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环卫的调查报告

2024-06-17

乡镇环卫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乡镇环卫的调查报告 第1篇

关于集镇环卫的调查报告

**镇地处界首东南22公里处,人口4.2万,辖7个村,集镇面积约2平方公里,集镇人口约1万余人,商业较为发达。集镇主要由四纵四横等几条主要道路,除环镇西路等几个路面外,大部分是水泥路面,**中路是集镇主要道路,由于年久失修,破旧不堪,拟于今年整修。

一、存在问题

公共厕所脏,居民院落脏,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摆乱倒、乱搭乱建、乱停乱行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集镇规划不能有效实施,客观上给环卫工作增加了困难。主要表现在:个别街道未修下水道,污水在街面横流;交管站距离集镇较远,去阜阳的车辆不在站里停放,在**中路沿路招客;3个公共厕所由于不能及时清理,粪便乱流。

2、集镇实施管理的人员没有执法资格,工作难度增大。如摊位乱摆乱设、街面撑杆搭棚等,没有合法的执法人员管理,工作难以开展,难见效果。

3、财政投入不足。乡镇财政捉襟见肘,无力投资环卫设施,去年在我镇实施清洁工程后,环卫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观,但环卫是一项长期投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环卫工人不稳定。我镇环卫所成立了2008年,原来有9人,都是临时聘用的,没有劳动合同关系,工资低,导致工人流动性较大,现在只有6人。由于管理较为松散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不了 街道的卫生。

5、街道保洁难度大。一些街道居民是从农村搬到街道居住的农民,仍从事的是农业生产,其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与以前相比没有改变或者是改变不大,客观上给街道保洁增大了难度;另一方面,由于一些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淡薄,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不强,不自觉遵守定时定点倾倒垃圾,随意向街道倾倒垃圾的现象较为突出。

二、资金预算:

环卫工人工资:每人600元,8人,4800元/月;

运输车司机工资:1500元/月;

垃圾中转站装卸工工资:1200元/月;

三轮车加油费用:1500元/月;

运输车加油费用:2000元/月;

其它费用:3000元/月;

每月需花费14000元,我镇对沿街门面,每间每月收取5元,每月可收取2000元,尚余12000元缺口。

三、几点建议

1、所有街道要设计修建下水道和排污设施,预留水、电、光缆等设施的安装通道,安排绿化带。

2、统筹规划立项,分期分批解决治理集镇“脏乱”的硬件设施建设。如集镇的农贸市场、畜禽交易市场等,向市争取项目投入。

3、把集镇的环卫工作纳入对乡镇年终考核中。

4、制定环卫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整治重点,实行目标责任制。

5、加大财政投入,为环卫工作提供保障。要把环卫经费列入预算,并逐年增加,做到有钱办事,有人办事。

6、加强集镇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能。一是增加环卫工人力量,建立劳动用工合同关系,建一支相对稳定的环卫工人队伍;二是要解决乡镇从事集镇管理干部的执法资格问题,这是加强集镇管理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7、加强宣传,动员群众主动参与到“整脏治乱”的工作中来。要通过一切必要的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动员群众,教育引导群众爱护环境,讲文明,讲卫生,共同参与治理街道的脏乱现象;对那些经教育仍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必要时也要曝光,让群众监督。

乡镇环卫的调查报告 第2篇

为切实抓好我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城市管理年”活动开展,积极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使我镇环境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日常管理秩序发生根本改观,全镇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特制定镇环境卫生管理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原则

环卫保洁按照“政府统筹,城管所、办事处、养护队为主,分类实施”的工作思路,本着“总体部署,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级管理,协调推进;各负其责,全面提升”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划分和明确城管所、办事处、村(养护队)、保洁员四级管理范围、职责和标准,生活垃圾管理要逐步建立“户装袋,保洁员收集并分散处置,养护队集中处理清运体系,形成镇城管所、办事处、村(养护队)、保洁员四级齐抓共管、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新格局,坚持环卫与公路保洁养护相结合,与生态文明村建设相结合,与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按照“镇负总责,强化属地管理,部门各负其责”的原则,全面开展以提升道路保洁标准、规范生活垃圾收运、清理各类垃圾死角和柴堆有序摆放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现重点整治和全面整治相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面提升我镇环卫管理水平。

二、工作要求

1、紧紧围绕“环卫一体化”体系,大力开展“百日城乡清洁”行动工作安排的要求,成立专门队伍:城管所,制定工作标准,做好主要道路、重点场所和窗口部位以及87个行政村的治污、治乱、治脏工作,达到净化、绿化的整治标准。

