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园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2024-07-24

翠竹园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计划(精选10篇)

翠竹园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第1篇

竹园乡羊场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大方县“五关爱五进入”精神,落实“五关”工程的实施意见,切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围绕让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家庭的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得到更多扶持、得到更多锻炼,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机制,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建设新农村服务。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先俊

副组长:谭本军

王国志

成 员:段关会 王健

李长卿 杨永洪

陈方平

龙忠举

王兴林

先正淑

刘国芬

三、对留守儿童实行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

1、启动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教育,学校少先队大队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设立专线,将电话号码公开(08575816087),为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结合校教务处开展的“教学管理月”辅导学生活动,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同伴结对、师生结对)。并结合学校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2、各班教师每周与3—5名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3、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4、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和留守儿童一起参加校艺术节展演活动,并优先让留守儿童参加书法,手抄报等到系列比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心和温暖。

5、教师在班上要大力开展赠一张生日贺卡、写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逢假日讲故事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每位留守学生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五、活动要求

1、全校广大教职工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要从办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和高度出发,扎实抓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

2、各年级各班要结合本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3、广大教职工要积极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活动收到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让我校所有留守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4、不断总结经验,突出特色,大力宣传,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关爱留守学生。

翠竹园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范文网】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本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配对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主任应指定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生喜爱的教师负责落实相关任务;同时注意方法,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着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开展磨砺教育的研究试点,着重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要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二)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翠竹园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第3篇

由于“留守儿童”大多由祖辈们监管和抚养, 而祖辈们大多又受到自身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精力不充沛, 家务劳动繁重, 缺乏沟通能力等客观因素的束缚, 导致了家庭教育的放任自流, 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这将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前途和命运, 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兴衰与成败。

如何适时引导, 加强教育, 将“留守儿童”现象化弊为利?这一问题现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新课题。

一、关于“留守儿童”现象的调查及分析

(一) 据调查, “留守儿童”的所占比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仅以崇岗镇小学为例, 今年全镇学生约2500人, 据统计, 其中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所占比例近40%, 这些学生均由其祖辈们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监管与抚养。另外, 学生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比例又占近30%。由于地域及环境差异, 部分自然村学生父母的外出打工率甚至高达90%—100%。

(二) 据分析, 大多数委托监管人的抚养及监管能力较为薄弱。

1. 部分家庭由于经济紧张, 老人们的生活自顾不暇,

导致“留守儿童”们的起居生活不能得到保障, 严重损伤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有些大家庭, 老人们由于监管和抚养的对象较多, 加上精力有限, 导致照管困难、心力交瘁, 致使“留守儿童”们产生各种挫折感。2.由于老人们自身文化素质低, 致使“留守儿童”们的学习没有有效的家庭教育做支撑, 产生“放羊”现象, 不但制约了他们的学习进步, 而且间接地助长了他们说谎、焦躁、懒惰等不良习惯的滋生。3.由于现阶段独生子女的增多, 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庭经济的逐渐宽裕, 导致部分老人对“留守儿童”过分溺爱或者放任自流, 使得他们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断下滑, 给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及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带来强大的冲击与挑战。

二、“留守儿童”现象引发的负面效应

(一) 淡化了家校联系。

由于监管与抚养“留守儿童”的老人们大多把抚养孩子们衣食住行工作放在首位, 而对他们的学习状况及在校表现漠不关心, 缺乏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拉大了家校之间的差距, 使得家校间的关系日益淡化, 导致“留守儿童”们产生了在家与在校有两种截然不同表现的双重性格。

(二) 制约了学校工作。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己任, 须培养出身心健康、团结协作、奋发进取、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而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保障, “留守儿童”的不良心理及品德将制约着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首先, 加大了德育工作开展的难度。“留守儿童”的心理及品德养成与学校或家庭良好的文化氛围密切相关。那些被溺爱或放任自流的“留守儿童”们自我约束及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往往存在依赖性强、意志力薄弱, 在困难面前较为懦弱等性格特征。其次,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在学习教育上的紧密配合, 导致作业等学习任务不能及时完成, 阻碍了学习进步。

