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24-06-29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精选8篇)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1篇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巩固训练

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

A三大改造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C大跃进时期D十年文革时期

⑵中共八大后十年间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⑶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这是由于()

A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B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C苏联撕毁合同D急于求成⑷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那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教训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意义?

⑸科学探究

大跃进时期有许多口号如“没有万斤思想,就没有万斤收获,没有万斤指标,就没有措施”;“只要想的到就能做得到”。你认为这些“豪言壮语”有道理吗?为什么?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2篇

八年级历史备课人:王素艳李晓华时间:2012年2月

课题: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共八大召开背景、内容和意义,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献。

2、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学习流程

一、自主学习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1、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

2、时间

3、主要内容

4、历史意义

(二)路线指引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1、错误的表现、标志

2、严重的后果

3、出现错误的原因分析

4、经济调整

(四)建设成就

(五)模范人物

二、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结合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分析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3、除王进喜等人以外,你还能说出哪些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三、巩固练习

1、“大跃进”运动时一幅壁画上写道: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是下列哪些“左”的错的表现()

A、高指标B、瞎指挥C、浮夸风D、“共产风”

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与这个口号相关的事件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

3、“悟空跳山没跳过,他说山中有妖魔。大山一听哈哈笑,这是社员炼的铁。”这首诗歌反映的史实是()

A.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B.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C.工厂停产“闹革命”D.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4.我国结束了靠“洋油”主要标志性事件是()

A.1964年国民经济全面好转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大庆油田建成D.钢产量达到1070万吨

5.1956年到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中,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王进喜B.焦裕禄C.雷锋D.陈永贵 6.下列英雄模范人物不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是()A.王进喜B.雷锋C.焦裕禄D.黄继光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第一五年计划实施过程B.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C.建国初的土地改革过程D.三大改造过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 8.中共“八大”提出的 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开展土地革命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C.镇压反革命D.开展“文化大革命”

9、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A.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度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3篇

关键词:经济建设,道路,探索

一、建国初期我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有人片面地以毛泽东的阶级斗争思想而大肆否定其经济思想, 认为目前一味地强调经济建设是和毛泽东思想背道而驰的, 显然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客观事实证明, 毛泽东经济思想博大精深, 内容丰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

(一) 关于工业化的道路。

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 毛泽东提出并论述了要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 并指出,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必须处理好。1956年9月党的八大明确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 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 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57年2月,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 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主要是提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 这一点必须肯定, 但是同时必须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1958年毛泽东又提出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包括工业和农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并举, 等等。1959年针对“大跃进”片面发展钢铁工业,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 毛泽东还提出安排国民经济要以农、轻、重为序的思想。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后, 毛泽东又提出“以农业为基础, 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二) 关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1、毛泽东观点。

1956年12月, 针对当时出现的自发经营的较大的手工个体户和手工工厂, 也就是所谓的“地下工厂”, 毛泽东说:“地下工厂”因为社会有需要, 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 可以雇工。只要社会需要, “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 可以开私营大厂, 订条约, 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的二十年, 一百年不要没收, 可以开投资公司, 还本付息, 可以搞国营, 也可以搞私营,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2、刘少奇观点。

刘少奇也提出允许私营经济在内的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存在和共同发展;所有制的变更要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保留个体手工业和小商贩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社会主义经济要多样化和灵活性;地方、企业和个人必须有一定范围的经济活动自由等。刘少奇的这些重要思想, 既符合党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 又有许多自己的创造性见解, 其基本精神至今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3、周恩来观点。

周恩来在1957年4月的国务院会议上指出“主流是社会主义, 小的给些自由, 这样可以帮助社会主义发展。”工业、农业、手工业都可以采取这个方法, 工、农、商、学、兵, 除了兵以外, 每一行都可以来一点自由。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搞一点私营的, 活一点有好处。

(三) 关于改革经济体制

1、毛泽东观点。

毛泽东指出: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 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 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 是不允许的。同时, 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性。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县市, 不给工厂一点权力, 一点机动的余地, 一点利益, 恐怕不妥。中央、省市和工厂的权益究竟应当各有多大才适当, 我们经验不多, 还要研究。但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 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

