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党建工作计划

2024-07-22

村级党建工作计划(精选9篇)

村级党建工作计划 第1篇

文秘助手()之村级党建工作计划思路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本村建设的实际,以服务村民群众为重点,健全机制,强化功能,不断提高美坑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村。

二、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和落实村级工作的领导责任制。一是要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及时发现、总结、交流典型,了解、反映和解决本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要明确职责分工,和做好各项工作的相互协调,工作人员的相互协作。通过加强村级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强、有奉献精神的村级干部队伍。

(二)扎实有效地抓好村级党员的教育管理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的平台和农村党员教育点,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开展集体活动,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党员意识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认真细致地做好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建立和健全外出流动党员台帐,充分发挥党员的“一员双岗”的作用,使每个党员真正有岗有位,有事可做;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做好从党员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级党建工作机制

1、建立党建工作会议制度。村级党建工作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分析形势任务,安排部署工作,深入开展党建工作联创、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等共建活动。

2、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实现村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村级党组织要支持和保障居民自治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履行职责,村民自治组织要自觉接受村级党组织的领导。

(四)不断强化村级服务功能

1、健全完善村级服务体系。首先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来抓,与劳动就业建立长期的联系,积极推荐下岗和失业人员的就业。要积极开展面向本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面向村民的便民利民服务。

2、全面推进村级各项事业。村级党组织要组织村民群众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村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村民对村委会的认同感、归属感。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文明村民”评选和创建“平安村”活动,推动村级各项事业不断进步。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村级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职责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各方密切配合,形成共建合力。各工作人员要密切配合,保证工作顺利推进。

(二)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加大对村级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党建”的浓厚氛围。通过广播、宣传橱窗、标语,黑板报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其参与村级党建活动的积极性。

(三)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促进和谐发展。组织广大村民参与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发扬村级文化资源优势,引导更多的村民参与文化建设。

(四)开展教育,提高村民的素质。利用村级文化活动室,培训室及时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村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五)及时总结经验,促进工作创新。认真研究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总结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创新村级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

总之,2011年美坑村党建工作按照乡党委要求结合我村的工作实际,在党建工作上注重建组织、强队伍、担责任,为广大村民办实事、做服务、作贡献,推动本村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村级党建工作计划 第2篇

按照镇党委、政府确定的时间节点,做好我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和各项推进工作。加强对村级农家书屋、健身运动、娱乐活动的辅导和指导,积极开展农民群众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使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村级文化活动室的职能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加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

不断加强文化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开拓创新。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加强对村级文化协管员的培训,定时地对村级文化协管员的技能培训,包括村村通接收机的调试、一般保障的排除和维修等,使其能适应新时期下文化工作的需要。注重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定期对全站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其每一个人能够熟悉文化站的工作、远程教育设备和村村通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加强村文化活动场地建设,下大力气解决问题村级文化活动场地和设备配备问题、队伍建设与专业人才的配备等问题,花力气,加大投入,注重建设,为乡村文化站建设与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

3、积极推进群众文化活动

在可能的条件下,加大扶持我镇群众文体团队的力度,指导和帮助群众文体团队开展各项活动,坚持文化阵地的经常性、制度化开放。全面完成农村信息化村级服务点的建设,并切实管理、有效运行已建成的村级服务点,充分发挥其功能。

4、进一步加强“村村通”工程建设

按照县业务部门的要求,定期对其村级“村村通”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组建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维运队伍,做好用户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网络的维运管理机制,从而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传输。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提高“村村通”的覆盖面和质量,切实使广大群众享受到多层次、广覆盖的文化服务网络和高质量、低成本的文化服务产品。

5、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引导

开展好全民健身运动,鼓励、扶持农村健身团队开展小型多样的健身体育活动。不断加强对农村健身团体的政策引导,从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入手,从思想上打动群众,从精神来教育群众,让群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让群众去欣赏自己熟悉的生活,脱离庸俗低级的文化趣味。利用重要的节庆节日,进行一些群众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比赛。

6、加强村级图书资源建设

为农村培养一批图书管理人员,加强农村图书室的科学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避免图书丢失或损坏。积极探索新的农村文化建设体制,通过市场化的方法,积极倡导个人投资办“租书屋”式的图书室。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把活动“大篷车”开进村组,让农民可就近买到适合自己看的和与时代同步的好书,享受到“上门服务”的便利。

村级会计代理服务工作探讨 第3篇

村级会计代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1) 了解情况不够, 代理服务工作缺乏针对性。一些基层财政干部虽然身处代理服务工作前沿, 却不了解村级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 抓工作抓不到点子上, 落不到症结处, 见不到真成效。在调查中了解到, 少数村财务混乱、资产流失、资源贱卖, 整体收益率不到50%, 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上访不断。一些村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不严, 财务不公开、资金“空壳”、开支超额、乱开票据等顽症还没有根除。一些村基本没有开展民主理财活动, 民主理财不到位, 在民主监督、财务公开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村级报账员工作责任意识淡薄, “三资”底数不清, 账实不符等问题较为突出。

