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保护视力有效措施

2024-09-14

日常保护视力有效措施(精选7篇)

日常保护视力有效措施 第1篇

采取有效措施 保护学生视力

近年来,学生的视力普遍下降,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学校一直很重视预防近视工作,几年来在保护学生视力,促进学生健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制定《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同时完善相关预防近视的制度;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年级全力支持,班主任积极配合、健康教师具体实施、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五级管理格局;让全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充分意识到做好预防近视保护视力工作的重要性。

二、制定制度,加强宣传

为了强化师生以及家长们对预防近视的重视,在全校范围内形成“爱护眼睛,提高视力,以珍惜视力为荣”的舆论氛围。

1、结合学校工作特点,实施了五个一工程

(1)将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定为防近宣传周。按照学生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将保护视力的有关内容及培养学生用眼卫生习惯,作为学校卫生保健教育的重要任务,设立咨询台积极宣传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落实。

(2)每个月进行一次防近讲座。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眼球发育的特点、发生近视眼的原因、近视眼的危害、近视眼的预防和矫治等方面的卫生知识,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各有侧重地进行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3)每个学期开展有关《爱眼、护眼》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使

学生在搜集制作过程中掌握了解正确用眼,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4)每一期板报有防近宣传角。讲述一些关于保护视力的小故事以及漫画。生动形象的让学生知道保护视力的重要性以及视力不好带来的各种坏处。

(5)每一个爱眼日有全校行动。爱眼日当天我校会以校园文化为载体,通过学校宣传橱窗和黑板报宣传“爱眼日”主题,营造“爱眼”的良好氛围。同时张贴宣传《中小学生预防近视眼守则》并发给学生做到人手一份。同时举行“守护心灵之窗”等相关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加深刻的明白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已经如何保护视力。

2.制定视力检查以及眼保健操的评比制

我校制度规定每个季度全校学生必须检查视力一次,全年共检查四次,以进行视力监测,抓好“临界视力”和“轻度近视”的矫治、降低发病率和患病率。同时学校广播站用广播乐曲统一指挥全校学生在课间眼保健操时间做眼保健操,并且各个班级进行做操的记录,把其当做作学校进行“文明班”评定的一项评定内容。在做眼保健操时主任、校医进行巡视,随时矫正学生的动作,保证学生做眼保健操的质量。

三、丰富活动,确保效果

1、注重培训,引导学生用眼卫生

号召全体任课老师将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书写字姿势,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写字一小时要休息片刻,不躺在床上看书,不在行进的车中看书,不在暗弱或强光下看书、写字。

2、活动促进,缓解学生视力疲劳

通过开展各种比赛,例如眼保健操比赛等,提高学生学习如何爱护眼睛的能动性。并将比赛中成绩优异的同学给予奖励,以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

我们的防近工作走到今天,可以说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仍会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地方。我们将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不断的挖掘创新,使它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地发展,以此来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深入开展。

姓名:刘玉杰

单位:肥城市龙山小学 电话:*** 邮箱:lsxxlyj@163.com

通讯地址:山东省肥城市龙山小学 邮编:271600 3

日常保护视力有效措施 第2篇

光线要充足舒适,光线太弱而因字体看不清就会越看越近。

二、反光要避免

儿童近视的问题,往往和灯光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儿童书桌周围的灯光,更是对于眼睛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家长在设置儿童书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设置灯光装置,去避免反光对眼睛的伤害哦!

三、阅读时间勿太长

无论做功课或看电视,时间不可太长,以每三十分钟休息片刻为佳。

四、坐姿要端正

不可弯腰驼背,越靠近或趴着做功课易造成睫状肌紧张过度,进而造成近视。

五、看书距离应适中

很多儿童在看书的时候都会贴近书本,但是长期这么做必然会导致视力的下降。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眼睛和书本之间应该保持30公分的距离,这样才能保护眼睛。其次,要注意桌椅以及身体之间的距离与配合,才能保护好视力哦!

