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余杭区闲林镇农民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2024-07-27

关于余杭区闲林镇农民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精选7篇)

关于余杭区闲林镇农民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第1篇

关于余杭区闲林镇农民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摘 要:在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对农民增收问题作更多的分析和研究,同时也为了全面了解民情,我对余杭区闲林镇农民收入与生活满意度进行了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在闲林镇社区彩虹苑.怡景苑等6个小区随级抽取了30户居民,对现有生活状况满意程度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和个人、家庭最需解决或最关心、关注的问题等。通过数据汇总处理,现作调查报告如下:

关键词农民收入生活满意度

正文: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余杭闲林镇区委区政府以人为本,不断改善社会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使发展成果普民共享,整个社会风清气顺,稳定有序,农民生活满意度较高。这都是在多个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助力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和优化传统农业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才使得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1、从社区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来看:月平均收入大于3000元之间占30%,在1500-3000元之间占45%。收入在1500以下的占25%.对家庭收入状况有20%的居民感到满意,70%的居民感到基本满意,10%的居民认为感到不满意。

2、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质量来看:55%的居民认为目前的生活水平与上年相比提高了,35%的居民认为差不多,只有10%的居民认为降低了。

3.从社会保障体制方面来看:对当前养老保险及失业保险体制均有20%的居民认为感到满意,65%的居民感到基本满意,15%的居民感到不满意;对当前医疗保险体制有30%的居民认为感到满意,60%的居民感到基本满意,10%的居民感到不满意。

4、从当前的社会治安状况来看:有10%的居民认为感到满意,60%的居民感到基本满意,30%的居民感到不满意。

5、从个人、家庭最需要解决或最关心的问题方面来看:其中收入问题最为关心,占60%,其次子女教育和住房问题占45%,就业问题占40%,医疗、食品安全问题均占35%,养老问题占25%,对人身安全,即社会治安问题仅占10%。

6、从个人、家庭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方面来看:其中教育、治安、腐败问题最受人关注,分别占55%、50%、50%,其次是医疗与生态环境问题,均占40%,再就是社会公平、公共安全和社会诚信问题分别占35%、30%、30%。

二 调查发现

收入状况明显好转。调查结果显示,有90%的居民认为目前的家庭收入与一年前相比有所增加;有80%的居民认为在未来一年内,家庭收入与目前相比会增加;有65%的农民对目前的家庭收入状况满意,并希望日子越过越红火。

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余杭闲林镇通过实施加强周边整治、严厉打击犯罪行为、昼夜巡逻进行防控、加强管理重点人群、提升政法系统干部形象等举措,社会治安环境明显好转,75%的农民对当前的社会治安状况满意。

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有90%的居民认为自己的家庭生活水平与上年相比有所提高,有80%的居民对目前的家庭生活状况满意,有90%的居民认为来年自己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会有所提高。

日益关注社会问题。当前的农民不再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种自家田”,而是广泛关注社会生活,广泛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各类社会问题。其中食品安全、文化娱乐、就业等位列农民最需要解决和最关心的问题的前三,腐败、公共安全、社会诚信成为农民最关注的社会问题。

发现存在的问题:

由调查报告发现:1.居民的收入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农村经济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农民持续增收较困难。珠晖区的农业已发展到一个相对较好的程度,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要使农业再进一步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力军,面临着不少困难。而农民受自身文化素质限制,获得持续性的较高工资增长也是不现实的。此外,影响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因素也大量存在,如自然灾害,瘟疫等。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显著,且收入增长缺乏有力后劲。

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差。我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偏小,产业关联度低,属于“小打小闹”,很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很难刺激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产生,仅仅能影响周边为数不多的村发展生产。近年来县委、政府虽然积极探索以“公司+基地+农户”为基本组织形式的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和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式,以及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品,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区域经营模式,但都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缓慢。

4、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县农业多是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不高,由于技术、信息、资金、流通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很难走向大市场,对市场需要什么、自己发展什么、遇到资金技术困难怎么办、商品销往哪里、如何在市场风险中保护自己等问题感到困惑、盲目,以政府为主渠道的传统农业服务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经营的需要。如何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四:调查总结和采取的措施: 1是把握城镇居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的机遇,鼓励在集镇周围大力发展“农家乐”,对现有的要通过提高档次和质量,提升文化内函和品味,创出特色。依托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作为政府应以服务农民群众为根本宗旨,充分发挥“指导、协调、管理、服务”四大职能,用科技、信息、法律等服务手段为民谋利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用超常规、追赶式、跳跃型的思路引导农民增收。作为农民应克服思想上的满、懒、散问题,增加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学习,更新知识,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过上富裕生活的信心,具备想干事,干成事的勇气和魄力。

2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增收新格局。从农民收入构成变化来看,显现出工资性收入增长快,家庭经营收入回落,二产业收入极低的态势,因此我们有必要因势利导,尽快建立多元化的增收格局优化产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调优结构。

3: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民生和谐发展。一是完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扩大覆盖范围。二是完善城镇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将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纳入救助范围。三是研究制定对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被征地农民、高校学生的社会保障办法,增强社会保障的普惠性。四是逐步提高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廉租房的覆盖率.给予优惠的农业发展贷款,让农民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创业,如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发展渔业、养殖业等。拓宽渠道,进一步加大惠农资金的投入,积极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加大金融系统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切实解决农民资金困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1:周应萍;当前农民实现增收的新途径[J];农村经济;2005年05期 2: 党国英;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张艳红;提高农民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刘振伟.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2(10)5:胥美娣.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3(11)

