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国近代化历程

2024-07-31

专题中国近代化历程(精选6篇)

专题中国近代化历程 第1篇

领导了洋务运动,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到商办的过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起步。③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2、政治领域。①《资政新篇》是中国

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3.思想领域(理性化)。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人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主要表现在:①西方文化大量涌人,“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②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③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学习和革命宣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⑤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⑥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激进派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⑦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4.军事领域。百日维新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清末“新政”改革军制,编练新军。5.文教领域。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①百日维新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开设经济特科,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②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扫除了障碍。③辛亥革命后,南京l临时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使民国初年的教育得到了发展,产生了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代表人物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干将。

6.整体发展阶段的特征。这一时期是制度层和思想层的近代化阶段,也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整体发展”表现为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近代化的内涵和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角地位得到全面体现、充分体现,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三)曲折前进阶段(1 927~1 949年)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①从外国手中夺回了部分“关税自主权”,②建立国家银行,统一货币发行权,发行了“法币”。③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恢复,推动了工业、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但另一方面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以及外国资本输出又压制了民族资本的发展。在政治领域里形成了国民党***,影响了民主制度的发展。

2.抗日战争期间,近代化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3.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

境。

4.曲折前进阶段的特征。这一时期,近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这20年虽然时间短,但近代化的程度有所深化。然而,中国毕竟没有为

经济体制。⑤2002年,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政治领域。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②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制度,1949--1956年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③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以及后来对宪法的修订和完善;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④建立和不断地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⑤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民主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_.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还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_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⑦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作了全新发展,即不仅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而且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⑧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5·3 1”重要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r、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是对中国现代化的新思考、新概括。

4.思想领域。①1957年整风运动;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③邓小平理论;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

5.外交领域。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②三个世界的理论;③新中国的外交成就l;④“安邻”“睦邻““富邻”;⑤和平崛起。

6.军事、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现代化。

7.腾飞阶段的特征。这一时期,既是中国现代化突飞猛进的时期,也是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时期。现代化的领导者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沿着邓小平设计的“中国式道路”(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模式)快速推进,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正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

斗。

二、升华认识

(一)中国近代化的主要领域及内容

①经济领域:发展资本主义,在生产力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在生产关系上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②政治领域:主要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③思想领域:传播西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政治制度;④军事领域:创办近代的军队和军事工业;⑤外交领域: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二)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背景

1.中国近代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进行的,它开展的具体背景如下:①人口过剩与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②亡国灭种的民族生存危机: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手段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社会动员作用。③政治衰败,国家四分五裂的乱世局面。④封建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

2.中国近代化面临着两大任务和出路:①任务:反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两者要同时并举,1949年前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主,1949年后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为主。②出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只有将反帝、反封建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取得近代化的成功。

3.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动力群体:地主官僚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三)中国近代化的类型

史学界认为,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各国的现代化历程又不尽相同,类型也有区别。英法美等国率先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并通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变革而逐步实现的现代化,称为“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开始以西方资本主义为榜样而进行现代化探索的国家的现代化称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国的近代化属于后一种类型。

(四)争取民族独立与近代化的关系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要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同时,中国近代社会也要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关于两者的关系,史学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①二者相互交叉同步进行,互相影响。工业化为近代革命提供物质力量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为工业化开拓道路。②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保证,而近代化又是前者的最终目的n 民族独立与近代化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它们各有各的特定内容,民族独立是要改变国家民

族被压迫的地位,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近代化则是要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发展近代工业,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两个问题的内容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就不一样。人们无法同时并举来实现两个任务,或者毕其功于一役。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走革命的路,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取得民族独立,为中国实现近代化开辟道路。(五)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中国的近代化才迎来新纪元。

2.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也正是对外开放,使中国得以吸收和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一切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使中国走向世界。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中国近化化的启动与发展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都使价值观念得到更新。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清除它的影响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

4.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科技和教育水平是衡量知识结构变革程度的基本内容。欧美等国的近代化过程贯穿着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而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发展起来,直到1905年才废除科举制,开始建立新式的教育体制。科教兴国是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三、复习提示

1.掌握中国近代化经历的几个阶段及阶段特征。

2.准确掌握现代化的内涵。现代化是一项涉及价值取向、社会秩序、政治规范、制度运作、伦理认同等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确实也始终伴随着多方位的努力。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社会演变历程来看,效法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三个依序递进的变革程式。这一程式反映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

