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2024-05-20

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精选6篇)

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第1篇

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华北油田一处小学 周晓娜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新课程理念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师生共同参与学习、合作学习,在参与中提高,在合作中成长,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我认为,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前提和基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一、识字教学活起来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

1、联想识字。在生字中,有的字是象形字,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如:学习“鼠”字,“鼠”它像只小老鼠,上面的“臼”是老鼠的脸,下面的是小老鼠的牙齿。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2、比较识字。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3、表演识字。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4、游戏识字。学生学过的字很快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喜欢学,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能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学习了合体字后,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摘苹果,找朋友”。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并读准了,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类似这样的游戏我设计了很多很多,不仅孩子们的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5、环境识字。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创设识字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表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扩大识字量。还可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古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同时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6、巩固识字。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无味。例如以往的识字巩固练习,老师叫学生反复抄写生字,结果令学生感到厌烦,产生学习的逆反心理。因此,我们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识记的兴趣。在练习形式上,我除了让学生抄写、听写字词外,还引导学生抓住某些汉字的字形特点,进行联想,学着编字谜、编儿歌,给生字配图画等;在课余我还通过举办“识字大王”、“读书大王”、“小小书法家”、“写作小能手”等比赛活动,提高生字的复现率,让学生在口头或书面反复运用所学的字词来达到强化识记的效果,这样既能帮助儿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又能培养儿童的口语表达、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中找到了自信,在赏识中学会了奋发,给识字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会变的很容易。

二、让“说”之花处处开放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学生将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些影响了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说话,使学生乐说、善说,真正做到“能说会道”呢?

1、创设情境,激发说的欲望

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上课时有的班级学生跃跃欲试、争相发言,有的班级却星星点点、“千呼万唤难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给孩子充分的机会,没有给予适当的引导。作为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即对图片、故事、动物、游戏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说的欲望。

《识字二》中有一幅美丽的冬趣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说话。教学一开始,我出示图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季节?图上有哪些景物?为什么?学生兴趣盎然,争相描绘,接着让学生通过“找朋友”的游戏给词归类,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看图选词进行说话练习,这样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孩子们十分喜爱小动物,也爱听童话故事。第三册教材中有不少描写小动物的课文,如《狐狸和乌鸦》、《坐井观天》、《动物过冬》、《小马过河》等,教完课文后,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行表演,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故事讲一讲、演一演,这样让孩子们在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加浓说话的兴趣。

2、借助教材,指导学生说话

由于低年级学生受识字不足、词汇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弱的影响,常常出现“心中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形,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说话资源,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训练,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在教学第三册课文《狐狸和乌鸦》后,我让学生先分角色表演,然后练习复述课文,学生说的有声有色,最后我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过了不久,乌鸦又叼着一块肉碰见了狐狸,乌鸦这回会怎样呢?学生发挥想象,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乌鸦心里想:这次不会上你的当了,就对狐狸说:‘坏狐狸,随便你说什么,我都不会上你的当了。’”此时立即有位“小精灵”站起来说:“乌鸦一说话,肉又掉下去了,不是又上当了吗?”经过提醒,这些学生恍然大悟,改为:“狐狸在树下说了许多好听的话,但乌鸦理也不理,美滋滋地把肉吃完了。”还有的说:“乌鸦见到狐狸先把肉吃完了,然后故意气狐狸说:‘狐狸大哥,肉真香啊,我窝里还有,你爬上来拿吧!’狐狸气的直吹胡子。” 如此种种,显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充分利用“口语交际”、“做做说说”进行说话训练

教师节到了,孩子们送来了表达自己心意的张张贺卡,用稚嫩的小手写下了一句句真挚的祝福。拿着孩子们的给我的贺卡,我灵机一动,创设了学生送贺卡给老师的情境,通过师生、生生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说话,同时引导他们使用礼貌语言,很多学生说的声情并茂,课后还有很多学生真的将自制的贺卡送给了我,并亲口表达了对我的祝贺,通过这种形式的说话训练,让我真正看到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让他们学会了在生活中交际。

这些形式是一个系统的说话训练项目,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做准备,课堂上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说,都愿意说,都会说。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练习说话,学会交际。

4、善于发现,拓开说的语境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带领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感受。如这段时间正处冬季,我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到郊外去走一走、看一看,到公园里、大街上,去感受冬天来临的气息。星期一专门利用一节课组织他们交流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生有丰富的素材,发言十分踊跃,描述得生动而形象。接着我又指导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想说的用笔写下来或画下来,然后让他们自己读读看看,修改修改,让学生逐步学会怎样把话说明白、说准确,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践证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孩子们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把握契机,有步骤地进行指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适应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抓住契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语文教学大纲》在各年级的具体要求中都明确规定:“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朗读能力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主要任务。

