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2024-09-22

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精选8篇)

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第1篇

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来源:特吾里克镇党委 方济平宋新军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是建设小康城市的时代要求和历史重任,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关键在创新

近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传统的模式,难以开创社区党建的新局面。只有实现社区党建的创新,才能克服当前一些地方工作停滞不前的窘境,更好地促进小康社区建设。

一要创新工作思路。各级党组织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过程中,首先对社区党建工作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上要到位,在肯定主流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个很好的预期,将社区党建真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更有利于社区党建的工作机制,使社区党建工作必需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有足够的保证,为扎实、稳妥地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社会氛围,使社区党建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见成效。

二要创新工作机制。成立镇党委和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是做好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保证。党委要加强对社区内各级党组织的横向联系和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地与这些组织的上一级党组织沟通交流;协调委员会要进一步规范和明晰所在单位党建工作和社区党建工作的职责;同时建立必要的奖惩机制,激励和约束各个单位的党组织,真正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使社区党组织之间的联动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使社区党建这盘棋越走越活,在服务社区建设和发展中有所建树。

三要创新工作内容。社区党建工作内容的有效性,体现在服务和指导的有效性,体现在响应力度的大和小。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必须置于社区建设的大局之中,除正常的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和管理外,要注意将党建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与社区的群防群治的社区居民的道德素质培养相结合,与社区军警民、警校共建等共建工作相结合,与社区政务公开等相结合,与为社区居民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相结合。只有增强社区党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社区党建工作才有生命力,才能卓有成效。

四要创新工作方法。社区党建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针对不同社区的社情民意,寻求工作方法的新突破,才能调动单位和居民的参与热情,使各项工作在社区内取得认同。目前应该以建设小康社区为主题,牢牢把握住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时时关注居民密切关心的问题,充分利用现有的文体设施,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不断发掘和充实社区党建资源。只有将社区内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实现资源共享,社区党建工作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五要创新工作制度。总的来说,社区党建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对规范社区党建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相关职责和责任有待进一步明确,因此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是当前社区党建的一项紧迫任务。除党组织自身制度建设外,还应对社区如何开展工会、共青团、妇女工作进行规范,特别是对社区党组织如何与街道办等行政部门有机衔接,社区党组织之间如何产生联动效应,要尽快出台具体的办法和规章,确保党建工作的成效体现在社区的方方面面。

六要创新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的建立,既是对社区党建的一种规范,又是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这种监督机制的创新,必须更有利于下级对上级的监督,要在党员与组织,群众与党员,组织与组织,党内与党外,党组织与行政之间,构建起一个严密而有效的监督网络,并通过必要的制度保证其正常运转,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只有这样,才能在社区党建工作推进过程中,以良好的党风带动良好的政风,带动社区整个文明新风的形成。

创新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做到六个结合开创社区党建新局面,必须顺应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等发生的深刻变化,为城市社区管理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领导方法的不断创新提供组织和政治保障。因此,社区党建在创新过程中要做好六个结合:

一是社区党建与群团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当前要特别重视抓住薄弱环节,在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同时,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建设,也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支持,要会同上级相关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群众组织建设。只有将群众组织建设好,才能充分调动社区内一切积极因素,服从服务于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才能推进社区党建工作。

二是社区党组织建设与居民道德建设紧密结合。在加强对普通党员管理和教育的同时,社区党建迫切的任务是培养建设一支过硬的领导队伍,不但要充分体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要与其他组织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个载体,引导和改善社区居民的文明道德素质。

三是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对基层工作的指导与服务紧密结合。在加强工作指导的同时,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重视为基层排忧解难,给基层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只有依靠社区党政部门的推动力量和主体力量以及驻地单位的协同力量,才能建

立起以地域为特征和居民认同感为纽带的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使社区党建工作的成效得到充分展示。

四是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紧密结合。社区党建的稳步推进,既需要完善的工作网络和规范性的条规作保证,也需要活动场所等硬件的支撑。因此,在加强自身组织、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广泛挖掘潜力,充分调动区内各单位的力量,实行区内有效资源的有机整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软件和硬件的齐头并进,必然会对社区党建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五是工作部署、检查和评比表彰紧密结合。社区党建工作当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是大多局限于部署和检查,对基层工作优劣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因此,很有必要对社区党建工作及基层工作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比,表彰先进,鞭挞后进,营造一个比、学、赶、帮、超,个个踊跃争先的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六是做到正确引导和帮贫济困紧密结合。最广泛地调动社区一切积极因素,社区党建工作除了积极引导之外,还要增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时刻关注社区弱势群体的冷暖和疾苦,做到心中有本清晰帐,经常性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调动社会一切力量,帮助弱势群众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使党的温暖遍布社区的每个角落,使党组织的威信在群众中得到牢固树立。

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第2篇

城市社区建设并非简单的城市建设和政府管理单元,它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种善治的格局。这是一种社会治理结构的建设,根本在于把社区内的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团有机黏合起来,使它们为着共同的目标,整合社区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改进社区环境,满足居民需求,最终实现社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区建设是一个塑造和提升区域社会治理能力的发展过程。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党的建设必须扎根到社区。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新任务。要实现社区党建凝聚与覆盖双重目标的提升,必须处理好党建与社区服务的关系,推进社区的有效治理。

一、社区服务市场化与党的合理定位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这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社区党建中找到了落脚点。党建的出发点就是要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将党的建设体现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之中。社区党建是党的建设在社区中的延伸,其着力点应该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密切党与社区居民的联系,引导和组织广大社区居民,共建和谐社区。社区服务内容的多样化要求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必然要求社区服务运作的市场化。党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对党在社区服务生产和供给过程中的作用的合理定位。