(2) 创新意识不强, 代理服务工作缺乏科学性。部分财政所“安于现状”, 害怕创新会带来风险,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乡镇代理服务中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等会计创新活动的开展;有些会计墨守成规, 把主要精力放在记账、算账和做账上, 缺乏改革创新的动力和依法监管的意识, 服务水平及监督能力有待提高;一些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和作风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 不能从传统工作模式中解脱出来, 为民服务、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路子不宽, 办法不多, 不能满足村级财务管理信息化和“透明化”的要求;有些地方对“三资”监管工作力度不大、跟进不快, 特别是对经济规模较大的“城中村”、县城周边村以及资源开发村监管脱钩, 会计监督检查未实现常态化。

(3) 保障力量不强, 代理服务工作缺乏主动性。一方面, 村集体普遍基础薄弱、债务沉重, 在工作经费、干部待遇等方面存在困难。据统计, 黄梅县村级集体债务高达2.7亿, 村平均负债50多万, 40%的村没有“造血”功能, 除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外没有固定经济收入来源, 许多村干部不愿承担责任, 村级报账员队伍稀缺。另一方面, 基层财政所 (代理服务中心) 的专项工作经费预算偏少, 又必须提供免费服务, 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 陷入被动局面。

(4) 考评体系不严, 代理服务工作缺乏约束性。在制度执行方面, 有的村级代理服务管理制度过多过繁过杂, 落实效果不好。有的制度缺乏刚性要求和可操作性, 主要是对责任制落实考评、代理会计综合考评、代理服务中心绩效考评以及工作目标责任考评等, 没有明确、具体、过硬的奖惩制约措施, 造成了代理服务工作目标任务、工作措施不明确, 工作的随意性比较大。在监督奖惩方面, 没有形成村干部在会计违法违纪问题上不能为、不敢为、不必为、不愿为的有效防范机制。对少数素质不高的村官而言, 监督制度上还有机可乘, 惩罚制度还不足以望而生畏, 教育手段尚未触及其灵魂。

(5) 整体素质不高, 代理服务工作缺乏创造性。会计招录制度不够完备, 任用代理会计、村级报账员实行“关门点将”, 一批不具有财务专业知识、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进入会计队伍。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论资排辈”, 竞争择优的机制没有形成, 先进成为内部平衡利益的一种待遇, 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明显,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专家型、学者型”会计培养工作未摆上议事日程, 培训和教育走过场, 缺乏经常性、制度化的考试考核。而“出口”渠道不畅的问题尤为严重, 对那些不适宜从事代理会计、村级报账员工作的人员难以调离工作岗位, 严重影响代理会计队伍素质的提高。由于会计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导致代理服务工作在低水平徘徊。

村级会计代理服务工作的改进对策

(1) 着眼于增强针对性和科学性, 全面抓好“四个一批”。县委、县政府要把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必须以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措施, 全面部署和抓好“四个一批”;县政府要把“四个一批”作为提高政府执行力, 开创农村财务会计工作新局面的基础工程来抓, 制定印发《实施办法》等各项政策文件;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 主职挂帅抓“四个一批”, 努力实现“服务争先、监管争先、业绩争先”的目标, 强力推进和规范代理服务工作。县财政局要加强与县纪检监察部门的协调配合, 制定出台《村级会计代理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制度, 大力加强“四个一批”的指导和监督, 坚定不移地推进代理服务工作。各财政所要把“四个一批”纳入工作重点, 形成合力攻坚克难;一是用好“一批人才”。举事之要, 关键在人。代理服务工作能不能发展, 能有多大的发展, 关键在选好和用好“批钱的村官”、“跑腿的报账员”和“管账的代理会计”。为此, 县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招录制度, 实行考试选拔机制, 从财政干部中任命理会计;各乡镇实行选优机制, 从村干部中选出报账员。还要从培训入手, 以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为突破口, 以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为抓手, 着力提高财政代理会计和村级报账员的整体素质, 全面提升代理服务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二是培训“一批干部”。培训分为财政干部、乡镇国家干部、村干部、村报账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等5个层次。通过开展“全覆盖”式培训, 使财政干部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乡镇国家干部、村干部知职责、懂规矩、明方向, 从而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水平。报账员实现思想更“统一”, 决心更“坚定”, 职责更“明确”, 配合更“密切”的目标;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掌握审核、监督和清查的基本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清查“一批账务”。实行基层所“一把手”负责制, 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重点, 对重点村开展财产清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 形成一年一清、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从严规范农村会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监管, 全面推进代理服务工作。四是查处“一批案件”。在村级财产清查过程中, 对涉及“白条收款、虚报冒领、挪用资金”等事项和人员, 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如2007年以来, 黄梅县加大案件查处力度, 重拳打击经济违法违纪行为, 依法查处了一批“狠人、恶人”:大河镇栗子园村、花园山村干部签订假合同, 集体贪污公款5万多元, 涉案7人, 已有4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孔垅镇某村书记贪污集体资金过万元, 已受到撤职处理;周碾村书记虚报冒领涉农补贴资金2114元, 张河村出纳虚报冒领2万元全部被追回;县城的某“城中村”贱卖地基100余间, 私分110多万元, 全部进行了清退, 并封存违规票据22本1100多份。据统计, 全县共查处村级各类经济案件21起, 涉案人员42人。

