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法律》教学设计

2024-06-12

《善于法律》教学设计(精选8篇)

《善于法律》教学设计 第1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五课 第三框 善用法律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依法维权意识,树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教学难点: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P57“运用你的经验”)1.思考: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

教师总结、过渡:保安的行为是侵犯小华权利的表现。我如果是小华的朋友,可以告诉他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引出课题《善用法律》。

二、新课讲授(一)依法维权

活动一:不同的方式 不同的结果(学生阅读教材P58“探究与分享”)1.思考:为什么王某受到法律的制裁?为什么村民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你从这两则事例中明白了什么?

教师讲述:王某纠集他人将打伤自己弟弟的李某打成重伤,违反了法律,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村民们依照法律规定同村干部论理、论法,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由此可以看出,非法维权受惩罚,依法维权终受益。教师总结:我们应学会依法维权。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活动二:法律救助帮维权

(学生阅读教材P58—59“阅读感悟”)1.思考: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权? 2.上个事例中的王某应该如何帮弟弟维权?

教师讲述:1.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的工作、律师的职责、公证员、法律援助中心的职能,寻求国家救济的做法。2.王某可以与李某协商,要求对方承担相关责任,或者向派出所报案等。活动三:诉讼维权最权威

(学生阅读教材P59“探究与分享”)思考: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你了解这种维权方式吗? 教师讲述:小峰通过诉讼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总结:(什么是诉讼?)(1)含义: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2)特点: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3)使用情况: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目标导学二: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二)有勇有谋

活动四:见义勇为是责任(展示材料)小周是小区保安。一天,他为抓抢劫犯罪嫌疑人,被摩托车撞伤,他忍住剧痛将犯罪嫌疑人制服,并将其交给民警。因此,他被授予“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观点一:小周的做法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观点二:如果他在与歹徒搏斗时把歹徒撞伤了,他就不会获得光荣称号了。

思考与讨论:请你对这两个观点发表看法。

教师讲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小周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小周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是可以获得“见义勇为”称号的。活动五:智勇双全斗歹徒(展示材料)材料一:在武汉,有一个10岁女孩被3名歹徒劫持后,利用歹徒吃夜宵之机,趁歹徒不备,一面向饭店老板暗指3名歹徒,一面表情痛苦地用双手卡自己的脖子,老板明白后立即设法报警,几分钟后,3名歹徒被民警抓获。

材料二:3月14日当晚7点20分左右,15岁的小张用手机打着电话,沿和平路旁边一条小巷子往虎门巷华谊苑小区里面走,全然没有注意到一名男子尾随而来。走到巷道一黑暗处时,尾随而来的男子突然掏出一把匕首将其抵住,让其把身上值钱的东西都交出来。小张将手机和钱包递给了对方。看到钱包里总共只有7元零钱,持刀男子心有不甘,继续挟持着小张往小区里面走。

快到小区入口的值班岗亭时,看到里面有2名保安正在值班,小张对持刀男子说:“我有个包裹在岗亭里,要去取一下。”觉得顺便再劫个包裹也不枉此行,持刀男子放开了小张,让他走进了岗亭,自己站在不远处等候。来到保安身旁,小张低声将自己遭遇持刀抢劫的经历告诉了保安,让其立即报警求援。随后,2名保安人员出门叫住持刀男子,趁其不备将他制服,并交给了闻讯赶来的巡逻民警。后经审讯,持刀男子姓吴,贵阳市人,今年24岁。对于持刀抢劫的犯罪事实,吴某供认不讳。说起被擒经过,吴某表示,他见受害人整个过程中都比较配合,根本没料到他会以取包裹的名义向保安求助,以至于保安来到他身旁都毫无防备。

1.思考: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面对歹徒行凶,你会怎么做?

