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红与黑的心得体会

2024-05-31

品读红与黑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

品读红与黑的心得体会 第1篇

《红与黑》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就是书名。这里的“红”代表了什么,“黑”又象征了哪些事物?强烈的好奇心使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看了起来。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红与黑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红与黑读书心得1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著名小说,记叙了主人公于连借助个人努力与奋斗一步步跻身上流社会的故事。

出身无名又怎样?它不能说明你一生都默默无为;希望渺茫又怎样?它不能代表你离成功绝无可能;路途漫长又怎样?只有走过才晓得苦尽甘来。于连他不因地位低下而低头,敢于俯瞰权贵,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他自命不凡,不顾他人的歧视而奋起追求一段梦幻般的爱情,他一路逆流而上,与苦难作伴,与惊险为邻。“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他通过自己的奋斗,成功扭转了自己的命运。

假如当初他放弃了这一场场激情四溢的冒险,他将一无所成;假如他放下这浪漫美好的爱情,他将永远冷漠;假如他没有足够的毅力与勇气去追逐梦想,他又何来的飞黄腾达?因为他坚信风雨之后必有彩虹,因为他明白梦想需要脚踏实地去争取,因此他攀上了史无前例,不留遗憾的高峰。

于连的故事虽以悲剧告终,但他的奋斗史激励着千万读者。每当你准备演讲时,你是否会因不自信而神色慌张?每当你准备出门时,你是否会因天气恶劣而走“回头路”?每当你下水游泳时,你是否会因寒冷而选择退缩?其实,失败与成功只在一念之间,就在于你是否把握且坚持下去。人生的道路只走一次,也只有一次,没有回头路,也没有选择的机会,只有那些坚定执著,敢于坚持自己的看法,懂得逆流而上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读了《红与黑》,我也在不经意间想到了我们自己,在面对他人议论或权威影响之时,我们很难保持自己原有的思想,所以,我们应该从小锻炼自己的毅力,这样,才能在挫折面前迎难而上,越挫越勇。

学会一门与众不同的语言,掌握一种不同他人的艺术技艺,尝试一次有趣的经历,这些多么可贵!有时,放弃真的是一种奢侈,人的一生禁得起几次放弃?

勇于面对,逆流而上,这个“棋局”上既没有选择题,也不能悔棋,希望我们每个人,在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后,就坚强地走下去。

红与黑读书心得2

《红与黑》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自1830年问世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

这部小说很有影响力,它不仅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

小说主人公名叫于连,他的经历和遭遇使我们明白了很多事情。

于连立志要像拿破仑那样靠个人才智建立功勋,飞黄腾达。为了博取大家用赏识,明知毫无价值,却还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背得滚瓜烂熟。他那惊人的背诵能力让他跨进了维立叶尔市长家,当起家庭教师来。

于连进入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后,亲眼目睹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内幕,于是他便耍起了两面派手法,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居然得到院长的青睐和宠幸。

神学院的生活进一步扭曲了于连的性格,强化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和虚伪的作风。于连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后虽然还不时流露出平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但在受到侯爵重用,征服玛特尔小姐后,于连的“平民阶级叛逆心”已消失。他成了复辟王朝的忠实走卒。正当于连一步步走向他所向往的“光明”时,因枪击德·瑞那夫人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并没有从概念出发,将主人公于连图解成一个追求功利的符号。相反,作者却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

红与黑读书心得3

在断断续续历经两周的阅读时间里,我好不容易读完了它——《红与黑》。

其实这本书,在早年间就读过几次,但由于各种缘由,都没有读完整,以致对此书只知其是一部名着外,对其被称为名着的意义没有一个真正的理解。

书中描写主人公于连在“红”与“黑”的道路选择上进行了痛苦的挣扎,但其中终极目的,都是想无所不用其极地跻身于上流社会。

于连。索莱尔的命运时时刻刻牵动着我。综观他极其短暂,却满是波折动荡的年轻生命,流淌着太多矛盾和复杂。对此,人们做出很多评判——有的说他是个小私有者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悲剧;有的说他是一个野心家的毁灭;还有的说他是一个反封建斗士的牺牲等等。各有各的看法,但又都在情理之中。就我以为,说于连是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错,但不如说他是个追求幸福而又不幸走上歧途的人更为确切些。自然这种歧途不是简单地采取了某种有背社会道德的手段,而是来自他心灵更深处的矛盾本质。

我认为书中的2个亮点深深吸引住了我,首先是于连在跻身上流社会的途径选择上,是选择做一名声显赫的红衣主教,还是做一个像拿破仑那样有胆有识的大将军,产生了思想上的激烈斗争冲突,使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其次就是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奋斗中所遇到的两次至诚至真的爱情,这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以致我看到如此忠贞不渝的爱情,几次为之热泪盈眶,也许是因为它太可贵了!

读了《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这本书表现得不仅仅是于连的一生坎坷,更告诉我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红与黑读书心得4

司汤达的《红与黑》,写的是法国青年于连的故事。于连是一个有才华,有野心,有自尊,也有良心的人。许多评价把于连说成是一味向上爬的野心家。但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就是于连良心的一面。或者说忽略了站在故事背后的作者进行的精神思考。

于连确实是野心家。于连的野心膨胀过程是故事最表面也是最直接的线索。在德。雷纳尔放假,于连想:“我一定要在这个女人身上得手,”“那样如果有一天我发迹了,有人指责我赶过家庭教师这样下等的职业,我就可以告诉他,是爱情把我抛到这个职位上的。”但是于连也像一个哲学家,他思考人生,思考巴黎,在他的脑中挥之不去的是当像拿破仑般的英雄。但他对德。雷纳尔夫人的爱,特别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不能不让人感到真情。作者的故事构造得极巧妙。当于连步上仕途时,他用尽心机去获取德。雷纳尔夫人的心,并想用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的价值,可最后他才明白德。雷纳尔夫人是他的终生至爱。后来的玛蒂尔德小姐是在开始时主动追求于连的。但是又经过多次的反复,曾使于连感到神魂颠倒。当玛蒂尔德确认自己爱上于连的时候,于连在临死之前却说只有德。雷纳尔夫人才会真心待他的孩子。在于连的攀升过程也少不了这些女人们的帮助,可是在最后他的摔倒也是因为女人。作者在《红与黑》中塑造了于连,可是更塑造的于连背后的时代,在上层社会中,人人都重视荣誉,可是又过着奢侈的颓废的生活,青年们都缺乏勇气。社会的各种党派都在积极而又秘密的活动着。

