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中国传统文化普及

2024-08-26

班会中国传统文化普及(精选6篇)

班会中国传统文化普及 第1篇

赫章县兴发乡中心小学2012———2013学第二期 六(4)班《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主题班会 活动主题: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

活动目标:通过本次班会,引导学生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常识,增强安全意识,注意生命安全。

活动时间:2013年3月20日

活动过程:

一、交通知识

1、安全横过道路

上学、放学和外出活动,我们几乎天天要在道路上行走。走路要保证安全,这里面的学问可多着呢!有不少行人,因为没有掌握好安全横过道路的要领,结果丧身与汽车轮子底下。

横过道路时,要选择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这是行人享有“先行权”的安全地带。在这个地带,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一般都要减慢,驾驶员也比较注意行人的动态。在没划有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道路,要特别注意避让来往的车辆。避让车辆最简单的方法是:先看左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才走入车行道;再看右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时就可以安全横过道路了。

横过道路不走人行横道,随便乱穿,或者在汽车已经临近时急匆匆过道路,都是十分危险的举动。

2、乘车

乘坐公共车辆,应该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注意交通安全。候车时,应依次排队,站在道路边或站台上等候,不应拥挤在车行道上,更不准站在道路中间拦车。上车时,应等汽车靠站停稳,先让车上的乘客下完车,再按次序上车,不能争先恐后。上车后,应主动买票,主动让座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或怀抱婴儿的乘客。车辆行驶时,要拉住扶手,头、手不能伸出车窗外,以免被来往车辆碰擦。下车时,要依次而行,不要硬推硬挤。下车后,应随即走上人行道。需要横过车行道的,应从人行道内通过;千万不能在车前车尾急穿,这样很不安全。

3、道路不是游戏场

道路是为了交通的便利而建造的。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交通十分繁忙,如果我们随意地在道路上玩耍、游戏、追逐,把它当作“游戏场”,放学以后在道路拉开“场子”踢足球、打羽毛球,既妨碍车辆的通行又会被车辆撞伤,是不允许的。在人行道上跳“橡皮筋”、跳绳、踢毽子,会给行人的通行带来困难,是妨碍交通的。在道路上追追打打,车前车后乱穿,甚至相互扔石子,这就更容易出事故了,另外一些同学,因为不懂得在道路上玩耍的危害性,甚至在道路中间拦车、追车、扒车和向汽车投掷石块,以此为乐,这是最最危险的举动,一旦被车撞倒,后果不堪设想。

道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我们要互相提醒,大胆劝阻,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

4、避让转弯车辆

当汽车的方向灯一闪一闪时,告戒人们,汽车要转弯了。我们应该注意避让转弯车辆。

现代汽车的转向,都是依靠前轮来转向的。随着前轮的转动,汽车车身也逐渐改变方向。汽车转弯时所占用的空间往往大于车辆固有的宽度。前轮行驶的轨迹不与后轮的轨迹重合,也就是说,前后两只轮子不会走在同一条弧线上,而是有一定距离差别的。这就是汽车转弯的“内轮差”。由于这种“内轮差”,使汽车转弯时,前轮可以通过道路的某一物体,而后轮却不能通过。

懂得了汽车转弯的基本原理后,我们在道路上碰见转弯的车辆时,不能靠车辆太近,不要以为汽车的车头可以过去,就没有事情了。其实如果你离转弯汽车太靠近,就很可能被车尾撞倒。

5、骑自行车常识

我国十世界上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十世界公认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轻巧灵活,车速自便,维修简单,并且不使用燃料,无废气污染,无噪声,因此特别受人青睐。但是,自行车靠骑车人用双脚踩动踏板,由链条来带动后轮向前滚动,在行进时要用双手握住车把来掌握重心,控制方向。所以稳定性差,安全性差。一碰即倒,一倒人就伤。

从保证交通安全出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明文规定,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而当你已经达到法定的骑车年龄,准备骑车时,则必须认真地学一学有关骑自行车的规定,要掌握骑自行车的基本要领。

自行车首先应该保持机件完好,安全设施齐全,牌、证齐全。出发之前,应该先检查一下铃、锁、刹车、车轮、踏脚、链条、撑脚、坐垫

等是否完好有效。

学骑自行车时,应选择人车稀少的道路或广场、操场。禁止在交通繁忙地段学骑自行车。

当你已经掌握骑车技术,可以单独骑车时,你还应该掌握一下几条骑车规范:

1、在非机动车车道内顺序行驶,严禁驶入机动车道。在没有划分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道路上行驶,应尽量靠右边行驶,不能骑车在道路中间,不要数车并行,逆向行驶。

