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1单元教案

2024-08-15

四上1单元教案(精选6篇)

四上1单元教案 第1篇

第五单元

【单元导读】

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世界遗产名录》。我国已有多处景观名列其中。

本组课文将带领我们观赏我国的“世界遗产”。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我们可以从搜集有关世界遗产的资料、故事、图片、传说入手,再逐一联系课文具体学习,最后化为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行动。长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积累“盘旋、屯兵、堡垒、崇山峻岭”等词语。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看图和朗读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了解长城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等特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并尝试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整体感知全文。

二、导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长城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2.揭示课题。3.结合课题质疑。

(预设:长城的构造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设计?为什么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二)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找出已弄懂的知识和自己不明白的地方。3.小组内交流读书的收获或体会。(三)学情检测 1.初步感知

(1)读准多音字,积累字词。jiān(中间)yīnɡ(应该)间

应 jiàn(黑白相间)nɡ(随机应变)yì(2)仔细看图,说说你从课本中的两幅图上分别看到什么?

明确:长城的远景图 长城的近观图。

(3)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的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

明确:长城的远景图对应的是第1自然段,长城的近景图对应的是第2自然段,第3、4自然段写作者展开的联想及对长城的赞美。

2.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了什么方法写的? 明确:描写长城远看的样子使用了比喻、数字说明,突出了长城的长。(2)作者把长城比喻成长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列出具体数字使表达更准确,让人信服。(3)默读第2自然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

明确: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4)指名读课文第3自然段。

①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看到了什么? 明确:修筑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②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 明确:古时候没有机械可操作,全靠人力。③思考:你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教师引导: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他们的外貌穿着,他们的神情动作„„

④假如此时你站在长城上,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

老师引导:围绕建筑工具、巧妙设计,工程难度展开,表达对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

美。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质疑探究,复习巩固。

二、导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长城的气魄与雄伟,接下来我们继续品赏全文。

(二)质疑探究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长城曲折回环、气势雄伟的特点。2.课文第一自然段对长城的介绍先从什么角度入手,写法上有何特点? 明确:先概括地介绍,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3.“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这句话点明了长城的什么特点?指出长城建筑材料是什么?

明确:高大坚固的特点,条石和城砖是长城的建筑材料。4.“城墙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这句描述有何特点? 明确:用生活中的实例加以对比,使读者的认识更清楚、明白。

5.“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句话连用几个动词,有何妙处?在内容上有何作用? 教师总结:“站、踏、扶”三个动词连用,点明作者身临其境,“很自然地想起”表明作者被长城的气魄震撼,内容由长城自然地过渡到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6.“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中连用的两个“没有”有何作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连用两个“没有”点明修筑之艰难,“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长城的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7.为什么说万里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

明确:在“崇山峻岭”中修筑长城,而且一块条石就有“两三千斤重”,只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怎能不流血流汗?而劳动人民利用山势让长城“蜿蜒盘旋”,还设计了垛子、瞭望口、射口和城台等结构,这正是智慧的体现。

8.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明确:从规模上看长城非常宏大——万里之长,八米多高,六米多厚,设置巧妙;从工程上看非常艰巨——全靠人力把那么多那么重的巨石、方砖运上陡峭的山岭,并在崇山峻岭之间修筑;从时间上看两千多年前完成如此宏伟、如此艰巨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三)课堂练习

按课文内容填空。

万里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她高大(),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长城是由()建造的,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和()。

远看 气魄雄伟长城近观 设计巧妙奇迹

置身其间 血汗 智慧

《长城》一课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长城的高大雄伟,还要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抓住奇迹这条主线,结合部分学生攀登长城的经历和有关资料,远看长城,探寻奇迹,近看长城,探讨奇迹,置身长城,提问奇迹,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兴趣盎然。

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2 第一,长城“长”、“高大坚固”又“气魄雄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第二,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习题3(1)“站”“踏”“扶”这三个动词说明作者身临其境,浏览长城;“自然地”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情不自禁地涌起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2)“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才”表示长城的建成非常不易,这两个词,使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跃然纸上。

1.多音字。

n(旋转)xuádān(简单)旋

单 xuàn(旋风)n(姓单)shà(高大)dà大 dài(大夫)2.近义词。

坚固——牢固

呼应——照应 陡峭——陡峻

雄伟——宏伟 修筑——修建

凝结——凝聚 3.反义词。

高大——矮小

陡峭——平坦 伟大——平凡

蜿蜒——笔直 坚固——柔软

凝结——溶解 4.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第二段(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

第三段(第3自然段):写作者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第四段(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5.课文中心

本文通过介绍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赞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18

颐和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宫殿、金碧辉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把握作者的游览顺序。

三、教学难点

1.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2.加强对“世界遗产”的认识与了解。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整体感知全文。

二、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颐和园吗?它在首都北京,那是一座闻名于世、美丽的园林。凡是去过北京的人,很少有不去游览颐和园的。颐和园构思巧妙,建筑精致,是我国园林的典范,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于1764年建成,到现在已有240多年,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今天我们就循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游览这美丽的颐和园。(二)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2.找出文中已明白的知识和还不懂的方面。3.小组内交流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三、学习检测 1.初步感知

(1)学习生字,重点指导“栽、爽、葱、朱、赏”等生字的读音。

(2)解释“横槛、神清气爽、金碧辉煌、远眺、画廊、葱郁”等词语的意思。(3)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如何分段,其依据是什么?(4)随作者游览了颐和园,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2.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颐和园首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 明确: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大、景色优美。

(2)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长廊的特点是什么?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明确:第1句,长,列数据,分层次。

(3)长廊有什么特点?从哪儿体会到它的长? 明确:又长又美。

(4)指名读句子,读出长廊的长,突出一眼望不到头。思考:你从哪句话看出长廊的美? ①长廊的颜色美;②长廊的画美;③长廊周围的风景美;④长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第二

课时

一、课时目标 继续导学全文。

二、导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踏进了颐和园的大门,欣赏了有名的长廊。这节课,我们接着游览颐和园。

(二)认知贯通

1.走完了长廊,又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其景物有何特点?

明确: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万寿山雄伟壮丽,佛香阁巍峨壮观,排云殿金碧辉煌。2.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从中又能体会到什么?

(1)“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万寿山很高,站在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大半景色。葱郁的树丛;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朱红的宫墙,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风景画。

(2)“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昆明湖的静、绿。

(3)“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远眺”是什么意思?“隐隐约约”是什么意思?“隐隐约约”和“远眺”有什么关系?

