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一把金钥匙小学作文

2024-06-10

书,一把金钥匙小学作文(精选14篇)

书,一把金钥匙小学作文 第1篇

书,一把金钥匙

宿迁市实验小学四(7)班王思媛

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我要选择一件东西来陪伴我,那我会选择书!因为书,能培养我高尚的情操。我要看看基督山伯爵如何复仇,灰姑娘最后的命运,美人鱼在日出时变成泡沫时的伤心······总之,书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是无声的老师。

当我还在摇篮里,妈妈就开始读故事给我听了。那时我还小,听不听懂这些有趣的故事,我只能用眼睛望着妈妈,直到在妈妈的读书声中睡着为止。

幼儿园时,我用拼音勉强可以读书了,但一遇到不会的也还得缠着妈妈。书,在我幼小的时候已被当成了知音伙伴,只是它不能说话而已。记得有一次幼儿园老师给我们讲《迷路的小花鸭》故事,听着听着我“哇”的一声哭了,因为我听懂了故事的内容,认为自己就是故事中的小花鸭,迷路了,找不着妈妈了„„

现在的我,已经步入中年级了,我已经自己可以读书了,能体会到书中人物的心情了。只是,我依然怀念在摇篮里听妈妈讲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牧雨写的《偶像是外婆》。可心的善良与外婆的慈爱让我印象深刻。我多么希望这两人能出现在现实中啊!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这样认为,但我觉得,书是心灵的放松,是茫茫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是严冬里的一缕阳光,是智慧的翅膀,是海底的宝藏,等待你来挖掘。无论你尊贵还是卑贱,书都会向你敞开知识的大门。

开卷有益,知识在阅读中成长,能力在阅读中增强,心灵在阅读中一天天长大,同学们,我们一起读书吧!

书,一把金钥匙小学作文 第2篇

今年的寒假里的搬家让我记忆犹新。一放寒假,爸爸妈妈就忙着搬家。我却不大愿意,老地方都是熟人,有很多的好朋友,到新居全是陌生人,一个月的寒假一个人肯定会过得很孤单的。

妈妈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住在这里的大多是生意人,大家各忙各的,谁也不去管谁,其实也没有什么。正和妈妈说着,门铃响了,妈妈凑近猫眼看了看,又问是谁。一个清脆悦耳的.女孩的声音从门口传来:阿姨,是我,住在您楼下的邻居。妈妈这才把门打开:有什么事吗?

女孩不好意思地说:是这样,我想放一把钥匙在你们家,可以吗?我父母在外地上班,还没有放假,就我一个人在家,而我又总是粗心大意的,要是哪天被锁在门外,那就麻烦了。放一把钥匙在我家?她为什么不放在亲戚或朋友家,为什么要信任一个陌生的邻居呢?女孩仿佛看出了我心中的疑惑,微笑着解释道: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住在一起,就是有缘,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成为朋友的。

寒假,因为这把小小的钥匙,我和女孩渐渐熟悉起来,也惊讶于彼此的爱好如此相似,她真的是个很快乐很可爱的女孩。我们在一起谈学习,谈电影,谈偶像,谈理想在她的感染下,我变得开朗起来。

游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把钥匙 第3篇

一小学音乐教育目前的状况

当前, 中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在我国已有百年的历史。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 但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要渠道。教育必须多一点轻松, 多一份愉快。因此, 应对教育进行改革, 有所创新, 使师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既缺乏生动的形象, 更失去了音乐的情感性和审美意义。以往的小学音乐课都是以每周两节的教学形式完成, 学生在课后因缺少必要的资料, 很少能有真正的享受音乐和探索音乐的机会, 更不用说真正的欣赏音乐了。音乐课教学没有让孩子们陶醉到音乐中。很多老师往往只会强调纪律, 而不是强调音乐。这是非常糟糕的。音乐课应该让学生放松心情, 尽情享受。

二游戏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是艺术的皇冠。如何使学生在音乐中得到陶冶和提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而游戏则是调动学习兴趣的最有效手段。只有游戏才使人成为完全的人, 使人的双重天性得以发挥。美国当代教育家卡拉博士科恩认为, 孩子是蹦蹦跳跳的从实践生活中进入音乐世界的。这表明趣味动感的游戏活动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儿童来说, 一切现实活动都带有游戏的成分, 而一切游戏又源于现实的生活。同时还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孩子们的创新与合作团结的精神, 让孩子们玩得开心, 学得开心。

小学音乐教育大纲规定,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要设有唱游内容。唱游包括律动、歌表、音乐游戏和集体舞等。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来看, 音乐游戏是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但在实际的音乐教育中, 音乐游戏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小学生往往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 希望老师和同学都能看到自己的一技之长, 而且音乐本身就有愉悦性、互动性、竞赛性。音乐游戏是儿童发展音乐能力的一种游戏活动, 可以唤起儿童的好奇心和联想。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巧妙地设计音乐游戏, 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乐游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1) 具有其他方式不能比拟的生动性。它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富有趣味的游戏, 也满足了学生的好强心, 充分体现了愉悦教学。 (2) 游戏在教学中实现了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不再被动地去听课, 它让每个儿童都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创造中去。

德国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游戏生活开始, 应该就地取材, 用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 让孩子们抒发情感、发挥想象, 满足其好玩、好动的性格。日本教育家铃木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 让儿童感觉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 上了还想上。以儿童日常生活和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为依据, 创造出一些儿童喜爱并能感受的音乐。所以, 音乐教师一定要活跃, 要能带动课堂气氛, 让孩子们爱上音乐课, 进而爱上音乐, 了解音乐。因此, 老师要加强自身的素质, 把握好课堂和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 音乐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 才能实现音乐的教育目的。所以音乐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其音乐性。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感受音乐的流动和旋律的律动、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等。

