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对托管生管理的探讨论文

2024-08-01

班级管理对托管生管理的探讨论文(精选12篇)

班级管理对托管生管理的探讨论文 第1篇

摘要:为了使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便把子女送到城里上学,而学校基于规模、安全等因素的考虑,无能力提供食宿,这样就催生了校外托管机构的产生。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就成为班级管理的重点,除对他们进行常规的班级管理外,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于对班级管理中“托管生”如何管理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一定的管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班级管理;托管生;管理措施

一、班级管理相关概念

(一)班级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生活的舞台,交流的空间,是一个孩子发展身心、展现个性的地方。班级由一定的学生组成,把学生按照一定的年龄、人数分班,在班主任的带领管理下,各任课教师共同来实施教学,教学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和规范管理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

(二)班级管理

白铭欣提出:“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取适当的方法,构建良好的班级集体,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是班主任对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劳动、课外活动等多项工作的管理教育的活动。”

(三)托管

托管主要指家长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而把孩子交给他人代为管理的一种行为,家长支付一定的酬金,委托他人照看、管理孩子,负责安全、饮食、作业等内容,即委托管理的意思。

(四)托管生

学生托管,也叫课后托管、假期托管、课后同步辅导等,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在学校放学和假期期间因学生家长没有时间、精力,没有专业教育孩子的资质,委托第三方的教育机构进行针对孩子学习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辅导和培养。

二、班级管理中“托管生”的管理主要存在问题

(一)观念滞后

在班主任的安排中看中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不看重教师的教育理论。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还充当“教书匠”的角色,在教学中只重视传授知识、看重分数的现象依然存在。大多数的班主任缺乏这方面的专门培训,没有一定的理论积淀,许多班主任是在实践中锻炼摸索,但是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经验有一定的时效性和主观性。单凭经验的管理,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在实践中很多班主任忽视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看重分数,从而出现班级管理的不合理性。

(二)应试教育影响

应试教育主要表现在为追求升学率,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这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不吻合,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这样不利于班级的管理,偏离了教育的正确导向。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分数,忽略了学生的个性,遏止了学生特长的发展,培养的学生唯命是从,因循守旧,缺乏独立性、创造性,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实际上是我们自己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三)评价片面

对学生评价是班主任的工作之一,是班主任对学生表现及其蕴含的潜在价值进行判断的活动,对学生的发展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往往成为学生成长的指路灯。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因注重知识内容的掌握,偏重于智育,注重学生共性的发展,而对于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劳育及非智力因素等不够重视,从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个性的差异,评价的单一性,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通常是按照学生的表现和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来进行的,班主任通常按照学习成绩的好坏、是否遵守纪律、听话与否等来把学生分成好或不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好的永远好,不好的永远不好,这样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挖掘学生的潜力。

三、班级管理中“托管生”的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建立教师与家长沟通制度

家校联系是教师与家长互相交流沟通,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又一方式。家访、信访、网络等都是促进沟通联系的手段。“托管生”由于离家远,一般采用电话的方式进行家访;还可以利用现有的学校校园网平台、家校通平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家长与学校合作,实现教育信息化。无论何种形式的沟通,我都是把家长看成朋友,平等交流,尊重家长,实事求是地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不夸大,尽量多说学生的闪光点,学习的进步等,不足之处委婉地表述,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让家长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从而塑造教师的形象,展现教师的风采,也有利于对“托管生”的管理。

(二)班主任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

除了常规的班级管理,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活动外,我对其安全以及在托管站的生活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为此,我把我班住托管的学生做了统计,包括托管站的名称、负责人电话、地址、托管站的人数等,在课堂教学中,我更加注重对“托管生”的观察。在学校教育方面,通过多提问,多谈心,多鼓励等方式帮助他们,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开拓其精神,挖掘其潜力。为提升自己的素质和理论水平,我不断学习相关内容,积极参加学校或上级部门举办的有关班主任学习班、聆听专家报告会等,充实自己的理论,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该改变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分数,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凡事讲求一刀切,学生只有服从执行,个性的发展却被忽略,教育之后学生都没有个性,忽略学生特长的发展现状。需要开展相关活动,不仅仅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该尽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这同样会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其文化课的学习。

四、结论

本文首先主要阐述了班级管理的相关概念,其次阐述了班级管理中对于托管生管理遇到的困难,从而针对当前班级管理中针对于管理托管生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自身水平提高以及多与家长沟通的管理方式,期待作为一个班主任能够对学生的个体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托管生更好地学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艳玲.初中生自主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2]市“托管”破解教育均衡发展难题[J].2010,11.

班级管理对托管生管理的探讨论文 第2篇

摘要:现代班级管理体制的形成是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不少学生存在偏激、冲动、自控能力差等问题。笔者结合班主任工作经验,提出了班级管理的“4*”模式,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字:清 勤 请 情

一、“4*”管理模式的提出

作为的学校一名德育工作者――班主任,每天要面对繁琐的班级事务,有人说累,有人说苦,还有人说烦。古人云:“在其位而谋其政”。既然当了班主任,就要对班级负责,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让学生在班级中有归属感,快乐的学习和生活,发挥自己的才华,做一位有幸福感的班主任。

如何做一位有幸福感的班主任?根据多年的经验,我提出了“4*”管理模式。“4*”即汉字“清”“勤”“请”“情”的拼音首字母。

二、“4*”管理模式的解读

“清”――做人要清清白白。“勤”――做事要勤勤恳恳。“请”――相互尊重,以诚待人。“情”――相互倾听,以情动人。

通过“4*”管理模式,师生共同努力,家长同步配合,力求使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的发展呈现一种良性循环的和谐态势,最终达成学生个体人品佳、学习好,班级整体环境优、班风正的美好愿景!

