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才女友》读后感

2024-09-10

《我的天才女友》读后感(精选7篇)

《我的天才女友》读后感 第1篇

最开始看这本书,并不能一下被吸引,有可能是意大利的人名会让我觉得有些容易混淆,读着读着才开始返回去看“人物表”,并且谴责了一下自以为是的自己:第一眼看到“人物表”的我还觉得这个简直有点多此一举,还心想“我看的是现代小说,又不是莎士比亚剧”。

目前只看了四部曲中的第一部,所以我不太知道要怎么样写这部读后感,因为不知道这个故事会怎么样的延展,也只能粗浅的写一点记录,一切都要等到全部看完吧。我想,这个四部曲也许就是按照莉娜、埃莱娜童年到老年的时间顺序写的,引子里面也写了类似一个结局的结局。但这个结局现在看来让我更迷惑了。

单看《我的天才女友》,虽然毕竟意大利和中国女生的生活背景各种都很不一样,但是它里面女孩子成长的心理、过程描写得很是真实。里面的故事没有多少复杂的,但是跟着文字也能感受到他们生活的环境是那么的混乱、无序和荒谬,但真实的世界不也是这样的么?

我一直在想,在埃莱娜觉得莉娜是天才的同时,有没有可能莉娜也觉得埃莱娜是天才呢?但又觉得莉娜本身是有点自傲的,她给我的感觉是比较自我,或者说其实她内心深处是有一种“我跟他们不一样”的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冲劲,所以比起关注男孩、爱情、外表来看,她更在朝着自己的目标慢慢走着,根本不太在乎其他的事情。她的有一方面是我欣赏的,比如说勇敢无畏。

但我好像更喜欢埃莱娜,她很小心翼翼,很努力,其实她也很聪明,因为莉娜,所以她不停的学习,但是渐渐过程中她也开始不一样了,这个也许很像我们大多数人吧,都要凭自己的努力去一步步的进步,少不了挫折和自卑。

从小到大,班里总会有一个耀眼的女生,深受老师的喜欢,全班男生都好像喜欢她,甚至包括自己喜欢的男孩子。对比起她,难免自卑,因为那个耀眼的女生往往成绩好、性格好、还漂亮...而自己总是不太起眼的默默的悄悄的羡慕着。也会偷偷的想着学着打扮,可怎么样都觉得别扭,到最后只有作罢,也懒得学着有的女生稍稍心机的把校服改一改,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不过回想起来,貌似也不是什么非学不可的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挺好的。

很好奇这个故事的走向,现在已经第二部曲已经出版了,有时间也会开始读起来。

《我的天才女友》读后感 第2篇

女生的隐密心思可跨越种族和国家。在青年时期,莱农笼罩在莉拉的光环下,她迫切追随莉拉又想摆脱她、超越她,通过各种极端的、晦涩的行为来自我证明魅力不比莉拉差。而莉拉的天资聪颖却因家庭逼迫,没有莱农的好运气可以继续读书,但她像一个女战士,要么轰轰烈烈地抗争,要么不动声色地行动。社区的图书馆借阅人的名单前四位占据了莉拉一家人的姓名(莉拉借用家里人身份可多次借阅书籍),放下身段请教莱农帮助她学习外文。在莱农参加社区的家庭舞会时,看到莉拉魅惑神秘的气质吸引了在场的所有年轻人,莱农接受这一现实,有力无心地暗自较劲;而在日后莱农得到更高的良好教育、得到城区里老师的赏识,莉拉去参加莱农老师的家庭聚会,没有成为焦点、被周围遗忘时,莉拉选择肆无忌惮地对着莱农发脾气,用苛刻、带有侮辱性的语句攻击莱农和她的老师家人。

很多次,莱农想拉莉拉出来,那片充满暴力和血腥的城区不应该再捆绑具有过人之处的莉拉。她痛心莉拉的现状却又不希望莉拉再比她强。可是“人是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就像她们小时候,拉手跑向远方的海边去看海,眼看天气阴沉,穿过黑漆漆的压抑隧道,莉拉说回去吧,莱农变成那个一往无前的女孩。这一刻是她们此后一生的铺垫。

莱农是幸运的,有家庭、老师支持她在学术道路上摆脱“庶民”身份,她有机会去那不勒斯以外的都灵、巴黎甚至美国和文化界名人切磋和交流。而莉拉呢,她“无往不在枷锁”,从能保护她的哥哥到和父亲一起将她推入婚姻深渊,从外表温和却内心变态的原配老公斯特凡诺,她一次次感受到“界限消失”,第一部《我的天才女友》第一次提到“界限消失”——“在那种情况下,人和事物之间的界限忽然就消失了”。到了第四部《失踪的孩子》,在那不勒斯大地震中,“界限消失”是“她(莉拉)害怕东西的抖动和弯曲变形,她痛恨任何形式的病痛,她痛恨失去意义的语言。”“界限消失”是莉拉害怕无力的状态,却搭上一生一意孤勇地以身肉搏,是男人和暴力的边界消失、是社会宽容度的边界消失,是人面对自然的自信心的边界消失。莉拉的哭像钢铁流泪,她的坚壮又太另类,让城区的男人女人都会畏惧又敬仰。