2、骑车至路口,应主动地让机动车先行。遇红灯停止信号时,应停在停止线或人行横道线以内。严禁用推行或绕行的方法闯越红灯。

3、骑车转变时,要伸手示意。左转弯时伸出左手示意;同时要选择前后暂无来往车辆时转弯,切不可在机动车驶近时急转猛拐,争道抢行;也不要弯小转。

4、自行车在道路上停放,应按交通标志指定的地点和范围有秩序地停放;在不设置交通标志的支路上停放也不要影响车辆、行人的正常通行。

5、骑自行车载物,长度不能超过车身,宽度不能超出车把宽度,高度不能超过骑车人的双肩。骑自行车在市区道路上不准带人。

6、骑自行车不准在道路上互相追逐、曲折竞驶、扶身并行。

7、不准一手扶把,一手撑伞骑车。撑伞时,要下车推行。

骑自行车的安全问题是个大问题,在各类交通事故种,自行车事故要占总事故的一半以上。自行车给人们的交通带来了便利,自行车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幸。为此,我们应该严格遵守骑车规范,避免成为自行车的“牺牲品”。

二、防震知识

1、地震主要分哪几种?

主要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荡、人工地震、天体落地地震。世界上90%地震为构造地震。

2、地光是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地光给我们的自救机会有多长?12秒钟。即所谓的“12秒钟地震自救”。

3、如何进行“12秒钟地震自救”行动?

首先打开房门,迅速撤离;高层切异乘电梯,如撤不出屋外,应赶快利用床下、桌子下或墙根、小伙跨度小屋内进行防震。

4、家庭如何测报地震?

将长颈空瓶倒置放在无风处,一量有大震前的小震,地面倾斜,摇摆微微振动,人还没有发应时,瓶已先倒下。

5、临震前,在撤离户外后应注意什么问题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压线、变压器、狭窄小巷、陡崖、油库及危险品仓库等,不要在天桥上和下面。

6、地震时,在教室的学生如何避震?

头顶书包,利用课桌或内墙根进行避震。

7、地震时,在影剧院的观众如何避震?

服从管理人员指挥,靠出口的观众迅速有序地撤离到空旷处,前排观众迅速在前台蹲下,其它观众立即蹲在坐位中间,用双手护头避震。

8、地震时,睡在床上的市民如何避震?

用被褥护住头部和身体,滚到床下。

9、地震时,在商店的顾客如何避震?

应立即寻找办公室、厕所等小开间房子或利用墙根、大柱子、坚固的货架的死角处躲避。降低重身,稳住身体,保护头部。

10、地震时怎样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

重要部位有头颈部、眼睛、口鼻。

保护动作有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后颈部;也可用物品顶在头顶。眼睛:低头闭眼。口鼻:用毛巾捂住口鼻。

11、对被困在倒塌建筑物的人员应如何自救?

应保持镇静和体力,待外面有动静后,再大声呼救,或打出发声,争取外援。

12、地震后,应如何救助伤员?

要尽快抢救被困在废墟瓦砾中的人员,对伤员急救,止血包扎,及时转移伤员。

三、食品安全知识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

1、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三、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国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四、小结: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

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同学们,这次主题班会开得很有意义,也很成功,大家都表现的特别棒!从同学们积极投入的表现中,老师们足以看出大家对安全问题非常重视。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安全时时伴着你、我、他,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和鲜花,愿平安永远着伴随我们大家!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普及教育探析 第2篇

一、工业遗产保护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必要手段

工业遗产同其他文化遗产一样, 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品格。但它又区别于人们通常了解的文化遗产, 因为它曾经而且仍在影响着中国生产力进程和百姓经济生活。工业遗产通常是以工厂车间、磨坊、仓库、店铺等工业建筑物, 矿山、相关加工冶炼场地、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设施、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 相关工业设备以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为载体[1], 展现出中国独特的社会发展历程, 这种价值体现要比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更具深远意义。

工业遗产是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早在农业社会时期, 我们勤劳的祖先就开始从事手工业制造和工程设施建设。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手工业历史悠久, 种类繁多, 技艺精湛。与欧美相比, 中国手工业遗址所反映的历史更为久远, 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如三峡古盐业作坊、四川水井坊、庐州老窖等传统手工艺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而且许多古法技艺至今仍在继续沿用。四川的都江堰更是令世界称叹, 2000年他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是近代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奋进精神的反映。中国近代的特殊国情, 造就了中国工业发展的独特道路。鸦片战争以后, 面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 洋务派官员和满怀救国思想的民族资本家开始了“实业兴国”的道路, 如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等;《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 北洋军阀政府以及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归国华侨等纷纷投资建设工业, 使中国近代工业逐渐走向自主发展, 如石景山钢铁厂、上海永安纺织公司等。抗战时期, 由于华东地区主要城市沦陷, 一场由国民政府组织、爱国民族资本家积极响应的工厂内迁的壮举拉开序幕, 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工业化进程[2], 如四川飞机制造厂、申新纱厂等。中国近代工业的每次转机都是中华儿女团结一心的结果, 工业遗产能够让我们重温历史。