3.正确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与实现近代化相互关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与实现近代化的发展目标是相互交叉而又同步进行的,两者是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

4.掌握中国近代化的三部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次历史事件,谱成中国近代化的三部曲。三者各自的得失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着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及其特点。

5.比较中国与西方、中国与日本、中国与苏联走向近代化的异同点,从中获得启示。6.辩证客观地认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意识曲折探索的进程,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7.掌握中国现代化与三次历史性巨变和三位伟大人物。三次历史性巨变为: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8.把握历史上现代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9.中国近代化也就是近代中国向资本主义化的社会转型,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因此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来考察近代中国的发展过程,有助于全景式地展现近代历史,并便于把握其发展规律。

10.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及其它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找到与政治、地理学科的结合点.从多角度、多方面寻找切入点。

考点二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

一、知识梳理

(一)产生(1 9世纪60、70年代):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早期著名的企业主要有“三厂一坊”。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它毕竟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实力薄弱。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性。(二)初步发展(1 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

间设厂的限制,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其中下层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三)短暂繁荣(1 91 2~1 91 9年):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处于夹缝中的中华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的机会,中国经济近代化出现了一个高潮。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并存,一起成为两大思潮。但好景不长,世界大战的结束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势头。这说明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特别是在近代前期)。

(四)日益萎缩(1 927—1 937年):

国民政府统治肘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华民族工业日益萎缩。(五)走向崩溃(1 937.1 949):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的加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再加上日本的侵略战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受到严重摧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遭到破产。抗日战争后,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出卖国家主权,同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军费激增,造成通货膨胀,国统区经济处在崩溃边缘,中国的经济近代化陷入绝境。(六)获得新生(建国以后):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没收了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企业,并将其转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鉴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仍占重要地位.人民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使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法,采取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成功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中,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全面展开。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升华认识

(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有很大的区

别:

1.从其产生来看,中国固,有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打断,它是在外来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2.阻力大,近代化不仅遭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遭到官僚资本和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3.在阶级力量上,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4.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5.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二)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1.先天的不利条件。①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②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③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史子集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④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化工业的思想障碍。

2.面临三大政治障碍。①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西方列强依仗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种种特权,占领了中国绝大部分市场,导致中国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等)②封建专制主义的阻碍。(封建思想顽固、不思进取、不愿革新,中国资本主义长期遭到封建主义的压制、束缚乃至重重盘剥,缺乏必要的发展前提)③寓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摧残。(借助政权力量,对民族工业占有压倒优势,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等)3.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①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扩展到重工业延伸至农业。而中国工业化则先重后轻,农业却严重拖后腿。欧美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的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近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最终完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②从决策上看,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

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近代历届政府没有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导致近代教育严重滞后,_中国现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近代化的正常进行。③从环境上来看,近代中国战争和革命不断发生。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也影响了现代化的顺利进行。(三)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②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③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④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三、复习提示

1.掌握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线索,包括产生及发展的不同阶段(鸦片战争后、甲午战后、一战期间、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过渡时期),各阶段发展的原因、特点及表现。

2.掌握近代时期各个阶段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特点及表现等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发展及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认识建国初期中共合理调整工商业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根本目的。

5.准确理解近代工业和民族工业概念问题。近代工业包含了使用机器生产的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中国近代工业最早出现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商人、地主和官僚等投资兴办。

6.把握历史上工业化两种类型的道路。掌握两种道路的基本特点: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二是社会主义工业化。

7.抓住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领域的变化。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两面性特点,进而决定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也决定了中

国无产阶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密切相关。它还涉及到一些重要问题的历史根源,如“为什么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为什么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等,复习时应引起重视。

8.近年高考考查的内容多集中于对民族资本主义各个阶段的发展原因和特点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和思想运动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的准确分析和理解。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本专题时以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并且注意经济发展与政治、思想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

9.掌握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化。近代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内地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除了政治、地理上的原因之外。其历史原因就是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大多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10.联系现代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沿岸能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区域,就得益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所奠定的坚实基础。

考点三

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一、知识梳理

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实际上反映出中国各阶级、阶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一)地主阶级的探索和实践