六、看电视距离勿太近

看电视时应保持与电视画面对角线六~八倍距离,每30分钟必须休息片刻。

七、睡眠不可太少,作息有规律

睡眠不足身体容易疲劳,易造成假性近视。

八、多做户外运动

经常眺望远外放松眼肌,防止近视,向大自然多接触青山绿野,有益于眼睛的健康。

九、营养摄取应无均衡

饮食对于儿童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到儿童的健康,还会影响到儿童的身体发育。所以对于家长来说,一定要注意纠正儿童偏食的问题,同时注意安排儿童的饮食。只有全面营养的饮食,才能给儿童的视力带来保护哦!

十、定期做视力

公路日常保护与生态环保措施 第3篇

1 公路周边存在的环境问题

1. 1 公路的建设会破坏某些自然风貌

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路径的选择不总是完美的。建设者们经常需要开挖山林,占用大片的土地,甚至填河造地,周边的植被与地形地貌被破坏,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景观要素,这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虽然经济确实发展起来了,但却是以环境作为代价的。这与我国一直奉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背道而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公路的沿途是一些风景优美的田园景象,而这些公路的建设就是以美丽的土地为代价的。例如11 月27 日南京新规划的地铁5 号线横穿老城区,沿途影响文物约183 处,由于建设的道路要付出的代价太大,政府拒绝了该规划。

1. 2 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公路的运营阶段,来来往往的汽车对公路造成了声污染、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由于公路旁的植被较少,且这些植物根基浅,不能有效地减少汽车噪声的传播从而造成声音污染。在公路附近居住的市民长时间受到噪声的污染会导致他们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来往的汽车在公路上滴下来的汽油、柴油在雨水的冲刷下流入公路旁边的泥土里,进而导致土壤有害元素的增多和富集,造成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会导致附近人家的菜园受到污染,市民吃了有毒的蔬菜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危害。汽车尾气的排放是全世界关注的首要环境问题之一。众所周知,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气温起伏不定、雾霾严重等。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1. 3 公路的建设对周边野生动物的生存有影响

有很多公路的建设地址是选择在村庄等荒野地带,这些地方经常会出没一些野生动物。原本这些地方就是野生动物们的居住地,公路的建设破坏了他们生存的家园,使得他们不得不迁徙到新的地方,适应新的环境。公路的存在还加大了动物们的死亡率。在高速行驶的路上,被撞死的小动物数不胜数。另外,公路的建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野生动物也有很大的影响。

2 公路养护的含义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

2. 1 公路养护的含义

公路养护,顾名思义就是对公路进行的维修保护。公路的养护除了保持道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行,还要加强公路对突发安全事故隐患的预防能力。公路的保养一般是指对道路的清洁打扫。公路的维修从规模上来看可以分为大中小三个层次。一般道路的裂缝和小坑属于小修,大面积的损坏属于中修,由于事故引起的道路断裂,无法行驶车辆的情况属于大修。经常进行公路的养护不仅可以保护运输道路的正常进行,还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从间接来看也节省了重建新公路的成本。对公路进行养护,既是满足了企业的利益,推动经济的发展,又保护了环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进步。

2. 2 公路养护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 1) 公路养护中机械车的施工往往噪声巨大,且尾气排放也比一般的汽车排放量大,造成的声污染和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 2) 在公路养护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拓宽路面,从而改变公路周边的土地,改变周边的排水通道,造成水土流失,改变周遭的树木,植被遭到破坏。

( 3) 公路养护中经常会对路面的裂缝进行填补,而填补的材料常常是沥青。沥青在车上的桶中露天燃烧,释放的气体气味难闻,且对人体有毒,对环境也造成污染。

( 4) 公路养护中经常运输的小石子和用来抹水泥的泥土偶尔掉在地上,经过汽车多次的碾压,弥漫在空气中造成灰尘污染,影响附近居民的呼吸系统,增大了患病的风险。

综上,公路养护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不容小觑。我们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公路环境的保护。

3 公路养护中实施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公路养护中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主要从管理者、技术、相关工作人员和其他几个方面进行。尽最大的努力减少公路养护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3. 1 管理的层面

