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二测试题

2024-06-05

高中数学选修二测试题(精选6篇)

高中数学选修二测试题 第1篇

专题二试题

高中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版)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巩固方案

一级目标

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是

A.儒家学说 B.兵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 2.战国七雄中最早实行变法的是 A.魏国 B.楚国 C.秦国 D.齐国 3.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兵家思想 D.道家思想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为田开阡陌封疆” D.“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5.商鞅变法时以《法经》为蓝本,制定了秦律。《法经》的作者是 A.商鞅 B.吴起 C.李悝 D.韩非子

6.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奴隶制度冲击最大的是

A.废除井田制B.废除“世卿世禄制” C.推行县制D.重农抑商

7.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勤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8.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

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废除“世卿世禄制”D.建立县制 9.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措施是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废除“世卿世禄制”

C.制定连坐制度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10.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废除“世卿世禄制”D.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 11.商鞅变法的举措主要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二级目标

1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B.农民与地主的矛盾

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D.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13.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级爵制,使得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 ②按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③中央集权制建立起来 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进爵的机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假设李三是秦国的商人,他会遇到哪些事情①做生意时买卖公平、童叟无欺,获得政府奖励白银十两 ②从齐国贩卖纺织品到秦,在秦国被课以重税 ③在市场上出售纺织品没有明码标价而被重罚 ④生意亏本致家境贫寒,家人被政府罚为奴婢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15.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措施主要适应了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①新兴地主阶级 ②自耕农阶级 ③奴隶主阶级 ④商人阶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6.下图秦砖像《奖励耕织》图,所反映的现象的历史作用是A.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B.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C.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D.铁器从此得到广泛应用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áng,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评论商鞅的主要标准是什么?这一标准对材料一的结论有何影响?(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指出评论者的基本立场。(3)材料三评论商鞅主要着眼于什么?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4)你认为评价商鞅变法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举上述材料中一例说明商鞅变法后阶级关系的变化。

二 秦国的崛起 巩固方案 一级目标

1.商鞅变法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商鞅的智慧与策略

C.变法措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D.始终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2.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的变法措施是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废井田、开阡陌 D.奖励军功 3.战国后期秦国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主要原因 A.实行了商鞅变法B.普遍使用了牛耕和铁农具

C.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D.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4.下列言论与商鞅的思想不相符的是①“刑不上大夫” ②“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③“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④“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A.春秋 B.战国 C.秦国 D.汉朝 6.一代雄才商鞅最终因遭诬告而为变法献身。处死商鞅的是

A.秦穆公 B.秦孝公 C.秦惠王 D.秦始皇 7.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频繁,但为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准备了条件。其条件有 ①实现了区域性统一 ②促进了民族融合 ③变法中秦国强大 ④人民渴望统一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与其他诸侯国的变法相比,商鞅变法最突出的特点是 A.最彻底B.时间最长C.开始的最早D.规模最大

9.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改革和变法,其中比较彻底而又确立了封建制度的是A.管仲在齐国的改革B.李悝在魏国的变法C.吴起在楚国的变法D.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0.能够证明商鞅变法达到了“富国强兵”目的的史实有①公元前312年打败楚国 ②公元383年淝水之战,打败前秦 ③公元前340年左右打败魏国 ④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打败袁绍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11.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二级目标

12.下图是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商鞅变法后秦人形成的 A.法治意识B.重农精神C.娱乐意识D.尚武精神 13.商鞅变法的历史功绩不包括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打击了血缘宗法制度 D.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14.“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人说惠王”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 15.《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16.商鞅变法后,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其主要原因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C.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D.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17.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主要作了哪些规定?试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3)材料三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作者对此态度如何?你如何评价? 专题二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迅速发展 B.称雄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十分尖锐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2.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B.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C.新兴地主产生、奴隶主贵族势力完全消失D.思想文化呈现繁荣景象 3.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 4.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根源是

A.生产力的显著发展 B.社会处于剧烈变革时期

C.科学的发展,大量新思想的出现 D.争霸战争的需要 5.下列事件,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的是 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 6.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反映了

A.存在决定意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7.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等礼仪道德斥为削国危邦的“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其实质是

A.统一思想B.加强中央集权C.思想文化专制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8.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主要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9.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有①重农抑商 ②“燔诗书而明法令” ③奖励军功 ④废除井田制 ⑤实行连坐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