教师讲述:1.作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2.面对歹徒行凶,可以:(1)设法稳住歹徒。(2)记住歹徒相貌。(3)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当我们遭遇违法犯罪时,首先要观察分析双方的力量对比。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宜与犯罪分子硬碰硬,而要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了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懂得了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未成年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才能有效地打击犯罪。

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3 板书设计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善用法律

有勇有谋 应对犯罪

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向人民法院起诉

勇于斗争 善于斗争

弘扬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选取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案例和情境为背景,设置问题能够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均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直接呈现给学生关于诉讼的特点和运用的时机,未免有些生硬,应尝试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

《善于法律》教学设计 第2篇

五丰铺第二完小 邓要群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r。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挚效能的过程。简单地说,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对此,我想谈一谈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一点感受和启发。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依稀记得刚从师范毕业归来时的雄心壮志: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不管他们犯了什么错,自己都要耐心的去辅导,用自己的循循善诱去使他们改正错误,使他们的童年生活如花朵般美丽。可真正从师范的校门跨进小学的校门,听到了同办公室老师对学生的大呼小斥,忠言相告:“你们年轻人一开始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不要给他们好脸色看,不然他们会欺侮你的!”“在班里一定不要对着他们笑,你微笑他大笑,你大笑他狂笑!’’这种话听多了,却把自己的雄心壮志全推倒一边去了。

我在课堂中不敢对学生笑,整天一幅严肃的表情,就这样班里的纪律很好,学生也很“听话“,领导也经常表扬。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令我的心里波澜起伏,久久难以平静,刚毕业时的豪言壮语又历历在目,新课改的种种理念也在我的脑海中回荡,让我不得不静心认真思考。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二年级学生每次都是统一到图书室去借阅图书,又选一个统一的时间归还。每次望着同学们捧着书拿爱不释手的样子,那如饥似渴的表情,我的心都在震撼:学生的求知欲是多么强呀!可这一次还书的时候,却有一个女生把书弄丢了,我一听很生气,责令她再重新买一本。一是为她这么不珍惜爱护书而生气,再是想让她养成一个犯了错误要想办法弥补,要负责任的习惯。可一次、两次„„她还是没有带来,满脸委屈的说她家里没有,她妈妈又不给她买。而我却丝毫没有在意她的委屈,生气的对她大声呵斥道:‘‘下午再不带来,别来上学了!”她一听就吓得哭了,而我却浑然不顾她的心情,觉得自己没有错,埋怨家长怎么这么不负责任。就这样她下午仍然没有带来。不得已我把她的家长请到了学校。一听家长的话我觉得自己真是愧于为人师表。她家有两个孩子,她还有个小弟弟,她妈妈忙于照顾小弟弟,无暇管她,而她在家却是个懂事的孩子,回家写完作业就帮妈妈照顾孩子。丢书的事她跟妈妈说了,可她妈妈不相信也没放在心上,再加心情烦躁,也是对她冷言冷语。可有一天晚上睡觉 时,她妈妈却发现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嘴里不住的嘀咕:·怎么办呢?怎么办昵?”她是在为怎样向老师交代犯愁呢?_个二年级的学生竟会发愁到躺在床上睡不着? 听了这些事,我内心开始深深的自责:我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的处理这件事呢?我为什么不早跟家长联系昵?我为什么会给孩子造成这么大的负担呢?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怎能承受这样无端的压力昵?本来我的初衷是让她能明白自己犯了错误要自己想办法弥补,想让她养成一种做事负责任的习惯,可仅仅因为我的粗暴态度,却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那么大的伤害!可想而知,她这一个星期的日子是怎样度过的。老师、父母没有一方为她着想,没有一方去用温情来对待她,我都有点难以想象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她的妈妈开始自责自己,而我这个人师表的班主任,不更应该受到责备吗? 自责之余想起了自己刚毕业时的雄心壮志,想起了新课改的理念:要求老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有过错的学生。而我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验教师,真的应该受到深深的责备。我主动找她道了谦,我想我应该向全班同学认错,请他们原谅我平时的粗暴态度。