我认为小学音乐游戏可归纳为:节奏训练游戏、音准训练游戏、培养音乐训练游戏、训练动作与音乐的协调游戏、识谱游戏等。我们在音乐课的教学中都可以将节奏或音准等知识点的教学, 转换为一种游戏的形式, 这样不仅学起来更容易有趣, 也可以使同学们爱上音乐。

三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生动性

游戏可以将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就像是将枯燥的知识装饰了一样。让课堂丰富多彩, 生动形象。这些就是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

如在教唱《走呀走》这一课时, 让孩子们掌握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慢速所表现的是老爷爷的音乐形象;中速所表现的是解放军的音乐形象;快速则表现的是小朋友的音乐形象。熟悉歌曲后, 再让孩子们进行音乐游戏, 让孩子们跟着歌曲中不同的音乐节奏学一学不同的人物走路。他们会把听到的音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至此, 本课的教学目的已经达到。但我又进一步追问:“慢速的音乐就必须一定是老爷爷的形象吗?”马上就有孩子否定, 并随慢速的音乐学小朋友背着沉重的东西时走路的样子。对此我给予了肯定, 并表示这种能大胆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是很可贵的。同一种音乐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表达不同的事物。我要求其他小朋友也来学一学。立即, 课堂沸腾了, 所有的奇思妙想展现于眼前。我都一一加以评定。

在教学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 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手段, 随时了解孩子们的思想动向。跟着时代走, 跟着科技走。

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育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音乐教师应拓宽视野, 丰富知识, 敢于创新、实践, 以创设出更好的音乐课堂。

书,一把金钥匙小学作文 第4篇

【关键词】启智;陶冶情操;愉悦童心;写作

通过童话形象,少儿能从中了解各国的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开阔视野,并从中学到如何做人,如何办事,不同的国度因其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意识等方面的差异,体现在童话形象上也有差别。小学生在这些童话形象中会不知不觉的得到感悟,得到启发。

一、童话对小学生具有发展思维,开启智慧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人的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错过这一时期将无法弥补,在小学教育中引进童话教学正好契合了发展小学生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的要求。童话对生活幻想性的反映,使其内容更有深度,更具深刻的哲理性。而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的运用,使它对生活折射式的反映更接近生活中本质的真实,所以童话具有高层次的启智作用。

幻想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幻想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培养。童话集中了人类最大胆、最自由、最优秀的幻想。它引导孩子们在五光十色的理想世界中畅游,从而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向“幻想王国”的大门。它的读者长大后一定是最具幻想力、最具创造力的人。

童话世界也是儿童精神成长的乐园。由于童话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能打下深刻的烙印,所以,童话又与人的情感发育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当童话的形象美、情感美和情境美如甘甜的雨露滋润幼儿的心田时,它便演绎为一种促进小学生和谐发展的力量。

二、童话对小学生具有道德渲染,培养美感的作用

当小学生将全部身心投进风趣幽默的童话世界时,他们会忘记身边的世界,心甘情愿地陪着童话主人公去历险寻宝,任生动有趣的故事把他们带到一个个怪异离奇的童话王国,以至忘情的阅读。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与理想的教育相比,受教育者更易接受感情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愈体现出或宣传的无意识性,那么所收到的效果就愈好。如童话《自私的巨人》中传达的人生深意:当一个人自私时,连花儿也不愿意为他开放;当他无私时,即使是冬天也会盛开鲜艳的花朵。童话中的个中深意或许并不为年幼的小学生所体会,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儿时的心中植根的真善美的花朵自会开放。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童话激起学生对善良食物的钦佩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态度。“你喜欢谁呀?”如果我们蹲下来去问孩子们,你会惊奇的发现,他们会报给你一大串童话人物的名字:孙悟空、神笔马良、青蛙王子……当我们煞费心机地德育榜样时,如果我们放眼古今中外童话佳作就会发现,那里有一个个鲜活的富于儿童天性的,易于他们接受的崇拜偶像。那里有活泼可爱、奋勇向前的小鲤鱼(金近《小鲤鱼跳龙门》);那里有自强不息,真爱生命的丑小鸭(安徒生《丑小鸭》);那里有贪得无厌利欲熏心的老太婆(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三、童话对小学生具有陶冶情感,愉悦童心的作用

在童话的百花园中,千事生蹊,万物有灵。在这些书中,我最爱的是《格林童话》。在那些新颖、鲜活、生动的童话中,我找到了另外一个多彩而真实的世界,幼小的心灵认识和感受到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以一颗充满童真的心看待自己身边的一切。

小学生听着童话故事,不仅能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心灵意义的互动,还常常情不自禁地进入情境、进入角色去想象和创造,与自己喜爱的形象同呼唤、共命运。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纯真的童心,他们喜欢充满童趣的生活,对平时接触的小玩具,小动物、小花、小草都爱用幼稚的想法赋予它们人格化、儿童化的主观色彩,通过自由幻想沟通人与自然事物的联系,还通过即兴游戏,即兴猜想去摹仿理解它们的活动,获得朦胧认识世界的满足感和愉悦的体验。

四、童话能激发而儿童语言,让童真释放,提高作文能力

“童言无忌”,儿童想象力强,他们的语言纯朴,大胆率真,但受书面语言的限制,受教师语言规范的束缚,童真有时候也难以显露出来。因此,必须留心学生生活方能收集到天真浪漫的儿童语言,用这些语言给学生作范例,引导他们恰当运用,就能激活作文语言使之丰富起来。如有一天早上出现一场大雾,一群学生在教室走廊上赏雾,有个学生说:“一定是天很累了,打了一个大哈欠,这雾就是他嘴里冒出的热气。”写上这些话,学生作文也能妙笔生辉。

