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2024-08-16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12篇)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第1篇

在省级机关和全厅开展的读书活动中,闲暇我又翻了翻《道德经》,随着岁月的流逝,可能是年龄的增长,过去的事情常常会历历在目。我从乡村民办老师入伍的新兵当团政委后转业,再从派出所普通民警到厅出入境管理局政委,在这个一直为共产党效力的两个强力部门服务的人生历程中,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从无到有,再到现实的运用与感悟,实在受益匪浅!

《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始祖--老子唯一传世的著作,全书虽仅五千字,却被历代圣贤、帝王、朝野各界奉为处世与治国宝典。中国各大思想流派均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也深为西方大思想家如黑格尔、海德格尔等所推崇。《道德经》文字简约而深奥,思想丰富而难测,似乎能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和期望,能引出不同的理解、解释、理论、猜想以及发挥。

《道德经》第八篇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为人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

从这里悟水之德行,老子在这里便把水之德认为是最接近于“道”的,如水,“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乃至仁至善……

读《道德经》,修为虽浅,感悟犹多,参学百家,对于老子水之悟犹为尊崇,所以作下散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能广济通达。水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山有水则灵,园有水则秀,木有水则青,地有水则绿。水是地球的血液,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居功,彰显自己。水的这种广济通达品格启迪我们要有恢宏的气度,博大的胸怀。学习水不争的品格就应该不争名,不争利,将个人价值体现在对事业的默默奉献中。

抽刀断水水更流,水具刚柔相济。水虽柔弱但意志坚定,它信念执著,追求不懈,没有走不通的路。长江黄河,奔流向前,万千阻隔,东流入海的意志没有一丝的动摇。还有那屋檐的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滴石穿。由此启迪我们对事业的追求要锲而不舍。一旦认准一个目标,就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定执著的精神。

水的公平正义是为官者必学之道。水从不嫌贫爱富,不管泥缸瓦罐,还是金盆玉碗,随形就物,始终坚持“一碗水端平”。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体现,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只有“端平一碗水”才能赢得民心。

水光明磊落,清澈透明。惟其透明才观得鱼戏浅水,月映深潭。惟其本色清廉,自然天成。即使蛰伏地下,依然清澈纯真。若以水为镜,能辨出忠奸善恶,照出真善美,假恶丑。人若修养到像水一样光明磊落,玉洁冰清,心地充满阳光,阴影自然远去。

水无坚不摧,滴水成河,团结无私。水的聚集力非常强大,一旦融为一体,就不分你我,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水聚集在一起就能显示自己的强大力量,故有“团结一心、其利断金”之道理。这印证了要把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推向前进,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荣辱与共、包容豁达的境界与情怀。

我们学习水的优秀品格和精神,最本质的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即要谦虚谨慎,豁达包容,积极向上,增强能力,坚定信念,对党忠诚,心系人民,努力去做一切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事,不计较名利与地位,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第2篇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它继承了《周易》、《洪范》等著作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无神论思想。《道德经》文约意丰,视角独特,思想深邃,资料博大精深。今日,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大而言之,它在治国理政、运筹用兵、处理国际关系、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小而言之,它是人们为学、修身、处理各种人际、社会关系的精神圭臬。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无为而治”。老子的“道论”,基本上可概括为“天道自然观”。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上是人当法道,顺其自然。至于如何治理国家呢?他认为最好是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用无所作为听其自然发展的办法,来到达治理好国家的目的。在老子看来,无为正是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这个意思。老子反对用刑、礼、智这些来治理国家,他反对加重人民税收,反对拥有强大的兵力,他说过:“乐杀人者,则不能够得志于天下。”(《第三十一章》)他同时也反对工商业,反对知识和文化。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不要“圣智”、“仁义”、“巧利”,国家就大治了。这三种东西不足以治国,最好的办法是,使人们着意于“朴素”,少有“私欲”,不求知识,就能够没有忧患了。

