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对认知的影响

2024-09-09

非理性对认知的影响(精选8篇)

非理性对认知的影响 第1篇

非理性因素对人类认识世界或改造世界的影响

非理性因素顾名思义就是不是靠简单的理性因素而决定的事物,它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还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它们永远不会出现的教科书上,也就是说,对于不同人,发生同样的遭遇,因为非理性因素的不同也会产生很多不一样的结果。也正是非理性因素的存在,才会让我们的世界这么丰富多彩,才会让每个人的人生各有不同。

首先,非理性因素可以产生动力作用。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才去从事某件活动。而积极的情感情绪会变成巨大的力量让人们完成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爱是伟大的,它可以创造奇迹。有多少处在生死边缘的病人因为家人爱的呼唤而重新睁开了双眼;有多少要放弃的工作者因为爱人和亲人的鼓励而重振旗鼓;又有多少怀揣信念的人,在自己的领域里努力探索,用他们顽强的毅力打破了一个个人生极限。如果没有爱,没有情感,没有信念,没有毅力,那我们就没有那些老一辈的革命家为我们打下来的如此和平昌盛的新中国;就没有“感动中国”中的那些优秀事迹;就没有让人啧啧称奇的迪尼斯世界纪录。

其次,非理性因素可以产生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可贵的品质。纵观上个世纪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们,在他们所有的发明创造中灵感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付出实践和努力的根本方向。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最初的想法,哪怕只是幻想、想象,它们都是宝贵的灵感,而这些灵感之后所带来的发明和科技使我们在更好的认识世界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从火器时代进入电气时代;让机械的轰鸣代替了原始手工制造;让人类能走出地球,去更广阔的太空里遨游。

其次,非理性因素还可以起到激发的作用。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我想那一首首经典的歌曲,一幕幕难忘的电影都是展现人们创造力最好的结晶。

总之,“非理性因素”这个名词可能不被所有人知晓,但是我们却无一不在享受着它给我们甚至世界带来的重大改变。可以说,没有它就没有现在这样五花八门的职业,没有它就没有现在丰富多彩的世界。

非理性对认知的影响 第2篇

[摘要]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行为个体,按照获得的信息,并依据知识与经验等技能进行投资决策。而认知偏差的产生源于信息、知识、技能等基础的差异。无论是个体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是有限理性主体,市场的有效性决定了认知偏差下的非理性行为与其他理性行为必然同时存在于市场当中,投资者的角色伴随其认知决策后的行为而实现。

[关键词]认知偏差;非理性;理性,投资者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0)06-0059-04

一、引言

传统金融学理论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可以基于所获得的信息做出最优投资决策,对信息可以做出无偏估计。与传统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相反,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不是理性的,存在认知偏差,不能对信息进行客观、公正、无偏的处理,并且他们不是同质的,存在偏好与行为方式的差异,进而导致对未来预期的不同。投资者不是风险厌恶的,而是损失厌恶的,他们面临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厌恶,面临损失时表现为风险追求。因此,市场不会达到有效,资产的价格也不会包含所有的信息,因为它们不仅由资产的内在价值决定,还受投资者的心理和情感因素影响。行为金融学把投资看成是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在心理过程中由于存在系统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差,而导致投资者决策偏差和资产定价偏差。行为金融学试图研究金融市场上投资者行为认知偏差的心理学原理,并从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来认识金融市场上异象的存在。本文通过对投资者认知行为的系统疏理,对投资者的行为偏差进行分析,以求得行为金融学所揭示的非理性行为本质,并提出相应对策分析与研究展望。

二、认知偏差的起源与演进

对投资者心理的分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法国心理学家Gustave Le Bon和Charles Mackay分别所著的有关情绪感染、从众以及荷兰郁金香事件的书。此后,Burrhus、Frederic、Skinner以及John D Watson等将行为方法全面引入心理学,1950年法国经济学家Maurice Allais所做的Counter-example心理实验揭示出投资者具有“确定性心理效应”,开创了投资者心理研究的先河。

在西蒙提出人类有限理性的概念后,Tversky和Kahneman等人进行了大量关于认知决策的启发式和认知偏差的研究。此后,Paul Slovic等进行了不确定环境下投资人决策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基于实验分析,Tversky和Kahneman进一步做了大量开拓性的研究,前景理论对投资者心理实验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扩充和细化,并做了详实的说明和论证,系统性地指出了在投资者心理上存在认知偏差,为此后行为学派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心理学研究和实验的方法在行为金融学研究上得到了深化。经济学家们逐渐认识到,投资者的决策并不主要是靠分析信息和精妙的计算做出的,更多的是靠直觉做出的,由此对投资者的认知偏差有了更广泛的发现。但此后关于认知偏差的系统性总结出现了,一段时期的空白,各行为学派的投资者认知研究理论与实践都没有得到进一步深化。

