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2024-08-08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汇报(精选8篇)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第1篇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10月25日)

**街道紧靠莱城主城区,区域内有鲁中矿业有限公司、莱城发电厂等国有大中型企业,辖40个行政村(居),农业人口3.1万人。

近年来,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区民政部门的直接指导下,我处村务公开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和管理,完善各项村务公开,在全处范围内全面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加强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保障了村民对村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力地推进了我处村民自治,促进了全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主要作法

(一)抓龙头,切实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为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街道办事处了成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保证政务公开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机关大院设置了政务公开栏,精心设置政务公开栏目,办事处各项重要、重大决策事项全部实行“事前公示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办事决策透明度,实现办事公开化、管理民主化。

(二)抓规范,提高村务公开工作水平。

规范场所设施方面,各村(居)均在显要位置设立了村(居)公开栏。同时按照料上级统一要求,分门别类设立了党务、村务、财务、计生、重大和其他事项共6个专栏。规范组织方面,各村(居)均成立了领导小组,村民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有的村还建立了党员议事会、村民议事会。规范制度方面,建立村(居)村务监督、议事和评议干部三项制度,制定了村规民约,并规范上墙,使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得到不断完善。规范公开内容方面,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公开重点,结合本村实际,做到有侧重、有特点。规范程序方面,公开的程序严格按照“提出、审查、确定、公开”的四个步骤进行。在规范时间上,除群众需要的及时予以公开外,属于日常规范性工作的,每月定期进行公开。

(三)抓重点,突出抓好村级财务公开。

村(居)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几年来,我处坚持“村帐街管、两级审核”的做法,将村级各项财务收支工作交由街道经管站代管,从而有效杜绝了以往村(居)财务管理混乱现象,改善了村(居)财务管理,融洽了干群关系。同时,各村均成立了村(居)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群众推举产生。理财小组每月定期召开理财会议,审核报帐员呈送的上个月的所有收支票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凡涉及计生、征地、救灾救济等款项发放等重大事项,都以公示、通告、通知

等方式及时公开,让群众及时了解,互相转告,促进监督。

(四)抓监督,保证村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街道办每月都对各村(居)村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考评,考评结果在街道政务公开栏内予以公布。对敷衍应付、弄虚作假的,予以通报批评或限期改正;对批评后整改不到位、不见起色的,予以追究纪律责任。

二、主要成效

一是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后,有效杜绝了村务财务管理“黑洞”,防止个别村干部占用、挥霍集体钱财,大大减少了集体资产流失,增强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感,自推行村务公开后,群众因财务管理问题而上访的事件大大降低。

二是实行村务公开后,干部和群众气顺了、干劲足了,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干工作上,财务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三是实行村务公开后,集体事务、财务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使干部失去了暗箱操作的空间,产生了“手莫伸、一伸就要被抓”的危机感,从而增强了廉洁自律和为民服务意识,促进了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公开不够规范。少数村公开不够及时,在公开内容存在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行为。有的公开程序未经严格审核,公开透明度不够。

二是有的村公开栏建设较差,平时缺乏管理和维护,有时张贴了与公开内容无关的材料。

三是个别村的村务监督小组、理财小组成员由村干部指定,因而监督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强宣传教育,深化对政务、村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意义的认识,切实解决基层干部不愿公开、怕公开、假公开等问题,不断提高干部做好事务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是要层层建立责任制,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把责任落实情况作为年终考核奖惩干部的重要内容和评先评优的依据。

三是全面建立群众监督、组织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健全检查汇报和督查反馈制度,及时掌握政务、村务公开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把公开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第2篇

我村位于x x镇东部,现有6个村民小组,250户,共1000口人,党员25名,耕地面积700亩,以种植蔬菜为主导产业,现种植蔬菜200余亩。该村紧靠郑常和焦温路,“南水北调”工程贴村而过,优越的地理和交通优势为本村种植蔬菜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村民25%以上在镇内从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以及第三产业工作。近几年来,我村始终坚持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贯穿于村民自治全过程,创新务实了“公开”工作、规范民主议事制度,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存在不足。

我村虽然已经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立起村务公开栏,制订村务公开制度,村中的财务和事务对群众进行公开,但存在着公开栏建设不达标,加上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制定的村务公开制度不够完善。村干部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怕事难做,怕麻烦多,怕受制约的心理,造成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彻底、范围不宽广等问题,群众对此不满意。近年来我村在镇党委的指导帮助下,听取群众意见,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查找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找出了问题的主要症结:村务公开不彻底,透明度不够,缺乏应有监督。我们认识到,要彻底解决存在的问题,必须务实村务公开,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把知事权,议事权,监督权还给群众。

二、具体作法。

1、村务公开阵地建设。村务公开栏是村民了解村务,参与管理和监督村务的重要手段和阵地。去年,我村积极推进村务公开栏建设,规模和内容进行了全新的改进,按照镇党委提出的:内容规范、规格统一、更新方便的要求,做到了填报规范、项目完整、书写工整、选址便利。使公开栏更贴民心、为民所需,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知识窗口、监督窗口。

2、加强领导。一是村成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全面负责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村党支部纪检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按照各自的分工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二是成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负责监督村务公开的全过程,下设民主理财小组;成立党务公开监督小组,由支部大会选举产生,负责监督党务公开的全过程,由纪检委员负责召集,落实监督工作。确保公开工作事事有人抓,具体事务有人落实。

3、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公开工作。一是扩大公开的内容,凡是群众关心的、想知道的都纳入公开范围。在原有的村务公开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党务内容,如党支部的活动情况、发展党员情况、党费收缴情况、村干部和党员民主评议情况等等。二是规范公开的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在形式上除了在固定的公开栏上实行公开外,还要根据本村的实际,在离村部较远、人群集中的街道张贴公告,并利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公开。在时间上,定期公开和不定期公开相结合。定期公开的每个月公开一次,象村财务收支情况等;涉及到重大问题或群众关心的其他问题及时公开。在程序上,先由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公开的具体方案,由村务、党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方案进行审查、补充完善后,提交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公布。三是规范监督工作。在公开栏内设回音壁,方便群众对公布的内容有疑问的提出意见或对村里工作提出建议,群众也可直接向监督小组进行投诉。监督小组将收集好的意见和建议每月定期向村两委汇报。

