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认识人民币

2024-06-07

一下认识人民币(精选8篇)

一下认识人民币 第1篇

《认识人民币》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2.在取币、付币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合作的主动性。

3.注意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养成爱护人民币、节俭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小面值人民币,知道进率。

一、导入

1、师:听说1(2)班的小朋友都是爱动筋的孩子,今天X老师带来一个谜语要想考考大家,小朋友们作好准备了吗?(等生回答后)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买文具,都要用到它。(说它时老师用举手提示学生可以回答)是什么呀?(钱)我们平常说的钱呀是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中国法定的货币叫什么吗?(人民币)板书:人民币(让生齐读)

2、在生活中小朋友们在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指名回答。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出示后指第一幅图,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的时候用到人民了?(购买作业本时)如学生能指的时候一起回答最好。

第二幅图边指边答。玩碰碰船时。

第三幅图:购买报纸时。

第四幅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呀?存钱。

存钱是为了什么呀?你有零花钱吗?你有存钱的习惯吗?

这是一个不乱花钱,知道节俭的好孩子呢。我们要向她学习。

买东西时都要用到人民币,看来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其中小面值的人民币。(在人民币前板书:认识)

2、师课件(或实物展示)出示一张一元的人民币(正反两面)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儿有一张人民币的正反两面,你知道这张人民币面值多少吗?(一元)你们每组的桌上有一个信封,里面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部分人民币。打开信封,仔细观察,找到一张跟老师同样的一元人民币。

2、小组内说说从哪些地方能认出它是面值一元的。等会儿每组里推选一个小朋友把你们这组观察到的情况告诉全班小朋友。老师要看看那个小组观察得最仔细哦。

3、小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4、讨论结束,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请小朋友到展示台前把你们小组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边指边说。

(指名上台交流,学生在展台前指出时,老师可跟着重复,或有表述不很到位的老师进行提示,需要学生继续补充的提示语言,还有补充的吗?你有什么地方可以认出吗?等等引导学生继续说)

说到国徽时可进行思想教育。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惜人民币

在学生说到壹圆的时候要随机告诉学生,在生活中我们通常把圆写成元,并板书:元。告诉学生元是人民币的最基本单位。

5、出示一张一角的人民币。、、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张人民币,你能很快的认出它面值多少吗?

能说说你是通过什么明显特征认出一角的。(强调1与角)

6、出示两角、五角的人民币

直接问:这是多少?

师: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7、人民币的单位除了元、角以外还有分,板书:分。

虽然现在在生活中分已经用得比较少了,但作为人民币的一种,我们还是很有必要认识它。

出示分币(硬币)这种人民跟刚才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师小结:这种用金属做的叫硬币,刚才我们认识的是纸币。)它的认识方法跟纸身上方法差不多。分币也有纸币,同时出示,我们一起认认。让学生直接说出,这是多少。

元币和角币也有硬币,一起来认认。出示一元、一角、五角的硬币。我们的人民币由纸币和硬币组成。

三、课堂练习

我们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小猪先生呀也认识了人民币,可小猪呀上课时可没有我们1(2)班的小朋友专心,(如果学生不专心时,这样说:小猪上课时不专心)在完成作业时遇上了一点小问题,我们1(2)班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帮帮它。下面呀,老师把小猪遇到的问题出示给大家。

出示“做一做”第一题。

刚好我们的数学书也有一道跟小猪相同的题。我们先一起做做再帮帮小猪。(可能要提示相同单位的才能进行相加)

四、教学进率

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小猪完成了任务,也知道了学习时要认真,(可借机表扬学生,咱们1(2)的小朋友听讲可认真了。)高兴的小猪唱着歌儿往家走,在路上正好碰上兴高采烈的小牛和垂头丧气的小羊。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出示图片。

引导观察图片内容。

你觉得小牛应该这么高兴吗?小羊应该这么难过吗?

(引导学生说出一元同10角同样多)

小朋友们很能干,我们的人民币元与角之间呀就是有这样的关系:1元跟10角同样多:

板书:1元=10角

我们一起来大声告诉小牛跟小羊引着说出1元等于10角,10角等于1元(可多练习几遍,交替说)

如果老师让小牛跟小羊把手里的人民币交换一下,你说小牛会难过吗?为什么?

那2元是多少角呀?

除了元与角有1元=10角这样的关系,其实角和分之间也有这样的关系。板书:1角=10分。齐读。

五、练习

出示“做一做”第2题

我们刚才学习了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关系。刚才我们帮了小猪,现在老师也要考考小朋友们学会了没有哦。先请小朋友们完成数学书第53页做一做第2题。完成的小组相互检查一下小组成员是不是相同的,有不同的,讨论一下,还不会的,等会儿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交流,可指名说说怎么样想的。强调到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关系。

六、拓展训练

购物活动。

今天我们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也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就用秘学的知识来购买东西吧。

出示实物文具及标价。

一名学生扮演营业员,老师扮演顾客。

用一元的人民币去购买6角的文具。

用一元去购买超过一元的几样东西。

。。。

七、师生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哪方面的知识?

