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介范文

2024-08-04

网络媒介范文(精选6篇)

网络媒介 第1篇

网络媒介分析

以你接触的媒介为例,从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策略、传播效果、传播者等视角予以分析评价

媒介是能让人与人、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产生关联的任何物质,是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以网络媒介为例,网络媒介是20世纪末兴起的新兴传播媒介,它是以地空合一的电信设施为传输渠道、以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电脑为收发工具、依靠网络技术连接起来的复合型媒介。这种复合型媒介为人类传播活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人们可以向广大公众进行开放式的大众传播,人们可以从事横向和纵向的组织传播,人们也可以向特定的对象进行人际传播。网络媒介是一种覆盖全球的大众传播媒介,又是一种高效灵便的组织传播媒介和人际传播媒介。下面分几个方面来论述网络媒介:

一、网络媒介的传播对象分析。

传播对象具有以下的几大特征和趋势:

1、网络受众的大众化(“平民”化)趋势,以前网络媒介在很大程度上是“贵族”的“专利”,这里所说的“贵族”是指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较高的年轻的单身男性“贵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受众越来越大众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民,网民群体的特征表现为:信息需求大、低龄化、教育程度多样化。

2、网络受众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常用工具是电子邮件和搜索引擎。

网络受众上网的主要目的依次是:获得各方面的信息, 学习计算机等新技术,工作需要,休闲娱乐;网络受众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电子邮箱和搜索引擎;用户在网上最主要获得哪方面信息是各类新闻。我国目前有2650万网民,而这些网民有近8成拥有自己的电子邮箱,电子邮件的快捷和便利已经被绝大多数网民所认可。网络受众上网的主要目的和常用工具没有明显变化,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常用工具是电子邮件和搜索引擎。

二、网络传播效果的分析

传播效果是传播学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因为传播活动是否达到传播者的主观意图,是在传播效果层面上得到检验的。网络传播效果的表现方式包括:传播效应与作用效果、微观效果与宏观效果、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网络传播效果形成的复杂性与传统大众传播相比,网络传播在效果形成方面,过程显得更为复杂,作用因素也更为多样。网络媒介具有多媒体功能,数字化技术和高速宽带传送技术使网络媒介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与一体,这可以使信息之间转换更加便捷,传播效果大大增强。

三、网络传播者分析

网络传播者指作为个体存在的网络传播者,网络传播者在网上的传播过程大体是这样的:他们通过聊天室、论坛、博客等形式任意地发表各种信息和意见,得到少数人的响应,这部分人又通过网络中的各种渠道进行言论的传播和扩散,进而在网络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强大的舆论,而这种舆论往往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引导着某种社会观念的形成。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表意见的平1

台,网络传播者因此具有个性化、自由性、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征。

首先,个性化。在网络环境中,人们使用网络的行为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一般不会再出现“你和隔壁邻居看同一份报纸”的情况了,网络中的超链接,使新闻以立体的形式存在,于是很难出现你和隔壁邻居打开完全相同的连接,而是完全凭个人的兴趣爱好来确定的,网上的行为比日常行为要更加独立和隐蔽。

其次,自由性。在网络环境中,传统的限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新的大众传媒,网络提供了信息自由流通的机会。网络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开放性和随意性,其传播的自由度也更大。

第三,虚拟性。网络行为环境相对于真实行为环境来说具有虚拟性,人们在网上主要通过文本交往。第四,匿名性。匿名性是建立在虚拟性基础上的,当前我国的网络环境中,人们使用网络论坛、网络聊天等都是使用网名。正是基于以上特征,使得一些人不能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传播者,往往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尽情地享受着自由的权利,却忽略了享受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义务,这个义务就包括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在网络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网络传播者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网络中的信息是无边无际的,网站的管理者很难管理整个网络的言论,这就要求网络传播者提高自身的素养,加强网上的自律意识,形成一种比较规范的网络环境。

四、网络受众的参与意识

网络媒体的出现,宣告了媒体单向传播时代的终结。受众可以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在媒体的交互性信息平台上表达自身的见解、情感和需求,甚至可以直接参与新闻信息的传播。由于信息来源渠道日益丰富,每个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受众往往也从各自的渠道得到相关信息,他们也会把这些来自不同媒体的信息在一个媒体的交互平台(诸如聊天室、论坛)上进行发布。

受众的全面参与,对网络传播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媒体从业者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受众的价值标准、情感趋向、利益需求,从而有效调整传播策略。另一方面就是网络新闻传播的多元性突显,实现传播目标的干扰性因素增多,因而对媒体驾驭传播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交互性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体要注意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1、建立畅通的与受众间进行即时交流的交互平台,保证及时客观地获取来自受众方面的信息,保证与受众交流的畅通。

2、根据实现传播目标的需要,建立起高效的系统调节机制,以趋利避害,一方面通过吸取受众营养克服自身缺陷而壮大自己的传播能量,一方面也防止干扰传播目标实现的因素膨胀与扩张。

五、网络传播策略的要求

网络传播要根据受众的特点和网络自身特征来策划。在新闻网站丰富的纵横链动结构中,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接收新闻的内容种类,决定浏览新闻的时间顺序,对接收新闻的过程实施全方位自由调配。受众不仅可以在一个网站中浏览多个页面,甚至可以访问多个网站。受众在获取网络新闻中拥有的这种完全的自由,也为网络媒体超越时空限制组合更加丰富的传播内容、建造更加复杂的网站结构、实现更加多元化的传播目标提供了可能性。

根据这一特点,网络新闻传播者在构建网站的内容结构和功能结构时特别需要注意:

1、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优势,用丰富的内容满足受众需求。媒体专业化的发展趋向日益明显,往往明确设定了自己的特定受众群体;即便如此,特定受众群

