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选段阅读范文

2024-05-31

背影选段阅读范文(精选14篇)

背影选段阅读 第1篇

《背影》选段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朱自清《背影》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还是(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顾(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真)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1.请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写父亲的“踌躇”和“嘱咐”,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次写“我那时”的“聪明”,这里的“聪明”是什么意思?这样写又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你身上,你是否也会像作者一样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父亲坚持送“我”到车站父亲送“我”上火车。

2.目的是表现父亲爱子情深,对儿子放心不下。

3.这两个“聪明”其实就是“糊涂”的意思。表明作者后悔自己当时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

4.(言之有理即可)例一:会。因为与父亲之间存在代沟,自己年轻气盛,受不了父亲的唠叨,看不惯大人总是把我们当小孩看待。 例二:不会。读了这篇文章后,对父爱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

背影选段阅读 第2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足三百字的文章,不但表达出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方略,而且可使人见到冉有文过饰非、最后理屈词穷的窘态和孔子洞察事物的深邃、义正词严的态度。

B、孔子教育弟子是以政治上有所作为为目标的,主张“持危扶颠”。冉有帮助季氏专权,不帮助季氏走正道,违背其主张,所以孔子说“‘求!’‘季氏将伐颛臾’‘无乃尔是过与’”。

C、《论语》在记言之中,能见出各人的不同性格,本文中“冉有”的性格就极其鲜明。司马迁写《仲尼弟子列传》主要取材于《论语》。这一点表明《论语》在散文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D、子路、冉有皆侍季氏,在“季氏将伐颛臾”的问题上,孔子责备二人,轻重分量明显不同:二人均有不可逃脱的责任,但子路的责任更大,从“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可看出来。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联系语境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答:

【答案】

1、D(在“季氏将伐颛臾”的问题上,孔子责备二人,轻重分量明显不同:二人均有不可逃脱的责任,但冉有的责任更大。文章开篇是“冉有、子路见于孔子”,中间说话只有“冉有”,这最后的批评是针对二人的,而子路比冉有大,所以孔子说“今由与求也相夫子”,把子路提在前面。)

《背影》拓展阅读——目送 第3篇

很多很多的孩子, 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 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 怯怯的眼神, 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 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 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 顿时人影错杂, 奔往不同方向, 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 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 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 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 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 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 照例拥抱, 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 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 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 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 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 然后拿回护照, 闪入一扇门, 倏忽不见。我一直在等候, 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 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 上的大学, 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 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 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 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 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 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 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 但是, 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 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 一条空荡荡的街, 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 只不过意味着,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 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而且, 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 我的落寞, 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 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的第一天, 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 他没开到大学的正门口, 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 他爬回车内, 准备回去, 明明启动了引擎, 却又摇下车窗, 头伸出来说:“女儿, 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 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 然后“噗噗”驶出巷口, 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 我还站在那里, 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 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 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 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 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 裙子也沾上了粪便, 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 我拎起皮包, 看着轮椅的背影, 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 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 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 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 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 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 深深、深深地凝望, 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 只不过意味着,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 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而且, 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选自《目送》, 龙应台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有改动)

鉴赏空间

文章开头叙写“我”目送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 表达了对儿子成长的关注;继而笔锋一转, 写到“我”眼中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 及至目送父亲走完人生旅途的那一刻。两幅场景看似无多大关联, 其实有着内在的契合, 即叙述了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文中的“我”, 既是母亲, 也是女儿, 长长牵引的目光, 连接着生命的起点和终点;渐行渐远的背影, 蕴积着渐远渐浓的至爱亲情。文章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亲情的感悟, 更有一份对生命本质, 以及生命起点与终点的深刻思考与终极关怀。

[读有所思]

背影选段阅读 第4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①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②。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③。(《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容光:细小的缝隙;②不盈科不行:不流满坑洼就不会向前流淌;③不成章不达:不通晓文理,精熟所学,就不能通达事理。

(1) 根据下面的内容提示,填空。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做到不忧不惧,这样的说法在《论语》中多次提及,如“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与“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

圣贤的语录常为后代文人墨客所援引化用。孟子所说“故观于海者难为水”,就曾被元稹化用来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与挚爱之情。他在《离思》(其四)一诗中,这样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2) 上述两则选段中,均涉及“君子”这一话题,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请你谈谈二者对“君子”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2.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的选段,回答问题。

公伯寮愬①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②”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

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③君,君以是不果来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④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愬,谮也,进谗言,诋毁。②这句话的大意是:季孙已听信谗言,而有疑惑子路之心。但对于公伯寮,景伯自认为尚能有力为子路辩护,并使季孙诛寮,然后陈列其尸体于市朝以示众。③沮,通“阻”,阻止。④尼,阻止。

(1) 下列选项对上述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认为,道是否能实行,全在于天命,与人力无关。孟子将是否能与鲁侯遇合,也归因于天命使然。

