学、音乐、美术、宗教、民俗等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生活实际,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感悟,从而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第二,注意发掘历史教材中蕴涵的人文因素。如介绍孔子时,除了对孔子的生平及思想进行必要的全面讲述外,还可引用《论语》中的记载。例如,孔子有次外出回家,其家人告诉孔子,家中马厩曾失火。孔子问家人:“有人受伤吗?”这让学生看到孔子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其话语中不正体现孔子对人的关怀,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吗?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许多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格特质,如热爱真、善、美,讲求礼、智、信,勤劳节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等,这些传统的优秀人格品质,需要通过普遍化的人格教育去挖掘和发现,使之在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世界史教学中也有很多可以进行人格教育的素材,如介绍罗斯福身残志坚的事迹,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渝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等人的事迹,可以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事迹,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列宁、甘地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品格。教师应该对历史人物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所表现的人文价值进行挖掘,帮助学生追寻历史人物的足迹,解读历史人物的人生,寻找历史人物的成功经验及人生智慧,从而启迪学生,丰富学生的人生。这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在教学中要形成这样的人文素养教育的思想: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发掘学生潜能,创造一种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氛围,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为核心,并不断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有关内容作适当的取舍,预设好课堂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在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养成的前提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如可根据某一章节教学目标、内容及其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通过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片断、电脑多媒体展示来创设一定的历史教学场景或情境,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历史的体验、想像、感悟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孕育出各种深厚而高尚的情感,以达到对其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

第四,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把人文教育真正贯穿于整个历史教学之中。历史学习是一个学生认识历史的过程,从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知识、理解历史,到对历史现象进行理性思考(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以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找到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过程。新世纪以来,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历史研究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设,新课程教学的实施,都极大地开拓了广大师生的视野,大大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为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

第五,重视历史和其他学科(如地理、政治)之间的联系。这也有利于紧贴高考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人类的历史、人类的现在与未来以及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关心和感悟,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中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民主竞争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意识,保证其在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成长记录的教育功能 第5篇

【按】随着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启动,综合素质评价成为改革的热点话题。本文系中国新课程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坚教授就西北大学附属中学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探索所做的点评。其中所谈的观点,对于深入理解综合素质评价和成长记录,具有积极的意义。

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世纪初期国家启动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施过程中,无论学校还是教育主管部门都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感觉难以落实。在一些地区的实践探索中,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究竟评什么、怎样评,到目前还没有取得共识。2014年9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可以预见,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和重点突破,综合素质评价将会今后一个时期高中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和考试招生改革要重点突破的“堡垒”。

新形势下全面实施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需要体制和机制创新,需要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的胆识和魄力,需要评价理念、评价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创新,还需要高等院校的协调和配合。但是,我们更要认识到,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根本上有赖于每一所高中学校、每一位校长教师,有赖于对过去10多年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己经积累的探索经验的扬弃。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从2008年起开始对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探索,至今已经六年。殊为可贵的是,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以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为契机,撬动学校的整体改革。在综合素质评价探索过程中,学校开发和优化了各类课程,建立起“成长导师制”,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通过为每一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为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可靠而扎实的依据。

过去10年中,我曾经有机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与全国各省近千名高中新课程样本校长进行深度交流,“如何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是其中一门重要课程,包括西北大学附中、深圳中学、银川一中的探索都是其中重要的案例。参与研修的校长们普遍认为,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目的不仅仅是服务于考试招生,服务于高校对学生的甄别和选拔,其最为重要的功能和价值还在于引导学校教育回归育人为本,引导学校和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我想,也许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面对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对“综合素质评价”仍然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力排众议,自上而下继续强力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因此,教育战线应充分认识到“综合素质评价”绝不能与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相互割裂,不能只关注作为学生发展结果的记录,更不能罔顾学生的日常成长与发展把综合素质评价演变成每个学期、每个学年的“我评”“你评”“大家评”;而要与学校教育相互渗透、相互整合,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育功能。从这一角度来说,包括西北大学附中在内,做好成长记录是开展综合素质评价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

成长记录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标志性成果记录和呈现自己的成长历程实现自我教育。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各地往往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分解为若干指标体系,借助数据的方式刻画学生的发展状况。这种“精确”的数字化记录方式确实可以部分反映学生的某些特质,但很难全面而深刻地呈现学生的精神面貌,更不用说触及学生的心灵与真实成长历程。借助成长记录,借助学生对关键事件和标志性成果的描述,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了解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同时,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自我教育,教育需要唤醒教育主体即学生的自我发展动力。借助成长记录,推动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可以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推动学生成长和进步。

