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班学习心得

2024-08-21

名师班学习心得(精选13篇)

名师班学习心得 第1篇

郭柏春传授说:“西席是全部职业当中条理最高、风险最高也是具有最高典范性的职业,西席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在,学养还是修养,性格还是状态(生理)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本身的门生,具有深、广、远的特点;在教诲讲授进程中,西席的精力对讲授进程和门生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西席的精力还对社会有着直接、间接的影响作用.........”等等。从中意会到,西席的职业精力对门生的学习结果是最具影响力的。以是,作为新时期的西席,要践行师德范例,显现品德魅力。

新时期,新型师生干系,对西席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育人”是师德的终极目标。颠末这次培训,我开始真正明白了育人的寄义。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间,提示他,由于学习毕竟是孩子本身的事,他没做好,盼望得到老师的资助;当讲堂秩序紊乱的时间,不要对孩子大喊小叫,我们应该就讲授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反思本身,及时调解讲授要领,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间,包涵他,帮他找出缘故起因,促使他定时完成,使孩子充实体验完成作业的乐成感;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耐烦一点,观察清楚事变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题目,对症下药地去跟孩子交谈,帮他认识本身的错误,这才华到达我们育人的目标。西席只有在促进门生全面生长上下韶光,当好人师,为门生树立榜样,才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统为了门生” 。在教诲事变中,西席的品德魅力对门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西席的品德魅力泉源广博的学识、出色的讲堂。在这方面我感触颇深,作为西席在讲堂上留意与门生的交换碰撞,老师不但要讲授知识,还要启示门生聪明,睁开互动研讨,开辟创新头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品德是西席的最高学位。

都说“教诲是一把双刃剑,假如西席缺乏创造性,而只会照本宣科,那么孩子的创造性就会被抹杀在创新的摇篮里”。但是怎样做才算有创新呢?苑传授的讲座引发了我在这方面的深深地思考。“创新包罗了很广的意思。选择没有人做过或没有人在做的课题是创新,用新的要领或重新的角度做别人做过的课题也是创新;选择别人做过却未能办理大概未能完全办理的题目是创新,将别人的研究结果用于办理本身新发明的题目或用于新的范畴也是创新。”对付一线西席来说,从理论研究中提出新论点、新发明或新的见解是创新,在讲授实践中,发明新要领也是创新。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明白,教诲讲授的理论和履历是必要不绝更新、积聚和总结的。在实际事变中,要勤于学习、善于发明题目,用理论引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和升华,探索出一套得当门生的新要领,也是“创新”啊。

作为西席,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极重的,面对云云庞大的改造,我们要做什么?我以为我们要更新见解,要敢于冲破传统讲授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统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作育“成人”。

正由于西席职业的特别性,西席不但要用本身的聪明去启示门生的聪明,还要用本身的品德去塑造门生的品德。以是西席要更明白宣泄本身的不良感情,学会缓解本身的压力。西席只有具备了精良的生理素质,才华有效地优化教诲讲授的生理环境,使门生在教诲讲授进程中,产生积极的心态。这不但能进步门生的学习服从,更有助于促进门生形成精良的本性生理品格,从而进步教诲讲授的团体效益。

王金玄门授《心灵的艺术》专题讲座,让我们更好地明白了生理康健方面的知识,同时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西席的生理康健的紧张性。颠末培训,我以为西席要拥有康健的生理素质,跟本身对职业的态度有很大的干系。假如西席可以或许明白享受教诲事变的进程,认识到西席的职责不但是传授知识,同时也是育人的进程,引导门生快乐康健生长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以为如许才华更轻易拥有康健而积极的心态。在生存和讲授事变中善于自我调适,给本身一个公道的定位,自尽其力,淡泊自定,问心无愧,富于感情又不乏理智,从而拥有一个调和的教诲讲授环境。我以为作为一名老师赐与远比担当幸福。这个天下上有什么比“赐与”更幸福的事变呢。赐与的进程是快乐的,门生的幸福就是本身的幸福,提拔别人的同时提拔本身。认真地做一座让门生乐成通往精美将来的“桥”,严谨地做一艘载着门生顺遂到达美丽彼岸的船,执著地做一条让门生康健行走的路,何乐不为?我们只有明白教诲进程是快乐的,才华刚强本身的信心,作育出我们民族的栋梁之材,才华无愧于“民族魂”的称呼,才华做一个太阳底下幸福的西席。