三、主要成效。

经过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后,村务、党务在群众中完全透明,正在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把事后监督变成事前监督,把依靠少数人的监督变成全体村民的监督,做到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让村民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中理解村干部,支持村干部,化解了党群、干群之间的矛盾,并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目前我村社会和谐,干部尽心尽责、群众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好局面。

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通过公开,党员、干部的责、权、利和民主评议的情况展现在群众面前,党员、干部也只能明明白白的做人行事,从而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效地解决了村干部的勤、廉、绩、能问题。民主议事的实施,村干部的独断专行行不通了,要做什么事必须得到党员、村民代表甚至村民的同意,村两委干部想驾驭全局必须要树立群众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才能干下去,才能有所作为。

四、今后打算。

1、为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工作,规范民主议事程序,还“政”于民。村民提出后,由村两委作出初步方案,召开村务听证会进行听证。听证会由村党支部主持,参加人员视具体村务而定,一般由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和有关群众组成。初步方案要根据听证会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形成讨论稿,再进行张榜公布,收集群众的意见。根据收集的群众意见,对讨论稿再行修改后,经党员、村民代表票决通过后由村委会组织实施。涉及到全村各家各户的,还必须全村户派代表表决通过后组织实施。民主议事程序的实施,村里的事就由村民作主了。

2、强化监督,确保制度落实。推行政务公开,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监督保障体系。一是要建立健全政务、村务公开监督制度。监督小组要对政务、村务公开实施有效监督,及时做好审查工作,防止半公开或假公开。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民主评议活动,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和要求,以确保政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有效性。二是要健全村务公开工作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要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台帐制度,要确定专人负责,将每次公开的台帐资料装订成册,归档保存,经得起上级的检查考核。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第3篇

一、当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推行10多年来, 各企业基层单位不断完善制度、充实内容、创新形式、拓展领域、总结经验, 发挥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中的应有作用。但客观分析, 当前基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认识误区仍需解决。在一些领导干部中仍然存在着不愿公开、不想公开、不必公开的认识问题, 怕公开多了, 不稳定因素增多, 权威受到冲击, 不好开展工作。有的干部将公开等同于公布, 认为通过会议形式, 把有关情况向职工通报就是公开了, 方式方法简单。部分部门认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工会的工作, 公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待于增强。有一些职工只关心工资、奖金等与自身具体利益有关的问题, 认为公开只是走形式、走过场, 解决不了实质问题, 公开不公开与自己关系不大。

二是公开制度仍需落实。实践中, 有些单位公开不及时, 存在应付现象;有的只做一般性公开, 公开数据过于笼统;有的规章制度不学习, 不掌握, 将其束之高阁。归纳起来说, 主要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面上工作、轻具体操作;重形式、轻落实;重阶段性、轻经常性的现象。

三是监督检查仍需加强。一些单位抓厂务公开缺乏自觉性、主动性, 厂务公开的检查考核评比流于形式, 没有认真抓好这一重要环节工作的落实, 没有抓好落实问责, 对抓得好的也没有及时表彰和奖励。

二、加强和改进基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 明确责任, 提高认识, 增强单位主动公开、自觉公开意识。

一个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搞得好不好, 深入不深入, 关键取决于领导干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针对当前部分领导干部认识上的误区, 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组织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学习活动。在熟悉标准内容, 领会标准内涵的基础上, 结合本单位实际, 进一步调整充实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组织机构, 明确领导、部门、基层工作职责, 发挥领导作用, 严格执行“党委领导、行政主抓、工会协调、纪委监督、有关部门配合、职工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 变“要我公开”为“我要公开”, 增强主动公开、自觉公开的意识。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 将这些内容形成制度, 用制度来协调、推动、约束, 摆正自身角色, 理顺工作程序, 做到工作不越位、不让位。

(二) 紧紧围绕企业生存发展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来开展厂务公开工作。

企业发展离不开调动职工积极性, 调动职工积极性必须依法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 并落实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选举权等。以此达到企业的整体利益与职工的具体利益相统一, 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与民主管理相统一, 企业的意愿与职工的心声相统一。从而推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 围绕巩固、规范, 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创新工作方法, 规范工作程序, 建立长效机制。

有了好的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对工作结果的公开只是浅层次的公开, 从过程到结果的全过程公开, 才是职工最满意的公开, 才是最有效的公开。过程靠程序保证。当前, 最重要的是各单位要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 对照标准规定, 开展自查自改活动, 重点深入剖析目前存在的那些不合适、不正确、不规范的做法。要进一步明确、归整厂、科区应公开的内容、形式、范围、时间、检查、考核、奖惩、责任部门、协办部门等内容, 制定工作流程图, 使整个公开工作一环扣一环, 形成流水作业。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 不应统一模式、一刀切, 要实事求是, 客观分析本单位内外部环境, 认真研究本单位特色, 大胆进行机制创新、形式创新, 采取适合本单位实际的方式与方法, 积极开展工作。

(四) 加强领导和指导, 注意总结经验, 善于发现典型, 强化监督检查。

“职工满意、促进发展”是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各单位要清醒的认识到,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若停留在为公开而公开的阶段上, 就失去了推行的意义和目的。那样,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真就成了“摆设”。各单位要善于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持续改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抓住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释疑惑的典型事例, 让广大职工充满信任和信心, 积极参与进来, 真正做好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工作, 积极为本单位改革发展建功立业。与此同时, 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出现的倾向性、矛头性问题, 要及时采取措施, 切实加以解决。要执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监督检查, 落实问责制, 对领导是否重视、制度是否健全、责任是否明确、工作是否规范、效果是否明显、职工是否满意等情况, 进行检查和考核, 对不予以落实或落实不得力的进行问责, 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到实处。