老子所向往的梦想世界是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他说:“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老子这一设想,在必须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减轻剥削的愿望。老子说过,人民为什么过着饥寒的生活呢?是因为他们的君主取赋税多的缘故。“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第七十五章》)。又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提高因素。可是,小国寡民的梦想,却是幻想,它是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但我们应当看到,老子的这一举动是抨击奴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它对后世的提高思想家、空想的社会改革家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反相成。老子学说的精髓,是他光辉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观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生与死、新与旧的相互关系,观察了社会历史与政治的成与败、福与祸等对立的双方的相互关系,发现了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一些辩证规律。《道德经》一书中,还深刻地论证了相反相成和物极必反的道理。老子说过,有和无是彼此相生的,难和易是彼此相成的,长和短仅有彼此比较才能显现出来,不一样的声音产生谐和,前后互相对立而有了顺序。

总之,老子承认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物极必反,是说事物在变化中向它相反的方面过渡,到了必须的时候就完全成为相反的东西。所以,老子一再告诫统治的人,必须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分的措施,否则,就会使事物走向另一个极端,结果就会丧失天下。他认为,高明的统治的人必须懂得以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为了证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的道理,他举了许多的例子。他经常用水来比喻自然力量的伟大,比喻人类高尚的品质。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意思是说,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柔的战胜刚的,弱的战胜强的,天下没有人不懂的,可是没有人能做到。老子认为在发展过程中柔弱的是不可战胜的,这对于促使人们认识新生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道理是有着进取意义的。

当然,老子的自然辩证观是直观的、原始的、朴素的、缺乏科学的论证。同时,他的辩证观还缺乏不可调和的斗争精神,这是他受了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尽管如此,《道德经》中光辉的思想火花,是很值得我们珍视的一份历史遗产。

读《道德经》有感 第3篇

一.无人企及的哲学殿堂

一位隐士, 面对礼制废弛, 纲纪混乱, 世道崩坏的剧烈的社会动荡, 决心辞官归隐。他一路顺风, 千里迢迢, 离开分崩离析的乱世, 望函谷关而来。

他就是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字伯阳, 谥号聃, 世称老聃。曾任周王室柱下史, 掌管王室图籍。

一个崇尚学问的小官吏, 为后世子孙仰望哲学的殿堂留足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人就是函谷关令尹喜。尹喜执弟子礼接待了风尘仆仆的老子, 并说“子将隐矣, 强为我著书。”两个月的时间, 老子精心著述, 笔走龙蛇, 汪洋恣肆, 挥撒智慧, 就这样一部光耀千古的哲学巨著《老子五千文》诞生了。

老子的《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千百年来, 上至帝王将相, 下至黎民百姓, 无不从这部光辉的哲学著作中汲取治国安民, 修身善性, 立人处世的精髓。

“道”是事物固有规律, 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 是不可理喻的东西, 是不可及的。道体现在“虚”“静”“柔”“弱”的深刻含义中。而“德”则是“道之功”, “道之用”, 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行为, 是人们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 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的途径。老子要求人们按照道的本质来处理人世的一切问题, 他极力主张要顺应自然不可强作妄为 (如拔苗助长) , 修心养性保持心态平和。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共出现了73次, 其含义广泛而复杂。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都为“有”, 而“道”却是“无”;同时又因为它是万物赖以发育生成的总原理, 因而也可称为“有”。《体道》云:“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无, 名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有”和“无”是老子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对范畴。“有”和“无”是一体两用, 它们合在一起既是道, 分开来友反映了道的不同侧面, 辩证统一。德国哲学家尼采说:“一本老子书, 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泉, 满载宝藏, 放下汲桶, 唾手可得。

