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藏猫猫

2024-07-17

中班语言:藏猫猫(精选8篇)

中班语言:藏猫猫 第1篇

小班语言

藏猫猫

江苏省张家港市西张幼儿园 朱海娅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理解儿歌内容。

2、愿意学习儿歌,初步掌握儿歌。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1、图片:云朵,星星,布偶,月亮。音乐:《梦幻曲》

2、泡沫座垫每个幼儿一个,一面粘上云朵。

3、场景布置:“藏猫猫”的三个家。活动过程:

一、玩藏猫猫游戏,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老师藏,幼儿找。

师:“今天,朱老师要和宝宝们玩藏猫猫的游戏,把眼睛闭起来。”(藏两次,都要露出脚。)

师:“你们怎么找到朱老师的啊?”

2、幼儿藏,老师找。

(教师把眼睛闭起来慢慢数到5,就去找宝宝们。)

师:“咦,宝宝们都不见啦,都藏在哪儿呢!我来找找。”

二、引导幼儿感知理解儿歌。

1、出示月亮、云朵、星星。

师:“小耳朵听,这后面有说话声,谁藏在里面呀?”

(播放梦幻曲)在宝宝的好奇中掀开布帘,露出月亮、云朵、星星。

2、教师边演示边朗诵儿歌《藏猫猫》。

师:“小月亮也想来玩藏猫猫游戏,宝宝们眼睛赶紧闭起来。”

(把小月亮藏在云朵后,露出两只脚。)

师:“小月亮藏在哪里了,你是怎么发现的?”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月亮是怎么玩藏猫猫游戏的。”

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朗诵儿歌《藏猫猫》。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谁在天上飘呀飘?

小月亮藏在哪里? 文档仅供参考

小月亮的脚藏起来了吗?

谁眨眼笑?做做、学学眨眼笑的动作。

4、集体学习儿歌《藏猫猫》。

师:“看着图片宝宝一起和老师来说说儿歌《藏猫猫》。”

师:“这次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说说儿歌《藏猫猫》。

三、《藏猫猫》游戏表演。

1、根据儿歌内容进行集体游戏表演。

师:“小月亮飘呀飘怎么做,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云朵在哪里呢”朱老师找到了(翻起泡沫座垫,露出云朵),宝宝们找到了吗?”

教师带领宝宝一起表演下面的儿歌内容:藏着头(泡沫座垫把脸遮住),露着脚(一起小踩步),逗的星星眨眼笑。

2、大家都玩累了。休息、吻别、再见。

师:“小月亮、云朵、星星玩藏猫猫游戏玩累了,它们现在要休息了,我们也休息一会。”

教师手拿布偶小月亮,亲一亲每个宝宝,并说再见。

师:我们拿起泡沫座垫和小月亮、云朵、星星也轻轻说声再见。”

评析:这是小班渗透式领域中的一堂语言活动。藏猫猫游戏是宝宝们非常喜欢玩的游戏。老师能以这个为切入口,通过老师和宝宝们一起玩藏猫猫游戏,从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并感受露着脚这个活动特点,为下面宝宝们更好的理解儿歌做了铺垫。

刚入园的宝宝对老师的亲亲、抱抱特别喜欢,老师在活动中能用教具小月亮来亲亲宝宝或者用老师的大拇指亲亲宝宝的大拇指来做为老师对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表扬、鼓励方式。这个表扬方式很好,既温馨又符合小班宝宝的年龄特征。

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能为宝宝们营造很好地藏猫猫氛围,处处都能让宝宝们感受到“藏”这个意境。在和宝宝们的玩玩、说说、演演中轻松愉快地完成活动的目标要求。附儿歌: 藏猫猫

小月亮,飘呀飘,找块云朵藏猫猫。藏着头,露着脚,逗得星星眨眼笑。

小班语言

逗蚂蚁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理解儿歌内容。

2、指导幼儿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作品中间段的内容,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儿歌的中间部分。

3、激发幼儿参与情境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依据诗歌内容,编排一个情境表演。

2、表演用的道具:

(1)画有蚂蚁的小图片若干,并用绳子系上。

(2)用黄色绉纸剪成碎片作黄米饭,用绿色绉纸剪出长条作青菜。

(3)一双筷子,一只用油泥做成的碗。

3、幼儿操作材料“逗蚂蚁”。

活动过程

1、借助幼儿操作材料,先让幼儿猜猜“老师要请谁到班上来做客”。再请三四个幼儿扮作小蚂蚁,老师做招呼的人。

2、请幼儿根据儿歌内容,进行表演。

3、请幼儿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

(1)师:你们看见谁来了?我是怎么招呼它们的?

(2)小蚂蚁来了以后,对我说了些什么?

(3)我给它们准备的食物太多了,小蚂蚁吃不完怎么办?

4、让幼儿再次观看情境表演,然后学说其中的对话部分。

5、引导幼儿扩展想象,仿编对话部分的内容。

(1)师:如果你请小蚂蚁吃饭请它吃什么饭?

(2)什么菜?

(3)用什么筷?

(4)用什么碗?

6、请每位幼儿从椅子下面,拿出预先放好的蚂蚁图片,戴在脖子上,表演儿歌,念到最后两句“吃不了,往回搬,哼哟哼哟搬得欢”时,小朋友做出搬米或搬菜,或搬运其他食物的动作,要求幼儿的动作夸张一些。

最后以一句“我们把食物都搬回家吧!”结束表演。

中班语言:藏猫猫 第2篇

执教者:陈 娟

活动目标:

1、学习、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尝试“一问一答”的形式。

2、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大胆创编,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白云、小草、荷叶及各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1、难点前置,初步尝试一问一答。

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藏猫猫”的游戏,谁知道什么是“藏猫猫”呀?(让幼儿说一说对藏猫猫的理解)

师幼问答的形式展开游戏。

2、引导幼儿观察,初步学习、理解儿歌,进一步学习一问一答。

(1)小动物们也想和我们玩了 “藏猫猫”的游戏。瞧,它们就藏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看看都有些什么呀?(白云、小草、荷叶)小眼睛快闭起来,小动物们要开始藏了。

(2)“藏猫猫,藏猫猫,白云后面藏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一说小鸟的特征。

(3)“藏猫猫,藏猫猫,小草后面藏什么?” “是小兔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一说小兔的特征。

“谁愿意上来问问小朋友小草后面到底藏的是什么呢?”