(三) 抑制了个性的发展。

一个完整、健康的家庭对学生价值的形成具有直接的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由于老人的监管, 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 并与学校工作严重脱节, 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对人的信任感, 遇事存在偏执、胆小、狂妄等反应, 甚至缺乏是非辨别能力, 容易上当受骗。

三、学校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几点方法及建议

(一) 认真调查, 摸清情况。

作为学生, 只有亲其师, 才能听其言、信其道、效其行。认真调查, 摸清“留守儿童”家庭概况及本人思想及学习情况, 对改善学校工作, 加强家校联系大有裨益。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要为他们建立爱心档案卡, 以便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倾注爱心, 时刻给予他们更多的特殊的关爱。

(二) 切实加强家校联系。

通过加强学校与家庭间的沟通与交流, 能及时互相反馈“留守儿童”们在校及在家表现情况,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信息。加强家校联系, 还能及时发现问题, 共同分析、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家校联系时, 应充满理解与民主, 容忍“留守儿童”们的各种不足, 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 努力从自卑、忧郁、紧张、烦躁、畏惧等阴影中摆脱出来。加强家校联系具体可采用教师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设立家校联系卡等方式。

(三) 切实抓好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理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工作, 它对转化“留守儿童”的思想, 培养良好道德风尚和健康心理品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日常学校教育工作中应当坚持“德育置首”的原则, 切实抓好德育工作。

1. 认真抓好德育工作的五落实, 即组织、时间、内容、措施、地位五落实。

2. 坚持不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如政治思想教

育、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防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等, 使“留守儿童”们通过学习, 自觉养成良好的品德及习惯。

3. 利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模式, 使“留守儿童”能愉快地接受教育, 陶冶自己的身心。

如认真上好、组织好每堂班会课、队会课, 让他们在平等、和睦的气氛中进一步加强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助人为乐精神等。

WENJIAOZILIAO

4. 努力改善教学方法。

教学工作中, 重视师生间情感交流与沟通, 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良好学习氛围, 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风尚。学习上哪怕是极微小的进步都要加以鼓励, 甚至为他们创造条件, 让他们树立起自信, 从而全面提高“留守儿童”们的学习水平。具体做到如下四点。

(1) 培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改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学习特点, 将空洞的说教转化为有趣的教学, 从而引导他们愉快地学习, 在轻松中掌握知识, 学到本领。

(2) 树立学习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它能促使“留守儿童”们产生学先进、超先进、做示范的学习动力, 从而激发他们的未知欲和上进心。

(3) 培养优秀的班集体。集体是孩子们成长的温床, 特别是“留守儿童”们, 他们需要更多的集体的温暖, 帮助他们团结同学、充实生活。

(4) 付出关心和信任。多一分宽容, 多一分理解, 教学工作中做到真心实意说优点, 轻声委婉道不足, 让“留守儿童”们随时随地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信任, 从而树立信心, 锐意进取。

四、关注“留守儿童”现象的积极意义

(一) 密切了家校联系, 得到社会认可。

通过教师与学生紧密相连的教与学联系及家校间的共同监管, 使得广大的“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从而提高了学校在广大民众心中的地位。

(二) 加强了师德修养, 提高了教育水平。

广大教师通过不断的探讨、研究, 妥善地处理好与“留守儿童”的这种新型师生关系, 既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又提高了自身业务素质及教育教学水平。同时, 也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得到新的发展、新的飞跃。

翠竹园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第4篇

1、对“留守儿童”自身的多层困境分析

(1)学习状况令人担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束,家里没人指导,导致成绩欠佳,最后对学习失去兴趣。因而就出现上课不用心,作业不按时完成或完不成,成绩不合格等状况。也有些六“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自觉心不强,有厌学倾向。我班有个男孩叫伟鹏, 父母长年在外,他就跟爷爷生活。这几天上“圆”,全班只有他一个人不带圆规,影响了学习。

(2)行为习惯让人愁。有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斗殴,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电视,游戏,具有破坏性,煽动性,会带坏其他同学。如我班有个学生,叫肖志新。父母长年累月在外打工,他跟着奶奶一起生活。有一段时间,他经常到别的班级去敲诈女同学的钱,要是不给,就拳脚相向。