善于倾听,放大教学成效 第3篇

一、从倾听中了解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成效

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 去把握文本内涵。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 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 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文字这一道桥梁, 读者才与作者会面, 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 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学生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积累, 以及个体的情绪心境等因素的阻抗, 在阅读同一文本中有着理解的差异, 这就是所谓“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内涵。基于这一认识,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倾听中去发现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是否听出作者透过语言文字所发出的与时间、空间、语义相联系的窃窃私语, 是否听出作者深层次情感表达的绵绵之声, 以便及时调控教学过程。教师还应创设一定的情境, 辅之, 导之, 使得学生领会文本主旨, 收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中有这样的几句话:“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在这里不仅连续出现了三次, 还是后置的。作者为了要买书的钱, 第一次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 发现母亲工作的环境竟然如此恶劣。从母亲转身时的动作中, “我”第一次发觉母亲如此瘦弱、如此疲惫、如此苍老,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我”的母亲吗?三次“我的母亲”道出了作者的惊讶、疑惑、心酸和震撼。在教学中, 有个学生提出, 这段话可以表达得简洁一些:“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 转过身来了, 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学生这么发问, 说明他们没有听出作者通过语境所抒发的情感心声。这时,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再读一读课文, 比一比不同的描述, 想一想在这里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样改好还是不好?为什么?这两种写法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经过读后的思考与讨论, 很快就有自己的发现。一个学生说:“我觉得作者这样写是在诉说母亲的辛苦。”另一个学生补充说:“我觉得作者在表达自己第一次发现母亲为了养家糊口竟如此劳累, 如此疲惫, 感到心酸。”这时, 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就读出了情感, 也就说明他们已经倾听出文本文字背后深藏着的作者要吐露的心声了。

二、从倾听中了解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成效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语文教学引导学生阅读, 不是让学生在文本的暗示下发现某种意义, 而是创造意义, 并且是创造无限多的意义。弗莱说:“作者带来文字, 读者带来意义。”文本的意义常常是不确定的, 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 应该把文本看成一道风景, 横看成岭, 侧看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相同。因此, 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 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 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表达与创造, 使得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闪光。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理解文本的信息, 善于“尊路识斯真”, 学生只有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 才能从意蕴上倾听出作者所传递的情感心声。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 亲人》第一段时, 为了让学生感受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 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师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 想想作者在抒发什么感情?能不能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然后让学生范读。一个学生读“大娘, 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 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八年来, 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 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这组句群时, 读得轻缓、柔和、深情, 带着关怀、亲切的语气。当问他想表达什么感情时, 学生说:“八年了, 整整八年, 这位朝鲜大娘, 为志愿军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 给了多少慈母般的温暖!临别了, 他们怎么不带着无限的关怀, 不带着无限的感激呢!”一个学生读这段课文时语速稍快, 词与词之间不断停顿, 当问学生为什么这么读, 想表达什么感情时, 学生说:“面对白发苍苍, 带着极度疲惫的大娘, 想着她为志愿军战士日夜操劳, 还不愿回家休息, 战士们急呀, 他们可不希望她长时间送行啊!”一个学生读这层课文时声调前低后高, 逐渐上扬, 当问他为什么这么读, 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时, 学生说:“在这临别之际, 战士们想起大娘为了志愿军伤员, 丢下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小孙孙, 她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志愿军, 把死的危险留给了小孙孙。战士们怎能不越想越激动呀!”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和解说, 述说他们从文本中倾听出作者的情感之声, 达成了个性化阅读的目标。

三、从倾听中捕捉学生稚嫩的生命之音

倾听本身是一种教育, 课堂上即使教师没有给学生很多指点或帮助, 但有了你专注的倾听, 你便在学生年幼的心灵上给予了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教师倾听时应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 满怀信心和期待去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教学是两条主线在交织, 一是知识, 二是情感。语文教学, 要重视知识信息, 更要重视孩子们的情感, 要努力创设自由、宽松、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的身心自由地放飞。学生在没有压抑感的环境中, 才能释放出自己的心声。教师只有善于倾听孩子的声音, 并产生共鸣, 才能对其心领神会, 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乌鸦和狐狸》一课时, 教师要求学生想一想, 看到狐狸叼起肉钻进洞里, 乌鸦会想些什么?学生思考后, 纷纷举手。有的说:“乌鸦伤心极了, 她后悔自己爱听好话, 才会上了狐狸的当。”有的说:“乌鸦可后悔了, 她想要是自己不那么爱听好话, 孩子们这会儿就有肉吃了!”可有一个男生却说:“老师, 我觉得这时乌鸦心里是这样想的:‘嘿!我长这么大了, 从没听谁夸过我羽毛漂亮、嗓子好, 今天总算让我听到了。不就丢一块肉么, 孩子们别急, 我再给你们找去!’”顿时, 教室里一阵哄笑。教师先是一愣, 反应过来后笑着问男生:“这只乌鸦要是再找到肉, 还会让狐狸给骗走吗?”学生纷纷说:“不会了, 这下子它有经验了, 不会再上当了。”教师抓住时机边夸奖边引导:“刚才这位同学的想象力真丰富, 大胆地发表了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看法, 好样的!其实呀,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 关键是犯了错误该怎样正确对待。如果你一个劲地埋怨自己、责怪自己, 那是没用的, 应该努力地去纠正错误, 这才是正确的方法。”教师在这个教学生成点的适时点拨和诱导, 既自然地揭示本文蕴含的寓意, 又升华了主题。虽然这个学生说的内容与这则寓言所要揭示的寓意不是十分吻合, 但却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经验, 融入了自己积极的情感体验, 反映出这个学生面对挫折时的乐观的心态。语文课堂就需要教师敏锐地捕捉和赞赏学生的稚嫩之声, 使学生体验到尊重和成功。

