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理论学习资料

2024-09-07

思维导图理论学习资料(精选9篇)

思维导图理论学习资料 第1篇

语法课研讨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语法教

学中的运用

一.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英语知识大厦的基本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英语教学的成败。上一组的骨干教师们针对情景创设对语法教学的促进进行了生动地展示。今天,我组教师将从思维导图在语法教学的应用谈谈我们的点滴体会。

在英语复习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零星分布于各单元间的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特别是不能够形成知识网络,更不能够比较深刻的了解各知识点间的联系,这成为了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把思维导图语法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最终实现教学效果多赢。

二、理论基础

1.思维导图的来源与使用

思维导图是盛行于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一种教学形式。依据大脑思维放射性特点,英国大脑基金会主席、著名教育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发明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大脑放射性思维的外部表现,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工具,是一种将思想图像化的技巧,也是将知识结构图像化的过程。它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使人们关注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允许学习者产生无限制的联想,这使思维过程更具有创造性。这种思维工具能应用于人类所有的日常活动,而且能够遵循大脑的自然思维方式。)2.应用MIND MAP 的理论基础

人最宝贵的资源是大脑,人人都有大脑,会用它的人才是聪明的人,才是一个从容的、掌握自己的人。现代脑科学发现,人的大脑是有大约140亿个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都与其他的神经元形成功能网络。泛脑网络学说认为,人的大脑可从宏观到微观分为回路、神经元群、神经元及分子序列四级层次的网络。人的学习、记忆和思维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网络系统来进行的。而且从显微镜上观察大脑时会发现,我们的大脑神经是一个由中心向外发散的网状的神经元,大脑的思维也呈现出一种发散性的网状图像。左大脑负责逻辑、词汇、数字,而右大脑负责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MIND MAP的结构特征充分符合人脑的这一生理机制,它就是这种大脑思维的真实体现。MIND MAP把人的思维用图画和线条形成的发散性结构记录在纸上,通过图画和线条的形式使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很好的结合起来,不仅激发大脑的联想 和创造力,也使人的思维主次分明、逻辑清晰。三.为什么要使用MIND MAP

(一)现状分析

1.外部环境: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出信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关注和利用信息是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因素。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

2.让我们来看看学生们在英语课堂学习中是怎样学习的,有时学生总是认真地听老师讲,学生所学到的只是教师对某一内容的所掌握的知识的部分,这样的学习不仅学习效率不高,同时学生的学习也受制于教师的主导地位之下,所以学习的过程没有学生的任何个人的思考和创意,这样的一种线性而非根据大脑的思维方式进行的学习方式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

珍妮特.沃斯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到:“我们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全世界在争论着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

因此学习怎样学习以及学习怎样思考,让学习更为高效,更赋创新力是如今学校、教师、学生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则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系统、科学、有效。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零星分布于各单元间的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特别是不能够形成知识网络,更不能够比较深刻的了解各知识点间的联系,这成为了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则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系统、科学、有效。首先,它能帮助师生形成整体观念,在头脑中构建出全景图,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和所教内容的整体把握;其次,它能帮助师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更快更有效地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促进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此外,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如何快速地阅读和整理信息内容。通过对关键词和核心内容的查找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师和学生们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内容进一步深化。

如在语法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清楚的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层级关系和相对位置,在复习课中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有效地扩大了课堂容量,在复习知识点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了语法知识的网络。实践表明,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成就感。另外,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能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的目的。四.思维导图的好处

首先,它能帮助师生形成整体观念,在头脑中构建出全景图,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和所教内容的整体把握;其次,它能帮助师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更快更有效地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促进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此外,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如何快速地阅读和整理信息内容。通过对关键词和核心内容的查找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师和学生们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内容进一步深化。

实践表明,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成就感。另外,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能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的目的。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强,灵感容易显现。所以在讨论中将大家的意见和观点及时地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必要的整理,便能够得到较好的思维成果。因而小组讨论也是日常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但在传统的讨论式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讨论偏离中心话题,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情况,而思维导图的使用则为及时记录讨论结果提供了便利,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从而使小组活动中合作会话的成效最大化。另外,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天赋得到了充分发挥,成为教学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作积极正面的引导,指导并回答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加强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在进行有效学习的同时,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思维导图理论学习资料 第2篇

