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024-08-09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精选8篇)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第1篇

从“备教材”到“备学生” 一

《西沙渔人》是小学四年级语文S版的一篇课文。教学设计时,徐敏老师考虑到学生对“西沙渔人”很陌生,于是想了很多办法,如播放录像,试图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凭经验她认为班上学生对一无所知的“西沙渔人”一定会有许多疑问。可出乎她的预料,当常规性地讲了课文内容后,学生没有多大反应,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

这一“闷”,引起了徐老师的反思,教研组的老师也凑在一起探究起学生对课文教学不感兴趣的原因。他们发现关键在于教学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导入新课空洞,从中国说到西沙群岛,谈到捕鲨鱼,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在这种单纯的“我说你听”的氛围中,他们当然无从提问。

徐老师立即调整了教学方案,从“备教材”转为“备学生”。上第二堂课时,她先让学生就“你怎样看待‘西沙渔人’的捕鲨行为?”自由发表意见。学生中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课堂成为辩论赛场。这时,徐老师则通过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料,使学生渐渐明白捕鲨鱼是西沙渔人赖以生存的方式,可以捕,但又不能没有限度地捕杀,要考虑生态平衡。

评语:

同样一篇课文,两种不同的上法,效果反差很大。教材是固定的,教材的服务对象是人,教师要从学生乐意接受的角度“备学生”,要让学生有兴趣去用教材,而不是仅仅设计一个用教材“喂”学生的场面。即使“备教材”,也要以引起学生兴趣为前提。◆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第2篇

广义的教材泛指教学所用的一切材料,包括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科书(亦称课本)、练习册、课外习题集、课外读物以及教学挂图、卡片、幻灯片、投录像带等;狭义的教材即指教科书。我们所指的“教材”都是狭义而言的。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该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而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把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要点用准确生动的文字加以系统的阐述,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一般包括目录、课文、习题、插图、实验、注释等部分,课文是其中最基本的部分。教材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和检查学生学业成绩提供了基本材料。教师要上好课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如果教师对教材不熟悉,或对教材中实质性的内容没有吃透,上起课来必然穷于应付,教学效果不可能好。所以说,钻研教材是备课的主体部分。

我们来看教材案例:

【案例】读教材图示1(点击打开),回答问题:从每幅图中你都读出什么内容?

第一幅图教材先通过三幅画展示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2只桃吃光的过程,通过具体的实例感性认识0;再利用直尺图说明0的另一个含义──起点;然后教学0的写法。再引导学生做关于0的计算,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接受。

第二幅图教材通过四幅图展示了电线上小鸟数量的变化情况,使学生直观的感受:“0表示一个都没有”,有趣印象才深刻,再通过下面的实例练习加深理解。

第三幅图通过小兔采蘑菇和拔萝卜的情景图,来说明0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再利用直尺图说明0的另一个含义──起点;然后教学0的写法。

第四幅图通过小猫钓鱼的故事说明0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然后教学0的写法,再利用直尺图说明0的另一个含义──起点,以及0在温度计上表示0摄氏度的含义。

读14题中的教材图示1,回答问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这几幅图的共同点是都采用了学生熟悉和喜欢的实物例子,用生动的图形进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0,说明0表示没有的含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读14题中的教材图示1,回答问题:根据您的理解,为什么0的认识要安排在1-5的认识之后?

因为1-5的认识教学可以借助实物数数进行,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便于掌握,而0表示“一个也没有”,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果先认识0就不好掌握;另外,学了1-5以后再认识0,就可以借助这些数进行对比教学,更好理解些。

从信息论的角度说教学内容的广度就是一节课传输给学生的信息量。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则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备教材时要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和学生的原知识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所以,我们一定要研究教材。

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因此,在教学中,依据实际情况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境图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境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教学活动环境中,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知识的奇妙与无所不在。

但是,备教材时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作用。同时,我们也不能局限于手中的一本教材,可以参照一下别的版本的教材对本节课的内容是怎样编排的,有没有可取之处;也可以查一查其他资料中关于本课内容的相关叙述,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还可以收集现实生活中对本课教学有用的资源等等。一句话,备教材时我们要紧紧抓住以下几点,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

一、备教材——做到六个弄清

1、弄清课标(大纲)精神

教师备课只有熟悉课标(教学大纲),才能胸怀全局,居高临下地钻研教材。

2、弄清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变化

3、弄清教材体系

教师要通过研读教材,明确本学科教学任务,真正弄懂教材的基本思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编写意图,透彻理解教材的精神实质、内在联系、纵横关系及广度深度。最终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

4、弄清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任何一本教材里,都有一些同类知识中分量大、重要的或主要的内容。教学难点:学生难懂、费解和不易掌握的内容。

5、弄清教材特点

教师在研读教材时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注意分析教材的特点。由于教材特点不同,选择的教法就不同