工业遗产是当代中国社会创新能力的体现。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善于思考, 敢于创新的国家。在中国现代工业建设中, 创新能力体现得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创造性地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在苏联援助下发展大型重工业, 奠定了现代工业基础。随后的“大跃进”又给人们敲响警钟, 留下了属于那个时代特殊的工业景观。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在动荡中曲折发展。中国在不断探索中实现了许多零的突破, 短时间自主完成了很多发达国家难以置信的工业创举。如, 1954年第一次自主制造成功初级教练机、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诞生等。改革开放更是首创社会主义工业所有制调整, 开创了多元化工业经济格局。时至今日, 身临曾经的工业遗址还是能感受到新中国工业跳跃式发展的振奋和喜悦之情。

二、普及教育是中国工业遗产保护最可靠的途径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 其价值长期被忽略, 导致许多珍贵的工业遗产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遭到毁坏和遗弃, 成为永久的遗憾。究其根源, 与我们没有及时开展工业遗产保护的普及教育有直接关系。《世界遗产公约》第27条明确要求:“本公约缔约国应通过一切恰当手段, 特别是教育和宣传计划, 努力增加本国人民对本公约第1和2条中确定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赞赏和尊重。”“缔约国应使公民广泛了解对这类遗产造成威胁的危险和根据本公约进行的活动”[3]。换句话说, 保护遗产人人有责, 这里的“人”首先应该是本国国民——保护遗产的基本力量。

普及教育为工业遗产保护储备后备力量。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 今天的青少年将是未来工业遗产保护政策的实施者。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对保护工业遗产至关重要, 这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教育。一个不了解祖国历史, 不爱护历史遗产的人不可能树立爱国主义信念。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提出了世界遗产教育规划, 其早期的教育方略重点就是在青少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出版了《世界遗产与年轻人》 (2002年中译本书名) [3], 意在使更多的青少年了解世界遗产, 强化遗产保护理念。

普及教育为工业遗产保护输送专业人才。工业遗产保护的直接力量是掌握相关技术的专业人士。因为遗产保护本身需要一个规模庞大的专业队伍, 所以工业遗产保护工作不但需要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参与, 还需要美术师、规划师、建筑师、化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在内的多学科、多层次人才共同组成的高素质专家队伍。通过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普及教育, 可以培养出大量从事工业遗产保护事业的专业人才, 为工业遗产保护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普及教育为工业遗产保护扩大社会群体。真正执行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专家数量毕竟有限, 更多地工业遗产资源需要全民族、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2004年沈阳拆除大量工业烟囱, 其中竟包括见证了中国老工业基地发展史的原沈阳冶炼厂的三座百米大烟囱;2005年在对沈阳市1965年以前建厂的129户大、中型企业进行调查中, 有近70%的企业以“没有了”或“不清楚”来解释被调查的工业文物。事实上, 这些工业文物有的是在企业改制的拆迁、破产、合并、转让过程中流失了, 有的在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中被淘汰了。可见, 对全社会进行工业遗产保护教育是必要的。通过工业遗产保护普及教育, 可以使地方政府决策者、相关工业就业人员以及附近的社区居民, 自觉地成为工业遗产保护的卫士。

三、普及工业遗产保护教育的基本措施

与老牌工业化国家相比, 中国的工业化时间较短, 国内民众缺乏对工业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因此, 中国普及工业遗产保护教育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的工程。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 可从思维认同、体制建设、主体构成和宣传手段四个方面来普及工业遗产保护教育。

1. 树立工业遗产保护共识。各个国家对世界遗产的保护,

都是从世界遗产的知识普及和遗产意识的教育入手的。中国作为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 理应担当起教育和提高公众工业遗产保护意识的责任, 使全社会在工业遗产保护问题上形成共识。目前, 中国已有十余处代表不同历史时期、分属各行各业的工业遗产相继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大庆第一口油井、青海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钱塘江大桥、南通大生纱厂等。他们当中有的曾经伴随着中国工业的成长, 有的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种天然的亲缘性能唤起人们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意识。另外, 还可以在这些遗址区域建立博览馆, 免费向游人开放, 当人们与工业历史真实碰撞便会产生强烈认同感, 以保护工业遗产。

2. 健全工业遗产保护管理体制。

规范而严格的管理体制是对工业遗产实施保护的有力保证。工业遗产保护应纳入国家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纳入城市和地区的发展规划, 调整完善工业遗产保护的各种社会关系, 使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深入人心。工业遗产保护会涉及到许多部门, 如果实行多头管理, 势必引起各方利益之争, 为工业遗产保护设下无形的障碍。因此, 应该设立工业文化遗产部, 负责对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要加大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监管力度, 严格执行相应的政策法规, 使工业遗产保护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 扩大工业遗产保护参与主体。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只有最大限度地促使个人和团体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工作, 才能充分体现人们的遗产主人翁精神。要使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了解保护工业遗产的意义, 教育部门负有重要责任。应将有关内容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分别设立相关课程与专业。鉴于工业遗产有其自身的特点, 应设立专家咨询机构, 征询和尊重其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意见。要号召全社会特别是有一定能力的企业、机构、个人等都来关心支持工业遗产保护事业, 鼓励企业向工业遗产保护事业投资。