体也有着多元化的需求,特定的报道领域也有着丰富的内容。

2、在版面设计上揭示相关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受众索取同类信息提供便利。由于网站可以实现内容与功能的大跨度组合,可以容纳无限的链动关系,因此,更需要把握好网站结构的有序性,在保证网站丰富性的同时,要避免信息布局的凌乱和结构关系的割裂。要对同类相关信息进行明确的标识,以便于受众发现和索取。

3、合理设计网站的整体结构。使网站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便于受众在网站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看到网站的主体内容和主要功能,并且能够顺利地根据自身的需求在网站的不同板块间实现“自由跳跃”。

网络媒介 第2篇

网络作为一种新生媒体,以其丰富的信息量和及时便捷、平等交互的沟通方式,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网络社会在伦理与道德上存在的先天不足以及青少年自身的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较差等主观因素,导致部分青少年在强大的网络媒介面前易受伤害,因此,了解和掌握网络媒介素养知识,提高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水平是培养他们科学运用网络媒介的有效途径。

一、媒介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

简单的讲,媒介素养即受众获取、分析、衡量和传播讯息的能力。受众的千差万别必然意味着这些能力的千差万别,即使受众每天沉浸在不同的媒介之中也很难说他们每天就获取了很多的信息,尤其对自身有益的信息,更难说他们具有分析与传播讯息的能力。

在传播学研究中,接触和使用媒介是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进行研究的,即知晓权和使用权。但这种认识只是成为了权力机构和媒体机构单方面认识和执行的依据,并没有广泛的被受众认知。虽然受众越来越被认为是积极的,但未必是具有绝对控制力的,大多数时候,媒体拥有相当程度的绝对的控制权,如“沉默螺旋”效应和“议程设置”效果,受众仍显被动。我们总是一不小心的就认可了“纸馅包子”,购买了我们或许用不到的名牌产品。这样,让受众实现自己的权利变被动为主动,对于促进媒介发展将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提高受众的积极性也属于媒介素养的一部分。

大众传播学者阿特-西尔弗布拉特最早系统性的将媒介素养置于以受众和文化为中心的理论中,将它视作可以而且必须提高的技能,同时,他给出了媒介素养的5要素或者说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意识到媒介对个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形成分析及讨论媒介讯息的策略:意识到媒介内容是对我们当今文化以及我们自身提供洞识的文本;培养对媒介内容更深程度的享受、理解和欣赏。而大众传播学者波特认为,媒介素养是一个连续统一体而不是一个范畴。媒介素养需要得到发展,当我们在智力、情感和道德方面更加成熟,我们就能更多的理解媒介中的讯息,成熟会提升我们的潜能,但我们必须积极地发展我们的技能和知识结构以开发那些潜能。他还认为,媒介素养应该是多维度的,媒介素养的目的是让我们对解读拥有更多的控制权。

总之,我们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应该基于媒介然后是素养的提升。我们要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在认识媒介素养之后能够提升媒介素养。任何国家媒介的发展都是媒介、政府和受众博弈的结果,这样看来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利于受众个人的事,而且有助于媒介自身的发展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

二、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及其教育

自从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以来,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深。同任何的新生事物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的效应,引起了大家对其影响的各种争论,尤其是这些负面的效应。因为这些网民的大多数——青少年的思想和思维正处在转换的时期,对信息的接受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之年轻人的社会阅历较少,心智不够成熟,对信息的真假优劣也缺少一定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因此,我们基于网络的正负影响以青少年作为主要的受众来分析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研究的内涵。这些内涵包括了以下方面:认识网络的传播的文本特征,正确的获取网络讯息

我们知道网络传播作为第四媒体不同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网络不仅仅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综合体,也是多媒体传播的复合体。即网络传播的文本特征是多媒体传播,以超链接的形式集文字、影像、音频、视频于一体。这就要求网民以不同的技巧来获取网络中的信息。虽然现在青少年网络技术越来越高,但分析网络信息的能力却比较低,如何在认识网络文本的特征的基础上正确的获取网络信息,需要青少年正确的识别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对于网络视频青少年要根据其内容有不同的区分,现在网络视频有原创、有改变、有原著,在这些视频中,有着怎样的不同价值的体现。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的多媒体的表达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网络技能。展现自己的网络技巧,体现自己对于权威平等的对视,但不能为了为自己扬名而不择手段。

青少年要认识网络丰富的文本表达方式下可能隐藏的隐患,这是网络媒介素养中的一部分,只有知道存在才可以进行创新,家长、老师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教育的引导也应本着素养的提升和网络技术提升的方向。而不是简单的制止青少年离网离视,远离游戏,网络在日后的发展中必定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不是远离,而是正确的使用。认识网络的运作机制,辨析网络信息传播

大众传播日益市场化,大众文化日益的商品化,这是当今的媒介产业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网络传播与运作也不例外,其实网络本身就是在具有商业性才繁荣发展起来的,那就是商业性站的崛起发展和成熟。这种媒介产业的发展的基本的趋势,商品化的转向导致了其整个的生产以满足人们的欲望的象征性的消费为指针的,网络的运作也是如此。

而当媒介的运作以追求经济的利益为主时,社会责任往往不可避免地被放在了第二位。但是人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这种传播方式。面对网络传播的不负责任,青少年应如何的应对呢?在这方面,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家长、老师和青少年自身的共同的努力,首先青少年要认识到自己对问题认识的局限性,积极地和家长老师进行沟通,寻求老师父母的引导,健康的成长。其次,青少年应该多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运作机制,了解信息的来源并进行富有理性的辨析。再者,青少年要学会自控,对明知有害的信息进行自觉的抵制,因此青少年在上网之前要有明确的上网计划,如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老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以实际的例子,生动的语言讲述上网的利与弊,而不是一刀切的阻止干预,否则可能会引起相反的效果。从网络的接触和消费机制看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