三、“4*”管理模式的实践

(一)“清”――做人要清清白白。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怎样做人。于是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便向每一位学生发了一张小纸条,让学生把答案写在上面。结果上交的纸条中,学生的答案可谓丰富多彩,有的学生说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有的`学生说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还有的学生说要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学生的回答都非常棒,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令我惊奇的是竟然有一张白纸,霎那间,我就对学生说:这位留白的同学写得最好,他用这张白纸告诉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这时我正注意学生的表情,其他学生都笑了,只有坐在角落里的小秦同学低下了头,我明白了交白条的正是他。课后我调看了他的学籍档案,原来他出身在单亲家庭,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他的生活,小秦的成绩也是门门不及格。从这时起我便格外关注这个特殊学生。“做人要清清白白”短短的七个字却涵盖了做人的道理。

于谦在《石灰吟》中说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诗句影响着多少中华儿女,于是学生以此自勉,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经过一段时间,细心观察,我发现班级形成了一股正气,学生之间和睦相处。

(二)“勤”――做事要勤勤恳恳。

作为班主任,必须以勤为本,自己能做的事绝不让学生做,今天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再做。每天坚持做好本职工作,以身垂范,让学生做事也勤勤恳恳。学生各司其职,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把班级事务管理得井然有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自主参加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同样,在学习中我也要求学生做到“勤”。无论什么学科的作业一定要及时做完并上交,不得拖拉,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习只有“勤”这一条路,无捷径可走,因此我要求学生把“勤”字镌刻心中,时时勉励自己。一个月下来,学生都“勤”于学习,作为一名班主任,此时,我觉得我是个快乐的班主任,做班主任有成就感。

(三)“请”――相互尊重,以诚待人。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在家长的溺爱中成长。有的孩子孤僻暴躁,有的孩子沉默寡言,还有的孩子叛逆乖张。总之,班主任要面对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就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在孩子的眼中,家长到校总是不光彩的事。家长被班主任“请”到学校一定是学生自己犯了错误,于是,学生认为班主任只会向家长“告状”。学生对班主任的“仇恨”也与日俱增。班主任是否要“请”家长到学校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四位一体”交流模式非常必要。我的做法不是“请”个别家长到学校,而是“请”全体家长到学校。我开设了“家长开放日”,即选定一天请家长到学校深入课堂,让家长陪同孩子读一天书。此举一举两得,既让家长体验了孩子一天在校的学习生活,也感知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拉近了家长和教师、学生之间的距离。作为班主任,只有和家长相互尊重,少一些误解与摩擦,多一些理解与支持,以诚相待,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情”――相互倾听,以情动人。

90后的学生喜欢**聊天,我发现班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号,于是我因势利导,创建了班级**群,让信息技术课代表担任群管理员。我发现学生在群里无拘无束,畅聊人生。有一天,一个学生向我倾诉心事(以下是原文):我是个笨学生,教师讲的内容我学不会,成绩差,家长不管我,同学也没人愿意和我做朋友,我很自卑,我不想学了。看到这样的一段话,我的心被震撼了。一个学生愿意将心事和班主任交流,其实已经证明他是个有上进心的人。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劝导说理也无济于事。于是我把自己求学的经历向他诉说,向他介绍良好的学习方法,让他重拾学习的信念。同时我也和他的家长联系,分析了他目前的状况,让他的家长知道他心中的想法,对他多鼓励,少苛责。

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个体,有时班主任不妨打出一个“情”字,俯下身子,相互倾听,和学生保持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真正做到以情动人,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的。上述这位学生在后阶段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进入班级前五名。

班级管理对托管生管理的探讨论文 第3篇

关键词:生本管理,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现代教育追求终极的人文关怀,要求将学生的核心利益摆在最突出的位置。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是一面旗帜,引领着班级前进的方向。笔者担任初中班主任多年,在此过程中遇到过各种类型的学生,也实施、试验过多种班级管理方法,我认为班级管理的核心是关怀,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

1.把握特点,尊重个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 个性品质、学习能力、行为特征等,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各自的发展, 就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切忌将教育模式僵化,以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对待全体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创造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笔者所在班级的张X,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学困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他信手涂鸦的画作,虽然有些零乱,但是想象十分奇特、丰富、大胆。 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是只有一条,与其让他将全部心思花在他并不感兴趣也学不好的文化课上,何不加以引导,培养孩子新的兴趣特长? 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之后,他显得十分冷淡: “我也想向美术方面发展,但是家人都反对,说我不务正业……”为此,我专门对他进行了一次家访,终于做通了其父母的思想工作。现如今,该生已经顺利考入了一所本科美术院校,获得了自己的专业发展。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可见,教育学生就得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宽严相济,情理结合

当代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蜜罐子中,个性十分突出,行为不受约束,常常做出一些令班主任头痛的事情。很多老师抱怨: “现在的小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好说歹说都是 ‘油盐不进’。” 如何顺利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笔者认为,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门艺术活,必须拿捏好度,做到亦宽亦严,合情合理。

学生犯了错误,不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这样只会让其不知悔改、得寸进尺,班主任必须主动与其谈话,进行批评教育,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真心悔改。批评不可少,语气也可严厉, 这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进行自我反思; 但是批评必须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不能进行辱骂,不能伤害学生自尊心,更不可进行体罚。泰戈尔说过: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只有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引导启发,方可产生巨大的教育效应。

3.弘扬师德,引领风范

著名古代文学家韩愈有言: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可见,传道比授业解惑更为重要。作为初中班主任, 我们每天都要与学生直接打交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会影响学生的道德的建构和情感的培养。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必须体现师德风范,从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风学风上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笔者曾经教过一位特殊学生张XX, 他不仅父母离异,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料,生活比较拮据,而且存在轻微的认知障碍,学习落后。对于这样一位学生,我不仅没有放弃,更对其倾注了更多的关爱: 生活上,我带他吃食堂,给其购置生活用品和学习工具; 学习上, 我给他 “开小灶”,补习功课; 思想上,与之谈心交流,鼓励他勇敢地面对生活、面对自己,战胜一切困难。最终,他以较好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 我认为,教师的师德就在于对学生负责,就在于教书和育人。

