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2024-05-27

论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精选6篇)

论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第1篇

论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形象

摘要:在鲁迅著作中,有些作品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20世纪初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驰名世界的典型。在这长长的农民形象的画廊中,有以精神胜利法著称的阿Q,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倔强泼辣的爱姑,有慷慨好客的六一公公等。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是旧中国农村中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其形象的典型意义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妇女的经济枷锁和精神摧残,本文从祥林嫂所处的社会环境及自身原因的影响,通过揭露祥林嫂悲剧命运分析了封建迷信、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共振现代读者珍惜生活中的幸福。本文认为,鲁迅塑造的祥林嫂形象,具有探索农民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的意义,在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今天,鲁迅的作品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悲剧命运 封建迷信 封建礼教 社会本质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他灵魂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鲁迅的精神成为我们民族走向现代化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从最具体、最普遍的社会感应和现实考察中激发出的主体意识,表现出人道主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表现为对现实实行文明启蒙和现代化改造的意志。二是鲁迅辉煌的创作成就,奠定了现代文学的基础。小说《祝福》便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典范。

《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是封建社会中国农村妇女最典型的形象代表。历史和现实社会总是呈现出异常复杂的面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主要是由这种复杂的历史条件和人物关系造成的。《祝福》中深刻地描绘出复杂的祥林嫂时代背景,真实地描述了社会环境对形成祥林嫂性格的作用,它所刻画的复杂性格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但鲁迅在《祝福》里,不仅十分重视描写影响人物命运、铸造人物性格的复杂环境,而且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个体生存的全貌,祥林嫂的命运早已不是她自己个体的命运,她已经成为旧社会中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的代表,肉体遭受压榨、蹂躏,精神也受到摧残和毒害。而作品中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神的刻画,也生动体现了祥林嫂性格的发展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她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从而印记着祥林嫂悲剧的一生。

一、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迷信、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攒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祝福》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作者在浓墨重彩地描写祥林嫂三次肖像的同时,还作了独特的构思,让祥林嫂的每一次悲剧都发生在春天。

首先,看她最初的身份——童养媳。她有一个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正值如花的年龄,却要在婆婆家里当牛做马,把自己的青春支付在无穷无尽的劳作中,封建夫权剥夺了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春天。

其次,她第一次丧失,也是在春天。如果一直做童养媳,生活再苦再累,总有小丈夫长大的一天,丈夫成人后总会给祥林嫂一些依靠,不幸的是在婆家失去青春自由的祥林嫂,又在春天里失去了丈夫。在当时的中国的农村,女人失去丈夫就意味着更要听从婆婆的呵斥,要谨遵着“从一而终”的信条,所以在这个春天,祥林嫂失去的不仅仅是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更是她做一般妇女的权利。如果说有小丈夫的祥林嫂是婆婆家的媳妇兼佣人,那么春天里失去丈夫的祥林嫂则成了婆婆家里纯粹不用付钱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随人使用随人买卖。为了躲避婆婆难堪的虐待,祥林嫂逃到鲁家做了一个冬天的短工,在有了短暂自由之后的新春时节,又被婆家人五花大绑而去。婆婆为榨取祥林嫂最后的一点价值,又把她卖到贺家坳。

再次,看祥林嫂一生中的又一次打击——在春天里再度丧夫且失子。嫁到贺家坳之后,尽管祥林嫂没有逃脱被卖的命运,但是她却有了一个有力气、会干活的丈夫,有了个白胖的儿子,日子可以说舒心了不少。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可怜的祥林嫂在春天里再次被抛入不幸的深渊。壮如牛的丈夫因伤寒 而死,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三纲五常”的封建社会里,女人寡而再嫁,本来就要无辜地背上不贞的罪名,再加上一寡再寡,更无端地要让满脑子封建迷信思想的人们加上“不祥”的罪名。没有了丈夫,祥林嫂还可以有做母亲的权利,但是祥林嫂的不幸仍在春天里延续,狼叼走了儿子,也叼走了祥林嫂所有的希望和生命力,甚至封建族权这条豺狼还叼走了祥林嫂夫妻二人苦心经营的家——大伯把她赶出了家门。

最后再看祥林嫂在新春的祝福中倒毙。一寡再寡,失去青春的祥林嫂,在给鲁家付出青春血汗之后,被鲁四老爷借助于封建的政权逐出了家门。流落街头的祥林嫂由于受到封建神权的毒害,在新春到来之时,又诚惶诚恐、瑟瑟缩缩地承受鬼神思想的折磨。春天本是让人充满希望的季节,鲁镇的人们在祝福的声声祈祷中盼望着幸福降临。然而无依无靠、走投无路的祥林嫂却在连绵不断的爆竹声中,带着被分尸的恐惧寂然逝去,为自己凄惨悲凉的命运划上了句号。

祥林嫂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春天里发生,作者这一匠心的构思,让读者能更深刻地把握祥林嫂的悲剧性,让读者明白在封建四权的统治下,像祥林嫂这样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生命中是没有“春天”可言的,封建迷信、封建礼教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夺走了像祥林嫂这样千千万万个劳动妇女生命中的一个个春天,直到吞噬她们的灵魂。

祥林嫂是要强的,是上进的,是不屈服于命运的,但她的境遇是悲惨的,这根本的实质还来自于社会和个人的因素。

二、祥林嫂的悲剧成因

(一)社会原因

1、封建迷信的控制 祥林嫂貌似自杀,其实刽子手很多,最先揪出来的应该是“封建迷信”。小说为什么取名叫“祝福”?“祝福”本是一种迷信习俗,借新年前的祝冬福向鬼神祈求新的一年收成好,事事顺利,将种种追求幸福的愿望包裹在了各种散发着浓厚的迷信色彩的活动中,由此营造了全文的迷信氛围,说明鲁镇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的整个大环境。“祝福”是封建社会最富有特色的迷信活动,因此在祝福活动中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被赋予得淋漓尽致。文章取名为《祝福》,为鲁镇、鲁四老爷、祥林嫂等人为何如此相信迷信奠定了大的背景,推动了文章整体迷信活动的发展,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感染力。“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以表达鲁镇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愿望,相信鬼神能够给他们带来美好生活。

在浓厚迷信神权思想的笼罩下,鲁四老爷作为封建宗法的执行者,当祥林嫂刚进鲁家时,鲁四老爷见到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皱一皱眉头”,讨厌祥林嫂是个寡妇,在鲁四府三番五次祭祖祀神时,鲁四老爷又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祝福用的祭器,认为“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鲁四婶在安排祭祀福品时的三次喝止,不允许祥林嫂碰祭器,使得祥林嫂一次次的失去了“祝福”的权利;为了重新获取“祝福”的权利,在柳妈的怂恿之下,带着封建迷信的枷锁,祥林嫂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得到的仍是鲁四婶的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的喝止,是封建迷信的歧视,一次次让祥林嫂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了,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亡的道路。

祥林嫂可怜又可悲的地方就是她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份子,在受尽了封建礼教与迷信的迫害后,却又自觉和不自觉的去维护封建礼教与迷信,自觉的深受迷信的控制和摧残。比如,柳妈嘲笑她的疤痕,用鬼神威吓她,劝祥林嫂去庙里捐个门槛,第二天一大早,祥林嫂花了极大的代价去捐门槛,表明她信服了神权迷信,并维护封建迷信思想的威权,要以门槛作为替身给人“千人踏,万人跨”,好赎自己一世的“罪名”,试图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免得死后到阴间再受酷刑。在封建迷信的高压与愚弄之下,祥林嫂的灵魂被一次次的残害扭曲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她不但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是摧残她的主要敌人,而且还常常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它,对灵魂的疑问,希望死后不至于受到鬼神的惩罚,可见祥林嫂对鬼神的迷信之深。然而一切都是枉然,祥林嫂无法挣脱封建社会和宗法制度的摧残,成为了封建迷信控制下的奴隶,境遇每况愈下,终于被逐出鲁家,后来沦落街头,成了气概,就在家家户户忙着”祝福“的时候,失去祝福权利的祥林嫂终被穷苦夺去了生命。

2、传统礼教的束缚

在旧社会,封建礼教成为人们思想中的一个毒瘤,鲁迅先生在《祝福》中,以祥林嫂之死为我们打开了传统文化极具毒性的一面,祥林嫂作为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不仅自己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且来自周围群体伦理道德的指责,封建礼教的思想毒素不仅流散于整个鲁镇,更进一步侵蚀着每个人的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一个封建帝王,但中国农村的状况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在鲁镇这样一个封闭的农村社会中,封建势力对农村的统治依旧,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依旧。鲁镇是封建礼教罗网笼罩下的整个黑暗社会的缩影。这样冷酷的社会环境怎会没有祥林嫂们的悲剧?