4. 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媒体宣传。

宣传工业遗产保护的渠道很多, 媒体宣传则是其中最具时效性、传播性的。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 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入宣传工业遗产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 引起全社会更为广泛的关注。要积极宣扬工业遗产保护取得的成果, 激发全体公民保护工业遗产的热情;要公开曝光那些损害工业遗产保护的事实, 警示人们提高工业遗产保护意识, 充分理解和支持工业遗产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无锡建议——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EB/OL].http://www.icomoschina.org.cn/ggfb/24878.aspx.2006-05-10.

[2]俞孔坚, 方琬丽.中国工业遗产初探[J].建筑学报, 2006, (8) :12-15.

班会中国传统文化普及 第3篇

关键词:音乐 文化 生活 音乐普及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209-01

1 近代中国音乐文化历程简要回顾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延续了五千年的中国音乐文化的传统观念渐渐动摇,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使古老的东方文化艺术面临全方位的挑战。这种撞击加剧了文化的融合,也催生了中国的新音乐。中国音乐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历经各个时期的文化变迁与转型中,从不同的审美视角、不同的音乐语言、不同的体裁和题材等方面积累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我们既能从中回顾到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还能够从这些音乐中找寻到每个个体对中国音乐特有的情怀。

20世纪以来,在中国音乐文化大转型的相当长时间里,我们的音乐历经了战争年代的硝烟,历经了共和国的第一缕霞光,历经了“大跃进”和“文革”的困惑,也历经了改革开放的希望。许多带有民族风格又极具时代烙印的优秀作品,以强烈的社会意识和艺术自觉渗透于中国的大众音乐生活,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中国音乐艺术中的主流,为各阶层的人们所接受。

2 音乐艺术与音乐普及教育现状与展望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经济发达的国家普遍重视音乐教育,通过音乐知识教育启发人的创造力,激发人的热情,对自己民族的热爱,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化程度。音乐普及教育于国民于社会风气于专业人才培养,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培养提高大众音乐审美水平,关注整个民族的音乐受教育程度,较之比培养文艺专业人才更重要,意义更深远。

音乐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充实鼓舞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它来源于生活又存在于生活之中,对生活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作为当今文明进步社会的象征,音乐艺术以一种新的形式服务到群众中去,为大众服务是我们的宗旨。

音乐是以感情宣泄见长的艺术,它可以深刻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意识。优秀的音乐作品是爱的阶梯、爱的释放,如同一朵美丽的奇葩,蕴含了天地之灵气,闪耀人性之光辉,以崇高净美的音乐语言呼唤并充实着人们的爱心,正是这样的爱成为推动人们从事有益于人、有益于社会的活动。音乐的本性是快乐的,是避苦趋乐、跃动的艺术,它带给人们艺术上的享受,唤醒人们对社会、对祖国的一片热爱与赤诚。音乐使你去探索人生中最美丽的东西,增强人们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力,又不断产生审美的渴望。

音乐艺术和其他艺术领域一样,有着多种多样的艺术类别,他们各自发挥着自己的长处。任何艺术都是接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的人类精神产品。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音乐如同人类的语言,鲜活生动的音乐形象及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全面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生产、社会、精神活动以及人情风貌。

音乐艺术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种新的方式,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社区文化的兴起,为音乐艺术拓宽社会化渠道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充分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广泛性和适应性。由于群众的文化差异和因此形成欣赏目的水平的倾向性的差别,音乐作品的创作和出版应当考虑到适应不同层次人群对作品的需求。

在社会多元化人们对文化精神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社会净化问题、人的观念、情趣转变问题,更需要一种正确的引导,其中音乐普及尤为重要。普及音乐教育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着与其他思想教育方式同等重要的作用。音乐艺术不仅涵盖广泛,而且有多种不同的体裁,多种不同的风格,面对不同层次的群体,强调和侧重不同音乐作品的演唱和演奏,这对音乐艺术普及非常有必要,这样才会有益于音乐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当前,人们对音乐艺术有着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追求,音乐艺术的发展也应迎合适应这一不断变化的文化现状。同时,我们应该扩展我们的音乐观,不仅要了解中国音乐的发展现状,也要了解外国音乐的发展现状和世界音乐艺术发展进程。众所周知,古老传统艺术生命力的延续、传承,不仅仅是静态保护的问题,只有对话与创新才能为中国音乐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中西音乐广泛交流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传统音乐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从“旧”到“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向新阶段,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国文化特别是音乐文化理念不断纷至沓来,大量商业化流行音乐严重冲击着民族文化艺术,甚至成为许多社会犯罪诱因,所以亟需展开正规传统音乐普及教育。提高音乐知识修养即是提高民族文化修养,在这方面中国民族音乐有其独特的优良传统,作为音乐普及教育工作者应当承担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音乐知识作为科学有它的系统性,其中包括音乐的基础知识、作品欣赏知识、乐器演奏知识等等,这些绝非听一首乐曲、唱一支歌就能解决的问题。社会上有相当的人甚至歌星、影星能唱歌却不识谱,这样的音盲现象是不可能提高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的。