成长记录可以促进同伴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成长记录教育功能的发挥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师不仅要借助成长记录,推动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成长;也要通过不断开展成长记录的交流和展示活动,发挥成长记录促进同伴互助成长的功能。良好的班风校风只有建立在同伴之间相互尊重、互相欣赏的基础之上。成长记录可以鲜活地呈现一个个充满个性、多姿多彩、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体,在成长记录的交流展示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从同伴的成长故事中汲取正能量,帮助每一个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欣赏他人、鼓励同伴,在集体的力量中实现每一个个体的成长。

成长记录可以引导教师发现每一名同学的特点和优势。总书记在今年教师节前夕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指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必须精心加以引导和培育,„„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然而,由于教育价值观的偏差,许多教师和学生往往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虽然日日见到学生,不少教师却对学生缺乏了解。成长记录是一扇开启师生沟通、了解的窗。恰如西北大学附属中学程妍老师所说:“阅读成长记录袋仿佛使我进入了一个隐秘的心灵世界,我猛然发现,那些再普通不过的学生竟然有着如此色彩斑斓的内心世界!从那一刻起,我们的心灵彼此触碰,我们一起快乐,一起悲伤,一起呼吸。”借助成长记录,教师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和发现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展开新的师生交往之旅。成长记录可以激发成人的向善之心、帮助家长全面认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在应试教育大潮中,不少家长只关注分数与成绩,教育行为已然十分功利,对孩子的精神世界漠不关心;更有甚者,曾有这样的母亲指着楼道的尽头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说“如果不好好读书你就从楼道口跳下去”(中青报关于安徽毛坦厂中学的报道)。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需要关注到完整的人的培养。如何让更多的家长们认识到,培养一个正直善良的好人比培养一个成功者更为重要?包括西北大学附中在内,不少学校的探索与实践一再表明,通过学生的成长记录,可以帮助家长更加全面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孩子,帮助家长走出单一成绩、只顾分数的盲区;用一个个活泼可爱的“人”,打动每一位家长内心最为柔软的部分,感化成年人由于忙于生计、应付工作而尘封了的亲情与善良,从而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帮助每一个少年实现他们心中的梦想。

发挥美育功能进行德育教育 第6篇

——浅谈如何运用美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根本在育人,德育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我校是一所普通初级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周边6所小学,每年从外地转入学生250—300名。学生家长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不到家长总数的10%,家长总体文化水平不高。生源中50%是本地居民子女,另外50%是外来务工者子女。学生的家教较缺失,对学习的认识模糊,对前途概念不明确,学习较被动,抄袭作业的现象较严重,更严重的是在每个班完全不做作业的学生人数占到了全班总人数的10%。家长缺乏对孩子的引导,加之本地居民封建思想教严重,外来务工的家长忙于生计,无暇管教孩子。总体来看,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生源构成复杂,学生基础总体较差,学校的管理难度较大。长期以来,有不少学生存在德育上的逆反、智育上的厌学、学生的家教较缺失,对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前途理想概念模糊,学习较被动,抄袭作业的现象较严重,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学校办学效益提高不快,在一定情度上阻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作为德育工作第一线美术教师,如何在自己任教的学科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学生素质,是我多年来反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二、三岁至十五、六岁之间。初中阶段的学生基

本上属于少年时期,开始步入青年时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 乏辨别能力。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我校在文化宣传开拓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我们以“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倡导以君子之风,育有德之才,在校园里走廊通道至每个围墙角落,我们都精心设计了艺术、文学、历史、科技等专题的宣传,让同学们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我国数千年的民族文化,感悟到我国传统美德,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也从我国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中开阔视野、扩大认知领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在美育课教学中我是这样做:

(一)、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欣赏李可染的《王维诗意图》、《崇山茂林源远流长图》等山水画,让学生领略其作品的崇高之美,博大之怀,深厚之实,肃穆之境,领略其画的线条粗犷,壮美,墨色的光华照人,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瑰奇壮丽。油画《南京大屠杀》,以刽子手、堆积如山的尸体、与啼哭着的小男孩的强烈对比,生动地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悲烈场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揭露日本右翼势力掩盖历史真相的不齿之实,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激发了学生献身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又如:王羲之“宛若惊龙,漂若浮云”的书法,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秦始皇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培养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

如鉴赏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引导学生围绕人体美的标准进行讨论,“断臂维纳斯”是古希腊艺术家的杰作,但有的学生却戴着“黄”