2、按照每个行政村设保洁员的标准(有养护员的村不再单独设立保洁员),将村民生活垃圾纳入统一管理,选择适当、环保、不违反法规的地点由各养护队负责处置。

3、重心下移,分工负责。各相关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强化管理,重心下移形成城管所(公路站)、办事处具体实施,分别进行监督考核,村(养护队)专业管理,镇环境卫生督查领导小组严格考核的长效管理机制。城管所(公路站)是全镇除小城镇范围的环境卫生和道路养护具体责任单位,各办事处督促各行政村对本辖区内环境卫生保洁,建筑物料“三大堆”清理,垃圾清运等管理工作负总责;各养护队负责本辖区内道路养护管理、村庄及周边环境卫生保洁、垃圾收集处置和清运等工作;小城镇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城镇范围内的大街小巷、集贸市场、广场、河道、绿地等方面的环卫保洁,树木修剪,及时对所管辖的垃圾收集清运;旅游办公室负监督指导旅游景点,做好景区以及周边环境卫生工作。

三、组织领导和管理机构

1、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城乡环境卫生督查领导小组,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环境卫生全面组织,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考核评比等工作。

2、管理机构,镇设城镇管理所(与公路站合署办公)负责我镇环境卫生工作。有各办事处指派专人会同城管所抓好本辖区内的环境卫生保洁、建筑物料“三大堆”清理、垃圾收集处置和清运等监督管理工作。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镇与各办事处、城管所,办事处与村、城管所与各养护队、各养护队与保洁员层层制定目标责任书,目标任务层层分解。

2、建立常态管理机制,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健全全镇、各办事处(村)、养护队、保洁员环卫管理网络以及工作管理机制,重点解决好农村环卫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实现农村环卫管理的常态化。

3、制定工作标准和考核细则。根据我镇实际,制定各行政村环卫保洁实施细则,由镇环境卫生督查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城管所、办事处进行考核;城管所、办事处分别对养护队、村、保洁员进行考核。每月至少考核一次,汇总后排出名次:办事处1-5名,村1-87名,养护队1-4名,保洁员1-120名。四个养护队的平均分值为城管所当月分值,各办事处所辖村的平均分值为各办事处当月分值,各养护队所管理保洁员的平均分值为各养护队的当月分值。同时作为城管所(包办事处、养护队)工作人员和办事处专管员的考核奖惩依据。

4、资金分配和奖惩措施。镇政府给予充足的资金补助,具体标准如下:未列入养护管理的(无养护员)村保洁员150元/月;有养护员兼任保洁员的村按保洁人数给予:养护队每人60元/月、办事处每人20元/月、城管所每人12元/月,作为资金保障。严格奖惩,实行百分考核,奖优罚劣,每月70分(含70分)以上的按分值的百分比发放环卫资金,如:本月得78分发放78%的环卫资金,同时实行奖优罚劣措施,每个办事处、各村均排出名次,扣发后3名支部书记,奖励给前3名;每月扣发养护队最后一名2000元,奖励给第一名;扣发保洁员当月后十名工资,奖励给前十名,连续三次考核最后一名且不满90分的养护队和连续三次考核不满70分的解除承包合同;连续三次后十名的保洁员予以辞退。

5、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强化“是我家,建设管理靠大家”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认同感,提高村民道德素质和社会公德意识,形成自觉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环境卫生管理活动中的新经验、新做法、新成效,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调度,制作工作简报,按月进行考核并公布考核成绩,并随时对工作不力,卫生差现象予以曝光。

五、环境卫生管理标准和考核办法

依据区保洁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实行百分考核。考核分数直接与下拨给城管所、办事处的管理经费、养护队的保洁清运费挂钩。标准如下:

1、机构制度建设目标措施占10分,2、队伍建设管理占10分,3、村内主干道保洁占20分,4、村内街巷支路保洁占20分,5、设施建设及管理占10分,6、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占30分。

(一)机构制度建设目标措施:镇城管所、各办事处针对各养护队、各行政村有统一的管理制度、检查制度、有专职检查队伍,实行网格化管理。按要求配齐专职管理人员:办事处设专管员,城管所工作人员包办事处、养护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做到检查记录、资料齐全。环境卫生管理列入村书记(主任)责任。镇督查领导小组现场检查、查看资料,无管理、检查制度、检查记录扣2分;未实行网格化管理扣1分;未列入村书记(主任)、养护队责任的扣2分。

(二)队伍建设管理:办事处负责协调村两委及时清理村内道路两侧建筑物料“三大堆”,城管所按要求配齐87个行政村保洁员,保洁员统一着装上岗。各村有专人负责村内及村周边环境卫生管理、督促、检查等工作。镇督查领导小组现场检查若发现:村内道路无设保洁员的此项不得分;不按规定配备的每少1人扣3分;村内无专人管理扣2分;未着装者每人扣2分。

(三)村内主干道保洁:道路整洁,硬化路面基本达到路见本色,无污物,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无垃圾、建筑物料、柴堆、粪堆等影响环境卫生的堆积物。检查发现:无专人保洁此项不得分;路面及周边有塑料袋等污物,一处扣1分;两侧及可视范围内有柴堆等堆积物,一处扣3分;两侧有乱倒垃圾堆放点,一处扣5分。