明确:往远处看,看得不太清楚。隐隐约约与远眺有因果关系。因为远眺,所以远处的景物只能看得隐隐约约,作者用词注意前后的照应,用词准确。

3.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长长的堤岸、石桥、倒垂的柳树、湖心岛、十七孔桥。4.画出描写十七孔桥样子的句子。明确:“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并且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三)课堂小结

跟着作者的脚步,我们游览了美丽的颐和园,希望同学们也能带我去游览一处美景,试着写一篇游览性的文章。写作时运用好过渡句,交待清楚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具体,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四)课堂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这句话是全文________,的紧紧照应了文章的________,又为下文埋下了______,使文章______相______。

2.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这句话说明画的内容________,题材________、构图________,从中感悟我国古代灿烂的________,________的智慧和________。



山脚向下望智慧、才干 颐和园万寿山山顶正前面向东远眺昆明湖湖十七孔桥



长长廊内部两边

这篇课文的最大特色是作者按照游览顺序展开。有的是边走边看的,有的写的是站在一点通过视线的改变而看到的风景„„这些顺序作者都用了明确的词句来交待,使课文景物一点也不混乱。在教学中,我通过这些表示顺序的词来让学生自主探讨,进而学习作者这种写作方式。

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2 本文移步换景,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的(从画“____”的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游览顺序)。“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就是作者的游览顺序。

1.多音字。

dū(都城)jī(几乎)都

几 dōu(都好)jǐ(几个)(拜佛)fóɡān(栏杆)佛

杆 fúɡǎn(枪杆)(仿佛)2.耸立——挺立

葱郁——葱翠 葱绿——葱茏

姿态——姿势 远眺——远望

游赏——玩赏 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3.反义词。

古老——现代

神清气爽——昏头昏脑 金碧辉煌——暗淡无光 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4.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写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第二段(第2自然段):具体描写了长廊的景色。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描写了万寿山以及站在万寿山上所看到的景色。第四段(第5自然段):描写了昆明湖的景色。

第五段(第6自然段):写颐和园很美,希望游人能亲自来游赏。5.课文中心

本文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19* 秦兵马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过程与方法】

自学为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认真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章,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一)谈话导入

昨天老师让大家查找一些兵马俑的资料,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呢? 教师总结:介绍得真好,从同学们介绍的内容可以看出兵马俑的历史价值确实十分珍贵。(二)预习要求

1.利用工具书弄懂生字新词。

1.小组内交流学习的收获和没弄懂的地方。(三)学情检测 1.初步感知

(1)全文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从哪里可以得知其作用? 明确:全文围绕“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课文第4至7自然段讲了兵马俑的类型和特点。

(2)默读课文,用简短的词语说说对秦兵马俑的印象。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享誉世界、举世无双、惟妙惟肖等等。

2.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明确: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 明确:举了大量的数据。

(3)人们看到如此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点拨: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4)最后一个长句子,讲了什么?

明确:前半句讲兵马俑的恢宏气势;“真像„„”讲兵马俑高超的制作工艺。(5)读4-7自然段,思考:兵马俑有哪些类型?他们各有什么个性特点?

明确:将军俑 神态自若

武士俑 整装待发

骑兵俑 准备上马冲杀

陶马 跃跃欲试

(6)领略了这么壮观的场面,又欣赏了这么鲜明的形象,大家心中对兵马俑涌起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流露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民族自豪感。(四)课堂小结

课文生动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规模宏大秦兵马俑分述类型众多 绝无仅有自豪热爱

个性鲜明总结 绝无仅有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了解到文章是用详实的数据来说明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以及秦兵马俑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特点。在小组交流的环节,同学们畅听欲言,充分流露出对历史文物的自豪感。

课后习题答案 1.多音字。

nɡ(行走)chēnɡ(称呼)xí称

行 chèn(匀称)nɡ(解行)há总起 举世无双dānɡ(当年)当 dànɡ(上当)2.近义词。

珍贵——宝贵

精美——精致 宏大——宏伟

鸟瞰——俯视 统率——率领

魁梧——高大

模拟——模仿

举世无双——独一无二 所向披靡——所向无敌 神态自若——而不改色 3.反义词。

整齐——凌乱

魁梧——矮小 珍贵——廉价

健壮——虚弱 鸟瞰——仰望

精美——粗糙

统率——跟随

举世无双——比比皆是 所向披靡——望风披靡 神态自若——惊慌失措 4.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秦兵马俑是我国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兵马俑规模宏大。

第三段(第3-8自然段):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兵马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5.课文中心

本文通过对秦兵马俑“宏大规模”的介绍和对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描述,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同时也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语文园地五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过程与方法】

学生试做,师生共同探讨交流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累背诵关于“世界遗产”的古诗词、楹联、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二、教学重点

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

以“保护文物”为题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保护文物意识,并把交际内容形成倡议书。

四、教学时间

3课时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口语交际。

二、导学过程(1)激情导入 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你有什么感受。(二)感受雄伟

1.音乐响起,在音乐声中,让学生欣赏长城的美景。

2.这雄伟壮丽的长城,令全世界人民为之倾倒,英国女王伊丽沙白游览了万里长城后,她这样题词:“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游览了万里长城后,他这样题词:“长城真是一个奇迹,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奇迹。”

3.读着外国元首送给长城的题词,你有什么感受? 4.交流感受(三)感受痛苦。

1.长城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近几年,长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看,长城在发出痛苦的呻吟。

2.感受“痛苦的呻吟”。

资料1,出示课文中关于长城的报道。

资料2,长城在呻吟,2008年山西一村办企业的扩建需要,竟然将60米长的长城拆毁,倾刻间60米长的历史文化遗产湮灭。

资料3,河北省怀化县境内的一段长城,上面的城砖甚至黄土都被当地的农民运回家,用来盖房子甚至垒猪圈。

读着这些报道,你有什么感受?(四)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1.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2.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自了解的其它文物古迹情况,说说我们能为保护文物做点什么。

(五)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第二课

一、课时目标 指导习作。

二、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二)创设情景

1.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位导游,大家想参与吗?

