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2024-05-21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策略研究(精选6篇)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第1篇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摘要】目前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存在着评价标准划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法单一,评价主体缺失,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评价语言不艺术,缺少激励性等问题。改进教师美术评价行为可采取树立正确的美术活动评价观,把握幼儿美术活动的年龄特点,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与教学相融合,评价语言生动恰当等改进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师评价行为评价改革

剖析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行为,对于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实现美术教育对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价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现状分析

1、评价标准划一,评价目的有所偏差

美术活动中,一些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往往是成人化的,如画面是否干净、比例是否恰当等,忽略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如评价时不顾幼儿绘画速度不同的实际情况,硬要部分幼儿放下画笔听教师讲评,致使评价的最终目的——“促进幼儿、教师和课程发展”落了空,“评价偏离了‘发展’的轨道”,“教育评价事实上只成为了教育的终点而非起点”。

2、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内容片面

许多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多采用现场即时评价,幼儿之间横向比较多,而且评价内容偏重幼儿“学”的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对于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却不重视,同时缺少针对教师自身“教”的艺术和实践内容的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只注重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

一直以来,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评价主体是幼儿园教师,幼儿是被评价者,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家长等其他人员也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同时,教师的评价行为更多的发生在教学活动的结束环节,体现在对幼儿已完成作品的评价上。很少有教师进行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及过程性评价。

4、评价语言不艺术,缺少激励性

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语言往往不具体,缺少针对性。如“画得不错”“有进步”“真漂亮”等,这类语言幼儿听后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有了哪些进步。对

幼儿创作过程的评价语言也不够深入,缺少启发性。如“你画的是什么”“想想春游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照顾妈妈的”等。这类语言对幼儿来说过于抽象,不易操作,基本上是无效指导。有的教师指导语言虽很具体,但表现出明显的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如在幼儿画完一只猫后,老师启发说:“猫饿了得吃饭,给它添上一个食盆吧”。还有的教师不顾幼儿的想法和体验,采用否定性的语言说:“你怎么画了个黑太阳?”“怎么画得乱七八糟的,重画!”以上这些语言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改进教师美术评价行为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美术活动评价观

“把整体性的教育肢解为某些技能的培训和操练,以至于忽视整体性的教育目的和意义,这不符合当今的时代精神。”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的评价所追求的不应是给幼儿的作品下一个结论,或评定绘画技能的高低,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幼儿的关注和关怀,对幼儿艺术天性的保护,同时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快乐全面成长。

为此,教师应认识到幼儿美术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借助美术这一载体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已有的基础及兴趣爱好,再提出知识、技法及想像、创造等方面的要求,并把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与人格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的判断指标。

2、把握幼儿美术活动的年龄特点

虽然幼儿尚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与人沟通,表达自我,但他们有自己的“百种语言”,其中美术就是比语言文字更早被儿童用以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想像和创造自己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伴随着艺术与各领域的连接和沟通,美术活动可以成为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促使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愿望,并不断加深对外界事物的认识。

与此同时,童年期也是游戏期,获得快乐和自我满足是幼儿游戏的直接目的。儿童具有天赋的直觉和敏锐的感受力,画笔、颜料、纸张也是他们的玩具。幼儿从事美术活动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只是因为“创作”的过程或形象、色彩的变化结果能让他们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情绪的宣泄,由此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成功的自信。

3、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关注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和人才,还应是一个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幼儿美术教育同样如此。教师在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评价时,应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与多元化,不仅应包括粗浅的美术知识技能,还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评价。具体说来,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应包括构思、造型、艺术材料运用、构图、表现、着色等维度。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应注重对幼儿兴趣、主动性及自信心等的评价。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方面的评价应包括对幼儿活动的持久性、习惯、表现方式、创作偏好等的评价。

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化能帮助教师从多个角度评价幼儿。发现幼儿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只有这样,‘欣赏“乐观’的态度才是真实而非虚伪的,也才能帮助被评价者‘自我发现’,进而悦纳自己、拥有自信。”当然,具体到某一次美术活动的评价,评价内容不一定每次面面俱到,可以根据活动内容、活动进程、幼儿整体水平或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重点评价其中某些方面,或就某个题材、技法进行单项评价,但在一段时间内对全体或某个儿童的评价要能体现出评价的均衡与全面性。

4、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任何一种教育评价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长处和缺陷,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界限。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活动评价时,应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要求及教师与幼儿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教师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还应关注评价获取信息的信度、效度及评价的实际作用,包括评价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评价结果做出的推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及评价是否真正起到了促进幼儿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实际作用,以克服为了评价而评价的现象。

5、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倡导发挥被评价者本人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幼儿虽然年龄小,经验少,但“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评价中应改变过去教师唱独角戏,幼儿被动接受评价的状况,充分发挥家长、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评价成为幼儿、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过程

在“征服与被征服、主宰与被主宰的对抗关系中是形成不了真正的主体性的。真正的主体性只能存在于相互结合、协调发展的和谐统一关系中。”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让参与评价的多主体明确评价的标准、内容与要求。对不同的评价主体来说,其评价内容和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例如,家长对幼儿的评价应主要集中在对孩子在家的美术活动兴趣、习惯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观察和评价上;幼儿之间互评也要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着重引导幼儿关注他人的长处和优点,进而改进自己的行为。

6、评价与教学融合,实现评价的动态化

“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评价即是对课程与教学的反思过程,它本身就是课程’与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对儿童美术发展的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要求教师首先认真实施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客观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准备状态,充分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引导幼儿自由讨论,确定所要表现的内容与对象,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其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将美术活动指导与评价结合起来。当幼儿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但又缺少一定知识与技法时,教师的指导和介入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指导以评价为基础,又是评价的深化和升华,能针对幼儿的问题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建议,并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改进教学,实现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7、评价语言生动恰当,体现激励性

教师在美术活动评价中应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具体来说,评价首先要建立在对幼儿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通过观察、对话,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及作品想表达的思想和感受,理解和发现幼儿独特的创意、个性化的表现方法和表达形式,特别当幼儿的作品“离谱”时,更应站在幼儿的视角努力理解其意图;当幼儿本身也不能清楚表达自己意图时,教师应能善意地给予诠释。而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注意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小班幼儿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应尽量采用拟人化和情景化的语言;中班幼儿有初步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教师评价可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你为什么要这样画?”“还可以怎样表现?”引导幼儿边画边思考,完善自己的构思;大班幼儿能力较强,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教师应更多采用协商和引导的语言,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

