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的续写作文

2024-07-13

金蝉脱壳的续写作文(精选6篇)

金蝉脱壳的续写作文 第1篇

晚饭后,我和妈妈去街心小公园玩。 路上我蹦蹦跳跳地,东张西望。我猛一低头,“哇——”我惊呼起来。地上竟然有一只知了龟,差点被我一脚踢飞,吓了我一大跳呢。妈妈连忙把它捡起来,捧在手中对我说:“我们先去锻炼一下身体,然后再回家给他洗澡好吗?”(知了龟身上有很多泥巴)我高兴地说:“好呀!好呀!”

我们锻炼了一小会就急着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它的样子。它有六只爪子,最前面的两只很粗壮像两把大钳子,张牙舞爪地向我挥动,好像在说:“快放开我,不然我就生气了。” 两只眼睛圆鼓鼓的,亮亮的。挺好玩的。

回到家后,我把它放进一个小盆子里,接上了点自来水给它洗澡。我刚要伸手,发现它正挥舞着两只大钳子,难道是它不会游泳在高喊救命吗?不一会儿,我就把它身上的泥巴洗掉了,变得干干净净了。我捧在手心里,不舍得放下。忽然发现它的背部有一道裂缝,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请教妈妈,她告诉我说:“我们把它放到蚊帐里,深夜它就会从这道缝中来一个‘金蝉脱壳’,变成蝉了。”

我听了妈妈的话迫不及待地把它放到蚊帐里,等待它的大变身。

一觉睡到天大亮。我醒来一看,“哇噻”,知了龟果然长出翅膀了!蝉和知了龟的模样简直太不一样了。让我难以相信蝉是知了龟变的。爸爸告诉我:“昨晚我亲眼看见蝉刚从壳里钻出来的样子了,白嫩嫩的,可好看啦。可惜你睡着了,没看到。”我研究了一番蝉蜕,发现蝉确实是从壳的背部那条裂缝里爬出来的,因为蝉蜕上别再没有另一条裂缝。我央求妈妈:“我们把它放了,让它飞走吧。”妈妈说:“不行,它是害虫,专门喝树汁,影响树木生长。但是它的壳还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我只好拿来一个瓶子把蝉放到里面做成了一个标本。

由此我明白了“金蝉脱壳”的道理:知了龟变为蝉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有人用计脱身,使别人不能及时发觉。

金蝉脱壳的续写作文 第2篇

暑假的一天,我在外婆家的院子里发现了一只蝉,我和妈 妈看见了金蝉的壳,晚上,下起了小雨,雨过天晴,蝉就从土里爬出来,它的背上有一条缝,两只眼睛黒里透亮,鼻子上有一点毛茸茸,两只前脚像两把小剪刀,特别有趣。

成蝉

开始的时候,它从背上的缝缝里先把头探出来,再把两只前脚露出来,把后两只脚露出来,它的翅膀是浅绿色的,慢慢的它的翅膀变成深绿色,最后它的翅膀就变成黑棕色。两个翅膀像两把剪刀一样。

结果

金蝉脱壳的续写作文 第3篇

【案例呈现】

第一次执教:

师:作者听了叔叔们的介绍, 感到蝉儿脱壳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 便下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就详细地描写了这个情景。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这一段, 看看蝉儿脱壳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的, 在文中圈出来。

生: (很快地在文中圈了出来) 先是背露出来, 再是头出来, 然后脚出来, 最后蝉尾出来。

师: (板书) 背→头→脚→尾

师: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这一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的描绘中感受到了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 在字里行间写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埋头读课文, 写感受。

交流讨论:学生找句子→扣字词→谈体会, 在交流过程中有感情地朗读相应的句、段。教师相机出示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

师:通过这段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生:金蝉脱壳真是神奇有趣。

生:金蝉脱壳真奇特动人。

生:作者观察得真仔细。

师:希望同学们要向作者一样养成勤于观察、细致观察的好习惯。课外仔细观察一种动物, 学习课文的写法, 写一写。

第二次执教:

师:作者听了叔叔们的介绍, 感到蝉儿脱壳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 便下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于是有一天傍晚作者躲在树枝上细细观察。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教师出示视频)

师: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奇特动人

生:很神奇。

……

师: (重放视频) 再看一遍, 这一次你们要注意观察蝉儿脱壳的顺序。

学生再看视频。

师: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脱壳顺序:背→头→脚→尾

师:你能不能将这奇特动人的情景说出来?可以选择蝉儿某一部分出壳的情景说, 比如说背怎么露出来的, 或者蝉尾怎么出来的?