综合Kahneman、Gigerenzer等人的观点,笔者认为,认知偏差是个体在认识和判断事物时,与事实本身、标准规则间所产生的某种差别和偏离,或偏离的倾向和趋势,是认知与被认知的事物之间、应遵从的判断规则和人们的现实表现之间所存在的一种无法拟合的缺口,一种没有实现的不完全匹配,是人们的认知局限和认知风格、感觉机制和加工策略、个体动机和情绪、情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上述定义,本文分别针对群体认知、系统认知、代表式启发与框架依赖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辨析。

三、认知偏差下的非理性行为

1、群体认知偏差与羊群行为

投资者的社会群体属性决定其在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环境中,通常表现出一些群体行为,如社会比较、暗示和羊群行为等(Aoller和Adler,1984)。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在不存在客观标准时,人们通常会将其决策同其他人的决策进行对比,然后决定取舍。而模糊性、不确定性和缺乏客观标准是金融市场交易的基本特征。事实上,市场交易者都清楚,金融市场是群体行为的结果。因为投资者切身体会到了恐惧、怀疑、贪婪和不时的后悔。也毫无疑问,投资者们一直在探索,试图找出一个系统或者规律,来帮助他们预测这个市场可能出现的情感因素的影响。

行为学派认为,投资者群体心理因素在股票价格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群体效应会对个体心理产生影响,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反应与在独立环境下的行为反应有着巨大差异。投资者的群体心理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投资者的心理变化引起股票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行情。投资者的群体心理的突出表现是乘数效应,即行情看涨时更加乐观,行情看跌时则更加悲观。因此,当股市萧条的时候,那些前景看好的股票即使升值潜力巨大,也少有人问津;相反,在市场繁荣时期,前景看淡的个股,人们同样会争相购买。这是由于群体心理的乘数效应,股市一旦呈现涨势,就可能会出现“井喷”,一旦陷入跌势,就会出现“一泻千里”。

这类群体心理认知偏差产生的就是所谓的“羊群行为”。一方面,羊群行为是为减少后悔所衍生的行为方式。在投资者看来,当大多数人都做出相同的判断时,那么该决策就可以算是正确的,即使错了,因为大家都遭到相同损失,错误决策的后悔压力也会减轻不少;另一方面,Welch(2000)进一步指出,不仅一般投资人存在羊群行为,机构投资人的羊群行为更为严重,他们相互模仿以维护职业声望,其他从业者相同的错误决策对自己职业声誉的伤害最小。机构投资人的羊群行为能带动资金的大量流动,是导致市场波动和股市兴衰的主因。

2、系统性认知偏差与心理行为

系统性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过度自信、心理账户和后悔规避。

首先,过度自信是最基本、最难以克服的系统性认知偏差之一,投资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往往根植于生物的、文化的和习惯的多方面原因。如果说保持适当的自信是适应环境,增强自我生存能力的必要条件,那么过分的自信就是过犹不及、偏离均衡,是一种典型非理性表现。目前,对过度自信的研究在向两个方向拓展延伸。一方面,心理学者侧重探索为何人们具有过度自信的倾向,它不仅能够让心理学家进一步理解人们的心理过程,而且对于这一概念在其他领域,比如在金融学领域的应用,具有更为基本的启发意义;另一方面,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渗透、运用到其他领域。金融学者将过度自信这一概念引入投资者投资决策领域,分析投资者过度自信的经济影响。

其次,心理账户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隐含着一种对不同用途的资金的不能完全可替代使用的想法,原因在于人们具有把个人财产按“思维账户”进行分类的天性,即投资者习惯于在其头脑中把资金按用途划分为不同的类别。Shefrin和statman(1994)认为,投资者倾向于将投资分为“无风险”的安全部分和可

能赚钱的“有风险”部分。shefrin和statman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人们通常将自已的收入分成三类:固定的薪酬收入、资产收入和未来收入,并按这些不同收入的现有价值来消费。对于不同“思维账户”里的资金,人们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

最后,后悔规避是指当人们碰到冲突的信念时常常感到内心的紧张和焦虑。人们常常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降低内心的冲突,一是改变过去的评估、感觉和意见;二是尝试去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理性的。当投资者购买了业绩不佳的股票时,其后悔的心情是难以避免的,但往往不愿承认自己做出错误投资决策,为了回避曾经做出错误决策的遗憾和报告的损失带来的尴尬,投资者往往改变自己原有的投资类型或信念去支持自己错误的投资决策。可能回避卖掉正在下跌的股票,而正确的行为是尽快卖掉业绩不佳的股票。正是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存在上述的这些心理特点,使他们的实际决策过程偏离了现代金融理论所描述的最优决策过程,从而导致实证检验的失败。