二.守护心灵的月亮

老子的《道德经》包含着实现完美人生的理念。

静心, 摆正人生航标。

老子以“清净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致虚极, 宁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 “致虚”就是消除心灵的云翳, 理清混乱的心智, 而后才能“守静”, 厚养人的洞察力, 减少私欲, 避免犯错。物壮则老, 月盈而亏, 盛极必衰。

静心, 才能不受名利得失困扰, 不因进退去留而烦恼;

静心, 才能守得住清贫, 耐得住寂寞。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源;

静心, 坚守人生航向。

古语说, 人是万物之灵, 可人生有迷茫:金钱、地位、美色时刻惑乱人的心智。弗洛伊德说人有三大天生原恶:自私、任性、嫉妒;三大原欲:食欲、知欲、性欲;三大原精神:信仰、欲求、仁爱。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 声色犬马迷乱人的心志, 静心, 摆正人生航标, 可守住人的心志不迷茫。佛家说, 六根清净, 才能一尘不染。

老子又说:“受宠若惊, 贵大患若身。”我们知道“宠辱若惊”的根源在于“为吾有身”。人的心境不能清净如水, 清澈透明。把个人得失看得重, 把名利看得太重, 干扰了安宁的身心。做到致虚守静,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才会荣辱不惊, 方寸不乱。诸葛亮也说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静心, 循道处事做好人。

人们常说, 读史明鉴, 读典明智, 明智生慧。老子教人遵道而行, 不妄为。这就是正道而行, 远离罪恶, 一旦处在危险的境地而不自知, 危及身家性命, 遗误终身, 这就是老子告诫我们做人做事须“如履薄冰”的道理。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德似道。甘愿付出, 不求回报。“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行为成就人生。“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善者, 吾善之, 不善者, 吾亦善之, 善德。”乐善好施, 仁者爱人, 无欲无求, 平和内心, 守护心灵的月亮。

“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生命原本平淡, 平凡才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 第4篇

一、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高尚的人格。

二、增加识字量,提高语文素养。在最佳的语言储备期,多读、多背国学经典,有利于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提高记忆力。中小学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进行有效开发,便会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四、提升文化素养。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学生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营养不良” ,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读国学经典,可使学生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逐渐提高文化素养,最终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国学经典荟萃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了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各方面的知识。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第5篇

道德经虽不长,却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学、政治、军事及人生诸方面都有不少的论述,自我多少能理解的,能产生感悟的,其实并不多,道德经给我最大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一个“虚”字。就好像数学中的0一样,讲究的是处下,是低调,是一无所有,其实却意味着∞的存在,有句话叫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虚”便是这样的一种准备状态,手上不固执的占有什么,才能随时拿起什么。

当0做为分母时,整个式子的结果便是∞。它告诉我们生活要留有空隙,以坚持灵动,就像画画留白一样,一幅画的成功,不在于它画出了什么,而在于它没画出什么,在于它隐含了什么,同样,一次人生的珍贵,不再于一个固定的形式,路线,而在于,再于那存在于未来不可琢磨变数,那份能经过自我不断奋斗而产生的改变。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第6篇

1、守弱。

我以往小的时候说某某人真厉害,可是等我到了他那么大年纪的时候反而只是认为他是平常人。每当认为自我无所不能的时候,总是自我面临最终的苦果。我有点明白了,道德经里说的弱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一个人真的不能做到像上帝一样无所不能,我的认识、思考、本事都是有必须限度的。正是因为我明白了原先自我真的是有限度的认识、思考、本事,所以对待所有人所有事都要认真去对待,因为这么有限的我必须要尽全力才能够把人和事处理好。在每一次的处理中,我看到了人和事的闪光点,我没有遇到过的。