2、陈云观点。

陈云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方面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在生产经营方面, 既要以国家和集体经营为主体, 又要以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作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 既要以国家的计划生产做主体, 又要有一定数量的自由生产作补充;在市场方面, 既要以国家市场为主体, 又要有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作补充。这些意见是完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我国商品经济很不发达, 没有一定的个体经营、自由生产作补充, 我们的经济就搞不活, 人民生活也会产生某些不便, 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 是不适合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的。陈云的这些好的意见也被人们接受, 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是贯穿了这些思想。

二、改革开放时期我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 改革顺序先农村、后城市。

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把土地分给了农民个人, 分散经营。分配方式是联产计酬, 具体做法是“交够国家的, 留下集体的, 剩下的全是自己的”。这种分配方式把劳动量、劳动成果和劳动报酬紧密联系起来, 调动了千家万户的生产积极性, 有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在农业改革的基础上, 对工业进行改革。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增强企业活力, 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全民所有制企业并不等于国家机构直接来经营, “两权”要适当分开, 即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属于国家, 经营权要交给企业。要充分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如劳动用工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干部人事管理权等十四项权力都要毫无保留地交给企业。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搞活。国民经济是由无数个企业组成的, 企业有活力了, 整个国家经济才能生机勃勃。

(二) 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手段。计划多一点, 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市场经济作为调节手段, 资本主义可以用, 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目前, 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它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 这些本质区别就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一, 在所有制结构上,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二, 在分配方式上,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第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切以市场为导向。然而, 市场不是万能的, 有些方面市场是管不了的, 也是管不好的, 如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港口、运河、机场需要巨额投资, 企业显得无能为力, 因此政府必须出面干预, 加强宏观调控。

(三) 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四个特征: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政府部门不能既当裁判员, 又当运动员。政府部门充当裁判员, 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规则, 规则定了以后, 企业作为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拼搏, 公平竞争, 优胜劣汰。经营好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经营不好的企业将会破产倒闭。

(四) 统筹城乡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首先,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一, 税收减免。2006年农业税全部废除, 农民种地不交税, 减轻了农业的负担;第二, 财政补贴。种一亩地, 政府补贴12元;第三, 价格优惠。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 让农民种地有钱可赚, 有利可图;第四, 实现农业产业化。让农民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 市场上什么东西价格贵, 什么东西需求量大就生产什么, 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第五, 实行土地流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 实行土地流转, 把土地转让给种粮大户, 种粮大户经营几百亩、几千亩地, 可以获得较高收入。另外, 农民把土地转让出去以后, 可以进城打工, 也能获得较高收入。以上五个方面是实现农民增收,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

其次, 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其对策措施是:第一,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体做法是:参保农民每人每年交20元, 中央财政补助40元, 地方财政补助40元, 每人每年的医疗保障金是100元。医疗保障金筹集起来后, 对于参保农民实行大病统筹, 生病住院可以报销几万元。据调查, 新乡市8个县的农民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市有关部门规定:参保农民在市级医院看病可报销30%, 在县级医院看病可报销40%, 在乡卫生院看病可报销5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 减轻了农民的看病负担, 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第二,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养老方案大致情况是:参保农民每年要交纳养老保险金, 养老保险金分五个档次, 100~500元。参保农民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 经济能力强的可以交500元, 经济能力差的可以少交一些。参保农民交够满15年, 到年满60周岁每月可以定期领取养老金。2009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刚刚起动, 养老保障覆盖面仅达到10%, 到2020年, 农村养老保障覆盖面将达到100%, 农村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实现老有所养。

(五)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路子。

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必由之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是:

1、制定法律和法规。

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 国务院先后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可再生资源法》、《水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 利用法律手段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2、利用经济手段,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 财政扶持; (2) 信贷优惠; (3) 税收减免。哈尔滨垃圾发电厂利用生活垃圾发电, 1吨垃圾发电300度。垃圾发电厂属于循环经济项目, 市财政扶持100万元;当地一家政策性银行提供100万无息贷款, 三年内还清;税收减免。

3、加快科技创新, 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山东一家鸡肉分割厂, 过去在鸡肉分割中把鸡血、鸡内脏作为废弃物扔掉了, 现在利用高新技术, 把鸡血变成鸡精, 效益相当可观。

4、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具体来说, 就是用绿色GDP代替GDP, 绿色GDP指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如, 我国经济发展了, GDP增长了, 但黄河污染了, 治理污染, 使黄河水变清需要多少钱, 把治理成本从GDP中扣除掉, 剩下的就是绿色GDP。在对党政一把手政绩考核上, 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要用绿色GDP来考核。GDP是政绩, 保护环境也是政绩。在经济发展中, 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山青山, 这样有利于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1977.

