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4-06-19

新时期党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精选6篇)

新时期党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1篇

新时期党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党校在遵循干部教育规律的同时,还要遵循经济规律的要求,以求得自身的科学发展。面对党校函授停办后,党校如何生存发展,尤其是后勤保障问题,已成为党校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党校的后勤服务工作是一项具体的和细节性的工作,其工作策略、工作方法以及工作艺术将会决定了后勤工作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党校全面工作。因此,只有提高党校后勤服务水平,才可以确保党校实行科学发展。

一、提党校后勤服务水平的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大力做好党校的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按照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的方向进行各项必要的改革,以提高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后勤保障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经济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也对党校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积极探索党校管理工作规律。如何迎接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挑战,已经是摆在党校经营管理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时代课题,其中党校后勤服务工作现代化管理经营又十分关键,它在整个党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让后勤服务工作管理规范、保障有力、服务优质,对党校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阶段党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思想僵化

现阶段党校后勤服务中经济意识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宁愿服务不足,也不愿冒险,自力更生意识不强,总希望靠政府帮助解决困难。在工作中,依然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

(二)后勤服务管理体制不规范

目前,党校主要是使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忙于应付会议和培训班等日常事务,造成现在的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当今形势发展。党校存在行政科室和服务经营主体没有彻底分离,其职责也不明确,再加上各种配套设施落后,各方面制约因素依然存在,使后勤服务难以科学规范化。

(三)后勤保障能力无法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

党校的食堂较小,宿舍数量明显不足,后勤保障能力相对较差,这与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新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与学员和教职工的要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是党校的后勤服务工作存在的挑战。

三、提高党校后勤服务水平的思路

(一)坚持观念思路的创新

社会化服务对一切领域的渗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部门和单位的自我服务必须与社会化服务融为一体,必须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创新,大胆改革。社会化服务以对社会一切领域开展服务为目标,在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中体现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也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部门和单位的自我服务则是以相对有限的服务设施和手段在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对相对有限的人群开展的服务,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不积极融入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大潮中,必然遭到社会化服务的取代而淘汰。因此党校的后勤服务必须尽快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服务体制,在围绕党校工作开展服务的同时,积极寻找生存和发展的领域和空间。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党校通过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党校后勤工作者必须审时度势,积极稳妥地开好头,起好步。引进社会化参与党校后勤服务,目的就是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嫁接改造党校后勤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党校后勤事业发展。党校后勤工作一定要超前部署,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后勤工作的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各种物资的管理、使用、节约制度,奖惩制度等。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始终牢记服务的宗旨

首先,必须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一是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直接的服务,如校内教学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校外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等。二是为教学科研提供的间接服务,如解决食宿、交通等服务。当前,党校吃饭、住宿等基本生活保障规模还比较小,必须做好直接与间接服务的文章,处理好直接与间接服务的关系。其次,要做好学员的服务工作。党校学员大都是一个单位和部门的干部,担负繁重的工作责任,到党校来学习,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珍惜的难得的学习机会。可以说党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员来进行的,行政后勤工作也应如此,为学员创造一个舒适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行政后勤工作应尽的责任,这就要求行政后勤工作要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规范服务管理,改进服务质量。第三,要为广大教职工服务。党校教职工担负着用理论武装干部、全面提高干部素质的任务,责任重大,为教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以稳定队伍,解决其后顾之忧,使教职工集中精力从事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这也是党校行政后勤工作的重要职责。

(三)重点抓好建设的任务

首先,要抓好基本建设。一是要做好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搞好校园整体建设。既要树立战略意识、长远意识、全局意识,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又要做到美观、大方、实用、经济。二是抓好教学科研基本设施的建设,如教室、国书馆、报告厅、活动场所等;学员、教职工生活、文体活动及其附属设施建设,如宿舍、食堂等;校园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供暖、通讯、道路、排水、地下综合管网、安全防火监测等,这些都是办好党校的基础保障,是重要办学条件。其次,要抓好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是党校现代化建设首要任务,其实质就是努力掌握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的手段和新的武器,以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更好地完成培训干部的任务。信息网络建设,建是基础,用是根本,在当前关键是抓好远程网和党校系统网。第三,要抓好环境建设。强化绿化、美化工作,努力增大绿色植物覆盖率,努力做到鸟语花香,四季常青,景色宜人,赏心悦目。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广大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可以陶冶情缘,美化人们的生活,是校容校貌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把握规范管理的主题

