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24-06-27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精选14篇)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1篇

1 、艺术课刺激想象力

总体来说,美国小学共设有八大课程,分别是语言艺术、数学、科学、社会研究、健康卫生、艺术、音乐和体育。六个年级课程的设置几乎一样,只是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有所加深和拓宽。由此可见,其艺术类功课要比中国丰富得多。

笔者以为,算术语文固然重要,但艺术熏陶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手段,艺术想象又与创造发明大有关联。同样是绘画涂抹,中美学校的教学也有不同之处。在中国小学,老师通常会拿出绘画样本让全班同学临摹。谁模仿得最逼真,谁的得分就最高。

在美国小学,你几乎看不到全班学生都画同一个大熊猫。与此相反,老师会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比如在绘画课上,老师告诉学生:来,你们都画一个外星人吧。最后的结果是,老师收到了几十个完全不一样的外星人图片。无所谓标准答案,更谈不上模仿得是否逼真,只要是用心设计外星人的孩子们,最后都得了高分。

除了绘画课,美国小学的音乐教学也非常值得称道。美国小学生到了三年级,人人都要选修一门乐器。然后,这些孩子要参加学校的乐队。每逢节日或者学年结束时,乐队都要上台作汇报演出。

到了初中和高中,这门乐器会跟着孩子们一起升学。在中国选修乐器的孩子肯定大有人在,但在中国小学里,高质量的音乐普及教育确实不如美国。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总体缺陷,无疑会影响中国孩子的想象力。也许有人会不解,音乐和想象力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

创造美妙的音乐,一定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失聪后的贝多芬,他后期的创作被认为是“超越了以前所有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及的最高领域翱翔”。

2 、课堂实践五花八门

在国内上学时听说过一句话,叫“实践出真知”。在我看来,美国学校可谓把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美国中小学几乎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外出远足(field trip)。距离有远有近,内容却极其丰富多彩。

也许你会好奇,为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除了重视艺术教育,美国学校就没有什么其他新花样了吗?当然有,与创造最直接的相关教育就是科学研究。美国中小学每年至少会举办一次科学节(Science fair)。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科学节的比赛。这种比赛选题非常随意,没有标准命题,孩子们对什么拿手,对什么感兴趣,就拿什么课题去报名 来试试身手。

一位朋友的女儿上小学五年级。据朋友介绍,女儿的班主任创意无限,在班上开办了“银行”和“自由贸易市场”。孩子们可在课间休息时出售自己手工制作的小商品,当然是用本班“银行”发行的假钞买卖。

有的孩子会做宣传甚至强行推销,就生意火爆;有的孩子比较低调,东西好却卖不动。同学之间还不断发生畅销商品的“盗版侵权”纠纷。为了应对,好朋友间还自发组成合作伙伴及上下线销售网络,俨然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格局可谓现实市场销售的缩微版。

3 、家长通融,实践宽松

父母对孩子们的鼓励,是激发孩子们想象与创造的家庭因素。美国家长对孩子的鼓励态度,很值得我们中国家长学习。中国家长望子成龙者多,期望值过高的家长,难免不对孩子苛求。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常常要求孩子要服从家长,要听话,要懂事。太服从的孩子,容易亦步亦趋,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会有什么创造力。在这方面,美国家长比我们相对要通融得多。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2篇

想要孩子保持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只要在最初的时候让孩子形成思考和创新习惯,以后就不必太担心。

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活动有很多,孩子较小的时候(3-5岁)可以学习一些扩展思维的项目,能够提高认知和细节分辨能力的项目较好;稍大些的时候(5-7岁)学习一些能够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的东西较好;再大些的时候(6-10岁)学习一些靠近实际问题,开阔眼界的东西较好;更大的时候(10岁以上)则主要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了,这时对系统思维的锻炼更重要。

什么是想象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3篇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人类的进步, 是知识的源泉。因此, 教育如果不能培养孩子自己开拓生活的原动力, 它就失去了意义。”这充分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儿童时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期, 美术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强有力的方法。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呢?

我认为构成组合的方法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有趣的方法, 它是一种造型概念, 它的含义就是任何一种形态都可分解为若干单元后重新组合为新的单元, 将有限的形态构成到无限的组合中去。

不同的点、线, 不同的面, 用不同的方法组合在一起能创造出迥然不同的形体。把构成组合的理念和实践引入儿童美术教育是拓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是现代儿童绘画的重要特色。

1. 线条与形状的组合

首先让儿童认识各种各样的线条 (直线、曲线) , 用线条组合出不同的图形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等) , 再让他们不拘泥于生活中的图形, 根据自己的想象, 创造性地表现各种不同的具有个性的复杂图形。

2. 打散后重新组合

我们把人的头 (包括五官) 、躯干和四肢, 看做一个个的零件、元素, 把它们打散后, 按照自己的意志任意地、随心所欲地重新装配, 你想怎么装就怎么装, 可以把眼睛装在手上, 把腿画在手臂上等, 就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达利的《内战的预言》,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象, 并把看到的物象分解成几何形体, 然后主观地重新组合, 构成画面, 追求物象形态的变化。把你们心中所想到的, 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和别人不一样的, 好看的、不好看的统统都画出来, 只要是自己创造的都是好的。

3. 不同质的物体相互组合

美人鱼把人的脸和鱼的身体连在一起, 狮身人面像把人的脸和狮子的身体连在一起, 这些创造是把两样不同质的东西组合在一起, 孩子们创造的火焰一旦被点燃, 他们会涌现出无数个我们想都想象不到的创造, 人和猫的身体组合, 人和花的脸组合在一起……这种构成极大地扩展了孩子的思路。扩散他们的思维, 这种思维能有效地促成树突和突触之间的联系, 左右脑的沟通平衡, 开发人的智慧潜能, 使得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另外, 根据全班学生接受程序不同的现状, 进行分层次教育也很重要。教师出示的图形符号, 应有低、中、高之分, 便于不同程度的孩子能理解, 吸收不同程序的图形符号, 使每个孩子在欢跃、宽松的环境中跳一跳, 就能摘到金苹果, 尝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 提高孩子的绘画兴趣, 对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4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发展规律;感性认识