在人物塑造的手段上,司汤达使用了超出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心理深度的挖掘。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于连深层意识的活动,并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是一首“灵魂的哲学与诗”。

对于书名人们也引起了一番争论,通常,人们认为书名中的“红”是象征拿破仑时代的军服;“黑”是王政复古年代的僧侣黑衣。也有人认为,红是德·瑞那夫人的鲜血,黑是玛特尔的丧服;红与黑是象征赌盘上的黑点红点,而轮盘则象征人生的游戏等。我认为红色还可以象征于连的追求人生意义,而黑色就代表社会中形形色色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拼命奔波,却不理解自己存在真正意义的生存状态吧!

红与黑读书心得5

斯丹达尔的《红与黑》是法国,亦是全世界文坛的重要书籍,今天我便来谈谈这部巨著。

小说一开始便用轻快的笔调,生动地描写了这个“怯弱,脸上带着泪痕,有着白嫩皮肤,蓝眼睛”的朱丽安与优雅的德。雷纳尔夫人之间甜蜜而忐忑的爱情,以美丽而平静的韦里埃为背景。多么亲切、温柔的岁月啊!这爱情是纯洁、活泼的,就是雷纳尔夫人一点点道德观念的苦恼也没有影响小说流畅的自然之美,反而使它更美丽、传神了。两个人似乎在玩心灵的游戏,相互躲藏,嬉戏,雷纳尔夫人调皮、轻松、有时还不免有些咬啮性的小烦恼的心理,给这文字注入了活力与朴素的情调。但这平静的外表下,却有一颗不为人知,充满热情的野心,正如斯丹达尔在小说中所说:“朱利安,他那像姑娘般的脸,这样苍白,这样温柔,谁又能猜透他灵魂深处藏着不可动摇的决心呢?甘冒九死一生的危险也要出人头地。”朱利安最崇拜的人便是拿破仑,他向往拿破仑的`“这种力量,这种孤独”。

但这种整日冥想的时光不会太久,朱利安到了巴黎上流社会,他认识到了虚伪、空虚与丑恶。贵族亲王们都轻视他,在他们眼里朱利安只不过是个服务的很好的仆人罢了。这个复杂,矛盾的灵魂在作者笔下刻画的入木三分,虚伪与热情、野心与理性混合在一起,《红与黑》的人性描写的淋漓尽致,阴暗与光明在人性中同在,这高明的写法即使在一句话,一个词中亦可感受到。

但他恶的一面又爆发了,他杀人了,被关入死囚牢。

他却不准备为自己辩解,他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已厌倦了,他在这个监狱里度过了自己最后的时光,他成了一个洞察自己灵魂的人:

“我爱过真理……现在真理又在那里呢?”

“到处都是伪善,至少是欺诈,甚至最有德性、最伟大的人也不例外……”

这是他一生的悲剧,他在一群虚伪的人中谋取名利,渐渐他亦变得虚伪,并且走向灭亡。他批判这个社会,他亦成为作者所批判的对象。

这个故事如此简单,但它的悲苦之情是无人理解的。

“真理,严酷的真理”。丹东的这句话用在这部小说的扉页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小说红与黑的读书心得

品读红与黑的心得体会 第2篇

首先论述德雷纳尔夫人如何满足于连的精神情感需求。

于连的母亲早逝,而作为其仅有的亲人——父亲和两个亲哥哥不仅从未给予他一点关爱,还时常以言语与暴力对于连的存在进行侮辱。“从童年的时候起,他的极端沉思的神情和苍白的脸色,就使他的父亲认为他活不长,即使勉强活下来,也要成为家里的一个累赘。家里人谁都鄙视他,因此他恨他的哥哥们和他的父亲。星期日在广场上玩耍,他总是挨打。”

童年作为一个人建立对世界最初的信任与自我意识的最重要的时期,是需要被父母呵护与关爱的。心理学普遍认为,父母(尤其是母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客体,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如果能够给孩子足够的爱,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的、前后一致的、合理的爱,孩子就会体验到安全感,并延伸出对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并且感到自尊、自信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然而不幸的于连则恰恰相反,母亲的空白不仅没有被填补,父亲及哥哥的否定与打骂也让他更加心生对这个世界的怀疑与憎恨,他只能也只敢想到自己。甚至对于最好的最关爱他的朋友富凯,他都并未全部交付真心。

德雷纳尔夫人的出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于连这个内心深处的缺口。回顾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的第一次相见——“一个温柔的嗓音说:“您上这来干什么,我的孩子?”于连连忙转过身去,德雷纳尔夫人充满魅力的眼光深深地打动他,使他忘掉了部分的胆怯。很快地他对她的美丽感到了惊讶,把一切都忘了,甚至忘掉了他来的目的。”温柔的嗓音,充满魅力的眼光以及最重要的一句“您上这来干什么,我的孩子”使于连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被关爱,确切的说是被母性光辉笼罩周身的感觉。德雷纳尔夫人在抚育三个孩子的人生经验,再加上其本来温柔善良敏感的性格,让他在于连的眼中看来是如此的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对于于连这样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她的美丽使他放下了戒备,甚至忘掉胆怯,这也为下文中于连真正的把自己的心袒露在德雷纳尔夫人的面前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中,我们更能发现,于连在和德雷纳尔夫人待在一起时,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孩童般纯粹的快乐。“于连这一方面呢,自从住到乡下来,过的是一个真正的孩子生活,像他的学生们一样兴高采烈地追捕蝴蝶。他过去要对自己经常进行克制,要耍许多非常狡猾的手腕,如今他单独一个人,远远离开男人们的注视,而且出于本能对德雷纳尔夫人一点也不害怕,因此他沉湎在生活的快乐之中;在他这个年纪,而且是世界上那些最美丽的大山中间,这种快乐是那么强烈。”“出于本能”这四个字用的很妙,于连的内心深处不信任任何人,并且很是善于伪装自己,然而在德雷纳尔夫人面前,他可以放下一切顾虑,一切为了达到自己的计划与目的而做出的压制自己天性的决定。在德雷纳尔先生准备换全家的床垫时,于连首先想到的便是像德雷纳尔夫人求救,请求她去自己的卧房帮忙拿出自己装着拿破仑肖像的纸板盒。德雷纳夫人不仅是可以让他卸下伪装回归纯真的圣母,更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品读红与黑的心得体会 第3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训练重点的要求,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的: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2、学习抓住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3、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为了引导小学生读懂《将相和》,我把全文三个故事的学习安排在一节课之中,并对课文做了如下分析:

《将相和》的题眼在“和”字上,课文以廉颇与蔺相如两人从不和到和为线索写了三个故事,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每个故事都自成一体,写得跌宕起伏,极为耐读。

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是由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而引起的。我将它分为“进退两难、临危请命、智勇对敌、完璧归赵”四个层次,其中“临危请命与智勇对敌”是重点。如在备课时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蔺相如见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以宝玉有瑕疵为由把玉取回后理直气壮说的一番话。举行隆重的典礼也是蔺相如为了赢得时间完璧归赵而采取的对付秦王的办法。蔺相如以自己的机智勇敢巧妙地与秦王周旋,将宝玉完整地送回赵国,又使秦王无借口进攻赵国。

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是秦王想让赵王为其鼓瑟并叫人记录下来侮辱赵王的。我将它分为“秦王约赵王会见,蔺相如劝赵王赴会,秦王要赵王鼓瑟,蔺相如逼秦王击缶”四个层次。其中“劝赵王赴约,逼秦王击缶”都表现了蔺相如的勇敢。蔺相如成功地完璧归赵,在渑池之会上又立了功,因而“职位比廉颇高”这句话引出了“负荆请罪”的故事。这句话在课文中起过渡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是前两个故事的升华,也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同时还是我研读的重点。我将它分为“廉颇不服,蔺相如躲避,蔺相如放话,廉颇请罪,将相和好”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特别是廉颇不服,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是廉颇小心眼儿、太自私。另外,蔺相如的“躲避与放话”这个做法也是很值得一提的。

从这个小故事中,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语言的表达体现了两个人物的形象,廉颇的自傲和对蔺相如的妒忌完全占据了他的心。话语中三次提到我怎样怎样,丝毫没有提及赵国,这也是因为对蔺相如高升不满造成他一时糊涂的原因。

我们再看蔺相如的话,蔺相如始终尊称廉颇为“廉将军”,实为真心诚意敬仰这位老将军。再有蔺相如句句说的是“我们赵国”,也是连说三遍,全然没有涉及个人私利。这段话说明了将相和与不和对国家安危的重大关系:将相和,则国家安;将相不和,则国家危。“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突出了廉颇、蔺相如在赵国的地位,同时也表明了秦国不敢攻打赵国的原因。文章深入浅出,通过比较,使廉颇的居功自傲和蔺相如的顾全大局的品质自然而然地清晰起来,同时也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比较可以是多角度地进行。

这三个故事都有它们各自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但从全文来看,这三个故事又是紧密相连、层层深入的。我们可以把一、二个故事看作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从这三个角度对语言进行研读,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人文内涵。

杨晓敏品读心得 第4篇

青藏高原是王宗仁精神与情感的栖息地,同时也是其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宝藏。高原上的人与物无不在其笔端倾情描绘着生命的质感,焕发着人性的光彩。作品以朴素的语言、质朴的情感表达形而上的思索和诉求,凸显卓尔不群的文学效果。

《藏羚羊的跪拜》是一篇广为流传的佳作。作品将藏羚羊人性化,面对老猎人的枪口不但没有逃跑,反倒临危不惧突然下跪,其祈求的眼神、长泪直流的举动,不禁让猎杀无数的老猎人为之一震,顿时心生恻隐。正如藏区流传的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所言: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下跪自然是想唤醒老猎人的慈悲之心,而老猎人的怜悯又一次被猎手职业的理智取代,枪声一如既往地响起。

老猎人游猎于藏北无人区,以打猎为生,猎获动物变卖皮张,除了自己消费,更多的是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长头去拉萨朝觐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条布满艰难和险情的漫漫长路。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阅读至此,被一种既复杂又纠结的心理困扰,打猎曾经是游牧时代的一种生存方式,但用杀生所得去救济他人,似乎又违背了慈善的本意,也许在人类的惯有思维中,人与动物总归于两个世界,却忽略了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当老猎人如同往日一般,准备将藏羚羊开膛破肚剥皮,赫然发现藏羚羊肚子里静静卧着一只死去的小羚羊胎儿。原来藏羚羊下跪是为自己的孩子祈求一命,原来母爱没有物种界别。“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藏羚羊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体现了一个动物对生命的渴望,对人性的呼唤。作品鲜明地表达了对人类滥杀动物、破坏自然的忧思,意在呼唤人类良知的回归,尊重自然界所有生命的同时,既是尊重了人类自己,憧憬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有别于《藏羚羊的跪拜》中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猎杀,《老僧给了我一把钥匙》则讲述了动物之间的生存残酷。如若跋涉至沙漠深处,美会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呈现,恰如《老僧给了我一把钥匙》所描述的景象:“失去记忆力沉默的朽木,凋落在残风暮色中的断垣,沉睡于荒野蒙罩着薄薄苔藓的砺石,还有顽强生命的沙棘、芨芨草……与世隔绝的沙漠深处几乎每一步都有讓人惊喜的景观,跋涉之美只有跋涉者能体味其美。残是美,圆亦是美,沙漠胜景惟独美!”