今年4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对社区组织开展的互助性服务、志愿服务和社会力量兴办的微利性商业服务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对社区营利性商业服务要积极引导其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充分发挥行政机制、互助机制、志愿机制、市场机制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积极推进适宜产业化经营的社区服务实体的股份制改造;鼓励大型服务企业兼并、控股国有或集体所有的社区服务单位,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参股或兴办社区服务企业。”社区服务业要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要求,完善相应的运作体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这就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直接联系在一起了。社区党组织要在社区服务中避免直接地对社区服务进行过多干涉,逐步转向战略的、大局的高度为社区服务提供组织、思想及政策性服务。当前,社区服务市场化的核心问题和困难在于契约生产中的成本补偿、融资渠道建设及社区服务的托管问题。所谓社区服务托管,是指政府通过法定程序,委托其他非政府机构,对社区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运营,生产和提供社区服务。这是一种政府主导、各方协作、居民参与、非政府机构管理的社区服务管理运营模式。社区党组织要在为居民服务过程中帮助社区服务主体解决以上问题,让社区居民真正享受实惠优质的全方位的服务。

二、社区服务社会化与社区党建的政治回归

服务是城市社区的基本功能之一,社区党建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的服务功能。社区党建要以服务社区居民为重点,突出社区关怀和利益协调功能,使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社区服务是以街道、居委会为依托,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的、满足社区居民各种需求的活动,它以便民利民、就地及时解决问题为优势,在社区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把社区党组织建设与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结合起来,这是社区党建的核心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各级党组织不可避免地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陷入大量的日常行政事务之中,难以集中精力抓好党组织自身的建设和组织对重大政策性问题的研究论证。这在社区党组织中也有所反映,社区党组织直接干预大量的社区具体事务,势必产生盲目决策和官僚主义,损害了党的威信,降低了党的领导作用。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的满足应转向市场,走入社会。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应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个人等多元主体的作用。党应引导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鼓励、支持社区居民和社会力

1量参与社区服务,逐步将经营性的服务划归环卫公司、绿化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企业单位,让它们运用市场机制有效生产和供给,而非由行政组织包办。工作领域的拓展,决定了仅仅依靠财政支出来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调动社区内的各类财力资源,包括党内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等,共同为社区党建工作所用,不断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力度。

社区党组织要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全局性政策的制订和执行,抓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要从政治决策权或政治职能上与政府合理分开,各方只能直接决定与自己的权限和职能相对应的事情,而不是去干涉其他方面的事务。同时,执政党的地位和职能决定了它不可能在整体上和宏观上与政权截然分开。因此,要对党政的职能分工做出明确划分。党要保证政权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充分尊重而不是包办群众团体及其事业单位的工作。社区基层党组织应该在学习和贯彻中央精神、围绕中心任务开展服务的同时,特别注意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开展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的要求纳入目标管理之中,融入经济工作和其他社区活动之中。要把社区党建工作渗透到为老百姓办实事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特别关注社区内的社会弱势群体,因为他们最需要经济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社区各级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要注重克服党员行为过程中外在约束机制和自律意识的丧失,不断增强制度创新能力,以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社区居民得到实惠。这正是社区党建充满活力的不竭源泉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之所在。

三、社区党建与社区有效治理

在现代社区建设中,党、政府、社会、社区、市场是相互关联的整体,他们之间既联系紧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社区组织主要包括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社区党建就是要使党能够融入各类组织,凝聚各类组织并最终领导各类组织,促进它们的互动。构建社区建设的理想模式就是要实现党委核心力、政府推进力、社区自治力、社会参与力、市场运作力的有机结合,坚持党委的方向性、政府的协调性、社区的基础性、社会的促进性、市场的活化性的高度统一,以构建新的社区治理格局。

加强社区建设,切实把社区建设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让市民更多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这是实现社区“善治”的根本要求。社区党建在具体开展中,要形成“多级”、“多线”、“多点”的经纬交织的组织网络。“多级”,是指市、区、街道、里弄乃至家庭,层层有党的组织或党建联络站。“多线”,是从专业上划分的,福利、税收、工商、环保、计生、宣传等,只要是社区居民欢迎的,都应当尽可能建立起来。“多线”、“多条”,归根结底要穿在社区这根“针”上。“多点”,是指文化设施的布点要错落有序,疏密有致。社区党建载体、运作平台之间要有适当的分工体系,突出特色,不搞小而全。

在社区实践中,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些富有特色的社区治理体制。深圳市盐田区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与工作站的分离为核心,由过去的“议行合一”的居委会体制,向用“议行分设”新理念构建的社区“一会两站”组织体制过渡,即在社区居委会下设一个社区工作站和一个社区服务站,分别承担政府交办的事务和居民要办的事项,从而将承担政府工作的社区工作站从社区居委会中剥离出来,建立“会站分离”的社团体制:社区工作站作为政府在社区的工作和服务平台,使政府对社区管理、服务的行政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社区居委会回到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定位,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当好居民的代言人,充当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与居民进行沟通的桥梁。武汉市江汉区的社区建设选择了立足自治、上下联动、配套改革、整体推进的制度创新之路。上海市根据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着力理顺市与区、区与街道的管理职能,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新体制,实现城市管理社区化,为完善社区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体制环境。

