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高峰森林公园

2024-07-07

嫩江高峰森林公园(精选4篇)

嫩江高峰森林公园 第1篇

嫩江高峰森林公园 -资料

高峰森林公园是1992年批准建立的黑龙江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嫩江县高峰林场施业区内,距县城只有9公里,

嫩江旧称墨尔根,曾为黑龙江将军和墨尔根副都统驻地,是黑龙江地区抗俄的`后勤补给地之一,清康熙二十三年在嫩江岸边建墨尔根水师营,相当于海军部队,崔枝藩便是水师营总管。崔总管生前就在墨尔根城南选了这块地,先是于1737年在这宝地上种植了3200多棵红皮云杉,后于1739年开始修坟造墓,

资料

今天的高峰森林公园边有了这座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景观。

高峰森林公园的主导树种红皮云杉已有260多年树龄了。红皮云杉树干挺拔、通直,高可达30多米,是我国长白山和小兴安岭森林的主要树种。由于木材轻软、细致,是制家具、造纸及建筑的好材料,因为它常绿,枝叶漂亮、美观,又是很好的绿化树种。 高峰森林公园内有百年红皮云杉10公顷,另外还有人工与天然更新的红皮云杉中龄林98公顷,中龄獐子松母树林368公顷,森林总蓄积量为43500立方米。林中还有野生花卉,异鸟珍禽,以及小型野生动物。公园内还有清泉、古井。

嫩江高峰森林公园 第2篇

一、总则

(一)公园基本情况

位于XXX。公园内XXX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XXX位于XXX处。年游客接待量为100万人次,日接待最高峰近1万余人次,我公园道路较狭窄,易发生挤压、踩踏事件。

(二)编制目的

为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公园在重大节日和举办大型活动中,针对可能出现游客拥挤的高峰期及容易发生拥挤的游览区域,做到一旦出现游客高峰期人员拥挤的情况下,能迅速疏散分流游客,确保游客安全;一旦发生挤压、踩踏事件,能迅速进行应对,把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小,而制定本预案。

(三)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人员密集场所管理规定》编制本预案。

(四)适用范围

(五)本预案适用于XXX公园范围内高峰期游客疏散的应急处置。

(六)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2.预防为主,科学决策,快速反映,及时抢救。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公园高峰期游客疏散应急处置小组组成及其职责 公园高峰期游客疏散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公园内高峰期游客疏散应急事件的预防及处置工作。公园高峰期游客疏散应急处置小组名单如下:

长:

公园主任

电话:XXX 副组长:

公园党支部书记

电话:XXX 公园分管安全副主任

电话:XXX 公园分管经营副主任

电话:XXX 公园分管园艺副主任

电话:XXX 公园工会主席

电话:XXX 组

员:

保卫科科长

电话:XXX 经营科科长

电话:XXX 行政科科长

电话:XXX 园艺科科长

电话:XXX 办公室主任

电话:XXX 财务科科长

电话:XXX 花果山游乐公司经理

电话:

公园高峰期游客疏散应急处置小组设办公室在经营科

电话:XXX

(二)应急抢险队伍: 24小时值班保安:

共30人,编为3个工作队,其人员编制及职能如下: 安全工作队:紧急疏散人员,维护已发事故现场治安秩序,封锁事故现场,确保救援安全通道畅通,引导救援人员、各种车辆及时进入现场,协助人员抢救队、险情排除队做好险情的排除和遇险人员的抢救及安全转移。

队长:保卫科科长

队员:保卫科全体人员(包括保安),联系电话:XXX 人员抢救队:负责人员疏散和已发事故现场遇险人员、受伤人员的抢救及安全转移。

队长:经营科长

队员:经营科当班人员(联系电话:XXX);各经营班组正、副组长;事故班组人员。

险情排除队:负责险情、已发事故及事故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排除。事故排除后,进行现场的清理。

队长:保卫科科长

队员:保卫科全体人员(包括保安),联系电话:XXX。后勤保障队:负责事故现场救援工作所需车辆、设备、工具、物资等保障。

队长:行政科长

队员:行政科全体人员。联系电话:XXX 信息保障队:按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和主管领导的指示,向社会发布操作进展信息;及时传递上级指示、上级文件,并按指示进行处理。