名师班学习心得 第2篇

闫德明教授说:“教师是所有职业当中层次最高、风险最高也是具有最高典范性的职业,教师无论从内在还是外在,学养还是修养,性格还是状态(心理)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精神对教学过程和学生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教师的精神还对社会有着直接、间接的影响作用......”等等。从中领悟到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是新时期的教育理念。经过这次培训,我开始真正理解了育人的含义。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为突破,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事业是一项灌溉的事业,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是一条流动的溪,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只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广阔的智力背景,才能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创造的激情和活力,在教育教学中能灵感泉涌。教育事业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的性质与特点要求教师应具有相当程度的职业敏感,应跟随着时代奋力前进。

新课程为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为各种教学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同时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可以说,现在倡导教师形成教学风格比以往任何时候意义都大,也比任何时候的可能性都更大。闫教授的讲座《如何形成我的教学风格》引发了我在这方面的深深地思考。风格不是少数名师的专利,而应是所有教师共同的追求,因为风格具有相对性,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事实上,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有一定的教学特色,问题是,其特点还不清晰,其特色还不鲜明,对教学风格的追求还不自觉。如果我们所有的教师都有追求教学风格的强烈意识和扎实的行动,教学的未来是辉煌的,未来的教学是成功的。

柏拉图说过:一个民族只有最优秀的人才有资格做教师。我们何等有幸做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当谨记自己的光荣与使命——虽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朝着更加完美的自我出发,加强自身的修为,做一个坚守内心、甘于奉献并有所作为的人。

罗易老师的《散谈教师的修为》专题讲座,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同时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经过培训,我认为教师要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跟自己对职业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懂得享受教育工作的过程,认识到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同时也是育人的过程,引导学生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觉得这样才能更容易拥有健康而积极的心态。在生活和教学工作中善于自我调适,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自尽其力,淡泊自定,问心无愧,富于情感又不乏理智,从而拥有一个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给予远比接受幸福。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比“给予”更幸福的事情呢。给予的过程是快乐的,学生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提升别人的同时提升自己。认真地做一座让学生成功通往美好未来的“桥”,严谨地做一艘载着学生顺利到达美丽彼岸的船,执著地做一条让学生健康行走的路,何乐不为?我们只有懂得教育过程是快乐的,才能坚定自己的信念,培养出我们民族的栋梁之材,才能无愧于“民族魂”的称号,才能做一个太阳底下幸福的教师。

名师班学习心得 第3篇

摘要:<正>一、病理点穴班稀世疗法,寅谷所创,治根走根,一次见效,断病定位,他人治不了的病,你可治根。病理点穴擅治百病,如骨质增生一次骨化,你必须学会见到此物,只有寅谷学员学到此技,世人不知,X线可查。前列腺炎,阳瘿一次治愈,痛风疗效神奇,愈后不忌口,找到痛风物,肠梗阻、肠麻痹一次可愈.痔疮简单,耳鸣3—15天愈,顽固失眠当晚可睡3—5小时。学会病理点穴可治疗上百种病症。适应症:心肌梗死、面瘫、半身不遂、脑栓塞、脑外伤、白癜风、斑秃、牛皮癣、面

如何向名师学习 第4篇

一、 在“描红”中感受名师的教学态度

纵观名师,虽然他们的课堂各具特色,但透视其中,他们无一例外地做到了“眼中有生”、“心中有生”,为学生生命成长而教。名师们的课堂都能直面学生的生命存在,尊重学生的生命差异,都在用自己的教育行为开启学生的生命智慧,丰满学生的生命价值。不论教学内容如何变换,他们都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起点与归宿,教学环节的设计、评价语言的运用、课堂意外的处理,无不处处体现“以生为本,以爱育人”。因为他们眼中有了“生”,心中有了“生”,他们的教学张扬着生命活力。反之,没有对眼前学生的充分认知与尊重,单一的模仿是毫无意义的。因而对名师课堂的“描红”,起步不是循规蹈矩地搬用完整的教学设计,而是用心去感受名师们课堂教学背后所蕴含着的教学态度与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关注学生的学习力、思考力、合作力,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并鼓励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在学习实践中努力为学生积累经验,打开思路,获取收益,充实生命。

二、 在“仿形”中借鉴名师的教学特色

名师们的课堂环环相扣,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我们常常会被其精妙的设计所折服。学习名师就是要善于“仿形”,借鉴不同名师的教学特色,领悟他们设计的思路与初衷,钻研他们设计的匠心所在,从深层次去发现他们存在的共性和差异,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学的结构和走向,提炼出每节课的价值,从而借助名师课堂实例实现由“描”到“仿”的过渡。