色眼镜去审视她,这实际就是单纯地从作品中寻找感观刺激,满足于生理上产生的快感,而没有从精神上产生美感,堕入了低级趣味,这就脱离了艺术欣赏的本质。通过欣赏“维纳斯”这件作品,帮助学生认识美的时代性、阶级性和多层次性,并转而欣赏“维纳斯”的古典、和谐、健康、自然之美。不仅让学生领略了女性丰腴典雅、端庄宁静之美,而且清除了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出现的种种误区,确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在工艺美术欣赏,结合服装的艺术,使学生了解各种服装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着装才能体现青少年的青春活力,与时下的非主流着装的美丑分辨,如何做到仪表美,展现当代青少年青春风采。或歌颂、或批判,达到了重在参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如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就是力量与健美的和谐统一,这表明体质体能的发展过程就是按照美的原则、美的规律塑造美、追求美。在对《掷铁饼者》深入分析、鉴赏并进一步了解作品来龙去脉的同时,还能以健康的美感引发学生强健体魄的自觉性。欣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在格雷契寺院食堂墙壁上的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由于它的问世而使达芬奇名扬世界。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世界历史的知识,加深了理解,而且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艺道以人品为先,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体现着作者其人的品格。人如其画,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开设艺术欣赏课,不仅仅是单纯欣赏名人的作品,更主要的通过美术作品,欣赏作者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做人的道理。众多的艺术家都是热爱自己的事业的,俄国画家列宾说:“我热爱美术甚于自己的生命”,李可染大师也对学生谆谆教导,成大事须有大志向,要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思想境界。荷兰画家凡.高在阿尔的狂风与烈日中面对自然,用蓝和金黄的混合

与对比创造着神秘颤动的色调,终成一代名师。可见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代英才。名家大师往往具有正直的人格。齐白石老人在抗战时期毅然辞去艺专学校的职务,深居简出,闭门谢客。日军抄了老人的字,他毫不畏惧,寄愤怒于书画,在一幅《水墨螃蟹》上题诗“处处草泥乡,行到何处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辛辣讽刺了日本侵略者,体现了刚正不阿的人格。达到了内在人格和外在作品形象的交融统一。白石老人木匠出身,刻苦作画,晚年任中国美协主席,党和国家给他极高荣誉,但他毫不骄傲,自称自己为“鲁班门下”,不忘自己是个普通的木匠,谦谦君子之风昭露无遗,大师的人格魅力正体现如此。这些大师的崇高的理想、正直的人格及敬业的态度,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里。

(五)、以美育人,培养人生目标

人生最怕不没目标,没有追求,学生成绩差,对学习没兴趣的原因大多不是不会学,是在学习中感受不了学习乐趣,甚至把学习看作是人生中的一件苦差,看不到人生的美好,我在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对学生实施美育,注重开展丰富多采的美育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使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培养他们的人生目标。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促进了班风、校风建设,也使一些后进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初三年级的一名姓郑的女同学平时不太守纪律,不爱学习,学习成比较绩差,经常迟到早早退,还喜欢闹闹事、打打架,家庭又疏于管教,是典型的“双差生”。在学校文化艺术节中,我发现她很喜欢绘画,且画也画得很有创意,还知道她从小就想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的梦想,我就以此作锲机,鼓励她在这个方面发展,跟她交朋友,谈怎才能把美术学好的心得,鼓励她在学好美术的同时还要把文化课学好才能真正发挥她的特长,将来才能顺利考上高中、大学,才能得以更进一步得到深造,以后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把她的绘画作品作一次专场展出,让她在同学中展示她特长,受到其他同学赞许,发掘她的闪光点,增强她自信心,让她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让她辅导其他同学绘画,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学校领导和教师及时表扬了她,并鼓励她把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的表现转到纪

律和学习上来,近半年来,这名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行为表现上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

自2006年开始,我校连续举办了文化艺术节,学生们或吹拉弹唱,或吟诗作画,或精心制作手工艺品,或凝神聆听美学讲座,或进行书法、棋类比赛„„他们的艺术才华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去年三月,在我校举办的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共收集同学们的画作近千幅,表达了学生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我们还通过板报评比、辩论会、自编小报、摄影等形式开展全校性的美与丑的大讨论,使学生们懂得什么是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丰富多采的美育活动,学生们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和道德修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现在,当你走进学校大门时,值周的学生会向你送去微笑和问候。你会看到楼前的花坛花团锦簇。学生车棚的自行车码放有序,楼两侧的壁报栏绚丽多彩。我们针对美术特长班学生爱好美术的特点,组织他们古元术馆,让他们亲眼目睹祖国灿烂的绘画艺术,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宙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主编《美术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陈洛加主编《美术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博物馆教育特点的功能发挥 第7篇