[2]江泽民.十六大报告.新华出版社, 2003.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探索

中图分类号:A2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15-02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指导思想的变化:由“直接过渡”变为“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一)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到1918年3月外国武装干涉以前,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指导思想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列宁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中指出:“从1917年底到1918年初所做的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声明,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这种设想也许不是每次都公开讲出来,但始终是心照不宣的。”[1]219-212“当时设想不必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1]221“当时根本没有提出我们的经济同市场、同商业的关系的问题。”[1]221当时设想“实行了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的经济制度也就直接进入了一个与以前不同的生产和分配的经济制度。”[1]221“所谓直接过渡的思想实质上就是不给旧经济一个适应社会主义的准备期,而直接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2]2列宁指出“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这种设想是失败的。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直接过渡”思想和战时的紧急措施相结合

“1918年3月,英、美、法等国家开始对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进行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势力也发动武装叛乱。布尔什维克领导俄国人民进行抗争,实行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主要目的是动员国内一切资源以保证国防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2]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的内容是:“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在城市扩大国家所有制,在分配中实行阶级口粮制;对经济生活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废除商品、货币关系,实行配给制和义务劳动制。”[2]6-7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保证战争的胜利,保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迂回过渡的指导思想

当战争结束后,人们越来越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降低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当列宁在实践中认识到:“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1]176。“我们不应该指望直接采用共产主义的过渡办法。”[3]70迂回过渡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有:“允许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存在并主张利用外国资本;在国家调控下开放市场、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转变;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这个中间环节,才能实现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渡。”[2]8-11

二、采用新经济政策及其引起的争论

(一)采用新经济政策

“1920年由于四年的帝国主义的战争和三年的内战,苏俄国民经济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农业的总产量只相当战前的50%,工业的总产量只相当战前的1/7;粮食、衣服极端缺乏。”

“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为了满足人民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要求,俄共(布)十大,做出了从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2]12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如下。

1.在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税的形式仍然是以粮为主的实物税,但是粮食税额低于余粮收集额的50%。每一农户的税额取决于他家占有土地的数量、人口的多少、收成和财产状况。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他即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消费水平,也可以拿到市场上出卖,交换工业品和手工业品。”[2]12这个政策大大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在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最初只允许在规定的地方范围内,农产品与小工业商品进行实物交换。但是,这种交换一展开,很快就突破了地区限制,并使货币交换自发地恢复和发展起来。苏维埃政府后来便取消了地区限制,并使商品交换、工资、税收等逐步货币化。”[2]13当时,列宁认为:“目前商业竟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可能的纽带。”[1]347-348列宁认为在经济生活中要运用商业进行自由贸易,提高苏俄的生产力水平,从而提高人民的水平。

3.在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到实行部分工业企业私有、实现国家资本主义

“尚未收为国有的小企业,仍归原业主经营;已经收归国有的小企业,则通过租借合同,租给私人企业资本家或合作社经营。某些国家尚难以经营开发的厂矿、企业,可以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对双方都有利的厂矿、企业、油田、森林等等,坚决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或者与外国资本家建立联合股份公司。”[2]14苏维埃政府在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到实行部分工业企业私有、实现国家资本主义。

4.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开始运用价值规律、货币、财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对国营企业实行了企业经济核算制,改变了平均实物分配制,在承认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按照工人劳动熟练程度和生产能力为标准的劳动报酬极差制度,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2]14苏维埃政府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开始运用价值规律、货币、财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5.引导农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

“1921年随着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底的过渡,列宁提出了利用消费合作社发展工农业之间的流转。从此消费合作社向农村供销社方向上发展。1921年到1923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销售合作社、农业信用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等,数量由12 850个发展到31 137个。合作社变成了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途径。”[2]15苏维埃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

“列宁强调合作社这种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没有独立起到过作用的经济形式,由于政权性质的根本变化和全部主要生产资料掌握在工人国家手里,它的性质也就根本变化了,所以列宁说单是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了合作社就有了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一切,”[4]211“在我国条件下合作制往往是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的。”[5]686

(二)采用新经济政策引起的争论

“实行新经济政策取得了空前重大的成就,首先是生产力迅速的恢复,1924到1925年度农业总产值达到了战前的87%;1925年的大工业产量相当于战前的75%。其次,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社会稳定,市场繁荣。”[2]15

