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记叙文景物描写

2024-05-13

中考作文记叙文景物描写(精选6篇)

中考作文记叙文景物描写 第1篇

初三宝宝们在将有一场巨大挑战,就是20中考。如今,随着2019年的逼近,他们的心情也变得更加紧张。很多人问起:“记叙文景物描写作用题怎么做?”其实,景物描写作用题想要拿满分非常简单,只要你掌握以下答题技巧。接下我们一起来看看2019中考记叙文景物描写作用题有哪些答题技巧?

作者 | 溪颜

这些景色描写在文章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是记叙文常见问题,我们回答的时候可以做到这几点:

一、景物描写预示着文章背景和气氛是什么?文章背景和气氛通常会体现在景物描写段落中,我们可以从中猜测这篇文章写作背景处于什么时候,是近代还是现代,是富有还是贫穷。也可以感悟其气氛是愉快还是难过,是幸福还是悲哀。这就是景物描写的作用之一。

二、景物描写告诉了我们人物性格是什么?我们可以从景物描写中看到景物烘托的人物性格,表现了人物心理状态,显示该人在想什么,有什么样的心理起伏。他或她的性格是活泼明媚还是抑郁寡欢。这些都可以通过景色具体表现来一一判断。

三、景物描写可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起到一个高潮铺垫或者结局预示作用。景物描写一般有着对情节起到推动作用,让故事的发展呈现更加新颖,将读者带进一个故事情境想象力。景物也是为故事高潮起着铺垫作用,为了引出故事高潮及结局。也侧面体现了结局是好或坏。

看了以上记叙文景物描写作用答题技巧,你掌握了多少呢?以后碰到这类题是否会做了呢?

中考作文记叙文景物描写 第2篇

中考作文素材关于描写春天景物

描写春天景物的优美段落

1.春姑娘乘着清风,带着温暖翩翩而来。她张开双臂舞着钎细的手,把碧绿洒满了大地把百花齐放地插在枝头上,花儿争芳斗艳散出诱人的清香,鸟儿舒畅自由地向蓝天高歌:“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万物醒了,在姑娘的呼唤下一株株小草醒了,小树也醒了,小溪流着,激了浪花。河边一排排树发芽了。春风如透明的丝巾,看着滴滴晨露,飘飘然然地沐浴着万物。春天来了,一只只活泼的小鸟飞来了,它带着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凑成活泼机灵的小鸟啊!可爱的小鱼也探出了小脸来了。

2.树上的小鸟也在空中飞来飞去,唧唧喳喳的好像要告诉人们:“春天真美丽,春天真美丽。”大树旁边的小草悄悄的做出了地面,争先恐后地生长着,似乎是怕自己得不了第一吧。花园里的花经过春雨的滋润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些花草树木从远处看就像一张五颜六色的大地毯,为大地增点点新绿。

3.看见鲜花们如此努力,树木们也当然不甘落后。瞧!那柔柔的春风正亲吻着刚睡醒的大地,蒙蒙的.绿雾荡漾在杨柳枝头上……,柳树长长的枝条上已展开了带黄色的嫩叶,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着;那高高低低都缀满了红花的红棉树,犹如一团团燃烧的烈火,真是壮观;桃树上绽满了桃花,粉红粉红的,如同片片朝霞……真是万木竞春啊!

4.春姑娘不仅给大地上的植物带来了勃勃生机,而且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股活波可爱的气息。哦,对了。春天还是放风筝的大好时节。你瞧。这些可爱的小朋友们正在放风筝呢。他们放得多开心呀。天上的风筝一个比一个飞得高,燕子赛过了小鸟,老鹰又赛过了燕子,最后还是燕子得了第一,真是奇趣无比呀。孩子们的笑声交织成一首美妙的音乐。

5.春姑娘来到了人间,到处变得一片生机勃勃。树木吐出了嫩芽,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碧绿的辫子,小草从地下探出了尖尖的脑袋,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毯。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河里的小鱼在水中欢快地玩耍,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勤劳的小蜜蜂在忙着采蜜,孩子们冲出家门,在野外玩呀、闹呀,开心极了!

