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的古诗词范文

2024-07-22

茶香的古诗词范文(精选14篇)

茶香的古诗词 第1篇

茶,遇见水,一缕缕悠然的清香在鼻尖轻扬,成长也便随然起航…… ---题记

也许是从小就听惯了天上人间的美好传说,对于云天外的世界总有着无限遐想。儿时的我常飞奔于田埂,像大雁展翅一样挥舞着双臂,那种感觉总让我兴奋不已。父母见状,总是会笑着说道:孩子,努力,才有成长。于是我埋下了努力的种子,开始期待,期待着校园生活,期待着能快点儿长大……

渐渐地,我长大了。告别了那个不谙世事的年纪,我终于明白,我的梦想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耀闪却不可触及。而父母的话却始终在我耳边回荡:努力,才有成长。于是,我加倍努力,期待着梦想的种子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我的天空开始下雨了,而且越来越大。渐渐地,我开始怀疑,我的努力会付诸东流吗?灰头土脸的我回到家,父母还是向往常一样,重复着那几句早已听腻的话。“都很努力了,怎么还是没有属于我的晴空”内心积郁已久的苦楚宣泄而出,仿佛堕入了无尽的渊薮,没有光亮,只有窒息。

“孩子,你过来。”父亲悠悠地说道,“泡杯茶吧。”满脸疑惑地走到父亲跟前,为什么要让我泡茶?难道是想让我品茶放松?尽管一百个问号在大脑里盘旋,但还是照做了。随手拈起一点干瘪的茶叶放进杯子里,滚烫的水从杯壁缓缓注入,茶叶在水中翻滚,原本黯淡的茶叶在感受到炽热的气息后,瞬间焕发出生机,翠绿在水中上下漂浮,宛如绿色仙子飘飞在水中,一时间,我竟有些震惊。

“孩子,尝一口,品品什么味。”轻轻抿了一口,浓淡相宜的茶香在味蕾间绽放,仿佛舌尖的每一个细胞都被激活了,好香好香,丝丝的苦涩之后是醇醇的香甜,给人神清气爽的感觉。“其实树上的叶子味是苦涩的,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茶它能有如此大的改变呢?”爸爸问道。

“因为……因为有水的举托。”“不光如此,更是因为它们都是经过了一次次的高温翻炒、揉捻、烘烤再烘烤,才有了这样的香醇。对于它们来说,一道道工序,就是一次次的磨炼,一次次的努力。新鲜的茶叶是泡不出好茶的。孩子,你懂了吗?”

爸爸的话像是一道神奇的光芒,打破了无尽的黑暗。我终于明白了,追逐理想的路途中,不可能没有挫折,惟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世界上有着太多的不可能,但有同样有着许多希望,只要我们愿意为之努力再努力,还努力,幻想终将变成现实……

悠悠茶香,伴我成长。心,逐渐摆脱了沉重的枷锁,随着茶香,悠然飞高飞远……

指导老师:周琴

评语:有一种爱 ,如茶香般悠然轻扬,在孩子成长的岁月里,从未停歇。那些个疲惫沮丧的日子里,只要稍一念及,便有汩汩而来的润泽与鼓励。佩服文中爸爸教育艺术的高妙,成长是陪伴,智慧性的陪伴;也祝福小作者茁壮成长,伴着茶香,悠然飞高飞远。

作者|昆山市城北中学初三(16)班 朱峻毅

公众号|玉峰文苑

茶香的古诗词 第2篇

自从我家去年在长沙买了房子后,本来每次月假都回衡阳老家的我渐渐少了回去的机会。衡阳那间屋子就只剩下了哥哥和爷爷奶奶。然而最近哥哥去了技术学校,一间近400平的房子只剩下两位老人居住,便倍感空旷,但我想更多的是两位老人的孤单。上次回家,是两个月前了。鼻前茶香似乎还在萦绕。

那次我们回家没有通知二老。开门时爷爷脸上洋溢着掩盖不住的惊喜与快乐,那时我未见爷爷已半载有余了,渐渐模糊的画面在一开门的一瞬间又清晰起来——黝黑的方脸,浑浊的双眼,还有笑容掩盖不了的满脸皱纹——一切都和记忆中相差无二。进门后,爷爷兴奋地忙着跑去告诉奶奶我们回家的消息,电视还放映着天气预报,而不是他的最爱CCTV-11。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刚回家就感到口渴,顺手就拿起桌子上的一个杯子,便喝了一口,冲下肚的是苦味,是浓茶水特有的苦味。这茶杯的年龄差不多和我的年纪一样了吧!我端详着这个杯子,不太保温也不太好用,上面的漆早就被爷爷粗糙的手磨得面目全非了。打小我就知道,爷爷有三个嗜好:听京剧、练书法和品茶。爷爷对于茶是深爱的,宁可食无米饭,不可喝水无茶。

书中的茶香 第3篇

见有来客,儒雅的老板便放下手中的书籍,起身点头致意。茶馆不大,有五十多平方米,陈设也简单,没有棋牌、麻将,只有聚散飘浮的袅袅茶烟。在室内一显眼之处,有一个大书架,上面摆放着书籍、报刊、杂志,且多以与茶文化有关的图书为主,如:《中国茶文化》、《中国茶谱》、《平常茶非常道》、《中国茶艺》、《古茶·古道·古风》、《茶中禅味》等等,由此老板的闲情逸致可见一斑。

顺手拿了一本林清玄的《平常茶非常道》,选了个临窗的位子,坐下。点了一杯碧螺春,佳茗清醇,香远溢清,茶池盏畔,幽若山林。翻阅书本,文章中的茶香更使人品味到“浮茶若生”的哲理,林清玄写道:“茶一定要用热水汤过才有味道,人生也是一样,你一辈子很平顺味道也不会出来,一定要三起三落,然后起的时候像万里飘蓬,之后才有味道出来,整个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一环节都不可,而此时茶叶本身的好坏就变得不是很重要了,人生其实亦如此。”品读作者笔下飘逸着茶香的文字,犹如饮下一杯淡茶,心底也沉淀了几许恬淡的心境。

独坐茶馆,虽无可以海阔天空的茶友,但却毫无寂寞的感觉,因为《文人品茗录》中的大师们正悄然地叙述着品茶的心经。比如,鲁迅先生对品茶就有精辟的见解:“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而林语堂的“三泡”茶说却另有一番闲趣,“茶在第二泡时为最妙。第一泡犹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是少妇了。”多情善感的诗人袁鹰则认为,“茫茫人事,忧思、忧愁、忧患千桩万种,区区杜康何能消解?若是二三知己,品茗倾谈,围炉夜话,如潺潺流水,涓涓清溪,倒可以于相互慰藉中分忧解愁。”书中那些润浸着茶香的散文小品,使我的思绪飘荡在绿海里,心中升腾起一种无可名状的感动。于是,我就不断地告戒自己要如茶的品质般生活:要像茶那样,清廉纯洁,脱俗高雅;要像茶那样,清心寡欲,不卑不亢;要像茶那样,繁华落尽,宠辱皆忘。