童话世界能使学生获得朦胧认识世界的满足感和愉悦的体验。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收集卡通画,课中交流卡通画,画童话人物,即兴编说童话故事,表演童话故事情景,课后反思评价等步骤进行实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绘画能力,联想创造能力得到比较完整的综合训练。

一把钥匙的力量小学生获奖作文 第5篇

一个青年骑着自行车来到车站,他将车放到老奶奶那里,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了,接过后,他赶忙走了。这时,老奶奶回过头,看到了那青年车上的钥匙没拔,于是,她收起来了。寒风呼啸着,吹打着老奶奶的面颊,她端了一张小板凳,坐在那里,一辆辆车被领走了,只剩下那小青年的了。但老奶奶并没有离开,还是坚守着那份承诺,她不断往手上哈着气,摩擦着。

一会儿,青年人摇晃着来了,他看见老奶奶还在那儿等,便嘲笑道:“至于吗?不就是几毛钱吗?”他摸摸口袋,发现钥匙不见了,抬头,只见老奶奶将那带着体温钥匙放在手心笑着递给她,他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为了无言的承诺,看车的老奶奶竟然可以置自己的.身体不顾――再看看我们身边,能真正做到信守诚诺、一诺千金的人又有多少呢?许多人,他们不懂得诚信之可贵,轻易去许诺,而不会去真正实现它。甚至,有人将它变成欺骗别人的道具,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啊!故事中的老奶奶,没有口头的承诺,却用一把带着体温的钥匙诠释着关爱、诚信的真谛。

书,一把金钥匙小学作文 第6篇

1978年,新加坡旅游局局长曾无奈地说出了这样一番话:“上帝给了中国雄伟的万里长城,给了埃及古老的金字塔,给了美国夏威夷群岛连绵的沙滩与几十米高的浪花。但给了新加坡什么呢?”

我们仔细一想,是啊,给了什么?似乎什么也没有。

但当时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却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阳光,明媚的阳光,这难道还不够吗?”

接下去的几年里,新加坡充分利用现有阳光,大力种植花草树木,发展旅游业,使得旅游业收入持续排名亚洲第一。

啊,多么好又多么巧妙的方法。新加坡找到了打开国门的金钥匙。加上正确的方法,获得了成功。可以看出,钥匙往往就在我们的头顶上方,只是我们往往缺少足够的`智慧。非洲草原上,一群膘肥体壮的角马正在被一只瘦小的豹子追赶,力竭时,终有一只成为豹子的食物。

我想不通为什么一群角马不转身反击,属于它们的开启生命之门的钥匙就在它们身后呀!

也许角马爷爷对角马爸爸说:“我们打不过豹子,只能逃。”

也许角马爸爸对角马儿子说:“豹子是我们的天敌,见到它们要跑。”

所以一代又一代,角马只有逃亡的份,却不知道自身力量的强大。同时也要佩服猎豹,因为它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钥匙。

钥匙并不是你一出生就放在你面前,而是要你通过不停的实践去探寻,有时你甚至会发现,自己选择的道路根本不存在钥匙,但你却可以拾捡金属,自己打造啊,这样的钥匙会更好用。

一把作文教学的金钥匙 第7篇

1、司马迁:

(朝代)著名

家,家,家。

2、本文出自

。它是我国第一部

史。共

篇,五大部分:、、、、。

二、语音

三、通假字

发闾左适戍渔阳

为天下唱

将军身被坚执锐

卜者知其指意

固以怪之矣

四、古今异义

卒中往往语

(古义:

今义:

楚人怜之

(古义:

今义:

夜篝火

(古义:

今义: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

今义: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义:

借第令毋斩

(古义:

今义:

今亡亦死

(古义:

今义:

五、解释下列词语(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

2、天下苦秦久矣

苦:

3、尉果笞广

笞:

4、皆指目陈胜

目:

5、夜篝火

夜:

6、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

锐:

8、忿恚尉

忿恚:

六、解释下列词语(一词多义)

会 会天大雨

皆来会计事

道 道不通

伐无道

等 等死,死国可乎

公等遇雨

数 扶苏以数谏故)))

今义:))))1

数言欲亡

故 扶苏以数谏故

广故数言欲亡

将 上使外将兵)

项燕为楚将

陈胜自立为将军

然 吴广以为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

指 卜者知其指意

皆指目陈胜

书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得鱼腹中书

所 置人所罾鱼腹中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令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令辱之

召令徒属

陈守令皆不在 与 尝与人佣耕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之 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杀之

上 辍耕之垄上

上使外将兵

应 佣者笑而应曰

宜多应者

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当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不当立

当此时

行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乃行卜

行收兵

以 扶苏以数谏故

或以为死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以激怒其众

欲 广故数言欲亡

从民欲也

号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号为张楚

为 若为佣耕

为天下唱

七、重点词语解释

1、屯大泽乡 屯:

2、会天大雨 会:

3、或以为亡 亡:

4、举大计亦死 举大计:

等死:

等:

6、扶苏以数谏故 数: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间: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宁:

9、辍耕上垄上 之:

10、怅恨久之 怅:

之:

11、苟富贵,无相忘 苟:

八、朗读节奏

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九、理解性默写

1、起义的直接原因:

2、起义的根本原因: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

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10、起义的导火线是。

十、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十一、课文内容理解

1、“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2、人物欣赏

(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以及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中,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

样的品质?