《祝福》中的祥林嫂可以说就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在鲁镇,她是以劳动工具的身份出现的。她希望以自己全部诚实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此外,她对生活没有什么所谓的非分要求。她出身卑微,她没有姓名,也没有人去关心她的姓氏。她从来没有怀疑过她自己为什么满足这种奴隶式的生活,她只想维持这种奴隶式的生活。在等级观念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最低的,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之一的封建礼教历经二千余年的发展,在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无孔不入。祥林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她尽力维持这个奴隶地位,也正是因为封建礼教的束缚使她不敢越雷池半步。所以她很满足于付出很多得到很少的生活。

但是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的中国,她的那种通过自己诚实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机会的希望已很难维持了。当她初失丈夫,成为寡妇时,她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但封建礼教如同一把无形的枷锁死死的缠着她,慢慢的侵蚀着她的灵魂。对她这个寡妇的到来,鲁四老爷第一个感觉就是“皱眉”,因为她是一个寡妇。按当地的习俗,福礼由她做,会给他带来不祥的征兆,封建礼教之网己经悄悄的散开了。她在鲁四老爷那里感到满意的生活很快因她婆婆的到来被打破了。她被她的婆婆“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强迫嫁到山坳里去了,抬到男方家后,她拼命反抗,以致使她的头“撞香案角上”,留下一个永远消灭不了的伤疤。但只要能够不受侵扰的依靠自己的劳动平静生活下去,祥林嫂也还是能够感到满足的生活下去的。她对生活的要求,始终不过是要过一种平凡的起码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种平凡的起码的生活随着她的男人的死亡而终止。封建的族权制度又一次抡起大棒,施加在她的身上,丈夫死了,儿子又被狼叼吃了,遭受灭顶之灾的她,再次回到鲁四老爷家里,已经让他感到她是“败坏风俗”、“不干不净”。这一次她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在祭祀时干这干那,担当一切了。她已经失去了主人对她的信任,祭祀时不让她沾手。因为封建礼教的歧视,她想通过自己诚实劳动得到主人信任的希望破灭了,对她是沉重一击。在封建礼教下的祥林嫂想做奴隶而不得。

叼走阿毛的是狼,夺走贺老六的是疾病,把善良的祥林嫂逼上死路的是比狼和疾病还要凶残的封建礼教。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性。

(二)个人原因

1、反抗性质盲目

主人公祥林嫂在迷信的控制和传统的束缚下并没有一味地顺从,也进行了一次次的顽强反抗,可对抗到最后并没有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并最终沦为乞丐,主要还是祥林嫂反抗的性质是盲目的。

为了逃避婆家的难堪虐待,她到地主家帮工;为了反抗婆家的捆绑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挣扎;为了摆脱灵魂上的迷信枷锁,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去捐门槛;临死前大胆的怀疑灵魂的有无。这些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她被卖改嫁时的出格反抗是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是受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女不嫁二男”等封建伦理思想的毒害;她之所以倾其所有到土地庙里捐门槛;临死怀疑鬼神有无,是她听了柳妈的迷信话语,怕死后被据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因此,她的反抗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抗争,她的抗争是为了做稳奴隶的抗争,她的抗争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色彩。由此可以看出抗争的性质是非常盲目的,抗争的结果不是跳出“苦海”而是进了“狼窝”,最后怀着这种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

2、反抗软弱无力

正因为反抗的性质盲目,所以导致祥林嫂反抗的软弱无力。她的追求和抗争大致是由出逃、抗婚、捐门槛和问灵魂四个层面构成的,而每一次的抗争似乎只是对封建社会的一次又一次的妥协。

第一次反抗是出逃,因不愿被婆婆逼迫改嫁,祥林嫂逃到封建正统代表人物鲁四老爷家做工,他勤快地“工作”“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日子很快的过去,她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在地主家受着剥削,似乎她心甘情愿地做奴隶,并且很满足,因此第一次反抗却也成了与封建正统的妥协,为以后祥林嫂抗争无果做了铺垫。

第一次反抗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反而遭受更大的打击。当祥林嫂的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封建礼教的捍卫者们也会表明他们的坚定态度,鲁四老爷不会因为她做活勤快而保护她。对于倔强的祥林嫂是要以死相拼的,她进行了“出格”的反抗。这“出格”的闹,“异乎寻常”的以死抵抗确实撼人心魄!然而她抗争的原因其实就是她脑中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女子从一而终”的夫权思想。因此,她的这种抗争却维护了封建礼教,她根本无力冲破那浓厚的封建礼教和沉重的枷锁,只能成为它的牺牲品。祥林嫂反抗后屈从了,“到了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在别人看来她完全是白折腾,甚至让人们怀疑她当时是不是假装的。

第三次反抗是捐门槛。当夫死儿亡后,再到鲁家时,鲁镇人们都把她当成一颗灾星,每个人都鄙视她、冷漠她,她不甘被人唾弃,于是在柳妈的“好心”指点下,不惜用“历来积存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多次反抗的失败,使她不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是用祈求神灵的方式,希望自己的命运有所好转,然而事与愿违,在冬至祭祖时节,做的很出力,却遭到别人的大声呵斥,精神上再次受到严重打击,最终失去了做奴隶的资格而被主人赶出去。

第四次无声的反抗是在她临死前的一天,对灵魂的质疑。祥林嫂遇见我。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对灵魂怀疑的反抗带有浓厚的悲剧意义,她对封建礼教和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只是希望死后能见到儿子,而又不被锯成两半,至始至终都沉浸于封建制度的控制下。

三、悲剧命运所揭示的社会本质

勤劳、善良、质朴的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生活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她,几经抗争非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被践踏、被愚弄、被鄙视,而最终被吞噬。祥林嫂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深刻地观察了中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不幸人们的命运而加以典型化的一个完整的悲剧性格。这个形象揭露了全部封建宗法社会的思想和制度——政权、族权、神权、夫权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这个真理。鲁迅先生用其对民族、尤其是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的广大而深刻的关爱,继“救救孩子”之后,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发出了又一声呐喊:“救救祥林嫂!”通过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揭示了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千百年来黑暗落后的根源——整个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而推翻这个黑暗的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唯一出路,是中国的唯一出路。祥林嫂是我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个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是千千万万中**亲悲惨一生的生动写照。

四、健全的社会制度对人健康生存心态的影响

人,作为社会的个体,他们的心态构成了社会心态体系。社会心理状态包括两个方面:积极的社会心理状态和消极的社会心理状态。积极的社会心理是一种昂扬的社会情绪,它推进这社会朝着进步发展的方向前进;而消极的社会心理则是一种不成熟的社会心理,由于其不成熟的心理表现使得社会朝着后退和腐败的方向行走。

一个健全的社会是一个符合人类需要的社会。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有一些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观。马克思认为,只有当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抽象的公民,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人劳动、自己的个人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的“原有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成为社会力量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当做政治力量跟自己分开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

所有人,呼唤具有现代合理性的健全社会。健全社会离不开健全的机制,健全的社会机制离不开健康积极的文化精神和健全的个体心态。社会制度与个体心态始终是相互制约相互发展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一个良好的社会体制,势必会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氛围,在这个环境下,人们能够按照各自的意愿生活,自由、平等是社会的主流。个人心态同时也映射着社会制度,当个体心态健康和谐是,社会一定会向着更加民主、更加理想的制度迈进。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2、陈思和、宋炳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3、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4、朱晓进、唐纪如主编《鲁迅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5、雷达主编《新中国文学精品文库杂文集》,海天出版社;

6、鲁迅《鲁迅小说全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7、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1981年版;

8、刘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9、李国平主编《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论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第2篇

来宝云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剖析鲁迅三篇作品《祝福》、《离婚》和《伤逝》中的妇女形象,从而探索鲁迅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妇女四权封建制度个性解放