茶馆内,壶流茶香;茶书中,诗韵留芳。品一口香茶,低吟浅诵着《茶诗三百首》中的佳句,心情格外的清爽。“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诗中的茶香,一缕缕地在心中萦绕,涤荡着灵魂,真可谓是:“清茶素琴诗自成,品茶听雨乐平生;滚滚红尘多少事,都付南柯无迹寻。”

西溪的茶香 第4篇

深秋,我踏上了十年未曾履迹的杭州,这次直奔西溪。汽车穿过繁华街市,如同初泡陈茶时泛出的沫,意味深长。在微微湿润的空气中,我来到城西这片水与绿的交融胜境,进入了绿茶的芬芳中。杭州之旅,就像在家随意泡一杯龙井般清雅、自然。

西溪,位于西湖向西5公里处,在一片浩渺苍茫的芦苇荡中,泽泊遍地、古树苍天。这处尚在开发之中的景区,已成为杭城的“都市隐士”,虽然身处喧嚣之地,游人如织,但依旧掩盖不了它宛如天人、水洗一般的净。

船在深潭口靠了岸。单是这地名,便足以唤起种种幽思:你可以理解成在弯曲的河道与芦花深处,渡口斜躺着几叶扁舟;可以把它想做是倒映着无边绿色的一汪莫测潭水,是开元诗人储光羲《采莲词》开篇“浅渚荇花繁,深潭菱叶疏”的现实吟唱。深潭口的确切位置,是在蒋村沿河的青石板路尽头,在曲曲折折的白墙黛瓦遮掩中,它会慢慢跃入你的眼帘。它所流露的气质,如同狮峰龙井的香气,持久清高、令人神醉—深潭口的“深”,其实是于时光中你所体会到的那一点一点、迫不及待的前行。而人在蒋村的步行,总是在微微惊愕中,惬意而心动。

这次西溪之行,我住在了蒋村深处,在深潭口的码头边。这处古村落现在已成为观光客体验的绝佳风景,但你很难把它与江南其他小镇混成一片,尽管它们的景观都差不太多。是因为“水”吗?不,周庄、西塘、乌镇、南浔、同里、朱家角……我走过的江浙名镇大多雷同,“水”在它们之中都扮演着魂魄的角色,没有水的江南,是断断不可想象的。那么,西溪(蒋村)的特色又是什么呢?

住在深潭口的那几天,我总望着屋后那一片碧玉般的水域,思考这个问题。在那片水域上,有木质回廊逡巡蜿蜒,亲水的平台上时有觥筹交错。你可在临近水面的一角高台上读书,也可在沿岸撑一把太阳伞垂钓,四处都有桌椅,龙井与咖啡俱备。如果你愿意,就能在那里躺上一个下午,任凭暖洋洋的日头在自己身上打滚、歌唱。于此情景,我终于想到了答案:西溪的特色是在“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呼声环绕中,如一杯温润的龙井,随时变换气息,它有三张迥异的面目,等待你去探寻。

以深潭口为界,南边是河渚街的民俗集市。这里的古村落建筑群宛在,沿水而搭的茶楼前已飘出各式彩色的幌子:糕点、河鱼、火柿、米酒……都是这里的特产。村落中央还保留着一间公社大礼堂,标识着此地曾有过的政治生活。到了这里,你可在荷塘边的一溜小摊上体验舂米做糍粑的乐趣,也能登上河渚塔眺望河沼芦荡。

深潭口北边是蒋村的慢生活街区,这是一处入夜方才喧嚣的梦幻温柔乡。不长的小街上列着一排茶室、酒吧、咖啡屋、驿馆,在夜色中更显出几分妖娆。歌手们在街边击打着架子鼓,镭射频闪的灯光映衬着不远处林间的沙沙风声,奇怪的LED光板在某处暗黑之中闪烁,它们把“自然”装进了酒瓶子里。而在酒精与音乐的作用下,你可能感觉不到这场景与西溪本色之间那种强烈的紧张和对立。

这两张面孔间,有着莫大的差异,使每一个来西溪的人都无从逾越。前者是旅行者徒步或近居者散心的绝佳场所,后者则是都市快生活族用以宣泄自我、放纵声色的地方。然而,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注重“人间烟火”。

西溪湿地的第三张脸,我到第三天时才感受到了:人在深潭口登船,摆渡沿水道进入西溪的腹地—这杯“茶”,才算是品出了味来。游船在平静的水面上行进,两旁垂柳的枝条密密地指向河心,你能在间隙中看到天的颜色。两岸上翠竹、红柿、雪芦、寒梅林立,时不时有只白鹭飞过,河边有野鸭成群嬉闹。你可以随处下船,若在乡间小径上踩了一脚泥,可到石桥台阶上剐蹭几下,然后进入某处茶室静坐,品一品西溪有名的大碗茶。这里有原居附近的渔夫烹鲜叫卖,有刚成熟的火柿悬挂于树端。总而言之,这里虽已被开发成湿地公园,但原始的景观却得到了最大保留,在此穿行,就如同行走于清明上河之滨。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真正的大道。这一大道的实现,既可以是社会层面的“修齐治平”,也可以是个人层面的“静观万物”。千古文人,无不以出仕兼济天下为首务,又以归隐独善其身为旨趣,而后者,显然更近于“天人合一”的概念。西溪,从来就是隐士们独居的清雅之所,尤其明清时期的西溪,耕读传家者甚众,包括在此写下《水浒传》的施耐庵,这些隐士为西溪留下了多个草堂。邹氏泊庵、章氏梅竹山庄,尤其是明人冯梦桢的“西溪草堂”,都印证了“竹下映梅,深静幽彻,到此令人名利俱冷”之句,适宜感受“天人合一”的胜景。而所谓“天人合一”,往往不在高山绝岭或清幽峭壁、不在人迹罕至的山林,而在日常的行住坐卧间,在每处恬淡自然的生活中。天人合一,并不是要隔断人与物的关系,而是要实现它们内在的相通,要不,怎么说“大隐隐于市”呢?

