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应该怎么做

2024-08-02

新时代教师应该怎么做(精选8篇)

新时代教师应该怎么做 第1篇

互联网+时代教师应该怎么做

蒋集九年制学校 蒋乃业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这个词已成为热词。互联网作为一项技术革命,它所带给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可谓是“革命性的”。但这种变化并不必然决定着一个人成功或是失败,一个人是否成功归根到底还是靠个人后天是否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对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固然造成冲击,但教师面临的真正的挑战仍然来自于教师本人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而不是互联网+,因此,对于互联网+,教师没必要惧怕,要做好充分准备应对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对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奇迹每天都在发生。面对火热的“互联网+”,教育当然不能缺位,那么“互联网+教育”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这些新颖的教学模式正改变着我们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使知识的来源更广,学习更方便,只要你想学习,随时随地都能即刻进入状态。

因为具有海量资源互联网的存在,使得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视频等,不但帮助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手段,还大大提升了教学素养。

与此同时,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再流于形式,通过互联网,完全突破了课堂上的时空限制。通过互联网,学生获得的知识更丰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强化,他们在互联网世界中寻找到学习的需求与价值。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技术革新采取掩耳盗铃的态度。事实上,历史上的每一个技术革命都在极大地释放着生产力,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由此来看,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一块黑板+粉笔的教育”方式必然发生变化,甚至走向终结,教育必然走进“互联网+”的崭新时代。

对此,我们教师倒不妨畅想一下未来的教室怎么变化,未来的教育教学模式怎样进行,自己应当怎样做才能未雨绸谬地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借助于这一时代的助推力而如虎添翼。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互联网上,已经有不少教师在讨论,“互联网+”时代下,该怎样当教师了。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当教育借助于互联网产生的在线课程,比如慕课,像旋风一样刮来的时候,他们如果还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是不行的。比如师生交往的方式已经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从过去的纯粹的现实世界,变成了现实与虚拟世界同步进行,从以前的线下交流到线上与线下交流同时进行等等。但这也同时意味着,过去那种师生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不是淡化了,而是更加重要和有针对性了,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的改变不是提升了成本,而是降低了成本,教育的效率大大提升了,教师的作用因此更加凸显,因材施教因此实现。同时,互联网即时、开放的特征也让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了压力和挑战,因为知识信息的获得越来越容易。而对教师的要求必须是要有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与综合运用知识信息的能力。当然,这对于一个真正热爱教育、乐于学习、真正以教育教学为乐趣的教师而言,自然会压力变成动力,甚至会推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自我提升。相反,对于另外一些教师而言,就不得不考虑自己是否适合教师这一职业了。由此看来,互联网技术和教育的紧密结合带来的教育改变,会让那些真正热爱教育、立志于献身教育的人更好地脱颖而出。

事实上,一个真正的优秀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善于终身学习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善于借助各种平台促进自己不断提升的教师。借助于互联网,一个优秀教师的专业知识、丰富思想,人格魅力会成倍递增和放大,反之亦然,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互联网+的环境下,真正对教师构成挑战的恰恰不是互联网+,而是教师自身。也因此,热爱教育、善于学习、敢于接受新事物等这些优秀教师的特质才是最终决定教师成功与否的根本。

二、互联网+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教育信息化是我们从思想观念到实践方法都必须面对的一场革命。

1.社会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的转变

鉴于信息化对学习观和教育观带来的影响,许多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在教育领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纷纷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推动力,呈现出国家重视、政府推动的显著特征。如美国的教育技术规划、日本的第五代、第六代计算机进入教育网计划、欧盟的尤利卡计划、法国的实践计划行动纲领、韩国的虚拟大学、新加坡的智慧岛方案等等。我国也在加大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有些有远见的大学或政府部门已经设置了教育信息化处室,统筹规划学校信息化建设,把握教育发展变革方向。但从整体上看,全社会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有些部门只是喊在口头上,在网络基础设施、师资技能准备、教育资源建设上的投入上远远不够。我们是否认识到学校没有建校园网就等同于学校没有建教室,没有连接互联网就等同于学校没有图书馆,没有教学资源库就等同于学校没有老师?

2.学校功能的转变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知识产生、知识传播以及知识应用等功能也在逐步演变。知识产生的功能逐步增强,受互联网的影响,知识传播功能将被逐渐弱化。

由于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后大学的另一个功能--知识水平鉴别功能将渐渐增强。大学将通过政府授权,成为以鉴别人们掌握知识水平为目的的考试和证书发放机构。对学习效果的鉴别与认证将随着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趋于复杂化、科学化、专业化。

3.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具有现代化教学观念的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过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强调利用好两个工具,即字典和图书馆。今后要增加并强调互联网这个工具,强调通过互联网学习。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利用新技术开发课程课件,一本教案用多年的教师肯定要被信息社会淘汰。

三、互联网+时代教师的应对策略(1)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是教师在拥有计算机、可以上网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持续发展的过程。

中国教师的状况是工作紧张、精力有限,很难拿出整块的时间参加正规的面对面学习。网络具有时间、空间上的灵活性,使学习变得随时、随意,更能适应教师的实际情况。此外,网上教学资源丰富。使用百度、Google 等搜索引擎能够很方便地找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素材,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2)基于学习型组织的教师共同体