队长:公园办公室主任

队员:公园办公室当班人员(联系电话:XXX)。善后处理队:负责事故后的善后处理工作和事故的调查总结工作。

队长:公园工会主席

队员:办公室当班人员(联系电话:XXX);保卫科当班人员(联系电话:XXX),上述人员如发生变动则由续任人员自动接任。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1.预报即将出现游客数量剧增时,应急处置小组应尽早将预警通知各单位、部门、区域,各单位、部门、区域做好相关准备。

2.发出预警通知后。应急处置小组应随时、及时、准确、多途径掌握高峰期游客数量的变化,视情发出预警警报。3.预防预警行动

(二)预防预警准备工作

1.组织准备。各单位、各部门应建立健全高峰期游客疏散组织机构,将职责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和队伍,完善重点区域的监测和预警措施,加强队伍的培训工作。2.通信准备。公园工作人员必须保持电话24小时开通。公园办公室必须将高峰期游客信息及时传送高峰期游客疏散应急处置小组。

3.工作检查。实行以“五查”(查组织、查隐患、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立即明确责任、限期整改。

4.日常管理工作。加强日常管理,建立监测制度。

(三)预警支持系统

1.高峰期游客应急疏散路线图

2.各单位、部门应编制应急疏散路线图,并设置应急疏散标志。

3.设置安全救援通道,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实施。4.公园办公室应该完善与各单位、部门的联络,确保通讯联络的及时、畅通。

四、预案的启动

当发生游客数量剧增,超过最大接待量,局部地区出现险情时、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启动本预案。

五、应急反应与处

(一)险情报警

现场附近目击人(包括经营单位人员、公园其他职员、游客等)发现紧急险情后,应立即向公园高峰期游客疏散应急处置小组办公室报警。报警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紧急警报内容、发生紧急险情的时间、地点、险情状况。

(二)先期处置

1.现场人员在险情报警后,应迅速采取紧急自救行动,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现场被困人员、受伤人员救出,疏散到安全地带。

2.公园高峰期游客疏散应急处置小组接报后,要启动应急预案,立即通知应急抢险队伍赶到现场,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视情向110、120报警,直到应急反应已明确交给上一级应急处置指挥机构为止。应急抢险队伍成员接到通知后应利用一切交通工具迅速赶到现场。营销策划科是高峰期游客应急疏散现场的指挥主体。

(三)紧急处置现场工作程序

1.紧急疏散。安全工作队应迅速对出现险情区域的人员按照应急疏散方案,将其疏散到安全地带,并停止游客入园。

2.紧急救援。人员抢救队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应迅速对已出现险情区域的遇险人员实施紧急救援,并将其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3.封锁事故现场。安全工作队在紧急疏散人员的同时,立即封锁已发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的人员、车辆进入事故危险区域,保持应急救援安全通道的畅通,维持事故现场的治安和交通秩序,协助做好事故的排除和受伤人员的安全转移。

4.次生灾害控制。险情排除队应根据险情、已发事故现场情况,及时组织人员疏散,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5.建立现场工作秩序。公园高峰期游客疏散应急处置小组应当根据已发事故的危害、初始评估等因素,设立现场抢险救援的安全工作方法,及时调整疏散路线和方法。上一级抢险救援领导机构介入时,应将指挥权移交上一级抢险救援领导机构,转入配合位置。

6.抢救遇险人员。人员抢救队应及时、科学、有序地展开对遇险人员的抢救,120到达后,配合120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不能现场救治的要立即送解放军第43医院救治,尽最大的可能降低人员的伤亡、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7.设立人员疏散区。公园高峰期游客疏散应急处置小组应根据已发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在必要时应当果断迅速地划定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组织相关人员安全撤离危险波及的范围和区域。

8.及时发布信息。信息保障队按照公园高峰期游客疏散应急处置小组和主管领导的指示,及时将灾难情况及抢险救援情况向社会公布;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向相关部通报