进入湿地深处后,茶轩遍地,多以龙井绿茶为主打。这固然与杭州茶都的地位、与投游人之好的盈利之心相关,但更多的是因为在西溪宛若天成的境界中,人所获得的谦冲淡牧之感,只能以饮茶来印证。龙井,天然生在江浙,自然与其山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也对此地的地方性格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杭州的多雨天气孕育了龙井的精魂,红壤和湿土给予了其茶叶根底,杭州多处的泉则为其灌注了神气。因此,杭州人才爱茶、杭州城才产茶,其实追究历史,西溪所产之茶曾尤倍于西湖。如今你在西溪漫步时,可随时停下来,走进一家茶舍,清品一杯旗枪,恍惚间便体味到某种超脱,让心境松散、神游天地。千万别讶异,这不过是在一处天人胜景中,在茶香的诱导下,所创生出的自然的“通仙”之感。到這一刻,你大概就已短暂地实现了古人念念不忘的“天人合一”了。

西溪的三张面孔,以前两者为基,用最接近烟火生活的面貌支撑起了最后一张“天人合一”的深刻。它把生活的本质,用一种现代化的手段揭示给我们,又用一弯贯通了河港、池塘、湖泊、沼泽的烟雨溪流,把人文与自然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就像蒋村茶楼下随处可见的“炒青”,是把制茶的过程现场展示给你看,让你相信自然可以被手工加以变形,然后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茶。

西溪,是一种自然美学,也是一种生活美学。生活与自然的美,在这一片清冽水域中,实现了艺术灵性。西溪问道,所得的是人与物间水乳交融的共生与并存,是“天人合一”感受的油然而生,我想,不知何时才能再有闲暇,再来品饮“西溪”这杯天工开物的茶……

余墨:在西溪的四日,让我为杭州叫好,然而,也为西溪的过度开发感到隐忧。其实,“天人合一”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平衡,关键在分寸的把握。旅游产业的介入现在不可避免,但其所裹挟的“人”的因素,不时会破坏“天”的循环。仍以“茶”为例,我在西溪小茶楼喝到的龙井大多茶汤浅薄、粗老气重,售价却不低,显然有以次充好的嫌疑;再者,看明代茶人许次纾《茶疏》云:“杭两山之水……诸山溪涧澄流,并可斟酌”,但如今的西溪由于舟楫过多,取水澄澈而泡茶已不可能。惜乎!

茶香的父爱作文 第5篇

茶叶,在开水的冲泡下酝酿出茶香,愈渐浓烈,父爱在岁月的荡涤中,愈显醇厚。

——题记

午后,逍遥地坐在椅子上,听那车马喧嚣,看那树上的鸟儿互相嬉戏,泡一壶清茶,看白气从壶嘴袅袅升起,涌起一股淡淡的茶香。

淡淡茶香

父亲爱喝白开水,我不能忘却的便是他双手捧着茶杯呷白开水的样子。那时的他在我心目中就是白开水,别人说沸腾中的`他在翻滚,他给我的爱如白气在蒸腾,如此热烈,而我却回应无味。他对我是很“冷淡”的。记得一次和同学逛公园,向他索要钱时,他只给了我仅够门票的钱,我很气愤,苦苦哀求他也无济于事,还惹他生气了,板着脸呵斥:“小孩子用这么多钱干嘛!你去就去,不去就算了!”我恨他,出门时将门重重一摔。但又因不守时,回家后便是一顿教训,在那个时段,他从未主动为我买东西,而是向我提出要求,严格的要求:不许和同学玩太久,必须每天完成几道题,必须几点起床几时睡,必须晨练和晨读多少分钟……这种机械式的生活让我厌恶,但我别无选择。我只是很少时候才闻得出那淡淡的茶香。

浓浓父爱

时间长了,久了,茶香也变浓了,浓浓的,沁人心脾,使我陶醉。第一次到海南,谁不想玩个够,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我说我想要看大海,他便陪我去,也许是我的知识增长了,他说的我几乎都明白,我只是点头或者说“嗯”,这样,他也就不再多说了。可小时候我崇拜的他总是滔滔不绝呀?在三亚,他大方地花钱陪我在亚龙湾潜远海,就连我都怜惜钱了,舍不得花了,但他还是依然以我为中心。看到了期许已久的三亚军港,我俩高兴得蹦跳,相对而笑。回海口时我要求坐动车,他费尽心机买来票,虽然是站票,但我俩仍都很高兴。回家渡海时,我们在船上吃零食,可他是有选择地吃。他吃前先要问我:“你之前吃的是什么口味?”“哦,那我就吃这个。”他吃的是我吃的那种,我先还以为他模仿我,纳闷之间,原来他是为了给我留下一种不同的,让我品尝到多种,我明白这一切,但我没有说出,掐住自己,不让自己流泪。我闻到了那股浓郁的茶香,幽回婉转,回味无穷。

“我是你的骄傲?……”不知从哪儿传来这极富感染力的歌声,筷子兄弟这一曲《父亲》使我感动。的确,我有何作为呢?父亲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何以回报?我是他的骄傲吗?我的鼻子有些酸,回想父亲为我做的点点滴滴,回想他陪我的日日夜夜,他是多么慈祥啊!岁月匆匆,他如今头上已有了银丝,我拿什么来报答他呢?随着时光流逝,他依然会那样地爱他的儿子,只是方式有些改变,那么他的儿子会怎样呢?我很想永远当他的儿子,我极力留住这一切,茶香又变淡了,我揭开壶盖,努力地想用手捧热它,让它永远散发着味道,但我失败了,怎么嗅,茶香都只是极淡的,而白开水却变了色,白气没了,滚烫的泪珠却流了出来。

竹韵茶香的诗歌 第6篇

走近你,一缕淡淡的茶香

扑面而来

拨开,一片竹林

满眼的绿,醉在你的`“石榴裙下”

远来的风,带着清晰入怀

竹韵,是谁弹起的“琵琶”

好久了,没有听到

是夏日的一团火

点燃你内心的“冰山”

茶香的作文 第7篇

几个月前,舅舅从宜昌寄了一包当地现摘的茶叶给父亲,父亲接到后直夸好茶,而我却觉得这种茶极苦。看着父亲有滋有味的品着茶,甚至将大伯父家一套专业泡茶工具都搬回家里,我实在是既无奈,又无法理解。

大伯父有个茶友,喜欢收集不同种类、不同味道的茶,喜欢将那些茶逐一品尝,当他听大伯父说起我家这一包茶时,嚷着要来尝。

父亲将茶滤了很多次才给他品,他眯着眼睛,小心的端起瓷杯,用茶盖在茶水上轻刮几下,又送到鼻下用力嗅了嗅,最后很轻很轻的啜上一口,那表情像是在享受人间美味,小小一盏茶,他足足喝了十几分钟。

我坐在一旁,被热腾腾的茶味熏得头晕脑胀,随口嘟囔了一句,这么苦的茶怎么喝得下去!