(4)“小河里有一片大大的荷叶,荷叶下面肯定也藏着一个小动物,我好想也来猜一猜,“你们谁愿意来问问我,荷叶下面藏的会是什么呢?”(幼儿问教师答。)“你们说我猜的对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一说小鱼的特征。

(5)“这个美丽的地方原来藏了这么多小动物,而且还藏着一个好听的儿歌呢,儿歌的名字就叫《藏猫猫》。老师问,你们答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应用不同形式开展问答,引导男孩子问,女孩子答等。

3、迁移已有经验,进行初步的想象创编。

(1)“白云后面除了藏小鸟,还会藏些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引导幼儿创编儿歌。“小草后面还可以藏什么?”

“想一想,荷叶下面还能藏谁?”

(2)创编完整的儿歌

个别幼儿摆放不同空间的图片集体创编。

幼儿个体根据图片的空间位置完成创编活动。

4、结束活动。

真不错,藏猫猫这个问答游戏真好玩,待会我们也来玩一玩这个藏猫猫游戏好吗?附:儿歌《藏猫猫》

藏猫猫,藏猫猫,藏猫猫,藏猫猫,藏猫猫,藏猫猫,白云后面藏什么?小草后面藏什么?荷叶下面藏什么?

白云后面藏小鸟。小草后面藏小兔。荷叶下面藏小鱼。

戴溪幼儿园

中班语言:藏猫猫 第3篇

语言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内容,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如何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训练, 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学者对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

学者刘志军、陈会昌采用实验法和调查法得出结论:家庭的收入、儿童的气质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间的相互作用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发展有一定的影响[1];学者贺利中认为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有五个:文化、语言环境、家庭环境、儿童语用发展和语言登记[2];学者单万云通过对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及其所处的家庭环境的调查得出:家长的文化水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教养态度、家庭物质环境的利用情况等因素对幼儿语言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3];Magnuson和Katherine等学者对美国1364对母亲和24~36个月大的孩子的追踪研究发现, 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幼儿的语言发展有很强的相关性, 随着母亲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 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理解技能也会相应增强。[4]以上是部分学者的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儿童语言发展除先天因素, 如儿童的气质之外, 还受制于各种后天环境 (如父母受教育水平等) 的影响。

这些研究中也有不足之处, 研究者们所研究的家庭收入、家长的文化水平、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等都是影响幼儿语言发展最表层的因素。而幼儿的语言是通过个体与父母特征, 比如教养态度之间发生互动才受到影响, 家庭结构、家庭收入、家长的文化水平、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等只是影响父母特征的外部因素, 并没有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语言发展。因此, 研究缺乏与幼儿语言发展密切相关的直接影响因素。

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进一步验证家庭方面的因素与幼儿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幼儿及其家庭的调查研究, 深入了解家庭中的语言刺激是否影响幼儿的语言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 被试:

某幼儿园中班30名幼儿,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 最终获取有效的幼儿录音数为22份, 相对应的家长问卷也为22份, 因此, 问卷有效收率为73%。

(二) 具体方法

1. 研究工具

图片:内容大概为小男孩拿着盒子进门, 一年轻妇女在屋内摆弄餐具。幼儿看此图自编一个故事, 研究者按照故事中的词汇与句子进行计分, 得出幼儿语言发展的成绩, 再以此与家庭语言刺激调查作相关研究。

评分标准:对幼儿所讲故事按词汇与句子两大部分进行计分, 其中, 词汇部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代词、连词、方位词、副词, 故事中幼儿说到任何一个词类就加一分, 没有或错误的不得分也不减分;句子部分包括句型和句子的完整性, 故事中出现几种句型就相应加上几分, 句子符合主—谓—宾结构的也加分, 缺任何一个成分不得分也不减分。最后把词汇和句子的总分相加, 即为幼儿语言发展的总成绩。

调查问卷:此问卷总共27题, 内容有关家庭中的语言刺激, 大致分为五大部分:基本情况、父母关注程度、读物与阅读、日常生活交流和接触的语言媒介。

2. 研究程序

研究者手持一副适合中班幼儿讲述的图片与每一位幼儿单独相处, 用统一指导语让幼儿编一个故事, 并用录音设备进行录音。每位幼儿所用的时间不定。全部完成之后, 研究者将录音转写成文字, 然后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把调查问卷发放给家长, 并于指定日期回收。然后将调查问卷进行量化, 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家长问卷和幼儿录音的量化与分析, 本研究从有关家庭语言刺激的五个方面, 包括基本情况、父母关注程度、读物与阅读、日常生活交流和接触的语言媒介来探讨与幼儿语言发展的关系, 并得出以下结果:

(一) 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主要涉及日常生活中照顾幼儿的对象和使用的语言类型。表1结果显示:日常生活中, 由父母照顾的幼儿其语言平均成绩高于由老人及其他人照顾的幼儿的平均成绩, 因此, 照顾者对幼儿语言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 父母关注程度