六、应急结束

(一)应急结束条件

1.高峰期突发事件已排除;2.受伤和死亡人员已经查清; 3.突发事件得以控制; 4.次生事故因素已经消除; 5.受伤人员得到救治;6.紧急疏散人员基本得到安置;

(二)根据现场救援活动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在具备以上条件时,由负责启动预案的部门或领导宣布结束实施应急预案。

(三)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队应对遇难人员进行妥善处置,对遇难人员家属、受伤人员进行安抚,并对受伤人员的后续治疗进行妥善安排。

2.善后处理队应对疏散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将分析总结结果报公园高峰期游客疏散应急处置小组,公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小组应按照《昆明市XXX公园突发总体事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七、保障措施

(一)通讯保障

公园高峰期游客疏散应急工作机构及各成员单位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应急信息、通讯系统,保证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听,保证信息传递及时畅通。

(二)交通保障

公园在班人员利用游览电瓶车、水上船只或其他交通形式迅速赶到现场;非在班人员利用自驾车、出租车或者其它交通工具迅速赶到现场。

(三)后续救援力量的保障

应急预案启动后,公园全体干部职工,无论在何岗位,除值守人员外,一律无条件服从应急小组调遣,积极参与事故救援及相关工作。非在班人员利用自驾车、出租车或者其它交通工具迅速赶到现场。

八、宣传教育、培训和演习

(一)宣传教育

公园高峰期游客疏散应急处置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应对高峰期游客疏散的教育培训计划,编制公众应对高峰期游客疏散的各种宣传材料和应急手册。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开展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市民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培训

面向相关各单位、部门人员开展高峰期游客疏散相关知识培训,增强相关各班组、部门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应急管理和救援人员的岗前培训、常规性培训等。

(三)演练

1.公园高峰期游客疏散应急处置小组应根据本预案,定期组织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应急演练,做好跨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通信联络,确保各种紧急状态下的有效沟通和统一指挥。

2.应急演练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通过应急演练,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的程序,识别资源需求,评价应急准备状态,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应急预案。

九、责任与奖惩

公园高峰期游客疏散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高峰期游客疏散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XXX公园

嫩江县新民林场森林资源现状 第3篇

【关键词】面积;蓄积;结构;数量

新民林场位于嫩江县东部,东、北与黑河市爱辉区大岭林场为邻,西接科洛林场,南与白云林场毗连,西北角与霍龙门林场以门鲁河为分界线。南北长20千米,东西宽21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25°56′45″~126°34′32″,北纬49°21′28″~49°46′04″。林场调查总面积为96046.35公顷。

1.各类土地面积及森林覆被率

该场经营总面积为96046.35公顷。森林覆被率72.60%,林木绿化率72.62%。

在各类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为69729.1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2.60%;其它灌木林地面积为22.49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0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为91.16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09%;辅助生产用地面积为24808.13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8.83%,其中林业沼泽7847.15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17%,其它辅助生产用地面积为16893.21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7.59%。

在有林地中,纯林面积29471.32公顷,占有林地的42.27%;混交林面积40257.85公顷,占有林地的57.73%。

2.各类面积蓄积量情况

经本次调查,全场活立木总蓄积为3726872立方米。在活立木总蓄积中,有林地蓄积为3703932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9.38%;散生木蓄积为19996立方米,四旁树蓄积为743立方米,共占活立木总蓄积的0.62%。

在有林地蓄积中,纯林面积为29471.32公顷,蓄积为1660031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42.27%和44.82%;混交林面积为40257.85公顷,蓄积为2043901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57.73% 和55.18%。

按林种区分布,防护林林种区活立木蓄积为2546225立方米,用材林林种区活立木蓄积为1157707立方米,分别占活立木总蓄积的68.74% 和31.26%。

3.各林种龄组面积蓄积情况

本场有林地面积为69729.17公顷,蓄积为3703932立方米。

共划分两个林种,即水源涵养林和一般用材林。水源涵养林的面积为51133.22公顷,蓄积为2546225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73.33% 和68.74%。用材林的面积为18595.95公顷,蓄积为1157707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26.67%和31.26%。