参考文献:《祝福》、《离婚》、《伤逝》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始终一抨击旧势力、揭露社会中的黑暗现象为己任。他的笔端时时触及社会现实,贯穿着始终如一的革命的明主主义的人文精神。尤其是对处在封建社会最底层,最易被伤害、被侮辱的中国妇女,鲁迅给予极大的关注与同情。对千万这些妇女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鲁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挖掘,表现出作家对妇女问题的深切关心和对中国社会问题的独特见解。在鲁迅的《祝福.》、《离婚》和《伤逝》等一系列小说中,他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生动、深刻而富有典型意义的妇女形象。鲁迅正是通过描写众多妇女的作品,将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妇女悲剧命运的主题,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历史时代。

祥林嫂、爱姑、子君代表不同阶层的妇女形象,她们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用别林斯基的话来说,是“熟悉的陌生人”。通过这三个形象,鲁迅深刻而鲜明地表明了自己对妇女问题的思路: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先取得政治上的翻身,经济上的独立,必须推翻封建制度,必须进行深切韧性的战斗。鲁迅这三篇作品,显示出鲜明的独创性。

被“四权”绳索捆绑的祥林嫂

祥林嫂是鲁迅根据生活的若干真实原型塑造出来的典型。其一是单妈妈,他是个寡妇,却又有同居的男人;其二是乌石山上看坟的女人,儿子在门口剥豆被马熊拖去吃了;其三是宝姐姐,山里人来抢亲,宝姐姐逃走,失足落水,被捞起带走。祥林嫂的形象比原型更集中更概括,是中国贫苦农夫悲惨命运高度典型化的体现。

祥林嫂的悲剧显示了《四权》绳索对农村劳动妇女的捆缚。

族权,不允许祥林嫂守节。祥林嫂的前夫祥林比祥林小十岁,丈夫死后,祥林嫂不愿在嫁,宁可辛勤劳动养活自己,所以她逃到鲁镇做工。她的全部希望和渴求,便是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生存的权利。所以当她来到陆家做工时是“食物不论,力气不惜的······到年底,扫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鲁家)竟没有添短工”。然而他反而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但是,好景不长。在鲁家做工不到半年,她婆婆恃着族权的威势,不但把她想逃犯一样抓回去,且逼她嫁到深山野坳里。因为要用卖她所得的钱,买一个女人给她叔子做老婆。祥林嫂始终没有挣到一个“人的资格”,却像一年赚钱的货物一样被卖掉了。

夫权,要祥林嫂守节。在旧社会,依照旧礼教,“子女一而”,不得再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以,祥林嫂在她前夫祥林(一个比他小十岁的男人)死后,不肯再嫁:被婆婆抓回去逼嫁坳,“在花轿上,她种只是嚎,骂,抬到何家坳,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花轿,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捺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这是夫权要祥林嫂守节造成的后果。在婚后,丈夫死于伤寒,她又要为后夫守节,只能跟儿子阿毛相依为命。

神权、政权要惩罚祥林嫂不守节。祥林嫂再嫁虽非自愿,但毕竟是在嫁了,就是“不守节”。“不守节”就是大逆不道,罪孽深重;不是小罪,而是“大罪”,就要受到惩罚。柳妈因受了封建迷(神权)的影响和毒害,无意之中成了统治者的帮凶,她那有关“阴司”的话

(“这种人活着要受苦,死后还要受刑:阎罗王将她锯开,分给前后两个男人”)使祥林嫂在精神上蒙受极大的压力。而政权的逼害尤烈,“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是政权的化身,它支持或利用其他三种权力逼上梁山害祥林嫂。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做工时,鲁四爷知道他是寡妇后就“皱了皱眉”,不愿意留她。但祥林嫂凭着自己的刻苦耐、能干,还能分配祭祀的酒杯和筷子;当祥林嫂再次守寡后,即第二次来鲁镇做工时,她的遭遇就大不一样了:她不但不能再碰那“神圣”的酒杯和筷子,而且成为人们日常的笑料;更为甚者,当她到土地庙捐了门槛,神气舒畅、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慌忙大声喝道:“你放着罢,祥林嫂!”一句话彻底的对祥林嫂“判了刑”,令到“她像失手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去取灶台,只是失神的看着。直到四叔来上香,叫她走开她才走开”。可见,此时的祥林嫂所受的打击是何等之巨大!就这样,勤劳、善良的祥林嫂被鲁四老爷代表的地主阶级迫害的精神失常,丧失了劳动能力,又被一脚踢开,沦为乞丐,最后倒毙在漫天的大雪中。封建“四权”的绳索有如千金铁链,紧紧地捆缚着祥林嫂,残骸着祥林嫂:夫权要她守节,族权不允许她守节,政权和神权有惩罚她的“不守节”。者深入骨髓的苦楚,使祥林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鲁迅抨击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鲜明的独创性,体现在鲁迅刻画了祥林嫂的几个“不甘于”:祥林嫂不匡于受婆家虐待,逃跑出来到鲁镇做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争的做人的资格;祥林嫂不甘于被人强逼改嫁,用生命来抗婚。再逼嫁的路上,她不但又哭又闹,拜堂时还用头撞香案角企图自杀。虽然没有死,但也撞到头破血流,结果在额头上留下了一个“大家以为耻辱”的伤疤;祥林嫂不甘于百般受人歧视,捐门槛以“赎罪”。为了“捐门槛”,祥林嫂用了在鲁家的全部劳动所得十二元鹰洋;祥林嫂不甘于死后受阎王处罚,临死时怀疑灵魂的有无。她希望没有鬼,死去不用锯开身子来分给两个丈夫,但她又希望有鬼,死去可以在阴间见到唯一亲爱的儿子阿毛,可以一家人团聚。这五个“不甘于”是祥林嫂自发反抗精神独特而鲜明的体现。祥林嫂反抗了族权、夫权,怀疑神权,唯独对压在头上的掌握政权的地主阶级没有明确的反抗表现,这是祥林嫂反抗的局限性。

祥林嫂是鲁迅塑造的“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指:这个形象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看起来似曾相识;”“陌生的”是指:这个形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祥林嫂的一生是苦苦挣扎的一声,其结果,却被地主阶级污蔑为“谬种”。鲁四老爷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个谬种”!地主阶级年终“祝福”,作为酬神祈福的盛举,是要“吉利的”,他们嫌恶穷人在这时死去。祥林嫂的死,首先,祥林嫂不是被柳妈逼死的。柳妈只不过是她死亡的一个催化剂而已,柳妈只是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她不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但是,柳妈让祥林嫂去捐门槛之后,大家对祥林嫂的态度没有变,这是的祥林嫂的心再一次收到了严重的打击,从而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其次,祥林嫂也不是被鲁四爷逼死的。就算没有鲁四爷,也会有张四老爷或者王四老爷逼死祥林嫂的。鲁四爷只是受封建文化影响颇深,以为祥林嫂是个不幸之人。但是,鲁四爷的凶残以及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重要原因。再有,封建思想是造成那个祥林嫂死亡的重大原因。正是因为受了封建思想的影响,大家才会认为祥林嫂有“克夫”之相,才会把被拐卖的罪过强行推给祥林嫂,才会认为祥林嫂的改嫁是个罪过。还有,古片中演到,祥林嫂是在大雪中倒下的,即使这样,我们也不可以说她是死于饥饿或者是寒冷,因为这样说太过片面了。高中的课文中说道,祥林嫂是因为穷死的,这洋的说法更为不准确。我觉得真正让祥林嫂死亡的原因是两方面:一个是封建思想的影响,第二反方面就是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冷酷与无情。这些才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刺激当时人们麻木的心灵。鲁迅在刻画地主阶级丑恶嘴脸的同时,也深刻地写出了祥林嫂是被黑暗势力吞没的。鲁迅不但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作品深刻地揭露旧社会、旧制度的黑暗。祥林嫂的死,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对黑暗的封建制度、残酷的封建礼教血和泪的控诉,她的悲剧更

代表着封建宗法社会里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命运。可以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无论哪一个时期的作品,还没有像鲁迅这样真正写出一个中国妇女的灵魂。因而,鲁迅在这方面的成就是前无古人的。

从敢于闹事到妥协的爱姑

爱故事鲁迅塑造的有一个典型。这个典型,也是鲁迅根据生活的真实人物塑造出来的,是旧中国中产阶层妇女悲惨命运的高度典型化的集中体现。

爱姑是有点“身份”的人,但没有过高的身份。说她有点“身份”,是因为她有“体面”的娘家和“高门大户都走得进的,脚步开阔”的父亲。但爱姑有没有过高的身份,她父亲庒木三到底还不能与慰老太爷平起平坐,更不能跟七大人平起平坐。庄木三父女到慰老太爷家去,只能先进门房和年糕汤,走进客厅里去也只能站着。爱姑看见七大人的头顶是秃的,可是那联合脑壳都红润,便以为那一定是擦着猪油。对于“屁塞”以及那上面的“水银侵”,对于鼻烟,爱姑都一无所知。这些细节描写都说明不能把爱姑的身份估计的过高。所以应该说爱姑是中农以上,地主一下的身份。