“我斟词酌句。有时候我想象,假如我和莉拉都参加了升中学考试,我们一起上了高中和大学,我们息息相通,携手共进,那我的生活、她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会是完美的伴侣……我们会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我们会肩并肩进行斗争,那些属于我们的,只会属于我们。女性内心深处的孤独很折磨人。我想,把两个人分开是一种浪费,相互没有参照,没有支撑。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好像自己的思想被切成了两半,很诱人,但有缺陷,我非常迫切地想得到肯定和发展,因为我的这些思想不是很坚定,没有底气。这时我又想打电话给她,对她说‘我想告诉你,我现在烦死的一个问题,我们一起谈论一下吧,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你记不记得,你跟我说过阿方索的事儿?’但我已经永远失去这个机会了,失去它已经有十几年了,我应该学着自给自足。”

《我的天才女友》读后感 第3篇

关键词:赛博格,女性主义,机器人女友,欲望对象,从属地位

一、“赛博格”概念和女性机器人的形成

汉语“赛博格”一词来自英文单词cybory,又译电子人,或称机器人。《我的女友是机器人》(英文名:Cyborg Girl)是2008年的一部日本影片,2009年7月在中国上映,导演是曾执导过《我的野蛮女友》的韩国导演郭在容。片中“我的女友”代号为“cyberdyne model 103”,她的骨骼是产生在木星矿山中的酪复合金,由人工智能、电脑控制生物体,头脑是再现人类神经的超精密分子回路结合体,皮肤用生物细胞覆盖。这个“机器人女友”是影片男主人公北村二郎在年老后制造出来送给65年前还年轻的自己的。从各种外部特征来看,“我的女友”是“赛博格”,是机器人。

“赛博格”概念曾由美国航空和航天局科学家曼弗雷德·克林斯和内森·克兰提出。“20世纪60年代,这两个科学家从cybernetic organism(控制有机体)两个词各取前三个字母构造了一个新词:‘cyborg’。他们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对空间旅行人员的身体性能进行增强。两位科学家认为,运用药物和外科手术的方法可以使人类在外层严酷的环境条件下生存。‘cyborg’后来被定义为一个人的身体性能经由机械拓展进而超越人体的限制的新身体。因此,装有假肢、假齿或携带着心脏起搏器的人无疑可以被视作赛博格。”1《我的女友是机器人》从英文片名看,这个“女友”就是赛博格,她的功能不仅仅拓展了人体的正常界限,而且已经超越了常人机能,是一个具有超级能力的赛博格。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寂寞的大学生北村二郎在20岁生日时,到百货公司给自己买礼物,碰到一个女孩,在餐厅吃饭时又碰到她。女孩说今天也是她的生日,两人一起庆祝生日并吃霸王餐,一起逛唐人街。漂亮女孩说自己来自100多年后的未来世界,随后离开二郎。一年后的2008年11月22日,二郎在21岁生日这天又遇到了和之前那个女孩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但眼前的这个女孩却与一年前碰到的那个女孩不一样:2007年遇到的女孩温柔贤惠,而2008年遇到的女孩面无表情。他们在同一地点庆祝生日时,一个持枪男子袭击餐厅,女孩在混乱中救出二郎。

原来,2008年到来的女孩是60多年后年老的二郎制作出来的机器人,和2007年碰到的女孩并不是同一个人。本来二郎在那次餐厅袭击中受重伤,为救出60多年前的自己,年老后的二郎将机器人女孩送回到2008年,并利用超能力帮二郎完成各种心愿。在两人相处过程中,二郎渐渐爱上这个“机器人女友”。为让机器人嫉妒,二郎故意和别的女孩跳舞,然而身为机器人的她并不懂男女之爱。绝望的二郎一气之下把机器人女友赶出家门,独自伤心。东京大地震爆发,机器人女友在关键时刻出现并为救二郎献出自己的生命。

年老的二郎死后,机器人被送到博物馆展览。2133年,一个参观的女学生发现这个机器人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在拍卖时买下,并从机器人记忆晶片中获得机器人和二郎之间的回忆。在取得时光旅行许可后,女学生回到2007年11月22日,即在机器人女友出现的前一年二郎生活的那个时空里。她第一眼见到二郎时就爱上了他,这就是本片最开始部分。当机器人女友为救二郎死去后,这个女学生从未来时空又再次回到了大地震发生的那个时空,看见二郎在瓦砾中寻找已经失去生命的机器人女友,女学生决定留下,在二郎活着的时候代替机器人女友陪着他度过余生。

