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孔灌注桩操作工艺 (浇灌混凝土)

2024-07-12

挖孔灌注桩操作工艺 (浇灌混凝土)(精选6篇)

挖孔灌注桩操作工艺 (浇灌混凝土) 第1篇

挖孔灌注桩操作工艺 (浇灌混凝土)

⑴桩体混凝土要从桩底到顶标高一次完成、如遇停电等特殊原因,必须留施工缝时,可在混凝土面周围加插适量的短钢筋,在灌注新的混凝土前,施工缝面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和隔离物质。

⑵灌注桩身混凝土,必须用溜槽及串筒离灌注面2m以内下落,不准在井口抛铲或倒车卸料,以免混凝土离析,影响混凝土整体强度。

⑶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注意防止地下水进入,不能有超过50mm厚的积水层,否则,应设法把混凝土表面积水层用导管吸干,方可灌注混凝土,

如渗水量过大(>1m3/h)时,应按水下混凝土操作规程施工。

⑷混凝土边灌注边插实,宜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和人工插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⑸在灌注桩身混凝土时,相邻10m范围内的挖孔作业停止,并不得在孔底留人。

⑹灌注桩身混凝土时应留置试块,每条桩不得少于一组(三件),及时提供试验报告。

挖孔灌注桩操作工艺 (浇灌混凝土) 第2篇

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桥梁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施工工艺,结合工程实例,对该工艺和质量控制进行了介绍.

作 者:丁世明 作者单位:南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008刊 名:西部探矿工程英文刊名: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年,卷(期):21(7)分类号:U443.15关键词:挖孔 护壁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灌注混凝土

挖孔灌注桩操作工艺 (浇灌混凝土) 第3篇

钻孔桩基础施工简便、操作易掌握、设备投入一般不是很大, 而且抗震性好、施工噪声小、承载力大等优点。因而, 无论在铁路、公路、水利电力等大型建设, 还是在各类房屋及民用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钻孔桩是在泥浆护壁条件下, 利用机械钻进形成桩孔, 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桩基施工既有机械操作, 又有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制和灌注等多种工作, 工序种类繁多, 影响因素多。钻孔、灌注混凝土都是在水下进行, 稍有不慎, 就可能出现孔底沉泥、缩颈、夹渣、断桩等, 可能造成质量事故, 因此, 正确掌握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在施工中必须严格监管质量。

1 工艺流程 (钻孔桩)

见图1

2 质量控制

2.1 施工前的审查。

施工前对施工单位各项审查, 是有效的控制手段。一般要进行资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审查、组织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审查是否根据地质资料可能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加以分析, 并制定出相应的质量保证及处理措施、还要审查成桩机械的鉴定合格证件是否有效、控制点复核记录等工作并做好原材料质量检验工作。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隐蔽性及工序的不可逆转性, 要求基础施工队伍认真落实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密切抓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 力争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

2.2 定位放样

根据设计桩位坐标, 结合地层岩性和施工技术水平, 进行桩位的现场放样。要求桩的中心偏差不大于20mm, 并在桩的前后左右距中心2m处设置护桩, 便于检测桩中心和标高。

2.3 护筒的安放和控制$

1) 钻孔成败的关键是防止孔壁坍塌, 钻孔较深时,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孔壁因静水压力会向孔内坍塌, 甚至发生流沙现象, 钻孔时孔内应保持比地下水位高的水头, 所以必须安放护筒, 护筒同时还有固定桩位、钻头导向保护空口和防止孔外杂物掉入孔内的作用。$

2) 确定桩位后埋设护筒, 埋设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 倾斜度≤1%, 护筒外侧四周以及下部50cm范围内夯填粘土, 护筒顶面高出地面高度50cm以上且高出施工水位1.0m当表层土松软时, 应将护筒埋置到较坚密夯实的土层中至少50cm, 护筒长度≥2.0m, 其内径宜比桩径大20~40cm, 护筒顶设30×30cm溢浆口。2.4成孔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 从轴线控制点施测桩位, 检查桩位对中, 选多个角度检查磨盘的平整度;同时检查机架枕木基础是否稳定, 在钻孔过程中随时复查垂直度及磨盘平整度, 对偏差要及时调整。