在传播学中,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研究媒介的一种极好的方法。对于网络的应用,有一部分青少年的使用不是十分的理性的,用于业余娱乐的时间明显的多于用于学习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沉迷于网络的原因,他们能够找到抒发自我的空间,可以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

受众可以自由的在菜单中选用自己想使用的东西满足自己的意图。和传统的大众媒介不同,网络这类的新媒介具有选择性,允许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做。网络还具有异步性,即在时间上可以错开,例如你可以在任何的时间手法自己的邮件,也可以在任何的时间寻找自己想要的讯息,在各自方便的时间里达成交互。这些使用与满足的特点,使青少年在网络中能够实现自己的角色转换,在网络中他们可以突破自己的年龄限制和地域的限制来实现自己不同的需求。在网络上青少年可以实现自己的社会化,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这是网络的积极的作用。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大课堂,青少年在其中可以修复自己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但是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我们需要告知青少年的是他们的这种自以为的十足控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想要看到的新闻,但前提是网上有这些新闻的存在,这如同我们调台转换电视频道一样,我们只有控制遥控器的权利,却无法改变电视节同的内容。使用网络时,这样的的控制也是间接的,青少年不应该轻易的迷失在这种彼岸里面的自由之中,而过度的放纵自己。自由永远都是相对的。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高等院校相关的专家学者的配合,这就是以这些专家学者为中心在大中小学举行定期的讲座,能够让这些青少年认识网络媒介使用繁荣背面隐藏的本质。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与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新媒介环境下的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及其教育

随着媒介技术发展的是媒介的传播方式,从文字到图像再到多媒体的传播,传播方式越来越考验着我们眼球的接受能力。有学者说现在的媒介产业是注意力经济,有学者说现在的媒介产业是影响力经济,无论如何,媒介产业都具有了经济的特点,其实这也与媒介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更多的媒介并存必然意味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因此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下,青少年要特别的注意由此引发的竞争的不良后果,即媒介对社会道德底线的碰触。青少年要识别网络的这些积极的作用,在参与广泛的讨论中认识社会,提升自我。这也是在我们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应该强调的一点,那就是告知青少年他们在网上不仅仅可以聊天,玩游戏,还可以做积极有意义的事。有时候青少年的不为,可能是因为不知道不理解,而不是不愿意不想做。

总之,青少年完全可以全面而正确的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在网络中提升自己的素养与知识、实现自己应有的价值。在网络的利与弊的较量中,能够主动的趋利避害,使网络成为自己的生活学习的好助手。

三、总结

网络媒介 第3篇

这一系列现象表明, 我国青少年深受社会不良流行文化的影响, 普遍缺乏基本的网络媒介素养知识。所以, 研究特点、寻找途径、确定方法, 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网络媒介文化的特征及其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1.网络的虚拟性与青少年“生活世界”的混淆

生活世界是指人生活所牵涉到的种种事物的总和, 包含着人和世界的所有实践关系, 是人对经验的认知、理解以及反映, 是人生存的环境和交往的基础。正如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所说:“生活世界的概念首先是作为理解过程的关系而引入进来的。进行交往活动的主体始终是在生活世界范围内相互理解的。他们的生活世界是由或多或少分散的, 但总是固定的、确实的背景构成。”[2]互联网的出现极大丰富了生活世界的内涵, 相应的, 人们接触与理解世界的方法与途径也有了全新的意义。网络已成为人类生活世界不可或缺少的部分, 网络所构成的生活空间及基于网络的社会交往已被学者认为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生活的世界”原本就包含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两个组成部分, 互联网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否定生活世界的内涵, 而是将虚拟生活及其方式显性化。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认为, “此在”的存在即“与他人共在”。与之相似, 当互联网作为现实和虚拟交互界面和场域时, 在虚拟生活中“此在”的存在是“在网络中与他人共在”。与此同时, 网络也使得生活世界的现实性与虚拟性发生明显的对峙, 这种对峙不仅凸显了两种生活的分歧, 同时也加强了两种生活的连接。恰当的连接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自己, 将“现实生活中的我”与“虚拟生活中的我”进行对比, 从而达到视界的、精神的、人格上的融合。

连接结果的另一个极端就是现实与虚拟的混淆。在这种情境下, 虚拟的“此在”被赋予了与现实中的“此在”相同的意义, 自我与游戏、现实与仿真的界限轻松地被混淆。现实可能仅仅是桌面上众多窗口中的一个, 而且并不是最好的那一个。在这样的虚拟情境中, 无数的无用信息以各种形式形成了众多注意力短时停留的驻点, 这些驻点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注意力的链条, 它会使得人类追求虚拟的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 也会令现实中的“此在”一步步远离预先制定的目标。

2.网络信息形态的视觉化与青少年语言文字能力的退化

网络环境中, 阅读内容的信息形态具有强烈的视觉化特征。到处充满了生动、直观的画面和丰富多彩的图像。这些非语言符号可以成为信息形态的主体, 而使语言符号被简化为附庸与注释。信息形态的视觉化拉近了内容与受众的距离。例如, 原作的复制品可以被大量制作, 并凭借网络强大的传播功能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信息形态的视觉化将信息从高度抽象的语言文字中剥离出来, 以生动、直观的影像来代替, 这种视觉化的形象与其所指的情境和事物具有直观上的高度相似, 受众对信息的接收直接通过视觉感受便能完成。[4]

这些不断闪现的视觉信息充斥了网络领域并延伸至现实世界。正处于语言学习期与逻辑思维发展期的青少年会渐渐习惯于面对不连贯的形象信息洪流, 而缺乏共同的语言与词汇来诠释、交流这些形象。片段的画面、图像与资料碎片会逐渐掩盖青少年的无知, 而其最直接的表现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语言表达能力降低以及提笔忘字的现象。