4.激励目标,促创佳绩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 唤醒与鼓舞。”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进步、学有所成的愿望,作为学生的管理者与引领人,班主任应给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让学生在对学习的追求中去感受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

笔者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 使其 “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而非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达到某一既定高度。当学生在学习上有所进步时,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当学生成绩下降时,教师要多加鼓励,使学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浅谈对中等生的班级管理 第4篇

关键词:中等生;班主任;班级管理

教育是一项事业,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一个孩子在平等的条件下成长,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学生。在广大的学生群体中,一种“橄榄型”的格局特征不容忽视,班主任往往有意识地把精力与时间投入在占班级1/4的优等生和1/4的差等生,而处于中间地带的1/2的中等生则处于游离与尴尬的状态。所谓中等生,是指在一个班级中学习处于中等水平,而品行等方面又表现平平的学生。班主任关爱的缺失使中等生的自我效能感不断下降,所以,关注中等生,把爱洒向被遗忘的角落不容忽视。

班主任传统的“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固然不错,但是那种一味忽视对中等生进行经常性教育,以为中等生会自然好起来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亦不利于学生集体和个体的发展。中等生是学生中的多数,只有稳定他们,并通过教育促使他们向先进生转变,才可能扩大先进生队伍,形成良好的班风,从而影响后进生向好的方向转变。“抓好两头”虽然对中等生有影响,但只是外因,还须对中等生进行扎扎实实的教育,启发他们发挥内因的作用,向先进生转化。

教学大纲指出:“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对每个学生负责”。如何让班主任的关爱撒向班级的每一个角落,让中等生充分感受自身的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班级工作中,充分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乐,达到肯定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使中等生的特长和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呢?我认为:

一、抓住中等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创造机会,体验成功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一种的渴望得到别人认可的心理需求。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要诱导这种渴求成为积极向上的内驱力。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教育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学生的这种上进心”。和其他学生一样,中等生也十分上进,甚至以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博取教师和同学的认同。教师应善意地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长处并予以激励,让他们都拥有成功的情感体验,也许这一小小的肯定,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轨迹。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创设各种情境、提供各种机会,让每一位“中等生”都拥有成功的情绪体验。班主任在教育中等生的过程中,积极为中等生创造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各种成功的体验,是促使中等生向先进生转变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挖掘中等生内在潜力,促其发展

每个人都有一种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有助于人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助于坚定信念,提高创造力,实现远大理想,尤其在竞争机制被引入教学活动领域的今天,每个学生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同学之间也会产生竞争。处于中等状态的学生并非不求上进或无特长、无潜力、能力极差,他们也有丰富的思想、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亟待班主任、科任教师开发的各种潜能。这就要求我们当班主任的,根据中等生的潜在才能和兴趣,从实际出发,积极挖掘,热情激励,使那些在学习领域里暂时还没有力量做出突出成绩的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尽可能在其他方面找到发挥自己潜能的空间。

三、对中等生的评价要全面正确

要让每位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情绪体验,除了改变教育理念外,还要多一把评价的尺子,有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往往用一把尺子度量所有的学生,这是使中等学生觉得学习更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有多方面智能,而且这些智能的开发并一定是同步的。所以,我们要坚信“中等生”都有发展潜能,当然更关键的是在于如何激发“中等生”的潜能,形成其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因此要实施“鼓励性评价”,并给予不同标准的肯定,使得每名中等生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得到成功的体验。多一把评价的尺子,也许就多了一个成功的孩子!

四、对中等生进行“主体”倾斜,提高效率

所谓“主体”倾斜,就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着眼点放在中等生身上,力求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他们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实践证明,班主任在选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时,应向中等生这一“主体”倾斜,把教育、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定在中等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这样,既有利于使教育面向大多数的学生,又可以使“两头”缩短适应性上的差距,再通过班主任老师课后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来弥补他们在大课堂中的不足,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为班主任,我们在教育“中等生”时应多一点细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恒心,多一点宽容心,多给他们一点信心,多给他们反思的机会,多给“中等生”表现的平台。而对“中等生”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每取得的一点进步,老师要及时地肯定、鼓励,使他们能不断感受成功的愉悦,滋生不竭的动力。“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具有爱心,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爱撒向班级的每一个角落,自觉放平心中的一杆秤,使自己的关爱能让全部同学都感受到并唤起学生的共鸣,只有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才更和谐融洽,才更有助于中等生奋发向上,实现更大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05.

[2]李镇西.教有所思[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M].教育科学出版社,1881.

[4]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1999.

托管老师班级管理系统 第5篇

宏硕晋级晚班的管理,大体有五个系统:

1.接校系统 2 备课系统 3.班级管理系统 4游戏系统 5.作业管理系统 1.接校系统

接校时,接校老师应注意,见到孩子第一件事就是老师要面对微笑、拥抱并且与孩子互行感恩礼。提前准备好小红帽、绿马甲和校牌,教师在接校时,因穿绿马甲佩戴小红帽,双手将校牌举过头顶,接到学生给孩子们佩戴小红帽和绿马甲,在整队回校区的途中要带领孩子们响起我们的口号“好好学习,天天晋级;宏硕晋级托管,比家还温暖!”。

2备课系统

对于晚托班的老师来说,备课主要就是备作业。关于作业,通常分为常规作业和临时作业两部分。1 常规作业

常规作业就是每个孩子每天基本上固定的作业,我们常说的一个练习与测试、补充习题或者是有的学校里边做的固定的某一项作业。

对于常规作业,老师应当每日在学生来之前,提前都做好。这样,老师就可以据此比对当日晚上学生的作业。2 临时作业 老师和孩子要建立一个畅通的沟通方式,需要在学生每天放学后问孩子:“除了正常练习与测试、补充习题的布置作业之外,有没有一些报纸,有没有一些试卷”,、而这些就是临时作业。对于临时作业,老师一定要有能力5-8分钟完成一份试卷。如果有试卷,老师应提前把它复印好并做好。老师将做好的答案和孩子的答案比对。这个时间远远比老师拿着孩子的作业一道题一道题检查要节约很多。

