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校本教研总结

2024-08-13

2022校本教研总结(精选8篇)

2022校本教研总结 第1篇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小学校本教研总结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一、教师队伍的现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长期以来,我校一直把教师队伍的建设确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我校的教师队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教师的学历有所提高,但实际素质偏低。

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我校教师的学历有了较快提高,但实际素质偏低。目前我校有教师 人,其中本科学历 人,专科 人,中师 人,尽管大家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专科和本科学历,但实际教学

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需进行调整培训以适应当前课改的要求,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2、教师年龄结构老化。

学校在岗的 名教职工中,50岁以上教师 人,占教师总数的 %,40岁以上教师 人,占教师总数的 %,30—40岁的中年教师 人,占 %,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人,占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校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较为突出。

3、课改意识较强,苦于在黑暗中摸索。

我校教师教学观念有很大转变,有一定课改意识。但教师教研能力相对薄弱。“模仿型”、“教学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虽然大家在积极探讨,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但目前只是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困惑。

二、教师队伍现状的反思及对策措施

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因此我校本学期以做好校本教研工作为重要突破点,在局小学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以局小学教研室2016-2016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继续坚持以“实”字为突破口,以提升教师教学素质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在原来的基础上反思、改进、深入,切实提高了“教学研一体”的水平和实效,努力开创了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我校的十二字目标“体内涵、高服务、把质量、争一流”而努力。

继续实施校本研修规划

本学期我校重点推进 “行动教育”。确立校本教研的突破点——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校本教研,使教师保持同事间的互助指导,行为跃进的全过程反思,同时学校注重纵向的理念引领,充分体现了“教学、教研、科研和培训”相

结合。

拓宽校本教研方式

我校校本教研扎根于本校的实践,以本校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中心,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行动教育”为模式,带着问题教研,围绕问题讨论,立足于解决现存的问题。

构建校本教研模式

我校校本教研的立足点是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着眼点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切入点是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升点是改革创新的精品意识;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高上。因此,我校校本教研采用了接受性学习教研,指导参与性学习教研和探究性学习教研方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校本教研模式。下面把主要工作简述如下:

1、扎实进行新《课程标准》的理论学习和新教材培训工作。

本学期我校继续围绕新教材执教工作采用集体培训、小组学习和个人自学三种形式对教师进行了“新课标”、和

“新教材”等内容的多次培训工作。教师们通过观看视频、文本材料等的学习对新教材有了深刻的了解,使教师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教师作为新教材的实践者、引路人,只有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技能,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2、继续组织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A、听讲座,加强理论提升

本学期,我校分别组织观看了魏书生、吴宗宪、李烈等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聆听教学专家的理论报告,更新了教师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B、看录像课例,体会教材、理论、实践有效结合

本学期我校组织教师分组观看了教师用书中的录像光盘,要求教师认真观看录像及课后专家的评析内容,通过读教材、看录像课、听专家评课和组内教师交流学习体会的学习过程使全体教

师对“教材、理论、实践教学”三者如何有效结合有了更直观的的理解和提升。

C、校领导进行教学专题讲座,用理论引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我校教师在教学观、理论知识、技巧等方面虽有了很大提高但经过听课、查作业等调查我们仍发现在现实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部分教师感觉课堂教学无法定位,不知如何进行教学;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是老套套,以讲解为重点,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重结论,轻过程;课堂上教师启发不够,学生参与不够,学生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现代化教学状况不容乐观;作文批改不规范等等。结合这些实际问题我校习校长、李副校长等高度重视纷纷进行理论引领先后进行了“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五课”活动与教师专业成长”、“ 备好一堂课”、“ 说好一堂课”、“如何评课”、“ 如何写课后反思”、“教学内容的最佳呈现,需要教师读活教材”等专题讲座为教师解疑答惑收到了

较好的效果。

2022校本教研总结 第2篇

我校地处偏僻山区,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师资力量薄弱,与外地兄弟学校相比,条件极为落后,正因为如此,我校抓好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工作的要求就极其迫切,同时,所面临的问题也极其严峻。面对这么多的困难,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本着“从小从细入手,力求取得实效”的指导思想,适应课程改革新形势,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帮助教师个人成长,努力创建有特色的校本培训工作。

一、强化过程管理落实教研培训有效性

我校老教师较多,观念方法落后又一时难以改变,为使我校的教研工作与培训工作能得到有效地落实,使教师教研、培训的质量得到较高的保证,就必须加强对教研、培训过程的管理,重视制度的改善和强有力的落实,力求培训有实效,教师有提高。

1、领导充分关注,落实制度有力。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都非常重视教研工作,都把身心扑在了教研工作一线,吴校长和两位副校长经常不打招呼地听课,听完后及时和教师交流研讨、因材指导,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几位校长都自始至终参与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从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并亲自上示范课。领导的高度重视,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对教研培训的认识,教师的教研素质也渐渐地发生了质的变化。校领导首先从调查入手,抓管理,建制度,征集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教学常规工作评价细则试行稿、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教师评价考核方案和教研组考核方案,将培训和教研与教师个人以及教研组工作的考核联系起来,提升教师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习质量。