在本片中,“我的女友”从外部性征看:穿裙子、高跟鞋,有胸部、有臀部。作为导演和编剧的郭在容从外形上赋予了“我的女友”女性的特征。但在一开始,“我的女友”虽具女性外表,但不具备女性心理性征,在逐步与男主人公北村二郎的接触中,“我的女友”才慢慢具有了女性心理性征的社会性别,从最初的裹着女性外部特征的中性人,慢慢变成了能感觉到人类情感和男性“爱意”的具有心理性征的女性,而这个心理性征的获得,是经过北村二郎长时间对她的“训练”才得以形成,作为女性的“我的女友”被一步一步构建出来了。赛博格本身延续了人类正常的机体能力,甚至具有超能力。当赛博格在本片中被赋予女性特征时,赛博格的问题已不仅是机器和人的问题,而逐渐延伸到了社会中男性和女性的关系问题,这也是我们讨论这部影片的起点。

二、时空颠覆下女性的从属地位

在故事原本构造的第一重时空中,2008年至2073年的这个阶段,只有二郎一人生活着,他在2008年生日那天被袭致瘫后一直过着孤寂的生活。

在此基础之上,导演又重新构建了一个时空:让年老的二郎制造出一个“机器人女友”送回到过去,于是时间重回2008年,从2008年至大地震期间,二郎和“机器人女友”一起生活,直到大地震发生机器人女友死去,二郎又回到单独生活的情境中,直到2070年他自己也去世。在这个重构的时空中,“机器人女友”只存在于2008年至大地震之间的这段时光中。我们暂且称之为第二重时空。

在年老的二郎死后,又过了若干年,在2133年,一个女学生从展览的机器人记忆晶片中获得了北村二郎和“机器人女友”的回忆,坐着时光机器回到机器人女友和二郎相遇的一年前,即2007年,她在那时看到二郎并爱上了他;在大地震中机器人女友死去,这个女学生代替机器人女友留在二郎生活的时空中,与他相伴终生。这是导演建构的第三重时空。

影片充分发挥了科幻片的想象能力,打破现实时空逻辑,通过对原有时空反复颠倒重来,导演郭在容终于完成了影片男主人公北村二郎的心愿:终生平安、无憾,身边一直有乖巧、聪明、美丽且能解决任何难题的“女友”。于是故事就变成这样:2008年至大地震的这段时间,二郎有“机器人女友”相伴;在大地震后机器人女友虽死,导演重新安排另一个来自未来世界、长得和“机器人女友”一模一样的女学生代替曾经的“机器人女友”,来照顾并陪伴二郎渡过余下的人生,二郎的一生再无孤独寂寞。他的人生几乎完美了,因为他的身边总是有一个“女友”相伴,不管这个女友是“机器人女友”还是来自未来世界的女学生。

这,或许也是多数男性观众梦寐以求的对于女性的希冀。谈起本片创作初衷,导演郭在容说:“我就是把自己小时候幻想的故事拍成了电影……我过去就经常幻想自己能在临死前造出一个机器人,穿越到过去,陪在自己身边。”2关键是,导演创造的这个“机器人”不是男性,而是女性,是一个“机器人女友”。影片中的男性北村二郎作为主体,不愿面对身体的瘫痪、生活的孤独,对个人遭遇不满,试图改变曾经的生存状态,于是用毕生精力制造出美丽、具有超能力的“机器人女友”送给曾经还年轻的自己。这个女友不仅在平时帮助二郎完成学业,带他重回奶奶的故乡,还帮他重新改变那些曾让他心痛不已的事故:去解救交通事故中的小孩、火灾中的足球少年和被挟持的学生,以致最后在地震中不惜牺牲生命去拯救被死亡紧紧包围的二郎。

这样的故事满足了男性观众对女性所有的美好幻想:美丽、善良、听从自己的一切召唤,甚至可以为自己奉献一切且不惜生命。不管是想到的还是没想到的,机器人女友全都包办,不仅帮二郎解决日常生活上的烦恼,还帮他解决灵魂深处的痛苦。这样的“机器人女友”似乎“完美”至极。但是,从女性主义角度看,这部影片展示的只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定位:女性始终从属于男性,女性的存在只为陪衬男性的存在。在“机器人女友”的所有奉献结束之后,她存在的价值也随之消失。