行政后勤工作必须坚持规范化管理。首先,规范卫生管理。维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干净、文明,有助于广大学员和教职工的身心健康。一靠制度,二靠广大学员和教职工的自觉维护和保障,为使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卫标准和卫生清扫责任制度。其次,规范秩序管理。校园秩序是一个窗口,它可以展示一个单位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是衡量党校管理本平的重要标志。一是必须要明确分工,落实管理责任,以安全保卫部门为主,全校广大学员和教职工积极参与,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综合管理的良好管理机制。二是在防火防盗等防范措施上要舍得投入。楼内定期检查和更换老的电源线路,财务室、档案室等门窗要加固。三是严格门卫值班和夜间巡逻制度。用制度来保障门卫和巡逻等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五)注重人员素质的提高

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的好坏。要经常对行政后勤管理人员提出严格要求,服务员上岗前要向酒店宾馆一样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上岗时统一穿着工作服,佩戴胸章,展示党校事业党校人的良好精神风貌。要充分调动行政后勤从业人员的积极性,经常开展以“敬业在岗位,满意在党校”的主题实践活动,要注意树立服务标兵和劳动模范,使大家行有方向,赶有目标,学有榜样。要积极培养行政后勤人员的集体荣誉感。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各种形式教育员工关心集体,热爱党校事业,关心党校发展,珍视党校荣誉,用维护党校集体荣誉这条纽带来规范行政后勤人员的行为,把思想统一起来,把精神振奋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使行政后勤人员都能热爱本职工作,积极进取,敬业爱岗,实现服务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首先,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要通过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行政后勤人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到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谐的理念,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努力使广大行政后勤人员牢固树立服务观念,保持和发扬勤俭、敬业、务实、奉献的良好作风,爱党爱校、爱党敬业、艰苦奋斗、克勤克俭、廉洁奉公。其次,努力提高文化水平。行政后勤工作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人学历层次较低,文化水平不高,如果不注意从繁忙的事务中挤出时间来学习,提高自已的政治理论素质,只能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者,工作水平很难提高。所以,必须通过学习,来提高行政后勤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第三,努力提高业务能力。行政后勤工作是一门学问,行攻后勤的各项工作都需要一批业务上过得硬的行家能手,一是要有计划地选送业务骨干到外单位进行培训,学习考察,拓宽视野,增长才干,二组织并鼓励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勤奋钻研业务知识的技能,学习工作有关的专业文化知识。三是经常开展技术竞赛活动,形成比、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总之,党校的后勤服务必须树立全局服务观念,树立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的意识,加强科学规范化管理,勇敢地迎接机遇和挑战,努力提高党校后勤服务水平,充分保障党校的科学发展。

新时期党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2篇

一、明确职能定位,更新思维理念思想库又称智囊团、领袖外脑、思想工厂,是指那些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公共研究机构。tMl党校的性质决定了党校思想库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发挥党校思想库作用,就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正确的思想引导和科学的决策建议。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期党校工作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党校成为思想库是现实发展的需要一是党校的性质和职能要求党校必须成为党委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党校工作条例》把党校定位为“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这是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校职能职责的新扩展,也是对党校科研工作的新定位和新要求,不仅丰富了党校地位和作用的新内涵,而且给党校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党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是党校工作的基本职责,是本职工作、份内工作,必须无条件地、不折不扣地完成。同时,党校具有人才资源丰富、理论储备丰实、联系部门方便等优势,这些都是党校成为思想库和研究机构的必备条件。二是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党校必须成[1][2][3][4][5][6]下一页为党委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渐凸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不断增多。这就要求,党校作为思想理论建设的主阵地,必须进一步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加强对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县级党校,就是要加大对策性应用性问题研究力度,找准影响和制约全县科学发展的各种障碍和瓶颈,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咨询建议。