在这方面我们就父母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关注程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显示, 父母的关注程度和幼儿语言发展总成绩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7, p<0.01, 说明父母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关注程度与幼儿的语言总成绩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中等相关, 即随着父母的关注程度越高, 幼儿的语言成绩就越高, 其语言发展就越好。其中, 根据表2中对家长所关心的有关幼儿语言发展内容的分析表明, 家长关注幼儿表达的条理性的人数最多, 其次为发音、词的运用、表达的连贯性, 然后是表达的完整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句型的运用。按关注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 家长们最关心的三个方面是幼儿的发音、词的运用和句型的运用。关于发音, 本研究在对幼儿录音进行转写时发现除了个别幼儿有明显的错误, 如把“项链”说成“枪链”之外, 绝大多数幼儿发音都比较准确。由此看出,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父母的关注密不可分。

(三) 读物与阅读

阅读是家庭中最常见的语言教育活动。本研究对这方面作了多角度的调查分析。

通过问卷中家长每月购买儿童读物的数量、家长对待阅读的积极性、是否有目的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和讲述以及为幼儿讲故事的频率四个方面的调查, 考察它们与幼儿的语言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父母购买读物的数量和幼儿语言总成绩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1, p=0.16, 而且家长为幼儿讲故事的频率和语言总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21, p=0.33, 因此, 这两个方面与幼儿语言成绩之间的关联程度并不大。分析原因, 我们发现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均给幼儿买大量的读物、讲故事的频率也很高。同时, 调查问卷反映了绝大部分家长都会积极主动地和孩子一起阅读, 也会有目的地引导孩子观察图片和讲述, 这说明家长普遍关注幼儿的阅读。

但在阅读形式上 (见表3) , 以“成人讲述, 幼儿倾听, 最后向幼儿提问”的阅读形式进行阅读的幼儿, 其平均成绩最高, 而以“幼儿自己阅读”的阅读形式进行阅读的幼儿其成绩最低。因此, 阅读形式与幼儿语言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成人讲述, 幼儿倾听, 最后向幼儿提问”的阅读形式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

此外, 如表4所示, 阅读图画书时, 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影响着幼儿的语言发展。父母按照图书中原有的文字给孩子阅读的这种方式, 孩子的平均成绩高于另一类孩子, 即他们的父母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用自己的话进行阅读。分析原因, 我认为:图画书是由专业人士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专门写的书, 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 都是最适合特定年龄阶段的幼儿。因此, 为幼儿读图画书上的文字, 幼儿易于接受而且语言发展也会受到影响。而用成人自己的话为孩子阅读, 则难免有大量的成人化言语和不规范的语句, 这些都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其语言发展很不利。

在有关父母与幼儿讲完故事后的互动情况以及互动中父母对待幼儿表达错误的行为态度对幼儿语言发展影响的分析中, 讲完故事后的互动情况与幼儿语言发展总成绩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4, p<0.05, 表示在0.05的水平上, 它们的相关系数有意义, 即讲完故事后, 父母与幼儿的互动越多, 幼儿的语言成绩就越高, 也就是语言发展得越好。表5显示, 互动中父母对待幼儿的表达错误越是精确纠正, 幼儿的语言平均成绩越是高, 即语言发展得越好。

(四) 日常生活交流

在日常生活这一方面, 本研究主要对家长与幼儿交流的时间、交流的积极性、交流时家长所使用的语言、家长是否关注交流中幼儿的口语以及交流过程中对待幼儿表达错误的行为态度做了调查分析。同“读物与阅读”研究结果相似, 家长与幼儿交往的时间、积极性、是否关注幼儿口语都与幼儿语言成绩无显著相关。几乎所有家长均注意到了与幼儿交流的重要性, 因而交流时间长、交流十分积极且都十分关注幼儿口语。此外, 交流所使用的语言这一方面, 调查问卷显示绝大多数家长的选项均是成人语言和儿童语言兼用。

但在日常交流中父母对待幼儿表达错误的不同行为态度与幼儿语言发展的平均成绩有关 (见表6) , 父母对幼儿的错误越是精确纠正, 幼儿的平均成绩就越高。因此, 幼儿的语言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正确指导。

(五) 接触的语言媒介

除父母为幼儿阅读和日常交流之外, 幼儿接触的语言媒介也与其语言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对幼儿接触的家庭语言媒介做了调查与统计 (见表7) , 发现幼儿主要接触的媒介是电视;接触少的媒介是光盘;不接触的媒介是录音磁带、广播等。本研究还对每个幼儿接触的媒介个数与幼儿的语言成绩做了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它们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7, p<0.01, 表示在0.01的水平上, 其相关系数有意义, 即两者相关, 也就是幼儿接触的媒介个数越多, 其语言发展就越好。

四、讨论及建议

本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国内外关于家庭方面的因素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的研究结论, 而且研究中的影响因素都是直接作用于幼儿的。同时我们也发现, 一些表面上的环境支持, 如家长为幼儿购买图书数量、讲故事的频率等均对幼儿语言发展无很大关联, 而具体的行为方法, 如阅读方式、互动情况和指导等都对其语言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因此, 发展幼儿的语言应重在行动、重在方法。

(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 相比由老人及其他人照顾的幼儿, 由父母照顾的其语言发展得更好

这可能与照顾者的受教育水平有关。如今, 父母的文化素质普遍高于老人, 他们有更多与外界交流的机会, 从他人或书本获得育儿的科学知识也有很大的可能性。他们知道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亲子关系。随着父母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他们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性格形成、语言能力的发展等多方面具有重大且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 本研究发现, 讲故事时“成人讲述, 幼儿倾听, 最后向幼儿提问”的阅读形式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

可见讲故事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交流, 而非讲述。因而讲完故事后, 家长应积极向幼儿提问, 有不少学者还提出, 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可促进幼儿词汇的发育, 因此讲完故事后, 不仅要向幼儿提问, 且大力提倡双向提问, 即家长提问, 孩子回答;孩子提问, 家长回答, 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思维, 而且能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 家长可以从中更了解孩子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教育就更有针对性。

