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政府工作报告

2024-06-29

运城政府工作报告(精选5篇)

运城政府工作报告 第1篇

运城政府工作报告篇3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工作回顾20是运城转型跨越发展踏上新起点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五大战略重点”和建设“美丽河东、大美运城”的美好愿景,创新发展理念,拓宽转型路径,点燃工作激情,狠抓工作落实,全市经济发展活力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40.1亿元,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06.3亿元,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8.9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2.1亿元,增长14.3%;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7.5亿美元,增长64%;财政总收入完成91.2亿元,增长13.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5.4亿元,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718元,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7198元,增长12.8%。省政府考核的9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我市8项指标增速前移在2-10个位次之间,其中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总额3项指标增速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虽然没有进位,但超额完成目标程度在全省排名第一。[1]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五大战略重点”,开阔视野,深入调查,认真研究,进一步明晰了发展思路和推进路径工业新型化方面,按照“全市经济一盘棋,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势互动”的思路,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两条路径,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农业现代化方面,按照“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的思路,推动土地流转、农业产业板块设计招商、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市域城镇化方面,按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生态化”互动推进的思路,探索“工业集群化、集群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城镇化、土地规模化、城乡生态化”的互动机制,努力构建有运城特色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在总体布局上,统筹中心城市、大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在城市建设上,突出“城市功能完善、产业空间拓展、土地集约利用、市民方便宜居”四个目标一个过程实现。城乡生态化方面,生态绿化按照“山上治本、身边增绿、林业增效、产业富民”的思路,着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做到“横有厚度、纵有层次,点成缀、线成景、片成林”;环境保护坚持“整治修复并举、治本治源结合”,强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文化旅游产业方面,按照“高端创意、整合资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加快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一年来,我们按照这样的思路和路径,科学做好总体布局,强力推进工作落实,“五大战略重点”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工业发展势头喜人。工业增速和效益名列全省前茅。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1%,增幅比全国、全省分别高3.4个和2.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98.6亿元,增长48%;中小企业完成总产值1296.8亿元,增长13.7%。全市工业增加值和实现利税两项指标增幅全省排名第一,是近年来工业发展最好的一年。园区化集群化发展成效初显。根据既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全市13个县(市、区)和5个开发区精准定位了32个主攻产业和52个专业化链条。进入工业园区的项目167个,占到项目总数的68%。“5+15”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7%,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1]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产业集群规划项目投资1131亿元,占工业重点项目总投资的78%,园区新签约和开工建设的项目80%以上都同产业集群密切关联。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围绕煤电铝材、煤焦化和金属镁等产业链条延伸,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铝深加工产量40万吨,占到全省的87%。煤矿复工复产数达到14座,煤炭产量达到855万吨。与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联合重组步伐加快,蒲州电厂、河津电厂、永济电厂与同煤集团实现了联合重组,大唐运城电厂与陕煤集团成功合作,阳煤丰喜集团与山西海丰铝业达成产权置换协议。焦化行业整合重组进展顺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新增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被确定为“山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全年贷款余额净增125亿元。银保企洽谈会协议信贷总额696.3亿元,履约率达97%以上。金融业实现税收3.5亿元,增长57%。“运城信贷融资服务平台”顺利开通。荣获“中国金融生态示范城市”称号。“三农”工作全面提升。全年粮食产量31亿公斤,水果总产量53亿公斤,双双再创历史新高。水果出口7000万公斤,增长133%。肉类和禽蛋总产量分别增长5.5%、5.9%。农村土地流转力度加大。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市财政列支2740多万元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奖补,列支500万元作为土地流转市级风险储备基金。新绛、盐湖土地流转的经验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23万亩,位居全省第一。农产品加工业增势强劲。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205.4亿元,增长18.7%,已占到全省的1/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改造873公里。小浪底引水、禹门口灌区东扩、北赵引黄二期等重点水利项目开工建设。新建和改造末级渠道1621.3公里,新增水地面积25.6万亩。“一村一品”专业村累计达到949个,占行政村总数近30%。专业村主导产业人均收入达到453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新增农民合作社1920家,累计达到8755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力度加大。7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累计建设各类示范园区235个,完成投资77.9亿元。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强化规划引领,挖掘城市价值。编制完成了10余项城市专项规划、12个县(市)总规、6个重点镇近期建设规划和20个乡镇总体规划,中心城区控规覆盖率达到53%。对东部新区、高铁商务区等重点片区重新进行功能定位与城市设计。中心城市、大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四位一体统筹推进。实施城镇化项目215项,完成投资103.9亿元,城市建设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一年。中心城市坚持路、水、林、产四管齐下,统筹推进“八区联动”,辐射带动能力得到新提升。禹都公园、高铁站前广场、工农街跨解放路高架桥等54项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完成投资57.7亿元。新修道路74.2公里,11条城市主干道全部打通。运城经济开发区、空港经济开发区区域主干路网、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步伐加快。大县城实施城镇化项目161个,完成投资46.3亿元。“5+15”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在新一轮规划中,全部设计了城市社区,有的同步开展了社区建设,成为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推动城镇化的重地。15个重点镇“五建设两整治”共完成投资8.6亿元。乡镇商贸中心和农村物流配送中心规模化发展,农民消费更加便捷、实惠、安全。330个新农村重点村“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全面完成。大力实施13个连片示范区建设,完成投资8.2亿元。生态智慧城加快建设。绿坡、治湖、兴业全面展开,完成了《生态智慧城概念规划》和《盐湖生态文化旅游风景区概念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定位。盐湖周边环境整治、绿化造林和湖面扩大等工作积极推进。盐湖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碧桂园商业街及高端居住社区等一批重大项目达成投资意向。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扎实推进“四城联创”,集中开展交通秩序、非法营运三轮车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市容市貌明显改观。[1] 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制定了《运城市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意见》,重点实施盐池生态圈保护与修复、关圣文化建筑群建设、文化创意园区培育、青铜文化产业壮大、包装彩印文化园提升和历史文化古城保护六大工程。《关圣文化建筑群申遗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完成。成功举办关帝圣像巡游台湾和福建活动,关公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开发力度加大。开工建设文化项目15个,累计投资50.8亿元。