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中考

2024-09-17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中考(精选6篇)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中考 第1篇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有关

化学式的计算

件【教学目标】1.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化学式进行计算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化学式的相关计算。2.通过不纯物中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分析,让学生学会理清复杂计算的思路。3.通过计算的体验,总结一些规律和计算技巧。

一、有关化合物化学式的简单计算【基础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分析:根据化学式,从量的角度可以进行哪些简单计算【小结】1.相对分子质量2.物质中某种元素化合价3.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个数比4.物质中各种元素间质量比5.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巩固练习】1.有关尿素[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46B.尿素分子中碳、氧、氮、氢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1:2:4c.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1D.尿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算式为:

×l00%2.今年1月份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2Sio3,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3.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请你根据上面几个方面对Al2o3进行快速的计算。【引导学生思考】利用①相对分子质量、②物质中某种元素化合价、.③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个数比、④物质中各种元素间质量比、⑤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等数据,能否求算化学式呢?

二、求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例1.今年4月,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开始了全球传递。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则丙烷的化学式是

。例2.当前高效能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产生能量的效率高达33%.已知砷化镓中,As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Ga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砷化镓的化学式是为

。例3.某铁的氧化物常用来作录音磁带和电讯器材的原材料。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Feo

B.Fe2o3

c.Fe3o4

D.Fe3例3.某铁的氧化物常用来作录音磁带和电讯器材的原材料。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Feo

B.Fe2o3

c.Fe3o4

D.Fe

31.先确定组成该物质的元素2.再利用分子微观构成、物质中各元素间质量比以及物质中各元素化合价等量进行求算【巩固练习】1.我国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A、Na2Seo3

B、Na2Seo4

c、NaSeo3

D、Na2Seo22.世界卫生组织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l:64,则Ro2的化学式为

A、co2

B、clo2

c、So2

D、No

2三、不纯物中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例1.现在有15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其中含有氧化铁

吨,炼出的生铁中最多含铁

吨,这样的铁矿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若某种赤铁矿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那么这样的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

Fe-56

o-16【归律总结】规律

一、m氧化铁=m铁矿石×氧化铁%(铁矿石中)m铁=m氧化铁×铁%(氧化铁中)铁矿石中:铁%=m铁/m铁矿石×100%引导学生利用以上结论,和同学交流,通过公式代换求算出:规律

二、铁矿石中:

铁矿石中的铁%氧化铁%=—————

×100%氧化铁中的铁%【巩固练习】1.某化肥厂生产一批尿素,经测定含氮元素42%,若已知杂质不含氮元素,按规定产品含尿素co2

95%以上为一级品,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尿素是否属于一级品。(已知: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碳酸氢铵NH4Hco3净重:50kg含氮量:17.7%纯度:98%×××化学工业公司

2、右图所示是一种氮肥的包装标签。

请回答下列问题:该氮肥包装标签中的含氮量是

的。,试通过计算说明。课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中考 第2篇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主要内容:

1、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并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灵活迁移运用;

2、化学式的计算设置在“新情境”中,计算一些和生活、生产实际有密切联系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各元素的质量比和质量分数。考题形式:

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三种题型为主。典型考题:

例1:据Internet(国际互联网)报道:由中国等六国共同破译人类基因图的工作终于在近年完成。基因图的破译将帮助医生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很多疾病,C9H13O7N7P是组成基因物质的一部分。其中含

种元素,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C:H:O:N=

。例2:下列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A.FeO B.Fe2O3 C.Fe3O4 D.Fe2(SO4)3 点拨:以FeO为标准,将Fe的原子个数定为1,把各式变形即可。

例3:由Na2SO4、Na2SO3、Na2S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无法确定

B.23%

C.46%

D.32.6%

例4:(1)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KIO3),可以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根据碘酸钾的化学式计算:①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②我国规定,食盐加碘的含量为每千克含碘0.035g,相当于每千克食盐含碘酸钾

g。(2)根据尿素的[CO(NH2)2]化学式计算:①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②有一不纯的尿素样品,测知含氮元素44.8%,若已知杂质不含氮元素,此化肥的有效成分尿素的质量分数为。

例5:X、Y元素能形成两种化合物C1、C2。C1中含X元素75%,含Y元素25%,C2中含X元素80%,含Y元素20%。若C1的化学式为XY4,则C2的化学式是()A.X2Y4

B.X2Y6

C.X3Y2

D.X2Y3

例6: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由它们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Y2

B.X2Y3

C.X3Y4

D.X2Y

例7:由某氧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其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该混合气体中氧气与二氧化硫的质量比为。

例8:在高温下用碳充分还原8.0g氧化铁得5.6g铁,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随堂练习:

1、某元素的+3价的氧化物中,该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6,则这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A.26

B.52

C.78

D.104

2、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27,其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则该金属元素硝酸盐(化合价不变)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89

B.151

C.213

D.240

1、下列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NH4Cl

B.NH4NO3

C.(NH4)2SO4

D.CO(NH2)2

2、相同质量的CO和CO2中,碳元素的质量比为()A.1:1

B.7:11

C.11:7

D.14:11

3、某金属元素,它的氢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它的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4、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X和Y的质量比是3:1,又知X与Y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12:1,则能够表示此化合物化学式的是()A.XY4

B.XY3

C.XY

D.X2Y

5、化合物X2Y3中含Y为50%,化合物YZ中含Y为25%,则化合物X2Y2Z3中含Y的质量分数为()

A.14.29%

B.28.57%

C.42.86%

D.57.14%

6、含某种杂质的氧化铁粉末,测知其含氧32.5%,这种杂质可能是()A.CuO

B.Cu

C.Fe

D.SiO2

7、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化合物中()A.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 C.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D.无法确定

10、葡萄中由含量丰富的白藜芦醇(化学式为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抑制癌细胞的增生。求:①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②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③含碳元素质量相等的白藜芦醇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11、有一灰锰氧(高锰酸钾的俗名)样品(杂质中不含有氧元素),经分析知,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4.2%,计算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

12、金属M的氧化物1.6g充分还原后生成1.12g金属M,若该氧化物的化学式M2O3,求M的相对原子质量。

专题复习二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主要内容: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含义,并能运用它们进行分析计算;

2、根据化学反应的事实和各种已知条件,对有关纯物质反应,含杂质物质反应进行分析和计算。考题形式:

以选择、填空、计算等形式为主。典型考题:

例1: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g加热分解,反应完全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7g。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得氧气的质量。(守恒法)

例2:有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2.02g,用氢气充分还原,铜的质量为1.75g。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多少?