1.“仿”名师教学的激情

课堂教学有了激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双向互动。有了激情,学生才会乐于倾听,勤于思考,敢于言说。名师们的课堂总是充满激情。教学中,当学名师们依据不同文本的感情类型营造出的充满激情的课堂,或清风拂面,或壮怀激烈,或泉水叮咚,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滋润他们的情思,启迪他们的心智,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激情融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也就注入了生命活力,更加魅力四射。

2.“仿”名师教学的精致

名师的课堂不求纷繁复杂、包罗万象,只为聚焦核心,做足功夫。不同的名师在教学中都有其特色的课堂组织结构和文本处理技巧。一线教师要在钻研他们的教学实录时吸收其精髓,如薛法根老师的版块教学模式、孙双金老师的启情益智教学特色。既要注重揣摩名师教学整体的精神所在,也要关注各个环节设计得巧妙不同。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学习名师在课堂导入处重兴趣、在拓展延伸时重需要、在合理取舍中重关键的做法。学习他们善于把基础做扎实、把简单做精彩、把体会做深刻、把空白做丰富、把平淡做新奇。学习他们不求形像重在神似,如此方能实现精致课堂的生成。

3.“仿”名师教学的灵动

这里的灵动是一种智慧、一种活跃、一种创新。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师生的思维都能在创新的教学形式中活跃起来。如薛法根老师教学《哪吒闹海》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叙述哪吒闹海的经过,可谓是教学灵动的典范。仿名师的灵动就在于学会通过富有智慧的设计和举重若轻的启发使学生聪慧起来,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要学习名师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中灵动张扬,让学生的创新在课堂中灵动闪现,让学生的自主在课堂中灵动存在。

4.“仿”名师教学的扎实

名师教学特别强调“扎实”,始终不放松词句教学,不离开理解与表达,让字、词、句、段的学习情趣扎实地生成于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仿名师的课堂就要做到书声朗朗读得扎实,着力于读,重视不同方法、不同层次的读,以弹奏起语文课堂的情感乐章。做到学词赏文品得扎实,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赏读、推敲,激活学生的内在体验,引起情感共鸣,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到随文练笔写得扎实,在文本的空白处、在语言的共鸣处、在主题的升华处,不求字数多少,可以是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关键在于学生用这样的形式来触摸语言、内化语言,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素养。

三、 在“创新”中传递名师的教学价值

齐白石老人曾告诫弟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亡。”学习名师也当如此。名师的课堂是我们一线教师学习的摹本,在经历一系列“描红”与“仿形”后,我们最终要借助于名师的风格创新课堂,实现自我特色与风格的形成。

河北高级名师班学习心得一 第5篇

张永军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第八中学

11月10日,乘2002次动车来北京,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国培河北省名师高级研修班。11月11日上午,乘大巴与47位学院赴北师大新图书馆三层学术报告厅聆听开班典礼和顾老的讲座,感受颇深。

心得一:痴迷于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的北师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前身中国语言文学系,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文系之一。一个世纪以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英才,为中文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先有鲁迅、吴承仕、余嘉锡、钱玄同、沈兼士、黎锦熙、许寿裳、杨树达、刘半农、刘盼遂、谭丕模、穆木天、沈从文、顾随、黄药眠、钟敬文、李何林、陆宗达、萧璋、李长之、叶丁易、启功、俞敏等先贤会通开新,炳耀学界;再有杨敏如、郭预衡、辛志贤、聂石樵、浦漫汀、伍铁平、匡兴、邓魁英、史锡尧、谭得伶、郭志刚、韩兆琦、陈惇、张俊、程正民等后继骞翮远翥,弘文励教;而今,以童庆炳教授、王宁教授为领军的全院教师开拓进取,稳健求实。几代人薪火相传,既坚守学术家园,又保持现实关怀,既传承文化传统,又融汇西学新知,积极担当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大任,构筑起北京师范大学中文学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作为县级教研员能身处文化氛围如此浓厚的北师大文学院聆听国内顶尖大师的讲座,幸甚至哉!尤其是作为当代知名教育家的顾老,84岁鹤发童颜的他依然活跃在讲坛,刚过不惑之年的我又怎能懈怠呢?