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放,眼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师夷长技”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表明地主阶级抵抗派此时思想仍处在器物层次(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引进西方制度)。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等口号,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设学堂、派遣留学生,引进了一批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有进步意义。但由于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没有从根本上否认封建制度,因而学习西方的思想仍旧是停留在器物层次。(二)农民阶级的探索及实践

19世纪中期,由于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以洪秀全、洪仁玕为首的农民阶级,先后提出、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等革命纲领,试图建立一

个新型的社会。但由于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尤其根本上由于农民阶级所受的阶级和时代局限,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但是《资政新篇》作为近代中国

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二、升华认识

1.中国现代化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但在甲午战争前主要限于经济领域。1 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转折,标志着现代化由经济领域转入政治领域。2.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借助皇权进行政治变革的

战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对美蒋抱过幻想,并企图走

5.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从此以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6.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主张引进西方现代文明,弘扬平等人权,是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7.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二、升华认识

1.西学东渐的概念。西学泛指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东渐,意为向东方逐渐传人、渗透。这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也是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的历史。

2.从鸦片战争到1 919年,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此后30年里,中国近代化虽有所深化,但发展缓慢,效果并不明显,近代化未能实现。

3.近代前期文化的两个阶段三个层次。

两个阶段:

专题中国近代化历程 第2篇

——1840年-1912年的中国历程

内容简介:

书名:《近代中国的历程》 作者:《文史知识》编辑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主要内容:该本《近代中国的历程》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代的历史。一共包括了七个章节,分别是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国、走向世界、女界革命、乡下人进城、晚清的上海租界、尚武的精神、革命。本书不仅仅讲述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而且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了近代中国。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明定国是:背景与意义”、“20世纪新中国的呼唤——《少年中国说》论析”等等。本书将中国近代的重大事件包含在内,并且细致的描写了各个事件的背景和发生的过程。

近代中国

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近代的中国,所以总是觉得近代中国的历史离我很遥远,但是在阅读了《近代中国的历程》这本书,我想,其实我们距离那些历史并不遥远。众所周知,近代中国是一个由封建帝制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而且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又出现了诸如戊戌变法、兴建新式学堂、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的事件。在这本《近代中国的历程》中,告诉了我们近代中国如何由封建国家发展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而那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又是如何产生的。

首先,我觉得说起近代中国,不得不从清王朝开始说起,清朝统治时间为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本应该统治时间再长一点的国家,由于专制、闭关锁国、落后世界而灭亡,其过程也是惨淡。然而,我们都知道,鸦片战争而签署了《南京条约》 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史。其实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国家都不可能长存,毕竟在这个世界上需要的是交流,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所以现在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出访,这不仅仅是单纯的访问,而是一种文化与发展的交流,只有互相汲取,取长补短,才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显然,清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导致了被迫开启大门的结果。或许我们也可以给予理解,毕竟当时的清王朝是一个封建国家,所谓封建,必然不会用这种新式的思想去管理一个王朝,或者说不是不会,而是不愿意。

其次,在本书中“20世纪新中国的呼唤——《少年中国说》论析”写的也是非常好。《少年中国说》是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在《清议报》第35册上发表的。我们必须承认,这篇《少年中国说》至今都对中国少年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也对唤醒中国的近代国家意识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就像是一把不灭的火,激起了当时中国少年奋发向上的决心,燃烧着那一代人的斗志。就连早年的毛泽东也深受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新民说”的启发,创立了“新民学会”,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萌芽组织之一。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正是有了这篇《少年中国说》,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我必须承认,看了这篇《少年中国说》,确实对我们每一个人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篇流传至今的《少年中国说》中,我想最让人激昂澎湃的就是这一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没在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引起《近代中国的历程》

除此之外,《近代中国的历程》还讲述了近代中国晚清时期“女权”的诞生和发展。记得曾经上历史课,同学们总会开玩笑说女生要是在封建社会早就结婚嫁人了。想到这里,我不禁开始感谢近代“女权”的诞生,如果没有它的诞生,可能女性地位还是低微的,而我们也就不会有今天美好的生活。从1898年在上海开办“中国女学堂”开始,女性的地位开始有了转变,不断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堂和女报。但是从晚清女权思想史上来看,吴孟班为女性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看中女子自我权益的完善,并且讲求“增进妇女之学识”的目的是“发达妇女之权利”。我想,“女权”的诞生也不仅仅是对女性地位进行改革,更是国家民族思想上的提高,这不只是有利于维护女性权益,更重要的是对国家的巨大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感谢“女权”的存在。