综上所述,以社区党建推进社区治理,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创新社区治理理念。将创新社区治理体制作为强化社会管理和实现“公共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有效途径,以理顺政府与社区关系为突破口,坚持党政指导与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政府引导与社会主导相结合,动员各方力量支持社区建设,培育公民精神,构建政府、社会组织、公民共同治理的模式,努力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以此,在高速行进的现代化社会所造成的日趋紧张的社会矛盾交织和对传统的共同体意识的剧烈冲击中,找到一片可以安居心灵与情感,体现人文关怀的场域,实现感性与理性、价值观与方法论之间的平衡。

第二,创新社区治理组织体系。建立和健全社区横向管理体制,使政府的职责、任务、资金、人员等下放到社区工作站,统一管理和配置资源,解决政府下属社区工作、经费、人员的多头重复等不规范问题,推动政府管理社会化。社区居委会角色的归位,解决了社区居委会职能交叉和严重行政化的问题,强化了社区自治功能。通过社区居委会举办的各类活动和论坛,不断积累社会资本,努力提高居民对公共活动的参与率。

第三,创新社区居委会选举制度。居委会的选举工作事关社区居民自治的大局,在居委会换届选举中,逐步扩大选民范围和直选比率,将选民范围从户籍居民扩大到有一定资产并在社区生活、工作一定时间的所有社区居民;所有社区居委会成员全部采取由选民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选派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观察员,通过对选举过程的全程监督,保证选举过程理性、积极、合法、公正,投诉率为零。

第四,创新社区服务机制。出台相关配套改革措施,设立社区服务专项资金,规定政府按照购买服务项目的方式,对社区服务站从事的无偿服务进行评估并给予补贴。社区居委会把社区服务作为推动整个社区建设工作的龙头,成立有关社区服务站,并进行民办非企业登记。通过“居家养老服务计划”、“残疾人个性化服务”和“星光老年之家”等品牌服务活动,使政府向居民提供品种多样的福利和服务,从根本上提高全体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第五,创新社区参与机制。一是积极拓宽社区居民参与的渠道和途径。社区居民自治可以为社区成员提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管理机会,使公民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实践中培育公共意识、合作精神和契约观念;二是培育社区新社会组织。新社会组织在社区自治、社区文化建设等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日益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社区新社会组织对居民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能广泛引导社区居民投身到社区公益性、志愿性工作中去。同时,它也能协助政府解决部分就业问题,促进社区工作的职业化发展;三是搞好共驻共建,实现资源共享。政府和社区要建立合作共治的新型关系,鼓励社区在驻单位的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推动与规范社区单位资源的共享,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设施对居民的开放率;同时,密切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在驻单位的联系和沟通,通过社区居委会为社区在驻单位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形成社区单位资源共享、事务共办、文明共建的良性互动机制。

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第3篇

居民委员会是管理与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政府职能不断完善与发展, 街道办居委会逐渐处在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居委会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才能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 更好地发挥居委会组织的作用, 多为群众办好事, 办实事, 让社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提高对居委会工作的认识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做好社区居委会工作是践行两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社区居委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社会体制的变革, 新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也对社区居委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正逐步摆脱原来承担的多种社会职能, 变为功能单一的独立利益主体, 它们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剥离企业的社会职能, 并还给社会, 而这个职能显然就落在了社区居委会的身上。此外, 由于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自由职业者的与日剧增, 也使得居委会的工作“压力山大”, 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做好社区治安工作的综合治理成为居委会的工作重心。

做好社区居委会工作, 是健全社区管理体系的需要, 是加强社区建设的客观需要。社区居委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充分利用社区内的组织资源, 有效的对资源进行整合。随着社区居委会工作管理的逐渐完善, 居委会必定会在参与社区管理, 协调居民利益关系, 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创新

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 社区居委会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以健全居委会组织为保障, 以维护社区居民权益为手段, 以服务社区居民为重点, 在建立协调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社区中做出更大贡献。

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是居委会的基本职责, 在履行职责中,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的要求, 以新的思路、方法来实现新的作为, 更好地维护社区居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树立创新意识, 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 保障居民的利益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维护社区的安定和谐, 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 做好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按照“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的原则发展社区服务业, 增强社区自我服务能力。

2. 协调维护治安。

配合做好常住、暂住人口的登记工作, 努力维护好社区正常的生活秩序、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调节民间纠纷。做好疏导工作, 防止矛盾激化, 促进社区居民家庭和睦, 邻里团结。

3. 协助社区人员工作。

关于社区党建的创新思考 第4篇

关键词:社区党建;重要性;工作现状;改进措施

1.引言

社区建设是塑造和提升区域社会治理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发挥社区治理中发挥关键作用,党的建设必须植根于社会。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建立了党的建设的新任务。在当前全球,全国党情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社区的工作当中,关键在于扎实推进社区党建制度创新,不断夯实党组织的工作基础,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社区党建工作的在社区中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的利益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在处理社区工作时,也面临着越来越繁琐的事情,因此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在社区工作工作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1)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必然要求。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一个和谐的社会,加快社区党建工作的步伐。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使基层社区成为在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的集散地。因此,我们必须做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使社区管理各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是加强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中作用的必然要求。目前,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不出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已成为改变这一趋势的唯一途径。应建立原居委会社区组织,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居住或在各单位工作的领域的基础上,使党员共同为社区建设发挥在组织中的作用。

(3)是符合社区群众所需的必然要求。社区群众在新形势下对服务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社区群众必须是社区党建工作终极目标。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核心,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因此,做好工作的社区党建,党组织在社区内完善制度,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扩大。因此,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达到广大人民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目的。