1、利用插图,激发朗读兴趣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教材中特意安排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图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文中色彩鲜艳、画面形象逼真的插图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二册《王二小》一课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①学生自由观察插图。初看插图,学生可能只有一个整体印象,并不明白图意。②针对问题,仔细观察插图。我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便可加深对图意的理解。看完了插图,学生肯定急于想知道课文的内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2、紧扣主线,培养朗读能力

“目标导向,读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握“朗读”这一主线,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二年级教材也提出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要求,我把“朗读”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方面的强化训练:(1)强调读音准确。在汉语拼音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前鼻音、后鼻音。如 “村”读“cūn”,不能读成“chūn”,“声”读“shēng”,不能读成“sēng”,“进”不能读成“jìng”等。只有读得正确,才能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2)强调不唱读。当前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较差,喜欢一字一顿,不加理解地大声读。为了改正学生唱读的不良习惯,我是这样做的:①划分词语。在教学生朗读之前,先教他们划分句子中的词语,这样取得的效果比较好。比如,我在教学第二册《聪明的华佗》一课时,先教学生划分第一句“华佗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医生。”在以后的朗读中,学生会自行拿出铅笔划分词语,朗读起来就轻松多了。②注意句子的停顿。学生在认识了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和引号等标点符号之后,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掌握不同的停顿时间,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来。③强调读出感情。低年级教材中选编的课文的特点是故事性、趣味性强。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还要多给学生范读,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自然地流露感情。

3、形式多样,提高朗读水平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给学生充分的读的时间,让学生借助拼音反复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朗读而言,不仅要培养朗读的能力,而且要掌握朗读的技巧。如果只是一味地机械地重复,不仅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读情绪,那就适得其反了。在课堂上,教师要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可采用齐读、个别读、轻声读、表演读、赛读、轮读、接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对话较多的课文宜采用分角色朗读法,如《两只小狮子》、《小壁虎借尾巴》;语句优美的课文宜采用范读指导法,如《浪花》;动作表情描写生动细致的课文宜采用表演朗读法,如《小猴子下山》。在课外,可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提高朗读水平的同时增长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大量阅读,在积累中运用

语文课中的朗读、理解,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这都是在为写作文打下基础,那么为什么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后仍然皱起眉头,久久不肯下笔来写呢?这是因为:学生不知该如何去写,也没有什么好的句子来写,例如:看到一只孔雀,用最好的词句来形容,学生只会说:“漂亮”、“美丽”、“像……”并没有过多的词汇和完整的话来很好的形容,这就体现出学生对词汇、句段的缺乏,没有好的语言积累,又如何来写好一篇作文呢? 这学期,很有幸听到了全国特级教师林承霞老师的一节示范课,课讲得精彩,评点更是让我记忆犹新。她向我们介绍了许许多多的教学经验,其中的确立一个主题,“每日摘抄一句话”,我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应用到了教学中。几个月的实践证明,学生们受益匪浅。

1、准备,提出摘抄要求

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硬皮的厚本作为摘抄本,把自己喜欢的一些句段抄写下来,可以从课本中及时摘抄,但更多的需要学生到课外书中去搜集,这样不仅摘抄到了好的句段,还增加了学生对课外书籍的阅读量,可以说学生摘抄当中也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

为了便于学生摘抄,在摘抄本上分为几部分。例如:描写人物、描写景色,描写动作……,这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归纳、阅读。

2、检查,及时给予点评

针对学生摘抄到的句段,课前五分钟有选择进行朗读,从而起到了检查、督促的作用,但更多的是起到了评价的作用,当一个同学读完后,老师用一两句简练的话对他读的内容进行评价。例如:摘抄的很具体,如果在朗读中再加上些感情会更好,这样不仅充分地肯定了他摘抄的内容,而且还激发他去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他继续摘抄的兴趣,在情感上能够把自己摘抄的句段读给大家听,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这是多么高兴啊!