B. 从两则材料来看,孔孟二人均认为人力在天命之前,无所作为,主张听天由命。

C. 对于子服景伯想杀公伯寮一事,孔子不置可否,只是感慨天命难违,道的推行与否和公伯寮无关,均由天命决定。

D. 对于鲁平公不见孟子一事,孟子一不埋怨鲁平公,二不埋怨嬖人臧,只是认为鲁平公不见他,是天命所为,不能强求。

(2)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孟子则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结合上述选段,谈谈你对他们“天命思想”的理解。

3.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的选段,回答问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②,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孟子·离娄》)

[注释]①奉养父母时脸色常常和悦,是困难的。②彻,通“撤”,撤除。

(1) 根据下面的内容提示,填空。

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的根本。其中孝是指_______,悌指______,并传说孔子专门为此创作了一部《_______》,并被列为《十三经》之一,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2) 孔孟二人十分注重孝道。请结合上述两则选段,谈谈你对“孝”的理解。

4.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的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以议也。”(《论语·里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①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③必于是。”

(《论语·里仁》)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④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而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⑤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⑥也。”(《孟子·告子上》)

[注释]①终食之间,指一顿饭的工夫。②造次,匆忙。③颠沛,指生活困顿,四处奔波。④赵孟:春秋时晋国正卿赵盾,字孟。他的子孙如著名的赵文子赵武、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无恤等都因袭赵盾而称赵孟。这里以赵孟代指有权势的人物,不一定具体指哪一个。⑤愿:羡慕。⑥文绣:古代要有爵位的人才能穿有文绣的衣服。

(1) 下列对上述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孔子认为,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

B. 孟子认为,人们都希望获得显贵,这种显贵并不是靠谁的施舍,而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可尊贵的东西,只是很多人都没有好好去探求而已。

C. 孔孟二人都认为,想要获得显贵,是人们普遍的心理。只要合乎道,富贵是可以去追求的;不合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

D. 孔孟二人都认为,应该把高尚的精神追求放在首位,而不应去沉湎于对物质的享受。

(2) 结合上面选段,孔孟二人对“贵”的理解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3分)

《孟子》选段阅读答案 第5篇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

【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①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②上犯禁,敢陵上犯禁③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

【注释】①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何”。②陵: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③犯禁:触犯禁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委而去之 ( )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③是以善为国者 ( ) ④必先富民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得道者多助/伐无道,诛暴秦

C.然后治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民富则安乡重家/然则何时而乐耶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②奚以知其然也?

4.理解填空。

两段选文都论述了治国之道,都强调了 ,【甲】文从 的角度来论述,【乙】文则从 的角度来论述。

[参考答案]

1.①委:放弃 ②域:限制 ③为:治理 ④富:使…… 富裕

2.B

3.①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②根据什么知道这个道理呢?

《孟子》选段阅读答案 第6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史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幽鹿攸伏。幽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轫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梁惠王 上》

(1)下列选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话用了周文王和夏桀两个例子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B.文中所谈到的“乐”其实是一个物质问题,只要物质条件和环境达到就可以了。

C.孟子认为真正的贤者,是要等到天下太平,大家都享受到安乐的生活之后,才会去享受这种园林的乐趣。

D.从上面一段话可以看出孟子推行的.仁政之道是比较委婉的。

(2)在上面选段中,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主张,请结合孟子的仁政思想谈谈你对这个主张的理解。

答案:

(1)B。乐的问题本来就不是一个物质的问题,而是一个精神的问题。虽然物质条件和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精神和心理,但它毕竟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虽有台池鸟兽,其能独乐哉?”

《雨说》选段阅读答案 第7篇

《雨说》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

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

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

可是,我是幸运的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耸立:

忍冬:

10.请根据语意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4分)

1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12.作者赋予了“雨”以人性化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13.春天来了,听了春雨对你说的话之后,你想对春雨说些什么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 高高地直立。能够忍受冬寒。

10.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11.雨希望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学会坚强乐观,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

12.运用拟人表现手法更直接、真切地表达情感,显得生动而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情趣。

《背影》与《散步》的比较阅读 第8篇

一、生活背景的不同

朱自清 (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24日) , 卒于解放前, 幼年时父亲不放心新学校, 将他送到私塾读书, 对其教管也严格, 后来朱自清先生收到时代大潮的洗礼。1921年, 朱自清回到扬州八中任教, 但每月的薪水都被其父亲领走了, 之后父子间生发了较长时间冲突,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父亲的权威是不容置疑的。虽说他们矛盾源于经济, 但根源却是独立自由与传统专制的矛盾, 是时代造成的。这就是篇末“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 只是惦记着我”的原因。

