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的设计

2024-08-08

会计制度设计——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的设计(精选6篇)

会计制度设计——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的设计 第1篇

会计制度设计——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的设计

第一节 企业会计组织机构的设计

一、企业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形式

1、会计与财务合并设置形式:中小型企业

2、会计与财务分别设置形式:大中型企业

二、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职责设计的原则

1、适应性:设计应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特点、管理要求相适应,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生成、加工和传递真实可靠、及时有效

2、系统性: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会计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机构是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在设计时不仅应充分注意会计工作的业务流程等组织环节及其岗位责任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还应注意会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之间岗位责任的相互联系,使其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和会计岗位责任制系统

3、责权对等:在设计会计岗位责任制时,必须明确规定每一位管理者应付的职责,并相应的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做到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

4、控制性:通过在经营的关键环节设置必要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便有关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具有必要的查错防弊功能,并形成一套对企业经营全过程、全方位有效的监控系统

控制手段主要包括会计记录、核算、分析、稽核和报告等

5、效率性:设计必须体现精简、高效的要求,防止岗位重叠、人浮于事,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和低效率的工作环境

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基本前提

第二节 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内部分工的设计模式

一、总会计师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部(或处、科)经理(或处长、科长)为主管,以审计部(或处、科)为专职监督部门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一般适用于大中型、单独设置总会计师岗位、会计与财务分设的企业。

二、会计部经理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以会计部经理为领导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一般适用于中小型、不设置总会计师岗位、会计与财务分设(或不专设财务管理部门,并将有关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会计部的附带职能)的企业。

三、财会主管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以财务与会计主管为领导,并且通常只设财会主管、会计和出纳等少数几个岗位(甚至只设会计与出纳两个岗位)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一般适用于小型的会计与财务合并设置的企业。

四、总会计师(或会计部经理)领导下的分散核算形式: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下设财务、会计、审计部主管,并将一些成本业务核算或者明细核算工作交由分厂(或车间等部门)完成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

第三节 小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的设计

一、小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设计

(一)特点:通常将会计与财务合并设置为一个部门或成为某部门下属的一个子部门。当财务与会计业务量稍大些,并且财务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和重要时,也可单独设置会计部门,并在会计部门内部进行简单分工,财会机构一般设置为“科”或“室”。

(二)会计岗位设置:通常设置会计主管、出纳、明细帐会计、总账会计等岗位,并配备财务会计人员2至6人。

(三)会计机构运作要求:

1、分清出纳与会计、总账与明细账、应收应付往来账与总账、管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人与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的人的职责范围,并由专人分别任职

2、设置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按部就班进行账册的登记、计算,不能随意变更凭证传递程序,以保证会计记录的完整、系统

3、要配备代职人员,以便在会计、出纳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数天时,能由其接替,以保证连续处理会计的记录及其他业务

4、要经常进行账册记录的核对工作,以保证会计工作质量

5、要由精通会计业务的人担任管理部门主管,以监督各项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小型企业会计岗位职责的设计

会计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

1、会计主管岗位基本职责和要求

2、出纳岗位基本职责和要求

3、总分类帐会计岗位基本职责和要求

4、明细分类账岗位基本职责和要求

一、大中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的设计

(一)特点:适宜采取会计与财务分设模式

会计法规定: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二)会计岗位设置:“一岗多人”现象较为普遍,通常配备6到60多名财会人员。

(三)会计机构运作要求:

1、总会计师职责制,由总会计师领导下的分散核算形式,并组织领导本企业的财务与会计的管理工作

2、财会主管负责制,在总会计师领导下,负责本企业的具体财会工作,组织开展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二、会计岗位职责设计

1、总会计师: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主管经济核算和财会工作的负责人。必须由具有五年以上财会管理经验的高级会计师担任

2、会计部经理:必须由具有三年以上会计管理经验的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担任

3、财务部经理:

4、出纳岗位

5、材料核算岗位

6、存货核算岗位

7、固定资产核算

8、职工薪酬核算

9、成本费用核算

10、往来结算岗位

11、总账报表岗位

12、资金管理岗位

13、利税管理岗位

14、稽核

15、档案管理

16、会计电算化岗位

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组成的企业联合组织。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但企业集团本身不是法人,母公司(或子公司)下属的分公司和分支机构也不是法人(但可以采用独立核算或非独立核算形式)。