(3)个性特征异常。有些“留守儿童”在个性特征上,常常表现为两种倾向;要么内向,孤僻,不和群,不善与人交流;要么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或者过分淘气,做出一些特别举动来吸引老师注意自己,而且还导致很多儿童依赖性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从小的方面看,关系到儿童的成长,从大的方面看,却关系到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因此,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学校里的班主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2、班主任做好 “留守儿童”工作的对策研究。

(1)班主任应细心观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还要细心观察班上的“留守儿童”,一旦发现他们有问题,就及时与他们沟通,给他们关爱。如我班有个叫芳草的女孩子,爸妈长年在外,把他托给姑姑照顾。有一段时间,我每次上完课后,她总跟在我身后。于是我就找她聊天,给她修指甲,让她感受到了我对她的爱。慢慢地,她自己就道出了实情:原来,那几天她姑妈不在家,只有她一个人在家,她害怕回家。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我就叫了班上的另两个女同学陪她。事后,芳草同学只要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问题,都主动来找我聊。还时不时把一个糖,一个橘子放在我的讲台上。芳草成了一个品学兼优,开朗的孩子。

(2)班主任在班上应多开展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健康的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环境和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和发展的。因此,班主任在班上开展丰富多彩并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如可利用出板报,办校刊,开展知识竞赛,以及各种表演等多种课内外活动,使学生在有益的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3)面对长辈对“留守儿童”的溺爱,班主任应多家访。“留守儿童”基本都是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人生活在一起,他们平日主要负责孩子的吃喝,对于孩子的学习要么不管不问,要么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孩子的生活,不是过分溺爱,就是放任自流。这些孩子在这样的生活中,个性比较封闭,性格比较古怪,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荒废自己的学业,有些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作为班主任,要多进行家访,将其在学校的表现通知其长辈,并与长辈沟通,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4)架起父母與其子女心灵相通的桥梁。父母外出后往往很难与子女沟通,有些“留守儿童”反映几年没有收到父母一封信,平时几乎断了与父母的关系。当过年时父母即使回家,彼此都感到陌生,除问些生活和学习上的事,没有什么话可说,这种状况使父母与子女均有一种失落感,但又不知道怎么办。我班上有一个叫曾威的学生,由于他爸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平时也很少回家,于是他从来没叫过一声“妈”。作为班主任的我,在知道这一情况后,就以协调者的身份架起父母与子女心灵联系的桥梁,让外出的父母抽些时间写写信,有可能多通些电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其实是爱自己的。同时也让他经常写信向父母汇报自己的种种情况,不要因为空间距离阻碍亲子间的沟通。父母的理解和鼓励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

总之,我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的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 客观要求,农民及其子女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农村教育中的难点之一。围绕党的教育方针,我们在提高教育教学的同时,把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落实到班主任工作之中去。

参考文献:

[1]徐洁.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心理问题探究.网络财富, 2009, 2(4)

[2]强,陈晨.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成因及对策.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 28(1)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第5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向前迈进的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经济迅猛发展,外出务工的人数与日俱增,留守儿童一族日益庞大,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班级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由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较差的留守儿童学习。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教育留守儿童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提醒及时诊治,促其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教师要不断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班级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兰堂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第6篇

为了规范我校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和管理,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和《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根据区、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有关会议讲话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特制订兰堂小学留守儿童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我区教育民生工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为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发挥学校、社会、团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活动宗旨

加强对我校留守儿童和潜能生的关爱、教育、管理,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言行上引导,并在生活上予以帮助,让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感到学校就象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学生和潜能生与其它孩子一样幸福健康地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三、工作目标

1、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2、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5、拓展家教,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再提高培训工作。

四、成立组织 明确职责

组 长:李启峰 副组长:张启仲

成 员:高学亮 徐静 李秀德 张冠军 李占住及各班主任

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主要措施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4、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6.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7.开展“九个一”活动。

(1).建好一个“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建一个“留守儿童之家”,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档案资料柜并分班级存放,实行一人一档,有一部电话机、一台计算机,有一定数量的体艺器材,有可供阅读的图书,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留守学生在“家”中开展活动。(2).开通一部亲情电话

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设立专线,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3).开展“一帮一”活动