2、创建教研培训“例会制”,实现学习过程透明化。教师工作繁忙,工作量也较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实施各类教研活动“例会制”。(1)教研组学习例会制。每个星期三的晚上教研组要开展活动,教研组根据实际工作进度,在集体备课、理论学习、听课评课、经验交流等方面开展活动,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2)校本培训例会制。每个星期天的晚上,由值周领导主持,进行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并要求教师做好记录,写好心得体会。(3)每个学期初,根据教育局的工作安排,对全乡教师举行为期两至四天的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新课标、课改信息、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等等。(4)每个学期,至少安排两次全乡性的教研活动和送教下乡。在开学初即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工作计划。(5)每次抽考、期中、期末考试后,分组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3、严格制度管理,强化档案管理意识。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制度是否能行之有效地得以落实,重要的一条还是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校本研训上,我们首先落实的是严格的考勤制度。每一次培训或者教研活动的开展,都要求教师准时到位,并且要求教师准备专用笔记本,提高个人档案管理意识,分门别类,做好各种活动的笔记以及资料保管工作。根据当前的学校工作实际与特点,我校制定了对教师、教研组的考核以及奖惩制度,对教师个人的义务与权利作了相关规定,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探索教研培训新模式

我校教学资源有限,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简陋,所以要做好教学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就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培训模式。

1、小处细处入手,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教研不搞大而无当的空架子,由于人力资源有限,我校不做较大的课题研究,而是从小处细处入手,一次力求解决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两个难点问题,例如一篇课文中的难点如何突破、一次命题作文如何指导等。

2、形式多样灵活。根据我校教师少的特点,只分为两个教研组进行活动。但是我校力求做到形式多样灵活,有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小组业务学习、送教下乡、中心小学教学开放日、到外校学习、请外地优秀教师传经、教师自学等多种形式。从规模上来说有全乡性的、全校性的、分年级的、分学段的、分教研组的、个人的。

3、深化校本教研,优化课堂教学。我们知道,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课堂教学是校本教研的生命所在,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才能使校本教研真正落到实处。为了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我校校本教研直接面对课堂教学,教师共同参与、深入讨论、不断反思。

4、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在上学年,学校新教学楼建成交付使用,配备好了一间远程教育室。为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安排远程教育室课表,每位老师每个星期安排两节课在远程教育室上,要求老师每周必须在远程教育室上课一到两节并做好详细记录;二是有针对性的进行远程教育设备使用培训,如开展了中老年教师远程教育培训,手把手教会教师使用远程教育设备;三是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我校在上学年开展了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还承办了片区数学课件制作大赛。

5、开通“白石教育空间”,探索网络办公模式。学校实现了光纤上网,组建了全校局域网,开通了“白石教育空间”(网址:Baishi008.ys168.com),学校有关工作、资料(如通知、课件、影音等各种教学资源都传到网上,资源共享,自由交流。

三、创新教师成长机制 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者的热门话题。教师专

业自我发展,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

1、教学反思。教师个体主动发展的关键是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依赖于内外自主发展环境的创设。为此,我校提倡教师写教学反思,要求教师针对平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理论学习中的体会、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每学期的书面形式的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不少于15次。或者在教研组中将问题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讨论,如:课后一起反省原有设计与实际效果的差距。在深入反思、讨论中,寻找改进策略,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再一次上课,接着再讨论。通过这些方式,促进教师多思考,多发现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创设和谐氛围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系到我校的未来。为此,我校专门就青年教师的发展制定了相关的策略:

一、发挥教研组的团体力量,带动青年教师在业务上不断进步。通过组内常规课、青年教师展示课以及优秀教师示范课等方式,为年轻教师提供众多的锻炼机会;

二、优先提供学习机会。我校在外出培训、听课学习等教研活动的安排上,将机会更多地倾向于青年教师,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让他们尽快地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三、实施“青蓝工程”,以教学能力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作为导师,引导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理论学习、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活动,多角度促进他们的成长。

四、宽容与激励。刚刚进入到教师队伍中的青年教师,他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对于他们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缺点,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以期待的心态去引导。同时,年轻人的个性是比较明显的,我们采用激励的手段,挖掘该教师个性中的良性资源,量体裁衣,创设和谐的氛围,促进其自主发现,自主提高。

总而言之,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关注的是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关注的是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只要我们在制度的制定、资源的选择利用、培训主体(教师)的管理等方面,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科学的态度研究问题,以人文的精神解决问题,那么,在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不断探索与实践当中,必将摸索出更多的符合教师与学校发展需求的途径,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赣县白石中心小学教务处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第3篇

一、确立目标

开学初,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 结合学科的特点, 经过全组教师的热烈讨论, 确定了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 信息资源共享, 把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工作要点有: (1)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 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 (2) 抓好本学科各项教学基础工作, 从整体优化出发, 加强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 的管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积极开展教学科研, 用教育科学指导教学。 (4) 组织公开教学, 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 (5) 关心培养青年教师, 使之早日成为教学骨干。各备课组长在优化过程、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前提下, 提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初一抓好起始阶段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二抓好“平几”基础教学, 培养数学素质;初三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围绕目标, 教研组有计划、有内容地积极展开工作。