作品以一个跋涉者的视野去理解美,于是一具横卧沙梁的枯鸟骨架,被跋涉者视为了一朵开在流年岁月的老骨花,其保持飞翔姿态的翅膀也被赋予了渴望生命重生的幻想。跋涉者正值臆想中,一位僧人不失时机而至,欣然讲解这只鸟的死因。原来一只母鸟引领三只幼鸟出窝学步,却不料遭遇三只狐狸狡诈用计,使母鸟痛失幼鸟,最终扑死在沙梁上。 “最奇异的是它的双翅舒展着,完全是一副要远走高飞的姿势。它的双眼圆睁,且有泪珠噙在眼角。”

这就是一只鸟的苍凉故事,解读着动物的心性狡猾和彼此之间的生存残酷,可是却往往会被人类联想成为现实世界的影射,暗示着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危险和奸诈。是我们想多了?还是对人性失望了?结尾尤其令人遐想和思索。

老僧的感叹,更让我深思。他说: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人和动物之间的战争,虎狼垂着血红的舌头残害人类,而人又无情不懈地猎杀动物。其实,动物与动物之间你死我活的厮斗也是时刻发生着。我们的生活有时改变了方向,死亡不期而至,并非人为,而是自然界发动了战争。

我茅塞顿开。老僧分明给了我一把钥匙,我打开的是动物世界奇妙的一角,联想到的却是人生的另一个断面……

《有一只蚂蚁攀上世界屋脊》是一篇非常有意味的作品,讲述了一只蚂蚁竟然莫名其妙地攀上了世界屋脊,与海拔5300米的唐古拉山兵站的兵不期而遇。如若在寸草不生的生命禁区中,看见一只鹰翱翔天空倒不足为奇,鹰似乎本身就是英雄的象征,而一只小蚂蚁居然在不可能中出现了,就另当别论了,渺小生命的顽强不禁让人敬佩之余,又有了诸多联想:“生活中许多可望不可即的事情,当你得到它时你会突然觉得,其实所有的付出都是可以换来意外收获的。即使在你很渺茫的时候,也不要为你选择的目标放弃付出,这样意外的收获将随时伴随你。所以人要珍惜付出,珍惜付出比庆贺收获更重要!”

不去追究一只蚂蚁如何攀上了世界屋脊,攀了多久,为什么攀登,其答案似乎都没有结果更重要,至少我们看到了一个渺小生命的顽强。于是在这个喧嚣的世界,又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和动力,而这一切竟然来自那些被我们往往视若无睹的平淡生命。作品于此,主题顿时严肃起来,作为驻守世界屋脊的军人,恪守责任和生命寂寞,同样也在验证着自我生命的奇迹和顽强,于是对默默奉献青春与激情的高原军人油然而生庄严的敬重。

有时候总会质疑生命的意义,尤其在了无人烟的青藏高原,寂寞的生命又是以何种方式永恒。《尾声》讲述了昆仑山中二道沟一个无名烈士墓的由来,一位小战士在山里跟踪追歼逃窜叛匪,途中又饥又渴,行至一处泉眼处俯身喝水,却不料疲劳所致,竟然栽进了泉中而亡,于是就地掩埋永远留在了昆仑山谷。而在打仗的路途上,像这样献身的士兵比比皆是,路死土埋,河死水葬,甚至无名无姓。当岁月走远,而今又有多少记忆留给这些逝去的生命?“我长久地站在二道沟的泉水边,清清洌洌的水,水中似乎还有几棵野草在颤抖。我没有眼泪,干涸的泉水就是我流干了的眼泪。我想起了不知是谁说过的一句话,也许是诗句:‘岁月的柜台人心的货架,都为你留着最好的位置。’初看,这话并没有觉出有什么不妥,甚至还有几分欣赏。后来,看到在青藏高原上有这么多死后无家可归的英魂,就觉得这话不对了。这苍茫荒野难道就是他们最好的位置吗?50多年了,有谁记得他们,为他们那寒冷的身骨给过一丝一缕的温暖?”

不想说岁月无情,不想说历史昭然,且为那些游荡于青藏高原的英灵,于苍茫天地中寻找到一丝慰藉,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权作我们对生命的一种解读吧。

青藏高原也不乏温暖,《绣着格桑花的军靴》讲述了青藏高原的汽车兵,在零下40多度的风雪天,深入牧区解救被暴风雪围困的牧民,体现了军爱民的深情厚谊,而牧民感念军人的关怀,同样极尽微薄之力回报以关心。一双被冰雪浸透的军靴被悄然刷洗干净,破裂处被细针密线绣上一朵格桑花,而这一切又是出自一位被冻伤手指的藏家女儿之手,其情真意切可想而知。格桑花是藏家人心目中的幸福花、吉祥花,同样也是藏家人的深情表达,作品弘扬了驻藏部队官兵与藏民的鱼水情深,再现了民族团结和谐景象。

王宗仁的作品,扎根青藏高原,饱含激情,正如他在一篇随笔中所言:我对青藏高原有着难舍难分的感情,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我对青藏高原上的军人有着血脉相连的感情。这种感情浓厚得令我不得不提笔去写,我需要将每一次再上青藏线的感受倾吐出来。我有7年在昆仑山落地生根的生活,有几十次翻越唐古拉山的经历,所以,无论我写什么,笔始终没有离开过青藏高原上的军营。

《红与黑》读书心得体会 第5篇

连续了一个月的阅读,在昨日《红与黑》终于迎来了结局:

一位因父亲的爱慕虚荣贪图金利将自己儿子于连以家庭教师的身份送往德?瑞那市长先生家中。在充当家庭教师的过程中为了报复市长对于连的尊严的侮辱,他决定以勾引市长夫人来报复;在此期间,于连发现自己与市长夫人早已两情互悦。在这幸福之际,德?瑞那市长先生发现了这段有辱名声的地下情,但因市长夫人的远亲有可能江有意思为数不少的遗产继承与她,市长先生因此假意息事,将于连打发到与之远隔千山万水的神学院里作小教士。来到神学院,个个人心泯灭,虚情假面的诡计,无端排挤的陷害,让于连的教会神父彼拉神父推荐他去德?拉莫尔侯爵府中当小助手,来动上流社会的奢华巴黎的日子使于连展露风头,并俘获德?拉莫尔侯爵的女儿玛蒂尔德之芳心;就在于连爱情事业双丰收的时候,来自徳?瑞纳夫人的一封告发信让于连在一怒之下错手枪击了市长夫人,在监狱等待审判的的这段时间里,于连后悔不已,发现自己真正所爱之人非德?瑞纳夫人莫属。他在生死关头临危不惧,唯恐时间的飞快不能与德?瑞那夫人再次共度相处。于连最终就地伏法,这是德?瑞那夫人在他去世三天后也与世长辞,玛蒂尔德则把于连的骨灰葬在了一个无比富丽的福景美地。