思维导图对于我们进行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有着卓有成效的帮助,如何在我们实际的学习的过程中,帮助我们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成绩下面提供一个思路给大家:

1、把课堂和书本的知识,把它们用思维导图整理好或作为学习笔记。

2、临近考试时,把学习笔记进行小节,并制成思维导图。

3、然后把思维导图上色,突出重点。

4、每门功课单独制作一张巨大的、总的思维导图,还可在门课程各章节中插入一些事例,以帮助自己加强记忆。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弄清楚一些更详细内容是在何处以何种方式连接起来的。此外,对课程也有更好的整体认识,这样,就可以十分精确的回忆“蜻蜓点水”般地在该门课程的各个章节之间穿行。

5、坚持每周复习一次思维导图,越临近考试就要越有规律。

6、试着不看书或者其他的任何笔记来回忆思维导图,并简要地画出自己所能记忆的知识以及对这门课程的理解的思维导图。

7、将这些思维导图与总的思维导图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别。

8、进一步的再做整理和修正,对于还未掌握好的那部分的记忆,加强复习。

另外还应该阅读所有的关键书籍,并从中筛选出少数的几本,然后作深入的阅读,将其制作成思维导图。这样自己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将发挥到极至。此外,还可以研究优秀文章的风格和体裁,并以自己的思维导图为基础来练习文章和考试写作。

除了功课,还注意锻炼身体。每周二到三次,每次跑二至三公里,多呼吸新鲜空气,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及经常到健身房锻炼,这样自己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好的身体使自己的注意力格外集中。俗话说: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健康的大脑,有健康的大脑,才会有更健康的身体。

这是一个名叫爱德华的学生,在参加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前制定的学习计划。最终的结果怎样呢?

爱德华参加了四门考试:地理、地理奖学金论文‘商务研究及中世纪史。其最后成绩如下:

课程分数排名

地理A第 一

地理学奖学金论文优秀第 一

中世纪史A第 一

商务研究A和两个优秀顶 尖

成绩揭晓不到一天,爱德华在剑桥的首选学员就接受了他的入学申请,并特许他“修学”一年,在开始大学生涯之前,先到世界各地旅游。

思维导图理论学习资料 第3篇

1 SOLO理论在评价学生思维导图中的可行性

1.1 SOLO理论

SOLO是英文Structureof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缩写,其意思主要是指可以对学习结果观察的结构。在内涵上,SOLO理论主要包括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拓展抽象结构等5种分类。这5种分类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其中,前3个水平层次是从学生的知识点的数量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后两个水平而是以知识点的数量为基础,从认知结构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SOLO评价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结构性,通过对思维导图评价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鼓励学生从整体上对化学知识结构进行深入的认识。学生想要对化学知识在要整体上进行深入的认识,就要能够在学习中发现不同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1.2 SOLO理论评价学生思维导图中的可行性

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难以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这部分的知识内容比较多,知识之间没有特殊的逻辑和规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针把相应的知识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就够有效地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梳理,从中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和提炼规律。SOLO理论对初中化学学习水平的评价是从知识点数量和认知结构两个方面进行的二维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重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知识的分化、系统化等方面内容。在SOLO理论中,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关系是拓展抽象结构水平评价的前提,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把事实性知识当做基础,从而发现与提炼出原理和条件性知识,推理演绎出开放兼容的结论。在评价初中学生学习水平的过程中,运用SOLO理论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二维评价,能够在评价中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客观判断,从中提炼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特征,进而能够帮助教师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并且能够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得到很大程度的优化。在SOLO理论中,其对思维导图的二维评价包括思维导图中所表征出的知识所属专题领域的数量和内在逻辑关系,其中,内在逻辑关系主要说的是主题间的关系和知识间的联系,比如如物质相互转化关系、类属关系、因果关系、化学观、三重表征等。但是,SOLO理论在评价初中化学学习水平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其把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简单分为5个层次,这种区分程度比较低,在评价过程中很容易遇到不易识别不同的学习结构水平、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思维升级的困难。