在读摘抄句段中,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摘抄情况,使整个过程在有条理地进行,把学生分为六个小组,老师出示手势,出示几就是几组来读,看谁先站起来,如果是几个同学一同站起来那就需要他们的互相谦让,这样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增加了一些趣味性。例如,有一次在朗读中,同时站起了三名同学,他们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有要做下的意思,其中一名男同学着急的说“你们俩坐下,让我读一次吧!”可是其它两同学不肯相让,这时我制止住他们的争论,让一位不经常读的男同学来读,当他满意地坐下后,我对他微微一笑,他看到后更加的兴奋,我想他这节语文课一定会很认真地来上。

为了能在课上读摘抄本,有的学生甚至在上语文课前就和同组的同学商量让他来读,看到他们这样的积极,自信,我也感到很欣慰。

3、鼓励,全员参与

为了坚定和鼓励学生摘抄句段,我还在学生的摘抄本前面写上了“积累句段,写好作文,坚持不懈,我必成功”通过这四句话不难看出摘抄和积累句段对写好作文的重要性。

全班中避免不了有偷懒的学生,他不摘抄也不读,在此活动中只是一个摆饰品,为了能够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也参与到活动中来,这就需要对他们放松一些要求,例如:可以摘抄一些名人名言,或把别人摘抄本上的你喜欢的句段写在自己本上。在朗读时,特意地让他们来读。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本上有了一些句段,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创设出了全班学好语文的气氛。

4、背诵,重在应用

摘抄句段是需要在作文中充分地运用,那么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把这些好的句段记在脑子里,随用随取,不可能在用到时再去翻开本查找,所以,我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背诵给大家听,这就需要学生在课下背诵,而且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在课堂写话中,除了完成规定的一些题目外,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摘抄本创造性地自拟题目写一篇自己满意的作文,通过这一形式,学生便可以很好地把摘抄到的句段组合起来,再加上自己的话,写一篇满意的作文,这样不仅增加了摘抄的使用量,更加训练了学生连段成篇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该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有不变的程式;而应该大胆开放地纳人一些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要鼓励师生互动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的预先的要求,让课堂成为学生们求知、做人的乐园,让课堂成为师生施展个人魅力与才华的天地,让课堂在集体教学中发挥动力功能,让课堂富有挑战性与激情,让课堂充满活力!

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第2篇

(成果类别:论文)

作 者:李路云 职 务:小学语文教师 职 称:未评

单 位:望谟县乐旺镇乐旺中心小学 手 机:*** 地 址:贵州省望谟县乐旺镇乐旺中心小学 邮 编:552303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都得到了增强和体现,课堂改革已蓬勃兴起。但是不少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把握不准,常常在不经意间出现偏差。静观大多小学语文课堂,不凡有: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对学习不感兴趣,或同学议论纷纷掌声四起,更有甚者课堂中师生各做各的,这样的课堂学生收获很小。课堂教学应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教学内容的持续性和创新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采用多元互动的评价方式,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可如何才能让小学课堂活起来呢?我想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持续性和创新性,让课堂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动态的、阶段性的、前瞻性的,也是持续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树立这个观点,要根据教学内容逐步朝着多元化、人文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在教学新知识时应结合故事、传说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体现课堂教学的活力。

二、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而学生也习惯了跟在老师后面走的被动的学习方法,现在一下子把他们推到前面,让他们自主学习,学生们存在等待心理,一时难以上路。但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领路人,又是一个普通的学习参与者,教师既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又不能以“权威”自居,要发扬民主,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1、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只有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才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教师可以联系《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鼓励学生自主发言,想象一下你心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以此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调动学生想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就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题目,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之前,老师先布置学生观察家乡的景物,使学生明确了作者按四季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赞美之情。借此让学生用文中学到的方法,按一定顺序写一处家乡的景物。所写的有家乡的小河、家乡的柳树、家乡的果园等,他们不仅写出了景物特点,而且写作顺序也很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真挚感情。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3、在教学中锻炼学生实践、探索、合作等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先让学生自读自悟说出草船借箭过程(可以借助图画、表演形式),说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地方。学生兴趣盎然读文,思考,有的自己勾画,有的同桌间互相谈论,气氛相当热烈。在汇报时许多同学条理清晰地说出了课文结构,有的在黑板上画出了草船借箭的示意图,形象易懂,。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采用多元互动的评价方式,让课堂活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为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着力采用多元参与的互动评价,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只有平等的对话,言语的沟通,心灵的渗透,才能使课堂充满“人情味”。才能使学生变得乐于回答问题,敢于回答问题。用赞许的眼神、“你真行”、“真棒”、“好样的”等语言,来不断地唤醒、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课堂活起来。