(2)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

性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

3、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十二、开放性试题——对出自本文的成语及名句翻译或解释

鸿鹄之志:

篝火狐鸣:

苟富贵,无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

《陈涉世家》精细阅读答案

一、文学常识

1、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2、本文出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语音

涉(shè)

夏(jiǎ)

佣(yōng)

辍(chuò)

鹄(hú)

闾(lǘ)

适(zhé)度(duó)

数(shuò)将(jiàng)

罾(zēng)

谏(jiàn)

间(jiàn)篝(gōu)恚(huì)

笞(chī)

宁(nìng)

铚(zhì)

三、通假字

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指“被流放”)

为天下唱(“唱”通“倡”,可译为“倡导”)

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可译为“穿着”)

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可译为“意图”“意思”)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可译为“已经”)

五、古今异义词

四、古今异义

卒中往往语(古义:处处/今义:常常)

楚人怜之(古义:爱戴/今义:怜惜,怜爱)

夜篝火(古义:用竹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是动词“会”与“计”的连用意为聚会商议/今义:〔kuàijì〕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借第令毋斩(古义:即使,假设,表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今亡亦死(古义:逃亡/今义:死)

五、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2、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3、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打。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看

5、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燃起篝火

6、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本义为捕鱼用的网,这里是“捕捞”的意思,与“所”一起作“鱼”的定语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8、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六、一词多义

会 会天大雨(会:副词,可译为“适逢”“恰巧”)

皆来会计事(会:动词,可译为“聚集”“集合”)

道 道不通(道:名词,可译为“道路”“路”)

伐无道(道:名词,可译为“道义”)

等 等死,死国可乎(等:副词,可译为“相同”“一样”)

公等遇雨(等:代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后,表示复数)

数 扶苏以数谏故(数:读shuò,副词,可译为“多次”“屡次”)

数言欲亡(数:读shù,数词,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故 扶苏以数谏故(故:名词,可译为“缘故”“原因”)

广故数言欲亡(故:副词,可译为“故意”“特意”)

将 上使外将兵(将:动词,可译为“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名词,可译为“将领”“带兵的人”)

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双音节名词,可译为“带兵的人”“将领”)

然 吴广以为然(然: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转折连词,可译为“然而”)

指 卜者知其指意(指:同“旨”,名词,可译为“意图”“意思”)

皆指目陈胜(指:动词,“用手指着”的意思)

书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动词,可译为“写”)

得鱼腹中书(书,名词,可译为“书信”)

所 置人所罾鱼腹中(所: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的东西”)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所:名词,可译为“处所”)

令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令:动词,可译为“派”“派遣”)

令辱之(令:动词,可译为“让”“使”)

召令徒属(令,动词,可译为“号令”)

陈守令皆不在(令:名词,指“县令”)

与 尝与人佣耕(与:连词,可译为“和”“同”“跟”)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与:同“举”,副词,可译为“全”“都”)

之 辍耕之垄上(之:动词,可译为“去”“到”)

怅恨久之(之:结构助词,无实义,附在时间副词后面,可译为“全”“都”)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之,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二世杀之(之:代词,“他”,指扶苏)

上 辍耕之垄上(上:方位名词,可译为“上面”)

上使外将兵(上:名词,指“皇上”)

应 佣者笑而应曰(应:动词,可译为“答应”“回答”)

宜多应者(应:动词,可译为“响应”)

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动词,“按顺序排列”的意思,可译为“编次”)

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次:动词,指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当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当:介词,“应当,应该”的意思)

不当立(当:助动词,可译为“应当”)

当此时(当:介词,相当于“正在……的时候”)

行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读háng名词,可译为“行列”“队伍”)

乃行卜(行:读xíng,动词,可译为“往”“去”)

行收兵(行:读xíng,动词,可译为“行军”)

以 扶苏以数谏故(以:介词,可译为“因为”)

或以为死(以:和“为”组成动词“以为”,可译为“认为”)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介词,可译为“用”“拿”“把”)

以激怒其众(以:连词,可译为“来”“以便”)

欲 广故数言欲亡(欲:助动词,可译为“想要”“想”)

从民欲也(欲:名词,可译为“欲望”“愿望”)

号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号:动词,可译为“号令”“命令”)

号为张楚(号:名词,可译为“国号”“称号”)

为 若为佣耕(为:读wéi,动词,可译为“做”)

为天下唱(为:读wèi,介词,可译为“替”)

七、重点词语解释

1、屯大泽乡 屯:停驻

2、会天大雨 会:适逢;

3、或以为亡 亡:“逃亡”;

4、举大计亦死 举大计:发动起义

5、等死:同样

6、扶苏以数谏故 数:屡次

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间:暗中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宁:难道

9、辍耕上垄上 之:去,往

10、怅恨久之 怅:失望 之:音节助词,无意义

11、苟富贵,无相忘 苟:倘使

八、特殊句式

1、陈胜者,阳城人也 判断句

2、此教我先威众耳 判断句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判断句

4、号为张楚 判断句

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被动句

6、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省略句

九、朗读节奏

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十、理解性默写

1、起义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篝火狐鸣,鱼腹置书。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吏

10、起义的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当斩。

十一、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同(一共)杀了两个军官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如果我们这些人冒称公子扶 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许多人会响应。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何况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6、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也得死去十分之六七。

十二、课文内容理解

1、“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醉”为该段情节的发展起铺垫作用

2、人物欣赏

(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和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表现了他卓越的组织才能和超人的胆略。

(2)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叛逆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

3、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1)抓住时机(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3)激怒众人