(三) 本研究结果表明, 父母对幼儿的表达错误越是精确纠正, 幼儿的语言发展得就越好

可见幼儿的语言发展离不开父母的积极纠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家长普遍重视日常生活中与幼儿的交流, 但问卷中有不少家长认为只要孩子知道哪里不对就行了, 没有必要精确到字、词、句等, 家长们没有掌握引导幼儿语言发展的正确方法, 错过了教育的机会。在交流中幼儿难免会有发音不准、用错词语或表达不流畅的现象, 这时家长首先应耐心、认真地倾听, 而后, 在肯定幼儿表达的基础上, 一一指出幼儿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让幼儿复述, 这样更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四) 本研究还发现, 幼儿接触的媒介个数越多, 其语言发展就越好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随着幼儿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 接触最多的是一些有声、有画面的设备, 这导致大量有声、无画面的语言媒介逐渐减少。大量的研究已表明, 幼儿期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听在先, 说在后, 对幼儿语言训练必须遵循这条规律。这就需要家庭中多为孩子创设听语言的情境与条件, 最好是根据年龄特点多为孩子精选一些优质的语言录音带, 让孩子反复地听, 使其语言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虽然电视是有声、有画面的媒介, 语言也很丰富, 但是没有交流的、被动灌输的语言模式, 不利于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对于本研究, 有研究者认为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 虽然选择了一个班的幼儿作为被试控制了教师这个影响因素, 但不得不承认除家庭和幼儿园之外, 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 如兴趣班, 据了解本班幼儿的兴趣班类型很丰富, 有故事类、朗诵类、阅读类等, 这些都是本研究无法控制的。其次, 被试数量太少, 因而结果可能不够准确。还有, 对于幼儿的语言成绩评定缺乏更全面的标准, 因此本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摘要:本研究以22名中班幼儿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 通过对幼儿看图自编的故事和家长调查问卷的分析, 对家庭语言刺激和幼儿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 日常生活中的照顾者、父母关注程度、阅读读物的形式和方式、讲完故事后的互动情况、父母对待幼儿表达错误的行为态度以及家庭语言媒介的接触均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存在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语言刺激,幼儿,语言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志云, 陈会昌.7 岁儿童语言表达的影响因素分 析 [J].心理科学, 2005.28 (5) .

[2] 贺利中.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分析及教育建 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3.

[3] 单万云.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家庭因素 [J].时代 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9.

解密藏猫猫 第4篇

藏猫猫几乎是每个孩子的最爱,也伴随着他们度过了整个童年时光,从探索未知中发现乐趣,这使他们对这个游戏始终乐此不疲。其实从小宝宝诞生之初,他们就对藏猫猫十分着迷。

出生之后的头3个月:看不见,就等于不存在

在小宝宝诞生的头3个月里,当我们的脸被手遮住时,他会觉得看不到了,那就是消失了。于是,当我们把手放开,再次露出笑脸时,他们会觉得十分意外,同时,又分外“惊喜”!

这样的例子在小宝宝的头几个月里屡见不鲜。比如,我们把小家伙心爱的一样玩具藏在盒子里,结果小家伙看不到玩具,就认为这个玩具“消失”了,不去寻找,而把兴趣转移到其他地方。因为在这个时期,小宝宝似乎并没有对视线外的东西表现出记忆。

3个月后:尽管看不见,但我知道笑脸仍藏在手后

小家伙3 个月大后,依然会被这种藏猫猫的游戏逗得乐不可支,但此时他们的笑,含义却大不一样了!这些聪明的宝宝可知道了:“尽管我看不见,但我知道笑脸仍然藏在手后面。”于是,当他们看到露出的笑脸时,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满足的神情,因为自己事先的猜想得到证实,小家伙正得意呢!更了不起的是,到了5 个月大的时候,小家伙可以把那些被藏起来的东西记住长达5 分钟的时间!

当然,此时把小宝宝的玩具藏在盒子里后,有可能他也并不去寻找,似乎还是一副“看不见就等于不存在”的样子。但我们可别因此就低估了小家伙关于物体存在的知识和认识能力。宝宝没有表现出搜索行为,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运动技能还没跟上,而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直到8 个月后,小宝宝才能主动去移开那些遮挡物,用他们的行动来证实自己的那些“天才想法”。

TIPS

为什么要关注婴儿对物体存在的认识呢?

这当然决不仅是为了解释玩藏猫猫这样的把戏,也不单是儿童心理学家们枯燥的学术争论。对宝宝这类表现的研究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如果这个暂时看不见的物体,是宝宝的妈妈呢?

当妈妈走出房间不在宝宝的视线内时,小家伙还知道妈妈仍然在其他地方存在吗?如果他觉得“看不见的就不存在了”,那妈妈的每次离开都必定是一件让他十分不安的事;而如果他能够清楚知道“虽然看不见妈妈,但她肯定还在其他地方,她还会回来”,那他就更可能乖乖地待在原地,耐心等待妈妈回来(当然离开的时间不能太长)。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小家伙对妈妈的“安全依恋”开始萌芽了,这对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形成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呀!