小学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探寻 第4篇

一、用新制度解决教师自主选择岗位问题

随着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的不断深化,学校教师自主选择工作岗位,实现自我发展的意识逐渐增强。这让学校管理层感到既兴奋又担心。兴奋是因为这是教师生命自觉意识不断强化的必然结果,担心的是教师的个人意向可能会对学校基于整体层面的岗位设置与人员安排造成操作上的压力。

为此,学校建立起规范的岗位制度。比如,2012年,面对很多学校都很头疼的“岗位晋级”问题,学校巧妙地应用“新制度”解决了“新问题”。既对各级岗位的标准、要求做了明确解析,又对教师从教成效做了相对科学的基础评估,并产生了所有教师可以自行对照、自主申报并自我评估的积分制岗位申报制度,合理的制度既获得了大家的拥护,又引领了教师往更明确的方向发展。

2012年7月初,学校开始公布各学年的《岗位职数方案》,对该学年所有岗位设置及职责进行一一解释,并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按照自我意愿和学校要求开展双向公开竞聘,每人按照自己的教学风格、特点依次填写三个岗位意向,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这种作法一方面尊重了教职工对重要事宜的知情权、选择权,另一方面也为每一位教师不同时期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可能。

同时,这一新制度也为学校把好教师入门关提供了有力支持。教师团队具备较高的师德水准和专业素养,是一所学校得以持续有效发展的原动力。随着明强小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确保每年招录和引进一定量的高素质教师,是摆在学校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学校制订了公开、公正、公平、规范的教师招录和引进机制。不管来自哪里的应聘者,都要经历“学校主要领导面谈了解情况—课堂试教并由学科组给出专业评定一经教师录用领导小组集体面试评议~校党政联席会议审核通过”四个关口,从而保证了招录和引进教师能够符合学校教育变革实践的需要。

二、用新制度解决中层干部选拔决定权问题

2012年,学校针对两个校区的管理特点,明确了“一校两区、同理自强”的校区发展定位。为此,学校需要吸收一部分优秀教师充实到管理团队中,一方面是要满足学校的内需发展,补充西校区中层管理团队力量;另一方面,作为区级窗口学校,还应承担起为区域教育发展推荐优秀的学校管理人才的重任。那么,如何选拔中层干部?为此,学校走上了一条“让愿意担当的人自己申报、民主公开”的评聘之路。

学校先公布多个中层新岗位的要求,让全体教职员工自荐申报、部门推荐,再接受管理层和教师代表共同组成的考核评聘小组的现场答辩,进行群众个别访谈、教代会审议、公示、岗前谈话等程序,虽然比较繁琐,但最后的效果非常好。因为这种作法一方面使大家看到了整个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增加了对学校领导管理的信任,另一方面确实把真正想干、能干的人才吸引到领导团队中来。

对于竞聘没有成功的教师,参与竞聘本身就是体验民主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历练。事后,学校会向他们发放书面告知,感谢他们积极参与、自我提升。

同样,每学年,学校中层干部和主要领导都要进行公开述职,接受全体教职员工的民主评议,让教职工了解领导在做什么,给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结果作为第二年工作的参照。中层民主评聘机制的建立,使每个教师都有机会选择自己的发展路径,又使管理者勇于担当,高度负责。

三、用新制度解决教职工健康体检机构选择问题

近几年,学校教职工的体检费得到了成倍的上调,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教职工的关心厚爱。上级教育工会也针对此项工作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教师体检管理的意见》,要求基层单位用好专项经费,认真执行上级的政策,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

关于体检问题,学校经常接到许多体检单位的来电、来访,纷纷表达了希望与我校合作的意愿。因此,“如何在多家单位体检机构中选定最好、最合适”的问题摆在了决策者的面前。

往年教职工体检结束后,学校都会收到一些教师对体检机构的意见,如体检报告内容搞错、服务态度不好、质量不高等,使得原本造福于教职工的体检工作,到头来却得不到他们的肯定与理解。为此,学校工会与党政部门沟通、协调后认为,一定要站在教职工的角度,充分发扬民主机制,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选定体检单位,具体操作如下。

一是公开招标。学校工会从区教育工会推荐的9家体检单位中挑选了4家有合作意向的单位,邀请他们参加由学校组织的“体检产品推介说明会”。工会牵头组成了由校党政主要领导、工会干部、年级组长、教工代表等人员参加的评审小组。说明会上,4家单位背对背分别对自家的体检产品作了推介和说明,评审小组成员听取推介后,就专业程度、特色项目、人性化服务等方面对各单位进行了详细的咨询,并进行打分。推介会后,评审小组汇总各位评审员的评定分值,审核4家单位的社会声誉、特色项目后,产生了初步的综合评判。

二是专业咨询。招标会后,学校工会利用教职工家属资源,请专业医生对各家单位的体检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甄别,给校方提供具有专业性的参考意见。

三是实地考察。由工会派出教职工代表、工会干部到体检单位进行实地走访,对各家单位的环境、设施、服务等进行现场检验,以实地印象和直观感受检验评价的置信度、可靠性。

四是综合确认。学校工会与党政一起汇总“评审、咨询、考察”的综合情况,集体研究最终选定的体检单位。随后,向各家体检单位反馈评审结果,并在教职工大会上由全程参与选定工作的教职工代表向大家介绍体检单位选定的全部过程和重点细节。

五是检后反馈。在教职工实地参加体检结束后,工会请每位教职工填写《体检隋况满意度测评表》,向体检单位反馈,并将此作为今后是否继续和该单位合作的依据。

这种公开、透明、规范的体检机构选择制度,又一次把权力下放给教职工,践行了“大家的事情由大家来办”的主旨,既确保了教职工对体检工作的满意度,又达到了教职工自行决定利益分配的目的。

综上所述,民主管理的成效从根本上尊重了教职工的人本发展需求,激发了教职工的教育自觉、文化自觉及生命自觉,不断丰厚着新时期明强教职工的涵养。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汇报 第5篇