新经济政策的实践的成功,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和广大的劳动群众继续执行经济政策的信心。但在制定和执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却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攻击。“孟什维克分子和社会革命党人叫喊说,实行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布尔什维克共产主义的破产。党内的一些反对派也死抱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放,攻击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放弃十月革命的成果,回到资本主义;有的人则拜倒在资本主义面前,主张对私人资本做更大让步,建议把关系国家生存的大工业部门都粗让给外资本家。”[6]300列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一直施行到1929年。

三、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

(一)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列宁认为,在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最困难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的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7]399列宁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可以被战胜,而且一定会被最终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创造新的劳动生产率。”[8]18

(二)列宁晚年主张利用国外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列宁晚年提出实行对外贸易;强调引进外国的资本和技术;提出了向资本主义专家学习组织托拉斯的任务。列宁晚年主张利用国外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三)提出必须把工农业生产成果和生产者的利益挂钩,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列宁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出“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共同讨论,专人负责。由于不善于实行这个原则,我们的每一步都吃到了苦头。”[1]191列宁提出必须把工农业生产成果和生产者的利益挂钩,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列宁通过办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实践,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列宁的主要的理论贡献是破除了追求单一公有制的模式,主张从流通领域入手把小农组织起来,活跃小农经济,发展生产力,创造出完全合作化所必需的文化、物质条件,逐步地引导农民实行生产联合,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形成用各种形式联系和联合起来的合作社组织网,实现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建设共产主义在有大农业的国家和有小农业的国家是不同的;列宁论证了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列宁制定了实现合作社的路线、方针、政策。”[2]25-27列宁通过办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实践,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张伟垣,等.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的前景[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马啸原.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叶宗奎,严宜生,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7]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5篇

那么,怎样把“史”变“活”呢?通过多年的历史教学的教学反思,我觉得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较好的解决方法之一。所谓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老师将历史知识的重点、难点、线索等内容通过创设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更高的境界那就是将问题融入故事中了,进而逐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努力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活求知欲。

在一节课当中,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

首先,课前利用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其次,课中利用故事设置问题,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如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我为学生收集了这样一些故事:“看到美术展览馆中亚当和夏娃的油画时,英国人说那是英国人,男士有吃的东西总先让着女士;前苏联人说那是苏联人,穷的衣服都穿不上,还以为自己在天堂呢。”提问学生这反映了前苏联的什么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出,苏联人搞社会主义建设时,虽然思想上积极,但忽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内容与形式脱离太远。

再比如:一美国访问团到达苏联,苏联官员带领其参观了一五计划的伟大成就,并非常自豪地说等二五计划完成后,苏联每个家庭都要有一架飞机,美国官员很是奇怪,问有什么用,前苏联官员说领救济面包用。提问学生:这反映了苏联的什么风气?我国在什么时候也曾出现这种现象?学生能一下想到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人们急于求成,盲目地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还有,戈尔巴乔夫嫌弃司机开车太慢,自己抢过来开,横冲直撞,秩序大乱,交警被质问时说:不敢管。领导问是谁?他说不知道,但是戈尔巴乔夫是他的司机。笑过之后,提问学生:这反映了苏联的什么现象?学生能很快联系到高度集中造成的民主法制的破坏。这样,学生为兴趣所牵,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了。同时认识到个人在发展中,也要切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法制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6篇

第一,打破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感到有必要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寻找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1955年底至1956年间,毛泽东、刘少奇等党的领导人,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刘少奇在听取汇报时明确提出,对苏联的经验应该有所学、有所不学。毛泽东指出,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

第二,如何避免执政党犯严重错误,从局部、暂时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使之不致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和长期性的错误,要求领导者要有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吸取斯大林所犯错误的教训,最突出的是反对个人崇拜,维护集体领导原则,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等。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社会矛盾。斯大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曾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许多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当作敌我矛盾,采取严厉的手段进行了处理,打击了一些不应打击的人,犯了肃反扩大化等严重错误。波匈事件中,一部分群众由于各种原因,错误地用暴力行为对待人民政权,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很大损失,教训是极深刻的,可以说集中暴露了社会主义国家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联系到国内当时出现的严重事件,不能不引起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严重关注,这种紧迫的形势催促党中央做出了正确的决策。《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文献的出台,都是与国际共运中重大事件的深刻分不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有这样几个特征:

1、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

2、实行按劳分配。

3、每个人都要全面的自由发展。

4、有计划的调节社会生产。

5、国家的消亡和社会的自制。

6、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作为物质的基础。

斯大林确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也可以称“苏联模式”

这个模式也有这样几个特点:

1、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2、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3、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

4、承认商品货币的存在但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借鉴苏联的经验,总结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1956年4月,毛泽东做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讲话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讲话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论十大关系》为党的八大的召开也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957年2月,毛泽东做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转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这些思想都是对党的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没有付出实施,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时间价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正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还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着“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条件,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及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毛泽东在1956年1月知识分子大会上对进入社会主义和建成社会主义进行了区分,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这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论述了国内外的积极因素,指出:“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是消极因素,要尽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要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不中立的力量可以争取其中立,对于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就确立中国的工业化目标。在经济工作的依靠力量方面,毛泽东在《独立自主地搞建设》一文中明确指出: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农业革命……”。在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方面,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中国建设的重点,要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不能忽略粮食生产,粮食是基本的生产必需品,没有粮食和其它生活必需品就不能养活工人,就没有重工业发展。指出中国的工业化问题实际上就是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关系的问题。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指出,中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工业必须同时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要适当调整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在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要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

毛泽东指出是真想发展重工业,还是假想,或者是差一点,要真想发展重工业就得多发展轻工业和农业。对重工业与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方面,毛泽东指出:要“既要重工业,也要人民。”发展要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时并举。时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建设和内地工业建设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沿海和内地方面毛泽东指出要充分利用沿海的工业基地,但为了平衡发展,必须要同时大力发展内地工业。既不能只发展内地工业,也不能只发展沿海工业,要真想发展内地工业就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是真正、十分想要。还是几分想、不是十分想要的问题。要真正、十分想要就要多搞一些经济建设,降低军政费用,这是毛泽东的一种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要军民兼顾、公私兼顾,不能只顾一头,否则就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出各个方面要综合平衡,协调发展,要既反保守,也要反对冒进,根据实际确定发展速度,这是好的。但在后来毛泽东并不认同反对冒进,这就为大跃进提供了土壤。

(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多党合作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氏的合作问题。抗日时期,根据地“三三制”的政治体制打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氏团结合作的局面。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党外各民主人氏长期进行合作的方针。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论断。早在1949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强调“共产党永远与非党人士合作”,“政府的名单中,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还是一半一半好,要搞五湖四海。”(《同绥远负责人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P14)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的问题,指出苏联模式在政治方面的弊端之一是,苏共把其它党派搞得光光的,只存在共产党一党,这样共产党就听不到其它党派的不同意见了。对中国各民主党派,毛泽东指出:“他们是反对派,又不是反对派,常常由反对走到不反对。”“党政机构要精简,不是说不要民主党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指出让民主党派长期共存就是为了长期监督共产党,是因为他们都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殊的政党模式既不同于苏联的一党制模式,也不同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个创造。

2、人民民主专政。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曾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的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国家,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可避免地应当是新型民主的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民主制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敌人专政。列宁认为要保证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性质必须吸收全体苏维埃成员和全体贫民参加管理。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等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进行了发展与丰富。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详细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指出专政是“工人阶级和在它领导下的人民”的专政,是对敌人的专政。周恩来指出 “人民民主专政应该是: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民主是对人民的民主,人民内部实行民主。这个民主是任何资产阶级国家所不可能有的民主。社会主义的中国既要有集中也要有民主。

(四)关于科学、教育和文化建设。科学、文化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列宁在领导苏俄建设中非常重视知识分子和科学工作者的作用,并进行了详细论述,重视文化和教育工作,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毛泽东等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发展与丰富。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要有大批的知识分子。在发展科学文化方面,列宁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在建设中的作用,指出要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利用和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毛泽东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习,要有分析批判地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要学习发展,都要有分析批判地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学习。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并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作了详尽的论述。指出这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对于科学、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毛泽东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并成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育要与实践相联系。1958年在给陆定一的信中提出要端正方向,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知识分子为无产阶级的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服务。

(五)关于经济体制和管理。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社会主义的中国与前苏联一样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毛泽东把计划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指出:“计划是意识形态。意识是实际的反映,又对实际起反作用。”并以在沿海进行新的工业建设的计划和不进行新工业建设计划的实例说明,指出“这就说明,像计划这类意识形态的东西,对经济的发展和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快慢,有着多么大的作用。”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经济体制问题就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责、权、利的分配问题,并指出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问题,它是能否在建设中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重要一环。