学习型组织是教师集体的专业发展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型组织不再局限在一所学校之内,只要拥有共同的愿望,无论教师处于哪个省份、哪个地域,都可以组成一个学习群体,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技巧和专业知识技能,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共同体是以网络等虚拟交流手段为途径、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组织,共同体内的教师以某种教育目标而集合起来,组成团队,进行交流,实践共同的理念、目标与活动。在共同体中,组织成员围绕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分享对方的观点,相互帮助,实现自我超越、促进某领域主题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使整个团体共同进步。比如,求师得动态创造社区、海盐教师博客、苏州教育博客等,已经形成了网上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于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3)教师的反思性学习

网络环境下教师反思性学习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以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的学习活动。网络环境下教师反思性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对知识结构进行的反思、对教学能力进行的反思、对教师自身进行的反思。

博客为教师的反思性学习提供了更简易的平台。教师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体会、教案、课件等上传发表到博客上,既可以对日常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总结,还可以通过浏览其他教师的博客实现交流学习的目的。

为全面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教育部于 2004 年 9 月启动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以下简称“教师网联”)计划。

教师网联由举办教师现代远程教育的高等学校及其他举办和支 持教师教育的相关机构组成。联盟是教师教育系统、卫星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络有机结合、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教师学习型协作组织。

教师网联计划旨在以现代远程教育为突破口,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举办教师教育的高等学校(机构)的积极性,整合资源,构建以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为主体、以高水平大学为核心、以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服务支撑,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教师教育系统、卫星电视网与计算机互联网相融通,学校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等各种教育形式相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沟通,系统集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全国城乡的教师教育网络体系。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尽快加入全国教师网联计划,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与时代共行,与网络同成长。

新时代教师应该怎么做 第2篇

由于速录工作是一种要求熟练度极高的工种,一般的初学者需要经过一到两年的实际工作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速录师,所以培养一名高级速录师需要二至三年的周期,在这二至三年的时间中,一个是录入速度的提升,另外一方面是对各行各业的知识的积累,所以高级速录师要且备快速录入和广博的知识,缺少任何一项都很难速录出一篇高质量的稿件速记行业快速发展也只是2002年左右才开始。以至于市场上高级速录师奇缺。需要为大家纠正的一种思想是,单纯通过手工录入,即使是工作五年以上的熟练速录师,也很难完成一字不差的录入,速记录入在演讲者语速不是很快的情况下,做到一字不差没有问题,但是在语速比较快的情况下,国内没有几个人可以实现这种现场交稿并且一字不差的程序。会议速记一般怎么做|速录职业技能培训? 在按小时计费的普通职业中,每个小时能拿到150元到200元人民币的收入,除了同声传译外,很少有能够超过电脑速记的了。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粉领职业”,因为这个职业的状况满足“粉领”的一切条件———不坐班,高收入,工作环境良好。对那些只有普通学历水平的孩子们来说,从事电脑速记的门槛并不算太高,且收入也还不低。

大多数人印象中的速记还是传统的手写速记,记录后的稿件是一个个类似蝌蚪的符号,且需要一段时间将符号转化为文字。而时下兴起的电脑速记,记录的是纯粹的文字信息,且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速记技术。它能保证完全与说话同步。举例来说,电视里现场直播时的字幕,电脑速记员就是幕后英雄。

电脑速记公司的客户主要有公关公司、媒体、机关、网络公司,尤其是门户网站。比如新浪,每月用在速记上的费用不菲,嘉宾做客聊天室,都会请专业速记,忙的时候,一天有七场。此外,电脑速记也开始广泛应用于行业或企业举行的重要会议、谈判、律师取证、法庭审讯、记者采访等领域,尤其是在一些不适宜录音的重要场合,电脑速记已成为快速、有效的文献和信息保存的主要方式。

虽然电脑速记这个行业还处于手工作坊阶段,但其发展前途很大。在北京,电脑速记公司有十来家,公司规模都不大,每家公司平均4至5人,有的公司甚至只有一个人单打独斗。当前,北京合格的速记员不足百人,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预设与生成:教师应该怎么做 第3篇

目标含糊, 无效生成。备课时只备教学过程不备目标, 不少教师只是套用教参上的“现成”目标。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对教材理解深度不够、对学生情况把握不准等原因, 教师虽然能及时处理课堂上的生成, 但效果并不理想。

照本宣科, 机械生成。教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 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 遏制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 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课堂教学出现“三个一样”:读的形式几乎一样, 出声朗读;课型几乎一样, 前几分钟是第一课时, 后面像是第二课时;低、中、高教学手段几乎一样。

缺乏引导, 盲目生成。教师对教案、教材外捕捉的问题, 缺乏选择、整合与提炼, 以致出现尴尬的局面, 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 在《塞翁失马》一课的教学中, 有学生问:“老师, 塞翁丢失的马是公马还是母马?”教师认为这是一个生成性事件, 当即决定放弃预设的教学设计, 抓住这个问题与学生讨论。一节语文课, 师生就在“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的讨论中度过了。显然, 这样的问题不应该成为课堂教学讨论的话题, 它既偏离了教学目标, 也脱离了教学内容。