(四)村内街巷支路保洁:道路整洁,两侧整洁有序,柴堆、建筑材料有序摆放,无土堆、无建筑垃圾堆放。检查发现:无专人保洁此项不得分;柴堆、建筑物料等无序堆放,影响村容,一处扣2分;两侧杂草多,影响村容,一处扣1分;两侧有较大土堆或建筑垃圾乱堆放,一处扣5分。

(五)设施建设及管理:按照布局合理、周边和谐的原则,在适当位置建设满足村内垃圾收集清运需要的管理规范的垃圾池并统一粉刷。有条件的村设垃圾桶。垃圾池的建设由城管所、办事处督促、协调各村确定位置尽快修建。检查发现:未设垃圾池的村,此项不得分,并作为该村绩效考核的依据;不按标准修建垃圾池的每少一处扣1分,垃圾池损坏或未粉刷的扣1分。

乡镇环卫的调查报告 第3篇

现状令人堪忧

首先是环卫作业人员严重不足。由于环卫作业工资待遇低、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不健全, 使得这一行业招工困难, 作业人员严重不足。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修订的《全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统一劳动定额》规定, 一级道路3250平方米/人/班次、作业2.5班次, 二级道路3150平方米/人/班次、作业2.5班次, 三级道路3150平方米/人/班次、作业2班次, 四级道路4000平方米/人/班次、作业1班次。按此标准测算, 湖北省个别城市中心城区缺额清扫保洁人员达半数以上。

据调查, 湖北省一些市县, 城区环卫工人的平均工资只有社会平均工资的52%。劳保待遇、环卫津贴、高温补贴以及节假日加班补贴等政策性待遇在一些地区也得不到落实。由于环卫职工长时间在户外和恶劣环境作业, 呼吸了大量车辆尾气、空气粉尘, 长期接触霉烂变质的废弃物, 环卫职工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身患消化、免疫、呼吸等疾病的职工比例较大。环卫职工作业时, 发生过多起交通安全事故, 6年期间, 全省因交通肇事导致环卫职工伤、残、亡人 (次) 占职工总数的1.3%。调查统计, 湖北省环卫职工参加社会基本保险人数只占职工总数的18.1%;参加商业意外保险人数只占职工总数的55.2%。环卫临时工参保“五险”的比例不到应保总数的8%。

其次是环卫资金投入不足, 表现在环卫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作业设备匮乏。一些地市虽然加大了对环卫设施的投入, 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环卫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

据调查, 有的地区环卫车辆无库房、无停车场地;环卫机械配置不全, 大部分中转运输车辆处于报废状态。有的没有用于环卫工人休息和存放工具的场所, 不但影响工人休息, 作业工具也无处存放。有的县市没有工作车辆, 步行巡查管理反应慢、效率低。公厕免费开放后, 人工、水电开支非常大, 设施损坏严重且年久失修, 一些城市政府无专用资金投入, 影响了环卫事业的发展。

改革势在必行

多头管理导致互相推诿、效率低下, 严重制约了环卫事业的发展, 也影响了城镇化建设进程, 因此理顺环卫管理体制势在必行。湖北省一些地市做了许多有益尝试。

潜江市率先推出环卫体制改革。2000年该市推行了城市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 即将城区园林办事处管辖的小街小巷和各单位门前人行道的环境卫生纳入环卫部门统一管理和服务, 做到事有人管、责有人担, 促进了环境卫生面貌的大改观、大发展。

襄樊市、孝感市在事业单位施行“以钱养事、管干分离”的改革。环卫行业将道路清扫权公开拍卖, 迈出了环卫作业走向市场化、社会化的第一步, 至今运转良好、效果显著。与此同时, 孝感市还对环卫工人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之前, 该市市直环卫临时工月工资为300元、城区环卫临时工月工资仅260元;体制改革完成后, 经两次递增现已提高到800元 (不含社保资金) 。2008年, 该市还将市直环卫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纳入市财政解决。

仙桃市、荆门市实行竞争机制, 以招标方式实行责任承包, 将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变为合同契约关系, 以合同形式规范双方责、权、利, 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黄冈市制定了12项涉及清扫、清运、收费、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清扫作业, 将粗放型管理变为全面实行量化考核, 并与分配挂钩。对管理人员, 实行领导包片、管理人员包路段, 定岗、定员、定责任、定奖惩, 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荆门市为了提升作业质量, 制定了检查评分细则和作业质量管理标准及检查评比奖惩办法进行监管。同时, 配备专门的质检车辆和人员, 采取巡查、抽查、集中检查等方式, 建立检查台账, 每月考核并与分配挂钩。该市还公布投诉电话, 鼓励市民参与监督。