爱姑的被迫离婚,说明当时在农村处在中产阶层的妇女,处境仍然是悲惨的。夫权、族权有绝对的权威,丈夫姘上寡妇,不管原配夫人是三茶六礼写来的、花轿抬来的,也不会受法侓保护。只要公婆不喜欢,不管你是不是低头进、低头出,是不是一礼不缺,也只得走。政权是夫权、族权是基础,夫权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闹了几处的离婚事件,只经豪绅七大爷两句话就解决了。一句是;“公婆说‘走!’就得走。”七大爷还振振有词,吓唬爱姑说;“莫说府里,就是上海北京,就是外洋,都这样。”公婆为什么不喜欢爱姑呢?那是因为“老畜生只知道帮儿子”,这说明,在当时衙门八字开,维护的只是夫权、族权的利益;另一句是:“来——兮!”七大爷这一高大摇曳的声音,连爱姑也感觉到“大势已去”,晴天霹雳。爱姑刚才的放肆,刚才的“闹事”、想计回“公道”,已荡然无存。可见,由于七大爷的“威严”,爱姑只好妥协。接着,便是两家互换了“红绿贴”,取消了婚约。可见,“来——兮”这两个字就是离婚的判决书。这就告诉爱姑,即使拼出命来,施家也不会家破人亡,封建政权是绝对维护夫族权和地主阶级利益的。

爱故具有“母夜叉”的性格,撒野、泼辣。丈夫“小畜生”姘上“小寡妇”,“老畜生”又袒护儿子,爱姑要回娘家搬兵讨伐,要出这口“恶气”,要把施家搞得家破人亡。因为爱故是地方上有点权势,有一个乡绅父亲作为靠山,所以她受不得别人的欺负,更不知天高地厚。爱姑能说会道,撒野、泼辣,从她闹离婚就可见一般。她只知道压在自己头上的正是她所信奉的封建主义制度。所以她一开始在七大人面前历数“小畜生”的不是,在七大人面前据理力争,满以为七大人“知书达理,顶明白的“。最后还是七大人的一席话使爱姑如梦初醒,”觉得自己是完全孤立了“。也明白了封建主义的真实面目,可惜为时已晚。爱姑外强中干,对弱者逞强,对强者软弱,从敢于闹事到妥协,这就是爱姑的经历。她为了与施家”赌气”又是吵,又是骂,又是砸,非把施家搞得“家破人亡而后快”。但当他在低位比自己更高的七大人面前,显得那么软弱、无能。当七大人说最后一句话:“来——兮!”后,她不由自己的说:“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的吩咐······。”爱姑的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从敢于闹到彻彻底底的妥协,最终变的恭恭敬敬,唯唯诺诺。

爱姑的悲剧,充分说明了处在中产阶层的妇女,同样摆脱不了遭人践踏的悲惨命运。这种现象在旧中国是普遍存在的,是“熟悉的 ”;爱姑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因而又是“陌生的”,是与众不同的。

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走上绝路的子君

《伤逝》的女主人公子君是鲁迅先生塑造的又一个成功的妇女形象。子君是现代文学作品中一个具有反抗精神、最终被旧制度吞噬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伤逝》写的是知识妇女的悲剧。

子君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为“五四”革命狂飙所唤醒的女知识青年。她常“谈泰戈尔,谈雪莱”,并以这些资产阶级个性主义者的革命思想来激励自己,子君和涓生终于结合了,也曾经有过安宁和幸福。但婚姻自主胜利以后,子君却止步不前,变的浅薄、庸俗、懦弱,与涓生在人生态度上生分歧,爱情终于出现了烈痕。成家后的子君,不但没有像涓生一样继续学习和探索,争取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才能,做一个自立与社会的女子;而是终日全力理家治内,甘心做一个举案齐眉的贤妻良母,她变的浅薄,庸俗和懦弱。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更滋生了她的自卑心理。当她发现涓生开始冷淡她时,也不敢询问,终日提心吊胆,生怕涓生抛弃她。她自觉但又不自觉地走上千百年来中国妇女走过的老路,最后连现实的婚姻自主也不能自主下去。涓生终于与子君分手,子君在绝望中,又回到了父亲的封建家门,在五爱的人间郁郁而死。

子君在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中,曾表现出无所畏惧、超人的勇气,是个勇士。当他的行为受到家里极力反对和阻扰时,她坚定的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何等勇敢!何等坚强!何等自信!这句话显示了子君鲜明独特的个性,这是“五四”新潮对子君的影响。热恋时期的子君,对于路人的藐视、老东西和小东西的侮辱,表现出大无畏的竟然和平静。但子君是在封建正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小姐,他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她的反抗虽然坚决,但不彻底。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君的个性解放终于逐渐显出他的旧面目来。当涓生拿出一张雪莱的半身裸体铜像给他看是,她只草草一看变低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这显示出旧观念在她身上的作用。涓生失业了,子君立即显示出软弱,在经济重压之下,她们爱情的裂缝越来越大。涓生离开他后,她没有争辩更没有反抗,而是静静地让父亲接回原来那个封建的家庭。她最终没走上与旧制度彻底决裂的革命道路上来。

子君的个性特点,是与他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子君的爱情悲剧显示了个性解放的巨大局限性。形象地说明只有进行社会革命,在社会解放的前提下,妇女才能获得真正的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个性解放是人格独立的必要前提,个人的经济独立也只有在彻底的个性解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子君的爱情悲剧说明,没有经济独立,妇女解放就如同空中楼阁,迟早是要倒塌的。而以个性解放为武器,单枪匹马同整个封建势力进行斗争,其结果只能是失败。

为了使自己获得起码的生存权利,祥林嫂一生都在反抗与斗争;而爱姑,反抗更是强悍而出格;子君,自学运用了时代的新武器——资产阶级个性主义和个性解放来对抗婚俗,争取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而反抗队强大的封建社会及其宗法制度来说虽然是微弱的,但却是顽强的,是慢慢黑幕笼罩下闪耀的火花,是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女性······在不远的将来,就要看见辉煌的曙色。”对这些女性身上表现的对封建恶习势力的奋不顾身的反抗行为,鲁迅显然是无限赞同与极力支持的。鲁迅深刻而鲜明地显示了自己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路:妇女要获得真正解放,必须首先取得政治上的翻身,经济上的独立;要达到解放的目的,必须推翻封建制度,必须进行深沉任性的战斗。

鲁迅的作品,像匕首、像投枪,直指封建制度。鲁迅的这些思路,也印证了恩格斯的精辟论述:“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浅析 第3篇

我们从历史文化和伦理道德的透视中, 可知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 千百年来早已把贵贱、大小、上下的秩序布置妥帖了, 容不得人们动弹。所谓“天有十日, 人有十等”, 最下贱的一等叫做“台”。然而“台”还有比他更卑的妻。女性就在这种漫长的封建专制的社会中, 属于下中之下、小中之小、贱中之贱的一类。毫无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她们, 必然处于受害者的被动处境。一方面她们受着封建势力、封建礼教的压迫, 过着悲惨的生活;另一方面封建思想己不知不觉地渗入她们的脑髓, 使她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不自觉地成为封建思想驯服的奴隶和自觉的传道者、执行者, 鲁迅先生正是从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女性身上看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 也看到了女性自身的弱点, 通过对她们不幸命运的描写, “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

《祝福》中的祥林嫂和《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是两位母亲的形象, 她们以安分、驯顺为主要性格特征, 恪守了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贞女节夫的“贞节观”。

