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的习俗与来由

2024-09-10

祭灶的习俗与来由(精选6篇)

祭灶的习俗与来由 第1篇

祭灶习俗的作文

祭灶是春节传统习俗之一,灶神是民间家家灶房供奉的菩萨,被尊称为“灶君司命”。早在夏代,他就是民间尊奉的一位大神。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或说钻木取火的“燧人氏”,神农氏(炎帝)的“火官”,黄帝作灶的`“苏吉利”为灶神,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考察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尊敬。

灶王龛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或将神像贴在墙上,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等文字,两旁的对联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保佑一家老小的安全。

民谣云:“二十三,糖瓜粘。”这是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祭灶之日。又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指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老百姓在二十四日,水上船家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其意在于欢送灶王府君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一年来的善恶行为。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将新的一年中这一家人应得到的吉凶祸福交给灶王爷之手,由他掌握处置。因此,每户人家都十分重视祭灶。

祭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灶王神像敬香,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再摆上纸马和草料。焚香完毕,请出灶王神像,连同纸马和草料,在院子里点火焚烧。全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此时,有的地方还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

除夕之夜,灶王爷带着一家人应得到的吉凶祸福又回到了人间。每家要换上新的灶君神像,点上新灶灯,摆上供品,在灶龛前焚香化纸,算是“接灶”,灶王爷又开始了新一年的监护工作。

祭灶的习俗与来由 第2篇

祭灶

祭灶,印象磨灭不去。记得很小的时候,奶奶在祭灶的那天总是拿着一串佛珠,端坐在灶前的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家里的陈姨薛妈她们,总是忙忙碌碌。不停地往灶前的供桌上摆放很多的东西,说是祭灶。在我脑中还有印象的,是那些黑节骨,白节骨和油枣之类的糕点满满地摊上一桌。祭灶这天,母亲可也不是等闲之辈。她按照奶奶的指示,独自去揭灶上那张已经发黄了的旧灶神爷像。然后,再把新的灶神爷像粘贴上去。在下来之后,母亲还得恭恭敬敬地跪拜一番,连鞠三躬呢。那时的我,人虽小,当然也放达的.很。小孩,总想把什么事都搅得热闹,这是天性。奶奶瘪着那张没剩几颗老牙的嘴,还尽护着我说,-乖儿闹玩未必不好。奶奶叫着陈姨,带我出去还买鞭炮呢。腊月二十三,理该是送灶神爷上天的日子。在薄暮时分,我见过薛妈用黄糊糊的胶糖涂在灶神爷的嘴上。我们小孩不懂薛妈究竟在干什么?后来,才听奶奶说,-这叫粘灶,把灶神爷的牙齿粘住,免得他上天去跟玉皇大帝瞎扯什么。有的人家,还搞得挺是考究。除了糖胶粘嘴,还要另去搞一些酒糟,涂抹在大灶门边。此种俗称叫作-醉司令的玩意,目的也是想让灶神爷醉得神志不清,不让他乱说瞎缠。避弃杂进某种凶兆。

中华千年遗传下来的习俗名目繁多,而且都挺有意思,可以没完没了地一直延续下去。

据说,人们普遍瞧不起这位灶神爷是事出有因的。凡间对灶神爷的身世来历各说其词,众讲不一。最广泛流传的,要算玉皇大帝与灶神爷是同姓之说。因为两人本是同一张姓的缘故,玉皇大帝就把七仙女中最小的那位女儿许配给了灶神爷当了老婆。但是,灶神爷在天上仍然劣性不改,大犯天规。终究让玉皇大帝打下凡间。让他投胎于一户人家,管做火夫。夫君跌落凡间,玉皇大帝的娇女也不得不随这个穷管灶的一同受罪。可是,玉帝的老婆王母娘娘不忍心看到女儿和女婿那样穷迫潦倒。于是,就跑到玉皇大帝面前活缠死纠。最后,总算迫使玉皇大帝给灶神爷封了一个王位。所以,灶神爷就能坐在凡间的灶堂里那样坐享其成。自然,灶神爷多少年来就那样。显然,坐的很是得意,凡间的人们奉供的也很高兴。

灶神爷当了神仙,许多方面总会被人说得和写得痛快淋漓,有声有色,不出破残。其实不然,灶神爷也会发出叹息。在腊月二十三要上天的日子里,人们祭灶,意愿就是把他顺利送上天堂。然后,这事还没算办妥。到了大年三十,人们还要迎接灶神爷的下界,指望他给人间降吉。