点拨:有多种解法,差量法最为简单。

例3:在高温下煅烧碳酸钙和碳酸镁,都分别得到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碳。若碳酸钙和碳酸镁的混合物经充分煅烧质量减少了一半,则此混合物中碳酸钙和碳酸镁的质量比是多少? 点拨:无数据计算题。找出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

例4:t℃时,将15g碳酸钙粉末与一定量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求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点拨:用守恒法求出反应生成CO2的质量,是本题的突破口。

例5: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在两只烧杯里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铝。待充分反应后,镁有剩余,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天平保持平衡 B.铝也有剩余

C.天平指针偏向放镁的一方 D.天平指针偏向放铝的一方

点拨:本题是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题,而且考察了天平平衡问题。

例6: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可在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它能跟CO2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现将含少量Na2CO3杂质的Na2O2样品80g,将它与足量的CO2充分反应。试计算:

①与盐酸反应的固体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②该样品中Na2O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点拨:本题是信息给予类计算题。

随堂练习

1、在室温下,将Mg、Al两种金属分别投入足量且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溶液的质量仍相等,则投入的Mg与Al的质量比是()酸过量

A.1:1

B.24:27

C.27:24

D.32:33

2、若干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跟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加热后产物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A.20%

B.40%

C.50.4%

D.80%

3、镁粉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煅烧并充分反应,生成混合物的总质量无变化,则原混合物中镁粉和碳酸钙的质量比是()

A.6:25

B.33:50

C.11:4

D.33:100

4、在一定条件下,12g碳和16g氧气在密闭的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容器内存在的是()A.22gCO和6gCO2

B.28gCO2

C.22gCO2和6gC

D.28gCO

5、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H2和O2的混合气体,其质量比为1:4,经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了5.4g水,原混合物的总质量为()

A.5.4g

B.6.0g

C.7.2g

D.8.0g

6、有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144g,在空气中经充分加热后,其质量变为160g,此混合物中氧化铜和铜的质量比为。

7、分别用11g氢气、21g一氧化碳、31g碳还原足量的氧化铜,得到金属铜最少的是。

8、将10g铁片放入某硫酸铜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将覆有铜的铁片取出并干燥后称重,称得质量为10.8g,则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

9、现有KMnO4和MnO2的混合物若干。当加热分解完全后,MnO2的质量为开始时的三倍,则原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

10、将12.5g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共得红色物质13g。求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

11、有一包有氧化铜和木炭粉混合而成的黑色粉末32g,将它装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红色的铜不再继续产生为止。冷却后,分离得到16g铜。若反应后木炭粉有剩余,求原黑色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12、实验室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g,加热制取氧气,待充分反应后,冷却,称得固体残渣的质量为10.7g。为节约药品,将固体残渣放入55g蒸馏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和滤液。计算:

①回收得到二氧化锰的质量;

②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01)

专题复习三

有关溶液的计算 主要内容: 典型考题:

例1: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现将50g18%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0.9%的生理盐水,试计算需要加入蒸馏水的质量。点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例2: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与配制10%的NaOH溶液100g,需要20%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

例3:向40g5%的NaOH溶液中,加入60g10%的NaOH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点拨:利用十字交叉法解题。

例4:有40g质量分数为5%的CaCl2溶液,若将其质量分数增大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加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CaCl2溶液 C.把溶液蒸发掉20g D.加入2gCaCl2固体

例5:配制500mL20%(密度1.14g/mL)的硫酸需要98%(密度1.84g/mL)多少毫升?需要4℃时的水多少毫升?

点拨:溶液中在体积上,1+1≠2。

例6:一定温度下,将ag某固体纯净物放入bg水中,充分搅拌后完全形成透明溶液。假设所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下列关系式肯定不正确的是()A.c%= ×100% B.c%< ×100% C.c%> ×100% D.c%≥ ×100%

例7:已知在某Na2SO4溶液中Na+与水分子个数比为1:100,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3.8%

B.7.8%

C.2%

D.4.2%

例8:把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的粉末20g,放到盛有96g水的烧杯中完全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试求:①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点拨:涉及的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随堂练习

1、有ng质量分数为12%的硫酸钠溶液,若想将其质量分数降低到6%,应向此溶液中加水()A.0.5ng

B.ng

C.2ng

D.3ng

2、把agNa2O放入bg水中,刚好形成t℃时NaOH饱和溶液,则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已知H2SO4溶液的密度随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若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a%的H2SO4溶液与a%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所得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等于2a%

B.大于2a%

C.小于2a%

D.不能确定

4、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5g,加水稀释至20g,取出10g,则此1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0.5%

B.2%

C.2.5%

D.5%

5、有ag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钠溶液,若想将其质量分数变为30%,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掉溶剂的B.蒸发掉g溶剂

C.加入ag硝酸钠

D.加入ag硝酸钠

6、用50mL20%的硫酸溶液(密度1.14g/mL)制备5%的硫酸溶液,需要加入的质量是()A.178g

B.171g

C.150g

D.143g 7、100mL某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a%,当再加入110g水后,其质量分数为a%,则原溶液的密度()

A.0.9g/cm3

B.1.0g/cm3

C.1.1g/cm3

D.1.2g/cm3

8、配置500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密度1.14g/mL),需要溶质质量分数98%的硫酸(密度1.84g/mL)的体积是

mL。

9、(2003年辽宁省中考题)某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对一批铁样(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试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入的铁样品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甲

9g

208.7g

9g

158.7g

14g

163.7g

请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哪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②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③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的质量为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1%)

专题复习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主要内容: 典型考题:

例1: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做氧源,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X是()

A.Na2O

B.CO

C.O

D.O2

例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a个CO分子和b个O2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碳原子数与氧原子数之比为()

A.