(二)发挥党校思想库作用必须更新思维方式首先,党政领导要转变思维方式,重视党校工作。党校是党委兴办的学校,抓好党校工作是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胡同志指出:一定要把党校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去认识、去把握、去部署、去推进,增强办好党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推动党校工作和党校事业有新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党委和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大局的视角重视党校工作。一是要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要打破思维定势,更新思维观念,彻底纠正过去那种认为党校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认识;三是要按《党校工作条例》要求由党委去“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要给党校科研交任务、出题目、压担子,充分发挥党校科研的功能和作用;四是要为党校科研提供必须的经费保障,如社会调查、外出考虑、校刊校报等费用。TMl其次,党校自身要更新思维观念,创新发展理念。党校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职能和定位,要按照“研究机构”和“思想库”建设的要求,调整优化科研组织形式和人员结构,创新科研工作发展思路,尽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学习型党校转为学习研究型党校,把“调查”、“考察”、“研讨”作为科研工作的重点,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发挥党校作为科研机构的功能;二是科研工作的重心要由基础理论研究转为应用对策研究,使科研工作体现时代性、实用性和实效性,这也是党校作为思想库最基本的工作要求;三是党校教师要由“理论的传播者”转为“思想的引导者”、“实践的研究者”。同时,要克服教师就是上课、科研就是写理论文章以及“职称科研”、“理论科研”等模糊认识。

一、加大科研力度,提升科研能力

(一)统一认识,更新观念,提高对科研地位和作用上一页[1][2][3][4][5][6]下一页的认识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党校要立足于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高度、立足于党委政府决策思想库的高度,深化对科研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一要明确,科研是发挥党校思想库作用的直接体现。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党校要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制定的不同时期的重大决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本地党委政府不同时期的工作中心作为科研工作的重点。作为县级党校,就是要以县情研究为中心,以课题调研为载体,以决策咨询为导向,广泛开展对策性、应用性问题研究,拿出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咨询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县委政府决策服务,让科研的功能和作用直接体现于县委政府的科学决策之中。二要明确,科研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前提和保证。科研为教学服务,这是科研的又一重要功能。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出成果、成果进课堂”,这是对党校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基本要求。在干部教育培训中,通过科研成果向教学专题转化,加强对干部战略思维能力、科学发展理念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干部谋求发展的正确思路、推动工作的实际能力,使干部通过教育培训,不但增强了素质,而且提高了能力,从而确保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tML这也是党校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的又一条重要途径。三要明确,科研是扩大党校社会影响力的一项“形象工程”。科研成果的多少、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党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事关党校的社会形象。大家知道,党校教学是硬任务,科研是软要求;教学的效果是抽象的、难以测评的,而科研的成果是具体的、显而易见的。如,党校举办多少期主体班、培训多少人,很多人都无法知晓,但如果党校教师在《求是》或《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多少有价值的文章,这个影响力不但大而且广,特别是县级党校,不但能在全县提升社会影响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而且在党校系统也会扩大知名度。没名气就没人气,没作为就没地位,“有为才有位”,这是对科研作用最好的诠释。同时,科研也是教师个人成长和进步最好的途径和方法之一。

(二)不断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按照《党校工作条例》提出的“用好现有人才、引进高层人才、稳定拔尖人才、培养后备人才”的人才强校战略,要把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作为科研队伍建设的重点。一是要合理使用人才。要按照《上一页[1][2][3][4][5][6]下一页条例》对科研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构建科研工作新格局,优化配置科研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公开引进人才。通过公开选聘,把热爱党校事业、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经验的拔尖人才充实到党校科研队伍中来。通过健全合理的机制、优美舒适的环境、宽松和谐的氛围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党校事业的队伍中来。三是要尽力稳定人才。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创造的学术氛围,为教学科研人员搭建施展才华、干事创业的良好平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宽松的环境和优厚的待遇留人。四是要大力培养人才。由于县级党校教师普遍存在理论基础较好、实践知识较少的现象,因此,在科研人才的培训上,要以战略的眼光、可持续发展的思维,通过制定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采取挂职锻炼、进修深造、社会调研等方式,着力打造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的科研人才队伍。

(三)健全和完善科研工作体制机制完善、规范、合理的制度,是顺利开展科研工作的保障。一是要健全完善有关科研工作的制度和措施。TMl要根据党委政府下达的科研任务,结合党校自身发展的实际,制订科研工作长远规划、计划和近期计划,建立科研工作长效机制。同时,要根据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相关课题、党校系统的招标课题和本校校级课题,制定有关课题研究的实施意见和具体办法,如调查研究制度、课题调研制度、课题管理制度等等。二是要建立健全科研工作评价与激励机制。对科研工作实行基本工作量制,要求县级党校教师撰写的科研论文或调研报告,每年至少有两篇在地(区)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被县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用,中级职称(科级)3篇以上、高级(处级)4篇以上。对未完成科研基本工作量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惩戒,可在评先树优、晋级提拔方面作为硬性规定;对超额完成科研任务、特别是对精品力作实行重奖,并对作者予以重用,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内在动力和创作潜能。