根据定西市“三公开”领导小组村务公开办公室(定民明电[2007]96号)通知精神,为了全面掌握全区各乡镇对中办17号文件、《甘肃省村务公开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和全区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由区人大、区政协分管领导分别带队,组成两个督查组,先后深入到内官镇等19个农村乡镇306个村,采取听(听取乡镇汇报)、看(深入村看村务公开栏公开内容)、查(查看村务公开资料)、谈(与乡镇、村、组干部及群众座谈)的形式,对各乡镇贯彻落实中办17号文件精神和《条例》及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督查。中办17号文件科学总结了近年来农村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经验,着眼于为增加农民收入等农村中心工作服务,着眼于把农民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落到实处,以利于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通过督查了解,我们认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打开农村工作局面的把手,是农村基层工作的基石;推行村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理顺了干群情绪,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是一项关系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工作。近年来,我们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区有机结合起来。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事关全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来抓,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统一思想、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使全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督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区19个农村乡镇306个村民委员会共有村干部988名,其中,妇女干部29名,村干部年报酬人均达到3450元,最高的达到4000元,最低的3000元,成立村民代表会 306 个,其中主席306名,副主席408名,村民代表人数8765名,村民小组长2218名,村务监督小组306个1818名,村民理财小组306个1697名,设立永久性公开栏454个,设立意见箱306个,村民自治模范村263个,占村总数的86%。

二、具体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力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为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它作为稳定的大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首先成立安定区民主自治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专抓此项工作。各乡镇为

—2— 了确保此项工作正常开展,普遍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各村都确定了专人具体落实村务公开工作,并普遍成立了村民代表议事会,监督村务公开工作;其次抓宣传教育,使村务公开工作家喻户晓。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自1998年各乡镇普遍实施以来,特别是中办17号文件下发后和《条例》实施以来,各乡镇掀起了学习的高潮,结合每年开展的冬季“小三讲”,充分利用会议、广播、办板报、下发宣传资料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特别是巉口镇、石泉乡等乡镇印制张贴《条例》和中办17号文件,宣传到每个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内官镇利用会议、广播、宣传车、标语、横幅和明白卡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大张旗鼓地宣传学习。区上利用每年的法制宣传月活动,在立交桥广场散发宣传单、设立咨询台,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宣传,使群众明白自己有权利、有义务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再次是抓业务培训,使全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为了使基层组织的负责同志学习吃透,准确把握中办17号文件的精神实质,从2004年开始到今年的三年中,由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组织,每年举办2期培训班,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参加,重点学习中办17号文件精神和《甘肃省村务公开条例》的内容,突出村务公开的制度建设、完善程序、健全机制三个方面,经过近几年的运行情况看,在全区基本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民政部门组织协调的工作局面。

2、规范公开内容,严格公开程序。在村务公开过程中,各乡

—3— 镇紧紧围绕制权、管钱、用人这三个关键环节,突出自身公开这个重点,狠抓了公开内容、形式、时间、程序“四个规范”:一是规范公开内容。各乡镇按照《条例 》规范公开内容,并且把群众反映强烈、容易滋生腐败的“热点”作为公开的关键。在公开过程中,特别把财务公开作为公开的重点、监督的重点、检查的重点,坚持常抓不懈。村上主要公开村财务收支及审计结果、重点项目的收入和支出、宅基地审批、土地征用补偿费用、村干部的报酬、救灾款物发放、计划生育指标安排、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草、村办公经费的开支、农民负担减免及农业税以及群众需要公开的其他事项等方面的内容,力求做到全面、准确、公正、真实,既突出重点,又抓住关键。二是规范公开形式。在公开形式上,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对于涉及面广、时效长、内容较为固定的事项,设立固定公开栏长期公开;对于临时性、阶段性重点工作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召开会议、播放广播录音、办板报等形式随时公开,充分发挥广播站的职能作用,有的乡镇直接通过广播向群众公开,解释并答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群众随时掌握信息,了解实情。内官镇在筹建内官蔬菜市场征用土地期间,内官村及时组织一、四组97户村民召开会议,讲政策,宣传建设市场的重大意义,提高村民的思想认识,按土地流转、返租倒包等形式前后反复3次向群众公开建设方案,没有强制1户,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在国家土地政策允许的范围

—4— 内征用土地,从而确保了蔬菜市场的顺利建设。三是规范公开时间。对村财务收支情况及审计结果、村民负担税费、宅基地审批、计生指标、优待奖励、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退耕还林草补贴兑付情况、村委会成员报酬每年公布一次,重大事项及阶段性重点工作随时向群众公开。四是规范公开程序。在公开程序上,由村委会提出公开方案,说明公开事项及内容;采取“一事一议”的形式,把公开事项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上进行酝酿讨论,广泛征求村民及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实行“预公开”,即村委会将初步确定的公开方案,在一定范围内征求监督小组成员意见,对公开的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根据内容、时限性,采取会议、广播、公开栏、通知单等不同形式公开;公开后,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反馈的意见,及时进行整改处理,并将结果向群众再公开;建立公开档案,对公开情况进行详细记载,长期保存。

3、建全机制,确保村务公开顺利开展。为了确保村务公开不图形式、不走过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各乡镇坚持把健全完善公开机制作为推动村务公开顺利开展的保证。一是建立村务公开组织领导机制。各村委会都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领导小组,对村务公开工作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共同抓的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着重对重大事项进行协商、讨论,并组织实施。二是建立村务公开宣传教育机制。为了使村务公开工作按期有序进行,达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身清白”的目的,同时针对少数干部怕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真公

—5— 开和部分群众不关心公开、不敢监督公开等问题,各乡镇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利用公开栏、广播、横幅、标语、板报、会议以及直接走访农户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村务公开的目的、作用、意义和要求,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出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建立村务公开监督机制。各村普遍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着重对村务公开的真实性、村民的意见以及村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等依法实施监督,收集反馈信息,帮助落实各项补救措施,及时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突出问题。李家堡镇在小城镇建设初期,原来镇上没有充分认识到村务公开的重要性,该向群众交待的没有交待明白,该向群众解释的没有解释清楚,造成在小城镇拆迁建设过程中,拆迁户集体阻挠,并多次上访省市及中央新闻媒体的曝光。镇领导班子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走访农户,发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大村务公开力度,直接与群众面对面讲明政策、探索拆迁方案,反复修改拆迁建设方案,制定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满足拆迁户的要求和愿望,使小城镇建设顺利进行。为加强群众监督,各乡镇村普遍设立了举报箱,责成专人负责,处理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监督,使村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四是建立村务公开考核机制。为了使村务公开不流于形式,确保取得实效,各乡镇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将村务公开纳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罚措施,纳入年终考核,严格兑现奖罚。对村务公开工作抓得好的村