2.评选要求: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传说,明确游览的注意事项。(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能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三)交流资料

(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四)写法指导(1)范文引导

(2)从范文中你发现了导游词的哪些格式?(3)总结规则

①前言:是导游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②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

③分述: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

④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五)习作修改

(1)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①请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②读他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a.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b.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2)听取别人的意见后,再修改自己的习作。

(3)展示台

①推举好的习作进行展示,在小组内和全班进行展示。

②谈习作心得,教师进行总结,并适时予以表扬。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

二、导学过程(一)我的发现

我们在这单元学习了一些描写“世界遗产”的课文,小林、小东和我们一样,也是四年级的学生,我们来看看他们读了这一组课文后有什么发现。

读课文描写事物的句子,就拿我们熟知的事物来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例如《长城》一课中,写长城城墙的宽用“五六匹马可以并行”来比照事物,使人很容易想象出有多宽。

(二)日积月累

1.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积累,接下来我们就要认识几幅对联,出示“日积月累”。

2.出示例句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3.读读例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两句对联写出颐和园月波楼的白天和夜晚的景色。每幅对联都抓住所写景物的特点。

4.读读课本中其它句子,试着就某一景点写一幅对联。5.课外积累,背诵一些写景点的对联。(三)宽带网。

1.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积累的范围。2.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取什么方法搜集材料的?遇到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学生讨论、发言)3.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比,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4.教师的建议

(1)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搜集和整理。(2)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3)纠正一些不当做法。

在本单元的“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我别出心裁地创设情景让学生们成立“导游团”带领游客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以此激发学生的乐趣,快乐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通过努力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先出示范文,通过交流景点的资料,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再读全文,体会其写法,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同时通过小组资料展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各组为了在展示过程中取得好成绩,在小组交流中他们互相学习和帮助,讨论热烈而有效。

四上1单元教案 第2篇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猫》,谁说一说老舍先生笔下的那只猫有什么特点吗?(古怪、可爱)猫既古怪,又可爱,老舍喜欢它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2、出示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在课前已经认真预习课文,让我们先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你们是否已经认识了。

出示词语1:一撮儿毛

这点儿

挺着脖儿

挺着身儿

汤圆儿

师:老舍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的语言就有着浓郁的“京味”,这也是他语言的风格。

出示词语2: 可恶

欺侮

狠狠

下毒手

如怨如诉

出示词语3:负责 慈爱 勇敢 辛苦

读第二、第三组,这些词都是和母鸡有关的,对这样的母鸡,作者对它的态度是怎样的?(讨厌喜欢)看来词语也是能读出情感的,把情感带入词语中再读一遍。板书:讨厌 喜欢

2、课文哪一自然段将讨厌母鸡和喜欢母鸡这两部分连接在一起(第4自然段),这种段落叫做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什么原因让一向喜爱小动物的老舍先生那么讨厌母鸡呢?

三、品母鸡之短,体会讨厌

快速读一至三自然段,找找母鸡让人讨厌的原因。

1、没有什么理由的总爱乱叫,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无病呻吟(到处乱叫)

2、不反抗凶猛的公鸡,却欺侮忠厚的鸭子,这就叫——欺软怕硬。

3、母鸡下了蛋后爱狂叫,恨不得让全世界的人知道它的这点成绩。爱炫耀

四、品母鸡之长,体会母爱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课件出示中心句: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1)课文里哪些词句写出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呢?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阅读方式用心地读读课文第二大段,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词语,多读几次,读出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写写旁注。

2、交流反馈出示:

句一: 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是呀,母鸡的高度警惕,目的就是要保护好自己的儿女,此时哪怕是一只鸟儿,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都会——

母鸡的叫声和人类的语言一样,能向我们传达信息。请你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母鸡会说些什么?

出示: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 “

”(你关注了上下文,做了合理的想象)

(它是个多么负责的母亲啊,为了保护孩子,它真勇敢!)

句2: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每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多么慈爱,多么伟大的母亲啊!还有哪个句子也让你有这种体会的? 句3: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可是,在它还不是鸡母亲的时候却——永远不反抗公鸡。是什么力量让它变得如此勇敢呢?

句4: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了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句5: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小结:母鸡的这些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

出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4)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觉得老舍先生仅仅是在写母鸡,赞美母鸡吗?(母爱)师:是的,他还在赞美你们的妈妈,天下所有的母亲。因为天下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任劳任怨。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她们会毫不犹豫地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儿女活的希望,所以如果一定要给母亲下一个定义的话,我想你们一定会说——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作业:所有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都能无怨无悔、默默付出,你能写一写自己的妈妈为自己做了哪些令你感动的事?

四上1单元教案 第3篇

1. ---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___________ the school bus.

A. By B. With C. At D. On

2. ---Do you know ____________?

A. how old is Sam B. where he lives C. where is Tom D. how far does he live

3. The students in that village need to ________ a river to school.

A. across B. through C. cross D. crossing

4. We hope our dreams can ____________.

A. come out B. come true C. come up D. come through

5. ---________ does Cindy live from her offi ce?

--- Three kilometers.

A. How long B. How much C. How often D. How far

6. It takes him about 15 minutes _________ there.

A. walk B. walking C. to walk D. walks

7. James has ________ breakfast at home and play _____ guitar every day.

A. /, the B. the, / C. the, the D. a, the

8. We want people who are good _________ children.

A. at B. for C. in D. with

9. ---_________ do people usually eat dinner?

--- In the evening.

A. What time B. When C. What D. How

10. --- Can I borrow your bi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I don’t have one. B. No, you can’t. C. Of course. D. Not at all.

11. Can you tell me what he _________ just now?

A. talked B. told C. spoke D. said

12. ---Must I do the dishes after dinner?

--No, you ______________.

A. can’t B. needn’t C. mustn’t D. have to

13. Please get up and ___________ your clothes.

A. dress B. put up C. wear D. get dressed

14. Either you or your brother __________ singing very much.

A. likes B. like C. don’t like D. dislike

15. ---How does Jack ___________ the museum?

---By bus.

A. get B. arrive C. arrive in D. reach

16. --- How far is your home from your uncl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It’s 20 kilometers far. B. It’s 20 kilometers away.

C. It’s 20 minutes bus ride D. It takes 20 minutes.

17. He wants to fi nd a _______ in a music club.

A. jobs B. work C. works D. job

18. Lucy often ____________to the bus stop.

A. rides a bike B. rides bike C. by bike D. on her bike

19. Sally goes to the park after ________ her homework.

A. doing B. do C. does D. to do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

--- It’s wonderful.

A.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ootball game? B. Do you want to go on a trip?