二、强化服务职能,提高咨政水平《党校工作条例》要求,党校科研“要为推入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县级党校由于科研上一页[1][2][3][4][5][6]下一页人员理论功底、知识储备和所处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应将科研的重点放在“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和“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这两个方面。

(一)明确服务重点,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科研成果必须指导实践、服务实践,才能体现出科研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要不断增强科研服务意识,强化科研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科研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一是要强化科研工作的服务职能。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就是在新形势下,为了服务于提高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党校充分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从而为党委政府在这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提供咨询和建议。县级党校要充分利用身处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等优势,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广泛开展社会调研,拿出有价值、上档次的科研成果,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有效服务,充分发挥科研的服务职能。二是要强化服务决策的主攻方向。县级党校要增强县情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县情研究作为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重点研究县域经济,如特色经济、民营经济、新农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城乡统筹、招商引资等。同时,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强对人民群众最关注、社会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为县委政府出台政策、制定措施出谋划策,排忧解难。tMl

(二)实施课题带动战略,不断提升科研服务质量课题调研是党校科研工作的重点,是党校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最直接最有效的体现。为了高质量完成各项课题任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实施课题带动战略。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县级党校要积极参加县委政府重大决策性项目研究,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组建课题组的形式进行重点攻关,选题目,定规划,提措施,促进县情研究多出成果、多出精品,不断提升县情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要主动承担相关部门的委托课题,以高质量的课题调研成果不断扩大党校的社会影响力。二是科学安排,加强协作。要根据课题调研的需要和个人的科研优势,合理分工,科学安排,落实专人负责。对重大决策项目和科研课题,要举全校之力,集体攻关,发挥团队优势,打造精品力作。同时,要加强与上级党校和兄弟党校之间的协作配合,发挥党校系统的整体科研功能。三是提供平台,搞好服务。要充分利用党校校刊校报这一舆论工具,系列刊登有指导作用和咨政价值的课题调研成果,为党委政府决策咨询提供一上一页[1][2][3][4][5][6]下一页个便捷有效的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校报校刊的舆论导向和理论引领作用。

新时期党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3篇

一、提高党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水平的现实意义

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的党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同时强调,要“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党校作为党委直接领导下的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培训轮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为使党校担负起“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重任,党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大力做好党校的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按照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的方向进行各项必要的改革,以提高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后勤保障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经济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也对党校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积极探索党校管理工作规律,迎接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已经成为摆在党校经营管理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其中,党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运营又十分关键,它在整个党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后勤服务管理工作规范有序、保障有力、优质高效,对党校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高党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水平,做到“四个到位”

1. 服务意识到位。

首先,必须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一是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直接的服务,如校内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校外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等。二是为教学科研提供间接的服务,如提供用餐、交通等服务。当前,党校食堂等基本生活保障设施的规模还比较小,必须做好直接与间接服务的文章,处理好直接与间接服务的关系。

其次,要做好学员的服务工作。学员到党校来学习,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宝贵而难得的机会。可以说,党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员来进行的,后勤服务管理工作也应如此,为学员创造一个舒适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行政后勤工作者应尽的责任,这就要求在行政后勤工作中加强软硬件建设,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规范服务管理,改进服务质量。

最后,要为广大教职员工服务。党校教职员工担负着用理论武装干部、全面提高干部素质的任务,责任重大,为教职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以稳定队伍,解决其后顾之忧,使教职员工集中精力从事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这也是党校行政后勤工作的重要职责。

2. 队伍建设到位。

首先,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要通过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行政后勤人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谐的理念,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努力使广大行政后勤人员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保持和发扬勤俭、敬业、务实、奉献的良好作风,爱党爱校、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克勤克俭、廉洁奉公。

其次,努力提高文化水平。党校教职员工如果不注意从繁忙的事务中挤出时间来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就只能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者,工作水平很难提高。特别是安全保卫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学历层次、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看门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安全保卫工作只要“四肢发达”、身手敏捷就可以胜任,而事实是,这样的一支队伍很难胜任现在的安全保卫工作。所以,必须通过学习,来提高行政后勤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