3、代表式启发认知偏差与启发决策行为

在不确定的金融市场中,投资人通过寻找熟悉的模式和便捷的方式做出判断。行为金融学将其定义为代表式启发偏差。主要包括代表式偏差、可得性启发、锚定与调整性启发。Kahneman和Tversky(1973)认为,代表式启发是指人们会关注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似性,来推断第一个事物与第二个事物的类似,将过去相似的、熟悉的模式用以推断未来的模式,并不考虑这种模式重复的概率。代表式启发与Bayes规则的预测在某些情形下可能是相同的,从而使人们误以为概率推断遵循Bayes规则。可得性启发指的是人们很容易记住那些经常被关注或经常出现的事物,而人们在做投资时,又不能十分完美地从记忆中拾回与决策相关的信息(T&K,1973,Pennington和Hastie,1988)。因此,就会赋予那些容易在记忆中存在的事件更多的权重(Fischhoff,Sloviv和Lichtenstein,1978)。这意味着在不确定的金融市场中,表现出一种过度自信,以及市场的反应过度。锚定与调整性启发是指人们倾向于把对将来的估计和已采用过的估计联系起来,同时易受他人建议的影响,锚定最终会使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不足。North-craft和Neale(1987)曾在研究中证实,起始价较高的交易最后达成的成交价比起始价较低的交易最终达成的成交价显著要高。

4、框架依赖式认知偏差与学习进化行为

心理学研究实验表明,人们经常依赖经验、经历与情结进行决策,这类表现被称为“框架效应”。该偏差行为反映在金融市场中,面对本质相同的问题,因为出现形式不同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投资决策。换言之,投资人的行动受制于他们所依赖的环境或框架,如从过去的经历、熟悉的人和事及其经验、近期所发生的事件、个人的社会联系等所形成的知识框架,也就是一种对情境、参考点、精神类别和联想等影响人们做出决定的因素所形成的反应模式。当这种框架提供投资人满意的决策依据时,他的期望水平也将提高,过度自信便产生。这使得投资人不再探求他们不应该知道的信息,实际上,这正是市场的功能。市场会使专业化和分工形成的信息更加不对称,但是它是有效率的。因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市场的进入变得容易,个人不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也可以进入金融市场,他们可以借助专业化的服务(杨小凯,1997)。投资与融资的机会便增多,而对利润机会的把握和创新或许就来自于这样的启示简化。

四、基于认知偏差的非理性行为辨析

个体投资者的认知偏差是投资过程中非理性行为的根源。作为投资主体,个体投资者由于在信息资源、技术能力与知识积累等方面的不足,很容易在非理性决策指引下产生非理性行为。这些典型的非理性行为造成了个体投资者投资普遍损失。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的博弈过程中,个体投资者总体损失概率大于机构投资者,个体投资者在市场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

但本文认为,无论个体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是有限理性的个体。市场的有效性决定了认知偏差下的非理性行为与其他理性行为必然同时存在于市场当中。理论上可以定义的认知偏差下的非理性决策与行为,在实际的投资者行为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分类。

一方面,从理性角度看,如果非理性行为者被排挤出市场,现存的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无利可套,那么理性投资者必将因为无法生存而退出市场。如果理性投资者都因为无法生存而退出市场了,那么如何维持无套利均衡市场的持续存在?既然无套利均衡市场无法持续存在,那么能够持续存在的肯定是有套利均衡市场了。

另一方面,从非理性行为者角度看,如果所有市场中已经存在的非理性交易者都被理性套利者通过套利排挤出市场,那么最初的非理性交易者如何产生呢?如果认为非理性行为者是从市场外进入的,那么既然知道肯定会被淘汰,为什么还要进入市场?因此,肯定还是有非理性交易者的存在,正是因为他们存在于市场中,并在可能被淘汰的前提下仍旧会生存,这样才真正合乎现实市场的状况。

事实上,在一个均衡的市场中,投资者的性质是变化的,投资者只不过按照投资策略与行为进行投资活动。而其理性与非理性的角色是由其采取的决策与行为策略决定的。理性交易策略采用者和非理性交易策略采用者是同时存在的,而且将永远共同存在下去。不存在完全是理性交易采用者的“无套利均衡市场”,而市场的变化只是表现为不同时期理性交易策略采用者和非理性交易策略采用者之间比例的变化。对于市场价格与基本价值的关系而言,当非理性交易策略采用者整体认为市场价格偏离基本价值的时候,就会采取集体的买入或者卖出行为,价格就会向上或者向下偏离基本价值。市场价格的变动,除基本的价值因素以外,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构成了价格的波动力量,市场也成为了非理性交易者与理性套利者长期共存的市场。

五、结论

认知偏差作为行为金融学的重要前提假设,一方面证明了投资者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行为决策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督促投资者能够更好的进行决策与判断。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介于心理学、行为学和金融学之间,虽然至今仍未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为金融学理论和经验研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建议和更广阔的研究领域。通过归纳和梳理典型认知偏差下的投资者决策行为,发现无论是信息认知偏差、群体认知偏差还是框架依赖式偏差,都会形成决策的非理性,但投资行为初衷却是理性与理智的。因此,不能假定市场哪些个体是非理性投资者,哪些是理性投资者,投资者的角色将伴随其认知决策后的行为而实现。研究还发现,行为学家与经济学家对于认知偏差的研究仍处于描述性阶段,还没有清晰的方法来判断哪一种认知偏差最重要,大量认知偏差无法进行数量化模型处理,做不到精确分析。这一领域必将成为行为金融学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非理性对认知的影响 第3篇