—6— 和个人通报表彰,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对搞假公开、不公开和避重就轻的公开,民主测评群众满意率达不到70%的村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要求限期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凤翔镇友谊村充分运用“一事一议”,积极化解各类矛盾,激发群众搞好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该村地处城乡结合部,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引发的矛盾较多。今年,友谊村计划建设占地95亩的木材、牲畜市场(占地属友谊八组集体荒山滩地),村委会将方案提出后,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讨论,补充完善方案,经过村民代表反复酝酿,村委会将拟定的方案上门征求每个农户的意见,结果有98%的农户同意建设。现在市场建设的前期工作就绪,正在筹备建设中,做到了事前公开把矛盾解决在建设之前,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4、找准结合点,确保村务公开扎实有效。为了使村务公开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助推器,在公开结合点上下功夫,探索出了一条适应新时期开展村务公开工作的新途径。一是坚持村务公开与冬季“三讲”教育相结合。各乡镇每年冬季都要在各村大力开展以“讲发展思路,讲农业科技,讲政策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冬季“三讲”教育活动,乡镇包片领导、驻村干部充分利用这一良好时机,大讲特讲各项农村政策法规,讲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讲农业科技知识,充分发动群众酝酿讨论,使群众积极参政议政,不但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而且使农民明白了下年该干什么,如何配合政府共同发展当地经济,出谋划策,—7— 共谋共同致富奔小康之路,从而提高了民主管理意识。二是坚持村务公开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通过推行村务公开,调动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加大了社会对政府及村级组织工作的监督力度,提高了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杜绝了腐败现象的滋生。三是坚持村务公开与财务监管相结合。各乡镇在抓好村务公开的同时,由分管财务的领导任组长,组成监督领导小组,每年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审计,对各村专职会计每年进行2次财经纪律和业务知识的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及水平,推动了村务公开工作的健康发展。四是坚持村务公开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实行村务公开不仅有助于干部群众了解前一段工作的成效大小,进展快慢,欠帐多少,更重要的是明晰了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思路、任务和目标,从而促进了经济建设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践证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顺应了广大农民群众日益成熟的民主政治要求,推动了民主自治建设进程。用老百姓的话说,通过村务公开,亮了干部的“箱底”,兜了集体的“家底”,明了群众的“心底”,化解了干群矛盾,增强了干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凝聚了民心,维护和重塑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崇高形象。村务公开促进了村干部的廉洁自律。实行村务公开后,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经常性的、群众性的监督机制,把村干部的行为臵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地防止了村干部以权谋私、滥用职权

—8— 的行为。村务公开尊重了村民的民主权利,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献计献策、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呈现出村务越公开,群众就越信任村干部;管理越民主,村级组织就越有威望,经济发展就越快,农村就越稳定的良好局面。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各乡镇之间的差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学习宣传还不够深入、全面。有的乡镇学习宣传中办17号文件精神和《条例》不够深入、全面,忽视对村民平时经常性的宣传学习和教育,有的乡镇宣传时大张旗鼓,事后偃旗息鼓;有些乡镇也存在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有的乡镇的法制宣传没有重视把“三个自我”、“四个民主”的实质内容交给群众,让群众系统、全面的掌握,造成群众对法律的理解出现偏差。个别乡镇干部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是公开的形式、内容、时间还不够规范。有的乡镇重形式,轻内容。检查中发现,部分公开栏空洞无物,甚至个别公开栏成为小孩子胡写乱画的“阵地”。有的乡镇重一般,轻热点。从公开的内容看,部分村“犹抱琵琶半遮面”,只是公开那些没有问题或问题不大的事情,而对群众意见较大、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则遮遮掩掩不愿公开。比如对群众最关心的财务问题,只是公布几大项的收支情况,具体支出的情况群众无法知晓,这样不仅达不到公开的目的,而且会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有的乡镇重公开、轻

—9— 反馈。部分村虽然公开了一些村务,但公开后对群众有何反映、有何意见却臵之脑后,认为“村务公开了”就完事大吉。有的乡镇重事后,轻事前。群众对这样的公开意见很大,纷纷议论:“凡是他们公开的都已生米做成熟饭了,这样的事,公开不公开都是一个样。”重一时,轻一贯,目前绝大部分村都能够坚持每季度向群众公开一次村务,但个别村公开的时间很难做到及时和定时。

三是“四个民主”的落实还存在薄弱环节。有的乡镇党政领导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力度不大,一些村干部依赖思想严重,村上的事情等着上面安排,“上面怎么说、下面怎么干”,法律赋予的权力不会用,工作上被动应付,影响了农村经济和其他事业的发展。有些干部还习惯于个人决策,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不是召集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而是个人说了算;有的村民代表会议组织形式不规范,随意性较大,村民的意愿不能充分表达。有的村虽然定了制度,但落实较差,群众反映“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说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

四是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个别村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以党支部代替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包揽一切村务,个人说了算,视村委会可有可无。另一种是认为推行了村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村委会就可以摆脱党支部的领导。个别村委会主任独断专行,村里的事自己做主,与党支部在工作上的协调配合不好。有的村党支部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党支部对

—10— 村务活动的监督没有形成制度。

四、今后工作的打算

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学习宣传力度。结合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四五”普法教育活动,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办17号文件精神和《条例》作为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实行村务公开,是农村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解决干群矛盾、密切干群关系的关键环节。没有真正的村务公开,就没有真正的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因而,要通过宣传教育消除干部思想疑虑,使村级干部真正认识到推行村务公开、加强村级民主制度建设既是推进农村民主进程的客观需要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解决农村新问题、新矛盾的有效手段,更是我们真正贯彻党历来倡导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其次,要协调有关部门指导村委会落实各项自治职能。要进一步理顺乡镇党委政府与村委会、村党组织与村委会、村委会与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的关系。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参观学习等活动,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三,要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一方面,抓好规章制度建设,突出抓好选人、议事、监督等三项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村委会的民主选举制度,让农民群众选举自己满意的人管理村务;建立健全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保障农民群众对村务的决策权;建立健全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和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保