发展任重道远

环卫行业特别是清扫保洁作业, 吸纳了大量农民工。针对他们长期加班加点、节假日无法正常休息、也不能轮休的现状, 笔者认为, 要根据其月均工作日和日均工作时间, 推行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以解决环卫职工收入过低的问题;要真正关心环卫工人疾苦, 尽快把环卫职工纳入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范畴, 多方筹资, 尽快将拖欠职工的“三险”费用足额缴纳到位;要针对环卫行业女职工多、作业环境恶劣的特点, 定期组织其体检;要加大环卫职工作息点建设, 为环卫职工提供存放作业设备和遮风挡雨的场所。同时, 要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环卫职工为城市清洁美化作出的巨大贡献, 宣传环卫职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奉献精神, 形成关心尊重环卫职工的良好氛围。

再就是要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 保证生活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湖北省在2005年颁发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 但对欠费者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手段, 加之收费渠道单一, 导致垃圾处理费收缴率低。

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指导性意见, 根据城市建成规模、职工劳动强度、社会工资水平等因素, 制定政府对环卫行业的财政投入指导性标准, 并督促各级地方政府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确保环卫资金投入与城市建成规模相适应。

乡镇环卫的调查报告 第4篇

一、基层现实状况

该市现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和16个乡镇(其中2个乡镇隶属于工业园区),设4个财政分局和14个财政所,目前在岗119人(含12名集体人员)。

1.工作任务重。在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所一般还有10项主要工作:一是负责组织编制乡镇财政收支预算,指导单位的预算编制并审核、汇总;二是负责乡镇预算执行,并定期向政府和人代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三是负责乡镇财政集中收付改革工作;四是组织财政收入,努力完成各项收入目标任务;五是加强乡镇非税收入管理,实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六是加强各类专项资金管理,认真做好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折通”管理发放工作;七是负责编制乡镇财政总决算,指导单位决算的编制并审核、汇总;八是负责监督乡镇范围内各单位的财务活动,组织对乡镇企事业单位执行财政税收政策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九是负责乡镇辖区内会计管理工作,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十是完成上级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拆迁补偿等)。在这10项工作任务中,新产生和最为繁重的是“一折通”管理发放和乡镇财政集中收付改革工作。以“一折通”发放为例,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该市每年经过“一折通”发放的项目就有农业、民政、社保、卫生、村级补贴及农业保险赔偿等共计40多个,资金超过3亿元,每一项补贴必须要经过信息录入、信息维护、审核上报、补办存折等程序,而且发放时间不固定,有的一个月内几个补贴项目,工作量大,任务重。

2.岗位设置多。财政所一般需要设立所长、副所长(兼)、总预算会计、银行出纳会计、单位总账会计、单位出纳会计、农村财务专管员、票据管理和政府采购管理员(兼)、档案管理员(兼)等9个岗位,有的财政所还需设信息维护员或网络管理员,所有财政所还要负责一个村的管理指导工作。

3.人员偏少。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该市目前人员最多的是城关镇10人,有5个财政所6人(含1个园区财政分局),有4个财政所5人,有3个财政所4人,3个财政所只有3人,其中1个所编制数为7个,现在实有3人,还有1人已57岁,加之相继成立了3个工业园区财政分局,从财政所抽调了6人。很明显,现有人数难以满足设置岗位的需要,无奈之下,有的财政所所长本人一兼几个岗位,有的财政所人员兼岗3个以上,还有的财政所只好通过政府借用农经站或其他单位人员,财政所内部相互制衡的要求难以落实,财政所的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

4.业务能力不足。从基本情况看,在现有的财政所人员中,助理、初级以下人员占到了总人数的66.4%,55岁以上人员占到了总人数的13.4%,学历不高,人员年龄偏大。财政所人员中,32.3%的人不会操作电脑,其中有4个财政所的总预算会计不能操作电脑。

二、存在的现实问题

1.职能定位不清,影响财政工作开展。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打破了乡镇财政收支的原有格局,乡镇财政工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怎样做好当前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促进转型升级,就成了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一大课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合理定位乡镇财政职能势在必行。如不及时从制度上规范与管理乡镇财政工作、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乡镇财政职能存在的“缺位”、“空位”、“错位”等现象,不利于贯彻落实农村各项财政经济政策,不利于乡镇职能的有效发挥。

2.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增加。由于乡镇财政处于财政管理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面广,服务项目多,补贴兑付工作程序和标准要求较高,致使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与税改前相比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一些财政所长反映,由于涉农补贴涉及到农民个人的直接利益,发放工作做不好,影响较大,发钱比收钱还难。随着国家支农资金的投入加大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直接面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资金及各种财政补贴越来越多,乡镇财政的工作量也将会进一步加重。

3.人员少,资金风险大。乡镇财政人员不足,远远不够岗位设置要求,一人兼数职、一人几个岗位的现象普遍存在,难以做到管理与监督相分离,账户与印鉴相分离,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能有效建立,形成财政资金的潜在风险。

4.缺乏业务培训,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江苏省实行财政直管县体制后,省、市很少组织对乡镇人员的业务培训,乡镇财政人员的培训主要由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培训大多是有针对性的工作培训或单项业务培训。由于县级培训在师资、经费等方面存在不足,投入不够,层次不高,乡镇财政所人员的培训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