3.网络趋同化的选择与青少年个性的丧失

在传统的阅读行为中, 阅读的内容、时间、广度、深度、角度都与个人的情况密切相关, 在阅读行为的各个环节都显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3]而在网络媒介的阅读行为中, 阅读主体虽然看似具有自主选择权, 但是在阅读的内容、阅读方式以及由阅读行为产生的特定团体文化等方面却呈现出严重的同一化趋势, 阅读主体个性化特征也随着这一趋势逐渐消失。

在网络生活中, 文化产品的种类与数量是以往任何时代所不能比拟的。在虚拟空间中, 人们仅仅通过键盘、鼠标就可以迅速地在不同的界面与任务间切换。人们不仅可以选择内容、空间以及交流的方式, 甚至可以重新界定自己的身份与特征。

网络看似为每个阅读主体提供了充分自主的选择可能性, 但网络以及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与相关文化都是根源于高度发展的商品社会的消费文化, 所有的文化产品都植根于同一价值观体系, 都具有同样的审美标准。因此, 在这种基于消费文化的网络所提供的虚假的选择权的情境下, 无论阅读主体怎样选择, 最终选择的都是同一标准生产出的具有同样内涵、同样趣味的产品。即使在选择后的阅读过程中, 阅读者的阅读速度、阅读方式、阅读反应也不可避免地被操控。在看似自由轻松的选择下, 缺少主体意识的青少年似乎了解了一切, 但所有的选择都是在操纵者的引导下, 按照预先的设定从一个兴趣节点到另一个兴趣节点, 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 没有一样东西是在自己认知结构的基础上, 通过辨证的思考与丰富的想象获得的, 其结果必然是青少年阅读主体日益趋同化的选择和个性的消解与丧失。

4.网络的浅阅读行为与青少年想象力、创造力的消解

不同于使用印刷媒体, 网络中的受众更加倾向于浅阅读:阅读行为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或为了工作或为了考试, 选择相应的阅读内容。过度的功利性阅读不利于阅读主体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阅读主体主要进行简单的点击浏览, 悖离了传统印刷媒体阅读中对话交流的机制。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为了快速获取信息, 会采用速读等方法, 虽然高效地获取了信息, 但是摒弃了对细节的追求与阅读过程的思考。阅读的内容中会大量地出现图片、图像、视频等视觉形式, 而零散的文字只是作为说明。这使得阅读主体与阅读内容之间的距离感消失, 阅读主体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变得无关紧要。在这种浅阅读行为中, 青少年会快速地阅读、交流, 信息的占有与交换成为了主要目的。其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在应对信息爆炸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肤浅化、庸俗化, 使本应得到锻炼与发展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受到严重的压制, 直至消融。

网络媒介丰富了人类生活世界的内涵, 赋予了人类接触与理解世界的新途径与方法。但是, 其过度的、无节制的甚至别有用心的使用, 对于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 却又缺乏基本媒介素养的青少年负面影响极大。青少年所处的学校教育期能够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最好的环境。所以, 在这段黄金期内, 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应当形成合力, 为提升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而不懈地努力。

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提升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

网络媒介素养是指受众面对网络媒体信息时, 所具有的理解能力、选择能力、管理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理性的反应能力。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其认识网络媒介及其特征, 能够具有健康的网络行为, 建设性地使用网络资源, 利用网络资源完善自我, 并参与社会建设。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避免以下极端倾向: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简单化, 仅仅理解为网络基本概念与网络操作技能的教学, 这种倾向并没有触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过度强调对媒体的责难与挑剔, 这种倾向会加深媒介与受众间的鸿沟, 带来的是受众对媒体的否定与远离, 而不是理性地看待与使用。我们提倡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是“意识教育”、“认知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

“意识教育”就是要大众认识到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了解自己的网络媒介素养水平, 能够主动思考自己的网络行为, 意识到自己使用网络媒介时具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 能够主动地参与监督、管理与建设网络媒介。只有大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意识提高了,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地开展。

“认知教育”是要使青少年建立系统的网络媒介知识体系, 能够对网络媒介的性质、规律和功能有深刻的认识, 具备对网络媒介建设性使用的能力。具体包括网络媒介信息的编码与解码规则, 网络媒介产品的制作流程, 网络媒介的经营方式, 对网络媒介信息的搜索、筛选、评估、组织和使用的方法等。与此同时, 应注重加强青少年文化素养教育, 鼓励青少年多读书、多写作、勤思考、常实践, 尽可能地降低过度使用网络带来的诸如文字书写能力退化、文字阅读能力降低、想象力与创造力消解等负面影响。

“道德教育”是要提高青少年的网络媒介道德水平, 使其能够批判地看待网络媒介信息, 提高对网络媒介中负面信息的免疫力。进行“道德教育”, 首先要使青少年具备独立的媒介见解, 能够科学、理性地看待形形色色的网络流行文化、网络时尚, 并解读其背后的本质。同时, 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鼓励青少年尊崇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时代意义的价值观与美德, 追求高尚、正直的人格, 能够从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中汲取对自己及社会有益的部分。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行动, 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 不能仅仅依靠个别学校试点, 而是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深入开展, 由宏观的国家政策引导、制度规范, 到具体学校课程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教材开发, 使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从自发走向自为。

参考文献

[1]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1, (7) .

[2]张秉福.海德格尔基本本体论思想探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 .

[3]赵维森.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J].学术论坛, 2003, (3) .