B.

C.

D.

例3: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有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①④⑤

例4:在反应4A+3B=2C中,2.7gA完全反应后生成5.1gC。已知B的相对分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34

B.68

C.102

D.204

例5:在反应A+3B=2C+2D中,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已知2.8gA跟一定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8.8gC,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

例6:有A、B、C三种物质各15克,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只生成30克D。若增加10克C,A和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A.3:2

B.2:3

C.5:2

D.5:3 例7:将15gA物质,24gB物质,8gC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得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8gA,30gC,还含有一种物质D,若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28,32,44

18,则它们之见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A+B=C+D

B.A+2B=C+2D

C.A+3B=C+2D

D.A+3B=2C+2D

例8: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FeS2+O2=Fe2O3+SO2 ; ②C3H8+O2=CO2+H2O;③NH3+O2=NO+H2O。

随堂练习:

1、据反应方程式H2SO4+Na2S2O3==Na2SO4+S+X+H2O,推断物质X的化学式为()A.SO2

B.SO3

C.H2S

D.Na2O

2、现将A、B两物质各10g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

3、下列有关数量关系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ag镁和b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g氧化镁,则a+b=c; B.mg锌放入ng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为wg,则ne; D.mg氯化钡溶液加入pg硫酸铜溶液中,生成qg溶液,则m+p=q。

4、X、Y、Z3种物质各10g组成的混合物,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中有16gZ、8g新物质w和若干X,则参加反应的X和Y的质量比是()A.1:1

B.1:2

C.3:5

D.2:5

5、有A、B、C三种物质各4g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表达式为:B+C==A+D,反应后的物质中只有5gA、5gD和若干克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C的质量比为。

6、已知反应2NO+O2==2NO2,现将NO和O2的混合气体30g充分反应,得到23gNO2,则源混合气体中NO和O2的质量比为()

A.11:4

B.15:8

C.15:23

D.1:1

7、某反应A+B==C+D,若A和B的混合物35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而生成C和D的混合物7g需要5gA,则4gB和足量A充分反应能生成g的D。

8、在反应2A+2B==C+2D中,A、B、C的质量比为5:2:3。现有15gA与足量的B反应,可生成gD;若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有化学反应A+B==C+2D,已知49gA恰好与29gB完全反应,生成了60gC,则同时生成D g。现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为98,B为58,C为12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在反应A+B==C+D中,反应物的质量比为A:B=5:2,若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和D共2.1g,则消耗反应物A为

g,B为

g。

11、某物质发生完全燃烧反应,反应式为CxHyOz+(x+-)O2 xCO2+H2O,若一个分子的CxHyOZ与3个O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了2个分子的CO2和3个分子的H2O,则x、y、z的值分别为()

A.2,3,4

B.2,6,1

C.1,3,2

D.1,2,3

10、(6分)某二价金属氧化物(MO)5g与45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为30%.求:

(1)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0、(宿迁市2009学年度初三第二学期普通中学第一次四校联考)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30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1gH2,则这种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是

()A、Mg和Al

B、Fe 和Zn

C、Fe 和Mg

D、Fe和Al 20.葡萄糖、乙酸(CH3COOH)和尿素[CO(NH2)2]组成的混合物240g,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A.48g

B.72g

C.144g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中考 第3篇

一、存在的问题

中考化学既是毕业考试,又是选拔人才的考试。化学中考总复习的目的除了使学生做到掌握普通的知识规律,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以适应中考的需求。传统的初三复习教学,往往是教师按照章节进行复习,总结出一种方法后,学生随着套用,教师再讲,这种“讲—练—讲”的模式使学生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练习中,采用的是“题海战术”,训练的目的是应付考试。其主要的问题如下。

1. 教与学相脱节。

只有教师的“教案”,无学生的“学案”;在一堂课中教师把整章的内容梳理一遍,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是“炒冷饭”,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是“又是一团模模糊糊的浆糊”;只写教师要讲的,少写学生要练的,上课抄题或投影,一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二是不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当好“导演”,而是充当“演员”,学生则当“听众”,只能被动地听教师讲,无独立思考活动,没有生动的竞争学习和快乐的协作学习。

2. 题海战术。

一视同仁,不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年级都做同样的题目。且所选习题量大、难度高,学生课后做题,教师课上只讲题,未能充分发挥所选例题的作用,进行总结知识,形成解题技能,开发学生能力的功能。

3.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按照自己预先备好的教案和进度,一味地讲,把学生

当作盛放知识的容器,却不知道学生是否能承载下这些知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至于学生掌握如何心中更无数,也就谈不上对学生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学手段单一———粉笔+黑板,未能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化学实验、投影、电脑、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课堂容量小,教学节奏慢,效率低下,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教师不能消除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不能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不能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发展。

二、专题复习学案的设计与实施

1. 专题的划分。

初中化学总复习的知识点多且分散,如按课本章节顺序复习,学生做题往往是“看看很简单,做做就出错”。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考纲要求和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对复习内容进行重组,通过专题形式从纵横两方面对知识进行归类、联系,以求复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对知识进行专题划分时,我们一般应体现以下两条原则。

(1)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根据这一原则,将初中化学知识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五大专题,同时每个专题又可划为若干个小专题,一般一个小专题用1—2个课时进行复习。

(2)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关键能力培养相结合,选择提高学生素质的重点、难点、疑点、常考点和生长点的知识进行专题编排和设计。

2. 学案设计原则。

在设计学案时,要清楚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而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是为了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而编写的,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按照课时进行。

分课时安排复习内容,可以控制本课时的知识容量,加强内容的针对性、计划性,可有效地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或一个小专题的内容分成好几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个课时。能较好地实现课时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以问题形式进行。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究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创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课堂上通过学案激发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能力,提高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成功,内化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还课堂给学生。在设疑、质疑、释疑、激思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强化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准备学案时不容忽视的是学案导学,教师要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

[5]戴炜栋,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外国语,

[6]蔡金亭.中国学生英语过渡语中的作格动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02).