2) 按照试成孔的工艺参数组织钻进施工, 根据钻进过程中各土层的情况, 安排对泥浆比重进行检测。

3) 合理确定是否入岩, 应根据勘探报告所揭示的持力层等高线与孔深比较, 加强巡查、记录, 结合钻具自重大小、吊挂松紧程度等, 观察在界面钻进过程以及进入持力层钻机的反应情况, 并加强取样, 对照试成桩时确定的岩样为准, 最终判定入岩或终孔, 确保桩基进入持力层的深度。

2.5 清孔质量控制措施

在清孔过程中保持不间断地置换泥浆, 直至浇注水下混凝土, 并保持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相对密度<1.25, 含砂率≤8%, 黏度≤28s, 这样可以保证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2.6 钢筋笼制作质量控制措施

钢筋笼制作前首先要检查钢材的质保资料, 检查合格后再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验收钢筋的直径、长度、型号、数量和质量。制作中分段制作的钢筋笼, 其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式接头 (钢筋直径大于20mm) , 并应遵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通用技术规程》JGJ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和《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及规范》GB5004的规定;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 当因施工工艺有特殊要求时, 在验收中还要特别注意钢筋笼吊环长度能否使钢筋笼准确地吊放在设计标高上, 这是由于钢筋笼吊放后是暂时固定在钻架底梁上的, 因此, 吊环长度是根据底梁标高的变化而改变, 所以应根据底梁标高逐根复核吊环长度, 以确保钢筋笼的埋入标高满足设计要求。

2.7 钢筋笼吊运质量控制措施

(1) 起吊钢筋笼时要按照计算的起吊点起吊, 防止起吊的钢筋笼弯曲变形。

(2) 起吊过程中保持下端不拖地, 严禁高起猛落。

(3) 超长的钢筋笼, 用杉木杆做纵向加劲杆, 安放时注意保持杉木杆的大头朝上。

2.8 钢筋笼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1) 钢筋笼宜分段制作, 连接时50%的钢筋接头应予错开焊接, 对钢筋笼立焊的质量要特别加强检查控制。

2) 钢筋笼入孔时, 应保持垂直状态, 对准孔位徐徐轻放, 严禁强制性下放钢筋笼, 造成钢筋笼变形, 孔壁塌孔。钢筋笼就位后, 还应将钢筋笼上端焊固在护筒上, 可减缓砼上升时的顶托力, 防止其上升。

2.9 二次清孔质量控制措施

在灌注混凝土前, 必须进行二次清孔, 不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减少这道工序。清孔后, 应使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规范要求:端承桩≤5 0 m m。

2.1 0 混凝土拌制质量控制措施

1) 由于现场搅拌混凝土质量稳定性较差, 因此采用商品混凝土, 塌落度控制在180mm~220mm之间, 有一定的流动保持率, 塌落度降至150mm的时间不宜小于1h。

2) 在混凝土中要掺入缓凝剂, 确保混凝土初凝时间大于4 h。

3) 混凝土的强度比设计强度高5MPa。

2.1 1 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措施

1) 要在商品混凝土备好足够料时才能开盘, 保证首次灌注时使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面0.8m以下, 以保证完全排出导管内的泥浆并防止泥浆卷入混凝土中。

2) 混凝土浇筑时要保持连续施工, 一气呵成, 每次灌注间歇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5min之内, 最多不得超过30min, 每根桩的全部灌注过程控制在4h~6h以内完成, 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3) 灌注时要保持孔内混凝土面均匀上升, 且保持上升速度不小于2m/h。拔管时要反复插捣, 严格控制拔管速度, 导管的提升速度保持与混凝土上升速度相适应, 导管埋深宜为2m~4m, 最多不大于6m, 最少不小于1.5m, 严防导管下口提出混凝土顶面。

4) 混凝土灌注完毕后, 要保持浇注标高超过桩顶标高1.0m以上。

5) 拌和好的混凝土应在1.0h内灌注完毕;混凝土灌注至距顶部3m时, 可向孔内放水稀释泥浆或将导管埋深减为1.0m, 以减少混凝土排除泥浆的阻力, 防止产生缩颈现象。

6) 在灌注过程中, 如果不慎把导管下口提出混凝土面, 可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1) 在灌注的初始阶段, 可拔出导管立即进行清孔, 然后重新进行灌注;