商品生产方面,毛泽东明确肯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重要性,指出要利用价值法则。在《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中,毛泽东指出:“在生活资料方面,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的商业;并且利用价值法则的形式,在过渡时期内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要一方面发展自给性生产,一方面发展商品生产。”在有了人民公社后,商品生产与交换更要发展,在要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毛泽东认为私营经济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是允许国营和集体经济之外搞一些私营经济。他在1956年12月7日约见民主人氏黄炎培时指出:地下工厂“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还指出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可以增加,政策可以放宽,“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如果有原料,国家投资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私人可以开厂。这样定息也有出路。”

中央和地方关系方面,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指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经济和其它事业管理体制问题主要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是如何调动两个积极性的问题。既要统一也要有特殊。要在统一中央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些地方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在企业自主权方面,毛泽东主张工厂和其它生产单位都要有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要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在企业民主管理方面,毛泽东提出被他称为“鞍钢宪法”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民主管理思想。两参就是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一改”就是改革企业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就是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相结合。

毛泽东把经济管理上升到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即全民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集体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这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因此,毛泽东特别重视思想和政治工作在经济中的作用,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论断,认为思想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一放松政治和思想工作,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三、要科学评价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初步探索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7篇

授课教师:刘建平

新课程提出;教师要注重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体性,由关注“教”向关注“学”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不是看教师教得怎么样,而是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一切教学活动的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有效教学就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激发学习兴趣,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为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优质服务。

在讲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课中,因为本课的重点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严重失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我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在分析“左”的错误具体表现是,利用媒体播放了当时的一些材料和数据,以及壁画歌谣,是学生通过直观影响来了解“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由于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了学习兴趣,所以学习效果较好。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法,重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说一说身边的历史,我觉得这样才真正体现课改的要求;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不但使学生对本知识点加深了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篇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单位:临朐第四中学

姓名:王京霞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下)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严重失误;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二)教材内容分析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主要讲述新中国的历史,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初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课为该书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从课文标题来看,本课具有体现本单元主题的地位。而本单元主题上承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下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在整册教材中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我们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为什么出现失误,这是不容易理解的问题,如果不透彻分析,正确引导学生消化理解,很容易引起学生对我们党的误解。因此,如何突破这一重点又是难点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失误,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各行各业涌现出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为祖国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结合今年全国掀起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活动高潮,对同学们进行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实现历史教学的人文主义功能是学习本课的重要任务。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是初二学生,他们经过一年多的初中生活,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新的成长,精力旺盛,独立性和叛逆性有所增强,接受新知识和独立学习能力增强。在历史学习方面,他们已经掌握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内容,掌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和三大改造,我国过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知识,他们也通过生活实践亲身体会了一些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对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内容,教师最好针对学生特点,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视频剪辑、图画等加强知识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自己搜集资料,整合故事,归纳问题,探究思考,培养能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能说出邓稼先、焦裕禄、王进喜等人的主要事迹。2.通过学习探究,学生能理解阐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出现的原因、后果和历史教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史料,整理史料,再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的历史情景,了解?左?倾错误的表现,归纳邓稼先等人的先进事迹。

2.在分析史料,探讨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2.通过对探索建设过程中的成就与先进模范人物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树 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先进模范人物。

(二)教学难点

对中共?八大?正确决策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正确方式探索我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五、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主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通过收集史料,讲故事等对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变?动力集中于老师一人身上?为?全体学生为主动力?。同时利用ppt增加教学宽度,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以最大可能实现课堂高效。

(二)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搜集资料,研习资料,探究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小组竞赛法等。

六、教学准备

(一)教师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多媒体操作平台。

(二)学生

1.询问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一些史实,每位同学写出两条最典型的。

2.搜集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的事迹,准备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一个时代都有一首歌反应时代的主题:如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倒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的《保卫黄河》;抗美援朝时期的《志愿军歌》;等等。下面同学们听一首熟悉的歌,看能不能说出它产生于什么时代。视频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

这是1957年由希扬作词李焕之作曲反映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人民心声的歌,那么我们党和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做了那些探索,取得了那些成就,有什么失误,为什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问题。

(二)教学结构

板书设计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探索中的良好开端和失误:

时间:1956年 开端:中共八大内容:①正确分析了两大矛盾 ②明确指出当前任务 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内容