2 SOLO理论在评价学生化学思维导图中的依据

依据SOLO理论,从知识专题领域、主题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思维操作、其他方面表现等四个方面对初中学生的化学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可以把评价结果划分为前结构水平、单点结构水平、多点结构水平、低关联结构水平、中关联结构水平、高关联结构水平、拓展抽象结构水平等7个水平。在前结构水平阶段,学生只是在知识专题领域有着很不完整的涉及一小方面知识或者只有化学知识的中心主题。在单点结构水平阶段,学生在知识专题领域有一个知识专题领域内的一个小方面的知识,但是并不完整;在主题和知识间的关系上,知识整理的线索比较少,而且关系简单;在思维操作上,主要是知识转换;在其他方面表现上能够对知识进行列举,列举的知识之间没有分类和因果关系。在多点结构水平阶段,学生在知识专题领域有一个知识专题领域的一小方面的知识,知识比较完整;在知识和主题关系上能够对专题知识进行整理,但是整理的知识之间的关系比较少、简单;在思维操作方面,能够对知识进行转换;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上,能够对知识进行分类,但是各分类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在低关联结构水平阶段,学生在知识专题领域拥有一个知识专题领域内的多方面的知识点;在主题和知识间的关系上,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具有较多的线索,整理的关系比较复杂多样;在思维操作上能够对知识进行归纳;在其他方面表现上能够对知识进行分类但是分类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在中关联水平阶段,学生在知识专题领域具有一个专题领域内的多方面的知识点;在知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上,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机的整理和通融;在思维操作上,能够对知识进行归纳;在其他方面变现上能够对知识进行分类,分类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在高关联水平阶段,学生在知识专题领域对一到两个知识专题领域具有多方面的知识点;在主题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上,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机的整理和通融;在思维操作上能够对知识进行归纳;在其他方面表现上能够对知识进行分化、泛化和系统化处理。在拓展抽象结构水平阶段,学生在知识专题领域拥有两个以上的知识专题领域的多方面的知识点;在主题和知识间的关系上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机的整理和通融,并且知识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和多样;在思维操作上能够提炼知识的原理,进行演绎推理;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上能够应用平衡原理得到开放兼容的结论。

3 SOLO理论在评价学生化学思维导图的典型特征和针对性指导

3.1 典型特征

SOLO理论在评价学生化学思维导图中具有7种水平层次,我们可以据此得出5种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的典型特征。(1)处于前阶段水平的学生,其本身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在作业上大多是应付了事。(2)处于单点结构水平和多点结构水平的学生,其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学习方式是浅层次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对知识只是浅尝辄止,没有在学习中形成对知识进行分类和整体理解的意识。(3)处于低关联和中关联水平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了从整体上对知识进行理解,还能够在学习中对知识进行简单的分类,但是其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分化。(4)处于高关联水平结构的学生,在学习中采用的是深层次的学习方式,具备知识的分化和泛化能力,但是其在学习中不太善于应用平衡的原理理解元素的化学反应。(5)处于拓展抽象结构水平阶段的学生,其在学习中能够在较大的范围之内对知识进行关联,能够在学习中提炼原理和使用推理演绎。

3.2 针对性指导

对于单点结构和多点结构水平的学生,在学习中应该采取深层次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侧重于增大知识点,同时还应该自小范围之内关注知识之间的关系。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上这一阶段的学生可以把具体的知识点作为中心主题,绘制知识点完整的思维导图,比如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可以把O2、CO2当作中心主题,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当作一级主题(如图1)。对于低关联和中关联阶段的学生,可以按照原来的学习方式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对知识进行多角度的分类和整合,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可以从分类的角度构图,比如在绘图的时候以氧化物、酸等的置换反应等为中心主题。对于高关联和拓展抽象结构水平的学生,可以深入研究某个主题,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可以分类一化学元素的性质数轴作为中心主题绘制思维导图。

4 结语

运用SOLO理论对初中学生的化学思维导图进行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掌握和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所以,初中学校在开展化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对运用SOLO理论和思维导图对学生化学水平评价的实践价值加以探索和总结。

摘要:思维导图对于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同时通过思维导图我们也可以对初中学生的化学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价。SOLO理论可以对思维导图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进行评价,这两个方面分别是思维导图表征出来的所属专题领域的数量和内在的逻辑关系。本文将对初中化学学习水平评价中的思维导图和SOLO理论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思维导图,SOLO理论可行性典型特征

参考文献

[1]刘志华,李佳.SOLO分类理论在二维评价化学思维导图中的应用[J].化学教学,2015(5):40-44.

[2]刘志华,李佳.基于SOLO理论的思维导图建构三重表征整体关系的教学研究[J].化学教育,2016.37(9):24-28.