显然,这样的“机器人女友”不过是导演臆造出来的一个虚幻符号,一个被建构出来的神话。影片中,作为女性的“机器女友”从没有过自己的任何诉求。她无需休息,无需睡眠,不需要自己的社交网络,也不需要别人的关爱。她的存在只有一个目的:帮男主人公北村二郎完成各种愿望。她自始至终都处于从属地位,“机器人女友”的存在只是为了北村二郎的存在而存在。直到大地震发生,她终于完成自己的使命——以牺牲自己生命为代价获得了作为男性的二郎对她的认可,进一步讲,影片呈现出的即是:女性的存在价值是以奉献和死亡来获得男性(社会)的认可的。

三、作为欲望对象的“机器人女友”

与《我的野蛮女友》相似,导演郭在容对他导演的影片解释就是:“强有力的女性,无依靠的男性。这些女性人物符合男孩青春期的幻想,女人要像眼前的少女们一样可爱又能有母性般的宽容和坚强。”3这是男性的“集体无意识”,导演郭在容在这种集体无意识下制造出了一个“女性神话”。

影片一开始,“机器人女友”以“女战士、女超人”的形象出现,她的能力超越了正常人:力大无比,瞬间打败街头流氓,轻而易举将门锁拧开,不费吹灰之力举起公交车;具有超能力,在二郎上课快迟到时将他风一般地带到教室座位,在生死关头冲到马路中央救起将被卡车撞死的小孩,穿越时空将二郎带回到多年前和奶奶一起生活的地方,并将那个时空里的小猫带回到现在时空中来……这些超能力的赋予基于本片的“科幻”性质,可以在机器人女友身上任意组接各种神奇本领。显然超能力越强,代表的只是作为“机器人”的性能越好。在“机器人女友”刚到人世之时,显然她是没有灵魂的。她虽穿高跟鞋,却没任何表情,吃饭没表情,唱歌没表情,说话也没表情,不具有女性的心理性征意识。

但这没有关系,因为年老的二郎隔空告诉年轻的自己,这个机器人女友“在以后与你相处的生活中,渐渐地会具有像人类一样的判断。”如果说西蒙娜·德·波伏娃坚持认为“女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逐渐形成的”。那么本片进一步在说明女人是后天形成的。片中年老的二郎说:“现在还没有灵魂、像洋娃娃的她,会在跟你的生活中学习,渐渐地会具有像人类一样的判断,具备这样的程式。将灵魂注入到她的体内,你一定能做得了。”从外形上看,“我的女友”的身体是高科技制造出来的,从精神层面看,她的灵魂是在与人类的逐渐相处中逐步获得的。通过片中男性二郎的感化和“询唤”,她逐渐获得了人类情感。毫无疑问,“我的女友”作为女性当然是后天形成的,因为她从一个完全没有情感的机器,最终变成了能感觉到来自男性二郎“爱意”的一个女性。“我的女友”在刚来到二郎身边时,二郎被她的外貌吸引,百般挑逗。为了让“我的女友”嫉妒,二郎故意跟其他女孩跳舞,但最后嫉妒的却是他自己。因为此时作为机器的“我的女友”与二郎产生不了爱情。对于一个没有情欲的机器,女性对于男性的存在价值似乎已经丧失,所以片中二郎在愤怒之下要求“我的女友”离开。由此可见,“机器人女友”本身就是作为欲望对象才被作为男性的二郎所吸引和接受的。当二郎发现欲望在这个“对象”身上无法实施时,他要求“机器人女友”离开,而忘了“机器人女友”曾经帮他完成了让年老二郎痛心疾首的种种未了心愿。不管“机器人女友”帮他做了多少事情,此时这个还没有被唤醒情欲的机器对二郎来说几乎已没有存在的价值。于是“机器人女友”顺从地离开,直到大地震发生,再次神一般的出现,及时救出二郎并最终失去自己的生命,二郎抱住她失声痛哭,而慢慢死去的“机器人女友”在此时终于感受到了来自作为男性的二郎的爱意。至此我们发现,片中的女性如果不是作为欲望对象存在,她就只能用生命换取男性社会对她的认同,如同阿涅斯·瓦尔达的《流浪女》给出的最终情境一样,这让女性主义者多少有些绝望。这也是女性主义学者一直探讨的话题:女性的出路在何处,难道死亡才是唯一出路?

四、科幻想象下的女性再次女性化

在堂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1985年发表的文章《赛博格宣言:20世纪晚期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中,哈拉维指出:“高技术产业的兴起、福利国家的解体、‘家庭工作经济’的上升,使得以前占据霸权地位的白种男性变成了在失业问题面前甚至比女性还要脆弱的群体。……这实际上是整个群体的女性化——不但是男人的女性化,而且是女人的进一步女性化:脆弱而易受攻击;被当作后备劳动力(意味着被随意解散、重新集结、剥削);更少被视作工人(具有独立自主性)而更多被视作服务人员(从属于接受服务者)。”根据哈拉维的看法,可从两个层面来看本片中两个具有不同性别特征的人:一方面是(科技使)男性女性化,另一方面是女性的再次女性化。