各班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成绩测试和身心调查,让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当“小老师”,给学习成绩差的留守儿童安排一名小伙伴--学习上是好帮手、生活上是知心朋友,上课时提醒、督促其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时帮他完成作业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快乐时和他聊天,为他排忧解难。(4).落实一名爱心人士

给每位留守儿童落实一名爱心人士,爱心人士每周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或家长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通过爱心的关心消除自卑感,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5).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积极实施“生态德育”工程,开展多姿多彩的人文关爱活动。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6).组织一次游览活动 学校不仅要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留守儿童,更在活动上给予优先。学校安排每学期到有机茶厂或金果园参观等校外游览活动,使他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社会的关爱,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7).提供一个活动平台

学校搭建阳光平台,定期举行队活动、书画展、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8).写一封亲情书信

教师监督、指导留守儿童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9).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教师、爱心人士引导学生每学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六、活动要求

1.各位教师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必须全身心投入这项活动,扎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活动。2.各老师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此项活动,确保活动收到实效,并按照爱心人士职责条款,认真履行,让学校所有留守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2013-2014

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小学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2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把帮扶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情况分析

林泉镇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很多青壮年劳力举村外出,留下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作要求,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在摸底考试中成绩很差。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特制定教师帮扶计划,并引导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具体措施

1、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特别档案。学校德育组成员和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2、关工委成员要了解留守儿童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政府的温暖。

3、在全村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学校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

4、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5、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儿童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清塘村关工委2013年2月15日

我班留守儿童关爱案例

一、学生情况介绍

基本资料:杨程程,女,12岁,六(2)班学生;

背景资料:家庭组成成员:爸爸、妈妈、奶奶;

家庭教育状况:爸爸、妈妈外出务工,她自小跟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对其百般疼爱、百依百顺,对她的要求从来不说半个不字。

个性特征: 杨程程聪明、活泼,但自信心差,性格执拗,容易动怒。上课不太听讲,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自己做小动作,很少参与课堂的任何活动。与同学的关系很差,大部分都不愿意跟她玩,她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

二、原因分析

1.奶奶的无原则溺爱。她的奶奶一味的溺爱、娇宠、迁就孩子,导致她任性、蛮横、不讲道理。

2.父爱、母爱的缺失。杨程程的爸爸、妈妈为了生活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她,到大城市打工赚钱,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让她的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

3、杨程程的奶奶很少让她与同龄的小朋友玩,让她成了一个缺少交往体验、惟我独尊的小皇帝。小学六年来,她在同学的交往中常常遭到了同伴的排斥,由于不好的行为表现也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加剧了她的易暴易怒情绪。

三、具体教育措施

1.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我主动和她亲近,和她做朋友。对她的情绪表示理解。当她调皮时,不直接批评,调查清楚,搞明白是什么原因,然后和她讲道理,让她慢慢的平静下来再探讨原因。

2.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我和杨程程的家长联系,告诉她的奶奶一味的娇纵孩子,已经造成不良后果,要对她的无理要求说“不”,当她犯了错误要注意方法,及时批评教育;让她的爸爸、妈妈通过电话经常和她联系,关心她的学习、生活,让她感受到自己和其她小朋友一样拥有父母的关爱。

3.教给她一些正确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通过适当的提示帮助她回想生气的原因。请她大胆的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带动班上学生给她找优点、和她做朋友。

4.在集体生活中,多鼓励她与其她同学交流和玩耍,多些机会让她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 杨程程已经有些进步,易怒现象少了,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了,人

际关系好了在班里找到了一些很棒的同学做朋友,上课有时也能举手发言了,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自信心也强了,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也高了。希望她有更大进步,明天更美好。

五、存在的问题

1、还需要进一步同学生交流取得她的信任,同她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经常同她交流。

2、还需经常同家长取得联系,同家长随时交流孩子的相关情况。

关爱留守儿童总结

一开始对”留守儿童”这词有些陌生,只听说过,不知道具体代表什么,而通过学校跟留守儿童结对这样的活动逐渐了解起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商,大批未成年人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因而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友抚养、教育和管理,就这样,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形成了。他们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因此学校组织了与留守儿童结对的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在关爱留守儿童结对活动中,感觉杨程程是个活泼的女孩,但是与她交谈时感觉她还是比较内向的,记得当时问她一些情况时,会犹豫会儿再说,有时就会点头。不过,她始终都是带着可爱的笑容。