[3]胡廷梅.“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0.

[4]王华琴.思维导图在分析化学有关PH计算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2):134-136.

[5]葛岩.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J].化学教与学,2010(11):16-17.

思维导图理论学习资料 第4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理论;初中英语;阅读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26-01

初中英语的阅读是考查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形式。要想把英语阅读做好,对英语阅读中词汇的掌握是最基础的。但是相比于其他的英语体型,英语的阅读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英语阅读词汇的教学方式是让初中英语老师一直困惑的问题。而思维导图理论的应用,不仅极大的提高了英语阅读词汇的教学效率,还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对于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非常实际性的意义。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和特点

思维导图理论是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巴赞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它又被称为头脑图。主要依靠放射性的思维表达,来进行知识的组织和表征。思维导图一般把某一个主题放在中央的位置,然后主题的相关主干作为分支分别向四周放射,而且每个分支上都有一个关键词。利用思维导图的重点是把关键词和关键图像找出来,并结合图画、色彩、代码或者多维度的形式,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在学习的时候,把左半脑和右半脑的都有效的调动起来,使得学习的内容成为一个系统,利用思维、记忆、阅读的规律来激发学习内容的记忆,进而发挥人脑的记忆和理解的潜能。

思维导图具有四个基本的特点:第一个是它是有主题或者副主题等相关内容构成的结构,使得各个主题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相关性。第二个是把主题或者副主题等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图片和色彩等相结合,将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和形象。第三个是思维导图在制作成图形的时候,经常采用闭合图、等级图、肢解图或者自由联想的关系图。一般都是由一个中心点向四周扩散,并形成多级分支的情况。第四个是思维导图具有灵活多变性,对于同一个内容可选择多种形式来表现,是人脑对于知识记忆的呈现。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词汇教学中的优势

思维导图对于单词的呈现是一种系统性的和框架性的,而且结合了很多图示。这样的方式能很好的把一篇阅读理解中多而杂的词汇放在一个系统的空间里,把阅读中的主题单词放在中央的位置,其他相关的词汇利用分支的形式向四周发射。把枯燥的英语单词变成了一个有层次和级别的图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兴趣。重点词汇和难点词汇一目了然,使得学生对于词汇的记忆更加简单、快捷。最后提高英语阅读词汇教学的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英语方式

(一)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老师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英语阅读词汇的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对于英语阅读词汇的教学往往使用千篇一律的方式,使得学生觉得英语阅读词汇的学习非常枯燥,进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运用思维导图,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展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二)老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素质改革以来,老师由原来的主体变为教学的引导者,这对于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老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就要对每篇阅读出现的词汇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里面的关键词,然后引导学生把其他词汇和这个词进行创造性的连接,进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系统,使得他们对于知识能自我构建,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思维导图的英语阅读词汇中的运用,使得学生能够按照自己大脑的思维方式对知识进行构建,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记忆知识,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发展,发掘某一方面的潜能。另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观看别人建立的思维导图,从而发现别人思维方式的优点和自己存在的缺陷,使得思维导图不断的优化。

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词汇的教学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它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在未来英语阅读词汇的教学中也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而要实现思维导图的作用,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者角色,在全面把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依靠自己的思维模式构建知识体系。使得学生对于英语阅读词汇的学习能够更加符合自己的思维习惯,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简单快捷。

[参考文献]

[1] 周建芳.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2).

[2]徐玥琳.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5,(3):155.

思维导图学习资料 第5篇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1.思维导图的含义:

思维导图就是一种结合图形与文字于一体,开发你的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力的简单高效的工具。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包括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像、颜色、空间、整体等。透过思维导图,我们不但可以增强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我们的联想力与创造力。

2.思维导图的由来:

关于思维导图的诞生,有很多种版本的传说,但最可信的是托尼·布赞在采访中自己透露的那个故事。

年轻的托尼·布赞在其家教生活中,通过与孩子们打交道、并辅导他们复习的过程中,托尼·布赞开始了对笔记的研究。他发现传统的笔记是线性的,一行一行,一句一句地去写,但托尼·布赞发现这样工整的笔记在帮助记忆方面没什么效果。

很自然的,他就思考有什么方法改变这种情况,他通过研究前人的经验与笔记发现,人的大脑对颜色、图象、线条、关键词更敏感,更容易记住,于是这些要素就出现在了托尼·布赞的教学中了。