总而言之,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与不同点,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错了”,因为艺术是无错的。

【参考资料】: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美术活动中内容和方法的整合》李慰宜

3、《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以儿童发展为本》姚伟

4、《走出幼儿美术教育的误区》卢月群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第2篇

一、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现状分析。

(一)评价内容片面、标准划一,评价目的有所偏差

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行为和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过多偏重于作品结果的优劣,对于幼儿作品中涉及到的诸如构图、着色、形象性、技能技巧等表现出来的知识和智力因素非常重视,而对幼儿活动时应具备的认真的态度、良好的习惯、顽强的毅力、稳定的注意力、浓厚的兴趣等这些非智力因素缺乏引导与肯定。教师评价的内容偏重于幼儿“学”的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评价标准往往偏于成人化,如画面是否干净、比例是否恰当等。同时缺少针对教师自身“教”的艺术和实践内容的评价,评价偏离了发展的轨道,教育评价事实上只成为了教育的终点而非起点,致使评价的最终目的“促进幼儿、教师和课程发展”落了空。(二)评价主体单

一、方法单调,忽视幼儿的积极主动参与。

一直以来,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评价主体是幼儿园教师,幼儿是被评价者,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在评价方式上更多的是教师以个人意愿为主,自己决定作品的好坏优劣。教师扮演的是“裁判者”的角色,唱的是独角戏。虽然有时也让个别幼儿参与评价,教师总结,但由于教师平时缺乏对幼儿该方面的引导培养,幼儿缺少该方面能力,这一切也是形同虚设。许多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 多采用现场即时评价, 幼儿之间横向比较多, 忽略幼儿的个性发展和个体的差异。如评价时教师不考虑幼儿因个体差异绘画能力和速度是不同的实际情况, 硬要部分幼儿放下画笔听教师讲评。教师评价时多指向于一些好的或明显不足的作品,如果是从肯定优点、发现问题的角度来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许多教师似乎认为评价工作就是“寻找”处于两个极端发展水平的作品,评价对象仅在于此而已。对那些占大多数的处于一般水平的作品则常常忽略,没有指出其不足在哪里,应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三)评价方式传统,只注重结果评价, 而忽视过程性评价。

大部分教师的美术评价方式仍停留在以一传统的评价方式出现: 关注美术作品的结果重于活动的过程,偏重技能忽视情感表现。同时, 教师的评价行为更多的发生在教学活动的结束环节, 体现在对幼儿已完成作品的评价上。很少有教师进行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及过程性评价。

(四)评价语言不具体,缺少艺术性、激励性。

美术活动中, 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语言往往不具体, 缺少针对性。在对幼儿绘画行为、绘画结果评价时,虽然语言坚持正面、鼓励,但单调、苍白如“画得不错”“有进步”“真漂亮”、“好”、“颜色很显眼”、“想得很特别”等等, 这类语言幼儿听后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有了哪些进步。对幼儿创作过程的评价语言也不够深入, 缺少启发性。如“你画的是什么”“想想秋天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帮助小朋友的”等, 这类语言对幼儿来说过于抽象, 不易操作, 基本上是无效指导。有的教师指导语言虽很具体, 但表现出明显的包办代替, 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如在幼儿画完一只小兔后, 老师启发说: “小兔喜欢吃什么呀,画个萝卜吧”。还有的教师不顾幼儿的想法和体验, 采用否定性的语言说: “你怎么画了个黑色的花? ”“怎么画黑色的太阳,乱七八糟的, 重画!”以上这些语言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改进教师美术评价行为的策略(一)树立正确的美术活动评价观。

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的评价所追求的不应是给幼儿的作品下一个结论,或评定绘画技能的高低, 对幼儿的评价在考虑幼儿过去,重视幼儿现在的同时,更应关注幼儿未来的长期发展目标,更多地体现对幼儿的关注和关怀, 对幼儿艺术天性的保护, 同时帮助幼儿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快乐全面成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判断其优势与不足,通过有效的评价促进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教师应认识到幼儿美术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个性等多方面的有效发展。在幼儿美术教育中, 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借助美术这一载体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 在此基础上, 根据幼儿已有的基础及兴趣爱好, 再提出知识、技法及想像、创造等方面的要求,并把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与人格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的判断指标。(二)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 关注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教师在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评价时, 应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与多元化, 不仅应包括粗浅的美术知识技能, 还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评价。具体说来, 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应包括:。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应注重对幼儿:等的评价。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方面的评价应包括对幼儿活动的持久性、习惯、表现方式、创作偏好等的评价。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化能帮助教师从多个角度评价幼儿, 发现幼儿各自的优点和长处, 只有这样欣赏、乐观的态度才是真实而非虚伪的, 也才能帮助被评价者自我发现进而悦纳自己、拥有自信。具体到一次美术活动的评价,评价内容不一定每次面面俱到, 可以根据活动内容、活动进程、幼儿整体水平或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重点评价其中某些方面, 或就某个题材、技法进行单项评价, 但在一段时间内对全体或某个儿童的评价要能体现出评价的均衡与全面性。

(三)评价主体互换、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科学的美术评价,其中主体与客体是动态的,是不断变换的。评价活动既可由教师担任主体,也可以由幼儿担任主体,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评价中改变过去唱独角戏, 幼儿被动接受评价的状况, 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并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充分体现幼儿在美术评价活动中的自主地位和作用。

1、增强幼儿同伴间的相互评价

幼幼互动是发展幼儿相互审视评价的最好方式。幼儿相互之间了解彼此的兴趣、喜好,更容易交流沟通,更能读懂相互的作品,感受同伴作品的内涵。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心同伴的言行,帮助幼儿学会客观评价别人。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同伴间的对话、甚至争论,幼儿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协调问题,相互之间学习、取长补短。如:在同一题材的两幅作品中,一张使用了色彩明快的颜色,另一张使用的是色调灰暗的颜色。面对两幅作品幼儿参生了不同的评价。在如同辩论赛的评价争论中,最后他们发现鲜艳的色彩是好看,但会色调也是美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搭配协调的灰色作品也很漂亮。让幼儿相互评价,用平等的眼光欣赏同伴的作平,这样做对幼儿评价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甚至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都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重视幼儿自我的评价