家中光景惨淡, 作者不可能不担心父亲, 虽有不快、抵触, 但父子间的血缘亲情, 让他感受、体会着父爱的温情, 当父亲肥胖的身躯吃力的攀上探下为其买橘、老态龙钟的不漂亮的背影呈现时, 作者不仅眼泪很快留下来了, 并赶紧去搀扶往回走的父亲。这背影融化了父子间的种种恩怨, 让作者更多的想到父亲的养育之恩, 对父亲顿时心生疼惜了。对父爱的突然感悟, 源自于感动。也许这是那个时代的和解方式吧。保守的时代不会出现如现在电视剧里镜头:一个老大不小的人对爸爸说, “我爱你”的。

莫怀戚, 1951年出生,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 曾当过知青、小提琴演奏员, 新闻干事, 大学教授, 经历较多, 因而练就了他坚强的意志、豁达的胸襟与随和的性格, 同时也使得他看生活深入、观人性深刻。《散步》就是在娓娓道来里蕴籍了亲情人性之理。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生活背景, 利于把握作者思想,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人生时期不同

《背影》中事情发生在1917年, 作者年方二十岁, 被北京大学哲学系录取, 对生活充满了热忱。所以, 当父亲坚持送到车站、和脚夫讲价钱、拣座位、铺大衣、嘱托茶房时, 作者却“暗笑他的迂”, 是对无微不至的父爱的不理解, 我们都知道, 成长是时间和经历的累加。故此, 在相隔八年之后, 才有“那时真是聪明过分”的自责和自嘲, “真是太聪明了”的追悔。作者这种对父爱不理解到理解后自责现象, 几乎在每个人身上能看到影子。

《散步》中的作者, 已是一个三代同堂家庭的中年人了, 上有老下有小, 作为儿子, 事情方方面面要处理好, 否则会别扭, 甚至影响家庭和谐。使命感, 责任感可想而知。因此, 面对散步有分歧时, 如何来调解, 产生了一系列心理活动, “感到责任的重大, 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并非夸张。若不能两全其美, 就服从母亲, 表明我对母亲的尊重, 百贤孝为先嘛。后来母亲改变主意了, 听从孙子的建议, 表明母亲心目中也有儿子、儿媳和孙子, 一家人互相体谅, 生活才会和睦, 于是, 折中后, 有了作者背母亲, 妻子背儿子的动人情景, 一家人互敬互爱, 亲密融洽的气氛在延伸着, 所以作者感慨道, 他和妻子背上的加起来是整个世界, 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 同时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也在代代传承者着。

2011年版“新课标”第四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中第七条“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引领学生对比出, 处于人生不同时期对事物的理解、判断不一样, 从而对文本有更深刻的领悟。

三、写作契机不同

朱自清先生写这篇文章时, 是在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后的1925年, 作者已28岁了, 已历经了许多事情, 尤其是成为了父亲, 要对儿女教育, 处在父亲的角色里, 开始体会为人父的个中滋味了。俗话说, 养儿才知父母恩。作者在《文艺知识》中说:“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真的泪如泉涌。”?此时已能站在“父亲”的角度思考。尤其是父子相似的为谋生东奔西走的经历, 理解了为人父的不易, 因而能认同父亲曾做过许多大事, 是个对家庭、工作具有责任心的人。“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诚恳、重情的儿子, 表达了对远在家乡的父亲的真情思念, 更有对自己当初轻狂、不解父爱的愧疚。

莫怀戚于1985年写此文, 源于对生命的感慨, 文中写作者为母亲又“熬”过一个冬天而庆幸的喜悦之情, 可见在母亲身心受煎熬的同时, 作者也感同身受, 所以, 看到南方初春田野的绿意、听着冬水里冒着的水泡声, 使他产生了生命的联想, 加之有一家三代四口人散步的真实经历, 其乐融融的场景;其次, 在与美国汉学家谈中西文化异同时, 老外说, 敬老爱幼之举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感慨不已, 要将这民族传统代代相传下去。

指导学生课前搜集作者的写作契机, 可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主旨的延伸。

四、选材构思不同

《背影》中作者的选材是以独特的视角, 截取人物状态中最动人的瞬间来建构文章的。父亲的慈爱, 迂腐、艰难、困顿和努力, 都集中在这背影上, 作者情感的触发点也凝聚在其中。背影是明线, 父子情深是暗线。从而表现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 抒发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散步》是作者选取生活的一角, 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 逐渐展现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的和睦、敬爱的关系。以小见大, 平凡中见深意。读本文亲情、人性、生命的意义在我们心灵得到升华, 人生烦忧、酿造甜美才能品尝无穷韵味的蕴意永驻心间。

引领学生注重选材构思的比较, 可以有效运用于学生今后的写作, 要善于观察、积累并选准角度, 以小见大表现主题。

阅读训练八:《巴黎圣母院》选段 第9篇

……

甘果瓦又打起精神来。在半个钟头里,这是他第二次重生了,他还不敢十分相信呢。

“好啦!”克洛潘又升上他的宝座,“好啦,妇女们,妇女们!你们当中有妇女吗?……来看看吧!什么都不用就得到一个丈夫!谁要呀!”