3.社区工作中党建工作的现状

随着党建工作在社区工作中的不断进行,就目前的工作现状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社区党建工作人士不到位。一些社区机构,以及党员不关心工作的社区党建不重视,这项工作是可有可无的,逆反心理的存在。从各基层党组织在街道的实际工作中,主要领导往往只注重经济,专注于工作,地位和缺乏党建工作中的作用的认识为中心,即使在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工作没有实质性的影响,造成了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认识错误。在社区开展的党建工作中不能引起重视,可见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2)工作机制过时。党建社会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相关的工作已经过时的制度关系流动,条块不清,责权问题不是在社区内统一。这些问题导致了相应的内部党员积极参加党的建设的认识社区工作不强。大约是在经济和商业的发展和稳定社区企业更加关注。工作的社区党建的热情参与度不高。

(3)社区党建有关工作人员素质不到位。干部素质和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和实际的要求相比。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差一些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党的结构不合理,缺乏热情和活力;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训练的一部分。在日常工作中没有遵循以前的工作是只注重表面工作,很难完成党建社区的实质性工作。

4.如何创新社区工作中党建工作的进行

(1)加大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加强党的建设的社区,基础巩固执政党在社会,提高党的推动社区建设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在战略层面上,在党的各级委员会,以深化“抓基层,打基础”的理解,加强党的建设的社区。尤为重要的是将社区党委议事日程,并考虑整体推进;抓社区党建工作,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社区党的领导和指导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决策的重视适应当时的适应能力。

(2)创新社区的治理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横向的管理体系,使政府的职责,规定的任务,资金,人员等进社区工作站,统一管理和资源分配,以解决政府下属的社区工作,资金,长期工作人员和其他违规行为重复问题,推动政府社会化。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是解决严重问题社区居委会和跨职能的行政,强化社区自治功能。通过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和论坛不断积累社会资本,努力提高居民的公共活动的参与。

(3)强化内部的组织能力。加强社区组织自身建设,以领导为核心,充分调动社区组织和社区党员的积极参与,积极合作,加强组织内部的社会凝聚力。不断的强化社区的领导层,从而使社区工作队伍得到最优化的建设,使社区党员的素质得到提高。从而使社区管理内部的凝聚力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城市社区党建研究探讨——太原城市社区党建状况调研报告[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0(03)

[2] 欧阳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保证[J]. 求是. 2011(24)

对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5篇

“>对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2007-02-10 16:46:

31社区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基层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紧围绕社区建设这个中心,从抓好班子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入手,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是建设小康城市的时代要求和历史重任,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试就创新社区党建工作谈几点意见。

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的关键在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近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传统的模式,难以开创社区党建的新局面。只有实现社区党建的创新,才能克服当前一些社区工作停滞不前的窘境,更好地促进小康社区建设。

一要创新工作思路。首先要提高对社区党建工作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认识,在肯定主流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有个很好的预期,将社区党建工作真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更有利于社区党建的工作机制,使社区党建工作必需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有足够的保证,为扎实、稳妥地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社会氛围,使社区党建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见成效。

二要创新工作机制。成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是做好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保证。党工委要加强

对社区内各级党组织的横向联系和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地与这些组织的上一级党组织沟通交流;协调委员会要进一步规范和明晰所在单位党建工作和社区党建工作的职责;同时建立必要的奖惩机制,激励和约束各个单位的党组织,真正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使社区党组织之间的联动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使社区党建这盘棋越走越活,在服务社区建设和发展中有所建树。

三要创新工作内容。社区党建工作内容的有效性,体现在服务和指导的有效性,体现在响应力度的大和小。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必须置于社区建设的大局之中,除正常的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和管理外,要注意将党建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与社区的群防群治工作相结合,与社区居民的道德素质培养相结合,与社区军警民共建相结合,与社区政务公开相结合,与为社区居民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相结合。只有增强社区党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社区党建工作才有生命力,才能卓有成效。

四要创新工作方法。社区党建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针对不同社区的社情民意,寻求工作方法的新突破,才能调动单位和居民的参与热情,使各项工作在社区内取得认同。目前应该以建设小康社区为主题,牢牢把握住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时时关注居民密切关心的问题,充分利用现有的文体设施,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不断发掘和充实社区党建资源。只有将社区内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实现资源共享,社区党建工作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五要创新工作制度。总的来说,社区党建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对规范社区党建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相关职责和责任有待进一步明确,因此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是当前社区党建的一项紧迫任务。除党组织自身制度建设外,还应对社区如何开展工会、共青团、妇女工作进行规范,特别是对社区党组织如何与街道办事处等行政部门有机衔接,社区党组织之间如何产生联动效应,要尽快出台具体的办法和规章,确保党建工作的成效体现在社区的方方面面。

六要创新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的建立,既是对社区党建的一种规范,又是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这种监督机制的创新,必须更有利于下级对上级的监督,要在党员与组织,群众与党员,组织与组织,党内与党外,党组织与行政之间,构建起一个严密而有效的监督网络,并通过必要的制度保证其正常运转,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只有这样,才能在社区党建工作推进过程中,以良好的党风带动良好的政风,带动社区整个文明新风的形成。

创新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做到六个结合

开创社区党建新局面,必须顺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等

发生的深刻变化,为城市社区管理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领导方法的不断创新提供组织和政治保障。因此,社区党建在创新过程中要做好六个结合:

一是社区党建与群团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当前要特别重视抓住薄弱环节,在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同时,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建设,也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支持,要会同上级相关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群众组织建设。只有将群众组织建设好,才能充分调动社区内一切积极因素,服从服务于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才能推进社区党建工作。