C. Can you play chess D. What time do you go to bed

二、完形填空。 (10分)

21. A. and B. but C. or D. so

22. A. at B. in C. on D. to

23. A. with B. by C. of D. on

24. A. go B. get C. leave D. getting

25. A. in B. at C. about D. to

26. A. in B. at C. on D. of

27. A. his B. he C. he D. she

28.A. his B. he C. our D. their

29.A. look B. read C. watch D. look at

30. A. go to bed B. goes to bed C. sleeps D. get bed

三、阅读理解 (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计40分)

A

I have a cousin. His name is Eric. He is 15. He likes music and he can play the guitar very well. But he doesn’t want to join the music club. He wants to join the art club. He wants to learn to paint. I don’t like music or art, I like sports. I can play tennis. I can also swim but I can’t swim well. I want to join the sports club. My friends are in that club. I want to play sports with them.

31. How old is the writer’s cousin?

A. Five B. Fifteen C. Fifty D. Fourteen

32. What does Eric like?

A. music B. art C. swim D. sports

33. What club does Eric want to join?

A. music club B. art club C. sports club D. chess club

34. What does the writer dislike?

A. sports B. tennis C. swim D. music

35.Why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join the sports club?

A. He can play tennis. B. He can swim.

C. He doesn’t like music club. D. His friends are in that club, he wants to play with them.

B

Sue and Linda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car. They drive past a cinema, a supermarket and a food shop. The food shop is next to the supermarket. Jack and Michael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us. They go past a bank and a post offi ce. The bank is next to the post offi ce. Mary usually goes to work by bike. She rides a bike past a police offi ce, a library and a swimming pool.

( ) 36.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is passage?

A. Five B. Three C. Four D. Two

( ) 37. Where is the bank?

A. It’s next to a swimming pool. B. It’s on the right.

C. It’s next to a post offi ce. D. It’s on the left.

( ) 38. How does Linda go to school?

A. By bike B. By bus. C. By car. D. On foot.

( ) 39. Where does Sue drive past?

A. A cinema. B. A post offi ce. C. A park. D. A bank.

( ) 40. What do they do?

A. They are singers. B. They are football players.

C. They are students. D. They are reporters.

C

Hi! My name is Tom. I am a school boy. My school is far from school. I must ge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us. It takes me half an hour to get there. I have no time to have breakfast at home. I often have some bread for breakfast on the bus. I don’t want to be late for the morning exercise. I have lunch at school. Sometimes I play football with my classmates after school. I often get home at half past six.

( ) 41. Tom lives______.

A. next to his school B. in his school

C. far from his school D. with his friends

( ) 42. Where does Tom eat breakfast?

A. In the school` B. At home C. on the bus D. near the school

( ) 43. Tom gets home______.

A. at 5:30 in the afternoon B. at noon

C. with his classmates D. at 6:30P.M

( ) 44.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m to go to school?

A. one hour B. 5.5 hours C. Half an hour D. A morning

( ) 45.What does Tom sometimes do after school?

A. Does morning exercise. B. Plays football with his classmates.

C. Plays the guitar. D. Does his homework.

D

Alex’s day

Hello! I’m Alex. I often get up at 6:30 a.m. Half an hour later I have my breakfast. At 7:30 a.m. I take a bus to school. We have Math, Chinese and English classes from 8.00 a.m. to 11.30 a.m. I have lunch and talk with my classmates at school. We have three classes from 1:40 to 4:10 in the afternoon. After school, I often play with my classmates. We often play soccer, tennis and ping-pong. I go home at about 5:00p.m. I usually have dinner at 6:00p.m. Then I do my homework and watch TV. At about 10:30, I go to bed.

( ) 46. Alex goes to school at half past six in the morning.

47. What time does Alex eat breakf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 How long does it take Alex to have breakf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Where does Alex eat lunc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Alex usually _______ before he goes to bed.

四、词汇 (10分)

51.There is no ___________ ( 桥梁 ) above the rive.

52. _________ the rive to school is dangerous for the students. (横过、越过)

53.What do you_______________ the school trip? (认为…怎么样)

54.The bus ride ___________me about 20 minutes every day. (花费)

55. He _________________ at seven o’clock. (刷牙)

56. Lisa is good 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讲故事 ) .

57.Peter likes ___________________ ( 拉小提琴 ) .

58.He either does homework or________________ ( 散步 ) after lunch.

59.I want to be 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I grow up. (音乐家)

60. The school needs help to teach children______________ ( 游泳 ) .

五、连词成句 (10分)

61. does, you, get, how, it, long, take, to, school,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is, a, river, between, there, home, her, and, hospital,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far, he, live, the, how, does, library, fr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I, take, to, the, usually, subway, park,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club, want, what, to, do, you, jo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 he, play, can, the, or, drums, basketba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do, usually, time, get, what, you, u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they, bus, take, the, do, work,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 knows, she, it, not, is, her, for, goo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I, clean, sometimes, an, for, my, half, hour, ro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 (10分)

请根据以下信息介绍你的朋友Jim的基本情况。80词左右。

擅长打篮球, 会弹钢琴, 想加入了游泳俱乐部学习游泳。

每天早上7:00起床, 穿好衣服, 吃过早饭后7:45去上学, 下午4点放学回家。

通常花15分钟骑自行车上学, 如果下雨会乘公交车。

晚饭后或者做作业或者锻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本期)

单项选择

1-5 DBCBD 6-10 CADBC 11-15 DBBAD 16-20 BDAAA

完形填空

21-25ABBCB 26-30AADCA

阅读理解

31-35 BABDC 36-40 ACCAC 41-45 CCDCB

46. F 47. At 7:00 48. 30 minutes

49. At school 50. Does homework and watches TV

词汇

51.Bridge 52.Crossing 53.think of 54.takes 55.brushes teeth

56.Telling stories 57.playing the violin 58.takes a walk 59.a musician 60.to swim

连词成句

61.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get to school?

62.There is a river between her home and the hospital.

63.How far does he live from the library?

64.I usually take the subway to the park..

65.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66.Can he play the drums or basketball?

67.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68.Do they take the bus to work?

69.She knows it is not good for her.