—11— 障农民群众对村务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对压制和破坏民主,侵犯民主权利的事件,及时依法查处。同时,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执法检查,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推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健康发展。

第四,继续搞好村委会阵地建设工作,研究解决部分村干部报酬偏低、不能按时发放报酬,村级财务乡镇代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确保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汇报 第6篇

农丰村位于海盐县百步镇镇西,临近海宁,全村下辖22个承包组,农户795户,人口2691人,耕地总面积4230亩,全村面积在2.89平方公里。近年来,我村始终坚持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贯穿于村民自治全过程,创新务实了“公开”工作、规范民主议事制度,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加强组织保障,工作落实到位。

多年来,我们党总支一班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以物质文明为基础,以精神文明为动力,以政治文明为根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有关制度规定,并结合实际,认真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村两委高度重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村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村成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全面负责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村党支部纪检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按照各自的分工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定期研究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成立村纪检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负责监督村务公开的全过程,下设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党务公开监督小组。具体工作由纪检委员负责召集,落实监督工作。确保公开工作有人抓,具体事务有人落实。

二、具体做法:

(一)事前“四定”,实现民主决策,确保民意得到体现。体现最广大群众的意愿是农村实现民主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农丰村采取村班子拟定、承包组长会议商定、党员议事小组议定、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四定”措施,实现民主决策,确保民意得到体现。每年年初,村三套班子成员把一年中将要做的工作如经济发展、公益事业建设等进行集体协商拟定初步方案,再召开由承包组长参加的承包组长会议进行进一步的商定完善,再征求老党员、老村干部组成的党员议事小组的意见建议,初步议定计划,最后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决定。如,在新农村建设中,全体村民对拆迁和征地政策意见不统一,有的力主尽快实施,有的强烈反对,还有一部分人在观望。当时村两委班子也很犹豫,工程如此浩大,涉及到每一个村民的切身利益,恐怕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和村民会议的决策作用,由村党支部提出拆迁和征地议案,然后召集“两委”联席会议进行研究,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然后分别召开党员会和村民代表会,征求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形成初步的决策方案后,我们召开了户代表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对决策方案进行了讨论和表决,通过这不同层次会议的召开,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一方面,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避免因决策失误给村级事务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使得村里各项工作真正体现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事中“三督”,实现民主管理,确保民意执行不走样。决策做出了,如何保障决策真正落到实处,确保民情民意执行起来不变形、不走样,农丰村采取“三督”政策,通过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对村级事务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一是成立村民理财监督小组。监督小组成员由群众威信较高、熟悉财务知识的3名承包组长、党员、村民代表组成,代表全体村民行使对村级财务经常性的监督管理,每月27号开展一次民主理财,将所有收支票据交给理财小组逐项审核,对符合要求的票据,理财小组加盖专用印章,并将审核情况和结果及时向群众公开,对不合理开支,民主理财小组提出质问,村委会成员当场予以解答,对认定不合理的票据,理财小组成员有权拒签,有权对财会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二是推行民主听证会。我村一般在每年的9、10月举行,一方面,调动和激发广大村民参与村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增强村民关心村务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也使村干部面对面直接听到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接受群众的评议监督。三是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般在年初召开,通报上年度工作和下年度各项工作目标及具体措施,有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遇到有重大事项及时召开会议进行表决通过后实施。村民还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对村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事后“一公开”,实现民主监督,确保民意落到实处。要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群众参与村务管理,走村务公开之路。农丰村自1998年开始,推出村务公开工作,成立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定村务公开规章制度,建造面积达18平方米的村务公开栏,并在工作中狠抓落实。一是公开内容具体化。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断细化公开内容。我们结合本村实际确定公开内容,凡国家规定的和政策要求公开的事项,如新农村试点建设中土地出让、资金补偿等相关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规划,土地、村办企业等集体资产出租、参股、转让、承包,村集体经济收入,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村干部工资报酬,计划生育二胎审批,宅基地申报等,都及时进行公开,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此外,根据农村改革和发展新形势、新情况的需要,我们随时调整和完善了公开内容,如: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非生产性开支情况等。二是公开程序规范化。(1)由村委会确定公开的具体内容,提出公开方案;(2)村务监督小组对方案和内容进行审核、补充、完善,同意后加盖专用章或由组长签字;(3)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确定;(4)村委会利用公开栏等形式公开。每次公开,我们都将公开内容记入村务公开台账,以备查阅。三是公开时间制度化。主要采取定期公开、随时公开和不定期公开三种形式,做到固定性内容长期公开、常年性工作定期公开、季度性工作及时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如:对村年度工作目标及计划生育政策、农村用电收费标准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规定,做到常年上墙公开;对群众关注的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和村干部报酬等热点问题实行每月逐项公开;对一些临时性和阶段性的工作做到随时进行公开。四是注重意见反馈。为确保村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力求取得实实在在效果,该村在村务公开栏旁边专门设立了村务公开征求意见箱,由专人负责开启,及时反馈群众意见。同时,对村务公开资料建档立卡,做到每次公布的基本资料一季度一整理,年底全部整理后装订成册,归入档案。

三、基本成效

(一)、经过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后,村务、党务在群众中完全透明,正在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把事后监督变成事前监督,把依靠少数人的监督变成村民人的监督,做到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让村民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中理解村干部,支持村干部,化解了党群、干群之间的矛盾,并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目前我村社会和谐,干部尽心尽责、群众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好局面。

(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通过公开,党员、干部的责、权、利和民主评议的情况展现在群众面前,党员、干部也只能明明白白的做人行事,从而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效地解决了村干部的勤、廉、绩、能问题。民主议事的实施,村干部的独断专行不通了,要做什么事必须得到党员、村民代表甚至村民的同意,村两委干部想驾驭全局必须要树立群众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才能干下去,才能有所作为。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第7篇