有文化素养的人,有艺术情趣的人,其精神生活必然是丰富的,境界较高尚。加强音乐普及教育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需要,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需要。音乐普及教育无论在西方教育史上,还是在中国教育史上都是一个被十分重视的学科,不少国家已经把音乐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有无音乐修养看作是精神文明和文化水平的基本标志。由此可见,音乐教育的普及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起着比过去更为广泛而深远的作用和意义。如果你想得到高层次高品位的艺术享受,你本身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不亚于专业音乐教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音乐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就在于普及音乐教育的水平和人民群众鉴赏力的水平。柯达依认为:“理想的音乐教育体系所培养出的民族,不是把音乐看成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看作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班会中国传统文化普及 第4篇

该项目管理总部首批投入的两千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推广普及样板站。该项目的资金主要通过地方企业和爱心人士在该会设立素质教育专项基金的途径来解决,主要用于授课教师及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艺术活动的经费支出。授课老师主要由高校艺术专业类大学生担任,既能满足少儿的学艺需求,也能解决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实习和毕业生就业。

为了确保对农村少儿的艺术培训质量,保障少儿文化站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化站的从业人员除了具备上述文化艺术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参加管理培训和基金业务知识培训后才能上岗。

儒学普及 文化育人 第5篇

十几年来,通州区教委以“儒学普及、文化育人”为己任,以“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为工作理念,以培养学生中华美德为目标,以“三化”为载体,建立多种运行机制,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逐步构建起区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模式。

一、明确教育目标,细化行为要求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核心价值,更是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是学校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在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全区坚持把培养学生具有“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美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实践证明,这八德既符合儿童全面发展要德才兼备的需求,又涵盖了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良好品德,同时,它与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奥运精神教育等更是一脉相承。

为了使中华美德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既能符合学生发展实际,又能促进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进行,我们深入挖掘中华美德的内涵,围绕中央8号文件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结合“忠、孝、礼”等重点德目,研究制定了《中华传统美德层次性教育要求》。《要求》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可操作性强——突出实效。以“三贴近”原则为指导,提出的层次性教育目标具体明确,不仅为学校依照《要求》制定行动方案提供了清晰的指导,也保障了不同年龄学生践行美德,健康成长的实际需求。第二,注重历史继承性——固化成果。教育实践证明,对于得到家长师生共同赞誉的美德要求与行动,我们结合常规德育工作加以巩固深化,为学生打造一条中华优秀文化成长之路。第三,体现时代进步性——持续发展。《要求》在注重践行传统美德的同时,充分体现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例如,北京市中小学生十个文明习惯、奥运教育等等。

《要求》以“忠、孝、礼”三个德目为重点,设计了18个行为点,分别为:知国家象征、晓民族历史、承民族文化、扬民族精神、尽报国责任、传世界文明;学用尊称、会打招呼、主动让食、祝福孝亲、学会自理、理解体贴;知礼仪、会礼节、会待客、会就餐、会交往、会出行。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分低、中、高三个年级层次提出了54条操作性强的具体行为要求,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全区各小学,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了具体的行为目标。

二、挖掘文化资源,确立“三化”载体

在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不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宝贵道德教育资源,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巩固和提升,逐步形成了以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为支撑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载体,力争让学生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养成中华美德,树立新形象。

1.经典文化,浸润人生

儒家经典,是儒学的精华。让学生从小接受儒家经典的熏陶与浸润,让他们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记忆、理解、感悟儒家经典文化,让他们的人生因儒家经典的浸润而精彩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首先我们明确了儒家经典诵读的主要内容,即:小学低年级主要从兴趣入门,把琅琅上口的童蒙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古典诗词》《百家姓》等作为诵读内容;小学中高年级则在巩固的基础上,增加浅显易懂的《论语》中的名句;初中随着学生的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适当增选《论语》《大学》中有关章句;高中阶段,以选讲“四书”为主。由浅入深、由少到多、螺旋上升。

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将诵读活动落到实处。第一,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使诵读活动有了具体的内容和固定的学习时间。第二,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诵读活动,如“古诗擂台赛”“诵读星级考级”“经典校园剧”“画经典唱经典”等活动。第三,建设以经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时刻感受经典的魅力。第四,开展经典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诵读活动中感悟到的行为准则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加以实践、感悟和提升,做到:经典之声,萦绕于耳;经典之文,诵读于口;经典之魂,深藏于心。