有时通过电话询问她的一些情况,但是很多时候会出现问题,就是与她奶奶的沟通问题。都是用方言讲话,也听不懂普通话,没办法只有联系在外打工的妈妈,所以交流的时间减少了。从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周围的环境对留守儿童影响极大。

留守儿童缺失的是亲情,而作为代理家长的我们虽然不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亲情,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行动,让他们体会到社会上还有人关爱他们的,这世界是充满爱的。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我们也在逐渐地成长。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想我学到了许多。最重要的是,“留守儿童”在我心中不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简单的一个特殊群体,而是一个个儿童无比沉重的现实处境,是一个个残酷而又无奈的生活!因而,每个人都要从心底萌生责任感,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用心去关爱他们。

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不仅仅关注留守儿童,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都应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们。当然,也要让更多的群体关注他们,确切地给予帮助。因为社会的和谐,需要你我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需要你我共同保持。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即使一点点的付出,也是不小的贡献。只要有心付出,就能收获快乐。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 陈富林已经有些进步,易怒现象少了,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了,人际关系好了在班里找到了一些很棒的同学做朋友,上课有时也能举手发言了,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自信心也强了,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也高了。希望他有更大进步,明天更美

中小学“留守儿童”学习倦怠研究 第8篇

一、问卷调查结果

为了了解“留守儿童”学习倦怠的成因, 笔者采用开放性问卷对江西吉安市小学、初中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460份, 收回416份。问卷分析显示: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各项因子上的差异

“留守儿童”辍学率约为5%, 在学“留守儿童”40%成绩较差, 30%成绩中等偏下, 仅有10%成绩比较优秀 (班级前20%) 。据老师反映, 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有明显差别。非留守儿童完成作业比较及时、认真;“留守儿童”经常拖欠作业, 甚至还经常出现抄袭、不完成的情况。可见, “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普遍存在学习倦怠现象。

二、“留守儿童”学习倦怠的成因

经过Bartlett球型检验, 结果拒绝单位阵的假设, P<0.001, KMO=0.925。根据Kaiser的观点, KMO值越接近1, 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 所以数据适合做进一步的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 这42个测试题可以抽取到4个因素, 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6.68%。这四个因素分别如下。

1. 社会支持的缺失

社会支持的缺失包含以下两个因子。

(1) 人际支持的缺失

父母情感缺失是“留守儿童”学习倦怠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对一些“留守儿童”来说, 父母亲成了一个失去血肉和情感的文字符号。“缺失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巨大困惑, 情感孤寂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这种内心的苦闷又很难向外人倾诉, 久而久之, 就会产生自卑感, 学习上降低要求, 缺乏上进心, 最终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下降。其次, 师生之间交流不畅。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成绩不良, 经常受教师批评、讽刺、挖苦等, 导致学生对其缺乏信任, 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再次, 同学之间关系不良。父母长年在外, 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 缺乏心理交流机会, 内心的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 导致孩子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他们与别人的交往, 容易产生一种失落感。在班级中常受到孤立或排挤, 缺乏归属感, 也往往是他们产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

(2) 环境支持的缺失

这种现象与学习监督总体弱化有关。检查作业、参加家长会等最基本的学习监督职责都无人担当。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本来就差, 在缺乏必要的鼓励和督导, 甚至失去监督后, 就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 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自然难以上进。另一方面, 校园生活环境单调, 缺乏合适的文体活动和涉外生活,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 教学环境简陋, 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城市“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教育, 不少学生经常光顾网吧, 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长时间上网易导致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神经衰弱、精神萎靡等身心疾病, 进而容易引发学习倦怠心理。在调查中发现, “留守儿童”上网的时间比非留守儿童上网的时间要长许多。此外, 由于新的打工潮的冲击, 不少“留守儿童”看到父母没多少文化也能赚大钱, 同时近年来随着将人才推向市场, 大学生待业问题严重, 这些对他们的影响颇大, 他们的头脑中极容易产生新“读书无用”思想, 进而导致学习倦怠。