诗歌推开春的大门

听到鸟叫了

在城郊,有几只报春鸟

它们不敢进城

只在郊外欢呼和跳跃

它们朴素得像乡下的农民

让我萌发一种亲近

它们是我的朋友啊

又仿佛是我巧遇的亲人

它们在寻找不知名的虫子

向同伴发出亲和的声音

在郊外,我爱上了鸟的声音

在鸟的争鸣中

浅析记叙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3篇

景物描写犹如画布, 包容了众多的线条与色彩, 为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场所, 显示了人物活动的环境, 使读者身临其境。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交代背景

这里的交代背景, 即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记叙文中的故事不可能脱离时间和空间而存在, 它总是发生在某个既定的背景下。而适当的景物描写则生动形象地将此类信息告知给读者, 使得整个故事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例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已》开头部分有一段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描写, 通过对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情形的叙述, 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刻意渲染酒店顾客中“短衣帮”与“穿长衫”两大经渭分明的社会群体, 也是为孔乙己提供了一个出场的舞台。这种对社会环境的描写, 可以很好地交代当时的时代背景, 为小说主题的体现做了铺垫, 也助于读者更好的领悟作者的思想。

再来看《芦花荡》这篇记叙文, 它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重点范读课文, 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芦花荡的事情, 描写了一位自强、自尊的抗日老英雄的形象。这篇课文前八个自然段交代了有关芦花荡的相关内容, 点出“敌人包围着的苇塘”信息, 自然而然的交代了故事的背景——抗日战争时期。

二、渲染气氛, 展示人物心情

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出一种特定的氛围, 从而烘托出人物的情趣、心境, 进而表现人物的心理。这点不难理解。我们通过实例来体会一下:

首先看一下《故乡》的第二段:“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 冷气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 从篷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一段自然环境描写, 很好地渲染了当时的气氛, 写出了故乡沉寂荒凉, 死气沉沉的景象;同时用萧条的景象衬托了“我”悲凉的心情。

《社戏》中的景物描写也很有特色, 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大自然的美, 既有视觉方面, 写出了碧绿的豆麦田地, 淡黑的连山, 皎洁的月光;又有听觉方面, 写出了歌吹了;再加上嗅觉方面, 写出了豆麦和河底水草的清香。这一段描写有声有色, 勾画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江南水乡美景图。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烘托出了当时的气氛, 表现出了“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渲染出了“我”去看戏途中高兴的心情。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 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的海上景象, 分别衬托出了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三、推动情节发展

适当的景物描写还可以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如《社戏》中“月还没有落, 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 而一离赵庄, 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这几句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时间, 地点的转换, 说明是返回途中,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暗示了文后的“偷豆”吃这一小插曲。

再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有六处写到了风雪, 环环相扣, 使得故事情节不断向前发展。

四、展示人物性格

人物周围的环境, 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 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 因此作家经常用景物来展示人物的性格。

例如鲁迅的《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时, 瓦楞上已经雪白, 房里也映得较光明, 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 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 松送的卷了放在长桌上, 一边的还在, 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 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 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从对联和书籍的内容可以看出, 鲁四老爷是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 他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 他懒散、自私伪善、冷酷无情, 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记叙文中怎样运用景物描写 第4篇

一、 运用景物描写构建文章的框架,以夺人的景物描写开头和结尾,可以充分展示你细腻的情思、丰富的想象以及优美的文笔。

一考生在《园丁絮语》中,便是这样开篇的:

阳婆将最后一抹胭脂抿在了西方的天空,可就是这仅有的一点亮色,也被她匆匆又收回到锦囊里,于是,夜公便出门巡视天下了。此刻,我在园中静静地走着,满含怜惜地观察着每一丛鲜花,每一畦芳草;会心地谛听着鸟儿的歌唱、虫豸的吟叫。转瞬间,明月的银灰撒满了春园,我情不自禁地陶醉在温馨恬适的夜景之中,品味着生命的内蕴、生活的因缘。

我们可以看到,以景物描写开头,可以比较容易地运用到各种修辞手法,而文中开头两句那新奇贴切的拟人手法无疑会使阅卷人眼前一亮。而后面的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那种天人合一的意境,是任何一个人所向往、追求的,自然会得到阅卷人的青睐。

叙述完了中间繁杂的人间世事,我们不妨再回到这一片无限的美景之中,这篇文章便是这样结尾的:

夜深了,鸟儿栖巢,紧锁歌喉,只有虫声唧唧。我的思绪已归入平静。一阵清风送来花香,我深深地吸了口气,感到生命的充实和自豪的力量。

这个结尾与开头浑然对接,用出神入化的景色描写包容了中间的叙事部分,给文章披上了一件优雅的外衣。

二、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为人物活动设置特定的舞台(平台)。在一篇记叙文中,如果出现具体的时间、地点,就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使人可感可触,如身临其境。但是在这一点上,务必要注意,要将枯燥的时间、地点的简单交代转化为生动、细腻的描写,让自己在想象的具体情景中触发情绪,在一种兴奋中抒情作文。

请看下文中关于这方面的描写:

咸阳古道,衰草披离,旷野中不时地传来几声未眠野狗的叫声。这时,从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这“达达”的马蹄声撕破了黑夜的寂静,正如战斗的鼓点一般一下一下敲在骑马人的心上,催促他不断地扬鞭奋力……

是谁,因为何事在这深夜疾驰?