处在那样悲惨的境地,甘果瓦当然是不怎么吸引人的,女扒手们并没怎样为这个建议动心。那不幸的人听见她们回答道:“不要,不要!绞死他,让大家开开心吧!”

这时,从人群里跳出了三个女人,走到跟前端详他。第一个是方脸孔的胖姑娘。她仔细地察看甘果瓦的上衣。那件上衣破旧极了,上面的破洞比烤栗子的烤锅上的破洞还多呢。胖姑娘做了个怪脸,“破布渣!”她抱怨着,又向甘果瓦说:“咱们瞧瞧你的斗篷吧!”“弄丢啦!”甘果瓦答道。“你的帽子呢?”“给人拿走了。”“你的鞋呢?”“鞋底都快磨穿啦。”“你的钱包呢?”“哎,”甘果瓦结结巴巴地答道,“我连最后一个铜板也没有啦。”“那么让你给绞死吧,谢谢!”那女乞丐说完就转身背朝他走开了。

第二个又老又黑,满脸皱纹,相貌奇丑,就是在圣迹区里她也是最丑的了。她围着甘果瓦转来转去,甘果瓦甚至担心她会看中自己呢。可是她在牙缝里说了声“他太瘦啦!”就走开去了。

第三个是一个少女,相当娇嫩,也不太难看。“救救我吧!”那可怜鬼向她低声说。她怜悯地瞧了他一会,接着就低下眼睛,搓弄着裙子,犹豫不决。他用眼睛追随她的一举一动,这是最后的一线希望了啊。“不能!”少女终于说道,“居约姆·龙格汝会打我的。”她走回人堆里去了。

“伙计,”克洛潘说,“你真不走运呀!”

随后他便在那大桶上挺直身子,“没有人要他吗?”他模仿着拍卖行商人的声音喊道,人们听见都乐开了。“没人要他吗?一遍——两遍——三遍!”

于是他掉转头望着绞刑架说:“判定了!”

倍勒维尼·代多瓦尔,红脸安德里,法朗索瓦·尚特·普律尼,通通来到了甘果瓦跟前。

这时黑话王国的公民中间发出了一片喊声:“拉·爱斯梅拉达!拉·爱斯梅拉达!”

甘果瓦抖了一下,把头转向发出那个欢呼声的方向。人群散开来,让路给一位容光焕发的人物。

她就是那个波希米亚姑娘。

“拉·爱斯梅拉达!”甘果瓦说道,被感情激动得发呆了。这个有魔力的名字使他想起了白天的每件事情。

这个罕见的生物仿佛是到圣迹区来试验她那妩媚和美貌的魅力的。男女乞丐安静地排成队让她走过,他们粗野的面容也由于看见她而开朗起来。

她用轻快的脚步向犯人走来,她那漂亮的加里跟着她。甘果瓦已经半死不活了。她静悄悄地端详了他一会。

“你们要绞死这个人吗?”她严厉地问克洛潘道。

“是呀,妹妹,”土恩的王答道,“除非你肯要他做丈夫。”

她略为扁一扁嘴。

“我要他。”她说。

听了这话,甘果瓦坚信自己从早上就一直在做梦,而这件事也是发生在梦中。

变化虽然是愉快的,可是也太突然了。

人们解开绳套,让甘果瓦从凳子上下来。他太激动了,只好坐着。

埃及公爵一声不吭,抱来了一个瓦罐。波希米亚姑娘把这递给甘果瓦。

“把它摔在地上吧!”她对他说。

瓦罐给摔成了四块。

这时埃及公爵把两只手分别放在两人额头上说道:“兄弟,她是你的妻子;妹妹,他是你的丈夫。定期四年。去吧!”

1.在拉·爱斯梅拉达出场之前,作者分别写了三个姑娘或妇女,对这三个人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听了这话,甘果瓦坚信自己从早上就一直在做梦,而这件事也是发生在梦中。”请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3.“这个罕见的生物仿佛是到圣迹区来试验她那妩媚和美貌的魅力的。男女乞丐安静地排成队让她走过,他们粗野的面容也由于看见她而开朗起来。”这句话是如何表现拉·爱斯梅拉达的?

《论语》选段的阅读答案 第10篇

《论语》选段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4.25)

《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乾·文言》也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问题】

结合以上说法,分析“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什么观点。

【参考答案】

《论语》选段的阅读答案 第11篇

①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②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10.“知者”(智者)说话有什么讲究?请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11.孔子认为在侍奉有德位的君子时,应如何正确说话?请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0. (2分)智者讲究说话的时机,该说就说,不该说就不说。

11. (4分)①说话要沉稳,不要急躁;②说话要坦诚,不要隐瞒;③说话要察言观色,把握最佳时机。

译文:

①孔子说:“可以跟他说话却不跟他说,就会失掉了朋友(错失人才);不可以跟他说话却跟他说,就会说错话。有智慧的人不会失去朋友(错失人才),也不会说错话。”

《海燕》选段阅读训练题 第12篇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的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文内容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2两段写雷声,乌云和狂风,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动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段中的两个破折号,分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段中的加粗词“飞舞”“精灵”“大笑”“号叫”,分别表现了海燕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第2段中“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改成“一层层巨浪被狂风紧紧抱起,甩到悬崖上”,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高傲的”“黑色的”分别照应这篇课文开头的哪两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5段中下面两句话分别表现了“海燕”的什么特点?