关于余杭区闲林镇农民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第2篇

2003年以来, 晋中市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统筹城乡发展, 在连续十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强力推动下,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 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提升。据统计, 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 936元, 同比增长14.81%, 比2003年增加5 324元, 增幅达到203.8%, 年均增速为13.14%, 翻了1.6番。特别是2008年以来,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基本都在两位数, 实现农民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

1.1 从构成看:

随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扬, 家庭经营性收入呈稳步增长的趋势, 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力军, 但是不可否认, 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农民外出就业环境的显著改善、支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民投资理财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使得工资性收入、财产及转移性收入比重逐年挤压家庭经营性收入。

1.1.1 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重要组成部分, 但总体水平有所下降。

2012年全市家庭经营性收入为2 897.6元, 比2003年增加1 437.6元, 增幅为98.47%;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36.51%, 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仍有近四成来自家庭经营性收入, 但是比2003年的55.9%, 减少了19.38个百分点;十年间家庭经营性收入平均增速为7.91%, 远低于工资性收入的平均增速16.34%和财产及转移性收入的平均增速30.65%。

1.1.2工资性收入呈不断增长趋势, 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2012年全市工资性收入达到4206.4元, 比2003年增加了3 129.4元, 增幅为290.57%;所占比重增加到53%, 比2003年增加了11.77个百分点, 尤其是从2010年工资性收入开始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五成;工资性收入十年间平均增速为16.34%, 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3.2个百分点。

1.1.3 财产及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 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2012年全市财产及转移性收入为832元, 比2003年增加了757元, 增幅达到1 009.33%;所占比重为10.48%, 比2003年增加了7.61个百分点, 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0年间平均增速为30.65%, 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17.51个百分点。

1.2 从地区差异看:

近十年, 晋中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高于全省, 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 但市内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差距扩大。1.2.1与全国、全省比较:2003年至2012年, 晋中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为13.14%, 高于全国0.08个百分点, 高于全省1.18个百分点;十年间晋中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1.6番, 高于全国0.009个百分点, 高于全省0.14个百分点。

1.2.2 县、区发展不平衡:

太行山区的东山五县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 016元, 增加到2012年的5 086.8元, 增幅达到152.3%, 低于汾河谷地的平川六县区人均收入增幅75.1个百分点;东山五县年均增速为10.8%, 低于平川六县区3.26个百分点。

1.3 从城乡差距看:

晋中市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差距加大, 但是近五年有缩小趋势。2012年, 晋中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1 409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 936元, 十年间年均增速分别为15.06%、13.14%,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农民1.92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从2.3:1扩大到2.7:1, 总体上差距拉大。但是近五年, 由于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速加快, 加上非农就业较充分, 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有缩小之势, 从2008年的2.94:1减少到2012年的2.7:1。

2 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2.1 农民由于自身弱势, 增收困难

2.1.1 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表现为:对待科技意识差, 不能积极的从“五大媒体”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 吸收、接纳新技术、新成果, 缺乏将先进适用且市场需求较大的新品种、新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意识。

2.1.2 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差。

表现为:一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缺乏合作意识, 为了眼前利益互相压价等无序竞争现象普遍, 导致市场混乱;二是生产盲目, 对市场判断不准、把握不准, 面对机遇不敢主动出击, 存在等靠思想和过份依赖政府心理, 怕担风险, 造成“什么赚钱种什么, 种出什么赔什么”的结果;三是没有与公司、市场谈判的地位, 利益得不到保证。

2.1.3 农村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 导致农业现代化进程不能大踏步前进。

随着国民经济大发展, 市场对劳动力需求日益扩大,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转移, 导致留守人员大部分为老人、妇女和儿童, 并且男劳力日益缩减, 生产能力较差, 对新技术、新成果接受能力较弱。据了解:晋中市2003年农村男性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数比重为55.7%, 到2012年减少为54.4%, 减少了1.34个百分点。

2.2 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跟不上形势要求, 农产品价格反弹乏力。

2.2.1 农业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农产品价格反弹乏力。

晋中市属山区农业市, 目前农产品仍存在“四多四少”, 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初级产品多, 名优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品种少、深加工产品少, 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营养化的消费需求, 造成农产品供给与需求脱节, 从而导致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 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2.2.2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 农业比较效益不高。

农产品加工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自身的收入弹性, 开拓市场需求空间, 而且可以延伸产业链条, 增加产品附加值, 从而提高农民收入。近年来, 晋中市出现了不少的种养大户, 但由于专业化经营投资风险大, 加上农业自身的脆弱性, 当前大多数农户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那种小而全的经营模式, 难以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造成农产品的雷同, 形成不了整体经济效益。

2.3 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压缩了增收空间

2.3.1 农资价格、工人工资上涨。

近年来, 农资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加之用工费用大幅上涨, 使得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 造成农民比较效益降低。例如, 我市2010年女工日工资为20~30元, 到2012年涨为50~60元, 3年涨幅为100%, 环比增长25%。

2.3.2 土地流转困难, 变相增加成本。

近年来, 晋中市以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立足点, 大力鼓励和支持农民土地流转, 并于2011年出台了《晋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中市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若干扶持措施的意见》 (市政发[2011]64号) , 对形成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规模以上经营主体给予奖励。但是由于土地流转信息不畅, 土地评价缺乏依据, 加之农户自身不愿离开土地的情节, 农地流转仍然困难重重, 自然使得农业规模化经营滞后, 农民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困难加大。