2.节日文化,内化升华

中国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和道德内涵。多年来,区教委坚持开展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过中国节”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及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等融入到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的节日文化中,使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传统美德在每个学生的身上得到内化与升华。我们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华母亲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八大节日为载体,以层次性、实践性、延续性、互动性为原则,针对低、中、高三个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分别从文化和行为两个层面提出了过中国节的行动要求,制定了《通州区“传承中华美德——过中国节”主题活动方案》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各小学,这就使全区学校的节日文化教育内容更加具体,目的更加明确。同时我们还积极收集整理关于节日文化的相关知识与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成果,编辑出版了《弘扬中华文化——过中国节教师参考用书》,为节日文化教育活动在全区范围推广和开展提供了依据。

3.运河文化,植根心灵

“一河贯南北,千载运河情”,京杭大运河在2500多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阐释。通州是大运河的源头,为此,我们结合通州区特有的地域优势,依托社会大课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载体,在中小学中开展了“挖掘运河文化资源、传承运河文化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寻运河源、传运河艺、做运河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全体学生进一步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领悟运河文化的内涵,滋养运河文化的情怀,特别明确了作为运河文化的传承者应承担的责任和历史使命。目前,我们已经向全区中小学推广了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运河文化教育读本》,让运河文化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扎根发芽。

三、创新工作机制,提升育人效能

在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行政引领、区域推进的方式,在每个阶段都采取了“教委提出工作规划,根据整体部署制定工作计划,对全区和学校提出具体推进措施,学校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工作”的流程,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全区学校德育工作的常规内容,保证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管理畅通,组织到位,走上了常规化之路。

1.项目研究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的多元化

为了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在全区的深入开展,我们积极倡导学校坚持“课题引领,项目推进”的方式,结合区“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工作,指导学校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项目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实现了教育途径的多元化。

第一,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例如,第一实验小学和第四中学的“实施学科德育,弘扬传统美德”,永乐店中心校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品经典文化,承传统美德”等。

第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和杰出历史人物、事件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后南仓小学的“过中国节日,承中华文化”,宋庄中心小学的“以中华母亲节为载体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等。

第三,以地域文化的传承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例如,永顺镇中心校和运河中学的“挖掘运河文化资源,传承运河文化精神”, 张家湾中心小学的“知家乡史,铸民族魂,做文明人”, 潞河中学的“继承传统文化,构建人文潞园”等。

第四,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和民族艺术活动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例如,中山街小学的“诵读经典古诗文,传承中华民族情”,漷县中心小学的“读千古美文,承传统文化,做少年君子”,官园小学的“读有益书,践美德行”等。

第五,以家校互动、校园文化等形式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例如,梨园中心小学的“学校、家庭互动式‘忠、礼、孝’教育方法的研究”,西集中心小学的“分层施教,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于家务民族小学的“充分利用校园景观,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北关小学的“家校互动构建以家训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通州第二中学的“孝赢天下,爱筑和谐”等。

2.实践活动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象的主体化

道德教育重在实践,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要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就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身上产生积极的道德认知和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同样如此。为此,从区教委到各中小学,都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比如,结合“5·12”汶川大地震,我们编辑了《汶川载大爱,中华扬美德》教育读本,教育学生在国家和人民遭遇自然灾害的时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全区师生共捐款188.6万余元,并积极帮助来自己学校求学的灾区的伙伴;在奥运期间,我们开展了“文明观赛,践行美德”教育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华传统美德的平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中华传统美德,实现了学校德育对象的主体化。

3.多方合作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立体化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导者,家庭和社区是学生道德实践的重要空间和舞台,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维互动,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积极倡导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并积极和区文明办、妇联、团委、社区等协调,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道德实践空间,在互动参与的家庭、社区生活中弘扬中华文化,践行中华美德。

4.交流与展示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探索的特色化

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我们坚持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展示活动,力争凸显学校和区域特色,

(1)坚持每学年召开1~2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讨交流活动,为基层学校研究特色的形成搭建平台。

2006年6月,区教委在永顺镇中心小学召开了以“挖掘运河文化资源,传承运河文化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现场会;2007年6月,在永乐店镇中心小学召开了以“学科德育和校本课程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交流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永乐店镇中心小学和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分别作了“读经典,修美德,学做人”和“深挖教材内涵实施学科德育,拓展课堂教学弘扬传统美德”的经验介绍;2008年12月,我们在潞河中学召开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现场观摩活动”,展示了潞河中学利用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为全区中小学校提供了借鉴。2007年和2008年,在“通州区中小学校长德育论坛”上,我们重点推广了官园小学、后南仓小学等学校的节日文化教育成果。