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第3篇

怎样区分“乱”和“活”呢?专家指出:“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 要看学生的注意力, 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形散神不散, 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叫乱, 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形散神又散, 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由此可见, 虽然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 且伴着“给我”的声音;虽然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虽然学生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学习小组, 但都始终围绕着学习这个主旋律。这样的课堂教学, 表面上看似乎有点“乱”, 实际上是“活”。但这种“活”中也要有新的规范, 过于放纵, 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让课堂规范教师就要掌握调控策略, 既要放得开, 又要收得来, 应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与课堂常规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正确的认识

1. 课堂上的“活”与课堂常规是统一的。

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课堂常规管理上要做到“管而不死, 活而不乱”。对学生“活”的内涵, 教师也要有正确的认识, “活”不等于不要课堂常规, 它不是指“乱哄哄”, 表面上的“热闹”, 而是指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喜爱兴趣, 学习中的好心情及投入程度, 能主动探索、专注倾听、积极交流、勤于动手, 以及对成功的愉悦之情等的表现, 其实质也正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课堂常规内容, 学生的“活”应体现在这里。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 讲究教学民主, 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师生亲密无间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悦, 但要做到活而不乱, 动而不滥, 乐而不散。教师要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每节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一, 贯穿渗透于学习活动之中, 贯穿于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使得课堂教学中形成“活而不乱”, 呈现出平等、宽松、和谐、欢乐的学习氛围。

2. 课堂上的“活”是有前提的。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以及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的学习方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大多数班级人数往往在40人至60人之间, 就算小班也在30人左右, 这么多的人互动, 能真正起到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的作用吗?还是表面热热闹闹, 其实连教学目标都没有完成的假互动呢?因此, 有些“活”的教学方法是要在真正的小班里才能进行的, 否则事倍功半。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放”与“管”, 才能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活”得有度, “活”得有效。

二、正确的引导

学生的“活”离不开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堂常规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规范学习的行为, 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常规训练虽然不能强调机械化、模式化, 不能过于强调坐姿、掌声等的整齐划一, 不能过多地让学生齐念“课堂常规口诀”, 但是教师应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个体学习时、小组讨论时、集体游戏时、作业时等不同情况下应该怎样学习。

1. 明确目标。

教师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 心里很清楚这节课要达到哪些具体的教学目标, 能够体现三个维度, 这样才能避免教学变成脚踩西瓜皮, 滑到哪里算哪里, 避免对学生的讨论交流教师不能把握, 任由学生牵着鼻子走, 虽然场面很“活”, 学生发言积极, 但是离开了教学目标, 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师教学目标明确了,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力, 落实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应该以一个合作学习中的首席的身份参与其中, 和孩子共同学习探究。在探究当中灵活地根据心中的目标来提出学习的任务和要求, 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结合起来, 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2. 动静有度。

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 包括听、看、说、读、思、写, 唱、跳、演, 画、做、玩。不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要求, 应有不同的“动”法, 使课堂“活”起来。“动”是一种学习形式, 而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 不能为“动”而动。课堂上应动静结合, 放收有度。就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而言, 什么内容什么环节宜于自主学习, 什么内容什么环节宜于合作学习, 教师要精心设计, 合理安排, 使之恰到好处, 不能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活动状态, 使学生整堂课的精神都亢奋。像上面案例中, 游戏一个接一个, 看看很“活”的一堂课, 学生的收效却不大, 连最起码静心学知识的常规都不能训练到位, 难道我们的知识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的吗?

3. 安排有序。

如课堂游戏前, 教师应该将班内40余名学生平均分成4个小组, 让学生在每个小组活动圈内找朋友, 找到朋友后站在“光荣圈”内。那么学生开始活动就不会满教室跑, 到处漫无目标地晃动。找到各自可以组成词语的朋友后, 就手拉手站在“光荣圈”内, 就不会找到后两个人自顾自玩, 站在“光荣圈”内的学生会有一种自豪感、成功感, 这样剩下的学生 (没有找到朋友) 少了, 他们也会尽快地去找朋友, 老师也用不着声嘶力竭地去组织了, 一目了然就看清了哪些学生已经找到了朋友。这样教室里就不可能过于吵闹。另外, 老师在平时的游戏中要强调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要常常在游戏中渗透训练。

4. 训练方法。

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第4篇

【关键词】音乐;多媒体;故事;活动

【作者简介】何强(1969- ),汉族,男,专科学历。1991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永昌县焦家庄中心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兼任语文教研组长,本人一直潜心研究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提出“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主题策略。那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怎样构建好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呢?我的做法是:

一、音乐融入课堂

音乐是一种心灵的感受,音乐是一种情感的体验,音乐是一种理念的深化。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适时。适当配上感情真挚、悦耳动听的乐曲开启课堂、解读文本、朗读课文,这种融音乐艺术与情感体验于一体的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