(2) 在灌注的后期, 可将导管取出并进行清洗, 然后加装底盖阀并将导管及料斗内灌满混凝土后再插入孔内混凝土面2m以下, 然后提升底盖阀的吊绳并提起导管约0.5m, 使混凝土排出导管, 继续灌注至要求的高度。

2.1 2 桩头标高质量控制

灌注桩顶应比设计高0.5~1.0m, 多余部分在接桩前凿除, 以保证混凝土强度。

2.1 3 桩身检测质量控制%

(1) 每根桩应制作2组混凝土试块。桩身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 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2) 对于桩长>50m的桩, 在加工钢筋笼时要沿设置声插管, 声测管要直接绑定在钢筋笼里边并呈等边三角形布置。上口用钢板直接焊接封死, 下口用木楔堵封, 以防杂物掉入管中。

3 结束语%

为了保证泥浆护壁桩孔灌注桩的成孔和成桩质量, 必须严格按质量控制程序运作。加强各项环节的质量管理, 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施工前选择合格技术人员, 优化技术方案,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在施工中重点做好测量定位、终孔、清孔、下放钢筋笼、浇灌砼等工序要点的控制, 在施工后运用静载荷法和动测法检验施工质量, 即可以实现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全过程控制。施工过程中只有抓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 才能有效地对桩基施工质量加以控制。

参考文献

[1]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陈跃庆编.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张晓岩.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广西城镇建设.2009.12

挖孔灌注桩操作工艺 (浇灌混凝土) 第4篇

挖孔桩具有施工工期短,工艺简便,受气候环境影响小,受力传力明确,不受地形条件限制等优点,与其他桩相比较经济。

1.桩身容易出现的质量缺陷及其原因

1.1浅层严重离析缺陷

混凝土在距离桩顶位置1.5m~3.5m形成严重离析。产生的原因可能有:1)施工人员在浇注,到离桩顶较近时易产生麻痹思想,放松对浇注质量的控制、振捣不到位。2)夜间施工时不加串筒和导管,直接用推车倾倒混凝土,从而一部分石子落到钢筋笼外边而堆积起来,待浇注到这里混凝土已经凝固,振捣也不密实形成离析状。

1.2中层缺陷

此类缺陷一般深度在桩身中间位置,缺陷反射明显,位置很好判断,一般不会误判。原因可能为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油毡掉入孔内,由于在夜间施工,没有清理干净,就继续浇注而形成。

1.3深层严重离析缺陷

此类缺陷位置距离桩底较远,一般在大于3.0m时,与中层缺陷类似;距离桩底较近即小于2.0m时,缺陷反射容易与桩底反射混淆,如果不加以认真分析,则可能出现较大失误。

2.保证工程质量措施

2.1严格控制桩位的确定

挖孔桩施工前,要以现场经确认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为基准,浏放出各桩位中心点,并以牢固的标记固定起来,开挖时,还要再一次对桩基轴线和桩位进行复核,允许桩位偏差小于或等于50mm。

2.2严格控制挖孔桩的护壁施工质量

挖孔桩的护壁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挖孔桩成柱质量,甚至关系到挖孔桩的成败。护壁有三个作用,第一是确保桩基成型;第二起着挡土作用,使孔壁不会垮塌,保障在孔中施工者的人身安全;第三是起着隔水作用。

2.3认真做好桩芯混凝土灌注工作

挖孔桩在桩芯混凝土灌注前,要将孔底虚土、沉渣清除,将孔内积水抽干。桩长、扩大头尺寸要大于或等于设计值,桩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小于0.5%,桩径允许偏差小于50mm。准备混凝土灌注前,若孔底扩大头仍有少量积水无法抽干,可向孔底抛洒干水泥,用振动棒将干水泥打散,将准备好的低塌落度的混凝土立即倒入孔内,认真振捣均匀密实。混凝土下料需采用串桶或泵送混凝土软管,垂直灌入桩孔内,下口距浇筑面不得大于2m,否则骨料与砂浆分离造成混凝土离析或避免混凝土斜向冲击孔壁引起孔壁塌方。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8cm~10cm;为防止产生施工缝,混凝土浇灌前需检查备用电源、备用振动泵等准备情况;混凝土必须分层振捣密实,一般50cm~100cm振捣密实。