那人看了看我,微微笑了一下,有些局促而后就又自然了,他端起茶杯说:“丫头还小,这茶啊!品的时候要用心而不是味蕾,一口茶的味道就像走过的大半辈子的味道,浓、香、醇,有味。有时甚至有些百感交集啊!”

他是个成功人士,但从他脸上的皱纹来看,他也是个吃过不少苦的人。在缭绕的香雾中,他脸上的沟壑仿佛是被岁月一刀一刀刻上去的,有一刻我为自己刚才说的话而羞愧不已。

临走时,他送给我一盒茶,故作神秘地说很适合我。那茶有些甜有些凉,的确很适合我,但我认为它更适合我人生中这一段酸甜有味又有些单薄微凉的青春。

品茶,品的不仅是茶,品的是那人生的经历。我仍然不喜欢父亲的茶,但我却可以理解他为何如此爱茶。在我看来,人生就像泡在水里的茶,或五味陈杂或单调乏味。当年华逝去,人生走过的路无法回头之后,不如尝试着品品茶,也许能够让一颗历经风霜的心找回一丝暖人的情意。人生愈长,回味愈浓,就愈能让人生变得有滋有味。

杂种茶香月季的扦插繁殖 第8篇

杂种茶香月季的繁殖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2种。有性繁殖多用于培育新品种或生产砧木。无性繁殖有扦插、分株、压条和组培等方法。扦插繁殖不仅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 而且简单易学、繁殖速度快、成活率高。主要包括插条的选择, 基质的选用, 插条的处理和扦插以及扦插后的养护管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

1 扦插时间

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春季在4月下旬至5月底, 此时气候温和, 枝条活力强, 插后1个月即可生根, 成活率高。秋季扦插在8月下旬至10月底进行, 此时扦插受昼夜温差大的影响, 生根相对较慢, 约要40~50天才能生根, 成活率比春插稍低。

2 插穗的选择与处理

从优良品种的中幼龄母树上选择粗壮、饱满、生长势强、无病虫害的1~2年生枝条作插穗。从外地调运枝条作插穗的, 要注意保湿遮荫, 以保持枝条活力。插条长度为5~15cm, 留2个以上的芽, 剪截时枝条下端对芽剪一斜口, 芽与剪口相对, 去除叶片, 伤口会使内源激素含量较高的芽形成愈伤组织, 插条顶部芽上面0.5cm剪一平口, 在生长季扦插时要留下插条顶部复叶靠叶柄处2处小叶, 其余剪除, 叶片太大, 可剪去半片, 以减少水分蒸发, 留小叶可进行光合作用, 为枝条提供养分。另外, 小叶的活力可作为检查插条活力的标记:叶柄自动形成离层脱落, 说明插条正常愈合。把剪好的插穗按50根1捆, 将其下部5cm浸入100mg/kgIBA溶液或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2小时, 可提高扦插成活率。

在生长季扦插时, 最好选择落花后1周的花枝作插条, 因花后的枝条自身营养含量及内源激素都高, 易于生根, 花后时间过长或过短的枝条都不可用作插条, 时间太长的枝条上端芽已萌动, 时间太短的枝条成熟度又不够, 故以花后1周的枝条最理想。在

休眠期扦插时, 选择半木质化的枝条为好, 木质化程度太高的老枝条细胞分裂能力减弱, 不易生根;而未木质化的枝条, 成熟度达不到, 同样不具备生根的物质基础, 在从事大规模杂种茶香月季育苗时, 最好建立专为育苗用的采穗杂种茶香月季圃, 这样可以充分保证插穗的质量, 并且确保品种准确, 不致出现品种混杂的现象, 保证育苗的数量和质量。

3 扦插的基质

目前, 常用的扦插基质有两大类:矿物质类, 包括河沙、蛭石、珍珠岩等;活性炭类, 包括谷物及水果、干果的壳等生物活性物质形成的炭。河沙沙粒本身不持水, 沙粒间孔隙持水, 故使用时需及时喷水, 否则易失水干燥, 经常喷水和不持水的沙粒使插条周围的水处于动态, 插条不易腐烂, 有利于生根。蛭石本身孔隙多, 持水力强, 珍珠岩无持水力, 使用时两者常混合使用, 比例为4:1, 这样的基质有持水力不易干燥且通气性好, 尤其在休眠季扦插中, 不用经常浇水可以保证足够的地温, 促进生根。果壳、谷物壳形成的活性炭作基质除具有上述2种基质的优点外, 还具有自身独特优势:颗粒大, 不像蛭石、珍珠岩易碎, 它可以重复使用, 颗粒本身有许多细孔, 有利于持水, 不像沙石那样易干燥。另外, 黑色的活性炭基质, 使插穗周围温度下面高, 上面低, 促使插穗下部先生根, 避免上端先发芽消耗枝条养分, 对扦插成活率的提高极为有利。

4 扦插

尽可能做到随剪枝、随处理、随扦插。扦插时千万不要伤及皮部, 一般先用小木棒或用手指在插床上插出1个小洞, 再将插穗放入洞内。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1/2~2/3, 株行距为10cm×15cm。插后用手将士压实, 浇透水1次, 使插穗与土壤紧密结合。

5 插后管理

根据扦插的季节和环境不同, 扦插后的管理措施各不相同:主要包括遮荫、浇水、施肥、除草、炼苗等。

5.1 生长期露地扦插

使用生长旺盛的新梢扦插, 优点是生长快, 材料上盆;缺点是气温高, 空气带菌量高, 管理不当易使插条腐烂, 导致扦插失败, 故插床要设在半阴处或插床上加遮阳网, 扦插后保证每天喷水2次, 7~10天后改为每天下午喷水, 15~20天插条即可生根成活。

5.2 生长期大棚扦插

棚内扦插首先应保证通风充分, 棚上加盖遮阳网, 基质选颗粒大、持水力差的沙或加大珍珠岩比例, 加强水分流动, 加强透气性, 防止烂条, 棚内扦插湿度有保证, 可减少喷水次数。扦插周期与露地差异不大。

5.3 休眠期阳畦扦插

此方法是杂种茶香月季扦插繁殖应用最广的方法, 但扦插方法及时间不当, 易造成插穗发芽过早和抽条, 消耗大量养分而不能生根, 出现扦插前期插穗旺长、成活状况良好的假象, 春季扦插这种情况更明显。采用此种方法, 要采取措施, 抑制插条顶芽的萌发, 扦插后, 底水浇透, 防止经常浇水降低地温而抑加盖草帘或蒲席, 保湿保温, 每天上午卷起草帘, 薄膜两头放风, 下午盖上;基质表面干燥时可少量喷水, 不宜大水, 易降低地温而不利于插条生根;到早春气温10℃上时, 插条已基本生根, 要打开草帘, 增加日照, 并加大通气口, 延长通气时间, 并逐步去除覆盖膜, 使新芽生长健壮, 否则移植后成活率会受影响。