《祝福》中的祥林嫂丈夫死后不愿再嫁, 便逃到鲁镇帮佣, 只希望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最起码的生活权利。因此, 当她暂时做稳了奴隶, “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地劳作时, 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 脸上也白胖了”。但不久便被婆家劫回, 牲口一样卖到了深山里。她曾头撞桌角, 以死来反抗这被逼再嫁的命运。但她的这种抗争, 分明是信守着传统的“从一而终”、“好女不嫁二夫”的封建观念。她认定了生是夫家人, 死也要做夫家鬼, 她“反抗”时额角上留下的那块疤痕, 实则正是传统女性所谓“贞节”观念的标记。当寡而又嫁, 嫁后复寡的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的时候, 鲁四老爷视她为不干净的浊物。面对鲁四老爷态度的变化, 祥林嫂如临迷雾直到柳妈的一番话才使她茅塞顿开。因此她才将其一生辛劳所得用来捐一条门槛, 以洗刷因再嫁而带来的“罪孽”。但这最终未能改变她的悲剧命运。正是那些腐烂发臭的“传统”、“封建意识”、“道德观念”重重压在祥林嫂头上, 把她埋得不能呼吸, 不能动弹, 将她一步步逼上了生活的绝境, 终使她怀着对另一世界的恐惧走向了死亡。

《明天》中的单四嫂子和祥林嫂一样有着丧夫失子的不幸命运。她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她时刻牢记“寡妇门前是非多”、“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在单四嫂子的意识中, “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是千年不变的信条, 丈夫死了, 那么她所应该做的便是忍辱负重、养活儿子长大成人, 在寂寞悲苦中打发她的后半生, 这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 更是她理所当然应该选择的活法。作品没有明确地安排她的结局, 只让她做着明天的梦。她寄希望于明天, 幻想她的阿宝明天就会依旧醒来, 好好的活着。“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 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1], 作者抱着对她深切的同情, 没有“惊醒”这位做梦的母亲。然而明天等待她的是什么呢?实在是让人怅惘。

鲁迅先生也曾以理性之笔拨开历史文化的雾障, 揭示女性的命运和生存状态:“我还记得中国的女人是怎样被压制, 有时简直牛羊不如。”[2]“古时候, 做女人大晦气, 一举一动, 都是错的, 这个也骂, 那个也骂。”[3]鲁迅深切同情和怜悯中国女性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并于1918年撰写了具有强烈战斗色彩的论文《我之节烈观》, 谈的就是女性的贞节观, 核心是“节烈”。鲁迅在这篇文章中, 上举三千年社会发展史, 证明近千年来民族的灾难;下联民国以来“表彰节烈”的复古思潮, 深刻阐述了片面强调女子在丈夫死后守节, 在强暴欺凌时殉节, 而纵容男子对女子的玩弄和欺凌, 是一种惨无人道的荒谬行为。鲁迅愤怒地指出:“节”和“烈”是架在中国妇女脖颈上的两把尖刀, 几千年来残害了多少无辜的妇女。鲁迅认为:“道德这事, 必须普遍, 人人应做, 人人能做, 又于自他两利, 才有存在的价值。”[4]“既然平等, 男女便都有一律应守的契约。男子决不能将自己不守的事, 向女子特别要求。”[4]同时指出, 男人大多奉行多妻主义, 却极力要求女子从一而终, 他们将自己不能遵守的贞洁强加到女性身上, 这些不道德的多妻主义者是没有表彰女性节烈的资格的。鲁迅揭示了一个事实:“即如失节一事, 岂不知道必须男女两性, 才能实现”[4];社会舆论却“专责女性”, 封建社会的丑陋就在于, 节烈了, 女人受表彰, 男人不问责任;不节烈了, 女人该受罪, 男人无事。鲁迅就是这样充分展示了节烈这一封建社会的虚伪、卑劣的本质。

对新的历史时代的知识女性即受“五四”思潮影响的新女性, 鲁迅先生也投去了密切注视的眼光。并通过小说《幸福的家庭》和《伤逝》艺术地表现了以新女性为代表的封建家庭叛逆者的形象, 深刻揭示了新女性和旧式妇女同样的局限性——受封建意识浸染的根深蒂固。《幸福的家庭》里的主妇是“五·四”运动那年“决计反抗一切阻碍”而自由结婚的新女性, 但是在整天和劈柴、白菜打交道的现实的痛苦中, 她不得不用面壁虚构的幸福来填补灵魂的空虚, 让小家庭的庸俗生活麻痹自己的意志。她不知道爱情的幸福是不能离开社会的解放而单独实现的。她不仅缺乏从事社会革命的伟大志向, 而且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因此, 在反抗封建礼教方面表现得非常勇敢的女青年, 后来却完全沉湎于家务琐事不能自拔, 又退回到旧式妇女的境界中去了。

至于《伤逝》中的子君就更形象深刻地暴露了新女性们反封建意识的不彻底性并由此导致她们不幸的命运。作为新时代的女性, 她接受了“五四”新思想的洗礼, 喊出了“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信念之明确、态度之坚决, 比起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的斗争要求来, 确实有着本质的区别, 有着很大的进步。毅然冲出父权制家庭, 与涓生联合起来反对包办婚姻, 追求爱情并获得成功。但他们建立家庭之后, 子君沉溺于狭小的家庭圈子, 忙碌于琐碎的家务中, 将全部希望系于涓生所馈赠的爱情, 在不自觉中将自己降低到了一个被施舍者的地位。失去了斗志而变得空虚颓唐的子君, 使得涓生越来越难以忍受。子君最终还是回到了她曾努力摆脱的家庭, 并郁郁地死去。

子君虽然是时代新女性, 但她的骨子里仍根植传统的女性对男性依附的桎梏以及封建“贤妻良母”的角色。结果导致她思想的狭隘和进取精神的萎缩。于青在《并非自觉的女性内审意识》中说得好:“女性谈爱离不开靠山, 寻爱离不开经济, 恋爱摆脱不掉对男人的依附, 已成为一种心理定势, 这正是传统意识中女性的依赖意识的辐射和反映。女性的骨子里仍然是对男性的依附。”[7]“外在的社会之塔重压还不可怕, 最可怕的乃是女性意识深处封建意识的重压。女性意识的彻底觉醒和解放, 是不能不以推翻女性自身的这座封建之塔为前提的。”[7]

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描写, 鲁迅先生不仅揭示了女性的痛苦, 并且为女性解放找到了疗救方法。鲁迅强调了社会制度的变更, 经济上的独立, 才是中国女性解放的真正出路。这些都是他对女性解放所做出的特殊贡献, 也是他对女性解放的认识比别人更为深刻之处。

在女性解放斗争中, 鲁迅不光是为女性助威呐喊, 而且亲身参加到斗争的行列中,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了对女性解放的真诚愿望和决心。1926年在北京国务院门前英勇殉难的三位女性, 使鲁迅看到中国女性的希望所在。他高度评价和赞颂了中国新女性不惜为国献身的英勇精神。这些都使他在女性解放历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他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指出:“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已不是娴稚温柔的东方女性, 个人的独立性, 反抗性在刘和珍君等这些革命烈士者的身上重新被唤起, 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这就是鲁迅描写到了女性的进步历史。他的笔触是敏锐的, 紧跟着时代的潮流。“三·一八”反帝爱国请愿是他关注女性自身解放的一个方面, 是在特殊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苟活者在深红色的血色中, 会依希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前行。”鲁迅的笔下女性是不断进步的, 其具体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我平素想, 能够不为势利所屈, 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 无论如何, 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 但她却常常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于是见面的回数就多了, 也还是始终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刘和珍态度温和, 带着微笑, 表明她具备给予别人情感好恶表露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她不再有传统女性那样笑不露齿, 腼腆被动。鲁迅只将笔墨轻轻一点, 就包含了现代文学史上女性形象的全新意义。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中国新女性为改造社会, 为解放自己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刚毅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她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 为中国女性洗涤了几千年来的屈辱, 为女性解放开拓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这条路正是鲁迅的“解放了社会, 也就解放了自己”这条精辟论断的具体体现。

由此可见, 从封建伦理道德的笃信者们——祥林嫂类, 到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们——子君等的身上, 我们都可以看到封建思想对女性的压迫。鲁迅的作品是一面镜子, 照出了封建礼教和道德对女性的残害, 照出了女性在封建统治压迫下所形成的自身弱点;同时又是一盏明灯, 指引着广大女性在解放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前进。鲁迅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内涵十分丰富, 还需要我们后人一代代探讨下去。

摘要:女性问题, 始终是鲁迅关注的一个焦点。他通过对祥林嫂、单四嫂子、子君、刘和珍君等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女性形象的描写, 让我们看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女性的不幸遭遇, 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封建思想对她们的浸染以及从她们身上所表现出来自觉或不自觉的反抗精神。

关键词:鲁迅作品,女性形象,封建思想观念,女性解放道路

参考文献

[1]鲁迅.娜拉走后怎样[M]鲁迅全集:第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59, 161.