2.3.3 农村金融体制不健全, 制约了农民增收。

目前, 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转变,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 农村金融体制的缺陷严重, 农民融资渠道狭小, 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一是取得贷款难。目前全市农民贷款主要渠道是通过农村信用社, 但是由于农民缺乏有效的抵押物, 不能通过抵押方式贷款, 通常只有担保贷款一种途径。再加上担保手续复杂, 农户很难轻松贷到款。同时, 通过联保、担保获得的贷款数额不大, 很难满足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二是融资成本高。由于农户资金本就有限, 不愿承担风险, 因此贷款农民往往需要“攀亲带故”, 无形中增加贷款成本。此外, 个别素质低的工作人员对贷款农户“吃拿卡要”, 造成农民贷款成本居高不下, 不到万不得已时不敢轻易去贷款。三是金融机构“慎贷”。由于农业生产风险较大, 加之农户信用观念淡薄, 造成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长期不能收回, 不良贷款率较高, 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往往对涉农贷款慎之又慎。

3 实现农民收入倍增途径

“到2020年,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八大报告中, 首次将经济总量倍增与人均收入倍增的目标同时提出,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这集中体现了我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精神。具体到农村, 农民收入倍增则成为各级农业部门深切关注的焦点。为此, 应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措施使农民收入倍增。

3.1 通过队伍建设, 为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这就需要政府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支持和实验基地建设力度, 积极引进海内外人才, 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实行强制性行业准入制度, 进一步加强农业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队伍建设。二是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示范培训基地以及阳光工程等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分类开展针对性培训, 着力扩大培训覆盖面, 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三是要不断优化农业农村人才发展环境。为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政府需要努力构建城乡统一的人才市场, 鼓励各类人才在城乡之间、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双向流动, 建立农业农村人才库, 并实现动态管理等。

3.2 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

挖掘农业的巨大潜力, 就要面向市场, 依靠科技, 发挥比较优势,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大力度优化品种、品质结构, 通过良种补贴引导建立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在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同时, 切实抓好质量安全管理。二是加快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下大力气建设优质高效蔬菜基地、优质特色干鲜果基地等, 鼓励养殖业规模发展, 建立饲养小区, 适应产业健康发展需求,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形成优势产业带。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使农民长期得实惠。依靠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带领广大农民进入大市场,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鼓励近郊区、农业园区、家庭农场以及农民合作社因地制宜, 发展不同类型的观光农业项目, 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平, 充分发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3.3 加快转移剩余劳动力, 为农民增收添砖加瓦

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 可以增加农民的资源占有量, 扩大农业经营规模, 同时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 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加快发展小城镇, 壮大县域经济, 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增加工资性收入。二是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 把农民进城务工当成一项产业来抓, 促进农民工跨区域流动, 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3.4 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降低农村经济发展成本, 促进农民增收。一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新增基本建设资金应向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倾斜, 土地出让收入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应向农村倾斜。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应全部用于耕地开发、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 以逐步缩小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二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 完善办法, 强化监管, 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农民手中。除继续执行已出台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民合作示范社奖补等补贴政策外, 新增农业补贴要适当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 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方式, 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增加农民收入。

3.5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一是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 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制, 完善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二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 鼓励农户以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为规模化经营提供前提保障。进一步鼓励土地流转连片经营, 大力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 建立健全县乡土地流转市场及管理服务体系。三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 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积极稳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 基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理化解任务, 开展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清理化解试点工作, 防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 着力加强基层社建设, 强化县联社服务功能。做好太谷县等国家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

关于余杭区闲林镇农民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第3篇

关键词:农民收入倍增 江苏南通市 调查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攻坚时期。面对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国内消费不足、社会矛盾加剧等诸多问题,各地纷纷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而在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的过程中,由于农业耕地资源的有限性、农民素质不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较低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农民收入倍增成为整个收入倍增计划的重点和难点。2011年11月至12月,“农民收入倍增问题研究”课题组,在江苏省南通市展开调研,了解农民对收入倍增问题的所思、所想和所盼,并对收入倍增的难点和出路进行研究。

一、农民对收入倍增的态度

此次调研以问卷调查和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问卷调查共发放400份,回收367份,其中有效问卷344份。问卷发放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职业为农民的326人,占95%;个体、经商人员和其他类型人员有18人,占5%。而且每年实际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144人,占42%;2万至4万元之间的179人,占52%;4万至6万之间的有17人,占5%。

(一)农民对收入倍增的愿望较为强烈,但自信心不足

对于收入倍增计划实施的必要性,我们设计了两个选项,统计结果是:应该实施,收入问题和收入差距已经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85%);无所谓,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解决好了,收入低点无所谓(15%)。这表明,虽然教育、医疗、养老同样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在社会保障体制依然不健全的条件下,农民希望通过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凭借智慧和劳动增加收入,以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同时,对于“十二五”时期收入倍增计划能否实现的问题,结果显示:能实现的只占29%,不能的占10%,不好说的占61%。后两者总共高达71%的比例说明,农民对于收入倍增计划能否实现,大部分存在自信心不足问题。这也对我们政府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制定出符合老百姓利益的收入倍增政策,从而提高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可信度。

(二)影响农民收入倍增的制约因素众多,增收渠道有限首当其冲

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农民收入倍增问题,我们设计了6个选项,限选3项。回答的结果分别是:增收渠道有限(64%);政府财政投入不够(51%);没有相应的创业机会(38%);知识水平有限(35%);政府服务不健全(32%);法制不完善(28%)。虽然这些问题都是挡在农民增收面前的几道坎,但是农民的关注度各不相同。增收渠道有限是影响农民收入倍增的最大障碍,这表明农民虽然有增收致富的强烈愿望,但是由于信息提供、城市化、土地流转、户籍制度、就业机会等方面的限制,大部分人仍固守于一亩三分地,对于增收致富没有多少有效的办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包括南通市在内的诸多城市提出“要通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全方位扩大富民增收覆盖面”的合理性和紧迫性。