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 第4篇

[关键词] 网络编辑 媒介素养 把关人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3-0033-04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广泛运用,新媒介如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孔不入。新媒介在深刻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逐渐打破人们惯有的媒介思维方式。在以开放、分享为特征的Web2.0新媒介环境下,不仅媒介信息来源呈现多元化、去中心化特征,而且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推送服务正成为新媒介信息服务的主流模式之一。同时,微博、博客、个人门户等自媒体的崛起以及媒介个人化趋势的加剧,都对网络编辑的职能和媒介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1 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特征

随着社会化元素的逐步增多,媒介正逐步跨入人本传媒时代[1]。在人本传媒的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定位、信息传播内容及信息传播模式等发生了一些根本性变化。

1.1 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众趋于融合

在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众的界限划分变得模糊,信息传播者与信息受众在互动过程中,悄然实现了传播中的角色换位,媒介角色定位被打破,传者即受者。美国《连线》(Wired )关于“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2]的论断深刻地揭示了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融合趋势。在新媒介环境中,除了信息传播者外,受众也在积极地参与信息的组织、生产和传播活动,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正在趋于融合。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生产和传播信息。同样,传播者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受众传递的信息。这种融合打破了传统媒介中传者与受者泾渭分明的角色划分,体现了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受合一的特点。

1.2 传播内容以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为中心

以满足受众需求为中心打造人性化媒介是数字时代传媒竞争发展的逻辑新起点[3]。在新媒介环境下,受众与媒介都具有良好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其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以网络媒体为例,如何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服务,进而提高受众黏性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媒介内容选择从以传播者为中心走向以受众个性化需求为中心,受众的偏好不仅决定着媒介的内容与方向,而且产生决定性影响。可以说,网络媒体受众的流失与否完全取决于媒体能否生产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商品”[4]。也因此,个性化需求定制、即时信息推送等以受众个性化需求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方式,逐渐成为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主流模式。

1.3 信息传播模式强调双向互动

与传统媒介的单向传播模式不同,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具有双向互动的传播特征。一方面,以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双向互动传播提供了技术保障。另一方面,新媒体在传播模式上以人际传播的相互作用、双向传播以及传播者与受众的依存关系为基础,在传递信息时实现了传播者和受众的双向互动[5]。如今,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在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还会开展“热评热议”、“热点调查”以及“互动分享”等互动活动。通过互动,受众可以向媒介表达自身观点,媒介可以了解受众看法,从而实现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传播。

2 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的职能定位

新的媒介环境特点,使网络编辑不再仅仅是“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编辑,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信息发布,并且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的工作人员”[6],他们作为“把关人”的职能将发生新变化。

2.1 从信息持有者向信息管理者转变

在新媒介环境下,海量信息资源的获取、传播和利用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由微博等社交网站提供的“碎片化信息”更是让用户无所适从。虽然用户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但效果大多不如人意。用户在面对海量、无法处理的信息时,需要专业、可信赖的媒介管理者的帮助。以网络新闻报道为例,新媒介环境下各种不确定信息四处流传,使得用户无法迅速、准确地识别和掌握新闻内容,这就需要网络编辑对相关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以帮助用户准确地获取和利用新闻内容。也就是说,在新媒介环境下,作为海量信息拥有者的网络编辑需要成为信息资源管理者,对信息内容进行甄别、筛选、加工、整合和归纳,以便于用户利用。

2.2 从信息规模化加工者向个性化加工者转变

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认为“把关”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优化的过程。在新媒介环境下,虽然网络编辑的策划、采编、修改、排版和发布等基本职能没有改变,但工作的重点或重心却在发生转变。为了满足新媒介环境下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网络编辑逐渐由内容规模化加工者转变为信息个性化加工者。网络编辑的信息服务理念从“传播者想传播什么,受众被动接受”向“受众需要什么,传播者为其提供服务”[7]转变。他们不再强调主观意图或网站定位,而是更多地从受众角度出发对信息进行筛选和优化,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因此,走进“人人小站”、新浪“微群”等用户圈子,与用户互动并了解用户个性化需求,进而提供专业化信息加工服务是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必须完成的职能转变。

2.3 从信息整合者向用户整合者转变

在传统媒介环境中,编辑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对信息的加工和整合上,以便于信息的传播与获取。如今,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和新媒体的发展需要,网络编辑的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对用户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对用户进行分类和整合来确定不同的用户群体偏好,使之成为媒体的独特资源,以期获得更多的用户价值。有分析认为,一个脸书(Facebook)粉丝的平均价值高达136.38美元左右[8],可见用户价值的昂贵。因此,在新媒介环境下,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发现和聚类不同的用户群体,为其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以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是网络编辑必须完成的另一个职能转变。

nlc202309030040

3 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新要求

从受众角度看,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9]。从媒体工作者的角度看,媒介素养包括媒体工作者的信息利用能力、技术能力和媒介管理能力三个层面。面对竞争激烈的新媒介环境,网络编辑必须提升信息利用和管理能力。

3.1 网络编辑应提高政治和审美意识

互联网的开放模式以及网络舆论言论主体的多元化特点,在丰富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也让庸俗炒作和网络谣言变得层出不穷。庸俗炒作和网络谣言的泛滥不仅造成媒体公信力的下降,而且造成整个社会网络文明价值的缺失。在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必须提高政治意识和审美意识,强化信息分析和利用能力。一方面,作为新模式下的“把关人”,网络编辑应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议程设置、专题报道等形式向受众传递高尚的社会价值观,以引起受众共鸣,提升整个社会的网络文明价值。另一方面,网络编辑在新媒介环境下应提高审美意识,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媒介内容,提高受众的信息辨别和分析能力,引导受众对格调低下的网络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进而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和媒介公信力。

3.2 网络编辑应提高媒介技术应用能力

语义出版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媒介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在推动媒介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对网络编辑的媒介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与传统编辑工作相比,新媒介环境下的网络编辑工作具有超链接、数字化以及交互性等技术特点;另一方面,媒介技术在媒介形象塑造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10]。如果网络编辑无法熟练地应用新媒介技术,不仅会给信息内容的深度加工和整合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困扰,而且会阻碍媒介形象和影响力的提升。因此,对网络编辑来说,在熟悉和了解媒介技术发展现状的同时,还要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媒介技术的应用能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媒介技术平台的操作者和运营者。