简单的练习

为了帮助小家伙形成对母亲的安全依恋,我们可以从一些简单的练习做起,通过这些练习来促进宝宝在出生头几个月里对物体存在的认识。

•有意地把小家伙的一样小玩具藏在一张纸后面,再把纸和玩具都转过来,让他清楚地看到小玩具在纸后“消失”的秘密究竟是怎样的。

•把玩具放在一个盒子里,先让他从侧面看盒子(玩具装进去了看不见),再从开口处看盒子(玩具仍然在盒子里存在)。

•用一块半透明板来遮挡玩具,这样也可以帮助他认识到“被遮住了看不见并不就是完全消失”。

随着月龄的增长,大约到7 个月的时候,还可以把练习难度逐步升级。就拿把玩具装进盒子的例子而言,在确定小宝宝知道“玩具虽然看不见,但仍在盒子里存在”之后,我们还可以当着他的面,故意把宽的玩具往窄的盒子里放,或者把高的玩具往矮的盒子里放。

这样的做法看似奇怪,但却很有必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成人一般不会故意把宽物体往窄盒子里放,所以我们呈现给婴儿的似乎都是正常的、理所当然的现象。但是,不管你在宝宝面前把窄物体放进宽盒子里多少次,也只能使他了解到“东西总能被放进盒子里被遮住”,而不会使他明白“只有在某些时候,玩具才能被放进盒子完全遮住”。只有当他自己看到那些和他原来的预料不一致的现象,才可以促使小家伙积极思考“什么时候玩具能被完全藏起来”。

这种通过呈现“反例”来促使宝宝思考的方法,对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十分重要,也十分有效!

为了帮助他发现这些规则,在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意用不同颜色的物体来做示范,比如,要藏的玩具和盒子的颜色反差比较明显,这样会有利于小宝宝清楚地区分各个物体的轮廓,使得比较各物体的高低宽窄也更加容易,而且丰富的色彩也更能引起宝宝的注意,激发他们仔细观察和思考的兴趣。

中班语言:藏猫猫 第5篇

【活动目标】

1、感知儿歌欢快的节奏,了解儿歌的内容。

2、运用游戏“藏猫猫”,颠倒儿歌中三种事物的关系学习仿编儿歌。

3、感受“藏猫猫”儿歌的趣味性,能专心地参与活动。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重难点】

感知儿歌欢快的节奏,运用游戏“藏猫猫”了解儿歌的内容并学习专心地朗诵。

在游戏活动中了解颠倒儿歌中三种事物的关系并尝试儿歌的仿编。

【活动准备】

1、泡沫地垫一个。

2、制作教具月亮、云朵、星星,并事先用布遮好。

【活动过程】

一、玩藏猫猫游戏,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老师来跟你们玩一个藏猫猫的游戏吧,把眼睛闭起来,我开始藏了(教师拿泡沫垫遮住头)

师:藏好了,能发现我吗?你怎么发现我的?(看见你的脚了)我的头藏起来了,脚还露在外面。(请一个配班老师来)

二、引导幼儿感知理解儿歌。

1、出示月亮、云朵、星星。

师:小耳朵听,这里有说话声,谁藏在里面呀?(教师慢慢地掀起遮布,露出月亮、云朵、星星)

2、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朗诵儿歌《藏猫猫》。

师:小月亮也想来玩藏猫猫的游戏,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月亮是怎么玩藏猫猫游戏的。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师:谁在天上飘呀飘?(小月亮)“小月亮飘呀飘”

师:小月亮藏在哪里?(云朵里)“找块云朵藏猫猫”

师:小月亮藏好了吗?(没有)怎么没藏好?“藏着头,露着脚”

师:星星见了怎么样?星星为什么会笑?“逗得星星眨眼笑”(学学眨眼笑的动作)

(教师边做动作边带领幼儿说一说儿歌的每一句)

4、朗读儿歌《藏猫猫》。

师:小月亮玩藏猫猫的游戏可真有趣,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首儿歌《藏猫猫》吧。(看情况,可以再念一遍)月亮、云朵、星星夸奖小朋友们念得真好听。

师:真棒!接下来我要切西瓜了,我把西瓜切成两半,先请这一半的小朋友来念一念这首儿歌,另外一半的小朋友听听看他们念得好不好。他们念得怎么样?掌声鼓励一下(交换请另外一半的小朋友再来念一念)

三、引导幼儿颠倒儿歌中月亮、云和星星的关系仿编儿歌。

1、师:这个游戏太好玩了,三个好朋友还想继续玩这个藏猫猫的游戏,这会儿是谁来藏了呢?赶紧把眼睛闭起来。(教师把云朵藏在月亮后面)

2、引导幼儿继续按原儿歌的结构进行朗诵。

师:谁藏起来了?(小云朵)谁在天上飘呀飘?找谁藏猫猫了?(月亮)你们能不能把小云朵藏猫猫的游戏也编到儿歌里去呀?试试看(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进行仿编“小云朵飘呀飘,找个月亮藏猫猫,藏着头,露着脚,逗得星星眨眼笑”)

师:眼睛闭起来,他们又要开始藏猫猫喽(教师把星星藏在月亮后面)谁藏起来了?(星星)我们一起把小星星藏猫猫的游戏也编到儿歌里去吧。(“小星星飘呀飘,找个月亮藏猫猫,藏着头,露着脚,逗得云朵眨眼笑”)

3、播放音乐《梦幻曲》,师幼共同进入安静的状态。

师:月亮、云朵、星星玩累了,他们想休息了,那我们小朋友也休息一会儿吧,等他们醒过来再一起来玩藏猫猫的游好吗?