(2) 着眼于服务发展、促进和谐的核心, 大力推进“八统一、四优化”。一是实行“八统一”, 规范服务标准。统一财务制度。县财政局要制定出台《代理服务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 内容包括:财务预决算、货币资金管理、财务审批、收支结报、票证管理、财产物资管理、合同管理、会计人员管理、民主理财、档案管理等方面, 并统一制成牌匾发到中心和村委会悬挂, 人手一本“小册子”, 实现从“无章可循”到“以制管人、以制管权、以制管事”的根本转变, 促进村级财务会计工作制度化、事务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程序化、工作考评科学化。统一银行账户。取消村级资金账户, 统一设立“代管专户”, 村级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对村级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 提升资金使用绩效, 从源头上遏制“白条抵库、暗箱操作”。统一票据管理。将原来村级使用的各类收据一律收缴销毁, 一律使用由经管局监制、财政局印制的村级专用收据, 制定村级票据管理办法, 规范收支凭证和内部结算凭证等, 使各类凭证的格式符合统一标准。统一公开监督。每月一审核, 每月20日前, 各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对票据、凭证监督盖章、村委会主任审批;每月一报账, 每月25日前, 各中心组织代理会计统一审核村级报来的票证, 实行谁审核、谁负责, 对未按照规定报账的, 一律予以经济处罚, 年终取消评先资格;每月一公开, 每月5日前, 到村张榜公示上月村级财务状况, 所有收支均让农民群众过目;每年一检查, 每年年初和年末, 分重点检查类、跟踪检查类、普通监管类等三类, 由财政、审计等部门组织开展财产清查、会计执法检查和财务收支审计, 依法查处会计违法行为。统一信息化。注重采用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加强和完善村级财务收支信息化管理, 逐步建成村级会计电算化、收支国库集中支付和票据“电子化”管理系统, 对村级实行全覆盖信息化监管, 促进“优质服务、集中核算、严控收支、网络监管”管理模式的顺利运行, 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统一会计科目。制定《村级会计实务操作指南》, 核定、细分会计科目, 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统一会计核算。为村级设立“三账三簿”的电子账簿, 帮助各村设立“一账四簿”, 使村级会计核算实现标准化和动态化,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统一档案管理。统一建立电子档案, 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合同到期预警机制。建立村级财务档案室, 统一对村级财务资料建档管理, 确保财务档案规范有序、安全完整。二是抓好“四优化”, 强化内部控制。优化机构设置。进一步加强基层财政 (中心) 标准化建设, 切实抓好财政管理基础工作, 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各村民主理财小组建设, 切实做到“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全覆盖。优化队伍结构。加大会计专业人才引进力度, 推进轮岗交流, 让更多人才进入代理服务工作队伍;加强“村官”的诚信建设, 着力培养合格的报账员,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警示教育”, 切实提升村级经营管理水平。优化民主理财。要定期开展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活动, 实现村级财务公开化、透明化。要构建群众参与监督机制, 拓宽民主监督渠道, 加快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法制化、规范化进程。优化制度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形成科学、有效的驻村帮联机制、民主理财机制、量化考核机制、责任追究机制、联合执法机制、信访协调机制, 整合各方面的力量, 更有效地推动代理服务工作。要全面落实村级预决算制度、备用金制度、财务审批制度、财产清查制度, 依法确定各村每年度的收入、支出规模及其构成, 给村级收钱、用钱戴上“紧箍咒”, 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制衡作用, 最大限度地实现规范财务行为、健全和完善“三资”动态管理, 全面地反映集体资产、资源的变动情况和运营状况;全面实行总会计每月例会制度、包保责任制度、检查督办制度、奖惩制度等“五制”, 每月定期调审账证、审核报表, 开展业务培训, 交流经验。实行财政局领导包片、股室包所的包保责任制, 定期督导、现场辅导。成立检查督办组, 定期到各乡镇巡回检查督办, 对督办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责令整改。将代理会计、包所股室人员评先、评优以及干部提拔任用与代理服务工作相挂钩;将各乡镇代理服务工作与“以钱养事”资金的分配、拨付挂钩, 奖优惩劣, 激励先进。对不依法履行职责的, 严格依照《会计法》规定追究责任。

