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诊范文

2024-08-05

课堂问诊范文(精选6篇)

课堂问诊 第1篇

读《问诊课堂:教学望问切》有感

有人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今年寒假,我有幸拜读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严育洪编著的《问诊课堂:教学望问切》。原以为这本书是对课堂观察介绍的书籍,仔细看了之后,觉得“望”的技术中第二节描述较多,其他部分涉及甚少。实际上,这本书更多阐述了:作为教师怎样收集教育情报、怎样组织讨论活动、怎样捕捉反思契机、怎样设计反思思路等等。这本书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严老师是位才华横溢,学识丰富的一位老师。他的写作风格有些别具一格,文章中大量的借用了生活中的短文,广告词、新闻、笑话、流行歌曲、哲理等等。这些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听到的东西被引用的恰到好处。如:作者在说撰写教育教学文章的秘诀时引用了一个笑话“写文章与生孩子”,笑话是这样说的:一个读书人一提笔写文章就痛苦万状。她老婆笑他:“看你写文章怎么比我们女人生娃娃还难!”读书人道:“你们女人生小孩是肚里有货,我写文章可是肚里无货。”这个笑话讽刺了那些平时不学无术、书到用时方恨少的读书人,告诫我们平时要注意阅读和积累。我不由的想到了自己,也是常常在写论文或个案时,会觉得肚子里的“货”太少,缺少更多的理论的支撑。再如:文中引用了这样一个生活哲理“上帝赐给我们青春的同时,也赐给我们青春痘”,它告诉我们美好的总会有缺陷,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孩子,少一些责怪,多一些欣赏。以前我们在写反思或论文时总喜欢用纲要中是如何如何说的,这样的形式太贫乏,如果在叙述“关注个性幼儿”题材的文章时就借用上面的一个哲理,我想既通俗易懂,又改变了同与大众写作的一个风格吧。文章中还将言论“分享的方式”引用到了教育教学研究的分享方式中,“把自己的隐私和一个人分享,那是知己;和一群人分享,那是博客;和全国人民分享,那是艺术人生。”第一句话相当于“在同事间交流思想”,第二句话相当于“在网络中交流思想”,第三句话相当于“在刊物上交流思想”。文中作者通过自己对歌词的解读,穿插在教育的理解和看法的谈论中,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和情调。如:歌手孙楠的一首《缘分天空》唱的是情人之间的一种情缘,但被作者放到学校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就可视为一种特殊的“情人”关系,彼此投缘,彼此吸引,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这样的诠释是我第一次见到,也正是我欣赏这本书的地方。

第一节“观察的眼光”中提到“用通才的眼光看教育”“用怀疑的眼光看教育”“用独到的眼光看教育”在文章中他提到:教师应该会做什么?教师需要在漫长的专业发展之路上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不断合作、不断成熟。他把教师专业成长的境界分为三种:

一、做——学——问:即在做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学习,从而解决问题。(这类属于仿造型)

二、学——做——问:先在学习中借鉴,然后应用于教学实践,论证和断问这种做法是否可行。(这类属于改造型)

三、问——学——做:先凭借自己的能力,敢问优化教学之路在何方,然后嫁接已有理论,并在具体实践中作出成果。(这类属于创造型)

他的这段话让我反思,我曾经听到“学做人 做学问”,看来每个人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并不一定是沿着一条线路发展,他有可能是多种道路发展下走向成功。

在文中他还写了一个关于画苹果的案例:在图画课上老师要求同学回家画出他们最喜欢的苹果,一个聪明而调皮的男孩画了一个“梨苹果”,结果被老师打了个叉和刺眼的“0”,于是小男孩就开始不断寻找“梨苹果”因为他要得100分,最后这个孩子成了有名的植物学家,他就是发明植物嫁接的米丘林。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有的孩子时常会“出轨”,而为了抑制这样的发生,我们采取了相对措施,看了他的这个例子,让我想到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充满了创造和传奇力量的天才。

第二节“观察的阵地”着重谈到课堂观察的意义、特征、标准、主体、情感、范围。看后让我豁然开朗。这一节内容与我校正在开展的课堂观察相契合。对于课堂观察我有了更深入的理论指导和感悟。我更加明确了怎样听课,怎样评判一节好课。课堂观察要达到“目的和方法的统一”、“描述和诠释的统一”、“建构和行动的统一”;课堂观察的三个角度是“从课堂教学水平的角度观察”、“从资源利用水平的角度观察”、“从目标达成水平的角度观察”;课堂观察的三种形式“规范化的团队观察”、“简约化的个体观察”、“日常化的自我观察”。课堂观察要“怀着一颗学习之心来”,“怀着一颗平常之心来”,“怀着一颗感动之心来”;课堂观察的点、线、块研究。

第三节“观察的策略”中提到“‘放大镜’策略——以小见大,深度挖掘”“‘反光镜’策略——瞻前顾后,及时反思”“‘三棱镜’策略——透过现象,解

读理念”“‘哈哈镜’策略——剖析事务,引以为戒”“‘广角镜’策略——多种脚法,对比研究”“‘望远镜’策略——跟踪研究,形成专题”

使我对课堂观察的一种精神洗礼。

第二章问的技术,第一节讨论的途径,要问同伴。集体备课的模式,公开教学;二问网络,三问资料,四问学生。第二节讨论的方式 一是课例研究 评课改进的形式 :释疑式评课;对话式评课;发现式评课,答辩式评课,短信式评课,二是专题研究。目前,我校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专题研究中的很多内容,如理论性学习,全程记录教学的反思与改进,强调同伴之间的平等与互助,“问题挂牌”式校本教研的运作流程“发现问题——问题挂牌——设计方案——行动探索——成果分享”。我们学校正在进行的各项子课题的研究补正如此吗,先前我们只知道跟着走,现在我知道了这种研究模式叫“问题挂牌式”校本教研,理论上有所提升,这也是我先前闻所未闻的,教学方面也可以采用此类方法。本节前半部分更多的是提到研究的内容,那么研究的形式怎么进行呢?这本书同样给出了答案,“菜单式”教研。研究过程中提到视频案例,我们缺乏的是对视频案例的整理,还有就是视频案例积累不少,但缺乏的是不同特色的教师“比较”研究,不同年段的教师“合作”研究,不同学科教师的“反串”研究。

第三章“切的技术”中细致的讲述了如何撰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对我的受益颇深。作者为了教会我们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先是旁敲侧击,提供了许多反思的通道,旁通中如生活中的现象,比较,哲理、歌曲、图画、实验、新闻、广告、笑话等,所有这些都能引起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和实践,尤其是“扑克牌通缉令”“学生自己编一本书”引我深思。在思维导图训练中,让自己准备一本练习本,自己命名,每人逐页画,还有待考虑。贯通中的前后呼应、上下协调、左右逢源、内外交流、粗细搭配、彼此相连等等。作者鼓励我们勤于动笔,文中说道:“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现在的许多老师往往勤于做事、懒于动笔,尽管做了很多,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却没有把它们写下来。”那如何能写出质量较高的教学反思呢?作者在说自己写作的秘诀时是这样说的:“我写教育教学文章,就像写情书一样来写”。这就说明我们在写每一篇反思时都应该是倾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不是空洞的、泛泛而谈的。再有就是在写作时要带上三只笔:带一支“圆珠笔”——这里的圆珠笔的意思是我们在选取教育教学事例时,把一个个事例比作一个个“珠子”。作者提醒我们教师应该具有一双“慧眼”,能看到表面看不到的东西、看