(1)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

(2)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2、5段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暴风雨到来时海燕搏击风浪,积极战斗,以必胜的信心,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2、形象地表现了风、云、雷、电的嚣张气焰。

3、第一个破折号表示语意的注释,第二个破折号表示语意的跃进。

4、“飞舞”一词写出了海燕的欢乐;“精灵”一词展示海燕的战斗形象;“大笑”“号叫”,显示了海燕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气概。

5、不行,主语改动以后,不能表现反动派势力对人民群众的迫害之深。

6、照应开头的“在高傲的飞翔”“海燕像黑色的闪电”两处。

7、(1)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敏锐的预见性和洞察力。 (2)具有必胜的信念。

京剧《空城计》选段 第13篇

诸葛亮进驻西城, 听说司马懿将乘胜攻取西城, 而所部精锐已经全被派出去了, 西城空虚。在万分危急中, 诸葛亮定空城计, 让士兵将城门大开, 自己坐在城头, 抚琴饮酒来等待司马懿。司马懿带兵到了城下, 见状生了怀疑之心, 他知道诸葛亮向来谨慎, 以为城内一定有伏兵, 于是就撤退了。到探明白了又返回, 诸葛亮已调来赵云, 吓退了司马懿。

唱词选段: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旌旗招展空幡影,

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我也曾差人去打听,

打听得司马领兵就往西行。

一来是马谡无谋少才能,

二来是将帅不和失街亭。

你连夺我三城多侥幸,

贪而无厌又夺我的西城。

诸葛亮在敌楼把驾等,

等候你到此谈哪谈谈心。

西城的街道打扫净,

预备着司马好屯兵。

我西城无有别的敬,

早预备下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

你到此就该把城进,

为什么犹豫不定进退两难, 为的是何情?

我只有琴童人两个,

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

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

你来、来、来,

背影选段阅读 第14篇

经典散文《背影》,近年来再次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笼罩在《背影》文本阅读教学上的“迷雾”依然不少,有些问题其实比较简单,却总感觉似乎一直被什么遮掩或阻挡,无法看准摸清。例如,有没有简明可行的办法让其主题得以清晰明确或更合理地表达出来?对于当下热闹的《背影》文本研读和教学,该在哪些地方作些反思和纠偏?等等。

笔者在教研过程中,从研究者们留下的罅缝里发现了一点不太引人注意的微光,形成了一些思考。在此,力图通过比较新颖的视角和尖锐的提问,将某些问题简单化,给文本解读和阅读教学提供一点新思路。这便是如下的“三问”,笔者通过不断反问自己,尝试作出多种回答,并在不同年龄段学生那里寻求到某些答案和部分验证。这“三问”是:

1.《背影》作为记叙抒情性散文,其人物事件关涉的时间、地点,学生全都弄清楚了没有?

2.《背影》的末段,假若只保留最后一句,行不行?

3.《背影》的感人,仅仅是因为“买橘子”情节?

提出这三问,笔者是有多方面考虑的。因为,这三问,从外——内——外两方面三轮次,相互关联并精准指向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环节,谁都无法回避,而事实上,多数课堂恰恰回避或直接抛弃了对它们必要的回应。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就一定会延伸牵连出诸多不可绕开的新问题,由此或可解开笼罩在文本上的诸多“迷雾”。

先看第一个问题。多数老师的回答是:不敢肯定。其实就是很不肯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事实很明了,如果不借助于老师的补充,学生根本不清楚“那年冬天”的“那年”是何年?也不知晓“近几年来”大约是何时到何时?一篇公认朴素好读的千字散文,连里面写的事情发生的时间都不能看清。这是为什么?有人这就可能会产生一个反问了:你要搞清这些有啥用?学生不清楚这些细节,不照样读得好好的,读完后有着深深的感动!