(三)名义上的倍增和群体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农民对收入倍增的主要忧虑

对于收入倍增计划比较担忧的方面,我们设计了5个选项,限选3项。统计的结果从高至低分别是:收入增幅达不到物价涨幅,可能只是名义上的倍增(86%);收入倍增后与高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64%);低收入群体即使收入倍增了也没有多少收入(36%);收入倍增达不到既定的目标(31%);收入倍增计划将沦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15%)。该统计结果表明,当物价涨幅仍处高位的同时,大多数老百姓对于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效果心存疑虑。收入增幅跑不赢物价是当前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名义上的收入倍增可以达到,为了倍增而倍增,绝不是老百姓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同时,有64%农民担忧的是收入倍增后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这表明我们必须将农民这个弱势群体的收入倍增摆在更加优先的战略地位,通过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开辟致富新途径等方面,解除农民增收之忧。

二、农民收入倍增的难点

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农民对政府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心存疑虑,但普遍持赞成的态度。然而,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难点众多,以下几个方面亟待加以解决:

(一)土地流转问题

首先,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不是十分强烈。在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情况下,农民对于土地流转仍存后顾之忧。还有一些农户习惯于传统劳作型生活方式,不愿意放弃土地经营权。其次,流转价格偏低。土地流转遵循“依法、有偿和自愿”的原则,但在土地经营流转市场没有健全的情况下,流转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使得农户与公司和大户之间处于不利地位,获得的流转收益相对较少。

(二)政府引导问题

在市场变化较快,市场信号难以把握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对于农户种植的引导显得尤为关键。但在实际过程中,地方政府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引导农户种什么的问题。虽说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农户种植非常规、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农产品,但在市场变幻莫测的条件下,政府为农户提供的信息往往也存在失灵,吃力不讨好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引导积极性的问题。调研过程中发现村干部年工资基本在1.8—2万元之间,其中有1万元是村里自己出,有集体收入的从集体支,没有集体收入的从村里一事一议的出,他们的收入甚至还达不到打工者的收入,使得村干部压力很大,工作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三)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村经纪人问题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容乐观的现实。一是有名无实,缺乏具体的内容和实质①。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大多因实而立,遇难而退;组织成员有利则来,无利则退;组织松散,合而不连。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合作组织的正常运作并限制了进一步发展。二是市场风险意识不强,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受限于专业知识和市场信息,各个专业合作组织普遍缺乏市场风险意识,结果不是造成生产成本过高,就是产品销路不畅,使得农户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还有农村经纪人素质有待提高。调查中了解到具有一定信息优势的农村经纪人,利用自己的优势,将大部分农产品利润流入自己腰包,而留给农户的寥寥无几,引起农户的普遍不满。

(四)农业投入和农村基础设施问题

首先,农业投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贫富差距分化。过去几年虽然国家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重点是以项目扶持的形式进行,以激励先进为主的,宝贵的资金更多地流向企业主、大户和能手手中,这就客观地导致富者越富现象。而一些普惠政策,像取消农业税费、粮食直补、取消农村学杂费等惠及所有农民的力度还太小,低收入困难户低保标准和社会救助标准的提高困难重重,对贫困户脱贫致富有限。其次,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钓鱼工程”。由于村级建设资金的限制,很多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虽然上级拨款,再加上村级筹集的“一事一议”资金,但是资金总额不足以弥补村级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这样导致很多村不敢拿上面的拨款,这也导致了越富裕的村越有钱,越贫困的村越没钱的现象。

三、几点建议

(一)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

首先,必须始终坚持依法、自愿和有偿的流转原则,不盲目跟风推进,以行政手段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日益减弱,对土地增值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对土地流转方式多样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这种情况,要切实制定有效措施,积极引导村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其次,要积极培育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健全农地流转服务平台,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开展信息咨询、评估、协办手续等。建立土地流转信息网络,使广大农户和有意投资农业的经营者能及时、准确获取可靠信息,沟通市场供需双方的相互联系,切实解决农地流转信息不畅、配置不佳的问题。

(二)完善产品信息服务网络,形成合理的政府引导机制

一是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鼓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获取和掌握市场信息。二是完善信息服务网络。要建立多种市场信息收集、反馈机构,从事信息整理、分析、综合和传递工作。三是要积极引导农户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帮助农民兴办各类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将原料转换为产品,将初级产品转换为中高级产品,既提高了产品附加价值,又避开了农产品季节性上市高峰导致价格下跌的问题。四是探索并完善村干部的激励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可用财力的状况,逐年提高村干部的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以每年不低于农民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建立村干部工资报酬增长机制,以进一步刺激基层干部带领农民实现收入倍增目标。

(三)完善专业合作内部运行机制,扩大专业合作组织的范围

一是完善专业合作内部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专业合作组织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维护专业合作成员的合法权益,从而提高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民的吸引力。二是政府要扶持各类有实力的企业兴办专业合作组织。企业不仅可以稳定自己的原料来源,降低交易成本,农户也可以有效避免市场风险。三是监督和管理好经纪人。对于经纪人队伍要发挥工商、行业主管部门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加强监督,对欺诈农户的行为予以打击、曝光,严惩违法乱纪行为。

(四)建立农业投入稳定较快增长机制

一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通过完善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进行农资价格补贴和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以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二是发挥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主渠道作用。国家在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同时,地方政府对于非经营性和关系百姓民生的项目,应以政府投资资金为主体,并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的流入。按照“风险公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五)加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实现农民收入倍增,不能仅仅将农民局限在农业内部,而要通过加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速推进城市化,将部分农民转为城市市民,并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才能实现城乡共同发展②。为此,在加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城乡生产力布局和城乡产业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应充分借鉴重庆的发展经验,在城市工作满3年的农民工,愿意转为城市户口的可以转成城市户口,养老、医疗等一步到位,父母小孩也可随迁,这使得农村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都得以解决,并且有利于实现农村的规模化经营,进而彻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①阳新国. 当前农村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湘三农论坛.2009,(10):473