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我们还要具有一颗“慧心”,能从小切入、从高处审视、向长处延伸、向广处拓展、向深处开掘、到实处检验。带一支“水彩笔”——这里的水彩笔的意思是指文字的润饰,也就是通过文章漂亮的结构、漂亮的语言、漂亮的事例来吸引读者的眼睛,让他们产生阅读的欲望。带一支“录音笔”——这里的录音笔是指文章的撰写。也就是提醒我们要学会将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经过反思成熟后,把经验及时记录下来。我想:再写反思时我会提醒自己带上这三支笔,做个会做、会想、会写的教师。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完这本书我又一次深刻的体会到了它的含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做一个“三耕”型的教师,“目耕”——读书,“舌耕”——教书,“笔耕”——写书。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养成“有没有更好的(方法、途径等等)”这样的怀疑就可能会促成我们教育的创新。

2/22/2010

课堂问诊 第2篇

医患沟通是为了满足医患关系、医疗目的以及医疗服务情景的需要所进行的特定的人际交流。它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或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医患沟通可分为言语性沟通和非言语性沟通两大方面。言语性沟通是指使用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将信息发送给接受者的沟通形式;非言语性沟通则指不使用语言、文字的沟通,包括行为举止和表情动作等的沟通形式。在医患沟通过程中,言语行为的选择与组合要达到理想状态必须遵循其基本原则。

一、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patients first)现代医学的发展是以“病人为中心”,患者的就医需求已逐渐从单纯的生理需求向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综合需求转变。人们不仅需要优秀的医疗技术服务,还需要从心理上得到关怀、尊重。因此提出“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是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也是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成为卫生服务工作的出发点。~

2.诚信原则(honest and integrity)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医患沟通的基础和根本。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作为医务人员特别要注意去赢得病人的信任,因为信任在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决定着病人能否与医务人员很好地配合。作为病人也应该信任医务人员,这既是对医务人员尊重的需要,也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需要。

3.平等原则(equality)平等是医患双方沟通的前提。病人首先是一个平等的社会人,然后才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传统的医患关系是以医生为主导,医方总是有一种凌驾于病人

之上的优越感,这是影响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医患关系的双方,不管是医务人员还是病人,都是平等的社会人,两者只不过是所担任的角色不同,都拥有人的尊严,需要同情、理解和尊重,所以,新型的医患关系必须以平等作为前提。其次,病人不是机器,不是医务人员的加工对象,病人是一个社会的人,有思想、有头脑,因此尊重病人对诊治的要求和意见,不仅能使医患关系比较融洽,而且有利于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使其较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以利于提高诊疗效果。

4.整体原则(comprehensive approach)医生在面对患者及所患疾病时,除了要考虑生物学的因素外,还要考虑心理、社会诸多因素的作用。不但要考虑患者的自然属性,还要考虑患者的社会属性,要把病人看成是身心统一的社会成员,在进行医患沟通时,要从整体层次进行沟通,对病人情况全面了解。应积极引导与鼓励病人全面客观地描述其症状与感受,同时如实告知疾病带来的其他影响,以便双方全面沟通,从而提供更全面、整体的医疗服务。

5·同情原则(empathy)医务人员对病人是否有同情心,是病人是否愿意和医务人员沟通的关键。就病人而言,总认为自己的病痛很突出,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同情,而医务人员则因为职业的原因”司空见惯”,容易表现出淡漠。如果病人感到医务人员缺乏同情心,他就不会信任医务人员,不能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即使有沟通,也是仅限于单纯的看病层面,而不会涉及深层次的内容。所以,医务人员只有对病人有同情心,才能和病人有共同语言,从 而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而从有效沟通层面上获取的信息才是真实可靠的。6·保密原则(confidentiality)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尤其是病史采集过程中,常涉及病人的隐私,医务人员要对病人的隐私保密,切忌随便泄漏其隐私或取笑、歧视病人。一旦医务人员对病人的隐私显示出鄙视、不屑的神情,会严重损伤病人的自尊心,从而影响进一步的医患沟通。但如果病人的隐私触及法律法规,则必须按有关规定执行,如传染病要上报卫生管理部门,烈性传染病甚至要及时限制并隔离病人,以避免疾病的传播。

7·反馈原则(eftective feedback)反馈(feedback)是指说话者所发出的信息到达听者,听者通过某种方式又把信息传回给说话者,使说话者的本意得以证实、澄清、扩展或改变。病史采集本质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而沟通的要点不仅是你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对方听明白了什么。因此交谈过程中医生应将所理解的内容及时反馈给病人,同时可采用目光接触、简单发问等方式探测病人是否听懂等,以决定如何深入交谈下去,而不致陷入僵局。

8·共同参与原则(mutual participation)诊疗活动的全过程需要医患双方的全程参与和良好沟通。保持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医务人员要耐心倾听病人的意见,让病人参与决策,通过询问病人情况作出对问题的判断与解释,并告知病人诊断结果和处理问题的计划和干预措施,病人对上述医生的处置和计划等有不清楚或不同意见均可与医生交流。此外,与病人的家庭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了解病人的家庭、生活情况,对医务人员全面、准确地寻找出病因,并制定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价值。可根据病人的综合情况(疾病、家庭、社会经济等因素)设计多种诊疗方案,向病人及家属进行较全面的介绍,让

二、医务人员的言语沟通技巧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载体。医务人员借用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可有效提高交流的层次和水平,获得病人更积极的治疗配合,尽快达到治疗的目标。医务人员语言美不仅是良好医德的表现,更是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在临床工作中善于使用美好语言,避免伤害性语言,讲究沟通的语言技巧是所有医务人员在医患沟通中应引起重视的内容。

1·运用得体的称呼语(proper greetings)合适的称呼是建立良好沟通的起点。称呼得体,会给病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以后的交往打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医务人员称呼病人的原则如下。

(1)要根据病人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力求确当。(2)避免直呼其名,尤其是初次见面呼名唤姓不礼貌。(3)不可用床号取代称谓。

(4)与病人谈及其配偶或家属时,适当用敬称,以示尊重。(5)要注意上下、亲疏有别;医患沟通中一般应运用正式场合称呼语,多使用尊称、泛尊称,如“李局长”、“孙先生”、“王女士”等;当医患之间关系比较熟悉后,可适当应用非正式场合称呼语,如“老李”、“小孙”、“小王”等。在医患职业交流中一般不提倡用辈分称呼,这样会对医生的权威性起着消极的影响。

2.充分利用语言的幽默(use of humors)。幽默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幽默是语言的润滑剂,幽默风趣,妙语连珠,能使双方很快熟悉起来,一句能使人笑逐颜开的幽默语言,可以使人心情为之一振,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幽默也是化解矛盾,解释疑虑的很好手段。但是幽默一定要分清场合,不能让人有油滑之感,要内容高雅,态度友善,行为适度,区别对象。

3.多用称赞的语言(be appreciative)真诚的赞美,于人于己都有重要意义,对病人尤其如此。适当的赞美可以帮助病人缓解病后的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自我对社会及家庭的价值。熟练应用赞美的艺术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注意:①实事求是,措辞得当;②学会用第三者的口吻或者间接地赞美他人;③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用最生活化的语言去赞美别人;④赞美要热情而具体,不可空洞而给人虚假和吹捧的感觉。