(3) 着眼于夯实工作基础, 加强和完善“四保障”。一是多途径解决工作经费保障。全面落实经费保障的政策规定, 建立稳定规范的代理服务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二是积极创造条件, 逐步解决代理会计工作队伍薪酬、权益等方面实际问题。三是下决心强化阵地保障。全面推进“标准化”工程, 加强村级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场所建设, 为开展活动提供必要场所。四是进一步加强环境保障, 乡镇要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 健全乡镇国家干部包村驻点抓代理服务工作责任制, 加强对村级财务工作的检查指导。司法部门要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提供有效司法保障。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探讨 第4篇

【关键词】 村级会计; 委托代理; 工作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是指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主权利的基础上,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愿把财务会计与财务公开等业务委托乡镇或社会中介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实现村级资金的委托管理、村民自治和规范使用。

农村集体财务会计管理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是新形势下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提高村级财务公开的有效载体;是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改善党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对有效防止村级债务的增加,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现状

长期以来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专业会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目混乱,债权、债务不清现象严重。致使会计监督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政务公开流于形式。为了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行为,2004年9月30日财政部颁布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财政部财会[2004]12号)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2008年财政部制定了统一开展代理服务工作指导意见。2009年自治区制定了全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讨论稿)。

村集体经济组织涉及面广、人员素质低,《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以笔者所在的田东县为例,《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颁布后,田东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当做一项民心工程来做,并召开专门会议指示县财政局、农业局做好《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培训和推行工作。财政还安排了30万元的工作经费,以确保该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2006年3月,田东县财政局、田东县农业局联合举办《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培训班两期,对全县10个乡镇经管站干部和162个行政村的村支书、村会计进行系统培训。2006年5月,田东县财政局会计管理部门又因地制宜,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祥周镇开展委托代理服务工作试点。从祥周镇政府、财政所、农经站各抽调一名会计人员成立“祥周镇村账镇管会计核算中心”,各村只设立报账员,核算中心对祥周镇所属村屯的全部收支进行会计核算。试点以后,其他一些乡镇农经站也开展了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2007年田东县实行乡财县管试点,思林、林逢、作登、江城四个乡镇也将村财务纳入财政所会计核算中心核算的范围。

田东县从开始实行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试点工作,到委托代理服务工作进一步推开,运行了将近3年的时间。实践表明,实行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村会计信息工作质量;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成果;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有利于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以下一些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一)代理方式不统一,或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人员编制不到位,人员素质不齐等因素影响代理服务工作质量

田东县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的形式主要有:乡镇农经站代理,乡镇政府、财政所、农经站临时抽人组成专门机构联合代理,财政所代理等形式。有的乡镇农经站人员本身不是专职会计人员,人手也有限,代理工作质量和水平都不高。乡镇政府、财政所、农经站临时抽人组成专门机构联合代理,由于都不是专职人员,形成都管又都不管的局面。财政所管理相对稳定,但人手少,工作也多是现实问题,也不利于代理服务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村负责人、村会计法律意识淡薄,非财政性资金收支不入账的现象严重

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某种程度上属于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没有从法律的角度确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调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与性,使得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脱节。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主要核算与政府财政性资金有关的收支,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经济收入、捐赠收入等,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管理,未纳入统一核算的范畴。

(三)村报账员与核算中心衔接不好,互相推诿、扯皮现象严重

村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制定了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这些制度只能约束到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各村报账员仍是各行其是,给收支审核带来难度,往往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不利于把委托代理工作进一步做好。

(四)“白条”入账的现象无法根治

农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特殊的区域,无论收、支都无法取得合法的票据,“白条”入账现象严重。

(五)缺少必要的运转经费

代理服务中心一般都隶属于某部门,没有形成独立的主体,财政预算未曾安排单独的工作经费,就连最基本的账本、会计凭证都是占用部门自己的经费,出现揽活、贴工、贴钱的局面。

三、对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几点对策建议

(一)广泛动员,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政府在推动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过程中,不要剃头担子一头热,包揽全部的事情,要取得广大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配合与支持,召开村负责人会议,学习宣传《会计法》,确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强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依法进行独立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强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的会计工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全部收支都纳入会计核算。

(二)各乡镇因地制宜,抽调或聘请专业、专职会计人员,成立村会计代理服务机构,财政保障相应工作经费进行免费代理服务

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自愿的原则,或选择村会计代理服务机构(免费代理)、或选择社会中介机构(代理费自理)进行代理服务。县级会计管理部门和农经部门不定期地对会计核算成果依法进行检查和监督。财政部门应重视对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代理服务人员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确保代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村会计信息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水平。

(三)加强对报账员的选用和考核

报账员应由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干部兼任或由通过民主程序产生的村民担任,主要负责村级收入、支出原始凭证的收集整理,村级备用金的领取、保管和定期向代理服务机构报账。报账员产生后应及时向代理服务机构备案,并积极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具备相应的政策水平和报账业务技能后,方可上岗。报账员不宜随意更换。