《红与黑》的故事情节错综复杂,心理描写是小说的主要描写方式,言辞精美,大量的词精意准与修辞语句是文章不失为一本经典名著,收藏之典范。言辞之准确、优美,富有大量的精美言辞,尽使读者享受阅读之美。

《红与黑》读书心得体会 第6篇

对于主人公于连,我认为他的确是一个高洁的、在大事上有思想见解的人。他鄙视贵族中、教会中那些虚伪恶心的人们,他觉得和他们一起呆上一秒他都会窒息。从一开始他只是被生活推着前进当上了家庭教师,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那么美丽的女人,他是彻底被这一种美丽本身所吸引,所以不顾世俗的道德和市长夫人好上了。至于他爱上莫拉蒂尔,也可能只是觉得她本身是足够美丽的一位女皇,但后面我发现,他想得到的是政府这种骄傲本身,因为莫拉蒂尔在和他的一次相好之后就不再理他了,于连倍感无语,这是失败和屈辱的表现,所以他便采取计谋从新让这个女人有足够的勇气不顾世俗的道德自降一级与于连相爱。直至最后于连本可以不死,但他却没有想活下去的愿望,尽管他只有22岁,我现在还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不想活下去?当时的他只想享受和登-勒那尔夫人在一起的快乐。出生于社会底层的他有那么多次机会飞黄腾达,他却因自己心里那一点小小的虚荣心而摧毁了,这时社会环境对他的戕害。

小说不仅塑造了于连、拉莫蒂尔小姐、登-勒那尔夫人三个形象,他也间接的描述了这个社会的一些病态。放映了19世纪初法国的社会风气和面貌。其次小说中提及的贵族和教会文化可以去了解一下。

读《红与黑》心得体会 第7篇

作者:(法)司汤达(Stendhal)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当我快速读完这本书时,我觉得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遗憾!于连是一个野心勃勃一心想跻身上流社会的人物。他拥有惊人的记忆力和一些才华,当然他也有一副美好的面容。如果他是一个一心只想过安稳日子的人,那他会和同他的阶级一样的人过着平淡但安稳的日子。但他不是,他为自己的地位感到自卑,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于连天生有温柔易感动的心,他也善良,但是他把这些都隐藏起来了,装作冷酷的样子。为跻身与他地位完全不同的阶级里,他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他得时刻注意他的言行,以便伪装自己,明明看不惯身边的人,还装作顺从,而且大部分时间他都失去了自我。时刻怕被上流社会的贵族们藐视。

他对德·瑞那夫人的感情,开始是为了报复那些他厌恶的贵族老爷们,但后来却不知不觉爱上了她。德·瑞那夫人是一个单纯温柔的贵族夫人,她有着天使般的脸庞,她即软弱又坚强,在与于连发生关系后,她受到良心的谴责但有无法拒绝于连,在深深的矛盾中,她因

看到小儿子的病情严重而更加自责。她那因爱情与母爱两种感情折磨的心几乎要崩溃了,但在于连离开的几个月中无意遇上了他,她由于过渡的激动而晕过去。最后她因为于连而坐牢,他为了能见到他而四处奔波,为了于连她不顾一切。所有的羞却和担心害怕都不复存在了,她变得勇敢,她以前担心的名誉之类的念头烟消云散。当她知道于连被判死刑后,打算和他一起自杀但她疯狂爱着的于连阻止了她的这个可怕的念头。最后当她得知于连被处决,她可在第三天就离开了人世!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温柔美丽的痴情的女人。我比较同情和佩服她。

我同情于连小时侯的情况,他从来没有得到家庭的温暖。经常受到父亲和两个哥哥的打骂,他周围人因此也轻视他,这对他以后的悲剧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我喜欢于连但是不同意他的观点,我喜欢他真实的一面,喜欢他具有的同情心和易感动的心。他能判断是非,但是他没有坚持他本来的意愿办情,我不喜欢玛帝尔德,他太骄傲而藐视比她地位低下的人,他还喜欢挖苦别人。对她这样任性自傲的女人,于连曾为了她痛苦伤心过,后来有耍些手段得到了玛帝尔德的爱情。但在他失去一切之后,他才大彻大悟,才勇敢面对一切,坦然地承认自己的虚伪与野心,悔恨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他因此更加珍惜他真正爱着的德。瑞那夫人。最后于连这令我怜惜的人物在平静的心态下离开了人世,我不能理想于连这种狂妄的心,我喜欢没有野心的他,喜欢他在没有伪装下的俊俏动人的相貌。不喜欢他故作冷漠的表情。

在社会现实阻碍实现抱负时只有两种选择:退避或是反抗.那些当着小职员不求上进,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避者,他们或

《红与黑》中的病态爱情 第8篇

关键词:病态爱情,红道,黑道

幸福甜蜜的爱情是多数人毕生的追求, 然而很多人往往没有认真想过幸福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样的爱情便开始仓促地恋爱。还有许多人盲目地相信, 爱是真理,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爱情中没有谁对谁错, 皆为你情我愿罢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经典, 由大师司汤达所著的《红与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爱情的极佳的病理模型。

《红与黑》是写在浪漫主义中后期的现实主义小说, 一直以来, 都和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金》一同被看作是奠定现实主义基础的著作。然而, 司汤达是一位现实意识极强的作家, 注重心理描写, 因此小说中有大量的描述人物内心世界的段落, 体现了作者在现实主义派别中独具一格的创作个性。学术界一直都认为, 《红与黑》中的“红色”代表拿破仑军队的红色服装, 象征于连对红色革命的希冀, “黑色”为当时天主教道袍的颜色, 象征于连想要跻身于统治阶级的愿望。