幼儿的美术作品直接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经历。幼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充分展现在作品中。他们是最了解自己作品的。因此面对幼儿们的作品教师要学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耐心认真地听他们讲述作品中蕴含的故事。如:。幼儿的自我评价体现着他们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主地位和作用。教师要真正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要正确的评价意见美术作品,就要从幼儿的角度以他们的方式观察世界,给幼儿解读自己作品的机会。

3、教师尊重幼儿差异性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方式要考虑到幼儿之间个性、情感、态度、习惯、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在进行美术评价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差异性,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在进行同样主题作品的绘画时由于幼儿个性特征和能力有很大的差异,作品的效果差距会很大。这时教师要避免用同一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幼儿。而要做纵向比较,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使每一位幼儿都有成功的体验。给幼儿自信心,让他们有继续作画的愿望和兴趣。

同时,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评价。如: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能力有限,教师在评价时尽量运用拟人化的语言。而中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师在评价时可以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构思,激发幼儿进一步创作,不断完善作品。大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较快,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语言表达迅速发展。教师可以把自我评价和评价同伴作品的主动权交给他们,是但引导幼儿参予评价,使幼儿在评价过程中获得相互学习、分享收获。(四)评价语言生动恰当, 体现激励性。

教师在美术活动评价中应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具体来说, 评价首先要建立在对幼儿了解的基础上, 教师要善于通过观察、对话, 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及作品想表达的思想和感受, 理解和发现幼儿独特的创意、个性化的表现方法和表达形式, 特别当幼儿的作品“离谱”时, 更应站在幼儿的视角努力理解其意图;当幼儿本身也不能清楚表达自己意图时, 教师应能善意地给予诠释。而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注意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 如小班幼儿经验少, 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教师应尽量采用拟人化和情景化的语言;中班幼儿有初步的审美意识, 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教师评价可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 “你为什么要这样画?”“还可以怎样表现?”引导幼儿边画边思考, 完善自己的构思;大班幼儿能力较强, 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教师应更多采用协商和引导的语言, 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总而言之, 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与不同点,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错了”, 因为艺术是无错的。(五)把握评价时机的切入。

评价时机的切入是指教师根据美术活动中出现的具体情况随机进行评价。传统的美术评价往往习惯与选择在教学活动结束部分,其实这是很不合理的,合理的时机切入可以安排在活动后,也可以安排在教学活动中和下一次教学活动前。

1、教学活动中的评价:美术评价可以存在于幼儿创作过程中和教学活动的结束部分,被称为即时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前者是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状况,及时针对教学、幼儿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变化来引导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的评价可以面向全体幼儿、也可以针对小组和个人进行,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后者注重对对幼儿操作成果的评判。如:活动最后教师或幼儿对美术作品从构图、色彩、想象、等方面给予判定和指导。

2、教学活动后的评价:指教学活动结束后延伸活动中的评价。这类评价中,教师可以组织、发动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张贴、剪贴、布置,供幼儿相互欣赏、自我介绍、讨论、评议自己喜欢的作品。教师在运用这类评价时,还可以针对绘画过程以及作品中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3、下一次活动前的评价:这类评价能详尽地进行交流、总结上次活动中的问题,对这一次活动有较强的指导性。对系列、连续的教学有较大的帮助。

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探究 第3篇

一、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研究背景

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之一。《纲要》中强调了艺术领域的教育目的是“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 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 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这一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 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这就为教师对审美活动中幼儿是否具有“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的评价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它让我们明确了只有将评价与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提高评价的效能。

二、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问题分析

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评价行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种调控手段, 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师生交往活动, 也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和实施教育活动的基本途径。这种评价活动一方面能满足幼儿渴求反馈信息的欲望, 另一方面, 也能满足幼儿渴求被关注的欲望。

我们在幼儿园大、中、小三个年龄段随机选取了6位教师, 对12节美术教学活动进行录像观察。我们对这些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进行口头言语评价的行为进行了统计, 总共有278次, 从评价的频次、评价的取向等分类整理成表1。从表1可以看出,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言语性评价明显多于非言语性评价。在集体教学中, 教师经常使用“很好”“不错”“你真棒”这样的评价语言来评价幼儿, 评价的形式单一且笼统。导入环节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几乎没有评价行为, 教师更倾向于在能力习惯和知识经验方面给予评价, 非常欠缺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关注。

1. 教师口头言语评价笼统简单, 缺乏具体的分析性评价

通过对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口头言语评价的频次和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发现教师的口头言语评价语言简单笼统, 缺乏具体的分析性评价。另外, 教师很少对幼儿的回答作任何实质意义的反馈性评价。在统计的215次肯定性评价中, “很好”“不错”等频繁地出现, 这些简单而且极其不明确的语言久而久之就成为教师应付幼儿的习惯性反应, 让幼儿感觉枯燥乏味, 无法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 教师对幼儿评价反馈的信息量较少

瑞吉欧教育提出“教师应借助孩子抛过来的球”, 是指教师要注意倾听, 要以真诚、愉悦的态度与幼儿交往, 针对幼儿的提问或回答在师幼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和及时的反馈。在观察中可发现, 当教师提出问题幼儿回答后, 有的教师未对幼儿做出任何回应或反馈, 没有针对幼儿给出有意义的能让幼儿理解或对幼儿成长有帮助的反馈信息。由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 他们往往会把教师的这种不做任何评价的行为认为是对自己的漠视, 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幼儿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影响美术课堂活动的效果。因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评价应以具体评价为主, 避免空洞和泛化, 及时给幼儿信息反馈。

3. 教师缺少对幼儿学习过程的评价

教师在评价幼儿时多指向幼儿本身的个人取向, 对幼儿自身加以判断, 而非指向幼儿的行为和表现;在活动中的评价, 只关注对学习结果的评价, 以完成任务为标准, 很少对幼儿在美术创作中的过程加以指导和评价。因此, 缺少对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和指导, 使得幼儿得不到及时的点拨和帮助, 导致无法真正实现评价在激发幼儿兴趣和灵感、开阔幼儿思维、大胆表现自我上的促进作用。