可指着课题让学生说出,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人民币用于购买东西,要爱惜它。

一下认识人民币 第2篇

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对称的秘密。

讲作文的逻辑思维,我们先把一个作文当成是盖大楼。

字是最小的组成单位。

比字大一点的我们叫词;

再往上的我们叫词组;

比词组再大的单位,我们叫句;

比句子再大的单位,我们叫块。(所谓块,就是在一个自然段里,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的单位);

再往上我们叫段;

最大的单位,就是整个文章。

如果说,一篇文章是一座大厦。

每一层楼我们叫作“段”;

每一个房间我们叫作“块”;

每一个房间里的墙我们就叫作“句”;

每一块砖我们就叫作词或词组。

我们把砖、墙、房间、每一层楼认识清楚了,就可以把文章的结构了掌握了。

字。中国的汉字,主要的特点是象形,是图形、图案。象形经过发展,就有了会意。象形字与会意字不能满足表达了,就又有了形声字。汉字成字的主要方式是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三大类。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千字文》、《幼学琼林》、《三字经》、《弟子规》等等,相当于过去小学的课本。里面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适合孩子的认知特点。(注:以下部分,并不要求了解意思,只要求形象的感受对称)

我们先来看《笠翁对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我们学到这里,就大胆套用《笠翁对韵》里的“对”字。为了方便好叫,统一起见,就把这个“对”,叫作对称。这个对,就是一对一对的,是一双一双的`,是成双配对的。我们先忽视掉其它的东西。睁大眼睛去发现“对称”。

字与字的对称,我们就叫对称字。

词与词的对称,我们就叫对称词。

句与句的对称,我们就叫对称句。

块与块的对称,我们就叫对称块;

段与段的对称,我们就叫作对称段。我们学作文,就从这个对称入手。

我们来看《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我们再来看《幼学琼林》: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再如:

三皇为皇,五帝为帝。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

又如:

韩柳欧苏,固文人之最着;起翦颇牧,乃武将之多奇。

我们来学看看《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认识人民币》案例分析 第3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

2、培养学生用不同单位的人民币凑成指定的钱数和根据人民币的票面数出它们所表示的钱数的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 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师:听说森林商店今天开业啦!小动物们都赶来商店买东西呢!瞧!它们来啦!可是糊涂的小猪摸了摸口袋说 (哎呀!我忘记带~~) , 猜一猜小猪忘记带什么了? (生:钱)

2师:被你们猜中了!我们知道买东西要用~~~钱!每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字, 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

3师: (揭题) 对了,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从小动物忘记带钱的情境引入, 使学生产生好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创设的问题情境围绕教学展开极具趣味, 也为后面的新授作好了铺垫。】

二、构建小组、交流汇报

第一步:小组内互相介绍已经认识的人民币。

师:桌子上就有一些人民币, 如果你认识就给同桌介绍一下。

(教师巡视学生小组内交流情况。)

第二步:选出某一小组作全班汇报, 其它小组可适当补充提问。

师:看, 老师这有一些人民币, 你认识吗?谁来和大家介绍一下, 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请一小组汇报)

【学生对人民币有较丰富的认知, 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 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识别方法。因此以小组汇报的形式, 请小组成员到讲台前向全班进行汇报, 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对于人民币的初步认识。汇报过程中, 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可以完善前面的说法, 可以评价, 可以提问。通过补充交流, 丰富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这个环节课堂氛围民主、积极, 大家相互补充和完善。学生思维表现活跃, 敢于提出自己想法和质疑。】

三、自主探究、活动体验

师:看!这是刚才我们认识的人民币, 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想一想, 可以怎样分?还可以怎样分呢?先自己想一想, 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自主在小组里探究操作, 对人民币进行分类。)

生1:我们可以按照人民币的制作材料分成纸币和硬币。

生2:也可以按照单位分一分, 几元的一类, 几角的一类, 几分的一类。

师:那请小朋友看看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

生:5角、2角、1角

师:诶?现在老师想拿3角, 可是这里没有, 我们可以怎样拿, 就能拿出3角钱了呢?

(学生动手操作试着拿了一拿, 并互相交流讨论)

四、质疑提升、点拨总结

教学元、角、分的进率

1.师:认识完人民币, 小动物们就迫不及待地带着它们去商店购物了!瞧!商店里在举办爱心拍卖会呢!所得的钱都会拿去帮助有困难的小动物们!此刻正在拍卖一个机器猫, 小朋友们可要仔细听拍卖的规则哦:谁出的价钱高, 东西就归谁!咱们快去瞧瞧吧! (播放动画课件)

【再次“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生的学习欲望是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 有了这样的动力, 学生就会大胆的去想, 进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场景:小猪拿着10角得意的说:“10角比1元大, 机器猫是我的啦!”

师: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1:小猪出的钱和小猴的是一样多的!

生2:10角就是1元!

师:10角就是1元吗?让我们一起来轻轻的数一数。 (屏幕同时显示) 1角、2角……10角, 对了, 10角就是1元。那也就是说1元等于几角呢? (2-3人说, 齐说) (板书:1元=10角) 看来小猪自己弄错了, 还是小朋友们聪明啊!

【元、角、分的进率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此处预设成一个个小问题, 通过质疑“1元和10角”哪个多引导学生去探究, 使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得到充分的暴露。而学生在这个质疑过程中积极参与, 发挥主体地位, 与教师默契配合, 通过让学生经历从1角数到10角的过程, 让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学习中, 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习得、与能力的提升。】

3.师:刚才我们知道了1元=10角, 那猜一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对了, 1角等于10分。我们来轻轻的数一数 (1分、2分、3分…10分) 10分就是1角, 反过来1角就等于? (10分)

师:小朋友看, 存满了10分就是1角, 存满了10角就是1元。

师:虽然拍卖会结束了, 但是爱心义卖还在进行着!看!这里有一架飞机, 是多少钱? (1元) 小猫想买这架飞机, 可它口袋里全都是5角的人民币。她应该付几张5角呢? (2张) 你是怎么想的?