4.语言表达简洁明确(be simple and precise)医患沟通要求语言表达清楚、准确、简洁、条理性强。避免措辞不当、思维混乱、重点不突出及讲对方不能理解的术语等情况。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用通俗化语言表达,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对必须使用专业术语或生僻词语时应反复解释,直到病人听懂、弄通为止。例如一位血液科医生告知患者:“您得的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果用泼尼松治疗效果不好的话,我们考虑应用细胞毒性类免疫抑制药治疗。”对这一大堆的专业术语,患者会感到一头雾水,根本不理解医生在说什么。资料表明,30%~60%的病人之所以不遵医嘱是因为对医嘱的内容理解不清或对医生的释疑不满意所造成的。

5.讲究提问的技巧(use proper questions)在与病人交往时,主要采取“开放式”谈话方式,适时采用“封闭式”谈话,要尽量避免“审问式”提问。“开放式”提问使病人有主动、自由表达自己的可能,便于全面了解病人的思想情感。“封闭式”提问只允许病人回答是与否,这便于医务人员对关键的信息有较肯定的答案,有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交流过程中可根据谈话内容酌情交替使用这两种方式。6.使用保护性语言,忌用伤害性语言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要注意有技巧地使用保护性语言,避免因语言不当引起不良的心理刺激。对不良的预后在病人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不直接向病人透露,以减少病人的恐惧,可以先和家属沟通。有时为了得到病人的配合,告之预后实属必须,也应得到家属同意和配合,但需注意方式和方法。伤害性语言会给人以伤害刺激,从而通过皮质与内脏相关的机制扰乱内脏与躯体的生理平衡。如果这种刺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久,会引起或加重病情。医患沟通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以下几种伤害性语言。

(1)直接伤害性语言:例如,医生训斥一位化疗期间白细胞、血小板数较低的白血病患者:都这个样子了还到处乱走动,万一感染或者出血了怎么办,没事找罪受吗?”

(2)消极暗示性语言:有位血液肿瘤患者害怕进行化疗,提心吊胆地问医生:“听说化疗的毒性反应很大,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呢?”,医生冷冰冰地说:“这事谁能说得准!反正有的病人化疗期间就不行了。”(3)窃窃私语:医务人员在病人面前窃窃私语,使人听得断断续续便会乱加猜疑或者根本没听清而产生错觉,这容易给病人带来痛苦或者严重后果。7.善于使用美好语言

(1)安慰性语言(consolation):如安慰事业心强的中青年患者:“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安慰病程较长的病人:“既来之,则安之,吃好、睡好、心宽,病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2)鼓励性语言(concouragement):例如对病程中期的患者说:“治病总是有个过程的,贵在坚持!”对即将进行手术的青年患者说:“你年轻,新陈代谢旺盛,一定会很快康复的。”

(3)劝说性语言(persuasion)。

(4)积极的暗示性语言(positive implication):如对术后康复期的患者说:“看你气色越来越好,说明手术的效果很不错。”

(5)指令性语言(instruction):有时对有的病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的动作和规定,医务人员指令性的语言也是必需的。如病人必须空腹抽血或检查时,指令病人“不得进食”;静脉滴注时,指令病人“不得随便调快速度”;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告诉他们“一定要低盐饮食”。

8.不评价他人的诊断与治疗 由于每个医院的条件不同,医生的技术水平不同,对同一疾病的认识可能不同,因而对同一疾病的处理方法也可能不同。更何况疾病的发展和诊断与治疗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故医生不要评价他人的诊疗,否则常会导致病人的不信任,尤其是上级医院不要妄加批评下级医院的工作。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疗水平确实有差距,但上级医院不能拿自己的水平去要求基层医院,这样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三、医务人员的非言语性沟通技巧

行为举止的沟通主要是指非语词性沟通,包括面部表情、目光、身体姿势等方面。在会谈信息的总效果中,语词占7%,音调占38%,而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占55%,后两者都是非语词性沟通方式。在医患交流中如能准确理解、认识并运用自如,对促进医患交谈有重要价值。非言语沟通常用技巧有:

1.重视第一印象仪表是人的容貌、体形、神态、姿势、服饰、发型等的综合,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对于人们的初次交往来说极为重要,即所谓“第一印象”、“先人为主”,并且还会影响以后的交往水平。医务人员服饰整洁、态度和蔼、面目慈祥、举止稳重,会使病人感到亲切可靠。仪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内心境界,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人们的交往都是从彼此的第一印象开始的,第一印象导致并调节着进一步的交往形式和内容。

2.举止端庄在医患接触时,病人首先感受的是医生的举止、风度、语言等外在的表现,美好的言谈举止可使病人产生尊敬、信任的情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正是现代医学模式所要求的。医务人员必须讲究文明礼貌,注意修养,养成良好的举止习惯。

3.目光接触这是行为举止中最重要的一种信息渠道。眼神既可表达与传递用语言难

以表达的情感,也可显示个性特征并能影响他人的行为。一般而言,目光接触次数多少、时间长短及目光转移等,都能反映会谈者兴趣、关系、情绪等许多方面的信息。对于医生来说,一方面要善于发现目光接触中所提示的信息,感觉到病人的反馈信息,并能予以正确理解,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目光接触反作用于病人,使其受到鼓励和支持,促进良好交往与双方的关系。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目光接触可以帮助谈话双方的话语同步,思路保持一致。目光相互接触时间长,则成凝视。凝视往往包含多种涵义,有时带有敌意,有时也表示困苦。病人对医务人员的凝视多是求助。在临床上,医生和病人交谈时,要用短促的目光接触检验信息是否被病人所接受,从对方的回避视线、瞬间的目光接触等来判断对方的心理状态。因此要理解并能熟练运用目光接触是医务人员进行良好医患沟通的基本功。

4.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性外在表露,一般是不随意的,但又可以受自我意识调节控制的。面部表情可表示多种多样的情感变化,如恐惧、痛苦、厌恶、愤怒、安详等。面部表情的变化是医生获得病情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医生了解病人内心活动的镜子。但由于面部表情变化快、信息多和可控制的特点,给观察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综合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分析。医生在会谈中不但要善于识别与解释病人的面部表情,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医务人员对病人的表情是以职业道德情感为基础的,当然也与习惯和表达能力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善于通过面部表情来和病人沟通,更要细心体察病人的面部表情。常用的,也是最有用的面部表情是微笑,“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是进行良好医患沟通的关键。

5.身体姿势 身体姿势常能传递个体情绪状态的信息,能反映交谈双方彼此的态度、关系和交谈的愿望。如微微欠身表示谦恭有礼,点头表示打招呼,侧身表示礼让等。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务人员要通过常用的有含义的身体姿势来表达对病人的尊重和同情。医生也应当懂得病人身体姿势所传递的信息。如病人扭头、低头通常表示不愿理睬、不同意。6.距离与方向 人际距离是交往双方之间的距离。有人将人际距离分为四种:①亲密的,约0.5m以内,可感到对方的气味、呼吸、甚至体温;②朋友的,为0.5~1.2m;③社交的,即相互认识的人之间,为l.2~3.5m;④公众的,即群众集会场合,为3.5~7m。医患会谈的距离应根据双方的关系和具体情况来掌握。医务人员对病人表示安慰、安抚时,距离可近些。正常医患之间的会谈,双方要有适当的距离,约一个手臂的长度,以避免面对面的直视,这种位置使病人和医生的目光可以自由地接触和分离,而不致尴尬和有压迫感。此外,医生和病人间的相互年龄、身份和教育状况不同也应该有不同的距离和方式。