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 预设中有生成, 生成离不开预设, 只有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叶澜教授的至理名言:“不去认真预设, 那是不负责任;不善实时生成, 那是不够优秀。”那么, 作为老师在预设与生成中如何表现“负责”“优秀”呢?我认为至少应做到两点:

一、教师应做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划者

“教学预设”是一种包含学习目标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活动设计以及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评价设计的操作过程。叶澜教授认为:好的预设与生成, 犹如一次美丽的邂逅, 教师则是这美丽邂逅的“策划者”。经过精心设计和严密组织的课, 必定能带来好的课堂效应。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细读文本, 挖掘生成资源

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文本细读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文本细读就是在语言之河中畅游;文本细读就是把文本拆开来读;文本细读就是把握文本, 阐释文本;文本细读就是在文本解读中安置人文的关怀;文本细读就是在字里行间阅读;文本细读就是在发现文本的同时发现自己;文本细读就是逐字逐句地摸索别人的行文思路。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 文本细读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为了完成对《长相思》的文本细读, 他像骆驼一般, 积累了一万多评鉴《长相思》的文字, 用半个月时间将36字的词读成了显性的1493字的自我感悟、自我鉴赏。只有这样扎扎实实地进行文本的细读, 才能真正地吃透教材, 才能真正地挖掘教学生成资源。

2. 预设学情, 关注生成主体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因而我们应站在“生成”的制高点来优化预设, 教师应“蹲下身来看学生”, 用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教学内容, 想学生所想, 疑学生所疑。有经验的教师在预设时会认真考虑以下问题: (1) 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 通过预习, 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 有多少人了解, 了解了多少, 达到什么程度; (3) 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 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 (4) 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成为课堂的兴奋点?唯有如此, 才能使预设具有针对性、开放性, 从而使教师的教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

3. 预设目标, 明确生成方向

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又是归宿点。崔峦老师认为, 无论是一篇课文的还是某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都应该是符合年段目标的、三个维度整合的、简而明的。备课时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体思考, 既要明确“三维”目标的达成度, 又要确定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策略, 而后用简明的、条分缕析的、策略与目标相联系的语言加以描述。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 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 才能真正提高生成“含金量”, 打造真正富有活力的“生命”新课堂。

4. 预设空白, 丰富生成内容

语文教学中运用空白艺术, 关键是要科学而又巧妙地设计“空白”。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空白”很多, 可以说无处不在:有的出现在题目中, 因为文章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有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暗含文章的主题思想;有的是行文线索;有的出现在生字中, 体现汉字的独特之处, 蕴含汉字本身所负载的文化常识或者信息;有的出现在词句中, 可谓匠心独运, 应引导孩子品词析句, 甚至咬文嚼字, “嚼”出语言背后的情味、意味、韵味, “嚼”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有的出现在标点中, 小小的标点意蕴无穷, 品味标点就能挖掘出情、咀嚼出味。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这些“空白”, 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填补“空白”, 常常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当然, 教学中的留白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地运用, 不能为留白而留白。

5. 预设对话, 创设生成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应是“以读为主, 讨论交流”, 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应是学生读书交流活动的时间。为此, 设计的问题应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 问题与问题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如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教学《西门豹》时精心设计了五个富有个性的问题:读了这篇课文, 你心里痛快不痛快?读了这篇课文, 你心中佩服不佩服?读了这篇课文, 你心中有没有愤恨?读了这篇课文, 你心中有没有同情?课文中有没有什么使你觉得奇怪的地方?这些问题不仅使课堂教学富有生命力, 而且也使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拓展,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的精心策划表现在预设的全过程。课前预设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 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 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可以表现在课堂上, 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 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 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 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的教学方案。预设是为了生成, 精心的预设才能促使精彩生成。总之, 教师多一份艺术性的预设, 学生就会多一份动态生成, 就会多一份发展, 老师就会多一份挑战, 课堂就会多一份活力。

二、教师应做教学“预设与生成”的促进者

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传统的教学过程就只有“流”, 而没有“变”, 即无发展和创造, 显然, 这样的“过程”不是生成, 而是流程;相反, “生成论”的教学观不仅应关注教学过程的“流”, 而且更应关注教学过程的“变”, 因为“生成”的核心是强调发展和创造。教师要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学生学习的过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一个促进者的作用。

1. 联系生活情景, 促进自然生成

生活离不开语文, 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我们要鼓励孩子学会用明亮的双眼去发现, 用灵敏的耳朵去聆听, 用灵巧的双手去触感, 用智慧的头脑去思索……教孩子热爱生活, 让孩子在语言文字这个静谧港湾中, 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如于永正老师教学《曼谷的小象》一课, 当一个学生读了“在曼谷近郊, 绿油油的禾苗和点缀着……延伸到海边”这句话时, 于老师打断他说:“读得确实很好, 只是有一点, 你这‘延伸’只能延伸五里, 能延伸到十里吗?”学生说能, 然后重读, 但仍没有读得很远。老师又叫停说:“大家想一想, 绿油油的禾苗和点缀着野花的草地, 你喜欢这么一小片的, 还是一望无际的一大片?能把这么美的景色读到二十里, 让它延伸到海边吗?大家一起读, 看着我的手。”学生读, 老师打拍子指挥。又读了几遍, 终于读到让人感觉很远了。老师说:“我们从五里、十里, 又读到二十里、五十里, 这正是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呢?”学生说:“延伸”。老师说:“对。延长, 伸展, 这就是延伸。”老师没有直接用“延长和伸展”给三年级的小孩去讲解“延伸”, 而是让学生用朗读的声调和语气, 变着法子多读, 在读中有所感悟延伸的意思, 自然而巧妙。