从龄组看:幼龄林面积为5812.7公顷,蓄积为148028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8.34%和4.00%;中龄林面积为43474.55公顷,蓄积为2183922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62.35%和58.96%;近熟林面积为14099.24公顷,蓄积为953184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20.22%和25.73%;成熟林面积为4377.46公顷,蓄积为292441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6.28%和7.90%;过熟林面积为1965.22公顷,蓄积为126357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2.82%和3.41%。

按面积结构幼、中、近、成、过比例为1.3∶9.9∶3.2∶1∶0.4,按蓄积结构幼、中、近、成、过比例为0.5∶7.5∶3.3∶1∶0.4。

3.1用材林龄组结构

在用材林中:幼龄林面积1427.47公顷,蓄积30969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7.68%、2.68%;中龄林面积11636.65公顷,蓄积684092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62.58%、59.09%;近熟林面积4409.89公顷,蓄积359079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23.71%、31.02%;成熟林面积1028.38公顷,蓄积77285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5.53%、6.68%;过熟林面积93.56公顷,蓄积6282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0.50%、0.54%。按面积结构幼、中、近、成比例为1.4∶11.3∶4.3∶1∶0.1,按蓄积结构幼、中、近、成、过比例为0.4∶8.9∶4.6∶1∶0.1。

3.2防护林龄组结构

幼龄林面积4385.23公顷,蓄积117059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8.58%、4.60%;中龄林面积31837.90公顷,蓄积1499830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62.26%、58.90%;近熟林面积9689.35公顷,蓄积594105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18.95%、23.33%;成熟林面积3349.08公顷,蓄积215156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6.55%、8.45%;过熟林面积1871.66公顷,蓄积120075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3.66%、4.72%。按面积结构幼、中、近、成、过比例为1.3∶9.5∶2.9∶1∶0.6,按蓄积结构幼、中、近、成、过比例为0.5∶7∶2.8∶1∶0.6。

4.按起源分布及优势树种(组)的分布情况

4.1按起源分布情况

天然林面积蓄积:天然林面积为67833.45公顷,蓄积为3495601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97.28% 和94.38%。其中以混交林最多,面积为40056.09公顷,蓄积为2039212立方米,分别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59.05% 和58.34%。在混交林中软阔叶混交林所占的比重最大,面积为39921.24公顷,蓄积为2034599立方米,分别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58.85% 和58.20%。其次是白桦林,面积为22961.91公顷,蓄积为1239614立方米,分别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33.85%和35.46%。

人工林面积蓄积:人工林面积为1895.72公顷,蓄积为208331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2.72%和5.62%。其中纯林面积蓄积最大,面积为1693.96公顷,蓄积为203642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89.36%和97.75%。在纯中落叶松林所占比重最大,面积为1577.48公顷,蓄积为194009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83.21% 和93.13%。

4.2按优势树种(组)分布情况

全场优势树种(组)面积、蓄积所占比重最大的为软阔叶混交林,面积为39921.24公顷,蓄积为2034599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57.25%和54.93%。其次是白桦林,面积为22961.91公顷,蓄积为1239614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32.93%和33.47%。

5.生态公益林面积情况

本场生态公益林分为一般和重点,其中一般生态公益林面积为34912.38公顷,有林地面积为34154.43公顷,占一般生态公益林面积97.83%,疏林地面积为52.39公顷,其它灌木林地面积2.11公顷,未成林地面积40.69公顷。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为17214.75公顷,有林地面积为16978.79公顷,占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98.63%,疏林地面积为18.14公顷,其它灌木林地面积14.02公顷。

6.用材林按龄级面积、蓄积情况

本场用材林全部为一般用材林,面积为18595.95公顷,总蓄积为1157707立方米。其中IV龄级面积、蓄积最大分别为10276.71公顷,蓄积为688312立方米,分别占用材林的55.26%、59.45%。