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 生活在法国东部弗朗什孔泰省韦尔里埃市一个虚构的村庄。野心勃勃的于连宁愿整天读关于拿破仑的光辉岁月的书籍, 幻想自己某一天也能红衣加身, 封官勋爵, 也不愿和他的兄弟们一起干父辈的木匠活。他的兄弟为此嘲笑他装腔作势, 白日做梦, 于连却想通过加入上流社会的方式摆脱自己低贱的出身。后来和上流社会的贵妇人雷纳尔夫人以及巴黎名媛拉莫尔小姐分别发生了两段爱情故事。在当时的法国社会, 一个最底层的人若想跻身于上流社会只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加入军队, 立功建勋, 获得君主封爵的方式来变成贵族, 此为“红色”的道路;二是加入教堂神职人员的队伍, 成为神的仆人, 此为“黑色”的道路。于连经过谨慎地思考, 选择了那条黑色的道路, 从此下定决心, 决不能沦落到与父兄一样, 一辈子只作山野樵夫, 因此刻苦自学拉丁语, 深刻理解《圣经》含义。通过自身的努力, 于连获得了进入市长家当家庭教师的机会, 教授拉丁文。市长夫人雷纳尔夫人从小被狂热崇拜耶酥圣心的修女教育长大, 但她把修道院学到的一切视为荒谬的东西, 很快忘得干干净净;但是她没有用任何东西来填补空乏的头脑, 结果什么也不知道。雷纳尔夫人长得漂亮, 又是一大笔财产的继承人, 很容易就成了山区小城的市长夫人, 在她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是三个儿子的母亲了。

于连进入市长家当教师的时候才十八岁, 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龄, 于连长得也英俊挺拔, 但心性却极为高傲, 对自己的出身比较敏感, 容不得别人对他的轻贱。在当时的法国社会, 家庭教师实际上和仆人是一个级别的, 因此待遇也和佣人管家无差。比如, 拿吃饭来说, 主人和仆人是要分开两桌吃的, 于连自然在仆人那一桌, 这种事情在常人眼里再正常不过了, 然而于连对此却无比抗拒, 宁愿回老家做木匠也不愿和其他仆人同桌吃饭, 后来经过很大努力才和仆人分桌。这种过度的高傲和自尊是于连极度自卑的体现, 也使其必然想借助一切手段来进入上流社会。

雷纳尔夫人绝不是个只为于连英俊外表所吸引的肤浅女性, 她是大家公认的大美人, 她从未想过要凭借自己的仪态和美貌来卖弄风情。其实在她婚后, 同城的一位年轻美男子瓦尔诺对其展开了狂热的追求, 但雷纳尔夫人不为所动。当年轻挺拔的于连进入这位优雅女士的视线时, 她对他的好感与其说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感情, 不如说是怜爱。于连家境贫寒, 出身低微, 平时省吃俭用, 他的两个哥哥对他不好, 曾经毫不留情地将其打昏在地, 血流不止, 这些都被雷纳尔夫人看在眼里。出于同情, 她把自己丈夫不穿的内衣送给于连, 这非但没有得到于连的感谢, 反而惹得他无比愤怒, 拒绝了她的好意, 于连玻璃般的自尊心又被碰碎了。然而雷纳尔夫人没有因为于连的愤怒不敬而生气, 反倒更加佩服他的骨气, 后来竟不知不觉爱上了于连。

可悲的是直到这时候, 她依然不知道她已经陷入了病态的爱情, 书中写道:“她很富有, 十六岁时嫁给一个仁慈的绅士, 她出生以来, 从来没有体验过, 也未见过丝毫与爱情相似的感情。只有听她忏悔的善良的本堂神甫谢朗向她讲过爱情, 是讲有关瓦尔诺先生追求她的事, 而且他把爱情描绘成那么令人厌恶的图景, 以至于爱情这个词在她的头脑中意味着最淫秽的行为。她偶尔也看几本小说, 她在里面发现的爱情被她看成是一种例外的或完全超出自然的事情。由于这样无知, 雷纳尔夫人生活得非常幸福, 心里时刻装着于连, 一点没有想过对自己作丝毫责备。”于连发现了雷纳尔夫人对他的爱, 但他并不爱她。书中写道:“于连暗想, 她蔑视过我, 这是对她以牙还牙的好机会。天晓得她有多少情夫!她对我钟情的原因是我们见面容易。”受小小虚荣心的驱使, 于连继续想道:“我尤其应该在这个女人身上取得成功, 因为倘若有朝一日我发了迹, 有人指责我当过卑贱的家庭教师, 我就告诉他, 是爱情把我推上这个位置的。”

尽管于连和雷纳尔夫人之间的爱情是病态的爱情, 读者也很难否认这种畸形的爱情也能给人带来欢愉的感觉, 就像毒品一样, 给人带来的欲仙欲死的满足感是不言而喻的。只是毒品一样的爱情带来的快乐终究是短暂的, 而痛苦却是长久的。儿子的一场大病让雷纳尔夫人意识到自己犯了通奸罪, 紧接着又被别人揭发奸情, 雷纳尔夫人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折磨, 不再去见于连, 此时于连也为了避嫌, 逃入神学院躲了起来, 但他很快就将雷纳尔夫人抛在了脑后。于连自己都不知道, 在前面等着他的是第二段畸恋。在神学院学习一年之后, 于连去了巴黎的侯爵府, 给侯爵当私人秘书, 在那里遇到了侯爵漂亮的女儿拉莫尔小姐。健康的爱情都是相似的, 病态的爱情却各有各的不同。雷纳尔夫人和拉莫尔小姐都和同一个男人有感情纠葛, 如果将这两段情感比作病的话, 那么这两种病有着不同的病因和病症。雷纳尔夫人的病因是错把同情当爱情, 无法自拔, 拉莫尔小姐的病因则是征服欲过强, 为了满足自己, 不惜被卷入病态的爱情。