5.4 休眠期棚内扦插

冬季阳光较弱, 不用加盖遮阳网, 因棚内相对封闭, 湿度较大, 减少喷水次数, 2~3天喷水1次。加温温室和日光温室可采用此种管理方法, 不急需苗木时, 一般不用此方法, 因此时扦插成活的苗需立即上盆, 占用温室空间, 成本高, 移至室外时, 受春季风大干燥影响, 而返苗期延长;冷棚管理采用畦插, 管理方法同阳畦插, 基质各种材料均可, 管理相对较简单。

逝去的茶香 第9篇

茶香的作文 第10篇

黄老师放下书,抱着一个盒子走上讲台,我想:盒子里有什么?想了半天(也猜不出),张馨元大声叫道:“是茶具!”(我半信半疑。)黄老师拿出一个透明的大玻璃杯,打开茶叶盒盖子,用小勺子舀了一勺茶叶倒进了茶杯,看了看,好像觉得太少,又舀了一(小)勺,这才把白开水倒了进去。茶水(渐渐)变绿了,有几朵花漂在水面,而香味却飘进了我的鼻孔里,飘进了我的心里。

黄老师端起茶杯,放到嘴边,我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只好强忍着咽了下去。我心里抱怨着:黄老师,别让我看了行吗?不然我都想喝了。黄老师吹开了(浮在水面的)花朵,喝了一小口。看着黄老师喝,我又(快)流出口水了,(不得不再次)强忍着咽了下去。

黄老师说这个味道香、颜色美的茶叶叫“碧潭飘雪”,哇,这个名字真美,像诗一般的美!我真想喝,因为它颜色绿里透黄,飘出了一股清香,闻着十分(诱人)。

黄老师取出了盒子里的茶具,小巧玲珑的茶壶,小巧的茶杯,小小的茶碗,真精美啊!他舀了一大勺茶叶倒进大茶壶,然后倒进了烧开的水。黄老师把泡好的茶倒进几个小杯子里,端起了第一杯,我就在他身边,多么希望能喝上这杯茶呀!没想到,他送到了刘子豪手中。刘子豪平时很懂事,可这次连声谢谢都没说,一定是被茶香给迷住了!我看得眼珠子都要掉进他的杯子里了。

第二杯茶也被送出去了,它送到了我后面的男生冯梓淇手上。我转过头,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杯子,啊,真香!突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噢——”我急忙转过头,看见第三杯茶已经送到同桌张馨元手中,唉,我真伤心啊!

最后一杯茶到了黄圣翔手上,他连忙说:“谢谢,谢谢!”终于轮到我了,我接过茶杯,双手捧着,真舍不得一口喝完啊!

茶香的作文 第11篇

仍记得小学时的朋友和那无忧无虑的岁月,生活实在逍遥。白日卧在窗边,一同做深奥难懂的题,累了,下会儿棋消遣,困了,喝杯茶茶醒神;忙时,畅游于书海,闲时,论大事小事。悠闲惬意,尽在不言之间。

下棋也是件苦差事,费尽心思难下赢,此中得意,独他体味。棋中谈乐,乐中谈人。问及他的理想,道是不晓,自称前途似海,来日方长;谈及他的现事,答曰学习,谓之此时品苦,他日得香。

实在累了,便去外头看屏上风光,满是是湖光秋色,闲鹤踏云,轻烟一缕,夕辉橘红。他望着屏风叹息,“这若是我家的后花园该多好?”。此刻,便是品茶的好时光。茶苦,自然,画美,自然。苦掺入美,美容纳苦,山光在,水光在,秋色好,一杯茶,一缕烟,满园香。

他爱喝茶,竟然单因茶苦。

人生之若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时光渐渐消逝,上帝让我们又老了两岁。再次逢见他,却发觉,人仍同昔日,心已入暮年。

同在老师的课堂上,他没了当日的专注与用心,口不停歇,从他口中飞出来的,是长着翅膀的话语,羽毛是风流,鞋子比新的还干净,围巾比自己还长。

正在用心做题,电话响了,老师便走进屋去接电话,他的眼睛贼溜溜地转了转,马上拿出手机,登上QQ输入复杂的密码,划上复杂的手势,输入复杂的`话语,发出复杂的语音,层层复杂的密码包裹着复杂的内心,复杂的内心中已然是层层的风流。

旁边的同学猛的跳了起来,“哎哎,你咋到这地步了。”他一转头,横眉怒视,胳膊一抖,手机一斜,“你瞅啥?”,吓得那孩子“躲”到一旁,满脸坏笑,口中道“LC,LC”一阵大笑,他也不吆停,任凭说去,待到停了,‘君子’一般劝道:“你要与时俱进,别以为自己很高尚。”完了,又说了些泡妞的话题,听闻老师声停,关了手机,塞进口袋,一手拿书,琅琅书声再起……

放了学,他一手搭在那同学肩上,“你要抓住机会,瞅准时机,礼物一上,全部完事……”听闻此言,我的内心满是凄凉,去了,才发觉:山光老,水光老,秋色老,不思量,再回首,不胜悲。

听闻他已不再喝茶,竟然只因茶苦。

青春是一杯苦茶,细细品尝,必然难受。闲置了它,只闻茶香,不知茶味,徒损光阴。品茶,难咽下,含茶,徒徒受罪。难是难点,徒却非也,因为茶中是青春的味道,茶中有糖,糖在杯底,茶香中只是缥缈的梦,似真似幻,本质是空。

我期盼他可以重新爱茶,品茶,品出青春的独有的醇香。

淡淡的茶香作文 第12篇

我不懂得茶道,却喜欢品茶。喜欢它薄雾般的清香。透着古典的气味,散发出淡淡的忧愁。

母亲并不喜欢喝茶,然而有一天,她买回一只茶壶,这茶壶是我暗暗喜欢盼望很久的,母亲是怎么知道的呢?