2、谦虚与好奇。

正是因为感受到了自我的限度存在的确定性,所以明白自我是弱的。世界的万物是经过我们人的观察,记录,整理构成了文字记载的书籍、数据等。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限度的,所以记录的资料也会是片面的,随后构成的结论更加的可能是片面的。每当我看到一个记录的时候,我就开始透过文字的表面尝试去还原事实,当我回不到记录的场景的时候,我会有疑问的,这个大概就是好奇吧。我透过书籍、生活中的人和事学习,可是因为我的限度存在,所以我看到东西可能是我想看到的,忽视了一些东西,结论也不必须正确。当我无所欲求,心思宁静的时候,得到正确结论的概率越高;当我心境起伏,被贪嗔痴等杂念环绕的时候,必须会得到一个偏离结论,这个偏离的结论将我引向困境。每一个经过我的结论,我总是审视多遍,唯恐得到一个偏离的结论。这个大概就是我认为的谦虚吧。

3、守中。

中是阴阳中和的线,是阴阳河蟹的,是不走极端的,可是我觉得应当是保证自我处于最多的可能性。因为守住了最多的可能性,所以面临问题的时候我能有最多的帮忙,最多的解决办法,最好的处理环境,最终我能获得最好的效果。走极端就是不断的减少自我获得各种可能性,最极端仅有一条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4、以无事取天下。

我觉得它十分有意思,于是我在想以无事求学,以无事求发展。在那里有所得,可是无以言语可述。

5、外物必反求之。

想要少出现问题,那么平时就要力求多出问题。想要更多的财,平时就要不以求财为目标。想要大的功绩,那么就要平时就要将功绩舍于自我的合作伙伴,自我不要一丝一毫的功绩。这是从水近乎道的特性得出心得。此刻因为中国西化严重,变得越来越外物正求,所以求不得,心不平,偏颇走极端。中国的追求是不败,是不停的修正自我处的环境中最低的下限;西方的追求是必须赢,是不断拔高自我处的环境中最高的上限。这个真的是十分有意思。

6、守静。

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第7篇

在老子看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都是由阴阳两面组成,对立统一,而且这两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而且任何一面发展到极致,便会呈现出对立面的样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只有把事物的积极发展控制在一定程度内,才能保持“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的状态,那么如何把事物的积极发展控制在一定程度内呢?似乎有如下途径:

——功遂身退之道。在老子看来,强盛的事物难以持久,“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强盛过度不符合规律,正如“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以人事言之,“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如果处事之盛而不能谦退,必然福转为祸,自遗身殃。因此“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要效法天道,处于积极发展的大局中,要善于“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努力去成就人、成就事,但不可居功自恃,而要弗居谦退。

——利物不争之道。为人处世,争强好胜、自利不已者多,但这不符合大道,“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人之道是要积极的利益他人而不争自利。他希望我们效法水的品质,他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天长地久。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如果能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与天道契合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以柔胜刚之道。在老子看来,天下真正强大的不是刚强,而是柔弱。“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刚强者难以持久,而柔弱者可以长久,对于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要能知能行。

——作于细易之道。《周易》提出,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老子讲的更详细,他认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事业要行之于微细,对于祸患要图之于未萌,如果能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反而行之之道。“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很多事情正面努力未必达到理想效果,但是反面努力往往能实现正面效果。老子认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所以当要追求积极目的的时候,可以从反面去着手,“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大者为下之道。凡是强大的事或人处下无损而且有益于其强大。“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大者宜为下。”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第8篇

———《道德经》第一章

《道德经》第一章开篇说道:“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意思是说: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 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言词说出来的“名”, 不是永恒的“名”。

永恒的道, 是不能言说的。道不远人, 却往往叫我们欲辩忘言。正如四季更迭, 正如空气之与我们的关系, 我们能感觉到, 能懂得其重要性, 却找不到恰当的言辞来言说其详。事物的名称也是一样, 叫了张三, 就不是李四了, 天地有万物, 其玄妙恰恰是无名。