关键词:非理性文化心态,学生,思想品质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选择, 它不仅会使生产力获得更大的解放和发展, 也必将引起人们的精神境界和传统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 形成以变革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自我价值实现等意识为主要标志的新道德文化观。但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超前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以及市场经济自身的消极诱因, 也带来了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 使一些人滋长了这样或那样的非理性文化心态。所谓非理性文化心态是指利用一切文化多媒体, 宣传和灌输一些非理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没有好坏标准和是非概念, 只有自然的、本能的、盲目的生存, 无理性的主观感觉的直泻, 不知自己心灵的主宰是谁, 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 一切都在随波逐流和虚空中前进。这些销蚀人们 (特别是青年学生) 的灵魂和信念的非理性心态在各种媒体及载体的作用下, 在校园内悄然流行。

那么, 这种非理性的文化心态对当代青年学生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从目前校园青年学生的现状实际来看, 最主要的, 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过分执著于自我意志、自我自由和自我追求。二是玩世不恭, 貌似看破红尘, 以不认真的心态对待人生, 只顾“潇洒走一回”“过把瘾就死”。三是否定一切的虚无心态, 将一切理想、信念、追求都看成是“人生如梦”和“人生犹如一场游戏, 到头来终是一场空”的无理想、无信念、无追求、无激情的人生体验。四是无视是非标准, 混淆对错界限, 纵情放任, 只管“跟着感觉走”, “不知是对还是错, 亦是亦非好困惑”, 无确切的人生目标和生活坐标, “稀里又糊涂, 说也说不清楚”。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 其最大的特点是淡化文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 消除文化的思想意义和理性精髓。本文仅对校园流行最深、影响最大、学生最喜闻乐道的热点──流行歌曲做一点剖析。

流行歌曲以其能够及时地表达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善于把生活瞬间的真实感觉描绘出来, 且易懂易唱赢得了当代青年学生的喜爱, 尽管它不应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和唯一, 但在多次校园举行的卡拉OK比赛中, 学生们报名参赛的曲目, 几乎大部分都是通俗和港台流行歌曲, 可见它的市场和对学生的影响之大。但遗憾的是, 在当代学生们十分推崇的流行和通俗歌曲中, 起积极和鼓励作用的愈来愈少, 相反消极、庸俗、麻醉作用的却愈来愈多, 充斥歌词的内容是寂寞、空虚、糊涂, 反映了一种琐碎庸俗、浅薄自怜的孤芳自赏和寂寞孤单、变态的非理性心理。比如说孤独、寂寞、忧愁、空虚这些字眼几乎成了时髦, 在眼下流行的通俗歌曲中几乎俯拾皆是。如“愁绪挥不去, 苦闷散不去, 为何我心中一片空虚” (《偏偏喜欢你》) , “孤独是我今生的宿命, 冷漠是我唯一的表情, 我是一颗拒绝融化的冰” (《拒绝融化的冰》) , 等等。一副无所适从、无所作为的样子, 寂寞惆怅和失落, 颇有“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的“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之感。这与新世纪的时代要求及我们任重道远的责任要求相差太远, 长此下去, 我们的精神大半要得“疲软病”。

再如虚空和幻梦, 在不少通俗歌曲中也每每皆是。如:“做不完的梦, 是迷惑, 留给你一把锁, 留给我一个梦” (《写不完的梦》) , “擦干泪, 不要怕, 至少我们还有梦” (《星星点灯》) , 等等, 这种“给我一杯忘情水, 换我一生不伤悲”, “每天抱着梦入眠”, 如此逃避世事的吟唱, 几乎把人引向“四大皆空”的空梦境地。如此等等, 这些流行歌曲已彻底蜕变为地地道道的庸俗了。

以上简单的分析可见, 对在当代大学生中流行的非理性的文化潮流应加强引导, 对其中健康的优秀作品要加以扶持, 同时帮助他们提高文化品位, 对那些宣扬非理性文化的内容应旗帜鲜明地给予反对和批评, 对于沉湎在非理性心态中昏迷不醒的少数青年学生应做好教育和引导, 吸引他们去追求美好的高层次的文化享受。同时还要花大气力在网络和通过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弘扬主旋律的宣传、评论和引导, 帮助人们分辨流行因素中的良莠和优劣高低。除应开设美育和音乐讲座, 从旋律和美感的结合上讲清什么是音乐的结构美外, 更应通过各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使大家明辨是非, 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不至于在靡靡之音的低吟浅唱中迷失自我失去方向。此外, 还应大力开展各种弘扬民族正气、宣传爱国主义和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优秀经典歌曲的比赛和演唱, 以达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弘扬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使得当代青年学生成为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 将来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对推进城镇化的几点理性认知 第4篇