基于对博物馆本质、原则、宗旨、受众面等相关因素的综合考量,博物馆公民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以下几点:

教育对象的全民性与社会性。博物馆在提高公民素质方面不同于程式化的学校教育,不受性别、年龄、出身、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条件的限制,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教育对象,确立以社会教育与文化产业为宗旨的良性运行机制,突出社会性、全民性和普世性的特征,使大众共享免费资源,共建美好生活。

教育媒介的实物性与直观性。在提高公民素质方面,博物馆高度关注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起信息化、多元化的知识性动态平台,展示具有教育和文化价值的对象与标本,以“人”与“物”的互动交流为中心,以展品、藏品及其他辅助设备为载体,触发参观者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促使他们通过观察、阅读、听讲、触摸及操作等方式,接受、加工、记忆信息,进而完成整个认知过程。

教育的自主性与终身性。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博物馆公民素质教育具有绝对意义上的自主性。只要公民个体有提高自身素养的意愿,就可以根据自己所需去博物馆汲取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创意。同时,博物馆提供的教育在时限上具有终身性的特点和无限性的优势,可以真正打造互动交换最频繁、最持久的“社会课堂”。

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与愉悦性。“公民素质”的涵义十分宽泛,只有博物馆这样包罗万象的教育场所,才能提供最全面、最深刻的教育内容。博物馆是真正意义上“人类社会的立体教科书”,常常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协助公民实现素质的提升与完善,故而在具有丰富性的同时又具有愉悦性。

教育形式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公民素质提高的最佳途径是在完全自主、自由的状态下接受科学文化、道德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与熏陶,而博物馆恰好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博物馆往往采取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形式,开展展览、参观、培训等教育活动,使受教者不受课堂教学形式的限制,也没有竞争、淘汰等外在压力,足以在开放的条件下完成自我学习和教育。

特点:

博物馆教育的开展首先要以实物为基础,组成形象化的陈列展览,然后才能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因而博物馆教育显示出以下特点。

(1)以陈列展览为基础,受陈列展览的制约,但同时又对陈列展览有反作用,有相对独立性。以组织联络观众为例,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陈列展览好,观众就会多,反之就会少。讲解也是同样,陈列展览内容好,一般讲解效果就好,反之就差。也就是说,陈列展览好,其它工作诸如:宣传、组织观众、讲解等就好做,成功率会高。当然,这里都不能排除观众的欣赏水平、宣传效果、服务质量等其它因素。但它们和陈列展览比较都是次要因素。同时教育工作又不是绝对从属于陈列展览的,它对陈列展览有一定的反作用,具有相对独立性。仍以组织观众和讲解为例,如果宣传联络群众的工作及时见效,相应地也会增加一些观众,如果讲解生动感人,也会为陈列展览增光生辉。(2)不能脱离博物馆的性质职能。博物馆各业务部门的工作都是围绕着该馆性质进行的,教育工作也不能脱离本馆性质,艺术类博物馆在教工作就要围绕着馆性质进行的,教育工作也不能脱离本馆性质。艺术类博物馆在教工作就要围绕着“艺术”二字作文章,开展业务活动。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务正业。比如演讲、讲课、智力测验这些活动,很多行业都可以搞,但都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博物馆教育工作可以借用这些形式,但要联系本馆性质,结合本馆内容,否则就失去了个性。

(3)必须注意社会性和群众性,任何一个社会部门要真正对社会发挥作用,为社会所需要,必须做到满足社会对它的需求并为社会认识理解。博物馆教育面向社会,为社会服务,是当代世界博物馆发展的趋势。作为博物馆不面向社会,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这种认识已得到世界博物馆界的普遍承认,并已列入国际博协章程。博物馆教育效果虽不完全以观众数量去衡量,但毕竟还是要先有观众才有可能进行宣传教育,没有观众就无法进行教育。一般情况下,观众数量越多受教育的面才可能越广。因此,特别要注重观众的数量和受教育的效果,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和群众的需要,必须立足群众,面向社会,以此为轴心开展工作。

教育功能的发挥

在中国社会,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基本职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指导思想,是对博物馆实施社会教育的对象、内容及方式的最好诠释。在物质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已成为博物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值得博物馆从业者思索。