在讲述了这么多以后,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就是“革命”。“革命”不仅仅是本书的结尾,也是清王朝的结束。中国近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说起辛亥革命,想必我们都不陌生,历史书上经常有这样一段话来说辛亥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我们都知道,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我想,辛亥革命存在最大的意义就是开启了中国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崭新的一切。

专题中国近代化历程 第3篇

一、林纾结缘文学翻译

据华裔美人马泰来在《林纾翻译作品全目》中统计, 林纾翻译作品达185种, 涉及11个国家的98位作家。在这180多种翻译作品中, 而今闻名世界的名著占40多种, 作者包括了莎士比亚、狄更斯、司各德、笛福、欧文、雨果、大仲马、小仲马、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塞万提斯、伊索、易卜生、哈葛德、柯南·道尔、德富健次郎等世界著名作家。正如谭正璧的“介绍西洋近世西洋文学最多的一人而且又是第一人”[2]12。

林纾祖籍福建闽县, 19世纪50年代生人, 幼年的林纾在时事动乱与家境贫寒中体会到民生之艰难, 但在漂泊动荡中却始终用各种机会读书求学, 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学底蕴和传统文化情感。早年曾经在薛锡极的引导下取法欧阳修的文法和杜甫的诗风。欧阳修的文章一直在宣扬“明道”、“致用”, 而杜甫的诗格中言志的力道也是倾注在社会现实中的, 这均为林纾后来的民众关注文学观念产生奠定基础。而立之年的林纾, 七次参加京城会试, 但“七试七败”, 无缘仕途的林纾迫于生存的压力, 转念于文学翻译。1897年, 年过四十的林纾给读者带来了《巴黎茶花女遗事》小说翻译作品, 使他走上了一条直至生命终点的翻译著述之路。

事实上, 林纾是在友人几次催促之下, 才一同翻译小说的。那时候, 母亲刚去世, 妻子也因病离世, 林纾一度陷入了生活和情感的困境中, 魏翰、王寿昌等人也正是借用这样的机会帮助林纾渡过难关, 后辗转中林纾才与朋友合作“耳听笔著”外来文学。

林纾善于交友, 贫困求学时屡次得到朋友救济, 比如同县李宗言, 他将家中几万卷藏书对林纾开放, 林纾传统文学功底积累主要源于这样的接济与帮助。在林纾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 林纾又将乐于助人的行为转移到学生或者朋友身上。从文学翻译的合作, 到连接中西文化的付出, 林纾在用自己的人生描述着他对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和谐”之道的理解。20年里, 译著达180余种之多, 况且执笔于他人的口述翻译之中, 足以证明配合之功的事半功倍。林纾翻译的速度是当时颇为出名的, 经常是讲述者没有说完, 林纾的言语已经完成, 能“一时译就千言, 不串一字”, 落于纸上的完全是按照古文学的语法表达的古文翻译小说。与林纾一起合作翻译法语文学的有王寿昌、王庆通、王庆骥、李世中, 做英语文学翻译的有魏翰、陈家麟、毛文钟、曾宗巩等人, 合作时期之长, 合作方式不变, 足见林纾的为人。而林纾“御用”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 更是对林纾不离不弃, 从发现林纾, 将其推向文坛, 而后享誉国内外, 商务印书馆始终是林纾小说单行本的核心出版阵地。因而, 对林纾合作关系的研究, 是整体把握林纾翻译行为的重要环节, 是直接体会林纾翻译生活与时代背景的有效研究途径。

二、林纾翻译的前后之变

回溯林译27年的历史轨迹, 可以显见一条时间和文学取向的差异线将林氏翻译经历划分开来, 1913年, 林纾《离恨天》翻译作品的公布于世, 使世人在前后比对中, 赫然可见林纾前后翻译作品的实效、质量、讹误的差距。而这前后大相径庭的表现, 也是造成学界对林纾学术价值判断“误译”的开始, 对林氏译风逆转内在原因辨析, 有助于对林纾客观解读和评价。