10.右图“商鞅铜方升”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什么内容A.为田开阡陌封疆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统一度量衡D.加强中央集权

11.商鞅变法措施中有可能激化阶级矛盾的是①连坐法的推行②轻罪重罚③户赋、劳役沉重④重农抑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 13.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这些变法运动是 A.周王室为了巩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地位 B.奴隶主贵族巩固统治的尝试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 D.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

14.依据商鞅变法中法令的主要内容,商鞅的思想明显属于

A.儒家学说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5.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级爵制,使得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②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③中央集权制建立起来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进爵的机会A.①② B.③④ C.③ D.④

16.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 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

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

17.商鞅变法在社会经济方面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织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

18.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 19.郭沫若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阶段。能说明的史实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战国初,各国纷纷变法,废除奴隶制

D.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0.下列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B.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 C.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D.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20分)21.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áng„„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三个材料中哪一个对商鞅变法完全持肯定态度?(2分)(2)你认为材料一中哪句话最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为什么?(3分)(3)材料二中作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错在哪里?(4分)(4)材料三中“务本”是指什么?(2分)22.材料一(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所述改革内容,总结商鞅变法在秦国的效果。(4分)(2)材料二如何评价商鞅?怎样给商鞅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5分)

三、问答题(20分)2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除商鞅变法外,还有哪些国家进行的改革变法影响比较大?(12分)24.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勤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指出这里商鞅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及根本着眼点,并对这一思想作简要评论。(8分)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1.C 2.A 3.B 4.D 5.C 6.A 7.B 8.D 9.B 10.D 11.参考“学法激活”部分的“商鞅变法”作答。12.D 13.A 14.B 15.A 16.A 17.(1)着眼于对个人品质的评价,忽略了对商鞅变法的社会客观效果的考察,因此不能全面地评价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2)肯定了变法富国强兵的实际作用,否定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及变法对奴隶制统治秩序的破坏作用,但是其基本立场是肯定商鞅变法。(3)着眼于变法取得的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实际效果,看到了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与材料二不同的是肯定了变法所建立的新秩序。(4)应主要着眼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根据生产力的性质考察其社会变化的意义。“庶人之富者累巨万”反映了变法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

二 秦国的崛起

1.C 2.C 3.A 4.A 5.C 6.C 7.D 8.A 9.D 10.D

11.参考“学法激活”部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作答。

12.D 13.B 14.A 15.D 16.D

17.(1)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推广县制;统一度量衡。(2)变法使秦国富强。(3)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肯定与否定兼有。可根据材料内容作出不同评价,但要抓住基本观点: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种进步的社会运动。

专题二综合测试

1.A 2.C 3.A 4.A 5.A 6.B 7.C ?8.A 9.B 10.C 11.A 12.B 13.C 14.D 15.A 16.A 17.A 18.A 19.C 20.D

21.(1)材料一完全支持商鞅变法。(2分)(2)“民以殷盛”。变法后,对老百姓来说负担仍比较重。(3分)(3)认为商鞅为“刻薄人也”,其变法为“挟持浮说,非其质矣”,指责变法。仅从其品德方面评价,没有认识到其历史进步性。(4分)(4)重视农业生产。(2分)

22.(1)内容:废分封,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征收赋税,统一度量衡。效果:秦国日益强大,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4分)(2)认为商鞅“天资刻薄”、“严刑少恩”是被车裂而死的原因。商鞅变法是进步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商鞅执法公正、措施果断是当时激烈斗争的必然要求,它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商鞅被车裂而死的最主要原因是保守势力的反扑,但商鞅的轻视教化、严刑峻法和文化专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5分)

23.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分)其他变法: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革已经开始。著名的有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的改革。齐国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权。(4分)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影响也较大。吴起主张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风气。楚国经过改革,成为了战国中的强国。(4分)

24.重农抑商。(1分)根本着眼点: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保护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封建经济基础,确立封建制度。(2分)评论:从长远来讲,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予以压制,其结果必然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的低水平上,其弊端到封建社会晚期愈加严重。但在当时,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并加以重视是正确的,它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使之逐渐成为七国之中实力最强者,奠定了统一全国的物质基础。(5分)

高中数学选修二测试题 第2篇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5*12=60)

1.直线,(为参数)上与点的距离等于的点的坐标是()

A.