二是社区党组织建设与居民道德建设紧密结合。在加强对普通党员管理和教育的同时,社区党建迫切的任务是培养建设一支过硬的领导队伍,不但要充分体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要与其他组织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个载体,引导和改善社区居民的文明道

德素质。

三是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对基层工作的指导与服务紧密结合。在加强工作指导的同时,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重视为基层排忧解难,给基层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只有依靠社区党政部门的推动力量和主体力量以及驻地单位的协同力量,才能建立起以地域为特征和居民认同感为纽带的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使社区党建工作的成效得到充分展示。

四是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紧密结合。社区党建的稳步推进,既需要完善的工作网络和规范性的条规作保证,也需要活动场所等硬件的支撑。因此,在加强自身组织、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广泛挖掘潜力,充分调动区内各单位的力量,实行区内有效资源的有机整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软件和硬件的齐头并进,必然会对社区党建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五是工作部署、检查和评比表彰紧

密结合。社区党建工作当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是大多局限于部署和检查,对基层工作优劣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因此,很有必要对社区党建工作及基层工作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比,表彰先进,鞭挞后进,营造一个比、学、赶、帮、超,个个踊跃争先的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第6篇

【摘要】 检察机关检力下沉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而社区检察室的设置则是检力下沉的时代载体。基层检察室的设立是贯彻群众路线、保障群众利益、维护司法公正的需要。本文通过论述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检察室在解决社区问题中的作用,论述基层检察室在社区管理创新中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检察 检察室 社区管理 创新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党的执政地位、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以及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之间存在重要联系。党和国家对于社会管理创新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并根据我国国情对如何进行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自改革开放,党和国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就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不断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工作部署,对于社会管理改革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经历多年探索和实践后,目前我国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大体格局。

与此同时,政法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法治的重要部门,理应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相关作用,检察机关作为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发挥自身的特点,使检察权在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中不断发挥积极作用。

二、检察室的设立在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近年,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一些基层检察院为推动检力下沉、工作重心下移,在辖区内人口流动较多、辐射功能强的乡镇、社区以设置派出检察室的方式进行关于社会管理的探索。派出检察室主要负责受理举报、控告、申诉、开展法制宣传和犯罪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等内容,其设立具有以下重要的作用:

一、贯彻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路线之一。作为党领导下的司法机关,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检察机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人民性的重要体现。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检察机关的群众工作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同时也给检察机关带来了新的挑战。基层检察室是检察机关职能拓展和深化的重要载体,对接受群众控告、申诉和举报,以及深入倾听民生、民声、民诉起到良好推动作用,同时也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保持检察机关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及提高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通过基层检察室直面基层,收集群众的批评、建议,接受群众的评议、监督,对于提升检察人员的形象和检察机构司法的公信力有较大帮助。

二、维护司法公正。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在基层组织设置检察室,可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充分拓展和延伸,以促进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为手段,与各个相关机构共同构建完备的社会主义基层司法体制,维护司法公正;通过对工商、税务、土地等行政派出机构的监督,以最大程度地维护法律的尊严。

三、保障群众利益。检察室的设立,将对基层选举、基层建设招投标等过程进行较为有效的监督,使其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诉求;将可以对违法犯罪行为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予以打击,维护社会稳定;将可以使人民申诉更加便捷,在较短的时间内化解纷争;将有利于发现贪贿线索,保障人民群众合法的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不受损害。

据此,充分发挥基层检察室的作用,有助于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司法公正。充分发挥检察室在社区创新管理中的作用,有助于建设和谐社区、美丽社区。

三、社区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一些社区机构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格、服务意识欠缺以及监督机制缺失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队伍。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三是完善相关制度。四是注重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使社区居民充分享受到应有的权利。五是严格管理、考核以及监督机制,避免形象工程,使相关政策落到实处。这其中,加强对社区养老的制度建设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作为我国养老主要方式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逐渐弱化。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都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所以,建立健全可靠的社区养老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养老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解决不好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建设中国有特色的社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这里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是提高认识,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主动性;二是狠抓服务,拓展方式方法,增强社区养老服务的广泛性;三是加大投入,增强社区养老服务的基础性;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增强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性;五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机制,增强社区养老服务的长效性。

四、完善检察室参与社区管理与创新工作的设想

针对目前社区存在的问题,检察室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推动社区的创新管理,具体体现为:

一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法制宣传。检察室的一项任务是在服务人民群众的过程中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检察官要告诉人民群众的,不仅是法律规定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而是通过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及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使人民群众逐步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法律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规定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观念,使人民群众从本质上理解法律赋予其权利和义务的意义以及如何更好的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

二是对公安派出所的刑事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监督的重点需放在有案不立、立而不侦以及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案件。

三是负责对监外执行活动的监督。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监外执行实行社区矫正,而检察室贴近社区,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对监外执行人员的监管工作,配合街道社区、公安派出所等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四是实行“检调对接”,积极参与社区管理的创新。根据维稳工作的需要以及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检察室依法依规积极参与本院办理的刑事案件、民行案件的调解,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同时,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根据社区特点开展工作。通过与相关组织的有效对接,依法依规及时合理的解决人民群众诉求,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检察环节的司法救济。

五是做好理论调研工作。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可以使检察室的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通过学习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通过实践的总结弥补理论上的不足,取长补短,达到良好的效果。只有通过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并积极实践,才能找到检察机关与社区的正确契合点,进而把握检察室在社区工作的切入点,做到有所侧重,有所作为。