(四)建立健全单位—会计核算中心一体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制约机制

会计核算中心从事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决定了会计核算中心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核算整体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制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时要村—会计核算中心两方面综合起来考虑,明确并制定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和报账员的岗位职责、村民主理财的审批报销程序、备用金制度、会计监督检查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并制作成牌挂在村委会。在此基础上再制定会计核算中心相应的制度,并将整套制度例示在核算中心的办公场所,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核算中心的有效衔接,避免相互间的扯皮推诿。

(五)统一印制规范票据,并实行专人管理

规范农村票据管理是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代理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农村票据的管理工作,规范票据的使用,加强对票据使用的监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由省级财政税务部门统一印制、发放农村商用票据、报销表格、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结算凭证等,消除“白条”入账的现象,有效控制村级债务的持续增长。收款收据或报销凭证要分单位管理、装订,每一份收款收据或报销凭证的记账联下面都要求附经村理财小组审核并签字的收支说明。这个环节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能否达到农村源头治腐的目的。

村级工作计划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为工作指针,严格依法管理,努力推进村民自冶工作,打造“诚信计生”,促使我镇计划生育工作再上台阶。

二、工作目标

全面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实现保类进位。

三、工作思路

1、抓队伍建设。加强计生办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做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把计生办建设成全县的先进办公室;组建强有力的计划生育专业队伍,坚持计划生育常年工作不断线、一年四季起高潮;加强对镇村两级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培训,采用召开例会以会代训和集中培训等方式组织学习业务和政策法规。使镇、村网络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村为主工作的要求。

2、抓计生办内务管理。继续完善计生办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计生办的各项工作分解到人,明确责任、明确奖惩;严格考核考勤制度,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改进工作作风,树立窗口形象,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做到笑脸相迎、耐心解释,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3、抓后进村的转化,促进全镇计生工作平衡发展。进一步完善“村为主”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后进村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联系后进村和机关干部包村制度;加大计划生育工作考核和一票否决力度,把工作责任和任务落实到每一个镇村干部身上。

4、抓村民自治工作,促进计划生育工作上水平。

年内力争90%以上的村达到村民自治合格村标准。通过创建活动促进协会工作发展,帮助群众逐步树立起科学、文明的生育观念。增强群众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四、工作措施

1、严格依法管理,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执行好政策。公开处罚标准和项目,公开处理结果。

2、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堵塞超生漏洞。继续完善和加强对己婚育龄妇女的合同管理,严格按《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管理到位。

3、加强基层网络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专干、组信息员队伍;加强镇村两级计划生育阵地建设,完善镇“四位一体”和村“三位一体”的功能;加强业务培训和管理,把业务工作作为对村专干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

4、落实好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通过落实优惠政策促进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化。

村级工作计划 第6篇

以教育部、卫生部颁发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坚持健康第一、育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切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村级健康教育工作。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领导,学校成立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三、工作目标:

小学生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依据教育部及省、市教育部门对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运用健康教育理论,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我校的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1.依据教材和实际,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当前由于社会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少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引导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

健康教育工作应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谐调发展,使每个学生有较强的健康意识。

四、工作重点:

(一)加强健康教育

1.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

2.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确保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100%。

3.充分利用队会、黑板报、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站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4.做好一年一度的学生体检工作和新生入学免疫接种验证工作。

5.对高年级的学生在加强品德等方面的教育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二)做好学校卫生工作

1.认真做好每天的卫生清扫工作,确保学生有一个洁净、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做到校园环境优美,卫生保洁好,无明显的卫生死角和不文明的校园陋习。

2.做好每周五下午校内外责任区的卫生清扫保洁工作和每月一次的卫生大扫除活动。

3.认真做好学校饮水卫生及食品卫生,加强对食堂的管理,规范操作,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发生村级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工作计划。

4.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的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按上级要求做好除四害工作

6.重视学生健康习惯的养成教育。充分利用红领巾监督岗的监督作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

(三)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

1.根据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常识教育。认真做好晨检、午检工作,对生病的同学及时与家长联系,坚持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防治传染病在校园蔓延。

村级工作计划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以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和改善贫困村发展环境为目的,着力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加快脱贫致富奔康步伐。

二、目标任务

从20xx年开始,用3年时间,对我局负责帮扶的塘蓬镇留村村46户被帮扶对象(共177人)采取综合扶贫措施,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80%以上被帮扶的贫困人口达到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实现三年基本脱贫。

三、工作要求

(一)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我局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局办公室主任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二)成立帮扶工作小组

帮扶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到户扶贫工作,根据留村人均耕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4亩),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生产发展落后等问题,针对被帮扶对象主要贫困原因,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切实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三)如实录入,及时上报