一、与时俱进办展览 增进了解重宣传

由于博物馆基本陈列系统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使得目前一些博物馆,尤其是许多中、小型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跟不上时代,缺乏新意,成为公众“一次性消费场所”,“门前冷落车马稀”是对其的写照。而作为展览重要组成部分的临时展厅,虽有着形式灵活、机动的优势,但也存在着闲置时间长、利用率不高、展览内容单一等问题。当前公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与展览内容一成不变的矛盾亟待解决。

基本陈列大多按年代、类别或其他内在的逻辑关系串联成一个完整的主题。为了诠释主题,博物馆通常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展品,并配合运用相应的陈列形式设计与展示技术手段来予以表现。基本陈列大致固定的选材范围,使得要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缺乏可行性,但我们不妨另辟蹊径,从局部细节处去寻求展览面貌的革新。首先是展品循环、常换常新。新闻报纸版面虽有固定分类,但由于内容的每日更新,能使读者百看不厌,基本陈列亦然。在保持主题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丰富的馆藏文物来更新展品,至少是通过每隔一定时间更换部分展品的方法,来保持参观的新鲜感。其次,每周一荐、习而有得。基本陈列品的介绍往往说明简略、模式固定,使观众参观时欣赏文物、求取知识信息的兴趣索然,博物馆有必要来帮助观众提升“欣赏能力”。不妨通过每周选取一件典型展品进行详尽说明,逐步教会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从中获取知识,由单纯的“看客”转为“学者”。最后,你点我展,互动交流。我们既可以将博物馆未展出的部分文物制成电子档案供群众浏览,也可以通过观众调查将信息反馈中观众普遍感兴趣的文物给予展出。

临时展览由于其灵活、机动的特点,已成为博物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自由舞台,但目前很多博物馆的临时展览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这一方面是对观众科学调查的缺乏,另一方面则是片面追求展览经济效益的缘故。笔者认为,要发掘临时展览的内在活力,第一是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观众调查,广泛了解观众的真正需求,以此不断推出新展览。第二是效益综合,教育优先。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展览良好的社会效益,注重展览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作为一个文化服务窗口,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并不符合自身性质,两者应该相辅相成。第三,热点追踪,与时俱进。要通过举办与传统节庆或时代热点问题等内容相关的临时展览,激发展览活力。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再好的展览也必须进行积极的自我宣传,这是让社会大众熟悉并接受的有效展览推介手段。博物馆可以采取媒体播报、网站设立,推出博物馆论坛,编写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积极进行博物馆及博物馆展览的推广宣传。

二、地域文化巧切合 展览内容显特色

作为一个地域文化的传播者,博物馆应当把积极发掘本地域文化渊源、民间习俗等特色内容作为展览的切入点,对于鲜活、质朴,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形态的东西,要积极引入,使其与群众产生共鸣,获得更好的展览效果。然而,实际工作中,我们还是存在着切合不够密切,展览内容缺乏特色的问题。

地方性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应该跳出“编年史”苑囿,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并以此为主线贯穿当地的历史文化。缺乏最基本的观众认同,再好的社会教育内容都将是空中楼阁,“阳春白雪”虽高雅却曲高和寡;而“下里巴人”虽通俗却属和甚众。临时展览应重视民间收藏,强调民间文化特色。我们既可以走出一般收藏展览片面追求高档次、高品位的误区,举办普通百姓的收藏品展览,也可以将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集中展示,通过低门槛、大众路线让更多观众主动走进博物馆。与此同时,要注重展览与观众的互动、交流甚至参与的空间。各个地域的历史和风土人情,都是一部特色明显的地方百科全书,只要认真发掘并进行展示,就会引起观众的兴趣,给观众以亲和力。此外,根据自身条件推出一些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相连的,反映本地风土人情的民间文化展览,或者配合其他教育活动推出相关展览,也是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方法。

三、馆校共建勤联系 开拓教育新天地

博物馆实施的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青少年学生在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对象中占据了极重的份量。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一些博物馆和学校间还是缺乏必要的联系和互动,许多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只是简单流于形式。如何真正落实这项工作同样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首先,要建立长效的教育机制。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将爱国主义教育由表面推向深入,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馆校之间要长期联系、深入合作,不能一年安排参观一次就了事。广州市从1997年起推行的中小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卡”制度,杭州市政府从今年推出的中小学生“第二课堂券”计划,都是一项有益的尝试。