6、弄清教材疑点: 所谓疑点,就是课堂上学生混淆不清、容易误解且产生疑惑的地方。教师在备课中,要去分析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可能在哪些问题上质疑,以便给予释疑解惑。

二.研究教材的步骤(1)浏览全套教材

从而从整体上了解全套教材的概貌,把握整个教材的结构体系。这样就可以增强教学的计划性、有序性和整体意识。(2)通读某一册教材

全面了解全册教材有哪些教学内容,要让学生掌握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各个单元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是什么,从而正确地把握教材的深广度,领会编排或修改的意图。

(3)细读某一单元的教材

一个单元的教材是相对独立的一块知识,教师在单元备课时,不仅要对本单元教材细细读懂,清除障碍,而且要分析其内部结构,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各个教学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以至全套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样就可以在教学时要求明确,重点突出,而且实现前后联系,上下连续。(4)精读即将施教的具体教材

从而明确以下问题:①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是什么?要使学生学会哪些基础知识?熟练哪些基本技能?培养什么能力?进行什么思想品德教育?②本节课教材有什么内在联系?教材的重点是什么?学生最难理解与掌握的问题是什么?突破难点的关键是什么?知识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各个例题、习题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搭配使用?

(5)精心组织教材、处理教材

要着重考虑以下问题:①怎样根据知识的迁移规律,组织好旧知识的复习,创设好学生接受知识的最近发展区。②怎样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教学程序,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详讲什么,略讲什么,重点怎样突出,难点怎样突破,关键如何抓住,也要做到心中有数。③怎样根据反馈原理选择和安排好层次练习,使听、说、读、写、算等技能训练落实到实处。④怎样根据学生实际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德智能得到充分发展,(6)阅读有关参考资料

教师在认真钻研教科书的基础上,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并注意经常积累资料,以帮助更好地吃透教材和补充教材,不断汲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经验,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每节课的备课笔记后面留有空页,以便上课以后及时记录课堂中所发现的,而在备课时未曾料到的情况,有助于改进教学,使教学更为丰富、精湛。看视频。

三、备资源——掌握四项原则

他山之石可攻玉,教学参考资料的学习吸收,生活经验的观察积累,给教材“添油、加醋”,让教学内容丰富起来,这就会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就是开发课程资源。

1、博览精选,厚积薄发。

2、消化吸收,贵在创新。

3、凡引入教学内的资料中的观点和事例必须科学可靠,要避免错误。

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第3篇

一、案例描述

教学案例1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张照片 (比较小) , 然后拖动鼠标按坨方向放大,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 发现放大前后图形的对应边的比是一样的, 揭示图形放大的意义, 类推出图形缩小的意义, 接着让学生判断:几号图形是 (1) 号长方形放大 (缩小) 后的图形, 它是按 () ∶ () 的比放大 (缩小) 的.

教学案例2

判断后, 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作图 (例2) , 把一个长方形按3∶1的比放大, 再按1∶2的比缩小.学生大部分达到了预期目标, 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教师接着问:“观察这三个图形, 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的同学听听.”听到这个问题,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三个长方形, 也一时不明白教师的意图, 看看教科书, 书上就是这个问题, 也没有别的提示.

全班集体交流时, 学生的答案差不多:图形有的是放大, 有的是缩小, 但它们对应边的比是一样的.

第 (2) 、 (3) 个图形的对应边的比一样, 也是按比例缩小的.

(3) 号图形是 (2) 号图形按1∶6的比缩小的.

……

看教师的表情, 显然对学生的答案不满意, 教师接着提示:“看看它们的形状呢?”坐在我旁边的一名学生受到启发, 站起来回答:“它们都是长方形.”

“再仔细看看呢?”

……

班上静下来了, 学生大多数在互相看, 教师只好自己公布答案:“不管是按比例放大还是缩小, 它们的大小变了, 但形状没变.”

听到这儿, 我才恍然大悟:教师想引导学生说出的是形状没变, 即初中数学中的相似图形, 各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不变的.看学生的表情, 特别是刚才回答“它们都是长方形”的学生, 并没有理解教师说的“形状不变” (相似图形) 和他们理解的“形状不变” (都是长方形) 的不同.

二、评析

要解决这个问题, 只需在讲例1时作些铺垫, 引出例1时把照片按→↓坨三个方向放大, 让学生比较, 哪种放大的效果好, 哪个不好, 为什么不好? (由于是照片, 更容易发现:虽然还是长方形, 但变形了.) 或者让学生算出各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 发现一样后告诉学生, 这样的长方形才叫形状不变.