【活动延伸】

继续颠倒顺序与幼儿进行仿编,也可将月亮、云朵、星星换成两位幼儿与教师来仿编到儿歌里去。

附儿歌:藏猫猫

小月亮飘呀飘,找块云朵藏猫猫,藏着头、露着脚,逗得星星眨眼笑。

教学反思:

藏猫猫游戏是宝宝们非常喜欢玩的游戏,在这个教学活动中,为了引起幼儿运用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动开始我先和幼儿玩藏猫猫的游戏,接着我出示图片:月亮、白云、星星,说:“看,它们是谁啊”,小朋友们看到生动的图片都兴奋地说出了图片的名称,我接着说:“它们看到我们做游戏可羡慕了,也想来玩藏猫猫的游戏呢。”小朋友们拍手小手开心地说:“好,好!”于是我根据儿歌内容把月亮藏在白云后面,星星在一旁笑,这样幼儿在生动有趣的画面中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幼儿通过学习和理解儿歌来完整朗诵儿歌,并且启发幼儿运用生活已有经验迁移拓展儿歌内容,其中初步尝试运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让幼儿理解儿歌,这样幼儿充分地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从而培养了他们参与语言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中班语言:藏猫猫 第6篇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理解儿歌内容。

2、愿意学习儿歌,初步掌握儿歌。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5、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活动准备】

1、图片:云朵,星星,布偶,月亮。音乐《梦幻曲》。

2、泡沫座垫每个幼儿一个,一面粘上云朵。

3、场景布置:“藏猫猫”的三个家。

【活动过程】

一、玩藏猫猫游戏,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老师藏,幼儿找。

师:“今天,老师要和宝宝们玩藏猫猫的游戏,把眼睛闭起来。”(藏两次,都要露出脚)

师:“你们怎么找到老师的啊?”

2、幼儿藏,老师找。

(教师把眼睛闭起来慢慢数到5,就去找宝宝们。)

师:“咦,宝宝们都不见啦,都藏在哪儿呢!我来找找。”

二、引导幼儿感知理解儿歌。

1、出示月亮、云朵、星星。

师:“小耳朵听,这后面有说话声,谁藏在里面呀?”

(播放梦幻曲)在宝宝的好奇中掀开布帘,露出月亮、云朵、星星。

2、教师边演示边朗诵儿歌《藏猫猫》。

师:“小月亮也想来玩藏猫猫游戏,宝宝们眼睛赶紧闭起来。”

(把小月亮藏在云朵后,露出两只脚。)

师:“小月亮藏在哪里了,你是怎么发现的?”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月亮是怎么玩藏猫猫游戏的。”

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朗诵儿歌《藏猫猫》。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谁在天上飘呀飘?

小月亮藏在哪里?

小月亮的脚藏起来了吗?

谁眨眼笑?做做、学学眨眼笑的动作。

4、集体学习儿歌《藏猫猫》。

师:看着图片宝宝一起和老师来说说儿歌《藏猫猫》

师:这次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说说儿歌《藏猫猫》

三、《藏猫猫》游戏表演。

1、根据儿歌内容进行集体游戏表演。

师:“小月亮飘呀飘怎么做,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云朵在哪里呢”朱老师找到了(翻起泡沫座垫,露出云朵),宝宝们找到了吗?”

教师带领宝宝一起表演下面的儿歌内容:藏着头(泡沫座垫把脸遮住),露着脚(一起小踩步),逗的星星眨眼笑。

2、大家都玩累了。休息、吻别、再见。

师:“小月亮、云朵、星星玩藏猫猫游戏玩累了,它们现在要休息了,我们也休息一会。”

教师手拿布偶小月亮,亲一亲每个宝宝,并说再见。

师:我们拿起泡沫座垫和小月亮、云朵、星星也轻轻说声再见。”

评析:

这是小班渗透式领域中的一堂语言活动。藏猫猫游戏是宝宝们非常喜欢玩的游戏。老师能以这个为切入口,通过老师和宝宝们一起玩藏猫猫游戏,从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并感受露着脚这个活动特点,为下面宝宝们更好的理解儿歌做了铺垫。

刚入园的宝宝对老师的亲亲、抱抱特别喜欢,老师在活动中能用教具小月亮来亲亲宝宝或者用老师的大拇指亲亲宝宝的大拇指来做为老师对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表扬、鼓励方式。这个表扬方式很好,既温馨又符合小班宝宝的年龄特征。

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能为宝宝们营造很好地藏猫猫氛围,处处都能让宝宝们感受到“藏”这个意境。在和宝宝们的玩玩、说说、演演中轻松愉快地完成活动的目标要求。

附儿歌《藏猫猫》

小月亮,飘呀飘,找块云朵藏猫猫。

藏着头,露着脚,逗得星星眨眼笑。

教学反思:

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藏猫猫》参考教案 第7篇

单元教学总目标:

1.通过学唱一组游戏歌曲,进一步培养小朋友对音乐的兴趣。2.通过创编歌词和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小朋友的创新精神。3.通过为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具体要求:

1.学会歌曲《藏猫猫》《数蛤蟆》《蝴蝶花》 2.为歌曲《数蛤蟆》续编歌词。3.感受歌曲《蝴蝶花》的情绪。4.随《玩具进行曲》的音乐走步。

5.感受《玩具进行曲》的雄壮和《糖果仙子舞曲》的优美,为童话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藏猫猫》《数蛤蟆》《蝴蝶花》。难点:

1. 听辨《数蛤蟆》中旋律和节奏相同的乐句。2. 听辨《蝴蝶花》中活泼与舒展的乐句。3. 为童话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卡片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藏猫猫》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藏猫猫》。2.背唱歌曲。

教具准备:卡片、录音机、磁带

一、组织教学

/ 8

小朋友听着音乐有序的进入专用音乐教室,小朋友走到板凳边坐好,跟着老师有节奏的拍手。

二、唱师生问好歌

三、律动

师:接着请小朋友跟着老师动起来。(播放VCD《采一束鲜花》)

四、复习歌曲《幸福拍手歌》

1.播放伴奏,让小朋友分段表演唱,动作为摸摸耳、抬抬腿、扭扭腰、拍拍手、跺跺脚、拍拍肩。

2.部分孩子歌表演展示:

五、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请几位学生做一个藏猫猫的游戏。2.教师范唱,请学生评价。3.教师分乐句教唱歌曲。(1)生听录音磁带(2)按节奏朗读歌词