总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举措。对于检察机关而言,设立检察室,是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接地气举措,必须充分发挥检察室的作用,才能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贡献力量。【参考文献】

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第7篇

西乡塘街道党工委

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舞台,精神发展的家园,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础,也是党的工作的基石。随着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心向社区转移,社区与居民群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区在加强基础管理,服务居民生活,提高居民精神境界和文明素质,推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社区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情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经济成份和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和分配形式多样化等新情况。社会情况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把握社区意识的主流,弘扬主旋律,正确引导广大社区居民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为社区营造健康、文明、祥和、安宁的空间,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结合工作开展,进行了调研思考。

一、增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社区居民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思想觉悟、个人素质等方面差异很大,情况不同。因此,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不同地域特点、不同群体构成、不同思想情况、不同利益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

居住成分比较复杂,利益需求也不一样。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居民最关心的是生活环境的改善;特困群体最关心的是得到社会各方面帮扶;下岗职工最关心的是解决再就业问题。在这些小区里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利益需要去做,才能取得实效。

在生意人集中的小区,他们整天忙碌于打理生意上的事情,无遐顾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最发愁的是孩子放学后没人关心、升学考试前无人指导,在外时间占用了大部分,小区、社区这个概念在他们心目中很淡薄。这样的小区需要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氛围。

在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和其他老龄人相对集中的小区,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摆脱孤独,充实这部分老龄人的精神生活去做。这样的小区,需要细致入微的关心和体贴,达到那种“润物细无声”,点点滴滴入心田的意境。

在打工人员等流动人口相对较多的小区,思想政治工作应针对流动人口的特点去做,要以道德建设、法制教育、社区文化为主要内容,营造现代、文明、温馨的小区环境。如,外出打工人员中单身的较多,家庭观念较差,邻里之间互不往来,打工之余他们感到很孤独;再就是这部分人当中党员占一定的比例,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党组织,使得他们无法过正常的组织生活。这样的小区应把这部分人组织起来,给他们提供一个公共学习、交流的场所,让他们和小区里所有的居民一样享受“小区大家庭”的温暖。

在由村民转变成市民的社区或城中村,由于居民大多数是原来的农民,农村的思想意识较强,市民的城市观念较差,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市民公约》、《市民守则》、城市居民道德规范、法制教育、社区文化为主要内容,营造一个科学、健康、文明的小区环境。

二、当前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1、一些干部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基层社会结构、人们的就业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大量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离退休人员不断增多并涌入社区。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缺乏思想准备和深入了解,致使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跟上变化了的新形势。据100份问卷调查显示,有26.5%的人认为影响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抓不住重点,工作不到位;有近13%的人认为是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和指导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在社区的开展。

2、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还比较窄,教育覆盖存在盲区

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社区管理体制相对松散,街道在依法管理和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方面具有较大局限性,因而组织的教育活动一般只能面向居民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普通群众直接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尤其是流动人口、下岗失业人员、非公经济组织中的职工参加的机会就更少,针对这部分群众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最薄弱。据问卷调查反映,经常参加社区市民学校组织活动的人占33%,偶尔参加的占40%,没有参加过的占近27%。

3、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手段缺乏创新,一些宣传教育活动的效果不佳

一是教育内容缺乏层次性。往往笼而统之,不能因人而异,习惯于照抄照转,与工作实际、思想实际联系不紧密,使一些宣传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二是教育方法缺乏时代感。侧重于“上大课作报告”、“层层传达”、“单向灌输”等老套路,使思想政治工作在解疑释惑、深入人心方面显得苍白无力。问卷调查中有近50%的人认为宣传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群众关心的问题,缺乏针对性”;有34%的人认为“方式方法陈旧、滞后,内容枯燥乏味”;还有32%的人认为“与实际相脱节,缺乏说服力”。

4、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硬件设施建设不够

市民文明学校是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但许多学校设施简陋,没有现代化电化教育手段,不能适应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的需要。一些社区干部反映,由于党员人数增多,居民区党支部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安排30人的党小组活动,社区党员、群众日常活动难以开展,长此下去,加强社区党员管理将成为一句空话。还有一些街道干部反映,目前社区文体活动场所较少,机动车、自行车、绿地、居民相互争空间经常发生矛盾,群众日常文体活动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5、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使居民区党支部无暇系统研究和深入开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一些社区干部实际工作能力不强,工作不够主动,作风不够过硬;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多数没干过支部工作,缺乏党务工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很难驾驭社区党员人数不断增多、社区党建工作任务逐步加重的局面。问卷调查中有12%的人认为社区干部素质不高是影响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近8%的人对街道、居委会干部的工作持不满意态度。

6、居民群众的社区意识比较淡薄,驻地单位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强

生活在社区中的一些职工群众,包括有的党员、干部,对社区公益活动和社区建设不热心,个别人甚至冷嘲热讽。问卷调查显示,只有26%的人愿意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有约3l%的人愿意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一些驻地单位不关心、不愿意参与社区共建活动,有的存有顾虑,怕社区搞摊派,有的怕活动太多难以应付。

三、探索创新,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任务都是紧密围绕社区的实际开展的,而每一个社区的具体情况又有所不同。因此,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千篇一律要有所突破和创新,确保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努力实施凝聚力工程。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其主要特点:一是社区干部心中有一本群众的疾苦帐,全辖区所有困难人员无一遗漏;二是关心群众雪中送炭,不管是有特殊困难的群众,还是群众碰到特殊困难的时候,社区的干部都会送去党的温暖;三是社区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帮助群众解决下岗再就业问题。