70. I sometimes clean my room for half and hour.

写作

高中一册第1单元练习 第4篇

四上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5篇

王丽霞

一、复习内容:

9、泉城》、《

10、九寨沟》、《

11、田园诗情》、《

12、桂花雨》、习作

3、练习3.二、复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

9、泉城》、《

10、九寨沟》3-5自然段。

2、复习3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文章蕴含的内容。

4、完成课后习题。

5、学会写信。

6、学会赞美。

三、复习准备: 四(上)语文常识、课件、练习试卷等。

四、教学方法:指导法、讲解法、练习法等。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字回眸

大约 吊桶 洞穴 占领 冒充 源头 悬崖 雪堆 敏捷 村寨 恰似

继续 山沟 藏族 县城 姿态 帮忙 吩咐 糕饼 尤其 新鲜 沉浸

左右 高低不平林深叶茂 图画

蔚为壮观 色彩斑斓 诗情画意 憨态可掬 五彩缤纷 异兽珍禽 若无其事 极目远眺

仪态端庄

悠然自得 辽阔无垠 绿意盎然 默默无闻 舒缓平稳 骠悍强壮 水声喧腾

昼夜不息 顽皮 闪烁 笨笨拙拙 香飘十里 牲畜 悬念 清澈 一泻千里 古木参天

洪大 低细 高低错落 白浪翻滚 晶莹剔透 狐朋狗友

龙马精神 鸡犬不宁 龙吟虎啸 高楼大厦 雨后春笋 月明人静 天空地宽

二、课文点击

9、泉城》

1、描写泉水流动的样子:珍珠泉:涌。五龙潭:汇注。黑虎泉:喷吐。趵突泉:冒。

2、描写泉水样子的词语:银花盛开 明珠散落 晶莹剔透 白浪翻滚

描写泉水声音的词语:水声喧腾 虎啸狮吼 秋雨潇潇 咕嘟咕嘟

描写水的词语:波光粼粼 碧波荡漾 水平如镜 波涛汹涌 惊涛骇浪

10、九寨沟》

1、《九寨沟》一文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

2、《九寨沟》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起(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的作用。整篇文章显得(中心突出)、(段落紧凑严密)。

3、九寨沟的动物真多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4、描写山水景色的词语:湖光山色 人间天堂 明月清风 桂子飘香 水光接天 江山如画 鱼米之乡

描写九寨沟的景物特点:水(清澈见底)树(古木参天)瀑布(高低错落)

描写花儿的词语:含苞待放 亭亭玉立 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沁人心脾 香飘十里

景点与所在地相连:五花海(四川)蝴蝶谷(台湾)玄武湖(江苏)庐山(江西)西湖(浙江)

11、田园诗情》

1、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的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2、《田园诗情》通过视点的转换,具体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荷兰田园风光图,看(奶牛图)、(郁金香图)、(骏马图)、(挤奶图)和(田园夜色图)。

《田园诗情》是一篇(散文),描写了(),(),()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3、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的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4、牛犊跑前跑后,活像();老牛仪态端庄,好似()

5、《田园诗情》通过(视点)的转换,具体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荷兰田园风光图,看(奶牛图)、(郁金香图)、(骏马图)、(挤奶图)和(田园夜色图)。

6、描写草原风光的词语:一望无际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无边无际

12、桂花雨》

1、《桂花雨》一文以“桂花雨”为题目,以桂花香为线索,写出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我”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写出了桂花给家人带来的生活情趣。

2、“摇花乐”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这句话中“缠”,写出了作者盼望“摇桂花”的急切心情。

3、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这句话表现了“我”“摇桂花”时的兴奋和快乐。

4、母亲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其实就是说(外地的桂花再香,外地的环境再好,外地的生活再舒适,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比不上家乡的环境好,比不上家乡的生活舒适)。表达了母亲(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三、练习提示

练习3

1、重要的地方或生字新词 在下面画 ——

关键词语

在下面画 .

对某些内容有疑问

在后面画 ?

精彩的语句

在下面画。

需要重读或摘抄的章节 在前面打 △

2、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名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

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月亮里有桂树------高不可攀

牙刷脱了毛------有板有眼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神枪手打靶------百发百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第二课时

一、课文填空

1.荷兰风光如诗如画,有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是天然的(牧场),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低地)之间.荷兰的确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2.《九寨沟》为我们描绘了四幅美丽的图画: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

3.桂花的用处可多啦!桂花可以(泡茶),可以(做桂花卤),还可以(做糕饼).

4.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5.趵突泉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下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6.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瀟瀟.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的趵突泉了。(趵突泉)被誉为“第一泉”

7.我最喜欢(珍珠)泉,因为(那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

8.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9.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

10.“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这一节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两个类型的训练:

二、选词填空。

1、欣赏 观赏

(1)老师带我们到公园()菊展。

(2)妈妈坐在录音机前正在()宋祖英的演唱。

2、宽阔 辽阔 宽敞

(1)大海是多么()。

(2)这间教室很()。

(3)弟弟趴在叔叔()的肩膀上睡着了。

3、幽静 恬静 僻静

(1)这条()的小巷冷冷清清的。

(2)小红那()的笑脸出现在大家眼前。

(3)迷人的月光洒在()的小路上。

三、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1、周 旬

日 季 年 月

2、寒冷 凉爽 温暖 炎热 酷热

3、劳动节 教师节 元旦 清明节 国庆节

(1)老师带我们到公园()菊展。

(2)妈妈坐在录音机前正在()宋祖英的演唱。

2、宽阔 辽阔 宽敞

(1)大海是多么()。

(2)这间教室很()。

(3)弟弟趴在叔叔()的肩膀上睡着了。

3、幽静 恬静 僻静

(1)这条()的小巷冷冷清清的。

(2)小红那()的笑脸出现在大家眼前。

(3)迷人的月光洒在()的小路上。

四、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1、周 旬 日 季 年 月

2、寒冷 凉爽 温暖 炎热 酷热

四上1单元教案 第6篇

称:chèng 称杆 chèn 对称 称心

chēng 称 蒙:mēng 蒙骗

méng 启蒙

měng 蒙古 薄:bó

薄弱

báo 薄脆

薄荷

号:háo 号叫

hào 号码 秘:mì 秘 bì秘鲁

数:shǔ 不可计数 shù 数学

缝fèng缝补féng 缝隙

禁 jīn情不自禁 jìn 禁止

模:mó模范 mǘ 模样

盛 chéng 盛饭

shèng 茂盛

近义词:

笼罩—覆盖 屹立—矗立 鼎沸—沸腾 颤动—颤抖 霎时—顿时 恢复—复原 壮丽—壮美 奇异—奇特 映衬—衬托 神秘—神奇 呈现—展现 预料—预测 灿烂—绚烂 陆续—继续 茂盛—茂密 纠正—改正 逼近—靠近仿佛—似乎 热闹—喧闹 模糊—迷糊 凶猛—凶狠 威武—威严 镇静—镇定 静寂—沉静 反义词:

宽阔—狭窄 沸腾—沉寂 强烈—微弱 奇特—寻常 置疑—相信 多样—单一 呈现—消失 美丽—丑陋 静寂—嘈杂 热闹—冷清 兴奋—忧愁 模糊—清晰 凶猛—温柔 镇静——慌张

特殊结构词语:

ABB:笑盈盈、红彤彤、金灿灿、白茫茫 AABB:恍恍惚惚、郁郁苍苍、浩浩荡荡

ABAC:若隐若现、人山人海、半紫半黄、一模一样

课文概述: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观潮地点:海宁盐官镇海塘大堤上时间:农历八月十八

1.北宋诗人苏轼赞颂钱塘江的名句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观潮》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重点段第4自然段从远到近的顺序写了大潮,最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是(向我们移来——再近些——越来越近),其中(白色战马)写了潮水的(形状),(山崩地裂)写了潮水的(声音)。描绘出钱塘江大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积累四字词语:

写声音的:人声鼎沸 风号浪吼)

写形态的: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浩浩荡荡 漫天卷地

2.《雅鲁藏布大峡谷》

(1)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2)世界最高峰——一珠穆朗玛峰

(3)3)世界第一大峡谷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4)文中的“堪称”“号称”“美誉”是在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堪称:堪,可以、能。堪称:可以称作、可以称为的意思。(5)“秘鲁”读bì lǔ

(6)雅鲁藏布大峡谷有(“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3.《鸟的天堂》作者(巴金)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4.“不可计数”的“数”读第三声,查点数目的意思。“计数”意思是“计算”,“不可计数”是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这株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5.“应接不暇”的“应”读四声,“应接不暇”是指优美的风景很多,看不过来。

6.第一次“鸟的天堂”是引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而题目和最后一句话中鸟的天堂,是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7.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因为①(大榕树给鸟提供了环境)②(农民们不许捉鸟)。7.《火烧云》作者著名女作家(萧红)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火烧云)图景。写了火烧云(上来)和(下去)的全过程。从火烧云的(颜色)和(形态)描绘出(火烧云的奇妙景色),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与“云”有关的气象谚语: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与“云”有关的成语:(风起云涌、行云流水、腾云驾雾、壮志凌云、烟消云散„„)日积月累:

1、(厦门鼓浪屿、回文联)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2、(浙江宁波天童寺、拟人)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3、(浙江杭州西湖、叠字联、回文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4、(杭州西湖九溪十八涧联、叠字联)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第二单元 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一.比一比,再组词 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莫(莫非)蜡(蜡烛)挥(挥手)虎(老虎)

铺(铺开)搜(搜索)豪(自豪)寞(寂寞)自己编创:三月杏花满枝头,四月樱花上粉妆,浑(浑身)虚(虚心)捕(捕鱼)瘦(瘦小)五月丁香开得旺,六月牡丹争芬芳。叠(重叠)毫(丝毫)腊(腊月)宜(宜人)

痕(痕迹)寓(寓言)择(选择)扒(扒开)

狠(狠心)遇(遇到)泽(沼泽)趴(趴在)

1、胸有成竹:也说“成竹在胸”,是说画竹子

凝(凝视)疑(怀疑)

多音字重

chóng(重叠)

zhòng(重要)

kòng(空隙)kōng(空间)铺 pū(铺路)

pù(店铺)

qū(弯曲)qǔ(曲子)

弹tán(弹琴)dàn(子弹)

xìng(高兴)xīng(兴奋)

jīn(情不自禁)jìn(禁止)

近义词:舒服—舒适 牢固—坚固 空隙—间隙 均匀—平均 出名—有名 隐蔽—遮蔽 慎重—谨慎 挖掘—发掘 简单—简明 搜索—搜查 随遇而安—入乡随俗 静谧—宁静 偶然—偶尔 豪放—豪爽 坐卧不安—如坐针毡 收拾—整理

反义词:弯曲—笔直 牢固—薄弱 均匀—不等 仔细—粗心 舒服—难受 慎重—轻率 粗糙—光滑柔弱—刚强 干燥—湿润 简朴—奢华 偶然—必然 崭新—陈旧 不可思议—可想而知宽敞—窄小 隐蔽—暴露 随意—慎重 热闹—安静

积累(花名歌谣)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 通盘的考虑。(该成语讲的是北宋画家文于可的 故事)

2、造句:胸有成竹——这次考试,她经过了充 分地复习,胸有成竹地走进了考场。

写作之前,要认真仔细地进行选材和构思,做 到胸有成竹。

词语形式积累

ABB:兴冲冲 毛茸茸 笑嘻嘻 火辣辣

金灿灿 笑盈盈 红彤彤 黑乎乎 红艳艳

AABB:恍恍惚惚 郁郁苍苍 蹦蹦跳跳勤勤恳恳

隐隐约约 原原本本 形形色色 口口声声

ABCC:可怜巴巴 生气勃勃 得意扬扬 空空如也

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

ABAC:自由自在 如怨如诉 活灵活现 活龙活 现 绘声绘色 忽明忽暗 若隐若现 无忧无虑

AABC:涓涓细流帘帘飞瀑 跃跃欲试 滔滔江水

空空如也 娓娓动听 恋恋不舍 瑟瑟发抖

颜色:半紫半黄 半灰半紫 百合色

半青半黄 半黑半白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枣红 米黄 天蓝 银白 鹅黄 藕荷色 苹果绿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宋)代(苏轼),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题目中的“题”是(书写)的意思。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

2、学习《题西林壁》时,我从(“横”)(“侧”)(“远”)(“近”)(“高”)(“低”)六个字体会到诗人在庐山时,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也正因为(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以看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所以诗人才说(“不识庐山真面目”)。

3、《题西林壁》中寓含哲理的句子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我不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观察分析事物),这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4、《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5、《游山西村》中也有寓含哲理的句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说(山峦重重,水道弯弯,以为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明艳,眼前又是一个山村)。现在人们常常用这两句诗来形容(陷入困境,好像没有希望了,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6、在“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中,通过品味“莫笑”和“足”,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农家的淳朴热情)。

7、《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叶圣陶),代表作是(《稻草人》),“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中“着”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它是(接触,挨上)的意思,所以在这里读(zháo)。第三、四、五自然段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再讲了(爬山虎怎么爬),最后讲(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密切)。“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把细丝比作触角,本文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8、《蟋蟀的住宅》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建造住宅的才能),它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和科普作家(法布尔),他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我们还学过他写的文章(《蜜蜂》)。