而案例中教师没有设计这样的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大小变了, 形状不变”, 我想是教师认为学生学习了那么多的图形知识, 通过观察、讨论能得出上述结论, 而显然对学生估计失误.即在“备学生”这方面还有所欠缺, 有所忽视.为提高课堂效益, 在“备学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真实的知识储备

我们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已经有许多的生活经验、数学知识和对事物的各种看法, 特别是现今的时代,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在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教师更敏感、更丰富.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 许多教材上尚未涉及的知识, 学生已经知道不少, 只是可能比较琐碎、肤浅而已.如果教师轻视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来设计教学过程, 就会让我们遭遇尴尬.一位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 刚提起话头:“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呢?”一学生站起来说:“老师, 我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算法, 把它拼成长方形, 然后底乘高就可以了.”教师原先让学生想办法运用转化策略, 通过剪拼一步一步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设计遭遇了尴尬.

现在, 教师一般会考虑到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 但有时会矫枉过正, 高估了学生.例如:上述案例中, 学生认为形状一样, 都是长方形, 而教材内容要学生根据直觉判断长方形的形状不变 (即长和宽的比没有发生变化) , 但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显然不足.在教师想要引导学生说出形状没变的特点时, 才会启而不发.

备学生时, 我们有时还会为少数学生的“知道”、“熟悉”所迷惑, 没有照顾到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状况, 只有从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才能准确有效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要知道过犹不及啊!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2.充分估计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

备教材 知学生 择教法 第4篇

关键词:备课;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76-02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质量的优劣,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要搞好备课工作,需从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备好教材

要备好课,首要的是备好教材。备教材,就必须对全册乃至全套教材内容作通盘了解。这样,才有利于灵活运用各种教法,有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有利于教书育人,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备”教材还指把一组教材及相关的基础训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备课。这种备课要做到“三个统一”:统一教材分析,确定本组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统一教材的重点、难点,制定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统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备教材还必须要做到“三要”:一要有深度。深是对课文深刻理解。只靠方法翻新,对课文没有深刻理解,结果必然是形成主义。二是有广度。即对课文的内容及有关的知识点,来龙去脉弄清楚,广泛涉猎,日积月累,逐渐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深是在广的基础上实现的。三要有明确目的。制定教学目的不能歪,不能模模糊糊一般化,要根据教材的重点、特点,教材的智力价值所在去制定目的。

这里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在备课中切忌“思维定势”。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备课决策过程是教师的积极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必然要受到已有知识经验的干扰,产生思维心理定势。备课中的思维定势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权威的教学参考资料。随着教学研究风气的兴盛,教学参考资料日益增多。特别是优秀教师的教案,权威人士的教学建议,既为教师的备课带来了方便,也给教师的备课设置了思想障碍。教学参考资料的权威性越强,给教师备课时带来的思维定势也就越严重。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教师便不去钻研教材,往往不自觉地袭用人家的教案。其二是受自己先前的教案的影响,造成了思维定势。原有的教案,大多是经过自己反复思考、仔细琢磨才写就的。教师每逢教同一教材内容,总是不忍痛割爱;另外,利用旧教案往往是轻车熟路,比较得心应手。这样就势必影响了教师从新的学生实际出发,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克服备课中的消极思维定势,教师必须端正思想,一方面要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在备课时,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考虑问题,设计好多种教案,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随机应便,应付自如;另一方面,要学会辨证思维的方法,最关键的是教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两个方面。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晶。要写出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教案,深入钻研教材是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要备好课,首先要重视抓好教学的主要依据——备好教材。

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备课中要“知”学生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二者相辅相对。其中“教”又是以“学”为基础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备课就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重视探究学生的学法,并以学法为依据来调整教法,围绕学法恰当地设计教法,教中授法,以法导学。

“知”学生,既包括了解学生的心理、要求、基础和爱好,也包括要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学生知识能力的起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选用、确定教法,决定讲授内容的详略取舍,“教”才能有的放矢。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备课中切忌“以己度人”。有的教师(尤其是初登讲台的教师),在备课中往往会存在这样一种强烈的思想倾向,总是假设学生与自己是相同的。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里面称作“投射作用”或叫“假定相似性”。要克服“以己度人”,教师就要善于从课堂教学中的答问、练习和作业、试卷以及学生日常生活、谈话中了解、研究学生,获得学生学习的各种信息。了解、研究学生要和教学的目的要求一致起来,既要了解学生的一般发展水平,又要研究学习具体教材完成新课任务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研究接受新知识时的智力活动,学生是怎样想的,思路怎样,哪些地方有障碍,教材难点在哪里,等等。否则,一味照参考书来设计教学,凭主观想象设计学生,只能是一相情愿,决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除了认真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年龄特点和个性心理之外,教师还要进行心理位置互换,即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接受知识的问题,体会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的兴趣、情绪和难易程度。此外,教师还要经常注意教学反馈信息,吸取学生合理建议,及时地作出教学小结,为下次备课提供必要的矫正信息。

三、教法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备课中要重视研究教法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而开展有秩序的、相互联系的活动的办法,称为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还必须有相应的教学方法去贯彻实施。“备教材,备学生”,就是备课时把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和确定教法结合起来。教法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在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达到基础上,还应重视研究切实可行的教法。