心得

二、震惊于高素质高水平的学友们。

开班典礼上,两位学员代表的发言精彩惊艳。沈阳教研员张莲双的三个关键词“感动——感谢——感想”情真意切,承德语文老师叶海英的发言精彩纷呈。是啊!出来是受训者,回去是培训者。作为名师培训班的一员,任重而道远。一天下来,认识了正定中学的霍文明主任,辛集中学的路永青主任,正定子龙小学的王艳芳老师,石家庄一中的张雪梅老师,邢台威县一中的赵国增主任,吴桥新兴路小学的冯国丽老师。他们的学识、见识、言行让我汗颜。近朱者赤,期盼20天的相处能让我也沾染上这些名师的一些灵光!

心得

三、通过学习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形成根源及缓解对策。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叫教师的职业倦怠,也知道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表现:

(一)长期的情绪上的倦怠感。

(二)人格的解体。

(三)较低的成就感。同时知道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有:

(一)个体方面;

(二)教学方面;

(三)社会方面。了解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包括:

(一)社会方面的根源;

(二)组织方面的根源;

(三)个人背景方面的根源;

(四)学生与教学情境。

同时解了一些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以教师发展阶段论透视教师职业倦怠,给处于倦怠期的教师以支援与协助。

(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良性支援机制。

(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教师职业持合理期望。

(四)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通过心理疗法缓解压力。尤其我想要讲的是学校的领导层应该正确认识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对待本校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地开展。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几个有效途径。这包括从自己的反思中去进行提高;与同事的合作中去进行提高;在与学生的交流与学习中去得到提高。

顾老名言:掌握无定式的复杂思维方式(创造性、批判性)和工作方式(沟通、合作),这些能力都是计算机无法轻易代替的。——《来自世界的报告》

名师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第6篇

2017年10月15日到18日,为期4天的培训对我来说受益匪浅,专家、教授和老师精彩的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让人听了耳目一新,高超的生态课堂教学技巧和智慧课堂驾驭能力更让人叹为观止,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现略谈几点感受:

一、与时俱进,做创新型的教师。无论是专家教授们的课堂教学,还是知识讲座,无不体现出教育思想的“新”,对新课程标准研究的“细”,对新课程教材吃的“透”,对教育的主体——学生,研究的“精”的一系列要素。阐述了教学不是简单的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而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活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正如赵义泉教授所说为智慧而教,没有智慧的课堂就不是成功的课堂。他认为“智慧”是一种教学思想,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应该大力提倡和推行。

二、苦练内功,做学习型的教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教师这一特殊的专业技术岗位,在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伟大使命面前,要具备源源不断的活水,就需要坚持不懈的去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给自己充电,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水平,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理念等,是当一名教师起码的素质,还如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儿童心理的研究、课堂驾驭能力„„,这些综合素质的提高,就需要教师自身去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总结→再提高。

三、业精于勤,做研究型的教师。专题讲座的教师,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勤于钻研。如长春市南关区西五小学教师汪晓薇的低年级语文《青蛙写诗》和《妈妈的爱》说课时,她在课堂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关注儿童思维与成人思维的差异,关注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潜心研究学生学习的动机,他说“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教学以讲授为中心”要转变为“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中心”。通过教学案例,列举了好问题从“学生先问”中来,好问题从“学生先做”中来,好问题从“情境”中来等富有经验性和指导意义的话题。他认为好问题来自教师对教材深度的挖掘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来自不同班级学生对认知特点的充分了解;来自教师让学生先行的课堂教学活动;来自对学生想法的倾听和敏感捕捉;来自教师的实践反思„„,精辟而富有深度的教学研究理论更加显现出了教师的风采。

名师班培训学习感悟体会 第7篇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我县中小学名师班的培训,心里特别高兴,因为可以多听徐校长的讲座,可以和全县近百名“名师”一起学习、交流、研讨。

通过这段时间的听课、学习,我深深地感觉到这次名师培训,与以往的教师培训不同,不单单在理论上有依据、在实践中有实例,而且我们还能从实践中回到理论,找到焦点,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

通过这段时间培训,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经过徐校长的培训、班主任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学习,使我明晰了作为老师的责任;知道了要做一个有创新,善于研究,具有自主、探究、合作精神老师的重要性;明白了当老师要敬业、乐业、有良知;要呵护心灵,调整心态,珍惜生命,做一个健康的人;明白了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在师生交往中、在学习反思中、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到教师的幸福。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 第8篇

学习心得体会

赤城小学 沈润邦

知识需要不断积累和更新,在积累和更新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善的专业知识,精湛的语言艺术,积极的生活态度„„2014年4月11日—4月13日的西安之行,使我开阔眼界,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差距,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次观摩研讨会,聚集了祖国大陆和海峡的各路名师,所授科目笼络了小学阶段的各个年级,课型更是五应俱全,堪称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营养大餐,我们的听课更是兴致盎然,意犹未尽,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和反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数学课堂教什么?