[2]鲁迅.忽然想到 (七) [M]鲁迅全集:第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0.

[3]鲁迅.逃的辩护[M]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

[4][5][6]鲁迅.我之节烈观[M]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9, 120, 116.

论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第4篇

一、两位作家都有意识地描写了大量的落后农民形象

鲁迅作品中的落后农民有《阿Q正传》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祝福》中的祥林嫂,《药》中的华老栓,《风波》中的七斤、七斤嫂子,《离婚》中的爱姑等。赵树理作品中的落后农民有《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和二诸葛,《李有才板话》中的老秦,《登记》中的小飞蛾的婆婆,《三里湾》中的糊涂涂、常有理,《福贵》中的福

贵等。

两位作家笔下的落后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迷信、守旧、麻木。《祝福》中的祥林嫂凄惨一生,但为了“赎罪”还要去土地庙里捐门槛。鲁迅对他笔下的国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一点在落后农民身上更是让人深有体会。《李有才板话》中的老秦,受了一辈子穷,但他非但没有反抗的要求,反而还自轻自贱看不起贫苦农民。落后农民遭遇悲惨,本来值得同情,可是他们迷信、麻木,让人又不自觉地痛恨起来。

两位作家虽然都重在描写落后农民形象,可他们笔下的人物还是有很多区别的。鲁迅笔下的农民不仅落后,还不觉悟;而赵树理笔下的农民虽然落后,但他们最终在政府的帮助下觉悟了。阿Q、祥林嫂、单四嫂子等人物至死都没有觉悟,他们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太深,因此,鲁迅的小说多是悲剧。三仙姑、二诸葛、福贵等人物在政府的帮助下都觉悟了,因此赵树理的作品多是喜剧。

鲁迅笔下多是落后农民形象,但赵树理笔下还产生了许多新农民形象,多了些翻身农民。赵树理塑造出了血肉丰满的翻身农民形象,并注意描写他们在政治上和精神上翻身的艰难曲折。《小经理》中的三喜就是农民新人。新人形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成熟发展,形象真实而又生动。

二、两位作家对女性形象的描写都很成功在他们的作品中有许多被刻画得很形象的女性

《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祝福》中的祥林嫂,她们都是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中国劳动妇女,她们勤劳、善良,但是她们却受到封建婚姻和专制制度的压迫,最终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鲁迅描写了这些女性身上的优秀品质,但他又理性地揭示了她们悲剧的根源并对这一根源进行抨击。

赵树理笔下同样有刻画得很成功的女性形象。《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和《登记》中的小飞蛾,与祥林嫂、爱姑等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她们生长在旧社会,都是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她们都是受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嫁了人,她们并没有真正地体会到爱情。她们虽然都对婚姻不满,却并未能改变命运,只能是消极盲目地反抗。

三、两位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刻画人物的方法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1.两位作家对人物采用的肖像描写都很成功

《故乡》中一开始是这样描写闰土的:“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我”后来见到闰土时是这样写的:“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润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个描写很好地把闰土的变化刻画出来了。赵树理在《李有才板话》中是这样刻画干部老杨的:“他头上箍着块白手巾,白小布衫深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有二斤重。”就这么一小段描写,把老杨这一典型农民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2.两位作家都善于给作品中的人物起绰号,而且这些绰号很形象

魯迅在大量作品中都给人起了绰号,如“红眼睛阿义”“花白胡子”“蓝皮阿五”“王癞胡”“假洋鬼子”“赵白眼”等等,这些绰号都起得很有艺术,并且很多是带讽刺意味的。赵树理在起绰号这个问题上也十分注意“写意传神”,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三里湾》中“翻得高”这个绰号很形象地表现了村长范登高,他借当干部之机,强占革命果实并发财,因此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得意神态。

3.作家在描写人物时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祝福》最后一个情节中写到祥林嫂是在节日的鞭炮声中死去的,这样一个喜气的氛围更是从侧面烘托出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小二黑结婚》中对小芹并未做直接的肖像描写,而且通过许多男青年总是围着小芹这一细节来侧面烘托出小芹的漂亮。

鲁迅和赵树理写作的背景虽不一样,却都描写出了典型的有特色的农民形象。因此,两位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证大中学)

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 第5篇

但,我们离辛亥革命有点遥远,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及社会形态没有真切而准确的认识,对于鲁迅先生的这部杰作也就少了必备的品味条件。

我是先阅读的著作,后观看的视频。初读的时候,感觉不到阿Q有什么特别,世界中的人们各有特点,阿Q只是典型中的一个,现实中一定还存在着类似的人。后来了解了这部著作的创作背景、观看了视频,才对这个形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更好的理解。但,我始终会有很多不解,没有答案。或许,只因自己的文学造诣太过低下吧。

对于阿Q的形象塑造,鲁迅先生的成功无可否认。不过,对于阿Q的世俗性历史性的评价,我觉得不够公正和完美。大家都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可悲的,只能显示出他的无能和愚昧,只能证明他是妄自尊大而又自轻自贱的;大家也说他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他狭隘保守而又不觉悟,导致的结果只能是人们欢送的“革命烈士”,只能是社会淘汰的对象。

但,我依然觉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在阿Q生存的环境中,他的这种“阿Q精神”也是可贵的。

一开始,阿Q就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他没有土地,没有家,没有亲人,没有固定的职业,他唯一有的、属于他自己的就是“自己”,他是自由的,是个存活在社会中的活体。为了生存,他付出了劳动,靠给有钱人家打短工、做帮工来维持生计。他也是正常的高级动物,他有思想,有七情六欲,但“生活”不允许他过正常人的生活,他想娶老婆,有着正常男人的思维却没有“正常男人”的待遇,赵太爷有老婆,赵太爷的儿子也有老婆,可他阿Q,注定是娶不到老婆的,所以,他为了“情”,制造了“恋爱悲剧”,以至于连唯一的一条棉被,最后一件布衫、一顶破毡帽也被赵太爷和低保敲诈走了。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人是求生欲很强的动物,阿Q也不例外,虽然未庄不再有他的容身之处,但他还想活着,所以,在外面的世界另辟天地成就梦想成为阿Q的最终选择。

事实证明,阿Q活着回来了,并且是衣锦还乡:穿的好了,走路也昂首挺胸了,最重要的是,未庄的人们对他的态度不一样了,就连赵太爷也对他笑面相迎。这种感觉是阿Q没有过的,是舒服又享受的一种快感,他自然地喝酒助兴。当然,阿Q这样的“衣锦还乡”背后是无以启齿的不义之举,不久,他又回到了原点,并加以“贼”的称呼。

可阿Q不断挣扎以求生存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他生活的社会是不一般的社会,他生存的处境是不一般的处境,他的所作所为是生活逼的,他,不过是凡人一个。他是有尊严的,他像所有的正常人一样,希望自己得到尊重,他不希望别人践踏他的尊严,即使是被打,他也认了。他大概也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吧,不是健儿,又没有家人的庇护和支持,孤身一人,无法与打他的任何人抗衡,唯一能做的就是挨打后快速地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许只有精神胜利法才会让他觉得过得轻松一点。他不偷不抢,不杀人不放火,只靠自己的劳力来获取生存的必需,这并不可耻。他,为了“爱”,抑或不应该称之为爱吧,勇敢追求,七尺男儿双膝跪地,这,也需要勇气。被逼无奈,离开未庄,他,充其量是一个孤独的流浪者,但他却还有着生的渴望。对于革命,他比任何人都积极,虽然这种只为自身考虑、为摆脱现有生活的革命热情和革命态度是不够端正的,但他始终是愿意趟革命的洪水,这种追求美好的心态应该是好的吧。

可阿Q的力量太过渺小,他不懂得人是无法改变社会的,要生存就只能学着适应社会,即使这种社会、这种社会中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他不懂,所以他败了。

他,愚昧吗?是的,但当时的社会中没有几个真正清醒的人,抑或天生他就是有点弱智;他,无能吗?是的,但把我们放在他的位置,我们也是一样的无能;他,妄自尊大吗?是的,但他充其量就是现在社会中特喜欢显摆的一个人而已;他,自轻自贱吗?是的,但精神胜利法有时候也会让人有活下去的勇气;他,不觉悟吗?是的,但他只是迷路了的孩子,革命的路灯还没有照耀在他身上„„一切的一切,不是他能左右的。