企业集团的主要特点包括:规模大型化、经营多样化。在设计上要考虑资本国际化的特点。

一、会计组织机构的设计

(一)与大中型企业会计机构设计的相同点

采取会计与财务分设模式或合并设置形式,并在其内部设置相应的机构和岗位。

(二)与大中型企业会计机构设计的不同点

需要在母公司(或子公司)下属的分公司和分支机构设置财会部门。其中,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财务会计部门,应在业务上受企业集团总部的财务会计部门的指导。

(三)会计机构运作要求

集团公司对下属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控制,一般可采用协议控制、派人员控制、会计制度控制等单一方式或各方法结合方式。其会计机构的运作关键是要统一,如统一核算体制、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记账币制等,使各分公司及分支机构的会计资料具有可比性。

二、企业集团会计岗位职责设计

与单体公司会计岗位职责的设计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单体公司会计岗位职责都应在企业集团会计岗位职责设计中得到体现,同时还应增设反映整个集团公司中非独立核算的分公司、其他分支机构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岗位职责及其财务分析的岗位职责;资金调度与监督的岗位职责;母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岗位职责;税务策划的岗位职责等。

企业集团会计岗位职责设计的特殊要求:

(一)日常会计核算和合并财务报表方面

1、制定总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会计核算制度和实施规则

2、指导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日常会计核算,加强有关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3、核算有关业务的内部成本,明确各有关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

4、收集和审核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个别会计报表,汇总编制总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汇总会计报表,并编制整个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

(二)税务策划方面

1、收集和整理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所在地(或国家)的各种税法规定及其变更情况

2、分析各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所在地(或国家)的各种税法的实施状况,确定各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在筹建和经营过程各阶段的税务筹划内容、重点和方法,统筹和指导各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各种具体税种的纳税筹划工作

3、协助(或代办)各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各种税款的计算、申报、缴纳、扣缴、退税等事项

4、制定和调整内部转让价格和资金使用费用率

5、汇总和分析各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纳税情况等

(三)预算管理方面

1、确定总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预算管理办法和具体实施措施

2、指导和归集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各项业务预算,并汇总编制总公司的整体业务预算

3、指导和归集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各项资本预算,并汇总编制总公司的整体资本预算

4、汇总编制总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各项筹资预算

5、汇总编制总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各项财务预算

6、具体组织实施财务预算的执行,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并进行有效的监督

7、分析和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

(四)投资管理方面

1、收集分公司、其他分支机构和总公司有关部门的投资需求和意见

2、组织调查和预测企业集团有关项目的投资环境,参与各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3、安排和落实已定投资项目所需资金

4、跟踪分析和监督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

5、分析已完工并交付使用的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并提出调整意见

(五)资金调度、监督和其他财务分析方面

1、综合分析各分公司、分支机构的资金占用、使用情况及其效益

2、调查和分析各分公司、分支机构所在地区(或国家)的金融环境和法律环境等

3、按总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资金需要量合理筹集资金,并有效的分配和调度资金

4、监督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各项资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5、协助(或代办)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对外借款及其偿还事项

第六节 内部核算下会计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的设计

一、会计组织机构的设计

(一)内部核算下会计组织机构的特点:

为加强企业资金调度能力,考核企业内部各责任部门的业绩,在大中型企业中,通常要建立企业内部的核算体制,如设立内部银行、内部结算中心等。提高下属部门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企业内部银行或内部结算中心适用于具有较多责任中心的企事业单位。

(二)内部核算下会计岗位的设计

当内部银行(或内部结算中心)会计组织机构设立时,需要企业划小核算单位,增加核算层次,需在企业内部核算制下设责任中心或责任部门,并配备专职的核算人员,建立相对独立的核算制度和在内部银行分别开设账户,遵照一定的核算程序进行往来业务的结算和资金运用的核算及控制。内部核算机构的两种设计方式:

1、在企业财会部门内部附设结算中心,它适用于规模小、分支机构少的企业;