4.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评价形式单一

在我们第一次观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 大多数教师习惯性地运用言语评价, 而很少运用非言语评价的形式, 两种同时运用的更少。这样使评价的手段很单一, 未能有效地达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的目的。

三、美术教学活动中改进教师评价行为的策略

1. 以鼓励肯定性评价为主, 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纲要》中指出:“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 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的确, 正如新《纲要》中所讲, 在评价活动中孩子最需要的是老师的鼓励、肯定。老师的肯定能使孩子充满动力和信心, 而如果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或鼓励, 则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 以不同标准评价为辅, 促进幼儿的水平提高

俗话说得好:十个手指伸出来还不一般齐, 更何况人呢!同年龄段的孩子智力发展不可能都一样齐。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强, 学得就快;有的孩子接受能力慢, 相对来说也就学得慢一些。因此在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时, 应注意孩子间的差别。在《纲要》中也提到“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 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由此可见, 以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幼儿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才能使每个不同发展层次上的幼儿都获得成功感, 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 从而增强信心, 更积极地去提高自己。

3. 让评价贯穿全程, 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发展

在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中, 评价往往是最后进行的, 而在短短的几分钟里不可能对每个作品一一作出评价, 只能对个别突出的作品进行评价, 这会使得大多数的孩子得不到教师的指导。因此, 在幼儿美术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应在不同的环节进行个别评价、小组评价或全体评价, 或针对幼儿的行为和表现从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积极地、即时地给予评价回应, 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老师的指导。从表2和表3的数据中, 可以看到6位研究对象在经过了前一段的研究、学习和思考后, 在第二次的教学活动中, 运用评价的行为明显优于第一次, 常常是言语和非言语性评价同时使用, 并且在评价的对象和评价指向上更全面、更突出。《纲要》中强调, “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我们应该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就及时地予以评价, 以欣赏的眼光去评价幼儿的作品。当幼儿出现困难的时候及时鼓励:“不要怕, 这个很容易做到的。”“相信自己, 会成功的。”或给幼儿一个甜甜的微笑、肯定的点头、轻轻的抚摸。总之在美术教学活动中, 如果让评价伴随整个教育过程, 就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老师的认可、肯定, 相信这样的评价, 一定会促使幼儿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4. 以幼儿为主体进行评价, 激发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由于年龄、生活经验等差别, 幼儿的思维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 在绘画过程中, 也会表现出一些异于常人的作品。作为教师, 对此应充分尊重和理解, 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反馈, 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效果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评价 (言语评价和非言语评价) 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能激发孩子的绘画激情, 张扬他们的个性, 开发潜能, 让他们在快乐与成功的感受中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1. 通过评价, 培养和保护孩子们的绘画兴趣

每个孩子天生都有绘画的本领, 但是在他们还未具有一定的绘画能力的情况下, 如果老师不因势利导, 很容易抹杀他们对绘画的积极性, 逐渐失去对绘画的兴趣。因此, 在美术教学中, 如何培养和保持幼儿的绘画兴趣是关键。通过对幼儿作品做适当的评价, 在评价中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 可以帮助他们逐渐消除画不好、画不像的胆怯心理;在评价中想方设法地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可以帮助幼儿在尝试中获得更大的进步。在一次画《汽车》的活动中, 我走到幼儿牛牛跟前时, 他抬起头来高兴地说:“老师, 你看我的汽车是长了翅膀的汽车, 我的汽车遇到大海和悬崖的时候, 就可以张开翅膀飞过去。”我仔细看了看, 画面上那辆汽车设计了两个像小鸟一样的翅膀, 翅膀画得很大, 占了画面很大一部分, 而且还用了不同色彩和硬朗的线条给汽车做了装饰, 体现了男孩子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大气、阳刚。从汽车的结构和功能来讲, 他能加以想象设计成有翅膀的汽车, 其充满创意和想象的构思让我叹服。于是我让孩子们对他的这幅画进行点评, 激励大家开动脑筋, 画出更有特点的画。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这个说:“老师, 我要画一个会游泳的汽车。”那个说:“老师, 我要画一个像蜗牛一样背着房子的汽车, 这样我们出去旅游的时候就不害怕下雨了。”这次评价活动对我启发很大:在教学中适时地抓住好的典型事例进行评价, 对培养和保持孩子的绘画兴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通过评价, 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在绘画教学活动中, 通过评价能帮助幼儿提高审美能力。如画《海底世界》的时候, 有些孩子画的主体形象不够理想, 我就想通过对部分作品作一点启发性的评价, 以此引导孩子更好地把握形象, 感受艺术美的内涵。于是在活动时, 我就拿出几幅有代表性的半成品进行点评, 并采用比较评价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去领会和欣赏美的东西。如:有一幅画上鱼的构图较大, 线条装饰也比较多, 而另一幅画上章鱼的形象画得太小, 没什么色彩与线条, 显得很单调。这样, 我就问孩子们:“哪幅画更漂亮?”通过比较, 他们当然要选那幅装饰较多的画。如此通过提问的方式, 启发孩子们自己去评价思考, 就能引导他们更好地把握画的主体形象。

3. 通过评价, 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与表现力

对于孩子的作品, 只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及活动要求, 充分体现他们的创造力, 着眼于事物的特征, 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晨晨小朋友平时画的作品, 虽然线条总是显得很稚嫩, 如他画的《春游》, 作品中小朋友的胳膊一条粗一条细, 腿是一条长一条短, 似乎不成比例, 但整个画面看起来却很有童趣。因此, 对于他的作品进行的评价, 我总是鼓励的多, 肯定的多, 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事实也证明, 这种评价是有效的。之后他画的正在草地上玩耍的哥哥和弟弟, 一个趴在地上, 一个四脚朝天, 那生动有趣的形象带给人的是稚嫩的童趣, 是强烈的视觉冲击。

(4) 通过评价,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 灵活地运用肯定的非言语性评价行为, 如:微笑、点头、抚摸、拥抱、击鼓掌或者惊异的表情、关心或倾听的神态等, 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当老师用言语性评价或非言语性评价行为后, 我们观察发现, 幼儿一般都会表现出喜悦、投入学习、倾听、举手、点头、击掌等回应的行为。孩子们有积极回应, 就会有参与活动的热情和兴趣, 美术教学活动也就能顺利开展。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第4篇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有效评价;策略