3.班级管理系统

班级管理主要进行分组管理,这个部分又细分为:

作业策略

时间控制

走动管理

分组竞合

积分管理

用餐管理

 作业策略

分科进行:语文、数学、英语

我们把学生从放学后到作业完成后离校的这段时间,划分成三段,然后分时间段、分科目开始完成作业,这样便于精细化管理。具体顺序没有很大关系,可以是语文-数学-英文,也可以语文-英文-数学,当然也可以英语-数学-语文。不间断完成:一项作业一气呵成

很多晚托班的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就习惯立马停下来问“老师怎么做”,“老师这个是什么意思”...我们机构是鼓励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不允许学生做一题问一题,或者遇到不会的题目就马上问老师。老师在辅导作业的时候,要引导孩子们做作业不能停不能问,一定要不间断地一气呵成完成一项作业。先思后写:先做思考题,后读写背默

大体就是先做思考题,然后是读写背默,具体视情况而定。

比如数学,作业可能有练习与测试、补充习题还有抄公式,有一些老师也会要求学生抄知识点。我们要先让孩子做练习与测试、补充习题,后做一些知识点的抄写。

先易后难:先做容易的,再做难题

一般一页大练下面会有很多一般孩子都会的比较容易的题目,同时也会有一些比较难的,那我们就要鼓励孩子先把自己会的先做完。这个和前面的不间断完成是相辅相成的。具体来说就是,先做容易的,再做一些较难的思考题。疑难处理:先思考、后查书 ; 有疑问,做标注

对于较难的题目,孩子可能不会,也可能孩子做错了。针对孩子不会的和做错的题目,老师要进行疑难处理,具体是:先告诉孩子,要自己思考;思考后还不会,可以自己再查资料、查书;还有疑问的话,在题号的前面做一个标注,以便于老师帮助孩子从本质上进行提升。2 时间控制

老师要把每一项作业具体到每一分钟上。比如说,抄写一课的生字词大概是十五到二十五个,我们最多给孩子五分钟到八分钟。老师一定要站在学生个体上给孩子提前做好计划完成时间,并记录实际完成时间。根据计划完成时间和实际完成时间,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这个孩子整体完成作业的效率是高的还是低的。

如果他在我们计划时间之内完成作业,说明这个孩子的效率是很高的。如果说超过计划的时间比较长,那说明这个孩子的效率还是比较低的。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有的老师说,对于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学困生,怎么办呢?

一般来说,一个教室里会有1-2位这样的学困生,我建议让老师先帮助这些学困生,其它可以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先让他们独立完成(这部分时间约是10几分钟)。老师先把学困生的作业检查好之后,再来辅导独立完成作业的孩子。3 走动管理 无椅化走动式

我们的经验是,老师不要有固定的座位,而是要走动到每个孩子身边,去看每个孩子的进度。只有这样,每个孩子才会定下来心关注到自己的作业上。一旦在教室里给老师设了固定座位,那么要么是坐在后面,要么是坐在中间。这样有一部分孩子,就会在底下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吃小零食,这样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或是作业效率低。因此,我们的实践觉得无椅化走动式更合理。如果说有学困生,我建议刚开始时,老师搬个椅子坐在学困生的旁边,一题一题去帮助学困生。帮助完之后,老师还是要走动去检查其他孩子的作业。检查好每一个都做个标记,再进行下一个同学的作业检查。高频监督

所谓高频监督就是老师不断监督,我们学校要求老师每5分钟要巡视一下教室的纪律,提醒学生的坐姿、书写和专注力以及一些不良的习惯,老师要帮他改正。4 分组竞合

这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在课堂管理上,一旦分组完之后,组和组之间会有竞争,组内会有合作,可以减少老师很多精力。每个组都有职务

一个教室里有10个学生,可以分成2组;分组竞合主要利于班级纪律的控制,组内要设立职务。我们学校多数是5个学生一组,通常给组内学生设立2个职务:课代表和班长。不同职务要明确分工

不同职务之间,一定要明确分工,我们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们每个班长管什么。比如说,课代表那就是负责作业的收发,核实每个学生作业的统计情况,核实每个孩子背书默写的情况,其他科目类推。班长就记录下来当前天纪律比较好和不太好的孩子。

分组就必然涉及竞争,上课前老师会让每个组高喊队呼增加士气,这样孩子们的热情很容易调动起来。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每个学校的各个老师在分组竞合这个方面,需要去熟练、去总结、去归纳,看具体怎样划分会更好,最重要是要根据实际情况。

有的班级同一个年级的学生比较多,这类我建议尽量将一个班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组。这一组学生的作业都是一样的,这样老师检查作业也会更清楚。5 积分管理

积分管理主要是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其中包括习惯的养成。这是我们在做班级管理中是最难实施的,因为它需要每个执行者有很强的执行力。

虽然有的学校有积分管理的事项,但是很多都没能坚持下来;也有些学校在积分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具体按照原先设定去实施,所以难免在效果上打折扣。积分管理主要把握以下三方面: 挖掘目标强化物:新、奇、异

目标强化物主要是帮助孩子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或者是提升他学习的动力,让他遵守我们的课堂,配合我们的老师,提升他的学习效率。因此,目标强化物一定要很新鲜的、很奇特的、很异类的,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目前,多数孩子的家庭条件都特别好,如果说这个东西十块钱能买到,很多孩子都不在乎,根本没办法激发他的动力。

在挖掘目标强化物时,我建议各位校长或是老师去淘宝上搜寻一些新鲜的、奇特的、异类的,最好是平常学校周边的小卖部或超市买不到的东西。我们可以把这类东西作为目标强化物。积分制:每周一兑换礼品