B.或

C.

D.或

2.圆的圆心坐标是

A.

B.

C.

D.

3.表示的图形是()

A.一条射线

B.一条直线

C.一条线段

D.圆

4.已知直线为参数)与曲线:交于两点,则()A.

B.

C.

D.

5.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则直线的斜率为().

A.

B.

C.

D.

6.已知过曲线上一点P,原点为O,直线PO的倾斜角为,则P点坐标是()

A、(3,4)

B、C、(-3,-4)

D、7.曲线为参数)的对称中心()

A、在直线y=2x上

B、在直线y=-2x上

C、在直线y=x-1上

D、在直线y=x+1上

8.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t为参数),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A.

B.

C.

D.

9.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为()

A.B.C.D.10.曲线的参数方程为(t是参数),则曲线是()

A、线段

B、直线

C、圆

D、射线

11.在极坐标系中,定点,动点在直线上运动,当线段最短时,动点的极坐标是

A.

B.

C.

D.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若直线与圆相切,则实数的取值个数为()

A

.0

B.1

C.2

D.3

二、填空题(5*4=20)

13.(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极坐标系下,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是________;

14.在极坐标系中,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一个极坐标为_____.15.已知圆M:x2+y2-2x-4y+1=0,则圆心M到直线(t为参数)的距离为

16.(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曲线,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取相同的单位长度,以原点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中,直线被曲线C截得的线段长为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是(是参数),以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Ⅰ)判断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

(Ⅱ)设为曲线上任意一点,求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θ+)=a,曲线C2的参数方程为

(φ为参数,0≤φ≤π).

(1)求C1的直角坐标方程;

(2)当C1与C2有两个不同公共点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曲线,直线(t为参数).

(1)写出曲线C的参数方程,直线的普通方程;

(2)过曲线C上任意一点P作与夹角为30°的直线,交于点A,求|P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下,圆的方程为.

(Ⅰ)求直线的普通方程和圆的圆心的极坐标;

(Ⅱ)设直线和圆的交点为、,求弦的长.

21.(本小题满分12分)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有相同的长度单位,以原点为极点,以轴正半轴为极轴,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射线与曲线交于(不包括极点O)三点

(1)求证:;

(2)当时,B,C两点在曲线上,求与的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在以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中,圆的方程为.

(1)写出直线的普通方程和圆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点坐标为,圆与直线交于,两点,求的值.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设直线,(为参数)上与点的距离等于的点的坐标是,则有

即,所以所求点的坐标为或.

故选D.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直线的参数方程.

2.A

【解析】

试题分析:,圆心为,化为极坐标为

考点:1.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转化;2.圆的方程

3.A

【解析】

试题分析:,表示一和三象限的角平分线,表示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

考点: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4.D

【解析】

试题分析:将直线化为普通方程为,将曲线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即,所以曲线为以为圆心,半径的圆.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根据,解得.故D正确.

考点:1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间的互化;2直线与圆的相交弦.

5.B

【解析】

试题分析:由直线的参数方程知直线过定点(1,2),取t=1得直线过(3,-1),由斜率公式得直线的斜率为,选B

考点:直线的参数方程与直线的斜率公式.

6.D

【解析】

试题分析:直线PO的倾斜角为,则可设,代入点P可求得结果,选B。

考点:椭圆的参数方程

7.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可知:,故参数方程是一个圆心为(-1,2)半径为1的圆,所以对称中心为圆心(-1,2),即(-1,2)只满足直线y=-2x的方程。

考点:圆的参数方程

8.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参数方程为消去可得,即,所以直线的倾斜角满足,所以.故选C.考点:参数方程的应用;直线倾斜角的求法.9.B.【解析】

试题分析:∵,∴,又∵,∴,即.考点:圆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10.D

【解析】

试题分析:消去参数t,得,故是一条射线,故选D.考点: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11.B

【解析】

试题分析:的直角坐标为,线段最短即与直线垂直,设的直角坐标为,则斜率为,所以的直角坐标为,极坐标为.故选B.考点:极坐标.12.C

【解析】

试题分析:圆的普通方程为,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因为直线与圆相切,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即,故选.考点:1.极坐标与参数方程;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3.

【解析】

试题分析:直线平面直角坐标方程为,圆的平面直角坐标方程为,此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所以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为个.