1899年, 可以说是林纾译作的发难之年, 《巴黎茶花女遗事》在福州出版, 掀起了文坛的抢购狂潮, 读者群体遍布学者到平民。此前, 中国人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西学之风中, 瞄准的对象是自然科学和器物制造,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内涵便是坚守中国社会学科的文化思想, 而在实用领域才学法欧美。很长一段时间里, 人们陷入了对矿业、铁路、军工、造船、通信等领域的新技术学习中, 派出的大量的留学生所学的专业大多与实物相关。比如我们熟知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中, 胡适先前是公派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专业学习的。在整个大势所趋的环境中, 中国的学界和普通人都将技术革新作为必修功课。而对文学外来思想的引入者中, 尽管也有凤毛麟角的人物, 但是都偏向于政治思想宣传, 不能深入人心。1894年,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中国在外部列强的压迫下窘况愈演愈烈, 特别是戊戌变法的失败, 对寻求西方救国良方的仁人志士而言, 无碍乎当头棒喝。林纾在《剑底鸳鸯》的序言中曾经表示过:今日中国, 哀嚎之中国也, 恨余无学, 不能著书以勉我国人, 则但有多译西产英雄之外传。林纾的翻译发端开始于此就不足为奇, 他想通过朝廷的力量一改民族的愿望很难实现, 但他始终坚持用一己之力启发民众。尽管, 林纾并非晚清官员, 只中得个举人的名号, 但是林纾却曾经十余次拜谒光绪皇帝的墓地, 林纾早期的翻译理念应该说是具有民族思考精神的。

《离恨天》是在林氏与友人王庆骥的合作下完成的, 1913年夏季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书中林纾写的“译余剩语”中将小说出版的过程详细作以澄清, 已显见林纾翻译的周期长于以往。钱钟书先生曾这样评价林氏后期译作“印象是, 一个困倦的老人机械地以疲乏的手指驱使退了锋的秃笔, 要达到‘一时千言’的指标。他对所译的作品不再欣赏, 也不再感觉兴趣, 除非是博取稿费的兴趣。换句话说, 这种翻译只是林纾的‘造币厂’承应的一项买卖, 形式上是把外文作品转变为中文作品, 实质上等于把外国货色转变为中国货币”[3]44。联系当时林纾的处境便可知一二, 由于与新文学阵营的抗争, 林纾备感心酸地捍卫传统文学, 使他不得不离开与新文学人士共事的京师大学堂。身体垂垂老矣还要为生计奔命, 其笔端郁结的复杂心境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生活的压力使笔端不再张弛有度, 文章的完整性也大打折扣。而辛亥革命的民国纪元开启, 是林纾思想转变的直接原因, 他已经拼尽权力保护“国粹”思想和文化, 但是屡遭践踏的事实也冲击着他的文学转译能力, 也消解了先前的“民族兴旺”的寄托理念。

三、林纾文学翻译的思想

1.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固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外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期, “西学东渐”引发了近代中国社会从“技艺”到“艺术”的欢呼, 而根植于中国历史的传统文化, 也因此遭受了种种排挤和打压。在文学领域, 西方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作品翻译和引介, 坚守传统文化理念, 而又操刀于欧文西思的林纾, 成为新旧对决中的个案。小说在中国近代以来, 荡涤掉了传统文化认识的介于“子”和“史”之间的观念, 梁启超的“新民说”中已经昭示着小说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小说的功用。林纾在文学翻译中希望通过小说传播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言语表达中实现启发民众的作用。林纾曾经将英国作家狄更斯的THEOLD CURIOSITY SHOP翻译成《孝女耐儿传》, 哈葛德的MONTEZUMA’S翻译成《英孝子火山报仇记》, 名正言顺, 林纾从名字的翻译中极力在宣扬中国传统伦理的家庭孝道观念, 希望在清朝“乱世之秋”国人能够秉承“礼仪”秩序生活, 坚守中国的文化的另一种意义就是坚守民族气节。林纾在翻译狄更斯《董贝父子》 (今天译名) 的时候, 译成《冰雪姻缘》, 并且在翻译过程中, 从中国读者阅读角度出发, 将狄更斯表现文学背景的工业化时代场景删减, 为了保证对故事“意译”的完整和情节表现力, 林纾在这篇小说中加入了家庭伦理中有关孝道的内容。《孝女耐儿传》等作品中也体现了林纾对中国传统笔法的承袭, 中国传统文学习惯将叙事方式以“演说家常”的方式表达, 贴合中国人“家国同构”的阅读体会, 并在故事的开头、发展、结尾等结构布局上也用直白交待方式进行, 尤其是结尾处多用“大团圆”的方式收尾, 这都是传统文化思想的坚守体现。

