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馆工作总结

2024-06-06

国医馆工作总结(精选4篇)

国医馆工作总结 第1篇

关于首批国医馆建设项目验收情况的通报

各区、市卫生局(卫生计生局),局直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有关精神,我市自2013年起启动了“国医馆”建设项目。按照《2014年全市中医工作要点》(青卫中医字〔2014〕3号)的有关要求,市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以《青岛市国医馆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青卫中医字〔2013〕13号)为依据,对经过建设提升、提出验收申请的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现将验收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验收的33个建设项目中,30个评审合格(名单见附件),3个评审不合格。市卫生计生委将对验收合格的单位予以重点扶持,对评审不合格和尚未提出验收申请的单位保留建设资格并纳入第二批建设项目管理。总体来看,大多数项目单位能按照要求在空间布局上将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集中设置,在工作氛围上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特色,在诊疗活动上综合使用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提供包括“治未病”在内的中医药服务,受到群众的欢迎。各项目单位以国医馆建设为动力和平台,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中医药工作环境明显改善,中医药工作量明显增加,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项目建设中,有11个国医馆(名单见附件)技术服务规范、特色项目丰富、群众反映良好、凸显了中医药文化内涵,有23名同志做出了重要贡献(名单见附件),特提出表扬。

㈠组织管理有力有序,人员配备到位

国医馆建设项目所属区、市和所在单位均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中医药人才引进与培养、配套资金安排、中医药优惠政策落实等方面积极作为;建设单位认真组织实施,从人、财、物等方面全面支持创建工作。李沧区政府将所辖李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馆建设项目纳入政府实事,由政府投资49万元、单位自筹23万元共同出资建设,建成面积达1000平米的国医馆。胶州市政府也将国医馆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3个建设项目均高标准规划、高起点要求、高水平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以较好成绩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验收。各项目单位均加强中药房建设,规范中药管理,成立了由中药专业技术人员与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参与的中药饮片质控小组,建立了中药饮片采购、验收管理制度,中药房配备了专用中药饮片柜,外观简洁,具有防虫蛀、防腐蚀、防潮湿等功能,中药饮片质量较前好转。青岛市中心(肿瘤)医院、市南区香港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严格的饮片采购、验收、使用制度,严把饮片“进口关”,保证了饮片质量的道地纯正。黄岛区海青卫生院筹措经费20余万元进行国医馆建设,对项目空间予以装修,购置了电动推拿床等中医特色诊疗设备,中医药文化氛围突出,认真开展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较好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各项目单位均大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配备。李沧区永清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6人,柔性引进中医专家2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家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国医馆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了3名中医(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积极开展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工作,有省中医五级师承带教老师2人、继承人4人,带动了中医药各项工作的开展,中医门诊量占全院门诊量的40%,2013年饮片销售额120万元。绝大部分项目单位都配备了中专以上中药专业学历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中药人员,配有掌握煎药知识与技能的中药煎药人员,为保证饮片质量和煎药质量提供了人力资源条件。

㈡科室设置规范,中医药文化氛围突出

各项目单位均将中医类科室集中设置,诊区内诊桌、诊凳、器械柜、屏风体现中式风格,外观装修装饰充分体现中医文化元素;中医科门诊的走廊、候诊区宣传中医药知识,使用中医病名和术语;中药房突出中药元素,体现中药文化;中药候药区宣传中医药相关知识。各项目单位均将中医科作为一级临床科室独立设置。各项目单位中医药业务用房面积均超过100平米,配备了5种以上中医特色诊疗设备。大多数项目单位中药房配备了中药饮片柜、药架、调剂台、药戥、电子秤、小型粉碎机、小型切片机、小型炒药机、消毒锅、标准筛、冷藏柜等设备设施,面积与业务需求相适应,能提供单方加工、炮制、粉碎、切片、制作膏方等中药加工服务,设立了煎药室,配备了煎药设备,能够提供煎药服务。李沧区永清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800余平米的中医业务用房重新进行了归类分区,划分为益寿堂(中医养生保健区)、保和堂(中医诊疗康复区)、金针堂(针灸治疗区)、膏滋堂(膏方治疗区),装修装饰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并在走廊和诊室配备了开展音乐养生的音响设备,配备了TDP、电针仪、牵引仪、中频治疗仪等8种中医诊疗设备,开展了包括针灸、推拿、药薰、膏方、茶饮、音乐疗法等在内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崂山区北宅卫生院设立了中医科、针灸科、颈肩腰腿痛专科、糖尿病专科,国医馆内配备的诊桌、诊椅、诊床、屏风等均为中式实木家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5人,2013年门诊量1.2万人次,饮片收入168万元。该项目单位还建立了集观赏、科普、美化于一体的“神农本草园”,定期组织人员赴崂山采药,现植有中药植物近50种,成为医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胶州市胶东中心卫生院筹资20余万元,在按照要求整合中医药资源的同时,开辟近20余平米的空间建立了古色古香的中药标本展示橱窗,还在国医馆走廊一角建立了中医养生角,放置中医药养生书籍以及自行印刷的养生保健宣传材料供群众阅览,受到百姓欢迎。