2. 创设探究情景, 促进巧妙生成

当学生的思想与教师的想法不一致, 甚至偏离文本原意时, 教师不能无视他们的思维活动, 应该鼓励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正确的观点。如一位教师教学柳宗元的诗《江雪》时, 让学生质疑, 有学生提出:“这么冷的天, 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有的说, 他家里穷, 以捕鱼为生, 天冷也要来钓鱼;有的说, 他是一个钓鱼爱好者, 所以不顾天冷了;有的说, 没有别的人, 一个人格外清静;有的说, 他是来欣赏美丽雪景的;还有的说, 他可能心里不开心, 到这里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在此基础上, 教师让学生阅读作者柳宗元的生平简介, 问学生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有什么新的看法。这时有学生说这么冷的天也要来钓鱼, 表达了他虽报国无门, 但不向困难屈服的情怀。通过教师的巧妙点拨,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而且使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 生成质量在资源的有效整合中得到提升。

3. 预设辩论情景, 促进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是“随时、随地、随性、随遇”, 甚至“随缘”地引发无数的新信息、新思维、新方法在瞬间碰撞, 会使原本平淡平实的教学过程变得一波三折, 生出新意、生出生机、生出情趣。如窦桂梅老师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时设计的:“假如你是皇帝、大臣、士兵、百姓, 各打算怎样?”又如薛法根老师在执教《卧薪尝胆》之后提出的“有人说, 真正的英雄应该战死沙场, 而勾践忍辱负重, 所以说勾践不是真正的英雄。你们认为这种说法对吗”“现在, 我们还需要卧薪尝胆吗”等所引发的讨论, 在课堂的思维碰撞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许多预先没有想到的、奇特的、闪光的、极有个性的语言材料, 这就是生成的教学资源。

4. 利用突发情景, 促进智慧生成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能都遇到过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 有的来自教师、学生、媒体等内部干扰, 有的来自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干扰。如何处理突如其来的问题, 是对教师临场应变能力的考验。教师首先要即时判断这些事件可否为我所用、是否有利教学, 然后再选择是即时转移、回归主题还是顺学而导、升华主题。教师应见机行事, 适时调控, 激活课堂教学, 使课堂不断碰撞学生思维的火花, 这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调控生成的基础。

5. 通过评价情景, 促进完美生成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语言不仅是一种智慧、一项技能, 更是一门艺术。比如:“老师想听你们读读这句话, 看看谁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接着教师评价:“老师觉得你把最后一句话读得铿锵有力, 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样读吗?”又接着评价:“原来你想表现出一种坚定的力量。你的想法真独特!”在课堂上, 教师要用心倾听、用心感悟、用心评价每一个孩子的不同声音。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 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地作出恰当的评价, 让评价更具有指导性、启迪性、互动性和独创性, 促使动态生成更完美。

新时代教师应该怎么做 第4篇

一、课堂上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然而在目前语文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被动地围绕老师团团转。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在老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

让学生自主学习,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二、教师要有高度的语言修养

教师独特而鲜明,准确而优美的语言是沟通师生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苏霍姆林基强调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可见,教师的语言对孩子们的发展有多么的重要。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语言也应当是艺术化的,是表意准确而且形象鲜明的,是善于运用语言来创造鲜明的形象,架好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的。艺术化的语言将形成一种教学的风格,感染学生,震撼学生。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为儿童更好的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质量打下基础。

三、语文课堂上教室要倾注感情

列宁说:“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也就是消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消极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语文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鲜活人文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和习惯,使初中语文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门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四、不能过分强调人文性

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但过分强调人文性,课后拓展过于冗长,就有可能使语文课变味。所以,我认为语文的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要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另外,课后拓展也要有个“度”,不能喧宾夺主。有些课过于注重形式,注重多媒体的运用,并且误认为不使用电教手段就不是一堂精彩的课,大量的时间用来播放音乐、欣赏影片等,使语文课变成了欣赏课。电教手段只是为教学服务的,该用时用,确实能起到点睛的作用,但不该用时就不要牵强附会地滥用,我们不能被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更不能在先进的电教设备面前迷失了方向,要上出语文课的特点来。

销售总结应该怎么做 第5篇

最近在我咨询的企业帮助他们做销售总结,发现很多企业在这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总结及新的计划是企业一年中最重要的事,但真正能做好并能落实到实处是要经过训练的,以下从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分别阐述。

企业在做总结时常见的问题:

1、销售总结工作没有整体的规划。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甚至不做。

2、对销售总结内容应该涵盖那些内容不清晰。往往是说到总结,最多的是仅有销售额的数字,其他内容就都没有了,从上到下都是一笔糊涂账。

3、销售总结的目的不清晰,总结后对新的计划没有支持。

4、总结没有主要负责人,总经理不重视,底下人草草了事。

5、准备时间短,不能从各方面对销售做一个好的总结。

做销售总结应该注意的问题:

1、销售总结和销售计划应该放在一起做,通常时间安排在12月底,但各企业的销售旺季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给出具体的总结及计划格式,让每个人都清晰,总结工作安排之前应该有专人讲解要求及详细的流程。

3、销售总结的内容:

① 数字类:销售额、回款额、及月度增长比、各区域或各省份的销售额及增长比例、代理商及经销商的销售情况、退货额、新产品上样情况、产品别、客户别等。

② 人员类:销售人员增减情况、人员素质提高情况、年内做的培训、市场满意度情况等。

③ 市场类:SWOT分析、竞争对手分析,产品发展动向。

4、总经理及公司相关高层应全程参与总结及计划会,前期的指导及沟通很重要。

5、销售计划要最终分解到月、区域、客户、人员、产品等具体的环节。

6、总结的结论应做为年终奖励的依据。

7、总结时应安排在相对安静的时间,并至少有一至两天的时间来做。

8、总结及计划最后要有完整的文字资料存档。

湿地公园应该怎么做 第6篇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湿地公园具有多重功能。然而,不同的湿地公园,根据不同的实际和区域需求,在其多重功能中又有主导功能来指导湿地公园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已建的湿地公园现状,本文把湿地公园归类为生态保护、合理利用和科普宣教3 种主导功能。

生态保护功能是湿地公园的基本功能。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消除湿地所受胁迫因子,减缓湿地退化趋势,对现有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较好的保护,并保护众多动植物的良好生境,保护物种基因库,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的发挥。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侧重对象又可细分为特定的湿地类型和生态系统、动植物栖息地和生境、水源地和水资源、文化资源等。主要做到:保护对象要明确、保护方法要科学、保护过程要长期、注重生态过程的保护、注重湿地文化的保护。代表例子:(1)水源地保护:江西东江源、陕西汉水源;(2)文化资源保护:湖南汨罗江(届原文化);(3)红树林湿地保护:广东九龙山红树林、海南新盈红树林;(4)岩溶湖泊湿地保护:广东星湖;(5)高山沼泽湿地保护:湖北大九湖;(6)水禽栖息地保护:江西药湖;(7)大型通江湖泊保护:江西东番阳湖;(8)高原湖泊保护;西藏多庆错。

合理利用功能是保障湿地公园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根据湿地公园实际,结合市场需求和生态承载力,开展包括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观光、度假休闲、康体保健、文化体验为主导的湿地资源合理利用项目,一方面可增加地方收入,提高周边社区群众收入,增加湿地保护的经费来源;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利用,可转变社区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其湿地保护意识,促使群众自发地进行湿地保护。首先,利用方式要适当、强度要适度,其次,利用要体现可持续性,生态旅游不是利用的全部,最后,要划分不同利用强度的区域,要进行适时的监测。代表例:(1)城市湿地利用:浙江西溪;(2)生态湿地农业:江苏溙湖;(3)城郊休闲度假:湖南千龙湖;(4)绿色生态养殖:湖南东江湖;(5)沼泽生态旅游:黑龙江新青;(6)城市湖泊休闲。

科普宣教功能是湿地公园的主要目标。在利用湿地公园内良好的生态系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湿地博物馆、湿地宣教中心、湿地文化长廊和宣教长廊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方式向大众传播湿地知识、灌输湿地保护意识,让公众通过在湿地公园中亲身体验和感受湿地,提高湿地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形式多样,内容科学,手段先进,设施要体现近自然,体现“三全”的要求——“全公园宣教、保护管理全过程宣教、全员工宣教”。典型:(1)湿地综合科普宣教:浙江西溪;(2)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山东滨湖(荷花种质资源);(3)运河文化展示:山东台儿庄运河;(4)特定民俗文化展示:江西傩湖(傩文化);(5)生态净化功能展示:重庆彩云湖、辽宁莲花湖;(6)梯田文化宣传:云南哈尼梯田;(7)防洪、发电功能:湖南雪峰湖。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相关要求

基本条件:① 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湿地生态特征显著;② 以湿地景观为主体,融合湿地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科学、教育、其他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价值;③ 能够在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④适宜的规划面积应能保持湿地生态完整性和其周围风貌。

管理条件:①区域内无土地权属争议,湿地公园经营机构具有土地使用经营权(包括承包、委托经营管理协议);② 湿地生态用水权益基本保障;③ 建设投资主体确定,运行维护投入制度健全;④ 湿地公园经营机构明确;⑤ 具备开展湿地保护等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的能力;⑥ 相关利益主体无争议。

建设程序:

湿地公园申报 按国家林业局2005年下发的《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05]118号)和《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林湿发[2010]1号)中的规定,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和审批程序。试点建设:目前,我国对国家湿地公园采取试点建设模式。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自批准试点之日起6 年。试点验收: 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由所在地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的要求及标准进行自查后,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申请材料符合要求的,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评估验收;对验收达标的,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

编制科学的湿地公园规划、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

1)规划编制单位: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参照有关规定编制。湿地公园的撤销、范围的变更,须经国家林业局审批。同时,湿地公园规划单位与人员要有较完善的湿地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生态、地理、水文、规划学和经济学等知识。