美术是一种重要的艺术类型。美术教育属于一种能动的、有意识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就是传授学生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和道德观,提升他们的智力。儿童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启发儿童的思维和心智,培养和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

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培养应建立在他们的身心差异上。美术教育是现代文化和思想传播的媒介,对于儿童的个性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儿童的个性化表现和个体适应力是美术教育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分掌握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美术课程,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出儿童的潜能。应以发展感觉为主,使儿童个性和想象力得到全面发展,逐步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想通过美术教育来提升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首要条件就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让他们通过自我认识和表现来发展自我。

二、提升儿童的感性认识

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导,他们主要通过观察来了解和认识世界,因而,教师应创造多种方式让儿童通过感官来接触大自然,寻找有趣、新奇的事物让儿童自己去观察,提升他们的感性认识,为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奠定基础。教师应定期带学生走出教室,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让他们观看丰富多彩、种类多样的花草树木,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以此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比如:让学生画“我的家”时,可带他们出去观察房子、树木等,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包括房子的样式、颜色、窗户形状、树木等,结合自身的所见所想来画出自己的家。另外,教师也可通过有趣的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风格的房子,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和归纳出房子的差异。通过各种活动,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个性化的绘画。总之,要让学生多接触大自然,让他们通过眼睛去认识客观事物,并进行探索。

三、美术教育的游戏化

儿童的主要活动就是游戏,他们的学习、生活、劳动等均是通过游戏来进行的。因美术教育的特点和儿童的特殊性,有学者指出,儿童美术教育教学应以游戏切入,再通过兴趣来引导,这对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将儿童美术教育游戏化更能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儿童将画画当作游戏玩,将绘画用的工具作为新的玩具,而画画都是根据他们内心的想法和喜欢的事物来描绘的,没有固定的思维和构思,画画就是学生观察、想象及创造的一个过程,是脑、手、眼一同动作的具体过程。所以,教师应将趣味性和好玩性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对美术教育进行游戏化处理,指导学生去观察各类事物,启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并鼓励他们勇于应用画笔,通过自己的符号来描绘出自己眼中的事物以及内心的想法。比如:“猜猜我的画”游戏就是让每个学生画出一个水果,再让他们相互猜画的是什么水果,并描述该水果的特点。如此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大胆的创作。

四、以儿童为教学主体

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活动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原因在于儿童在创造中能够充分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不应将自己的理解和观察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将其作为被动接受者,也不能用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要求学生,如此会严重阻碍学生创造力的提升。教师在评价儿童的绘画时,不能从绘画的专业性进行评价,而应重视他们通过绘画所体现的成长变化,对他们的绘画予以肯定并鼓励,如此能不断提升儿童的自信心,还能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让儿童将美术活动作为自己的事情来完成,而不是教师要求其做,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教师是美术教学的主导者,应积极引导和启发儿童的想象及创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快乐、不开心等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将美术作为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另外,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个性、童真、乐趣等自由地表现出来,获得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总而言之,美术教育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和提升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把握好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从不同方面来落实好美术教育,提高儿童美术教育的效果,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甜.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06):22-24.

[2]罗明.浅谈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J].江西教育,2010,11(07):201-202

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5篇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

想象力是活物与死物的根本区别。在人类中主要为右脑,随着人类大脑进化愈加形象化,主要分布于大脑最外层,属于最高级思维。

哲学方面,想象力是感性知性间的一种中介性先天能力。在人的判断认识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创造力

真正的创造活动总是给社会产生有价值的成果,人类的文明史实质是创造力的实现结果。对于创造力的研究日趋受到重视,由于侧重点不同,出现两种倾向,一是不把创造力看作一种能力,认为它是一种或多种心理过程,从而创造出新颖和有价值的东西,二是认为它不是一种过程,而是一种产物。一般认为它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新颖的产物。

有人认为,根据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创造力较高的人通常有较高的智力,但智力高的人不一定具有卓越的创造力。根据西方学者研究表明,智商超过一定水平时,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创造力高的人对于客观事物中存在的明显失常、矛盾和不平衡现象易产生强烈兴趣,对事物的感受性特别强,能抓住易为常人漠视的问题,推敲入微,意志坚强,比较自信,自我意识强烈,能认识和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和特点。

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的看法,发散思维当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6篇

2、创作故事画孩子们都很爱听故事,对故事的理解能力也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强。所以通过故事描述,结合记忆表象、进行再造想象,进而创作故事画这一形式,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选的故事情节不要复杂,最好角色形象生动鲜明,情节变化明显。以“小蜗牛做客”的故事为例,讲一只小蜗牛受到邀请去小白兔家过生日。可是小蜗牛爬得太慢了,竟然爬过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第二年的春天才到小白兔家。这个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形象突出。首先和幼儿一起讨论;可以分为几个画面表现这个故事;然后教给幼儿小蜗牛和小兔子的形象以及不同的动态;让幼儿说一说春、夏、秋、冬四季都有些什么不同的特征。启发幼儿设计不同的场景,如山坡上、小河边、树林里、草地上等。这样,画面就富有变化、情节生动。在幼儿创作过程中,出示一些幼儿作品引导幼儿分析画面内容与主题是否贴切;角色神态是否生动;以及整个画面的布局和色彩的运用是否恰当,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创造。也可以以续编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展开联想进行绘画创作。