2、在企业内部设立内部银行,它适用于规模大、分支机构多的大、中型企业。

(三)企业内部银行结算(或内部结算中心)的内容

取决于企业对各部门的财务管理方式和各部门的经营特点。

1、对生产性经营单位,应核算其资金、成本、收入、利润

2、供应部门主要核算采购成本、内部利润、采购费用

3、生产部门主要核算生产成本、制作费用

4、销售部门主要核算货款结算、销售成本结转、销售费用和内部利润

5、职能科室主要核算经费

6、后勤单位主要核算营业外支出、福利费

7、其他设计结算范围的事项

二、内部银行会计岗位职责的设计

1、结算存款岗位

2、资金投放结算岗位

3、储蓄岗位

4、管理岗位

会计制度设计——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的设计 第2篇

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系统较为复杂、生产经营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与此相适应,会计核算组织机构也较为庞大。如果此种类型企业的经营管理组织系统采用集权式,会计核算组织机构也就相应采用集权式管理。在集权式管理结构下,企业独立设置一个财会部,直接隶属于企业最高管理部门,并在其领导下直接管理整个企业的财会工作。

在财务副总经理或总会计师之下,设置平行的财务部和会计部,分别执行财务职能和会计职能。

在财务部、会计部分别设部门经理,负责管理各部门的日常工作;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向财务副总经理或总会计师报告工作。

财务部具体可设置下列部门:

(1)资信管理科:具体负责信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应收帐款进行帐龄分析并对过期帐款进行催收。

(2)投资管理科:负责对企业各种投资进行预测,提出决策建议,对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进行估计并对其进行控制,对投资方案进行经济评价。

(3)规划科:负责制定企业利润规划,对利润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拟定企业利润分配政策,制定利润分配方案,并对已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组织实施。

(4)评估科:负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与评价,提出改善财务状况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报告,负责对日常资金运营状况进行控制和监督。

会计部具体可设置下列部门:

(1)预算科:其职责是负责编制企业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收入预算、成本费用预算、资本预算等,并负责各项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

(2)出纳科:负责现金、银行存款的保管、出纳与结算,对现金预算执行情况提出报告。

(4)成本科:负责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投入、耗费,费用分配,成本结转情况控制。

会计制度设计——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的设计 第3篇

会计工作作为一项社会经济管理工作, 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会计工作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 会计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发展, 在对外开放中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改革取得的成效和会计工作的发展, 是各级政府重视、社会各界支持和广大会计工作者努力进取的结果。但是会计工作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比如会计信息失真就是目前会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已引起多方的关注, 为了进一步有效保障会计秩序, 加强社会监督, 抵制会计领域的造假行为,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修订后的《会计法》已于1999年10月30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由国家主席江泽民以第二十四号主席令公布, 自2000年7月1日施行。虽然《会计法》的颁布为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但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内外环境, 很难有一种会计制度或模型能始终如一地满足各方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如何才能真正使企业的会计工作走向法制轨道, 并能正确地计量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承担的负债, 合理衡量企业收益与成本, 为企业外界利益相关人员和企业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内部会计制度设计。

会计信息质量在当前所引起的关注, 并不能说明过去的会计信息质量就好。这是因为长期以来, 我国实行计划经济, 投资渠道单一, 外界对会计信息要求不高。而作为各个会计主体虽也是严格遵守非常详细的行业会计制度, 但只注重平时的核算过程。例如对现金的核算, 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使用“现金”科目, 不敢越雷池半步, 而对最终提供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客观性则重视不够。在这种指导思想下, 企业没有多大的灵活性,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也就无从谈起。市场经济条件下, 投资的多元化, 必然强调会计报表信息的高质量, 在国外报表的地位也非常重要, 而对一项业务是增加固定资产还是增加设备不作深究。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具有很强的动感, 因为作为信息系统企业会计制度应适应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 由于信息有效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优秀的会计制度也应该是动态的。通货膨胀时高时低、技术革新迅速, 浮动外汇汇率的影响或者是人为因素的干扰, 都会引起企业外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满。这些外在压力, 迫使企业不得不重新修订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 这就说明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 不仅存在于一个新单位, 对于老单位有时更为重要。