十三、开放性试题——出自本文的成语及名句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志向

篝火狐鸣:假托鬼狐之事诱众起事。

苟富贵,无相忘:有朝一日谁富贵了,别忘了咱们。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书,一把金钥匙小学作文 第8篇

一、靠船下篙———解决“内容障碍”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话可说,没内容可写,这是作文潜能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帮助他们解决“内容障碍”的问题,避免写作时的空洞无物或生搬硬套。

1. 挖掘生活———“拿米下锅”。

学生每天的生活虽是两点一线,似乎平淡无奇,但只要留心,你会发现,他们的生活也不乏浪花。我想:要让学生(尤其是作文潜能生)写作时有内容,就一定要从他们的生活中去找。于是,我开始关注起他们在校的生活来。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们课后的娱乐总是一阵风一阵风的。比如,这一阶段大家都爱玩猜拳,过一阵子大家又迷上了悠悠球,没多久又改成了游戏纸牌……再有,有的学生还有些特别的活动,比如,班上有不少同学参加了少儿艺苑学习,有几个语数成绩不太好,但体育特别棒的,每天还有跑步训练、排球训练,等等。我想,这些不就是很好的写作材料吗?何不让他们就地取材,就从自己的生活开始写起呢?于是,我给一些作文潜能生临时改了习作要求,暂时不写课本上的,就写自己怎么玩的,怎样参加训练的,最好能加上自己的感受,并稍作了一些指点,结果发现,虽然他们的作文在语言上、技法上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但至少,他们已经找到了可以下锅的“米”了。

2. 创设活动———“送米下锅”。

随着作文次数的增多,加上潜能生又缺乏对生活的捕捉能力和感悟能力,因此,他们觉得可以写的内容还是少得可怜,所以常有拿到作文题,咬着笔杆,就是写不出的现象。因此,我觉得,要帮助学生解决作文无内容的问题,不仅要洞悉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挖掘生活中的写作元素,还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活动,从而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可以写作的素材。因此,我常从学校的主题活动出发,想办法开展一些相关活动,并使之成为学生们写作的材料。例如,结合“悠悠棕香话端午”主题活动,我在班级中开展了:“包粽子”“斗蛋”“转蛋”“抛蛋”等比赛活动。活动中,学生们个个热情高涨,写作时,也因为这是亲身参与,又有切身的感受,没有一个学生咬着笔杆无话可说的。于是,《第一次包粽子》《鸭蛋转转转》《我是转蛋王》等优秀作文就应运而生了。又如,结合“冬锻”,我让学生每天和父母一起长跑,并记下长跑日记,其中有自己的长跑见闻,有和家长的比赛经历,也有自己的长跑感受,内容可谓丰富多彩。

二、他山之石——解决“语言障碍”

有了写作内容,对于作文潜能生来说,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语言表达的障碍。具体表现在写出来的句子颠来倒去,混乱无序,意思含糊,表达不清,有的即使表述出来了,但都是大白话,他们难以将自己内部语言进行加工、梳理,变为优美的作文语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地帮助潜能生丰富语言积累,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1. 常规摘抄与随机补充相结合。

从四年级开始,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摘抄本,每周进行一次摘抄,并背诵,家长签字。摘抄的内容为好词15个,好句3句,好段一段。这是每周的常规作业,每周定时上交、批改。为了把握摘抄内容的质量,一开始,因为学生的欣赏能力有限,加上学生还有些惰性,所以我要求家长帮助学生一起选定摘抄内容,并督促其按时背熟。到了后来,学生鉴别能力和欣赏能力提高以后,我要求学生根据我给的主题,自己有针对性地选择摘抄,便于以后学习运用。(当然这些主题,我也是针对近期要学写的作文而定的,这样可以给学生以切实的帮助)除了这些“常规动作”之外,我还注意随机给学生一些好词好句的积累。如:讲读课文时,适当地补充同一类型、同一意思的词语,或者让好学生对文中空白处加以想象补白等,待下课后请学生将课上老师补充的词句整理到摘抄本上,这样日积月累,不断丰富潜能生的词汇和语段。

2. 鼓励阅读与激励示范相结合。

为了让潜能生不对作文产生厌恶和恐惧,我经常对他们表扬奖励。奖励的方式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积累。比如:×××,上次你的作文又有进步了!真了不起!所以今天老师带了几篇优秀作文,就让你先看,怎么样?其他同学必须等你看完了才能看哦!毋庸置疑,这位同学一定是满怀着喜悦,自觉自愿地开始了他的“积累之旅”了。有时候,我也会“借力用力”。比如,有一次,班上一位潜能生写了一个关于狗的片段,我觉得写得非常好,于是我大大地表扬了他,还请他在班上朗读了他写的片段。他自然特别得意。可是,我想,只听一遍,过眼云烟,其他学生能学到多少?况且,身边的榜样力量更大,我何不借此机会让其他同学再多一次积累呢?于是,我对这位同学说:“写得很好,不过这是孙老师的个人评价,如果能让大家都抢着来读你的文章,背你的文章,那才说明被大家认可了呢!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喽!”别说,这招还真管用,也不知这位同学用了什么招,当天晚上就有同学向我汇报,没能“抢”到该同学的作文本,还一脸的遗憾之情。第二天我一问,全班四分之三的同学已经借阅了他的作文了。这样,这位学生有了莫大的动力,其他学生也有了更大的收获。

想象作文,一把开启思维的钥匙 第9篇

——爱因斯坦

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清楚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有多么重要。缺乏想象,再精彩的文字也只能是白纸黑字,无法形成一幅幅缤纷多彩的画面;缺少想象,斑驳陆离的古墙也只能是一段残垣,璀璨的文化长廊中就会失去一个传奇的故事;没有想象,人类也许还停留在“茹毛饮血”的时代,文明没有进步,社会没有发展。我们的孩子就是一只只展翅欲飞的小鸟,知识是他们飞翔的空气,想象就是他们飞翔的翅膀。