7.用超语词性提示沟通言语直接沟通信息,而超语词性提示可以辅以生动而又深刻的含义。超语词性提示就是我们说话时所用的语调、所强调的词、声音的强度、说话的速度、流畅以及抑扬顿挫等,它会起到帮助表达语意的效果。医务人员应留意判断,并重视这些信息在会谈中的意义。不论是语词性沟通还是非语词性沟通,它们在医患会谈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的。8.接触接触是指身体的接触。据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接触的动作有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按中国的文化背景和风俗,医务人员与病人的接触如若得当,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为呕吐病人轻轻拍背,为动作不便者轻轻翻身变换体位,搀扶病人下床活动,做完检查后帮助病人整理好衣被、双手握住病人的手,以示祝贺等,这些都是有益的接触沟通。

四、医患沟通的基本内容和过程

医患沟通的内容不能仅限于生物医学方面的问题,对影响健康或疾病的心理及社会因素也应评论。而如何获取这些病人不太愿意告知他人的资料,则依赖于医患间的关系及会谈的技巧。医患会谈的过程与医生的应诊过程是紧密联系的,可分为三个阶段。

1.开始阶段包括打招呼与自我介绍,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会谈气氛,使病人有被尊重的感觉,然后再切入主题,了解病人来诊的目的与需求。

2.中间阶段 主要是资料的搜集,包括病史等主观资料、理化检查等客观资料以及病人心理与社会因素等情况。这是会谈最重要的部分。而资料搜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诊断与处理的正确性。3.结束阶段包括与病人讨论病情,提出治疗方法,给予具体意见。通常为强化主要内容避免病人遗忘,可以在应诊的最后阶段做个简单的小结。医患沟通的具体步骤通常如下。

(1)问候:医师主动向病人打招呼,为病人的久候表示歉意,自我介绍,询问病人如何称谓、问清就诊目的、上次就诊情况等。

(2)请病人就座:依据病情安排病人,使病人舒适就座或平躺,尽量使病人放松、注意力集中。

(3)建立和谐的关系:克服语言、文化和社会地位的障碍,对病人表现出诚恳、尊敬、同情、热心、信任和无偏见。(4)询问病情:鼓励、启发病人如实、仔细地叙述病史,要耐心倾听,不要随意打断病人的陈述,避免暗示和提问过于复杂。

(5)医生情感表达:鼓励、支持、安慰病人,体谅病人疾苦。(6)非语言交流:注意姿态良好、态度端正、表情自然、避免给病人留下不好印象。

(7)讨论方法:允许病人充分表述,引导病人清楚表述重要的问题,小心处理敏感话题,不时强调重要线索和关键问题。(8)讨论相关问题:工作、社会活动、业余爱好、性生活等。(9)生活情况:主要生活经历、人格、家庭、人际关系、不幸遭遇等。

(10)病人教育:向病人阐明诊断,提供健康咨询,建议疾病的预防措施等。

(11)阐明治疗措施:对处方进行解释,向病人讲明治疗的适应性、副作用。

(12)建立长期联系:如病情需要叮嘱患者复诊并坚持随访。(13)总结:简明扼要地对本次诊疗过程进行总结,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的信任与合作表示感谢。

‘(14)反馈:对所诊治的病人进行登记、随访,了解治疗效果。

(一)病史采集前的准备

1.步入病房,站立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并作自我介绍,如“我是X医生,在您住院期间对您的诊治具体负责,有什么要求、想法可以向我说明„„”等等。

2.说明病史询问的意义和目的,取得病人的合作与配合。3.消除病人的紧张、拘束心理,态度要和蔼、诚恳,耐心,病人陈述时要专心听讲。

(二)一般项目询问 1.姓名、职业、性别、出生地、年龄、入院日期、民族、记录时间 婚姻、病人陈述者。

2.病史的陈述人如果不是患者本人,还应询问与患者间的关系。

注:姓名一定和身份证户口本上的汉字相对应;年龄一定问清实足年龄,如25岁、5月;不应以“儿”或“成”代替。出生地具体到县;民族要问清;职业是工人的一定具体到工种。

(三)主诉

患者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及其持续时间。主诉为患者感觉最痛苦、最明显症状或体征及开始出现的时间。主诉尽可能用病人自己描述的症状,而不是医生对患者症状诉说后加工的诊断术语。

(1)主诉要体现症状、部位、时间三要素。因此在问诊一开始就可以像如下这样问。问:“你怎么不舒服?”(症状)问:“哪儿不舒服?”(部位)问:“发病多长时间?”(时间)

(2)主诉应简明扼要,以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主诉:“咽痛,高热2d。” ’ .

主诉:“畏寒、发热、右胸痛、咳嗽3d。” ‘ 主诉:“腹痛、腹泻、脓血便1d。”

(3)不应以方言土语或含糊不清的词语来描述。主诉:“肚子痛、拉稀2d。”(方言土语)主诉:“心里感觉麻烦好几天。”(含糊不清)

(4)对病史长、病情复杂的患者,应综合分析以归纳出更能反映病情特征的主诉。

主诉:“反复咳嗽20年,心悸气促3年,下肢水肿半个月。”(5)通过主诉的描述,一般可初步估计患者所患的是哪一系统疾病及其缓急,从而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制定诊后计划指明方向。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心慌憋气20d”。首先考虑呼吸系统疾病。主诉:“活动后心慌气短5年,下肢水肿lOd”。应考虑循环系统疾病。

主诉:“上腹部反复疼痛2年,伴呕血3h”。考虑消化系统疾病。

主诉:“尿急、尿频、尿痛3d,发热1d”。考虑泌尿系统疾病。

主诉:“乏力、皮肤与黏膜紫癜2个月”。应考虑血液系统疾病。

主诉:“多饮、多尿;多食、消瘦1个月”。应考虑代谢病。主诉:“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肢体无力、言语障碍3d”。应考虑神经系统疾病。

(6)对当前无症状、诊断资料和入院目的十分明确的患者,可直接采用入院目的作主诉。

主诉:“2周前腹部8超检查发现胆囊息肉”。

(四)现病史

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可按以下内容进行询问。

1.起病情况:包括发病的时间、地点、环境、起病的缓急情况、前驱症状、发病的症状及其严重程度。2.主要症状特点:包括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的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重因素。

3.病因与诱因:尽可能地了解与本次发病有关的病因,包括外伤、中毒、感染等,以及诱因包括情绪、气候、地理及生活环境、起居饮食失调等。

4.病情的发展和演变:包括患病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

5.伴随症状:在患者出现主要症状的基础上,又同时出现一系列的其他症状,这些伴随出现的症状常常是鉴别诊断的依据,或提示出现了并发症。

6.诊疗经过:患病后曾接收检查与治疗的经过,包括检查方法、时间、结果、诊断名称及治疗方法、效果、不良反应等。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包括发病以来患者的精神情况、体力状态、生活习惯、食欲及食量的改变、睡眠、体重变化、大小便情况等。

(五)既往史

既既往史既往一般健康状况,包括系统查询。

(1)传染病史及其接触史:有无麻疹、水痘、百日咳、猩红热、白喉、伤寒、脑膜炎、天花、痢疾、疟疾、肺结核等。按发病年月及当时诊断顺序描述各种疾病症状、治疗经过(时间、有无后遗症等)。

(2)局部病灶史:龋齿、扁桃体炎、鼻窦炎、中耳炎、咽(喉)痛史等。

(3)外伤手术史:受伤部位、手术性质和日期。

(4)预防接种史:接种牛痘、预防注射,尽可能注明名称,或其他皮肤试验反应的时间。’