方法是从属的,要用整体思想指导方法。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点选择和制订方法。即确定方法时要结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要结合教师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每次教学应该使知识、能力和方法交织在一起,使之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形成一个有机的三角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时小结、单元复习都各有其法。以导入新课而言,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导语,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导语设计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如“开门见山”法,“承前启后”法,“以问致思”法及“高度概括”法(即教师把本节内容的重点先说出来,首先将学生心理活动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等等,但不论运用哪种方法,教师都要巧妙地剪裁教学内容,提炼精当的导语引导学生注意。导语切不可冗长而冲淡正式教学时间或破坏合理的教学结构,要力争达到“学生静而导语止”的艺术效果。序幕演得好,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注目、激发兴致、出奇制胜的作用。备课中如不悉心研究,这些作用是很难达到的。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学生不断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疑”,是学生学习进取的关键。它既是思维的结果,又是再思维的起点。只有会“疑”才能促使學生积极思维,去“质疑”、“释疑”。他们是在生疑——质疑——释疑的不断循环往复中学到了知识、增长才干的。但是,要使学生“生疑”,施教者就必须善于“设疑”。设疑是生疑的有效方法。教师如何巧设难疑?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思想火花,进而开发他们智力的教学艺术?如何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发问?怎样进行释疑?这也是颇有学问的。对学生来说,知道释疑解惑的思路,掌握科学的方法要比仅仅知道结论重要得多。教师在质疑中是“凡问必答”、“提问即答”?还是首先弄清疑难所在,抓住问题的实质“以疑答疑”(即向他们提出诱导性的反问,使他们通过思考,自己解开自己的疑团?)很明显,后者是正确的、科学的。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好教材 第5篇

语文课教学,备课是一个重要环节,而备好教材又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教材把握准了,理解透了,授课时就不会那么费劲了。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好教材呢?

1在“读”字上下功夫

1.1通读课文

备课前,教师应该先静下心来,认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只有把课文读熟了,理解透了,教学时才会得心应手。课堂上范读时尽量不要出错,偶尔出错虽说难免,但长期如此学生还会谅解老师吗?所以要像学生读书一样,凡是生字,拿不准读音,都必须要一一查字典,注上拼音,再试着多读几遍,直到有把握为止。譬如“转动”一词,如果老师一会儿读zhuàn,一会儿读zhuǎn,学生就难以适从了。因此在初读课文时,一定先要扫清生字词障碍,划词语、划句子、整体感悟,做到通篇理解。

1.2读懂课文

读懂课文,包含两个层面:首先就是读懂字词句的意思,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苏叔阳在《巴斯德征服狂犬病》一文中描写巴斯德在人体上实验狂犬病疫苗获得成功的艰辛过程,就是对课文题目的另一诠释。每篇课文都有作者不同的写作意图,一定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其次就是读课文练习。课后习题,是编者根据编写意图而设计的,对提高课文理解非常有帮助,一定要认真思考。有的习题老师应该先做一做,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老师先答一答,可以口头答,有必要还要写在教案上。如《燕子妈妈笑了》课后思考题,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是很简单,可是如果去认真思考,就不那么简单了,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怎样去理解这个问题,就要费一番功夫了。燕子妈妈笑了,表面上是因为小燕子把冬瓜和茄子的特点分清了,更重要的是小燕子学会了观察。所以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也是备好教材最关键的一环。

1.3读透课文

在读懂的基础上还要再反复品读课文,随着自己语感的增强,悟性的提高,个人情感的不断丰富,就达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的境界。备课时,应该力求把课文读“活”。朗读《草丛的村落》一文,要读出一份宁静,读出一份和谐。朗读《顶碗少年》一文,要读出一种坚强、读出持之以恒之感:朗读《桂林山水》一文,要读出明朗与轻快,更要读出一种豪迈的感觉。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事半功倍了,可见朗读的意义十分重要。

2在“理”字上下功夫

2.1抓关健句子,理顺课文脉络

2.1.1关键句子,是指那些能够体现文章思想内容的语句,能够体现文章结构、作者思路的语句,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内涵丰富的语句等。如果不能理解这些重要语句的意思或作用,那就谈不上理解整篇文章的脉络了。具体地说,下面几种类型的语句应该视为重要的语句,抓好它们,就能很快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2.1.2抓首句。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作用。如《桂林山水》一文的首句是: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整篇文章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看似简短的一句话,却把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的特点概括出来了。

抓中心句。如《居里夫人的三克镭》一文中最后一句“居里夫人一生曾拥有过三克镭,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的伟大的人格。”此句是本文的中心句,它概括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1.3抓转承句。转承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了使层次间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如《文天祥》一文第四段中的“然而,勤王军尽管士气旺盛,却缺乏训练和作战经验,与骁勇善战的元军相比,战斗力相差甚远;再加上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抗元斗争失败了”中的“然而,勤王军尽管士气旺盛,却缺乏训练和作战经验,与骁勇善战的元军相比,战斗力相差甚远”承上文,“再加上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抗元斗争失败了”启下文。

