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导序列工程范文

2024-06-16

前导序列工程范文(精选3篇)

前导序列工程 第1篇

前导序列工程

在传统的蛋白质工程中,为了改变酶的特性,常采用诱变等方法在蛋白酶结构域中引入突变.在前导序列调节蛋白折叠机制的基础上,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蛋白质工程技术--“前导序列丁程”.前导序列工程是指当前导序列发生突变时,同一种多肽链可以折叠成具有不同高级结构、稳定性或特异性改变的构型.前导序列工程不仅是研究蛋白质折叠机理的重要丁具.更是创造新型蛋白酶的一种十分有前途的新技术.文章以枯草杆菌蛋白酶为例,介绍了前导序列工程的意义与应用.例如.枯草杆菌蛋白酶在突变前导序列作用下可以得到底物特异性改变的酶,并且可以提高自动处理效率.-个枯草杆菌蛋白酶同族的前导序列可以作为变性枯草杆菌蛋白酶折叠的分子内伴侣帮助其折叠.

作 者:李素霞 辛爱洁 袁勤生 LI Su-xia XIN Ai-jie YUAN Qin-sheng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37刊 名:药物生物技术 ISTIC英文刊名: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年,卷(期):15(3)分类号:Q816关键词:前导序列 前导序列工程 分子内伴侣 蛋白折叠 蛋白记忆 枯草杆菌蛋白酶

前导序列工程 第2篇

针对上述问题, 依据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 在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引入序列化实验模式, 增加实验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实践性, 初步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工程科研意识、增强综合素质的目的。

1 实验序列化

1.1 实验序列化含义

依据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目标、专业二级学科实验项目内在联系和学生认知规律, 将原教学中分别开设的相关实验项目依照内在联系合理归并、串联开设, 使分散的实验内容和训练项目得以系统完成。

1.2 实验序列化理论依据

制药工程专业二级学科内、学科间实验项目间存在广泛联系。首先, 从实验技能培养角度看, 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贯穿于整个专业实验体系, 只是在课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培养目标和要求, 后续实验是前期实验的深化和拓展。其次, 从实验项目内容的内在联系看, 制药工程实验研究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 问题的提出, 理论分析、判断, 实验方案确定, 实验过程 (合成、分离、提纯、表征、制剂) 控制, 实验结果处理等, 所有环节都以“化合物的发现、识别、合成和材料的制备”[2]为核心串联在一起。最后, 从实践应用角度看, 一个完整的化学药品开发过程一般分为实验室小试、过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和工业生产等阶段, 各阶段都需要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 且不同阶段对不同学科知识和技术需求各有侧重[3]。

2 制药工程实验序列化课程模式

制药工程二级学科内、学科间实验项目间的有机联系为实验序列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方面, 可将学科内实验课程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专项实验进行序列化设计, 加强实验项目间的交叉、渗透, 使多种实验技术得到巩固深化、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同时以实际问题为模拟对象, 按化学药品开发程序环节为顺序, 打破学科界限设计实验项目, 使实验研究、过程研究、工程设计等融为一体, 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科研开发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构建了制药工程序列化实验模式。该实验模式可分为专业二级学科内序列化和学科间序列化两个子模式。

2.1 专业二级学科内实验序列化模式

学科内实验序列化是将基础学科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 或专业学科 (药物中间体合成、药物合成与制剂、制药工程、制药工艺、药理学等) 二级学科内存在内在联系的实验项目串联开设的实验模式。

通过分析我院及其它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认为制药工程学科中有机化学、中间体合成、药物合成与制剂等“有机合成类”二级学科实验较适于开展序列化实验教学。这类学科可将前期实验的产物作为后续实验的反应物, 开展序列化实验。如在药物合成与制剂实验中, 将阿司匹林的制备实验的最终产品作为贝诺酯制备实验的原料, 两实验序列化开设。一方面, 学生可次第掌握酯化反应的基本操作、水杨酸的限量检出方法, 了解拼合原理在药物结构修饰方面的应用、氯化试剂的选择;同时通过两实验对比演练, 对药物合成实验装置安装、使用, 产品精制的认识达到较高水平:实现了教学目标的横向整合, 优化了基础实验技能的训练。另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由于前一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后续实验的进行, 学生实验积极性、责任感都有所增强;此外, 前一反应产物用作后续反应的反应物, 经济环保。