于是就有了托尼·布赞思维导图。

托尼·布赞现在教授查尔斯王子,担任微软、IBM、惠普、甲骨文、波音公司的教育顾问,并且是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教育顾问。

美国的时代杂志称:思维导图的发明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与霍金的《时间简史》有相同意义。

思维导图在全球2.5亿使用者。

3.思维导图的历史:

我们都知道达·芬奇个伟大的画家,他的代表作蒙娜莉莎。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个出色的解剖学家,并且还是个出色的发明家,他在十五世纪就已经画出了自行车、降落伞的草图,而且发明了当时的密码箱。

通过研究达芬奇的手稿发现,他所做的笔记有着思维导图的雏形。

《蒙娜莉莎的微笑》

达·芬奇画的自行车草图

达·芬奇画的解剖图

达·芬奇画的降落伞草图

达·芬奇图解阿基米德定律

达·芬奇发明的密码箱(想象图)

达·芬奇的手稿

二、思维导图的特征

1.有色彩 2.有线条 3.有联想功能

三、思维导图的作用

1.可以帮助大家极快的提高记忆力。

2.可以很好的开发大脑潜能、提高大脑的创造能力。3.具有很好的归纳、总结、分析能力。

四、思维导图的画法

1.必须有明确的主题、配图。2.分支要清晰。3.涂颜色。

涂色要注意:(1)必须便于联想。(2)要和情感联系起来。

五、记忆练习

一分钟记忆练习:

看下面的词语一分钟,看能记住多少。菠萝 馅饼 果汁 开花

热带的 黄色 钾 夏娃

加勒比海

苹果

带尖的 医生

走开

樱桃 鸡尾酒 橘子 樱桃园 香蕉

柑橘类 果核 维生素C

六、思维导图的特点与作用

1.联想功能。(参考上图)2.发散式思维。

3.少量决定重点(80/20法则)。

七、思维导图的原理

1.思维导图把思想写出来了。

2.思维导图能帮助你找重点(80/20法则)。3.思维导图让你认识到整体全局观。4.思维导图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大自然中的闪电

自然界的树

八、思维导图的应用

在阅读中的应用:

听课笔记:

备课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学习总结 第6篇

作为张庄镇明德小学的一员有幸参加了2017年11月29日在解放路小学召开的禹城市德州规划课题暨思维导图专项培训会议,在我们的教师生涯中经历过很多形式各级各类的培训,也许大多数老师也经历过培训师的感动和激动,但回来后却一动不动,因为我们惊叹于培训者的优秀,但是又有点望尘莫及。但是思维导图的培训和学习不仅留给我们感动和激动,而且也留下了我们自己行动的足迹,更期待的是我们明天迈向教育生涯的脚步会更加矫健,因为我们真真实实的学到了东西,也真真切切的用到了教学实践,确确实实的体验到了培训带给我们的喜悦和收获。一下午的时间分别听了谷月老师的《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这节课谷老师讲的非常生动形象,利用道具与学生演练,通过实际参与让学生理解“接球”“传球”,利用思维导图围绕课题中心,引导学生顺着内容扩散,有序的将知识点进行了梳理,起到了总结,引导的作用。德开小学的于跃老师讲的四年级的《平均数》,利用投篮入筐,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引入课题,课中利用思维导图将平均数的意义,方法,特点梳理的特别清晰,将知识点展示的淋漓尽致,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就能了解到本课的知识点,重难点,在课后总结时起到了很好地引导梳理的作用;第三节课是听了德开小学的刘晓慧老师的《生命 生命》,利用思维导图将生命讲的生动感人,展现生命的顽强。沿着生命这一中心点,伸枝“我的感悟”,“飞蛾批货”以及原因(被捉,想活下去),“香瓜苗的生长”,“我听心跳”,将一篇课文的知识点,体现生命的点全部展现在学生眼前,旁观者不用读课文通过观看思维导图就能知道这篇文章讲的什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证明理论,第一次的集训中开了三节精彩的公开课,展示思维导图在不同课型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记忆,也就是个人数据库。