考点: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与平面直角坐标方程的转换,圆与直角的位置关系.

14.(或其它等价写法)

【解析】

试题分析:转化为直角坐标,则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对称点为,再转化为极坐标为.考点:1.极坐标;2.点关于直线对称.15.2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圆M的标准方程为:,所以圆心,又因为直线(t为参数)消去参数得普通方程为,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所求距离;

故答案为:2.

考点:1.化圆的方程为标准方程;2.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6.【解析】

试题分析:将曲线化为普通方程得知:曲线C是以(2,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再化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直角坐标方程得,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故求弦长为.所以答案为:.考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7.(Ⅰ)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为相离.(Ⅱ).

【解析】

试题分析:(Ⅰ)转化成直线的普通方程,曲线的直角坐标系下的方程,即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由“几何法”得出结论.

(Ⅱ)根据圆的参数方程,设,转化成三角函数问题.

试题解析:(Ⅰ)直线的普通方程为,曲线的直角坐标系下的方程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为相离.

(Ⅱ)设,则.

考点:1.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8.(1);(2).

【解析】

试题分析:(1)首先根据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展开,然后根据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互化公式,进行化简,求直角坐标方程;(2)消参得到圆的普通方程,并注意参数的取值方范围,取得得到的是半圆,当半圆与直线有两个不同交点时,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确定参数的范围.表示斜率为的一组平行线,与半圆有两个不同交点的问题.

试题解析:(1)将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变形,ρ(sinθ+cosθ)=a,即ρcosθ+ρsinθ=a,∴曲线C1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y-a=0.

(2)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1)2+(y+1)2=1(-1≤y≤0),为半圆弧,如图所示,曲线C1为一组平行于直线x+y=0的直线

当直线C1与C2相切时,由得,舍去a=-2-,得a=-2+,当直线C1过A(0,-1)、B(-1,0)两点时,a=-1.

∴由图可知,当-1≤a<-2+时,曲线C1与曲线C2有两个公共点.

考点:1.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2.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3.数形结合求参数的范围.

19.(1)(θ为参数),(2)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问根据椭圆的参数方程的形式,将参数方程写出,关于直线由参数方程向普通方程转化,消参即可,第二问根据线段的长度关系,将问题转化为曲线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来求解.

试题解析:(1)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2)曲线C上任意一点到的距离为,则,其中为锐角,且.

当时,|PA|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当时,|PA|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考点:椭圆的参数方程,直线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转换,距离的最值的求解.

20.(Ⅰ)的普通方程为,圆心;(Ⅱ).【解析】

试题分析:(Ⅰ)消去参数即可将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下求出圆心的坐标,化为极坐标即可;(Ⅱ)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由勾股定理求弦长即可.试题解析:(Ⅰ)由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得普通方程为

2分

圆的直角坐标方程,4分

所以圆心的直角坐标为,因此圆心的一个极坐标为.6分

(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要求就给分)

(Ⅱ)由(Ⅰ)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8分

所以.10分

考点:1.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21.(1)见解析(2)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极坐标方程可得

计算可得;(2)将

B,C两点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又因为经过点B,C的直线方程为可求与的值

试题解析:(1)依题意

+4cos

=+=

=

(2)当时,B,C两点的极坐标分别为

化为直角坐标为B,C

是经过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又因为经过点B,C的直线方程为

所以

考点:极坐标的意义,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22.(1)直线的普通方程为;;(2).

【解析】

试题分析:(1)首先联立直线的参数方程并消去参数即可得到其普通方程,然后运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

转化公式将圆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即可;(2)首先将直线的参数方程直接代入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并整理得到关于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由韦达定理可得,最后根据直线的参数方程的几何

意义即可求出所求的值.

试题解析:(1)由得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又由得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即.

(2)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得,即

由于,故可设是上述方程的两实数根,所以又直线过点,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所以.