二、教学教研活动

我校实行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调整、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每个教师根据班级实际和个人的优势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实际教学中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我们在备课时虽然是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 但在每位教师的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科实施集体备课, 要求各个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内容的“集体备课日”活动;教务处每学期开展一次全学科的“校本教学研讨课”活动。活动重点放在教研组内进行, 推动教研组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经常相互听课、评课、交流, 教研气氛浓厚, 每位教师听课都在18节以上, 同时积极参加本校和兄弟学校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 同伴互助, 搭建共同成长平台

同伴互助, 共同提高, 在教学中发展, 在教研中成长, 这是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核心。每学期的校内研讨课, 我们都是由上课教师先备课、设计教案、上课, 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听课详细记录, 结合评价标准打分, 课后及时评课, 反思教学行为, 研究改进教案。然后再上课、听课、评课、总结、写教后反思。

上课教师我们按如下标准打分:

全体性: (1) 以语言和行为创设好的教学氛围。 (2) 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兴趣教学因素。 (3) 教师的语言严谨、准确、有激情, 具有启发性。 (4) 训练、练习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典型性、思考性。

全面性: (1) 注意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2) 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展开学生的联想。 (3) 注意深挖例题、习题与知识点的相互之间的内涵与外延,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 注意到例题与习题的变式与引申。

自主性: (1) 调动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总结等活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有学生个体活动的时间, 留有讨论、提出问题和学生之间相互答疑, 追求知识准确性与完整性。 (3)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不简单地回应, 要启发学生或让学生之间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4) 能指导学生独立思考, 使学生能独立将一些问题进行恰当的变形或能独立编写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听课制度

为了促进校本教研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校实行校长推门听课制度。校长及教导处可以不打招呼, 随时到教室里听课, 并作详细记录, 课后必须和教者交流, 既要肯定优点, 又要评析存在问题, 并研究改进方案, 跟踪听课。同时要求教师之间互相听课, 作详细记录, 并有点评、建议。同伴互助不但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而且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由于人人参与教研, 学校教研氛围高涨, 青年教师进步很快。

3. 个人反思

个人反思, 促进了教师自我发展。教师唯有勤于反思, 善于反思, 才能取得满意的收获。因此, 学校把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作为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突破, 要求青年教师“一课一反思”, 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推敲, 认真评析, 分析自我, 评价自我, 肯定成功之处, 找出不足, 并将自己的教学得失记录于教案之后。

三、课堂教学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每位教师的课堂应当是内容上厚重丰满, 程序上有条不紊, 方法上灵活多样, 气氛应是轻松的, 效果应是多元的, 这也是新课程的终级目标。我们在课堂教学要求达到:

1. 让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是要把自主权还给学生, 把时间让给学生, 把学法教给学生, 把自信留给学生。

2. 让学生合作探究

课堂上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探索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 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

3.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课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 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动心, 使学生对学科心动、感兴趣, 惦记着它;动脑,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飞跃;动口, 即培养学生会说、能说、善说的能力;动手, 让学生该出手时就出手,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通过课堂教学实现“三让”, 我们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活跃, 不时闪现智慧的火花, 从而实现了“激活课堂教学”的目的。

几年来的校本教研工作, 我校真抓实干, 努力探索, 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教学研究蔚然成风, 教学活动形式多样, 研讨课人人参与, 人人发言, 肯定优点, 提出合理化建议。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同时学生也得到了全面发展,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由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共同提高, 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也品味到了令人欣喜而值得称道的硕果, 那就是我校每年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及全学科及格率都名列前茅。

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实践中仍面临着许多困惑和难题, 教师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少, 专家、名家莅临指导少, 教学配套资料少, 同时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与教学教研相冲突, 教学研究与课时相冲突, 教学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解决。但我们深知校本教研任重而道远, 我们将以校为本, 以学校为主体, 一如既往, 不懈努力, 上下求索, 使校本教研走向成熟!

2022校本教研总结 第4篇

关键词:网络化校本教研;常规型;开放型;无障碍沟通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2-0009-03

一、利用校园网,延续和丰富常规型校本教研活动

1.学习交流式

立足现状,打牢基础,大力开展课程标准、教材的培训。每学期开始的第一个月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主题的教师培训活动,我们结合制订学科教学计划重点组织新教师进行读好“三本书”(即:教科书、课程标准、教师用书)的全面培训,教师在专设的学习笔记上做好摘记,写好学习心得,教师将学习心得发布于校园网上,供其他教师借鉴、讨论。以教导处定期抽查、教研组每月互查等形式加强管理,并列入考核。通过培训提高了广大教师掌握课程标准和使用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的能力,保证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顺利实施。

2.微格点击式

微格点击式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及相关理论基础上,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录像后,利用声、像手段对具体的某个方面、某个环节进行选择性模拟,事后反复点击、回放相关镜头,使教师形成清晰的自我图式,仔细琢磨、研究的过程。利用声、像设备把讲课过程客观地记录下来,在实践中我们把教师的录像课放在校园网上,组织教师认真观摩、研讨、交流、共享,这样的教研方式不仅能帮助教师及时看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主动矫正不良的语言习惯及多余的动作,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大家在真实的情境中捕捉住共性的问题深入分析,切实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提高教学创新能力。比如针对“如何有效地警惕教师口头评价的思维定势现象”这个主题,我们可以从录像资源库中截取各类思维定势现象(包括以教师自我为中心、以优等生为中心、追求整齐划一的答案为中心等)放映,使大家产生“旁观者清”的效果。这对促进教师主动建构、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作用非凡。