拉莫尔小姐不但年轻貌美, 而且衣着打扮皆具品味, 因此不乏一大批追求者在她身边献殷勤。拉莫尔小姐厌倦了千篇一律、整天只知讨好她的贵族公子哥, 身份低微、不卑不亢的于连反而让她眼前一亮, 并激发了对这个颇有才华的青年人的征服欲。于是她施展各种手段吸引于连的注意力, 当于连被她迷得神魂颠倒, 上了她的床之后, 却惨遭她的无情抛弃。得手之后的第二天, 拉莫尔小姐对于连的态度便冷若冰霜, 开始筹办自己与其他男人的婚礼了。因为对她来说一旦征服了他, 也就立刻失去了兴趣。于连一开始并不喜欢拉莫尔小姐, 然而在她的勾引下, 于连的心理发生了变化, 他渐渐感到自己的优秀和魅力超越了贵族公子。后来被拉莫尔小姐耍弄后, 他感到有些自疑和绝望, 幸亏这时候于连受到了一位情场高手的指点。于连假装冷漠拉莫尔小姐, 去追求拉莫尔家族社交圈子里的一位寡妇, 以引起拉莫尔小姐的嫉妒, 这招果然奏效, 拉莫尔小姐将自己怀有身孕的消息告诉了于连, 并向其表白。所以在拉莫尔小姐和于连之间所发生的一切, 与其说是一场爱情, 不如说是一场征服和反征服的智力游戏。于连在临死之前要求拉莫尔小姐把孩子生下来后交给雷纳尔夫人抚养, 也充分证明于连并不真正爱拉莫尔小姐。拉莫尔小姐的怀孕, 完全是这个游戏的副产品。只是这个副产品进一步激发了拉莫尔小姐要主宰一切的雄心, 她想凭借自己的力量让于连踏进上流社会。她的这个愿望自然遭到了当时主宰法国上流社会的“红道”和“黑道”势力的联合封杀。卑劣的神甫利用雷纳尔夫人忏悔得知了她与于连的奸情, 然后胁迫雷纳尔夫人向拉莫尔小姐的父亲告发于连。神甫写了歪曲事实的诬告信, 让雷纳尔夫人抄写后发了出去, 并终于使拉莫尔小姐的父亲成功将于连和他的女儿拆开。因为诬告信把于连丑化成一个靠引诱女主人来挤入上流社会的卑鄙小人。

于连确实渴望挤入上流社会, 也确实与两个上流社会的女主人产生了病态的爱情, 但是他并不是为了挤入上流社会才与这两个女人发生爱情关系的, 况且在与这两个女人的恋爱过程中, 都是女主人主动向他发起的进攻, 他也完全是靠了自己在学业上的特长才勉强接近了上流社会的边缘。所以当他看到雷纳尔夫人的这封诬告信后, 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因此在冲动之下跑去枪击了雷纳尔夫人。于连与这两个女人的病态爱情本身就是对主宰上流社会的红道势力和黑道势力的巨大挑战, 事实上于连在与这两个女人的恋爱过程中, 也始终把这看成是向上流社会的一种反抗和挑战。正因如此, 不管雷纳尔夫人怎样以受害人的身份为于连求情, 也不管拉莫尔小姐怎样运用权力和金钱来解救于连, 都无法改变于连被斩首处死的悲惨结局。

司汤达通过《红与黑》为读者提供了病态爱情的模板, 主人公于连在这种畸恋中毁灭。然而, 于连悲剧的根源却是当时那个同样病态的法国社会, 可以说于连的悲惨结局是社会所致的必然结果。同时, 怎样避免陷入病态的爱情, 也是所有追求爱情和歌颂爱情的人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童海生.理想与现实冲突中的人性回归——再论于连的性格与品质[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28 (4) :126-128.

[2]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第五分册)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3]冯少芬.《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特征及现代启示意义[J].青年文学家, 2012, (10) :17.

[4]刘洪武.三重矛盾对立的人物性格——浅析《红与黑》中于连的人物塑造[J].时代文学, 2011, (10) :276, 160.

[5]司汤达.红与黑[M].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8.

[6]徐肖楠.《红与黑》的多重象征[J].名作欣赏, 2007, (17) :116-120.

杨晓敏品读心得 第9篇

苏北淮安是个好地方,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古时候的小说家吴承恩、名将韩信等皆出生于此。周恩来总理的纪念馆更是闻名遐迩。作家王往亦是淮安人。王往的文学创作,正在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认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构成了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同样令人驻足流连。

早期的王往是个诗人,即使是现在,也能在多种报刊上读到他的新作:诗、随笔、散文和中短篇小说。从20世纪90年代后,王往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小小说写作,至今还对这一文体格外依恋。其实无论他以哪一种体裁进行书写,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无不充盈着那种潜入文学骨髓的盎然的诗情。

作为小小说作家的王往,他的诗意体现在他对生活中蕴藏的美好人性的完美表达。他描写的多是与大地、乡愁有关的物事,呈现出生活的琐屑和庸常、艰辛与不公,但作者并没有着力去刻画琐屑中的无助与庸常中的颓废,艰辛中的沉重与不公中的愤怒,而是着眼于发现生活中那些动人的情愫:田野上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温暖,青年男女间青涩酸甜的情感,夫妻间的相濡以沫及老少两代人的患难与共等。王往以从容的张弛有度的叙述、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将田野的广阔和人心的仁厚展示给读者,流露出他对美好、朴素、纯真情感的渴望与推崇。

我和王往认识多年,也曾为同事,故交兼文友,算是有一定了解了。然而近日通读了王往新作“平原诗意”“冷暖人间”“故里风流”等百篇系列小小说时,仍有大快朵颐之感,觉得有话想说。他的小小说以及对小小说文体的理解,似乎正逐渐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他在一篇随笔里这样写道:“小小说之所以立于文学之林,是因为它有文学的面貌、文学的精神。文学性就是它的身份证,是它的荣誉和光环。文学性是它的尊严。”我以为在他的写作中,注重文学性是锻造内核,是升华思想,注重诗意美是崇尚艺术表述,关乎文章品位。