2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要具有合规性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会计准则, 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对企业会计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应采用的程序和方法, 应提供的数据资料以及会计管理应达到的要求所作的明确规定。一般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设计, 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的设计,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 成本制度的设计以及会计报告的设计等内容。从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含义不难看出, 在设计会计制度时首先要合规。1985年1月21日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诞生, 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基本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中心的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为内容的会计法规体系。所谓合规性首先要符合会计法律即《会计法》, 因为它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 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 是制定其他法规的依据, 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其次要符合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行政法规是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尤其要符合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再次要符合会计规章, 它是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内容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如行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合规性要求会计制度设计必须符合该体系并把它们贯彻到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中。例如根据国家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结算制度》, 企业就应制定有关货币资金的收支、保管和核算的规定, 以充分体现有效利用资金, 堵塞贪污盗窃和违纪使用现金的漏洞。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一条主要途径, 它的颁布实施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一种自觉行为, 它虽不属于法律范畴, 但它具有法规效力。例如随着我国个体工商业的发展, 财政部印发《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 (试行) 》, 要求个体工商户按规定必须配备必要的专职或兼职会计人员办理个体户的财务工作, 有条件的应当聘请有关社会中介机构代理记帐。根据这一规定个体企业就应进行会计人员和机构的设计。另外该制度还增设了“税后列支费用”科目, 迫使企业将业主个人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项支出剔除在帐外, 用个体户帐内款项为业主个人或其家庭代为支付的款项, 视作业主提款, 通过“业主投资”科目核算, 这正是依据的会计主体假设。

3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过程应当成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力保证

企业应根据外界对信息的需求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要求, 在不违背法律法规体系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 内部会计制度设计过程将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例如根据一致性原则, 企业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一经确定一年内要保持不变, 但期间若遇到特殊原因, 根据重要性原则就可以中途变更, 但要对外界披露。再如,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一套种类齐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的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 并建立合理有效的传递程序, 以便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又如各项经济业务的进行均需有管理部门授权, 任何人未经管理部门授权不得动用企业的资产, 这些控制要求均需有关领导人签字, 这与《会计法》突出单位领导人的责任相辅相成, 从控制程序和法律上解决一些领导人为人不正、授意、指使编造假的会计资料, 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问题。国外也不泛这样成功的例子, 众所周知的飞利浦公司, 自1951年开始采用现值会计, 50年代至80年代对现值会计制度不断加以完善, 但1992年又重新回到成本会计, 作出这种调整就是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使控制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点, 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及时有效性。

4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为达到这个目的就必然要扩大再生产, 追加投资, 为外界利益相关人员以及企业管理者提供高质量管理信息, 可以说与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一脉相承。一套健全的、完善的、适应本单位的会计制度对企业来讲举足轻重, 但这一切又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素质。为了使会计人员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财政部新近出台的各类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无疑是一个良好的举措。这个措施的实施, 将会使会计人员及时认识到环境变化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 并有能力实行改革, 从而使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在新形势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寥洪.新编会计制度设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0.

会计制度设计——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的设计 第4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监管会计;制度

一、电力企业监管会计的内涵

电力行业在我国属于一个垄断行业,因为这类行业可以通过垄断进行自己定价来取得更好的利润,所以这类企业是没有市场竞争性的。为了阻止电力行业因其垄断的性质取得更高的垄断利润,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对电力企业进行了电力的监管。有效的监管是建立在能获得全面并且真实的成本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而执行的。成本信息和相关信息的全面和真实是通过会计数据显示出来的,但我国的电力企业一般都采用企业的会计制度,这样的会计制度满足不了电力企业的经营活动需求,要想法理好电力企业虚假的会计行为和失真的会计信息就要建立一套与电力企业发展相配套的监管会计制度。

二、电力企力监管会计的内容

电力企业监管会计的内容主要从两方面着于,一方面是电力行业和信息披露的关系;另一方面信息披露和会计信息的关系。

电力企业中信息主要有发电的成本、输配电成本、购电价格和电量、供求关系和一些网络的日常维修等信息。而影响电力企业的市场效率及公平性的正是上述的信息和披露这些信息的制度。但如果这些信息披露的不全面或者是有误,就会造成因主体间信息不对称而使电力市场存在不公平的情况出现。也就是说信息在电力企业的日常运作中起到中枢的地位,这也就是电力企业和信息披露的关系。

在电力行业中,信息披露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的交易这三个部分的信息披露所组成的。而信息披露又包括两大类,它们是技术信息和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包括核算、成本控制、分析财务情况和盈利的能力。所以在整个信息的披露中会计信息是十分重要的。换句话说,会计信息是对电力企业成本和项目以至于科日设置和报表进行了规定,也涵盖了资产和资本性支出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了电力的价格。这就是信息披露和会计信息的关系。