(5)过敏史:如对药物或食物过敏史等。‘

(6)冶游及性病史:在必要时才询问之(如女性患者宜问及爱人是否曾有冶游及性病史)。(7)近期有无输血、献血、注射史。

(六)系统回顾

(1)呼吸系统:有无咳嗽(发作时问、性质与气候的关系)、咳痰(色、量、性状、气味)、咯血(色、量)、腹痛(时问、部位、性质、程度、与呼吸及咳嗽的关系)、喉痛、盗汗、呼吸困难(时间、性质、程度)、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病史。(2)循环系统:有无心悸、心前区疼痛(部位、性质、时限、放射、频度、诱因、缓解方法)、气促、咳嗽、咳痰、咯血、水肿、头昏、头痛、晕厥、少尿、肝区疼痛、腹胀等病史。(3)消化系统:饮食习惯、有无食欲改变、暖气、反酸、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放射、缓解方法、诱因)、腹泻(次数、粪便性状、气味)、恶心、呕吐(频度、时间、量、性质与饮食关系)、腹胀、吞咽困难、呕血、便血(色、量)、黄疸、体重下降、食物或药物中毒史、腹内肿块史等病史。(4)造血系统:有无疲乏无力、头晕、眼花、耳鸣、面色苍白、心悸、气促、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咯血、便血、黄疸,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发热、骨骼疼痛等病史。(5)泌尿生殖系统:有无苍白、水肿、食欲减退、头痛、眩晕、视力障碍、腰痛及腹痛、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尿量及尿色改变(血尿、混浊尿)、夜尿、性功能紊乱、计划生育情况等病史。

(6)代谢、内分泌系统:有无畏寒、怕热、多汗、头痛、乏力、视力障碍、心悸、食欲异常、烦渴、多尿、水肿、肌肉震颤及痉挛、性格、智力、发育、体重、皮肤、毛发、性欲改变及骨骼等方面改变等病史。

(7)神经系统:有无头痛(部位、性质、时间、社度)、失眠、嗜睡、意识障碍、昏厥、视力障碍、感觉失常、神经痛、麻痹、瘫痪、抽搐及其他精神异常的现象等病史。(8)关节及运动系统:有无关节疼痛、红肿、畸形、局部肌肉萎缩、活动受限、外伤、骨折、脱臼、肌肉疼痛等病史。

(七)个人史

1.社会经历:出生地、居住地、居留时间、受教育程度、经济生活、业余爱好。

2.职业、习惯及嗜好,包括工种,劳动环境,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卫生习惯,烟酒嗜好及摄入量,以及其他异嗜物和麻醉药品、毒品等。

3.冶游史:有无不洁性交史,是否患过下疳、淋病性尿道炎等性病史。

(八)月经、婚育史

包婚姻、月经及生育史月经初潮年龄、周期、行经期、末次月经日期、经量及颜色、有无血块、有无痛经、白带(量、嗅味、性状)、停经日期;结婚年龄,爱人健康情况(若死亡,应询问死因及日期),性生活情况(必要时询问)。妊娠次数及产次,生产情况(顺产、难产或手术产、流产、早产或死胎),产后情况(有无大出血、产褥热)等 注:男性婚育史归入个人史。

(十)家族史 1.双亲与兄弟姐妹及子女健康与疾病情况。2.有无遗传病及其有关的疾病。3.家庭成员去世者,询问死因及年龄。4.家族中传染病的患病情况。【思考题】

病史采集的内容与方法有哪些? 附:各系统问诊程序 1·呼吸系统问诊

(1)主诉:最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的时间。(2)有关现病史应询问(注意症状出现先后顺序)1)发病之前驱症状,有无受凉史或过度疲劳。2)急起或缓起。

3)发冷、发热否,时间,有无规律,是否伴有盗汗、畏寒、寒战等。

4)咳嗽否,咳嗽的性质与时间;有痰否,痰量颜色及英性质;咳嗽、吐痰与体位的关系如何。5)咯血否,血量多少、时间、颜色等。6)胸痛否,疼痛之部位、性质如何,与深呼吸、咳嗽以及体位的关系如何。

7)呼吸困难否,时间,吸气性、呼气性或混合性,其性质如何。

8)有无盗汗、厌食、失眠、消瘦、停经或月经量增多(女):(3)既往史中应询问 1)一般健康情况如何。

2)既往有无结核、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寄生虫感染、支气管哮喘史以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的病史,儿时有无麻疹、水痘、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病史。3)过敏史:有无食物、药物过敏史。(4)有关个人史应询问 1)一般生活条件。

2)从事何种职业,是否经常接触粉尘及刺激性化学药物,防护设备如何,工作性质,是否经常受寒、受湿。3)有何不良嗜好,如吸烟。

(5)有关家族史应问:家中是否有结核病患者,或患类似疾病者。2.循环系统问诊(1)主诉。

(2)有关现病史应询问(注意症状出现先后顺序,并记下开始出现时间与发展过程)1)发病的情况。

2)有无游走性关节炎的症状;有无发热、多汗、皮疹、皮下结节等情况;病前有己喝峡炎、急性肾炎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病史。

3)有无呼吸困难,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白天、夜间、突然发生、安静时或劳动对;发生程度如何;持续时间;相伴有何其他症状;与体位的关系如何。

4)有无心悸,其程度如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休息、走路、家务劳动、重劳动„„)。

5)有无咳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伴随咳痰否,痰的性质;咯血否、血量如何。,6)有无水肿,由下肢开始或由面部开始,发展的顺序及快慢怎样,早上还是下午较重。’

7)心前区疼痛的部位、性质、放射部位及其与劳动和体位的关系、缓解或加重的因素。(3)既往史中应询问

1)是否患过猩红热、丹毒、扁桃体炎、急性肾小球肾炎。2)是否经常有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龋齿等。3)是否有急性关节炎等历史。’(4)有关个人及婚姻史应询问 1)一般生活条件。

2)从事何种职业,是否经常受寒、受湿。

3)如曾有妊娠及生产,在妊娠及生产时症状有无加重。(5)有关家族史应询问:家庭中有无类似疾病患者,有无糖尿病病史等。3.消化系统问诊(1)主诉。

(2)有关现病史应询问 1)食欲情况。

2)疼痛:包括部位、性质、特点、时间、放射部位,疼痛增加与减轻因素,与饮食 的关系及相伴有何种其他症状。3)恶心、呕吐:情况、呕吐时间、内容物。4)有无反酸、烧心、呃气。

5)排便的情况(腹泻、便秘)及粪便性状(柏油样、陶土样)。6)有无咽下困难。

7)有无黄疸、皮肤瘙瘁、发热、腹胀,尿的颜色。(3.)有关既往史应重点询问:有无胃肠道疾病的历史,有无肝、胆、胰腺方面的病史。是否患过伤寒、急性传染性肝炎、血吸虫病。

(4)有关个人史应询问 1)饮食种类及饮食习惯。2)有何不良嗜好(如烟、酒)。3)劳动条件,是否常接触铅、汞。4)如系女患者,应询问末次月经。4.血液系统问诊(1)主诉。

(2)有关现病史应询问

1)有无全身软弱、嗜睡、头痛、头晕、耳呜、晕厥或局部骨骼疼痛等情况。2)有无心悸、呼吸困难。

3)有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便秘、舌的烧灼感、吞咽困难。

4)有无出血倾向(包括皮肤、黏膜、阴道、消化道、泌尿道、呼吸道)。

5)有无发热、口咽部感染。(3)既往史应重点询问

1)有无较长期、较大量失血的病史。2)有无肠道功能长期障碍的病史。3)有无寄生虫病的病史。4)过去有无溶血的病史。(4)有关个人史应询问

1)生活条件:尤其是营养情况、饮食习惯更属重要。2)劳动条件:有无与铅、砷、苯、x射线、放射物常接触的历史。

(5)有关家族史应询问:家族中是否有类似患者。5.泌尿系统问诊(1)主诉。(2)有关现病史应询问

1)一般症状如全身不适、无力、发热。2)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昏、头痛、视力障碍等。

3)消化系统症状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4)疼痛:包括部位、性质、特点、时间、放射部位、疼痛增加与减轻的因素,与体位的关系及伴有何种其他症状。5)水肿:先发生的部位、程度。

6)尿路症状:尿频、尿痛、排尿困难、血尿、脓尿、小便失禁、尿量改变。(3)既往史中应询问

1)有无前驱或伴发的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等。2)是否有耳、鼻、咽、鼻窦等处慢性病灶存在。3)是否有肾炎、结核、子痫等病史。(4)个人史中应询问

1)是否有铅、汞中毒之可能。

“问诊”我们的语文课堂 第3篇

一、叩问课堂“四项基本技能”是否真正落实到位

日子在一天天飞逝, 作为一名语文操业者, 不妨叩问, “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是“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了呢, 还是日趋“衰竭”了呢?