参加深圳文博会和山西首届文博会取得丰硕成果,共签约项目16个,达成合作意向228亿元。赴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等地深入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开通了重点城市旅游专列,运城机场进出港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212.6亿元,同比增长28.1%。一年来,我们克服财力紧张的困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越是财力紧张,越要首先保障民生,确保财政资金向民生倾斜。全年拿出巨额资金,弥补民生方面的历史欠账。全市民生支出186.3亿元,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1.2%,是民生支出总量最多的一年。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市财政新增1000万元扶持教育事业发展,并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资助了224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入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次评选50名优秀教师享受运城名师待遇,清理33名不称职的中小学教师。新(改、扩)建97所公办幼儿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6%。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险财政补贴由240元提高到了280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30元和24元,惠及27.2万人。建成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47个,服务1.5万余名农村老年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4%。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21897套,基本建成15170套。高度关切群众冷暖,每人取暖费在提高一倍之后,又增加了1000元的补助,并对采取区域锅炉、燃气锅炉等方式供热的小区或企业进行了奖励性补贴,圆满完成128万户134万吨“爱心煤”发放任务,有效保证了居民温暖过冬。“戏曲惠民、欢乐百姓”系列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25个项目通过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审批,新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4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90家。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同推进,成绩显著。农村五件实事进展顺利。全面完成1143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特困群众易地搬迁项目首次扩大到8个非扶贫重点县;1928个行政村街道亮化任务圆满完成;改扩建69所村级幼儿园;乡村清洁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全年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又有新的下降。[1]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各项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久拖未决的山西农药厂、永济纺织厂破产清算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由省财政支付的破产费用基本落实。运城大酒店、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在全省率先将13个县(市、区)公立医院全部列入省改革试点,全省医改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公交改制平稳实施,建立了“国有主导、多方参与、公司经营、规模发展”的运营新机制。转型综改全面推进。“四化同步”、“五规合一”等改革深入实施。理顺了省级开发区与所在县(市、区)在土地利用、行政管理和财税分配等方面的关系,明确了开发区的产业定位,极大地激发和释放了开发区的发展活力。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拓宽开放视野,增强开放胆识,创新开放路径,坚持“小分队”走出去、“大部队”引进来,大力开展专业化招商、定向化招商、集群化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91.2亿元,同比增长22.9%,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40%。全市10亿元以上续建和新开工项目,由年初的63项增加到年底的101项,项目总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以全省“飞地经济”试点市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转型跨越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义乌国际商贸城综合工业园已经建成,投资600亿的深圳家居产业园成功签约并将落地开工。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上报国务院,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与杭州市、伊春市、黑河市成为友好城市,拓宽了我市与经济发达地区和边贸旅游城市的交流合作空间。积极推进大通关建设,运城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大楼主体完工,成为我市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标志。全市新增外商投资企业7家,新增对外贸易经营企业30家,进出口国别或地区达到121个。合同利用外资7715万美元 。[1] 一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366件、政协提案179件。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六五”普法深入开展。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局面进一步巩固。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强化信访和矛盾排查调处工作,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深入推进。计生、审计、统计、档案、地震、文物、人防、地方志、外事侨务等工作不断加强,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新的成绩。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必须以开放的视角审视我们的优势,必须以创新的智慧整合我们的优势,必须以发展的自信彰显我们的优势。一年来,我们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路径,收获了果实。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倾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辛勤工作、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运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运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各位代表,成绩已成过去。走向新的一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运城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工业经济总量偏小,布局分散;农业加工转化率低,现代化水平不高;文化旅游产业虽然资源丰富,但整体策划和产业开发程度不够;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事业欠账较多,民生改善任务较重;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本着对运城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决不辜负人民的厚望和重托![1] 二、工作安排20是我们推进“五大战略重点”深入实施,为运城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全省“两会”、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统领,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统筹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和文化旅游产业“五大战略重点”,大力推行“核心在转型、重点在项目、关键在领导、根本在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建设美丽河东、大美运城努力奋斗。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财政总收入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6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涨幅控制在3.6%左右。约束性指标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5%,二氧化硫下降2.96%,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2.28%、2.67%。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提升创新发展新境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政府工作的顶层设计,推动政府部门的职能整合与互动,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行政效率,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简政放权,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切实优化审批流程,推进“一站式”服务。加快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培育中介组织,发挥其在社会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国企改革三年推进计划”,通过联合、重组、破产等形式,一企一策,分类推进,发展壮大一批、改制退出一批、关闭破产一批、整体下放一批,利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改革预算制度,实行零基预算。推行财政扶持资金的竞争性分配,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积极探索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新途径,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新模式。