针对上述对电力企业监管会计内容的了解,我们要对电力企业构建一个符合电力企业发展的会计制度。

三、电力企业监管会计制度的构建

1.监管会计制度的目标

监管会计制度的目标应该是服务电力监管的总目标,监管会计制度也应根据总目标来制定使其最终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就说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只有提供有质量的会计信息,监管部门才能根据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来进行制定合理的购电价格。才不至于产牛垄断的高利润价格,同时也提高了监管的透明性。这和会计的工作特点相适应,也符合《电力法》对信息披露要求的相关规定。真实的反映电力企业的财力状况、盈利能力等信息就要求会计信息核算应当及时。如遇到特殊情况发牛可能对电价产牛影响的,应该有时向监管部门提交报告,并同时公布于众。

2.监管会计制度的主体

电监会、财政部、国资委等部门是我国电力行业监管会计制度的主体。其中电监会是电力行业的直接管理者。针对这三个部门,我们可以根据本国的特点“量身定做”一套利于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监管会计制度。笔者认为可以让电力监管委员会即电监会牵头组成一个专业的电力行业监管会计制度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可以让电监会、电力方面的企业、和其它的利益集团,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的学习下,制定出一套专门针对我国电力行业的监管会计制度。然后南电力监管委员会对所有电企业进行监管,而且要求进行的监管是动态的。

3.监管会计制度的对象和内容

电力行业监管会计的对象是指电力市场中的参与者和他们在电力市场上的会计活动和行为。参与者主要指的是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监管会计的内容则是参与者在电力市场中所有的会计活动以及行为,以及他们产牛的后果等。由于购电价格是最终日的,所以对于监管对象中的发电企业的发电成本就成为电务行业监管会计制度的核心内容,也就成了监管会计制度对象中的主要对象。输配电企业属于网络的产业,从更一角度来说属于垄断行业,为了产牛垄断的高利润价格,就必须对其产品进行监管。我国电力行业存在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全的现象,这样的现象会损害別人的利益,也会让国有资产流失,因此,加强发电企业和输配电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是监管会计制度的重点。

监管会计的内容构建应该由监管会计准则、以定价为主要的报告内容、成本支出、利润、财务情况、现金流量、监管资产的回报率等几方面来制定信息披露制度。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监管会计是会计理论自我完善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电力行业电价监管的客观需要。但目前我国的电力监管会计还处在起步阶段,电力行业的监管会计还在使用一般企业的监管会计制度,为了保护社会大众的利益不受侵害,使我国电力行业不受垄断行业的影响,必须根据电力行业的特点制定一套符合电力行业特点的监管会计制度。

参考文献:

[1]孙珂,夏清.信息披露有效性对电力市场交易模型的选择[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2)

[2]刘刚.论如何恢复和建立电力会计诚信[J].百家论坛,2012

会计制度设计——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的设计 第5篇

一、采购与付款内部会计控制定义

采购与付款内部会计控制指为了规范企业采购与付款行为,防范采购与付款过程中的差错与舞弊,保证采购在满足生产和销售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

二、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针对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容,应设计以下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制度。

(一)不相容职务岗位分工制度

1、请购与审批。企业物品采购应由使用部门根据其需要提出申请,并经分管采购工作的负责人进行审批;2、询价与确定供应商。企业应由采购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询价程序并确定供应商;3、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计。企业应由采购部门下订单或起草购货合同并经授权部门或人员审核、审批或适当审计;4、采购与验收。企业采购人员不能同时担任物品的验收工作;5、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企业采购、验收与会计记录工作职务应当分离,以保证采购数量的真实性和采购价格、质量的合规性、采购记录和会计核算的正确性;6、付款的审批与付款执行。企业付款的审批人与付款的执行人职务应当分离。

(二)授权审批制度

企业应明确审批人对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根据采购与付款业务,控制的审批要点主要包括:1、企业的生产计划部门一般会根据顾客订单或者对销售预测和存货要求的分析来决定生产授权;2、企业对资本支出和租赁合同通常会特别授权,只容许特定人员提出请购;3、企业对于重要和技术性较强的采购业务,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防止出现决策失误而造成严重损失;4、采购合同的签订需经有关授权人员审批;5、采购款项的支付应经有关授权人员审批。