简单来说,就是每天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予相应的积分,记到他的表上。每周二,可以讲积分兑换成礼品

积分制度:依据校区情况具体而定

积分管理主要是为了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同时也便于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减少精力,节约时间。我们的积分制度,标准主要分为3大块:纪律、效率以及素养。

纪律主要分为课堂纪律、课间纪律和用餐纪律。

效率,主要是指作业完成的效率,此外还有预习、复习的效率,而评判标准在于是否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

素养,主要分为整洁、自立、礼仪以及互助四个方面。整洁就是做作业或是用餐时,桌面要整洁。自立就是做面的整洁,由孩子自己做。

礼仪包括课堂上下和老师以及其他同学的互动,同时孩子的一些才艺也包含在此。

互助主要是指,某个孩子学习效率非常高,可以帮助到别的孩子进行背或默的一些作业。

我们的积分制度主要是按小组进行的,除了小组加分外,还有个人加分。个人加分主要有作业加分和预习复习加分。

作业加分:作业完成的质量高,作业的效率比较高,给予加分; 预习复习加分:每天有预习和复习,给予加分。积分制度的具体分值和具体实施,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定。建议学校要之前做和核算,比如要得到一个奖品,总积分需要多少,平均到每天是多少分。只要是校长有意向采用这种方法来帮助孩子养成一些好习惯,同时帮助老师管理课堂,我相信这个大家花一点心思就可以做到。6 用餐管理

我们学校就是有用餐的,具体分为餐前准备、桌面整理、感恩教育、先洗手后排队、低年级在前高年级在后、女生在前男生在后。其实就是把一些生活礼仪融入到我们用餐管理里面。

分餐的时候,一定要安静有序听从老师的安排。用餐时要左手扶餐盘,右手持筷进行光盘行动,用餐后,餐具归类摆放,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4.游戏系统

每位带班老师每天提前准备好小游戏,每天一个,周五可根据集体情况选择是否玩游戏,游戏时间不宜过长,10分钟为宜。

5.作业管理系统

小学班级管理的应用探讨论文 第6篇

一、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

(一)忽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在一个班级的管理中,学生才应该是最具有发言权的人。但是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很少征求学生的意见,只凭着自己以往的经验或主观意识就下决定,造成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变成了“管与被管”。一个好的管理模式是既能让班主任满意,还要让学生满意,只有双方都满意了,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而一方满意的管理模式是不完善的管理模式。

(二)缺乏班级管理的凝聚力

目前,部分班主任在班干部的任用上,要么是自己指定,要么是投票选举。选举之前也没有特意的培养,也没考虑他们的人品和能力能不能胜任,选举之后也没有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班干部的职位也没有轮流的更换,导致了学生之间的不团结,凝聚力不强,更有甚者挫伤了其他同学服务班级的积极性。

(三)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在大多数的小学里,每个班集体都制定了自己的规章制度、班级目标、班规以及奖罚制度,但班级的执行力度却跟不上,导致很多制度形同虚设,甚至有些制度脱离实际无法实施,有些制度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偏差,造成学生对班集体的不信任。

(四)班级管理模式单一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七岁到十三岁,但学校对这些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同样的管理模式,这种做法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由于十二岁的学生心理已经慢慢成熟,跟七岁幼稚的学生的心理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班级管理的模式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变化。(五)教师的班级管理观念比较落后,随意性比较强有些班主任心里没有班级管理的大纲,也没有制定具体的管理模式。一是观念陈旧,就是凭自己的主观经验,采用“管、压、卡”的方式;二是缺乏民主,在管理班级时说一不二,高高在上。

二、解决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对策

(一)构建多元化的管理模式

对于七岁到十二岁的小学生来说,要注重习惯的养成,培养他们在生活方面的一些好习惯;对于十二岁以上的学生,要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教育他们乐于助人,团结友爱,并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参与班级的管理。班主任对十二岁以上的学生可以适当“放权”,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体,成为班级的主人翁。通过投票来决定班干部,而不是班主任自己一个人做决定,当然,选出来的班干部需要责任心强、有能力。遇到班级问题,班主任也可以通过开班会的形式听取建议再做决定,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让学生热爱自己的班级。

(二)班主任监督落实班规、奖罚制度

学生们向来不喜欢约束,自然也不会喜欢班规和惩罚制度,所以班规以及惩罚制度如果没有班主任的监督,光靠学生自己去执行是不可能的。做为班主任,要加强监督,让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实行赏罚分明,让学生明白,自己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三)构建和谐、团结的班集体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多与学生交流,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去,都有展现自己风采的机会。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对学生保持耐心,与家长保持联系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哪怕是那些任性、自私或孤僻的留守学生,班主任也应该对他们多些耐心、多些关注。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生的父母进行联系,关心他们,感化他们。班主任要关注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不能因为一些学生身上的不良嗜好就放弃他们。

三、结语

作为一名教师,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对班级管理的模式进行调整。通过耐心、真心、爱心,教育和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当下教育要求的不仅仅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更在乎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远.小学班级管理有效性[J].学周刊,(8):195-196.