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4)要注意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有高低层次,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复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使不同的学生通过同一课时都有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学案内容。

每个学案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2)学习目标;(3)学习重点、难点;(4)回顾知识要点;(5)例题;(6)课堂互动;(7)跟踪训练。这七点要有机结合,各有侧重,具体如下。

(1)课题。

本课时所讲内容的标题,简洁明了。

(2)学习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制定本课时的具体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时复习的要点和方向,在知识目标复习要求的描述中可用“识记”、“理解”、“会用”、“综合”等行为动词。

(3)学习重点、难点。

提炼归纳考点知识网络,提示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点框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4)回顾知识要点。

教师可以将每个课时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图解式、图表式、问题式方案,帮助学生回顾和梳理知识,在知识问题设计时要做到基础、全面、系统;也可将这些知识点设计成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辩析等方式,找准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拓展生长点。目的是启迪思维,培养能力。

(5)例题。

教师可精选近两年苏州市及全省十三市模拟题、中考题。例题选择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涉及本课时知识为主,并重视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有利于知识巩固和技巧、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2)多种题型合理搭配,由易到难编排题目。(3)控制习题数量,以课堂完成80%左右为宜。(4)避免教师占过多讲解时间。只有题目,目的是通过课堂解题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形成解题思路,总结规律和技巧,达到解答的规范性,重在培养方法。练习中也可适当给出提示或答案,帮助学生自我检查。

(6)课堂互动。

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其设置体现“阶梯式”的原则,避免在同一知识、同一层次上的机械重复,摒弃过难、过大、过深。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7)跟踪训练。

学案的20%左右习题可作为课后习题,按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为3∶5∶2的比例来编写,同时兼顾程度较高的学生,教师可适当编拟一些选做题,使他们“吃得饱”,同时可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水平。

4. 学案的使用。

(1)课前准备。

学案一般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起预习的效果,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复习目标,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基础知识部分可在课前完成,对基础知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易混淆的概念等做好标记,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以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提高复习质量。

(2)课前检查。

课前检查的目的是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该做的准备工作,使学生有效地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3)课堂学习。

(1)问题方式。基础知识的教学可通过问题方式进行。我利用每堂课开始的5分钟,让学生讲解和复习基本知识点。学生讲得不当之处,其余学生提出疑问或修改补充。然后我利用投影仪将本节课所需复习的基本知识点放出,让学生明确疏漏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既巩固了基本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演说能力,并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共鸣。

(2)讨论。对于重点的知识一般宜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前后排4人)研究模式进行,让各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探索、汇报学案中设计问题的解决策略,使各点的教学目标得到落实,对学生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点拨,以悟为果。

(3)精讲。学案中的例题,教师可让学生先尝试解题(可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解题见解,集思广益,形成多途径、多思路解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解题中出现或教师预先备好的典型错例,放手让学生寻找错误所在,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对解析思维、方法、技巧进行总结,达到真正把例题搞懂。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对某些例题展开,指导学生一题多变,培养学生触类旁通能力。

(4)精练。练习是促进知识迁移,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此间教师应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4)课后反馈,再查。

对课堂效果的反馈,一是要求学生在课后对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这一点教师无法知道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二是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也在课后完成,并完成跟踪练习且于当天上交。通过对每位学生的学案进行认真、细致审阅,教师就可发现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可进行个别辅导解决,对共性的问题则下一课集体讲解,真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收到实效。

三、教学感悟

1. 教师分工合作,发挥集体智慧。

做好复习课的整个学案,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一项庞大的工作,且不免有想不到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分工合作。各人再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对学案进行二次备课。虽然这样投入的精力很多,但很值得。因为整个教学中所使用的是教师自己编写的材料,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教师不需要在学生已经懂了的问题上花时间,不需要在大多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上花时间,不需要在毫无意义的板书上花时间,这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

2. 优化了“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性减少,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增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导演”,而学生是“演员”,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就“学案”提问,也可以离开“学案”提问,改变以往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教师讲,无独立思考活动,无生动的竞争学习的状况。对于“学案”中的问题教师一般能作出肯定答复,而对于学生随机提出的问题,尤其是涉及跨学科的问题,教师往往不能立刻作出回答,甚至以后也不一定能作出回答,但有些学生却可能作出回答,因而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之间互动增强。因为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认知准备工作,使教师能提高45分钟的容量和教学质量。学生有准备地、有侧重地听课,提高了听课的质量和听课的效率。学生能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动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与施展。

3. 教师终生学习的意识增强。

“专题复习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负担,但现代社会科技、信息发展迅速,教师如果不增强自我学习,会因为知识面的不宽,最新科技成果的了解甚少,在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的应用性、发散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实行“专题复习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会督促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的适应力。

摘要:中考化学既是毕业考试,又是选拔人才的考试。传统的初三复习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运用学案导学模式,通过对专题的划分,根据学案设计原则,准备充分的学案内容,有效地使用学案,以使学生能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的适应力。

中考化学小专题复习探析 第4篇

【关键词】中考化学;小专题;复习技巧

一、中考化学中小专题复习的注意事项

在中考化学复习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促进复习效果的提升。首先需要把教材作为最主要的复习资料,在对教材复习的基础上借鉴一些专题资料,例如试卷、复习提纲等,更全面地复习专题知识。在复习的过程中具体有如下几个注意事项:

1.要注重对问题的探究性,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化学这门课程主要是以实验作为主导的,因为实验中的探究性与化学科学的特点比较相适应,所以在中考中对这方面涉及到的体型比较多,所占分值比较大。有关科学探究的内容一般都会涉及到全书中的内容,基本上最常见的包括碳的化合物性质、合金成分、催化剂反应、空气的成分、水的组成、离子性质、灭火方法以及燃烧的条件、质量守恒的定律等,要对这些方面的实验和资料进行重点的阅读和掌握。