他的《炊烟》是这样开头的:

在平原上,村庄都是一排排的,炊烟升起时,也是一排排的。绿树掩映的村庄上空就有了竖排的古体诗。

炊烟是村庄的发丝,是亲人的手势。即便是一条狗,当黄昏来临,也知道抬起头,看着村庄上空的炊烟,略一愣神,向家的方向快步走去……

这些平实而空灵的甚至有点儿怀旧的写意,加上句子本身的节奏美,会如期把读者直接吸引到即将展开的故事中去。作品的文学性是以语言为主要对象的审美方式,精美的叙述会为阅读带来奇特的趣味性。

读王往的《活着的手艺》,就得用心揣摩那些诗性叙述中的弦外之音了。作品表面上讲了一个天才型的木匠,始终不肯随波逐流,哪怕生活陷入窘境,哪怕被世俗讥讽,也要寻找自己的生存价值。透过故事表象,我们看到作者其实在写人性的尊严、气节和操守。因为这些具有优秀品质的字眼,在极其功利的现代生活中,很容易被人遗忘。木匠虽属小手艺人,却也是“小隐隐于野”,对生活质量,固守着精神层面的需求,确实让人喟叹不已。木匠虽不似姜子牙垂钓渭水、韩信不安分做执戟郎、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那样志存高远,但一介草民,为了高贵地写着“尊严”二字的头颅,为自己讨还公道,亦属天经地义,应为民间佳话。

“长大了,他就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就超过了师父。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才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雕的蝴蝶、鲤鱼,让那要出嫁的女孩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的眼睛。树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有人把作家创作情趣放在文品格调之首位,读了上面的文字,那种发自肺腑的欣赏、迷恋、怜爱之情愫,定会从心头汩汩溢出。

纵观30年来的小小说创作,对于适应时代进步的读写时尚来说,它大致已形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学现象:民间的小小说创作队伍,各类报刊的小小说栏目设置,星罗棋布的小小说学会、沙龙和巧立名目的奖项、征文,五花八门的精选图书,小小说经营的产业链等。一个文化强国的标志应该是资源型与生产型结合、消费型与参与型结合的过程,以及繁荣文化和发展产业的互补互动。所谓繁荣不是单指“精英文化”生产,而涵盖了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多元文化的相辅相成,发展产业更要面临参差不齐的消费群体所进行的创造、普及、流通和实用。从这些宏观的意义上说,小小说事业本身的广泛参与和覆盖面,或许构成了一个当代文化成果不可或缺的对文学乃至文化的积极贡献。

当然常有人问,当下最优秀的小小说作家是谁,最经典的小小说作品又有哪些篇什?这似乎是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话题。之所以复杂,是所谓的“优秀”标准是什么,经典的含义又有哪些。因为界定这些东西,历来都存在主流话语和民间话语两种不同看法,虽殊途同归却表现各异,所以才会呈现以“级别”或以“权威”的两种不同说法。之所以简单,是谁拥有了读者认可谁便是好作家。

譬如再谈“平原诗意”系列。《拾穗》《放水》明净悠远,文笔流畅,其白描手法表现出美好的古典情趣。《银匠》《渡船》《货郎》《花船》《赶集》《放水》《乘凉》《等鱼》《采桑》等,把各色人物与事件穿缀起来,写人的尊严、写人的自食其力、写平原郊野的变遷、写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与抗争、写男耕女织、写底层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写平原乡野的神秘寂静,等等。这些作品几乎全方位涉及农村生活的各个角落,不仅是窥一斑见全豹,而是立体式的全景浮世绘。而且作品质量整齐,其想象力潜移默化般渗入作品全身。一枝一叶总关情,将精雕细琢的众多艺术品置于一堂,顿成琳琅满目之奇效,我们还会有理由认为它因小而失去文学魅力了吗?为大多数人写作,写大多数人,大多数人读了从中受益,文学的意义不在于斯吗?作家的意义不在于斯吗?文若如此,夫复何求?

“小小说的篇幅是短小的,而意蕴是绵长的;它的字数是有限的,而情感是深远的;它的结构是简单的,而意境是繁复的;它可以是生活的一个断面,也可以是生活的某个领域的整体呈现——事实上,没有哪一种文体能够反映生活的全面,以文学性的方法揭示生活,小小说也可以映照一段历史、一个群体、一方领域。”(王往语)

一花一世界,此花非彼花,各自散发着特有的芬芳,呈现出自然界的神奇造化。王往的《风云散》,以千把字的篇幅,竟然写了六个人物。这六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又共同演绎着当下发生的事件。多重视角,多种交代方式,故事脉络勾勒清晰,枝干伸展疏朗。这种写作上近乎炉火纯青的技法,深得我国古代文学大师的笔意精髓,受此熏陶,尚要长年浸淫而成。能娴熟驾驭着语言展开情节,着力营造特定环境中的艺术氛围,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是传统文化的一门上乘功夫,可从《老残游记》《水浒传》里觅到它的源头。小小说能写到这个份儿上,难能可贵。王往善于在貌似尖锐对立的矛盾现象中,撩开一层层迷眼的面纱,去触摸它统一和谐的根须。人与人之间,的确需要一些理解和尊重,生活才会产生美好的前景。

“当我长大以后,才知道老石头挑货郎担是多么不容易,却又是多么了不起:老石头有三男两女,两个儿子成了大学生,其他孩子也各有专长。

十多年前,老石头去世了,我们村庄再也没有别的货郎去过。他们挑走了过去的岁月。

我常常想,对于一个家庭,老石头就是一双肩膀,一副扁担,可是对于我们平原上的村庄,一个货郎的到来和消失意味着什么呢?”

作者在《货郎》里所发出的感慨,是对当下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不和谐音符的深切思考。因为喜欢文学,热爱生活又耽于幻想,所以多写身处底层的人们的生存境况,敢于用灵魂叩问人生。王往也是小小说作家中,最早把笔触探伸到“忏悔”意识题材的人,那分明是一种“大悲悯”情怀。

上一篇:2021年助教工作心得体会文本下一篇:应用技术学院领导慰问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