首先是作为男性的北村二郎的“女性化”。如果说在传统观念中,男性给女性送花,买生日蛋糕被视为男性占据主体地位的话,那本片中“我的女友”给二郎过生日则将二郎排斥到了主体之外,他接受“我的女友”的生日蛋糕,听“我的女友”为他唱的生日歌。这里要说明的是,“机器人女友”给二郎送花、买生日蛋糕并不表示这个女性具备主体性,因为那时的她还只是没有情感的机器,她完成的也只能是机械的程式动作。二郎作为一个未成长的男性,在谈到已消失的故乡,意识到自己会寿终正寝时失声痛哭,“我的女友”安慰他“不要动不动像女孩子似的哭哭啼啼的,又不是叫你现在就死”,并用她的超能力将二郎带回到以前的时空,满足了二郎在时空穿越中与消逝的过去重逢的愿望。

其次来看作为女性的“机器人女友”的进一步女性化。第一,成为“后备劳动力”和“服务人员”。“我的女友”天生是被制造出来帮助片中的二郎“我”的,在二郎遇到困难时她总能化险为夷,在二郎伤心难过时她总能想出办法解决他灵魂上的痛苦。影片中“我的女友”成了一个神话,只要男性一遇到困难,这样的神话就会立即实现。年老的二郎曾说:“被改变的时间,却奋力想回复原来的次元,不久你将会遇到大灾难,但她将会保护着你。”由此可见,“机器人女友”是绝对的服务者。第二,成为对抗人为灾难和自然灾害的“拯救者”。疯狂的持枪犯人在女高劫持女教师做人质,警察都手足无措,只能袖手旁观,而“我的女友”却能迅速抓住犯人。如果说制服犯人是“我的女友”对抗的人为灾难,随后发生的“东京大地震”则是人类也无法控制的自然灾难。在这场难以预料的灾难中,“我的女友”再次显示了其神话本质:在地动山摇的废墟之中,她拉着二郎在摇晃的天地间前行,为二郎遮挡漫天飞石。当二郎命悬半空之时,“我的女友”自身半截已被埋入废墟,体内合成材料发生断裂,她竭尽全力用残余的上半身,使出浑身解数将二郎救出,彻底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导演塑造的一个拯救者形象,只不过与好莱坞电影不同是,好莱坞的拯救者最后都平安无事,而本片中的这个拯救者最终牺牲在拯救二郎的过程中。

五、结语

影片《我的女友是机器人》创造的是一部东方的爱情神话。影片的科幻性质使片中人物可以在现实时光中相遇,也可超越时空在任何时光中相遇;片中的时间不再以线性方式前行,而是可以退回,也可以反复重演。科技进步丰富了人类的想象,科技发展带来了人对自身生存处境的重新思考。

《我的天才女友》读后感 第4篇

“儿子,以后你就不用挤在那个又破又热的胶囊房里复习了,这房子宽敞。可你要知道,为了给你创造这条件,妈妈做了很大牺牲,但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辜负妈妈!”李向阳信心满满地点了点头。一回头,他发现门口站着一个身高不到1.6米的男人……

这个男人正是这套房子的主人——黄秀娟的男友丁志国。从穿着打扮上一看就是当地农民,这和母亲黄秀娟明显不相称。但李向阳此刻并不诧异,他的人生之路正是母亲一个又一个“牺牲”铺就的。这一切的牺牲背后只因黄秀娟坚信自己有一个“天才儿子”!

黄秀娟1971年出生于深圳,1988年从深圳财会专科学校毕业后与男友李进逢在深圳工作,第二年结婚生下了儿子李向阳。2000年读小学5年级的李向阳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二等奖,黄秀娟欣喜若狂,觉得儿子是个数学天才,她摩拳擦掌,决心今后一心一意培养儿子向数学进军。黄秀娟就这样走上了一条疯狂的育才路,这家人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为了让儿子能上当地的好中学,黄秀娟“孟母三迁”多次搬家,为此夫妻因观念不同,矛盾不断激化。心情不好的丈夫在2003年5月9日晚的一次事故中离世。事后,车主和保险公司共赔偿12万元。李向阳沉浸在丧父的悲伤中,原本不错的成绩一日不如一日,感到力不从心的黄秀娟干脆做出大胆决定:辞职,靠丈夫的赔偿金度日,直至把儿子送进名牌大学!