失误 评价 影响 失误的原因和教训:

评价

调整国民经济

●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建设成就 ①石油工业

②新兴工业

模范人物:邓稼先 王进喜 焦裕禄 1.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学生活动1】 自主阅读教材,找出八大主要内容,并分析得出结论: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正确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所以说八大是我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找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泛滥的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把握基础知识,学会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学会论从史出。)

【教师活动2】(播放《社会主义好》歌曲视频,展示人民大干社会主义的热烈情境,伏笔急于求成的心情。)小组合作探究我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出现失误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学生活动2】小组讨论,一人执笔,把结论整理、提炼,形成理论。

我们从中吸取的教训这一问题,理论性强,对初二同学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适当引领,帮助学生深入探究,准确表达。(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设计意图:因为探索中失误的原因这一问题较难,设为学生合作探究,老师加以引导点拨,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提高分析归纳能力。)篇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反思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反思

反思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反思

《资治通鉴》是古人重视以历史为镜子的典范。但历史的借签、历史的智慧,不是无意识得到的,需要对历史的理解、感悟和反思。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应该是反思历史,寻求借鉴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但由于历史知识本身的特殊性,即它具有过去性,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历史知识好像是死的,学习历史知识只需死记硬背就行了。这造成学生对学习历史知识的难度认识不足,引不起充分的重视,造成他们对历史知识不易理解或感觉枯燥、乏味,也就更难达到历史学科的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了。

那么,怎样把史变活呢?通过多年的历史教学的教学反思,我觉得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较好的解决方法之一。所谓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老师将历史知识的重点、难点、线索等内容通过创设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更高的境界那就是将问题融入故事中了,进而逐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努力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活求知欲。

在一节课当中,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

首先,课前利用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其次,课中利用故事设置问题,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如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我为学生收集了这样一些故事:看到美术展览馆

中亚当和夏娃的油画时,英国人说那是英国人,男士有吃的东西总先让着女士;前苏联人说那是苏联人,穷的衣服都穿不上,还以为自己在天堂呢。提问学生这反映了前苏联的什么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出,苏联人搞社会主义建设时,虽然思想上积极,但忽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内容与形式脱离太远。

再比如:一美国访问团到达苏联,苏联官员带领其参观了一五>计划的伟大成就,并非常自豪地说等二五>计划完成后,苏联每个家庭都要有一架飞机,美国官员很是奇怪,问有什么用,前苏联官员说领救济面包用。提问学生:这反映了苏联的什么风气?我国在什么时候也曾出现这种现象?学生能一下想到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人们急于求成,盲目地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还有,戈尔巴乔夫嫌弃司机开车太慢,自己抢过来开,横冲直撞,秩序大乱,交警被质问时说:不敢管。领导问是谁?他说不知道,但是戈尔巴乔夫是他的司机。笑过之后,提问学生:这反映了苏联的什么现象?学生能很快联系到高度集中造成的民主法制的破坏。这样,学生为兴趣所牵,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了。同时认识到个人在发展中,也要切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法制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最后,在课后利用问题巩固知识。如学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课时,利用逆向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反思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反思 今天讲《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三个班用了三个课件,效果都不理想,郁闷。可能与不是自己原创的有关吧。说句实话,自从当班主任之后,自己做课件的机会少了很多,大部分都是网上下载,要不就是同事的。没有以前只教课时用心了。心思都放在了班级管理上。可是班级管理也不突出,有时怀疑自己的能力,心很烦。鱼和熊掌都没得到。下边就谈谈我这节课的思路吧。

一、课标内容标准: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二、细化教学目标:

1.自学教材能说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和失败的相关史实。

2.能说出邓稼先、王进喜等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品质。

3.通过合作探究认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失误的原因,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经验教训。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第三课,前面已经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重要活动,包括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一五计划、三大改造、颁布宪法等,这些是进入1956年开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背景。而此后的第7课《文化大革命》是本课中所讲到的左的错误思想的延续和扩大。所以讲清楚这节课关系上下历史的内在联系。

四.学情分析:

这段历史离孩子们的生活比较远,从父母、媒体、课本以外接受到的信息很有限,是学习的障碍之一;其次是这节课怎么讲清国家发展的规划和领导决策与民众的关系属于比较宏观、偏理论性的,对于初中八年级的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五.教学设计: 1.导入

以英语单词discovery导入,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体现了英语与历史的联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开始新课的学习。2.重点强化