学生自由说, 但是都感觉到表达不出, 或者不能完全表达出自己看到的精彩。

师: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就对这一情景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读读这一段, 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奇特动人的情景写具体的。在你觉得最精彩的地方写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埋头读课文, 写感受。

交流讨论:学生找句子→扣字词→谈体会, 有感情地朗读相应的句、段。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再次出示图片 (分段出示) 让学生给图片配解说词。

师:课文是怎样把这神奇有趣的情景写具体的?

生:抓住蝉儿的动作。

生:抓住颜色的变化。

生:还展开想象, 用比喻的方法, 把蝉儿的眼睛比作两颗花椒籽一样。

……

师:是啊, 要想把事物的变化写具体, 要抓住事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写。注意观察颜色的变化, 还要展开想象……而这些都要通过仔细观察。你们知道吗?我们刚才看到蝉儿脱壳的视频是简缩版, 其实蝉儿脱壳从黄昏时分, 大概七点左右开始, 一直要到凌晨才能完成。想想作者在树上观察了五个多小时, 甚至更长时间。你有什么感受?

生:正因为作者长时间、认真地观察, 才会将金蝉脱壳的过程写得这么具体。

师:是呀, 观察是一切创造的源泉, 只有养成勤于观察、细心观察的习惯才能收获更多。

师: (出示有关观察的名言) 观察, 观察, 再观察。———巴甫洛夫

学生齐读。

师:课外你曾经观察过什么小动物干什么的过程?

生:我观察过小狗啃骨头

生:我观察过小乌龟吃肉。

生:我观察过小金鱼吃食。

……

师:谁能像课文中描写蝉尾出壳的情景一样抓住动作说说这有趣的情景?

生:小狗趴在地上啃。

师:很好, 用到了一个动词, 想想它的前腿, 后腿、身体、头都会有怎样的动作?

生:后腿有力蹬地, 用前脚按着骨头, 歪着脑袋啃骨头。

师:已经用到三个动词了, 你真了不起。但是, 你只是讲了“小狗啃骨头”时的情景, 在这之前、之后又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仔细观察过吗?

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

师:“小狗啃骨头”“小金鱼吃食物”“小乌龟吃肉”等等, 这些过程都是很有趣的情景, 想要把它写具体, 同样需要长时间、细致的观察。课外请你们选择一个这样的场景, 长时间、仔细地观察, 甚至可以把这个过程拍下来, 反复观察。相信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案例反思】:

从《金蝉脱壳》这两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 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质的转变———由“教课文”转变为“教语文”。正是这一理念的转变, 让第二次阅读教学出了彩。

一、目标设定:由“理解内容”转变为“理解内容与学习表达”并重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认为:“语文课必须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所谓本体性教学内容, 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们课程的教学内容, 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 (方法) 和语文技能。”基于此, 作为语文教师要牢记:语文教学的至高目标和首要任务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即“语文知识、语文策略 (方法) 和语文技能”。所以对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仅仅停留在“语文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人物 (事物) 特点、主题思想上, 还应该凭借课文这个例子提高学生的“语文策略 (方法) 和语文技能”, 即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描写方法, 展开实实在在的语言实践,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金蝉脱壳》的两次教学就很明显地体现了从教内容到教表达的转变。

看两次教学时问题的设计:

片段一:“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这一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的描绘中感受到了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 在字里行间写写自己的感受。”这一问题的设计注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只关注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金蝉脱壳”这一事件的特点, 只注重了“语文知识性”目标的落实。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关注的是“从哪些词句中写出了什么?”