在幼儿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幼儿园更加重视如何引导幼儿全面发展,而不是以培养幼儿的智力因素为主要目标。因此,当前幼儿园更加重视美术活动,通过高质量的美术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有效评价的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一、要对幼儿进行正面的评价

幼儿本身就有一定的特殊性,幼儿的心智还不成熟,其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弱。这就导致幼儿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幼师在教育中引导幼儿形成健全的心智,并让幼儿保持乐观与开朗的

态度。

因此,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幼师需要对幼儿进行正面的评价,要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以此保持幼儿健康积极的心态,同时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

这就需要幼师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的表现进行仔细观察,进而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肯定。例如,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绘画表现出来。无论幼儿美术作品的质量如何,幼师首先要对幼儿主动积极的态度进行肯定,要对幼儿的想象能力进行认可。通过正面的评价,幼儿才能得到鼓励,才能在日后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

二、要对幼儿的个性进行引导

此外,美术活动是一种精神劳动,是幼儿意识、情绪和思维的具体表现。在美术活动中,幼师需要正视幼儿个体之间的差异,要正视幼儿思维和意识的不同,并对幼儿的个性进行正确引导。换言之,幼师并不能对幼儿进行统一的评价,要根据幼儿具体的表现进行评价。

例如,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幼师组织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和爸爸妈妈手牵手的画面。通过观察后幼师发现,绝大部分幼儿都在画面的上方添加了一个红色的太阳,这是因为幼儿在长期接受的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主观意识,幼儿的这种做法也迎合了幼师的理念。而有少数幼儿在画面中添加的是月亮和星星,因为幼儿与父母外出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

此时,幼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意识和表现,要肯定幼儿的行为。因此,幼师不但不责备幼儿,反而对幼儿的做法进行肯定与鼓励。从本质上说,这就是对幼儿个性的一种肯定与培养,幼师利用有效的评价树立幼儿的个性,使幼儿能够在美术活动中更好地表现自己。

三、要对幼儿进行即时评价

与此同时,幼师需要认识到幼儿是一个非常感性的群体,其行为和心理更容易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

因此,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幼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即时的。具体地说,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得极为认真和专注,因此提前完成了美术任务。此时,幼儿是渴望得到幼师的赞赏和肯定的。如果幼师没有即时对幼儿进行评价,这就容易让幼儿失望,让幼儿受到挫伤,导致幼儿的情绪受到负面影响,降低了幼儿的积极性。

幼师要时刻关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需要在幼儿有突出的表现时及时对幼儿进行肯定与赞赏。相反,当幼儿在美术活动中遭受挫折时,其情绪将变得低落,这就需要幼师及时对幼儿进行鼓励,使其重塑信心,并配合接下来的活动计划。

总的来说,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师需要利用有效的教学评价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并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这就需要幼师在美术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总结与归纳,要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更有效的评价与指导,以此推动幼儿美术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王琼.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研究[J].大众文艺,2012(9).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第5篇

十二圩中心园 李海琴

文章摘要:提问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效的提问对有效教学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思维,还能促进师幼对话,使师幼一起发现问题,共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意义的互动、交流,从而获得新知和发展。但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不少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并不能很好从幼儿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表面上热闹活跃,而是大多出自教师教学的需要,对幼儿的有意义学习并未促进,甚至成为了一种阻碍。因此,对幼儿教师教学活动的提问进行研究,发现幼儿教师教学提问的实然,并探索如何促使其达到理想的应然状态。

关键词: 研究方案

教师提问现状

研究策略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提问是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

提问的有效性是决定教学过程顺畅、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的提问、适时的引导,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及幼儿的创作水平。在多年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发现自己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孩子进行提问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发现自己的有些提问对当前的美术教学活动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只是自己为了组织孩子或者是自己的口头禅,针对自己的发现,我在美术活动中针对提问的问题做了一些努力,力求使自己的提问真正做到有效性。

(二)基于对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提问现状的个人观察和感受

现在的教师在提问时不扣主题,提问面窄,并提经常提一些无实际意义的齐问齐答和暗含答案的封闭式问题的话,幼儿就只能被动地接受一套死搬的表现方法,作品表现也只会是千篇一律,这不仅压抑了幼儿的创造欲望,而且阻碍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如:《春雨》一画中春雨的画法,课前我有意识的让幼儿观察下雨天雨滴的几种形态,在课堂上运用诗歌进行启发提问:“前几天下了春雨,你

觉得春雨好吗?我们一起来听一首诗歌,听听看谁喜欢春雨?”我没有直接出示春雨的图片,而是通过喜欢春雨的朋友让幼儿感知了春雨的好处,了解春雨。接着,我又提问,“它们都喜欢春雨,那春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样幼儿就能更大胆地想像、创造,有画成雨点娃娃的、画成斜线的,画成圆圈的等等,画法各种各样。通过设计开放性提问,并进行启发,幼儿在处理春雨的画法上五花八门,而且在其它的绘画内容中也会举一反三创造出极其丰富的画面。总之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开放性,以刺激幼儿感知、操作、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研究综述.(一)国内研究状况

①我国目前提问成了教师的专利,国内研究者张丽在论述有效课堂提问的技巧上提出了课堂所具备的技巧,提出更少的问题,提出更好的问题,提出要有深度,提问要有广度,使用等候时间,选择学生,给予有用的教师反馈。提问的艺术蕴涵于教学提问的整个过程中,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都有很高的要求,强调教师要关注提问的每一个环节,让自己的问能更好的被学生理解,调动学生的思维。认为教师课堂提问具有重要功能。②如宋秋前认为课堂提问作为教学活动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申继亮,李茵指出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能够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培养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现在幼儿园的幼儿很少主动提问题。教师把问题紧紧攥在手中,引导幼儿围着自己的思维转。教师把问题当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教学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其结果造成教和学的分离。幼儿表面上在积极回答问题,实际上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问题意识不强。

(二)国外研究状况

通过国外有关提问研究的分析和整理,研究者发现,提问被认为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教育界针对教师怎样提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设计了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提问,评价提问的模式,提问研究涉及面相当广泛,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提问