3、意愿画意愿画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地把所想到的、所看到的、听到的或经历的事物画出来。在幼儿作画之前,先让幼儿想一想,打算画什么,选自己喜欢的事物来画。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这一过程也是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如教幼儿画图画日记,让幼儿观察周围的一些事物留意周围发生的每件事,把它们作为创造的素材,以绘画的形式记下来。幼儿创作的范围广了,不仅仅局限在教师教给的内容。有的画星期天去少年宫玩蹦蹦床;有的画和爸爸妈妈爬山;有的小朋友画在家里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玩……,一开始,幼儿画面的形象比较单一,随着观察能力以及表现力的增强,画面内容渐渐丰富、形象生动。有个小朋友还编了一本《动物童话集》。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编了许多动物的故事,还让妈妈在旁边写上故事内容。这些都是幼儿凭自己的兴趣和感受,主动作画。

4、装饰画装饰画就是让幼儿用简单的花纹、图案对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美化和装饰。如盘子、雨伞、手帕、花瓶、邮票等。为了使幼儿具有创造性,平时多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用品的造型与装饰,注意收集一些包装纸、商标等,既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在装饰画中,除了教给幼儿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巧外,还让幼儿通过比较,知道怎样装饰效果好。启发幼儿想象和创造,装饰的图案尽量和别人的不一样。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大胆设计,以自己的喜好去选配颜色。

如何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7篇

一、做手工是一种好方式。

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手工材料,如:颜料、蜡笔、剪贴,各式各样的盒子和胶水 等。教他制作模型和其他手工作品。不要一下子把一大堆东西放在他面前,那样孩子将不知从何做起。

二、当孩子开始学习使用颜料时,可以教他调色。

毛线头、碎布料在孩子的手里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再往后还可以找些不同的材料,例如:稻谷、书页或花瓣等等。

三、有时候可以出个简单的主意。

如用报纸做帽子或用硬纸盒做假面具,这也能给孩子带来许多乐趣。一盒干净的沙子不是也可以做许多有趣的游戏吗?

四、 给幼儿讲故事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如为故事虚构景物、人物、声音、情境及气味等,这种想象力对孩子是十分有建设性的。虽然录音机也会讲故事给孩子听,但与父母相比,它缺乏与孩子之间的亲切感和交流互动。电视也是有教育作用的,也是可以模仿和创造的,但是这种创造总是第二手的,因为故事首先是出自于作者的大脑,而不是孩子们自己的。因此,这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没有多大的帮助。幼儿的学习能力很强,但从电视上学习只会将幼儿变成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参与者;是一个世界的旁观者而不是创造者。

五、 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宝宝的创造力。

音乐、绘画都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致认为音乐是促进幼儿心健康发展的好方式。因为音乐会促使右脑的发育,而右脑发达的人往往具有非凡的创造力,象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明家爱迪生、艺术大师毕加索都是右脑发达型人。另外音乐可以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幼儿情绪兴奋愉快,这个时候,其创造力就处于极佳状态。同样绘画也可以促使幼儿大脑右半球的发达,增强幼儿想象力、形象思维力和创造力。对幼儿绘画的评价,主要不是以像不像来衡量,而是要看他是否能发挥想象,创造美的形象。因而幼儿的涂鸦,虽然稚嫩、拙扑,但他们每画出的一个形象,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创造,我们应大力鼓励儿童的这种创造。萱萱宝宝自己的涂鸦就是一种创造的表现了,她已能用颜色和线条来创造出一些形象,并且能赋予他们意义,家长做的挺好的,支持、肯定并能引导宝宝的创作六、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创造力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儿童的创造力日益提高,从单纯模仿发展到创造,他们逐渐创造性地开展游戏情节,创造性地扮演游戏角色,创造性地制作游戏道具等等。

六、通过发问来促进宝宝创造力的发展。

在平时与幼儿进行对话时,要因势利导,抓住时机,就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话对话,这样儿童就会兴致勃勃地启动思维,即兴表述生动的语言。促进儿童发挥想象和创造。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提问来促进宝宝创造力的发展。孩子的小脑袋里总是藏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他们着急地问”为什么“时,我们自然的反应就是尽力给他们答案。虽然提供答案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量,但是如果孩子总在被动地接受这些彼此孤立的知识,思维能力很难提高。所以,家长不妨忍住回答的冲动,在孩子问”为什么“之后,把问题反问回来。”你认为呢?“”你怎么想到的呢?“”那样又会怎样呢?“,这样的反问能帮孩子思考更多,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这种鼓励思考的对答一般在孩子2-3岁时即可进行。你要做的是,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来调整提问的深度,在愉快的对话中,指导孩子从已有的经验中得到新的主意。

七、要充分利用大自然。

陶行知说:”生活就是大课堂,大自然就是活教材。“大自然中的各种景物充满魅力,是最令幼儿神往的地方,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与探索兴趣最理想的大课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的美使知觉更加敏锐,能唤醒创造性的思维。" 我们应该要经常地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引导他们去感知、去探索、去发现。

比如,我们可以和宝宝一起进行树叶画的创作。我们可以经常带宝宝到大自然中去玩耍、散步,可以引导宝宝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并描述:银杏树叶像一把小扇子,秋天来到的时候,它就从绿色变成黄色的了;枫树的叶子像一只张开手指的手,像星星,更像小公鸡的漂亮尾巴,到了秋天,枫树的叶子也从绿色变成了红色;松树的叶子很好玩,细细尖尖的,好像缝衣服的针,很扎手,但是,它不怕寒冷,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秋天是树叶颜色最美丽的季节,有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而且形态各异。妈妈和宝宝宝可以一起收集一些颜色、形状各异的树叶带回家,用棉花把树叶擦干净,夹在书本里压平。再给宝宝准备剪刀、胶水、白纸等工具,这样,宝宝就可以在妈妈的引导下,自由地创作自己的作品了。