2. 为“大众”的翻译关注。

林纾翻译外来文学是有自己选择和判断的, 而指导题材和内容译介的思想主要还是“为大众一号”的观念, 即从民众的喜好和影响民众的角度出发。在林氏的翻译中, 英国作家哈葛德和柯南道尔的作品为最多, 单哈葛德一人的作品中, 林纾便选择了《迦因小传》等二十余种进行翻译。从作品题材选择来看, 体现了林纾为大众作选择的初衷。首先, 林纾要为国人引入西方进步的思想, 正如林氏高足朱羲胄所说:由于先生介绍了众多西方小说家及其作品, 国人“乃知西方之有文学, 由是而囊之鄙视稗官小说为小道者, 及此乃亦自破其谬囿, 腐文之士, 渐乃敢以小说家自命, 而小说之体裁作风, 因之日变, 迷译世界学之风亦日炽, 此皆先生倡导不朽之功, 国人未之能忘者也”[3]43。其次, 林纾极力为大众呈现下等人的百态人生, 在文学中重现西方世界的民众生活状况, 给予精神没有依靠感的百姓以影响。在评价狄氏小说《冰雪姻缘》:“言小人则曲尽其毒鳌, 叙孝女则直揭其天性。至描写东贝之骄, 层出不穷, 恐昊道子之画地狱变相不复能过, 且状人间阂茸谄妄者无遁情矣”[3]43。林纾翻译的美国小说《黑奴吁天录》在哀伤于美国黑奴的同时, 将情感渗透到中国民众生活艰难的同情中, 为中国民众充实团结之力寄予厚望, 因此, 颇得文坛喜爱。在遭受“八国联军”的侵袭浩劫后, 林纾熔铸文学翻译中的政治目的很强, 这也是其文学“大众”性的一种体现。还有, 林纾为大众外来文学的行为中, 不容忽视的是他对普通大众阅读消遣心理的迎合。《剑底鸳鸯》、《巴黎茶花女遗事》、《鲁宾汉漂流记》、《伊索寓言》等作品的翻译选择的通俗性, 是林纾赢得众多普通读者的根本原因。在《小说月报》等杂志连载时期的销售量中也可见这种文学消遣心理在奏效。

林纾的翻译小说虽然在较为封闭的国情语境下发生, 但对开启中国人文学视野和新观念来说, 功不可没。在众多译作流传国内外的历史时间里, 尽管褒贬不一, 很多人对其“意译”文学的方式颇有微词, 但挖掘其文学翻译思想根源, 便可以理解林氏对民族发展和文化发展的良苦用心。

参考文献

[1]李宗刚.对林译小说风靡一时的再解读[J].东岳论丛, 2004 (6) .

[2]谭正璧.中国文学史大纲[M].光明书局, 1925.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第4篇

一、近代化的含义

关于近代化的含义说法较多,我们通常所说的近代化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以及与之伴随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变化。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必定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近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点:近代中国前80年的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称为现代化。在此过程中,中国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落后的中国受到了西方国家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战争清王朝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洋务派的近代化探索失败。洋务派的探索具体表现在:

1.经济上: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领导了洋务运动,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军事工业到民用工业,从官办到商办的过程。在此其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2.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3.思想文化上:开始了“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本阶段的基本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领域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年)。

整体发展体现在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近代化内涵的全面体现和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角地位的充分体现。具体表现:

1.经济近代化: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2.政治体制近代化: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思想文化近代化:对旧思想的批判逐步深入,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新文化运动兴起。

本阶段的基本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阶段性的成果是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上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曲折前进与发展新阶段(1919─1949年)。

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地进行,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

1.曲折前进: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在日本侵略下,原有的工业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妥协退让,对共产党、革命群众进行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

2.新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的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

本阶段的基本特征: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三、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特点

1.我国的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摧残,发展缓慢,经历曲折。

2.我国的近代化开始是由地主阶级改革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我国的近代化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依靠政权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我国的近代化一直是畸形发展。近代工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部门结构不合理。