其次,博物馆设置专门的教育部门。这一联络机构的存在能够有效强化与学校的联系。在美国,博物馆都设有专门的教育部门,配合学校教育。该部门通过为学生在博物馆设立专门的教室、实验室,或者开办专供儿童参观的陈列室,提供有偿借用的图片、幻灯、标本、模型等方法,为来博物馆参观的青少年提供服务。一些大型博物馆还专门编制了讲座教材。如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有两套为3至9年级学生准备的讲座,内容是《我们居住的世界》,每次讲座大约一小时左右,另有一小时结合讲座安排参观,进行直观教育。

再次,加强馆校互动。博物馆教育应注重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注重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学习内容;注重“以博物馆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活动。一方面,要多举办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展览,弥补学校教育说教因素相对较多的缺憾——如通过历史文化展了解先人的勤劳与智慧;通过科普展增强求知的动力等——另一方面要拓宽视野,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职能,主动与所在地区的学校签订“共建”协议,制定“共建”计划,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种活动,如聘请学生担任博物馆义务讲解员等。

四、转变观念求主动 群众参与促繁荣

《古兰经》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人要求一位会移山大法的大师当众表演,他只是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就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惟一能够移动山的就是山不过来我过去。长期以来,大多数博物馆认为只要把展览做好就行,有没有人参观是另一回事,这就造成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一员的博物馆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好的展览没有吸引太多观众的现状。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力求主动,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

当代博物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方法的创新,使其传播给观众的知识信息量越来越大,知识传播不再是单向传递,而是双向交流,互为影响。因此,西方有学者认为,博物馆教育的目的是帮助观众“学”,更有学者主张用“交流”一词代替教育。著名学者苏东海认为:“博物馆是通过为观众自我学习提供服务而实现教育目的的”。博物馆教育工作者要以此为指导,创造出更多富有博物馆特色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首先是多方构建交流渠道,比如完善并认真分析对待参观意见本、设立馆长信箱、强化网络交流平台等。其次是转变单一的说教模式。要改变博物馆讲解员我讲你听的模式,采取互动式教育,给观众思考的空间,一起探讨,共同进步,由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地吸收知识,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总之,博物馆必须坚持以观众为本,通过宣传让公众了解,从而“想”进来;通过举办贴近生活、感染力强的展览,让公众喜欢而 “愿”进来;通过调整思路,全心全意为观众服务,让公众融入,从而将他们“引”起来,由此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方能在新时期迸发新的活力。

博物館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一直以來博物館代表的是靈感的繆思、文明的象徵與學術的殿堂,如今更搖身一變成為大眾教育的推廣者與休閒育樂的遊樂園。到底博物館的角色與人類社會的互動是如何與時俱進?現代博物館又具備何種的意義與功能?與我們的生活、文化與學習又能產生何種關連?這些都是本課程所要討論的議題。

本課程希望能結合理論介紹與實地參訪來兩大部分來增加同學對於博物館的瞭解與參與興趣。理論部分旨在瞭解博物館演變發展的趨勢,現代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與特色,觀眾參觀經驗與學習、博物館與現代生活、社會、文明的關係等。第二階段則是由同學主動討論規劃有興趣的博物館議題,再選擇一相關博物館進行實地參訪與討論。

1.丰富陈列展览形式,愉悦参观视觉。

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广大的普通观众而不是少数的专家学者。通过陈列展览、展品形象化的解读,博物馆与观众取得相互沟通,观众在心理上产生认同和共鸣,博物馆也就实现了其社会教育功能。面对具有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的陈列展品,人们在欣赏享受美的同时,也获得知识和启迪。如果我们的各类博物馆真正与广大的普通观众在心灵上、行为上、感观上达到交流和沟通,那么我们的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是成功的,符合社会前进的潮流;观众在博物馆的氛围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博物馆也就真正成为“国民终身教育的场所”。博物馆观众人数的多寡以及社会对该博物馆的关注影响程度,即博物馆的社会知名度,基本上可以判断这个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程度,这取决于该博物馆的陈列效果。观众人数多、人气旺的展览,它的社会教育功能是成功的,它的社会效益同样不容置疑。

博物馆在陈列布置上,要突出“以人为本”原则,即以观众的参观需求为根本,每一个细节都应该考虑到观众的感受,包括展品的文字说明,灯光、声音、色彩以及参观路线指示等等,使观众在参观时,不知不觉被引导进入博物馆设置的参观氛围中,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展品,了解展品,获取文化知识,实现博物馆宣传教育目的。