2、建立民情联线制度。充分利用“民情联线”工程、设臵“民情信箱”等载体,广泛征求意见。我街道“民情联线”工程创造性地实行“领导联线,干部联户”制度即街道领导每人每月主动联系20名左右的“民情联络员”不少于1次,街道干部、各社区(村)书记、主任每人联系5户困难家庭,63名党员干部共联系315户困难家庭,将辖区低保户、残疾户、下岗失业家庭等基本全覆盖。此外,还通过制作一个信箱(民情信箱),两张卡片(“民情联线”连心卡和民情联络员通讯录台卡),搭起“民情联线”桥梁,建立长效机制。根据实际情况,选定部分村干部、社区工作者、居民代表、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等455人担任联络员。

3、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活动,让所有的居民明确标准,开展活动,参加评选;扩大志愿者队伍,并对志愿者进行表彰和奖励,发扬他们热爱小区、助人为乐的精神。

4、开展“结对帮困”活动,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融化于关心群众疾苦的具体实践中。选定各社区(村)低保户、残疾户、下岗失业家庭等困难家庭为联系户。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倾听民声、知晓民意;关注民生、体察民情;解决民困、凝聚民心”工作方针,听取群众对民情意见与建议,认真记录,及时反馈,做好跟踪,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广泛了解和掌握辖区内的社情民意,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5、加强社区阵地建设,为扎实推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夯实基础。社区阵地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有效地加强社区的阵地建设,党工委决定对13个社区加大物质投入,每个社区投入一定经费用于加强社区的阵地建设。此外各社区还积极联系辖区单位出资或自筹资金进一步加强活动室(图书室)、阅报栏、教育基地等社区阵地建设。

6、拓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外延,加强对青少年的校外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校外教育是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特殊任务。针对青少年学生校外难以管理的情况,由街道联络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工作责任心比较强的教师到社区、进小区,担任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员,为青少年开辟了第二课堂,让青少年课内课外都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

四、提供保证,努力提高新时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持久性

1、加强基层党建,提供组织保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多方入手,按照党章规定和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实行党的工作全覆盖,处处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传播党的声音,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团结人、教育人、凝聚人。

2、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干部保证。一是从群众中选拔有能力、热心于社区工作的社区干部;二是从机关中选派热心于社区工作的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帮助社区完善各种职能;三是吸收一批志愿者加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

3、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服务机制。各社区、物业公司、公安派出所等与居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以楼组、居民小组为单位,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问题。

4、发挥楼栋党员中心户的作用,建立责任区制度。发挥党员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的方式,堵塞思想政治工作死角,挖掘思想政治工作的潜力。责任区是由组织划定的,责任心是由自己建立的,责任区建立固然重要,责任心的建立才是根本。因此,责任区的设立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创新,更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种考验。

5、创新方式,加强心与心的交融。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切忌“我讲你听”、“我打你通”,而要代之以“朋友式交往接近,平等式相互交流,协商式尊重谦让,亲人式关爱照顾”。常常是“邻里情入心,家常话开头,心比心考虑,身边事做起”。这就要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平等沟通,以真情换真心。只有与工作对象心贴心,成为工作对象的知心朋友、可信赖的人,工作对象才愿意向工作者掏心里话。

五、抓活动载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企共赢。以“企业服务年”活动为契机,开展“三贴近”(贴近企业、贴近员工、贴近业主)活动。从为企业做好服务入手,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着力化解不利因素,做好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中心,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要做到既注重经济建设,又重视党建工作;既讲原则性,又讲灵活性;既注重党内的组织纪律性,又积极与企业主密切配合,努力达到五个效果:一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保证在企业全面贯彻落实;二是保证和监督企业依法经营、文明经营;三是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四是维护各方利益,做到为党员所需求,为职工所拥护,为业主所理解;五是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以大力开展“科学发展先锋行”活动为总抓手,组织开展“建设和谐发展企业”、“争创行业龙头”等主题实践活动,并与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和“三带头”(带头遵纪守法、带头爱岗敬业、带头服务群众)党员承诺等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参谋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一是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党员“共产党员先锋岗”创建、“我为企业添光彩”等活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二是搭建互帮互助的人文关爱平台,每个片区建立一支注册的“爱心小分队”服务队伍,利用“爱心超市”、“党内互助金”等爱心救助方式,建立扶贫帮困联系,使广大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三是搭建企业文化建设平台,积极培育企业精神,发挥好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党建的功能性作用,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党建的一个重要和有效的载体。

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第8篇

一、乐山市城镇社区建设基本情况

1. 社区建设工作制度逐步趋于完善。

2003年以来, 乐山市委和市政府陆续制定了关于《乐山市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关于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健全和完善社区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等十多项社区建设规章制度, 促进了社区建设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并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成立了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协调和指导全市社区建设工作。社区工作人员的生活补贴和社区办公经费全额纳入了财政预算, 逐步建立了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社区单位和组织协同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3]。

2. 自治机制建设取得新成效。

逐步推行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进一步规范完善了居务公开、民主评议和居民代表会议制度, 社区居务公开面达100%, 公开规范化程度达96%。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在城乡社区得到有效落实, 社区自治功能明显增强, 建立健全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社区居民群众自治机制。

3. 服务功能建设取得新进展。

以区市县为龙头、街道为主体、社区为依托、辖区单位和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网络框架已基本形成。全市已建成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各类服务网点、社会捐赠站点、各类老年服务设施等。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矛盾调处等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社区居民群众急需的文体娱乐、志愿互助、居家养老等便民利民服务逐步拓展。