2.要提高自身的解题技巧,学会举一反三

在复习时一般教师会促使学生做大量的试题,主要是为了提高做题技巧,把握做题方法。当然在做题的时候,不可盲目,要通过一道题学会一个类型的题目做法,也就是常说的举一反三。第一步,需要多做一些基础题型,在对某一个转体知识点复习之后要可以从内涵上掌握它,能够理解、应用并熟悉。每一个专题所做的题目的数量没有必要过多,但是一定要做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第二步,做强度较大的题目。这一步是复习做题的重点,也是中考考试中的重点。这类的题型往往是包含了几个基本知识点,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当然题型也略有复杂。第三步,要做一些综合性质比较强的题型,也就是做难题。这一步是取得高分的关键。在做这类题型的时候要多结合一些资料,把解题的各种方法相互混合在一起,综合和分析相结合,注意把握好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联系。

3.夯实基础,回归教材

在对基础题和难题都掌握好的情况下,要回归教材,多读教材上不太熟练的资料。第一,要对教材中讲述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从基本学习中提炼出来深刻的化学原理和概念,要把各种题型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点。第二,要强化记忆,学会融汇贯通,对那些注重记忆性的知识点,做到心中熟练,能够灵活运用,例如:化学式、元素符号、金属活动顺序、性质反应、化合价、溶解性、物质颜色等。

二、中考化学小专题复习的策略

小专题复习的方法有很多,在众多复习方法中需要掌握几种最基本的应考方法,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提炼出来相关的技巧。具体应对中考考试的策略有如下几种:

1.要对中考考试中某一专题的考点进行明确做好试题复习

一般来说,明确考试要求就是要多关注历年考试中各个类型试题分值的变化,看准方向,促进复习效果的提升。通过对近几年来中考化学的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试卷结构、考试性质的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得出来,基本考试要点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依据要对历年题型进行分析和学习,掌握好的学习技巧。在掌握好技巧的同时要做好专题知识的特殊性复习。以下举例分析说明:

(1)对化合物、元素、单质等方面知识的复习方法:第一,采取纵向联系的方法,把其用途、化学性质、制法、物理性质、鉴别以及化学反应等串成一整个知识链。第二,采取横向比较方法,例如石墨、二酸三碱四盐、金刚石、三种气体等这样的方法,能够把记忆的条款减少,优化内容,促进记忆有效。第三,采取综合运用方法,通过对各个类型物质的化学性质分析,归纳出来物质反应的规律性,并进行综合性的知识运用。

(2)对化学实验采取的复习方法:第一,要重点掌握好化学化学反应的类型、实验现象以及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第二,要把物质的性质作为中心,充分掌握提纯、除杂、鉴别、检验等。最后要对化学实验装置的用途进行归纳,根据实验条件和要求进行组成测定、成分推断、物质制备等。

2.要选好专题知识的记忆方法

相比较来说,化学课程中需要记忆的东西比其他理科课程要多,所以要学会一定的记忆技巧,促进快速记忆。对于那些纯粹属于概念性的东西来说,虽然不需要一字一字的记忆,但是一定要清晰地理解,掌握其含义。还有一些知识需要牢固地储存在大脑中,通过合理知识点的记忆提高使用效率。例如化学方程式、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合价、酸碱盐等等化合物的溶解性质和规律等,都需要牢固地记在脑海中。记忆的方法也有很多种,需要对知识点进行串联,通过对知识点“个性”和“共性”的把握促进以及的效果。

3.要对实验训练进行强化

实验在化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探究实验、实验方案的改进和设计等。在进行练习和记忆的时候要尽量把事物的特征深化,做到联想丰富。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练习时,要尽力抓住失氧和得氧的特征对氧化反应、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反应等进行判断,做好区分。另外要从某一个实验的意境中去联想,例如在进行H2(或CO或C)还原CuO的时候,要把教师在讲课时的动作步骤、语言效果、生成物、实验现象等联想出来,这样更容易记忆CO、C、H2三种还原剂对CuO的不同反应。

4.要关注热点专题问题,学习和实际相联系

关注热点问题主要是指学会运用学到的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这个方面是近段时间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课程内容密切联系实际,选择一些与生态平衡、化工生产、能源和资源开发、环保、生活健康等相关的题目检验自己对化学学习的理解程度。

三、结束语

化学小专题复习在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学生要从自身学习的状况出发,做好中考前的复习,提高学习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考化学小专题复习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提出一系列促进复习的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的复习。

参考文献:

[1]李兆君.现代教育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鱼飞.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学改革.2011.(2)

[3]付国军.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教学改革.2011.(1)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中考 第5篇

(和平)9.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化肥,最简便方法鉴别这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实用性。下列区别化肥的方法正确的是A.NH4Cl与KCl:观察外观B.NH4HCO3与KNO3:加水

C.K2SO4与Ca3(PO4)2:闻气味D.(NH4)2SO4与K2SO4:与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10.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可行的是:

A.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水蒸气(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B.验证烧碱溶液是否含NaCl,加硝酸银溶液出白色沉淀,证明含Cl- C.用足量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D.用过滤方法分离NaCL和NaNO3的固体混合物 12.下列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气体体积比为2:

1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定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24.(4分)通过一年对化学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回答

:

⑴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②;

⑵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⑶欲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装置时;⑷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用C装置制取氢气(C装置气密性良好),在有空塑料板上放置锌粒,反应进行中,关闭该装置中的弹簧夹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8分)一天,小明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备。当检查药品时,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阅资料]CaCl2溶液、BaCl2溶液、Ca(NO3)2溶液都呈中性。

[实验探究]围绕此瓶NaOH溶液变质的问题,小明利用实验室的三瓶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展开了探究活动。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产生气泡,由此证明NaOH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小明所加的试剂是。

②欲证明变质的NaOH溶液中尚存在NaOH,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以下实验方案(请填写实