在制作的过程中,妈妈要尊重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粘贴树叶的过程中,妈妈要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安全使用剪刀的好习惯。作品完成后,用稍重、平整的物品压住,使其慢慢干燥,避免在阳光下暴晒,以免叶面卷曲,影响画面。

美国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首先,对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做保证。 中国孩子整天忙着应付作业和考试,有多少空余的时间可以做富于想象的创造呢?在中国,分数挂帅,成绩说明一切,谁会在乎什么想象不想象的?在美国学校,尤 其是在美国小学,学生课余时间多,课后作业又非常少。只有在如此宽松的条件下,美国的小学生才有可能任意想象,并让稚嫩的思想展翅飞翔。

其次,美国小学里艺术类功课的设置, 要比中国丰富得多。算术语文固然重要,但艺术熏陶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大家都知道,达芬奇是位著名的意大利画家。他在绘画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让我 们忽视了他同时也是一位发明家的事实。达芬奇在1495年设计了一幅降落伞的草图。许多年以后,法国科学家根据这幅草图,终于让达芬奇的幻想变成了事实。 由此可见,艺术和想象与创造发明大有关联,没有想象力的艺术家是无法进行创作的。依此推理,让孩子们用艺术的方式,在纸上自由涂抹心中的想象世界,对培养 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肯定大有益处。

同样是绘画涂抹,中美学校的教学也有不同之处。在中国小学,老师通常会拿出绘 画样本让全班同学临摹。谁模仿得最逼真,谁的得分就最高。在美国小学,你几乎看不到全班学生都画同一个大熊猫。与此相反,美国老师会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无 所谓标准答案,更谈不上模仿得是否逼真,只要是用心设计的,最后都得了高分。

除了绘画课,美国小学的音乐教学也非常值得称道。 每次参加孩子们的学校音乐会,我都会感慨一番。我们在中国学校时上的音乐课,都学了些什么呀?美国小学生到了三年级,人人都要选修一门乐器。随后,到了初 中和高中以后,这门乐器会跟着孩子们一起升学。我相信,选修乐器的中国孩子肯定大有人在。但在中国小学里,高质量的音乐普及教育肯定不如美国。中国孩子在 音乐教育方面的总体缺陷,无疑会影响孩子们的想像力。也许你会不解,音乐和想象力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作曲家是根据什么创造出美妙的音乐的?一定离不开 丰富的想象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失聪后的贝多芬,他晚期的创作被认为是“超越了以前所有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及的最高领域翱翔”。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 没有贝多芬的晚期成就。

我还发现,在中美小学的语文教学上,也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不同之处。我记得我上小学时,老师 经常让我们用田字格本,把什么什么字抄写多少多少遍。在美国,我从来没见到过类似的作业。美国老师当然会提醒学生字迹要工整,但美国孩子们不会用大量的时 间机械地抄写生字。我听说一些国内的家长为了给孩子节省时间,主动用左手承担孩子抄写生字的任务。如此看来,大量抄写生字,不妨适可而止。用省下的时间, 让孩子做一些有创造性的手工作业,不是更好吗。

记得我在国内上学时,听说过一句话叫实践出真知。在我看来,美国学校可谓把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美国中小学几乎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外出远足(field trip)。美国学校外出远足教学的距离有远有近,内容极其丰富多彩。我觉得无论是课堂还是外出教学,美国学校对培养孩子们的艺术修养方面非常用心。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中国学校借鉴。

也许你会好奇,为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除了重视艺术教育,美国学校就没有什么新花样了吗?当然有。与创造最直接的相关教育就是科学研究。 美国中小学每年至少会举办一次科学节(Science fair)。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科学节的比赛。这种比赛选题非常随意,没有标准命题,孩子们对什么拿手,对什么感兴趣,就拿什么课题去报名 来试试身手。孩子是否参加科学节,属于自愿行为,学校并不勉强。

发挥想象力的必要条件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8篇

一、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

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培养应建立在他们的身心差异上。美术教育是现代文化和思想传播的媒介,对于儿童的个性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儿童的个性化表现和个体适应力是美术教育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分掌握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美术课程,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出儿童的潜能。应以发展感觉为主,使儿童个性和想象力得到全面发展,逐步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想通过美术教育来提升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首要条件就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让他们通过自我认识和表现来发展自我。

二、提升儿童的感性认识

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导,他们主要通过观察来了解和认识世界,因而,教师应创造多种方式让儿童通过感官来接触大自然,寻找有趣、新奇的事物让儿童自己去观察,提升他们的感性认识,为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奠定基础。教师应定期带学生走出教室,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让他们观看丰富多彩、种类多样的花草树木,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以此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比如:让学生画“我的家”时,可带他们出去观察房子、树木等,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包括房子的样式、颜色、窗户形状、树木等,结合自身的所见所想来画出自己的家。另外,教师也可通过有趣的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风格的房子,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和归纳出房子的差异。通过各种活动,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个性化的绘画。总之,要让学生多接触大自然,让他们通过眼睛去认识客观事物,并进行探索。

三、美术教育的游戏化

儿童的主要活动就是游戏,他们的学习、生活、劳动等均是通过游戏来进行的。因美术教育的特点和儿童的特殊性,有学者指出,儿童美术教育教学应以游戏切入,再通过兴趣来引导,这对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将儿童美术教育游戏化更能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儿童将画画当作游戏玩,将绘画用的工具作为新的玩具,而画画都是根据他们内心的想法和喜欢的事物来描绘的,没有固定的思维和构思,画画就是学生观察、想象及创造的一个过程,是脑、手、眼一同动作的具体过程。所以,教师应将趣味性和好玩性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对美术教育进行游戏化处理,指导学生去观察各类事物,启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并鼓励他们勇于应用画笔,通过自己的符号来描绘出自己眼中的事物以及内心的想法。比如:“猜猜我的画”游戏就是让每个学生画出一个水果,再让他们相互猜画的是什么水果,并描述该水果的特点。如此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大胆的创作。