2.2 专业二级学科间实验序列化模式

学科间序列化以制药工程实际问题为模拟对象, 以化学药品开发程序环节为顺序, 依据实验项目内在联系, 整合制药工程诸学科实验, 设计序列化实验项目。化学药品开发程序没有固定模式, 一般包括课题设想、选题立项、小试、中试、工程设计、工业化等环节。 在此基础上, 建立学科间实验序列化模式如图1所示。

小试实验即实验室设计阶段是药物开发的重要阶段, 涉及基础化学、中间体合成、药物合成与制剂、制药工艺等二级学科实验。该阶段的学科间序列化实验可以以合成技术实验为核心进行设计, 过程要综合运用药物合成、产物分析表征、工艺条件控制、产物分离提纯和制剂等实验技术, 并通过对产品分析鉴定, 学习相关仪器设备操作。可建立以下序列化模式。

3 实验序列化原则

在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序列化改革实践中, 要满足以下原则。

3.1 实验开发科学合理

制药工程序列化实验项目开发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整合实验课程体系中原有实验项目与教学目标, 二是与学科前沿或教师科研相结合开发新的实验项目。两途径都要依据实验项目间的内在联系, 针对制药工程科研、生产实践进行。实验项目的选择应以综合性、典型性、启发性和探索性为原则。内容安排上应体现实验技术和实验操作的多样性、各学科领域基本理论的多元性, 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4]。其次, 序列化实验模式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凡实验必序列化, 一个实验项目序列化设计不可能涉及化学药品开发的全部环节, 需根据实验内容选择性从化学药品开发某一步骤出发进行序列化设计。另外, 在具体开展过程中, 要求各学科教研室沟通协调, 在专业实验课程平台的总体要求下, 将任务统一落实。

3.2 实验教学灵活适度

制药工程专业序列化实验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灵活适度的原则。其一, 序列化实验内容复杂、规模较大、所需时间较长, 对学生学科理论、实验技术、实验思想要求较高。序列化实验在中高年级开展较为适宜, 实验开设宜先简后繁, 循序渐进, 逐步整合。其二, 实施过程中, 根据实验相关学科教学进度, 灵活选择从序列化实验某一步骤开展实验。其三, 在教学中序列化实验开设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 使序列化实验与经典实验相结合, 合理分配实验课时。其四, 结合学生情况, 合理分组并分配任务, 使不同程度学生都能融入实验教学中来[5]。

4 实验序列化实例

整合实验课程体系中原有实验项目与教学目标, 开发阿司匹林制备与制剂研究学科间序列化实验, 内容涵盖药物中间体合成、药物合成与制剂、制药工程、制药工艺、分析化学等课程。实验在大三下半学期创新型实验课程中开设。实验详细实施过程见图3。

该序列化实验让学生从体验文献研究入手, 按照循序渐进原则, 依次完成阿司匹林合成与精制、阿司匹林表征与鉴定、阿司匹林片剂制备实验熟悉药物合成过程, 对药品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形成比较完整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通过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分工合作、沟通协调实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5 结论

在制药工程实验教学中引入序列化教学模式, 增加了实验的系统性、综合性及实践性。实践表明, 这一模式的引入既保证了基础实验技能与方法的训练, 又可以提供给学生从形式到内容的更灵活的选择,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使学生对实验设计思想和化学药品开发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为今后从事制药行业生产和科研打下扎实的基础。

摘要: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是学生对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目前, 实验教学改革侧重于实验类型的合理配置, 对实验内容、过程的整合有待进一步研究。依据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剖析学科实验内在联系, 对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进行整合, 并就序列化实验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制药工程,实验改革,序列化

参考文献

[1]陆靖, 吴性良, 姚子鹏, 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技术要素为主线建立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 2000, 34 (6) :55-59.

[2]田曙坚, 廖一平, 焦书明.化学实验课教学规律探析[J].今日化学, 2005, 20 (1) :25-29.

[3]天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指导[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4]文庆城.化学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前导序列工程 第3篇