(2)全面推广基层学校的研究成果,形成区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特色。

为了总结多年来全区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彰显区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区教委于2009年4月底举办了“通州区首届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节”,并明确今后每2~3年举办一次。活动集中展示了全区十几年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果,北京市教委组织全市兄弟区县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校长代表观摩了活动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目前,区域德育特色已初步形成。

5.师资培训机制:实现德育队伍的专业化

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教育水平是关键。多年来,我们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通过以会代培、请进来培训、现场交流培训、走出去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自2002年起,我们先后6次组织20名德育干部到香港中文大学参加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师资培训班,接受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培训;选派了50人次教师到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区,如河南新乡、山东招远和曲阜、浙江金华、北京房山和朝阳等地参观、学习和研讨;2005年以来,有50多位教师参加了两届“儒家经典读书班”的学习,现在已经完成学习任务。今年我们将再次选派30名左右干部教师参加各种师资培训活动。多种形式的培训,丰富了全区干部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提升了传统文化素养和教育水平,一批热心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和教育实践的专业化队伍逐步形成。

自1996年全区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学习与实践,在有关专家和领导的支持引领下,初步构建了区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模式,保证了全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执笔:张立芳刘会民左春云)

中国进入汽车普及时代 第6篇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360万辆,这样的数据让业界欢欣鼓舞,不同的专家也对这样的数据有着不同的解读。

在2010年1月9日举行的玲珑轮胎“爱我中国车”2009第四届年度车型评选颁奖典礼上,新华信总裁林雷先生就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几个新的特点谈出了自己的看法。林雷认为,无论是从消费者结构还是从市场结构来看,中国都已经进入或者说即将进入汽车普及的时代。随着汽车产业景气度的进一步的回升以及相关企业信心的增强,我国汽车产销量在未来还将有一个不错的增长。

A级及以下车型比例增加

一般而言,狭义乘用车可以被分为轿车、MPV、SUV。而按照轴距车长等标准可以将轿车划分为从A00到C共五个级别。这其中,私人购车主要的选择项是A、A0、A00这些小型车,以及部分B级车。从新华信的数据可以看出,2003年以来,A级及以下车型的市场占有率在明显上升。从2003年的62.39%到2009年的66.76%,六年的时间上升了4个百分点,其中A级车的市场占有率从2003年的30.23%增长到2009年的45.88%,增长15.65个百分点。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普通消费者的购买力在逐步增强,传统意义上“汽车由富人购买”的观念正在被颠覆,私人购车正在成为一种风尚。另外,汽车消费观念的转变,环保意识的增强,也促使我国汽车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这些因素都使得A级以下产品比例逐渐增加。

三、四线城市增速较高

在综合考虑了各地的GDP、人均GDP、居民收入情况、汽车市场发展状况之后,新华信将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划分为五个等级,对应为四线城市。其中,一、二级共十五个城市被划为一级城市。这里主要包括一级地区: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二级地区:天津、重庆以及其他发达的省会城市。其余三百余个地级市被分为三、四、五级,并对应二、三、四线城市。

数据显示,近些年我国三、四线城市的汽车销量增长率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这一趋势在经济危机加剧的2008年第二季度以后,表现的更为明显。根据新华信的数据,在金融危机开始加剧的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一级市场的汽车销量同比下滑了将近20%,二级市场销量也有小幅回落,但是三、四级市场则还保持着10%左右的增速。一级市场车市同比下滑的趋势直到2009年初才得到扭转,但此时三、四线城市车市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30%。三、四线城市低基数、高增长的特征,使其成为中国车市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市场比重来看,2005年汽车销量的40%是在一线城市实现的,但是这一比例在近些年呈现了直线下降的趋势,到2009年下跌到不足30%。一线城市所让出的这10%的市场份额,基本上被三、四线城市所占据。从新华信提供的数据上也可以看出,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比重从五年前的35%左右提高到了今天的超过45%,其中四线城市增速更为明显。

中西部省份开始高速增长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差距十分之大,各省份地区购买力也有较大差异,这使得我国车市的发展呈现出梯度化的特点:中西部省份开始高速增长,而东部地区增速平稳。实际上,这一特点在2008年已经得到部分体现。2008年东部地区的汽车销量增速已经回落至10%上下。而中西部地区各省市的增速基本都在10%以上。

从目前来看,我国汽车主要市场仍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和直辖市,如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市。但随着车市的爆炸式增长,这些地区的汽车市场正在接近饱和,其用车环境正在急剧的恶化。根据新华信的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乘用车千人保有量超过25辆的地区几乎都集中在东部及沿海地区,北京甚至已经超过了140辆,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可以预见,这些地区汽车销量的同比增长速度将逐渐放缓,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车市增长的中坚力量将是中西部尤其是广大的中部地区。

按照国际汽车市场发展规律,当R值越靠近3时,汽车将加快普及“步伐”。根据新华信的预计,未来10年我国R值将不断地向靠近3的时点转化,且逐步从沿海到内陆、从中心向外围扩展,这为轿车大量进入家庭提供了保证,也为中西部地区车市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村汽车消费开始启动