( 1) 提高公路养护的管理机制: 对公路进行养护时,加强养护人员的环保意识,对养护车进行整改。燃烧的路面修补材料的气体要进行一定的处理才可以排放,禁止露天燃烧的行为。开车时,养护人员要小心谨慎,避免小石子和混凝土的掉落。

( 2) 加强对路面车辆的监管。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车辆( 如排放尾气量超过标准或载有有毒化学物质的车辆) 限行。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则,在公路的养护过程中把环境放在首位,万事要考虑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

( 3) 加强平时的监督机制,减少事故的发生。还应提前制定多个突发事故的解决方案,以备不时之需,在紧急事故前从容、完美的解决事情。

( 4) 严格地制定公路养护规章制度,公示于公司,要求每一位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严格把握好环境这一关,加强对公路的检查,防患于未然。

3. 2 大量地在公路两旁种植绿色植被

绿色植物不仅可以防风固沙,减轻路面的扬尘,增加空间范围的可见度,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吸收汽车噪声,降低噪声污染给市民带来的危害,大量的绿色植被也是不少野生动物的舒适居住环境。由此,种植绿色植被是养护公路中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相关管理层的人员可以和当地政府联合起来,在车流量大的公路两旁种植耐寒耐旱易成活的树木,因为公路的环境较为恶劣,只有耐寒耐旱的树木才能更易成活。除了可以有实用功能外,绿色的植被也可以增加公路两旁的景观,远远看去,一排排的树木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 3 不断探索和引进公路养护的新型技术

公司可以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训,引用国内外先进的公路养护技术,从根本上改善环境。我国目前的公路养护技术主要应用的是阳离子乳化型沥青技术,这套技术是我国道路养护进行的主要材料技术,虽然这套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完善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营运应用,但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仍需继续努力,不断开发新技术。现在已有新型的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研发出更加环保便捷的新型材料。

3. 4 加强路面的清洁

( 1) 清洁工的日常工作要做好。公司要关注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从最基础的清洁工作做起,会大大降低风险。主要对于路面较明显的物体进行定时的清除,以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预防事故的发生。

( 2) 定期清扫路面的灰尘。经常开着带有清扫路面灰尘的车在公路上清扫,随时作业,降低灰尘的飞扬,尤其是在刮大风的天气,应增加清扫的频率。在灰尘很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采用喷雾的形式来降尘。

( 3) 定期地压实路面。对有沙河石子的路面要进行经常的碾压,以防砂砾松落,对车身和路边的建设造成危害。

4 结论

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所有人的心声。只有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赵红玉.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9).

保护视力,保护心灵之窗 第4篇

有的人糊涂地认为,戴眼镜显得很“气派”,有“学问”,盼望自己能戴上眼镜,以示“风度翩翩”。其实不然,我便深有体会。戴了眼镜,无穷无尽的麻烦事会接踵而至。比如,在酷夏,汗水会大大减少镜框与鼻梁之间的摩擦,使眼镜溜下鼻梁。在寒冬,从外面一进屋,镜片上立刻蒙上一层雾气,就什么也看不清了。打球时,镜片有可能被打碎;游泳时,更要担心眼镜掉落在池底…

那么,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呢?

主要是由于我们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我们看书,往往没有一个好习惯。在强光下也看,在很弱的光线下也看。有的同学很“用功”,一边走路一边“专心致志”地看书,坐在颠簸的车上也要翻故事书。有的人习惯不好,趴在被窝里看书。有的书报字很小,那也“不顾一切”地看,常常要把眼睛贴在书上,有时候看一篇小说或有趣的故事,就一看几个钟头也“爱不释手”…… 类似的例子很多。

本来,我们在看书时,眼睛就处于紧张状态。条件越不好,人眼的调节肌就越得紧张地、不停地进行调节,而我们看书入了迷,就一连几个小时也不让眼睛休息,强迫它不停地工作.人眼势必累得不得了,调节肌的功能就慢慢减退了,形成假性近视。这时再不注意,眼球前后径拉长,从而使看到的景物落在视网膜前面,人看东西就模糊不清了,形成真性近视。