扫尘

1、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

扫尘

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2、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写春联

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

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二、祭灶文化

饮食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吃饺子

吃饺子

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歌谣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 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

祭灶的习俗与来由 第3篇

(一) 人们对春节的认知不深刻

在调查中发现, 大众普遍表示对春节及其习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具体深入的内涵都不怎么清楚。同时, 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 洋节的流行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遇到了瓶颈。因而, 提高大家过春节的积极性, 或者说使春节变得有意义、有意思是关键的一步。

(二) 春节习俗的继承有待改善

在回收的387份有效问卷中, 有300人以上至今仍然保留着大扫除、祭祀祖先等传统习俗, 然而, 诸如贴春联、守岁等传统习俗的保留程度较低, 同时, 对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央视春晚的关注度也不容乐观。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的节日文化也一直处于变迁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的冲击, 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以及电子邮件拜年逐渐被人们接受。同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地春节民俗中的宗教迷信成分不断减少, 出于安全考虑, 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 鸣放鞭炮也日益受到限制或者被取缔[1], 春节传统习俗中传统文化韵味越来越淡了。

(三) 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分析

解析本次调研数据得出, 虽然现在春节传统习俗有所削弱, 但是在潜意识中, 多数人认为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是必要的。大家都表示, 春节的传统习俗是我们的财富, 是不可替代的。然而, 春节传统习俗的变迁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也考量着人们对春节传统文化的一个坚持。此外, 也有人担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东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 西方文化的入侵会不断动摇着春节的地位。然而, 在本次调研中发现, 中国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西方节日。

二、分析建议

(一) 搭建文化桥梁, 发扬春节文化

春节传统节日的存在是继承和发展春节传统习俗的载体, 但要想使春节焕发勃勃生机, 还需要文化学者、文化部门以及我们自己的不懈努力, 研究和探讨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一座有机延续的文化桥梁, 在保留传统文化要素的同时, 为传统节日注入新鲜血液, 使之充分适应于时代, 赢得时代的青睐。同时, 也借助各种方式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来。

(二) 调整相关政策, 保护传统民俗

燃放烟花爆竹在春节习俗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应该重新认识烟花爆竹的文化功能。为了安全起见, 城市中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已越来越紧。在这一现实状况下, 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 在保证安全的同时, 设置部分的烟花爆竹燃放点, 让普通大众到指定的地点燃放烟花爆竹, 体验春节氛围。这不仅保证了大众的安全, 也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新的传承。

此外, 也可组织学术界加强对于全国各族人民春节民俗的全面调查, 总结春节民俗在民族认同、价值观培养和美学方面的意义。[2]

(三) 开展文化教育, 推动文化发展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 应该对在校学生广泛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比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举办有关春节等传统文化的讲座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 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成每位大学生的基本素养, 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精英,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同时, 在现代化通讯工具不断发展的今天, 也可通过各种媒体, 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将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们心中。

三、结束语

春节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 是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园。总结本次调研, 普通大众对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情况较好, 但是人们对于春节传统习俗的认识不够深刻。大众应自主加强对春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 相关部门也应该适时地对大众进行春节传统习俗等方面知识的普及, 促进春节传统习俗的推广和春节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因为这是集体的精神财富, 只有每一个人都意识到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 开始承担起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任, 中华文化才能在新时代勃发生机。

摘要:春节是我国民间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 但有许多人认为现在的春节传达的传统文化的味道淡了。作为当代大学生, 我们应当重视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 努力弘扬民族文化。通过此次调研, 了解当前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现状,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 解析民众对春节传统习俗的认识和重视度, 为弘扬传统文化, 振兴中华文化, 继承与发展春节传统习俗提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春节,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参考文献

[1]巫肇胜.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8, 31 (04) :105-114.[1]巫肇胜.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8, 31 (04) :105-114.