片段二:“读读这一段, 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奇特动人的情景写具体的。在你觉得最精彩的地方写写自己的感受。”这一问题的设计在关注文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怎样写具体, 也就是表达方法的学习上。而且这个问题的出现时机非常好———教师让学生看完视频说金蝉脱壳过程, 让学生先说说这“奇特动人的情景”, 但是学生说不具体。这时, 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 目标明确指向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在这样的问题的指导下学生在关注“写出了什么”的基础上更关注“怎样写具体”, 所以他们知道了:抓住蝉儿的动作、颜色的变化, 展开想象等能把“金蝉脱壳”这一奇特动人的情景写具体。从而明白要把一个事物 (事件) 的特点写具体, 可以抓住事物的动作, 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 可以进行比较……只有这样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久而久之, 才能“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二、教学过程:由“分析推理”转变为“语言实践, 发展语言素养”的平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要着力发展学生语言素养, 落实途径就是要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进行语言实践的平台。

片断一:教师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入手, 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出“金蝉脱壳”这一件事的特点, 感受“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学生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能积累一些语言, 但这些语言没有经过实践运用, 很难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而自觉运用。

片断二:教师首先出示“金蝉脱壳”的视频, 让学生观看, 再让学生说“金蝉脱壳”, 这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进行表达。当学生在欲说而不能时,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要求“读读这一段, 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奇特动人的情景写具体的”。这就是引导学生积累表达的方法。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再次出示图片 (分段出示) 让学生给图片配解说词, 教师再次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的平台。学生在解说的过程中既积累了语言又练习运用表达, 甚至可以创造性地进行表达。教师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语言实践, 将学生学到的语言进行内化。

三、拓展延伸:由“流于形式”转变为“课外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标准》 (2011) 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提高自己的语言实践能力———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的目标。课堂的拓展延伸环节深受教师的重视, 它是教学的总结与补充, 也是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与课外语言实践相联系的桥梁。

片断一: 教师的拓展延伸是机械的, 也是索然无味的, 对学生的课外练笔毫无帮助。

片段二:教师首先总结观察的方法———“仔细观察”“长时间观察”“要抓住事物的动作、神态”进行观察, “注意观察颜色的变化, 还要展开想象”……其次教师通过名言激发学生观察的热情。更可贵的是教师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小狗啃骨头, 进行耐心的、层层深入的指导, 使学生真正明白怎样“抓住动作, 将有趣的情景写具体”, 为学生课内学法与课外练笔搭建桥梁, 使课外的语言实践更扎实、更有效。

让撞车的汽车“金蝉脱壳” 第4篇

发明源于“愤怒”

说来有些戏剧性,王晓进成为“发明大王”,居然源于“愤怒”。1997年2月,他发明了家庭多功能蓄水净化水箱。没想到,朋友代他申请专利时,竟然“喧宾夺主”,取而代之成为专利权人。由此,一场专利权之争掀起不小的风波,但白纸黑字已成事实,王晓进百口难辩。

“我当时非常愤怒,这次纠纷也成了我发明创造的动力。”当时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用更多的发明成果来证明自己的实力。那一年,他39岁。1997年8月,他的第二项发明——暗藏式防盗保险箱诞生,并向国家专利局递交了专利申请。1998年2月,又发明“毛巾消毒柜”。随后,驱虫风帘、汽车副驾反劫持装置、活动杂志装订夹、防盗纱窗……王晓进的发明一发而不可收拾。“发现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再去寻找解决办法。”王晓进的发明创造,几乎个个都来自生活中的灵感。

车祸激发发明灵感

在说到得意之作,王晓进觉得当属在第15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夺得金奖的“汽车安全逃离装置”。专家认为,此发明将掀起汽车安全保护新革命,市场价值不可估量。这套装置是将一部普通车分成内厢和外壳两个可完全分离的部分,原理就像一个可以抽出小抽屉的火柴盒,当汽车受到前方撞击时,内厢会自动与外壳分离,从车尾后退甚至完全脱落出来,发生车祸时可达到“金蝉脱壳”安全逃离的目的。目前,该发明已申请国家专利,并有国外厂商抛来橄榄枝。但他希望这项发明能够最终花落祖国,哪怕不要一分钱。

谈起“汽车安全逃离装置”发明灵感,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51岁教师王晓进说,来自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身边的车祸。