市北同和医院、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黄岛区滨海卫生院、胶州市里岔镇卫生院、平度市李园街道办事处卫生院、莱西市夏格庄中心卫生院、青岛市中心(肿瘤)医院等单位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挖掘中医药“医乃仁术”、“大医精诚”价值观念,并将其贯穿在中医药科室建设、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工作中,从国医馆建筑风格、内部装潢、诊疗环境等方面入手,利用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通过图文实物等载体和形式,利用宣传栏、展架、指示标牌等设施,从中医药的起源、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形成了比较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㈢中医药优势特色突出,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增强

各建设项目均配置了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绝大部分建设项目均开展了中医药综合疗法,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和特色,综合使用诸如中药、针灸、推拿、火罐、贴敷、刮痧、熏洗、针刀、穴位注射、热敷等等在内的6种中医药治疗手段和方法,中医门诊人次、中医处方(包含中药饮片、中成药和非药物处方)比例较项目建设前有明显提升。各项目单位均设立了养生保健指导门诊,实施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与调摄指导服务,实施慢性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服务方案,制定实施中医特色保健方案,运用中医药方法开展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康复,制定5种以上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开展中医药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咨询和指导、参与孕产妇保健。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将1300平米的国医馆划分为中医诊室、中药服务区、理疗区、养生保健区,配备8种中医诊疗设备,柔性引进3名中医专家坐诊,配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1名,中药人员7人,中药饮片、中成药、中医非药物疗法处方比例达40%。中药服务区饮片调剂室60平米,煎药室40平米,开展了诊后中药代煎快递送达服务,方便了群众就医用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设立了中医科门诊、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康复理疗科,规划开设名中医“一条街”,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30余名,中医药业务量提升明显。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砭石和平衡针疗法,李沧区永清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胶州市里岔镇卫生院开展了药浴、足浴治疗,黄岛区宝山卫生院、胶州市胶东中心卫生院开展了浮针、火针、耳针等特色疗法。

二、存在问题

在取得建设成绩的同时,通过评审验收还发现了一些在今后工作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㈠管理粗放,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少数项目单位建设过程中管理粗放,对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深入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表现为个别单位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较少,没有在空间上将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没有悬挂国医馆牌匾,中医药文化氛围不够突出;个别单位国医馆业务用房相对狭小,混有西医类科室,中医特色诊疗设备配备不够、使用率偏低甚至闲置;个别单位煎药室在中药房和库房之间,没有在煎药室和艾灸室安装排风系统,甚至将煎药室与急诊科设在一起。

㈡内涵建设有待加强

有的项目单位中医药人员配备较少,特别是高水平的中医药专家更显匮乏,中医药人员特别是年轻中医药人员的作用发挥不够,缺少中医药骨干人才,个别单位只有1名注册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少数项目单位中医药方法综合运用不够积极,开展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法(手段)较少,个别项目单位中医门诊人次及中医药处方占比不达标,个别项目单位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偏少,多数项目单位2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使用不理想。部分项目单位中医药康复手段参与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数量较少。

㈢中药房建设及中药管理有待加强

部分单位存在重医轻药现象,表现为装修装饰重医疗区轻药事服务区;不少单位中药房文化氛围有待加强,中药房面积偏小,没有设立中药标本,中药房设备设施陈旧,配备不齐全,设备设施特别是中药制作加工设备使用率不高;少数单位中药房饮片品种偏少,部分药斗没有及时补充饮片,药斗底部尘土多;个别单位没有配备专职中药调剂人员;个别单位煎药室没有制定规章制度,煎药室没有分区或者分区不合理,没有登记本,没有对中药煎药人员进行中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三、工作要求