祭灶习俗与馆藏灶神木雕造像 第4篇

一、祭灶习俗的产生及发展

原始人类对火的认识和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他们利用火来驱赶野兽,烹饪食物,自此便有了对火的崇拜。文献记载人们将远古时期的炎帝或黄帝或祝融敬为灶神,由此可见,祭灶习俗有着悠久的传统。虽然我们现已无法探究民间祭灶习俗产生的具体时间及最初的祭拜形式,但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关于官方祭灶习俗的文字记载是在西周成王时期。当时天子是不祭祀灶神的,主持祭灶的是大夫,祭灶仪式具有等级化、制度化和固定化。虽然文献中记载西周时期的祭灶活动并非天子亲力亲为,但可以知晓在当时它已是宫廷的祭典之一。《史记·武帝本纪》中记载:汉代时期,天子开始亲自祭灶。“五祀”随之成为国之大祀。到了晋代,灶神不再仅是职掌灶火、掌管人间的饮食之神,而又被赋予了监察人间善恶的职能。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第六卷《微旨》中写道:“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灶神要在农历每月最后一日的夜晚上天汇报人间的善恶,罪大之人要被夺取三百日的寿命,罪小的也要被夺取三日的寿命。灶神有了监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责,这直接关系到了百姓的生死祸福,因此自晋代之后,人们对灶神愈发敬重,祭灶也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祭拜习俗并得到广泛地传播,人们纷纷祭拜灶神以求神灵保佑。无论是先前的司饮食之神,还是之后的司命之神,灶神始终牵系着人们的生息祸福,这也就使得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灶神始终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

在我国古代,最早定下的祭灶时间并非在冬季腊月,而是在夏季和初冬,且对于祭灶的时间非常重视,因为他们认为如果不遵守时间来祭灶是非常不吉利的。在《周礼·春官》和《礼记·月令》中明确记载先秦时期祭灶时间大致有孟夏(农历四月)、仲夏(农历五月)、季夏(农历六月)和孟冬(农历十月)。之后各个朝代的祭灶时间都或多或少地有些变化。到了汉代,一年之中仅于立夏和季夏两次祭灶,至此,在冬季祭灶这一习俗渐渐消失。唐、宋、元三朝的祭灶时间仍然延续在夏季进行。直至明代,据《明史》记载,祭灶时间为孟夏和岁暮两次,此时才再次出现了在岁末,也就是在一年将终时进行祭灶活动。腊月祭灶成为官方定制是在清康熙朝,此时在宫中,腊月二十三祭灶成为常事。至于民间祭灶的时间,自古便没有定数,大致在宋朝时就出现了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的习俗。虽然自古至今,各朝各代,官方、民间的祭灶时间都不尽相同,但是我们不难看出祭灶活动自产生至今从未间断。虽然对封建思想的破除以及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使得官方的祭灶活动早已停止,但在民间,每到腊月二十三依旧会有许多人祭拜灶神。近代,每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三(现今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定为祭灶日,但在有些地方则为腊月二十二或者腊月二十四,亦或腊月二十五祭灶)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人们通常将这一天称为“小年”,因为此时距新年只有不到十天的时间了,从这一天起人们就要开始为春节做准备了,祭灶也就成为了春节到来的一种象征。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祭灶除了时间的变化,其形式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后汉书·阴识传》记载,汉宣帝时是用黄羊祭灶神。唐朝著作《辇下岁时记》记载,为使灶君酒醉不能言语,便将酒糟涂抹于灶门。宋代的祭灶仪节比较完备,腊月二十四日为祭期,祭品有猪头、酒、豆沙粉圆等,妇女不能参与祭祀。到了明清时期,祭灶的礼仪就更加繁琐了。祭灶当日傍晚,各家各户要将各种祭品放在灶神的牌位前,由男子沐手焚香点烛,行跪拜礼,用饴糖涂抹灶门,还要燃烧纸马和草料,好让灶王爷骑上吃饱了的马,上天说好话。在祭神过程中,要燃放爆竹,妇女仍旧不得参与。由此不难看出,当时人们对灶神是非常敬重的,甚至到了不准女性祭拜的地步。因为灶神常年驻家,是“一家之主”,负责监视家中各人的言行,到了岁末,有着向玉帝汇报人间善恶的特殊权利,他的奏报与一家人来年的祸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仅要好吃好喝地伺候灶神,连他的马都要喂饱草料,还要再为灶神准备好钱财,给他的嘴涂上蜜糖,为的是希望灶神能够上天言好事、下地造吉祥,祈求来年全家能够平安富足。