2003年5月23日下午6时,王晓进经过武大工学部明珠园招待所时,只见一群人围在公布栏旁议论纷纷。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个讣告,武大一位副校长在一场车祸中遇难。他进而得知,当时车上的数人全部遇难,并且多是燃烧致死。

听着人们的议论、叹息,他意识到,汽车已经走进家庭,然而车祸也成为人们头疼的问题。何不发明一项产品,来加大汽车的安全性?搞了8年发明的他,突然闪出这样一个灵感。

当即,他飞奔回家,上网查资料。不查不知道,一查确实吓他一大跳:自汽车问世以来,全球已有4000万人死于车祸。他顿时觉得肩上的担子有千斤重!

当晚他没有休息,他查了很多资料,发现除了安全气囊外,国内外还没有更好的装置来增加汽车的安全性。第二天,他在家中呆了整整一天。学机械出身的他,决定从机械入手,寻找发明原理。车祸都是因撞击产生破坏和伤害,何不将这种伤害力转换成逃离的力量?经过苦苦思索,第二天晚上,他终于选定了以力借力的发明原理。

据王老师介绍,目前汽车常用的安全装置气囊,有其固有的缺陷。而他的发明刚好克服了安全气囊的三大软肋。

首先,应用气囊装置的汽车,只有在发生正面撞击时才能起作用,否则气囊无法打开。第二,在车子被撞变形的情况下,即使气囊打开了,车里的人也不容易逃出来。第三,气囊装置只有正副驾驶位才有,所以无法保护后座人员。于是针对气囊装置的缺陷,他构思了这种新的“汽车安全逃离装置”。

一个月后,他的这种发明基本成形。

金蝉脱壳的作文 第5篇

一天傍晚,我吃完饭就跑到榕树底下,只见榕树枝繁叶茂,绿阴扭盖,在夕阳的照射下更显得苍翠。我有意识地上下打R榕树的树身。忽然,我看见一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树往上爬。当它爬到一个树梗上时,就用锐利的足紧紧地抓住树皮上的一道裂口,不动了。我连忙轻手轻脚地爬上树,躲在一个树梗的后面。用眼睛紧紧盯着蝉虫,静静地等待着金蝉脱壳这一时刻的到来。

金蝉开始脱壳了!

金蝉把身子抖动了几下。马上在蝉背上裂开了一条缝,美丽的保护甲露出来了,头也跟着露出来了。两只眼睛像两个刚出壳的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六只足也出来了。整个身体也跟粉活动起来。最有趣的是金蝉脱壳的情形了。金蝉向前跳了几下,又向后仰,然后用前足抓住蝉壳使劲一抽,一个又白又嫩的蝉尾就露了出来。这时蝉除了背上的保护甲以外,全身都是灰白的颜色。一会儿,蝉又开始变色了。全身由灰白的色变成了深绿的色,又有成了捺黑色,扇子似的翅膀上也显出了一道道排列整齐的点点斑纹。触角上也出现了一道道白色银环。

金蝉脱壳的优秀作文 第6篇

四年级的大哥哥们很快就捕了两只蝉。我和我们班的孙瑞征好不容易才逮了一只还没退壳的蝉。大哥哥说这蝉快退壳了,我就拿着它赶紧回家,告诉妈妈,说我要看蝉退壳的过程。

我轻轻把蝉放到一片树叶上,来观察它是怎么退壳的。

蝉的皮开始沿着背部的中线裂开,露出蝉那淡黄的身体。蜕皮的速度非常快,先露出的是头,接着是前腿和吸管,最后是后腿和翅膀。

啊?它的尾巴还留在套子里,怎么办?我想帮帮它,妈妈说不要动它,帮它就是害它,让我耐心地看着。

忽然,它表演了一种奇怪的体操:它的身体在空中垂直翻个跟头,让头朝下,布满花纹的蝉翼尽力向外伸直。它再将身体翻上来,并且用前爪钩住它的空壳,最后,终于把尾巴从套子里拔了出来。

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

上一篇:九年级家长会老师发言稿下一篇:立志勤学主题班会教案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