3.案例分析式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例引领是一种方便、快捷、收效高的教研方式。在日常教研活动中,通过每月围绕一个专题、同看一节全国优秀教学课例(光盘)、以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作为研究对象,重现情境具体状态、发生和发展过程,并展开讨论,促进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感悟,使自身的课堂教学进一步走向理智,并依此了解和分析相关或相对的事物或对象,借助一定的理论支持进行分析,总结教学策略,形成一个课堂实录与点评案例,发布于校园网上,供教师借鉴、讨论。如2008年3月,教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从一个主题教育实验兄弟单位引进了一节课堂实录,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在讨论、研究中,教师们豁然开朗,投入实践与研究之中。几年来,案例成为我们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有效策略。我们曾经对案例有过这样的描述:案例是教育思想的形象描述,案例是教育过程的生动显现,案例是操作经验的有机渗透,案例是理论和实践的联姻结晶。以课例为载体,在问题中引发教学认知的内在冲突,在思辨中促进教师的反思与建构。

4.听课说课式

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是一种很好的校本教研方式。问题在于如何提高教研组及校际性公开课的研究实效。为了避免活动时授课人唱独角戏、听课人三心二意、评课人蜻蜓点水的现象,我们提出了“人人须实际评课”的要求,即我们在校园网设置了专门栏目,设计了统一的评课模版,授课人须将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教后反思等课堂实录内容发布在模版上,主持人根据课例探讨的要点对课堂实录进行评析。比如,语文组教师把《搭石》和《晏子使楚》的教学实录发送到网上,主持人就“教师指导学生品悟语言用了哪些方法和策略,是否达到目标”、“教师在语言积累和运用方面采取了哪些办法”、“教师的语言是否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心灵的感悟”等通过课例共同研讨。最后由主持人在网络中对教师的评论进行梳理,将评课观点整理成书面文字发布于相应的模版上,即使是未参加听课的教师也可以根据授课人的设计,参与讨论。

二、借助校园网,实现开放型校本教研的深入探讨

“校本教研”以校为本,并不意味着学校以及个人可以自我封闭。我们坚持以开放的心态,主动加强学校与外界、个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研究力量的有效整合和互动,表达渴求专业引领的意愿并付诸实践。

1.教研沙龙式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活动倡导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开展主动参与式教研。我们成立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会,将科研热情较高、有志于教育科研的青年教师组织起来,以“沙龙”的宽泛方式,定期举办活动。每次“沙龙”前,组织备课组长集会,每位组长先将收集的本组教师上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困惑进行整理,然后将存在的共性问题确定为本周课堂教学要解决或尝试的主题,大家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引发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比如在书香班级建设大讨论中,大家都把自己的班级读书计划和操作要点发布到网络中,就如何实施班级读书会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学校整体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欢迎;“沙龙”后,由组织者将活动主题和形成的主要观点发布于校园网,全体教师可以在网上继续进行更广泛的深入研讨。

2.名师工程式

充分发掘校内和校外优秀教师的人力资源,合力打造“名师工程”。 一是坚持开展“导师制”工作,为青年教师成长筑路搭桥。开展“导师制”工作,首先为骨干教师分解任务,每位骨干教师带4位青年教师,签定奖惩明确的《师徒结对协议》,定课题、定任务,限期出师。由他们负责传、帮、带,效果极为明显。每一期“导师制”工作的开展,都会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并逐步成长为学校骨干教育教学力量。二是学校组织实施“名师工程”,对青年教师给予任务,鼓励他们做科研型的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把上好“三门课”作为青年教师步入名师的“三步曲”。即“推门课”——事先不打招呼随时进入教室听课;“开门听课”——组织全体教师观摩;“出门课”——对涌现出的教学能手,推荐参加乡、县级课改优质课评选。通过赛课等环节产生“名师”,并对他们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和物质奖励。促使他们提高教学水平,人人成为教学能手。通过签定协议,每年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过程与结果在校园网公布,供大家督促。

3.专题论坛式

在课改实验中,根据涉及教育观念的更新、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教学过程的变革、教学方式的革新等问题确定研究专题。结合课题研究、先进教学方法的推广,确定骨干教师进行理论专题讲座,根据理论指导,结合年级教学内容,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进行“说课设计”说课,做好准备工作,接着推选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然后组织集体评议,总结部署下段工作。形成了“理论学习——专题讲座——说课设计——示范观摩——集体评议——定模推广”的新教研模式。激发了教师人人参与、互帮互学的工作热情。为此,我们在校园网也设置了专门栏目,设计了统一的论坛模版,骨干教师作为主持人须将演讲稿发布在校园网上,有关教师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与论坛主题的关系,将听后感整理成书面文字在一周内发布于相应的模版上,其他教师可有选择地参与观点发布。