祭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风行各地的重要的祭拜习俗。在各朝各代以及不同地域,虽然祭灶并没有完全相同的形式,但总的来说是大体一致的。通常人们要在腊月二十三(也称为祭灶日)这一天的晚饭前,在自家供奉的灶神神像前摆上供品。供品的种类各地不一,有的地方是饺子,有的是面条,还有的是烧饼或者花生、核桃之类的食物,虽然种类不同,但是有一样是万万不能少的,那就是祭灶糖。祭灶糖由麦芽糖熬制而成,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从形状上来说,有长条形的,有扁圆形的,有的是空心的,有的是实心的;从制作材料上看,虽然主材都是麦芽糖,但有的地方会在熬制的过程中加入芝麻,有的则没有。准备好祭灶糖后,人们会将其在炉火上烤化涂抹在灶神的嘴上,或者直接将祭灶糖扔进灶火中,随之将自家供奉了一年的旧的灶神画像扔进炉火,然后一边磕头一边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到玉帝那里不要说家里人的坏话,保佑来年全家人能够平安、健康、富足。用祭灶糖做供品,一是因为它是黏的,可以粘住灶神的嘴不让他说坏话;二是因为它是甜的,给灶神的嘴抹上糖,希望他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民间有一句俗语“二十三、糖瓜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烧了灶神的画像之后,要再放一挂鞭炮为灶神送行,这就是所谓的“送灶神”,待灶神送走之后全家人才可以开始吃晚饭。当然,有了“送灶神”,肯定还要“请灶神”。旧的灶神像被烧了之后,人们要再请一张新的灶神像,有的是在腊月二十三送走灶神后就请上新灶神,而有的则是到了除夕才请上“新灶神”,那么在这些地方人们常说:从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后直到除夕的这段日子,因为家中没有灶神的监视,所以天天都是好日子,可以没有禁忌。看来灶神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有一定约束力的。尽管祭灶习俗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却是一种有别于法律法规,却同样具有约束力的无形的正面力量。

nlc202309081826

二、馆藏灶神木雕造像

在民间,人们敬灶神多是请一张灶神的画像贴在灶台正中的墙壁上。虽然敬的是灶神,但通常在画像中并非只有灶王爷一人,在他的旁边还会有一位女性的形象,人们称她为“灶王奶奶”。关于灶王奶奶的来由,有的说是人们为了巴结灶王爷,不让他独自孤单,就按照人间夫妻要成双结对的习俗为灶王爷配了妻子。还有的说灶王奶奶本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她爱上了人间一个烧火做饭的穷小伙。玉皇大帝知道此事之后非常愤怒,就把女儿贬下凡间与小伙子一同受苦。王母娘娘心疼女儿,劝说玉帝,于是玉帝才给了这个小伙子一个灶王的职位,玉帝的女儿自然就成了灶王奶奶。

早期的纸质灶神像一般都是木板年画,颜色鲜艳,后来则逐渐发展成为印刷品。画像中灶王爷位于左侧,右侧是灶王奶奶,其四周通常还画有八仙、聚宝盆、招财童子,二十四节气等形象和图案。灶神的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多是“上天言好事”,下联则为“下界保平安”或“下界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或者“灶君神位”,亦或是“司命主”等。在厨房的墙壁上粘贴灶神像是最常见的祭灶方式,如若有能力或是对灶神相当敬重的人家,就会在厨房的北面或者东面专门设上灶王龛,供上灶神之像。这些灶神像有的是陶塑,有的是木雕,还有的是瓦雕。与画像相同,有的神龛中仅供奉灶王爷一位,有的则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两位神像。在洛阳民俗博物馆馆藏的木雕造像中,就有一对灶神的形象,现陈展于洛阳老子纪念馆内。

这对彩绘木雕造像,左侧为灶王爷,右侧是灶王奶奶。底座宽22、高54厘米。造像由木头雕刻而成,主要着黄、红、蓝、绿、黑五种颜色。两尊神像面部圆润饱满,耳大且长,眼角上挑,面带微笑,表情祥和。二者端坐,灶王奶奶双手合拢放置于胸前,灶王爷左手扶膝,右手曲臂握拳。在参考了众多灶王爷的形象后笔者推断,馆藏的这尊灶王爷其握拳的右手中本应持有令牌或是玉如意之类的法器或吉祥之物。灶王奶奶合拢的双手前搭有一块带有梅花纹的帕子。梅花纹在我国的传统纹饰中是使用相当广泛的祥纹之一,寓意不老不衰。因为梅花有五片花瓣,人们又借其代表福、禄、寿、喜、财,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在灶神的造像上使用梅花纹,更是表达了雕刻者祈求灶神为家人带来福、禄、寿、喜、财的美好愿望。