3.3 网络编辑应提高媒介经营管理能力

网络编辑的媒介经营能力,主要表现为做好频道或栏目推介,不断扩大频道或栏目的影响力[11]。在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仅仅具备采、编、写等基本媒介经营管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媒介策划与运营、媒介内外部资源整合等媒介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也必不可少。一方面,网络编辑要树立用户至上意识,精准把握用户需求,通过专题策划、在线互动等方式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与互动,提高用户满意度。另一方面,网络编辑要加强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通过合作推广、协同营销等措施进行媒介推广,提高媒介的影响力。总之,网络编辑只有全面提升媒介素养,切实承担和履行作为一个网络信息“把关人”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 网络编辑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4.1 坚持网络编辑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原则

媒介自律实际上是媒体操作者的一种自觉行为,是基于对自己使命的一种认识,它可以使媒介良性、自觉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的不良信息泛滥现象仍然存在,并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小的危害。因此,网络编辑在新媒介环境中应加强自我约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网络编辑应多一些独立思考、少一点偏激冲动,多一些理性判断、少一点盲从轻信,将客观、准确的信息内容传播给用户,从而为用户提供最优服务。

除了自律,要让网络编辑更好地发挥“把关人”作用,自觉履行其社会职能,他律同样重要。立法机构、司法机关、互联网管理部门完善法规、加强监管,是更为有效、也更为根本的“谣言粉碎机”[12]。因此,制定详细、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网络编辑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和监督,是提高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自律与他律辩证统一关系表明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理想的契合。因此,在网络编辑媒介素养提升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原则。

4.2 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原则

在媒介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媒介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从国内现有网络编辑教育与培训体系来看,要提高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必须坚持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原则。在职业教育方面,政府应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开设网络编辑相关专业,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全面提高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满足媒介产业发展的需要。

在职业培训方面,行业管理部门、媒介企业及职业培训机构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培训。具体来说,要通过文化、道德、法律、职业和安全保障等知识的培训提高网络编辑的基本素养,通过技术理论、专业技能和技术实习等职业技术的培训提高网络编辑的技术素养,通过经济、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网络编辑的媒介经营管理素养。在培训方式上,要短、中、长期培训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培训相结合。

4.3 坚持职业资格考试与职业准入相结合原则

虽然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自2005年起就开始实施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考试,并将网络编辑资格划分为网络编辑员、助理网络编辑师、网络编辑师和高级网络编辑师四个等级分别加以认证,但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从总体上看并没有实现质变。分析其原因,相关政策缺失、职业资格考试与准入脱节等是主要因素。为此,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准入政策和制度的出台力度,从法律和制度角度规范行业准入,提高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另一方面,要坚持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准入相结合原则,通过二者的结合规范网络编辑就业市场,保证网络编辑从业人员的质量,从而从总体上提升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加大网络编辑职业准入制度的执行和执法力度,也是提高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关键。

总之,网络编辑一方面要勇于承担作为传媒人应有的责任,切实履行作为网络信息“把关人”的义务,为媒介产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网络编辑要在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媒介环境中自觉提升媒介素养,以满足媒介产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 第5篇

摘 要:网络媒介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日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本文通过一些真实的调查数据,弄清了网络媒介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具体分析了网络媒介对思想品德状况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的形成原因,提出了一些干预对策。

关键词:网络媒介;大学生;影响;对策

自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世界就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络的发展速度更是日新月异。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越来越多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对广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中国1700万在校大学生中,95%以上都是网民。调查显示,对于了解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大学生的选择依次是:听广播(59.6%)、看电视(24.3%)、朋友之间交流(12.3%)、报刊杂志(2.2%)、形势政策课(0.5%)、互联网络(0.2%)。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时事的主要渠道,排在第一位的是“国内新闻媒体”(84.6%);对于“三个代表”思想的了解渠道,也有66.6%的学生是“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学习”。对于业余时间(暑期及双休日)的支配方式,排在第一位的是与朋友交往(82.3%),同时也有0.4%学生选择“网上聊天”。对于上网的目的,有65.4%的学生是为了“获取信息”。尽管从表面上看,关于网络的选择数字不大,但与朋友之间的交流却占了相当比例,其中不乏网民,而且交流的话题与信息来自于网络的不在少数。因此,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

1、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

(1)信息技术的共享性使文华作为无形的资产扩散到各地,使每个网民受益,达到“文化增值”的作用,也显示了文化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大学生创新知识和探究未知的信心,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摆脱了知识的权威的从众心理,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2)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越来越认为,虽然他们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但却是依靠征服信息获得教育和知识的,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就会成为一种趋势,表现在自主选课、自主参加考试、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等,更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

(3)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如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的回答:网络的使用会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占35%,网络的使用会降低社会道德水平占10%。这个结果表明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并且是主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2、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负面影响

(1)多元网络文化和网络的虚拟性环境容易诱发大学生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膨胀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形成时期,长期接触网络,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混乱和动荡,容易受网上内容的隐含的意识形态影响。网络创造的“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确实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但无国界的网络环境使越来越多的青年淡化了对祖国的归属感。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网络环境固有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逾越现行道德行为规范的可乘之机,现在就有少数大学生利用网络肆无忌惮地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挑战现有政治权威,甚至从事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政治活动,影响了社会生活的稳定。不少大学生就是从网上学会了说谎,并以说谎为乐事。大学生在网上经常这样缺乏责任感、不诚实,极不利于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势必降低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应对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的对策