师:小狗啊也想买这架飞机, 可是它带的都是2角的人民币。想一想它要付几张2角呢?同桌讨论一下。

师: (集体交流) 几张2角就是1元?你怎么知道的啊?我们一起数一数 (2角、4角、6角、8角、10角) 10角就是~~1元。

师:我们帮这两个小动物都买到了1元的商品, 看来要付1元, 只要凑齐10角就可以了, 付钱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 (小结)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体现了教师必要的引导质疑, 提升了学生的探索性学习, 改变了数学教学过程过于强调的接受式学习, 重视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索, 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通过“拍卖会”、“买飞机”这些教学设计, 跳出了认知技能的框架, 关注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通过归纳重难点1元=10角、1角=10分, 点拨总结要付1元, 只要凑齐10角就可以了, 付钱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的同时, 还学会了有序思考数学的方法。】

五、课中互动, 承上启下

师:关于1分钱还有一首儿歌呢,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跟着唱一唱吧。 (播放儿歌, 学生站起来跟着唱一唱, 跳一跳)

听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由于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为20分钟左右, 所以结合学生的这个特点, 在课上到20分钟左右时, 适时让学生轻松休息一下, 这样有利于下面教学内容的进行。】

六、检测反馈、拓展延伸

1、存钱。 (检测学生对人民币进行的加法计算的能力)

师:小朋友, 商场里还有好多东西都加入了这次的爱心义卖, 你们想不想进去看一看, 买一买?别着急, 我们先存够了钱再去买。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师:这是你们存的第一笔钱, 算一算有多少?这是第二笔钱, 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翻到70页。 (集体校对,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看来我们要把角和角加, 元和元加, 元和角不能直接相加。看来小朋友们都存够钱啦, 合上书, 赶快进商店看看吧!

2、购物。 (检测学生在购物时付钱、找钱的计算能力) ?

师:谁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 要找给你多少钱?还有谁想买, 来和大家介绍一下?刚才小朋友们买的是一样东西, 现在可以买两样, 你想买哪两样呢?算一算要找你多少钱?

3、拓展。 (综合检测并拓展延伸人民币这一节课各个知识点)

小朋友们买了这么多东西, 钱都快花光啦!你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挣钱呢?看!机会来啦!每个红包中都有一道题, 答对了, 红包就归你啦!谁来勇敢的试一试?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模拟“存钱”、“购物”、“拿红包”这一系列活动操作, 在感知与实践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通过有层次、有趣味的紧扣教学重点来设计的检测, 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 又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科学解题方法的指导, 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深刻挖掘学生的潜能,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一、注重自主探究, 营造趣味课堂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而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需要, 设置了“小动物拿钱购物”的故事, 并且贯穿课的始终, 通过“拍卖会”、“存钱”、“购物”等场景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课堂中主动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整个课堂充满乐趣, 学生在乐中学, 趣中悟。

二、注重小组合作, 创设高效课堂

本课教学中我时刻把学生当作教学主体。新课部分, 学生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活动, 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 在合作中思考, 不仅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注重师生互动, 构建和谐课堂

人民币应该贬一下? 第4篇

在奥巴马登台执政后,美国政府首次就中美经贸关系的表态,内容就是“中国正在操纵人民币汇率。”显然,中美贸易收支不平衡、中国的贸易顺差让美国认为自己吃了亏。

中美国际贸易收支不平衡是两国经济结构因素的差异构成,美国不会不明白这并非人民币汇率所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实现有效升值21%,但美国并未因此改变逆差的形势。

美国政府的言论用意很明显:给人民币汇率施压,并为自己的贸易保护主义寻找借口。

人民币汇率的压力除了早已在学界热议,这次也引起了中国政府高层的重视。

近期,欧洲之行温家宝总理谈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汇率,随同总理前往的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主要负责与各国政要、专家探讨汇率问题。回国后总理马上在中南海召开了会议,会议的主题还是汇率。

控制汇率转嫁危机

“我们不仅要顶住升值的压力,还要贬一下让美国人看看”。

目前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从学术的角度是升还是贬观点不一,甚至中国的学者内部也存在很大的争议。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徐刚判断2009年人民币兑美元至少贬值10%;而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磊却认为人民币的稳定升值预期将是一个中期经济现象。

对此,李扬认为,汇率的决定因素不只是基本的经济面,不能依据经济数据代入经济模型得出的结论就做出判断,“认识汇率问题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美国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言论,也有他们的经济学依据:根据购买力平价、汇率平价等数据代入模型得出的结论。李扬表示,按照经济学原理讨论汇率的前提是这个模型、数据以及理论是否有效可行。

如把美国和欧洲、英国的数据代入同样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欧元的汇率应该在1以下,英镑汇率也不应该像现在这么高,但英镑汇率一度曾达到2。

因此,李扬的表述是,“汇率的决定因素不仅是经济因素,还有政治、外交的因素。”

最近五六年来欧元、英镑对美元汇率一直在走强,如果根据购买力平价、经济实力,这在经济理论上是讲不通的:美国经济肯定比欧洲、英国好,按照现在情况至少不比欧洲、英国坏。

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汇率也是一样,决定因素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外交因素。