同时,加强税收征管,严防偷税漏税,落实地方税收保障办法,推进社会综合治税。[1] 探索创新金融支持地方经济机制。继续实行财政资金存储规模与银行放贷规模挂钩的机制,鼓励银行支持地方发展,力争新增贷款达到130亿元。鼓励金融创新,构建“企业+担保+风险补偿+奖励+银行”的融资机制,支持产业集群化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建设黄河金三角区域金融中心目标,加快推进交银大厦和鑫源大厦金融双子楼建设,着力打造东部新区金融商贸区,启动实施北部高铁商务金融港。健全金融体系,积极引进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入驻,加快农商行发展,鼓励民间资本设立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民营银行,力争年底再有2-3家农商行开业。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积极引进私募股权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举办好第十届银保企洽谈会,力争签约总额800亿元。深化区域合作,提升开放水平。积极推进综改转型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审批工作。探索建立“黄河金三角跨区域政府合作协调机制”,牵头创意策划,争取更大发展空间。加强与杭州、伊春、黑河、北京西城区和天津南开区等友好城市的经济协作。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办公大楼要尽快投入运营。积极推进航空口岸建设,申请设立运城保税区。各位代表,运城有很多优势,但我们只有用改革的胆识统领运城发展全局,以开放的眼界,把运城的资源放到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去配置,这些资源的价值才能得以彰显,这些资源的优势才能得以发挥。我们要把运城人的聪明与智慧,更多的凝结在推动运城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上来。(二)狠抓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循环发展。重点抓好“煤—电—铝—材”、“煤—焦—化”和金属镁产业链。煤—电—铝—材产业链要抓住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机遇,整合资源,进一步提升铝行业发展水平。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铝产业链的延伸,加强技术攻关,发展高端铝产品加工,通过延伸产业链和煤、电、铝联营整合,降低成本,提高铝产业的竞争能力,加快建设全国铝加工基地。积极协调山西国际能源、中煤华晋、华泽铝电参股合作,加快建设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及铝深加工项目,实现煤电铝材一体化。加快永济2×35万千瓦蒲州电厂和华圣铝业的整合力度,实现铝电联营。抓好阳煤集团60万件汽车发动机铝合金缸体项目,提升铝深加工能力。复晟铝业一期9月份建成投产,二期开工建设。煤—焦—化产业链要以循环经济为路径,以产能置换为基础,以化产回收为重点,着力抓好河津阳光集团和稷山西社工业园的煤焦化产业循环经济园区,以及新绛煤化工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金属镁产业链要以银光华盛镁业为龙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形成以镁合金铸件、型材、锻件、板材为主体,终端产品相匹配的完整产业体系。加快中条山有色集团10万吨金属镁项目建设。同时,对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也要加快整合力度,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1] 坚定不移地推动主攻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重点抓好煤电铝材、煤焦化、运输装备制造、金属镁、化工、医药、农副产品加工、新材料、家具制造等9大产业集群,这9大产业集群基本涵了“5+15”工业园区所确定的32个主攻产业。各县(市、区)、各开发区都要高度重视,全力抓好各自的主攻产业。今年,每个主攻产业的新上项目不得低于10个,落地资金不得低于3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不低于10 亿元。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9大产业集群做成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经济总量占到全市工业的80%左右,成为我市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把园区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阵地,强化综合服务功能配套,统筹做好园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总体规划、环保规划等,使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倾斜。要积极对接省内大型煤炭集团,争取他们来我市投资主攻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用足用好工业扶持资金。今年,市级工业扶持资金增加到2个亿,鼓励竞争发展,不搞平均分配。重点支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链延伸,充分发挥工业扶持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各县(市、区)、开发区也要建立工业扶持资金,投入园区化集群化发展,最少不低于3000万元。加大对集群发展的组织领导和考核力度,实行市级集群进退流动管理。实施产业集群部门包联责任制,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举全市之力发展产业集群。对纳入市级产业集群考核范围的32个主攻产业进行流动考核,达不到标准的,淘汰出市级集群范围,取消参与市级集群发展资金分配资格;对发展较快、达到市级标准的县级主攻产业,纳入市级产业集群范围,参与市级扶持资金分配,促进产业集群争先发展。加大金融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力度。落实《银行业加强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实施方案》和《金融支持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意见》,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加大对实体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力度。每家金融机构至少对接一到两个主攻产业,并建立长期、稳定、高效的银企战略合作关系,确保重点主攻产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长30%以上。[1] 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集群化发展。加快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同业聚集、相互协作,形成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全年孵化小微企业户,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户,发展壮大亿元“小巨人”企业10户。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信息化不只是辅助的工具,而且会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产业模式。要申报建设国家智慧城市;切实推进已经签约的山西省首个“宽带示范城市”建设;加强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的合作,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切实推动与中兴集团签约的智慧城市运行平台建设;与生态智慧城建设相一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政府部门要以身作则,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办公方式的现代化和行政效率。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必须像对待水、电、气、暖一样,同时规划设计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下决心发展与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相关联的智慧产业,如电子制造、信息服务、远程教育、网上培训等。注重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重点抓好大运重卡、银光镁业试点示范企业建设。各位代表,运城之短在工业,运城的希望也在工业,工业的希望在园区,园区的希望在集群。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园区化集群化成为经济转型跨越的新引擎,铸就未来运城工业的基本格局。(三)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重点建设60个粮食万亩高产示范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30万亩,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5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达到23亿公斤以上,积极为全省粮食安全做贡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三引六扩、河库成网”规划,加快小浪底引水、北赵引黄二期和国家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等工程建设。加快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升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作业和科技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土地流转。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先确定土地规模经营的投资主体,后引导农民流转土地,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要以盐湖区、新绛县和省里确定的71个试点村土地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为重点,探索建立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力争年内新增土地流转面积80万亩。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培育100家重点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着力构建农产品物流体系。加快大型综合农贸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推进“农超对接”。重点抓好投资36亿元的夏县润恒现代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投资15亿元的运城晋善晋美农产品物流园区和省煤运公司在新绛投资20亿元建设的农业物流园区等项目。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态,开辟和拓展我市农产品销售的新路径。