新课标数学选修2-2创新试题 第3篇

1.若(n∈N*)对应的点在实轴上,则n的最小值为()

(A)2 (B) 3 (C)4 (D)8

2.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b平面α,直线a⊂平面α,直线b∥平面α,则直线b∥直线a”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横坐标均为有理数的点称为有理点.若a为无理数,则过点(a,0)的所有直线中()

(A)有无穷多条直线,其中每条直线上至多存在两个有理点

(B)恰有n(n≥2)条直线,每条直线上至多存在两个有理点

(C)有且仅有一条直线至少通过两个有理点

(D)每条直线至多通过一个有理点

4.给出下面四个类比结论()

①实数a,b,若ab=0,则a=0或b=0;类比向量a,b,若a·b=0,则a=0或b=0.②实数a,b有(a+b)2=a2+2ab+b2;类比向量a,b有(a+b)2=a2+2a·b+b2.

③向量a,有|a|2=a2;类比复数z,有|z|2=z2.

④实数a,b有a2+b2=0,则a=b=0;类比复数z,z2有,则z1=z2=0.

其中类比结论正确的命题个数为()

(A) 0 (B) 1 (C) 2 (D) 3

5.若对可导函数f(x),g(x),当x∈[0,1]时恒有f′(x)·g(x)

6.已知关于x的方程x2+(1-2i)x+3m-i=0有实根,则实数m满足()

7.已知函数y=f(x)的导函数y=f′(x)的图像如图1所示,则()

(A)函数f(x)有1个极大值点,1个极小值点

(B)函数f(x)有2个极大值点,2个极小值点

(C)函数f(x)有3个极大值点,1个极小值点

(D)函数f(x)有1个极大值点,3个极小值点

8.在下列四个函数中,满足性质:“对于区间(1,2)上的任意x1,x2(x1≠x2),|f(x2)-f(x1)|<|x2-x1|恒成立”的只有()

9.某个命题与正整数n有关,若n=λ(λ∈N*)时该命题成立,那么可推得λ=n+1时该命题也成立,现已知n=5时,该命题不成立,则可以推得()

(A) n=6时该命题成立(B) n=6时该命题不成立

(C) n=4时该命题成立(D) n=4时该命题不成立

10.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2,+∞),部分对应值如表1.f′(x)为f(x)的导函数,函数y=f'(x)的图象如图2所示.

若两正数a,b满足f(2a+b)<1,则的取值范围是()

11.抛物线x2=ay(a>0)的准线l与y轴交于点P,若l绕点P以每秒弧度的角速度按逆时针方向旋转t秒钟后,恰与抛物线第一次相切,则t等于()

(A) 1 (B)2 (C)3 (D)4

12.对于数列{an},若存在常数M,使得∀n∈N*,an与an+1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M,则记:{an}▷M,那么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an}▷M,则数列{an}的各项均大于或等于M

(B){an}▷M,则{an+bn}▷2M

(C)若{an}▷M,则

(D)若{an}▷M,则{2an+1}▷2M+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如图3是y=f(x)导数的图象,对于下列四个判断:

①f(x)在[-2,-1]上是增函数;

②x=-1是f(x)的极小值点;

③f(x)在[-1,2]上是增函数,在[2,4]上是减函数;

④x=3是f(x)的极小值点.

其中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14.一质点以速度v(t)=t2-t+6 (m/s)沿直线运动,则在时间间隔[1,4]上的位移是______.

15.如图4(1),平面中△ABC的角C的内角平分线CE分△ABC面积所成的比,把这个结论类比到空间:在三棱锥A-BCD如图4(2)中,平面DEC平分二面角A-CD-B,且与AB相交于E,则类比的结论是______.

16.有甲、乙、丙、丁四位歌手参加比赛,其中只有一位获奖.有人走访了四位歌手,甲说:“是乙或丙获奖”;乙说:“甲未获奖,丙也未获奖”;丙说:“我获奖了”;丁说:“是乙获奖了”.四位歌手的话只有两句是对的,则获奖的是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若a,b,c均为实数,且,.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复数z1满足:(1)(1+2i)=4+3i,zn+1-zn=2+2i(n∈N*)(1)求复数z1.(2)求满足|zn|≤13的最大正整数n.

19.(本小题满分12分)

由下列不等式:2,…,你能得到一个怎样的一般不等式?并加以证明.

20.(本小题满分12分)

用分析法证明: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则.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a)=ln(2-x)+ax,在x∈(0,1)内是增函数.

(1)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数列{an}满足a1∈(0,1),an+1=In(2-an)+an(n∈N+),证明0

(3)若数列{bn}满足b1∈(0,1),bn+1=2ln(2-bn}+bn(n∈N+),问数列{bn}是否单调.