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找出答案,个别展示。在此基础上强化记忆。3.难点突破

(1)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探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经验教训。

(2)通过视频和图片、口号等感官接收的信息与现实的矛盾分析中,增强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4.课堂小结

通过在数轴上对十年探索的过成的总结,既起到对课堂上新学的知识的归纳总结作用,又是一次较好的解题练兵的好机会。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此时期的特点:曲折中前进。5.互动与参与

通过模拟《感动中国》栏目的活动,增强课堂学生的参与性,把学生课堂生成性的成果

(包括知识性的了解杰出人物事迹;能力的提高,就是归纳、概括、、文字整理、表达等能力的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意识等)最直接的表现出来。6.课堂巩固

抓住要点,体现课标的内容目标要求,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联系中招,题型多样化,既有选择又有材料解析。

六、课后反思:

1.语言不够精炼,过渡不够自然,缺乏鼓励性语言。2.学生齐答的情况较多,不利于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8篇

设计说明:让学生先说说对列宁的初步了解情况, 由浅入深地开展教学, 为深入学习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加深对列宁的认识做铺垫。

2. (多媒体显示) 材料一:

同志们, 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 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材料二:苏俄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 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 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 以致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根据材料概括列宁在建立苏维埃政权之后, 要面对怎样的国内外形势?

设计说明:提供材料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材料概括能力和解析能力, 让学生理解新生苏俄政权处在非常时期, 面临着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境内的反革命叛乱、经济恶化等问题, 为寻找相应的对策做准备。

3. 角色体验:假如你是列宁, 面对1918年的严峻形势你会采取何种经济政策?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设计说明:运用移情换位法让学生回到当时的特定历史情景去思考问题, 提示大家从工业、农业, 商业、分配制度等方面展开思考。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政策, 有的说不应该搞余粮收集制, 不应该取消自由贸易等,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活跃性得到充分调动。对比列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选择, 教师引导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结果展开评价, 让学生理解列宁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政策的目的。

4. (多媒体显示) 材料三:

国内战争结束后, 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 反而强化了……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 农民已不堪忍受, 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

材料四:1921年春, 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 2月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 他们提出了“要苏维埃, 不要布尔什维尔克”的口号。

材料五:1920年, 苏俄农民中流传:“土地属于我们, 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 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 木材却属于你们。”

根据材料概括, 当时的苏俄面临着哪些危机, 并思考这些危机是怎么引发的。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材料概括出当时苏俄面临着哪些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理解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不利影响, 为寻找新的政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埋下伏笔。

5. 角色体验:

面对着农民的反抗和水兵的叛乱, 列宁开始重新思考一条新的探索之路……假如你是列宁, 面对1921年初这种的严峻形势你会采取何种经济政策?

设计说明:再度运用移情换位法让学生回到当时的特定历史情景思考问题, 再次提示大家从工业、农业, 商业、分配制度等方面与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对比, 展开思考。很多同学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寻找对策, 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解决方针, 并把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无形中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了思维的拓展。对比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的选择, 教师引导学生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结果展开评价, 让学生理解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从而自然地得出结论:列宁找到了一条适合落后的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6. 试从背景、目的、内容、效果等方面比较新经济政策和战进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

通过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学习, 结合上述材料, 我们应该学习一代伟人列宁的什么精神?

设计说明: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和战进共产主义政策的比较, 学生对两个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并且从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看出了列宁的伟大, 可以引导学生具体讨论: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有什么好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会不会使苏俄重新走回资本主义道路?展开进一步探讨。在对列宁精神的概括中使学生对列宁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与本节课的导入相呼应, 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升华。

7. 课后探究:

列宁去世后, 苏联的路怎么走?他的继任者会如何引领苏联人民走他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呢?

设计说明:以苏联诗人叶赛宁歌颂列宁的作品《大地的船长》说明列宁去世后人们对他的怀念, 并且很自然地引申出列宁去世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让学生课后探究。

课后反思:对于列宁对苏联 (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的教学, 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本堂课中, 我巧妙地借助“移情换位”的手法, 让学生站在列宁的立场, 站在1918年初和1921年初的特定历史背景和历史情境中思考问题, 给学生营造了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客观环境氛围, 让学生设想假如你是列宁会怎么办,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然后把学生的想法同列宁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对比, 把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有效地实现历史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可惜我是水瓶座》读后感下一篇:织围巾送温暖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