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发散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而写作想象作文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做法。当然,作文教学不能脱离文本教学,尤其是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初中,还未适应初中语文教学。这就要做到读有文本,写有依据,先有形式,而后在内容上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就结合平时的课文教学,指导学生写作想象作文,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比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时,除了按常规教学进行反复朗读、帮助学生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外,我还给学生推荐了张继的《枫桥夜泊》和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让学生反复阅读,找出诗文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明确《不朽的失眠》是作者对诗人张继创作《枫桥夜泊》的过程的想象,再现了古代文人落榜后的失意和悲伤。你知道张晓风为什么能把张继创作《枫桥夜泊》的过程描述得如此逼真吗?那是因为张晓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了张继的生平,掌握了《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凭借丰富的想象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引领我们走进了这合情合理而又感人肺腑的文章。课后作业只有一个:在四首诗歌中任选一首,查阅相关资料,写出一篇描述诗人创作过程的想象作文。同样的做法,在学到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中的《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以帮助他们理解词的内容、了解词人的生平,而我所要的就是一篇想象作文。众学生不负师之望,如数上交作文,且有不少习作均有可取之处。以古诗词教学为依托,进行想象作文的写作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动手查阅资料的习惯,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逻辑性。当然,学习古诗词不能因写而忽视了诵读,要把诵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根据所选文本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想象作文的写作训练。在学习《风筝》、《羚羊木雕》和《皇帝的新装》后,我开始并没有按本单元的写作要求去直接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而是让学生在明确任何一个小东西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的前提下,比较这三篇文章的写作内容和写作顺序,然后找自己喜爱的或珍藏的小饰物之类的东西,对它的来历进行推想,仿照这些文章的写法,编写一篇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的想象作文。其中,李雅莹的《约定》、杨卓的《纽扣》、初梦瑶的《蝴蝶的坟墓》、陈梦雨的《让爱插上翅膀》不仅情节生动,而且富有情趣。这样,既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既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小事物都是一篇好文章,只要你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观察,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感悟。

仅靠几次的想象作文训练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做有心人,做用心人,去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想象,以口头作文或片断训练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拓展学生思维。如教学《丰碑》,在探究到将军知道被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后神态和动作的变化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想象出此时此刻将军心里想的是什么吗?他想对军需处长说些什么?教学《伤仲永》,我就让学生查阅资料或与家长交流,找一个与仲永的成长经历相似或相反的事情,仿照课文先记叙后议论的形式,写一个故事片断。教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重点抓住“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和“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两句话,让学生按小组讨论交流在全文中的作用,然后在班内交流。……这样,就能不断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

从“指导”到“放手”,从“仿写”到“自由”,从“课内”到“课外”,把阅读、说话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后查阅资料结合起来,让阅读成为写作的基础,让写作成为阅读的升华,不仅能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而且能开启学生的想象,不断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使他们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以陶冶他们的性情。

书是一把金钥匙作文 第10篇

有人说:'书是一把金钥匙时刻提醒人们好好学习,但小时候的我却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反而怪在了书的身上,不信,就接着往下看吧!

在我很小的时候,

纸终究包不住火终于有一天妈妈再一次大扫除中发现了那些零碎的纸片,便问我怎么会这样,我支支吾吾的回答:“这是我撕得,对不起,

&

书,一把金钥匙小学作文 第11篇

何为猜读?就是对所学的课文不要忙着看完, 看过课题或开头 (一段或几段) 之后, 闭目静思一下, 设想这个题目由自己来写, 准备怎样组织篇章结构, 怎样论述或叙述。将自己的设想写下来 (说出来) , 然后用它和原文对比, 看哪些地方不谋而合, 又有哪些地方不同。相比之下, 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有什么好处、自己又有就是写对家乡的思念。再如《孔雀东南飞》描写刘兰芝遣归前的仔细梳妆:“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着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这一段值得认真涵泳。刘兰芝被遣前的盛装, 她的精心细致的修饰, 她的天生丽质, 都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即使被遣, 但是人格不可贬, 尊严不可侮!什么独到的见解。这样既能较深刻地学习课本知识, 又能在学习实践中开发自己的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对此, 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猜读有利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总结和提高

对于学过的一些知识, 往往在学生头脑中都是零散的, 不具体的。虽然有些事物我们特别熟悉, 可是如果把这些熟悉而又零散的知识集合起来, 写成一篇完美的文章, 却又是一件很难的事。《看云识天气》一课, 讲的就是通过观测天上的云来预测天气。我们虽然对云非常熟悉, 几乎天天能够看到, 可是如果要准确地把天上的云描绘出来, 什么样的云预示着怎样的天气, 却是很不容易的。学生猜读的内容大多很模糊, 可见对这样的知识更是知之甚微。通过猜读对比学生才明白, 原来云分很多种类, 每个类型又有不同的特点, 且预示着不同的天气情况。后来有的学生还根据观察, 自己总结出了关于“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又如《落日的幻觉》一课, 通过猜读和对比, 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一自然规律。

二、猜读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猜读法”能充分地展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的猜读在与课文的比较中, 其逻辑思维能力会有质的飞跃。

《中国石拱桥》一文, 自读前先让学生看着教学挂图思考:用怎样的方法才能说明赵州桥的特点呢?《故宫博物院》让学生先读一段, 然后把书合起来, 想想下面该怎样写才好?最后结合课文, 学生知道, 《中国石拱桥》重点运用数字说明, 且通过和卢沟桥的对《故宫博物院》只有按空间顺序说明才会条理更清晰。