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按照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思路,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结合每个县(市、区)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搞好农业产业规划和项目设计。市级层面做好全市特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县级层面做好项目策划设计,并开展农业产业招商引资。苹果、蔬菜、红枣、核桃、樱桃、山楂等特色农业,要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抓好“菜篮子”工程,新增设施蔬菜2.5万亩,总面积发展到75万亩。继续抓好运城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盐湖区、新绛县、永济市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县(区)建设。要划定优质农产品保护区,制定严格的保护制度,提升我市农产品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充分利用黄河滩涂、沿山坡地和大田农业等资源优势,加强规划引导,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力争在全市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60个,弥补我市畜牧养殖发展不足这个短板。加快芮城温氏集团百万头生猪养殖、稷山晋龙集团百万只蛋鸡养殖、河津万春牧业6万头肉牛养殖、闻喜象丰农牧科技肉鸡产业化等项目建设。积极与正大集团对接,争取在临猗县投资的百万头生猪项目早日签约落地。发展壮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支持粟海、忠民、维之王、格瑞特、荣博辣椒等100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力争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221亿元,增长8%以上。强化农产品市场营销。创新营销方式,坚持市场化导向,注重品牌建设,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瞄准北京、上海等高端市场,精心组织运城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邀请投资机构和国际采购商进行考察洽谈,整合农业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国内外资源,带动我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与加工,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认真落实省政府“五件实事”部署,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万户;改造农村幼儿园40所;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1万人;深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全年解决饮水安全人口5.3万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支持革命老区建设,力争全年实现3万贫困人口脱贫。各位代表,运城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我们必须通过土地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现代化;通过先进的农业技术应用,推动农业生产工艺的现代化;通过完善农业物流体系,实现农业经营的市场化,从而摆脱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1]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高起点高标准抓好规划。经营城市从规划抓起。聘请高层次专家团队,对城市的总体规划、道路框架、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整体规划,挖掘城市价值。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任何人不得随意变更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四位一体”功能互补推进市域城镇化。今年全市计划实施城建重点项目313项,总投资455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43亿元。中心城市着眼于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围绕“四个100”目标,路水林产四管齐下,统筹推进“八区联动”。全年计划实施项目106个,总投资243亿元,年内完成投资62亿元。老城区以解放南路临街改造为示范,全面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心区启动群众呼吁多年的河东西街延长线建设,打通城区东西走廊交通瓶颈。东部新区以禹都公园生态园林建设为引领,整体推进区域开发。北部新区抓住高铁即将开通的有利时机,加紧完善区域路网,打造高铁高端商务区。南部新区以环湖路建设为重点,加快生态智慧城建设。西部关圣景区以申遗为契机,培育龙头,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运城经济开发区、空港经济开发区围绕产业定位,优化投资环境,让更多符合产业定位的项目落地。高标准规划设计建设辐射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大型会展中心。抓好10个旅游酒店、10个商务写字楼、10个商业综合体的招商与建设,打造运城地标性建筑和产业承载体。市场化改造河东会堂,建设河东剧院。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大县城着眼于通过产业集聚,实现人口集聚的功能,抓好道路、水系、供电、供气、供暖、亮化、通讯、应急排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十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广场、公园、公共交通、剧院、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养老院、医疗卫生、学校、保障性住房十个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项目207个,总投资212亿元,年内完成投资81亿元。小城镇着眼于繁荣农村市场和就近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功能,发展特色鲜明的重点镇。要把中心镇逐渐变成为附近村农民就地提供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的基地。15个重点镇建设完成投资2.6亿元,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10%。新农村着眼于发挥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和作为“一村一品”空间节点的功能,引导自然村向有条件的中心村集中,逐步推动村庄结构调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1] 完善城市功能,发展现代物流。我市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金三角腹地,有通达的航空、密集的高速公路。今年6月大西高铁将可开通,使运城距西安只有1小时车程、距太原只有一个半小时车程,建设区域性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条件十分优越。要以高铁商务区为中心,建设辐射黄河金三角和山西全省的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首先在文化旅游与物流配送方面发挥我市作为山西向东、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作用。强化城市管理。严格城市管理执法,严肃查处违规违章建筑。探索政府购买城市公共服务的新模式,率先在环卫清洁、园林绿化等方面进行试点。全力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继续抓好以交通秩序、门牌门匾、沿街广告、环境卫生、占道经营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使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各位代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着眼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着力点是工业化。我们要继续按照“工业集群化、集群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城镇化、土地规模化、城乡生态化”的思路,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生态化良性互动中,积极探索适合运城实际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实现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五)大力实施生态兴市战略,加快推进城乡生态化抓好造林绿化。重点抓好通道、城郊森林公园和荒山绿化,着力搞好沿路、沿河、沿山、沿湖生态绿化。全年完成造林40万亩,发展苗木产业1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1个百分点。抓好城市绿化工程,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4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0.7个百分点,绿地率提高0.5个百分点。积极倡导全社会广泛开展栽植“家庭亲情林”活动,让种树成为运城每个家庭的自觉行动,成为运城人的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情怀。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以循环经济试点市为契机,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关小上大、扶优汰劣,提高工业废弃物处理和利用水平。搞好新能源应用、地热资源开发。抓好大气污染防治。严格环保执法,大力整治燃煤污染、机动车污染和重点行业污染。力争底,所有火电、钢铁、水泥、石化、焦炭企业及工业锅炉完成脱硫除尘设施建设与提标改造,达到新排放标准要求。推进集中供热和燃煤锅炉改环保锅炉工作。抓好水生态保护。逐步完善全市水网体系,统筹推进中心城市水系和水体生态治理工程,赋予城市以灵动之气。实施汾河、涑水河、姚暹渠环境综合整治。各县(市、区)要加大力度,建设并运营好污水处理厂。严格落实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考核生态补偿机制,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各位代表,运城的生态在山西乃至全国都是值得自豪的发展资本。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不仅要把生态当做我们的生存环境来维护,还要把生态当做我们的发展环境来珍视,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念,那就是:要让子孙后代享受到比我们更好的碧水青山。