4.优课评选式

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因此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是校本教研的核心。通过评价产生激励作用,激发教师内在潜能。为此,我们推出了“月末相约新课堂”的课堂教学评等定级活动,所有专任教师(包括学校领导)均参加课堂教学评等定级活动,评等定级以上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进行。 学校根据教师上课、说课、评课水平,并结合师德表现、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的综合考核,评比出学校的“优质课”。“ 优质课”获得者每年将按照学校制定的《华强小学教育科研奖励暂行办法》进行考核和奖励,并在参加县级优质课评选推荐、职称评聘、先进评选、骨干教师确认等方面予以优先。另外,我们还举行组内评比“首席教师”、“创新教师”、“新秀教师”等等,满足不同层次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使教师产生自我完善、积极向上的动力。校内各种类型的公开课,都需将教案、设计意图、教学反思等发布于校园网,供大家学习、讨论。每次活动通过“人人做”、“人人说”、“人人评”、“人人写”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5.专家引领式

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不可或缺的因素。离开了专业人员等“局外人”的参与,校本教研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的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因此,我们在举行规模性教研活动时,主动邀请县教研室的专家以及一些市、县级骨干教师来校指导,进行“教学会诊”,并将他们对教材的解读、教学环节的设计、有效教学的达成,在课堂中尝试的一些新思路、新想法或者在实施中发现的新问题等指导意见整理后发布于校园网,供教师们学习思考。

三、依托校园网,实现网络型校本教研的无障碍沟通

依托校园网可以实现无障碍交流的校本教研,这是“网络化教研”的最大优势。

1.网上论坛式,即模拟的网络论坛(BBS)

利用网络的优势,成立备课组,实行电子备课,建立备课包、课件包、资源包,并将资源放于校园网上,做到分工合作、定期交流、资源共享。我们还模拟互联网中常见的“论坛”模式,在校园内部网上设立了一个“网上教学论坛”,为教师们提供对学科教学的有关问题开展专题讨论的平台。“网上论坛”实际上就是一个虚拟的教研中心,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及要讨论的问题随时发布到论坛上(发帖);有想法要说的教师可以对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跟帖)。这种方式有助于教师间不受时间、人员、空间限制,经常性地交流研究、集思广益,也有助于教师教研方式的个性化发展。目前,我们已经开辟的“网上论坛”类型主要有教学论坛、德育论坛、科研论坛三种。初期阶段,主要由部门主管、骨干教师在相应的“论坛”上“发帖”,提出相关论题,供教师们“跟帖”,既学习讨论、发表观点,也可以在讨论过程中,发现值得集中讨论的话题。我们规定,与“发帖”人同组别、同学科的教师必须“跟帖”,其他教师选择“跟帖”。为了便于检查与浏览,学校设置了统一的论坛模版。这样一来,就有更多的教师有机会发表意见,互相交流,互相启发。

2.电子邮件式

这是利用互联网与外界实行双向交流的一种便捷方式,适合任何有条件上网的教师。对时空无限制,成本低,速度快。利用群发邮件、邮件列表等技术可以在特定人群范围内进行广泛教学研究,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信件和传真。目前,我们为每一名中青年教师申请了一个免费的163电子信箱,统一进行了有规律的编号。根据教师的任教情况和实际需要,为教师们提供了一组电子邮件列表,主要是市、县教研室的相关教研员。我们要求教师针对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主动、虚心地通过发电子邮件方式与教研员联系,寻求专家的指导。当然,我们也鼓励教师通过E-mail与外界进行更广泛的教研交流。

3.参与网站式

学科网站是由教育部门、学校、教师以及其他关注教育的人士建立的。以“亲近母语网”为例,它包括了活动公告、新闻中心、研究中心、课题实验、历届论坛、童书评选、读写大赛、培训中心、亲近母语论坛等内容,并且随时都在更新内容,登录“亲近母语网”,可以及时了解儿童阅读最新动态,把握儿童阅读信息,下载教学资料,发布反馈意见,实时地接触最新的教学理念。我们鼓励具备技术的教师利用搜索或链接访问其他教育教学专业网站,通过网络,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实现更广泛的同伴互助,寻求更多层次的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

以上所谈,仅是对校本教研与网络化校本教研机制基本框架的几点粗浅认识。我们期待着广大教师都能从“教”和“研”上去认识网络化校本教研,把网络化校本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补充与丰富,作为教师个性化教研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使研教各方随心所欲地实现无障碍交流,使之真正成为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 第5篇

一学年以来,我们数学教研组在校领导的领导带动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用心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完善和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重视专业引领,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专业引领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保证。

1、开展专题的理论学习。每一学期,我们根据学校课题状况确定学习主题,如“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等专题,要求每位教师围绕这个专题,从各自订阅各种教学杂志,选取文章进行自学,并择优推荐在单周周三业务学习时间与大家共同学习。这样,教师在搜集资料、学习、研读、谈体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课改意识,在共同的研讨中深刻领会新的教学理论,增强教师的实验参与感受和体验,将新观念内化为教师的改革意识,外显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的提高了理论学习的实效性,促进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研潜力的提高。