美国出现贸易逆差,中国出现顺差,美国就认为中国的汇率被低估,试图把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责任推给中国。

在美元霸权下,美国通过对汇率的控制转嫁危机已经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的广场协议。当时,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充斥全球,在美国的压力下,广场协议规定日元大幅升值以挽回被高估的美元价格。之后,便没有停止。

伴随着日元的升值步伐,日本陷入了长达近20年的经济低迷。这是美国让日本承担日美贸易不平衡的结果。

接下来是泰国、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百姓捐出自己的金银首饰来归还IMF债务的举动至今令人记忆犹新。结果就是亚洲四小龙、四小虎直到今天仍然难显当年风采。

这一次轮到中国。3年多来,人民币汇率兑美元已经实现有效升值21%。但是美国似乎无法满足,“操纵汇率”的言论再次出现。中国显然在汇率上保持了相当大的自主性。“实际上,人民币汇率有一个中国立场的问题,”李扬如是说。

美国这次似乎遇到了对手。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政府对于人民币的汇率早就显示出了强硬的态度,去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一度贬值就有着很多政治、外交的因素,“我们不仅要顶住升值的压力,还要贬一下让美国人看看”。

多元化货币体系

“前提是各种关键货币之间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建立负责任、有约束的汇率关系。”

但中国汇改以来建立的人民币汇率体系,是否有应对美元霸权的能力,还在面临着考验。不过显而易见的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存在不足。

首先是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如果美国降低利率,而中国不做出相应调整,全球资本必然遵循从低利率国家向高利率国家的流动,以完成套利,而这也必将推动人民币升值。所以中国面临两难选择:为维持汇率稳定,实施同步利率下调,但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如果保持对国内本币政策的自主权,就要容忍汇率升值。

更为重要且相关的一点是,汇率对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持续较大顺差形势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加剧,外汇储备增加额连创历史新高。

当然,各国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是一种常态,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是要调整责任的认定和调整责任的分配。

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却无法做到这一点。美国依靠美元霸权,轻而易举的让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责任落到对手头上,这显然是当今货币体系的缺陷。

欧元启动,曾经给了大家很多的期望,遗憾的是欧元也没有逃脱美元的魔掌,美元和欧元联合主导的货币体系格局似乎不能给这个时代带来多大的改观。

对于出路,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高层领导都谈到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在去年11月15日20国集团金融峰会上,胡锦涛主席指出“改善国际货币体系,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李扬对此的解读是多元化应该成为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原则。

多元化货币体系的吸引力就是在危机关头承担责任,而不是像美国一样试图转嫁。

日元、欧元都无法脱离美国的操纵,多元化就可以了吗?这个问题李扬的考虑是:“各种关键货币之间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建立负责任、有约束的汇率关系。”

如果无法保持稳定,多元化货币体系不排除重演亚洲金融危机的情形——套利交易机制产生、投机资本泛滥……

但是讨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一直以来被忽视的个别关键货币与广大非关键货币间的汇率关系也要得到重视。“必须讨论汇率制度选择问题,”李扬直言,“在全球实行某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将是最有利于广大非关键货币国家的选择,中国也就可以从容的应对美国的‘操纵汇率’论了。”

对于目前实行的汇率机制,除了可以被美元强权转嫁危机外,李扬称它也导致了国际投资资本的盛行。

而这些早被各国识透,各种现象已经表明各国对浮动汇率的不信任。

青一下:2.1认识钟表教案 第5篇

一年级数学

李晓辉

教学内容:

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认识整时和半时。教学具准备:

课件,钟表学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喜羊羊吗?(喜欢)为什么喜欢他?(因为他聪明)现在老师出个谜语让大家猜猜,看看你们是不是和喜羊羊一样的爱动脑思考。

(点击片1谜语,师读)是什么?(闹钟)同学们真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喜羊羊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片2课题)板书课题

认识钟表

一天,下着大雨,下午放学后,王老师班里的几个学生是自己回家的,看着他们独自冒雨回家,王老师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出示片3情境图)

仔细观察情境图,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打了电话,而且还问了相同的数学问题,“你是什么时间到家的?”我们把这个数学问题齐读一遍。我们来帮他们回答好吗(好)要想知道时间,我们就要先来认识钟表的钟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仔细观察钟表面,你都看到了什么?(12个数字,长针短针)(出示片4钟表面)

钟面上有12个数字,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齐读,齐指)

那谁知道时针和分针是怎样转动的?用手来比划一下.(老师演示)时针和分针从12转到1,到2,一直到12 再到1,时针走过1大格是1个小时,分针走一圈是1个小时。他们转动的方向我们一般叫顺时针方向。(跟读一遍)

2认识整时

我们已经认识了钟面,现在来看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出示片5,6小力图)

先仔细观察钟表面,分针指到哪,时针指到哪,是什么时间?(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5,是5点)非常好,在数学王国里,通常把几点叫做几时,跟老师说一遍,谁还想说(找几个学生说)

现在拿起你的学具,(出示片7)拨出11时,12时,3时,6时,像这样的时间,我们把它叫做整时(板书整时,出示片8)7时,8时,10时,12时,6时,9时。(小结)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齐读)

大家都认识整时了吗?好,准备接受挑战吧(出示片9小菲图1)星期一早晨,公鸡叫了,太阳公公出来了,小鸟开始唱歌了,小菲在睡觉呢。现在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7,是7时)(出示片10小菲图2)现在又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8时,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8,是8时)8时了,小菲还不起床,想一想,有什么后果?你想对她说些什么?早睡早起上学不迟到,你们能做到吗?(能)大声点。