2.建立馆校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博物馆是学校的第二课堂,博物馆方应有选择、积极主动地与学校联系,建立“共建”关系,开展各种活动,共同办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代教育需要博物馆这个特殊生动的教育场所,博物馆要加强同学校的联系和沟通,了解学生课程安排,结合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是充分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的有效手段。

博物馆是学校的理想实践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建立兴趣小组;举办夏令营;举办历史文化知识竞赛、有奖征文;参观考古发掘工地,实践模拟考古;送专题性图片展览到学校,结合撰写观后感,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图片展览的效果,引起学生参与兴趣。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立专业的讲解员队伍。

讲解是博物馆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讲解员是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沟通的纽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参观者对博物馆的印象,博物馆若要持续有力地发展,就要特别重视讲解人员队伍的建设。在人员的选拔和聘用上,要设立符合博物馆自身需求的标准,便于今后进一步培训和提升。

讲解艺术最本质的特征是知识和语言的有机结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讲解员要积极学习和掌握各方面的知识。首先必须掌握本馆陈列内容及相关展品的背景知识。其次是掌握一定的社会基本知识

天文地理、史料传记、宗教风俗等)和学科知识

语言学、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以及博物馆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基本法律法规政策、当前社会动态,使讲解丰富生动。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博物馆收藏和研究功能的延伸和扩展,只有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才能使博物馆收藏和研究功能的效益得到合理发挥,才能推动博物馆收藏和研究功能进一步深入,促进博物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一、博物馆素质教育的起源

博物馆公民素质教育功能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1869年,美国出现了第一家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题的科技博物馆,由此开创了博物馆公民科学素养培育的先河。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加速,博物馆被赋予了现代化的定义,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未来社会的桥梁与纽带。博物馆通过优化组合内部资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等尝试,将工作重心从以“物”为本转向了以“人”为本,出现了由“藏品中心”向“公众中心”转移的现象,实现了博物馆传统功能的拓展与升华,公民素质教育系统化建设初露端倪。

西方博物馆传承了源自大希腊时代的博物馆古义精神,通过与教育机构展开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着力培养国民的“博物馆情结”,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如美国的博物馆就将教育功能写入建馆宗旨,努力把博物馆塑造成社会的“道德储存库”。欧美规模较大的博物馆通常会与大学联合创办学术基金、奖学金,培养研究生。而国内博物馆则主要通过陈列展览、文献典藏、学术研究等传统手段,建构与观众交流的平台,拓展与观众互动的空间,开设各种激发兴趣、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寓教于乐,宣传本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社会概况,促使公众及时把握社会时代脉搏,全面提高、完善自身素质。

国际博物馆协会把博物馆概括为“一个为公众利益而设置管理的永久性机构,它用各种方法达到保存、研究、发扬的目的,特别是为了工作的娱乐与教育而公开展示所搜集的有关美术、历史、科学或工艺方面的收藏品”。博物馆收藏、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宣传教育,博物馆收藏的精神文化和自然界载体,对青少年的教育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起到了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不仅在于宣传国家的意识形态,而且展示着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化与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博物馆自产生以来,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从最原始的单一的“收藏”,发展到“陈列”,“研究”,再到“教育基地、信息化整合与新媒介介入、文化窗口和休闲娱乐”

进入21世纪,博物馆应强化社会责任感,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应成为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社会和谐的润滑剂。现代社会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每天都绷紧神经追逐更高的物质 文明,精神享受就成了人们生活的润滑剂,调节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现代博物馆应有效地将两 者结合。就目前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博物馆应该重新确立自身的社会职能,千方百计探求博物

馆文化如何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的模式,以新的工作理念和传播方式向社会奉献品质精良,趣

味高雅的精神食粮,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切实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在当今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博物馆成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不同地域文化的名片。国际博物馆协会远景规划指出:“当代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并应逐渐成为社会变革的工具。”为社会提供服务俨然成为现代博物馆的基本任务之一。如果说收藏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社会教育就是博物馆的灵魂。博物馆的公民素质教育旨在搭建起立体全面的教育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使博物馆成为公民提高自身素养的文化殿堂和理想场所。这是博物馆运营理念的一大突破,昭示着传统博物馆向现代博物馆的历史性跨越。博物馆发挥素质教育功能,同样有助于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在信息经济时代,博物馆要不被社会遗忘,不被边缘化,就应该力争贴近观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将目光投向社会需求及其变化,获得社会与公众的关注与重视,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因此,博物馆的发展与公民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进入21世纪,博物馆应强化社会责任感,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应成为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社会和谐的润滑剂。现代社会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每天都绷紧神经追逐更高的物质文明,精神享受就成了人们生活的润滑剂,调节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现代博物馆应有效地将两者结合。就目前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博物馆应该重新确立自身的社会职能,千方百计探求博物馆文化如何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的模式,以新的工作理念和传播方式向社会奉献品质精良,趣味高雅的精神食粮,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切实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一个国家的繁荣不仅取决于国库的殷实,不仅取决于公共设施的华丽,更在于这个国家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马丁·路德早在若干年前的话就清楚地表明了,社会发展进程中公民素养的重要性。广大文博工作者理应努力将公民素质教育理念深深扎根于博物馆建设实践中,挖掘博物馆的发展后劲与潜质,扩大素质教育的社会影响与辐射,进而推动先进文化的交流传播,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使博物馆成为追求心灵飨宴的文化圣地。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 第8篇