4.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按照“最方便空间给群众办事, 最大空间给群众活动, 最小空间给社区办公”的指导思想, 全市各级财政采用购买、无偿划拨、投资新建等多种形式, 先后投入资金7 900多万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 各社区充分利用市、县两级闲置的国有资产, 采取多种渠道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投入, 通过租、借、并、转、拨、改、建等多种形式解决了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全市254个社区的办公和服务用房由社区建设之初的平均不足50平方米增加到280多平方米。

二、乐山市城镇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思想认识不深, 社区发展定位不明确。

在加快社区建设上, 部分社区干部和群众思想意识滞后, 存在“等、靠、要”思想, 自身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呈现出政府“热”、主体“冷”的局面。少数领导和地方对城乡社区发展趋势把握不准, 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措施不力。领导联系和定点帮扶制度因各种因素的制约而逐渐流于形式化, 制度功能明显弱化。住在社区的有关领导对社区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 社区建设明显缺乏推动力。

2. 社区的责、权、利之间不对等现象突出。

区县级政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街道办与社区居委会间权责界定不明, 社区在承担着繁重工作任务的同时, 却没有享有到对等的权利和利益, 责、权、利之间不对等。社区自治功能淡化, 各部门下压的工作任务太重, 社区的自治权、自主权弱化, 运作方式行政化、工作作风机关化的迹象日益明显。

3. 主体意识不强, 参与不积极。

社区与驻区单位之间缺乏约束, 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规定, 难以形成推进社区建设工作的整体合力。社区成员单位缺乏社区意识, “单位人”对所属单位依附性和认同感强, 对于社区活动、社区自治事务则应付了事, 对社区无法形成归属感, 难以实现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的转化。

4. 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社区工作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工作能力、工作方法还未完全适应加强和创新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客观要求。一是人才队伍不稳定。社区服务目前主要以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主体, 但因志愿者服务形式具有不稳定性及服务项目的局限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不可能为社区服务提供稳定的、经常的、专业化的服务。二是社区干部待遇较低。社区干部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群体, 目前, 社区干部待遇在本地相对较低, 使一部分社区干部存在着“老无所养”的思想顾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三是社区干部配置不合理。社区干部队伍在人员配置、年龄结构、个人素质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 大多数社区干部年龄偏大。

5. 综合服务功能亟待提高。

现阶段城市的社区服务, 已经从单纯物质扶助的福利和救助发展到对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全面服务, 但受人员因素和经费因素的影响, 社区对居民的服务明显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目前, 社区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完成乡镇 (街道) 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交办到社区的各项社会行政事务上, 社区居民急需的文体娱乐、养老扶老、卫生保健、志愿活动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发展不够。

三、推进乐山市城镇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础, 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 发挥社区平台作用, 才能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

1. 进一步理顺社区管理体制。

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离散性社会, 社区管理不再像传统社会或计划经济时期那样, 采用国家一元化管理, 而是应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合作”的管理机制[4]。一是正确处理好基层政府和职能部门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基层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居委会是指导与协助的关系, 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隶属关系。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坚持政社分开的原则, 需要社区协助完成的工作事项, 由各级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从实际出发, 统一安排。二是正确处理好社区居委会与单位、社会组织的关系。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单位和社会组织负有综合协调、监督管理的职责, 要帮助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活动, 切实发挥社区单位和社会组织的作用。

2. 以财政扶持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

解决城镇社区工作经费不足、设施不全的问题, 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街道、社区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多渠道筹集社区工作所需的资金, 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多元投入为主体的投资新机制。各级政府要在每年的预算中列支专项经费, 按照社区内居民人数及党员人数确定资金投入标准, 将社区办公经费、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长。财政应设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 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支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保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及社区活动的经费供给。切实贯彻“权随责走, 费随事转”的原则, 民政部门应会同下放社会管理权限的其他市级部门商定《实施细则》, 进一步明确“费随事转”工作经费或补贴的种类、标准和运行方式, 切实保障并逐步提高社区办公经费, 为社区完成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社区工作人员收入在财政补助的基础上, 允许社区根据工作业绩考核情况, 利用自有资金对工作人员奖励, 提高工作人员待遇。

3. 进一步发挥社区公共服务功能。

社区公共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发挥社区作为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枢纽作用的“推进剂”, 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润滑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大量“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 社会管理重心下移, 社区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一是充分发挥社区在改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加强社区就业服务, 通过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培训以及开发公益性岗位等, 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城镇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等“四类群体”的就业问题。积极构建覆盖社区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 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在加强依法治理中的作用。结合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建立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 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 逐步建立以社区民警为主导, 群防群治队伍为补充, 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区防范机制和防控网络, 全面提升社区安全防范水平。加强社区安全防范宣传, 建立传染病、食品安全、消防等安全事故的应急机制, 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社区信访和群众工作站, 做好群众信访接待工作, 教育引导居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完善社区矛盾纠纷预警、排查、调处机制, 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 化解在萌芽状态。

摘要:加强社区管理是当前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关键。乐山市从制度安排、人员配置、设施完善、功能健全等方面不断创新社区管理模式。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社区管理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凸显亟待解决。应从理顺体制、增加投入、完善功能、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不断增强社区管理工作实效, 构建和谐社区。

关键词:社区,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功能完善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8.htm.

[2]张锐智.社区服务保障机制创新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党政干部学刊, 2010, (10) .

[3]四川乐山:加强社区党建创新社会管理[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15825908.html.

上一篇: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下一篇:外科护理学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