月亮终于摆脱了乌云的纠缠,得以露出她那姣美的容颜。月光澄澈,洗掉了黑暗,骑马人的脸也被月光清晰地显露出来。他面色凝重,面部线条甚至因此显得有些僵硬。他的眼睛一刻也没停下搜索,在确定无人跟踪后,才又奋力策马而去,只留下古道边的秋虫在有一声没一声的叫着。

这是学生根据《鸿门宴》中曹无伤告密的情节进行的一段扩写,在文中巧妙地运用了景色描写交代出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并与“告密”这一主题紧密相连,烘托了气氛,并且使文章虎虎有生气。

三、 在整篇中贯穿特定的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反映人物的心路历程。

如下文是一篇关于纪念自己老师的学生习作:

萧瑟秋风今又是

梁化雪

深红的叶载着深红的情,落了。凛冽的风带着凛冽的寒,狂了。天真的我怀着天真的梦,睡了。疲惫的你拖着疲惫的身子,去了。而我,却还在梦里傻笑着……

——题记

漫步在校园中,抬头,享受这狂烈的秋风。无意间看到了那一树炫丽的火红,忽然我看到您跃动在那火红中被狂风撕裂,吹散。

您,就是在这个季节中归去的,如那红叶飘落般炫丽无息,让人欲哭无泪。

您总是戴着黑框的眼镜,穿着深蓝色的中山装,抱着教科书站在讲台上,显得古板而又严厉。

那时的我,比班上的同学差不多要小两三岁,娇小瘦弱地蜷缩在第一排,从不敢抬头正视严厉的您。

“A,过来。”是您在叫我,尽管很温和,但我却很害怕,因为这是您在叫我。第一次。

我小心翼翼地从座位上离开,谨慎地走到您身边。

“这道题怎么能这样做呢?你看,这个……”

您就是这样,总会在自习课上批我们的作业,而那满是红叉的作业本,是您最大的心病,因为它,您会常常皱着眉头,然后无奈地把我们叫上前去,详细地讲解着,严厉却又慈祥。

夕阳欲坠,在天边涂满了绯红的眷恋。

您迎着秋阳的余辉立在门口,眼镜迎着光反射出几丝无奈,头上白发黑发在夕阳中都已金黄。坐在第一排的我却怎么也看不清站在门口的您那张古铜色的脸。接着您走进来,用疲惫的嗓音说:“我下个星期就……呃,放学吧!”随后,我们欢呼雀跃地冲出教室,只留下您一个人立在那儿。

具体时间已经记不清了,大概是一个月后吧,早晨来到教室却看到讲台上不见了您慈祥的身影,心里很纳闷。直到中午才听说,您,去了。

几天后的追悼会上,我和几个同学代表去了,那天正好下雨,蒙蒙细雨打湿了我们的心。

从悼文中知道,您早就该退休了,而您却一拖再拖,是为了我们……

如今秋风又起,远在天堂的您,可还好吗?

通过文中几处特定含义的景色描写,烘托了作者对老师深深地怀念和悼念之情,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情感与景物的变化是和谐的、一致的,进而达到了事、景、情的高度统一。

四、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景物描写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 为人物出场烘托出特定的气氛。

如下文中关于“雨”的描写:

小雨淅淅沥沥。小雨细细,没有细成檐前飞舞的燕子,小雨斜斜,没有斜成湖面荡开的微笑,而是淋在波兰人的脸上,湿在波兰人心上。

勃兰特一行静静地走在路上,迎着波兰人那灼痛的双眼,仇恨的目光……

这是关于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访问期间的一段描写,丝丝细雨就像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密密地织在波兰人民的心上,为勃兰特的出场营造了一种压抑、沉重的气氛。

2. 烘托人物心理。

请看例文中的片段:

最美的彩虹

沈格格

昨天是八月十五。忙碌了一天,作业还有些小尾巴没处理,嗯,还有两门课没预习,结果,连电话也忘了打。不知道爸妈昨晚是怎么过的,月饼一定很好吃吧。虽然无奈,但我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高中的学习,不再像初中那样轻松,自然不会轻易放假。

叹了口气,拿起黑板擦,将黑板上的画与字和着昨夜的记忆一并擦去。今天,不是中秋,自然也应该没有了思乡的借口。

轻轻向手心吹了口暖气,边搓着手,边走向窗边。秋天,到了啊。看着窗外憔悴的黄叶被风托着,渐渐躺到地上,心中不由得一颤,落叶也是会回家的啊,回到大地的家中,去见见阔别了半年的亲人,感觉一定不错吧。

轻轻推开窗户,凉爽的秋风捎来些许湿气,我不由得寻向它的源头。远处的喷泉,仍在不知疲倦地绽放着。朝阳的光芒在它的身上雀跃,一道彩虹赫然浮现在我的眼前,再加上带着秋之颜色的落叶,好一幅明媚的秋景图啊。只是,明媚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阿宏!”门外一声轻唤打断了我的思绪,回头一看,是舍友汶磊。“你又是第一个来教室的,明明成绩都那么好了,怎么还这么努力?”他提着一个袋子走了进来,“喏,给你的。昨晚回家,带了些月饼。尝尝吧。”

“那么,谢了啊。”我这才想起来,昨晚他好像专门请假回的家。

……

说真的,今天早上一切都像是梦,兄弟一样的关心,没有瑕疵的微笑,这连接我们心与心的友谊,才是我今生见过的最美的彩虹!

中间两段集中运用了景色描写,烘托出了作者思家之情,尤其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美景写哀情,颇得古典诗歌的神韵。

3. 展示人物性格。

如下文片段:

他总是喜欢在校园中那条两旁伫立着棵棵挺拔的白杨树的路上行走,走在暖暖的阳光下,能清晰地听到路旁那一排白杨树高大的叶子随风跳动的声音,和不知名的小虫在落叶间唧唧的歌唱。白杨树,它静静地站在这里,沉默无语。只有春夏秋冬的更移交替,在苍老的树干上刻下岁月的痕迹。白杨树虽然出身寒微,却是最讲究生存质量的。土壤里还透着冰碴,春风中还夹着寒意,她的枝头已经冒出翠绿的嫩芽,在沉重的压力下,她的每一片嫩芽,每一片叶子都是努力向上的,而绝不弯腰乞求,更没有媚俗的面孔。秋风里,虽然脱尽了叶子,单薄的枝条依然透着精气,枝干向上,高昂着头。严冬里,她迎着刀霜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枝枝傲骨,树树无字,树树有声。而此时,贵族的花草,却在暖房里,接受着送到叶面和根部的养料,懒洋洋地打发着没有血色的日子。

通过对白杨树特点的描写,强烈地传达出了作者像白杨树的不畏生活艰难、决意奋发向上的性格,笔法是含蓄的,却给人以强烈地冲击。

五、 细小景物却能勾勒出典型的环境,传达考生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这无疑会加深文章的思想深度,增加思想内涵。

如下文片段:

他漫步街头,齐崭崭的草坪上不时起落几只觅食的小鸟,完全不顾忌在旁玩耍的市民,小脑袋有节奏地伸缩着,时常会抬起乌溜溜的小眼睛瞥你两眼。

小小的细节,却展示了我们周围环境的变化,久已不见的小鸟又飞回来了,并且建立起了对人类的信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写出了社会的进步。

景物描写记叙作文 第5篇

似白衣舞女,似晶莹片雪,袅袅娉婷,尽展清婉风姿。

昨日还是满枝的花蕾,含苞欲放,羞涩掩面,一夜春风将花朵惊醒,今晨已是满庭芬芳。小区院里已是玉兰乐园。

远远望去,清晨的薄雾给满树的玉兰罩上了一层薄纱,犹抱琵琶半遮面,朦胧而梦幻,让人看不真切,只觉得芳香弥散。那花羞羞答答,越发想拨开那层薄纱一探仙境,又不忍心轻易挑开,仿佛朦胧的梦幻足可引人陶醉。