三、对策措施建议

1.落实文件精神,归位性质身份。江苏省人事厅、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财政厅于1997年5月22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财政所机构和人员编制问题的通知》,要求“在这次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财政机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并规定“乡镇行政编制总额中包括乡镇财政所的人员。财政所为行政机构,使用行政编制,执行公务员制度”。为此,针对目前财政所机构性质不同、人员身份复杂的状况,切实增强文件执行力,严格按照文件精神,明确财政所为行政机构,在职在编人员为公务员,使不断扩大的事权与机构性质和人员身份相匹配,以利于财政所更好地履行职责。

2.创新工作思路,组建财政分局。目前,国地税、国土、工商等部门在乡镇都设立了分局。随着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面对财政所人员严重不足的现实状况,可借鉴上述部门的做法,在坚持预算管理权、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三权不变”的前提下,合并财政所组建财政分局,分局长由财政局择优推荐,报请市政府考察任命。分局下挂所合并原财政所牌子,保持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主体不变,按原有乡镇单独核算,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支付、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分局的设立,既有利于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和非税收入管理,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增强基层财政协调管理能力,更有利于整合财政所人力资源、有效解决人员不足与工作量大的矛盾。

3.招录人员,充实队伍。做工作、干事业,人是第一要素。应补充乡镇财政所人员,每年安排一定的人员指标,不断充实乡镇财政所队伍,满足岗位配备需要,优化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激发工作活力,确保基层财政工作正常进行,确保乡镇财政所职能履行到位。

4.加强交流,互补共进。在人员的使用上要打破固有的人事限制,加强上下、左右的交流,力求实现人力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一方面,从机关选派部分年轻干部到缺编严重的财政所挂职工作,尤其以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为主,既可以解财政所人员缺少之急,充实财政所力量,又可以锻炼机关年轻干部,提升其实际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相互交流,遇到全系统的中心工作或突击性的工作,如“一折通”、中国农民补贴网等电脑操作,可从财政所抽调部分业务骨干,分片组成“突击队”,相互支持,相互补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5.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坚持把“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作为培训重点,全面提升财政所人员依法理财、公共服务、综合管理和业务操作能力。一方面,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切实把财政所人员教育培训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培训活动,建立教育培训档案,纳入人员考核和管理体系,引导和激励财政所人员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形成自觉参加培训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财政所人员思想动态以及知识、技能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既要科学设置内容,又要注重培训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专家和理论骨干辅导讲座、自学成果交流会、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切实增强财政所人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6.抓好考核,强化督查。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财政所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日常考核、业务管理、民主测评“三位一体”的考评体系,将考评结果与个人奖惩、评先评优、干部使用、岗位交流直接挂钩,使责、权、利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强化效能督查,通过明查暗访、问卷调查、督办反馈等多种途径,督查财政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评价财政所工作绩效,全面提高财政所管理与服务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乡镇环卫工作总结 第5篇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环卫办公室围绕高铁新区建设大局,立足本职,扎实苦干,较好完成了辖区内保洁任务,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现将工作情况和打算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

是充实强化人员队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卫工作,将环卫所列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向社会定向招聘专业保洁人员,环卫队伍得到进一步强化。目前,全所共有工作人员17人,其中,正式工2人(均为行政管理人员),临时工15人(均为保洁人员),有效满足了辖区环卫保洁需要。二是大力完善环卫设施。镇党委、政府在财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不断加大环保工作投入,新上了一批环卫保洁设施,有效解决了我镇原来环卫设施不足的问题。目前,全镇共建有垃圾中转站1处;各村共建有垃圾收集点138处,平均每个自然村3个以上,全部采用半托管或自我服务等方式,定期将垃圾运送到市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置,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环卫保洁网络。三是切实抓好日常保洁。根据辖区实际,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围绕北辛东路、镇驻地、东木路等重点区域,将保洁区域分组划片、责任到人,每天早上6::0-9:00、下午2:00-4:00,组织保洁队伍集中进行清扫,清扫保洁总面积达到22.24万平方米,清扫质量达到了部颁标准及上级要求,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清运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四是认真做好工作保障。按照高铁新区规划建设需要,镇党委、政府坚持将环卫工作作为提升我市窗口形象的重要工程来抓,划拨了专项经费用于开展环卫工作,做到了专款专用。今年又投资30余万元,添置了运输车、推土机、保洁三轮车、卫生箱等保洁设施,确保了环卫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下步工作打算

乡镇环卫工作总结 第6篇

一、镇政府制定了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整治工作的实施步骤、具体内容、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等。成立

了镇环境卫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名单附后)

二、加强宣传,致力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规范其行为。我镇通过广播录音磁带,固定性宣传标语、公告等有效形式,加强宣传,努力营造城乡环境卫生