如教学《开国大典》一课时,我准备了今天是你的生日》的伴奏曲,再配上一段豪情满怀的导语,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开课时,老师怀着激动的心情,把中国人的自豪感融入到开篇导语的每一个音节上:“同学们,1949年10月1日(音乐声起),中国人民共和国在金秋送爽的十月,在古都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本文向我们描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此时此刻,无论哪一个中国人,他将无比自豪,无比骄傲!因为深受压迫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舒缓而抒情的音乐伴着老师深情地描述,使学生兴趣盎然,并诱发了他们的想象,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那令人振奋而难忘的情境之中。这一设计,不仅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二、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充分发挥录音、录像、投影、电视等电教媒体的优势,将声音、形象与讲授有机结合,形成立体教学氛围,优化学生的思维环境,可以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文时,伴随着优美的录音范读,让学生默读课文,感悟所描绘的美景,但学生总有一种隔岸观火的和身临其境不一样的感觉,如果课件出示“长安街、环形路、王府井、故宫”的动画画面,这样书中的文字就形象逼真地变成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直接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当中,既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向往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知识。所以,把现代化的电教媒体与传统的讲授、朗读、谈话等教学方法合理组合,可以使课堂教学在整体上得到了丰富与提升,从而对产生学习兴趣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故事引进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趣。小学生的年龄热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一些直观的、有趣的事物学习兴趣较浓。可以说,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针对这一情况,如果将一个个有趣、生动的故事引进语文课堂,这样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还可以使课的节奏张弛有度。如在古诗的教学中,我没有逐句讲解诗的意思,而是把诗的意思渗透到一个个有趣、生动的故事中。上课时故事引入,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理解诗的意思,真可谓一举两得。

四、活动走进课堂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的活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这样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新课程强调要构建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课程,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设计一些课本剧。情景剧、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可以创新课堂结构,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如在寓言故事《陶罐与铁罐》的教学中,设计课本剧,让学生根据角色,登台表演,这样学生的各种感官得到调节,语言表达、动作神态、协调配合等各种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仅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快乐的体验,而且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得到激发。

课改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课改使我们满怀激情的弹奏出课堂教学的华美乐章,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我们新的历史重任。我们只有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使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得到真正落到实处。

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第5篇

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这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必须着眼整体,追求一种综合效应。有人会问,教材中的口语训练往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此看来是否有矛盾冲突?答案是否定的。科学的做法应当是突出重点目标的同时兼顾其他素质的训练,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效果。

人在表达时,其他学生要仔细倾听,听的质量如何?有没有听出问题,能不能作为听众作出交流 怕 即席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广 听与说是水乳交融的。整个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还得注意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的态度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着的思维、品质等,相机作出恰到好处的指导。只有坚持整体原则,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教学途径:走向多样,打通教学和生活的隔阂

凡是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这是由母语学习的广泛性决定的。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这应当成为教师的教学追求。所以口语交际训练的天地是广阔的,途径是多样的。

(一)口语交际专题训练

通过教材中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这种专题训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二是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随着学生身心发展,他们的交际面会更广泛,要求的相应交际技能和素质也更高。

(二)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尤其如此。所以语文教师课堂上要有训练的意识,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课和作文课中。在一些好的语文课上,教师这方面的引导、矫正往往不着痕迹,与课堂主要教学目标水乳交融。

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习给别人提出看法;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讲得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

(三)随机训练

1.紧扣生活随机训练。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评优劣,定从违,参与、影响班级、学校和社会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新转进一个学生,大家怎样说欢迎辞;组织该不该看动画片 的讨论等等。

2.利用活动随机训练。爱好活动是孩子的天性,班级、学校等经常开展活动,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走向交际,或创设情境,或提供案例,让口语交际教学活起来

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但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我认为,教活口语交际课,这个活 的金钥匙就是要有一种交际的情境或氛围。

(一)创设交际情境,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适当的口语交际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并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提供交际案例,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案例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

(三)联系现实生活,拓展交际空间

口语交际课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在教学中,还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扎实的口语交际课应该兼容并蓄,打通课内外的壁垒,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只有把交际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口语交际训练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四)加强渗透,构筑知识桥梁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要渗透学生思维的培养,渗透思想教育,渗透审美教育,渗透读的训练、渗透写的训练。特别值得指出的,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应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创新能力渗透不只是提供一个民主的氛围、具有强烈生活色彩的情景,更主要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教学中不能局限于一个标准答案,而要鼓励多元化,充分尊重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说。