(三)业务记录控制

为实现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企业应建立以请购单、合同、验收单、入库单等结算凭证为载体的业务记录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凭证要连续编号、记录,签字盖章,做到账证、账账、账表、账实相符,并且检查有编号签字的凭证与记录是否按程序要求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经济业务的遗漏和重复,并可检查是否存在舞弊现象。

三、采购与付款业务流程的内部会计控制

一般来说,采购与付款的业务流程包括请购、采购作业、验收入库、货款结算,根据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企业至少应加强对以下控制点的控制。

(一)请购

提出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采购环节的开始,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制定不同的请购制度。企业生产经营需求量比较多的原材料、零配件等物品,使用部门可根据预算、即将签发的生产通知单等情况填写请购单,由采购部门、财务部门、业务主管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请购的审核,由本企业授权的采购负责人审批,

请购单一式三联,注明请购部门,请购物品名称、规格、数量、要求到货日期及用途等内容。重要物品或劳务的请购应当经过决策论证和特殊的审批程序;临星需要的物品,通常由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直接提出,不经采购部门签批。但使用者在请购单上一般要解释请购目的和用途,经使用部门主管审批,并经财务部门同意后,交采购部门办理采购;紧急需求的特殊请购制定特殊审批程序;特殊原因需取消请购申请时,原请购部门应通知采购部门停止采购,采购部门应在原请购单上加盖“撤销”印章,并退回给请购部门。

(二)询价

为确保价格机制透明,企业应制定合理的询价程序,并重点了解供应商的相关情况。控制措施有:1、定期了解供应商的基本资料,如产品价格、质量、供货条件、信誉、售后服务以及供应商的设备状况、技术水平和财务状况等,为企业采购决策提供可靠信息;2、对潜在供应商应就其质量、技术、财务状况的可行性进行调查;3、对于大宗和重要物品的采购,应建立由采购、技术等部门参与的比质比价体系,综合考虑价格、质量、供货条件、信誉和售后服务等;4、对某些采购可以采用招标方式,在满足采购方物品质量、送货时间等要求的情况下,以公开方式进行,招标不能以价格作为惟一因素;5、对于零星物品的采购,由于采购量低、价格也不高,采用上述方式采购成本会过高,一般授权直接采购,但也应形成由独立的人员抽样暗访制度;6、就以上各因素确定目标价格并与相关供应商协商以达到最优价格。

(三)采购

询价程序完成后,采购部门须作出以下决定:1、根据资产存储情况,确定采购物品的批次和数量;2、根据询价控制制度,选择最有利于企业生产和成本最低的供应商;3、将请购单一联退请购部门,以示答复;一联退财务部门筹备资金;一联采购部门作为签订购销合同的依据。

(四)合同

采购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合同必须按照采购权限规定,由各级授权人审核同意。合同一式三联,一份交供应商请求发货,一份由采购部门专人保管,负责合同的执行,一份交财务部门以监督合同的执行。对某些采购数量不大,不经常采购的物品,也可以不签订合同而直接购买,以简化手续,加快进货速度。部分企业以订单替代购货合同,订单要素必须设计完整,一般一式三联并连续编号。

(五)验收

验收人员根据订单、合同等单据,对采购物品的品种、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验收人员通过点数、过称或测量等手段来检验物品数量的正确性。在可能的范围内对物品的质量进行检验。经验收的物品,由验收入员出据验收单。保管人员根据验收单点收实物的数量和质量并填写入库单,注明供应商名称、收货日期、物品名称、数量、质量等内容。入库单一式三联,一联留存,登记仓库台账;一联交财务部门,办理结算;一联退回采购部门与购销合同、请购单核对后归纳备案。

(六)付款

财务部门对发票、运费单、验收单、入库单以及其他有关凭证审核后,与合同进行核对,经企业授权人审批后向供应商办理结算。货款到期后,应及时支付,以维持企业良好的信用。采购需预付货款或订金的,应适当授权后才能支付,并需收到供应商的相关票据。对于企业采用赊账方式购买物品时,由此而形成的债务结算业务也必须加强控制。具体要求是:1、应付账款的入账必须在发票等凭证经企业授权人审批后方可入账;2、由专门人员定期与供应商核对账目,如果对账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有关规定处理,确保双方的账目相符;3、按双方事先约定的条件,及时清理债务,支付欠款后,依据相关凭证,登记账薄。