②孟圣山. 促进农民收入倍增要重视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作用[J].江苏农村经济.2011,(5):15

〔本文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省市合作课题“‘十二五期间南通市城乡居民收入倍增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EYB018)阶段性成果〕

关于余杭区闲林镇农民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第4篇

一、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的基本信息

河北省新农村调研问卷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填卷说明, 包括国家新农村政策基本介绍、新民居建设要求等内容;人口统计学信息, 包括所在村庄名称和类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对农村目前现状的评价, 包括对当前居住村庄的生产、生活、治安、文教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对新农村和新民居建设的政策理解和建议, 主要包括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期盼等。

本文涉及的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问卷采用纸质问卷, 考虑到部分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等因素, 为了避免因为农村居民对于问卷选项的错误理解, 方便对少数文化程度不高的村民进行调查, 问卷采用面访式调查。为了使结果更具说服力, 在完成问卷设计后, 我们对100位居民进行预调查, 收集数据并将所得的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和可靠性检验, 以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及可靠性检验表明, 问卷信度、效度较佳, 可以进行正式调查。正式调查共回收问卷500份, 扣除无回答问卷65份后, 对问卷数据进行审核, 剔除无效观测26个 (包括回答问题缺失过多、回答选项均选一项、回答逻辑前后明显不符等情况) 有效问卷409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81.8%。问卷回收率较高, 可以反映出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和新民居建设情况。

二、基于决策树技术的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收入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一) 细分变量的选择。

决策树是具有分类功能的一种技术, 并根据分类结果对样本记录进行预测, 它提供了一种展示类似在什么条件下会得到什么值这类规则的方法。本文主要目的在于用决策树模型挖掘调查数据, 以发现农村居民中的满意者和非满意者, 主要是分析国家各项政策对农村居民满意度的影响。本文中农村居民满意程度群细分是在借鉴了市场调查研究中著名的市场细分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利用决策树模型可以将人们不能通过观察直接得出的信息从数据中挖掘出来, 形成规则, 利用这些规则寻找到可能的

农村满意人群和不满意人群。文中以收入满意度 (变量名为C5) 为目标变量, 细分变量设置为:

B15工业反哺农业B16粮食补贴政策

B17免除农业税B18免除中小学杂费

B19畜牧业补贴政策C19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C20最低生活保障制度C23提高农民素质培训

对应选项为:

1非常满意2比较满意3不太满意4不满意

在SPSS软件中用CART决策树方法, 以总体满意度为因变量, 以上各变量为自变量, 首先使用CART简单模式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分类, 第二步使用专家模式, 具体设定如下:树的最大深度设为5 (即根节点下的最大层数为5) , 最大代用项为5;设定分类目标的杂质项测量系数为Gini系数, 并指定在树的生长过程中进行新的分割所需的最小杂质改变量为0.0003, 若某一分支的最佳分割所引起的杂质改变量低于0.0003, 则决策算法程序不会继续进行分割;选择修建树选项, 即当一个节点的分支在构建时, 不能显著提高树的准确性, 则自动剔除此节点以下的所有分支;使用百分比的方法来控制树的生长, 设定父节点记录数占总记录数为最少2%, 子节点记录数占总记录数为最少1%。在此设定下, 得到最终决策树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中可以看出,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最主要变量, 节点3代表的是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持“非常满意”态度的人, 共有88人, 其中对收入“非常满意”的人数为22人, 所占此群体比例为25.0%, 持“比较满意”的人数为46人, 所占此群体比例为52.3%, 二者之和为77.3%, 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的水平。节点2代表的是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持“比较满意”态度的人, 共有339人, 其中对收入“非常满意”的人数为20人, 所占此群体比例只有5.9%, 持“比较满意”的人数为215人, 所占此群体比例较高为63.4%, 二者之和为69.3%。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持“比较满意”态度的群体还受到免除中小学杂费政策和粮食补贴政策的影响。节点1代表的是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持“不太满意”和“不满意”态度的人, 共有149人, 其中对收入“非常满意”的人数为13人, 所占此群体比例为8.7%, 持“比较满意”的人数为63人, 所占此群体比例为42.3%, 可见这个群体对收入的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较低, 图1还显示, 这个群体受到畜牧业补贴政策的影响。

三、促进农民收入满意度提升的建议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河北省农业、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的主要问题, 也是影响农民满意程度和政策支持度的主要原因。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诸如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负担过重等, 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战略性问题。

(一) 进一步扩大农民增收的政策空间。

要进一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 扩大良种补贴品种、范围和额度, 增加大型农业机具更新购置补贴资金等, 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 同时要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二)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保护农民利益。

一是改革现行征地补偿费办法,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二是创新土地征用制度;三是加大对失地农民培训力度, 提高其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 引导失地农民走向市场, 多渠道为失地农民开辟就业岗位;四是完善政府统筹安置制度, 对耕地全部被征用又无能力再就业的失地农民, 转为城镇户口, 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等国民待遇。

(三) 加大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力度。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 巩固发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 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快将畜牧养殖业培育成农村新的支柱产业;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 增加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收入。四是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扩大农民到农外就业, 是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并认真抓好农民培训, 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尧庭, 谢邦昌, 朱世武.数据采掘入门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2].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数据挖掘中心.统计学与数据挖掘[J].统计信息与论坛, 2002, 1:4~9