(五)营造交际情景,鼓励全员参与

营造交际情景,一方面指在教学中创设与交际训练相关的语境。另一方面指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口语交际课涉及的话题十分宽广,教师要注意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创设交际情境,并在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活跃课堂教学。

口语交际课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是这种课型最主要的要求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从如下方面考虑:1.学生参与的状态。注意师生间的民主,保持学生饱满的热情。2.学生参与的广度。教学中做到人人参与,不应有被遗忘的角落。要关注不发表意见的学生。3.学生参与的时间。学生说话、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三分之二。4.学生参与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想办法,让学生有机会、形式多样地参与课堂。如:独白、小组讨论、模拟成人角色的活动等。5.学生参与的品质。注意保持学生的健康个性,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见解,善于倾听、愿意表达。6.学生参与的效果。学生训练要落实,教师指导要得法,学生学得高兴、学有所获。

四、教师:走向民主、宽容,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只是教师的讲坛,学生习惯了做忠实的听众,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地丢失了说的欲望,说的能力,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普遍偏低。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培养兴趣、激活情感入手。

(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就被同学嘲笑、抬不起头来&&这些问题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因此,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

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的尊严、个性特长及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因而每个学生都是有着发展的可能和潜力。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还要放下师道尊严 的架子,以一个听众的身分,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交流。

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第6篇

论文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语言知识来设计富有趣味性、实用性的语文情景活动。因此,教师要活化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力求拉近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模拟真实的生活,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结合自己的多年的教学实践,做了以下几点尝试。A 有效教学

(一)有效备课是使课堂活起来的前提和基础

1、设计因材而异、因生而异的课堂导入,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各年级的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各异。这就意味着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依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灵活多变的加以运用。我上课经常采用谈话式导入、设置情景式导入、歌曲式导入、提问式导入、简笔画式导入、图片导入、悬念式导入、.复习式导入及游戏式导入等。

五六年级的学生,我就更注重他们对句子的掌握,课堂导入我常设置与他们生活情景有关的生活情景导入,让他们在情景中学习表演、语文对话。

2、教学方法多样化,不能一成不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要重生活、重实用、重参与、重变化多样以及重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兴趣要求。

语文是一种语言,语言的学习要注重多听、多说。所以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就显得很重要。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就常侧重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设计相关的活动场景。如在三年级为了让学生们知道全班的学生名字,我设计了一个交朋友的小游戏,看看班上谁是小小外交官。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情境性,也让孩子们广泛参与了,做到了有效教学的方法设计。

3、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符合实际的三维目标,为了保证有效的教学,在备课时,教师就必须活化、吃通、吃透教材。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应试目标的弊端,那就是空而不准,乱而不细,大而不实,要真正做到静下心来,走进教材和学生,着实提炼,肯下功夫。我认为只要教师吃透了教材,就算在课堂有什么意外情况,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做出创造性的调整,只要做到了教学目标的不偏不离,它就不失为一堂有效的课。

(二)语文课堂中有效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调控是活化课堂教学、焕起课堂生命力保障。

1、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告诉我们教师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是学生爱上这门学科的至关重要的前提。扎实的专业知识,优美的语音语调,纯正的口语,是吸引学生的资本,当然还有教师自身的个性,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孩子们对老师的喜欢,会转化为对该学科的喜爱,自然而然也就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实践表明年轻的漂亮的性格温和的语文女老师比较受小学生的喜欢。

2、教学组织和活动要以大部分学生为主体对象,教学组织和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化。在40分钟的一节课上,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多次接触语文和有足够的实践操作量。为了保证全班学生学习的时间,在教学组织上就必须让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加。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种PK形式的活动。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只有开展这些活动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才能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如:我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好强的心理特点,也使他们形成团结积极向上的学习课堂氛围,上课前我经常把全班分成A B C D 学习小组,进行小组PK性的教学活动。遇到情景性的表演对话就派小组代表进行对话。

3、建立全面合理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首要要培养的,教师要适时敏锐的对每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及点滴进步都予以肯定。可采用多种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的方式,如:我在上课时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频繁的给以口头表扬:小组PK获胜的作业完成好的、上课表现好的就奖励小贴纸,并告诉孩子们小贴纸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可以获得小奖品。将每节课时语文学得好一点的学生指命为当天的小老师,带读生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在平常教学时,让他们用所学知识课堂PK, 课后进行交流,并由教师或其他同学给予评分,这也能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听讲,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此同时,注意积极引导和升华学生的竞争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们少重视物质,多注重精神奖励,多关注自己的进步和成功,自己要和自己比。