22.(本小题满分14分)

(Ⅰ)已知函数f(x)=x3-x,其图象记为曲线C.

(i)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ii)证明:若对于任意非零实数x1,曲线C与其在点P1(x1,f(x1))处的切线交于另一点P2(x2,f(x2)),曲线C与其在点P2处的切线交于另一点P3(x3,f(x3)),线段P1P2,P2 P3与曲线C所围成封闭图形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则为定值.

(Ⅱ)对于一般的三次函数g(x)=ax3+bx2+cx+d(a≠0),请给出类似于(Ⅰ)(ii)的正确命题,并予以证明.

新课标数学选修2-2创新试题参考答案

一、1.(A) 2.(A) 3.(C) 4.(B) 5.(C)6.(D) 7.(A) 8.(A) 9.(D) 10.(B)11.(C) 12.(D)

二、13.②③

16.乙的意思是“乙或丁获奖”.因为甲、乙、丙、丁都没有说甲获奖,所以获奖的一定不是甲.假设获奖的是乙,则甲、乙、丁说的都对,与只有两句是对的矛盾,所以获奖的也不是乙.假设获奖的是丁,则甲、丙、丁都不对,也矛盾.故获奖的是丙.此时,甲、丙是对的,乙、丁是错的,符合题设..

三、17.证明:(用反证法)假设a,b,c都不大于0,即a≤0,b≤0,c≤0,则有a+b+c≤0,而.

因为(x-1)2,(y-1)2,(z-1)2均大于或等于0,π-3>0,所以a+b+c>0,这与假设a+b+c≤0矛盾,故a,b,c中至少有—个大于0.

18.(1)设z1=a+bi,(a,b∈R),则=a-bi.(1+2i)(a-bi)=4+3i,a+2b+(2a-b)i=4+3i,可得,解之得:,故z1=2+i.

(2)由zn+1-zn=2+2i(n∈N*)得:

累加得zn-z1=2(n-1)+2(n-1)i(n∈N*)

.n的最大正整数取值是4.

19.根据给出的几个不等式可以猜想第n个不等式,即一般不等式为: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1).当n=1时,,猜想成立.

(2)假设当n=k时,猜想成立,即,则当n=k+1时,,即当n=k+1时,猜想也正确,所以对任意的n∈N*,不等式成立.

20.证明:要证,即需证,即证,又需证c(b+c)+a(a+b)=(a+b)(b+c),需证c2+a2=ac+b2.

因为△ABC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所以B=60°.

由余弦定理,有b2=c2+a2-2cacos60°,即b2=c2+a2-ac.

所以c2+a2=ac+b2成立,命题得证.

21.解:(1)对一切x∈(0,1)恒成立.当x∈(0,1)时,,所以a≥1.

(2)由(1)知,当a=1时,f(x)在(0,1)上是增函数,所以f(0)

要证0

当n=1时,a1∈(0,1)成立,假设当n=k时,有ak∈(0,1),则当n=k+1时,ak+1=In(2-ak)+ak符合上述函数f(x)=In(2-x)+x的条件.

所以00.

所以an+1>an,所以0

(3)探索:设.

因为,所以.

即1

因为0<2-b2<1,所以b3-b2<0⇒b3

故b1b3,所以数列{bn}不单调.

22.解:(Ⅰ)由,

令f′(x)>0得到,令f′(x)<0有,便可得原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和(,+∞);单调递减区间为(-).

(ii)分析:本题要证明为定值,而P1是曲线上不在原点的任意点,随着P1的变化,点P2和P3随之变化,但不论怎么变化的值是不变的,也就是变化中蕴涵不变性(量),这是问题的本质.由于三个点,变量太多,所以减少变量是求解的思路:x1表示x2和x3,求出S1和S2,便可减去变量,这是我们求解前的思路和期望,事实也正如我们所愿.

解:曲线C在点P1处的切线方程为

(Ⅱ)记函数g(x)=ax3+bx2+cx+d(a≠0)的图像为曲线C',类似于(Ⅰ)(ii)的正确命题为:若对于任意不等于-的实数x1,曲线C′与其在点P1(x1,g(x1))处的切线交于另一点P2(x2,g(x2)),曲线C'与其在点P2处的切线交于另一点P3 (x3,g(x3)),线段P1P2、P2P3与曲线C′所围成封闭图形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则为定值.