[3].韩明.数据挖掘及其对统计学的挑战[J].统计研究, 2001, 8:55~57

[4].梁协雄, 雷汝焕, 曹长修.现代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 2004, 3:21~27

[5].胡桔州, 兰秋军.金融时间序列的数据挖掘技术与经典统计模型的比较[J].系统工程, 2005, 6:95~98

[6].孙道志.统计分析中对应分析方法应用[J].黄山学院学报, 2008, 3:13~16

[7].R Wang, V Storey, C Firth.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of Data Quality Research[J].IEEE Trans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1995, 7:623~640

关于余杭区闲林镇农民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第5篇

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居民;收入状况;生活方式

初次调查过程综述

一. 缘起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則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本次调查选取苗族聚居地彭水县及其附近村民地区,查阅该村的相关资料,了解大致情况,然后选择了重点走访对象,最后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的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详查。并同时结合全国其他各地区的有关情况,试图对我国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作以分析思考,以发现在新时期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个别或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技术,从实际出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以及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建言献策。

二. 主要调查内容

1.收入状况

农民的收入状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首要问题,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城乡差距仍然巨大,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已是当务之急。经调查得知该村平均每户有6口人,月收入大概3200元,其人均月收入在500左右,主要收入来源有以下几个部分:

(1) 农业生产经营收入:该村农业生产主要以稻类、豆类、养殖业为主。平均每个家庭水稻种植面积1.5亩,豆类面积0.5亩左右。这部分收入来源仍是目前农村家庭收入的基本部分。

(2) 非农经营收入:主要包括农民进行的第二产业,有如:副食店,服装业,餐饮等。这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比较小

(3) 外出务工收入:这部分是该村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平均每个家庭就有一名外出务工人员,这种收入以其广阔的增长空间成为了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切入点。

(4) 其他各种收入:包括来自于各种财产投资性的收入、政府财政投入、租赁变卖财产收入、亲友赠送等各种收入。

该村经济发展情况在全县范围内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情况不理想,可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较之5年前人均总收入增长了将近增长了20个百分点,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缓解了大部分农民的经济压力。这些进步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农村社会制度,加快新农村建设,以及取消农业税收等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我们还对农民素质方面做了以下几个调查:第一是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7年,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左右。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的普遍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的经验,接触现代农业知识的不足14%。三是思想观念,该村农民的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许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四是农民对国家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调查结果显示有70%左右的人从未关注过三农政策,33%的农民不知道三农指哪几方面,63%的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

这些现象或许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所以要改变农村现状应提高农民素质,促使农民转变落后观念,落实科教兴农战略,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同时还应该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政策保障,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样农民的收入状况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观。

2.文化生活

从该县的政府网站上了解到了本县以创建市级文明县城为统揽,始终将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加大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力度,实施了一系列的文化惠民工程,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该县更加重视提升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引导乡镇、社区开展以唱民歌、跳坝坝舞、打腰鼓、舞龙狮、看电影等为主要内容的乡镇、社区文化活动。同时结合基层建设,围绕服务农村发展,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角度出发,大力实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送电影送图书送故事送文艺送展览”五送活动,将文化送到田间、地头、广场、乡镇,大力推动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较好地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健身需求。

紧接着我们就对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1) 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掀起一股赌博风。

(2) 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许多农民仍有封建迷信的思想。

(3) 部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程度不高,只注重挣钱而忽视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

(4) 没有规范的文化活动场所,农民的文化活动类型少,文化活动单一。

在此,我有几点建议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1) 加强硬件设施,修建一些文化场所,如:图书馆,健身场地,放映厅等。

(2) 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各级政府派人下乡为农民讲授知识以及国家政策

(3) 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教师的待遇,让农民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的学到文化知识,不要让农民的孩子还是成为农民。

三.调查心得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清晰勾画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和实现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苦的奋斗。今天,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真抓实干、不懈奋斗,才能真正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关于余杭区闲林镇农民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第6篇

由于国有企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下岗职工总数不断增加, 城市安排重新就业的压力很大, 这又为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了难度。如果众多的劳动力就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必将危及社会的稳定, 有可能成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严重障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是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调整农村就业结构,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扩大内需、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问题进行分析。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加。

2. 工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

3.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

4.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在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

1. 通过人口和劳动力的流动, 可以改善劳动力与资本的结合比例, 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

2. 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脏、累、苦和城市居

民不愿意做的工作, 大部分劳动力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产迫切需要的家政、医护、环卫、建筑等特殊服务, 对方便城市人民生活, 适应社会化服务需要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加快城市化建设, 农村小城镇建设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辅相成。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 改变了农村常住人口结构, 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反之, 农村大量劳动力闲置, 给农村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压力, 个别农村刑事案件的发生就能够说明这一点。所以,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有序、规范、合理的劳动力转移, 使他们人人有事干, 人人有饭吃, 可以有效地避免犯罪事件的发生。

5. 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外务工的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明显。农业劳动力转移, 对全体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转移劳动力获得的收入较高;二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增加了农业劳动问题的增长速度, 甚至直接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问题, 提高了农业劳动的生产率, 间接地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6. 农业劳动力转移, 减少了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农业就业的数量, 甚

至绝对减少了农业就业的劳动力数量, 从而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突出问题

1. 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2.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3. 城市化建设水平仍然较低, 吸纳农业劳动力的容量有限。

4. 制度因素, 包括现行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土地制度等方面的制约。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畅,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

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良好环境, 但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1) 小农意识意识浓厚, 劳动力供求信息不灵; (2) 劳动力供求信息不灵; (3) 各种关卡收费过多; (4) 社会治安方面影响; (5) 用工制度不合理, 劳动保险、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 (6) 国际劳务市场开拓不够, 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势没有发挥。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思考