壶,只是一个普通的茶壶,有趣的,是那个形若小官帽的茶壶盖。我是一个喜欢简单的人,不喜欢追求形式,凡事只求自在,不影响结果,其余无所谓。我喝茶也是如此,我不在乎是否是上等的好茶,也不在意盛茶的容器是否有缺陷,只是在意茶的气味是不是让我舒心。所以与其说我喜欢品茶,倒不如说是喜欢茶的气味。

记得有回深夜苦读,灯影下总是有我,也有这壶。说也奇怪,每次喝过一口,便能使我清醒起来,得到些解题的思路或灵感,总感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催我想上,此外,在我心头,总觉得还有一丝莫名的触动,淡淡的,又那么实在。

就是喜欢茶的味道,淡淡淡的苦涩,淡淡的清香,淡淡的忧愁。苦读时,喜欢;离别时,留恋;落泪时,亲切;寂寞时,陪伴。

刚沏的茶,总是凉的快,母亲不放心我喝凉茶,说“伤胃”,于是,我每次做功课的时候,她总不断地为我续茶,偶尔抬头,总能瞅见茶壶上的丝丝热气,热气后面是母亲关切的双眸,

不知从何时起,我总感觉母亲与茶之间有一层莫名的联系。后来,因为学习的需要,我住校了。在住校之前,我以为茶壶不能夜夜随我了,我一定会怀念,因为,我是个念旧的人。现在,我蓦然回首,我留恋的不是茶壶中的茶,而是母亲用疲惫的双手注入湖中的爱,我想,多年以后,我为前程会离开母亲,那时,茶壶已长出一层珍贵的茶垢,那是我对母亲无限的感恩。

武夷茶香 第13篇

八月的武夷山白日虽酷暑难当, 但是到了晚上, 便凉爽宜人, 我们一行6人入住武夷山景区旁边的桐木关自然保护区里的正岩村, 这里刚好也是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的出产地。桐木关自然保护区是个狭长的沟壑, 两山夹一沟, 沟壑里是潺潺的溪流, 两边群山巍峨, 郁郁葱葱, 生长着无数的珍稀植物。当然, 当地人说还有动物, 比如有蛇, 因此如果上山的话要带上藤条探路, 用以打蛇, 因为藤条是软的, 可以打到蛇, 如果是硬的棍子, 就不太容易打到它。

香药之原生态

经过第一天旅途的颠簸, 我们于傍晚进入正岩村, 村子里只有十几户人家, 全部都是徽派建筑, 因为桐木关刚好在江西和安徽的交界处。灰白相间的徽派建筑掩映在绿色的山间, 各家都有池塘, 房前屋后也都种植着花卉蔬菜, 与村外自然的溪流与野生植物相得益彰。

车子停在村口, 我们徒步进村, 沿途路过一座小土桥, 桥下溪水潺潺, 其中还有很多灰黑色的小鱼, 顺着溪水游下去, 速度很快, 想抓到它们也不容易。走过小桥, 是一段土路, 路两边是各种植物, 里面还穿插种着很多茶树。我一直认为, 种茶就像种麦子, 开出来一块地, 整齐地种上, 一垄一垄的, 谁想到会是这样的景象。几只狗在村口溜达, 有的在睡觉, 仿佛没有任何的警惕性, 我估计是这里太安全、太安静了, 没人骚扰它们, 因此狗狗也在修身养性呢。

放下行李, 我们在房前屋后转了转, 发现了很多从来没见过的植物, 有的可能只是见过药店里制过的样子, 并没有见过新鲜的全株是什么样子。其中最有趣的是“栝楼”, 我们凌晨5、6点钟时看到的是盛开的样子, 一大朵白色的花, 花瓣四周垂着很多丝, 像一个身穿白纱翩翩起舞的少女, 美到惊艳!但是也就过了一个多小时, 太阳一出来, 她就像个害羞的女子, 背身遮脸, 马上就收了起来, 同行的一个植物学家说, 他们平时看到的都是收起来的样子, 因为都是白天看到的。

临近晚饭时, 我们回到屋子里喝茶。没过一会, 王教授手里拿着几株植物进来, 我们围过去一看是细辛、南五味子、沙参根。细辛生于山谷、溪边和山坡林下阴湿处, 根部可以入药, 《名医别录》:“二月、八月采根”。《雷公炮炙论》:“凡使, 拣去双叶, 服之害人”。因它的叶子里含有马铃薯酸, 具有毒性, 因此用的时候要去掉叶片, 只能用根, 药方里也会严格控制用量。细辛具有祛风散寒, 通窍止痛, 温肺化饮的功效,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牙痛、风寒温痹、痰饮咳喘、鼻塞鼻渊、风眼目翳、耳闭咽痛、口疮口臭, 细辛含有挥发油, 是一味非常重要的香药, 在很多和香中会使用到, 甚至很多鼻烟中也会加入, 因为它对鼻炎有一定的疗效。南五味子, 看起来是一颗颗红色漂亮的小果子, 摘一粒下来放在嘴里, 轻轻咬破外皮, 一股酸甜的汁液立刻充满口腔, 舌尖马上受刺激似的收缩了一下;继而再使点劲, 咬破里面的子, 马上就是苦、咸、辛冲将出来, 这个真是五味俱全呀!还有食用土当归, 是五加科的植物, 有很多挥发油, 具有极好的补气功效;沙参是桔梗科的植物, 可以润肺止咳, 它本身具有大量的挥发油, 这也是它具有极强功效的成分之一, 平时可以煮汤, 味道鲜美, 气味清香, 也可以入香。

第二天, 我们整装上山, 边走边观察, 在植物学家的指点下, 我们看到了很多香料, 比如说众多伞形科的植物, 出于对大自然的保护, 我们没有采集, 只是拍了照片, 留作今后教学使用。

在和香中, 古人对于鲜花的使用很慎重, 一般不使用盛开的花, 而只是使用含苞待放的花苞, 一般也不会使用鲜的花苞直接入香, 这样非但香气不足, 还很容易使香品发霉。

香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日用品的角色, 人们有病的时候要吃药, 没病的时候就可以用香, 很多香料在中药中, 如果是被煮汤吃进人体, 很有可能一同进入人体的还会有很多不好的东西, 古称是药三分毒, 但是, 如果用熏香的方式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为加热后挥发出来的只是挥发油, 这些都是无害的、是安全的。

我们所住的村子就位于桐木关自然保护区里, 所谓的正山小种、金骏眉的正产区, 保护区是由十个村落组成, 每个村落又由几十户人家组成, 但是这些人家居住得比较分散, 他们依仗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 在房前屋后、山坡路边都种有很多的茶树。所谓的野生茶树大多在山里, 或者缓坡上, 野生茶树目前也是承包给每个茶农, 有的离村子近些, 比较容易照顾和采摘, 因此是很多茶农最先选择的地段;那些比较偏远的山里, 人工很贵, 一般人不愿意要。