2.1.4抓点睛句。有的句子在语段中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青花》一文中有“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就是提挈全文情感线索的关键句。

2.2抓文章题眼,理顺课文脉络

有些课文,课题就点明了关键词,如《端午节的由来》一文,介绍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怎么来的?以“由来”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相关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和教师的思路一致上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3在“拓”字上下功夫

学习语文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正是当前语文教师面临的关键问题。大部分学生对于手中的课本已经很熟悉,再加上各种教辅材料早已把课后问题解析明白了,他们往往认为课文已经没有什么可学的情况下。如果教师仍然仅仅停留在对于课文的单纯解读分析上,语文课堂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消失。因此,笔者认为在备教材时应该做好两个方面的拓展:

3.1做好横向拓展

横向拓展,即选择文体相关、内容相关以及表现手法相同的内容拓展文章内容。横向拓展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旧知识串连新知识,用积累的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同时在比较中基本掌握作者的描写手法,分析手法的作用,以此来增加自身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分析能力。通过对比,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让学生去阅读《父亲》和《生命的药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赞扬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

3.2做好纵向拓展

纵向探究即通过补充相关背景,补充课外资料来挖掘课文主题,拓展教学空间。如在备《草船借箭》一课时,为了能对教材作进一步的熟悉,把《三国演义》读了一遍,掌握了教材的前与后。还有另一种拓展是对课文的深度拓展,上《一个小山村的故事》一课时,先准备了这样一个拓展问题:“是呀!洪水把一切都冲走了,什么也没有留下”。真的什么也没有留下吗?这个问题的设计使课文得到的拓展,果然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既道出了文章的真谛,又说出了老师意想不到的答案。

浅谈备课时如何备学生2010 第6篇

如何直面课堂上的“学生”,如何巧妙利用“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化“学生”为难以预约的精彩呢?

1、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确定教材内容时,教师应进行思考:(1)能够迷住我的学生的心是什么?(心理学选择原理——兴趣);(2)我的学生需要什么?(目的论选择原理——有用);(3)对我的学生来说什么重要?(价值论选择原理——价值)。真正做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一落实,进而理解学生,教在心灵。

2、要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在选择例题时,教师要进行考虑:(1)哪些内容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2)哪些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3)学生在哪些方面会有不同于自己的看法?(4)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施不同层次的例题,进而实现不同层次的发展等等。

3、要坚信和谐发展的思想。备课时要预设学生的“已知”。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在他的作品中有过这样的一段表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只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这一教学原念。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分外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和谐过程。

4、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备课时要预设学生的“未知”。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掌握学生的“已知”,还应该预设学生的“未知”。对某一类题型而言,学生可能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还有哪些是可能不能解决的,教师应心中有数,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对过程要多作假设:学生会有什么反应?我又该如何引导?不妨多模拟些情境,使预设更有宽度、厚度、深度和广度,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预约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

5、要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在备教法时,更应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等。根据教的法子应有利于学的法子原则。这就要求我们低起点,小坡度,密台阶讲授新知,让每个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为了不教,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的受教育者逐渐习惯了用别人的眼睛代自己的眼睛,用别人的大脑代自己的大脑,把别人的思维当作自己的思维。这样的教学无法培养出学生完整的品行和健全的大脑。指导学法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错误是最后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纠错中明白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克服错误中培养顽强的意志。真正做到把学生扔到河中学游泳。

只有这样,文本在学生眼前才不再是孤立出现的一株植物,而是有着深蓝色天空作映衬的一幅图画;学习在学生心目中才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差事,而是趣味无穷的生命历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持续性发展的,终身学习的社会建设者。

备课是教师上课的一部分。备课应该先备学生,再备教材,最后备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备学生呢?

1.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

备课时,先考虑学生的认知情况,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教学方法的确立起着关键作用。

2.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

备课时,备学生的知识基础是为了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对某一课的重难点确立,应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基础,如果学生超前学习了,而且已经掌握了,在课堂上还要按备课本上的重难点进行,就会给这些学生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同时也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接踵而来的就是影响了教学效果。

3.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备课时,把全班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大脑中进行搜索,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发展,关注这一点,能使教学目标的确立更有指向性和针对性,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怎样备好一堂课

——浅议备课中如何备学生

我们说:教学是鱼,备课就是水,可见备课的重要性。传统教学可以说是“目中无人”的教学,而新课程要求的教学则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聆听了韩教授关于《怎样备好一堂课》的专题讲座后,我茅塞顿开,备课中要做到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风格、备设计,缺一不可,只要备好了课,成功教学已完成了一半。现在我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备课之重点难点之一——备学生。