按照要求,根据帮扶情况,由专人如实填写《帮扶记录卡》,管理贫困户入网资料,更新帮扶情况,上报帮扶信息。

(四)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我局将负责帮扶的塘蓬镇留村村46户被帮扶对象(共177人)的帮扶责任分别落实到干部职工身上,进一步明确职责,并帮助制订发展规划,协调跟踪落实相关扶持措施,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联系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等。通过帮扶确保受帮扶的贫困户有自我发展和稳定收入,并实现稳定脱贫;确保贫困户家庭危房完成改造;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家庭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能参加免费职业技术培训,至少输出一个劳动力;确保每一贫困户学会一至二门种养技术或者手工加工技术,提高种养劳动技能。

四、加强领导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问题及其对策 第8篇

第一,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是村级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制度虚设甚至缺位。较多村组虽然设有村民委员会, 也大力宣传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 但实际往往是由村支书或村长独揽大权, 对村财务收支一人审批, 一人说了算。由于乡镇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存在职能交叉, 村账乡代理工作推动困难, 加之缺乏对村干部有效约束的机制, 致使村干部滥用职权, 牟取私利。各种管理制度, 如会计核算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政绩考核制度及人事任务制度形同虚设甚至缺位。

二是村级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监管缺乏力度。主要体现在:账目混乱, 会计科目不规范。例如, 对用于公益设施建设的上级拨款记入“村财收入”, 但支出时记入“其他支出”, 基础工作不扎实, 财务管理手续不全。很多村组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财务管理的要求设置总账、明细账, 存在非出纳人员掌管现金、白条抵库和坐支现象, 有的村组原始凭证不规范, 凭证摘要用语模糊, 甚至经办人、证明人和审批人都没有签字。在预算管理工作中, 虽然在预算指标的下达、预算执行等环节有所增强, 但在预算编制、绩效考评等环节漏洞百出;财务不公开, 监管力度不够, 有的村组虽然设置了财务公开栏, 但形同虚设;有的村级财务从未经过审计, 有的即使经过审计, 但审计力度不够;有的村级财务管理不严, 会计资料不齐全, 难以进行审计。

三是农村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会计交接工作不规范。农村大部门财会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相关的岗位培训, 他们大多只能记简单的流水账, 很难满足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要求。有的农村财务人员和农村基层领导干部一同换届, 势必影响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换届时会计人员不愿意移交工作, 造成会计工作脱节, 移交过程中也无人监交, 移交的会计资料不完整, 导致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

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首先, 村级基层干部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缺乏认识, 没有形成财务工作的概念, 也认识不到财务工作的重要作用。究其根源, 即有的农村基层干部文化水平较低, 对农村财务知识和相关的财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了解。其次, 村组忽视了对基层会计人员的重视和培养, 从而影响了会计人员从事基层会计工作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工作热情。“轻农”观念的存在也致使村组尤其是财力弱的村组很难留住既有学历又有会计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最后, 县、乡镇的审计部门未能正常开展审计工作, 加上部分农村宗族派别势力使群众不敢监督, 以至于农村财务监督不到位, 造成财务管理工作混乱。

第二,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一是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为了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各级农村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对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 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把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搞好。县、乡镇党委应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规划, 通过宣传、培训, 引领村干部和村民充分认识到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对发挥资金使用效果、加强民主监督、保障村民利益等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是完善村级财务管理体制, 建立乡镇财务核算中心。从预算的编制、执行到控制、调整, 全面细化村级预算, 严格按程序增强预算约束力。通过预算实现“分散权责, 集中监督”, 防止村支书或村长大权独揽, 以体现“权力共享的分权”之管理哲学思想。根据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开展村账乡代理业务, 严格实行“零户统管”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 实行村账乡代理业务时, 坚持“三权” (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村委会审批权) 不变原则, 规范资金运作方式。同时, 取消各村组银行账号, 收入全部纳入乡镇国库或财政专户, 支出实行报账制管理;取消各村组白条和自治票据, 统一票据管理;取消村组会计和出纳, 只设一名报账员。将所有村级财务都纳入乡镇财务核算中心。

三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相关制度, 夯实会计基础工作, 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并根据村组实际情况及其资金运动全过程的特点, 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 如预算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资产保管制度、票证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群众监督制度、奖惩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 制度过硬, 奖惩兑现, 用制度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资金安排上应坚持“增收节支”和“量入为出”的原则, 杜绝各种不合理的开支, 厉行节约, 尽量减少非生产性开支。

四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内外参与的监管机制。村组应建立健全采购、销售、投资、现金管理等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明确审批人、经办人的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措施。按照农业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每年至少两次进行村级财务公开。财务公开的形式要多样化, 内容应真实、完整、及时。同时, 要建立内外参与的监管机制,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一方面, 建立群众参与的内部监督机制。组建财务“民主监督小组”, 定期对村里的每一笔财务开支进行严格审查, 对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改正;全面推行“民主听证会”制度, 实行民主决策。另一方面, 加大外部审计监管力度。县、乡镇农经管理部门对村级财务工作应进行定期审计、村干部离任审计, 并组织各村之间进行定期交叉审计, 也可引入审计中介机构, 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会计师开展独立审计。