提高对信息的利用和判断,创造性运用和开发信息。努力提高大学生媒介使用技能,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媒介使用指南,帮助学生掌握驾驭信息的技能,善于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环境中捕捉有用信息,利用和发展信息;树立良好的信息识别意识,开阔视野;善于对信息及其来源进行评价,倡导并培养他们在信息活动中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善于获取信息,处理、加工、整理、生产、运用和存贮信息,整合和开发信息。

网络媒介 第6篇

摘要:网络媒介上升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媒介之后,位居霸主地位的电视媒介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介质特点和功能定位。网络媒介主流化导致的最突出矛盾是信息泛滥,它促使大众传播系统中的电视媒介由原来追求信息容量和速度,转变为以提供确切有效的解释性信息为主,而实现这种转变的前提就是重新设置作为信息载体的频道时空。

关键词:网络媒介 电视时空 电视栏目 化零为整

一种新生媒介的产生对旧有媒介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哪一种传播媒介较网络媒介的影响更直接、更深刻。它不仅迫使传媒市场重新洗牌,而且引发传媒格局以及传统媒体的生存方式发生骤变。一直位居霸主地位的电视媒介受其冲击,受众大量流失,霸主地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于是,借助网络媒介的力量,增加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和传受之间的互动性,缩小和网络媒介的差距,成为电视媒介弥补自身缺陷、维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策略。但应该看到的是,媒介之间的“融合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合是为了更好的分”①。各种媒介包括电视媒介,必须通过彰显自己的个性,重新认识自己的本体优势,才能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保障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任何事物包括媒介都由空间和时间组成,媒介之间的差异,归根结底是由媒介时空差异带来的。前者决定传播的速度,即时效性,后者决定媒介的信息容量和信息呈现方式。那么,网络媒介对电视媒介构成威胁主要是空间还是时间因素,电视媒介该如何凸显自己的时空特点才能应对网络的挑战,这些均是网络时代电视媒介获得竞争优势、保障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有限空间成为电视媒介的优势

如果将媒介时间理解为信息传播的速度,空间理解为媒介信息的容量,那么网络与电视媒介最大的差异毫无疑问应该是在媒介空间上。因为随着电视直播技术的常态化,电视传播的速度和网络媒介相比,已经不分伯仲。但空间的情形却大不相同。网络空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无限性,人们永远无法触摸到网络空间的尽头,难以判断它到底要伸展到何处。因为无限,从媒介机构到普通受众可以随时随地任意借助网络传播信息,于是,它就拥有了海量信息及传播的低门槛、双向性等传播特点,而这些正是它超越电视媒介的优势所在。而电视媒介的空间显然是有限的。就整体而言,电视媒介由频道组成,由于成本及收视方式等因素的限制,电视频道数量是有限的;就频道自身看,电视媒介的最突出特点是由时间代替空间,每天24小时的空间容量,是电视频道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注定了电视媒介难以像网络媒介那样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交互性和大信息量,因而空间有限也就成了电视媒介的一大缺憾。

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孤立存在的。整个大众传播系统是动态平衡、相互转化的有机体,每种媒介的优劣势在整个系统中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依据系统内部状况及社会对媒介的需求,分工互助,不断转化。无限空间之于网络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使网络媒介拥有了其他媒介无法企及的竞争力,但同时也导致了信息的过度传播和泛滥,让受众普遍置身于信息选择、认知的困惑和焦虑之中。目前人们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在传媒领域中,整个世界面临的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已不再是信息匮乏的问题,而是如何解决信息过度传播、减少收集信息所花费的成本,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问题。

为了解除因信息过剩给受众带来的选择的困惑,人们首先想到通过加大对网络的监控力度来实现。但是对于网络这样一种无边界的传播媒介,无论如何加强控制,因其时空的无限性无法改变,因而信息过度传播的状态,不可能由网络媒介自己去改变。这就需要传媒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媒介承担起弥补网络传播负面效应的作用。作为普及程度和使用率最高的电视媒介,不可避免地要担此重任。

电视空间的有限性为其担此重任奠定了基础。空间有限意味着媒介本身具有比较强的可控制性,意味着它能够做到让信息的传播更集中、更有序。因为,空间有限决定了电视媒介的信息传播不可能随心所欲,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整合,这无形中就增强了信息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这在整个大众传播系统内,无疑可以起到对信息泛滥现象的弥补、矫正作用。

应该指出的是,人们一向把电视传播的这一特点当做电视媒介的局限看待,因为这种控制性的信息传播状态本质上是将受众放在了被动接受的位置上,有悖于一直以来所倡导的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这里姑且不论“受众中心”是否就是大众传播所要遵循的绝对原则,就现实境况而言,由于信息的真假难辨、无量无尽已成为大众传媒面临的主要矛盾,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已经由“量”转向“质”,因此,电视媒介所传播的经过多重选择的具有权威性的信息,恰恰是合乎现代受众所需要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麦库姆斯在《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中就指出,“受众有需要引导的需求”。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他的《逃避自由》一书中认为这是现代社会人类无法摆脱的悖论性境遇:自由固然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是当整个社会陷入混乱无序状态,人的认知能力受到挑战时,个体心灵会不由自主地由最初的渴望自由转为逃避自由,即期望通过归依某种新的权威、新的秩序,来改变无所适从的状态,从而获得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弗洛姆认为,这虽然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但是迄今为止人类尚无法规避。因此,网络时代,空间有限反倒成为电视媒介为大众提供有效性和确定性信息的基本物质条件。