综合整治良好氛围。

三、强化组织领导,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开展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以来,我镇先后召开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动员大会,村干部参会,会议明确了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及工作要求等;召开了环境优美示范村创建活动启动仪式,工作总结《乡镇环卫工作总结》。全体机关干部、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并参加了示范村现场整治行动,有效提升了广大干部的责任感、紧迫感,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大力实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创造龙泉镇优美的人居环境,从组织上强化了镇村两级组织领导。

四、加强环卫人员素质和业务培训,努力培养其爱岗、敬业、奉献精神。我们坚持了每月6号的环卫人员工作例会,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指明薄弱环节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下一步工作安排等。通过会议,环卫人员交流工作,发表意见,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五、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巡查和督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进行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

六、主要内容

新建正大东垃圾中转站、小庄村北垃圾中转站、派出所前垃圾中转站、潘家泊前垃圾中转站等4个垃圾中转站。新上梁家屯、后店、前店等120个垃圾桶。

七、进一步加强贸易市场综合整治力度。一是及时召开商家住户工作会,采取听证于民、群策群力的办法,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形成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二是针对“六乱”现象加强联合执法力度,联合派出所、工商、城-管等部门加大对乱停乱放、出摊占道、广告乱贴乱挂、垃圾乱扔等现象进行集中整治,提升环境形象。三是加大“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力度,确保整体面貌得到全面有效改善。

乡镇春节期间环卫工作汇报 第7篇

二、开展迎春节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单位、社区市民做好大街小巷、居民小区、楼道卫生大扫除工作,清理白色污染、卫生死角、堆物堆料、非法张贴小广告、积存垃圾渣土。相关行业部门要组织对高快速公路、铁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白色污染和暴露垃圾进行集中清理,确保可视范围内地上无轻飘物,无树挂,沿线建筑物上无非法张贴、喷涂小广告,无沿途垃圾堆放,树立干净、整洁的进出京第一印象。

三、做好人流密集区域环境卫生。重视做好“春运”区域、庙会、繁华商业区、旅游景区周边等人流密集地区和背街小巷、地下通道、过街天桥、“四站”周边等群众身边区域的环境卫生工作,提高作业频次,开展压尘、降尘作业,严格控制二次扬尘污染,保证作业质量。

四、及时做好烟花炮竹残屑清除工作。每天对烟花爆竹残屑进行全面清扫,并于每日7时30分前清扫完毕。

五、做好安全应急工作。如遇风雪天气,自行启动工作预案,及时清除冰雪,方便市民出行,雪后迅速恢复市容环境,保障道路畅通。

乡镇环卫的调查报告 第8篇

一、基本情况

包头市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目前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全市环境卫生管理职能部门;市环卫局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领导下,主要行使行业管理职能,负责全市环境卫生的规划编制,对各区旗县环卫部门业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各区环卫局(公事处、环卫站、中心)负责本辖区内环境卫生的管理,并负责城区主次干道的“三清”作业及居民小区的生活垃圾清运工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物业公司)负责本区域内环境卫生工作和生活垃圾的一次清运工作;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所属环卫产业有限公司负责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部分道路的机械化清扫以及居民生活垃圾处置费的收缴工作。

截至2015年底,包头环卫职工总数为9215人,其中市五区职工人数7581人,外五区职工人数1634人,一线环卫工占到90%以上,每天负担全市618条主次干道约3432万平方米的道路清扫保洁工作,年清运处理生活垃圾60多万吨,清掏粪便30多万吨。

(一)工资水平有一定提高

2007-2013年,包头市委、市政府连续6年把为一线环卫工人涨工资作为为群众办的好事实事之一。到2014年,市五区一线工人月平均工资达到1600元。其中,昆区、青山区为1600元,东河区为1400元,九原区为1700元,高新区为1800元,环卫产业公司为1600元,外五区一线工人工资也达到1400元。环卫一线工人平均工资较2007年增长约1.5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环卫职工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环卫队伍的稳定和环卫事业的发展。

(二)保险保障机制逐步开展

由于改革发展和环卫事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造成包头市环卫职工的构成较为复杂。按所有制性质来分,有全民所有制职工、集体所有制职工、企业劳动合同工及一线临时聘用劳务人员。其中,集体所有制职工、企业劳动合同工以及招聘时男性45周岁以下、女性35周岁以下的一线环卫工人都上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及商业险。对于其他未享受社保待遇的环卫工人,各区旗县为其购买了部分商业保险。如昆区环卫局为年龄小于65周岁的一线职工购买了意外伤害险,每份100元,每人3份,发生意外伤害和死亡最高可赔付12万元,入院治疗最高可赔付4万元。东河区环卫局为每位环卫职工购买了550元雇主责任险1份,死亡、重伤最高可获赔40万元,住院治疗可获赔8万元。九原区环卫局为一线环卫职工每人购买10份意外伤害保险,每份120元,死亡、重伤最高可获赔40万元。为环卫职工购买商业险,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卫职工权益保障起到了一些作用,稳定了环卫队伍。