最后,努力提高业务能力。行政后勤工作是一门学问,需要一批业务上过硬的行家里手。一是要有计划地选送业务骨干到外单位进行培训,学习考察,拓宽视野,增长才干。二是组织并鼓励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勤奋钻研业务知识和技能,学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专业文化知识。三是经常开展竞赛活动,形成比、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3. 规范管理到位。

首先,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一是以制度为依据完善管理。用制度作为实现目标的根本措施,深化、优化目标管理,使各项工作职责分明,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形成一种正确、稳定、协调的工作秩序,从而建立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干事、以制度求绩效的工作机制。二是健全和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及考核机制,明确岗位责任分工,使每个人对自己的岗位目标和岗位职责有更清晰的认识,真正体现责任到人、目标到位。三是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职称评聘、年终奖惩等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激发大家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加强行政后勤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一是规范卫生管理。维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干净、文明,有助于广大学员和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一靠制度,二靠广大学员和教职员工的自觉维护和保障,为使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就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卫生标准和卫生清扫责任制度。二是规范秩序管理。校园秩序是一个窗口,它可以展示一个单位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是衡量党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4. 安全责任到位。

首先,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性规章制度。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培训、实践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在制度建设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目的,以依法治校为准绳,以公正、合理、具体、操作性强为原则。特别是贴近学校发展的实际要求,建立领导班子定期研究安全工作制度,安全日查、周检、月总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开展安全讲座、实际演练制度等;建立安全工作台账、责任追究制,并围绕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人身财产安全等重点项目,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其次,做好校园安全防护,打造党校平安校园。一是确保校舍安全使用,特别是对老旧校舍要及时做好房屋安全使用鉴定,遇有险情,要马上采取有力措施,第一时间排除险情,保障学员和教职员工的生命安全。二是在防火防盗等防范措施上要舍得投入。楼内定期检查和更换老旧的线路,规范不当用电行为。财务室、档案室、机房等重要部门落实双层门窗及加固措施,下班时按制度要求,关闭电闸并检查门窗上锁情况。在校园和楼道等明显位置张贴防火、灭火知识宣传图,消防通道紧急疏散图和逃生指示牌,邀请消防专业人员到校为教职员工举办防火、灭火、自救逃生等有关消防知识专题讲座,开展现场实战演练。积极宣传和营造预防火灾发生、大家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对校园、办公室、教室、财会室等,要经常做好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建立消防岗位责任制,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三是严格门卫值班和夜间巡逻及节假日党校领导带班制度。在落实来访者进校登记制度的基础上,做好车辆进校停车入位管理。要随时注意观察监控设备的使用和正常运转情况,遇到警情要及时报警,做好上报和交接班记录。用制度保障门卫和巡逻等工作持之以恒,使防范意识不麻痹,安保行为不松懈。四是强化“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在抓细抓实、做好安全工作上下工夫,特别是对食堂燃气灶具、大型电器炊具设备的使用上,要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操作人员安全。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在抓实上下工夫,工作永不懈怠,不存任何侥幸心理,坚持常抓不懈,确保党校一方平安。

新时期下小学后勤管理的几点思考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 后勤管理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4-002-01

小学后勤管理是小学管理总体水平的重要体现,同时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后勤工作不仅需要管财,还要管人,突出特点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复杂多变,给后勤管理增加了难度,对后勤管理工作和后勤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实际中,小学后勤管理不直接涉及教育问题,因而常受忽视,导致后勤管理的重要功能得不到发挥。新时期下,应重新审视小学后勤工作的职责和功能,在不影响教学活动的前提下,不断转变管理理念,为小学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1. 小学后勤管理的巨大功能

做好学校后勤管理是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小学后勤管理的巨大功能,具体表现在:(1)为小学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保证。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不仅为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经济上的物质保证,而且还能为全校师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全校师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学习当中。(2)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有序、怡人的校园环境本身就是以整个中国教育资源为基础,有利于颐养性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广学生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浓烈、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此外,完整的配套设施,优质的后勤服务,也同样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3)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小学后勤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不仅大大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集中精力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还能促进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全面提高。

2. 加强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

2.1建立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健全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小学后勤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小学后勤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1)议事制度。主要以行政会议或办公室会议为主,以民主集中制为主要指导原则,对小学后勤工作中重大事务进行民主、有效地处理,形成工作合力。(2)工作制度。一方面要加強制度建设,确保后勤工作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定期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管理人员绩效挂钩的方式,在确保管理效率的同时,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2加强财务管理,讲究经济效益