化零为整,整合媒介时间

空间有限为媒体做到信息的有序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有限空间必然会成为有序空间。电视媒介的运行是以频道为单位的,而电视栏目则是电视频道的基本单元,它把频道原本完整的线性时间分割成若干段落,每个时段具有不同的功能,形成通常所说的频道栏目化。栏目化的目的是要建构一种秩序、呈现一种规律,以便于受众选择、把握。但如果栏目设置过多,频道时间分割得过于零碎,就会打破原本完整、有序的线性时空,使之成为零散的时间片断组合,从而导致频道呈现凌乱无序的状态,消解栏目化建构起的播出规律。综观电视媒介的发展轨迹,它的确处于这种状态,为了追求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容量,电视频道的基本发展趋势是:栏目日趋丰富多样,由最初的几个变成了十几个、几十个;快节奏、大信息量一直是设置电视栏目遵循的基本原则。一直以来,电视被公认为是一种碎片化、无深度的娱乐媒介,②正是这种零散化的时间状态使受众不易接受。

如果说在网络媒介诞生之前,电视将媒介时间碎片化是为了满足受众对信息的丰富、多样的需求,凸显其在传统报媒面前的优势的话,那么网络媒介诞生之后,电视媒介刻意追求的这种功能和优势显然已被网络媒介轻而易举地取代,电视媒介无论怎样切割时间,提升信息更替的节奏,在信息容量上都已经无法和网络抗衡。这意味着电视媒介以往为追求信息容量而采取的化整为零的时间(空间)运行策略必须随之改变。改变的方式则是化零为整,通过整合媒介时间,营造电视频道的整体感和秩序感,让受众对电视时间和所传播的信息产生一种可把控性,从而形成媒介依赖。

应该说明的是,化零为整不是仅仅在形式上体现为以大板块取代零碎小栏目,而是要求在栏目之间改变以往那种支离破碎、各自为政,不考虑逻辑关系和关联度的状态,使整个频道的内容形成既丰富又统一,具有整体感、连续性的状态,以便于受众把握、认知。

目前,这种整合意识、大板块概念已经在不少电视频道的节目布局中体现出来。央视经济频道早在就确立了大板块结构理念;浙江经视作为近年来在浙江地区认可度较高的一个地方频道,其非常突出的一个特色就是节目布局的集群化。所谓集群化,就是强化每一类节目的浓度和各类节目之间的关联度,使栏目之间在内涵逻辑上具有黏合性。浙江经视将整个频道节目划分成了“新闻节目集群”、“财经节目集群”、“高端节目集群”、“生活节目集群”、“大型活动集群”等7个集群。7个节目集群不仅定位明确,而且让受众对整个频道的内容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节目布局上,也遵循集群化的原则,加强了各集群内部节目间的.关联度。以晚间节目为例:8点30分到11点30分3个小时是最能体现经视频道定位的核心时段,这一时段主要由4个栏目构成:8点30分到9点25分是《经视新闻》;9点25分是《经视说法》;10点开始是《Hello Money》(是一档风格轻松诙谐经济类的话题节目),10点30分是《新闻深呼吸》,11点是《理财大赢家》。4个栏目不仅都和经济问题相关,而且呈现出由浅入深,由新闻资讯到深度服务的递进趋势。这种整合意识,加大了经济类节目的浓度,强化了受众对频道定位和风格的认知度,便于受众选择接受,形成忠诚度。

拓展媒介的空间深度

任何一则媒介信息都依托相应的媒介空间而存在,在二维层面上它所占据的空间都是有限的。但任何信息其实都可以视为三维存在,这第三个维度就是信息开掘的深度,在这个意义上,深度应该是无限的。整合媒介空间,通过化零为整的方式,固然可以让受众对整个频道信息产生秩序感、可掌控感,但大板块运行如果仅仅等于简单的合并同类项,节目内部不能形成有机体,也很难对受众产生持久的黏合力。因为频繁的信息中断、更替、起始,等于给了受众重新选择、离席的契机。但若是能够通过开掘信息的前因后果,阐明事情的来龙去脉,使信息与信息之间形成连绵的递进感,就能使一个较长的时间单元对受众产生吸附力。这种对因果关系或者事件进程的连续关注,就是这里所说的对空间深度的开掘。毋庸讳言,这种深度追求,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深度报道模式。

众所周知,深度报道模式起源于报纸,电视媒介诞生之后,它被视为最能体现报媒介质优势的信息传播模式(电视则被认为更适合传播“短平快”的信息)。但今天看来,与其说深度报道方式是报纸媒介的专利,不如说它的产生与盛行更多地取决于现实境况。我们知道,世界大众报刊诞生于19世纪30年代,而深度报道的大规模出现和盛行则是在一个世纪之后,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社会经济危机爆发之际。危机四伏的社会状况、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迫切需要媒体对社会状况、经济形势作出解释和判断,对受众给予理性的引导。深度报道方式正是在这种社会需求下产生的。这就是说,深度报道存在的真正土壤是特定的社会境况和受众需求。

历史往往会有惊人的相似。如前所述,网络升级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媒介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信息的过度传播加剧了受众的认知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求大众传媒系统中最具权威性的电视媒介除了既定的娱乐功能外,不能仅仅充当信息传播的平台,必须承担起帮助受众鉴别信息、认知社会、厘清现实、释疑解惑的重任,而这正是深度报道才能实现的目标。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看到,近年来,除了电视剧和综艺娱乐节目外,深度报道已经成为电视媒体主导性的节目形态,遍布荧屏的谈话类、讲述类、调查类节目,本质上都是在对信息进行深度开掘。

媒介即讯息,但是更多时候,媒介的功能和属性取决于现实需要和媒介系统的整体状况。由于网络传播更加便捷、随意和个人化,促使原本的伴随式媒介电视,变成了受众有目的、有指向、理性化使用的对象。这种理性化的使用心理,也要求电视媒介改变原来的无深度状态,使平面的电视时空得到深度拓展。

注 释:

①彭兰:《媒介融合的“合”与“分”》,《新闻与写作》,(9)。

上一篇: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400字下一篇:大学生期末考试作弊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