卖房,辞职,放弃再婚……黄秀娟的执著令李向阳倍感压力,成绩也很不稳定。2006年,李向阳发挥失常,勉强考入深圳一个普通学院读本科。黄秀娟仍坚信儿子会在读研的路上显露自己“数学天才”的天赋,她决定一心支持儿子考研。

母亲拼命一搏图再嫁,读研路上一波三折

2010年李向阳称自己想报考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最好在北京学习、备考。黄秀娟其实不知道,儿子之所以执意要到北京备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大学时谈的女朋友在北京。

北京艰苦的生活使一向要强的黄秀娟不得不低头。2010年9月,一同租房打工的一位嫂子给黄秀娟介绍了个老伴——50岁的离异退休工人丁志国。想到丁志国有两套拆迁房可供母子俩落脚,黄秀娟便委曲求全,快速与他同居。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丁志国是拆迁户,家中两套拆迁房:为了获得黄秀娟的芳心,他把大房子给黄秀娟儿子居住,并承担下了他所有学费,他一厢情愿地想着李向阳早日考研成功,黄秀娟就能安心跟他结婚。

可黄秀娟从来没有想过要嫁给丁志国。2011年,2012年,李向阳连续两次考研失败。黄秀娟的泪水夺眶而出,李向阳赶紧安慰母亲道:“这次就差一点点了,妈妈你再给我一次机会,明年我一定考上。”

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2013年6月的一天,黄秀娟下班后经过一家咖啡廳,赫然发现李向阳正拉着一个年长他十多岁的女人的手献殷勤,像在谈恋爱。黄秀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五雷轰顶!

回到家后一审,李向阳竟然直言不讳告诉母亲,他大学时谈的一个深圳女友跟一个美国人跑了。李向阳告诉母亲,如果跟严校长结婚就能跟着她轻松出国,人生将开启更辉煌的篇章。

儿子更高更新的想法对黄秀娟来说实在已经力不从心,但她马上被儿子必须出国的决心说服。没错,她确实常常听见儿子在电话里跟几个美国朋友用英语流利地交谈。对“天才”儿子来说,出国才是符合天才身份的正道。这一夜,黄秀娟失眠了,无论如何不能让宝贝儿子为了出国而委身于中年女人,反正自己不再需要跟丁志国过了,何不自己挺身而出,找个家境殷实的男人再嫁一次,拼力一搏,把儿子送出国!

第二天一早,黄秀娟要求儿子跟严晓晓分手,承诺一年内帮他实现出国梦。

快过河了垫脚石造反,苦妈挥锤人生砸毁

2013年8月,黄秀娟开始偷偷登陆相亲网站,一门心思寻找老年钻石王老五。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命中率,她在某相亲网站交纳会费升级为VIP会员,参加高端相亲会。黄秀娟不在意年龄,职业,她的择偶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必须有实力能支持儿子出国。

9月初,丁志国无意中发现李向阳带回的一份托福考试资料。他打电话给女儿丁琳,问考托福是做什么的。女儿告诉她,考托福就是要出国。当天晚上,黄秀娟一进门就见丁志国坐在沙发上等她。他生气地问:“李向阳想出国留学怎么没听你跟我说过?你是不是在利用我?”黄秀娟没好气地回答:“你有什么可利用的?”这轻蔑的回答将丁志国激怒,他气急败坏地对黄秀娟拳打脚踢:“我明知道你儿子是稀泥扶不上墙,我还这么对他,为什么换不回你的一点真情?”黄秀娟无力招架,很快被他打得蜷缩在墙角连连告饶……

9月底,丁志国向黄秀娟下了最后通牒——必须在年内完婚。黄秀娟冷笑道:“我们都成这样了,还有结婚的必要吗?”可丁志国死活不同意分手。李向阳受不了两人日夜争吵,干脆搬出家,到同学家住去了。黄秀娟也加紧相亲力度,盼望着迅速逃离丁家。

2013年10月初,黄秀娟结识了一家医疗器材进出口公司的新加坡籍华人老板张志华。张志华64岁,早年丧偶,三个女儿都已在美国成家立业,他独自一人在国内打拼。黄秀娟一门心思想攀上这个“钻石王老王”,两人也开始频繁交往起来,他们的交往最终被丁志国识破,矛盾进一步加深。

10月29日晚,黄秀娟正在家中拖地,手机响了。她正准备去看,丁志国忽然一把将其抢在手中:“是不是那个张志华打来的?”黄秀娟大惊。丁志国冷笑着说:“少把别人当傻子玩!今天你别想出门!”见他什么都知道了,黄秀娟索性摊牌,表明自己必须分手的决心。丁志国哈哈大笑:“这几年我为你们母子俩花费不少,要分手可以,拿40万出来弥补我。”黄秀娟气得浑身发抖……

11月9日晚,张志华打来电话,黄秀娟连忙跑到楼下公共厕所去接听。不料丁志国跑到一墙之隔的男厕所,将他们的对话听了个一清二楚。黄秀娟刚上楼,丁志国就跟上来,对着她的脸颊就是一拳。黄秀娟被打得眼冒金星,泪水迸出。