深入细致分析研读文本之后,这个问题不难回应。理由我放在后面说。

现在看第二个问题。师生们的回答截然相反。似乎都有理由。肯定者说,行。因为保留的这句话是个抒情句,抒发了对父子相见的渴望,从而表达了父子深情。反对者说,不行。朱自清是大家,怎么会写没有意义的文字?末段里似乎有千言万语,但没有多说。

笔者总体支持后一判断,但觉着也有失察之处,因为其主要依赖于经验判断,名人效应,“没有多说”也并不符合文本实际。名家作品中就没有庸文?没有败笔?但作为教材,这么一大段存在于如此精致的文本中,一定有它的道理;末段不是没说什么,而是在我们这些阅历稍多的人看来,恰恰是说了很多,说得还很坦白、具体,只是,需要我们根据人的普遍的生活状态、生存原理和亲情、人际关系去“显影”,去“转换”。而学生基于年龄阅历等限制,实在很难领悟体会其内在情愫,这就需要我们为他们提供或设置类似或相近的经验和情感氛围,去慢慢引导、感悟,且不宜期待过高,能让部分学生若有所思或许足矣。具体理由,也放在后面说。

第三个问题,因为提问用了“仅仅”而引起了注意和思考,所以,也就同样就有些不同的看法了,也引起了不少学生对末段的关注,问题便又回到第二个上。不赘述。

笔者提的这三个问题是有新意,有价值的。就我的阅读面和浅陋的识见来看,目前的《背影》课堂案例和研究文章里,将这三条作为问题链提出来作分析思考和研究切入角度的十分少见。而我坚信,对这三个问题,若能合理地予以解说、分析、回答,是能直接或接近指向《背影》教学新思路和几个重要问题答案的,即《背影》到底想表达什么?怎样表述其主题才会是大家普遍可以接受的?目前的《背影》课堂教学亟需怎样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将文本的魅力较为精约地散发出来,奉献给初中学生,从而达成《背影》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的实现?

现在,回答第一个问题:弄清《背影》叙事所涉及的时间、地点有何必要?

这个问题,首先还是得从文本体式教学要求看。《背影》是记叙性散文,非小说戏剧之类文学作品。通常,按照流行的叙事学理论,文学类作品教学,阅读教学要抓人物形象,而记叙、散文类文章,要抓的则是作者在文本里表达的情意情思情趣情调,以及进一步理解作者是怎样来表达或传达这种思想感情的。毋庸讳言,《背影》的教学现实是,不少学生确实没有完全弄清楚文本里面所写的人物事件关涉的准确时间地点,他们不也基本弄懂了文意吗?

对此,应该这样去思考和评价: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有三维目标。知识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间还有一个“过程和方法”目标,这个目标,有其重要独立价值,也是前后两个目标达成的桥梁和中介。现在,你若撇掉第一个,第二个目标也只挑拣文本中段,即“买橘子”情节来教学,那么,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断章取义”的,过程和方法自然不完整准确,就直接奔着最后一个目标去了,这能说是真的“戳中”了“准星”吗?老师们认定的“懂了”,或许是部分“事实”,那是源于课文和教学中的其他因素支持形成的,如“买橘子”细节演示模拟的生动感人,或教学中的朗诵、多媒体的较好配合,甚至作者的名人效应,等等。但这并不表明,基本的知识层面就可以由其他手段取代而忽略。又或许,这是基于大致的定性评价而非定量评价,这种评价的可靠性并不稳定。事实似乎也证明了这点:多数学生也只是“刹那间感动”,持久力很弱。

其次,更重要的地方在于,作者有意含糊、隐藏的“叙事时间”,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现在,借助已有资料和认知信息,老师们几乎都知道,文本里涉及的时间跨度是八年左右。这是根据文末落款写作时间和文内相关表述,以及适度的作者生平经历简介,综合分析判定的。但文内,作者对此似乎有点讳莫如深。这有两点值得考虑:

第一,着意模糊、淡化。目的是不让其成为阅读焦点。这就类似新闻摄像中的镜头“聚焦”,有时候为了突出中心重心,特意采取技术手段让周边次要人物和景物模糊一下。“那年冬天”,读起来似乎在同一位熟识的老朋友叙旧一样,作者将读者当成了他的老朋友,在向老朋友倾诉自己家中的往事,彼此之间非常熟悉,心照不宣,很自然地让那段不愿提及的悲伤时间溜过、滑去。若非得写成“1917年冬天”,是不是又有点像读史书而非情感倾诉了?正如有专家指出的,任何文章,阅读的起始姿态很重要,就像唱歌定调。优秀的作者,其写作是很在乎引导和关照读者随时随地的阅读感受的。

第二,让《背影》里的这个“时间差”,生出极其复杂内敛的情感“空间势能”。简言之,因为前文已经直白、细腻地写足了父爱的细节,现在,它需要“沉郁顿挫”地表达这种“情感”:原本单纯的父子情,也曾历经巨大冲击,但终究回归了。基于这样的整体叙事意图和表达力度需要,行文必须朝另一个几乎相反的方向导引,即必须交待父子之间相当严重的龃龉隔阂,而这种表达又不能“破坏”前文“刻画”的老父的正面形象,可靠的办法就是采取系列“微言大义”式“隐晦”和“隐讳”的表达,“压缩”或“隐藏”不便呈露的客观“叙事时空”,促成读者“想象”“抒情”等饱含情感逻辑的“心理时空”的爆发。这好比“拔河”比赛,参赛者拉开适当的距离,张马步,展双臂,目的是便于“发力”,否则,有劲无处使,有勇派不上。“八年”,不长不短,父子情感的隔膜和折磨,岂是一两年所能比的?从审美心理学分析,这便是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同时反衬现象”,如欣赏南朝梁代王籍《入若耶溪》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般感受。换言之,因为前面写足了父爱,所以,后面的父子纠葛隔阂之类,在成熟的读者看来,并不破坏业已建立的对其“父子情深”的认定,相反会大大强化。