联系到我们的教育, 很多环节恰恰正是不“可道”的, 可意会不可言传, 无声胜有声, 让学生去感知、体悟、觉察到的东西, 远在老师喋喋不休的说教后的收获之上。

董仲舒提出了“诗无达诂”的说辞, 意思是:诗是不能确切地训诂或解释的。这正和《道德经》的“道可道, 非常道”一脉相承。我们诗歌的教学也应该正是如此, 那种断章取义的解释, 那种现代人生硬的解读, 其实恰恰是对诗歌的戕害, 诗味顿失, 意趣全无, 还可能走偏。一杯用来品味的浓缩的琼浆, 偏偏要被稀释成白开水来牛饮。一个趣味盎然的有机整体, 偏偏要被肢解成齑粉碎块来学习。这也难怪, 一个对文学充满了热爱的孩子, 上上语文课, 就不喜欢文学了。很多大作家, 不是上学上出来的。倒是不少评论家, 才是念书后的结果。诗歌的学习, 包括很多课文的学习, 甚至推广到不仅仅是语文课, 很多知识需要我们去整体感悟, 而非肢解。当然, 对于相对晦涩难懂的诗歌, 适当的解释是必要的, 但必须点到为止, 更多的意趣, 需要学生在反复地读与背中去“悟道”。尤其对经典文献的读与背, 更需加强。十三岁之前的读经教育, 建议加强, 这要远比“小狗叫大狗跳”的教育更能惠及学生一生。吟诵传统几乎消亡了, 同样需要拯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 感悟的力量是无穷的。

推而广之, 我们教师的教育手段, 也是需要处处“留白”的。

不可事无巨细, 面面俱到, 不厌其烦, 不厌其细。当借鉴绘画手法, 适时留白, 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譬如我们教育上的“启发”观点。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就是说:要等学生实在无法想明白的时候再去开导他, 只有在学生心里明白但不知如何表达时再去开导他。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这就是“留白”,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在那种愤悱状态之下, 才稍加点拨;而不是把“道”全给端出来, 不是把结论直接摆出来, 不是把饭在自己嘴里嚼烂了后直接喂给孩子吃。

推而广之, “标准答案”有时候也是戕害人的。

自然科学的学科, 譬如数学、物理、化学, 一是一, 二是二, 有标准答案, 这是必要的。当然, 也应该不全是标准答案, 很多领域还是有争议的。人文科学的学科, 例如语文, 譬如对课文的理解, 有时候标准答案就很害人。“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为何要固定下来呢?为何要标准下来呢?这是对百花齐放的戕害, 是对人思想的禁锢, 是对创新火花的截杀。前几年, 曾经有个考试题为大家所争议:“学习了孔融让梨之后, 面对大梨子和小梨子, 你会怎么办?”一个孩子答:“我不让梨。”结果老师依据标准答案“让梨”给判了零分。显然, 这个题目, 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既然是让每个孩子谈自己的感想与做法, 那么让与不让, 都是每个孩子的所为, 不应该用道德评判的标准, 来给一个性本天真的孩子的语文题目判分。

大道至简, 永恒的大道却是不能言说详尽的, 是不能有着标准答案或者标准名称的。“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语言灌输的教育, 是低层次的教育, 甚至是失败的教育。教师以身示范, 学生用心感悟, 远在说教灌输之上。然而, 这种示范与感悟相结合的教育何其少矣!

读国学经典 育道德人才 第9篇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希望我们的学生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成长为一名有责任心、有爱心、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的人。我们的目标就是:不一定所有人都能够成为英才,但是我们一定努力让每一名学子都能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够有耐心做好身边的琐事;不一定每个人在学习上都出类拔萃,但是要让他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学习和学习什么;不一定每个人都是你的好朋友,但是要让学生懂得所有人之间都应该和睦相处。读书活动在我校已开展十余年,因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始的读书现象,正逐渐演绎成一种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营造氛围,国学经典熏陶人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读经典书,做有根人。”“我快乐读书,我健康成长。”一则则与经典诵读有关的格言,成为各学校黑板报、宣传栏、读书园地中的最醒目的文字。学校统一开展了“每周一诗”背诵活动:每周,各班级在黑板上专门辟出一角,由学生轮流值班,抄写一句经典诗文,在当天的每节课前集体朗读;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课间活动时间,放学路队中全班同学集体背诵。让经典时时与学生保持亲密接触。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吟诵,使学生感悟到了古诗文“温柔敦厚”的语言特色,并逐渐内化古诗文中高尚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使他们的文化底蕴日渐厚实。