2.4降水处理

挖孔桩施工的降水,可根据地质情况采取周边井点降水和井下辅助降水,定期检查沉降观测结果,如降水引起周边建筑物沉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2.5处理流砂流泥

流砂流泥可在地质报告中发现,一般地表水以下的粉土容易产生流砂流泥,处理流砂流泥的办法如下:护壁模板改为50cm或30cm高;用Ф16或Ф18竖向支撑,然后用稻草或麻袋填塞堵泥,起到堵泥砂、滤水的功能;护壁混凝土提高一级强度等级浇灌。

2.6验岩及入岩问题

验岩及入岩是确认桩底岩石是否到设计岩层以及进入岩层的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有些工程中,地质情况复杂,桩底周边入岩位置不在同一水平处。由地质勘察单位负责确认岩层深度较为恰当,这样可确保挖孔桩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3.保证施工安全措施

人工挖孔桩成孔工作的劳动条件比较差,施工时应特别重视流沙、流泥、有害气体的影响。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1)桩孔施工中,经常检测孔内有无有害气体和缺氧现象,深度超过10米的孔应设置鼓风机专门向井下输送洁净空气,风量应大于25L/S。必要时必须戴防毒面具,孔内严禁吸烟。挖孔6~10m深,每天至少向孔内通风1次,超过10m每天至少通风2次.孔下作业人员如果感到呼吸不畅也要及时通风。2)孔下作业不得超过2人。安全带一般使用两年后尽可能更换,否则必须经检验合格才能使用,安全带有破损或发现异味时,应立即更换。3)孔口周围距孔顶护臂1m内不得堆放渣土、杂物,铁锤、锄头、石头和铁棒等坠落伤人的物品,严防物体坠落伤及孔内人员。4)对护臂进行验收,第一圈护臂要做成沿口圈,严控宽度要大于护臂外径300mm,口沿处要高出地面100mm以上,孔内护臂应满足强度要求,孔底端护臂应有可靠防滑壁措施。5)建立呼应制度,孔上、下人随时呼应,以防下面人发生意外。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协助孔内人员撤离,并向有关人员汇报发现的真实情况。6)严守用电规程,各孔用电必须分闸,孔内电线必须有防潮湿、防折断的保护措施。施工现场用电的三项基本原则:一是必须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二是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三是必须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7)施工现场的电缆必须架空,距地面不小于2.2m,严禁拖地或埋压土中。8)随时检查提升设备的完好情况,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电葫芦宜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9)暂时停止施工的孔口应加盖板并设护栏,安全防护栏杆的高度一般为0.8m。10)当天挖孔,当天浇注护壁。人离开施工现场,要把孔口盖好,必要时要设立明显警戒标志。

4.结语

在施工之前对桩位附近的地址和水文情况重点研究.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合理的应对措施,安排周密的施工方案,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工人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这样才能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 JGJ 94—9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2] GBJ 10.8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3] GB 50204—92. 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S].

[4] GBJ 7-8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5] 张素梅,唐岱新. 土木结构工程实用手册.

挖孔灌注桩操作工艺 (浇灌混凝土) 第5篇

关于钢筋笼的加工、制作和安装,以及混凝土的浇筑、桩头处理,等同于其它常规灌注桩的施工,在此不再赘述。只是在混凝土浇筑时应使用串通,从桩的一侧下料,人工摊铺并振捣;在有地下水时可用导管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本工程混凝土浇筑的特点在于桩上部承台的浇筑,因承台上有塔脚垫板和地脚螺栓埋件,要求在混凝土浇筑时要再次校正各桩的相对位置以及埋件与桩中心的相对位置,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应用技术 第6篇

太子河2号桥拟建桥址区位于本溪县境内, 本桓线卧龙至小市段K35+256m处, 在地貌上属于太子河冲洪积河漫滩与冲洪积河谷, 地形起伏较大。根据地质钻探资料除地层第1层为卵石外, 其余第2 层、第3 层、第4层、第5层均为页岩, 因此在灌注桩的施工中全部采用了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结合本工程对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2 施工准备工作

(1) 施工前根据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安全施工方案, 选择合适的护壁支护类型;