3认识半时

刚才我们知道了小力到家的时间,接下来看一看小云到家的时间(出示片10)先认真的观察钟表面,看一看分针指到哪,时针指到哪,再说出时间(分针指到6,时针指到5和6中间,是5时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说5点半,在数学中读作5时半,(跟读)分针指到6,时针转过几就是几时半,像这样的时间我们叫做半时。(板书 半时,跟读)

(备用)都认识半时了吗,下面开始过关游戏,如果需要帮助就叫老师

(出示片13到16)学生回答,教师纠正。

三.课堂小结

通过刚才我们一起帮小力和小云看时间,我们在看钟表时,首先看分针指到哪,时针指到哪。如果分针指到12就是整时,如果分针指到6就是半时。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钟表,那你知道钟表是哪个国家最先发明的吗?(中国,出示片17)对,同学们要好好学习,以后有更好的发明。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

李晓辉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2.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但学生已有这方面的一些生活经验。因此,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际,运用教材提供的现实情境,向学生充分提供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开展好教学活动。3.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4、教材重难点:认识整时和半时。

本课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利用钟表模型,课件等教学具,加强观察,比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中认识钟表,认读时刻。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

三、说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如果你想儿童能够独立的批判地思考,并且有想象的能力,你就应该采取加强这种智慧品质的方法。”要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造力的开拓型人才,在教育方法上应采取启发式。正如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四、说教学

第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我利用学生喜欢的喜羊羊和谜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喜羊羊吗?为什么喜欢他?现在老师出个谜语让大家猜猜,看看你们是不是和喜羊羊一样的爱动脑思考。

同学们真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喜羊羊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认识钟表

接着出示情境图

一天,下着大雨,下午放学后,王老师班里的几个学生是自己回家的,看着他们独自冒雨回家,王老师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

仔细观察情境图,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打了电话,而且还问了相同的数学问题,“你是什么时间到家的?”我们就要先来认识钟表的钟面。第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仔细观察钟表面,你都看到了什么?钟面上有12个数字,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那谁知道时针和分针是怎样转动的?用手来比划一下。他们转动的方向我们一般叫顺时针方向。(跟读一遍)

2认识整时

我们已经认识了钟面,现在来看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先仔细观察钟表面,分针指到哪,时针指到哪,是什么时间?

现在拿起你的学具,拨出11时,12时,3时,6时,像这样的时间,我们把它叫做整时(小结)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

认识完整时,练习星期一早晨,公鸡叫了,太阳公公出来了,小鸟开始唱歌了,小菲在睡觉呢。现在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7,是7时)现在又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8时,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8,是8时)8时了,小菲还不起床,想一想,有什么后果?你想对她说些什么?早睡早起上学不迟到,你们能做到吗?

3认识半时 出示图

先认真的观察钟表面,看一看分针指到哪,时针指到哪,再说出时间(分针指到6,时针指到5和6中间,是5时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说5点半,在数学中读作5时半,(跟读)分针指到6,时针转过几就是几时半,像这样的时间我们叫做半时。

练习(出示片13到16)学生回答,教师纠正。

第三课堂小结

我们在看钟表时,首先看分针指到哪,时针指到哪。如果分针指到12就是整时,如果分针指到6就是半时。

睡不着么?来认识一下失眠吧 第6篇

怕失眠心理:许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虑”,晚上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或是尽力去让自己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反。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白天时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工作一天后,就需要休整,进入抑制状态而睡眠,待休整一夜后,又自然转为清醒。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互协调,交替形成周而复始的睡眠节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脑细胞的兴奋过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故而就更加失眠。

梦有害心理:不少自称失眠的人,不能正确看待梦,认为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对人体有害,甚至有人误认为多梦就是失眠。这些错误观念往往使人焦虑,担心入睡后会再做梦,这种“警戒”心理,往往影响睡眠质量。其实,科学已证明,每个人都会做梦,做梦不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是大脑的一种工作方式,在梦中重演白天的经历,有助于记忆,并把无用的信息清理掉。梦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有害的是认为“做梦有害”的心理,使自己产生了心理负担。

自责心理:有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后,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重演过失事件,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妥善处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责懊悔情绪稍轻,到夜晚则“徘徊”在自责、懊悔的幻想与兴奋中,久久难眠。

期待心理:是指人期待某人或做某事而担心睡过头误事,因而常出现早醒。比如一位“三班倒”的网站管理员,由于上大夜班(夜里12点上班),常于晚7时睡觉,因害怕迟到,睡得不踏实,常常只能睡上1-2小时,就被惊醒,久之便成了早醒患者。也有的人在晋升、职称评定、分房结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处于期待兴奋状态,难以入睡。

童年创伤心理的再现:有的人由于童年时受到丧失父母、恐吓、重罚等创伤而感到害怕,出现了怕黑夜不能入睡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好转,但成年期后,由于受到某种类似儿童时期的创伤性刺激,就会使被压抑在潜意识的童年创伤性心理反应再现,重演童年时期的失眠现象。手足无措心理:有的人受到突发事件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以致晚上睡觉时也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但始终处于进退维谷、举旗不定的焦急兴奋状态,

目前,心理学家把失眠分为三类:

暂时性失眠:只维持几天。可能由于情绪兴奋、暂时性精神紧张或时差所引起,如重大节日、会议、聚会、考试、跨时区旅行等等,大多数人可自发地调整过来,也可以把它看作一次新鲜有趣的体验。总之,在此时刻,不必惊慌,几天后会不治而愈的。

短期性失眠:持续数天到三周的时间,在人患有严重疾病或个人遭受巨大压力时常会发生。通常运用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或求助睡眠心理专家,会得到缓解和改善。

长期性失眠:可维持数年之久,有些人面对压力(甚至仅仅为正常压力)时,就会失眠,就像有的人容易得慢性胃炎或偏头痛一样,已经形成了一种应对压力的习惯性模式。通常需要医生和心理专家共同来解决。

警惕!