[实验反思]

⑴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明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填序号)。⑵小明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替代。

[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河西)

10.欲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采取的方法和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14A.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而无沉淀生成,可能是

因为盐酸太浓

B.某混合气体使灼热的氧化铜变成红色固体后,再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C.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水蒸气、氮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浓硫酸(假定每步反应完全或吸收充分),最后只剩下氮气 D.点燃某可燃物,在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的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可燃物一定是H

224.(9分)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a

甲 乙(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2)实验室用甲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可用法收集氧气。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一种黑色粉末。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溶液接触会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黑色粉末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乙装置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白色沉淀,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5.(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的氯化钠溶液、10%的盐酸三种溶液。(1)配制10%的盐酸的步骤有:①稀释 ②计算 ③装瓶并贴标签 ④量取浓盐酸和水。其正确的顺序为(填序号)。

(2)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看到试剂瓶口发生的现象是。(3)他们忘记了给配制的三瓶溶液贴上标签,想对未贴标签的三瓶溶液进行鉴别,可以选用溶液经一次鉴别即可达到目的。

26.(8分)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溶解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小红同学运用化学知识准备对废水进行处理,设计除去铜离子,回收FeSO4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

请你跟小红同学一起讨论有关问题:

(1)废水在加入金属X

前需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不溶性杂质除去。进行过滤的操作所需的仪器和用品有:烧杯、铁架台、漏斗、滤纸和。

(2)金属X是,将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溶液Y是,利用其除去

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滤液中获取FeSO4晶体的过程叫。(河北)

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给液体加热B.取固体粉末

C.读液体体积D.检查气密性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13.某同学利用括号内的物质设计的下列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A.分离氯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B.鉴别固体: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水)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点燃)

D.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铜丝、银丝、硝酸亚铁溶液)24.(8分)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根据图回答问题:

① ②ABCDE(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固体药品是______,收集装置选择______。25.(8分)含钠元素的某白色固体X易溶于水,取少量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由现象(1)推知

X为(写化学式,下同)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由现象(2)推知X为__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由现象(3)推知X为______

。无色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26.(4分)某班同学在一次实验中使用过的试剂有:

A.铁屑B.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

(1)实验结束时,为了使倒入废液缸的这些物质实现无害化排放,需用______测定废液的酸碱度,若测得废液pH=1,则废液呈______性。

(2)以上提供的4种试剂在废液缸中不可能存在的是______。(填序号)(3)废液中,溶质最多可能有______种。

(北辰)4.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水

-浓硫酸

A.加热液体B.倾倒液体C.浓硫酸的稀释D.检验气密性

420.(3分)用右图装置在实验室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燃烧匙中盛放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药品燃烧时 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结束后,冷却,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内大约五分之一 体积,由此可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实验中将燃 烧匙内的药品改为炭,并要求得到同样的结论,则改进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几种装置和仪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BCDEFG

(1)写出仪器G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择_______(填编号,下

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择_________

。b

c

(4)小丽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认为右图装置可

以代替C装置,请简述小丽同学应如何使用该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上图中的组合为__________。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25.(8分)回收废旧干电池、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下面是某校兴趣小组探究旧电池组成的过程(片段),请帮助他

们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

碳棒

〔提出问题〕组成废旧干电池的物质是什么?

糊状物

〔查阅资料〕淀粉遇I锌筒

2变蓝,HCl + AgNO3=AgCl↓(白色)+ HNO3 〔活动探究1〕电池由哪些材料组成? 请举一例:非金属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2〕电池的内容物中有没有我们熟悉的离子?

〔猜想1〕小组中的同学在剥开电池锌壳时,闻到一股淡淡的刺激性气味,因此他们猜想:电池的内容物中可能含有NH+4。

〔设计方案1〕取少量白色糊状物与____________混合、研磨,闻到氨味,证明上述猜想正确。

〔猜想2〕可能含有OH-、CO2-

3、Cl-中的一种或几种。

〔设计方案2〕为了验证猜想2,他们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表格中相应内容。

〔结论〕上述实验证明,电池内白色糊状物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而成。

〔交流与讨论〕若将上述步骤2中滴加稀硝酸改为滴加稀盐酸,你认为对本实验有无影响?_______(填“有”或“无”)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2分)有一包粉末,可能由KCl、K2SO4、K2CO3、CuCl2、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① 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 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看不到明显现象。

③ 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中考 第6篇

【课题】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基础知识与典型例题)

综合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构思实验方法、步骤;选择实验仪器、药品;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一、性质实验方案设计

例题

1、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实验的装置图,验证醋酸溶液、二氧化碳水溶液、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顺序是:CH3COOH>H2CO3>

(1)利用下图所示仪器可以组装实验装置,则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

(2)写出实验现象和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小结)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要点:

①熟悉各种性质的验证途径,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②重视基本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③注意整体设计的可操作性、有序性、严密性; ④注意文字表达。

二、实验装置创新设计 实验装置创新设计要点:

掌握一些装置和仪器药品的替代方法,力求使设计的实验仪器简单、操作便捷、节省试剂、现象明显、安全防污等。

例题

2、将氯气用导管通入较浓的NaOH和H2O2的混合液中,在导管口与混合液的接触处有

-闪烁的红光出现,这是因为通气后混合液中产生的ClO被H2O2还原,发生激烈反应,产生能量较高的氧分子,它立即转变为普通氧分子,将多余的能量以红光放出。进行此实验,所用的仪器及导管如图2-6-6。

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组装氯气发生器时,应选用的仪器及导管(填写图中编号)是____。

(2)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气体流经的各仪器及导管的编号依次是____________。

(3)仪器①的橡皮塞上应有____个孔,原因是____________。(4)实验时,仪器①中除观察到红光外还有_________现象。

3(5)实验需用约10%H2O2溶液100mL,现用市售30%(密度近似为1g/cm)H2O2来配制,其具体配制方法是____________。

-(6)实验时仪器①中ClO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三、性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