在研究灶王爷所戴的帽子时,笔者首先想到的是道教中的“混元巾”。“巾”在我国古时指的是帽子,人们将道教徒所戴的帽子称为“道巾”,并有“道有九巾”之说。“混元巾”是道教最正式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帽子,为九巾之首。这种帽子为硬沿圆帽,帽顶有洞,可以露出发髻。然而我们从上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馆藏的这尊灶王爷造像其帽顶并没有露出发髻,且帽子前还有混元巾所没有的“帽正”,由此即可断定此帽并非混元巾。那么转而观察帽子的形状,它与我国古代的另外一种巾子——四方平定巾又极为相似。这是在明代洪武年间颁行的一种四角为方形的倒梯形的软帽,由黑色纱罗制成,素面。然而我们不难发现灶王爷戴的帽子并非素面,其上是有纹饰的。基于此,笔者又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仍旧无法从古代的巾帽中找到一顶与灶王爷所戴的一模一样的帽子,得到这样的结果笔者认为不足为奇。民间造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的物件,是因为灶神本就没有原型,他的形象大多是人们臆想出来的,造像之人多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为神像雕刻出不凡的样貌,并配以华美的服饰,来表达对神像的崇拜和敬重。馆藏灶神木雕造像的服饰再次论证了这一论点。

馆藏灶神所着服饰为黄色宽袖圆领袍。圆领在汉魏前多见于西域,后传入中原,到了唐代就已经非常普遍了。虽然圆领袍无等级之分,可以当做日常服饰来穿,但黄色在唐朝时期却不是人人都有权使用的服饰颜色。隋唐时期的帝王官员礼服制度十分完备,隋炀帝制定了隋代官服制度,下令用颜色来区分官员和平民的衣着,帝王将相各服其服,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到了唐代,为了进一步巩固常服的礼仪规范,便在隋制的基础上制定了更为详细的品色制度。唐高祖时期规定: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自此,黄色就成为了帝皇的象征。笔者认为:洛阳民俗博物馆馆藏灶王爷、灶王奶奶这两尊神像所着的黄色圆领袍,并非是造像之人无知而为,而是表达了对两尊神像的敬重之意,他们将其尊为天人,与帝皇并论。

三、洛阳地区祭灶习俗现状

出于对火的崇拜,加之灶神是司命之神,使得中国的祭灶习俗不仅流传的时间长而且范围广,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然而在近现代,特别是解放以后,随着对封建迷信的破除,“破四旧”运动的影响,加之现代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思想认识的改变,民众对神灵权威的信服度已逐渐减弱,祭灶风俗日趋衰落。尤其是在城区,已经很少有人会在现代装修风格的厨房内供奉灶神了。据笔者走访调查得知,若一定要找寻依然存在的敬灶神习俗,那么只能是在城市周边的县区和一些年纪较长的人家了。在这些地方,人们仍然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在自家的灶神像前摆放供品,祭拜灶神。祭灶饼是为灶王升天路上充饥之用;祭灶糖是祈求灶王“上天言好事”;大公鸡是当做灶王升天时的“天马”;草料是给天马的食物。供品摆放齐全之后便是烧香、叩拜,并烧掉已经被油烟熏了一年的旧的灶神像,最后是燃放鞭炮,送灶王爷上天。据老人讲:现在到了年下的时候,卖对联、福字的多,但是有灶神像的摊位就特别少了,市场上很难买到,通常要很费劲才能请到一尊灶神像。

洛阳晚报记者李砺瑾在2011年1月26日《洛阳晚报》A10版的一篇题为《祭灶糖,渐行渐远的记忆》的报道中写到:“为了寻到祭灶糖,昨日,我们来到了关林市场。在副食一条街的各个摊点上,我们难觅祭灶糖的踪影。大多商户表示这几年没有进过祭灶糖,个别商户说祭灶糖已经售完。随后我们来到了老城区老集、西工区凯旋路等地,也没有发现卖祭灶糖的摊点。后来,在位于洛龙区的关圣街,一家商户的摊位上摆了不少包装好的袋装祭灶糖。摊主告诉我们,早些年,关林附近也有人做祭灶糖,不过后来买的人少了,传统祭灶糖逐渐消失,现在的祭灶糖大多是从许昌进来的。”笔者在卖祭灶糖的摊点前看到来买祭灶糖的大多是年长的人,偶尔也会有年轻人来买。当笔者问起他们为什么要来买糖的时候,年长的人大多都能说出这与祭灶习俗有关系,为的是求得家中平安吉祥;而年轻人的回答就五花八门了,有的说是家里老人让买的,还有的说是要用糖粘住自己的嘴,不能说坏话。他们大多不知道这祭灶糖原是祭灶时必不可少的供品之一。这种现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回到从前那个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的年代,但是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灶神,知道祭灶习俗在中国曾是流传很广,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很兴盛的传统文化。