一、结合教材来谈谈这个问题

我认为旧教材和新教材有区别, 旧教材以知识体系编排课文, 而新教材以话题为单元来编排课文。简而言之, 就是旧教材以“知识体系”为准来编排, 新教材以“话题体系”为准来编排课文。两种体系的不同所在:试用《为学》一文为例做一说明。在“知识体系”中, 我们是在学习文章上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就是通过对文本的解剖, 来了解有关议论文的知识, 掌握分析议论文的能力。而在“话题体系”上, 我们是在学习人文精神上的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的问题。这就隐含着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教材只不过是为了达到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 它不是课程的全部。正因为如此, 我认为课堂导入也应从以前的重在揭示本堂课要学些什么、掌握些什么转入一个重在围绕本章所说的话题为切入点, 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或调动情感体验。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点燃”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也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阿累的《一面》时, 首先我给同学们一道填空题;鲁迅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 他是我国现代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学生口头填完之后, 又问:谁还知道有关鲁迅先生的什么情况?这样一来, 同学们你说一点, 他又补充, 说出了有关鲁迅先生的一些文学作品、生活经历, 还有一些他们从课本中得知的有关他的小故事。此时, 我再追问一句: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物, 大家想知道他的长相吗?请读阿累的《一面》, 水到渠成, 使学生明确了学习《一面》的重点是了解鲁迅先生的长相。结果一遍课文读下来, 大部分同学就把鲁迅先生的外貌特征印在脑中。所以, 我认为这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课前导入, 对这一节课的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从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来谈谈这个问题

新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理念, 我认为有这两点是最为深刻的, 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 是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之一,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之二。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在传统教学中有所忽视, 如用全国统一的课程, 教全国统一的教材, 在相同的时间里做相同的练习, 只注重书本知识传授, 使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得不到发挥, 只看重学习结果, 而不注重过程, 考试追求标准化答案, 造成“千人一面”“一刀切”的局面。而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 为了让学生获得个性发展, 在课程结构上开设大量选修课, 在达到基本标准的前提下有发展的机会, 从而实现个性发展, 新课程形态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四大领域, 为学生个性发展拓展空间。相比之后, 我认为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要注重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发现他们的长处, 帮助他们发展, 提高他们的能力。因此, 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去设计导语, 那就是一要多角度、多方面, 甚至是立体多维式考虑导入语。比如:在讲余光中的《乡愁》时, 我采用谈话法, 让学生谈谈想家的感受, 老师在外求学的时候也有想家的时候, 老师想家的时候就喜欢朗诵一首诗——《想家的心情》。读完后, 请同学们给该同学掌声鼓励。并接着说:我们想家的时候, 还可以回家看看, 但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们呢?特别是因为政治原因, 人为阻隔而长期不得一见的亲人呢?他们才真正称得上愁, 称得上痛啊!这样就为学习这首诗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三、从教师的教学艺术这一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艺术往往是通过细节来展示其魅力。比如:当年的赵丹出演《烈火中永生》的许云峰, 许多年后人们先赞赏他的表演艺术不是说“许云峰”临行前的大义凛然, 而是欣赏“许云峰”被捕时面对叛徒和特务, 走下茶馆楼梯的从容脚步。教学当然不是电影表演艺术, 但教学艺术同样需要通过细节展示出来。比如导入, 应该说, 现在大多教师都比较讲究导入, 因为他们认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但更多的是教师自己的表演——演说, 朗诵甚至歌唱……虽然是声情并茂, 体现了教师的基本功, 但未必能够打动学生, 未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我听过一次教师在上李煜的词——《虞美人》时用歌声导入, 教师的歌声优美动听, 当时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 但是在学生们学习词时却昏昏欲睡。我认为这样的导入只是考虑到了使课堂形式新颖, 而没有考虑如何把学生们带入一种主动学习的境界, 只是考虑如何有利于自己的“教”, 而不是考虑如何有利于学生的“学”, 这正是与新课标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相悖的, 从而说明教师孤芳自赏、闭门造车设计出来的导语是满足不了学生强烈的个性需求的。相反, 一位老师在上《晋祠》时导入, 她开始不是自己说什么, 而是让班上每一位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名胜古迹, 一轮说完之后, 全班学生都进入了主动学习的境界。这位老师这样导入, 并不能说明她不知道这些名胜古迹, 对她来说也不能表明她见识少, 相反通过她的这节课却充分证明了她是一位很有教学经验的教师, 她也是一位有很高人格魅力的教师, 因为这样正是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所以, 老师们在设计导语时, 不要只抓住这一环节, 开门见山地来体现你的人本魅力, 要以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为准则, 以学生为主体, 以提高他们的能力为目的, 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语。

总之, 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课前“导入”, 也应该是淡化“知识体系”, 强化“人文熏陶”, 少做“中心先行”, 多做“话题展开”, 这些应该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导入的“新”。

摘要:新颖的课前导语对提高学生说话、写作、交际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前导语怎样突出一个“新”字进行了分析。

上一篇:读战士和苍蝇有感下一篇:简短的小学生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