二、变换形式,诵读经典成风尚

我校开展读书活动已经有十年,在十年的时间里,每学期都有读书展示活动,先后举办了“百词”大赛、作文竞赛、手抄报展评等多项活动。2002年结合课改将读书活动——我校的传统特色活动纳入校本课程,每年一届“读书节”。届时用一周的时间展示一年来师生的读书成果。活动分为古诗考级、各类展示活动、现场比赛活动和特色活动四个板块。“古诗考级”是读书节最具特色的活动,考级活动全员参与,学校根据背会古诗的数量发给学生相应的等级证书并评出“古诗小博士”。目前,学生的最好成绩是熟背古诗300首。读书节期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班都布置自己的成果展。有读书摘记、手抄报、剪贴报、诗配画、读书卡片、自制书签、自编文集等多种形式,学校组织参观评比。各班都有自己的特色。现场比赛活动有:亲子朗诵会、成语大赛、书香家庭知识读书竞赛、童话剧表演。,每届读书节都有不同的特色项目:如:“智力大冲浪”“红领巾书市”“读书知识竞赛”“漂流书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享受到了家庭亲子阅读的温馨与快乐;在活动中,孩子们领略到了经典文化的魅力,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活动中孩子们获得知识,习得涵养,懂得道理。典诵读活动,从学生到老师,从学校到家庭,渐次推开,步步推进,已蔚然成风。

三、走进课程,校本课程放异彩

课堂是学校开展“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为配合学校的读书活动;也为读书活动能很好的与学校德育相结合也为能感受读诗诵经活动切实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去,渗透到点滴生活中来;更为学生“亲近母语每日诵读”有更适合我校流动人口子女较多的学生实际的读本;我们组织教师偏写了一套六册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诵读经典》这套教材共六册,每册有景物描写、礼仪、友谊、爱国、理想合作、励志六个篇章30篇课文。《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论语》等都是选材的内容,每篇课文都是经典古诗文,学生背会古诗文积累语言,汲取精神养料。可以让学生在古诗文这片精神乐土中流连忘返。

四、深入实践,德才并重育新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使课堂教学、经典读本中背诵的德育观念变为行动,就应多实践多应用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去体验、领悟,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落实到行动中去。读书实践与写作实践相结合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学校把经典诵读内容与广播操、韵律操、课本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锻炼身体和锻炼思维融为一体;还可以把经典诗文融进传统的“丢手绢”、“踢毽子”、“击鼓传花”等游戏当中,使诵读和游戏同时增加了趣味;

例如:在大课间活动中,我校的自编操改变了过去让学生听音乐做律动的单一模式,自编了《西固一校文明礼仪三字歌》,学生朗诵做律动融为一体。 “入校门,衣冠整;情绪昂,步履正,操场区, 勿穿行;见师长,问您好……”。一时间成为同学在校园里最爱传唱的歌谣。《三字歌》自编操天天做,提高学生礼仪素养的教育在活动健体中潜移默化,在动手动口中提示学生自律。

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第10篇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作者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_。“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x,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不x这类贬义词自称。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故致数舆与舆。世故不__欲如玉,__如石。”这是对上面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

由此可见,以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第11篇

其实,这些小东西是很笨的,更谈不上思考了。比如当它们偷吃蜂蜜时,竟然不知道蜂蜜是液体会沉,以至我的蜂蜜罐里浸满了它们同类的尸体,当它们侵入我的白糖罐搬白糖时竟会迷失了方向,在那迷宫般的糖堆里打转。我就奇了怪了,这么笨的小东西是怎么在这充满了智慧的世界上生存下去的?