(蟋蟀的住宅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是:蟋蟀的住宅向阳、隐蔽、能排水,大小适宜,从住所简朴、清洁、干燥、卫生等可以看出蟋蟀修建这座住宅的精心,让我们感受到它身上似乎有一种聪明才智。

但蟋蟀修建这座住宅的工具是那样的柔弱,只是一对前足和一双后腿。在这明显的发差中,我们体会到蟋蟀修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

9、功能完备,而修筑的工具是那样简单),所以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所填的字都是(蟋蟀的动作),加点的词都是(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也就是它身体的部位),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来思考,我体会到了(蟋蟀吃苦耐劳)通过学习《蟋蟀的住宅》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吃苦耐劳)的特点。

1912年,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地质学会上,(魏格纳)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

第三单元近义词:允许-准许、喧闹-吵闹提醒-提示 冷酷-冷漠、凝视-注视、孤独-孤单 清理-整理、附近-邻近、假如-假若、依照-按照、强健-强壮、谦虚-谦逊 原野-旷野、天天-每天、寒冷-严寒 收拾-整理、亲热-亲密温柔-温和、表情-神情 反义词:温暖—寒冷、盛开—凋谢、喧闹—安静、宽大—窄小、允许—禁止、拆除—填补 谦虚—骄傲、幸福—痛苦、清澈—浑浊、宽阔—狭窄、简单—复杂、枯枝败叶—枝繁叶茂 寒冷—温暖、融化—凝结 快乐—伤心、亲热—冷淡 兴冲冲—气呼呼、漂亮—丑陋、热闹—安静 多音字:[吓]xià吓人;hâ威吓 [禁]jīn弱不禁风;jìn禁止 [钻]zuān钻出;zuàn钻石 [假]jià 假期;jiǎ假如 [分]fēn分别;fân成分 [间] jiān中间;jiàn相间 [要]yào要害;yāo要求 [还]huán归还;hái还有 [看]kān看守;kàn看见 [着]zháo着急;zhuó衣着;zhe看着 [没]mãi没有;mò沉没 [挣] zhēng 挣扎;zhâng 挣钱 [撒]sā 撒谎 ;sǎ撒种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1.本单元所学的四篇课文体裁都是(童话)。童话可以分为两大类,1.一类是(由作家创作的),如《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还有丹麦安徒生童话,如《丑小鸭》、《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踩面包的姑娘》;德国豪夫童话,英国王尔德童话,中国的叶圣陶和张天翼童话;

1、另一类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有心人搜集、整理而成的),如《格林童话》,书中的210篇童话都是(德)国的(格林兄弟)搜集、整理而成的,比如《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勇敢的小裁缝》。《巨人的花园》通过对比,有力地说明了(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这一道理。

1.本文显着特点是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巨人回来前后(花园情景)的对比;拆围墙前后(巨人态度、感觉)的对比。

2.这篇课文让我们懂得(快乐要与大家分享)。

3.“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这句话怎么理解 这是巨人(醒悟)后说的一句话,“任性”是指(放任自己,不加约束),“冷酷”是指(待人冷漠苛刻)。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的原因是(他太任性,太冷酷了)。后来春天又来到了花园里,因为(巨人认识到了错误,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2、《幸福是什么》讲了三个孩子在智慧女儿的引导下,经过十年的亲身经历,终于明白: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去年的树》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全文一共有

(四)次对话,第一次是(鸟与树)的对话;第二次是(鸟与树根)的对话;第三次是(鸟与门先生)的对话;第四次是(鸟与小姑娘)的对话。

4、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仿佛在说(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仿佛

在说(树朋友,我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文中的这两句话颇为传神,特别是其中的两个(“看”)字,说明小鸟拥有(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高贵品质,5、“必须”和“必需”的区别。“必须”的意思是(一定要做什么),而“必需”的意思是(一定要有什么)。

1.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2.家庭作业(必须)在家里写完。3.煤铁等是发展工业(必需)的原料。

4.油、盐、酱、醋,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5.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先尊重别人。

《小木偶的故事》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木偶奇遇记》是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故事主人公是(匹诺曹)。

《巨人的花园》 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

《幸福是什么》是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写的 《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写的

《小木偶的故事》 是中国作家吕丽娜改写的

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 《海的女儿》

格林童话:《灰姑娘》 《小红帽》《白雪公主》

3、《巨人的花园》告诉我们快乐要与人分享 《幸福是什么》告诉我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去年的树》告诉我们 友情和诚信最可贵。《小木偶的故事》仅有一种本领是不行的,人应该多方面发展。第四单元 多音字:[供]ɡōnɡ供养;ɡònɡ供认

[调]tiáo调和;diào调动

[吭]háng引吭高歌;kēng一声不吭

[角]jiǎo角落;júe角色

[看]kān看守,kàn看见

[扇]shān 扇动;shàn风扇

[率]shuài率领;lǜ效率

[横]hénɡ横批;hènɡ横财

[咽]yàn咽下;yān咽喉;yè呜咽

[当]dàng勾当;dāng当然

[熬]āo熬汤;áo熬夜

[折]shé枝折花落;zhé对折zhe折腾[屏]bǐnɡ屏息;pínɡ屏幕

[斗]dòn打斗;dǒn烟斗

[和]huo暖和;hé和好;huó和面;huò和稀泥[更]ɡènɡ更加;ɡēnɡ更改

[恶] wù可恶;è凶恶;ě恶心

近义词:高傲—傲慢、姿态—姿势、倘若—假若、窥伺—窥探、敏捷—灵敏、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率领—带领、攀谈—闲谈、板正—端正、掂量—斟酌、茂密—茂盛、洁净—干净 讨厌—厌恶、反抗—抵抗、欺侮—欺负、忠厚—忠实、警戒—戒备、凄惨—悲惨

反义词:郑重—草率、奢侈—节俭、敏捷—笨拙、偶然—必然、局促不安—坦然自若、不胜其烦—不厌其烦 洁净—肮脏、茂密—稀疏、邻近—遥远、偷偷摸摸—堂堂正正、从从容容—慌慌张张讨厌—喜欢、可恶—可爱、伟大—平凡、慈爱—狠毒、勇敢—胆怯

积累含有动物成语:望子成龙、来龙去脉、群龙【呆若木鸡】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像木头

无首、天马行空、汗马功劳、马到成功、老马识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途、抱头鼠窜、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胆小如鼠】胆子小得像老鼠。形容非常胆小。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鸟语花香、【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有一个好的未 来,成功的人生。