是指教师依据特定的活动目标,根据相关的活动内容,设置一定的疑问情景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但是有时数量多,问题层次偏低,强调认知水平的问题,忽略非认知水平的问题,所提问题脱离幼儿的经验和水平,幼儿应答机会分布不均,存在不公平,教师给予的待答时间短,且回应方式单一。一直致力于研究教师有效提问,认为好的问题和提问是高质量的教学的核心,他们早期的研究集中在通过学生成绩的提高来衡量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强调教师提问技巧的获得,如重视候答、鼓励提出高认知的问题。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通过现场观察记录,在客观分析当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当前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改进策略。

(二)研究方法

1、现场观察法

本研究希望能深入地了解教师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情形,并没有一味 追求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加之研究者的研究条件有限,因此只选取一所幼儿园教师教学进行研究,并对照其他的研究资料来了解和把握教师提问。如大班共35人,中班共33人,小班共28人,每个班配置为主班老师2位,保育员1位。因此,本研究的对象是6位教师的教学提问行为。进入班级之前,6位教师并不十分了解本研究,只知道研究者要做一些教学观察,着重强调是对儿童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语言的互动进行研究,请她们协助一下,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自然的提问行为进行观察,为了更客观地了解情况,不需要研究者介入教师的行为本身,研究者将自己的身份界定为非参与观察者。在正式观察开始之前,先熟悉教师和幼儿的情况以及幼儿园惯常的每日活动类型,期望使教师和幼儿对我这个观察者不要产生戒备心态,使我的观察可以在更自然的情境下进行观察的内容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行为,将幼儿园教学中所有教师的提问完整记录下来。需要重点观察记录的内容是每次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出的口头问题、幼儿的回答以及教师如何反馈;还包括活动的类别和背景、提问的对象以及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等。同时,在对提问行为事件进行观察和记录时,以期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体会教师运用提问的现状。(二)访谈法

本研究中主要以观察法为主,辅以访谈法,主要在观察间隙进行。在访谈背 景下,教师谈论他们自己的教学,是理解教师观念的一个方法。有学者也认5 为,为了透析教师提问行为背后的观念,进行访谈“可以了解受访者的所思所想和情绪反应,他们生活中曾经发生的事情,他们的行为所隐含的意义。另外,还可以通过访谈法避免研究者的一些主观猜测。因此,采用访谈法对于研

究者了解教师提问的目的这一研究重点是很重要的。访谈还包括幼儿对于活 动的看法和对教师提问的感受,以期更全面的了解教师的提问状况。

四、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师提问的现场观察与分析

近期,幼儿园开展美术教研活动,在一堂画“菊花”的美术写生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幼儿分成四组,给幼儿提供了实物菊花。教学环节如下:1.师生共同观察菊花,了解菊花的外形特征。2.教师示范菊花。3.幼儿写生菊花。但在幼儿作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孩子迟迟不敢落笔,好象心中没底,就怕自己画错。还有一些绘画技能掌握相对好一些的孩子,老老实实的照着教师的范画在画,画的还有点像。还有个别大胆顽皮的孩子在随意的涂画一通。

这样一个看似自由的美术写生活动,有观察,有比较,有讨论,有示范,有练习,应该比较完整,又是第一次菊花写生,本该让孩子充满好奇,本该看到孩子们兴奋创作神情。但我们的孩子面对着教师的引导,没有探索的欲望,面对漂亮的菊花,没有创作的激情,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一问一答,跟着老师的范画认真临摹。不论最后,孩子们画的效果如何,我们都不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我们把本次活动中教师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剖析,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与此同时,经过教研案例的提问分析,我们也看到了现有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提问现状。

课堂实录:

师:请你们仔细地看看桌子上的花,是什么花? 幼:菊花

师:菊花是什么颜色的? 幼:红色,白色。

师:菊花的花瓣是什么样子的? 幼:弯弯的,直直的。

师:哪里的花瓣短,哪里的花瓣长? 幼:里面的短,外面的长。

师:现在老师把它画下来,你来看好不好? 幼:好

师(完成一朵菊花):你们看老师画得漂亮吗? 幼:漂亮

师:那现在我再画一朵,好不好? 幼:好

师:现在你们想画了吗?

幼:想

正如《菊花》这个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情绪与表现,其实是我们经常在美术教研活动中会遇到的。教师充分的材料准备,完整的环节设计,投入的绘画指导,却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幼儿参与创作活动提不起兴趣,作品多临摹与呆板,少创意与灵气,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哪里去了?幼儿发自内心的创作又在哪里?如在美术欣赏活动《盲女》中,教师为该活动制定了两个教学目标:能大胆讲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领会画面的自然风光之美;能体验盲女用心去感受自然之美的沉静,并能对盲女的境遇产生同情。教师围绕着目标设计了如下问题:

“你们看到了什么?”

“看了这些景色,你们有什么感觉?”

“画面上的人是谁?她们两个坐在这里干什么?”“盲人姐姐能感受到周围美丽的景色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你们对这幅画有什么感受?”

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将目标有效地展现在活动当中,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意味着目标的有效达成。在教师提出“画面上的人是谁?她们两个坐在这里干什么?”后,有幼儿说:“他们穿得破破烂烂的坐在泥地上……”教师可以生成诸如“他们为什么穿得破破烂烂?”“她们为什么来到这儿?”等临时性问题,引导幼儿纵深思考画面内涵。在美术教学中只要我们能深入的领会目标,紧扣目标,那么教师有效的提问就好比是一个火车头,让整列火车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近期,我们幼儿园开展美术教研活动,在一堂画“向日葵”的美术写生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了

这样一个看似自由的美术写生活动,有观察,有比较,有讨论,有示范,有练习,应该比较完整,又是第一次向日葵写生,本该让孩子充满好奇,本该看到孩子们兴奋创作神情。但我们的孩子面对着教师的引导,没有探索的欲望,面对漂亮的向日葵,没有创作的激情,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一问一答,跟着老师的范画认真临摹。不论最后,孩子们画的效果如何,我们都不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我们把本次活动中教师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剖析,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与此同时,经过教研案例的提问分析,我发现 我们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不从幼儿实际出发的提问。有些教师不了解本班幼儿知识水平,不了解幼儿回答问题的能力等。在教学中出现教师与幼儿配合不好的现象。