不过要消灭它们却也有一定难度,由于它们住在墙壁里,要找出它们巢穴的准确位置比较难,而且更为主要的是即使找到了,碍于装修好不足二年的墙壁和家俱,却显得有些无可奈何。这里我突然想到了我小时候玩的一个叫“诱蚂蚁”的游戏,小时候在农村,闲着没事时,我们一群小伙伴就用小动物(如蜻蜓、苍蝇之类)的尸体去引诱蚂蚁倾巢出动来搬,然后就用水或火来杀死,这是当时我和小伙伴们玩得最起劲的游戏之一。

在一个星期天,我决定如法炮制。由于没有小动物的尸体,我决定提高档次,用它们最喜欢的冰糖,我从密封的罐里找出一小块冰糖,看准了一只正在找食物的蚂蚁,突然把冰糖放在它的面前。一开始时它还吓了一跳,以为突然来了一个什么大怪物,不一会,发现这怪物不会动,对它没有威胁,它就试着用触角去碰了碰,没反应,再进一步用嘴去添一添,发觉正是它喜欢的美味,它似乎一下了来了精神,它快速围着小冰糖块转了一圈多,然后又倒着转了转,又用嘴添了添,确认这正是它们的美食后,似乎更有点兴高采烈了。它快速地往回跑,从墙壁踢脚线和地钢砖间的一个小缝隙中钻了进去。我不竟暗自得意:小东西,连这么简单的引诱你都看不出来,我看你怎么活。

不一会,原地又钻出二只小蚂蚁,快速来到冰糖处,绕着糖块正着反着转了几圈,其中一只还用触角去碰了碰,再用嘴去添了添,然后它们就分开了,其中一只留在原地,另一只则又快速返回巢穴,不一会,踢脚线和地钢砖间的小缝隙中又钻出蚂蚁来,一只、二只、三只……成群结队地出来了,直奔糖块处而去,这次它们也不再用触角去碰,就直接用嘴去啃了,它们有的站在地钢砖上吃,挤不下的、够不着的就直接爬上冰糖块,从上往下吃,把这块冰糖围得严严实实,而更多的蚂蚁正源源不断地赶来,路上形成一条浩浩荡荡的蚂蚁队伍。不一会有的开始往家里走了,似乎是吃饱了又似乎是去通知更多的蚂蚁来一起享用。奇怪的是这次它们只拼命地吃并没有要往家搬的意思,记得小时候蚂蚁是把小动物往家搬的,现在怎么不搬了?进化了还是习性改变了?

这时我突然想,它们既然不往家里搬,那第一个发现冰糖的蚂蚁要是不回去告诉别的蚂蚁,那这块冰糖就是它一个的了,别的蚂蚁也不一定会刚好找到这里来呀,那就足够它躺在冰糖块上享用一二个月的了,它怎么还要傻乎乎的回去告诉其它蚂蚁呢?这时,我又突发奇想,现在要是有一个人类突然发现这么个宝藏(冰糖对于蚂蚁就好像宝藏之与人类),他(或她)会怎么办呢?他(或她)会去告诉同事吗?会去告诉小区的邻居吗?会去告诉他或她的国家吗?以现实情况看,我猜99.9%是不会的了,不仅不会,我估计他(或她)还会把它隐蔽起来或设置陷阱以防被其它人看到拿去。实际上,从现实社会的情况看,不要说这些意外的无主财物,有些已有主即已明确是别人家的财物,却还总有那么一些人在挖空心思地想要把它占为己有,君不见,为了占有别人的财物,有杀人抢劫的、有偷窃的、有行骗的、有以权谋私的、有以次充好的、有不顾别人死活乱排污的等等;往细里说,比如各种各样的电话诈骗、短信诈骗以及地沟油、毒奶粉、毒淀粉、毒生姜、毒韭菜、毒豆芽、染色馒头、塑化剂、瘦肉精、苏丹红鸭蛋、老鼠肉做的羊肉……总之一句话为了抢占别人的财物而不顾别人的死活,什么事都干得出。