例题

3、某学生要做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实验。他的实验设计了7个步骤,其中5个步骤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已写明,实验步骤如下:

a.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甲中;b.再向溶液里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c.过滤,取少量滤液盛在试管乙里;d.向试管里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e.滴入几滴酚酞试剂 f.g.试将上面尚缺的两个步骤所用的试剂(自选)及实验操作补写完整,然后按实验操作的顺序排列。(注意排除CO32-对OH-和Cl-的干扰)

(小结)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要点:物质检验尽可能利用特征反应,注意检验顺序、排除干扰。

四、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例题

4、欲制无水氯化铝并保存备用。现有仪器如下图所示,并有食盐晶体、水、固体烧碱、铝粉、二氧化锰、浓硫酸等六种试剂。

设计的制取过程是:制氯气 → 加净化和干燥氯气 → 制氯化铝(易潮解,易升华)

请回答下列问题:

从上面仪器中选取必须的几种,连接成一个制无水氯化铝的连续装置,按前后顺序填写图的编号(不一定填满),并写出各仪器里放入的试剂的化学式。(小结)要点:

列出可能的几种制备方法和途径,从方法是否可行,装置和操作是否简单、是否经济与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选取最佳的实验方法,在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时,还应注意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

制备实验应注意防污染、防倒吸、防氧化、防潮解、防爆炸、防挥发,同时要求产率高、易分离、易收集、杂质少、步骤少。

五、定量测定实验设计例题

5、碱式碳酸镁有多种不同的组成,如Mg2(OH)2 CO3、Mg4(OH)2(CO3)

3、Mg5(OH)2(CO3)4等,请你设计一个测定碱式碳酸镁组成的实验方案,包括:(1)测定原理(2)测定实验的装置图(3)简要的操作步骤。可选用的仪器、试剂和用品如下: 主要仪器:天平(附砝码)、大试管、酒精灯、洗气瓶、球形干燥管、药匙(固定及连接仪器自选)

试剂:碱式碳酸镁(粉状)、浓硫酸、石灰水、无水氯化钙、碱石灰(小结)定量测定实验设计要点:

实验项目包括:一定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质量百分比浓度溶液的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中和热测定。

保证测定结果具有较高准确度和精确度,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一般是要求考生分析实验的关键、细节以及产生误差的因素等。

(总结)化学实验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供选用药品和装置是部分、刚好或有剩余。

2.题目条件有无特殊要求。如采用最简单、最合理的实验步骤。

3.实验过程中的隐蔽性操作,如必要的干燥、除杂、冷凝、静置、振荡、等不能忽略

4.所需药品应准确描述,如粉末、固体、溶液、饱和、澄清、酸性、浓、稀、浓度值。仪器要注明规格。

5.防倒吸、防爆炸、防潮解、防氧化、防污染等(基础训练)

1、欲证明一瓶无色液体是纯水,可靠的实验方法是()

A、测得其pH=7

B、跟钠反应生成氢气

C、电解时得到H2、O2,体积比为2∶1

D、1.013×105Pa时沸点为100℃

2、某气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SO2、N2、CO2,检查其中是否含有CO2的正确方法是()A、用燃烧木条检查是否使火焰熄灭

B、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 C、使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再通入石灰水 D、使混合气体通过Na2CO3溶液,再通入石灰水 3、利用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间反应制备和收集少量相应气体,能采用如右图中实验装置的是

()

①浓氨水与固体NaOH ②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③稀硝酸与铜片

④方解石与稀盐酸 ⑤电石与水 ⑥二氧化锰与浓盐酸

A、①⑤

B、②④

C、④⑥

D、③⑤ 4、(2004·理综北京)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Na2S03溶液(BaCl2)B.FeCl2溶液(KSCN)C.KI(淀粉溶液)D.HClO溶液(石蕊试液)

5、检验右图装置的气密性,通常是将导管放入水中,①用手握住试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②手离开试管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说 明装置不漏气。请回答:

(1)此法的原理是------------。

(2)某同学操作时,只做了①没有做②,他即认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理由是-------。6、某学生设计了一套验证物质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如下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用品:实验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夹)、储气瓶(两个)、直管活塞(K1、K2)、止水夹(K3)、橡胶管、橡胶塞以及若干玻璃管连件外,还有哪几种(写仪器名称)——---------,实验所用试剂为-------------。

(4)检查本装置气密性的最好方法是-------------。

(5)实验步骤:①按上图连接好仪器装置;②扭开活塞K1和K2主要现象为---------------------;③关闭活塞K1和K2,打开止水夹K3,要使烧瓶内产生喷泉可采用的方法是----------------------------。7、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杂质。甲同学用下面的装置测定ng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其实验步骤:

a.按装置图组装仪器,并检查其气密性; b.称量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m1g; c.称量ng纯碱样品,并将其放人广口瓶内;

d.从分液漏斗缓缓地注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缓缓地鼓入空气,直到B反应器中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e.再次称量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m2g。请回答:

(1)装置c的作用是----------------------;装置E的作用是--------------------。

(2)计算Na2CO3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为(用m1、m2、n表示)。

(3)请再设计两种其他的测定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可选择的主要仪器:①托盘天平②烧杯③玻璃棒④铁架台、漏斗(过滤器)⑤干燥管⑥酒精灯⑦烧瓶⑧蒸发皿

供选择的试剂:a.CaCl2溶液 b.稀硝酸 c.AgNO3溶液d.碱石灰e.稀盐酸

8、某学生设计了一个实验以证明PbO中含有氧,反应方程式如下:

试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开始一段时间可能没有现象,其原因是————————————。(2)洗气瓶中醋酸二氨合铜([Cu(NH3)2]Ac)的作用为————————————。

(3)实验后的醋酸二氨合铜经适当处理又可再生,适宜于再生的生产条件是————————。(4)若用空气代替干燥的N2,行不行——————————,其理由是——————————。

9、为测定已变质的过氧化钠(含碳酸钠)的纯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Q为一具有良好弹性的气球;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放于其中,按图安装好实验装置,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将稀H2SO4全部滴人气球中。