㈠加大投入,强化措施

国医馆建设项目是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抓手,是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重要任务。市卫生计生委将对验收合格的项目实行动态管理,自发文之日起有效期3年,3年后将组织复核,复核不合格的将取消“国医馆”称号。各区(市)卫生局(卫生计生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国医馆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按照《青岛市国医馆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青卫中医字〔2013〕13号)的有关要求,加大对所辖国医馆(含建设单位)的建设投入和指导,确保各建设项目达标。第二批国医馆建设项目单位(以下简称“第二批单位”)要对照《青岛市国医馆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进行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要查找不足,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措施,加快项目建设工作实施进度,确保年内完成建设任务。

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第二批单位要切实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通过装修装饰在环境形象上充分体现中医药的文化氛围,在中医药临床服务、中医药规章制度、工作规范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在价值理念上充分融入中医药文化,真正建成能够让人感知“走进了中医的门、看到了中医的人、闻到了中医的味”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国医馆)。

㈢加强中医药内涵建设

包括已验收通过的各项目单位都要加强中医人才引进、培养,积极选派人员参加中医师承、“西学中”培训、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及我市开展的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20+20”推进行动“。要根据实际购置使用中医药特色诊疗设备,采取措施鼓励中医药人员使用各种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提升中医服务能力。要积极使用”简、便、廉、验“的2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做好”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重视中药房、煎药室建设,使之与中医医疗服务相适应。

国医馆守护百姓健康 第2篇

提升能力, 基层看中医更便捷

在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6岁的徐颖大妈提着一袋CT胶片, 等着中医大夫诊治。“我是西郊热电厂的退休职工, 因心脏有问题, 做了手术后又来这里康复治疗。也是别人介绍的, 虽然路远了点, 但是这里看病不排队, 药价便宜, 调理一次只需要几十块钱, 省心。”

徐颖来的便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国医馆”, 这里设有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理疗科、康复科等, 定期有大医院的专家坐诊, 药房管理亦十分正规。“在这里看病不收挂号费, 方便快捷, 医生都很耐心, 还能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器械使用都是免费的。”该中心副主任马立蕊介绍。

2013年起, 陕西省在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时, 省财政投入1640万元, 项目涉及专科建设、基层人才培养、中医诊疗设备购置等方面。2014年投入2000余万元, 西安市下发了《三室一科一房设置标准》, 对中医馆面积、装潢乃至窗花设计等都有明确要求。此外, 西安市保留了中药饮片20%-25%加成政策, 保障了中医院在零差率销售时“不吃亏”, 以鼓励引导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利用中药饮片和非药物疗法为患者服务, 满足患者的需求。

目前, 陕西省西安、宝鸡市已经基本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的全覆盖, 其他地级市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规范的中医科和中药房, 配备了中医药设备, 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体质辨识、康复理疗、“治未病”等中医药服务。

在乡镇卫生院, 中医馆的建设也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如宝鸡市陈仓区投入220余万元为所有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国医馆, 咸阳、渭南、商洛市在177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了规范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延安志丹县投入4600余万元对11个乡镇卫生院进行标准化建设。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 中医药深入到了基层, 该省78%的乡镇卫生院、55%的村卫生室可以提供中医药服务, 服务量占到了总量的22.8%。

吸引人才, 确保服务质量“不打折”

“中医认人、西医认门。”这是西安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刘英对中医人才的形象比喻。“看西医, 人们注重的是三甲医院的品牌。看中医, 患者则喜欢认准某位医生。”由此可见, 人才是确保中医药服务质量的关键。

为此, 陕西省把培养中医人才作为提升工程的重要抓手, 着力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比如, 采取县镇一体化管理, 促进优质资源下沉。2011年起, 高陵县全面启动中医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 一年下派临床、医技、护理人员40余人, 进修学习8人, 开展学术讲座10次, 业务培训102次, 教学查房20次, 开展新技术新业务4项, 卫生院新开设了脑病、脊柱病、肝胆、康复科。2013年, 崇皇中心卫生院门诊量达1.8万人次, 住院量1538人次, 业务收入448.7万元, 分别较2010年提高了4倍、42倍和14倍。