四、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因素

我国的近代化是各种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其中影响我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

1.历史原因:缺乏资金、人才、技术: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

2.传统思想的束缚:重农抑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3.三座大山的压迫:即帝国主义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4.决策失误: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一般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同时,农业也相应变化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而中国是从重工业开始的,农业一直是传统农业,拖了工业化的后腿。

5.缺乏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之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为工业化提供了保证。而我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晚清时期,从鸦片战争后,我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直到新中国成立,国家才真正独立起来。

6.客观环境的制约:中国近代史上,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近代化的发展。

五、近代化与民族民主革命的关系

近代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完成近代化任务。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论述 第5篇

纵观中国近代史,自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残酷的现实促使中国人民开始开眼看世界,步入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进程。这一时期,不同阶层的中国人以不同的方式寻求着拯救中国命运的出路,路程之艰辛、历程之坎坷,决不是我们坐在课堂上所能想象的。

中国的近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而同时,在另一方面我们近代化的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逐步向西方学习的一段历史。

首先,我们来看三个人物。

第一,魏源。鸦片战争像晴天霹雳,惊醒了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受到战败的强烈刺激,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的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求救国到道路和御敌的方法。其中,魏源就是其中的代表。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其中不仅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还总结了鸦片战争经验教训、论述海防战略战术的《筹海篇》,翻译西人论述的《夷情备采》及西洋科技船炮图说等。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部分摘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38)第二,康有为。康有为是变法第一人,是维新变法的首要领导人。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为变法创造理论基础。1895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众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未得上达。当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许。7月,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先后著书《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披着孔儒的外衣来提倡平等民主等。他在维新变法中提出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提出“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过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所以他在政治上提倡,兴民权、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又提倡西学,坚持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

第三,陈独秀。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就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开始的。陈独秀在向西方学习方面主要体现在“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在陈独秀看来,民主,既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他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当时在他心目中,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也是科学。他提倡民主和科学,是为了实现在中国“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即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国家这个目标。(部分摘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98)

从这三个人身上,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基本步骤或者说三个不同程度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科学技术,而这个阶段的具体划分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在这个时段内,由于列强侵略战争的频繁(如1840和1856两次鸦片鸦片战争、1849葡萄牙强占澳门半岛、俄国分期侵占中国领土150万平方公里、1894甲午中日海战等等),中国又无力抵抗,让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的屈辱,并很快找到失败原因。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西方军事和科技的强大,才得以侵略中国,中国就是由于没有这些船坚利炮才一次又一次失败、丧权辱国。这一时期学习西方的行为和人物大约有: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首的先进官僚和知识分子和他们早期左中棠、张之洞等洋务派。

第二阶段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时期的划分是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早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仁玕在在其编订的《资政新篇》中已经提到过构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设想,其中就有制度方面的。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宣布北洋舰队的夭折,也宣布了洋务运动这一学习西方军事和科技的行为的失败。再加上《马关条约》的签订,更加刺激到了国民的屈辱感,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开始认识到只学习西方表面的物质是远远不足的,最根本的是制度。以学习西方制度为内容载体的活动有: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虽然在结果上这两次运动都失败了,可是在很大程度上它们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封建制度到了该灭亡的时候了,应该奋起反抗,而且结束了中国绵延了两千年的封建制度。第三阶段是学习西方文化的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经过了军事科技和制度的两重学习,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坚持认为,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国民性。所以一场学习西方文化、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开展开来。他们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这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在这三个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里,我们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这么一个过程,对西方的学习由浅入深,慢慢进步。在这个过程里,中国的民众尤其是先进知识分子不仅运用了其聪明才智贡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国之心,更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这个反复探索反复学习的过程里,中国社会是在前进,可是学习西方的这些途径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好的结果,中国并没有完全由此走上富强独立的道路,就其根本原因来说是因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在看到向西方学习给当时中国社会带来的好处时,也要明白,走资本主义道路、向西方学习不是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平等的根本途径。

一、器物层次的学习

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林则徐、魏源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他们从鸦片战争的亲身经历和对战争失败原因的总结中,深切地感到了中外在“器”、“技”方面的差距,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号召,从而揭开了中国学习西方、走向近代化的序幕。之后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把“师夷长技”付诸实践,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旨在变革社会,走近代化的工业道路,并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海陆军,以实现强兵富国的梦想。