证明1:因为平移变换不改变面积的大小,故可将曲线y=g(x)的对称中心(-,g(-))平移至坐标原点,因而不妨设g(x)=ax3+hx,且x1≠0.类似(Ⅰ)(ii)的计算可得

证明2:由g(x)=ax3+bx2+cx+d(a≠0)得g′(x)=3ax2+2bx+c,所以曲线C′在点(x1,g(x1))处的切线方程为.

高中数学选修课程的开发体会 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选修课程;开发体会

一、防止“数学化”现象

就数学这门学科而言,新课改更注重的是能否学以致

用,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以及能否满足个人发展的实际应用。由于我校的新课改刚刚起步,所以对教师最大的考验就是手头可参考借鉴的资料很少。为此,省教研室组织专家,编写了介于教材与课标之间的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包括教学中的每个章节、每个模块;同时,编写了新课程的同步使用作业本。为了更好地执行新课改的要求,省教育厅还会对数学教师进行更加专业的培训。为了保证质量,还会邀请很多专家甚至是教材编写专家一起交流。另外,数学教研室还准备在报纸、杂志上开设“课改之窗”,在网络上建立“课改博客群”,与一线教师一起互动,共同探讨新课程该怎么教。

二、系统化地学习选修课程

新课改无论怎么修改标准,最基本的功能都不能缺少。所以笔者建议系统中应该具备最基本的三个功能,一个供学生自主选课,一个供教师进行查询,最后一个是管理员对系统进行管理。选课系统的参与者是参加选课的学生,选课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修改密码、第一次选课(初选)、第二次选课(复选)、查询课程信息等。开设选修课的老师有权利查询学生的选修课程,所以他们参与系统的功能也必须具备修改密码、查询相关的课程信息,包括自己选修课程的学生名单等等。教务管理员则负责选课管理,主要管理功能包括:添加课程、修改密码、浏览选课情况、关闭选课人数不足15的课程。通过对这三大功能的系统分析,我们能看出每一个系统功能都有着自己突出的特色和优点,在达到用户基本需求的同时还考虑到了用户的体验感。综合统一而成的选修系统才更加完美,便于管理。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形象化,特别是对数学这样比较抽象和概念的学科。数学书上的内容著述方式多为描述,概念比较抽象,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要求比较高。然而,工科某些选修课所涉及的领域日常生活当中少有接触,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而很难理解某些现象及其机理。而课堂授课也只是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起到辅助的作用。

创新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思维,但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具体到数学教学中就是把创新的思维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和内容中去。将培养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需要教师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活跃于科研活动中,将更多更新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带领他们进行更多的亲身参与的创新性实验,使他们永葆创新思

维,拥有创新能力。

归根结底,在课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起着主导作用,这一基本指导思想教师不能忘记。教师的职责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加强教学评价艺术的修养,使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科学的法官”“思索的哲人”和“爱的化身”。

参考文献:

[1]郝玉梅,孙长春.浅谈新课程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3).

[2]曹立佐,李信梅.新教学计划与新教学大纲实施之观念种种[J].中等医学教育,1995(5).

高中数学选修二测试题 第5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4所示,圆O的直径AB=6,C为圆周上一点,BC=3过C作

圆的切线l,过A作l的垂线AD,垂足为D,则∠DAC =()

A.15B.30C.45D.60

【解析】由弦切角定理得DCAB60,又ADl,故DAC30,FGHG11,∴FGCG.∴CF3FG. CGDG22

在Rt△FBC中,∵CF3FG,BFFG,由勾股定理,得CF2BF2BC2.

.∴FG3. ∴(3FG)2FG22.解得FG3(负值舍去)

[或取CG的中点H,连结DH,则CG2HG.易证△AFC≌△DHC,∴FGHG,CDCG2FG2CF3FG.D∥FB∴.故CG2FG,由G,易知△CDG∽△CBF,CBCF3FG3

2,解得BDRt△CFB中,由勾股定理,得

3解得BD

∴BDFH∵.](3FG)2FG22,∴FG3(舍去负值)

22.(本小题满分14分)

ACBC如图1,点C将线段AB分成两部分,如果,那么称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ABAC

割点.某研究小组在进行课题学习时,由黄金分割点联想到“黄金分割线”,类似地给出“黄金分割线”的定义:直线l将一个面积为S的图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1,S2,SS如果12,那么称直线l为该图形的黄金分割线.SS1

(1)研究小组猜想:在△ABC中,若点D为AB边上的黄金分割点(如图2),则直线CD是△ABC的黄金分割线.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2)请你说明:三角形的中线是否也是该三角形的黄金分割线?