数学课堂应教给学生什么?各位名师在课堂中都有自己的诠释,学习的习惯、思考的方法和生活的态度。在名师的课堂中,我们常会听到,“坐得最端正的孩子是最聪明的”,“把你的学习用品摆放整齐”,“认真倾听”等的话语,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其实对孩子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了督导的作用。徐长青老师的简约教学,能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追溯到知识的源头,把知识由浅到深,再由深到浅,发散思维的培养,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席争光老师的可能性教学,不但教给学生数学,还教给学生生活中的可能性,如:中彩票、守株待兔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可能性都微乎其微,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要想创造更大的

可能性靠自己的双手。名师们的课堂让我深切地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

理解了“三教三不教”的真正含义。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知道“三教三不教”,那在实际教学中,你有没有认真去思考过,哪些内容学生自学,甚至不学就已经知道,而哪些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在唐彩斌老师的《三角形内角和》和徐长青老师的《平面图形的再认识》这两节课上,我找到了答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内角和180度,即使老师不讲,学生通过测量、拼凑的方法都能够学会,而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才是学生感兴趣的,能激起思维火花的东西。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学生了解掌握后,能追溯到知识的落脚点,与数字的计算产生联系,加深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啊,同时也值得我们学习反思,我们的课堂是否缺少了这样的高度和深度,缺少了更多地学生思考。

二、研读课标研什么?

新课标的学习,我已经学习了很长时间,每次的学习对自己都会有所帮助和提高,但总感觉与自己的课堂教学有距离,不能正确地运用。在张齐华老师的《认识负数》中,张老师用一根粉笔的教学也可以把负数具体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对于正负数的分界点“0”的出现,张老师更是让学生展现的淋漓尽致。他的报告中,对教材的理解,对课标的掌握,对知识的运用,对生活的态度,无疑令人折服,他对多个版本的教学意图把握的非常精准,而我的教学中根本挖不到这么多的资源。通过听张齐华老师的报告,我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只有理论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在工作中还应把课标规定的各学段、各年级的某个内容,需要学生掌

握到哪种程度,紧密地与自己所教内容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把课标与教材吃透,并加以运用。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标中提到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那么它们的联系点在哪里,怎样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在诸位名师的课堂中我找到了答案。刘德武老师的《密铺》,看似很枯燥的图形问题,却与数字、语文、生活都密不可分,无不渗透着不重复、不遗漏的思想。柏继明老师的《统计的初步知识》更是抓住一年级孩子的认真特点,从学生自身资源开发数学问题,用排队的长短来学习统计、认识统计、经历统计的过程,学生不但收获了方法和知识,而且收货了健康和习惯。诸如这样的实例在名师的课堂中还有很多,我要做的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一份思考,多一份努力,多一份执着,认真去面对自己的教学,面对更多的孩子。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 第9篇

磨子桥镇二龙完小

周 伟

2014年10月31日我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礼堂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中小学教学观摩研讨会。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了这个学习机会,让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课改教学观摩会。本次的培训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确实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学习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我们能与专家教授、优秀教师零距离接触。为期三天的学习,共听取了13位老师的精彩展示课,我被名师们娴熟的教学技能,鲜明的教学特色,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的感染了、熏陶了。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让我汲取了新课改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经验,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名师们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前沿引领,对课堂艺术的把握令人叹服。领略到了名师课堂的精彩,欣赏到了名师们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独到的见解,让我豁然开朗。刘延革老师的《认识周长》让人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特别是我感触深的是:我们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研究新课标的时间不够。我们都是描着教,这样根本教不好书。例如刘延革老师教《认识周长》一课时用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认识周长,学生对周长理解的就比较深刻。刘松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徐长青老师的《数与形》风趣幽默,富有激情;结合我以前上课是我感触深的是:我把这一知识上成了找规律,没有把数于形结合好,没有把数是为形服务的,形是为数服务的结合起来。高丛林老师的《不含括号的三部运算》表现得从容、镇定,他对学生总是循循善诱,让学生慢慢的来,慢慢的完成等等。华应龙老师的《找次品》引导学生有方,对学生有耐心。

名师的课堂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点,也是我所受到的启发。下面谈谈我这次的学习感受。