四、以儿童为教学主体

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活动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原因在于儿童在创造中能够充分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不应将自己的理解和观察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将其作为被动接受者,也不能用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要求学生,如此会严重阻碍学生创造力的提升。教师在评价儿童的绘画时,不能从绘画的专业性进行评价,而应重视他们通过绘画所体现的成长变化,对他们的绘画予以肯定并鼓励,如此能不断提升儿童的自信心,还能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让儿童将美术活动作为自己的事情来完成,而不是教师要求其做,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教师是美术教学的主导者,应积极引导和启发儿童的想象及创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快乐、不开心等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将美术作为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另外,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个性、童真、乐趣等自由地表现出来,获得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总而言之,美术教育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和提升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把握好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从不同方面来落实好美术教育,提高儿童美术教育的效果,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摘要:美术教育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德智体美劳中的一部分。美术教育能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五个层面探讨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来培养和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期为现代儿童美术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9篇

一、为幼儿创设情境,加深音乐的感染力

幼儿年龄小,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只有有情境的音乐活动才会具有感染力,才能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更易于被幼儿理解和接受。

(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带领幼儿走进活动,促进情感的体验,从而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听老师讲故事是小班幼儿最感兴趣的事情。在音乐活动中,我因势利导将其主要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从小故事中理解音乐活动内容,这样,他们就能够在强烈兴趣的支配下,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我在教幼儿唱歌曲《小马》时,就将歌曲的内容编成故事导入活动,帮助幼儿很快的理解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学习起来很投入,幼儿能用不同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让形象直观的图画吸引幼儿注意力。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贫乏,其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作为教师应该开动脑筋制作一些形象直观的图画、头饰等,幼儿便会很快地被形象直观、精美的图画所吸引,从而增强学习歌曲的兴趣。如:音乐欣赏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我做了一个精美的立体蛋,再把小鸡放在蛋里,以夸张的表情加上敲门的形式,开出一只小鸡。幼儿一下子都被这个有趣的情景给吸引住了,通过看精美的图片,一下子就了解了歌曲的内容,对唱歌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发的跟着唱了起来。又如:歌曲《青铜神树》,在已经用CAI课件认识了青铜神树的基础上,我出示我园制作的精美的神树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虽然他们已经了解了一些,但幼儿同样被图片所吸引,积极踊跃地说出了神树的基本特征。当我请幼儿在图片上找龙和鸟时,他们都想上来摸摸,找找,兴趣很高,为学习此歌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尽管这首歌曲学习后没有经常唱,他们大多数幼儿仍然能脱口唱出,印象较深。

二、将音乐游戏的音乐故事情景化,加强了幼儿对音乐理解的趣味性

幼儿音乐游戏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趣味性,然而对于小班孩子而言让他们理解音乐确实很难,怎样在难的音乐与幼稚的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怎样将音乐和孩子沟通起来呢?笔者认为将音乐游戏中的音乐故事情景化,添加角色与情节,能够加强音乐游戏的趣味性,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饶有兴趣地去表演感受,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如《摇啊摇》的音乐教学中,笔者是将音乐故事分出角色“妈妈、娃娃”,创设妈妈抱娃娃的情节,在活动区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蓝色星空下,窗户上透出妈妈抱娃娃的身影。在音乐的带动下,幼儿戴着头巾抱着娃娃边唱边演“摇啊摇,摇啊摇,我的娃娃要睡觉”,孩子边拍娃娃边和着音乐节奏体验做妈妈的快乐。在创设故事情景的同时还以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游戏中,我不仅仅是老师,还可以是其他角色,如在《袋鼠妈妈》的游戏中做袋鼠妈妈轮流抱孩子;在《找小猫》的游戏中做猫妈妈瞪着眼睛寻找调皮的小猫;在《猫和老鼠》的游戏中做大花猫凶凶的抓小老鼠;在《捕鱼歌》的游戏中做渔夫勤劳的捕鱼等。逼真的表演把幼儿带入到音乐特定的意境之中,一个简单的游戏就有了丰富的情感的体现,变得耐人寻味了。加上笔者在扮演角色中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着孩子,孩子们玩起来就具有了丰富的面部表情,轻重快慢的肢体动作,从而使音乐游戏具有了生命力,孩子也在游戏的过程中实现了交往合作,表现创造等全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

幼儿歌曲来自幼儿生活,反映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内容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和感受,提高歌唱的兴趣性和表现力。如在教《不倒翁》这首歌之前教师为幼儿准备了蛋形塑料糖盒,橡皮泥。教师唱这歌的时候拿出了一个做好的不倒翁放在桌上,教师轻轻的推了一下不倒翁,但不倒翁马上又立了起来,这时幼儿那惊讶的表情都表现在了脸上,都想来玩玩,体验之后都想自己能拥有一个。教师心灵深处感应到孩子们的渴望于是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制作不倒翁的乐趣。通过对该歌的学习,不仅拓宽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自己动手做玩具的成就感。这样,应用多种手段有机的结合,互相渗透,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幼儿多方受益。

三、培养幼儿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国心理学博士茄德教授曾说过:每个孩子都有对某种艺术感受和体验的欲望,而幼儿又有着常人无法估量的想象力。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我就注意多让幼儿充分展开他们的联想进行发挥。

在进行歌表演《春天》的教学时,我先不急着教歌词,而是让幼儿自己去想象出春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可以自由讨论。稍后才请幼儿把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用已有的知识和优美的词句描绘出来,也可以用动作来表现春天。等到幼儿说得差不多时,才把歌词展现出来,让幼儿听一听歌里唱的和自己想象出来的春天有何差异,使他们去享受想象后的喜悦,培养他们大胆想象的能力。