——海盐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海盐县委常委王坚)

海盐县位于杭嘉湖平原东缘,毗临杭州湾,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旅游之地、核电之城”著称。县域总面积1072.6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84.96平方公里,辖5镇4街道,105个行政村,人口37.31万。我县历来高度重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2000年我县即被浙江省民政厅命名为全省“村民自治模范县”;2006年在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2011年,村务监督工作受到浙江省纪委书记任泽民的肯定并批示。今年,又创新出台农村社区长效管理机制,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纳入重要考核指标,重视群众满意度。截止目前,我县已有1个镇达到全省示范镇、3个村达到全省示范村,全县105个村均达到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目标。

在具体工作上,我们着重从以下四方面抓好工作推进:

一、全方位、多角度,落实公开制度,保障群众知情权

1、公开内容具体化。全县105个村务公开栏,公开面积达1000余平米,公开方式10余种,凡国家规定和政策要求公开的事项,全部予以公开。同时,突出财务公开这个重点,把财会科目设立了7个大项、65个小项予以公开,把繁杂的财务科目转化为具体易懂的项目,使农民看了一目了然,真正让农民监督村级财务。

2、公开形式多样化。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各村均设立了村务公开栏,并按照“党务、政务、事务、财务”四大类统一布局,公开形式也由常规性公开向村民点题公开延伸。同时,积极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多样化地进行村务公开。充分发挥党员教育频道的优势,把重要的公开内容,通过频道滚动公开,对党员大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决策的情况全程向村民公开直播;利用广播村村通的优势,广泛采取广播公开;利用村报这一有效形式,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利用“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实现实时问答式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簿查阅式公开等。

3、公开程序规范化。在程序上重点采取四个步骤:一是由村委会确定公开的具体内容,提出公开方案;二是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方案和内容进行审核、补充、完善,同意后加盖专用章或由村监委主任签字;三是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确定;四是村委会利用公开栏等形式公开。每次公开,都将公开内容记入村务公开台账,以备查阅。为了确保公开时间,坚持定期、不定期和长期公开三结合,每月15日对财务收支和一般村务事项,进行定期公开,对修路、建桥等时限性强的工作采取不定期及时公开。2011年,我县又在18个村试点装置LED显示屏,对重大事项予以滚动公开。

二、听呼声、顺民意,注重民主决策,保障群众决策权

1、规范决策程序。每年年初,村三套班子成员要对一年中所需做的工作集体协商,拟定初步方案,再召村民小组长会议进一步商定完善,然后征求老党员、老村干部组成的党员议事小组的意见建议,初步议定计划,最后提交村民会

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决定。通过四个不同层次会议的召开,使得村级事务在决策过程中切实体现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推动村级事务决策的科学化。

2、完善民主选举。我县历来重视民主选举工作,并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和非公企业经营者、种养大户等优秀青年参与竞选。2011年,全县105个行政村均通过“自荐直选”的方式完成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本次换届选举全县共登记选民25.4万人,参加选举24.8万人,参选率达到97.6%。注重将规范选举与理顺村级财务管理相结合,对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真正让村干部“清清白白”参选,让群众“明明白白”选人。

3、创新三项制度。一是实行村民代表联系户公开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务重大事项前,村民代表都要提前深入联系户广泛征求意见,决策后还需将结果及时告知村民。二是重大事项一事一议民主决策制。按照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民主议事协商制度,在会议讨论投票决定后,由村党总支(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组织实施。注重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的领头作用和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决策。三是决策责任追究制。对群众产生异议的村级重大决策,村监委可提请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听取村“两委”有关情况汇报,对群众意见较大的限期整改,连续两次整改仍不满意的,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追究主要负责任人的责任。

三、激热情、重互动,创新民主管理,保障群众参与权

1、激发主体意识,让农民有效参与管理。通过有效的载体设计与制度创新,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让农民真正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与管理中来。比如,在各村落实农民保洁员和道路养护员,让农民参与到农村环境整治与农村道路养护。各村都成立了平安巡防队,队员均由本村农民组成,通过群防群治,推进农村平安建设。

2、落实主体地位,让农民主动参与建设。通过引导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许多农户自发投工投劳,并做起工程质量的义务监督员。创建各级科技文化示范户,组建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文体团队,在各类文体活动中展现农民风采。比如我县于城镇的舞龙队、澉浦镇澉东村舞蹈队与茶院村器乐队,在省、市均获得广泛赞誉。同时鼓励行政村积极参与工业园区建设,用村级集体经济留存的资金投资创业中心标准厂房建设,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经济后盾。

3、发挥主体作用,让农民积极参与筹资。在解决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方面,充分发挥“三互动一主体”作用。“三互动”即“镇、村、组”三级互动,镇级财政进行补助,村、组集体进行筹措。“一主体”即“农民主体”,主要侧重三种对象。一是农民企业家。许多农民企业家热心关注新农村建设,积极参与村企共建,近三年来,累计捐资近1000万元。二是先富的农民。通过宣传发动,先富农民带头捐资,带动了其他农民一起出钱出力,特别是在道路硬化建设中,各村农民集资的比例均达到了40%以上。三是直接受益的农民,自发性筹资。

四、规范化、立体化,推行民主监督,保障群众监督权

1、完善监督机制。一是明确村务公开依法接受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的监督,议事会议对所有重大村务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对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审议,加强监督。村务公开后,村民委员会利用会议、村民议政日、专题座谈、意见箱、电话等形式征求群众意见,并在限期内作出答复。二是2011年全县105个村均由村民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产生523名村务监督员,下设4个小组(村务公开监督、财务监督、工程建设与资源管理监督、重大决策监督小组)。一年来全县村监委参与村务决策420余次,监督村务公开348余次,监督集体“三资”管理313次,监督工程建设77次,监督其他村级事务20余次。目前,我县村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满意率达98%以上。