一、非常关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几位专家用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和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用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达成共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展示了学生所思所想、所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灵动的课堂、以学论教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彰显课堂中生成的许多新资源,也体现了学生的认知差异,启发了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二、激励性语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名师的课堂教师善于发挥倾听、梳理、激活、点拨的作用,能适时的介入讨论,又能适时把问题抛给学生,始终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之间流转,以保证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的提高了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课堂生成千变万化,学生思考深入,精彩纷呈的回答绝不仅仅来自于个性思维的张扬,很多程度来自于教师一次恰当的引导,精彩的点拨,因此教师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画龙点睛”,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学生学习。

三、“深度的课堂”能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名师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投入到和教学的思考性,他们的课堂真正读懂了教材,深入的理解了教材,而且能根据学生生活经验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具有一定的深度,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挑战性,他们的课堂能抓住核心的教学理念,渗透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倡导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走进课堂,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思考的学习过程。

总之,这几天的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很多东西要慢慢回味,在工作中慢慢的体验、总结、应用。要上好一节课,需要教师的真功夫。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 第10篇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全国小学语文研讨会”,形式主要是名师公开课和专家报告,内容涉及全面广泛,让参会的广大一线教师真正走进了改革前沿的语文课堂,下面将这次学习的体会与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必须对课程标准树立足够的重视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改的目标就是要回归到这个本质上,在这种方向的指引下,我们需要做好两个转型:

1、第一个转型是要从围绕思想内容理解转变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教学过程应围绕语言文字的运用去设计和组织。

2、第二个转型是要从教师讲的课堂形态转变为学生学的语文实践的课堂教学常态。要解放思想,跳出讲读的泥沼,以一个活动组织者的身份去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等方式去学习语文。

二、语文课要向其他课程学习

1、学习内容上学英语课

在学习语言的层面上,语文和英语是有共同点的。英语每节课目标很清晰:听、说、读、写,这也是语文课改的最终。

2、重点确立上学数学课

比英语课更清晰的是数学课,或概念或习题方法,每节课只解决一个问题。语文课当然做不到,但可以把重点放在一个问题上,围绕这个重点组织各个教学活动。

3、课堂设计上学体育课

体育课——老师设计好活动,学生自由活动,只要在范围内就行。语文课也可以借鉴,每节课根据目标,重难点,设计好问题,让学生自学、合作学,老师只提取学生各种学习后还不会的或只强调重点、提炼语言就行了。这样,既做到了还课堂与学生,又给老师减了负,一举两得。

三、习作教学的问题

习作课最大的问题就是指导时间太长,写的时间少,将大量的时间用在方法指导上,而写作方法的指导应该结合课文内容,应该是语文课的学习内容,习作课是习作方法的实践。所以,今后的语文课应少些课文内容分析,多些方法指导,让语文课有语文,作文课有写作。

四、重视阅读推广——让学生读整本书

小学阶段是孩子一生的阅读关键期,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所以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注重学生的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整本书,语文素养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中自然会提高。

总之,语文教学改革已经从理论落实到实际了,我们必须努力朝这个方向去迈步,回归到语文的本质中去。

小学语文组

走进名师学习心得 第11篇

第一节课是满头银发的刘德武老师执教的位置与顺序。短短的一堂课,且不论课的内容如何,单是刘老师在课中对待孩子的态度就很让人折服.一年级正是小学阶段的起始阶段,刘老师在简短的课前谈话中教孩子们如何学习,如何完整的回答问题。整节课他都是那么的和蔼、慈祥、幽默又智慧。刘老师的课一开口就抓住学生的心,抓住我们全体听课老师的心,也许这是许多老师花大力气想做而常常做不到的事。刘老师凭什么就“轻易”做到了呢?是他平和的态度、和蔼的面孔、亲切的语言?还是他不慌不忙娓娓道来的那份气定神闲?拟或是他的那头银发?我想这些都是,也都不是,抓住我们心的更重要的是:刘老师对学生真诚的关注、尊重、信任与期待,是刘老师对孩子、对课堂、对教育的诚挚的热爱!当我听到课堂上刘老师说:“困难终于被等来了”,“同学们说`拿走',这张纸才会被拿走。”“同学们声音太轻了,他还走不了。”……这些都让人感受到藏在刘老满头银发下的那颗未泯的童心。