运城政府工作报告 第2篇

运城市政府领导、运城市交通局领导:

目前,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坚强指挥下,各战线、各行各业都在拼足干劲,挥汗如雨,争取早日奔向小康。我们运城公交人也不示弱,冒严寒、战酷暑、披星戴月、争先恐后、快马加鞭,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魅力运城争光添彩。然而,在付出这许多的同时,我们经营户自身则很惨淡,得到的回报则少之又少,别说我们奔小康生活,就连我们自家生存都很艰难,原因如下:

一、物价

首先,柴油价格在十年前的不足2元/升飞涨到现在的7.4元/升,涨了四年。同时每辆车运营一天所需要的油钱是七十元左右,而现在则需要三百多元。其次,司机工资从十年前的每月七、八百元涨到现在的将近三千元,翻了三倍,不仅这样公交车司机与社会车辆司机相比较,工资还要低许多。最后,车辆维修与保养,维修工人的工时费、维修材料、配件价格,特别是轮胎价格都在翻倍增长。

二、票价

在社会物价飞涨的同时,咱运城公交的乘车票却一直不涨,从十几年来前的上车1元到现在仍然1元票价。新绛到侯马公交单程不到十五公里的票价都是2元,还有其他邻近县市的公交票

价都比运城高,这严重制约了运城公交的发展。

三、补助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的合理化,人们摄取营养日益科学化,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高,老年人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出行、购物,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主要依靠公交。老年人、残疾人免费乘车是我们公交人应尽的责任,也体现出全社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然而这几年来,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的乘车补助却一直没有发放到我们经营户手中。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公交经营户举步为艰,真的到了山穷水尽,负债经营的地步。

公交事业是公共的,社会性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和政府来共同克服这一困难。

我们全体经营户现希望政府:

1、提高运城公交的乘车价格;