4.启发小朋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1)第1-4小节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2)第5-8小节用连贯的声音演唱。(3)唱好第12小节的八分休止符。

(4)第14小节的道白不仅要唱准节拍,还应带有惊喜的语气。(5)结束句要唱准一拍,不要拖。5.启发学生创编动作并演唱歌曲。

六、拓展教学:

1.创编歌词:请你将猫和狗的叫声换成你喜欢的小动物大声领唱。2.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复习歌曲,画一个你喜欢的动物的头像。

七、课堂小结

八、宣布下课

唱师生再见歌(小朋友们边唱边挥挥手)

/ 8

音乐小班长带领小朋友们跟着音乐的步伐,有序走出教室。

教学后记:小朋友能够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认真学习歌曲《藏猫猫》,通过反复的有节奏地朗读歌词,使小朋友学习比较轻松,很快的掌握预期的效果。每个班的掌握程度不同,还待下节课巩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数蛤蟆》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数蛤蟆》 2.为歌曲创编歌词。

3.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教具准备:卡片、录音机、磁带

一、组织教学

小朋友听着音乐有序的进入专用音乐教室,小朋友走到板凳边坐好,跟着老师有节奏的动起来。(播放VCD《采一束鲜花》)

二、唱师生问好歌

三、律动:歌表演《幸福拍手歌》

四、复习歌曲《藏猫猫》 1.集体有节奏朗读歌词。2.跟录音范唱回忆唱一唱。3.跟琴唱一唱。

五、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请几位学生做一个藏猫猫的游戏。

2.听录音范唱《数蛤蟆》,小朋友说听到的感受: 3.教师分乐句教唱歌曲。(1)生听录音磁带《数蛤蟆》。(2)按节奏朗读歌词《数蛤蟆》。

/ 8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5.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6.涂上相应的颜色。

7.启发学生创编动作并演唱歌曲。

六、拓展教学: 1.创编歌词

2.课堂教学内容延伸:

复习歌曲,把创编的歌词演唱一遍。

七、课堂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都有哪些收获呢?互相说一说:

八、宣布下课

唱师生再见歌(小朋友们边唱边挥挥手)

音乐小班长带领小朋友们跟着音乐的步伐,有序走出教室。

教学后记:小朋友通过复习《藏猫猫》来达到温故而知新。对新歌曲《数蛤蟆》能够很快的掌握歌唱,并能根据一只蛤蟆的唱法,创编两只、三只、四只等。教学效果很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蝴蝶花》 教学目标:

1.学会唱《蝴蝶花》

2.会演唱活泼和舒展的乐句。教具准备:卡片、录音机、磁带

一、组织教学

小朋友听着音乐有序的进入专用音乐教室,小朋友走到板凳边坐好,跟着老师有节奏的动起来。(播放VCD《采一束鲜花》)

二、唱师生问好歌

三、律动:歌表演《幸福拍手歌》

/ 8

四、复习歌曲《藏猫猫》《数蛤蟆》

五、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蝴蝶花》:

出示蝴蝶花的实物或图片,观察它象什么? 2.教师范唱《蝴蝶花》,请学生评价。3.教师分乐句教唱歌曲。(1)生听录音磁带(2)按节奏朗读歌词 4.小朋友跟老师模唱歌曲。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教师启发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第1-8小节。(2)用连贯地声音演唱第9-16小节。(3)呦字用高位置说。

(4)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活泼和舒展的乐句涂上不同颜色。(5)请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六、拓展教学: 1.创编歌词

2.课堂教学内容延伸:

复习歌曲,把创编的歌词演唱一遍。

七、课堂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都有哪些收获呢?互相说一说:

八、宣布下课

唱师生再见歌(小朋友们边唱边挥挥手)

音乐小班长带领小朋友们跟着音乐的步伐,有序走出教室。

教学后记:小朋友通过复习歌表演《藏猫猫》《数蛤蟆》,学习的情绪非常的饱满,学习新歌曲的孩子的好奇心很浓,听了范唱,大部分小朋友都能知道这是一首幼儿园学会的歌曲《蝴蝶花》,因此,小朋友能够很快的掌握唱,还能跟着音乐动起来

/ 8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雄壮而又有力的情绪。2.能随音乐走步。

教具准备:卡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小朋友听着音乐有序的进入专用音乐教室,小朋友走到板凳边坐好,跟着老师有节奏的动起来。(播放VCD《幸福拍手歌》)

二、唱师生问好歌

三、复习歌曲《藏猫猫》《数蛤蟆》《蝴蝶花》

四、复习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五、新课教学:

1.复习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感受乐曲的情绪。2.在第三部分时可随音乐旋律表演。3.介绍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故事。

4.再次欣赏乐曲第三遍,引导学生分辨其中钢片琴的音色。5.介绍柴可夫斯基选用钢片琴的经过。

六、拓展教学:

1.提问: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童话故事《爱丽丝漫游仙境》。请同学想象,用哪首乐曲配乐更合适呢?

2.还能用其他的音乐配吗?