(三)有效的教学反思是小学语文教学探索有效途径,也是教学的总结深化。

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教学探索的总结深化,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活化课堂教学生命源泉。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和慢慢接触多了语文他们会慢慢发生变化,我便及时发现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语文作业更是很好的反应,他们的书写问题促使我及时反思平常的教学忽视了他们的书写,画四线三格便进入我的课堂中。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实践,不断探索,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身心特点,总结规律,认真思考,不断探索。教师在课后要及时的反思自身的教学,写好教学反思,每天进步一点点,慢慢打造效率课堂。

B、情景教学。

(一)创设多种多样的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a、情景的因材而异法: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情景,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不同的情景。主要是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课堂中来。

1、实物情景 在索孜剑桥语文辅导班的经验告诉我实物能够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学生看过或亲自接触过与课堂语文学习有关的实物,便能较快地理解和记住这些生词、句型和对话。我发现在三四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涉及实物的教学内容较多。如日常用品、学习文具、食物、玩具、衣服类等,如,教学习文具时,师生准备一套学习文具。教“衣服”时,我从家中带来几件漂亮的 上衣、衬衫、短裙、T 恤衫、学生辨别不同的衣服名称,这样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起来倍感真切、兴趣盎然。

2、体态情景 教师和学生运用面容、手势、姿态等教学语文生词和句子。如我在教数字时,可伸出右手边说数字,边用手势表示,如也可根据动物的特点用形态表示,如教 猴子时,左手反遮前额,眼珠上下转动,四处张望,右手抓耳挠腮,这样就可活灵活现地展现动物的神态,学生们可以边做动作边说语文。

3、生活情景 学会的语文关键用到现实生活中,脱离了生活,学语文就成任务和学科。把课堂变成一个小型的现实生活: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呢、学校的设施建筑、县城的各种设施场所都请进课堂,让课堂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看得见、摸得着,语文就在身边。在生活情景中学会用语文生活、学会体味人生。如在教“生日快乐”这首歌曲时,课前我特意把教室的一角布置一番,桌子上放着一块生日蛋糕,蛋糕上插着生日蜡烛。上课铃一响,我先向全班同学介绍“今天是我班小明同学的 10 岁生日,同学们想不想向小明同学祝贺生日呢?”结果,学生在一片“想”的气氛中学会对话内容,并纷纷向小明同学祝贺生日。并齐学“生日快乐”这首歌。这样的情景创设,不仅富有真实感,还有极大的趣味性,既活用了所学对话,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

4、音乐烘托情景 歌曲或朗诵以其明快欢乐或抒情的节奏吸引并打动提高学生的劲头,歌声不仅能使孩子们集中注意,提高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又能巩固和加速记忆所学知识。教科书中的歌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如在学生熟悉字母歌后,可设计男女生接力演唱,小组PK朗诵等。教生词时,我通常把同类词结合在此一起教。如,教唱歌曲来学习文具、动物、交通工具等生词;教唱歌曲“彩虹歌” 来学习表示颜色的词。每教学新的日常用语后,便学唱自编相关的歌曲或朗诵,以利于学生尽快掌握运用。这些朗诵简单易学,短时间的听说讲练后,学生们都能熟练地朗诵出完整的曲词。此外, 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句型大胆改写词,鼓励学生走上自主创新的学习之路。

5、游戏情景 小学生好奇、好乐、好胜、好玩,对游戏情有独钟。我将教学内 容与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学生在讲讲、练练、玩玩、赛赛中强化语文技能,体验自我能力。从学生的生 活实际出发,在课的不同阶段安排充满情趣、童趣的游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享受欢愉、寻求知识、发挥创造等心理 需要。同时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迎接挑战、承受挫折。

6、录音机,教具辅教情景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录音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情景设计,及相应的生词卡片、图片可以把语言、人物、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声、像和语言组成的“三维空间”立体教学,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积 极参加眼看、耳听、口说、手写、动脑的学习活动,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通过录音机引入语言,让学生在不同的声音中感受不同的天气状况(晴天、下雨、刮风、下雪)逼真的情景,用不同的天气图片以其声情并茂的优势将抽象、枯燥、单调的语言文字变得直观、形象、明了、清晰,使语言的功能在动态的画面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尤为深刻。

b、情景活动:新课中情景总的可以分为“想、吃、叫、做、演”