我们居住在正岩村的胡必成家, 他人好, 不愿意与别人争, 因此最后分到的是很偏远的地方。近几年他明显感觉到:虽然人工贵了, 但是由于那些偏远的地方没有人为的破坏, 没有污染, 反而茶叶的质量要更好一些。胡必成的家不像一般的茶农家, 反而很像一个城里的文化人家, 墙上挂着很多收来的木雕, 精美的屏风, 院子里石头的荷花盆, 雕花墙砖, 每样花草都仿佛自然天成, 但一问之下才知是有意设计。四层楼的家, 三层、四层都被设计成客房, 很有城里酒店的感觉。细问起来才知道, 胡必成从小跟着家人种茶、制茶, 到了十几岁时, 觉得不能一直这样生活下去, 他想走出大山, 学习更多的东西。从此开始了他拜师学画的道路:他先师从XX老师学习工笔画;之后, 又五次拜访XX老师, 终于成功拜入其门下, 就此开始了真正的学画之路。目前, 他的画作也有很多藏家收藏, 常年的绘画, 造就了他不同于周围人的审美。从十五年前开始, 他一面继续种茶、制茶、卖茶, 一面坚持画画, 他发誓要画尽他身边的山山水水, 这里的山水养育了他、成就了他, 他也要用他的画笔回馈这山这水。胡必成说, 我就要做最好的茶, 为此甚至不计较成本, 他说, 我不和别人比价格低, 我只和别人比品质高。

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是红茶, 也就是全发酵茶, 有95%发酵, 全发酵的传统工艺是用松木熏出来的那种桂圆香、松烟香。

红茶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最初是内销, 后来也做出口, 出口较多的是英国,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将红茶作为嫁妆之一, 是很贵重的礼品。在英国很流行的下午茶, 就是喝红茶。在中国, 解放后有一二十年红茶是非常不受重视的, 价格很便宜, 几块钱一斤, 是集体的统一申购, 后来改革开放后就分配到户, 那时候的红茶只有一种, 就是传统工艺的正山小种。红茶分特级、一级、二级, 正山小种红茶是有地域特征的标志, 单指桐木关地区, 除此以外的都不能叫正山小种, 只能叫红茶, 比如说武夷红茶、祁门红茶等, 桐木关堪称世界红茶的鼻祖。2005年以后工艺创新, 为的是保存茶叶的原汁原味, 果香、花香、还有枞味, 所谓的枞味就是木质味, 野茶、枞叶的原味。

现在的创新工艺的茶分三个等级, 东面的山上, 阳光比较少, 阴的比较多雨水充沛雾气很足, 这种茶最好, 南面的又不一样, 还有海拔更低的, 海拔越低茶叶越差。如果在森林中的野茶更好, 因为周围植被好, 比较原始, 没经过人为破坏, 就是最好的, 这些茶树一般生长在野外无人看管, 只是每年派人上山将一些杂草除掉, 一般不收起来, 让那些杂草自然成肥料, 再松松土而已, 这样的茶看起来样子不好看, 粗粗的, 没有那么美的条形, 但是, 喝起来却带有一种特有的自然气息, 毫无扭捏造作的之味, 清甜中带有一股远处飘来的淡淡花香, 这种茶每年的量很少, 对于我这样的多年茶客也是第一次喝到, 感觉清新脱俗。

这几年, 很多大城市的人很追捧一种红茶叫做“金骏眉”, 其实以前没有金骏眉这个品种, 只有正山小种。在十年前, 有一位农大的专家 (不确定) 来到桐木关, 喝着这么好的正山小种, 突发奇想, 他说:“是否可以只用上面的芽头和下面的嫩叶制作一款红茶呢?”后来桐木关的几个制茶师傅组成了一个研发小组, 按照专家的指导开始试验。最后成功地研制出来金骏眉 (单芽头) 、银骏眉 (一芽一叶) 、铜骏眉 (两叶) , 金骏眉由于只用芽头, 一斤金骏眉要八万多个芽头, 因此成本极高, 每斤的市场价要到五六千元以上。但是因为品质极高, 口感清香、汤色金黄 (也有说色拉油色) , 因此市场反响极好。慢慢的, 银骏眉、铜骏眉倍受冷落, 后来这两个品种也就不做。茶农们把这些原料做成赤柑, 分大赤柑、小赤柑, 这种茶的味道比金骏眉浓郁, 汤色更加红润,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假冒的金骏眉都是用非桐木关的茶叶底按照金骏眉的加工工艺制作出来的, 我也曾经喝过, 汤色发红, 有涩味, 没有清香味, 也不是色拉油的颜色。

从桐木关出来, 回到了武夷山景区,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 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夷山崖墓群)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武夷山是三教名山, 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 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拥有2527种植物物种, 近5000种野生动物。

坐着竹排沿溪而下, 仿佛进入了桂林山水, 两岸山石高耸, 其中最大的一块岩石, 一个人在上面要走8个小时!溪流时缓时急, 急的时候竹排里会涌进很多水, 撑竹排的艄公很幽默, 一路讲着沿途的风光及传说, 时不时地还用上一些网络流行语, 逗得游客哈哈大笑。上到岸上, 我们循着茶香, 乘车赶到的母树大红袍的出产地。

武夷岩茶“晚甘侯”

走进大红袍景区, 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山沟里, 穿过一片矮树林, 迎面一座岩壁挡住了我们的去路, 这个地方是个风水宝地, 称之为“九龙戏珠”, 后方有个小山包, 环绕它的九座山头都呈东高西低的走向, 像九个龙头围着这个绣球, 所以这个地方当地人称为九龙戏珠。

岩壁的对面有很多低矮的茶树, 一直延伸到山涧里, 这里有着各种武夷名枞。“肉桂”, 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之一, 被当地人称为武夷岩茶中“霸王”, 因为他的茶味里面有比较特殊的味道, 就像桂皮有辛辣刺激之感, 所以名字里也带有一个“桂”字, 肉桂的叶片比较肥厚、细长微卷。“水仙”也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 被称之为岩茶中的“虞姬”, 品质较好的水仙有兰花之幽香、口感顺滑香柔, 和女性特质有点相像, 所以称之为“女人茶”, 水仙的叶片比肉桂更大一些。水仙茶树一般是不进行修剪的, 三十年以上的水仙茶树可称为高枞, 六十年树龄以上的水仙茶方可称之为老枞水仙, 一百年以上树龄的水仙则称之为百年老枞。水仙是武夷岩茶中唯一半乔木型的树种, 年长的水仙能长到一人多高。因此老枞水仙在采摘时有一定的难度, 为避免茶树在采摘时被折伤, 采茶工人需背着人字梯进山。