通过观看三位老师的公开课,我觉得思维导图很神奇,能起到那么大作用,所以我觉得将思维导图用在课堂上很有必要,首先围绕课题顺着内容扩散起到了梳理知识点的作用;其次思维导图将知识点分条着类的进行展示,清晰而明了更易于学生记忆。而且思维导图形式的不固定,可以画图也可以贴图,丰富多样的图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兴趣。刘老师讲到画图时要注意:①按顺时针画图②图形分支要注意颜色的区分,每条分支用不同颜色③用思维导图时也要注意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注意引导学生。

回校后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老师也集体讨论了思维导图在课堂中如何开展,我们觉得思维导图基本适用于各个年级,关键在于老师的把握应用能力和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所有老师积极开展思维导图教学,逐渐摸索,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在数学教研会上大家集体讨论解决方法。特别是电脑课件上的思维导图起初我们不会设计,就邀请了计算机专业的老师现场指导教授我们如何插入分支,经过老师的指导和我们自己课下的摸索才慢慢掌握这项技术。

我现在任教一年级数学,一年级的内容是比较简单的,我将思维导图积极应用到课堂中来,一开始的时候我是将思维导图放在课堂的最后,通过画图的形式将课堂内容知识点进行总结,体现在图上,图形我并没有局限于一种图形,几乎每节课我都尝试变换图形,尽量画不同图形例如画一棵树,画一朵花,画一个太阳,画一只小鸟,总之通过变换图形不同样式的图,展现给学生,学生每次看到我画图的时候都特别兴奋,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慢慢的我将思维导图提到了课中,不再是总结的时候用,而是每讲到一种计算方法就体现在图上,有时候我会故意画一个不完整的小鸟或其他图形,根据知识点的数量画图形的残缺点,然后将知识点补充到图形上,将图形拼凑完整,每次拼凑完整学生都会特别高兴,就像完成了一件特别厉害的事情,兴高采烈。例如讲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我画了一个小人“三毛”,学生特别好奇而且很兴奋,课堂上我用他的三根头发作为分支,并用三种颜色展示三种方法分别是摆小木棒计算,计数器计算和竖式计算。教学中我始终秉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原则,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鼓励他们自主解决。在讲尺子这节课时我换了一种方法,采用了贴图的形式,将图纸剪成苹果的形状,把尺子的各个特点和测量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分别写在图形上,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再画出几枝分枝,每讲到一处讲完后把图形贴到树枝上,这节课讲完时就变成了一棵硕果累累的苹果树,同学们很有丰收的感觉,纷纷争抢要吃苹果。贴图式的思维导图比画图式的思维导图在操作上更麻烦一些,它需要老师在课下做大量的工作,自我认为它用在知识点更多地课堂上效果会更好。

在课上思维导图这一环节中,作为新手的我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去改进。例如①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呈现时机不能正确把握,有时提前又有时候延后;②我觉得思维导图在我的课上起到的作用有点单一,只是单纯的展现知识点和最后的总结作用,并没有进行延伸和更深层次的加工;③起初思维导图的应用在课上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效果非常低,我想这跟我的教学经验和掌握的思维导图技巧有关,需要我去做更多地工作更多的学习;④作为体育专业出身的我,绘画并不是我的强项,所以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不是那么美观,这就需要我去改变自己的方式减少绘图更多地采用贴图形式的思维导图。在今后的思维导图环节上我觉得应该主题明确,分支规范正确把握关键词,将知识点梳理有序。

我在三月份和其他乡镇同事一起赴烟台交流学习两个月,在这期间在烟台市高新区实验小学跟岗学习,听了那里老师的很多公开课,在数学课上老师们加入德育内容,间接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在公开课上烟台市高新区实验小学的老师也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有用画图的思维导图,有用贴图的思维地图,形式比较多样化,但都做的特别仔细,观赏感很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课堂兴趣。思维导图在烟台市高新区实验小学开展的已经很成熟,老师们运用起来已经相当娴熟,这必然是长期实施的结果。这里的老师们大多数还是采用贴图的思维导图形式,也有进行手绘的,但是比较少。贴图想多来说对老师的工作要求更高,需要精心设计每一种图案,然后还需要老师有很好的剪纸工艺,剪出不同形状的图案,还需要老师设计如何在课堂黑板上摆设造型;而手绘的思维导图就需要老师现场的思维扩散能力和绘画技艺。就像邢老师的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她的思维导图上面的贴图,是在前面学生进行自助探究,现场上台操作后摆上去的,三角形拼凑成的四种图形都是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的,邢老师的这个思维导图非常规范有序,知识点把握准确,构成一个循环式的过程。