财务工作是小学后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小学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加强小学后勤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可通过以下方式:(1)不断完善财务制度。小学财务管理应根据上级安排决定财务收支,保证其科学合理性。坚持以收定支、量力而行、紧缩开支、自求平衡的原则对小学年度经费预算计划进行编制,并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和财经纪律,确保各项收支明细,确保收有来源,支有出处,保证各项开支账务的可追溯性。(2)加强财务监督。小学经费运作应当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全校师生服务。应加强对小学后勤财务管理的监督,坚持以“量体裁衣、看菜吃饭”为行动指导,将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加以利用,为创造优质校园环境提供持续动力[3]。同时,还应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将各项经费收支的明细公开化、透明化,保证学校经费运转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促进良好校园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保证。

2.3加强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离不开一支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和水平强的管理人才队伍。因而,应重视小学后勤管理队伍建设,培养处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综合能力好的人才队伍,为小学后勤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证。健全和完善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定期培训,全面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优质的后勤服务,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3. 小结

总而言之,小学后勤管理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作,为保证小学教育教学各项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须加强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不断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小学生的学生和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学校与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孟凡春.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浅谈小学后勤管理[J].中国科

教创新导刊,2012(06):215.

[2] 王岩.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工勤人员队伍,提高学校后勤管理

水平——小学工勤人员队伍的现状与建设调查[J].读写算:教

育教学研究,2011(51):18.

[3] 张仁先.创新管理模式优化育人环境——记王家岗小学后勤

管理与勤[J].成功(教育版),2010(08):215.

新时期党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5篇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党校工作在党的各项事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而县级党校作为培养基层干部的摇篮,必须在改革创新的浪潮中努力为国家培养一批高品质、高能力的革命骨干队伍。这就要求县级党校将面临的不足加以改进,更好地让县级党校为基层人民服务。

二、当前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

在召开的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中,会议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有能力、有思想、高素质的政治骨干队伍。县级党校在为国家教育培养干部的同时,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教育经费得不到满足,教学设施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导致很多培训工作难以进行。

(2)教学手段单一。培训内容单一,难以对不同层级的干部进行专项培训;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学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和灵活性。

(3)师资力量薄弱。县级党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各个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出现严重失调的现象,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辅助教师的后勤部门,人均工作量失衡,很多人都是处于空闲的状态。相反,教师力量很薄弱,人员的紧缺也难以让老师的水平得以正常的发挥。教师人员配备不足,学科机制不完善,教师没有定期得到最新的培训,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所以教师们缺乏创新意识。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同样,人员的思想和能力也要不断地创新,尤其是对干部的培养更应该去不断改革,这样才能满足基层人民对领导的要求。

(4)教育机制不完善。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一线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同时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县级党校的发展。目前的县级党校资源的缺失使得县级干部培训不能和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县级党校干部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1.县级党校的培训工作必须适应社会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建设,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城乡的繁华建设也为我国改革发展的深入创造了有力的时机。在我们不断深入探索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我们必须组建一支有思想、有能力的干部团队,不管是现在的环境还是基层人民群众,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都是新的,所以对干部要求就不?H仅是可以胜任岗位的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还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组织能力,最重要的是必须有不学习就后退的意识。面对任何问题都应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党对县级党校的必然要求,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能经得起考验的高素质的队伍,才是我国发展的要求。目前县级党校的教育培训体系显然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旧的体制、旧的设施和人员的不合理配备都是现在县级党校必须要更正的地方,这就需要县级党校不断地更新方式方法,定期丰富教育干部队伍的头脑。县级党校直接培养的就是国家的基层干部,而基层干部面对的是基层的人民群众,基层的人民群众是我国坚实的后进力量。能否在教育培训工作中更好地提升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发挥党校在干部培训工作中主阵地的作用,将直接影响着城乡的和谐建设。所以,党校在教育培训工作过程中必须开拓实践,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管理。