(三)作业条件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环卫行业的投入力度,职工作业条件逐年得到改善。从2009年到2011年包头市政府共投资2074.5万元,购置了机扫车、洗扫车、电动扫路车、高压清洗车等各类机扫车辆,为全市顺利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贡献了力量。到2015年,市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40%,降低了环卫职工的劳动强度。同时,各级环卫局也拿出一部分经费为职工购买工作服、手套、防尘口罩、保温杯等劳保用品。此外,市总工会和市城管执法局各筹措资金240万元,在全市范围内共同建设了240个“环卫工人之家”,加上各区旗县环卫局自建的19座,目前全市已建有259座环卫工人休息室。休息室内配备有微波炉、饮水机、空调等设施,解决了环卫工人在工作期间的休息、吃饭、喝水、避风、避雨等问题,实现了环卫工人体面劳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不断加大

为了给环卫工人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理解尊重,近年来包头社会各界自发伸出援手,从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开展不同形式的关爱环卫工人爱心活动。2013年,市文明办、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食药监局等单位共同向社会发出倡议,动员广大沿街商铺、企事业单位为环卫工人设立“爱心驿站”,开展了“歇歇脚、暖暖手、热热饭、添杯水”活动。市、区两级红十字会对环卫职工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每年春节都要为困难职工送去米、面、油等慰问物品。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卫职工群体的关注加大,许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也参与到了关爱环卫职工的行列中来。近几年,包头市许多企业自发与环卫局或工会组织联系为环卫职工提供健康体检、保险优惠、生活物资等帮助,一些街边门店还主动为环卫职工提供免费早餐、设置免费饮水休息区域。社会各界对环卫工人的关爱彰显了全社会尊重环卫工人,珍惜环卫工人劳动成果的良好氛围。

二、包头市环卫职工权益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资待遇仍然偏低

按照最新出台的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最低工资标准,包头一类地区(昆区、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白云矿区和石拐区)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1640元,二类地区(固阳县、达茂旗、土右旗)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1540元,包头有些区旗县环卫工人工资水平未达到最低工资标准。

此外,作为城市的“美容师”,环卫工人起早贪黑长期在外却收入微薄,而且没有任何岗位补贴,与相关法律或政策不相符合。如一线环卫职工一年365天没有休息日,却没有任何加班报酬;许多工种职业危害程度很高,却没有任何岗位津贴。工资待遇偏低直接导致了环卫行业用工难、队伍老龄化严重(60岁以上职工占比近30%),制约了环卫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劳动合同签订率以及社保缴费率偏低

目前包头市仍有部分一线环卫职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环卫职工均没有参加养老、工伤和医疗等社会保险。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部分职工已超出退休年龄,无法签订劳动合同;二是部分职工虽未到退休年龄但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5年,不满足养老保险缴纳规定;三是一些职工来源于外省市或自治区其他盟市,城乡养老保险转移、接续、补缴等手续繁杂。

(三)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清扫面积和垃圾量激增,环卫工人作业任务持续加大。目前,全市环卫职工每天担负着600多条主次干道,约3500万平方米的道路清扫保洁工作,年清运和处理生活垃圾达60多万吨。根据调研,昆区、东河区、九原区环卫职工人均清扫面积分别为5000平方米、7000-11000平方米和8000平方米,远高于人均清扫保洁3125平方米的部颁标准。此外,一线环卫职工日均工作时间基本在12小时以上,最长达到16小时,日工作量已接近部颁劳动定额标准的3-4倍,并且全年基本上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由于一线环卫职工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一般租住在城边村或城乡结合部的平房区,距离工作地点较远,客观上拉长工作时间,使得工作更加辛苦。

(四)作业条件和劳动保护有待进一步提高

环卫行业长期以来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尽管包头市逐年加大对环卫行业的投入力度,但大部分区旗县环卫作业机械化程度仍然较低。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垃圾腐败程度加剧,职业危害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垃圾处理环节,职业危害最为严重,工作环境中细菌总数、硫化氢、甲烷、苯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由于长期接触有毒有害气、液体,且超负荷劳动,缺乏专业防护装备,使环卫工人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患病率增加。目前,包头市尚未针对环卫工作的特殊情况,对环卫行业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估,因此一线环卫职工也无法享受国家规定的有毒有害行业政策。目前,除九原区外,包头其余各区旗县均未开展针对一线职工的常规体检和职业健康专项体检工作。此外,由于机扫设备不足,许多主要街道仍然是人工清扫,随着机动车的不断增加和道路护栏的铺设,加大了道路作业的危险性,环卫工人作业时撞死撞伤事故时有发生。调查显示,仅2015年,包头市环卫行业就发生交通事故83起,死亡6人,伤77人,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到372万元。