第二天一早,丁志国起床后打电话叫锁匠来给家里的防盗门加锁。过了一会儿丁志国喝了点酒回来,又指着黄秀娟说:“姓黄的,你谈了个有钱男朋友,等着,我非要狠狠敲你们一笔!”说着就动手打她,还抽她嘴巴。黄秀娟越来越害怕,丁志国可能真的要到张志华那里闹个天翻地覆!想到这里,黄秀娟恶从胆边生。下午两点,丁志国喝醉睡着,她飞快冲到外面窗台上操起一把铁锤,砸向了丁志国头部……半小时后,丁琳到父亲家来玩,打开门就看到父亲丁志国的尸体,丁琳一声哀号,立即报警。

接警后,北京警方将黄秀娟传唤至公安机关进行讯问,黄秀娟主动交代了犯罪事实。

2014年3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此案,鉴于黄秀娟主动交代了自己罪行,且供述稳定,故认定黄秀娟自首,依法对其从轻处罚,判决被告人黄秀娟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

编后话: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为此他们不惜倾家荡产,甚至用很多疯狂的举动来创造一切打造神童的机会。殊不知,孩子的灵魂却在家长描绘的天才世界里被蛀空,变得越来越麻木自私,父母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孩子非神童的真相,搭上自己的一生幸福做陪葬。黄秀娟的悲剧也在于此,值得中国众多家长反思!

《我的天才女友》读后感 第5篇

读后感

很难想象有这么一本书,文字如此简朴,故事也不波澜,却能深深吸引着我读下去。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位有意志力的人,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初拿起这本书,封面很文艺,我猜想文艺书嘛,可能读不进去,可事实证明我错了。事实是,真正的好书,是让人有精力有信心有能力读下去的。这本书真真是有魔力,不管是在地铁上还是公交上,抑或快餐店等各种嘈杂的环境都能让我迅速远离喧嚣,快速归于平静,介入书中的情节。

《我的天才女友》讲述了埃莱娜和莉拉的童年与青春期。莉拉是埃莱娜眼中的天才少女,也确实如此。莉拉从小就记忆惊人,勇敢、美丽,特别是有与常人不同的思想,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埃莱娜,埃莱娜也因此小心翼翼地模仿与努力,但既定的生存环境让莉拉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与梦想,继续平民窟底层人民的枯燥生活,幸而其意志力坚定,以一己之力拒绝了家人都认为可以改变现有生存状况的未婚夫,靠着自己的判断转而嫁给了更加富裕更有绅士风度的人。

《我的天才女友》以莉拉结婚典礼为终点,但从其小到大的各种学业、家庭和情感的琐碎中,我们可以窥见,人生的转折和生活背后可以思考的事情真的不少,埃莱娜也慢慢具备了莉拉以前所具有的思考能力,或许这种思考能力不仅仅受莉拉影响,也受到表面严苛的老师、爱好读书的同学、让人受益的书籍的影响,这些影响让埃莱娜慢慢了解到老师曾提到过的“你知道什么是庶民吗”的含义。

读这本书有一种让我想成为“上帝”,让两位主人公逃离她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冲动,可是没有办法,我作为读者,只是一种凌驾于书面之上的“上帝”,是不能干涉她们本来生活轨迹的。她们只能靠着自己所具有的知识、思想、行动自行认知和摆脱。

虽然莉拉最终被丈夫“背叛”。可庆幸的是莉拉的好友埃莱娜却了解了全局,埃莱娜是相对幸运的,她具备了思考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被爱和爱的权利。

埃莱娜站在了彷徨的人生当口,思想前卫或许让她有些许格格不入,朦胧却逐渐清晰地了解了自己和所处的环境,在于青春期而言未必不是一种好事。

读书笔记

血,一般是经过激烈的争吵和肮脏的辱骂之后,才从伤口里流出来,事情总是按照这个顺序来。

伤害是一种疾病。

但是女人呢,她们表面上很安静,心平气和,但她们会愤怒到底,停不下来。

要事先规划好自己的行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就能预测后果。

《我的天才梦》读后感 第6篇

她的身材高挑修长,留着一头乌黑的卷发,身着色彩鲜明的旗袍,款款地走在时间的长河中。一路走过,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她和身边的同行人换了许多,但她永远带着自己的光芒,独自行走于人事纷扰的生活中。

她便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张爱玲,我更愿意称她为女作家,而不是在前面加上“天才”二异世龙神录字,正因为这两个字,她的所有才华被当做理所当然,所有的缺点被世人诟病。生命是一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她自在洒脱的性格不会去理会这些闲言碎语,但在我心中他就是个女作家,世俗标签给她带来的麻烦,我于心不忍,我们不过是通过她独特的眼光看世界罢了。