班级管理心理学的意义探讨论文 第7篇

关键词:心理学;班级管理;意义

一、自我认知促使我确定心理学为班级管理的利器

(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自己对心理学的热爱,对人际交往的敏感度,对人情世故的体察入微,对学生的洞察力,让我很多时候会凭直觉发现很多班级和学生的问题,并找到一阵见血的解决方法。慢慢地,我也习惯于用这些思维方式去进行班级管理。个人认为,做事对人,抓班风、学风,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解决问题,事半功倍。

(二)通过心理侧写准确把握学生复杂的人格

每次带新班,我都会做房树人的测试。这是根据精神分析的心理学理论设计的,也是一种投射的分析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图画的画面,来分析画者的内心世界、性格、曾经受过的伤害以及是否有某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强迫症。案例:班里一位性情忧郁、比较自闭的女生,画了一个有很大树冠的树,自己侧着坐在树下,头发飘散在风中,整幅图使用了很多阴影打底色。这意味着这个女生的社会存在感很低,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家庭中父亲的权威过大。这与这个女生的平时行为举止是合拍的。她对父亲很反感,讨厌他的说教和所谓的无微不至的父爱。另外,她喜欢写玄幻小说;最严重的是总是说她自己不孤独,每天和一个妹妹玩,还喜欢看恐怖片。通过与她父亲的沟通,得知几年前,她的父母想要个二胎男孩,但是失败了,父母情绪很不好,影响到她。我采取了及时的家校沟通,也关注孩子每日的情况,让她承担少量的班级工作,表扬她的作文的灵性,增强她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以及明确自我认知。孩子的心态阳光了很多。虽然帮不了她一世,但是高中生涯这个关键的时期的修正,对她一生还是大有裨益的。

(三)心理小游戏在适当时机的介入

高考前一个月,学生有些浮躁,重本的觉得自己差不多了,不用学了;后进的觉得学了也没用;中间力量也不堪重负,懒散很多。整个班级像一潭死水,不见波澜。我在想,这个年纪是朋友大过天的年纪,我的鼓励和警告已经做了基础,剩下的工作应该让孩子的同龄人去做,这可能会是一剂强心针,会是清新的春风,让他们在混沌中,重新开启能量大门。于是,我让他们每个人在卡片上写身边某某同学具备的对高考致胜的优势和面对高考要警惕的劣势。大家玩的很嗨,也彼此得到了鼓励和提醒。整个班级又活了过来。

二、熔炉锻造―――中途接班的快准狠

高一刚刚分班,面对学生来自20个班级,班风复杂多变,我在第一个月严格地操控每一件事情,打算先把口袋扎得严严实实,以后再人性化地放开。面对分班,是要进行整理多样化学生的,树立属于这个班的特有的班风。而这一步,我个人认为是要铁腕一点的,是要大棒的,不能怀柔,没有太多商量的余地,否则就还是杂乱。而恰恰因为第一个月的我的一家言,导致了学生的抵触。但是,我有耐心,就像第一个班会课,我承诺的那样,我们要相处两年半,你们会理解老师的狠心和苦心,你们等我一个月。我充分利用了每月一次的文明班评比,用数据为显像,德育为隐像的途径,进行班风、学风的整风运动。文明班评比项目覆盖高中德育很多方面:社会规则感、班干部管理才能、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师生沟通能力、师生信任感、美育等。文明班不是班主任自己的事情,是一个绝对可以达到双赢甚至全赢的。我们可以训练班干部管理能力,训练学生的规则感,我教育个别学生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班规、校规的遵守如果对你都构成难度,以后,进入社会,你会感觉更不适应。因为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我们一定要符合社会规则来做人、做事。

三、在语文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心与心的走近

(一)笔谈―――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一把钥匙

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面谈更加行之有效。人面对文字,是很放松的,容易说真话。我每次带新班都让学生准备一本“随笔本”,周记一篇,字数、内容不限,写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就好,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很快地,对学生不说了如指掌,也八九不离十。这样对学生的管理,对班级的管理,豁然打开一片天地,有的放矢,行之有效。我相信,这个本子上面的文字,就是他们的生身父母看到,也会惊喜无比。它是我和学生们一生的秘密。

(二)课本剧表演中,塑造健康人格

1.创造和谐氛围,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戏剧表演交流的沟通对于培养学生自信心都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友好平等的交流。2.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剧本的创作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斗志,培养其创新能力,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正面和负面的情绪,并借助表演这一平台,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3.培养积极心态想要表演出美妙的意境,领悟出美妙的艺术行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通过长期的、刻苦的、科学的方法训练而成,而这个学习和欣赏戏剧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心理过程。班级一名在戏剧学习中稍带自卑情绪的学生,在不断的鼓励与引导下,不仅摒弃了自卑的情绪,且整个状态也极为放松,充满了自信,并学会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四、结语

我的目标是做一个“体验型”班主任。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形成了个性化的思考和见解,树立探究意识,提高自身的专业反思能力和创新素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师生幸福成长。与此同时,我能很好地进行家校合作,家长的支持是强有力的教学后盾,支撑我的班主任工作。我的班主任的工作理念是“以仁为本,法理先行;生本为源,师导入流;身心发展,全面创新;言传身教,静水流深。教育无它,惟爱与榜样而已。生所欲与之,生所恶勿施。”

对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探讨 第8篇

一、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学校与一般的中学相比, 无论是在学习模式的组织上, 还是在学生的特点层面都有着区别, 而目前职业学校采用的班级管理模式与职业学校的具体情况有着一定差距, 这导致目前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突出的表现在以下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两个层面, 具体分析如下。

1、班级管理理念偏颇

班级管理的理念直接决定了班级管理方法, 并最终在班级管理效果层面体现出来, 目前职业学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普遍存在错误的理念, 即认为班级管理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服从学校以及班级的各个规定, 这种理念导致班级管理走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班级管理成为了老师管教学生的一种工具以及载体, 无论是方法的选择, 还是管理制度的制定都是为了管教学生, 这中理念指导下的班级管理很容易导致导致学生的反感。职业学校学生本身都比较具有个性, 个性特点凸显使得管教式的班级管理很难推行。在此理念指导下的班级管理工作不是以学生为本, 而是服从以及服务于学校管理的需要, 本末倒置的教育理念必然导致班级管理的问题重重。

2、班级管理方法单一

班级管理方法的单一也是目前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不同否认的一点就是职业学生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老师传统眼光中的问题生, 这部分学生调皮、难管, 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往往采用说教式或者惩罚式的班级管理方法, 这种方法很多时候不仅仅不能达到目的, 相反还会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与此同时, 一些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 不顾场合, 不顾学生自尊的做法也很很容易让班级管理走向对立面, 班级管理不仅仅是一门技术, 同时更是一门艺术, 班主任如果不能灵活的运用做种班级管理方法必然会导致班级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3、班级管理制度僵化