2)规划内容:湿地公园规划的内容要具体、深度要有可操作性。主要包括:① 规划内容既要包括以生态保护、生态恢复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为主的保护与修复内容;还要包括科普宣教、科研监测等项目;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对湿地公园的利用方式、产品配置、对外宣传等做出详细安排;② 湿地公园的规划内容应建立在湿地公园实际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规划的项目在科学的基础上要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应该怎么做读书笔记 第7篇

一、首先准备好做笔记使用的笔记本,活页最好,方便整理随时记忆;已经各种颜色的笔,我一般使用红黑蓝三色钢笔,使用蓝色记录内容,黑色写读书心得,红色标记重点,科学发现 红色能加深印象,串联思维。

二、将笔记本正页,按照图示画两道垂直的线,将页面分成三个部分,一般左宽右窄,上宽下窄。

三、在“笔记”那一栏中,记录:

1、记录书本中重点内容,如标题、加粗内容;

2、记录读书过程中的发现的重点内容;

3、记录当时还不懂,需要查阅内容;

4、记录可以借鉴的实例。

四、在“复习”那一栏中,记录:

1、对笔记内容整理

2、记录主要概念

3、问题的解答

五、在“心得”那一栏中,记录:

1、复习时的心得体会

2、要点总结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阅读方法 首先要养成连接概念与经验的阅读习惯。读书 必定要首先掌握作者的中心论点(当然有许多没有形成中心概念的著作,甚或主要是经验信息堆积类的著作,有的价值不大,但有的是十分珍贵的参考书。我这里关心的不是参考书的编撰,而是学术专著的写作),而为了精确地掌握一本书,也是为了锻炼自己概括能力与养成连接经验与概念的思维习惯,我特别强调读书笔记要总结作者 对自己中心论点的主要经验支撑证据,并同时照顾到中心论点次一级的阐发性概念及其经验根据。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更有进者,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这样的读书习惯也是为自己做学术研究,写学术专著的一种锻炼。能够清楚掌握好的专著的设计和结构,才有可能自己撰写优秀的学术著作。 这样的读书习惯另外有一个很实用的考虑,就是为了积累自己将来研究和教学的可用材料。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们看书之后,在个把星期到几个月之 中,对一本书 的记忆是比较清晰完整的,之后便逐渐模糊,几年之后便几乎不可能在脑袋里作详细的找回检索。因此,我们要在记忆清晰的时候,精确地总结这本书以备将来之 用。而这样的总结,不是被动的摘抄,而是积极的消化,迫使自己在记忆最完整的时候,按照上述的方法精确地掌握这本书并对之进行系统思考。那样,将来可以随时找回检索使用。我自己要到30岁之后才清楚了解到自己的记忆(或仅仅把书排列在书架上)的不可依靠,开始积累笔记。有不少在研究院时候读过的书,后来都得回去重看。

2、理论学习前人有众多的理论著作,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资源。我自己提倡的途径是要掌握主要不同流派的理论,作为入门途径。阅读时要求与之对话,而不是简单的死学。而 对话、决定取舍的最好方法,乃是看它对组织、解释自己掌握的经验材料有用没用。 学习理论的目的不是寻求或掌握全能性的真理,而是提出问题,较高的一个境界是在理论和实际脱节点上,或不同流 派理论的交锋点上,提出问题,试图超越现存视野。另一用途是通过与现存理论的对话来澄清、推进自己的分析概念。这样,理论更多的是工具或对手,而不是答案。 另一个有用办法是:区别经典理论与庸俗理论;前者较少,后者俯拾皆是。前者一般视野比较宽阔,提出的概念更清晰并强有力,后者则比较模糊繁杂, 除非和自己 的研究课题有直接联系,一般用途不大。这种庸俗模式的大量存在本身便是西方形式主义倾向的一个例证:今日美国一般的社会学、政治学系,对学生们要求的是首 先建立所谓“理论”或模式,然后才做经验研究,这种认识方法的结果之一是模式堆积如山,绝大多数十分庸俗。而与这样的模式“对话”,虽然可能会起点公关作用,但对推进和提高自 己的分析概念不会有太大帮助。 最后一种可行的理论学习方法是:先在某一种流派之中,深入浸淫一段时间,作为入门方法,锻炼自己概括和连接概念的能力,然后进而学习其他流派。国内许多年长一点的学生,已经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可惜的是其教学方法,大多是当教条死背,而不是活学活用地用来提出问题。但也有少数的学生,还是能够从其中得到概括能力的锻炼,这是宝贵的资源,可以当作学习其他流派理论的基本功。

3、写读书报告 学术著作都应带有一个中心论点,而阅读那样的著作,首先是要掌握其中心论点,用自己的话(一段,甚或是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用三、四段总结其主要的次 级论点,同时总结其经验证据。总结的时候,关键在于不要摘抄,要用自己的话,因为那样才会消化,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一个可行的阅读次序是先看首尾,掌握其中心论点之后才逐章阅读,每章看完之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甚或更进一步: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至于比较纯理论性的著作,我们要问:它对了解中国的实际或你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用?这样的看书写笔记方法乃是一种思维上的锻炼,也是养成自己的思考、写作习惯的办法。关键在养成看后就写系统笔记的习惯,不可依赖自己的记忆,因为几个月(最多一两年)之后肯定会变得模糊不清。笔记最好既不要太简短也不要 太详细,应在一、两千字的范围之内。这样长年积累,随时可供将来的研究和教学之用。