鲁迅先生的笔锋很是犀利,从《阿Q正传》的主要人物来看,他笔下的社会中的人们都是可悲的。阿Q,无疑是,未庄的人也是,他们恃强凌弱,麻木不仁,但每个社会都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阿Q和未庄的人只是社会的一小部分代表而已。现在的社会,也一样。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是高度文明、和谐温暖的社会,也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是物欲横流、勾心斗角的社会,其实,大家说的都对,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断进步的阶段,人们的文明程度提高了,和谐水准提升了,可物欲也高涨了,勾心斗角的本领也进步了,这只是历史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已,没有完全理想的美好社会,也不会出现彻底绝望的地狱社会。

我想,鲁迅先生对自己当时生活的社会看得一定很透彻,要不然也不会有如此伟大的不朽之作问世了,可惜的是,阿Q的命运掌握在鲁迅先生手中,而,我们的命运,掌握在真正的社会手中。

阿Q平时和别人赌钱几乎是“每赌必输”但他至少是赢过一回。这就是在未庄赛神的那个晚上,“阿Q赢了再赢,铜钱变成了角洋,角洋变成了大洋,大洋变成了叠。”可是经过一切莫名的打斗,阿Q的一堆洋钱却不翼而飞了。此时此刻,换了任何人我想都会追查到底,而最后可以想象无非是浪费了人力、才力、物力,结果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或者来个悲痛欲决,再者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对于这样的事,我们有必要先弄清钱和人的关系。到底是人支配钱,还是钱支配人。很多人可能会反对我的说法,但如果象他们那样种种的话难道不就是“钱支配人”了吗?掉了钱就寻死寻活?和阿Q比那是一定的差距的,虽阿Q的所作所为不够好看,但他毕竟“想开了”这里充分体现了精神胜利法的“乐观主义”内涵。“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乐观能使我们永远快乐的存在。

又如,阿Q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尽管他自己也不知道其祖是干什么的,但他始终相信先前要比现在好的多。可见他也认识到现在的落后,表现出了对现实的不满情绪。鲁迅先生说阿Q完全“不正视现实”,从这里看来是不够准确的,也许正因为有着“先前阔”的情感支撑,他才能“忍受悲苦”“笑看人生”“走完短暂的生命”。

有人说:“人生的目的就是尽力的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讲,阿Q短暂的一生是完整的快乐的,至少他自己这样认为。他善于求自己的快乐,他宁愿把现实看的朦胧一点,把现实看得对自己有利一点,这样做也就自得其乐了,所以我可以说阿Q为自己活了一回。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只要他认为是值得的是无怨无悔的,别人无权干涉。阿Q乐观潇洒的一生,直到最后的“大团圆”也不曾后悔过,又有什么遗憾呢?我们这些人总喜欢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别人身上,却很少考虑其中有多少合理性成分。这是不人道的。正是阿Q的精神法帮助了自己,让他能够度过一段至少他自己认为快乐的生命。否则,只能是心力交瘁,郁郁而终。阿Q生存方式多少也会给我们一定的生活启示:我们现代人是否需要一个可供自己“疗伤”的心理港湾和精神家园呢?不必怀疑自己是否有“阿Q嫌疑”那没有错。在如今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时时都在阿Q,只是有的人不敢面对罢了。

悲哀的抗争—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 第6篇

——鲁迅小说中女主人公形象初探

文学院0503班 王悦 05010316 [内容梗概]:妇女问题,是关系社会文明的重要问题。鲁迅,对妇女问题始终给予极大的关注。他在作品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女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作者在同情她们的命运,关注她们的生活有的同时,也为她们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层次的探索。

[关键词]:

单四嫂 祥林嫂 子君 爱姑 悲惨 反抗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作家对广大妇女的命运总是寄予了特别的关注和同情。他们以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丰富的审美意蕴,精心塑造了一个个真实动人的女性形象。在这个基础上,鲁迅小说中由单四嫂(《明天》)——祥林嫂(《祝福》)——子君(《伤逝》)——爱姑(《离婚》)四位女主人公组成的妇女形象,不仅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广大妇女在封建礼教统治下所遭受的残酷迫害和所进行的无力抗争,而且对妇女自身所背负的历史的负荷和精神的重压,作了全方位的剖析和多角度的透视,从而体现了鲁迅对中国妇女心态的深度把握和妇女解放问题的非凡思考。在这组妇女形象的身上,深深地烙上了属于鲁迅的那种深邃思想和高超艺术的印记。

《明天》的主人公单四嫂,“是一个粗笨女人”。她勤劳善良,丧失丈夫后,遵循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不敢改嫁。她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然而,厄运却向她袭来。宝儿生病,求签、许愿、吃偏方,宝儿的病依旧不见好转。她只好把希望押在庸医小仙身上。但宝儿最终还是死了,这个寡妇的最后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

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养成了逆来顺受、愚昧麻木、毫无抗争意识的奴隶性格。她对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打击和不幸,只是通过所寄托的如梦幻般的“明天”,依旧是永远无法兑现的梦。

鲁迅曾指出,妇女“是做了旧习惯的牺牲①”。单四嫂对封建道德教条的一味遵

从,对自己的命运甘心情愿地任人摆布,这就意味着等待这个可怜寡妇的,只能是更沉重更无穷尽的痛苦和悲哀,是更漫长更黑暗的无情岁月。

和单四嫂一样,《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位勤劳善良的普通村妇,也是被封建礼教吃掉的弱小者。封建社会的买卖婚姻使祥林嫂嫁给一比她小十岁的男人,丈夫死后,其婆婆又将她像牲畜般的卖给贺老六。但第二次婚姻更不幸,夫亡子丧,大伯收房,将她赶出贺家坳。当走投无路的她再次到鲁四爷家作佣工时,她已被封建礼教判定有罪:寡妇再嫁,伤风败俗;克夫克子,更是不祥之物。为赎罪名,祥林嫂用光她的工钱,到土地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当作自己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然而,不管她怎么为自己的命运竭力挣扎,她的种种努力始终得不到人们的许可。最后,在人们喜气洋洋的祝福声中,祥林嫂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可以说,祥林嫂是被封建社会政权、族权、夫权、神权这四条绳索活活勒死的。

封建卫道士鲁四爷,他不但对祥林嫂这个廉价劳动者进行残酷的剥削,从身体上对她进行摧残,还从精神上进行无情打击,指责她“不干不净”、“败坏风俗”。最后将她踢出门外,使她沧为乞丐,最终倒毙街头。族权的代表者婆婆和大伯,一个将守寡的她当牲口出卖,一个又将夫亡子丧的她赶出家门。这一出卖一驱赶,充分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也使祥林嫂身心受到了打击。之后,社会无处不在的神权思想,又继续给她精神上的重创。柳妈对她宣传阎王对寡妇再嫁惩罚的因果报应,这使从肉体到精神都受着双重奴役的祥林嫂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尽管柳妈这种并非恶意的恫吓带着封建迷信色彩,但愚昧麻木的祥林嫂却深信不疑。当她“捐门槛,赎了罪”后,坦然去拿祭器时,四婶的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无异是死刑判决。封建神权这最后的致命一击,无情地碾碎了祥林嫂最后的希望。除了死,她别无选择了!祥林嫂最终被封建制度这座大山压碎了。她的死,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

鲁迅在揭示封建势力对祥林嫂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但她这种反抗意识是朦胧的。由于长期以来,受着封建反动文化思想的毒害,所以祥林嫂本能地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处世为人的依据和标准,故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意识支配的。她第一次逃到鲁镇工谋生,这种对族权和夫权的反抗本是正当合理的。但她不懂这是她求生存的权利,她逃走的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后她还是被婆婆劫回卖掉。她被强迫改嫁时,也拼命反抗,但这

种是对“从一而终”的恪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最后,她临死时发出的究竟有没有魂灵地狱的疑问,虽然表明她对封建神权思想有所怀疑,但她的思想依旧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祥林嫂这一系列的挣扎和反抗,是不自觉的,其力量是微弱和苍白的,她最终还是被要深蒂固的封建大网络所捕杀。祥林嫂的最终死去,虽然与自己的愚昧软弱不无关系,但根子还是吃人的封建制度。