班级管理制度是班主任进行管理的“法宝”之一, 应该说良好的制度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是观察目前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制度存在很多的问题, 这大大制约了班级管理制度有效性的发挥, 班级管理制度层面的缺陷主要由以下几点:首先就是惩罚性的制度要多于奖励性制度, 负强化制度的效果要远远差于正强化制度;其次就是制度的制定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诉求, 各项制度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学校的管理, 而不是为学生服务;三是制度没有权变性, 即管理制度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环境变化, 这很容易导致制度效果的大打折扣。

二、提升职业学校班级管理水平的几点体会

鉴于班级管理的重要作用, 结合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 本文认为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应结合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来不断探索, 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正确班级管理理念

班级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实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良好互动, 在互动过程中, 班主任只有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 各项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做到有序进行。在以人文本历年的指导下, 班主任在具体的工作中要采用人性化的工作方法来关心学生, 这种关心不仅仅是对学习的关心, 同时更是对学生思想情况以及生活的关心, 不仅仅贯穿到课堂之上, 还应扩展到课堂之下。举例而言, 当学生学习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找他们询问, 帮他们解决难题, 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很关心他们的。在课余时间, 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这样不仅能够跟他们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到学生的情况。在以后的教育中, 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让大家参与集体活动, 这样可以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灵活使用班级管理方法

在班级管理方法层面, 也应有所改进, 通过采用更加灵活的班级管理方法来克服以往说教式的班级管理方法所带给学生的负面情绪。目标管理法是目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效果不错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克服了以往班级管理方法的缺点, 既往的班级管理方法都是老师单方面的进行管理, 从来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主观感受。而目标管理方法则克服上述班级管理方法的缺点, 目标管理充分的照顾到了学生的主观感受, 通过设置目标来引导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技校生多数是学习目标不明确, 缺乏人生目标。让学生有一个总体的目标, 之后再引导学生设定个人目标。有针对性的确立每个学期的目标, 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帮助他们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如果目标太高, 学生达不到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与此同时, 为了实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班主任还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管理的方法, 通过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方法的开展将能够大大改善以往班级管理中学生被动的状态。

3、加强班级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对于班级管理而言同样意义重大, 通过制定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来实现班级管理做到有章可循, 有制度可依靠。技校生普遍缺乏约束能力。跟着感觉走, 我行我素, 追求自我满足。那么为了避免班集体出现不和谐气氛, 所以必须要有制度约束学生, 增强自控能力, 这样我们在校纪校规之下制定班规, 健全各项制度。有操行评定量化管理制度, 主题班会制度。宿舍管理制度, 课堂纪律管理制度。良好的班级中管理制度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首先就是制度应体现学生的诉求, 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意见。其次就是制度应具有适度弹性, 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反馈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增强制度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三是制度应具有公平性, 即制度面前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包括老师在内也要遵守制度, 通过率先垂范实现人人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围。

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班主任, 不仅仅需要树立良好的班级管理理念, 更需要在不断地探索中进行大胆实践。“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班主任应树立长期工作的理念, 寄希望于一朝一夕就实现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是不现实的, 班级管理工作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需要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不断大胆创新班级管理方法, 从而实现班级管理水平的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陈二华.如何加强职业学校班级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 2011 (16) .

[2]、李海清.浅析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J].科教导刊, 2011 (13) .

[3]、关纬朝.浅谈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J].中外教育研究, 2009 (12) .

[4]、李卉.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着力点[J].成功 (教育版) , 2010 (7) .

班级管理对托管生管理的探讨论文 第9篇

一、转变教育思想,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主体教育出发,现代教育观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做主人,教师必须先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再加强学生自身主体意识,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来展示学生主体人格。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学生已经习惯于做一个在家服从家长,在校顺从老师的乖孩子,但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按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乖孩子已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仅要自己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更要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真正成为教育主体。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一系列“小主人”活动,如“我是班级小主人”“我爱我班”“我为班级添光彩”等班队活动,告诉学生他们是班级的主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也为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改革班级管理模式,建设自主管理型模式

现在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大多事无巨细,一统到底,形成了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即使班干部其定位也只是老师的助手的局面,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必须改革现在的班级管理模式。

首先,改革班干部选举办法。以前,班干部通常由老师指定,或老师提名学生选,或者直接由学生无记名投票产生,虽然两者也属民主选举,但学生头脑中有一种定势,即老师经常表扬的一定是好学生,是班干部,导致了每年选出的班干部总是那几个成绩好的好学生。在实践中,本人采取了学生竞选的形式,只要自认为哪个职位适合你即可参加竞选,每个候选人进行一周左右的实际工作,展示自己才华,然后由学生投票决定正式人选。通过参与竞选,使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有了获得成功的机会,使一些成绩不太优秀但工作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更使成绩优秀的孩子也注重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与能力。

其次,改革了班级干部设置体制。在实践中,把原来的几名班委扩充成班级委员会,设正、副班长负责,在班级委员会下设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少先队宣传员等,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各委员还可以按需要招聘自己的助手等,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精神,锻炼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使更多的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再次,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通过在班级委员会外,另设一个独立的监督小组,其组成人员由学生轮流担任,以监督、检查班级委员会的工作,如果学生对班级委员会工作有意见,可以向监督小组进行投诉,由监督小组进行调查处理,并做出汇报。这样,使学生在行使班级管理权力的同时,更感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制约,一种监督,从而不断完善其工作。