一、备全体学生,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和差异。

我认为要做到备课备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认识所任教的班级的学生,当接到任课通知时,应尽快背熟姓名,使自己心中有学生,且要达到“未曾谋面,似前相识”的感觉。在有了学生名字的基础上,主动找学生聊天,一面可以尽快使名字与人“对号入座”,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基础、个性、特点。如:课前聊聊对要讲的知识的预习情况,以了解其学习态度。课堂中点名提问,可以了解学生的听课认真程度,及其学生能力的强弱,利于课后辅导或指点。下课后聊聊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其接受知识的能力。同时也从侧面了解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当把班里的学生认识了,了解了他们的个性学习功底后,把他们大致分成优、良、中、合格四个层次,并在备课时,综合考虑他们,一方面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一方面在课堂中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找准层次相同的学生来回答或上黑板做题,当然尽量使他们有满意的答卷。

二、备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学习乐趣。

当老师在课堂提问学生时,出现学生乱回答或瞎搅和,给老师难堪时,老师是否反思过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学生还是在自己?我国明朝中期的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说:“老师教育人就好像医生用药,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病情去开处方,药味须时时加减,如果不管什么病,都‘拘执一方’,其结果就‘鲜不杀人矣’”。王守仁的话深刻地揭示了教学要因人、因时、因情况不同而异的道理。要做到因人、因时、因情况不同而异,就必须在备课时备学生,通过观察、访问等方式备学生的情绪,当你了解了班上每位学生在学生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和体验程度的不同,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备课时又确定好了由那一层次的学生回答,即备了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发他的学习激情,使他学习更努力,真可谓一箭双雕。

三、备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发展,了解学生知识储备和理解。

备学生的基础利于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在完成预习作业和预习笔记中充分引导,帮助学生实现有效预习。了解学生能力的发展水平,将有效指导学生完成问题导读单时,体现自己的能力优势,从而提高能力水平。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研究、观察现行班级中的“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的知识能力情况,要使教师真诚地关怀每一个施教对象,并根据每一个施教对象分层次进行教学,引导自主提问和学习,具体做到:目标分层。教材和课标的基础内容力争全体同学掌握。施教分层。教师应采取各种教学手段,贯彻因材施教,如在设计课堂练习,可让优等生独立练习,中等生点拨练习,基础差的学生辅导练习,从而做到分层训练。作业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备课中根据学生层次设计不同的题量和难易度不同的题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备问题,引导学生将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

在知识建构主义下的新课程教学策略中问题是学习的核心和关键,因些备问题更是备课备学生工作的重要一步,教学目标的问题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整个教案的灵魂,因此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学目标的问题。认识目标是明确指出本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按大纲要求明确表达对本课知识应达到了解、掌握、运用的三个不同层次,该记的记,该练的练,该强化的强化。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则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识记、阅读、模仿的能力,更要注重于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和创造能力。情意目标情意目标的设置,是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到一个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同样重要的高度。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小组合作、全班问题生成的行动过程和倾向,从而突出学生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的学习过程,实现学生学习目标。

语文备课如何“备学生” 第7篇

——金沙县岚头中学

苟明勇

一流的教师是教人的,二流的教师是教书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其身心素质在朝理想化方向上的改变程度,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效果的核心标准。促进学生身心素质朝理想化方向上的改变,这就要求教师须在课前备好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方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备课如何“备学生”?笔者在近年语文教学工作的实践中,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把少年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时期,并指出不同时期儿童心理发展和思维发展的不同特点。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启示我们:教育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从儿童心理的水平现状出发;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案的设计,必须首先以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为依据,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才可能是成功的教学。

比如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由于学生的思维还处在感性形象思维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要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不必一定要学生弄清楚“为什么”;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掌握更多地依赖于感性的量的积累,因而教学方式也以大量的感性的重复为基础。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理性抽象思维得到一定的发展,这时的语文教学内容不仅要学生知道“是什么”,同时也要学生明白“为什么”;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掌握也需要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配合一定程度的练习和积累。

二、考虑学生的地域文化特点

我国当前的教育矛盾之一,是教材的统一要求和各地区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虽然现在已有几套教材可供选择,但是像我们贵州这样的经济文化相对不发达的地方,尤其是我们贵州的广大农村,教材的普遍要求和当地的地域文化之间的差距仍然比较大。这种状况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生活的实际,在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用教材教”,而不是一味地“死教教材”。

我在教学《社戏》时,并没有过多地引导学生去想象“迅哥儿”所在的水乡、乌蓬船和大戏台,因为事实上贵州农村的学生没有水乡生活的经历,他们很难感受到“迅哥儿”在当时情景下的快乐;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的童年的快乐,我以《社戏》为例,启发学生带着向往的心态,去回忆自己在童年中的哪些天真烂漫的趣事,并将回忆写模仿《社戏》写成作文。同学们在范文内容和形式的影响下,还真写出了比较得体的文章。这样的教学,不仅达到了学习课文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引发了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关注,锻炼了学生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三、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并把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启示我们: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案的设计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为基础,并充分预计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达到的水平。教学的目标设定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让学生通过“努力的一跳”能“摘到葡萄”。