知道了近视的形成,就不难预防近视,保护好视力。

首先,我们不要过分“用功”,走路的时候不要看书,坐车时也不要读故事书。因为走路、坐车时手里拿的书很不稳定,眼与书本间的距离不停变换,调节肌就要不断地调节,很容易疲劳。

另外,看书时不要为了舒服而躺在床上看,因为躺着看,两个眼球离书本远近不同,调节肌需要用的调节力也不一样,时间长了,两只眼睛就会形成程度不同的近视状态。

看书时,眼离书本的距离应保持一市尺,不要离得过近。这是非常重要的。

控制看书时间也很重要。看书时间到了一个小时左右,要适当休息一下,眺望一下远方,或者闭目养神。千万不要由于被书报所吸引,而如痴如醉地看上几个小时。

还有,不要看字过小的书报,写过小的字,那样很费劲,会大大加重眼球的负担。

为了预防近视,保护视力,要认真做眼保健操。不能满不在乎,要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如果已经得了近视,那要看情况,若是假性近视,要积极治疗,视力还大有希望恢复。若是真性近视,那除了治疗外还要及时配眼镜,避免近视程度发展,戴了眼镜,还应注意用眼卫生,不要时戴时摘,更不要乱戴别人的眼镜。

日常保护视力有效措施 第5篇

关键词:视力,低,近视,综合预防,学生

日常生活视力是指检查视力时,若受检者未戴眼镜,以裸眼视力为日常生活视力;如戴有眼镜,则以戴镜查得视力作为日常生活视力[1,2]。

目前,我国儿童近视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定期监测、加强筛检、早期干预,推动儿童近视二、三级预防,仍然至关重要[3]。作为反映视觉功能的重要指标,视力检查是最基本而常用的方法,普遍一直沿用的方案和标准是将任一裸眼视力<5.0视为异常[3]。但是,仅依靠裸眼远视力检查判断儿童是否需要进一步就诊,易导致大量已接受正确屈光矫正的儿童到医疗单位“重复诊断”,制造大批“假阳性”;仅依靠裸眼远视力统计而得到“视力不良率”,也不能充分体现儿童群体日常视觉质量,不能有效地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儿童近视防治工作水平进行比较。因此,建议综合裸眼视力和日常生活视力来较为全面地了解、评估儿童视觉质量[4]。现以一组实践数据为例,阐述日常生活视力指标在儿童近视防治实践中的应用。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7-2009)——学龄儿童近视监测与干预”项目数据。在原19个区(县)中,按整群抽样原则,选取8个区55所中小学校一至九年级学生数据进入分析,排除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斜视等眼部疾患者,共获得有效样本41 243名,其中男生21 789名,女生19 454名;平均年龄(10.81±2.61)岁。样本偏向于城区,不能代表上海市整体水平。

1.2 方法

以区(县)为单位组建工作组,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专人负责检查远视力。检测者事先经统一的严格培训;现场质控符合要求。未配戴眼镜者只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配戴眼镜者先检测裸眼远视力,再加测戴镜远视力。视力检查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5],视力记录采用5分记录法。统计时以人为单位,双眼视力不平衡者,分别以“较差眼”和“较好眼”统计日常生活视力情况。鉴于目前对视力不良分级尚存在不同意见[6,7,8],故参考视力损害分级[1,2,9,10,11,12,13,14]、结合近视筛查参考界值[6,7,8]和当前临床眼视光处理实际,将中小学生视力分为如下5个级别进行统计:≥5.0为视力良好,4.9为视力尚可或轻度下降,4.8为视力轻度下降,≤4.7为视力轻度损害,<4.5为视力中度损害。

1.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Excel软件以统一编码和格式录入。SPSS 13.0进行数据整理、逻辑检查及统计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生日常生活视觉质量情况