思维导图学习有感 第7篇

作者:邵年华 人气/回复:18/0 发表时间:2014-04-17 20:46:25近两天我在学习思维导图的内容及制作,在同事的热心帮助及自身的努力下,完成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张思维导图。仔细欣赏自己的作品,虽然制作时既不熟练,也不美观,但心中还是有成就感,因为这是建立自信和使用思维导图兴趣的开始,我想这是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使用思维导图是一个基础性的训练,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它犹如一张纵横错落有致的蜘蛛网,利于人脑的发散思维的展开。其实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思维导图学习有感

图像等建立记忆链接。我想思维导图能帮助孩子简化学习过程,优化学习效果。

在做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不断有新发现,刺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它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更加的系统、科学有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会促成整体的观念的形成,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和所教内容的整体把握,可以根据教学过程和需要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合理的调整。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生学习的态度。以后我一定主动地去学习和体会,才能让自己的制作技巧更加熟练,运用跟灵活,不断思维导图学习有感

思维导图理论学习资料 第8篇

一、脑科学理论

每个人的大脑里,大约有一万亿个脑细胞,神经细胞本体上有数以千计的树突纤维(用于接受讯息)和一两根的轴突纤维(用于传递讯息),就像网络一样,彼此互相交汇。我们出生后脑的发育就是神经突触(synapse)的生成和突触网络(synapse net)的形成过程。放射性思维正是反映了你思维的结构和过程。

虽然思维导图是在二维纸上画出来的,但它却代表了一个多维的现实,包含了时间、空间和色彩。思维导图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它是一种放射性思维的外在表现。每个关键词或图像都是一个联想点或者子中心,以一种无穷尽的树状形式,从中心向四周发散。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实际上是一种关于我们是怎么理解问题、怎么知道一些方法的哲学观点。思维导图作为一个教学的辅助工具,很好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理念。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而是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有选择性地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知识的建构也不是随机出现的和随心所欲的。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按照自己经验对信息加以解释,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成新的知识结构, 这种过程就是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是学习的目的所在。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思维导图起到了以下作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知识的创新、可以成为学生分享交流的工具、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学生规划制作导图的过程也是自由表达想法和思维的过程。学生在讨论时,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提出多种假设,不断验证,以实现更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所以有意义的学习资源和情境的设置特别重要。学生通过不断调整学习情境与资源,达到知识的建构。

2.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教学过程要为学习者营造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教学目的不只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自己分析他们所观察到的东西;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许多条件下,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教师不能停留在知识传授的角色扮演上, 而应更多地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通常一个思维导图要经过好几次反复的修改才能完成。学生在构建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提出建议,鼓励学生去调整结构和内容。在调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训练。在小组讨论互动中,小组成员在老师的点拨下,使导图成为更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载体。

三、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规律及其应用,它以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相关理论为的理论基础,并从中吸取精髓,在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的同时,促进自身理论的发展和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真正让学生亲手操作、 亲历情境、亲身体验。它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信息技术的思想应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资源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同时把教学中产生的案例和资源及时放到网络上,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包含的综合性、实践性、动态开放性和创新性等特点,为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因此,思维导图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是属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理论的研究范围,反过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理论的研究又指导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任何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融入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检验和升华才更具指导意义。教学实践证明,脑科学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为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特点为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思维导图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有脑科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思维导图,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英]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李斯译:作家出版社,1998:359.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3]刘鸣家;用智慧和技术构建信息技术新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2).

[4][美]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著,高温,徐斌艳,程可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运用思维导图,促进语文学习 第9篇

一、有效管理,改善记忆能力

为了把信息转化成独特格式,做出个人的记忆参照物是调动各个感官的好方法。思维导图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记忆触发点”,也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的并接联想的特点可以达到“利用一个词来喷涌一堆词”“能把一本书压缩成一张薄纸、一个图形、一个关键词”达到知识串联的效果。除了记忆本身以外,思维导图还可以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特性进行归类。而且,利用思维导图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能让学生记得更牢固,也容易寻找知识的规律。

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前,提出了一个目标:请各小组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三单元整组课文,把你们读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用思维导图标示出来。