2. 学习自我效能感低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 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 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变量, 与各种学习活动有密切相关。学习自我效能感可分为三个因子, 即行为效能感、能力效能感和策略效能感。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 在中学阶段, 初中生刚入校时各种效能感都较高, 初二开始降低, 初三为低点。笔者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 学生在这三个因子上的综合得分越低, 其学习倦怠心理越强。

3. 学习成绩不佳, 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研究中发现,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与父母在外务工的时间存在极大的相关, 父母在外务工时间越长, 总体上“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越差。这是由于在学习中缺少父母亲的帮助、教导, 大多数人都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这样时间长了以后, 即使成绩跟不上, 他们也表现得很漠然, 对学习不再抱有希望, 逐渐形成了习得性无助, 久而久之, 就出现了学习倦怠。

4. 教育教学不当

(1) 在教学方面, 教学理念落后, 教学方法陈旧和单一, 是“留守儿童”形成学习倦怠心理的重要原因

在课堂教学中, 不少教师, 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学教师, 常常是一讲到底, 教学手段简单, 粉笔加黑板成了唯一的教学工具。单调的教学氛围, 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与此同时, 在升学率的驱使下, 学生作业多, 不少教师大搞题海战术和模拟战术。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 对于每天布置的作业, 学生1小时内能完成者占15.26%, 2小时内能完成者占33.92%, 3小时及更多时间能完成者占50.82%, 而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帮助与指导, 67.7%的学生要在3小时及更多时间才能完成。考试测验多, 不少教师以分数评优劣, 学生以分数比高下, 频繁地举行各种考试。过多的考试使许多学生疲于奔命、心力交瘁。教材内容偏多、偏难, 尽管我国目前正在推行新课程标准, 但教材内容偏多、偏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在现行的教材中, 不少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超越了学生的可接受能力, 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导致学生越来越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一步加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倦怠心理。

(2) 在教育方面, “留守儿童”在心理上有一个误区

学校在儿童心理方面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机制来管理及引导, 另外, 本来很多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 而学校只把升学率当成教学的第一目标, 对很多的后进“留守儿童”不能以一个正确的态度来对待,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了“留守儿童”更多的压力, 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另类, 以致不能很好地融合到这个大集体中, 享受那份友情, 获得同学和教师的帮助。同时, 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只问结果, 不问过程, 他们看不到孩子的努力, 这也极大地挫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留守儿童”学习倦怠的预防

由于“留守儿童”学习倦怠心理的普遍性及其后果的严重性, 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预防学习倦怠心理的产生, 使他们“爱学”、“乐学”。

1. 父母的真情回归

首先, 父母的真情关爱是慰藉“留守儿童”心灵的良药。父母亲要尽可能经常回家看望子女, 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 让子女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父母在外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 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 掌握孩子的心理状况, 及时和他们进行心灵沟通, 尽可能地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就在他的身边。同时, 对孩子抱以积极期望, 有道是“不是孩子的成绩影响父母的期望, 而是父母的期望影响孩子的成绩”。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代理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 使孩子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其次, 家长要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的生活, 选择好合适的代理监护人。现阶段很多家长往往是把孩子交给家中年长的父母照顾, 如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重任都勉为其难,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广大祖辈对孩子的教育水平是有必要的。

2. 优化学校教育

父母不在身边, 教育孩子的任务基本上都落在学校。大部分“留守儿童”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学习倦怠, 而是在他们尽了最大努力之后仍然没有成效或收效甚微, 与同班同学比较仍然落后, 这就让他们慢慢地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和行为。因此, 学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优化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提倡精讲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经验和活动在课程中的作用, 善于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 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录像教学、微格教学等手段, 使抽象的、复杂的教学内容变为具体的、生动的教学内容, 融入趣味性, 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中体验成功

教师应了解学生各自的特点, 构建恰当的阶梯, 找到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因材施教, 让“留守儿童”体会学习的成功, 看到自己的进步, 从中获得信心, 增强学习兴趣, 减少焦虑。

(3)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引导机制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 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 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自身各方面的情况, 如学习情况, 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 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 如文化程度、性格特征, 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 如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班主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 尽可能地与父母取得联系, 每月定期通电话, 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 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 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 交流教育“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 相互沟通交流, 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开展“体谅父母”活动、“交往辅导”活动, 将心理咨询室引入农村中小学, 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等。