我们当前使用的语文教材,其知识呈现大多为阶段性递进,并无明显的序列结构。这种情况要求语文教师要深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把握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教师要能设计出适当的教学方案。比如课堂提问的设计,问题太简单,则学生索然无味;问题太难,学生又摸不着头。掌握好课堂教学的“度”,是每个教师都要结合学生实际认真考虑的问题。

备教材之我见 第8篇

一、弄清重点, 区别详略

在上课之后, 首先要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 弄清本课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的具体要求, 了解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 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其次要注意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广泛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专著、学科杂志等资料, 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 对教材有关内容作必要的补充, 使学生感到有新意。

这是整本书的材料处理情况。其实一节内容里也有详略之分。例如公共关系学里“公众”这一章, 内部公众和顾客公众是本章的重点, 社区公众和政府公众可以略讲, 或布置学生课外看一看。这种情形很像中学语文的处理办法。中学语文每一个单元第一二课往往是这个单元的重点, 后面两篇课文或引导阅读或让学生课外阅读。

一本教材一个章节要分出详略来, 甚至一堂课所讲授的内容也有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别。仍以公共关系学为例, 在讲组织变化趋势的特点时, “产业的结构调整造成了组织的整体性交替”这一特点要多花一些时间, 因为难理解。我们可以举英国历史工业革命时期“圈地运动”为例, 让学生明白一系列的农民相关的组织怎么一下子变成了和工人相关的组织, 讲清楚这一历史事件的大致轮廓。英国发动这个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在进行结构调整, 使国家由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为轴心。讲了这些内容, 学生就理解了组织的整体性交替的特点。同样是组织变化趋势的特点“组织的行业归属正在发生变化”, 只要举“东莞东华中学”这个例子就好理解, 东华中学是学校, 有校长、教师、学生, 理所当然属于科教文卫组织, 东华中学又有董事会, 它属于经济组织, 也应该没有非议, 这略讲。至于“环境的变化既给组织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又造成了更大的竞争压力”这个特点则不讲, 点一下即可。分清楚本堂课哪些知识点是重点, 哪些是难点, 特别忌讳一刀切, 平均用力。

二、拓展教学内容

1. 知识点本身的拓展

课本上有的知识点不作拓展, 学生可能不会懂。

现代汉语中“语法的含义”有两层:[1]一是语法规律, 一是语法学。“不过大家通常说语法并不特别区别上述两个概念”。[2]166其实我们在上这一节内容时也会这样。这样做可能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现代汉语知识点多, 把重心放到了词、句等诸多知识点上, 像语法的含义这样的知识点往往冷处理, 画一画就过了。一方面现代汉语的课时紧, 唯恐完不成任务。

事实上我们应该讲清楚才能了解语法与语法研究的关系。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验:毛泽东讲的话, 邓小平讲的话, 父母讲的话, 张三讲的话, 李四讲的话, 老师讲的话, 班里同学讲的话, 我们懂, 但外国人讲的不懂。原因就在于, 一些东西隐藏在千千万万的言语之后。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是客观存在的, 靠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 也就是语法规律。我们不懂外国人讲的是因为它们和我们业已形成的直觉和习惯不一致。

这是第一层含义, 从客观上来看的。语法规律还有第二层含义, 这是从主观而言的。语言学家对于人们组词造句的语感或习惯进行研究后作出的归纳和说明, 就是研究千千万万的言语而得出来的“语法学”。由于研究者不同, 研究出来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为什么随便翻开几本语法书都会发现语言学家们说的语法规则可能很不一样”。[2]166英语里有薄冰语法、章振邦语法、张道真语法等, 汉语里有王力语法、胡裕树语法、黄柏荣语法等。尽管研究的东西是一样的, 但由于视角不同, 看待事物不自觉地打上自己的烙印。讲这些东西并不会浪费时间, 如果搞清楚了这些, 不仅对于本学科后面有关章节内容的理解是有帮助的, 可以节省后面的时间, 而且对于后续的课程语言学概论的有关章节的理解都有帮助。

2. 联系生活的拓展

只讲课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如果不联系生活, 学生在课外碰到这种概念, 就像在云里雾里, 不着边际。有的概念联系生活, 才能让他们“不惑”。

我们讲“语法”, 应该要联系生活讲“文法”, 因为生活里经常会听到人们说“文法”。“文法”和“语法”是怎样的关系?它们是一个东西还是两个东西?语法这门学问从外国传进来的时候, 大家管它叫“文法”。

从字面来看, “文法”之所以叫“文”, “语法”叫“语”, 前者和“文章”关系密切, 后者和“语言”即“说话”相关。“这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文章跟说话分了家”, [3]好像文章得认真写, 要注意章法, 而说话可以随便一些。