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更清楚本单元的中心是什么,每篇课文之间有什么关系,学习过程中能进行整合,有效地管理信息,增加了个人成功的概率,这样的方式把学习变得简单轻松。

思维导图更有助于让学生大大加速知识内化的过程,减轻记忆的负担,获得成就感。如在进行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的时候,教师要求小组成员一起完成字、词、句、篇等梳理,设计一份思维导图,强化记忆。

因此,思维导图是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用于储存、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的思维工具。借助它对知识进行拆分、整合,把字、词、句紧密结合,改变了学生孤立记忆而不会运用的状况,使记忆由浅入深、由孤立到关联,便于学生活学活用。

二、图示结构,加快阅读速度

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只要有线,再多再分散的珍珠,也能拎珠成串,串起完美的珠链。换言说,把思维导图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带动小组合作研读,共同讨论。同时,能串连起小组成员对所阅读课文的不同理解和认识,更好地引导小组成员有效地展开阅读思考,使学生各自的阅读收获都能得到互补、完善与扩展,并最终以阅读思维导图的图式来整合,不让小组中任何一个个性化的理解遭受冷落。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小组交流讨论,共建阅读思维导图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自主阅读,各人把自主阅读时已获得的资料、信息和个性化理解画在自己的阅读思维导图中。

第二步,小组交流、讨论,用思维导图呈现各人的阅读理解,提出疑问,并认识、记忆那些较为重要的内容。

第三步,小组合作,分线条、分形状、分色块在白纸上绘制成为一个代表集体智慧的阅读思维导图。

应用思维导图,刺激大脑的多种思维,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组员的见解都得到了发表的机会,提升了个体的团队归属感和合作感。共同讨论时,又会产生更多新的理解,小组合力完成的思维导图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提升了学生课内阅读的速度。

三、全脑启动,刺激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它要求学生开拓思路,从不同途径和角度对已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可是,人的大脑并不像计算机那样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线性思考,而是以一种发散性思维进行爆炸性的思考。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我的自画像,教师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找到合适的素材是最重要的,指导步骤如下:

第一步:组内各成员拿出一张白纸,在纸中心写下题目“我”,开始发散展开联想,这个阶段不去管联想的东西是否跟题目有关系,也不去管联想的东西是否夸张,只管发散联想,越快越好、越多越好、越广越好,直到联想不到为止。

第二步:在组长的指挥下拿出一张纸,在新纸上重新写上题目,接着对各成员刚才发散出来的内容进行思考,理出思路,最后按照思路把内容进行删减、增补、排序、整合,用思维导图把作文的结构整理出来。

第三步:用“数字头”的方式,找出小组代表围绕“我”这个主题陈述写作的素材。

第四步:开始写作。

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写作思路可能就大大打开了,作文材料可能就大大丰富了,作文结构也就可能更加有序、更加严谨并符合逻辑了。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少先队活动》教材配套资源多媒体包从2016年秋季启用

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组编、与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少先队活动》教材配套使用的《少先队活动资源多媒体包》,即将由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出版发行,从2016年秋季起供全省选用。

《少先队活动资源多媒体包》作为《少先队活动》教材的拓展与延伸,涵盖少年先锋队基础知识、活动组织方案、优秀活动课例、课程素材等规范指导性资源。这个资源多媒体包,有四个主要亮点。

一是提供规范性指导。这指的是提供少先队基础知识的示范与样例,包括团章、队章、党旗、团旗、队旗、队徽、队歌(歌词、伴唱、原唱)、红领巾及其佩戴方式、少先队员敬队礼、呼号、誓词等。

二是整合优质资源。这指的是整合多种形式的优质资源,包括文本资源、视频资源、音频资源、flash动画,通过丰富的资源为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提供思路、方法与步骤,并多角度介绍少先队工作的做法和经验,为辅导员指导少先队员自主开展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撑。

三是注重活动指引。这指的是为少先队员们开展少先队活动提供支持和指引,帮助少先队员们在活动、游戏中学习、感悟少先队活动课的宗旨和目的,在活动、游戏中接受知识性、思想性教育,在活动、游戏中拓展合作精神和活动能力。

四是突破重点难点。这指的是以丰富的资源激发少先队员的学习与活动热情,突破原有活动资源不足、资源不够规范的难点,有助于解决各地区少先队活动资源匮乏难题,促进全省少先队活动课均衡发展。

上一篇:洪梅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让生命之根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