3.老师朗诵《爱丽丝漫游仙境》,生表演。

七、课堂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都有哪些收获呢?互相说一说:

八、宣布下课

唱师生再见歌(小朋友们边唱边挥挥手)

/ 8

音乐小班长带领小朋友们跟着音乐的步伐,有序走出教室。

教学后记:小朋友通过师故事介绍,对这首管弦乐合奏产生兴趣,了解了大概内容,才能去欣赏。好多孩子不能冷静的去欣赏。能感受乐曲的演奏形式和演奏的情绪。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教具准备:卡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优美的情绪。2.为童话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小朋友听着音乐有序的进入专用音乐教室,小朋友走到板凳边坐好,跟着老师有节奏的动起来。(播放VCD《幸福拍手歌》)

二、唱师生问好歌

三、复习歌曲《藏猫猫》《数蛤蟆》《蝴蝶花》

四、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耶塞尔的梦》)

2.完整欣赏乐曲,感受雄壮的音乐情绪。3.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1)引导学生想象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2)随音乐走步。

(3)用打击乐器为第一部分主题伴奏。4.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1)感受乐曲活泼的情绪。

(2)加入了短笛、木琴等乐器,使乐曲更加活泼。

/ 8

5.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1)引导学生分辨这部分音乐与第一部分是否相同?(2)注意结尾时下滑音的音乐。6.安静地完整欣赏全曲。

(1)引导学生仔细听辩第一部分的旋律。(2)听到时可举手表示,或用动作表示。7.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1)学生随音乐走步,听到下滑音的音乐时,迅速跑回自己位置。(2)音乐结束时,如还没跑回就做定格状。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都有哪些收获呢?互相说一说:

六、宣布下课 唱师生再见歌

(小朋友们边唱边挥挥手)

音乐小班长带领小朋友们跟着音乐的步伐,有序走出教室。

教学后记:乐曲为描写性标题音乐作品。乐曲通俗易懂。在欣赏音乐时,孩子比较喜欢这首乐曲,所以会情不自禁的表演走路的动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引导小朋友分辨这部分音乐与第一部分是否相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听乐曲的节奏感,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

藏猫猫教案 第8篇

在游戏活动中了解颠倒儿歌中三种事物的关系并尝试儿歌的仿编。

【教案准备】

1、泡沫地垫一个。

2、制作教具月亮、云朵、星星,并事先用布遮好。

【教案过程】

一、玩藏猫猫游戏,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老师来跟你们玩一个藏猫猫的游戏吧,把眼睛闭起来,我开始藏了(教师拿泡沫垫遮住头)

师:藏好了,能发现我吗?你怎么发现我的?(看见你的脚了)我的头藏起来了,脚还露在外面。(请一个配班老师来)

二、引导幼儿感知理解儿歌。

1、出示月亮、云朵、星星。

师:小耳朵听,这里有说话声,谁藏在里面呀?(教师慢慢地掀起遮布,露出月亮、云朵、星星)

2、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朗诵儿歌《藏猫猫》。

师:小月亮也想来玩藏猫猫的游戏,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月亮是怎么玩藏猫猫游戏的。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师:谁在天上飘呀飘?(小月亮)“小月亮飘呀飘”

师:小月亮藏在哪里?(云朵里)“找块云朵藏猫猫”

师:小月亮藏好了吗?(没有)怎么没藏好?“藏着头,露着脚”

师:星星见了怎么样?星星为什么会笑?“逗得星星眨眼笑”(学学眨眼笑的动作)

(教师边做动作边带领幼儿说一说儿歌的每一句)

4、朗读儿歌《藏猫猫》。

师:小月亮玩藏猫猫的游戏可真有趣,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首儿歌《藏猫猫》吧。(看情况,可以再念一遍)月亮、云朵、星星夸奖小朋友们念得真好听。

师:真棒!接下来我要切西瓜了,我把西瓜切成两半,先请这一半的小朋友来念一念这首儿歌,另外一半的小朋友听听看他们念得好不好。他们念得怎么样?掌声鼓励一下(交换请另外一半的小朋友再来念一念)

三、引导幼儿颠倒儿歌中月亮、云和星星的关系仿编儿歌。

1、师:这个游戏太好玩了,三个好朋友还想继续玩这个藏猫猫的游戏,这会儿是谁来藏了呢?赶紧把眼睛闭起来。(教师把云朵藏在月亮后面)

2、引导幼儿继续按原儿歌的结构进行朗诵。

师:谁藏起来了?(小云朵)谁在天上飘呀飘?找谁藏猫猫了?(月亮)你们能不能把小云朵藏猫猫的游戏也编到儿歌里去呀?试试看(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进行仿编“小云朵飘呀飘,找个月亮藏猫猫,藏着头,露着脚,逗得星星眨眼笑”)

师:眼睛闭起来,他们又要开始藏猫猫喽(教师把星星藏在月亮后面)谁藏起来了?(星星)我们一起把小星星藏猫猫的游戏也编到儿歌里去吧。(“小星星飘呀飘,找个月亮藏猫猫,藏着头,露着脚,逗得云朵眨眼笑”)

3、播放音乐《梦幻曲》,师幼共同进入安静的状态。

师:月亮、云朵、星星玩累了,他们想休息了,那我们小朋友也休息一会儿吧,等他们醒过来再一起来玩藏猫猫的游戏,好吗?

【活动延伸】

继续颠倒顺序与幼儿进行仿编,也可将月亮、云朵、星星换成两位幼儿与教师来仿编到儿歌里去。

教案总结

这是小班渗透式领域中的一堂语言活动。藏猫猫游戏是宝宝们非常喜欢玩的游戏。老师能以这个为切入口,通过老师和宝宝们一起玩藏猫猫游戏,从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并感受露着脚这个活动特点,为下面宝宝们更好的理解儿歌做了铺垫。

刚入园的宝宝对老师的亲亲、抱抱特别喜欢,老师在活动中能用教具小月亮来亲亲宝宝或者用老师的大拇指亲亲宝宝的大拇指来做为老师对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表扬、鼓励方式。这个表扬方式很好,既温馨又符合小班宝宝的年龄特征。

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能为宝宝们营造很好地藏猫猫氛围,处处都能让宝宝们感受到“藏”这个意境。在和宝宝们的玩玩、说说、演演中轻松愉快地完成活动的目标要求。

藏猫猫儿歌

小月亮飘呀飘,

找块云朵藏猫猫,

藏着头、露着脚,

上一篇:婚礼幽默祝福语下一篇:老师给学生的寄语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