三、猜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如文学作品的欣赏, 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字意的表面, 常常抛开它的历史背景、人物活动的环境, 这样就挖掘不到作品的内涵。教学《观舞记》, 学课文之前可先放一段印度舞蹈的视频, 让学生观看, 并对其进行描绘赏析。然后再打开书, 阅读原文, 便见冰心用了大量恰当的精美语言、多种的修辞手法才准确描绘出印度舞蹈的特点, 进而表现出卡拉玛姐妹“飞动的美”。同单元的一篇《安塞腰鼓》也可如此。通过这样的教学, 学生会逐步学会对待如何欣赏文学作品, 怎样欣赏才是准确的、恰到好处的。

四、猜读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的培养不但能开阔学生的思维,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没有想象力的学习, 教室将是一潭死水, 没有创造性的学习, 教师无异于“填鸭”的工人。教学《斑羚飞渡》, 读完前七段后, 让学生合上书, 思考:这群斑羚怎样才能渡过山崖?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有的说乘上氢气球飘过去, 有的说用木板搭成桥走过去……当打开书再读时, 学生才明白, 它们是用牺牲一半的办法, 来保护种群的。讨论之后学生得出结论:想象要切合实际, 要依据事物的特点。同时, 学生也为斑羚的聪明壮举而深深感动。

体验是一把金钥匙 第12篇

一、情境创设——体验数学问题的生成过程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这节课从“量课桌面的长度”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一开始,先让学生摸一摸课桌面的长度,来感知“长度”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测量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测量方法,有用课本、文具盒测量的,有用铅笔、小棒、纸条测量的,也有用手指、手掌测量的。在接下来的交流汇报中,探讨“为什么相同的课桌面,得到的测量结果却不同?”在得出“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就能得到相同的测量结果”后,学生又兴致勃勃地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学具袋中的小棒)再次测量了课桌面的长,得到了相同的测量结果,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调动感官——体验数学概念的抽象过程

“认识厘米”是小学阶段学习计量单位的开始。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长度概念,但对“1厘米”有多长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看一看、指一指、比一比、记一记、找一找。学生就是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中感悟、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将直观表象内化为一种空间观念,从而顺利建立“1厘米”的长度模型。

三、学以致用——体验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

在学生中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我设计了“估一估”这一环节。首先估计的是数学课本的厚度。然后估计的是回形针的长度,大部分学生是借助头脑中的1厘米长度来估摸回形针大约有2个1厘米长,也有部分学生利用刚才课本的厚度比划出回形针大约是3个厚度那么长。最后要估计的是每個人自己的大拇指长度,学生的估计方法就更多了,有用小指宽约1厘米去估的,有用边长1厘米的小立方体估的,有用课本厚度估的,也有用回形针去估的……课堂出现了一个令人欣喜的小高潮。然后再用尺子去验证各自的猜测。片段中这样的设计,使猜测与实际测量相互配合,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长度的空间观念,增强了学生测量的灵活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切身体验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

为学生打磨一把历史学习的金钥匙 第13篇

一、转变传统的历史学习模式是学生自身、社会发展和新时代的呼唤

新时代迫切地呼唤着教育创新, 要求创造出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教育成果。

(一) 转变传统的历史学习模式是学生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雅克·德洛尔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就学生发展而言, 转变学习方式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注重学生“全人”的发展。因此, 今天学生的学习不能以牺牲明天的发展为代价,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 在有限的学校学习时间内教师是不可能教完的, 学生也不可能学完。而当今历史教师最好的办法和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望, 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基。

(二) 转变传统的历史学习模式是全面实现历史新课程的需要

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眼下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历史新课程改革是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对国际课程改革趋势进行深入比较、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本次历史新课改旨在改变以往历史课程过于注重单纯历史知识传授的倾向, 而着重强调了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真正转变历史学习的方式。

(三) 转变传统的历史学习模式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时代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把到2020年“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是提高学生素质, 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指标。在知识经济时代, 终身教育是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教育, 完成学校教育不再是教育和学习的终止, 而是新的学习的开始。因此, 学校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使之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转变传统的历史学习模式就是要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要转变

(一) 教师教学的转变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互动的双边活动, 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有相互适应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需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创建友好和谐的课堂环境, 情知互动, 才能达到“学乐俱得”的最佳效应。历史新课程和新教材对教师角色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师应当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是学生探究的合作者, 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培育者, 是学生成功和喜悦的分享者, 是学生疑难问题的解惑者、商讨者。历史教学若只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 不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 势必会造成“学而无乐”的结果, 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2. 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利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 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 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 收集各种历史图片和影像资料, 再根据需要设计历史多媒体课件, 使学生手、眼、脑齐动, 不仅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感知。这样教师讲得少了, 学生思考得多了, 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 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这种新的历史教学模式中, 师生双方就能够轻松愉悦地教与学。

3. 运用适当的课堂评价

教师及时准确的课堂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使学生在参与双边教学活动、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 通过教师积极适当的教学评价, 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 使之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从而激发更持久的学习动力。

(二) 学生学习的转变

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一再表明尊重学生、研究学生, 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根本出路。俗语也说得好:得法者事半功倍, 失法者事倍功半。因此, 对学生学习方式给予适当和及时的指导应该成为教师的一个重要义务和责任。

1. 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告诉了我们乐学、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 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思维的空间。