2、准备不够充分的提问。一些教师在备课或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没有充分的考虑和思索或不能查找更多的资料,常常被孩子们的回答、反问弄得十分尴尬,不得已用“先坐下”,“下课教师再回答你”,“长大就会了”等来敷衍了事,使孩子在一堂课中经常有许许多多的不满足,调动不了积极性。孩子们希望是新鲜的问题,是吸引人的问题,是能够答出来的问题,最好是启发性的问题。在提问上只是一个方式,或仅局限在几个提问词上,这样,很多孩子都不愿回答问题。

3、不会引导和控制的提问。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幼儿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不让说也说;一是幼儿不会回答问题的方法,不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老师提出问题幼儿乱说,课堂活而乱。出现以上两种情况有些教师不知所措,使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无法进行。偏离活动中心,要幼儿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又提出其它的问题或不着活动边际的问题导致孩子不知道哪些是重点,使孩子的思维离开了中心。

4、视多提问为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构建和教育者的主体性,使他们爱学、学会、会学。但许多教师却简单地把问答式教学等同于启发式教学,轻易地认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就是启发式教学原则在教学中的运用,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教师提问过多,容易使自己的地位发生由主导变为主体,同时如果此种状况长期下去,幼儿

对教师会产生依赖,幼儿不愿意也无须动脑筋,最终会导致幼儿的问题意识的丧失。

5、提问角度单一,缺乏生活经验联系。《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这就是提倡一种生活化的教育理念。而美术教育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让美术与生活沟通起来,才能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体现生活化的特征,才能使幼儿的生活成为美术活动的生存点。很多时候,教师的提问会忽略幼儿原有生活经验的激活,使提问显得苍白无力。我们认为,激活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就像找到了幼儿艺术创作的源泉,幼儿才可能投入到美术创作活动中去。如在《菊花》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提问:“这些菊花是谁带来的?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菊花?他们长得什么样子?”等等,引导幼儿回忆讨论,打开生活经验的阀门,也激起幼儿绘画的积极性。

6、提问模式固定,缺乏个性化的提升。教师在教学提问中,很喜欢让别的孩子来评价同伴的回答,美术活动也不例外。然而,我们知道美术活动有别于其他教学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个性化。每个孩子对美的感知与体验都是独特,没有对错之分。在提问的过程中,如果老师总是以固定的提问模式来评判幼儿的感知、体验与想象,显然是不合适的。这种“他说得对不对,像不像,”只会否定孩子独特的艺术审美视角,抹杀孩子的艺术天份。因此,教师对于美术活动中的提问应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提问,更注重幼儿个体的感受。

五、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师提问的策略

幼儿园教师在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些相对突出的现象进行讨论,我们认为提问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技巧,在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时,教师的提问应抓住关键,激活经验,注重个体,把握时机,启发思维,这样幼儿才能在教师的

提问中受到启发与激励,才能创造出丰富的艺术形象。因此,本学期我 就美术活动中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实践研究,也初步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

(一)教师的提问要注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对事物一旦有了兴趣,往往注意力特别集中,观察事物仔细,感受也深刻,让孩子凭自己的直观印象,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把他对事物的感受,结合想象,用绘画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出来。而在美术教学活动

中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方式:

1、要忌讳一些口头禅似的提问:如小朋友们喜欢这幅画吗?小朋友们看这幅画漂亮吗?等等,这些提问让孩子们形成了习惯性的回答:喜欢,漂亮,愿意……所以老师的这种提问没有真正的意义。

2、提出能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回答出来的问题。在大班的美术课《有趣的脸》中,教师刚挂好挂图准备给他们讲关于脸部特征的夸张的时候,下面的幼儿已经对着图片在发笑了,说“怎么会有这样的脸呢?这样的眼睛能看得见东西 吗?”“怎么头发是这样的啊?”当时教师马上反应过来,连忙问“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吗?这样的造型你觉得哪些地方是比较有趣的?比较独特的?”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了过去,纷纷说五官的形体比较有趣,好笑……

3、教师的提问要趣味、新颖。《花奶牛》活动中,教师问:奶牛长得什么样呀?问题太笼统,幼儿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问,奶牛的鼻子是什么样子,鼻子中间有什么。嘴巴长在什么下面,奶牛的头上有什么。耳朵是圆还是半圆,等。另外教师再提问的方式上不要居于单个提问或者是大家一起回答,可采用多种方式提问的方法进行的提问。如:女孩子把对这幅画的感觉告诉我好吗?苹果队的孩子们说一说这只小松鼠的尾巴像什么?......这样,孩子们会兴趣十足的等待老师提问的对象。时刻准备相互着自己来回答问题。

(二)教师的提问要注意激发幼儿想象的兴趣和欲望。

现代教育要把培养创新精神放在重要地位。幼儿时期是实施教育的最佳时期,我们要在幼儿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师的职责是发掘孩子的艺术潜质,通过美术教育来拓展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幼儿从事绘画活动,是在表达自己看到的、知道的和想到的事情,孩子有创造符号的能力,有表现表达的兴趣与愿望。因此,教师的在提问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有利于幼儿发挥想像的的因素,进行提问,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扩散想象。让幼儿按照自己的生活经

①验进行想像进行创作,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作品富有独特的个性。

1、想象的游戏与激发想象的提问相结合。

在每一次美术教学活动中我都要做一些激发幼儿想象的游戏,然后加上一些 能够激发幼儿想像的兴趣与欲望的问题,如在组织大班活动《脚的特别作业》之前,我先请让孩子们观察老师事先画好的作品,观看画面上有什么,接下来老

师提问这幅画可是用特殊的工具画成的!让幼儿猜测,最后教师揭示谜底,原来用脚也能画画吗,用五个脚趾画了五个正在树林里玩游戏的小朋友,如果你用自己的脚画出什么作品?幼儿回答出各式各样,结果在幼儿自己的创作作品时,幼儿画出各不相同的图画故事,孩子们不但创作自己想象的图案,还把自己的作品讲成充满想象中的故事。

2、善于抓住有利于幼儿发挥想像的因素。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幼儿发挥想像的因素进行提问,这样有利于幼儿从多角度回答问题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让幼儿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三)教师的提问要注意启发性、开放性