祭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从单纯的敬神习俗演变成为一种传统文化。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应该寻找有效的途径,利用正处在朝阳时期的文化创意产业,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加以保护、传承和利用。

(责任编辑:耿坤)

小年祭灶习俗作文 第5篇

祭灶神这一风俗早就有了,但各地方法却千差万别,有的是仅用几碗饭菜和点心来祭拜,而我们那里有一样重要的祭品——糖瓜。由于糖太粘,在传统文化中,有灶王爷吃了糖瓜可以粘住嘴,上天之后不说坏话之说。于是,“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这句民俗就广为流传,也反映了当地的风俗。

我们家乡早先盛产大麦和小米,因此,就地取材,就用这两种原材料而制作的,制作前要先泡麦芽,即要使大麦生芽。然后则为熬糖稀。将粉碎了的大麦芽和蒸熟的小米拌匀,倒入发酵缸内发酵后生成饴糖,然后添加开水,使经过发酵产生的糖溶于热水之中,饴糖沉入底部,渣子会漂浮上来。然后将澄清的糖浆放入锅中,再溶入一定比例的白糖,用旺火烧开至满锅冒泡,并开始搅拌,防止糊锅,搅拌的过程也叫炒糖。在水分完全蒸发后,把糖舀出。

然后就可以进行拔糖了。大锅内放水加温,盖好锅盖并留出气孔,出气孔上挂一木钩,待水烧开,出气孔上有蒸汽时,把炒好的糖拔出一块,挂在木钩上,开始用手拔,边拔边在出气。

口的蒸汽上蒸,越拔越白,直至松软洁白。然后则将拔好的糖,三个人像拉拉面一样,来回拉几次,形成糖片,再经过合缝吹胀形成糖管子,再用细绳把一个个糖管子截断,用筛子晃动,使其冷却、定型。最后即要粘芝麻。把成型的糖瓜再放到出气孔周围,让成型的糖瓜有粘性,放入炒好的芝麻中,使其粘满芝麻,糖瓜就做成了。

糖瓜制作在冬季,但在熬糖稀、拔糖过程中,由于炉火旺盛,蒸汽满屋,所以糖瓜作坊里会看到大冬天里穿着短袖衣服拔糖炒糖的场景,也就不足为怪了。糖瓜制作过程需要十多人,投入也相对大,加之季节性强,村民一般采用合伙的方式来经营。

糖瓜不仅在我的家乡有,在关中大地上也有出产糖瓜的地方。但像我们那,一个村子联合起来制作糖瓜却是难以看见的。

糖瓜的特点是香、甜、粘。既是祭祖祭宗、馈赠朋友的礼品,又是小孩子爱吃的东西。一个小小的糖瓜在孩子们的眼中甚至是互相炫耀的玩物。糖瓜形状多为圆型,有的个头很大但是重量很轻很薄,有的个头小,却皮厚,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由于糖易于成型,也衍生出了各种糖的品种,糖豆,糖块,麻花糖。虽然没有现在超市的糖制品漂亮,但是这纯粹的手工传统工艺制作的糖瓜,吃到嘴中似乎有着一种纯粹的麦芽的香气,在鼻腔中,蜿蜒萦绕,让每一个鼻毛都畅快。

糖瓜似乎也是有讲究的,吃时不能将其打碎,一块块的吃,而要一整块的吃,糖瓜似乎有些硬,因此不会在吃时弄碎,但其也有着圆满、幸福的意味。

小年祭灶习俗作文 第6篇

或许提起小年,世人会比较陌生。毕竟现在大家绝大部分都过小年夜、大年夜、年初一,很少有人会去过这小年。

但是其实在以前,南方小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这天的由来源自于灶王爷上天向玉帝陈述这一家一年中的功过。于是摆上好酒好菜外加各色糕、团、糖等,以此来“贿赂”灶神,可以好好向玉帝美言一番。等到这天过去,就开始打扫家室,准备除夕的到来。

现在家家烧饭用的都是煤气都少,基本都是以天然气为主,更别说通过灶台加柴烧火了。也难怪这个祭灶、送灶神的小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这个南方小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意义,它承载了中华民族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上一篇:离职原因分析及对策下一篇:春的召唤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