(2) 按施工图纸准确放线, 确定桩位中心位置, 并平整场地, 清除坡面危石浮土;

(3) 设置护桩并经常检查校核;

(4) 孔口四周挖排水沟做好排水系统, 及时排除地表水, 搭好孔口雨棚, 安装提升设备;

(5) 布置好出渣道路。

3 挖孔及护壁

3.1 挖孔

(1) 人工挖孔比较容易组织, 一般以三到四名工人为一组, 井下工人使用短把铁锹、风镐等工具开挖, 井上工人使用辘轳将井下工人装到料斗中的土方绞上来, 并用手推车推到指定的地方。就单个井筒而言, 人工挖孔的速度不如钻孔, 但人工挖孔可以几个甚至十几个工作面同时开展施工作业, 从而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2) 在挖孔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所挖孔的地质情况, 井上和井下之间应保持良好的联络信号。要勤检查, 注意土层的变化, 当遇到流砂、大量地下水等影响挖土安全时, 要立即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后, 才能继续施工。

(3) 开挖自上而下分层进行, 每一层土方开挖区的形状呈上小下大圆台体形状, 厚度为100cm, 上底和下底的口径分别大于设计桩径20和40cm。自上而下分步进行开挖, 开挖区的侧壁要求做到平整, 底面要水平, 挖出的土方要及时运送到地面并外运, 不得堆放在孔边。

(4) 挖孔过程中, 须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和平面位置;群桩桩位误差不得大于100mm, 排架桩桩位误差不得大于50mm;孔径、孔深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孔的倾斜度0.5%桩长, 且不大于200mm。

(5) 桩孔挖掘及支撑护壁两道工序必须连续作业, 不宜中途停顿, 以防坍孔。

(6) 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 应进行孔底处理。必须做到孔底表面无松渣、泥、沉淀土。如地质复杂, 应钎探了解孔底以下地质情况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否则应与监理、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7) 孔内爆破施工

当开挖的时候遇到岩体时, 应采用爆破的方法进行。为确保施工安全, 提高生产效率, 孔内爆破施工应注意以下事项:

孔内爆破可分为有水爆破和无水爆破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由于本桥处于太子河上, 所以采用有水爆破施工。挖孔挖到硬岩需爆破时, 由安全员、爆破员、警戒员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其他人不得介入爆破材料。待爆破员、安全员把炸药安装完毕后, 配合挖井人员立即把水泵提出井上, 水泵提出时要及时关掉水泵开关, 不要碰撞导爆管等装置, 经认真确认, 通知现场施工人员避入安全地带, 警戒人员给予信号后方可爆破。经过清孔后, 再进行相同程序的爆破, 直至桩底标高。爆破后形成的井壁不需要进行混凝土护壁, 但爆破时的飞石有可能会使上面土体中护壁遭到破坏, 所以每次爆破后, 应逐一进行检查, 将受到破坏的护壁进行加固处理, 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孔内爆破施工在挖孔灌注桩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施工中必须给予重视。

(8) 挖孔的安全技术措施

挖孔时, 应注意施工安全。挖孔工人必须配有安全帽、安全绳, 必要时应搭设掩体。取出土渣的吊桶、吊钩、钢丝绳、卷扬机等机具必须经常检查。井口周围须用木料、型钢或混凝土制成框架或周围予以围护, 井口围护应高于地面20~30cm, 以防止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为防止井口坍塌, 须在孔口用混凝土护壁, 高约2.0m。挖孔时还应经常检查孔内的二氧化碳的含量, 如超过0.3%或孔深超过10m时, 应用机械通风。挖孔工作暂停时, 孔口必须罩盖, 井口应安设牢固可靠的安全梯, 以便于施工人员上下。

3.2 支撑护壁

为防止塌孔, 每一层土方开挖后应进行护壁。护壁型式视土质、渗水情况而定, 对于岩层可不设支撑, 在其余土质情况下, 应设支撑护壁。

3.2.1 护壁模板

浇筑护壁的模板相应呈圆台体形状, 其上口的直径等于设计桩径, 下口的直径大于设计桩径20cm, 高100cm, 由3块呈曲面扇形的薄钢板制作而成, 背后焊接三角铁作为骨架起支撑作用, 相邻两块模板拼缝要预留2cm间隙。拼接时用螺栓将相邻模板从拼缝处固定, 并用木条填塞预留缝隙, 以方便拆卸。拆模的方法是:卸掉拼缝处固定的螺栓, 向内侧敲打填塞的木条, 使各块模板松动、分离后逐一取下。