对于失眠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吃药了,这是医生对失眠患者所能做的最直接的帮助,而作为患者,尤其是长期失眠症的患者最好留个心眼儿——那就是要节制。因为不节制地服用药物,是会产生心理依赖的。

茅盾的儿子韦韬、儿媳陈小曼在《父亲茅盾的晚年》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爸爸服用 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每晚要服三四种 ,夜间醒来加服一次或二次,常导致第二天早晨头晕腿软。我们劝爸爸少吃 ,爸爸不听,反而说我们不理解失眠的痛苦。韦韬认为爸爸坚持服用那么多 有心理因素,悄悄把药换成维生素片,觉得同样能起到安眠的作用。这样过了两个星期,爸爸的失眠并没有加重。一天,韦韬又和爸爸谈起少吃 的好处,说常服 的人有一种心理作用,总觉得 吃得少就睡不好,其实不然。爸爸不同意。为了说服爸爸,韦韬就说:你最近吃的 里有的是维生素片,可是你的睡眠并无变化,可见这一部分药可以减掉。爸爸大为光火,不许儿子再管他的事,从此再也不让小阿姨为他准备药了。这是爸爸在晚年表现最固执的一件事。”

专家提醒:

1 要把克服失眠的主导因素,放在自身主动调节的基础上,仅依靠酒精或药物调节,尤其是两者同时并用,非常危险,会极大地损害人的生命和健康,最起码,你需要忍受药物在第二天给你带来的副作用--“头晕,腿软”。

2 长期服用 ,会导致患者的抗药性。当一个人适应了某定量的药剂之后,他会需求更大的剂量,才会有同样的效果,于是形成一种可怕的循环:失眠导致服药再导致抗药性,继续失眠导致再加大药物剂量。这时, 成为导致失眠的元凶。这种情况出现时,最好请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提供帮助。

一下认识人民币 第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以内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其进率。教材通过呈现商场购物的情境,唤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于看到人民币、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经验,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习活动,通过换币、取币、模拟购物等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

2、通过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一元以下人民币

难点:知道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设计理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拟体现以上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因此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亲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设计思路

这节课整体构思为三个主要环节。首先,从学生较为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其次,安排学生集体购物,多次安排取币、付币,学生体会到付币方案的多样化,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并逐步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抽象出1元=10角,并类推出1角=10分。最后,组织“小小商店”购物活动,通过由易到难的三次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态度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1角、2角、5角、1元纸币和硬币若干

学具:每小组(4人一组)准备一个红纸袋,袋中至少有1角纸币10张,2角纸币5张,1元只比1张。每个学生个准备1角、2角、5角、1元的纸币或硬币各1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图上的小朋友在哪里,干什么?(超市买东西)

师:买东西必须要带上什么呢?(钱)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钱,如买东西、坐车等。世界上每个国家的钱都不一样,有那个同学知道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什么呢?

生:人民币。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们国家的钱——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探索新知、加深理解

(一)认一认

导语: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人民币拿出来认一认,想一想,你是怎样认出来的?

1、自由认一认

2、认识1元、1角、1分

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

(1)课件分别出示1元、1角、1分的纸币、硬币,引导学生说出特征。(指导看阿拉伯数字以及票面颜色)。

(2)分别认识单位元、角、分(板书)

3、认识硬币、纸币

你还认识哪些人民币,学生交流,师出示相应课件,注意引导学生看单位,说出纸币、硬币。

4、引导学看“国徽”,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国徽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人民币。

质疑:怎样爱护人民币呢?(不乱涂乱画,不把纸币弄皱,不撕扯、乱扔,破了要及时修补)。

(二)分一分

1、出示课件B: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人民币,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1)快速一齐认一认。

(2)你能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2、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师展示课件——单位分类,按制作材料分类)

3、说明:分币和2角的人民币现在已经很少用到它了。

(三)连一连

导语:刚才我们认识了好多人民币,现在我们一起去超市看看物品价格吧!完成P69想想做做第1题(提醒学生不要把线连到人民币上,要爱护人民币)。

1、生自由连。

2、课件展示,集体交流。

(四)学习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学习1元=10角

(1)设置情境:小明想买这1元钱的书,可是他遇到难了,我们一起去帮帮他吧!(出示课件)

(2)读一读问题:买1本书1元钱,我用10个1角钱够吗?(学生猜一猜)

(3)(出示课件)数一数,记一记。

伸出手指准备,跟老师数一数,适时提问。1元=()角得出:1元= 10角,依次推出1角= 10分。

三、生活应用

1、试一试

导语:今天,老师也带1元钱(出示1元纸币)到超市买东西,可是我想反它换成用角作单位的零钱,同学们愿意帮助老师吗?