2、加大对公交的补助力度。

运城市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第3篇

关键词:畜牧业,现状,发展

一、目前畜牧业的现状及问题

笔者在2008年7月-2010年6月在山西省运城市周边村寨进行调研, 采访了畜牧业的专业农户以及相关产业单位, 发现了一些畜牧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 产业现状。

目前, 运城市五大产业集群雏形初具, 分别是:生猪、蛋鸡、肉鸡、肉牛、奶牛;而且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大多为近年所建;充分体现了市场引导、政策配套的作用;进一步活化了民间资金、资源、技术、劳力等产业要素;但是产业总体水平不高, 产业个体规模偏小、畜禽及其产品质量标准不明、群体规模不大、产业链层次较低, 效益不突出、风险无保障。因此, 根据农业部【农牧发】2010—6号文件“农业部从今年起, 启动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活动, 在主产区基础上, 将逐步扩大至全国”的精神。全市在继续落实运城市畜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抓猪、突出禽、大力发展食草家畜”总方针的同时, 应进一步出台养殖规模、养殖标准 (包括品种及产品、设施、水质、药料、防疫制度) 等级及畜牧招商引资、土地、资金、贷款等扶持额度、方式方法;力争全市规模养殖位列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

(二) 存在的问题。

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 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场户, 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 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 随意建场, 人畜混居, 畜舍简陋, 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 饲养环境复杂, 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 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 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 综合效益不高。例如, 在笔者的采访过程中, 采访了一位在当地很有影响力的养殖专业户, 其养殖规模已经在当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还是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化的畜牧业标准。其猪圈建在农田的周围, 规模大约占地两亩, 共有大约250头猪, 其喂养的方式采取自我喂食方式, 材料均自家的机器制造, 并且进行自动取水, 这在当地已经属于较为先进的技术了。在夏季当棚内的温度达到32℃时, 便进行喷水降温, 这对于猪圈的卫生有一定的改善, 但是其卫生条件仍然没有达到标准。

规模养殖场虽然存出栏量上去了, 但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和规范化要求有一定差距。规模养殖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基础设施改造投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基础设施及畜禽产品安全有待于提高:投入不足, 畜禽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 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 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仍然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些很大一部分也需要归于养殖户的资金不足, 向国家的养殖贷款申请困难。

二、畜牧业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 认真执行中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按照“发展、保护、监管、创新”八字工作要领, 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围绕“保护环境、生产优质无公害畜禽产品”为中心, 以“畜禽品种改良、生态养殖”为切入点, 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和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畜牧上台阶工程目标。

三、发展对策

(一) 科学转变经营方式。

一是转变饲养方式。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养殖模式, 我们可以再坚持传统养殖模式的基础上, 进行新的养殖模式开拓[1]。例如积极实施畜牧品牌战略, 实施畜牧品牌战略是数量型畜牧业向基地品牌型畜牧业转型期的标志。它是围绕基地产业优势, 结合大市场对畜禽及其产品多样化需求, 充分控制某一畜禽及其产品自身或外在的特点, 如瘦肉率、屠宰率、肉品或产品的色、香、味、形、营养水平、绿色过程、历史背景及文化含量等使之形成内在或外在的价值或附加值, 它是以考核畜产品档次、提升畜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价值增值型畜牧业;是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的, 是需要精心打造的, 是数量型畜牧业发展内在的, 潜在的, 具有生命力的开发性增长的手段。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目标市场划分, 对商品进行延伸策略, 加宽畜牧业产品的销售渠道。规模小的殖场户要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 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 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环保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养殖小区, 促进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 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 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提高畜产品质量。二是进行环保式的养殖。环保型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尤其是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努力或必须达到的目标。为此, 各地根据当地的环境与条件, 探索出了许多不同的环保模式。笔者认为, 一方面要加强对原有规模养殖场、加工企业的监督与整改;另一方面对新建的养殖场及加工企业选址规划必须把兽医卫生放在首位, 必须要有彻底的污物排放与处置设施;再是积极推荐有效、到位、廉价、实用、清洁的环保模式;诸如发酵床、沼气池、鸡粪烘干成品外销、粪污包销异地处置、场区绿地面积不少于建筑总面积的25%, 办公区、生活区及场内所有道路两侧、饲养区棚舍前后都必须留足绿地, 植常青树、观赏树、芳香花木或架设空中葡萄、瓜蒌等特色瓜果温室式走廊;全力打造高效、健康、卫生、舒心、持续发展的产业群体[2]。三是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积极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政府进行相关的补贴, 用技术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二) 科学谋划畜牧业的发展策略。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畜牧业可持续性、连续性、可再生性发展的前提。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 就是促进人、畜禽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畜牧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必须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 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环境、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目标, 促进畜牧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