“城镇化”的基调一出,市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有经济学家预测会拉动40万亿的投资。中国8%增速能保持20年,股市的相应板块也应声而起。但是。准确理解这一基调。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截止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城镇化”,要从数量增长型的城镇化转向质量提高型的城镇化,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村”到“镇”、由“乡”到“城”的转变。

第一,“城镇化”不能变成纯粹的城市化。“城镇化”包含大规模的“城化”。但也强调规模适宜的“镇化”。我国提出城镇化战略以来,已有上千个城市要建大城市,几百个城市要建中国的“中心城市”。有上百个城市要建国际性大城市。虽然,大城市有大城市的魅力。但是,一方面是“大城市病”越来越成为我们的困扰,另一方面是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大城市、中心城市、国际性大都市吗?未来的“城镇化”,重点应该不在“城”上面。而应该在“镇”上面。

第二,“城镇化”不能光琢磨农民的土地。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进城”运动。但这种改革,在相当程度上,不是着眼于解决问题,而是谋取农民手中土地的利益。中国人民大学陶然教授就指出,有些地方实质进行的是“土地财政”行动。正在变成对农村新一轮的掠夺和剥夺。新一轮的“城镇化”,应该是进城与户籍和土地联动的改革,要重点考虑进城农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三,“城镇化”不能只迷恋数据。我国6.91亿城镇人口中。户籍人口只占73.5%。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71亿。其中流动人口为2.3亿。也就是说现在的城市化率实际上只是名义上的。让无户籍的“城市游民”变成真正的“市民”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应有之义。也是当务之急;避免未来的城镇化继续目前的这种“虚幻数字的城市化”。也是需要综合配套改革的。

第四,“城镇化”不能成为房价上涨的借口。虽然中央重申“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有53个价格上涨。排队购房的现象在多个城市重现。如果仅仅将“城镇化”理解为大搞投资建设和房地产上涨的借口。就不仅不会让城镇化积极稳妥推进,更会榨干内需潜力,给中国经济的未来留下更大的风险。

第五,“城镇化”不能背离“美丽中国”。城市意味着方便的同时,也意味着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城镇化给人的第一想象,就是盖房子、修马路、建工厂,带来的是植被减少、河流污染、空气污浊,而“美丽中国”只属于那些少有人居住的偏远农村了。西方近年来出现的“反城市化”浪潮。我们不应该重复。“城镇化”如何与“美丽中国”同步,这就为新时期的城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六,“城镇化”不能忘了“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改变农村的面貌,更包含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在这个意义上,“新农村建设”本身就是“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核心发展方向。即本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应该是人造新城。不应该是单一产业积聚的城镇,而是产业升级就地改造建设的城镇,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新市民变游民的问题,才能消除新城变“空城”、“鬼城”的可能,才能从少数人先富的城镇化转向社会和谐的城镇化。

城镇为谁而建?怎样建造幸福之城?城镇化是一个我们熟悉的概念。既有的思维模式会导向我们沿着原来的道路前进。但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城镇化。已具有了全新的内涵和要求。不能脱离积极稳妥的轨道。不能脱掉质量的要求。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不能只靠城镇化。当我们对应该怎么样还不能确定的时候,不妨多问问不能怎么样。

英语教学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第5篇

论《呼啸山庄》中的象征主义运用 On Human Nature in Frankenstein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

天鹅的涅槃——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喜福会》中母女关系 浅析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现 On Idioms from the Holy Bible 从就餐细节看中美儿童个性能力的差异 教师的态度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双关语的研究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宠儿》中塞斯的内心世界——黑人民族精神重塑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论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象征主义手法—以《玻璃动物园》为例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透析王尔德的艺术人生观 论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 论《福谷传奇》中的象征

《虹》的象征主义及其生态意识

中美奢侈品消费行为差异背后的文化影响研究 “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英译本比较研究 论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及《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 《孔乙己》两种英译本对比研究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金融英语术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阶级面面观 从肢体语言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欲望与死亡——对马丁伊登的精神分析 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 从《虎妈战歌》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浅析尤金•奥尼尔三部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从简•奥斯汀作品中的礼仪看英国人的社交心理 从考琳•麦卡罗《荆棘鸟》看人性同神性的挣扎 从《绝望的主妇》看美国的家庭观

On Analysis of Jonathan Swift’s Satiric Arts in Gulliver’s Travels 从《尼克亚当斯故事》中探析父亲情结对海明威人生观的影响 浅析英语委婉语功能

论《荆棘鸟》中拉尔夫的形象 《永别了,武器》悲剧特征分析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分析

BBC对华态度变化趋势:扫视年BBC有关中国的若干重要报道 中英现代命名方式中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