(1)Q内发生反应生成--------------------种气体,其中的反应有-----------------个氧化还原反应。(2)为测出反应时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H2S04前必须关闭-------(填“K1”“K2”或“K3”,下同),打开--------------------。

(3)当上述反应停止,将K1、K2、K3。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先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4)导管a的作用是------------。

(5)b中装的固体试剂是---,为何要缓缓打开K1-------。(6)实验结束时,量筒I中有xmL水,量筒Ⅱ中收集到ymL气体,则过氧化钠的纯度是-----------(上述体积均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10、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如图所示:

(1)Ⅱ是CO2和H2的反应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装置工、Ⅱ、Ⅲ可看出,O2的来源是C02和H20,宇航员每天消耗28 mol O2,呼出23 mol CO2,则宇航员每天呼出的气体中含H2O-------------mol。(3)以下是另一种将C02转化为O2的实验设想

其中,由MgCl2·6H2O制取无水MgCl2的部分装置(铁架台、酒精灯已略)如下:

①上图中,装置a由——-------------、——------------、双孔塞和导管组成。

②循环物质甲的名称是---------------------------。

③制取无水氯化镁必须在氯化氢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④装置b中填充的物质可能是-----------------------(填入编号)。e.硅胶 f.碱石灰 g.无水氯化钙 h.浓硫酸

⑤设计d装置要注意防止倒吸,请在方框中画出d装置的简图,并要求与装置C的出口处相连(铁架台不必画出)。(能力训练)

1、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是------;碱石灰的作用是-------。(2)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

①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停止反应后,立即关闭B中两个活塞。一段时间后,将试管浸入冰水中,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请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3)将过量的氧气与A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C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

①两气体通人的先后顺序是--------------------------,其理由是-------------------------。②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004年北京理综试题)

2、亚甲基蓝(MethyIene Blue)在碱性条件下与葡萄糖作用生成亚甲基白(Methylene White)。亚甲基蓝的结构简式如下:

著名的蓝瓶子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如图所示在250 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2g NaOH、100mL H20、3g C6H12O6(葡萄糖),搅拌溶解后,再加入3滴~5滴O.2%的亚甲基在蓝溶液,振荡混合液呈现蓝色;

②关闭活塞a、b,塞紧橡皮塞,将溶液静置,溶液变为无色;

③再打开瓶塞,振荡,溶液又变为蓝色;

④关闭活塞a、b,再塞紧橡皮塞,将溶液静置,溶液又变为无色;

以上③、④可重复多次。

试回答:

(1)某学生将起初配得的蓝色溶液装在A试管中(如上图,A试管充满溶液),塞上橡皮塞静置片刻,溶液显无色。若再振荡A试管,溶液能否显蓝色?---------。(选填“能”或“不能”)(2)若塞紧锥形瓶塞并打开活塞a、b,通人足量氢气后,再关闭活塞a、b并振荡,溶液能否由无色变为蓝色?——----(选填:“能”或“不能”);若塞紧锥形瓶塞并打开a、b,通入足量氧气,溶液能否由无色变为蓝色?---------(选填:“能”或“不能”)

(3)该实验中,影响溶液颜色互变快慢的主要因素有------------------------------。(4)从上述变化的总结果看,葡萄糖的作用是---------,亚甲基蓝的作用是---------;

(5)上述实验中葡萄糖也可用鲜橙汁代替,因为其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推测维生素C具有---------性;

(6)该实验中③、④操作能否无限次重复进行?(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参考答案)

1、D

2、B

3、B

4、A

5、(1)当手握住试管后,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当手离开后,温度降低,气体体积缩小,大气压将水压人导管,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2)否

当手握住试管时,温度升高较快,即使有少量漏气,导管口有气泡;当手离开后,温度降低缓慢气体体积缩小得慢,空气会从漏气处进入试管,不会形曲一因此只做①不能证明不漏气。

6、(1)验证N0与02反应,N02与H20反应。(2)2NO+02=2N02,3N02+H20=2HN03+NO(3)圆底烧瓶和烧杯NO、02、H20(4)安装好装置,先夹上K3,关闭K1,打开K2,在储水瓶中装入水。再打开K1,使水注入储气瓶。片刻,储气瓶中水位不再上升,储水瓶中水位不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其气密性不好。

(5)②盛NO的集气瓶内出现红棕色 ③用手或热毛巾捂热圆底烧瓶7、8、(1)高温下PbO跟碳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是CO的缘故。(2)用来吸收CO气体,防止污染空气。(3)高温、低压。(4)不行。因为在高温下空气中的02要与碳反应生成CO及C02,另外空气中少量的CO2及水蒸气也能带人氧原子,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9、(1)2,1(2)关闭K1、K2,打开K3(3)气球Q慢慢变小,气体进入量筒Ⅱ中(4)平衡分液漏斗上、下的压强使H2SO4能顺利滴下(5)碱石灰,控制气体的流速使C02被充分吸收(6)C02与O2的体积为xmL,02的体积为ymL,故CO2的体积为(x-y)mL,可知Na202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y:(x-y),Na202的纯度78y/53x+25y×100%

10、(1)2H2+C02=2H2O+C(2)10(3)①分液漏斗烧瓶②盐酸③防止水解④e g⑤(能力训练)

1、(1)①(NH4)2C03或NH4HCO3 ②吸收水和二氧化碳(2)①4NH3+502=4NO+6H20 2NO+O2=2N02

②2N02(气)==N204(气)+热量,降低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部分红棕色NO2转化为无色N204。(3)①先通入O2,后通入NH3。若先通氨气,若先通入氨气,氨在空气中不能点燃,逸出造成污染。②4NH3+3O2=2N2+6H2O

2、(1)不能(2)不能 能(3)振荡的剧烈程度(或填溶解氧气的浓度)(4)还原剂催化剂(或催化剂兼作指示剂)(5)还原性

上一篇:初一语文课程实施方案下一篇:幼儿园班级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