一直以来,中国都存在着独特的二元社会模式。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飞速进步更多的是体现在城市,农村市场始终处于未开发、停滞的状态。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超过一半的人口分布在农村,农村市场拥有惊人的潜力。

今年车市的高速增长,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农村市场得到了一定的撬动。汽车下乡、微客补贴、换购轻卡、小排量减税,这些对于开发农村市场都是利好的消息。在对比城乡人均收入和恩格尔系数后,新华信认为:中国城乡的发展水平有10年的差距。即:现在农村的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城市1997年的水平,而现在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也仅和1999年的城镇水平相当。这就意味着农村现在刚刚开始具备汽车的消费能力。未来,随着农村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市场将得到更好的开发。而政府适时推出的汽车下乡、家电下乡政策,将加速农村的消费进程。

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车市增长的中坚力量将是中西部尤其是中部地区。

汽车消费者更加大众化

另外,汽车消费者大众化、均衡化的发展趋势,也昭示了我国汽车普及时代的到来。 人口学特征越来越均衡 在对购车人群按照年龄和性别进行简单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与2006年相比,2007年,年轻人(35岁以下)购车的比例有了一定的下降,相反36—40岁的中年人购车比例有明显的增加。从整体来看,目前购车人的岁数比重更加均衡,无论是年轻人,中年人,中青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在买车。从性别来看,如今汽车已经不再是男人的玩具,更多的女性消费者成为了有车一族。2007年,男性购车的比重下降了两个百分点,而女性汽车消费者的比重则有一定上升。预计未来我国汽车消费者的人口学特征还会逐渐的合理和优化。

社会学构成越来越大众化

另外,以往我国汽车消费者的学历构成和家庭收入区间相对集中。例如在2006年,汽车消费者中,大专及本科学历分别占了34.2%、29.8%,而家庭月收入也多在1.5—3万元的区间。但是这一特点在2007年发生了改变。根据新华信的数据显示,2007年,汽车消费者中,高中、大专、本科学历分别占31.1%、29.8%、28.1%,学历构成的众数曲线正在下探。同样,2007年,汽车

消费者家庭收入的众数曲线也有明显的下移趋势。2006年汽车消费者家庭月收入的众数区间是2—3万元,而2007年,这一区间就迅速降低到8000—10000元。汽车正在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品,其消费门槛正在逐步降低,其消费群体也在迅速的扩大化。

车企征战二、三级市场

实际上,随着汽车的普及,尤其是二、三线市场潜力的发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关注的目标从一线大城市向二、三线市场转移。一场争夺,正在悄然展开。

“跑赢了二、三级汽车市场就跑赢了2010年,甚至可以说跑赢了二、三级市场,实际上就能够跑赢未来十年。”华晨汽车品牌规划部部长徐超如是说。他还表明了一个观点:未来汽车的增长驱动,除了现有的二三级市场外,可能还有乡镇市场,到那时企业不可能在镇、乡建立4s店经销模式,更多的网络覆盖需要依靠三级网络经销商完成。他建议,各企业应把品牌辐射力波及到乡镇。

江铃汽车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刘宗信介绍,过去几年,江铃汽车的二、三级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目前已达该公司国内汽车市场的48%。他表示,江铃汽车非常重视二、三级市场,并希望在发展乘用车同时,在二、三级市场把商用车经营起来。

不光是自主品牌看到该市场的潜力,合资品牌也已经在这块热土上“安营扎寨”。

一汽奥迪汽车销售事业部市场推广部部长胡绍航认为,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各区域市场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主要豪华车品牌销量排名前二十位的城市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大区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以外,一些重点二、三级市场如温州、无锡、海口、佛山等城市,已跻身豪华车销售前二十名之列。他建议,汽车企业应该积极向二、三级汽车市场渗透。

广汽本田媒体公关系负责人表示,广汽本田已经开始加大力度进军二、三线市场,已经在二三线城市新建多家4S店。

另外,东风日产也加大了在二、三线城市的网点建设,其在全国多家专营店中,有一半分布在二、三线市场。东风标致、长安福特、东风本田等企业也纷纷表示要向成长潜力较大的二、三线市场倾注更多的精力。

在一线城市汽车市场的4S店数量趋向饱和、竞争日趋激烈之际,二、三线市场已经逐步成为各汽车厂家争夺的重点。

不过对于二、三线市场的发展,新华信总裁林雷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未来的三四年渠道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如今各车企的渠道已经开始向三、四线城市推进,但是它们的管理方式差距非常巨大,如何在三、四线城市进行辐射的过程中,使新建店面既可以符合服务的标准要求又可以满足低成本的要求,这是车企所必须考虑的。”

上一篇:对照检查材料格式要求下一篇:健康扶贫政策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