宝鸡市凤县唐藏镇曹家庄村68岁的村民陈宝怀突发冠心病, 被紧急送往30多公里外的县中医院抢救, 经过5天治疗, 医生建议她转到镇上中心卫生院进行后期治疗。陈宝怀和家人心存疑虑, 认为乡镇卫生院看个感冒发烧还差不多, 治心脏病可不行。经过医生耐心解释他才知道, 在3个多月前, 县中医医院已“牵手”唐藏镇卫生院, 县上的专家定时到卫生院看病, 原来在镇卫生院也能享受跟县医院一样的医疗服务。经过几天的治疗, 陈宝怀很快就康复出院了。

唐藏镇卫生院院长赵文英说, 两年前镇卫生院不仅中医设备落后, 也没有中医人才, 几乎不能开展中医药服务。今年, 卫生院招聘了1名中医学院的本科生, 县中医医院还派了3名中医师来卫生院坐诊, 现在卫生院设立了中药房、住院部, 开设了康复理疗特色专科, 卫生院收入由此明显增加, 这都是提升工程的功劳啊。

此外, 陕西省还出台政策鼓励名老中医开设诊所, 可以在零售药店开展健康咨询等坐诊服务;加大为县级以下招聘医学类本科生的力度, 2014年招聘了346名中医类别本科生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开展了以学历教育和传统师承方式培养基层实用型中医人才, 组织700多次临床专科骨干、基层中医临床技术传承骨干、农村订单定向中医类专业、中西医结合骨干、中医住院医师培训;在178个乡镇卫生院和2440个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举办了57个各类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班, 有5000人次参加。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起作用的中医药人员的加盟, 使基层中医人才短缺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保障了基层能够开展群众欢迎的中医药服务。

2014年, 富平县中医院退休大夫杨应战在散步时, 发现了西安市辛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国医馆, 他进去转了一圈, 发现条件还不错, 就是缺医生, 于是毛遂自荐来到这里坐诊。国医馆马立蕊介绍, 国医馆除了3位在编的中医师外, 还外聘了10名老中医。老中医是年龄越大越吃香, 虽然专家的费用要高一些, 但群众就是信他们, 乐意找他们看病。

国医馆干净整洁的治疗室窗明几净, 配置有中医频谱电疗仪、针灸拔罐器械等。国医馆还专门设置了治未病科, 在体制辨识仪上, 居民可以通过问答分析, 了解自己的体质, 医生随之对湿热、寒凉等体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建议。据该国医馆大夫杜卫华介绍, 国医馆的门诊量每月都超过1000人次, 儿童保健、针灸理疗推拿、术后复健等服务很受百姓喜欢。

发挥作用, 为百姓解除烦忧

中医药除了“价廉效优”的特点外, 在老年病、慢性病、多发病、康复医疗中, 也显现出巨大优势。在西安电子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馆诊治痤疮、粉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因而馆内坐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相比之下, 西医科室则略显稀疏, 国医馆去年门诊量比上一年增长了32%。等驾坡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的熏蒸技术在治疗风寒湿痹、脾胃虚寒等方面疗效显著, 2014年来中医馆看病的患者较上一年增长了近一倍。

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建设更多贴近百姓需求的“国医馆”、“中医馆”, 在2015年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被纳入重点工作。该省要求:调整中医药专项经费, 加大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投入, 年底前95%的乡镇卫生院和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设置规范的中医科、中药房。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苏荣彪局长表示, 当前制约基层中医馆的主要因素是人才问题, 特别该省陕北地区严重缺乏中医人才, 因此要在扩大中医药人才招聘比例的同时, 采取“西学中”专项培训、适宜技术推广等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 全省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正在加紧实施。如铜川市在今年为每个乡镇卫生院补助15万元建立孙思邈中医堂, 实现中医药在基层的全覆盖;省上选定“西学中”教师, 分赴中医药人才严重匮乏的地区进行培训;制定中医药适宜技术指南, 在所有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村卫生室开展培训, 乡、村人员要分别掌握10项和4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能够开展基本中医药服务。

“参”度奢华:健和堂国医养生馆 第3篇

健康管理的新开始

西安健和堂中医院不仅是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中医养生分会,也是西安市卫生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正规医疗机构。作为西部首家专业的诊治及健康调理医院,它以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美容SPA为核心,致力于将健康理念带给更多的人。

随着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愿意选择更自然、更人性化的中医经络调理,更加渴望能够通过专业的经络调理来解决更复杂的健康问题。健和堂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经脉文化的传播者