2、拓展监督形式。一是外部监督。健全以县、镇人大、纪委为主的监督体系,每季度对各村公开内容进行审核,县级有关职能部门每季度到各村进行抽查督促,促使村务公开工作真正落实,村务公开内容真实有效。二是内部监督。2011年6月,全县105个行政村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全覆盖,各项制度、承诺、办事流程全部上墙,建立村“两委”坐班制和错时工作制,接受群众监督,工作流程透明化,群众监督便捷化,村干部工作作风得到有效提升。

3、强化监督手段。一是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实行公众监督,促使农村治理主体进一步回归村民,村民监督从“有名无实”到“有名有实”。二是各村均成立村民理财监督小组,实行组织监督。监督小组成员由群众威信较高、熟悉财务知识的村民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组成,代表全体村民

行使对村级财务经常性的监督管理。三是推行民主听证会或议事会,实行现场监督。一般在每年的9、10月份举行,一方面为广大村民行使民主管理权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村民监督村级事务,另一方面使村干部能够面对面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

案件管理之信息公开工作实论 第8篇

案件管理机构的设置是我国检察机关实行检务公开制度的一项重大突破。从最高院案件管理实施细则所述案管部门主要职责来看, 其职能可概括为管理、监督、服务三项。而信息公开工作既是对检察机关业务部门办案情况的监督, 增强了业务部门办理案件的透明度;也是对案件相关民众的一项服务举措, 保障了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使检察机关案件办理走上了亲民路。可谓一石二鸟, 一举双得。

二、案件信息公开之原则

(一) 严格依法原则

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规定与实施, 严格依据《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全国检察机关实行“检务公开”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 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和高检院《深化检务公开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的规定进行。

(二) 便民利民原则

公开方式上, 坚持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相结合。对于人民群众关注的有较大社会影响案件办理进展和结果, 以及危害民生、侵害民利的典型案例等进行主动公开;对依申请公开的案件信息应当“以公开为原则, 不公开为例外”, 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公开的途径上, 建立全天候、多途径的案件信息公开系统, 采用互联网、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公开。

(三) 及时准确原则

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系统的数据来源于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 (内网) 数据库。承办人员办理案件的同时, 生成相关数据, 由专人导出, 每日更新, 确保案件受理、诉讼阶段变化、作出处理决定等流程信息能够及时更新发布, 保障查询内容的准确、规范。公开的案件信息数据、终结性法律文书数据进入案件信息公开系统后, 不得擅自修改或删除。

(四) 安全原则

在案件信息公开工作中, 必须确保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科学设置系统数据导出筛选功能, 确保不得公开的案件信息、终结性法律文书等数据不被导出。严格数据导出及更新工作管理, 定期备份数据。系统应当实时记录访问及查询情况, 形成清单, 供查询及分析研判。在具备条件时, 开展对访问主体及访问内容的自动统计分析, 研判关注热点。加强检察机关互联网门户网站网络安全建设, 确保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

三、案件管理信息公开系统之框架构思

(一) 整体框架设置

主要设置以下功能模块:1.案件信息查询模块;2.重大案件信息互联网发布模块;3.终结性法律文书互联网公开模块;4.辩护与代理业务办理模块;5.控告申诉系统模块;6.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模块, 等等。

(二) 统一信息公开平台设置

1.在检查网站首页设置所有功能模块;2.开通互联网、电话、短信、微信等信息查询途径;3.专人保证各功能模块之间信息的一致性和互通性。

(三) 内、外网衔接设置

通过具体技术人员的配备, 实现内、外网各对应业务功能与查询功能的相互衔接, 并确保相衔接内容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如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业务办理功能与外网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查询、业务办理功能的衔接。

(四) 监督信息的整合

主动收集关注案件, 并主动发布相关案件信息, 接收民众意见, 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强化社会民众对案件的评价功能, 并及时进行反馈。

四、案件信息公开面临之困境

在对相关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征求意见稿进行仔细研读, 并结合基层院案件管理部门实际工作分析, 笔者发现以下信息公开工作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 基层院部分重大案件案情部署的公开恐将不利于案件审查、办理、终结。

重大案件案情的公布, 为检察院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将公诉人置于诉讼中较为不利的地位, 为案件的侦破与审结制造难关, 为犯罪嫌疑人挣脱法网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 基层院案件管理部门人手不足, 无法分出专人从事案件信息公开工作。

基层院案件管理部门一般配备三至四名工作人员, 而案件管理部门所负职责繁杂, 若全面开展全力投入信息公开工作则现有工作安排无法得到切实落实。

(三) 基层院同时具有业务能力、案件管理能力、信息技术知识的人员匮乏。

据初步调查, 笔者所在基层院暂无同时具有业务能力、案件管理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知识的干警, 而根据信息公开系统相关草稿的落实要求, 唯有同时具备此三项能力的工作人员才能保证信息公开工作的完整、有序、正确开展。

五、保障信息公开系统运行之举措

(一) 由业务部门把关信息公开程度

高检院要求将重大案件案情及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 并对信息公开的程度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而实践中申请信息公开的权利主体对于信息公开程度的要求与高检院的要求之间存在着矛盾。案管人员并非案件承办人, 对案件情况缺乏深入了解, 对信息公开的程度也无法切实把握。因此, 由业务部门承办人负责并把关所承办案件信息公开程度具有其必要性。

(二) 规定案管部门必要人手数量

目前基层院案件管理部门人员数量参差不齐, 包含部门负责人在内多则六人, 少则三人。案管部门职能至少需要配备五名人员才能够保证有专人负责信息公开业务。基层院可采取由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兼任案管部门工作人员的方式减轻案管部门工作压力, 同时亦能够加强案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 引入办案经验丰富的案管人才

案管部门目前配备的人员多属于年纪轻、学历高。这些人才的优势在于起点高、自身素质高, 但其缺点也尤为明显。这些人才大多入职不久, 没有从事过业务部门办案工作, 对于案件办理缺乏实践认识, 因此在具体工作中捉襟见肘, 无法全面完成自己的工作、无法与业务部门配合密切、也无法实现高检院对案管部门富于生命力、创造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路启龙.“检务公开”研究——以湖南省检察机关“检务公开的实践为样本”[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上一篇:个人成功的理财之道下一篇:一年级国庆节日记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