我喜欢张爱玲,喜欢她“冷眼看世界”的态度;喜欢她清冷孤傲的才气;喜欢她“想做就做,想穿就穿,想爱就爱”,不惧世俗眼光的自由……张爱玲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文学天赋,在圣玛丽学校上学时,她写的文章就十分受欢迎,多次被登上校刊,她对此并不感兴趣。后来在香港大学读书时,遇见了生命中的挚友――炎樱,一个与她性格完全相反的女孩。香港,这个充满了异域风情的殖民地,成了她的成名地之一;在香港,她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可惜战乱纷纷,张爱玲被迫放弃学业回到了上海,迎来了自己事业的第二春。

她很早就懂得“出名要趁早”,当时上海滩无人不知张爱玲,黄浦江上飘着她的文字,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这个小姑异世龙神录娘极高的才华。后来她遇见胡兰成,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她的心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被辜负了,她的痛彻心扉都融入到她的作品中。后来的后来,张爱玲的故事仿佛绵长而无平淡。

正如张爱玲说的“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谁知,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年少的我不知爱情是何物,只异世龙神录得从她的.文字中窥探深闺中的奥秘。无论是《红玫瑰与白玫瑰》中那一抹蚊子血与白月光,或是一粒饭粘子与心头上的朱砂痣;还是《半生缘》中顾家两姐妹纷纷扰扰、起承转合的爱恨情仇;抑又是《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与范柳原在战火前坚贞不渝的爱情……张爱玲笔下的每一个故事都透露出“深爱只为谋生”这种冷酷的婚恋观,但看似外热内冷的爱情却引得男男女女们挤破了头往里挤,她以一种局外人的角度看待世俗情感,海中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每一个人物都是她的人生写照,散发着民国时期的独特韵味。

我的机器人女友读后感 第7篇

那完美温馨结局中的一丝丝痛心的遗憾

——————写在前面

实在是没有想到老师会让看这样一部电影——一部科幻爱情片,在准备看这部电影之前,我首先在网上看了这部电影的简介,发现这部电影的导演竟然是郭在容——《我的野蛮女友》的导演,不禁令我有些期待了。

这个电影看第一遍的时候结局没有看懂,这个令我很是郁闷,又看了一遍终于理清了思路,正如网上众多评价的一样,这是一部很温暖的科幻电影,女主角第一次登场就偷衣服偷鞋吃霸王餐偷苹果砸人家玻璃,最后还给了男主角北村次郎一记勾拳,当然这并没有破坏女主角的形象,反而让人觉得女主角很活泼、很可爱。然而一年之后,当女主角再次出现时,在欣赏她神通广大的同时,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个MM似乎多了一些木讷与机械感,较比之前俨然更加贴近一个机器人的感觉。但因为这时恰好是整部影片搞笑桥段最多最密集的部分,所以这一点小小的疑问很快就忽视掉了。

随着次郎与女主角的相处,我们会发现女主角渐渐的又变得有人情味起来,她会偷吃小朋友的炸鸡;会因为次郎的恶作剧而追打他;会细心的将次郎讨厌的广告板涂鸦成可爱的图案;甚至学会了和次郎开玩笑,可以说这个机器MM已经渐渐的活了。次郎也开始和她有了心灵与情感的交流,他爱上了这个机器人,也因为付出的情感迟迟得不到回应而痛苦万分,这最终导致了他对机器人的爆发,甚至让机器人不要再出现在他的面前。

紧接着,我觉得是一幕戏中的高潮部分,就是这部分感动了我。当观众和男主角一起期盼着女主角的回归时,东京发生了大地震,机器人及时出现帮助次郎逃离了崩塌的公寓。但地震并未立即停止,危险也是接踵而至,当次郎悬在深渊边,生命岌岌可危时,机器人舍弃了自己被压在废墟下的下半身,用残余的力量再次挽救了次郎的生命。“我...能感觉到你的心,快走,不要回头,不要看我,我不想让你看到我现在这样子...”这是机器人最后的表白,之后,在头顶的大厦崩塌之际,他将次郎推离了险境,自己则被废墟所彻底掩埋——这可以说是全剧最感人的一部分,“我能感受到你的心意,感觉到你的内心!”这句话不禁令我潸然泪下。

本以为这是全剧就这样悲剧收尾,但是痴情的男主角并没有放弃,他在废墟中拼命挖掘,终于找到了已经停止运作的机器人,在他向机器人痛哭表白之后,我们期盼着机器人能够得到修复,两个人能够重新相聚,就像多啦A梦与野比大雄一样。

机器人最后修好了,但却是在61年后,此时次郎已经老态龙钟,没多久他就在夕阳的余晖与机器人的守候下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这不禁让我觉得找不到头绪似的,难道故事就这样结束啦。

上一篇:2010年**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下一篇: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观后感心得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