(三) 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

一是加大投入品监管。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 规范产地环境、饲养、用药、防疫标准, 控制农残、药残;要加快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 加强对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志、市场准入等全程监管;强化产地检疫, 规范屠宰检疫。二是加大疫病防控, 降低养殖风险。科学地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完善县、乡 (镇) 、村动物防疫机构, 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 增加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 提高畜禽免疫密度, 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可以避免疫病给畜牧业带来风险。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 必须经畜牧部门审核、审批, 凡场址选择、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防控、布局结构等达不到标准的, 一律不允许兴建。三是加大品牌宣传。对于不同的品牌, 策划不同的销售策略。进行详细的目标市场划分, 对于成熟的品牌, 进行二次市场划。同时加强广告宣传, 对于已经成熟的品牌, 进行产品延伸策略和扩展策略, 稳固品牌, 扩展消费者群体。

参考文献

[1]顾景霞.畜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7)

运城政府工作报告 第4篇

随着我市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设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市的城市建设工作围绕经营和发展战略,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强力实施,使中心城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开拓和深化经营领域,提高对城市公共资源的利用,大幅度的引进资金,把我市的城市建设推向新的高潮,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经营城市的总体要求,以开发土地资源为核心,利用城市土地升值所带来的效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的硬件设施和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二、经营原则

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协作,将城市公共资源进行整合与再分配,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收益,并将收益部分纳入财政专户,用于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领导,提高经营城市公共资源过程中的办事效率,市政府成立运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领导组(简称城建开发领导组),负责城市公共资源经营过程中重大项目及重大方案的决策。组织机构如下:组 长:张建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董一兵副市长

成 员:李丰林市政府副秘书长

闫 勇市政府副秘书长

孙太平市财政局局长

张玉忠市发改委主任

秦世昌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曹醒侨市建设局局长

段绪忠市公安局局长

蔡铁钢市监委主任

谢爱玲市环保局局长

邓雁平盐湖区区长

王瑞宝运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领导组下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办公室(简称城建开发办公室),主要负责城市公共资源经营过程中经营项目的日常决策及工作协调。组织机构如下:

主 任:曹醒侨(兼)

副主任:慕根生市发改委副主任

张晋生市财政局副局长

谭志民市财政局总会计师

李世元市建设局副局长

王世斌市建设局总工

吴万喜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戴福安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靳虎刚盐湖区常务副区长

市开发办公室下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中心(简称城建开发中心),负责规划经营项目,制定可行性方案及项目具体实施方案;设立专门经营帐户,负责管理市财政局提供的前期经营资金,土地经营收益资金,及支付经营过程中需支付的各项费用;负责经营城市过程中包括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土地拍卖,监督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具体运作。

开发中心设主任1人(市建设局),科级专职协调员5人(市发改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盐湖区、建投公司),其它工作人员8人(包括经

营策划、财务、文字档案、协调员、司机等),共计14人。

四、运作程序

(一)规划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确定公共设施项目,根据城市功能需要,优先考虑能迅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项目,建议列入年度城建建设计划。

(二)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建设计划,评估统征基价及拍卖参考价。

(三)市建设局根据建设计划,对拆迁和工程项目进行评估,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进行审核,开发中心备案。

(四)开发中心根据规划部门报请的工程项目,进行经营策划,制定可行性方案,上报领导组决策。

(五)领导组根据报请项目经营方案,组织相关人员研究、决策。

(六)开发中心根据项目批复,制定详细的项目经营实施方案。

(七)开发中心委托盐湖区政府相关办事处和运城经济开发区实行包干征地、拆迁,拆迁资金从开发中心账户支付。开发中心也可以直接进行征地、拆迁。

(八)实施项目建设,实行交钥匙工程。

(九)开发中心做好项目完结后经营效果分析,接受政府项目审计。

五、经营方式

开发中心对选择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经营策划方案,报经领导组批准,具体实施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一)政府出资,统一运作

1、以市政府建设公益事业名义统征土地,征地范围包括实施项目占地、周围优质土地两部分。

2、对周围优质土地进行挂牌上市,以获取统征与拍卖之间的差量收益。

3、资金收益用于完成该项目建设,盈余部分向领导组申报新的投资

项目。

(二)政府统一规划,委托投资商开发建设

1、项目规划设计完成后,由开发中心核算确认项目投资总额后,规划拍卖一块与投资总额价值相当的土地给投资商。

2、投资商出资完成征地、拆迁及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实行交钥匙工程。

3、政府对出让土地的商业开发及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4、满足建设投资需要之外的优质土地,统征收回,作为土地储备,适时公开拍卖,实现最大效益。

(三)政府、投资商、土地使用权所属村镇联合开发建设

1、经市政府批准,允许投资商与土地使用权所属村镇实行“联合开发”,实现土地资产“零过户”。

2、投资商收益投资部分,政府收益土地升值部分,土地使用权所属村镇将土地使用权以股金的形式参与到工程项目建设,完工后享受相应收益。经双方约定,市政府批准,形成新的股份运作模式。