会计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设计案例 第6篇

案例资料

某公司是一家从事加工制造的中型企业,是实行总会计师制 的会计与财务机构合设形式下的集中核算模式,其财务会计机构如下图 : 

其设计的财务会计岗位职责。1. 资金岗位职责

(1)负责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的编制、监督执行和控制。(2)负责办理资金的筹措、分配和调度事项。包括办理各项借款的借入和清偿手续,各项对外投资的投放和收回手续。(3)负责各项对外投资的明细核算。

(4)负责公积金和公益金的管理与明细核算。

(5)负责编制现金流量表和其他资金报表,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6)负责领导交办的其他与资金调度有关的事项。2.结算岗位职责

(1)负责现金、银行存款和票据的出纳及保管。

(2)负责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票据备查账簿的登记。

(3)办理与供应单位、购货单位和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往来结算及明细核算。(4)负责企业各项借款费用的审核、计算、收付及其明细核算。

(5)负责备用金的审核、计算、收付及其明细核算。(6)负责保证金(押金)、租金、罚没金、股息红利的计算和收付事项。(7)负责货币资金日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事项。

(8)负责领导交办的其他与货币资金结算有关的事项。3.工资岗位职责

(1)会同劳动人事部门拟定工资、工资基金计划、监督工资基金的使用。(2)审核发放工资、奖金,负责工资发放和工资分配核算。

(3)按规定计提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和工会经费,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拨

交工会经费。

4.存货岗位职责

(1)负责储备资金定额、材料采购计划的编制和日常控制。

(2)负责各项财产物资明细核算,及时反映其收、发、结存情况。

(3)会同有关部门确定材料、固定资产、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其他物资的保管与清查制度。

(4)负责物资采购、材料成本差异、产品成本差异的明细核算,计算材料采购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和产品成本差异率。

(5)负责领导交办的其他与财产物资核算有关的事项。5.固定资产岗位职责

(1)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实施办法。

(2)参与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参与编制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计划。(3)负责固定资产的明细核算,编制固定资产报表。(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和控制固定资产修理费用。(5)参与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分析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6.成本岗位职责

(1)负责成本计划的制定、分析和日常控制。(2)负责各项生产要素的归集、分配和明细核算。(3)制定和不断完善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4)归集和分配跨期摊提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并进行必要的分析。(5)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进行相应的明细核算。

(6)负责各种成本报表的编制、复核与分析。(7)负责领导交办的其他与成本核算有关的事项。7.财务岗位职责

(1)负责原始凭证的汇总和复核。(2)负责记账凭证的填制(或输入)、复核、编号、装订和保管事项。(3)负责总账和部分明细账(即除其他部门或岗位负责的明细账之外的所有其他明细账)的登记和保管事项。

(4)负责总分类账户的试算平衡、期末结账时的账项调整和登记工作,并及时进行结账。不得提前或推后结账。

(5)负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分析,以及各种会计报表的审核和保管事项。(6)负责企业财务结构、损益变动及其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析,并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

(7)负责会计制度的设计和修订事项。

(8)负责领导交办的其他与账务处理有关的事项。8.资金管理岗位

(1)参与筹资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2)参与企业股票、债券的发行以及借款合同的签订。(3)对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

(4)基建投资和设备改造的可行性研究。(5)客户商情调查和信用调查。(6)资金使用效果的分析和考核。9.利税岗位职责

(1)负责利润计划的编制和日常监控事项。(2)负责利润的计算和分配等事项。

(3)负责各种税款的计算、申报、缴纳、扣缴和退税等事项。包括进口原材料、机器设备的关税申报、缴纳和退税事项。

(4)负责进出口证明书、单据、结汇及报关事项。

(5)负责利润表、利润分配表和其他有关附表的编制和分析。(6)负责领导交办的其他与利税有关的事项。

要求:该企业会计组织机构是采用了哪种种设置模式?这种模式下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如何?这样设置体现了会计机构设置的哪些原则?这种设置方式的缺点有哪些?

上一篇:美丽的宁波优秀作文800字下一篇:珍爱生命拒绝酒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