我们说“五四”爱国运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运动, 不仅在政治上说的, 在语言学上也是如此。我国“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 从那个时代开始要求言文一致。那么“语法”和“文法”说的就是同一个东西了。

再如“句”。生活里的“句”和语法书上讲的“句”是不一致的。“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是两句诗, 我们来分析一下两句诗的结构, 其实就是一句话, “光”是主语, “是”是谓语, “霜”是宾语。可见, 这“两句诗”中的“句”比我们在语法里讲的“句”要小。生活里还会碰到有人说:“我想和你说句话。”结果呢, 说了不是“一句话”, 说了半天话。这半天话说不清有多少“句”话了。在这样情况下, 又比语法里说的“句”要大了。

三、将科研融入教学内容

大学是学校, 学校里有教师和学生, 教学活动理所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大学还是科研的场所。很多人认为老师既搞教学又搞科研, 学生跟科研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错误的。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可见科研是大学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科研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

先说说古代汉语中“庄公寤生, 惊姜氏”这句话中的“寤”, 书上的解释是通“啎”, “寤生”就是难产的意思 (见王力, 《古代汉语》第一册第8页, 中华书局2007年版) 。可是还有一说, 认为这个“寤”就是打开着眼睛的意思。《诗经关雎》:“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句中的“寤”, 就是醒着, 睁开眼睛的时候, “寐”, 就是睡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睁开眼睛和闭上眼睛都在想着淑女。这样看来“寤生”就是生下来时睁着眼睛的意思 (一般的人生下来是闭着眼睛的) , 所以“惊姜氏”。这也是讲得通的。

再谈谈语言学概论里动量词出现的时间。伍铁平主编的《普通语言学概要》 (第二版) 第205页第三段:“唐朝以前, 汉语还没有表示行为单位的词 (动量词) , 关于行为的称数, 除了‘两次’的意义用‘再’以外, 一律用数词加在动词的前面, 组成‘数动’结构。”

叙述中认为动量词的出现在唐朝或唐朝之后。这是值得商榷的。刘世儒认为:“唐朝之前, 动量词就出现了。”[4]7而且进一步指出动量词出现的时间:“就现在所已经看到的材料看, 可以断言:汉语动量词事实上是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经产生了。”[4]7刘世儒在《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动量词的章节中有大量的例子, 我们挑选下面几个[4]250-267:

(1) 故采女即迎像置殿上, 香汤洗数十过, 烧香忏悔。 (《高僧传·译经篇》)

(2) 但读千遍, 自得其意。 (《抱朴子·祛惑篇》)

(3) 传吏疑其伪, 乃椎鼓数十通。 (《后汉书·光武帝纪》)

(4) 缚之著树, 鞭杖百余下。 (《蜀志·先主纪》)

(5) 敬儿单马在后, 冲突贼军数十合, 杀数十人。 (《南齐书·张敬儿传》)

句子 (1) 的“过”、 (2) 的“遍”、 (3) 的“通”、 (4) 的“下”、 (5) 的“合”, 它们都是动量词, 都是行为的称数。我们再观察一下, 例子 (1) — (5) 中划线部分不是“用数词加在动词的前面, 组成‘数动’结构”来表示行为称数。

伍铁平主编的《普通语言学概要》 (第二版) 的第205页举例时举出了动量词用法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动数量”的例子, 但是这些例子只是唐朝或唐以后的:

(6) 早潮才落晚潮来, 一月周流六十回。 (白居易《潮》诗)

(7) 若十日不获得这件公事时, 怕不先来请相公去沙门岛走一遭。 (《水浒全传》第十七回)

句子 (6) 、 (7) 中划线部分就是“动+数+动量词”的结构, 我们看看句子 (1) — (5) 划线部分也都是“动+数+动量词”的结构, 比较一下, 两者没有什么差别。

上面的例子从句子 (1) 一直到句子 (7) 中的动量词都是专用动量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不仅有专用动量词, 而且还有借用动量词, 例如:[4]270

(8) 文襄使季舒欧帝三拳。 (《魏书·孝静纪》)

(9) 兴祖家饷糜中下药, 食两口, 便觉。 (《南齐书·王奂传》)

(10) 合墨法, 以真朱一两, 麝香半两, 皆捣细后, 都合下铁臼中, 捣三万杵, 杵多愈益。 (韦诞《墨方》, 《初学记》卷21)

例子 (8) 中的“拳”、 (9) 中的“口”和 (10) 里的“杵”本是名词, 都被借来称量行为, 它们是借用动量词。

这样, 学生就会明白“我们不能尽信书”。

参考文献

[1]黄柏荣等.现代汉语 (下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7.

[2]沈阳.语言学常识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1.

[3]吕叔湘等.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9.8:3.

上一篇: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下一篇:学校自我介绍范文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