印象最深的要数河南的席争光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五年级数学课《平行四边行的面积》。新课开始,席老师问:“你们学过小数乘法吧?你是怎么解决小数乘法的呢?”当时,这个问题问得我有些愕然,好象与新课风马牛不相及啊,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呢?带着这个疑问我继续听下去,学生说:“我先把它当成整数相乘,然后再点小数点。”这时,席老师点题说,“对!这就是数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把所学的旧知拿出来,帮助我们解决新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多边形的面积。“听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席老师精心铺垫的内容。利用小数乘法这个孩子们熟悉的计算方法来了解数学当中的转化的思想,孩子们在课没开始前就知道,现在要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解决。版的新课标指出,我们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这不就是一种思想的渗透吗?有了这种数学思想,孩子们就不会只是做题的工具,而是会用思想指导去解决相类似的问题。这种铺垫,真是巧不可言啊!有了席老师转化思想的铺垫,孩子们在新知的学习中显得特别主动和自然,在将平行四边行变成你学过的图形时,学生通过自已的动手找到了规律。从而得出了平行四边行的面积公式。而让我更感兴趣的是,席老师后面练习的设计,从计算单纯的平行四边行面积求面积,你想要什么条件?给你四个数据,你能分别找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底和高吗?比比面积的大小。这几个练习的梯度层层递进,让学生层层深入的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一些奥秘。最精彩的是最后两道拓展题,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对比。学生在先前的转化思想铺垫下,会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已学习过的图形来解决问题,这也为孩子们的后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上,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地在旧经验的基础上去体验,学习新经验;然后又将新经验变成旧经验的一个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铺垫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铺好每一步路,让学生学得轻松,走得更顺畅!

徐长青老师这节课给人最大的感受,就在教师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暗含着数学问题的情境,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冲突,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达到有效的学习。徐老师重每一个学生,他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在学生数学学习模糊的地方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在体验中把握知识。他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本课以“变魔术”开课,徐老师拿一张纸在背后撕开,让学生猜撕成了几片?这里主要是让学生说撕成几片判断的根据。然后问:4片纸这样撕下去,能撕成、、2011、片吗?最后从最简单的数据开始,发现规律,应用规律:1、4、7、10、……从而引出本课的指导思想:华罗庚的知难而“退”,即他强调要教给学生数学思想——知难而“退”,在本节课中就是知难而退、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的自然和谐、水乳交融;老师的收放有度;孩子们的灵动思维、挑战创新;师生全情投入、生机勃发!……

对全国特级教师刘松的印象:他是一个丰富多采的`人。他就像谈话类电视节目主持人一样,大脑时时处于高度紧张活跃的状态,或是归纳整理零散的见解,或是提升凝练肤浅粗陋的认识。在引导、评价、总结时,调动全部的智慧;随时捕捉精彩瞬间,选择恰当的问题作为动态生成的“课眼”。对于教学过程的生成,他把握火候,就像厨师做菜一样控制好课堂气氛的“温度”。一堂课下来,连我们老师都意犹未尽,更何况学生们呢?学生们恋恋不舍,最后他只好让上课学生的老师把这帮学生弄走。刘松老师的课《认识方程》,确定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教学思路,教师在和学生轻松的谈话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达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讨论、交流、反馈等活动,使教学重点得以突出,难点得以突破,教学目标得以落实。整节课刘老师用语不多,含蓄幽默,善于点拨,善于引导,处处在启发学生;学生活动科学、充分、和谐,真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令所有与会教师再一次领略了专家这种深厚的教学功底。

庄惠芬老师上了一节《图形的分割》,这是一节非常自然的课,教师亲切、自然。学生全程、全情参与。精巧的设计,精心的引导,学生遨游在数学的殿堂里,充分享受数学的乐趣。没有压力,只有智慧的开启,思想的碰撞;没有呵斥,只有会心的笑声。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所谓生活因数学而丰富,数学因生活而精彩。这正是大家所追求的“享受课堂”。

“名师送教”学习心得 第12篇

在这金色九月桂花飘香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省教育厅开展的“名师送教”教研活动,我怀着一份渴望得到知识的心情来到了宿迁高等师范学校这次活动的地点。来到这所学校,让我有种重温大学的时光与美好,处处闻花香,处处可见莘莘学子的风采与活力,他们的青春活力与勤奋深深的吸引了我。这个学校的学生们都很热情,很感谢宿迁高师给我们提更了一个如此优雅的环境。但是这次活动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几位教授和老师的精彩演讲,他们给我开启了一个新智慧的教育方法,下面是我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首先是我们的开业典礼。典礼结束后第一场演讲的是李教授的《幼儿园打击乐教学的组织》讲座,李教授的演讲让我有很大的触动,在这以前我很害怕上打击乐课,因为我怕我控制不了课堂上的气氛,我怕孩子们会闹,我更怕的还是孩子不能很好的去理解和抓住音乐的节奏感。但是听完李教授的演讲后,我深深的知道打击乐在音乐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一概逃避这样的问题那我们始终不能解决一直困扰我的难题。在李教授帮我们分析问题之后,我深深的反思,仔细的去体会李教授的课题讲座,终于我所有的难题都迎刃而解了。李教授交给我们让我们在课堂引导孩子,让孩子去倾听音乐,去观察音乐,去欣赏音乐,去想象音乐,去发挥音乐,去演奏音乐而不是让我们一味的主导孩子,重要的是让孩子去享受音乐的过程。