(4)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班主任或心理辅导老师应主动引导全班学生对“留守儿童”多关心, 多帮助, 多指导, 多交往, 多鼓励, 突破他们的“孤独城堡”, 让他们融入班集体中, 感觉到学校这一大家庭的温暧, 让他们困难有所依, 情义有所托, 从而有效地预防留守儿童不良性格和行为的发展。

3. 优化社会环境

为了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可由村委会牵头, 联合妇联、工会、学校和派出所等, 充分利用各机关富余人员如中小学退休教师以及青年志愿者等, 共同构建适合“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如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问制度, 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免费举办各种形式的老年培训班, 把老人集中起来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 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孙辈们的职责;建立与在外务工父母联系制度等。湖南省新宁县妇联倡议的各级妇女组织妇女干部担任“代管妈妈”行动就是为“留守儿童”营造亲情、加强管理方面的一个典范。

同时, 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 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限制, 加快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建立城乡公平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度, 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这无疑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

参考文献

[1]朱祖德等.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3) .

[2]唐昕辉等.国外工作倦怠观的理论探索.心理科学, 2005, 28 (5) .

[3]连榕等.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心理学报, 2005, 37 (5) .

翠竹园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第9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德育工作;心灵关爱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学习较差。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极小部分有父母在家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成绩比其他留守孩子要好很多,这种差距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明显。据老师反映,留守的孩子升学到中学,不仅思想行为方面表现普遍很差以外,学习成绩也非常糟糕。

(2)性格缺陷。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明辨是非能力差,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打架斗殴,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拉拢、利用,甚至参与盗窃、抢劫。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经商的父母,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儿童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他们自恃手中有钱,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

(3)心理障碍。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自卑的思想,有较强的孤独感。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1)品德。品德包括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公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养成其符合国民公德及社会公德外行为习惯,如遵守社会公共秋序、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维护因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等。私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养成其在私人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道德行为习惯,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习惯。职业道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养成其符合职业过德要求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勤恳工作、诚实劳动、廉洁奉公、团结合作、维护本行业声誉等。

(2)思想。思想教育在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对留守儿童必须进行情感教育,使他们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进行观察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把德育作为一种教育目标以培养学生的非才智性因素来处理的。我们相信,如果将德育与人的发展、人的成才紧密结合起来,德育会在长期低述的徘徊中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是德育改革的需要,更是适应21世纪的挑战,培养出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班级管理,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1)完善“留守儿童”管理制度:①联系卡制度。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家庭联系卡,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家长务工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委托监护人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②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启动“教师帮扶留守学生”关爱教育活动,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随时掌握其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及时为其解难。③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工作预案,留守儿童在校如遇突发事件,迅速采取救助处理措施。

(2)做好家访工作加强沟通和交流,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一方面家长要利用书信、通讯工具多与孩子们交流,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好好学习的强大自信心;另一方面家长还要和老师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适时掌握孩子学习、生活的动态。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到爱,从心里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利用鲜活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无论是光明的一面还是阴暗的一面,让孩子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用心去触摸、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学会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横塘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第10篇

为了规范我校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和管理,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皖发〔2009〕32号)、《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民生办〔2010〕1号)和《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皖教基〔2010〕6号),根据县镇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有关会议讲话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特制订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我区教育民生工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为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发挥学校、社会、团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活动宗旨

加强对我校留守儿童和潜能生的关爱、教育、管理,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言行上引导,并在生活上予以帮助,让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感到学校就象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学生和潜能生与其它孩子一样幸福健康地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三、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四、成立组织 明确职责

组长:曹新国

副组长:徐尔泉李涛

成员:徐炳泉范志平余德乐 程秀文彭爱华

五、主要措施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4、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翠竹园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枫叶·翠竹的 作文500字06-10

上海竹园小学对口中学06-30

竹园村2010年综治工作总结09-04

瑞丽竹园施工设计图纸08-08

万竹园一日游作文怎么写07-27

上一篇:曾老师初二作文下一篇:外联部工作思想小结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