三、加强包头市环卫职工权益保障的措施建议

(一)逐步提高环卫职工收入水平

一是建立包头环卫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切实提高一线环卫职工的工资待遇。建议尽快研究制定包头市环卫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参照其他城市的做法,可考虑按照不低于包头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10%-120%确定。例如:包头市一类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为1640元/月,调整后的环卫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可考虑按照1800元/月-1960元/月来确定;包头市二类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为1540元/月,调整后的环卫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可考虑按照1690元/月-1850元/月来确定。同时,随着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政策性调整,应相应调整环卫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二是可考虑发放环卫工人岗位津贴。要着眼于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且长期接触垃圾、粪便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状况,研究建立环卫工人岗位津贴,各区旗县可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等条件进行分档、细化,并建立弹性调整机制。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当地财政状况,适当提高环卫工人工资和岗位津贴标准,切实提高环卫工人的收入水平。

(二)努力完善环卫工人社会保险

按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符合签订劳动合同条件的环卫职工,都要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为环卫工人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手续,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目前包头一线环卫工人中无法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他们大多数受到年龄偏大及户籍的限制,无法缴纳社会保险。对于这部分环卫职工可参照其他城市的一些做法:

一是对连续从事环卫行业有一定年限的、现已超过法定年龄无法缴纳社会保险的大龄环卫工人(如65岁以上工人),可考虑为他们补缴社会保险,办理退休。补缴时可按照单位和个人各自所应承担的部分各自负担。二是对连续从事环卫行业不满一定年限的、现已超过法定年龄无法缴纳社会保险的大龄环卫工人(如65岁以上工人),可以逐步进行劝退,并按照从事环卫工作的工龄进行一定的补助。例如满1年工龄,劝退后可以补偿1个月工资,以此类推。三是对已退休人员在环卫行业再次就业的职工,可考虑参照已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的社会保险缴费状况,按一定比例为他们进行补助。四是对无法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例如外地户籍环卫工人和农村户籍环卫工人,可考虑参照已参加社会保险职工的社会保险缴费状况,按一定比例为他们进行补助,鼓励他们用补助的这一部分资金回户籍地或农村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确保他们老有所养。

(三)健全环卫工人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环卫工人救助基金。为缓解环卫工人及其家属在遭受重大疾病或事故造成家庭极端困难时的燃眉之急,增强环卫工人抵御风险的能力,建议设立包头环卫工人救助基金。由市政府投入一定的引导资金,呼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募集捐款,不断壮大基金规模,专项用于因工伤或患有重病住院治疗且家庭特别困难环卫工人的救助。二是积极帮助解决特别困难环卫工人住房和子女入学等问题。对符合包头市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的困难环卫工人,在符合申请规定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配租。建议市里在廉租房和公租房的分配和出租时,可划出一部分房源专门对困难环卫职工予以考虑。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从公租房和廉租房中给予一定房源作为“环卫宿舍”,以包租的形式租赁给环卫单位,用于解决困难环卫工人的住房需求。外来环卫工人申请迁入户口且符合入户条件的,有关部门要优先考虑解决。教育部门要保障外来环卫工人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按有关政策规定帮助解决其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三是加强环卫工人职业病防控工作。环卫企事业单位要落实环卫工人个人防护、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和防暑降温、防尘防毒等职业病防控措施,建立健全环卫工人职业卫生管理各项制度和档案。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环卫工人,要定期组织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四)改善环卫工人工作条件

一是加大环卫作业设施的投入力度。为切实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作业安全风险,加大对环卫作业设施的投入力度,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机械化清扫方式,增加机扫作业车辆,城市道路要逐步推行以机扫、洒水等机械化清扫为主、人工保洁为辅的作业模式,降低一线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二是强化作业安全保障。要完善和落实道路清扫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按照规范设置安全标志和设施,环卫工人进行人工道路清扫作业时,应配备使用具有警示和反光性能的安全服和安全帽,有条件地要划出临时清扫作业区并设置交通围挡。加强环卫工人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教育,强化环卫工人安全防范意识,增强环卫工人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环卫用工单位要确保环卫工人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到位。要依法妥善处理环卫作业中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及交通事故,造成环卫工人伤亡的,积极做好损害赔偿、纠纷调解等工作,切实维护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

(五)探索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模式

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环卫服务的模式,建立健全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机制。九原区于2015年尝试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模式,在青山路实行政府购买环卫服务试点,目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议全市都要按照“突出重点、先行先试、提升标准、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逐步实行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实现环境卫生“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运营市场化”,变“以费养人”为“以费养事”,实现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行。

要严格规范购买程序,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监管力度,力求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包头市环卫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优化环卫资源配置,转变政府职能,为环卫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条件。要建立招、投标管理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规范市场化保洁企业资质、人员、业绩等准入条件,鼓励引导信誉好、资质高、实力强的企业参与包头市环卫工作,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实现规模化、集团化作业。

(六)营造全社会尊重环卫工人的良好氛围

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尊重环卫工人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环卫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群众自觉爱护生活环境,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自觉维护清洁环境的良好风尚。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树立尊重环卫工人的良好社会风气。

上一篇:现代赞美母爱的诗歌下一篇:熔铸车间铸造工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