如表1所示,学生较好眼日常生活视力轻度损害率为11.6%,中度损害率为2.3%;相对于35.7%的较差眼裸眼视力良好率,学生较好眼日常生活视力良好率达59.3%。对于裸眼视力损害率(≤4.7),无论较好眼还是较差眼,随年级增长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而日常生活视力损害率虽然随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但至四年级以上升高趋势停滞,四年级以上较差眼和较好眼日常生活视力损害率分别在32%和17%左右,见图1。裸眼视力良好率随年级增长逐渐降低,日常生活视力良好率随年级增长的降低趋势至五年级以上趋于停滞,见图2。五年级以上较差眼和较好眼日常生活视力良好率分别平稳在35%和50%左右。

注:()内数字为检出率/%。

2.2 根据日常生活视力指标可减少的过度转诊量

若以4.9为筛查界值[6,7,8],以裸眼视力作为筛查指标时,需发放转诊通知书21 595份;按照日常生活视力发放转诊通知书,可避免5 878(27.2%)人重复就诊,年级越高,可减少的过度转诊量越大,至九年级达40.0%。见表2。

2.3 不同地区儿童近视防治水平 见表3。

注:根据日常生活视力而减少的转诊量人数=“裸眼远视力<4.9”人数-“日常生活远视力<4.9”人数;()内数字为检出率/%。

注:()内数字为占“裸眼远视力≤4.7”人数百分率/%;城郊1,城郊2,城郊3,中心城区1,中心城区2,中心城区3,中心城区4分别代表调查的不同区域。

以较差眼裸眼视力及日常生活视力损害率(≤4.7)为指标评价学生近视防治水平,则从低到高排名靠前的均多为经济水平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当以“通过屈光矫正配戴眼镜使日常生活远视力>4.7者占裸眼远视力≤4.7者的构成比”来评价时,排名情况较前两者变化明显。

3 讨论

日常生活视力可反映个体日常实际的生活视力情况和群体视觉质量情况,WHO将其作为盲和低视力的分类指标也已沿用多年[1,2]。在我国学校卫生领域,儿童眼保健一直推行以裸眼视力为主,但当前儿童近视率居高不下,并呈现近视发生低龄化、近视发展期增长的特征[3,15],大批近视的儿童配戴了矫正眼镜,因此,儿童近视防控工作不仅要关注裸眼视力差者,也有必要关注已戴镜者戴镜视力情况,而日常生活视力正是这2个关注点的综合体现。在儿童近视防治领域,考虑到正处于视功能发育关键期,以及加强近视防控、预防关口前移等的客观需要,日常生活视力指标在评估群体视觉质量情况时建议采用“较好眼”,而用于监测、筛查与指导转诊时则建议用“较差眼”。

目前,未矫正和矫正不当的屈光不正已是我国儿童眼保健工作的重要挑战[11,12,13,14,16,17]。对于已经配戴了矫正眼镜的近视儿童,应用日常生活视力指标至少有以下两点意义:(1)判断儿童接受屈光矫正服务与否。避免单以裸眼视力为标准发放转诊通知单,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本文裸眼视力较差眼<4.9者中已配戴眼镜者就达52.7%。(2)判断儿童接受的屈光矫正服务是否得当。本文中戴镜视力<4.9者有5 501人(48.3%),是建议复诊以确认是否需要更换眼镜的对象。可见,推行日常生活视力筛查工作有利于提高筛查效率。特别是在中学生人群中,眼镜需更新者占较高比例[16,17,18,19],而且由于目前所用视力表4.0~4.3视标数量少、开口方向固定,进行裸眼视力检查时存在短期记忆、猜测现象,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无法保证[20]。