当然,这些个道理,分析起来比较复杂,多数初二学生一时半会很难明白,自然不能这样搬用解释。可以磊落地告诫学生,朱自清的父子情,在祖母去世后的八年里发生了严重问题。你们今后的人生之路,也多半会遇到类似的困惑和问题,但最终必将消解。或者先搁置起来,但老师一定要洞悉明察,了然于心,以备不时之需,如情感体验超常学生的学习需要。

第二个问题。与第三个问题紧紧相扣,回答好第二个问题,后者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此,笔者的看法是:单纯从文本的完整性看,行,但要传达出《背影》文本呈现出来的情感,不行。为什么说行?我们不妨把前后文衔接一下,前段末尾“我的眼泪又来了”,下段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承接,依旧比较自然,文章结构完整。但深层对比体验,便发现,如此一删一接,仅仅是一个完整的文本,表情达意则差之远矣。为什么?首先,从前段结束“叙事”,直接跳到“抒情”,表达希望早日见到父亲的心情,但跳跃性偏大,没有一点过渡和“缓冲”,不太符合阅读心理。其次,关键是,若接受删的结果,那只能承受文本内涵“平面化”的进一步后果。所谓平面化,即没有了厚度、深度和“千回百转倒折出来”那样的力度,就是平庸,你能接受这样的文本吗?当然不会。又为什么?因为删节的后果,读者感受到的,便仅是小学生常写的“父爱”“一件小事”般的感觉了:被父亲“买橘子”而感动,一直到结尾,都是基于这件小事琐事,细节是生动了,但整个文本就这一件,也就是说,现在作者急切地想见到父亲,也仅仅是因为八年前父亲拖着臃肿的身躯翻越铁道为自己买橘子时的感动延续至今。且不说这个“感动”是否真实,是否具有如此经久不衰的力量打动成人如我辈,即对懵懂少年,若无其他因素的再强化、刺激、搅动,这一举动的魔力,恐怕也早消解殆尽。还有多少“嚼头”?跟一般学生写父爱有啥区别?这不就是“口体之欲的满足”那种婴幼儿期原始亲情吗?

具体来读一读现在这个末段,也觉着它散发着不可替代的巨大内在张力——

这段文字,由远而近,由点及面,隐去可感的大跨度“时空”,选择性扼要陈述父子奔波,家中光景,尤其是父亲劳苦一生,独力支撑家中诸多大事。这是设身处地地理解父爱中途略略生变之因,而用“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一句,则从为自己定责,为父亲讳角度,主动承揽自己确实需要承担的所有责任,也就为这纯洁深厚、来之不易的父子血肉深情作了最简单、最合人性,也最合阅读心理的归因。从而昭示这文本的主题指向可能是:血脉亲缘也有龃龉磕碰,父子隔阂终将化解,因为血浓于水——父爱如山,亲情珍贵。

有专家认为,《背影》有“生命意识”充盈其间,或者说就是主题。其实二者并非不可调和,大可以并存、统一起来这样表述:感悟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基础上的父子情深。阅读,本就不是文本或作者一个人的事。本来,从祖母的去世到父亲的老病,这一连串事件一下子汇聚到笔端,任何作者生出些许“生命短暂,亲情珍贵”意识,也是再正常不过的。读者由文本里涉及的四代人巨大的存世落差和父亲的老迈病疾而想到了生命的短暂,世事的无常,说明文本的情感熏陶作用起了很好的效果,至少对某些感悟力超强的读者产生了作用。但无论如何,作为学生阅读文本的《背影》,父子情深及这种亲情的艰难回归和延续发展中的悔疚,其核心主题地位还是不可取代的。它是一切感悟延伸的基础,更符合十三四岁学生阅读心理发展实际。尤其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教学,让青少年学生具体感受到“亲情也有磕碰,亲情更需呵护”,可能比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短暂”,更符合当下课程教学的现实目标。事实上,通过观察了解,在几乎百分百的学生读者那里,阅读这个文本的情感流动次序是,先有亲情,后有生命意识。否则,欣赏一部作品,都先“戴着沉重的脚镣跳舞”,还有什么阅读情趣?公允地说,到了一般读者二读、三读再三读,则它们很可能就相互纠缠,相对促发,相应加深了。应该说,这种体认,既考虑到学生的普遍认知水平,也能满足少数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是比较合理的,也是理性的读者所应持有的阅读认知。教学中有了这种认知,对主题的归纳、处理和表述就不会有困难。

回看这三个问题,按某些专家的看法,有些似乎是在外围“敲打”,但并不刁钻,却能获得更接近事理文理的答案,可为何对《背影》主题的认知和确认如此艰难?《背影》的文本阅读教学方向方法如此杂乱?