1. 努力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

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 首先是把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突破口和基点, 通过加强农村基本和基础教育、调整农村教育结构、摆正和开拓农村教育服务方向和办学思路等, 真正建立起雄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长期稳定发展的人力资本基础。第一, 国家应该认真审视目前农村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改革农村教育体制, 不仅要考虑如何使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等紧贴农村新增劳动力就业的现实, 更应该依照分类扶持的原则, 提高财政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和份额。在农村真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保证适龄儿童入学。在富裕的农村地区, 可以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要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第二, 要搞好农村教育办学规模。另一方面, 要全方位地适应错综复杂的市场经济的需要及农村实际需要, 在农村小学的高年级中普遍开设劳动课, 建立劳动实习基地。在职业中学设置实用的专业和课程, 实施教育改革, 强化活动课教学, 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 形成实务能力。第三, 要在农村推行就业培训与职业培训。大力开展以文化技术培训为主的农业成人教育, 要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民就业培训网络, 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夜校、短训班、电视教学等, 分期分批地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及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加快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 以适应就业工作的需要。

2. 政府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来考虑, 构建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

打破城乡封锁, 消除城乡歧视、就业歧视, 构造城乡同步和谐平等的就业市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把农村和城市、工业和农业、农民和市民, 放到同一个层面上来统筹考虑。要打破城乡隔离的就业制度, 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 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耕地的机制, 促进土地智谋规模经营。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为进城农民提供和解决其住房、子女上学、养老等后顾之忧。逐步降低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门槛, 取消针对农民从事职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 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 形成一体化的城乡就业市场。

3. 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 提高农村小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是联系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和纽带。经济发展规律表明, 农村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比, 即每转移一个百分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民收入就会增长2个百分点。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而且是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重要的场所。当前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将小城镇的发展引导到集中、规范、有序的轨道上来。第一, 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不断完善小城镇的载体功能, 增强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小城镇建设要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 突破传统定势, 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小城镇规划、在保持小城镇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 重点突破和促进小城镇规模成长、功能完备和质量提高, 尤其是大力发展小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考虑经济发展问题, 把工业区、商贸区、科技教育区、住宅区及其非农产业小区作为建设重点, 合理设置生活、文化娱乐等区域, 形成清晰明确的空间结构和合理的功能分区, 为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同时, 要以产业开发、市场开发来促进小城镇建设, 注重发展乡镇工业型、商贸型、交通型、城郊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 突出发挥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 形成独特区域功能的专业化小城镇。此外, 小城镇建设要与大中城市发展相衔接, 全面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据, 以中小城市为网络, 小城镇星罗棋布的城市化体系, 产生规模集聚效应, 吸引农民进城。第二, 进一步深化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逐步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 完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等。总之, 政府应迅速为发展农村小城镇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4.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近年来, 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经摆脱了长期短缺的局面。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 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1999年, 党中央进一步作出了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充分利用这次结构大调整带来的机遇, 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尤其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 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各地区都要注意本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 在区域内部形成有特色的专业生产带。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把家、工、贸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其基本特征是生产专业化、经营信纸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品化、产业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发展农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 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 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 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 农业效益的增长就大有希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通过大规模开发生产基地, 发展支柱产业, 带动千家万户从事专业化生产, 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二是通过对加工的农产品进行销售, 转移剩余劳动力;三是通过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重点搞好龙头企业建设, 容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四是通过开发农业中的多条产业链, 发展少用土地多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农副产业, 以及产业链的拉长和深化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五是通过农科教及社会化服务体系消化剩余劳动力。

5. 加快农村小组城镇建设步伐, 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目前, 农民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仍然较大, 直接均化了农村经济发展成果, 是造成农民收入缓慢的重要原因。在目前情况下, 必须跳出就业抓收入的圈子, 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 减少农民数量,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今后5~10年, 要大量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 同时对小城镇的发展也要作出全面科学、合理的布局和规划, 搞好城镇硬件设施包括道路、水电、通信、市场等方面的建设, 并从制度上消除农民进城务工的障碍, 为农民进城务工解除后顾之忧。要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聚集功能和效应, 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逐步把农民小城镇建设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6. 加强职业培训, 完善劳动法规, 健全劳动力网络建设。

采取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多种形式, 开展农业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适应非农产业发展的需要。在认真贯彻、严格执行《劳动法》的同时, 要制定和完善《职业权益保障法》等其它一些法律法规, 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劳动法规体系。同时, 要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总体规划, 按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 组建职业培训基地或培训集团, 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 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特色培训, 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对口培训。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培训, 并与职业技能鉴定挂钩。积极发展职业介绍所、乡镇劳动服务站及民办的各种劳动就业服务体系, 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转变农村劳动力自发、松散的劳务输出形式, 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 有组织地开展输出。对进城务工的外来劳动力, 既不能一味消极地去“堵”, 也不能敞开大门, 毫无控制地“放”。要树立“引导”的思想,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疏导外来劳动力就业, 促进外来劳动力有序化流动。

7. 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 把外地资金、先进技术项目“引进”来。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政府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 吸引并鼓励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使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要千方百计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 扩大内需, 增加就业机会, 建立地区间劳务协作交流机制, 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务交流活动, 特别要定期交流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信息。

8.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 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体系。在规范推荐资格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职业介绍机构体系, 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就业信息、咨询、职业培训、法律及保险等服务。搞好劳动力转移前的培训, 加强对农村地区劳务输出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和管理, 要按市场化、企业化的要求, 从机构组织、教育培训、劳务信息、权益保障等多方面规范劳务输出行为。