2、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经验与做法

本学期来,我校多次组织教师到外地学习、听课活动,分别到浙江、重庆、淮安等地。透过学术报告、理论讲座、现场指导和专业咨询等,使教师理解理论指导和提高理论修养,增强理论思维潜力,吸收好的经验做法,促进本组教师教学潜力的提高。

4、带给课例,进行评析

学校购买了有关课堂教学录象带及光盘,教研组还从网上下载一些课例,对这些教学资源,我们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有目的地为教师带给比较有特色的课例,组织全组教师进行观看,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

透过这样的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教师的教研潜力、教学潜力和理论水平明显提高。

二、强调同伴互助,实现共同成长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同伴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

1、师徒结对。对于年轻教师,为了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我们在开学前就从备课、上课、作业等环节的要求都给予相应的指导。开学初,我们深入课堂进行教学调研,确定帮教对象,安排与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结成“对子”,采取“一帮一”,以老带新的办法帮忙和指导青年教师,要求徒弟用心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使之尽快适应我校的教学。

2、举行本学科的基本技能训练。根据本学科实际,我们还举行本学科的基本技能训练,在每次教研活动的前十五分钟,由几名教研组长轮流出题,对全组教师进行“解题训练”。我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数学教师解题潜力竞赛”。这样的活动,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潜力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和专业水平。

三、聚焦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1、课堂教学是课改实验的主渠道,也是课改实验成败的关键环节。我们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来做好校本研究。

本学期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质量要“高”。

我校在抓好平常课的同时还用心开展新教育实验活动。新教育活动每两周举行一次,流程为:说课——上课——评课。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们分析教材,研究教法,定位目标,评析执教者的“优”与“缺”。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2、为提高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本学期务必在校长室的要求下进一步强化听课制度。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应对听课做出要求:

(1)教师听课。

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听20节课。为了进一步加强和督促教师的听课活动,我校将勤检查教师的听课笔记,认真检查并统计听课节数。

(2)行政听课。

为了加强学校对教师上课状况的了解和促进教师听课的活动,学校所有行政人员每周务必听一节随堂课。听课后还要求检查上课教师的备课笔记,并有针对性的与上课教师进行交流和评价。

四、重视自我反思,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反思,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们要求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按教学的进程,我们要求进行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的反思。教学前,要反思教材、学生、教师三大教学要素,使教学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教学中,要及时、自觉地对师生进行为的反思,不断调整教学重心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我们提倡教师在每节课的教案后面写上教学反思,反思记录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

五、举办多样化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

为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展示展示学生的聪明智慧,我校还举行了“走进精彩的数学世界”活动。为了有效组织这次活动,我们数学组对活动的筹备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设计和周密的安排。

主要设计了三项活动:

第一项是口算大王比赛,全体学生参与,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50道口算题,得满分者可获“口算大王”荣誉称号。结果共有143名学生获得此项殊荣。

第二项是制作数学手抄小报。结合教研室数学小报评比活动,我校在12月的第一个星期举行了数学小报设计评比活动。思考到一、二年级学生识字不多,该项活动只面向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展开。在各位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小家伙们收集了许多信息:数学历史、数学名人名家、数学趣题、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学习方法……!400幅作品中,21幅获一等奖,39幅获二等奖,54幅获三等奖。“资料丰富,设计别致”,这是来自老师们的声音。“真漂亮,每一幅我都喜欢”,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也情不自禁的如此赞叹道。此项活动,使学生增加了数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潜力和审美观。

第三项是数学小故事比赛。数学小故事比赛主要面向一、二年级的学生。比赛前,各班数学老师先举行班级性的小故事比赛,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比赛过程中。再由各班评选出的两名选手参加校级比赛。比赛过程中,台上的小选手一个个从容不迫,大胆自信,向观众讲述生动搞笑的数学故事。那纯正流利的普通话,大方出色的表演,把观众带入了神奇的数学世界,博得了观众一阵阵掌声。经过两个小时的精彩表演,评出了一等奖四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八名。

本次活动,唤醒的不仅仅是孩子们沉睡的潜能,而且是孩子们沉重的心灵,对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足之处: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 第6篇

一、成立领导机构制定校本教研制度

为了更好的落实与实施《小学校本教研制度构建与实施的研究》,我校成立了校本教研组织管理机构,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导担任副组长,全体教师为成员的三级教研网络机制;构建《山前小学校本教研制度》,制定《山前小学校本教研构建与实施方案》,使校本教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认真做好问题单的记录与交流

为了更好的进行校本教研,确实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落实“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方式,在学期初,各教研组让各学科教师对自已在教育教学过程的遇到的各种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整理并写在教育教学问题单上,然后利用每周三、周四的教研时间或学校qq群进行学习交流、探讨研究,并对问题进行初步的诊断,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对教研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后进行梳理、筛选,取出较有共性的问题进行二次诊断,提升形成学校的校本小专题进行研究,确定校本小专题后组织引导老师们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把学习的观点与体会记录在校本教研学习文献摘要记录单上,然后进行校本教研研讨活动,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教研组讨论后的策略进行集体备课,在认真备好课的基础上,进行策略的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积极的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并及时地进行评课及教学反思,检查教学策略运用的成效,梳理课堂教学中的得失,捕捉教学过程中的有价值的新问题。我校本学期的校本教研专题《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法效率》、《如何指导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提问题的研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三、同伴互助共学共长