【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 件事的前因后果。

【群龙无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 的,无法统一行动。

【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 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 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骑虎难下】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 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 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照猫画虎】照着猫画虎。比喻只是依样画葫芦,实际上并不理解。

【天马行空】比喻思想行为无拘无束。亦形容文 笔超逸流畅。

【汗马功劳】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 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 做出的贡献。

【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老马识途】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 情比较熟悉。

【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 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 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 现出才能。

【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 人先动手。

第四单元知识要点

1、《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这篇课文重点表现了白鹅的性格特点(高傲),这一特点具体表现在(姿态)、(叫声)、(步态)和(吃相)四个方面。

2、“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是全文的(中心句),也就是说(全文都是围绕这一句话来写的),在全文中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3、“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是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文中把(鹅的步调)比作(净角出场),写出了鹅的傲慢,其中京剧分为(生、旦、净、丑)。

4、丰子恺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如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

5、丰子恺用“我们的鹅老爷”“高傲”“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却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反语)。

6、“三眼一板”的意思是(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在课文中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

《白公鹅》的作家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把它称为(海军上将),也是用反语的手法。

7、《猫》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老舍),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8、《猫》条理清晰,先写了(猫的性格古怪),了对母鸡的赞颂之情,因为母鸡(负责、慈爱、再写了(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勇敢、辛苦),让我们想到最无私的母爱《游子

9、《猫》从

(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吟》。怪:第一(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第二(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 第三(既勇敢又胆小)。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 不回家呢?”这是个(反问)句。

换个说法意思不变(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一 天一夜不回家)。

把下面两个反问句变成陈述句:

(1)满月的小猫不是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的吗?

变成陈述句:(满月的小猫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2)天这么冷,能吃雪糕吗?

变成陈述句:(天这么冷,不能吃雪糕)。

10、“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 鼠等出来不可!”中“屏息凝视”的意思是(屏 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这句话用“非„„不 可„„”这组关联词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和 耐心),突出地表现了猫的(尽职)。

11、缩写句子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干),“主干”一般包括三部分“谁——干——什么”

完成下面两个句子的缩写:

(1)三个牧羊的孩子带着锄头和铁锹到树林里 去清理那口老泉。

缩写句子:(孩子清理老泉)。

(2)可爱的小姑娘弯下腰捡起一片火红火红的 枫叶。缩写句子:(小姑娘捡起枫叶)。

《母鸡》一文通过对母鸡前后看法的不同,表达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知识要点

1、《长城》一文不但表现了长城(高大坚固和雄伟壮观)的特点,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多少劳动人们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一句中的“多少”一词在这里是(无数)的意思,表明(修筑长城的人非常多);“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的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3、“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句话用词准确精当,是文中的(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悠然而生。

4、因为(修筑长城时,条件极其落后,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完成了这高大坚固、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所以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5、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不过几十公里”表示路程(很短);“不过两三小时”表示时间(很短);“不过是写篇作文嘛”表示说话者认为写作文(很简单)。

6、《颐和园》这篇课文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先写(长廊)的景色,又写了(万寿山)的景色,最后写了(昆明湖)的景色。

7、“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用(碧玉)比喻(昆明湖)是因为(湖水颜色碧绿)。作者把(昆明湖)比作(镜子)是因为(湖面非常平静)。作者从(湖水平静)和(湖水碧绿)两个方面写出了昆明湖的美。

8、“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画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湖水的静)。一个(“滑”)字用得颇有情味,与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

9、“这座石桥有十七个空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拿两只是相同的。”作者介绍十七孔桥,先写(十七孔桥名字的由来),有写了桥栏杆上的(石柱)多,石柱上雕刻的(姿态不一的狮子)多。

10、“七百多米”“273间”这些数据表现了长廊(长)的特点;“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说明(长廊精美,极具观赏性,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

11、“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句子描写得十分具体形象,后半部分(拿我们熟知的篮球场来)比照。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想象出(前面描写的俑坑有多大)。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比照”这一写作方法的特点:一般来讲句子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我们(不熟知的事物),后半部分描写的是我们(熟知的事物)。这样写的好处有两点:第一(使句子具体形象);第二(很容易让我们想象出前面描写的不熟知的事物的特点)。资料袋:截止(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长城、颐和园以及兵马俑都属于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有21处,自然遗产4处,自然文化遗产4处(详看书本)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知识要点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唐),赞美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表达了诗人送别友

人时依依惜别的感情。《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该诗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课外送别诗:《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搭石》:作者:作家刘章。写作方法:借物喻人。“搭石”: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课后小话筒题:勤劳美、助人美、和谐美、音乐美、画面美、谦让美、敬老美。背诵:“每当上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生命桥”: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同一时刻”:小钱等待骨髓移植的时刻;李博士给台湾青年手术的时刻。台湾青年为救小钱而将自己的安慰置之度外,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李博士也冒着生命危险抽取骨髓,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4*.《卡罗纳》:作者: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选自《爱的教育》,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1886年发表后轰动意大利文坛。

5*.《给予是快乐的》启示: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当别人有困难时应该给予关爱,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成语故事:杏林春满:“杏林”称颂医生;“杏林春满”、“誉满杏林”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八单元知识要点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崛起”的意思是兴起的意思。课文表达了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爱国的名言:天下兴旺,匹夫有责(顾炎武)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者肖复兴,课文回忆了叶圣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邀请我到家中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老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与人品。课文最后“余晖染红窗棂“”虎虎有生气“暗示了叶圣陶对青少年的关心和青少年在老一辈的关爱下茁壮成长。

3《乌塔》乌塔是一个有很强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

4、书信一般由5部分组成: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称呼应写在第一行,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正文是信的主要部分。通常先写问候的话,如“您好、你好“开头要空2格。结尾写的是致敬或祝福的话。如“祝你工作顺利”“祝你”等字眼要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后面的“工作顺利”等字眼另起一行顶格写。署名和日期写在信的右下方,先写署名再写日期。

5、《呼风唤雨的新世纪》课文第一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呼风唤雨“本意指要风有风,要雨有雨”课文中指科学技术发达,能支配自然。这一段在课文中起总起的作用。第三段引用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本意指雪下得很大,像梨花开了一样。课文中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改错别字:

1、衣 百依百顺

2、蚊 默默无闻

3、杯 有备无患

4、骑 其乐无穷

5、咳 刻不容缓

6、化 出神入化

7、健 口蜜腹剑

8、浴 随心所欲

上一篇:大暑节气文案下一篇:口语交际《我们的小制作》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