(1)提问:1元可以换成几个5角?(出示5角纸币)

独立思考回答,说说为什么?(强调1元=10角,出示课件,几角和几角加起来要等于10角)

(2)还可以怎样换呢?(适当提示)

a。小组合作,师巡加指导。(摆一摆,算一算,比一比谁的办法多)b。指名交流(生说,老师出示相应的人民币,如果时间允许可让学生上台展示)

2、买一买

导语: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老师把小小超市开到咱们教室里来了(在黑板上贴上4种文具)。

(1)现在请你们想一想,1元钱可以买哪些物品呢?

a。独立思考,指名交流,适时质疑:够吗?为什么?可以买一件,也可以买两件,适时质疑:应找回多少钱?

b。质疑:买三件可以吗?为什么?

(2)买一买

小朋友们想不想到我们超市里来买东西呀?

a。购物应该注意些什么?(说文明话:谢谢,我想买XX,再见等)

b。招聘售货员:说说怎样才能当好售货员?(态度要和蔼,面带微笑,如:请问,你想买什么?)

c。购物活动:要求带1元钱(质疑:应找回多少钱?)

师:哎呀,今天生意真好,一会儿工夫,东西全卖光了,我来看一看,一共卖了多少钱?(请售货员先数一数,再带着下面学生一起数)

(3)节约用钱教育:钱的用处可真大,除了用它购物之外,还可以干什么?对,存起来,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用这些钱去支援贫困地区和灾区,上次我们就为西南灾区还奉献爱心,真了不起。

四、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说说今天到超市里去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拓展

看老师这里有一块手表,要25元钱,如果一元一元地付,要付多少张?那多麻烦,其实,还有许多比一元大的人民币,同学们,放学后请你们回家认一认吧!

六、板书设计

识人民币

分:1分、2分、5分

角:1角、2角、5角

1角=10分

元:1元

1元=10角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得比较好。第一,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较好。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人民币的方法和使用经验,因此本课教学我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展开教学,在学生已有生活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使学生自主探究识别人民币的方法,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引导归纳,从而使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清晰、系统的认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

2、通过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较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课件;

学生:人民币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到什么?(钱)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呀?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教师出示购物图和乘车购票图)买东西要用钱,乘车买票要用钱……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紧密相关。

3、出示第3幅图,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你有零花钱吗?”“你有存钱的习惯吗?”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人民币

(1)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信封?打开看一看,里面有什么?瞧,这么多种人民币,有些是用纸做的叫纸币,有些是用金属做叫硬币,你们认识吗?2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认识哪些人民币?(学生在小组内认一认)

(2)反馈。查问有没有不认识的人民币。好,那老师现在来考考你。

集体认识。先出示1元人民币(出示新旧版,注意展示一下反面给大家看,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及爱护人民币教育。),再出示其他人民币认一认。

小结:我们在辨认人民币面值时,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来加以区别的。

2、人民币分类:

师:这么多人民币,我们一起来把它们分分类吧!每个小组先讨论一下分的方法,然后再试着分一分。(生分组讨论,小组合作操作。)

师:好多小组已经分好了,谁先来说一说你们小组分的情况?

可能:

(1)我们把人民币分成了纸币和硬币。

(2)我们组把人民币几元几元的分在一起,几角几角的分在一起,几分几分的分在一起。……

师:(板书:元、角、分)指出: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小组展示分类方法。

3、认识整套人民币,学生看书说说和我们用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样币)

师:你能看出他们这一组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排队的吗?

师:可见,人民币从小到大依次是……

生:1分、2分、5分、1角、……100元。

问:人民币最小的是多少?最大的呢?

4、元角进率:(换钱游戏)

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做个换钱游戏,好吗?出示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一张5角可以换()个1角。让学生相互之间动手换一换。(反馈)随意换情景:出示图片帮懒羊羊解决问题。(板书:1元=10角)

三、实践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了很多人民币的有关知识,下面开一个小小的商店玩一玩好吗?谁愿当售货员?(选出几人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当顾客?喜欢买什么就买什么?顾客每人手里只有一元钱?不过要注意一个一个去买,营业员和顾客都要算好帐。活动后介绍1元钱你买的什么?

四、全课小结: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与评析 第8篇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认识人民币”例1, 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知道1元=10角。

2.通过付款购物等活动, 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3.结合购物等活动使学生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 感受与他人合作。

【评析】教学目标全面、具体、可落实, “结合现实生活情境……通过付款购物等活动……结合购物等活动”既考虑到了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又考虑到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知道1元=10角。

教具、学具准备每人一个钱袋 (内装教学用各种面值的模拟人民币一套) 。

【评析】本设计不考虑计算机辅助教学, 是比较充分地考虑到各种不同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 具有较为普遍的借鉴价值。

教学过程

一、在购物情景中, 揭示学习内容

1. 借助学生以往生活中的购物情景 (有条件的, 可以根据本地区学生购物情景, 实际制作并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购物情景, 使学生的回忆更加直观、更加有趣。) 唤起学生对自己购物经历的回忆, 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例如, 生:我在×××买的×××花了××钱。

2.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时的评价, 并启发引导, 引出学习内容。

师:你们真是留心观察生活的好孩子, 不但记住买的商品, 还能记清买物品时所用的钱数。是啊!生活中离不开钱, 我们吃的、用的、穿的都需要钱。关于钱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可能谈到其他国家的钱 (货币) 如美元、卢布等;可能谈到我们用的钱叫人民币;可能谈到人民币有一角、一元、五元等;也可能谈到不要乱花钱等。