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学校里有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骨干教师,他们是学校的财富。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幅射带头作用,使学校的老师共同成长,课题组对全校教师进行“优化组合”,以“常规课”“师徒结对课”“骨干示范课”“研讨课”“验证课”“外出学习回校汇报活动”等进行交流学习。为了使新教师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学期教务组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子,制定出“传、帮、带”计划,学期初组织新教师进行教材的学习,新老教师共同进行教学设计,进行“师徒结对课”探讨交流学习,并在第四周进行跟班听课,结合课堂上出现的难点、重点问题与新教师进行探讨,给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意见与建议。充分发挥青年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学校第八、第九周组织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研讨课”的教学公开研讨活动,给新教师的教学提供范例,本学期三位新教师在第十四周的课堂教学汇报课受到兄弟学校一致好评。“外出学习回校汇报活动”本学期学校充分落实“走出去”的策略,选派教师到福州观摩“智慧.互动.成长”语文科名师展示活动,回校后,听课教师撰写听课心得与老师们进行传达与交流;为了验证策略的有效性,课题组进行集体备课,在第十六周进行三节课例验证课,通过集体评议,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总结策略,并要求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加以运用与总结。

四、积极撰写教学反思与教学案例

为了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落实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专题研讨,及时把握课堂教学方向,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捕捉教学过程中的有价值的问题,课题组要求每位老师立足于课堂教学,每周进行一次教学反思,每学期撰写不少于三篇的教学案例,并与同学段(教研组)的老师进行思维的碰撞,分析得失,不断地探索、运用、总结,为后继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

五、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以来学校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有所提高,学校的青年教师在专题研讨活动中迅速成长,驾驭课堂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有明显的转变,课堂上不但能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老师撰写专题论文(案例、反思、教学随笔)多篇入选各级论文汇编。在进行专题研究的过程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资料的收集与归档工作;教师专题理论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课例验证后专题理论如何进一步提升,都有待于下一阶段的进一步研究。

校本教研检查总结 第7篇

2013年5月22日

依据本学期的校本教研计划,于5月20--21日教研室组织人员对全镇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增强教研意识

开展校本教研是推进课改,加快教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广大教师能充分意识到只有充分开展校本教研,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的潮流,不断向前推进。

二、加强教学研究,注重实效。

1、抓好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

在当前课改的理念下,探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偏离常规教学。各校认真的抓教师的教学常规落实,这样促使教师不仅面向全体学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加强教科研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课改新理念。

三、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监控、检查、指导、反馈,建立评价体系,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收到了实效。

①学校领导深入一线,参与和指导教研工作。学校教研组织健全,教研计划实用,有周教研活动安排,记录认真,内容详实,有活动效果。

②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教研组长按开学初制定的计划按时组织活动。存在问题:

大部分学校只有活动记录,而无过程性材料和活动总结。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教研活动讲形式,走过场,不注重实效。有个别教干、教师听课记录数量不足,没有评课意见,听课后不交流,不反馈,不总结。教研工作薄弱,各校要认真重视,以教研促进教学。

今后工作设想:

1、及时修改并健全各种研训制度,为使各项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实,学校要设立检查督导小组,负责督促检查各种计划、制度的执行情况。

2、建立教师个人及教研组的档案,以便更好地记录教师个人及教研组的成长历程,展示校本教研的成果。

3、研究从反思开始,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包括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能从他人的行为中得到反思,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课课有反思,养成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的习惯。

2022校本教研总结 第8篇

本次系列活动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各初中学校提交教研组工作总结或经验交流材料;第二阶段:网上跟帖研讨;第三阶段:网上在线研讨;第四阶段:现场交流;第五阶段:现场资源网上交流, 活动的延续。第一阶段, 4月初启动截止到4月25日, 我们一共收到各学校教研组工作总结或经验交流材料119篇。

这些材料已全部上传到海南初中数学频道上。这些材料上传后被阅读3000多人次。第二、三阶段于4月18日-4月25日进行跟帖研讨, 初中学校教师纷纷留言, “在线研讨”4月25日晚举行, 在两个多小时的在线研讨中, 评论达1000多条。整个研讨过程中, 大家各抒己见, 坦诚交流, 气氛活跃, 教师们把自己学校校本教研中的做法与同行交流学习。研讨中有很多很好的做法, 我们都及时整理放在初中数学频道上。第四阶段现场研讨于2011年5月17日至18日在海口鸿运大酒店进行;第五阶段:现场资源网上交流。时间从5月19日开始, 现场活动的资源全部上网, 包括部分视频资源, 老师根据网上资料进行学习和进一步的研讨。

第四阶段现场研讨来自海南省各初中学校数学教研组长300多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孙孝武、潘明两位老师主持。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有:1.专家报告。由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的龙官吾副院长做题为《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报告;中心组成员黄良师老师做题为《依托网络教研平台, 促进团队专业成长》的报告。2.现场经验交流。由海南中学等11所数学教研组长做经验交流。3.中心组成员方国志老师做《海南省2011年初中数学教研组经验交流情况简述》。