3.2.2 浇筑护壁混凝土

护壁混凝土按C25设计, 在混凝土内应掺一定数量的减水早强剂, 以尽快达到强度要求。浇筑护壁时, 为了防止模板产生偏移, 应对称下料, 用敲击模板或木棒插实的方法振捣, 由于护壁混凝土在地面以下, 湿度、温度对护壁混凝土强度的形成和增长非常有利, 一般1天就可以拆模。如拆模后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 要及时加以堵塞和导流, 保证护壁混凝土强度及安全。

4 钢筋骨架制作及安装

根据施工条件, 挖孔灌注桩钢筋骨架可在孔外预扎后吊入孔内, 也可在孔内绑扎。为使钢筋骨架正确牢固定位, 除主筋上安设定位筋或混凝土垫块外, 也可在孔壁上打入钢钎, 用钢丝与主筋绑扎使其牢固定位。

4.1 有关钢筋笼制作的注意事项

(1) 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并应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

(2)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 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等清除干净。

(3) 钢筋应平直, 无局部弯折, 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4) 钢筋焊接前, 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 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5)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焊时, 宜采用双面焊缝, 双面焊缝困难时, 可采用单面焊缝。

(6)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 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 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 (d为钢筋的直径) , 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电弧焊时, 帮条应采用与主筋同级别的钢筋, 其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钢筋的截面积。帮条长度, 如用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 (d为钢筋的直径) , 如用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

(7) 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 并错开布置, 对于绑扎接头, 两接头间距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对于焊接接头, 在接头长度内, 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4.2 安装

安放钢筋笼前需再检查孔内的情况, 以确定孔内无塌方和沉渣后方可安装。安放要对准孔位, 扶稳、缓慢、顺直, 避免碰撞孔壁, 严禁镦笼、扭笼。放入后应反复校正设计标高并用钢筋固定, 防止钢筋笼下沉或上浮。

5 灌注混凝土

(1) 当钢筋笼在孔中就位以后, 便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8~22cm, 拌和时间不得少于90s。水下混凝土采用钢导管灌注, 导管内径为200~350mm。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 (≥1.0m) 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 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 混凝土应连续灌注。在灌注过程中, 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应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0.5~1m, 以保证混凝土强度, 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 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 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 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 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2m以上, 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2) 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注速度的需要, 使浇注工作不间断进行并使混凝土运到浇注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

(3) 用无搅拌运输工具运送混凝土时, 应采用不漏浆、不吸水、有顶盖且能直接将混凝土倾入浇注位置的盛器。

(4) 混凝土运至浇注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 应进行第二次搅拌。二次搅拌不得任意加水, 确有必要时, 可同时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其原水灰比不变, 如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 则不得使用。

6 注意事项

(1) 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 应及时进行孔底处理, 必须做到无松渣、淤泥等扰动软土层, 使孔底情况满足设计要求;

(2) 钢筋平面位置、顶面高程、预留长度等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3) 混凝土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且桩芯灌注混凝土量不得小于计算体积;

(4) 钻孔灌注桩人工劳动强度大, 风险也较大, 应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执行各项安全措施, 施工中应由专人负责安全问题, 防止塌孔、有毒气体侵害等危及人员安全的事故发生。

7 结论

人工挖孔灌注桩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且较密实的土层或风化岩层;挖孔桩无需钻孔设备, 使用人工和一般挖掘、起重工具即可;成孔后对土层情况可观察了解, 对于岩溶等复杂地层灌注桩的成孔最为有利;孔形可圆、可方;桩孔深度一般不宜超过15m。人工挖孔灌注桩占用施工场地少、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控制质量且施工时不易产生污染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桥梁桩基工程的施工中。

摘要: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桥梁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施工工艺, 结合本桓线太子河2号桥的施工实例, 对该工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挖孔,钢筋骨架制作,灌注混凝土

参考文献

[1]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

上一篇:百姓大舞台下一篇:秋在乡间-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