叩问“听”———

课堂上, 真的能听见儿童的声音?儿童的声音何以听?“上学以神听, 中学以心听, 下学以耳听。” (《文子·道德》) 儿童绝假纯真的声音是为上学, 须以神听。用神听, 意味着在阅尽人间春色之后返璞归真, 复归于那未受污染、皭然不滓的童心, 去谛听儿童那“最初一念之本心”。

叩问“说”———

课堂上, 真的能在第一时间坦诚而巧慧地与孩子心灵对话?真的每次对话都能使孩子更上层楼, 俯瞰现实生活?真的每次对话都能够提供一台起重机, 使孩子们能够移动他们的生活?

“现在人们变得如此复杂, 以至于只要他们想说话、发表意见和据之行动时, 他们便必然会不诚实。” (尼采) 这是课堂上与孩子对话的大忌!

叩问“读”———

课堂上, 真的能够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地给学生示范朗读课文?真的能够把文本创造性解读得如空气一样透明, 让孩子看清真善美有着天体般亘古不变的崇高气象?

当下, 那种令人不得喘息你追我赶的匆忙, 那种不等成熟便采摘一切果实的急躁, 使静心读书的优雅丧失殆尽, 使得教书不读书成为见怪不怪。

叩问“写”———

课堂上, 真的能够写出规范漂亮的板书示范于学生?真的能够跳出“光说不练”的怪圈写出有自由强健灵魂的“下水文”, 让学生只要看它一眼, 就长出了一条腿或一双翅膀?

如是叩问“听、说、读、写”, 每一天, 每节课, 真的能做到位吗?每天行走在课堂上, 既不能给学生良好的示范, 又不能给学生播下美的种子, 这岂不是一种“技能腐败”?

二、“问诊”课堂上是否有“无效问答”

【案例】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 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 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 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 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 满身绒毛, 落到一朵花上, 胖乎乎, 圆滚滚, 就像一个小毛球, 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这是人教版五年级教材《祖父的园子》的第一节。一位老师的教学如下:

师:花园里有什么?

生:“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样样都有。”

师:蝴蝶是什么颜色的?

生: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师:对。什么蝴蝶最好看?

生:好看的是大红蝴蝶。

师:大红蝴蝶为什么好看?

生:满身带着金粉。

师:蜻蜓是什么颜色的?

生:蜻蜓是金的。

师:蚂蚱呢?

生:蚂蚱是绿的。

师:蜜蜂怎样飞的?

生:蜜蜂嗡嗡地飞。

师:蜜蜂像什么?

生:胖乎乎, 圆滚滚, 就像一个小毛球。

【审判】

教材文本仅仅五句话, 执教老师却喋喋不休地问了八个问题。

这些把课文中的陈述句改为疑问句的“问题”是“伪问题”, 一问一答的口舌游戏是“假对话”。

“伪问题”“假对话”的教学过程看似紧凑、热闹, 实则是对文本内容的平移、复现。教师不需要情趣激发与思维碰撞, 不需要潜能开发与智慧开启, 学生不需要过脑与思辨, 不需要用心与动情, 自然不会有人文情怀的积淀与生命质量的增值。

如是教学是否高效姑且不谈, 仅从课堂上无端空耗学生的时间而论, 就是一种“时间腐败”。

【根治】

设若“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 , 让学生自主阅读, 生成问题, 小组合作, 探究问题, 就能改造课堂, 根治“时间腐败”。如下教学实践即是明证:

师:同学们, 默读《祖父的园子》第一节, 有问题吗?

生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 按常规思维接下去应该写花园里有什么花, 花的色香味怎么样。然而, 课文却不直接写有哪些花, 反而写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这是为什么呢?

师:问题有思考价值!建议你上网查资料, 了解蜜蜂、蝴蝶与花之间的关系。

生1:花和蜜蜂、蝴蝶密切相关, 互相依赖。花为蜂蝶提供食物, 蜜蜂为花授粉。植物如果长期进行自然授粉。所产生的后代生命力弱, 对不良环境和病虫害抵抗力差, 有灭绝种族的危险。蜂蝶在采花过程中可以为植物进行异花授粉, 异花授粉的植物所产生的后代具有强壮的生命力, 对于植物种族后代的延续起到积极的作用。

师:谢谢你!你的答案使我们了解了花和蜜蜂、蝴蝶之间的密切关系, 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写“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这些昆虫。

生2:现在的花园里还有蜜蜂吗?

师:共同关心这一问题的, 请举手!

生2:10个人。

师:建议你们10人小组, 带着问题, 同时也带着相机, 到花园实地观察一下。去查找蜜蜂和我们人类还有哪些相关知识, 明天交流。

(次日)

生3:时值仲春, 鲜花盛开, 我们小组连续观察了公园的20多种花草。 (展示拍摄的各种鲜花的图片, 略) 只见花儿孤芳开, 不见蜜蜂留恋采。

师:蜜蜂减少或许是个案吧?

生4:我上网查过资料, 人们最先在美国发现蜜蜂失踪的现象。一些养蜂者报告说, 他们的蜜蜂失踪数量高达95%。如今, 美国西海岸的养蜂企业已经损失大约60%的蜜蜂, 而东海岸则有70%的蜜蜂消失。蜜蜂消失的现象同样出现在了德国、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

师:蜜蜂减少有哪些原因?

生4:造成全世界蜜蜂减少的原因很多, 其中固然有自然灾害、天敌捕食、病害肆虐等自然因素, 但蜂群一般尚能承受, 保持总数平衡。而人为因素的加入, 使蜜蜂不堪忍受, 数量大减。种种人为因素包括滥施农药、人造转基因作物、电磁波干扰甚至战争等。譬如, 手机和其他高科技装置发出的辐射可能是导致蜜蜂突然消失的原因, 因为手机发出的辐射干扰了蜜蜂的导航系统, 令它们无法找到回蜂巢的路。

师:蜜蜂失踪与人类有何关系?

生5:据说, 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种作物中, 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授粉。如果蜜蜂太少了, 人们将告别多少粮棉、油料、瓜果?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蜜蜂从世界上消失了, 人类也将仅仅剩下4年的光阴!”……

三、“问诊“课堂上是否有“专制思想”

1.不允许有“第二种”声音

【课上】

某老师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片段———

师:在埃斯库罗斯笔下《普罗米修斯》是一出悲剧。请把答案记在书上。

(“乖”学生都在记录, 唯有“另类”的学生甲咬着笔杆, 按兵不动。)

师:为什么不动笔?