相对单四嫂、祥林嫂来说,《离婚》中的爱姑,是鲁迅妇女题材小说中最具反抗性的农村妇女形象。爱姑十五岁嫁入施家,婚后其夫另有新欢,要撇掉她。为了不被丈夫离弃,她大闹的,不是离婚,而是不离婚。她在众人面前怒骂其夫为“小畜生”,其公公为“老畜生”,这种大胆、泼辣、不屈不挠的性格,使这场斗争显得激烈和火药味十足。“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最后,在七大人的“调停”下,爱姑的不愿离婚最终还是离了。

在庞大而坚固的封建势力面前,爱姑这条不安分的鱼,只能在水池中掀起几点水花,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吃的命运。她想凭借个人的力量,去冲破用几千年时间织成的强大的封建罗网,那只能是妄想。当她意识到这点时,却又可悲地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身上,认为他会为她主持公道。而封建秩序和封建利益的维护都是由七大人之流操纵的。爱姑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只能自吞失败的苦果。在潜意识里,爱姑认为被丈夫休掉是“失节”的大事。在封建社会性,只有休妻,没有离婚,而休妻是当时社会被人们尤其是妇女认为最耻辱的事情,被休之人,其地位连寡妇也不如。为此,爱姑才反抗,想讨回一个“说法”。爱姑表现出来的行为,说明她灵魂深处还是被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从一而终”的观念牢牢地统治着。从这一角度看,尽管她的反抗激烈,但其意义是有限的。

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封建社会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在数千年漫长而黑暗的艰难历程中,所受的封建思想毒害更深,背负着更为沉重的精神重压,灵魂深处被奴化被扭曲更为严重。作者鲁迅对她们表现出更大的关怀与同情,同时也表现出无限的悲哀和忧愤。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在关注妇女问题时,不但把眼光放在农村妇女身上,也把焦点放在城市的新型女性身上。

《伤逝》是鲁迅以城市知识女性作为主人公的作品。子君与祥林嫂不同的是,她受过知识的熏陶,是被“五四”新风浪吹醒的知识青年。她敢爱敢恨,具有叛逆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子君追求个性解放

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的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②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确是大无畏的。子君不但“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而且勇敢地喊出了个性的最强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他们受西方自由平等、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奋起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二)、子君与涓生成功同居

共地同居同志趣和追求使两颗年轻的心贴在一起,涓生因为看不见子君而感到“百无聊赖”,并为子君的安全忧心忡忡,“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一旦子君来到自己身边,他就感到内心充实,提着的心也就“宁帖”下来。子君更是为了和涓生恋爱,不顾一切议论和阻拦,毅然冲出封建家庭,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她对路上遇到的各种敌意的眼光“全不关心”,两个青年人为着他们的纯真爱情和个人幸福,勇敢地跟周围的封建势力作斗争,并以两人的结合向封建社会予以强有力的回击。

(三)、子君与涓生爱情的破裂

他们同居后,幸福和甜蜜的生活却没有多久就开始有裂痕。子君在建立小家庭后,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见识越来越短,经常和官太太暗斗。她沉入日常生活而不作超越性人生追求是她生命中的缺陷。而涓生从恋爱转入婚姻后,由于不能从浪漫中回归到日常生活的现实,因而失去了爱情“更新、生长、创造”的心理能力。面临生存危机时,如何处理基本“求生”的难题时,他却避免与爱人共患难,从而在不顾惜爱人或曾爱过的人的生死的情况下先保证自己的生存,涓生虽标榜男女平等,也真心希望子君能与他共同奋进,却仍摆脱不了男权意识,最后还是习惯性地以女性为牺牲,抛弃了子君,最后子君死去。而涓生在他的“悔恨和悲哀”中自责,抱着悔恨的心情迁回原住的会

馆。涓生和子君这一对由浪漫转入婚姻生活的男女也由此而收场。

茅盾在1927年时就曾指出:“主人公幻想终于破灭,幸运的恶化,主要原因是经济压迫。”假如没有封建势力的经济压迫,使这个小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子君就不会成为涓生的拖累而遭抛弃。这是子君失败的原因之一。

此外,子君的失败,主观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她死于自身未褪尽的旧思想和依赖性;她死于自己的懦弱庸俗和谋生无力。子君一心追求的只是婚姻自由,目标如愿后,就把所有的心思和希望投入那个用爱组建的小家庭生活当作整个人生意义,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寄托在涓生身上,而忽略了婚姻家庭支柱的经济基础。子君这种全然陶醉在爱巢的生活,已没有了家庭生活以外的斗志,她的性格开始变得平庸怯弱,她已与现实生活脱轨。当家庭经济出现危机,她的幸福梦将要打破时,她曾振动过的翅膀已振动不起来了。经济的压迫,使谋生无门的子君,不得不回归封建家庭,最后无声地死去。鲁迅在早前所写的《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就曾深刻地指出:脱离现实的经济斗争,妇女的个性解放,只能是说诳和做梦。子君正如娜拉那样,“不是堕落,就是回来”。③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地位,没有独立自立的意识,只能依赖他人的女性,是注定要在家庭和社会中遭遇不幸的。子君的可悲之处,在于其身的思想局限与认识局限。

子君虽然成为追求个性解放的牺牲品,然而,她毕竟从封建桎梏中冲出来了。她与封建道德礼教毅然决裂的呼声将会成为时代的强音,她那凄丽的悲剧形象将使中国妇女,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

本着“为人生”的启蒙主义精神,借着对受压迫妇女的痛惜之情,鲁迅以悲愤的现实主义笔调,去揭露病态社会的魂灵。

作者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几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通过她们在封建社会及其道德礼教迫害下的悲苦人生命运,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暗和愚民政策所造成的罪恶。这是鲁迅塑造这些妇女形象的目的之一。

怎样才能使妇女脱离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获得真正的,争得做人的权利,这也是鲁迅深切关注和一直思考的问题。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制度历来主张进行坚韧的战斗。

为此,在他的作品中,多处描写了女主人公们的挣扎与反抗。为了使自己获得起码的生存权利,祥林嫂一生都在反抗与挣扎;而爱姑,反抗更是强悍而出格;特

别是子君,自学运用了时代的新武器——资产阶级个性主义和个性解放来对抗世俗,争取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这些反抗,对强大的封建社会及其宗法制度来说虽然是微弱的,但却是顽强的,是茫茫黑幕笼罩下闪耀出的曾耀眼一时的火花,使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女性„„在不远的将来,更要看见辉煌的曙色。④”对这些女性们身上表现出的对封建恶习势力的奋不顾身的反抗行为,鲁迅显然是无限赞同与极力支持的。鲁迅的这一态度,与他指出的妇女要获得解放,必须把妇女解放运动融入社会革命大潮之中,只有解放了社会,妇女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观点是一致的。

半个世纪前鲁迅塑造的妇女形象,她们的反抗与挣扎,虽然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她们这种抗争精神及不屈性格,却启示和鼓舞了无数的后来姐妹,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鲁迅作品所塑造的这些妇女形象,其意义是深远的。

[研究综述]:在作这篇论文之前,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发现研究鲁迅的学者很多,无论是研究他的作品本身,还是研究他的思想特色,抑或是他的文学主张。我想,我是无法跨越这些学者的思想,而挖掘出什么新的观点。本来是准备放弃的,直到在渐江师范学院学报(1981第2期 P9—P16)看到文心慧老师的《鲁迅描写妇女题材小说的深刻性》一文后,我就决定写一篇综论鲁迅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的悲剧形象的论文。对这类题材,李德尧在《自我内省中的苦闷》(荆州师专学报,1986.3,P31—P36)中提出了《伤逝》的情感价值,姚馨丙在《直面惨淡的人生——鲁迅小说中女主人公形象新探》(佳木斯教育研究学院学报,1990.8,P38—P44)中也作了研究。

众多的学者认为,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⑤” 是中国妇女悲剧命运的缩影。鲁迅正是运用妇女解放的尺度,反映了旧中国广大妇女的极端不幸、屈辱、愚昧和痛苦。也正是通过对旧中国妇女悲剧人生的生动描绘,折射出旧中国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极端黑暗、残酷、腐败和反动,从而发出了惊世骇俗、激起千百万青年猛醒和奋进的“呐喊”:“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掉这厨房”、“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⑥

[注释]:

①、《热风·随感录四十》 鲁迅 ②④、《伤逝——涓生的手记》 鲁迅

③、《〈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

⑤、《<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12页 ⑥、《<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17页

[参考文献]:

上一篇:教师党员社区心得体会下一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