2.县级党校的培训工作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目前,教师人才的储备不能满足基层干部的要求。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一是注重思想传递。努力增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课题,充分鼓励教师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结合当前党对我们的要求,通过理论学习丰富他们的头脑,提升他们的道德思想和政治觉悟,使他们在日后带领基层人名群众更全面地迈进小康社会和打造繁荣的城乡建设一体化有鲜明的政治思想,并能把这种政治思想更好地传达给人民群众。二是注重资源共享。要增加党校的教学费用,使网络为主体的鲜明教学成为趋势,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便捷性、远程性和各个县级的党校实现互相学习、互相查漏补缺的共赢模式,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三是因材施教。在培训干部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干部的政治觉悟,而且还要提升他们在不同岗位的业务能力,让他们能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有针对、有计划地培养和教学。基层干部的教学要根据每一个乡镇不同的特点进行实际分析,这样才能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四是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菜单式教学、模拟式教学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成效。

3.县级党校的培训工作必须注重执政能力的提升

党的执政能力是每一个干部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如何增强党的执政建设关键是要有一支高文化、高素质的干部部队,现在提升这种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但是怎么学习,重要的一点就是党校对这一支教育队伍进行正确合理的教育培训,增强干部的执政意识,提升他们的责任心,这是最简单明了的方法。党校作为培训基层干部的摇篮,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21世纪就是知识储备最丰盛的时代,是头脑风暴来临的时代,所有的基层干部要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体系及新的专业知识。县级党校必须设置出合理的课程,保证干部教学内容的灵活性,让每位干部都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国是素质教育大国,随着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干部体系呈现出学历越来越高、知识水平越来越专业和人员越来越年轻化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些人才,所以党校必须实现多个县级党校共同学习的模式,定期查漏补缺,大家都在时时刻刻的探索新的模式、新的教学,把县级党校的工作变成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方向、新载体、新创造,保证每一个基层干部都能在学习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4.县级党校的培训工作必须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培训取决于教师队伍的质量,要想建设一支政治鲜明、素质高强、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必须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现在社会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所有的教师都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不断地学习,学习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教育培训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充分理解党的理论基础,不断地学习和交流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语言架构。语言架构必须贴近基层干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严谨性,同时也要通俗易懂,善于用举例子的方式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风趣起来,让基层干部感兴趣。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带领学院“走出去”,进入基层人民大众的生活里,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在一起,也能让基层干部和基层人民更好地互动起来,同时也能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为了提升党校作为主要培训阵地的教学水平,必须经常注入新鲜的血液,引进新的人才,适当地用福利津贴的方式鼓励在职教师学习,开展定期的外出学习活动,走进基层群众的生活里,定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基层群众对生活的要求。通过实践来丰富教师的头脑,同时也要加强教师对知识文化的学习,对于积极向上的教师,党校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此外党校应该定期聘请专业理论专家、著名的学者还有在群众基层工作年限多的老干部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这样一来,不仅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增加,社会的反响也会越来越好。这样县级党校在社会影响和人才储备方面都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5.县级党校的培训工作必须注重自身建设

首先,要明确党校工作中每个人的具体内容,细化部门,每个人、每个部门都实行责任制,每一个层级的领导都应该对下属起到一个督察的作用。县级的组织部应该详细研究并制订每一批干部的培训计划,并且每一步的实施都需要责任人去落实。其次,要加强对县级党校的建设,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该把教育培训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大资金的投入,?ο执?化互联网设备进行引进,进一步加强教学环境的改进,对待每一个干部的培训都落实好培训内容,保证每一个基层干部人员的培训质量。充分利用党的教育基地,还有党的会议精神、党的优良传统进行培训。最后,要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并将其完善,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有学员的接受程度进行公平公开的测评,并根据这些测评进行奖惩。

四、总结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基层人民对基层干部的期望和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县级党校的教育培训工作也是国家干部培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创新,努力提升干部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是我国县级党校的基本任务和责任。所以,县级党校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为我国培养出一批高能力的基层干部人员,为我国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贡献出最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6篇

峰市镇 廖选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要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党和群众的工作,是今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现实途经。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最为紧迫的工作。在新时期,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如何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我们基层领导干部面临的重要任务和重大课题。联系农村实际,必须全面客观地认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现状,同时,要分析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不协调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对策,顺应广大群众的愿望和期待。下面,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群众工作的新特点

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期、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利益格局的调整期,与过去相比,即使是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存在利益拆求增强,经济纠纷增多,群体性矛盾增加,对抗性因素增长,处理难度增大等特点。

1、利益诉求多样化使群众工作呈现复杂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经济利益诉求与政治利益诉求相互融合,合理要求与不