(3)研究小组在进一步探究中发现:过点C任作一条直线交AB于点E,再过点D作直线DF∥CE,交AC于点F,连接EF(如图3),则直线EF也是△ABC的黄金分割线.请你说明理由.

(4)如图4,点E是ABCD的边AB的黄金分割点,过点E作EF∥AD,交DC于点F,显然直线EF是ABCD的黄金分割线.请你画一条ABCD的黄金分割线,使它不经过ABCD各边黄金分割点.5

人民版历史选修1专题二测试 第6篇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迅速发展 B.称雄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十分尖锐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2.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B.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C.新兴地主产生、奴隶主贵族势力完全消失D.思想文化呈现繁荣景象

3.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

4.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根源是

A.生产力的显著发展 B.社会处于剧烈变革时期

C.科学的发展,大量新思想的出现 D.争霸战争的需要

5.下列事件,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的是

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

6.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反映了

A.存在决定意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7.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等礼仪道德斥为削国危邦的“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其实质是

A.统一思想B.加强中央集权C.思想文化专制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8.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主要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9.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有①重农抑商 ②“燔诗书而明法令” ③奖励军功 ④废除井田制 ⑤实行连坐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

10.右图“商鞅铜方升”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什么内容A.为田开阡陌封疆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统一度量衡D.加强中央集权

11.商鞅变法措施中有可能激化阶级矛盾的是①连坐法的推行②轻罪重罚③户赋、劳役沉重④重农抑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

13.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这些变法运动是

A.周王室为了巩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地位

B.奴隶主贵族巩固统治的尝试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

D.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14.依据商鞅变法中法令的主要内容,商鞅的思想明显属于

A.儒家学说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5.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级爵制,使得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②

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③中央集权制建立起来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进爵的机会A.①② B.③④ C.③ D.④

16.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

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

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

17.商鞅变法在社会经济方面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织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

18.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

19.郭沫若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阶段。能说明的史实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战国初,各国纷纷变法,废除奴隶制

D.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0.下列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B.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

C.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D.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20分)

21.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áng„„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三个材料中哪一个对商鞅变法完全持肯定态度?(2分)

(2)你认为材料一中哪句话最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为什么?(3分)

(3)材料二中作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错在哪里?(4分)

(4)材料三中“务本”是指什么?(2分)

22.材料一(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所述改革内容,总结商鞅变法在秦国的效果。(4分)

(2)材料二如何评价商鞅?怎样给商鞅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5分)

三、问答题(20分)

2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除商鞅变法外,还有哪些国家进行的改革变法影响比较大?(12分)

专题二综合测试

1.A 2.C 3.A 4.A 5.A 6.B 7.C ?8.A 9.B 10.C 11.A 12.B 13.C 14.D 15.A

16.A 17.A 18.A 19.C 20.D

21.(1)材料一完全支持商鞅变法。(2分)(2)“民以殷盛”。变法后,对老百姓来说负担仍比较重。(3分)(3)认为商鞅为“刻薄人也”,其变法为“挟持浮说,非其质矣”,指责变法。仅从其品德方面评价,没有认识到其历史进步性。(4分)(4)重视农业生产。(2分)

22.(1)内容:废分封,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征收赋税,统一度量衡。效果:秦国日益强大,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4分)(2)认为商鞅“天资刻薄”、“严刑少恩”是被车裂而死的原因。商鞅变法是进步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商鞅执法公正、措施果断是当时激烈斗争的必然要求,它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商鞅被车裂而死的最主要原因是保守势力的反扑,但商鞅的轻视教化、严刑峻法和文化专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5分)

23.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分)其他变法: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革已经开始。著名的有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的改革。齐国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权。(4分)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影响也较大。吴起主张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风气。楚国经过改革,成为了战国中的强国。(4分)

上一篇:大学毕业刚开始工作赠言下一篇:日本电影《太平洋的奇迹》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