幼儿有着非常的想象力,创造力也随着想象力的丰富而提高。韵律活动《我的小手》曲调欢快,内容简短,适于幼儿填词创编歌曲。我就用语言进行提示,让幼儿在原有歌词小手拍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去创编出小手除了拍,还能做的事情,充分去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幼儿先后编出小手能干的动作:拉,提,摸,擦,搓等,并把这些自己创编的动作愉快的进行歌表演,使幼儿充分地体验到创造成功后的欢乐。

四、由教师的权威性转为师生平等对话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在评价过程中,幼儿的心理和行为易受此影响从而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例如,幼儿因为羞于在教师面前唱歌、跳舞或展示自己,而更乐于在同伴面前展示。因此,我们应当放下教师纯粹的主体权威性,培养幼儿自主评价能力。一方面,幼儿通过对自己的评价,可以从学习中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之处,有利于自我完善和在教师指导下改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自我反思的思维能力,形成对自己学习负责任的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10篇

情感是创造的灵魂,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想象是创造的核心,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在今天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只有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才能获得发展的机遇,成为社会的高级人才。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

一、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美术兴趣

兴趣是信心的推动力,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儿童,总是信心十足敢于大胆表现,他们思想活跃经常表现出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改变教学方法

即老师挂一张范画,学生照着画;或老师画一笔,学生跟着画一笔,谁画的像谁的分就高。这些传统的,错误的儿童绘画教学方法只能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要强调引发,引发学生内在的感受,情绪、想象、气质和才能等等。由引发然后产生联想,联想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美术作品恰恰就是形象思维的产物,通过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得到形象思维训练,而且能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位科学家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常常在生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又罩上纯自我的神秘色彩,创作出的作品有稚拙美,有时像童话一样引人入胜,不要看不起小学生捏泥人,小时候有想象力,思维得到了健全的发展,以后才能够有更好的创造。玩沙子、捏泥人、看蚂蚁搬家,对孩子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的营养素。想象是记忆为原材料的智力活动,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关系密切,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越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儿童神奇的想象,挖掘这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启发学生为儿歌配画、讲故事配画、记忆画、命题画等等。他们的技能可能会幼稚,表现能力也很有限,但他们的构思往往很新颖,别有趣味,对于学生们这些闪光的创造性火花必须给予鼓励,通过鼓励一个学生,而激励起全体学生进行再创造的热情。

四、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充分运用多谋体辅助教学 教学中运用多谋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益。美术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运用电教多谋体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把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图文并茂来传达给学生,唤起他们的审美知觉,开启他们的联想,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特定情感,且有益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11篇

“强大的美国来自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来自美国畅销书、轰动全美的权威报告《我是最懂创造力的人物》中的一句宣言式的总结。

因为文化和一些特殊的历史事件,造成很多中国人拘泥于传统,甚至顽固不化,不接受新生事物。而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很多新事物不断涌现,尤其是艺术,美术,如果没有一个爱想象,喜欢创新的头脑,观察变化和新事物的眼睛,是不能创作出好的,震撼人心的作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抱着开放的心态,敞开心胸,到处走走看看,不断学习,让我们的国家不断强大起来,不仅仅是艺术,其他各个方面都一样。而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和希望,怎样正确开发和引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件非常具体、重要、有意义的事情,是我们美术教师的任务。

正处于青春年少的中学生最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除了他们天生的信马由缰的自由想象,学校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开发他们的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而中学美术课相比其他科目更适合并具有专业性。我们可以通过美术课的设计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创作出各类作品,创造出无限可能与未来。

美术课应该怎么做,才能打开学生思路,展开丰富想象,从而创造出作品呢?

一、开阔学生思路,开阔学生视野。

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各种艺术作品,绘画,书法,音乐,电影等等,见识多了,想象的空间就大,学习的机会也多。有条件外出写生,看画展,参加各种活动效果更好。过后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观点,不定主题,不做限制。学生通过深入大自然,观察自然界的山川、树木、动植物造型和色彩的变化,更直观地感知世界,感知美,从中得到启发,可以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创作出独特的、有感情的美术作品。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可以开阔眼界,学习他人的优点长处,自己不断学习积累,加入自己的思想,重新创作,变成自己的作品。

二、绘画课上加大创作课的比例,尽量少临摹,鼓励学生把自己想到的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不按照常理作出规定,比如树木花草就是绿色红色,云就是白的,天就是蓝的,太阳、苹果就是圆的。美国一个美术老师因为告诉学生圆形是太阳遭到学生家长的起诉,家长声称老师严重破坏和抑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圆形可以代表很多东西,比如满月,比如圆形盘子,比如球类,不仅仅是太阳。案件最终结果是学生家长胜诉。由此可以看出国外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对保护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统一的认识,有很专业的手段,学生眼中的太阳不一定都是圆形。

要让学生按自己的思维、想象展开创作。我们将会看到有很多新奇的独特的带着学生想法的作品。中学生虽然绘画技巧不够娴熟,但我们可以着意培养他们在内容、题材、色彩上的独创性,比如中学生科幻获奖作品《未来建筑师》,《网瘾处理器》、《太空高速列车》、《近视治疗仪》,创作者都是通过中学生关心的问题和符合他们年龄特色的题材展开丰富的想象,画面构图的处理有独特想法,富于科幻感,色彩鲜艳,有冲击力,不同于一般的学生作品。由学生作品可以看出指导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上下了很大功夫。

三、加强手工课包括简单雕塑、折纸、泥塑等的训练。

让学生凭自己想象创作作品,形式上可以采取先讨论,然后动手制作,最后同学之间互相点评的方式。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加快思考创作,提高了对美术课的兴趣。国外的艺术教育形式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德国经常把美术课堂变成手工作坊,学生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好的作品甚至可以销售,让学生从艺术创作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四、定期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相互探讨创作思路的形成过程、对作品的看法和意见。