在健和堂,无论是分析你的健康状况,还是调理你的健康问题,都是围绕着经络展开。经络,是生命的根本,它内联五脏六腑,外系四肢百骸,是气血能量的通道,把人体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健和堂倡导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及“经络调理,健康自愈”的理念,免费为每一位会员,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经络体查,做到全面防病于未然。它所使用的技法都是经中医经络名家搜集整理,包括一些几近失传的国医名技。通过身体表现出来的痧像、罐像、颜色、痛感等,便可推断出疾病的发病趋势,查出疾病根源。每位健和堂的客人,都不同程度的体验到“多病同调”的惊喜。

一对一问诊,最奢华的私人诊疗

正因为深厚纯正的中医背景,健和堂的养生SPA方式很有特点,“一人一疗程,一人一配方”。在咨询过亲切的健康顾问之后,健和堂还会根据你的身体状况及需求安排一个专业的中医问诊。这里的专家都是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生导师资格的知名专家,采用一对一的私人问诊方式,望、闻、问、切,根据不同身体诉求来开配药方,为下一步的SPA做好充分的准备。

人参SPA,最奢华的健康享受

走进理疗室,淡淡的檀香让紧绷的神经舒缓开来,在理疗师的带领下,你将迎接第一步的蒸足疗程。脚部被轻柔的放置,蒸气缓缓地涌上来,带着若有似无的草药香——蒸足所用的药物就是之前经专家问诊后特意配制的。

健和堂的人参SPA所用产品均来自于韩国品牌“正官庄”。配上一杯香浓的人参茶,浸润在人参浴的滋养里,让你彻底的放松心情。

皮肤最害怕的是“虚不受补”,待你结束人参汤浴,调理师将开始为你进行全身去除角质。海盐颗粒配合理疗师的按摩,足以让困顿已久的身体开始苏醒。酣畅淋漓的淋浴过后,那些被堵塞的毛孔,仿佛都在畅快呼吸。理疗师再为你涂上厚厚的人参精华,然后进入精华体膜蒸疗舱,只觉淡白若无的轻烟丝丝缕缕没入空气中,一室参香袅绕,默然无声。

蒸疗结束后,理疗师会配合精油,为你进行全身舒缓减压按摩。理疗师用心和手与你的经络感应,将你的身体调理到最为平和的状态。面部养护的时光,让触觉变得分外灵敏。活跃的氧分子窜入毛孔,淡淡的薄雾像一层保护膜笼罩在皮肤上,皮肤的吸收通道被充分打开,精华源源不断的注入。

健和堂国医养生馆

西安健和堂中醫医院系康城产业集团下属的中医健康管理机构,是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中医养生分会,是西安市卫生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正规医疗机构。健和堂医养生馆以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美容SPA为核心,是一所中医治疗、科研、教育、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医医院。也是西安市医保定点单位、国家中医“治未病”重点扶持项目、西部首家专业的诊治及健康调理医院。

耒阳:乡镇卫生院建起“国医馆” 第4篇

与公平镇中心卫生院一样, 现在耒阳市有13家乡镇卫生院建起崭新的“国医馆”, 打造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国医馆”分别设置了诊室、针灸按摩室、理疗室、康复室、中药房、中药加工室等, 结构规范、布局合理, 为医务人员创造了优越的工作条件, 为患者提供了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一、精心设计建设高标准国医馆

耒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 是神农创耒之地, 造纸术发明者蔡伦的故里, 为湖南省规模最大的县级城市和县级能源基地。耒阳市面积2656平方公里, 人口140万。辖36个乡镇办事处, 626个行政村, 66个居委会;全市共有19所市直医疗卫生单位, 4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所乡镇卫生院 (不含13所乡镇卫生分院) , 598所村卫生室, 13所中医个体诊所;在职职工3854人, 其中中医药从业人员333人, 中医医师216人, 省名中医5名, 衡阳市名中医5名。全市共有乡村医生905名, 均能中会西。

2003年该市被评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市以来, 更加重视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和中医药人才培养, 进一步推进“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 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耒阳市对中医药工作高度重视, 市政府印发的《耒阳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中, 对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基本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全市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 达到《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要求。第二、至少设置3个以上中医临床诊室, 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第三、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诊疗设备, 包括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凳、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设备、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等。第四、中药房需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架、调剂台、药戥、电子称、消毒锅、标准筛等, 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 提供煎药服务。《发展规划》还对村卫生室中医药基本条件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今年耒阳市迎来了“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验收工作, 在复评迎检之初, 卫生局党委确定了“建设一流国医馆, 做实各项中医药准备, 以高分通过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验收”的工作目标。