在打击乐课中重要的一点还有就是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导幼儿在打击乐过程中要懂得怎样去尊重同伴,怎样去和同伴共同合作,要注重集体荣誉感。还要懂得指挥的重要性,如何去跟上指挥,如何去抓住节奏。让他们知道合作所带来不同的震撼效果。李教授在最后还特别强调了老师在打击乐课中应注意的五点,对我们老师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话语。

第二场讲座是陈老师的《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讲座。这是一节在以前科学课上所没有的收获与经验之谈。科学课是一节很吸引幼儿发挥与想象的课程,但是以前我的循规蹈矩,我的按部就班再加上实验少材料少、幼儿兴趣小,种种原因让我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很小。听过陈老师的这场讲座后,我豁然开朗,让我深深的明白,科学课是幼儿阶段一个很重要的阶段,科学教育学科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等特点,能萌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陈老师的案例分析与探究,我从中也学会了应如何去引导帮助幼儿去上好一节科学课。陈老师教给我们上科学课的一些步骤与方法,我们都从中收获了许多。陈老师的讲座不仅教给我们如何萌发幼儿的好奇心,同时也萌发了我对科学课的好奇心。

第三场讲座是张老师的《女性的健康与营养》,这是一场关注女性健康的话题。张老师教给我们一些小妙招,让我们如何去保养,吃什么会健康等等,我们学到了许多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第四场是王老师的《0—3岁幼儿早教机构运营模式及课程设计》讲座,我也从中了解了一些关于早教的知识与课程,知道了早教最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这一次“名师送教”培训中,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各位教授与老师的精彩演讲带给我们的都是精华与宝典,真的让我折服,让我受益匪浅。我深深的被这知识与改革海洋所淹没,真希望时间能长一些。这一次活动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相信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将这次所学的知识完全的运用到我的教学过程中。很感谢教育厅组织的这场活动,很感谢宿迁高等师范学校给我们提更的地点,很感谢给位教授与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学习名师心得体会 第13篇

今年,我县组织了“关山之夏”全国名师课改观摩报告会,我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王晓奕老师的观摩课和报告会,我感慨颇多,心情很不平静,特别是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薛老师的报告告诉我们: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人”字有两笔,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彼此相知,隐喻着要“知人知己”。知人者方能体慰他人,自知者犹可坚守自己。教育的终极关怀正是让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体慰他人”、“坚守自己”是与人相处的做人之道,也是做事的成功之道,即做人与做事的人生智慧。他主张:语文教学,为言语能力而教。他通过不断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简约而不简单。体现为“清简、厚实、睿智。

通过那次观摩报告会,我认识到了,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自己的优势领域,在实践中扬长补短,慢慢涵养,才能最终形成独具个性风采的教学风格。

暑期教师学习会上,学校组织我们又学习了我县火烧寨峰山小学校长张存贵老师的先进事迹,张老师身上表现出的高尚道德风范,使我感动不。他拖着残疾的身体,坚守在我县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的某一山区小学。从教几年如一日,他尽职尽责、呕心沥血、生活简朴、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也受到了县、市、省,乃至全国各级部门的充分肯。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张存贵这样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张存贵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我也深深体会到一种师生间难得的和谐之情,在感动的同时,我又自己感到羞愧,同样身为人师,我却常埋怨工作的不如意,埋怨学生的调皮,埋怨家长的不配合,却忽略了自我反思。惰性越来越占据了我的大脑,年轻轻的就丧失了对工作的热情.张存贵老师身残志坚,他拖着残疾的身体在大山里一干就是一辈子,没有厌倦,没有埋怨,有的只是一颗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心。可是我呢?我有着健康的身体,却拖着一个即将瘫痪了的大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消极的思想占据了我的心,没有希望、没有信心、没有斗志,有的只是埋怨。

上一篇:黑龙江工程学院省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管理办法下一篇:对支教队员的几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