新时代教师应该怎么做 第8篇

一人才培养应该怎么说

“怎么说”不同于“说什么”, 前者指向说的方法, 后者指向说的内容。“说什么”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专业规格、课程内容、学生基础、教师职责等密切相关, 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怎么说”则与个人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思想方法、所处环境等密切相关, 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因此, 弄清“怎么说”, 对达成共识与形成合力、完满实现目标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在高校人才培养问题上, 理论界提出了很多新观点, 决策界提出了不少新要求。但要把这些观点和要求应用到实践中, 首先需要经过思考, 为广大教育者所理解和掌握, 而衡量人们是否理解和掌握的标志之一, 就是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亦即怎么理解的) 。

笔者认为, 对高校教育者来讲, 正确理解人才培养的内涵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 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是目标。目标是组织开展人才培养实践的依据, 目标不明确, 实践无法推进;目标错误, 实践必将会步入歧途。纵观古今中外的人才培养实践不难发现, 目标把握上发生偏差的现象并不少见。唯理性主义、应试主义教育只关心人的理性发展, 只强调知识的掌握, 忽视乃至排斥人的其他方面, 结果造成了人的分裂, 使教育成了一座“无人的城堡”。谁曾想到, 为使人区别于动物的理性得到充分肯定和高度张扬的教育, 竟会那么自然、顺畅地成为了扭曲人、分裂人的活动!由此, 人们不禁联想到高校实施的专业化培养模式, 它是否也存在同样的危险?事实证明, 人们的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现实中就有不少教育者专注于“才”培养而忽视“人”的教育。在他们看来, 高校既然按专业招生、分专业培养, 那就应该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专门之“才”。但结果却是“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 过弱的人文素养”, 使高等教育成了“半人”教育。不可否认, “人”的培养和“才”的培养是有区别的。“人”的培养强调整体性, “才”的培养注重专门性。但要看到, 专业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的教育;专门人才也只能是“人才”, 而不是“器物”。因此, 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当致力于“人”的培养与“才”的培养的有机统一。而要实现这种统一, 高校教育者特别是教师就应当自觉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和统领, 同时注意通过科学的方法, 在“才”的培养中显现促进人性完善、增进人生幸福的意蕴, 使“才”的培养成为“人”的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 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是课程。高校办学以专业为中心, 而专业则以课程设计及其实施为基础。在高校人才培养中, 课程是专业的重要载体, 也是特定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所谓课程是专业的重要载体, 是指专业建设如果不抓课程设计及其实施, 必将落空;专业建设涉及的设施设备的配置、专业教师的选聘等, 也要以课程实施的需要为依据, 不为课程实施所需的设施、设备、教师就是多余的。所谓课程是特定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 是指学生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特定人才, 就是通过课程修习才得以实现的,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途径。即使像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也都只能通过课程来实施。辅修专业所修的是这个专业中的几门主要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也以实践课程体系为保证。总之, 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活动, 是围绕课程展开的, 否则便无从做起。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程体系改革与建构也因此而成为高校办学的重要任务。

第三, 高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因素是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对人的影响就像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的那样:“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事实上, 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 同时也是环境的构成因素, 都会给别人带来这样那样的影响。校园环境主要通过空间布局、人际交往、专业场所等对人产生影响。对此, 人们虽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但有些方面仍不够。

如人际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就需要高校特别重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而师生关系的优化, 则以教师提高师德修养为前提。在高校, 教师道德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仍然很大。这种影响不一定表现在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上, 但肯定会表现在他们的道德判断中。就是说, 教师的师德表现往往会成为大学生判断某个教师、教师群体乃至整个学校的依据。事实上, 学生在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时, 十分关注他们的教学态度, 如上课是否认真、备课是否充分、指导是否仔细、对学生是否关心、能不能以身作则等。对那些带病坚持上课、指导耐心的教师, 学生往往给予充分肯定。当今社会, 出现了师德朝低要求方向移动的倾向, 有人将此称为师德底线化趋势。师德是否已经底线化还值得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但笔者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师德底线化, 对教育的打击是致命的,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因为道德是自律的, 它追求高尚。如果底线化了, 高尚就不再有人追求, 自律也不会被人当成内在要求, 对社会上出现的失德、缺德、冷漠等事件, 也不再会有人去谴责, 这样, 堕落就会成为势不可挡的事。因此, 在校园人际环境建设中, 加强师德教育, 对学生健康成长、对社会道德建设,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高校应当把师德建设摆在前提性的、优先的位置, 只有这样, 才能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 专业环境对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特殊意义在于, 它能时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什么的, 应该如何学。在这方面, 工学、医学等专业有其独特优势, 不仅它的理论教学活动显示着专业性, 而且它的实验室、着装要求等, 也都能显示专业性。相比之下, 文学、教育等类的专业环境营造就显得比较困难, 但从人才培养要求看, 对此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是很有必要的。