四、从倾听中捕捉学生的自我拔节之声

喜欢别人倾听自己讲话, 乃是人所共有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教师应以浓厚的兴趣倾听学生的课堂发言, 及时捕捉学生言谈中显露出的各种相关信息, 不断发现学生自我成长、自我拔节之声。随着教学主体性、自主性的进一步增强, 学生课堂上表达的机会大大增多, 这就更需要教师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叶澜教授说过: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 每一句话语, 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教师只有善于倾听, 才能了解学生想什么, 为什么会这么想, 才能适时地调整自己教学;只有善于倾听, 才能判断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差, 及时调控教学, 实现教学相长。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征》一文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时, 学生对“暖”和“寒”的理解出现偏差, 他们质疑:在金沙江, 红军战士喜从何来?大渡河为什么让诗人感觉“寒”呢?根据这个生成点, 教师及时播放“巧渡金沙江”的课件, 让学生在观看画面后合理地说出红军顺利渡过金沙江后的心情。而对“寒”字的理解, 教师则让学生先说说“寒”字在诗中的意思 (寒气逼人) , 然后播放课件:离水面有几十丈高的铁索桥, 桥上的木板被敌人拆掉, 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桥下水流湍急。教师问学生:如果你站在桥头, 向下望, 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心惊肉跳。) 观看画面后再让学生默读这句诗, 琢磨诗意, 说说在这里作者要表述什么样的心境。于是, 一个学生在用轻快的语调读“金沙水拍云崖暖”时, 读“拍”时加重了语气, 他说:之所以重读“拍”, 是表现金沙江的水流湍急。读得轻快是表现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悦心情。读“大渡桥横铁索寒”时铿锵有力, 是表现当时战斗异常激烈, 红军战士是冒着枪林弹雨艰难前行, 但个个视死如归。而另一个学生则是用低沉的语气读, 他说:“诗人在表达欣喜之际, 还抒发了对牺牲战士的沉痛缅怀之情。”一个学生读上半分句时语速较快, 读下半分句时不但速度较快, 而且语调逐渐升高, 他说:“这样读, 是因为通过查资料显示, 长征途中像巧渡金沙江这样令人欣喜的战斗太少了。毛主席知道, 这场战斗的胜利, 容不得战士们有太多时间去欢喜。读下半分句时速度较快, 语调逐渐升高, 是为了表现夺桥战斗的激烈残酷和红军战士的无畏勇敢。”这时, 学生的读与说, 表明了他们在阅读思考中, 从诗句里听出作者所表述的战斗情境和发自肺腑的心声, 同时, 也让人们听出了他们心智的拔节之声。

五、从倾听中欣赏学生的创造思维

善于在教学中反思 第4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58-01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每堂课“满堂灌”式地教学,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

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角色,变主角为配角。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主动地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把自己放在主导的位置。本人亲身经历这个定位转换过程,深切地感受到了新课标要求下的探究式教学是传统意义上教学的深化和提高,要做好“主导”比做好“主演”更难。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在教学中会不自觉地沿着老路去走,要彻底转变,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认识、实践的过程才能达到。

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播放多媒体视频资源,提高学生的兴趣。展示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让学生通过自学、互学、讨论交流。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最后让学生展示出来进行交流互评、总结。