我们将现场研讨全过程录像下来, 并将部分精彩的片断放在初中数学频道上, 供老师们后续学习。

本次系列活动由海南初中数学教研中心组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安排, 有很多教师是全程参与了此次系列活动。参与活动的教师都认为, 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 对如何促进校本教研健康发展达成广泛共识, 整个系列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充分发挥教研组职能, 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常规教研活动

常规教研活动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研活动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我省很多学校结合学校实际, 在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 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注重教研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其中包括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等。在提交的119篇总结或经验交流材料中,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大约有90篇, 占整个材料的76%。涉及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的实施及方案的落实, 定期、定项的督导检查与评价以及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的规范化。主要的教研活动有: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公开课、评课等。在理论学习方面, 主要是组织教师对新课标的研读, 先进的教学理念、教法、学法的学习。海口九中每学期学校或教研组都会组织教师学习最新教育教学理论, 订阅相关书籍, 如《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师专业成才的途径》等, 每学期末每位老师交10-20篇的读书笔记。海师附中加强理论学习, 把握课改方向, 每年每位老师至少订一份本专业研究杂志, 通读2到3种刊物, 经常上网查询资料, 随时关注教学动态。在集体备课方面, 海口九中发挥集体优势, 在自主开发课堂学案的基础上, 依照“自我初备一集体研讨—整合借鉴—资源共享—课后反思”五个环节集体备课, 做到“三定、三研、四统一”:定备课时间, 定备课地点, 定主备教师;研究课程标准, 研究学生状况, 研究考纲考题;统一教案课件, 统一课时进度, 统一作业检测, 统一质量分析。这样的集体备课融入了更多整体元素, 重点更突出, 教学效果更好。文昌中学根据学校教学部门的要求, 按年级把全体初中数学老师分为三个备课组, 同上一个年级的老师为一个备课组, 每个备课组由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备课组长, 把关年级教学工作。每周每个备课组至少集体备课一次, 把下一周要上的内容或是要上某一章的内容备好。以年级为备课组, 事先确定内容和中心发言人, 然后针对所备的课进行研讨。在公开课方面, 洋浦中学以教研组为单位上亮相课、过关课、选拔课、竞赛课等。在评课方面, 琼中思源学校在互听、互评活动中要求每位老师都要发言。

可以看出, 经过探索与研究, 各学校对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化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以活动为载体, 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 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青年教师为学校带来了蓬勃朝气和青春活力, 青年教师教研活动参与意识强, 但青年老师经验欠缺, 研究能力偏弱。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已成为各学校的共识。在各学校所提交的总结或经验材料中, 都体现了各学校对青年教师的重视和培养。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是“以老带新”, 通过推门听课、互听、互评、过关课、赛课等形式, 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 对青年教师在目标生成、教学方法、教材处理、教师素养等方面进行手把手的指导, 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海南中学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 以教育研究为主线, 以各种教育活动为载体, 引导、激励、帮助青年教师自主发展。采取的“以老带新”结对子的做法的策略有: (1) “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策略; (2) 采用“问题研究”策略; (3) “校本培训, 实践第一”的等等;洋浦中学以备课组为单位上同题异构的课;以备课组为单位上主备试讲课;以教研组为单位上亮相课、过关课、选拔课、竞赛课。白马井中学针对性地设立分层带动管理, 确定各点骨干学科领头羊, 落实以“老”带“新”、“师”带“徒”, 手把手互动交流, 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海口一中对教龄未满三年的老师, 开展新老教师, “一帮一”、“一帮多”结对子活动, 互帮互学, 取长补短, 使新教师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快速成长起来, 并在教学中形成明显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虽然各学校在常规教学管理、教研活动实效性、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相对于我省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各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研究的面不广、教研问题的针对性不强, 在教研活动的形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 教研问题的针对性不强。

研究就是解决问题, 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针对问题进行研究是促进教研活动由形式化走向实效化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课堂, 每个老师都会面对具体的教学问题, 根据这样的问题情境组织教研活动, 才是校本教研的关键所在。实际上, 教师不是没有遇到问题, 而是我们不清楚如何把这些问题转化成校本教研进行研究, 如: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等。在所提交的总结或经验材料中, 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材料不多。大多数都是常规教研活动的总结、教研活动缺乏针对性。我们的教研活动不在多, 哪怕是一年针对一个实际问题, 把它扎实地开展下去, 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2. 网络教研活动开展少。

网络教研是我省在全国推进新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具有原创性的贡献。把传统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 可以扩大教研效果, 提高教研品位。如:网上课题研究。针对不同课题, 在网上建立各课题组的“博客圈子”。各课题组每学期都制订课题研究计划、研究主题, 我们可以把遇到的问题, 解决的方法记录在博客上, 为课题结题提供一手材料。在所提交的总结和经验交流材料中, 大多数的学校开展教研活动都是常规教研活动。利用网络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的少。只有海口一中、海南中学、国兴中学等少数几个学校开展了网络教研活动。

3. 教研活动形式创新少。

上一篇:一无所有的农夫人生哲理下一篇:冬季婚礼须知的三大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