合法方式相互渗透,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极少数人的无理取闹相互纠缠。如:我镇桃泉村村民反映,由于棉花滩电站蓄水造成群众生活、生产、就医、求学受到严重影响,强烈要求移民搬迁,现已达10多之久,未得到妥善解决,群众情绪激动,多次到省、市集体上访。

2、群众自主意识觉醒但素质参差不一使群众工作呈现艰巨性。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积极推进,大多数群众的自主意识不断苏醒,勇于和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不敢向党委、政府提出自己的诉求,这是历史的可喜进步。但是,也有一部分群众存在着“信访不信法”、“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不良心态,盲目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的甚至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基层党委政府做群众工作增添了难度。紫金“7.3”事件发生以后,永定县政府和有关乡镇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善后处理工作,为群众挽回损失,而有些渔民达不到自身利益时,动不动就到县、市上访。当前渔民的转产问题确实成为我镇社会安定稳定和群众生活出路的难题。有些案件虽经法院判决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仍然多次上访。

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看法

1、深入群众察民意。勤于深入群众,体察群众的安危冷暖,吸取群众的实践经验,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是密切联系群众、增进群众感性的有效办法,是得到群众信任和支持的重要保障。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自己当作普通百姓一分子,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立场考虑问题,多和群众交朋友,这样才能时刻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在开展具体工作中才能够有的放,赢得主动。在平时,要深入基层访民情,放下架子与群众一起拉家常,聊生产、话发展,直接倾听群众呼声,虑心征求群众意见,做到各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知基层组所所忧所困,各社会矛盾症结所在,各利民富民发展之策。

2、多办实事解民忧。基层领导干部务必要树立多为群众办实事就是最大政绩的观念,特别注意从解决一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多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群众感受到新变化、得到新实惠,这样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让群众从一件件具体实事中切实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如我镇成立领导小组,处理移民后的遗留问题,将忠信村的耕地分配当着一项重要工作,经过多次协调沟通,把耕地分配到户;高山村造福工程,由于个别干部管理不严,资金较为混乱,造成群众意见很大,我镇也及时成立领导机构,清理帐目,并上墙公布,及时追缴,使得高山村自来水、电、村部、部分群众建房等各项问题得到解决。

3、多与群众交朋友。广泛地接触群众,与广大基层群众交朋友、打交道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前提和条件,讲究群众工作的艺术,懂得群众心理、了解群众愿望、熟悉群众语言、掌握沟通技巧,用老百姓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来处理群众问题,是亲近群众、贴近民心的有效手段。首先要善于疏导群众情绪,用平和谦恭的心态,真诚热情的态度,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问题讲透,把道理说清,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协调,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能及时解决的,尽量帮助他们及时解决;条件不成熟、政策不容许的,尽量给老百姓解释清楚。其次要善用群众语言。再次要讲究时间地点。要“利民以时”,对群众的困难和诉求,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一张木桌子、两把竹凳子、三句“心里话”,面对面交流。

4、公平公正聚民心。只有办事过程公开透明,群众心情才会愉快舒畅;只有办事结果公平公正,群众心里才能信服满意;只有群众普遍满意,社会才能和谐稳定。要有群众信服的公正结果,党员干部就要按规章制度办事,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秉公有权,切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流于形式和厚此薄彼、优亲厚友。减少群众的顾虑和怀疑,确保公平公正,促进社会救助工作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样我们说话办事才有号召力,才能让群众信服,让群众满意。如我们在处理紫金“7.3”污染事件过程中,县委、县府专门派出纪检干部全程跟踪,按照县委、县府的要求,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等一系列措施的贯彻落实,从而使“7.3”污染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5、要虚心向群众学习。智慧和力量存在于群众之间,我们必须时刻依靠群众,碰到问题要虚心向群众请教,把群众当成自己的老师,大家才真心实意为工作出主意、想办法、卖力气;同时,还要耐心细致动员他们、宣传他们、教育他们、提高他们,这就要求我们干部要做群众的表率,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积累经验,有共语言才有本事做好群众工作,基层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就体现出来,才能与群众达成共识,破解难题,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6、要转变干部作风抓落实。干部作风是做好群众工作的试金石,群众工作要加强,关键在干部作风要沉下去。一要加强教育培训,培养干部的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二要加强制度建设,要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群众工作

格局。强化督查,提高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于那些工作为力、措施不到位、化解不及时,要敢于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从严从重追究相关人员的政纪和法律责任。

上一篇:雷锋的故事作文600字左右下一篇:我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