儿童绘画是童心的反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开放性,以刺激幼儿感知、操作、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中班的孩子不再是刻意的简单的模仿,而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思想和方式,赋予作品情感和特有的个性化表现,多了创作的内涵,展示出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

比如,朱老师在《小脸变形画》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在幼儿了解了脸部的结构以后,“你希望长什么样的脸呢?”一个简单的问题,把孩子原本固定的思维一下子扩散开来,他们纷纷讨论脸可以变成什么样。这时她又大胆鼓励孩子夸张的想象:“那脸上的鼻子、嘴巴、眼睛、头发、耳朵可以变成什么样呢?”孩子们想象的空间自然扩大了。他们的发言更热烈了,这个说:“我要把眼睛变成小花。”那个说说:“我要把头发画的像树枝让树叶长的密密麻麻,这样小鸟就会在我头上住了。”还有的说:“我要把眼睛变成照相机,这样我就可以走到哪里就把哪里美丽的风景拍下来,带回来给小朋友看。” 孩子们的作品就是他们自由地表达心中的想法、愿望,一幅画就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总之,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提问非常重要,要在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既讲科学又讲艺术并采用恰当的提问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我们的提问中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江苏教育出版社

[2] 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33 [3] 杨继英

幼儿园教师提问行为以及观念的研究《硕士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 [4] 朱利群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和对策》。学前课程研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第6篇

评价改革是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实施发展性评价的要求。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行为应以这一要求为出发点,以实现美术活动的最终目标--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为最终落脚点,实现教育评价的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在美术活动中实现这一价值,结合具体的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有效评价的方法:

一、明确评价目的,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美术活动的评价不能偏离了发展”的轨道,它是此次教育活动的终点却又是下次教育活动起点,在美术评价活动中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为以后的美术活动打好更好的基础,使得评价活动对于幼儿而言是真正有价值的活动而非“走过场”环节,起到真正提高幼儿在艺术方面素养的作用。因而不能因评价是美术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追求教学活动形式的完整,不顾幼儿绘画速度不一的现实,致使评价的最终目的——促进幼儿、教师、课程与教学不断发展落空了。

比如:在小班《绕毛线》的绘画教学中,活动目标之一是顺着同一个方向涂色。幼儿的绘画速度不一,对于仅有十五分钟的教学活动,在幼儿绘画作品完成后还有的点评环节,可以说时间是不宽裕的。在活动中我没有因部分幼儿完成了绘画活动,在紧迫时间压力下就提前匆匆进入点评环节,而是把美术活动中每一环节做透,对于较快完成作品的幼儿,我请他们和画好的同伴一起说说自己的作品,有的幼儿指着别人的作品说:“你的毛线乱乱的,你看我的,沿着一个方向画”,被指出问题的幼儿回到座位沿着同一方向又画了几笔。较快画好的幼儿自己进行讨论,既避免了消极等待时间隐性浪费,也给画的慢些的幼儿完成作品提供了时间,而之前他们的交流过程,也为点评环节做了铺垫。

二、综合运用评价方法,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评价方法有多种多样,任何一种教育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的范围和界限,都不是万能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活动评价时,应将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运用,取各个评价方法之长,并根据不同的情境与要求,运用适宜的评价方法,发挥评价的作用。同时,幼儿发展具有个体差异,应尽量少进行幼儿间的横向比较,多使用纵向评价,关注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比如在绘画教学《我的小汽车》开展前,首先请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玩具汽车,说一说自己的小汽车,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再组织幼儿到马路上观察了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这样对预设的教学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也便于对幼儿经过《我的小汽车》绘画教学后表现出的水平与进步进行纵向评价,从而做到关注幼儿的个性与差异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促进每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各方的积极主动性 评价主体应改变过去教师唱独角戏,幼儿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而应充分发挥家长、本班幼儿甚至平行班幼儿的主动积极性,通过讨论得出评价结论。倡导发挥被评价者本人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成为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幼儿虽年龄小,经验少,但依然是独立个体的人,有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不容忽视;家长对幼儿的了解比较细致,评价也就比较有针对性;教师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对幼儿进行评价,有利于为幼儿提供专业性的指导与帮助;平行班的幼儿年龄差不多,但原有经验水平不同,教师的教育方式也有差异,会与本班幼儿表现出更多不同的特质,他们的评价使得评价的结论更全面、更丰富。

比如在命题画《人人运动》教学中,我就借用平行班的小朋友,与本班幼儿一起欣赏作品,说一说 “你认为这幅画好在哪里、哪方面改一改会更好”,幼儿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颜色很好看,如果画小一点会更好看呢。”“我喜欢他画的那个踢皮球的人,但腿画的弯一点就更好了。”等等。然后请幼儿将作品带回家,和家人一起欣赏,家长可以把想法直接与幼儿交流,也可以用短信、小纸条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通过这样的多元的评价主体,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从而更愿意主动绘画出富有创意的作品,也在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四、评价语言的规范性与激励性,促进幼儿向上发展

教师进行评价时,虽然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幼儿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离不开评价语言规范性与激励性的要求。为此,评价要基于对幼儿的了解,通过观察、对话,发现并理解幼儿独特的创意、个性化的表现方式等,尤其是当幼儿的作品“离谱”的时候,应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试图理解其意。总而言之,教师应捕捉幼儿活动中的闪光点,给予激励性的评价,激发他们大胆作画的热情;同时又要准确把握幼儿的不足,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或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促进幼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比如,在“雪娃娃”的教学中,有位幼儿给雪娃娃戴上了墨镜,他说:“阳光照在雪上,太亮了会刺眼,给它戴上墨镜就不会了。”我说:“你真贴心”;有位幼儿在雪娃娃旁画了燃烧着火焰的柴堆,他说:“太冷了,有火,雪娃娃就不怕冷了。”我说:“你真好,可是有火雪会融化,还有什么办法让他不冷呢?”幼儿说:“给他穿件衣服,戴上帽子”“还可以让雪娃娃做运动”于是该幼儿在雪娃娃手上画了一个皮球。幼儿对自己作品有非常“奇妙”的解释,作品中反映着他们的生活经验,也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的情感与人情味,使得幼儿的作品显得格外生动。

上一篇:高中优秀教师自我总结下一篇:技术支持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