一、给体育教育以准确的定位

体育的作用决定了它是一门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殊教育,它不像数理化语外,只承担某一学科的教学任务,而是要承担对学生的全面教育。然而在过去,由于传统封闭观念的影响,学校体育成了与数理化一样的学科课程,属于学校体育中的课外活动和课间操更没得到应有重视,课外活动可被占用,课间操可以砍掉,学校体育教育功能出现混乱。自1985年迄今,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出呈下降趋势,而且趋势越发严重,一些原本在中老年人身上才出现的病症,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近年来在青少年身上也时有发生,患病年龄提前了10到20年。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必须从强化学校体育的地位入手,给予体育教育一个合适的位置。

二、用体育精神焕发健全的人格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曾写道:“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这句话堪称对体育之人格教化功能的简明总结。在学校建立起真正的体育氛围,在教育中倡导真正的体育精神,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关心方面,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可依赖途径和可操作手段。因为体育是讲究秩序规则的,是讲究竞争并讲究合作的,具备良好的体育精神,可让人充满活力、毅力和进取心,可培养荣誉感,懂得尊重秩序,能正视失败与成功……不难看出,这正是一个“道德训练”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易于被未成年人接受,远胜于干巴巴的道德说教。

1. 发展社会认知,在体育的社会交往中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人是社会的细胞,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人生社会的一个缩影。我们应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去认识体育的实质,从而达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竞争,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意识;让学生在体育的相互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这是一种健康的人格品质,将会成为一个人永不衰竭的生活动力。

2. 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与自主精神。

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都能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我们应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增强参与意识;在运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独立地观察判断,独立地应付突如其来的赛场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特长,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

3. 培养学生的是非感、正义感。

体育运动是严格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我们应教育学生遵从规则与规定,按规则允许的精神去认识问题,辨别是非,不斤斤计较,不小肚鸡肠,不装孬使坏,不投机取巧;教育学生尊重事实,弘扬正义,对的就支持赞扬,错的就批评摒弃,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态度明朗的人格精神。

三、通过体育训练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一个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人才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走向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

1. 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人体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能力。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面对季节变化、气候变化,必须能承受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才能生存发展;不适应自然环境的恶劣变化,又无法改变自然环境,在这样情况下,只有灭绝淘汰。体育活动、体育锻炼是提高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最佳方法之一。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学生能增进健康,强壮体格,身体的各个组织系统在中枢神经支配下,承受外界刺激和协调各组织系统能力都将得到增强。

2. 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体育活动、锻炼、比赛能够改变、调整、强化人际交往。体育历来是人生的友谊使者,共同的体育爱好和活动,能够增加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缩短互相之间的距离,外向型者可以通过体育活动使社会交往得到满足,性格内向者则可通过多次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消除孤独感,逐步形成与人交往的意识和习惯,使个性逐步得到改变。如篮球赛中协调高超的球艺、快速超人的弹跳素质;体育舞蹈比赛中优美的舞姿、标准的身材;健美比赛发达的肌肉、优美的造型,都给人们留下了美的第一印象,给人际交往增加了无形的情感成分。同时,体育运动又是一项缩短人际交往距离的项目,例如舞蹈、球类比赛等都要通过互相的配合及接触,并在运动中表现出每个人的个性、能力,以及相互之间类似的兴趣爱好,为进一步的互相交往打下良好基础。

四、积极探索体育与智育的有机结合

回顾人类历史的自然发展规律不难发现:从劳动创造人开始,体力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体力不仅创造了人类所需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的精神文化;不仅改造了社会和自然,而且发展了人本身,所以体力是人类健康的象征和标志。

上一篇:低成本活动策划案例下一篇:小学语文写人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