晓雾渐散,银纱褪尽,玉兰初露芳容的一瞬间,禁不住屏住呼吸,似是无法承受如此圣洁的光辉。朵朵玉兰有如沉静少女,伏于枝梢之上,疏密有致,摇曳闪烁。花瓣轻点便似闺阁女子笑靥连连,酒窝淡显,芳香一绽就如绝世圣女轻扬长袖,回眸一笑百媚生。有楼阁舞姬的情致,然无丝毫做作;有才女佳人的风度,然无半分拘谨。

轻执起小小一朵,放于眼前,细细瞧着,果真自上而下地白,里头稍浅,由内到外渐次明显,越发的凝丽。五瓣花朵,给人以洁净剔透之感,似一块躺在手心里的羊脂玉,安宁、淡雅而纯粹。瓣里绣着几道细细的纹路,如同丝绒缎子上的细小纹饰。

还有那满眼的洁白,沉甸甸地压在枝头,撩拨人心。我见过油画上安琪儿翅膀的灵气可爱,见过菩萨手中白净瓶的圣洁温润,见过书里侠女所着白衣的仙气飒爽……但唯独未曾见过像玉兰这般彻彻底底的洁白。该用何等词语来描述这般纯白呢?是羊脂暖玉?亦或是瑶池精灵?想来都未免会令玉兰失色了。这是一种任何文字都不曾描摹出的洁白,脱了尘世,独领风骚。

带着花香,回到家里,暗香拂袖,在清香中躺下,阖上双目,被沁人心脾的香气催入了梦。醒来已是夜半,惺忪着眼,又去看兰。

但见满树的玉兰正舞着洁白裙裾,纷纷扬扬从枝头飘坠,落入泥里。枝头一轮皎月,月光下,玉兰如白雪又至,格外清丽动人,怀疑自己是否仍然梦游。皎皎月光洒在花瓣上,如镀上一层银光,令人不知是月色将玉兰衬得越发圣洁,还是玉兰将月色衬得更加清雅了。

不知怎地,看着落在地上的精英花瓣,竟心生怜惜之情,侧身掏开松软的泥土,掬一捧花瓣,埋入土里,所留下的不过是指尖萦绕着的一抹芬芳,不由恍然一愣。

玉兰,弃妖冶之色,去轻佻之态,只求最简单、最平凡的颜色,清渺如纱,洁白胜雪。无蜂蝶相绕,无牡丹之国色,无月季之娇贵——它所要的,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一抹素白和一缕幽香罢了。它的`一生,短得微不足道,弹指一瞬,但它却也倾尽一生,在繁琐之世中求一“简”字,足以动人心弦。

关于景物描写的中考满分作文 第6篇

冬天,西湖一片雪白。天是白色的,雪是白色的,湖面中的倒影也是白色的。空中弥漫着一片雪的清香,雪从空中飘落,落在了断桥上。低头俯看,断桥好像真断了,半座桥都被雪覆盖,与白色的天空融为一体。断桥倒映在水中,水中桥的倒影和岸上的桥形成了一只眼睛,它仿佛也被这白色的世界吸引住了,兴致勃勃地欣赏这无边的雪的王国。走在雪地里,有一些调皮的雪会跑进你的鞋子里,让你的脚变得冰凉。过一会儿,雪就化了,可你的鞋子也湿了。极目远眺,岸上的树也抵不住严寒,树叶都落了,只剩下了笔直的树干,像电线杆一样立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树上偶尔会“开”出几朵“白花”。而这些“白花”正是雪的杰作。北风呼啸,不一会儿,树上就挂满了尖尖的小冰柱。它们是一个个调皮的孩子,挂在树上荡秋千。

从空中俯视,高高的雷峰塔屹立在西湖边,亮着金色的灯光,好像是西湖边最高、最亮的建筑,点亮了整个西湖。蓝色的夜西湖,金色的雷峰塔,好似一幅美丽的画卷。白天走到离雷峰塔近一些的地方,更能感受它的高大。它一共五层,每一层都是六边形。雷峰塔在阳光的照耀下,甩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像一个英雄站在阳光下。塔边有许多花草,散发着迷人的香气。一阵风吹过,发出了“呼呼”的声音,成了雷峰塔的伴奏。傍晚时分,来到雷峰塔下,塔内的灯亮了,像一个个小太阳,层层灯光照射下来,把雷峰塔照得泛起金光。一座古老的建筑,在傍晚时分,展现了它的雄伟壮观。它好像要插入云中,成为天地间最高的建筑。

上一篇:竞选学生会卫生部演讲稿2021年文本下一篇:教师学习习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