7.用材林近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按可及度、出材率情况

用材林按可及度分为:即可及、将可及、不可及;本场用材林全部为即可及面积为5531.83公顷,蓄积为442646立方米。出材率等级为I级。

8.森林资源主要质量现状

全场有林地平均每公顷蓄积53.12立方米。纯林平均每公顷蓄积56.33立方米,混交林平均每公顷蓄积50.77立方米。其中:幼龄林平均每公顷蓄积25.47立方米;中龄林平均每公顷蓄积50.23立方米;近熟林平均每公顷蓄积67.61立方米;成熟林平均每公顷蓄积66.81立方米;过熟林平均每公顷蓄积64.30立方米。

防护林林种区:有林地平均每公顷蓄积49.80立方米。其中:幼龄林平均每公顷蓄积26.69立方米;中龄林平均每公顷蓄积47.11立方米;近熟林平均每公顷蓄积61.32立方米;成熟林平均每公顷蓄积64.24立方米;过熟林平均每公顷蓄积64.15立方米。

嫩江高峰森林公园 第4篇

关键词 森林;认证成效;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6.020

1 浅谈森林认证

随着中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经营模式、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重要且长远的课题。森林认证作为促进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工具,在多国得到广泛的认可。森林认证一般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因此该体系认证具有较强的公平性及公正性。

森林认证体系可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水土资源,维护生态功能和系统的健康完整,提高森林生产力,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同时,可提高森林木材质量及产量、助力森林经营打开外部市场、提高竞争力及品牌影响力,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

2 高峰林场认证现状

广西高峰林场是广西国有大型林场。多年来,高峰林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林产工业为龙头,林工贸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一跃成为中国国有林场的翘楚,成为国家级木材储备林场及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

高峰林场是广西林业的中流砥柱,开展森林认证可增强高峰林场经营能力及竞争力,实现林场产业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林场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化的进程,促进高峰林场可持续经营发展,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可见,开展森林认证对广西林业经济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2011年10月,高峰林场首次通过森林认证审核,有4.13万hm2的森林获得进军世界市场的通行证,成为广西第二个获得森林认证证书的森林经营单位。2016年8月,在森林认证换证审核中,高峰林场认证审核通过森林面积新增0.2万hm2,认证面积居广西森林经营单位之首。可见,广西高峰林是广西林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创造绿色广西、强大广西、和谐广西的重任。高峰林场的强大之路还在探索之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森林面积仍未达到森林认证标准。森林认证给高峰林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认证效果进行谨慎、全面的分析,肯定成绩、认识不足,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指导和思路。

3 高峰林场森林认证成效

3.1 树立广西森林经营新标杆

高峰林场森林认证工作开展以来,促使高峰林场全体员工与广西林业相关部门转变森林经营观念和思路,提高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发展的意识。为广西森林经营树立了新的标准,迈向了新的高度。

通过认证,广西森林经营由之前注重经济效益,向注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平衡发展思路的转变。注重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种植技术。注重科学种植、规范种植的工作推进。建立科学的种植计划和采伐计划。提高森林生产力,提高林木出材率和品质。提高森林经营及管理能力,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

3.2 提高高峰林场森林经营利润

高峰林场森林认证,是对高峰林场木材原木及成品品质的肯定,经过FSC认证的木材价格明显高于未经认证的木材。一般来说,经森林认证的木材相比未经认证的木材,平均每m3木材价格要高出15%~25%,大大提高了高峰林场木材的销售利润,林场经营经济效益显著增加[1]。

3.3 扩大高峰林场木材市场占有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进步,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水平都在大幅度提高,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鼓励绿色消费、购买环保产品、助力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同时,高峰林场经森林认证的产品质量上佳,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从而提高了高峰林场木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森林认证减少了我国木材进入国际市场贸易壁垒的影响,提高了高峰林场木材产品竞争力,有助于广西林业开发海外市场,扩大林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受世界金融局势影响,国内实体及贸易经济都受到较大冲击,木材平均销售价格都呈下滑趋势[2]。但经森林认证后的高峰林场木材售价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特别是大径材、加工级原木和做胶合板的木材价格呈现出增长态势。可见,森林认证可保持木材稳定的价格优势,是高峰林场经营稳定、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推动力。