笔者不拟对此作全面深刻的剖析,仅从文本细读的误区上略作探讨。

近些年来,“文本细读”十分流行,这对纠正过去语文教学的模式化、概念化、教条化错误是个巨大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或偏差现象,把过去语文教学中积累的有效做法全当做“污水”一股脑地泼出去了。比如,把“细读”操作成了“细碎地读”,只关注具体字词,而漠视或无视整体架构、表达手段;过度强调自己的阅读感受,而罔顾文本,不顾教学对象,等等。《背影》阅读教学,正有此类问题存在。

特级教师王崧舟所说,“其实,文本细读,不光需要微观层面细腻地读,也需要中观层面的细致地读,还需要宏观层面的细心地读。这三者应该成为细读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背影》这样一千三百多字的散文,其合理化教学,无论是谁,都一定要注意到文本的宏观层面整体结构(有学者把它叫做“圈层结构”),如前后文的内容反差,情感的起伏变化,以及表达方式的适变、转换,等等。只要注意这些,就能立马看到不少被忽略的东西。

具体来说,《背影》不是仅仅写由“买橘子”带来的感动,文本的后部,更向读者挑明了作者情感的巨大波动变化,当然父子亲情最终还是复归、凝聚并升华了。“买橘子”写老父关爱儿子,无疑是表达对父亲的深深爱意,学生理解这一点没有难度,但末段的概述、议论,分明是叙议中隐约透露着父子一段很长时间的隔膜疏远,而末句的呼告,再次将情感凝注在父子情上,因此,文本的情感轨迹,整体观之,便是:父亲原本一直爱子深深,但后来由于家庭琐屑和光景日衰等原因,父子间有了不小的龃龉矛盾,经过老父写信“示弱”,儿子顿时悔疚不已,需要文字表达忏悔,庆幸亲情的艰难回归。这种个体情感,本来就是作者外化了的,又是少年读者经验之外的,再经过了文字的“转移”“稀释”。转折,对初二学生来说,确实普遍有理解难度,但从文本并不复杂的对立性整体结构上来把握作者情感律动的脉搏,却符合培根所说的“经过否定性事例才获得新的经验”的认知结构,至少可以让学生获得新的经验体验感悟,决不会仅仅聚焦于“买橘子”一个情节。这个阅读教学目标一定要坚定地对准、朝向。

不妨再稍微拓展一些,说到本文写作上的另外一个特点,也能很好地印证笔者的分析判断。这个特点是:详略安排与点面结合。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地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地叙述。

《背影》详写的,是个“点”,是父亲替儿子买橘子情节;略写的,则是“面”,是其后若干年父子间的矛盾隔膜。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一般文章的详略,其内容倾向都是同一的、统一的,如《我的老师》写蔡芸芝对学生魏巍的教育和关爱,七件事,前五件简略,后两件详细,但都统一在对老师的美好情感之内。《散步》则通过母子对话等,写一家亲,所涉及的人物情感是温和平稳上升,不断加深的,几乎没有情感冲突。而《背影》的中部详写和后面略述,在文本中“短暂地”分属于两种情感,正是基于上文分析的一些因素所作出的必要而巧妙的安排。它让读者既领悟了父子亲情,又依稀看到了一些冲突,更体验到了“生命意识”下亲情回归的不易。否则,正如特级教师韩军分析的那样,“事件、线索固然单纯了,主旨固然鲜明、突出了,但意蕴轻浮了,与任一种学生写的‘父爱作文没有根本区别。”

由此是否可以讨论:初中学生既已对生死有了哲理思索,产生了迷惘,教学中紧扣文本渗透生命教育就该是课堂阅读目标定位需要之方向。

另外,《背影》的末段概写,还使用了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几乎可以说是“叙述议论与抒情”最精致的“三结合”手法。于是,它产生了如当代叙事学研究大师彼得·布鲁克斯所希望的,“由内在的能量和张力、冲动、抵制和欲望构成的一个系统”,真正做到了文质统一,文质兼美。

参考文献

①张红顺:《〈背影〉“主题”教学的反思与重建》,《教学与管理》,2014年第1期。

②韩军:《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2年第1期。

③李华平:《映射在“背影”上的是什么?》,《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5年第11期。

④李丹,陈秀娣:《儿童生命认知和生命发展的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第4期。

⑤卓立子:《比批判更重要的是建设》,《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5年第8期。

⑥黄硕:《〈背影〉末段怎样包容着全章的内容和意义》,《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15年第2期。

上一篇:街道办事处文化社区建设情况汇报下一篇:开明中学班级卫生工作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