Who Is Ishmael: Kantian Philosophy in Moby Dick 论《飘》中思嘉丽的性格特征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透过《飘》看现代女性对待生活的态度

从《唐顿庄园》看一战对英国庄园经济文化的影响 Redefinition of Heroism in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A Symbolic Analysis of Paradise Lost A Comparison of Color Word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英文商标的汉译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论商标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合作原则

试析《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畸形的爱情观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与结合 中式菜名的英译

The Lost Generation—“Nada” in Hemingway’s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一位女士的画像》伊莎贝尔婚姻悲剧的原因分析 从《艾玛》看简奥斯汀小说中的对话运用 论英语自然地理术语的汉译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美剧字幕翻译 中西广告语中隐喻比较研究 论叶芝诗歌中的女性面具

从礼貌原则角度分析电影《暮光之城》中的对白 从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看成人的心灵迷失 从跨文化视角解析商标名称翻译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英语广告中的礼貌原则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 论《简爱》中的经济意识

论《西游记》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为例 论林纾翻译小说中的翻译策略

Thackeray’s Ambival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Women in Vanity Fair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论《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New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菲尔丁小说《汤姆•琼斯》中的戏剧因素分析 论《弗兰肯斯坦》中怪物悲剧的必然性 浅谈商务合同

解析《紫色》中妇女意识的形成

A Journey through Harsh Reality: Reflections on Gulliver’s Travels 从跨文化角度看导游词翻译的词汇空缺现象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意识流技巧研究

The Impact of High and Low Context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试析托尼•莫里森《爱娃》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88 正面解读《名利场》中的蓓基-夏泼

A Comparison between Scarlett O’Hara and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90 浅谈电影名称的英汉互译

《我弥留之际》中的格雷马斯叙事结构 92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浅析

《远大前程》中通过研究匹普对乔的态度转变来探讨他的成长经历 94 Study of English Borrowing from Chinese 95 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初探

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解读《吸血鬼日记》中的吸血鬼形象 97 浅析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艺术手法 98 从《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留给世人的礼物 99 A Summary of Symbols of The Scarlet Letter 100 Analysis of the New Female Scarlett in Gone with the Wind 101 透过七夕和情人节看中西文化差异 102 排比的修辞功能在政治演讲辞中的应用 103 浅议英语语言中的委婉及其应用

西方饮食文化给中国餐饮业经营者带来的若干启示 105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 106 黑人社区的替罪羊-- 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 107 从功能对等的理论看英语歌词的翻译 108 《名利场》中女性命运对比

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俚语汉译的影响 110 从意象看《喜福会》的主题

从关联理论看《博物馆奇妙夜》的字幕翻译 112 论《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象征主义的使用 113 对圣经文学性之赏析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 115 从英汉习语视角看中英文化差异

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对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 11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18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异化 119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Animal Idiom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121 美国品牌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with the Western Christmas Day 123 中美大学生请求语策略对比研究 124 论《紫色》的叙事现代性分析 125 中英报刊新闻标题语言特色探讨 126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简•爱》的简和《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的比较研究 128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看商标名称的英译 129 英汉基本颜色词研究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英汉基本颜色词对比研究

论关联理论对旅游资料英译的指导意义 133 浅析《小王子》的象征与哲学 134 从思维方式差异看英语复杂句汉译

简析《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的女性意识 136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三次婚姻 137 国际商务合同的用词特点及翻译 138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 139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 140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

小说《小公主》主人公萨拉的性格魅力 142 维多利亚时期简爱与苔丝的不同命运 143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语称谓语的翻译策略

The Rose in the “Heights”—An Analysis on Catherine’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 145 《远离尘嚣》中女主角的情感变迁研究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rough Idioms 147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商务索赔信函话语分析 148 浅谈英汉禁忌语的发展

The Seven-Eighth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n analysis of “Iceberg Theory” 150 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主义

151 从《永别了,武器》中看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152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回避方式 153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154 从文化差异的四维度读解中法葡萄酒文化

155 从语境视角看英译汉字幕翻译——以《梅林传奇》为例 156 概念隐喻在英语汽车广告中的应用 157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158 中小学辅导机构英语教学模式——一对一教学与小班课堂教学教案的比较分析 159 xx大学英语专业四年级英语语言实践课程的调查

160 从中国戏曲《梁祝》和美国音乐剧《妈妈咪呀》的比较看中美文化差异 161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看女性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162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人物的认知局限 163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构建 164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Thorn Birds 165 论马可•吐温小说中的讽刺技巧 166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理解与翻译 167 语境对词汇语义的语用制约 168 论《喜福会》中女性的反抗精神

169 英语谐音双关的语义特点及其不可译性 170 析《远大前程》主人公匹普的性格成长历程 171 世纪以来英汉委婉语的语义变迁 172 口译中的简化与增补 173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

174 报刊杂志词频分析与大学英语教学中词频分析的比较

175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Flower Image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176 Study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177 对英语影视片名翻译的研究