老子曾说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可看看现实社会,奢侈品、富翁及排行榜都听得耳朵生茧,现在是污染环境越多、掠夺资源越多、挣的钱越多、得到的头衔和荣誉就越多,只要钱多其它的错误几乎可以不论,即使偶而有批评富翁或“富二代”、“官二代”生活奢靡的,可那口吻却分明是羡慕,巴不得那被批评者就是自己,活生生的一个笑贫不笑娼。在这样的社会里,道德还会在人的脑子里被想起吗?再看教育,现在强调的从小孩开始就要“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然后整个社会向他(她)们灌输的就是竞争、排名、考试,可曾教育过要友爱、团结、互助?这样一来,本来应是亲如兄弟的同学活生生地成了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为了排名可以不择手段。呜呼,这样的“智慧”又有多大意思呢?团结、友爱、亲情、道德这一切都已成了真正的奢侈品了……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第12篇

这两段话的大概意解是:名利和身体比起来哪个更重要?身体和物质比起来那个更珍贵?得与失比起来哪个才算有害?样样都要,必然导致大废,取藏的越多,所遭的失也越多。故知足的人才能长久。

于丹在解读儒道的理论中讲了这样一句话”什麽样的学习是最好的学习?就是能改变自己的学习”我们平时经常说要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但真正的做起来并不是很容易。我的经验就是多学习,学习就像一面镜子,通过学习来认识自己,看清自己,并且学会掌控自己。

在这个市场经济繁荣,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差距有来自社会的,家庭的,自己的。所以,一个人要想在这种诱-惑力极强的社会中快乐,平和的生存,就一定要看清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你的生活空间,在你的事业中,在你的家庭中你想要的是什麽?其实老子讲的道理并不深奥,而且很实际,就看你怎样去认识。“知足不辱,知足者富”,知足,不等于不努力。而知足的人,他首先是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不会贪婪,他不会要那些自己根本够不着的东西。

就像练太极拳,大多人初衷都是为了健康身体而进入,但到后来为什麽差距会很大呢?。这就是看练拳者心理想要什么?想要达到健康,就要踏踏实实的按照拳理去练,只要你用心,你就会达到你的目地,因为你要的很实际。你要的是展示,你要的是人前的显露,可能你的心就静不下来了。表面的东西得到了,可你的拳没有静下心去练,你的功夫可能也就是表层的功夫。所以你要的东西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你一定要问自己想要什么?生活中,我想要的就是平安,健康。所以我很知足,我每天的生活就像小河的流水一样,平平静静的。因为我要的不多,好像上天都能满足我的要求。但有一点,我不风光,我不出色,可我很努力。不论是家庭,还是自己的生活安排,我都会尽心尽力去做,我要的都得到了,但不等于我停止不前。

“知足者富”知足,本身就是一个心态的体现,知足的人能静,不浮躁,所以他会用他的努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富”这个富不是一般人眼里的富。我记的在和一个朋友聊家事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家庭生活是给自己过的,而不是给别人看的”所以这个“富”实际的意义就是自己的一种感受,而不是一种对外的炫耀。人要学会为自己活着,我说这话不是说自私,而是说人不要为别人怎样看待你而活着,否则会活的很累。

人们都知道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有一个比喻,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0,但实际操作起来就不是那麽会事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当今社会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人要的东西太多了,到后来连自己是谁可能都不知道了。“天-怒”你要的太多了,天都怒了,所以到后来一定会受到惩罚。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甚爱必大废,多藏必厚之”之理。

上一篇:加强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下一篇:西坪小学开学安全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