中心村建设与村级档案工作 第9篇

关键词:中心村;档案工作

2005年12月,中央以“一号文件”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经过近5年的努力,各地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期间,出现的“中心村”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档案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就村级档案工作如何适应中心村建设的需要,谈一点粗浅之见,以求得大家的重视和研究。

1有关“村”的几个名称及其内涵

1.1自然村。是指中国农村地区的自然聚落。是由村民经过长时间聚居而自然形成的村落。北方平原地区的自然村通常比较大,南方丘陵水网地区的自然村通常比较小,它受地理条件、生活方式等的影响,是农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单位,但不是一个社会管理单位。

1.2行政村。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其意志和便于管理而确定的乡下边一级的管理机构所管辖的区域。行政村是中国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设有“村民委员会”等权力机构,既是农村的基层管理单位,又是农村群众自治组织的区域依托。行政村一般大于自然村,几个相邻的小村可以构成一个大的行政村。

1.3中心村。是农村基本的居住单元,也是郊区“三个集中”推进的关键,通过对分散的自然村适度归并,合理配置公共设施,形成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公共设施的农村社区。它是介于乡镇与行政村之间城乡居民点最基层的完整规划单元,是我们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选择和建设对象。

2中心村建设的意义

2.1中心村建设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中心村是农村地域范围内区位条件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相对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中心。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多元经济的发展,只有立足农村建设的实际,从优化村庄布局入手,提高农村资源的配置效益,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集中投放到中心村建设上来,才能达到统筹资源、统筹分配、统筹人的素质提高的目的。

2.2中心村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抓住了中心村就是抓住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骨架。《意见》将村庄规划正式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范畴,提出要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的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这既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方式,又是实现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必然途径。

2.3中心村建设是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在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严重短缺的前提下,农村问题只能通过人口的城镇化来解决。但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不可能全部通过既有城市来解决,另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也不可能以各处分散的自然村就地发展的形式来实现。因此,需要根据区域的人口与产业资源条件,以统筹发展的思路,确定适量的具备发展条件的“点”进行集中建设,使这些“点”能够达到支撑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所要求的最小规模。这个“点”就是目前“城乡一体化体系”建设中位于最末一级的中心村。

2.4中心村建设是现代农村形势发展的必然。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教育、医疗、金融、司法等公共服务资源向中心集镇和人口集聚区转移的趋向;随着城镇化主导战略进程的加快,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产业化发展呈现集约化、规模化的特点,形成许许多多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趋向。在这种形势下,规划建设社区管理模式的中心村,有利于开展新民居建设,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农村居住点,改善农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可以减少因缺乏统一规划而形成的重复投资;可以通过老宅基地、多余公共道路的复垦增加耕地面积。所以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进程,是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3“中心村”建设给村级档案工作发展带来的机遇

3.1“中心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档案工作如何适应“中心村”建设的需要产生了内在的要求。近年来,各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以“中心村”和“农业先行区”为抓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上海市奉贤区明确提出“中心村建设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有计划稳步推进”。早在2006年12月5日,区政府组织由区农委、规划局、房地局、水务局、供销合作总杜、庄行镇、汉德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参加的庄行镇“新农村建设推进会”,研究论证了庄行镇潘垫中心村规划框架、产业布局和重点项目。《上海市奉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三个集中”,基本形成层次清晰、布局合理、梯度辐射、功能互补的新城、新市镇、中心村“三级”城镇体系。在《奉贤区2007~2009年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现中心村“村村通公交”的目标。“2010年6月8日,缙云县新农办再次召开中心村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推进中心村建设。县建设局、发改局、卫生局、国土局、旅游局、教育局、民政局、文体广新局等部门领导和各乡镇分管乡(镇)长参加了会议。各级党委、政府对“中心村”建设如此重视,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就把档案工作如何适应“中心村”建设需要的问题摆到了档案部门面前。

3.2“中心村”区域面积扩大,经济实力增强,为强化档案工作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心村与原来的行政村相比,在区域面积和经济实力上出现了很大的发展,这种变化的出现,一方面,使得做好村级档案工作的必要性更加突显,另一方面,也为健全村级档案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和经济实力的支撑。

3.3“中心村”硬件设施好,为强化档案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原来的行政村中,经济条件好一点的村,有比较好的办公场所,而大部分则条件较差,所以,村的档案工作一般都只强调有档案、有兼职人员、有档案装具、有规章制度的“四有”状态,很难安排有专用的档案库房。而村级档案工作的历史证明,正是由于既无库房更无机构,所以,随着人员调动等原因,村级档案工作出现反复的现象比较普遍。而现在,中心村一般都建有农家会所,从奉贤区青村镇已经建设的15个农家会所来看,都按照建设标准涵盖了健康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和生产服务中心等四大服务“板块”,这就为解决村档案室的专用库房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3.4中心村建设过程中档案工作的任务成倍增长。首先,现在的中心村一般由二至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这些并入村的档案需要集中保存,一下子增加了中心村档案室的室藏总量。其次,在中心村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村务公开需要村里档案工作更加完善,而且,还会形成与以往相比更为大量的档案。大到如拆迁档案、宅基地置换、土地流转、村土地征收征用、退耕还林还草、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村民健康档案等等;小到如耕地、草