178 《喜福会》中母爱主题的文化阐释 179 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法探讨

180 An Analysis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 181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182 幽默元素在英语电影和电视剧中的翻译 183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观 184 论《等待戈多》中的荒诞与象征 185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餐具文化的差异 186 论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

187 Influenc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Food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es 188 中西方空间观对比研究

189 对黑人妇女在民权运动期间争取教育权的背景分析

190 The Same Experience, Different Life—The Comparison between Jane Eyre and Lin Daiyu 191 论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以朱纯深、张培基英译《匆匆》为例 192 A Study of Humour And Satire in Mark Twain’s Two Famous Adventures 193 经典英文电影台词的文体分析

194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人物关系 195 《傲慢与偏见》中的微观反讽言语行为

196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构建

非理性对认知的影响 第6篇

1药学服务的内涵及开展药学服务的必要性

1.1药学服务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药学联合会提出“药学服务”的概念,它是指“药师通过运用自身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应用相关的服务,旨在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从而改善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立完善的药学服务体系,帮助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更合理地用药,是对传统的医、药、护三位一体的医疗服务模式的补充,有助于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健康,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1.2开展药学服务的必要性

1.2.1弥补医患沟通不足的.需要:由于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分诊体系不完善,导致大部分患者集中在二级、三级医院,而二、三级医院的医护人员数量无法及时和患者数量同步增长,导致医护人员工作量激增,医患沟通时间很短。此外,随着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药品的种类不断更新,医护人员无法完全掌握药物的使用和配伍原则。再者,由于我国大部分患者缺乏基本的医药知识,如果缺乏完善的药学服务体系弥补这一不足,就可能造成患者不够清楚各种药物的功效和使用注意事项而用错药,甚至出现乱用、滥用药物等风险,用药安全隐患很大。因此,开展合适的药学服务是医生、药师、患者三方的共同需要,有助于保证医疗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1.2.2医院科学规范化管理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而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正逐步为各个医院接受。这就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不再仅仅局限于治疗疾病,同时应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而这就要依赖医院的科学规范化管理,开展合理的药学服务,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非理性对认知的影响 第7篇

在所有的传播媒介中,除了新闻报道之外,最影响大众感情和态度的恐怕要数影视作品了。影视作品是否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与能否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有关,观众是否从中能得到安慰和满足是衡量影视作品成功与否的指标。影视作品中所表达的基调和态度多多少少会影响观看人群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中国和日本无疑是两个文化大国,说到日本的影视作品,影响最为广泛,受到最多喜爱的当属日本的动漫。日本的动漫在世界上可谓是家喻户晓,几乎成了日本的代名词。日本在1972年就成立了国际交流基金,致力于对外文化交流,进入21世纪后动漫也被纳入其中。[6]3月,动漫形象“哆啦A梦”接受外务大臣高村正彦的任命,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动漫文化大使”,向全世界宣传日本动漫文化和提升日本国家形象。这一举动不仅是响应前外相麻生太郎提出的“动漫外交”,而且也是日本希望通过动漫产业来促进软实力,营造日本酷文化和打造国家品牌的战略。

对中国的观众来说,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在回忆童年的时候绝对少不了要提动画片,而除了国产的动画片之外,来自日本的动漫则是所有外国进口动画片中的佼佼者。不仅仅因为它距离中国近,也因出自相同东亚文化根源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虽然美国化仍是东亚大众文化发展的主流,但日本因其与其他东亚国家在文化上的相近性而占得一席之地。”[6]日本引领的大众文化潮流虽然在九十年代以来被来自韩国的“韩流”分了一杯羹,但日本动漫的发展仍方兴未艾。日本近些年之所以不断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其提升国家形象,尤其在亚洲地区缓解侵略战争造成的历史后遗症,增强年轻人对日本的理解,培养更多的“亲日派”不无关系。早在,日本对22个国家的`使领馆发放问卷调查,就发现动漫在这些国家的普及率相当高,并且由于动漫的影响激发了这些国家动漫爱好者学习日语和了解日本的兴趣。而与动漫相关的玩具周边、流行词汇以及角色扮演(cosplay)等也成为广受喜爱的新兴流行文化。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流行文化侵袭全球的大背景下,日本动漫文化的异军突起也算是代表着来自东方的亚洲现代文化的一只先锋军。日本动漫文化的发展也是一种影响大众思维与认知的不可轻视的力量“,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巨大渗透力,特别是日本的动漫和影视作品……能够准确把握受众的心理,重视对人生、时代和社会的反思,这些作品传达的日本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是非善恶标准也就在悄无声息中得到了传播。”[7]