最后,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危机意识与合作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竞争,可以使学生在竞争中既培养了竞争意识,又提高了竞争能力,同时养成了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向上,坚韧顽强的品格。通过期末述职考评、末席淘汰等方法,使每个参与管理的学生有一种危机感,使他们知难而上,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在竞争中,更强调一种合作意识,使他们看到只有合作起来,团结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使学生能尝试建立一种民主、合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自主管理氛围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能力毕竟有限,因此,教师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及时指导学生的工作,为学生创设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根据班级特点,能动地、自主地做好自己主管的工作。如果教师要么包办代替,要么放任自流,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不利于建设一个自主管理型班级。

在实践中,要求学生各司其职,班级委员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每开展一个活动,做出一项决议都要集体讨论,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情况下形成最终方案,再由班级委员会向教师汇报。一般情况下,只要没有大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按既定方案去完成工作,即使有不周之处,也可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通过四年的努力,现在学生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班级工作有了很大起色,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成为了主人,初步建立了一个学生自主管理型的班级。

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探讨论文 第10篇

1.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学生成长发展

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重新树立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认可,明确自身价值,从而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管理。此外,教师也应做好榜样作用,言传身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以及学习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优秀的学生不偏袒,中间层次以及后进生多鼓励,对后进生进行课后辅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习惯,形成顽强的意志品质。

2.实现自主式班级管理

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增强班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班级管理是自己的事情,班主任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学生自行管理班级时,应将班级管理各项工作分配到个人,实行责任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由学生民主投票选择班级干部,并加强对班干部工作的监督,使班级管理更加有序、顺利。在班级管理中,要多注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的表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班干部考核,定期进行换届选举,选出学生心中的班干部,形成积极健康的班级风气,促进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此外,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应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班级管理目标,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目标,并将总目标划分为各个阶段的小目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工作的进行。指定的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明确班级管理发展的方向,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

3.多渠道管理,促进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

初中阶段,学生容易出现叛逆的心理,在教育和管理中经常与教师对着干,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和认可,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善于学生的自身价值,拓宽学生发展的渠道,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得以体现,从而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班主任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特点为出发点,实现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例如班级中有学生喜欢音乐,就将他们组织起来,成立音乐协会,举办自己的小型音乐会,喜欢文学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文学社,进行文学创作,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使自己的兴趣和欲望得到满足,也能够锻炼自己的自信心。此外,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成绩、自我管理、发展等进行打分,最后根据一定比例算出总成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教师进行评价,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树立自信心。班主任应多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更多的展现自己,获得成功的满足。

二、结语

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探讨论文 第11篇

班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班主任只有抓住班级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才能切实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而班级管理的主要矛盾就是形成集体的核心,只有形成核心,并发挥核心的作用,才能成为有活动能力的集体。选拔和培养班干部是形成核心的主要方面。因为优秀的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更是教师的左膀右臂,班干部能否团结一致,充分发挥出核心骨干的作用,将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成效。因此,班主任应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抓住班级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提高管理质量。

1.选拔

如何选择任用班干部,往往关系到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成败,班干部是否选得好、选得准,对班级管理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选择班干部要把握一定的标准,一般认为应选择一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此外还应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①有为集体服务的思想和热情;

②有较强工作能力和某一方面特长;

③有较强的责任心、处处以身作则;④是非界限比较明确。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完全符合以上标准的学生并不多,所以班主任应从实际出发,从比较中加以取舍,不能求全责备,关键还在于日后的教育和培养。此外,班主任还应按照教育的目的要求,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轮换部分班干部,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班干部相对稳定,又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让学生都能受到教育。

2.培养

对班干部既要用,又要对他们进行培养,指导和提高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一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①帮助班干部树立服务意识,教育他们谦虚谨慎,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②培养帮干部独立工作的能力。定期组织一些培训,鼓励学生干部写出体会和总结经验,定期组织干部交流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等。

③严格要求,一视同仁。对待班干部的态度问题是初中生比较敏感的问题之一,而这往往是班集体核心能否形成的关键因素。因此班主任不论是对待普通学生还是班级干部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④做好评价工作。这是对班干部学习、工作、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检查和督促,评价可以不断地提高班级干部工作的自觉性,激发班干部工作的热情。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因此,班主任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参与能力。没有教育活动的开展,就不能产生教育影响,也无所谓教育效果。也就是说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就要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达到这一“彼岸”。开展各种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又能满足青春期初中生的心理需求。班级活动的主题的选择可以是:

①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确定主题;

②根据节令、纪念日确定主题;

农村地区小学班级管理探讨论文 第12篇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严”字当头,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把握好“严”的尺度,做到宽严相济。对于农村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长年在外地打工,使很多学生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学生长年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还有一部分由于家长离异而导致很多学生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这些学生普遍存在对学习缺乏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遵守课堂纪律等不良习惯,但是这些学生都非常善良、淳朴,他们虽然学习成绩较差,但在学习与生活中更希望得到关注与认可,他们在很多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该让他们都得到更好地发展,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班主任需要对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个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弄清每位学生个性品质上的特点,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对以后有的放矢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每一名学生在班级管理中都有被人关注与认可的心理需求,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样心理,在班及管理的过程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与激励,不断激发这些学生的上进心,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善于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也让这些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与同学对自己的关爱与关注。

二、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制度面前做到人人平等

1.班级管理应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班主任在管理中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更全面的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生活实际与个性特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多看,多问,多听,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学生的特点、心理,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在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与学风,进一步管理好整个班级。

2.班级管理要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在一个班集体内,班主任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建立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班级管理机制,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能够保持持久的发展。

3.班级管理过程中要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制度面前“生生平等”。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时,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体现出班级小主人翁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才会自觉遵守自已参与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用班级管理制度来约束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真正相互监督,共同遵守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在班级管理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实行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的民主管理方式,在制度面前做到人人平等。班主任的模范行为,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声的教育,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很多行为习惯与语言都来自于对他人的模仿,而学生生活环境中家长与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三、班级管理中采用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动员学生集体帮助后进生转化

上一篇:韦达定理代数式的值教案下一篇:安徽省建筑业企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