笔者认为, 高校人才培养虽然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 但从教育者的实践看, 目标、课程、环境是基本的、主要的因素, 其他因素 (如教育理念、专业建设、设备配置、师资选聘、活动组织、制度完善、环境建设等) 都可分别归入这三个因素中。具体的人才培养实践往往是这样的:根据目标设计课程体系, 围绕课程组织培养活动, 并营造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校园育人氛围,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要抓住目标、课程、环境三个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去认识人才培养的内涵, 这样才能抓住重点, 把人才培养说清楚。

二人才培养应该怎么做

做好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首先需要经常地认真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 前者涉及培养目标, 需作深入的理论研究;后者涉及培养方法, 应当有积极的实践探索。“怎么做”属于实践范畴。从目标、课程、环境三要素的内涵及其关系看, 高校的人才培养实践应当牢牢抓住以下几点:

第一, 关心和爱护、引导和督促学生。这是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内在要求。学生是学校设置、教师身份确立的根本依据, 没有学生, 学校的一切都没有理由存在。因此, 高校人才培养应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任务, 关心和爱护、引导和督促学生。“关心和爱护”都是情感表现, 但仔细辨之却有一进一出的区别。“进”就是把学生放在心上, 心里想着学生, 这就是关心;“出”就是付出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引导和督促”都是教育方法, 但细察之也可发现它们有一前一后的区别。“引导”需要在前, 要求教育者或带领学生奔向目标, 或指引学生的前进方向;“督促”往往在后, 要求教育者在学生开始行动之后予以提醒和鞭策, 对学生提出或瞄准目标、或端正行为、或加快速度等的要求。纵观高校的各种教育活动, 军训效果当属最佳之列, 原因就在于教官的引导和督促工作做得好。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引导与督促, 体现着教育者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才的信心, 体现着对学生成长为人才的期待和信任, 具有深厚的教育意蕴和深情的人文关怀。

第二, 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在学校教育中, 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度过, 生命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提升, 人生态度和生存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学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形成、情感的升华和行为的文明、人格的养成和全面发展等, 都只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师智慧的发挥、创造力的展现、优良形象的确立等等, 也只能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一个教师如果不能在课堂教学中立足, 也就不能在学校立足。任何一个教师和学生都没有任何理由忽视、轻视课堂教学, 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把课堂教学视为神圣的工作, 都有责任创造一个焕发活力、充满诗意、创造价值的课堂教学环境。可惜的是, 长期以来人们对课堂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教师的注意力被引到了各类项目的申报等方面。这倒不是说, 教师不应重视项目申报和建设, 而是说, 项目研究不应成为忽视课堂教学的理由。重视课堂教学必然强调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课堂教学、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抓课堂教学改革, 就是督促每个教师重视自己的教学,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 学生能认真、饶有兴趣地学, 就会越学越觉得不够。他们越是自己觉得不够, 就会越主动地舍弃其他追求, 专注于学习, 并在这种持续的、专注的学习中走向更高境界。一个人境界的提高, 其实就得益于一进一出, “一进”就是理论学习, 学得越多, 越觉得不够, 境界就在这种“不够”中拓展、升华;“一出”就是利益舍弃, 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不斤斤计较于利益, 那么他的天地就会越来越宽广, 他的境界就在这种“舍弃”中拓展与升华。可见, 持之以恒地抓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第三, 着力增强管理者的工作主动性。前面谈到了校园环境的育人意义, 这种意义的生成与丰富离不开管理者积极、主动的工作, 整个校园环境的优化, 更需要管理者发挥积极作用。在高校, 如果说师生是“树”, 那么管理者就是“土”;“树”长得好不好, 有赖于“土”所提供的养分。可见, 高校管理者并不处于人才培养之上, 更不处于人才培养之外, 而是处于人才培养之中。从目前情况看, 高校管理者尤其需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这样才能发挥管理对育人的保障功能。管理者的主动性源于他把人才培养工作当成自己的事, 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如果认为人才培养工作是学校的事, 比自己职位高的管理者还有不少, 自己没有必要太上心, 那么, 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要想取得优良业绩、学校的事业要想获得健康发展是不可能的。管理者在工作中的主动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想干、肯干、能干。一个管理者不仅要有“想干”的愿望, 还要有“肯干”的实践, 这样才能有“能干”的水平。跳过“肯干”达到“能干”是不可能的。 (2) 做实、做细、做好。“做实”是基础, 如果工作做得不实, “做细”就根本谈不上, “做好”更是天方夜谭。教育管理实践表明, “做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水平与质量往往就产生于“做细”之中, 就像服装, 做工精细可以提高市场价格。在人才培养工作管理中, 无论是活动管理, 还是资源管理, 特别是课堂管理, “做细”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也是提高质量的保证。 (3)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人才培养管理的每一项工作, 都不是孤立的存在, 而是相互联系的存在, 任何一个部门一旦耽误了某个环节, 就会影响整体推进。同样, 如果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做停停, 那就可能造成断裂, 始终处于低层次重复之中。所以, 学校的每个管理干部都应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的理念。这里的“我”是指每一个个体;这里的“现在”, 是指无数个“现在”, 任何一个“现在”都得做起来, 做工作永远都是“现在进行时”, 没有“将来时”, 没有现在的做, 就没有理想的将来。如果对“从现在做起”作这样的理解, 那么, “持之以恒地做”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就有可靠保证。

上一篇:教师招聘数学学科知识下一篇:用余音绕梁怎么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