当学生谈到其他国家钱 (货币) 时, 教师可以借机向学生介绍、展示其他国家的钱 (货币) , 以拓宽学生视野, 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学生谈到不要乱花钱时, 教师可以借机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师:在日常生活和国家建设中, 我们离不开人民币, 所以我们不但要勤俭节约, 还要爱护人民币。

如果学生说出了我们花的钱又叫人民币, 教师要及时板书“人民币”, 再适时揭示课题;如果学生说不出或不知道我们用的钱又叫人民币, 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我们用的钱又叫人民币, 同时揭示并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评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内容创设情景, 启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人民币的重要作用;预设时进行了多种假设, 顺应学生认识规律, 互动性强, 不仅便于学生理解知识, 而且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在具体活动中, 初步认识人民币

1.结合学生回答, 组织学生说出所有面值的人民币, 感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知道人民币有一角的、一元的、五元的, 那么, 人民币还有那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直至找出所有面值的人民币 (包括纸币和硬币) 。组织学生对照出示的各种人民币, 按面值进行认读。

2.通过“看一看”活动, 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特点。

(1) 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手中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要求学生能读出面值并说说图案特点。

(2) 要求每个同学选择5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和同桌介绍其面值和图案。

3.通过“分一分”活动, 揭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1) 教师对学生活动给予充分肯定, 同时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对人民币认识得多, 说得准确, 很了不起!不过, 这么多的人民币这样放着, 看上去怎么样? (生:很乱) 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 整理整理吗?

(2) 给出充分的时间, 组织学生同桌合作对人民币进行分类。

学生可能按质地分成硬币、纸币两类, 也可能按币值的数字分成1、2、5三类, 或者按单位分成元、角、分三类。对各种分类教师都应给以肯定。

(3) 引导学生看书上 (47页) 是怎样给钱分类的。结合学生发言, 揭示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然后组织学生找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

4.组织学生通过认读人民币活动, 认识不同单位人民币面值上只有1、2、5三个数字。

(1) 依次呈现3组人民币:1元、1角、1分;2角、2分、2元;5元、5分、5角。要求学生分别认读人民币, 并将每组人民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说说有什么发现, 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单位人民币面值上只有1、2、5三个数字。

(2) 组织学生讨论:要知道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最关键是要看什么? (数字和数字后面的单位)

【评析】整个认识活动既充分利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 层层深入。

例如:“组织学生说出所有面值的人民币, 感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是在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 而“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手中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要求学生能读出面值并说说图案特点”、“给出充分的时间, 组织学生同桌合作对人民币进行分类”等, 是根据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的心理特点, 不断变换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在自主活动中逐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面值数只有1、2、3三种, 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认识深刻。

三、在生活情境中, 知道1元=10角

1. 认识1元=10角。

出示情境图:红领巾超市前, 挂着一块招牌“米奇自动笔, 原价1元8角, 特价1元, 活动日期为10月10日到10月15日”。

先组织学生理解原价1元8角, 特价1元的含义。

再组织学生从钱袋中拿出1元钱, 说说有几种不同拿法。大部分学生可能拿出1元的硬币或纸币, 个别学生可能拿出2个5角或者1个5角、2个2角和1个1角, 或其他拿法。

然后组织学生对拿钱情况进行讨论、评价, 说一说没有直接拿出1元钱购物的同学拿得对不对, 为什么。

通过讨论、评价使学生认识到:2个5角也是1元, 1个5角+2个2角+1个1角=10角=1元……所以大家的拿法都是对的。通过找出更多的分法, 进行思维训练。

结合学生讨论, 教师揭示:1元不仅仅指的是1元硬币或纸币, 10角也是1元, 板书:1元=10角

2. 组织学生以换币游戏形式完成48页例2和“做一做”1。

3. 组织购物游戏。

教师选定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 其他学生扮演顾客购买一元钱商品。

先请学生介绍一下货架上的商品和商品价格, 再组织学生用一元钱进行现场购物活动, 要求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 是怎样解决的;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评析】人民币1元=10角, 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教师没有直接教给学生, 也没有直接让学生说出来, 而是通过虚拟和现实两次购物活动, 把组合和思维训练融入其中, 使学生印象深刻, 思维活跃。学生不仅认识了1元=10角, 而且初步地认识了用1角、2角、5角等不同面值凑成1元有多种不同组合, 同时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四、在自我评价中, 总结全课

1. 组织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注意最后一定要在教师引导下, 由一个同学进行全面总结, 其他学生随着重复总结一遍, 以使学生对全课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 结合学生发言对学生进行赞赏性评价, 并教育学生要勤俭节约, 要爱护人民币。

【总评】本课设计有如下特点:

1.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景。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学生, 都有过购物的经历, 而这个情景不仅携带了本节课必要的数学信息, 也为学生所熟悉, 喜闻乐见。

2.学习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学生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找一找、做一做等进行的, 不仅密切联系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而且符合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好动的年龄特征, 化弊为利。

3. 注重思维训练和知识有效延伸。在认识各种不同单位人民币面值只有1、2、3三个数时, 是通过认读、排列发现的;认识人民币单位, 是通过分类进行的;认识1元=10角, 是通过有几种不同拿法得到的。这样不仅有效地进行了思维训练, 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而且把分类、组合等寓于其中, 不露痕迹, 恰到好处。

上一篇:初中英语九册单词默写下一篇:《螃蟹歌》《小熊过桥》电教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