1、想,即想象。想象力是学生心理素质中的智力因素之一。因此我在教学 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用于想象。比如在字母教学中,学生对字母的形状容易混,除了练习册中教的方法外,我让他们把这些字母的形状与生活中物相联系,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有的学生说 C 象月亮,D 象竖琴;有的 A 象滑梯,b 象 蜗 牛,f 象拐杖,F 象跳水台,S 象蛇,t 象伞柄,i 象小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力,争先恐后,乐此不疲。这种方法既让学生很快记住字母的形状,又为教学创造了生动的情景,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

2、吃。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有形有状的具体食物,我教这类生词时,除了用常规的卡片、录音教学之外,我采用了“吃”这一招。方法是学生吃一口说一遍生词,吃多少口说多少遍就这样,学生把这些东西吃进肚里,把语文生词的学习吃进脑里

3、叫。小学生模仿力强,也愿意模仿。因此,我在叫小动物名称时,如 我让学生模仿小动物们的 声音,如喵喵猫,咩咩绵羊,呱呱青蛙,汪汪狗……在我的 课堂上经常响起小动物们欢快的叫声。一堂如此欢快、生动的情景课堂,学生怎么能不愿学呢?

4、做。联系生词、句子、课文做动作。如上述教学小动物名称时,除了模 仿声音,还可配以动作使动物更加形象化。其实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做的还有许 多生词与句子,可以让学生边说边做,学生在说与做中,多种感官动起来,再现了学生生活情景,既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行为,也增强了学习效果。

5、演。新标准语文中有许多表演题材,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另外表演的形式 也可多种多样,这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是学生最兴奋的时刻,也是训练 学生运用语文进行交际的绝好机会。我在教学中努力营造语文表演气氛,为他们 准备一些道具和头饰,让表演更加有趣。通过表演,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对 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学习再也不会成为负担。

c、情景再现:复习巩固中的“游、赛” 情景再现

1、游。爱做游戏是小学生最大的天性。我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 “小孩子生来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能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快乐,使枯燥、机械的句型操练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 恰当的把游戏引入课堂,并进行有效的组织,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参与语言交际,寓教于乐。如字母教学中我用“找朋友”“宾果”“找邻居”等游戏;在时间教学时我用游戏“猜时间”等;我还用“击鼓传花”等、游戏说生词。此类游戏,举不胜举,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只要精心设计,几乎所有的一般疑问句都可以用猜测游戏来巩固。除了教材安排的游戏外,我们还可以 根据实际需要选编猜谜、动脑、急转弯、绕口令、滑稽笑话、幽默故事等,使学 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乐在其中,美不胜收。在游戏中孩子们的情绪始终很高涨,注意力的紧张度也很高,在学生做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间已掌握了知识,再现 了语文课文情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赛。小学生好动、好胜、不怕羞,这恰恰是语文口语学习的有利条件,如 何使枯燥的生词、词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呢?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将竞赛这 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入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在上课时将“ 击鼓传花”“猜猜看”“等游戏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操作,我还奖励给他们小红花、粘贴、头饰、五角星等,使儿童在竞赛中保持着极大的学习兴 趣。在每一次妙趣横生的语文口语教学竞赛中,学生们总是情绪高涨,课堂上。既有紧张的思考、激烈的竞争,又有开心的玩笑、愉悦的享受,成功的喜悦。这 样的活动,学生不但不感到乏味,而且能主动地参与,极大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教师的全情投入,使课堂洋溢着“情感的活力”。

教师的全情投入,使课堂洋溢着“情感的活力” 教师的全情投入,使课堂洋溢着 教师不仅是教学“舞台”的建筑师,更是“戏”的总导演,诱发演员 “入戏” 总结评定成功之处。陶行知说: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真善美的活人。”教师以爸爸妈妈的慈爱,哥哥姐姐的关怀,同学朋友的知心,与学生平等相处,共同感受和谐、欢愉;感受生命价值得到体现的喜悦;感受师生合作的快乐,脉搏与学生始终一起欢跳。语文作为外来语言,学生在学习时肯定有许多不适,表现出差异 性。因此,在语文课上我全力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保护激励学生的 一切努力。我一贯以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肯定他们的点 滴进步,真诚地称赞 “”或者点点他们的小鼻 ” “ 子,抚摸一下他们的头等。学生从我的举手头足中感受到了我对他们 的爱意和鼓励性评价,对他们能力的肯定和进一步的期待,体会到了 自己的生命价值。总之,语文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 受制于语文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 能力。

上一篇:关于幼儿园园本总结推荐下一篇:中班上学期区角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