原、山林、池塘、滩涂、渔港码头等使用权承包、农民补偿、农村合作医疗等。所以,如果再不在管理方式上有所突破的话,将难以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再次,随着多年来对档案、档案工作、档案法律的宣传,村民的档案意识也有所增强,尤其是近年开展的为村民建立“一户一档”工作的推进,村民对档案的建设和利用有了需要,也形成了推进村级档案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内部需要,从而大大增加了“中心村”档案工作的任务。

3.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村级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意见》中提出,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还给新型农民做了三个界定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此,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在2007年12月11日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夯实基础,科学规范农村基层组织档案的收集与管理”。要大力推进和逐步规范村级建档工作,各建制村应将档案工作列入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要以维护村集体利益和村民个人利益为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利用服务;有条件的建制村,可以建立集档案、已公开现行文件、图书、资料、科技信息为一体的新型农村档案信息管理模式,以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丰富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从而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水平。”

4目前中心村档案工作的典型实例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村级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已经明显有所提高,不少地区从建立档案工作示范村入手,积极认真地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还有个别地区从中心村自身需要出发建立了村档案馆。

4.1风阳县小岗村档案馆。小岗村档案馆属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总投资185万元,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目前,档案馆共保存档案资料540卷、照片520张、实物26件、资料208册,这些档案真实记录和反映了小岗村“大包干”30年来的变迁发展历史。小岗村档案馆分为村级档案保管场所、村史档案展览场所、信息公开场所、科技培训场所、文化娱乐场所和村务行政办公场所等6个部分,融村级档案、图书、科技信息与文化娱乐为一体,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成为小岗村的标志性建筑。

4.2南街村档案馆。南街村党委对档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自1999年8月建馆以来,大力加强了档案基础设施建设,使南街村档案馆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管理科学、利用方便的专业体系,被誉为“村级建档明珠,中国兰台奇葩”。截止目前,南街村档案馆共接收文书档案3246卷(件),照片、声像档案2600多卷(盒),其中有李长春、乔石、朱镕基、曾庆红、罗干等25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南街村视察工作时形成的宝贵档案资料。档案馆内同时收集整理了财务、科技、合同、工伤、证书、实物、房地产等各类档案材料1640卷(件),建立工作台账近百册。被河南省人事厅、河南省档案局联合授予2007年度“河南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4.3上海市奉贤区陶宅村档案馆。自陶宅村于2008年3月主动提出建立村档案馆的愿望起,区档案局与该村所在的青村镇即以此为契机,开展了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中心村档案管理模式研究”的市局级课题研究,并以陶宅村为实验基地,积极筹备。目前,该村档案馆位于村办公大楼的第二层,总面积为550平方米,其中,村史陈列室204平方米、村档案室库房44平方米、村民“一户一档”库房102平方米、村档案室办公用房22平方米、接待查档用房22平方米,大厅和辅助用房156平方米。具体工作包括:补充收集村的文件材料、建设村史陈列室、为村民建立“一户一档”、编修村志、发动村民写家谱等。目前,已经建立“一户一档”400家,村档案室已经创建为“区先进档案室”,村史陈列室已经于2009年11月16日开门迎接第一批客人。

5对中心村档案工作模式的设想

5.1建立综合的档案工作机构。名称可以各异,“综合档案室”、“档案信息服务中心”、“档案馆”都可以。笔者倾向称“档案馆”,因为,档案馆是永久保管档案信息资源和提供利用的基地。这样,村级档案都可由本村永久保存。这些档案除部分来自上级的文件外,主要由本村形成,利用服务对象也基本来自本村。所以,这些档案由本村永久保存很有必要。而要真正形成永久保存档案的基地,就必须在设有机构保障的前提下,积极有效地开展档案信息服务工作。

5.2明确主要职责。我们要对中心村档案馆的职责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使之既可行,又有发展余地。其主要职责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案收集、保管职能。整合档案资源,将中心村党政班子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以及村民的“一户一档”集中统一管理,为村委会服务村民提供方便。二是开发利用职能。提供档案利用和已公开现行文件服务,负责收集整理上级与村民关系密切的已公开现行文件,向村民开放,免费提供查阅服务,让村民了解国家政策和维护自身权益;编写村大事记、村史等。三是爱国主义教育职能。围绕村的中心工作,依托档案资源优势,举办村史陈列等多种形式的展览,充分发挥教育阵地的作用,对全体村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四是村务公开的职能。利用档案资源,配合做好村务公开工作。

上一篇:光的色散的教案下一篇:趣味文字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