2. 学生还要学会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生。对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进行反思, 我们发现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很少有合作的机会, 合作的意识和动机更显得十分淡薄。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 推动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而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 彼此互通独立见解, 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 在交流中反思, 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有效转化和消除学生之间过度的学习压力, 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沟通, 形成学习的责任感, 培养合作的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质, 发挥群体效应, 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3. 学生还应该学会探究学习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探究和思考自古就成为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主要就是“接受”和“掌握”。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学习是一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 是偏重于机械记忆的学习, 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探究性与能动性丧失殆尽。但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习过程中必须有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内容。探究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维, 和接受学习相比, 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例如, 在学习《开辟新航路》这一内容时, 可以指导学生比较中国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不同结果, 进而引导学生探究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探索新航路各自不同的目的, 真正做到由历史现象探索历史的本质, 培养学生历史分析的能力。

总之, 转变传统的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过去那种以教师讲授为主, 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得到发展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历史教学方式……就是为了改善学生明天的成长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 就是为学生打磨一把历史学习、发展人生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 .

[2]钟启泉, 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 .

交给学生一把“金钥匙” 第14篇

查字典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查字典的要求分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三个层次。这是一个持续性的逐步掌握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也应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为了让学生切实掌握查字典的技能,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教会方法,逐一过关

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学会三种查字典方法,即音序查字法、部首检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从二年级起,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后,练习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音序查字法就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来查。因此,让学生熟记字母表,掌握字母的排列顺序,这对加快学生查字典速度很关键。由于学生年龄小,接受慢,因此,初教学生查字典,要特别耐心细致。查字典时,师生齐动手。如查“美”时,先确定字母“M”,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找到mei,看清页码,再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顺序找到上声mei。这种查字典法适用于查能念出音节的字。在教部首检字法时,我告诉学生先要判断某字在什么部。查到了部首,再按字的笔画去查字,这里字的笔画指除部首外的笔画。如“瀑”,共十八画,除去部首外,还有十五画。学完一种查字法后,为了了解学生查字典的情况,我事先把要查的字写在小纸条上,把它们折好,然后让学生随便抽一张,打开后当场查给老师看,发现掌握不够的或不会查的,就手把手地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查字典。这样做对老师来说是费劲了点,但我相信磨刀是不负砍柴工的。

二、教给规律,提高速度

音序查字法是按音序排列,只要对音序排列熟悉,加以多查,便能提高查字速度,但部首查字法与之相比较为复杂些。为了使学生查得正确、迅速。在查字典过程中,我教给学生查找部首的一般规律。

1.上下结构的字,从上到下取部首。上下都有部首的,取上不取下,如“字”,查“宀”,不查“子”。

2.左右都有部首的,取左不取右,如“牧”查“牛”,不查“攵”。

3.半包围结构或全包围结构的字,从外到内取部首。内外部都有部首,取外不取内,如“闻”,查“门”,不查“耳”部。

4.中座和左上角都有部首的,取中座,不取左上角。如“坐”,查“土”部,不查“人”部。

5.在同一部位有多笔和少笔几种部首互相迭合的,取多笔部首,不取少笔部首。如“究”,有“丶、冖、穴”三个部首,就要查“穴”。

6.单笔部首和多笔部首都有的,宜取单笔部首,不取复笔部首,如“旧”,有“丨、日”两个部首,就查“丨”部。

三、联系词语,据词定义

查字典的目的不光是为了弄清字(词)的音、形,重要的是弄清字(词)的义。由于汉字多音又多义,字(词)的意思随语境的不同而改变,学生查到这个字(词)时,面对多种解释,不知选哪种意思,这是学生查字典时遇到的拦路虎,也是老师最需要加以帮助指导的地方。例如《蛇与庄稼》一文中出现了两个“奇怪”,“……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大家觉得很奇怪”。“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奇怪的想法……”预习课文时,我要学生查《新华字典》里的“奇”字,再联系上下文,确定两个“奇怪”的各自项义。第一句中的“奇怪”为(2)义项,“惊异”,引以为奇,第二句中的“奇怪”为(1)义项,“特殊的、稀罕的、不常见的”。

学生在查字典时有时也会出现某些字词解释放在句中不确切,讲不通的现象。如《少年闰土》一文中,“他和我仿佛年纪。”“仿佛”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好像、类似”。很明显,这两种解释放在句中都不贴切。这时,教师启发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想出符合文章的解释。学生通过思考,得出这里的“仿佛”应理解为“差不多”。

字典上的解释有时比较深奥,学生不易懂,如果只是抄一遍,虽是查对了,但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例如《一夜的工作》中的“他不是普通地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句中的“浏览”字典上解释是“泛泛地阅读”,而“泛泛地”对学生来说又是个新词,所以这里虽查到了解释,但还是不理解“浏览”的意思。这时,我要求学生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字词。学生经过思考,解释成“粗略地看,大略地看”,这时学生才真懂这个词的意思了。

总之,学生在查字典过程中做到既动手,又能够动脑,引导他们勤思考,善辨别,才能不断提高据词定义的能力。

四、反复练习,养成习惯

学生的能力是经过练习才逐步形成的,练习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就是这个道理。语文课上,我经常把字典带进课堂,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就和学生一起查字典,创设一种查字典的氛围。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查字典,阅读课外读物时也要求学生查不懂的字词。写作时,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问我,我总是说“先请教一下字典老师吧!”为了提高练习效果,激发学生查字典的兴趣,还在班里开展了查字典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查得快,看谁查得准,对比赛优胜者给予奖励。学生的查字典能力就在这样的训练中扎实有效地提高了。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愿每一位孩子学会查字典,领得这把“金钥匙”,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去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吧!

上一篇:集团财务中心职能与职责下一篇:可申请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