卫生局迎接复评验收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赴外地学习借鉴“国医馆”建设经验, 通过互联网查找“国医馆”设计方案, 聘请资深设计人士实地走访乡镇卫生院, 设计出样稿, 下发到乡镇卫生院听取意见, 反复修改, 最终形成一张布局合理、独具中医药文化韵味的古香古色的“国医馆”建设规划图。定稿后下发到乡镇卫生院, 由各乡镇卫生院结合本单位实际, 因地制宜, 组织实施建设。为了调动乡镇卫生院建设“国医馆”的积极性, 卫生局承诺, 只要按进度施工, 如期完工, 保证工程质量, 每个“国医馆”验收合格后补助20万元, 这一政策大大激发了乡镇卫生院建设“国医馆”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充实内涵优化中医药配备

“国医馆”建设遵循了以下要求:

一是强化科室规范设置。对照《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 将所有中医药科室规划布局在“国医馆”, 按卫生院房屋多少和结构布局分别设置中医诊室1~2间, 中药房1间, 煎药室1间, 针炙按摩室1间, 理疗室1间, 康复室1间, 养生室1间, 中药加工室1间以及中医病房1~3间。同时明确了每间科室的功能定位, 除按功能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外, 墙面还统一设计中医药文化宣传板块, 有的还添置了电视视频系统, 播放轻音乐及中医药保健宣教资料, 这样不但方便了群众就医, 还优化整合了中医药服务功能, 体现了中医药文化韵味, 独具特色的“国医馆”成为卫生院的一大亮点。

二是充实中医设备和中药配置。加强中医设备的配置。向每个卫生院投入5000元, 为13所乡镇卫生院“国医馆”配备了银针、火罐、刮痧板、艾条等四类基本中医诊疗设备, 各单位又自主从诊断类、针疗类、熏蒸类、牵引类、电疗类、磁疗类、热疗类、康复类等8类中医设备中自主选配了4类中医设备共计73台件, 总价值72.93万元。加强中药材的配备, 各单位中药房均配备300种以上中药饮片, 100种以上中成药, 确保了临床医疗的需要。

三是加强中医药人员配备。通过人才引进、公开招考、内部培养、返聘留用等多种方式, 加强中医药人员配备。新市镇中心卫生院通过人才引进等方式, 拥有10名中医药人员。其中主治医师2名, 执业助理医师1名, 中药主管药师1名、中药师1名、中药加工1名, 还返聘了谢光治副主任医师回院坐诊。目前, 13所乡镇卫生院“国医馆”均有2名以上中医类别医师, 中医康复治疗室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 其他的科室按标准全部配置到位。

三、注重实效彰显中医药特色

一是营造中医药氛围。13所乡镇卫生院“国医馆”均悬挂了历代中医药名家的图像及简介, 张贴了中医药健康教育知识挂图, 科室装饰均参考传统中医馆样式, 注重色调统一、古朴, 同时又结合了现代元素, 添置了音响, 播放轻音乐, 舒缓患者情绪, 营造了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二是规范中医药诊疗行为。将中医药服务的相关制度和职责全部上墙, 让中医药从业人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格执行中医药诊疗规程, 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提高中医药诊疗水平。

三是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作用, 强化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 13所乡镇卫生院“国医馆”兴建以来, 已开展中医健康知识讲座30多次, 发放中医药知识宣传手册10多万份, 制作中医药防病治病宣传栏1 0 0多块。对农村居民常见病、多发病, 大力推广使用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开展针对性业务培训, 不断培养中医适宜技术人才。目前, 13所乡镇卫生院“国医馆”中医师均掌握了14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并能在临床中熟练应用, 不少中医师还有各自拿手的独门绝活。如新市镇中心卫生院副主任医师谢光治、小水卫生院中医师阳粤平擅长小针刀, 哲桥卫生院中医师贺洪学善用中医治疗风湿疼痛等, 在群众中颇具口碑, 让患者真正体会到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效果。在群众中颇具口碑。

上一篇:王维《杂诗》诗意赏析下一篇:杭州市招聘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