例如,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以往的教学过程可能十分的简单,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板演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接着讲演例题一、二、三、四,最后总结解题规律结束教学过程。表面上看,整堂课讲解了四道例题,教师会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实则不能,很多的学生经历了几个星期的学习也不能把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和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记下来。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没有得到情感的体验,很难去对知识进行建构,很难把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识记。

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能力的提高。本人认为: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的第一项“知识与技能”相当于旧大纲的“教学目的”,但课标没有忽视对物理核心知识的要求,而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则提高了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认为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亲近感,从内心乐意去接受新的知识,使知识变得更易识记、更易掌握。我在教学中就设计问题台阶低一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一步步达到教学要求。

勤奋学习善于学习教学设计片段 第5篇

一、【设境示标】

阅读赏析:媒体展示8条关于学习的名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思考感悟:上述这些名言给我们大家有哪些启示呢?

交流畅谈: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感悟,自由讨论并择优交流。

归结导入:以上名言都强调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勤奋,注重方法。推而广之,用之于我们学习,那就是要勤奋学习,善于学习。那我们为什么要勤奋学习,善于学习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本课第二节。(同时板书课题)

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

二、【体验反思】 畅谈我们的学习

情境展示:媒体展示《愉快的校园生活》一些精彩的场景或画面。

设疑导思:◆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又到中学,我们大家在这样美丽的校园里学习生活了近十年,那么现在我们回想反思一下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习呢?

思考畅谈:学生结合自身理解和反思相互讨论,合作探究,自由畅谈。

归结明确:学习是我们人类的基本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学习能让我们获得充分发展——掌握知识让我们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增长才干让我们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激疑再思:学习的意义如此之重大,那么我们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学习行为呢? 对比畅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P37“两类学习行为对比”畅谈看法,选择并进而确立正确的学习行为。质疑三思:◆从具体的行为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从一贯的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既然刚才我们大家都毅然决然地选择“B类学习行为”,那么我们对于学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树立什么样的观念呢?能举例说明吗?

教师要善于锤炼教学语言 第6篇

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下来,而是艺术家和创造者。”人们常说:“言如其人。”一个人的语言运用水平如何,能直接反映其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知识水平。作为教师,如果教学语言啰唆,易使学生内心反感,情绪烦躁,产生抑制作用,导致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教学效率低下,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影响教师自身的威信教师教学语言啰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信口开河漫无边际,未经思考,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第二,车轱辘话来说,翻过来,倒过去,生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语无伦次,颠三倒四;第三,节外枝,没事找事,时常把学生当出气筒;第四,时间观念不强,一堂课的时间总也不够用„„大家知道,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一种职业语言,既是教师必须认真掌握的一种教学技能,又是教师需要刻苦修炼的一种教学艺术。那么,在课堂上怎样才能做倒教学语言简明扼要、言简意赅且富有吸引力呢?下面,笔者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供大家参与。

一、立足自找,及时反思。如果你的教学语言啰唆,自已就要从多方面去进行深刻反思,究竟在哪些地方出了问题,这些问题是否经常出现等。同时,可以请同事,甚至学生一起来会诊,听一下他们的看法。放下架子,不耻下问,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二、爱岗敬业,加强修养。德是立师之本,无德便无以为师。不 论你有多少烦恼事、有多么不愉快,一进入课堂,都要把它抛到九霄云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去;同时自己要勤奋学习,加强知识更新,不断充实自我。不断积累、总结,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作为教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这自不待言,还要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更要知晓教育理论。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且要长流水”。这是有道理的。

三、钻研业务,提升自找。作为教师要以提高自己业务素质与能力为已任,力争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一是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也正体现于此。教学设计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它是教师通过研究教学系统和教学过程,制定教学方案的一种过程和方法。

二是勇于钻研,“吃透两头”。一头是指教学媒介——教材,另一头指教学对象——学生。所谓“吃透”,就是对教材要做到“懂、透、化”,熟悉精通,驾驭自如。对学生要做倒“识、知、爱”,充分了解,有的放矢。

三是明确教学任务,树立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具体化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具有始动、指向和维持的调节功能,可以有效地防止师生活动偏离既定方向,从根本上克服一讲就多、一练就深、一考就偏的现象。

四是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弱点。重点教学的策略是“搞清弄透,突出重点”,难点教学策略是“化难为易,突破难点”,弱点教学的策略是防患未然,杜绝弱点。