9. 开拓国际劳动市场。

我国完全依靠自身经济的发展来消化吸收全部剩余劳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也是不现实的。应该从便于经济发展的角度, 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中国要有意识地向海外输出剩余劳动力。据分析, 国际市场依旧有条件吸纳新的劳动力, 无论是老龄化趋势的增强, 还是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为我国扩大劳动力输出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我国劳务输出的工作总原则应该是:在遵守我国及输入国或地区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输出剩余劳动力, 着眼于全球去解决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有关方面应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 制定规划, 精心组织, 分地区、分阶段、分行业、循序渐进地进行劳务输出, 就可以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压力。

摘要:文章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积极作用以及劳动力转移面临的突出问题, 并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对策。

关于余杭区闲林镇农民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第7篇

关键词:农业税;收入;副业;增收

一、调查目的

今年是我国“十一五”建设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国政府全面取消农业税后的第五年。在过去的五年内,种粮农民是否在取消农业税后获得真正实惠,收入是否有较大程度提高,生活状况是否有较大改善,“十一五”规划中确立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否得以实现?带着这些问题,我协同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周占伟,在今年寒假用了两周时间,深入到农业大省(河南省)某农业县,对该县乡村的村容村貌做了考察,并选择了一个离县城距离适中的乡村的1000户家庭进行了实地调查。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午间走访相结合的形式,自制需要调查问题的问卷对随机选取的1000户农民进行发放,回收有效答卷976份,经过对问卷反馈的数字信息和农民走访中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取得本次调查结果。通过对该乡十几个村庄的观察和住户的走访,我们发现,农民近几年来在住房和出行上有了很大改善,过去的瓦房已经很少见,基本都换做了平房。水泥路基本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农民出行的工具也已经有过去的自行车换做了摩托车和电动车,汽车在个别先富裕起来的家庭也已经不再是奢侈物了。但村容还不够整洁,水泥路面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杂物,甚至垃圾,严重影响了出行的方便。村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打牌赌博之风盛行。

河南地处我国中纬度,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农作物一般一年两熟,广大农民一般选择在冬季种小麦,然后在收获后种植玉米,也有选择不种玉米种油菜或者大豆等经济作物的,但多以玉米为主,因为玉米抗病、旱能力强,播种后基本不用操心,另外产量也大。下面是对普通农民每亩地的投入情况的统计:

如果不考虑天气的影响,一般每亩地可以收获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政府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近年来持续提高粮食的收购价,当前小麦的收购价一般在0.90元/斤,玉米0.80元/斤。所以农民每亩地一年的纯收入为:0.90×1000-307.5+0.80×1200-118=1434.5元,以人均土地1.4亩(2005年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数)计算,则农民人均从土地上获取的收益在1434.5×1.4=2008.3元,加上每人从政府获取的种粮补贴18元,合计2026.3元。

可见,自取消农业税后,农民从种粮中获得了一定的收益,靠种植粮食获取的收益已经远高于低收入贫困人口标准,因此,可以说,单靠种粮食,农民已经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了。据受调查的农户说,在取消农业税前,基本上“连吃饭都顾不住”,现在是“有所改善”,“最起码可以顾住吃了”。不过,抛除正常开销,想一年下来有太多剩余,倒也不太可能。所以,农村孩子一般辍学率较高,不过自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并对国家级贫困县实行教育补贴后,大多数孩子基本上都能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完成。但由于高中和大学尚需要交费学习,因此,这部分教育花费较大,对不少家庭来说,负担比较重,因经济原因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在农村为数不少。

调查发现,农村医疗问题仍十分严重,虽然现在农村基本已经普及了新农合,但农民有病后仍然还要自己拿出很多一部分钱来,这让农民们感到并没有减轻太多的负担,至于平常的小病,如感冒、发烧等,他们得了这些病后,很多选择在家熬,而不是去医院或者卫生所,因为这些小病的花销如果去医院的话,往往也需要少则几十,多则上百元。因此,目前农村的合作医疗体制并不完备,国家对农村医疗的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通过调查,得出农村家用电器与农用机械普及情况数据如下:彩电普及率100%,洗衣机73%,冰箱10%,拖拉机100%,电脑1%,其他大型农用机械0.2-0.5%.

近几年,由于有线电视信号已经基本普及到农村,加之国家实施的家电下乡优惠补贴,家用电器在农村发展迅猛,彩电普及率已经达到了100%,洗衣机也达到了70%以上。相对彩电和洗衣机的大面积普及来说,冰箱的普及率却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农民目前收入仍然较低,饮食消费结构还远没有升级,可以说只是处于刚摆脱温饱的状态,加之日常做饭炒菜可以就地取材,保持了食物的新鲜,因此对储存食物的要求不高,所以冰箱的需求不大。电器普及率最低的是电脑,大多家庭都没有电脑,仅有的几户,也属于家里有孩子上大学,从学校带回来的,并且没有联网,因此通过互联网收集信息,借助科技发家致富,就无从谈起。

作为农村家庭必备劳动工具,拖拉机在受调查农户中的普及率也是100%,因为农忙时,拖拉机是农户必不可少的农具;农闲时,农民则可以用它来搞运输,发展副业,增加些收入。一般搞运输的农民都是在城乡为个人或者集体拉货,收入不稳定,还有些是在农闲时打石头,一般三天可以打一车石头,每车30元。还有的农民通过几户联合或者个人信贷的方式,买了大型收割机,播种机或其他农用机械,不仅方便了自己,而且服务他人,也为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通过搞副业,农民一年一般可以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三、结束语

上一篇:中层正职竞聘演讲稿(彭超**)下一篇:多学科会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