日常生活视力是国际上儿童屈光不正和视觉质量损害情况调查常用指标[10,11,12,13,14,16,17,18,19,21]。从本文分析来看,相对于儿童裸眼视力“损害率”随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和裸眼视力“良好率”随年级增长呈下降趋势的特点,日常生活视力有固定特征,表现为四、五年级以上儿童群体日常生活视力“损害率”保持在30%左右,“良好率”保持在50%左右,不再呈现上升或下降趋势,内在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儿童群体日常生活视力状况可以更好估计儿童眼保健服务的潜在需求量[16],还可作为比较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儿童近视防控工作成效的一个指标。城市儿童近视率水平通常比乡村更高[3,21,22],单纯以裸眼视力不良率或裸眼视力不良新发生率衡量不同经济水平地区近视防治成效,尚不够全面。日常生活视力是裸眼视力和戴镜率、戴镜视力等情况的综合反映,可间接反映一个地区近视筛查的开展面与开展频度、戴镜卫生科普的可及性和力度、眼科视光医疗服务水平等,有助于全面评价近视防治工作整体水平。

过去几年,上海市就日常生活视力指标在儿童近视防控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索。自2012年始,将戴镜视力统计纳入了上海市儿童视力常规报表内容。对于视力分档的调整,有必要说明的是:日常生活视力4.5是新的WHO盲和低视力分类标准判断视力损害的一个界值[1,2],体现了屈光不正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学生群体中视力损害原因主体亦为屈光不正,故视力不良分级中度视力损害的界值定义为<4.5,有助于提示视力受损的严重程度。无论是屈光不正原因引起还是眼病引起,都宜立即就医矫治。而4.7作为界值的选择,值得进一步探讨。多国参与的WHO儿童屈光不正研究项目(Refractive Error Study in Children, RESC)中[10,11,12,13,14,23,24,25,26,27],将较好眼视力≤4.7且有潜力将视力矫正提高2行视标以上者,视为未矫正的屈光不正;WHO盲和低视力的分类标准中又将视力轻度损害定义为较好眼视力在4.5~4.7之间,未包含4.7[1,2]。鉴于学生眼保健问题多为近视为主的屈光不正问题,故笔者认为宜采用RESC的定义。而按照RESC采用“较好眼”的定义,不免漏掉双眼视力参差者,因此在具体筛查工作中,还可同时采用“较差眼”≤4.7作为界值点判断矫正需求。而戴镜达标以≥4.9为要求,是确保儿童群体上课学习等用眼需求。

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 第6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策略

1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背景分析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各种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林业的生态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 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 对此需要对各种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自我国提出美丽中国发展战略以来, 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林业生态是我国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过程。从党的十七大开始, 我国的发展战略中就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上重要日程, 十八大又提出“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 并且将“五为一体”林业生态环境为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的第一要点, 由此可见,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 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也越来越高, 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探讨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我国的人均森林占有量较低, 同时长期以来对林业保护重视程度不够, 因此导致林业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2.1 林业的生态功能

2.1.1 保持水土

各种树木的林冠具有降水截留的作用, 一般说来, 降水中的20%~30%会被树冠截留, 树冠的截留过程可以降低降水程度, 从而降低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使得水土流失现象所有减缓, 最终实现保持水土的目的。

2.1.2 涵养水源

林木的根系一般比较发达, 森林的根系在土壤中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可以实现对水源的涵养, 一般说来, 每公顷森林可贮水500~2000m3。

2.1.3 防风固沙

森林能够缓解风沙以及水土的冲蚀, 从而降低风速, 使得风沙地区的风沙危害降低, 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保护, 防止风沙对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严重的影响。

2.1.4 调节气候

森林的树冠层比较密集, 大面积的森林可以降低太阳能的辐射, 使空气的湿度变大, 林外的热空气不会轻易传递到林内。到夜间时, 林冠又能起到保温的作用, 使得林内的昼夜温差较小, 水分不易蒸发, 与此同时, 森林的蒸腾作用, 还可以实现自然界水分循环和改善气候, 森林每天都要吸收大量的水, 然后通过蒸发回到大气中, 水蒸气在蒸发的过程中可以吸收一定的热量, 所以在密度较大的森林上空, 空气一般都比较湿润, 容易成云, 同时致雨, 增加地域性降水量。