生甲:说《普罗米修斯》是一出悲剧, 为什么?

师:不要问为什么, 考试只要记住“是什么”。

(生甲右手转动笔杆, 看着老师, 依然没有记录。)

师:成心作对是吧?不记就站到后面去!

生甲:我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师:哪有时间!不要打岔!我还要接着讲呢!

……

【课后】

我约学生甲聊天。

“对《普罗米修斯》是一出悲剧, 有异议?”

———“嗯, 是的。”

“能否听听你的见解?”

———“在希腊神话中, 人类是普罗米修斯创造的。他充当了人类的老师, 凡是对人有用的, 能够使人类满意和幸福的, 他都教给人类。但最高的天神宙斯却要求人类敬奉他, 让人类必须拿出最好的东西献给他。普罗米修斯作为人类的辩护师触犯了宙斯。

作为对他的惩罚, 宙斯拒绝给予人类为了完成他们的文明所需要的最后的物品———火。但普罗米修斯却想到了个办法, 用一根长长的茴香枝, 在烈焰熊熊的太阳车经过时, 偷到了火种并带给了人类。

宙斯把普罗米修斯绑在陡峭的悬崖上, 笔直地吊在那里, 使他永远不能入睡, 疲惫的双膝也不能弯曲, 因为他的双手、胳膊、肩膀和两条腿都被铁链牢牢地缚住, 起伏的胸脯上还钉着一颗金刚石的钉子。他忍受着饥渴、炎热、寒冷以及风吹雨淋。除此之外, 宙斯还派他的神鹰每天去啄食被缚者的肝脏, 但被吃掉的肝脏随即又会长出来。就这样,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幸福, 长期地忍受着难以描述的痛苦和折磨。”

“这难道不是悲剧?”

———“基辛格说过:‘我相信一个人的悲剧是他花费了巨大的努力仍未得到他所想要的。然而, 我相信更大的悲剧是他最终获得了他要的但却发现他并不想要它。’普罗米修斯如愿以偿把火种送给了人类, 怎能说是悲剧?”

【反思】

动辄施以考试为恫吓手段的淫威, 强植标准“答案”于学生, 消弭第二种声音。课堂上的这种“语言腐败”使得新课标所倡导的“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成为天方夜谭。

2援控制思想的表达

【案例一】

2003年《中国教育报》刊登了如下一篇短文:

“我”回到农村老家时, 特地去看望年迈的启蒙老师。在老师的桌上, 不经意翻到一篇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

阿爹还没有走的时候, 他对我说, 你要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 说这样就啥都不怕了。我不想当科学家, 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条狗, 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妈妈胆小, 怕鬼, 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 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 妈和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我”看到, 老师在上面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叉。

【案例二】

一位日本的小学校长, 在一个新年联谊会上问小孩们:“新年都梦想了什么?”

有个男孩子说:“将来当宇航员。”

校长说:“好, 别放弃梦想。”

接下来, 有个女孩子说:“将来当明星。”

校长说:“好, 别放弃梦想。”

这时, 有个男孩子站出来说:“我将来要变成一只猫。”

校长说:“好, 别放弃梦想。”

无论学生的回答有多么奇异, 这位校长当场都以坚定的眼神与语气予以肯定和鼓励!

【案例三】

下面是一位美国孩子的《人生理想》———图文并茂。

【思绪】

“我要做一只狗。这样, 妈和我就什么都不怕了。”“我将来要变成一只猫”“我要做个普通人:上学, 工作, 挣钱, 娶妻, 生子, 退休, 死亡……”

时空不同, 孩子不同, 梦也不同, 但其“童言、童真、童趣”相同。这不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吗?

结语

问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第4篇

一、教学设计情境游离于整节课的教学

一位教师在教学《初识WORD》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情境:利用Flash制作了一个Office图标连连看游戏。上课5分钟后,学生们仍然玩得不亦乐乎,虽然教师开始讲授新知,但是很多学生还在想着刚才的游戏,思维久久不能集中到课堂。这个情境导入虽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和本节课的知识点关联并不大,情境没有针对性,只是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这样就使得这节课一开始就中心不明,反而误导学生。还有的在设计导入步骤时,过分地铺垫,甚至增加一些不必要的环节,故弄玄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情境设计应合理且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小组合作、交流,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把信息技术知识有机地融入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任务,学习不再是乏味的,而是体验操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方式三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化的教学目标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随着课堂进入与生活有关的情境,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与信息技术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兴趣。在《初识WORD》的情境设计中,可以从学生生活的实例入手,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如:某同学要参加“雏鹰杯”网络征文比赛,网络征文要电子文稿,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处理电子文稿的软件吗?掌握一个专门的软件相当重要,你们想不想通过Word的学习,来帮帮这位同学呢?这样的情境设计,就走出了为情境而情境的设计,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唤起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共鸣。通过情境问题设计,激发学生主动寻求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和兴趣。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即教学内容结合社会活动和学生具体生活经验。在《初识WORD》中,教师还可以设计欣赏环节的情境。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下,出示零乱不堪和设计精美的两篇电子文稿,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体会哪篇文稿让人看得舒服。在学生叙述的过程中再追问学生,想学吗?瞬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再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各式各样的精美电子小报,再次感受Word这一文档处理软件的优势所在,勾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3.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方式

即教学活动的展开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的游戏过程进行。在《初识WORD》教学中,教师还可充分利用Word中隐含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动Word,打开任一文件,同时按住Ctrl、Shift、Alt,这时候再按下“?”,你发现了什么?问号都反过来啦!感叹号也可以实现这个功能,请一位同学示范一个给大家看。这样的游戏设计,脱离了学生以玩为主,而是充分挖掘学生所学内容中的素材,自始至终没有偏离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从而更加增添了Word的魅力。

二、分组未考虑小组合作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

有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上VB程序教学这节课时,在合作探究环节中,临时要求前后左右同学讨论合作。学生毫无准备,教师分组合作设计太过流于形式。面对如此草率简单的分组,结果可想而知。

分组学习应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在开展小组学习时,每位学生在自己的组内都要有相应的职责,并发挥自己的作用;小组组员之间应相互学习,共同完成任务。

1.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异质或同质分组

学生因信息技术基础、基本技能、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层次,在学习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异质和同质分组。本着学生自愿和教师授课需要的原则,进行异质分组(操作能力不同的学生构成小组“强弱搭配”)、同质分组(操作能力接近或相当的学生构成小组“强强搭配”),让学生在相同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解决相同的问题,为达成相同的学习目标进行小组协作式学习。在VB程序的教学中,老师可以依据学生平常上课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同质或异质分组,每组内都有一到两个同学是平常上课动手能力较强的,并让他们担任每组的组长,教师在讲授任务时,可以让组长帮助教师对那些动手能力稍弱的同学进行辅导,起到“兵教兵”的效果。

2.依据任务内容,进行随机和动态分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是动态的,随着学生的不断学习,操作水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原来的入门级学生已经成长为高手级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变化进行重新评价,并依据教学实际情况,在尊重学生的意愿前提下,和小组长商量进行学习小组的重组。对学生进行动态的分组可以很好地解决学习过程中学习差异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为自己获得更高的级别而努力。在VB程序教学时,讲解随机函数,教师在分组时,可以准备一副扑克牌,让班上每个同学随机抽取,然后将同一花色的同学分成一个组。这样分组既结合了本节课的内容,又让小组同学产生许多惊喜,对学习任务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前几次课学生编程情况,将小组同学进行微调,多增设小组长,这样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展开,也能提高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教师未能精心设计合作任务,学生合作流于形式