武夷岩茶采摘的时间是每年的四月底至五月初, 上好的武夷岩茶生长于景区72平方公里范围之内, 这里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 周围是悬崖峭壁, 山谷中溪水清澈见底, 武夷岩茶就生长在其间。有人戏说武夷岩茶是喝着天然山泉水长大的, 因为岩茶的上方都是岩壁, 一下雨, 雨水就会带着岩壁上很多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还包括苔藓等一些有机物都会流到茶园之内被茶树吸收。因此, 这里的茶树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 再加上日照时间一般为三至五个小时, 所以他的生长周期会比较缓慢。上好的正岩茶每年只采摘一季春茶, 进入冬天之前会进行统一的修剪, 修剪下来茶枝与老叶堆放在茶树的根部让它自然腐烂, 作为天然的有机肥, 如果养分不够的话还可以添加一种称之为“枯饼”的有机肥――即春茶采摘制作完之后, 毛茶捡剔下来的黄片和茶梗所做的有机肥。

岩壁上刻着许多摩崖石刻, 其中最醒目的就是两个大字“岩韵”, 岩骨花香、韵味十足, 指的就是武夷岩茶――武夷岩茶味甘泽而气馥郁, 不同岩茶品种有不同的喉韵特征, “岩韵”由此产生。右手边岩壁上刻着宋代大文豪范仲淹所写的《和章岷事斗茶歌》:“年年春自东南来, 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从古栽。”再往右手边的岩中间刻有仿魏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的摩崖石刻“晚甘侯”――武夷岩茶最早被人称颂, 可追溯到南朝时期 (公元479~502年) , 而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之于唐朝元和年间 (公元806~820年) , 孙樵写的《送茶与焦刑部书》 (见《崇安县志》第19卷) 。孙樵在赠送武夷岩茶给达官显贵的一封信札中写道:“晚甘侯十五人, 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 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 月涧云龛之品, 慎勿贱用之!”孙樵在这封信中, 把出产在“建阳丹山碧水之乡”的茶, 用拟人化的笔法, 美称为“晚甘侯”。“晚甘”, 甘香浓馥, 美味无穷之意。“侯”, 乃尊称。“碧水丹山”是南朝作家江淹对武夷山的赞语。当时崇安县尚未建置, 武夷山属于建阳县, 故信中称“建阳丹山碧水”。因此说孙樵所送的茶乃武夷山所产。从此, “晚甘侯”遂成为武夷岩茶最早的茶名。

沿着狭长的沟壑向里面走, 沿途除了溪水潺潺, 还有很多品种的岩茶茶树, 比如白鸡冠、金观音、白瑞香、夜来香、月中桂、素心兰、半天腰、北斗、紫笋、白牡丹、不知春、佛手、水金龟等等, 二十多种, 它们的名字也很有意思, 比如:叶子像佛的手掌心的就称之为“佛手”;发出的嫩芽接近紫红色, 整体铺满茶树的上面, 就是“大红袍”;叶形是微黄色的, 卷曲起来的像鸡冠子一样的就是“白鸡冠”;叶形像龟背一样的就是“水晶龟”;“北斗”产于北斗峰, 是用种植的地理位置来命名的;“半天腰”是因为长在半山腰上面而命名的;“铁罗汉”的叶形比较厚实。

母树“大红袍”

跨过一条小溪、再上几级台阶, 眼见着不远处拥着一群人, 不用说, 一定是到了我们此次的目的地, 母树大红袍的出产地。走近一看, 岩壁上有三个字“大红袍”, 然后往右手边第一个平台有四棵不高的茶树, 再往下的两个台阶依次有两棵, 六棵树三个台阶, 被称之为:三重六株元母树, 已有三百八十多年的历史。关于这几棵大红袍母树的来历, 当地有个传说, 据说是神鸟衔来几枚神奇的种子, 种在这个大山崖壁之上而成。岩壁里的山泉水通过沟壑灌溉到这几棵茶树, 由于在沟壑中它的日照时间比较短, 非常得天独厚。

很多慕名来参观的人看到这些茶树会大失所望, 觉得那么大名头的母树, 就只是这样不起眼的样子, 原因是:武夷山茶树的品种是属于灌木型而不是乔木型, 不像云南的普洱古树茶, 再老再老的茶树就是老根发新枝, 不会像乔木一样长得非常高大。2006年, 岩茶的加工工艺被评为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这几棵母树进行了最后一次采摘, 采摘下来的茶叶做成精品茶之后用锡罐装了二十克放入国家博物馆, 这也是有史以来现代茶叶第一次放入博物馆。2007年之后没有采摘过也没有修剪, 2016年上半年对母树进行了传统的维护, 没有采摘。

独有的居室茶香 第14篇

饮茶,有随性之说,符合心境,求一份真实和简单,所以,一般茶室设计相对简单,轻装修而不重装饰。一处茶几。几个方凳,一套喜欢的茶具足以。茶室的风格有中式、日式、田园和怀旧等风格,设计可以依据主人的性格和偏好自由地选择,但同时也要注意与室内整体装饰风格协调。

中式风格的茶室。适合于布置典雅的空间。以上好的红木或是仿明清的桌椅装饰,配以素雅的书法条幅,意境悠远的国画山水,渲染出古色古香的浓郁氛围。在小摆设的搭配上最好选用宜兴的紫砂茶具或是细腻的青瓷盖碗,使气氛显得温婉和谐,情趣盎然。

日式风格的茶室。适用于和式风格或是现代风格的空间,一般采用简洁大方、线条流畅、色彩淡雅的设计。茶室中多采用实木地板,再配以原木的矮桌和舒适的坐垫直接铺设在地面上。桌上的红木托盘中摆放着全套茶具。日式风格的茶室经常采用格子的图案作为装饰,比如在餐桌上铺上洁净素淡的格子布的桌巾,边上放一盏简简单单、罩子同为格子花纹的白色纸灯。俨然是清新典雅的日式格调。

田园式风格的茶室。完全采用朴实自然的材质,例如用原色的树皮装饰一面墙,用天然的原木作桌子,再放几个木墩子作凳,桌上摆的粗瓷的茶壶和茶碗,墙上挂着几串大蒜辣椒,整个空间显得朴素无华,使人仿佛闻到了田园气息。

休闲式风格的茶室。没有固定的模式,也可以不用刻意的装饰。只要觉得轻松自然就是最好的布置。放几件别致的小饰物,不必拘于材质,用自己喜欢的茶具,在小小的茶室中品茗,得到彻底的放松。

名茶须用名泉之水相配,凡善饮者,均十分讲究茶之用水。徐渭《煎茶七类》中“二品泉”中指出:“山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之。井贵汲多,又贵旋汲,汲多水活,味倍清新;汲久贮冻;味减鲜洌。”所以茶人自古主张名泉煮佳茗,方能相得益彰。

上一篇:对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探讨和认识下一篇:大学生毕业登记表自我鉴定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