组织学生开展针对想象力的演讲比赛、针对观点的`辩论赛、针对作品的大奖赛。好的作品可以推荐参加更高更大范围的比赛,手工作品可以校内拍卖,创造更浓的艺术氛围,提高师生对艺术的兴趣。

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画及绘画过程中的体会、感悟等。看看学生们眼中的好作品是什么样的!只有与学生多交流,让学生们多交流,我们才能观察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贴近学生,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

要尽量多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说的机会、演的机会、示范的机会。只要是学生大胆的想象,哪怕提出怪异可笑的想法 ;学生投入较高热情去画画,哪怕最终的效果不是太好,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保持较高的热情,在绘画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应该关心的是学生学习的轨迹和改变的情况,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在教学形式上也可以改革,把音乐引进美术课,不仅能活跃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对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播放各种音乐,乡村,爵士,摇滚,歌曲,让学生通过听音乐先谈感受体会,再创作画面,或者先创作画面,再谈创作灵感思路,最后集中讨论,评比。这样听着音乐创作出的作品一定会有旋律感、流动感、跃动感,就像梵·高的作品一样。要把学生带到教室外。建议把美术课排成连续两节的大课,让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和创作。一学期至少给艺术教育留出一天或者更多的时间外出写生,参观艺术展出、博物馆、美术馆。在实践中体验和思考。在外出写生采风的过程中,领略大自然的美,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春夏秋冬的变化,提高自己对生活、对艺术、对美的感受力,激发原始激情,从而创作出美的、富有感情的作品。

参观名人名家作品可以使学生看到高水平的作品,提高他们的眼光,并从作品中获得灵感,得到启迪,学会一些绘画技法。优秀艺术家的事迹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激励学生刻苦努力,树立理想,实现梦想。

美术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审美修养,利用假期和各种机会多出去走走看看,深入大自然,深入生活,不断学习先进的经验,研究教法,才能有能力带领学生完成优秀的作品,启迪他们的艺术创作力,为学生做出表率。提升个人魅力,从着装到举止谈吐,再到美术作品的水平都要有一个全面的提高,如果学生因为喜欢美术老师而喜欢美术课,喜欢艺术,也是对美术老师的褒扬,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入艺术的殿堂,培养他们的兴趣,从而指导和教授他们在美术、艺术的大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如何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第12篇

要给自己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让自己尽情表现,想象是创造的前提,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促进自己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二、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促进自己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

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于创设创新的氛围,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挖掘教材的内容,通过各种手段、途径,让自己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创造美。在想象的基础上积极动手、动脑、动肢体、激励其创新精神、勇气和能力。

三、通过形象思维法,激发自己联想,让自己掌握音乐节奏节拍

让自己听音乐、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想象,把听到的音乐用自己的手、脚做动作去自行发挥、自我表现。

四、肯定自己的创新成果,鼓励自己积极大胆地创新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13篇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释放其巨大的学习潜能

从心理学角度看, 只有在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中, 学者的大脑才能处于适度的兴奋状态, 心情随之舒畅, 思维就会处于活跃状态, 所以教师要在充分挖掘发挥自身魅力的同时, 用情感理智上课, 并在活动中倾注兴趣、喜爱和幽默, 让学生有亲切安全感, 没有紧张恐惧, 而且感到轻松, 学生也愿学、善学。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画家, 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 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我们要给儿童充分的自由, 让学生畅所欲言, 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张扬自己的个性, 使他们写其所钟, 画其所爱, 让他们感到绘画是一种极其快乐有趣的事, 让儿童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打开理想的翅膀, 让联想自由飞翔, 让创造的激情跃然纸上, 不拘形式, 因势利导, 释放其巨大的学习潜能。

例如, 《图画故事》一课,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能运用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办法自己设计一个故事。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之一, 这节课我就先让学生听故事, 孩子们各个投入地听着录音机里故事大王绘声绘色的讲演, 随着故事情节或笑、或生气、或沮丧, 我就随着故事情节出现景物或动物或人物时举出相应的图画卡片, 时不时地给他们带来惊喜, 看着他们的样子, 我会心地笑了。通过各自的想象, 结果孩子们创造的作品各有特色。

课堂气氛需要教师用心的去经营和引导, 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的主宰, 善于抓住儿童的兴趣与想法, 营造宽松和谐快乐的氛围才能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释放其巨大的学习潜能。

二、运用丰富的联想法, 活跃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是创造力的基础, 没有想象, 就没有创造。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活跃儿童的思维, 提高创造能力和绘画水平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 学生敢想敢画, 甚至“胡思乱想”或是“异想天开”都可以, 只有敢于想象才会有创新, 才能做到“奇思妙想”之精髓。例如《地心游记》一课, “地心”是一个未知的世界, 是一个神秘、未知、遥远的地球的中心, 正因为它的未知性, 才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因为它的神秘性, 学生才会学的有兴趣。因此才会乐于去谈论它、描绘它, 也乐于把自己想象中的地心大胆的呈现出来, 创作的欲望和情感也会油然而生。这些都是教学中的积极因素, 我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点, 先让学生们畅所欲言, 然后再给他们讲了《地心游记》电影里的精彩情节, 欣赏精彩片段, 引导孩子们打开思路,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把“地心”的神奇与自己想象中的人物、动物、环境联系到一起, 从而创作出了特有的“地心世界”。