2.1.5 消除污染

随着近年来工业生产的力度逐渐加大,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越来越多, 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大气污染, 空气中的CO2、CO、粉尘浓度越来越高, 对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森林具有净化空气、净化污水、消除噪声的作用, 森林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CO2、CO等物质, 同时释放O2, 消除空气污染。森林中很多植物以及树木都能够分泌多种杀菌素, 可以杀死众多病菌, 使得空气中的含菌量降低, 从而起到清新空气的作用。另外, 当代社会中噪声污染也是一个公害, 当噪声达到80dB, 就很容易引起人的听力减弱, 同时还会使人变得疲惫。

2.2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探讨

2.2.1 加强国家政策的完善

国家政策的完善对于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被提上我国发展的日程之上, 在林业生态保护过程中要加强各种政策方针的制定和完善, 比如划分自然保护区, 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在自然保护区内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及管理规则, 并且要积极落实责任人制度, 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对于自然保护区, 需要加强对进入的外来人员的控制, 防止外来人员进入森林自然保护区造成森林破坏。

2.2.2 采取保护性措施进行森林建设和经营

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资源,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需要在原有的生态资源基础上, 按照生态平衡的原则, 促进人类与林业资源之间的和谐发展, 做到对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经营以及对水资源的保护。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抚育间植。在森林再造过程中, 各级政府应该要积极按照自身的承诺,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加强森林的后期抚育工作, 在工作中要采取各种措施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 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第二, 封林。在一些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需要做好封林工作, 尤其是在造林之后, 为了给森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需要进行封林养护, 在重点防护林的保护中做好地区的宣传工作, 促进广大群众可以提高林业保护意识, 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第三, 因地制宜选品种。在森林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到因地制宜, 根据土壤的条件、气候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的林木品种, 才能实现森林再造。

2.2.3 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保护, 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使得森林的成长速度可以大于森林的消亡速度, 从而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森林发展过程中建立良心循环机制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做好林业补偿, 通过对落实森林保护责任的人群进行奖励, 以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理念, 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从长远角度来看, 让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每一个人自觉遵守的习惯, 才是进行森林资源保护的根本措施。为了促进森林资源的良好发展, 还需要将林业生态环境与水源生态环境之间的整合进行有机结合, 创建科学合理的统一整个机制, 促进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可以尽快完成。

2.2.4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资金的整合

在林业建设过程中, 需要加强资金的整合力度, 比如给林业建设部门进行必要的拨款, 确保林业生态建设部门可以配备相应数量的林业建设队伍, 配备更多专业化的机械,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 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森林资源在生态系统平衡过程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森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措施。林业资源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消除污染等作用, 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 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发挥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措施。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人们的过度砍伐、资源消耗过大等, 都会导致森林资源变得越来越少, 不仅会影响森林多样性, 还会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 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比如加强森林的建设以及经营管理、加强自然保护林的建设、加强良性循环机制的建立等, 促进森林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潘金志, 黄旺生.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哲学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 2013 (8) .

[2]苏家有.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J].绿色科技, 2012 (10) .

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探讨 第7篇

1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林业是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森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 我国的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惨遭破坏,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因此,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就人类生活的陆地而言, 保护陆地的生态环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保护林业的生态平衡。所以, 林业的生态功能在保护环境方面显得越来越不可或缺, 林业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从某种程度上还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劣, 现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越来越难做, 特别是在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困难, 污染源的种类不计其数难以治理, 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对各种污染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自从我国人民对环境越来越关注以后, 人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变强了。林业生态系统作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更应该将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上日程, 应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 增加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提高对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的投入, 从而达到实现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