五是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各种教学方法无所谓孰优孰劣,没有一种最好的、万能的可以适用各种教学情境的教学方法。我们只有所说的教学方法最优化也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征、学科特点、教师专长、教学条件以及学校已形成的教学理念等,来优化选择教学方法。

四、锤炼语言,力求简洁。教学语言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最基本的功夫,要想登堂入室,必须刻苦修炼,除此以外,无规律可寻。实践证明,教学语言可以通过不断练习,使之日臻完善;只要持之以恒,必得心应手。写文章讲究“文约而丰”,教学语言也是如此。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学语言简洁?建议注重四点:

一是抓住问题的实质,围绕中心组织教学语言。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就可以一语中的,少费口舌,否则会喧宾夺主,废话连篇,叫人如坠五里云外,摸不着头绪,理不清脉络。

二是慎重重复说过的话,克服随意性。教学语言的重复,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必要的重复,也就是说,有意义的重复,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但也要适度。另一种是必要的重复,即无意义的重复,堆砌繁冗、啰啰唆唆,这是使用教学语言的不良习惯,教师自己往往习以为常而不觉得。

三是剔除教学语言中的杂质和赘瘤。教学语言中的杂质是指老师 口语中那些表情达意不起作用的音节,如“嗯、啊、唉、呀”之类的,基在语句中频繁出现,便无任何实际意义了,而且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去关注老师讲的内容,面专门去数老师一堂课说了多少个“啊”或“唉”。教学语言中的赘瘤俗称“口头禅”,有的教师几乎说每一句话都带一句“是不是”或“对不对”等毫无意义的话,让人听了特别不舒服、不顺耳。含有杂质、赘瘤的教学语言,就不能是干净利落的教学语言,对听者来说是一种精神折磨,教者要下决心剪除。

四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就必须有一个具有像阿拉丁神灯一样魔力的工具,这个工具不是别的,就教学语言。

善于提问之教学案例 第7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教学此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王道之成”与“王道之始”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理解容易浅尝辄止,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下去。

(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提高技巧,层层深入,体现启发性、连贯性、整体性和针对性原则)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2、继续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难点:准确理解“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

1、初中时我们曾学过孟子的文章,他的文章说理往往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

明确:孟子的文章善用比喻和排比,说理形象生动而且很有气势,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等。(问题设置意在激发思维,做好初高中衔接,并引发学习兴趣。)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孟子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课题),意思是——我(梁惠王)对于治理国家。此文是不是也具有孟子文章的一贯特点呢?它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呢?(问题设置要有要启发性,针对性)

文章主要围绕“民不加多”展开论述。

(复习诵读孟子的文章导入,唤起学生原有知识储备,这是建构新知识的基础,是此课教学的起点。)

(二)研习:民不加多,何也?(问题层层连贯)

假如时光倒流,我们又回到了孟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并且你就是当时的一个小民,你愿意往梁惠王那里跑吗?何也?请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并思考。

点拨明确:

1、少数人愿意往梁惠王处跑:梁惠王移民移粟,似乎比邻国之君更关心百姓的生死。

2、多数人不愿意往梁惠王处跑:

(1)河内凶,移民、移粟。

①凶,收成不好,荒年。为什么会有荒年?是天灾还是人祸?从后文“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看,不排除“人祸”的可能。

②移民、移粟。“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之不能移者,人非“物”,安土重迁,岂能说移就移?

(2)王好战。“民加多”不是梁惠王的真正目的,他的真正目的是成就霸业。想成就霸业,所以急需“民加多”以便帮助他去攻打他国。因此,梁惠王没有真正关心百姓的死活,他只是把百姓作为战争的工具,你若跑到他那里去,迟早是要被拉去打仗的。

(3)违农时,数罟入,斧斤入„„

孟子的言论是有针对性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不违农时„„斧斤以时入山林”判断,梁惠王平时的为政可能是不注意老百姓的生产的。可能会因战争、修城池、建筑宫殿等随时拉“民”去服劳役,从而影响农时:捕鱼,砍树等,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也没有注意可持续发展。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罪岁。

丰收的年月,粮食吃不完,没能施行“检”的制度;遇上荒年,饿殍遍野,却不能够施行“发”的制度,百姓死了,却怪罪年成不好。

小结:