三、通过多种渠道让儿童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触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于儿童生活的地域不同, 便有城乡地理之别;由于学习的环境不同, 便有了儿童见识的多少的不同, 更有城乡文化差异之别;由于儿童自身的素质不同, 便有了智力上的差异, 从而直接影响其思维分析与理解能力;经验少见识少直接影响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此众多的“不同”“之别”, 该怎么办?这就要求学生开阔眼界, 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知识的积累。培养想象力的关键是积累。学生应走进生活, 用心去发现、去观察、去探索、去追寻、去想象、去创造。多看、多听、多经历、多感受、多见识, 见的多了, 头脑中的表象也就储备多了, 将他们化作记忆、印象、图像储存起来, 随用随取;从作品中、书中、电视上、电影上、电脑上、图片上, 通过各种渠道, 大量接收和储备图像信息。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积累越多, 想象的空间就越大, 想象的内容就越丰富, 创作起来才得心应手。

如《一枚恐龙蛋》一课, 蛋壳上出现了一道裂缝, 也许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发生!要求孩子们拿起画笔, 让激情跟着想象沸腾。孩子们脑子里空空如白纸, 怎么能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呢!这就要求学生用各种方法和形式先去搜集关于恐龙的知识和图片, 在头脑中形成印象, 想象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创造的作品才丰富多彩。

四、进行合理恰当的评价, 保护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评价学生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评价学生作品的标准不能再用“像”与“不像”, “好”与“不好”来衡量, 更不要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标准来审定学生的作品, 我们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个个都成为画家, 而是让学生个个都更好的发展, 学生积极参与了;用心去想象和创作了;运用脑力寻找和解决问题了;认真去绘画了;便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功。同时, 现在的教学评价不再是“教师一言堂”的时代, 还应采用多种形式去评价, 如“自评”“他评”“同学互评”“教师评”等多种方式。

如《爱美的小鸟》一课, 有一名学生把小鸟身上的图案花的乱糟糟的, 一塌糊涂, 画面也不干净, 但在所有人面前我还是先肯定了这名学生的作品, 因为在绘画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画的很认真, 接下来这个孩子的一痛表述让我恍然大悟:“他画的是一只在环境受到破坏下生活的小鸟, 环境脏了, 小鸟能不脏吗!人类不注意保护自己生活的环境, 又怎么会用心去爱护和自己生活以外的小鸟呢!”可见, 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能用我们的固有思维去评判的, 他们的作品五花八门, 教师要多角度, 多元化, 综合性的去“听”、去“品”、去“评”。

“赞许犹如阳光”。恰如其分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受益终身, 言辞激烈、批评责备的评价语言会扼杀孩子们的童真与自信, 无异于折了翅膀的小鸟, 想飞却飞不起来。所以我们教师的评价要慎重, 要多角度的给予肯定、鼓励、表扬、奖励, 在恰当的时候提出中肯的意见, 保护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制造, 那他的一生将永远呈模仿和抄袭。”可见,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做好引导, 采用多种形式、多渠道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儿童绘画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则是重中之重。

摘要:教师要树立以引导和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传授规律和技能技巧为辅的教学思想, 辅以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 最大限度的培养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14篇

在现代的音乐教学中,单纯的教与循规蹈矩的学,已适应不了二十一世纪音乐教学的需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当前我们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创造教学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掘创造性思维前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也是引导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的重要学习领域。那么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也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活动的过程。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一些做法

一、在创设情景中,激发学生想象热情

创设情景就是依据想象的条件,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采用故事、音乐、歌词、表演、录象、挂图,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等,对学生的感官加以刺激,使他们的心理、行为、情感发生影响,以最佳情绪有目的、有意识地展开想象,从而实现创造教育的目的。在欣赏民族管弦乐《喜洋洋》的教学中,要想有新的突破,必须找新的切入点,这样才能走出1日的教学模式。设计了这样一个方法导入: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喜洋洋”这个标题,如果让你们来当一回作曲家,你将用什么样的题材和生活场景来表现这一主题?并且用什么乐器来演奏更能完美地表现你的音乐形象呢?学生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立即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接下来便有学生陆续举起了手。“我认为家里盖新房时,全家人个个喜气洋洋的场面用笛子来演奏很适合,”我趁机进行引导:“这位同学很会观察生活,并以自身的体验来作为创作题材,相信如果创作成乐曲来演奏的话一定很棒!那么其他同学还有更好的创意吗?”这下学生的讨论更热烈了,思维显然被调动了起来。“农村老百姓娶新娘时,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用唢呐来演奏使气氛更热烈!”“哗”,顿时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情绪更高涨了。“2008年奥运成功举办,全国人民扬眉吐气,喜气洋洋”……同学们越说越来劲,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见好就收,马上打住了同学们:“你们所想象的题材太有创意了,还是让我们一块来欣赏由刘明源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喜洋洋》,听听他是选择用什么样的题材和乐器来表现这一主题的。这样既将学生们的思维引入了课题,又给他们留下了悬念。这样的导入成功的转变了教师的角色,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们能积极参与讨论,主动、自主的学习;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传递者和促进者,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主宰和主角转变为师生共同学习探索活动中的引导者。情景创设应力求生动、新颖,引起学生注意,以激起想象的热情;但情景创设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适合教学内容需要,不能追求形式;直观材料要精选,展示时机要适当,这样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二、在有效的训练中,奠定学生的想象基础

要做到对不同的学生,都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几条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1.先“相才”再“施教”的原则。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学生即“相才”是关键。在开始系统训练之前,老师对学生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而要了解一个学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结构、特点、习惯、语言、歌唱条件、发声缺限等,然后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

2.坚持把握基础训练和秩序渐进的原则。声乐基础训练,就像修高楼打基脚,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是修不起来的。声乐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包括内心听觉和内心感觉)。二是先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即能“张口就来”。

3.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光鸭寨声”不“唱歌”。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要认真分析作品,教学生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否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4.锻炼学生正确的运用歌唱气息。在气息练习中,有的人喜欢专门教学生先找气再发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找

上一篇:花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下一篇:狮子林导游词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