2 提高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森林生态资源的培育

加强森林生态资源的培育的主要作用就是, 为林业的生态资源的保护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其具体的措施主要有6点:1) 要及时的对采伐迹地或者被火灾烧毁后的空地进行种植, 从而保证森林土地资源被永续利用。2) 对于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树林进行保护, 避免其被胡乱砍伐造成树木锐减, 以便于加大树林的保有率。3) 对于中幼龄林进行抚育采伐。商品林:幼龄林可进行透光伐, 主要是间密留匀、去劣存优;生长伐在中龄林中进行, 主要为促进林木干形生长, 培育优良木, 伐除生长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公益林:幼龄林可进行定株抚育采伐与调整树种结构相结合, 伐除过密幼树, 对稀疏地段补植目的树种;生态疏伐在中龄林中进行, 伐去有害木、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灌木和藤蔓, 林分郁闭度保留0.6以上, 不能降低其生态效益。4) 对于已经砍伐出现天窗的树林, 可以采取补植的方法进行补种, 从而将其改变成多层林, 并在此期间对补植树木连续三年抚育 (每年进行一次锄抚和二次砍抚) , 并进行严格的管理。5) 将先进的造林育林技术运用到加强森林生态资源的培育工作中来, 对不适合种植树木植物的土质进行改造, 从而增加森林与植被的覆盖率。6) 适地适树, 加大对大径材和速生树种、珍稀树种的培植力度。

2.2 完善相关的林业资源政管理体系

要想加强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 就必须要完善相关的林业资源政管理体系。其具体的措施主要有6点:1) 加大林业生态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立法建设力度, 如此一来在实际的护林工作中就不会出现无依据可循的情况。如遇到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就可依法治罪, 从而杜绝破坏林业资源的现象。2) 将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工作逐级下放到相关责任人身上, 如此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先关的责任人, 不至于出现互相推脱的现象。3) 对于森林调查要严格遵守《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技术规定》, 对林木采伐必需遵守《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定》。在办证前要对采伐设计单位及个人的资质进行资质的认证, 严禁无证进行采伐设计, 更不得为了经济利益在不办采伐证就对树木进行滥伐或盗伐, 在采伐许可证办下后要找专人负责采伐监管。4) 对林业种植地进行严格有效的保护, 不得强行征用林业种植地用, 如有特殊情况, 比如要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等无可避免的情况下, 一定要经过县级林业及以上林业部门的批准才可以征用。5) 加强对木竹经营加工及木竹流通市场的监管。经营加工木竹的单位 (个人) 要持有林业部门颁发的木竹经营加工许可证, 方可进行木竹经营加工, 木材被砍伐后运输时必须办理木材运输证, 对于那些无证进行非法运输和无证经营加工木材的人进行严厉的打击, 从而维护好木竹的市场的流通。6) 预防火灾与病虫害的侵袭, 加强森林防火防虫的意识, 建立相关的预防体系, 时刻关注森林资源的消长平衡[2]。

2.3 加大对林业生态资源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

要想增加对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 就必须要加大该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其具体的解决措施主要包括3点:1) 对森林进行区域化的分开管理。如在林业生态资源保护专项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 可以将一部分的林木区域作为一个木材市场进行经营, 而这一部分的林木区域就叫做商品林, 在专项资金紧张的时候可以让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砍伐破坏, 而是凭借自身的力量来培育自己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当然对于公益林就必须争取国家、省、财政投入, 以应该提高对森林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标准, 加大对林业生态资源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 为更好的保护好生态资源, 让森林生态公益林更好的发挥生态效益。2) 建立森林活立木市场, 加快资金的周转。对于森林树木的产权关系要严格进行划分, 然后再对其进行价值的评估, 从而推动树木市场的形成, 并逐渐加快其发展。从而使用这些卖出去的活立木的资金来作为用材林的培育费用。3) 开拓出更多的融资渠道, 加大森林培育资金投入。在出现培育资金紧张的情况下, 要多从自身的优势去着想, 从而找吸引外资的突破口。如对外资可以实行一些惠政策, 以便于可以吸引更多的包括民间资本、事业单位资本与企业资本的投资。

3 结束语

要想实现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 就必须要有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力度, 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大量的资金投入。当然还可以将林业进行产业化改造, 调整林业植物种类的结构, 提高林业系统保护生态资源与环境的功能, 以及森林的生产能力等等, 从而为实现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黎黎.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2.

上一篇: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下一篇:局领导讲话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