六、各部门职责及任务

(一)规划部门:科学地提出项目建设规划方案、土地控制界限,办理建设规划手续,予控土地范围。

(二)市发改委:根据领导组建设批准,下达立项、投资计划,完善相关手续。

(三)市财政局:提供先期发展资金,监督专户资金管理,理顺相关收益的国家优惠政策。

(四)市国土局:评估土地统征基价,提供拍卖考价,监督拍卖程序,办理土地手续。

(五)盐湖区:完成委托的征地、拆迁工作,协助处理施工期间的社

会干扰问题。

(六)市建设局:负责房屋拆迁评估,项目设计、立项,建设过程全程管理。

(七)市税务局:负责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八)市公安局:为经营公共资源、市政建设提供良好社会治安环境,严厉打击各种干扰、阻挠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不法行为。

(九)市环保局:根据领导组建设项目批复,做好环评工作,完善环评手续。

(十)市监委:依据政策法规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督。

(十一)运城经济开发区:完成委托的征地、拆迁工作,协助处理施工期间的社会干扰问题。

七、具体优惠政策及其它

(一)优惠政策

1、在经营城市公共资源过程中,土地统征、开发的相关优惠政策。

2、土地收益专项用于城市建设的政策保障。

3、土地收益分配中的有关优惠政策。

4、投资商在征地、拆迁、建设、产业收益中的优惠政策及税务优惠政策。

5、“联合开发”政府特许政策。

(二)其它

1、政府先期投入资金5000万元至2亿元。

2、经营利润分成:经营年度利润原则上70%用于其他城市建设项目,30%部分可奖励给市发改委、财政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及其它相关部门用于事业发展和弥补经费不足及奖金等。

3、城市空间、地下管网、文化资源、广告等纳入城市经营范围,收入进经营专户,用于城市建设和维护。

八、计划实施项目

(一)条山街:新开条山街3.1公里,捆绑式经营道路两侧100米范围内土地。

(二)盐湖大道:盐湖大道7.6公里,捆绑式经营道路两侧100米范围内土地。

(三)盐湖、圣惠、北郊公园:利用目前控制土地,拍卖出让部分土地或捆绑式经营,完成公园建设。

运城环境调查报告 第5篇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南边沿,全境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市面积为13968平方千米,是传统的农业地区,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以传统的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和居民服务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运城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服务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工业所占比重最大,在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运城地区工业中对环境威胁最大的是造纸、焦化、电解铝行业,另有玻璃制造、钢铁冶炼等行业。

在记忆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造纸业对于环境的污染,大约十年前,我所在的闻喜县有很多小型的造纸作坊,坐车经过某些地段的时候都不能开车窗,造纸厂中随意排放的废水非常刺鼻,使得周围的生活环境很不理想,周围住户的身体健康受到很大威胁,对附近的农作物也造成很恶劣的影响,更严重的在于它污染了周围河流以及地下水,造成了非常严重后果。

但是,现在这些造纸小作坊,小型焦化厂基本全部消失了,这与近几年我市的环保整治活动分不开。

03年市电视台开展了“运城市环保法律法规电视知识竞赛活动”,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宣传了环境保护法规,让群众和企业意识到环境保护问题的严重性,还有国家的重视程度,整治力度。其后,还组织全市环保系统以多种形式深入宣传环保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全市各阶层人士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思想宣传的同时,更大快人心的是一系列的环保专项整治活动,例如,组织开展了 “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及大运高速公路环保专项行动”等数十次环保执法专项行动,还有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取缔、关闭土焦改良焦炉的“双十二”专项行动,出动铲车摧毁土焦34座、改良焦炉824座,炸掉烟囱80根,取缔关闭土焦改良焦企业共66家,彻底取缔关闭了全市范围内的土焦和改良焦炉。在另外一轮的专项活动中彻底取缔了闻喜、垣曲、绛县的440余家非法小选矿,使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在这几年里政府长期狠抓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使全市造纸、焦化、电解铝等重点行业的环保治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尤其是造纸行业的污染治理,得到了省内外环保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环境监管方面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省开展了污染源在线监测,对沿汾河、涑水河的12家造纸、化肥、制药企业安装了水质在线监测仪,环境监管水平大大提高。市环保局组织开展“蓝天行动”,加大市区内锅(茶)炉的污染治理和监管力度,狠抓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控制,使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另外,还对于群众的来访反映的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调查,积极解决。

不得不说,我市的环境状况近几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提高。但是,还是有许多环境问题存在并亟待解决。

一些地方还是能够发现工业废水排放,但是却不太容易发现源头,这说明一些企业继续排放污水并且以更加隐秘的方式进行,这就需要环保部门加强监管力度,还可以发动群众,鼓励群众举报周边的环境污染企业,我觉得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举报人一定奖励来激励群众。

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在环保部门检查期间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规生产运行,但是检查队伍一走,就依然我行我素,置环保于不顾,尤其是在春节等节假日,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绝不会来检查的时候,这实在是一个很棘手又很普遍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一方面,环保部门不定期突击检查来给企业施加一个无形的压力、警示;另一方面,如果资金允许,可以设置一些监测仪器以保证时时刻刻的准确监测。

上一篇: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再思考下一篇:陌生人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