在LOGO语言《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的教学中,教师将重复命令REPEAT教学完毕后,让学生合作完成正四边形、正五边形的编程任务,再由教师完成画圆程序的教学。整节课中学生只是利用合作的形式,完成了一次重复命令的使用,而没有在合作任务中进行探究的过程,对所学知识“练”大于“思”。合作任务明显内涵不足,流于形式,实效性不高,从而失去了合作的真正意义。

合作学习的精髓在于学生共同展开学习活动,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相同任务,进行互助性学习。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合作任务,让学生有共同合作的依据,有共同探讨的问题。

1.内容选择上,选择贴近生活的开放性任务

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设计2个合作学习环节。一是让学生先用以前学过的命令画出各种正多边形,思考:在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这一合作任务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比较,学生发现用常用命令画正多边形,有许多命令都是重复的,输入过程太过繁琐,由此引出了重复命令。二是当学生了解重复命令之后,同学们可合作完成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十六边形、正三十二边形的程序设计。在这一合作任务设计中,通过学生的做巩固新学知识的同时,发现正N边形,N越大,越接近于圆。在本课中,设计这样的合作学习任务,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的同时,课堂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

2.在学习方式上,合理地设定小组目标和任务

信息技术课堂中,为了使班级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体验小组合作的凝聚力,教师应该合理设计小组目标任务。小组任务要难易结合,创造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任务间要有层次性,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完成任务产生相互的依赖性,让每个组员都能体会到在小组中的价值。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知识方法的传授。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合作任务,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在任务指导上,让小组成员平等参与合作学习

为了小组任务的顺利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要求小组长去手把手地教会其他组员的学习。这种手把手的“包办”剥夺了组员同学探究和体验学习的机会,剥夺了小组同学平等发展的机会。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异质分组,将教学内容分为简单正多边形的程序设计,稍复杂正多边形的程序设计,自由图形创作几个清晰的任务,小组每个成员在教师讲解以及同组同学的讨论中,都上交了自己满意的作品。这样避免了小组中有的同学会做,有些同学只是简单的copy下会做同学的作品的情况。

四、评价只是教师评判对与错,无过程性评价

有效的评价过程是有效教学过程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与反馈,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进行《网页的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评价为“对的、不错、你很棒”,对学生上传的作品没有分类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只是“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几种等级。这样的评价就显得过于简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缺少促进作用。

传统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部分学生虽然在学习上很认真,但因操作结果与老师的评价标准不一致而得不到老师的肯定,长期下去,就会对信息技术课程失去信心。信息技术课程有效的评价包括“学习习惯、创新思维、小组合作、任务完成度”等几个方面。

1.丰富评价内容,注重过程性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中评价须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既要考虑学生的操作结果,又要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过对学生操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有效评价,弱化信息技术任务结果的评价,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最终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在《网页的设计》教学中,结合学校进行的学生网页制作评比活动,要求同学们在一月的时间内结合每节信息课的内容,逐步美化自己的网页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制作阶段都进行相关评价,给出不同的评价结果。最终给出各位同学网页设计的评价结论,将每组最好的作品推荐给学校参评。

2.采取多元评价,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为全面考察学生的课堂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个别评价、公开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网页的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为每位学生设计一张信息技术积分表,积分表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以周次为行,学习任务为列。每小组依据同学们的公开评价及展示评价给出相应的等级和分数,教师根据学生每周的表现进行个别评价,每周结束时教师进行统计公布。

3.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注重信息技术评价反馈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改进或建议,而不是鉴定或选拔。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是否已经达到。”信息技术反馈是评价的最后一步,根据评价的结果反馈到信息技术课堂,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审美过程及创新过程。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完善和扩展自我认识,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设计、学会创新、学会尊重他人。实践证明,要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开展,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就应该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尊重学生,合理分组;立足课堂,任务驱动;有效评价,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磊.以学生的差异为契机开展教学活动.中国电化教育,2007(2).

[2] 郑雅芬.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评价策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6).

[3] 袁丽."代币制"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的应用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3).

[4]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3修订版.

院士问诊山东农业 第5篇

院士问诊山东农业

初秋九月,秋高气爽,谷丰果香. 8月29日-9月8日,中国工程院沈国舫副院长率领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组一行30人来我省就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环境综合治理和农业协调发展进行实地考察.

作 者:王希胜  作者单位: 刊 名:科技信息(科技教育版) 英文刊名:SCIENCE ON LINE 年,卷(期): “”(9) 分类号: 关键词: 

问诊个人小结 第6篇

同食者群集发病史 伴随症状: 1)发热

1)腹痛

2)呕吐

3)里急后重

4)皮疹或皮下出血

5)关节肿痛

3,水肿,血尿 水肿

水肿的部位?是否对称?发病后部位有何改变吗? 3.一天之中有没有变化?如何变化?(如果有)你觉得有没有原因?有无压之凹陷?改变体位水肿有变化吗?

4.尿量与发病前比较有变化吗?每天尿量多少?白天和晚上的尿量如何?小便颜色怎样?有无血块?多泡沫?

6,有无呼吸困难,发绀,(女性病人)有无来月经?水肿与月经有关吗?

血尿

尿液异常出现在小便的某一段还是全程异常?

尿液的颜色?性状?有无血块?多泡沫?

.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是否顺畅?尿不尽感?有无夜尿增多?几次?.尿道口有无异常分泌物?

.有无发热?.有无腹痛?(男病人)有无尿线分叉,中断?有无皮疹或出血点?

呼吸困难

发作前有没有其他不适?(急性发作)什么情况下出现?(慢性病程)你觉得每次发作跟什么因素有关吗?发作与活动或休息有关吗?与季节和气候有关吗?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多长?每次发作情况一样吗?最近发作与以前或第一次一样吗? 跟体位有关吗?有无睡觉时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如有,具体如何?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症状?有无下肢水肿?腹胀?胃口不好?

伴随:发作时有无喘鸣声?有没有发热?咳嗽咳痰?突然胸痛气急?血痰?(如有,具体表现,见其他相关章节)

发热,惊厥,抽搐

是否孕妇、抽搐是全身性还是局限性、性质 2.有无脑部疾病、癔病、毒物接触、病犬咬伤、外伤等病史。3.病儿应询问分娩、生长发育史。

伴随:发热,瞳孔扩大与舌咬伤者,剧烈头痛,意识三十

胸腹痛,咯血

腹痛:腹痛性质和严重度,腹痛时间:与进食,活动,体位的关系 发热,寒战,黄疸,呕吐反酸,腹泻

胸痛:伴随: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咯血,大汗,皮肤苍白,吞咽困难

咯血:咯血是初次或多次,多次是否与以往不同,咯血量,颜色和性状 伴随:发热,胸痛,脓痰,皮肤黏膜出血,黄疸

呕血,紫癜

确定是否呕血,呕血前不适症状询问

呕出血液颜色及性状询问:是否咖啡渣样胃内容物?是否鲜红或暗红色血液?是否含血凝块?

呕血次数及量的询问:一次呕出?反复多次呕出?量如何?

黑便的询问:粪便颜色如何?(一般为黑色,但有些病例突然大量出血,可排出暗红色甚至鲜红色稀便)次数如何?

体位变动时(由卧位变坐位、立位时)有无晕厥,有无心悸、心率变化等

伴随症状:上腹痛,黄疸,皮肤黏膜出血(紫癜),头晕,口渴,冷汗

黄疸问诊

起病情况:急或缓,是否群集发病。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师教研工作总结下一篇:农业机械化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