尽管许多人表示政治与文化区别对待,喜欢日本文化不代表喜欢日本,在政治上也坚定立场,但是如果没有正规的引导和学校的教育,那么年轻一代的孩子是否会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吸收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受到巨大的影响,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反观中国,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抗日战争题材电视剧充斥着各个电视台,有人调侃道“电视剧里一个日本兵一天能在各个卫视死八回,抗日剧变成武侠片,难道日本士兵都是纸糊的。”虽然抗战题材的电视剧能够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但是大量粗制滥造的内容和严重脱离现实的剧情也难免将优秀的电视作品淹没其中,反而引起大众的反感,成为哗众取宠的闹剧。相比起日本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外交以提升软实力的战略部署,中国却远隔千层雾。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的现代大众文化可以渗透到中国流行文化中来,而中国的大众文化仍在探索着前路。中国人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当然也不能抱着这些伤痛过一辈子,以史为鉴,但更要不断面向未来,寻找一条引领潮流,被他国争先效仿的先进文化的康庄大道。

非理性对认知的影响 第8篇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围绕“聚焦课堂”、“高效教学”这样的中心词进行的讨论与研究, 经常见诸报端。但笔者发现, 在这些讨论和研究中, 涉及教学策略、手段、方法等技术层面的内容比较多, 对于主导课堂教学的教师“人性”的研究关注不够, 而恰恰是这些教师的“人性”因素决定着策略、手段、方法等应用的效果。本文仅就高效教学中因教师的逆反心理、低效习惯、责任心过度等原因引发的一些非理性行为对高效教学的影响谈几点看法。

逆反心理是一种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心理状态, 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结论所产生的逆向反应情绪。形象地说, 就是“你叫我这样, 我偏那样”, 取向与目标相反。这种心理状态所引发的行为往往是非理性的。在一些高效教学模式的推广过程中, 有些教师在还没有了解具体内容, 没进行具体实践操作, 没评估实施效果的时候, 便已经从心理上产生了抵触情绪, 这是教师对教学模式的逆反心理在起作用。

教师对教学模式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大概有三点:一是有些教学模式往往是“面子工程”, 表现出形式主义和口号化状态, 脱离了真实课堂, 使教师产生厌倦情绪, 出现逆反心理。二是决策者一厢情愿地用行政化手段把统一的教学模式强加于教师身上, 使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 而非积极主动地探索。机械、统一的教学模式, 由于缺乏对教师个性化应有的尊重, 在强力推进的同时, 教师的逆反心理也被不断强化。三是个别教师由于性格等自身的原因, 工作中经常与行政推动“顶牛”、“对着干”, 以反其道而行之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任何课程改革如果没有教师的理解和积极参与都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在高效课堂建设中, 教师的逆反心理有时是显性的, 更多的时候是隐性的, 既存在于教师个体, 也存在于教师群体, 如果不能积极地疏导, 就会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巨大阻力。消除教师对高效教学模式的逆反心理, 一要优化教育学术环境, 努力形成积极健康的教育教学氛围, 让教师成为高效教学模式的研究者、实践者;二要弱化行政推动的强制性, 支持教学行为的个性化, 允许教师发挥个体的独创性, 自主对教学模式进行选择、改良;三要注意运用“自己人效应”, 站在教师的立场去处理问题, 这样就会缩短管理者与教师的心理距离, 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有利于控制教师的逆反心理。

实施新课程改革和建设高效课堂对教师传统的教学习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虽然通过多年的培训和学习, 教师对高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都略知一二, 而问题恰恰是教师们在很多时候明明知道该怎么做, 却又控制不了自己, 理性的认识与思考不由自主地被传统的习惯所取代, 因为程序化的教学习惯已扎根于教师的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中。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因为每一个人的教学习惯并不是突然形成的, 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自己一再重复的教学行为所铸造成的, 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日积月累, 这些习惯已经进入人的潜意识, 并且根深蒂固。一些低效的教学习惯, 即使有意识地去改变, 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也会不自觉地回到原有的习惯中去;同样, 一些高效教学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如魏书生所说:知易行难恒更难。例如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过多的问题, 很多教师都知道要精讲, 不能满堂灌。但实际往往是教师因为习惯的原因, 无法控制自己的“讲授欲”, 出现:学生学会了的还要讲, 学生自己容易学的也要讲, 少数学生不会的全体讲, 该等一等的急于讲等问题, 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改变低效习惯和养成高效习惯都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既需要教师本人的努力, 更需要决策者的支持、鼓励与鞭策以及为之创造有利于改变习惯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责任心过度也是造成许多教师非理性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从“为了学生好”的主观愿望出发, 做了许多让学生反感的事, 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 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学生好不容易盼到要上体育课, 却被文化课教师随意占用;课间十分钟被拖堂、被讲东西, 学生去厕所的时间被挤占也时有发生;每天都有听不完的课, 留不完的作业;教师对学生“恨铁不成钢”的训斥等。这些都是责任心过度的非理智表现, 因而往往事与愿违。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因为教师责任心过度造成的非理性行为极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与对立, 使师生感情受到伤害, 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基础, 高效课堂就无从谈起。

上一篇:年酒店销售部工作计划下一篇:师范学院毕业生实习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