然而,不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而是仅仅移植近代的科学技术,这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注定了它的失败。

二、制度层次的学习

甲午中日一战后,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痛切的感受到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并不能真正救中国,在进一步的探索中,终于看到了隐藏在“器”、“技”现象后面的政治制度才是致使西方富强的根源。1895年的“公车上书”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行程已从器物层次推进到制度层次,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提出了明确的施政纲领,虽然维新运动只持续了103天就告失败,但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产生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之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汲取改良失败的教训,终于在辛亥革命中以革命的手段推翻了江河日下的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取代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北洋军阀的专制使民国成为一块招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终成泡影,但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三、文化思想层次的学习

残酷的现实迫使中国人对此前的近代化过程再次进行深刻的反思,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办,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为代表的平民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真正终结了专制主义以及旧道德、旧文化、旧风俗在中国的主流地位,使新思想、新理论得以在中国广为传播,激起了国民思想的狂潮,真正启蒙了沉睡中的中国人民!

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俄国的十月革命爆发,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的主力军。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开始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探索和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近代以来,中国人向学习西方从开始的被动接受,到后来的主动探寻,在中国近代史110年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失败到成功,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这告诫我们学习西方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强国之路。同时还应对外开放,杜绝闭关锁国,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文明、思想,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的国富民强。

讨论组成员:刘宇洋 201431150007

专题中国近代化历程 第6篇

(关键词:军事和科学、制度、文化、富强)

中国的近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而同时,在另一方面我们近代化的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逐步向西方学习的一段历史。首先,我们来看三个人物。

第一,魏源。鸦片战争像晴天霹雳,惊醒了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受到战败的强烈刺激,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的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求救国到道路和御敌的方法。其中,魏源就是其中的代表。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其中不仅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还总结了鸦片战争经验教训、论述海防战略战术的《筹海篇》,翻译西人论述的《夷情备采》及西洋科技船炮图说等。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部分摘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38)

第二,康有为。康有为是变法第一人,是维新变法的首要领导人。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为变法创造理论基础。1895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众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未得上达。当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许。7月,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先后著书《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披着孔儒的外衣来提倡平等民主等。他在维新变法中提出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提出“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过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所以他在政治上提倡,兴民权、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又提倡西学,坚持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

第三,陈独秀。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就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开始的。陈独秀在向西方学习方面主要体现在“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在陈独秀看来,民主,既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他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当时在他心目中,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也是科学。他提倡民主和科学,是为了实现在中国“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即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国家这个目标。(部分摘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98)

从这三个人身上,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基本步骤或者说三个不同程度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科学技术,而这个阶段的具体划分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在这个时段内,由于列强侵略战争的频繁(如1840和1856两次鸦片鸦片战争、1849葡萄牙强占澳门半岛、俄国分期侵占中国领土150万平方公里、1894甲午中日海战等等),中国又无力抵抗,让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的屈辱,并很快找到失败原因。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西方军事和科技的强大,才得以侵略中国,中国就是由于没有这些船坚利炮才一次又一次失败、丧权辱国。这一时期学习西方的行为和人物大约有: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首的先进官僚和知识分子和他们早期的活动;以及后来开展的洋务

第二阶段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时期的划分是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早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仁玕在在其编订的《资政新篇》中已经提到过构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设想,其中就有制度方面的。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宣布北洋舰队的夭折,也宣布了洋务运动这一学习西方军事和科技的行为的失败。再加上《马关条约》的签订,更加刺激到了国民的屈辱感,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开始认识到只学习西方表面的物质是远远不足的,最根本的是制度。以学习西方制度为内容载体的活动有: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虽然在结果上这两次运动都失败了,可是在很大程度上它们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封建制度到了该灭亡的时候了,应该奋起反抗,而且结束了中国绵延了两千年的封建制度。

第三阶段是学习西方文化的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经过了军事科技和制度的两重学习,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坚持认为,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国民性。所以一场学习西方文化、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开展开来。他们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这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在这三个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里,我们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这么一个过程,对西方的学习由浅入深,慢慢进步。在这个过程里,中国的民众尤其是先进知识分子不仅运用了其聪明才智贡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国之心,更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上一篇:少年宫建设实施方案下一篇: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