3.4 体现高峰林场良好的社会功能

高峰林场开展森林认证为林场周边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利于帮扶弱势群体,助于社会稳定和谐。经认证后,林场经营效益不断提高,改善了林场职工经济条件,提高了职工的责任心及敬业度,有助于林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按森林认证的要求,林场经营必须规范采伐流程,合理采伐,规避了毁林、超采购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峰林场施政现状,促进高峰林场经营健康、良性运行。

3.5 改善高峰林场林区生态环境

因森林认证要求,林场对经营现状做了全面评估,以足量的天然树种分布、合理的混交林比例、完整的生态系统和物种构成、更少的化学药品使用为改善内容,促使高峰林场向近自然林业发展目标迈进。

开展森林经营后,高峰林场的育林技术专业化水平更高,林场管理更具科学化、规范化。林场保持了多样的林木类型,合理控制采伐,尤其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及脆弱的生态系统,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完整。日常工作中,注意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3]。加强林区清洁卫生及安全的生产工作。高峰林场的水土资源及森林地力得到有效保證。有效促进高峰林场和谐、可持续发展。可见,森林认证,可明显改善高峰林场及广西森林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经营生态效应。

4 下一步改进措施

4.1 政府部门可适当给予政策扶持

促进森林认证推进,是一项全民事业。鼓励购买认证产品,提倡绿色消费,增强民众优先购买认证产品意识,是促进广西森林认证体系快速发展的民生基础。广西政府部门应作出表率,制定森林认证产品公共采购政策,将森林认证产品优先纳入政府采购体系中。因森林认证需较高成本,可对高峰林场提供适当的政策扶持、资金补贴。协助高峰开展林场森林认证工作。

4.2 严守森林认证体系要求,加强林场经营科学管理

森林认证可增强森林经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林场经营要加强科学的经营管理,以保持三大效益的平衡稳定[4]。加强林地管理,保证人工林与天然林协调发展,注重混交林种植比例。选择合适树种,优先考虑乡土种植。制定合理采伐制度,严格控制采伐力度,保证地力。维护高峰林场森林资源良性循环使用,促进林场经营可持续发展。

4.3 严格控制化学药品使用,提高林区清洁度

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禁用违规化学药品是森林认证要求之一。森林认证是为保护生态环境,化学药品违规或不当使用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的健康完整。高峰林场需加强对林地化学药品的采购和监管,购买符合森林认证需要的使用效果好、环境危害小的化学药剂。对各化学药剂建立使用档案,严格监督、控制化学药品的使用。减少污染,提高林场木材质量及保护林场生态平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提高工作人员环境整洁意识。养成不随手丢弃垃圾、随手清理垃圾的好习惯。人人爱护林场环境,人人维护林区整洁。

4.4 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促进林区和谐发展

高峰林场经营要注重生态效益,同时需要注重安全、和谐发展。需加强营造林、采伐等施工工人的安全管理。根据作业需求,为工人配备专业的防砸鞋、作训鞋、安全帽、作训服、防雾镜、急救箱和过夜用的钢架帐篷等,保证安全防护物设施齐全。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培训。为工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提高安全生产责任力度,创建和谐、平安的高峰林场。

4.5 提高高峰林场森林认证宣传力度

建立高峰森林认证宣传推广机制,是提高林场职工及民众环保意识,刺激消费需求,促进森林经营生态效益的重要渠道。高峰林场可通过培训、讲座、座谈等方式对林场各分场进行宣导。对森林认证内涵、作用及落实办法进行宣传及指导。提高森林认证的理论及技术水平。制定林场职工工作要求及考核办法。加强各分场森林认证意识。营造良好的森林认证的学习氛围。将各分场经营的树种、混交林比例、蓄积量、林地保有量等作为要求考核各分场,加大森林认证推行力度,促进高峰林场森林认证工作推进。

参考文献

[1]赵眉芳,张丽.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认证效果评价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11):76.

[2]陈玉霞.森林认证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3(3):27-29.

[3]叶志敏.浅谈FSC国际森林认证对推动广西区直属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作用及意义[J].广西林业科学,2011,40(3):232-234.

[4]张鑫.中国森林认证体系發展背景[J].认证技术,2013(1):35-36.

上一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县十大杰出青年竞选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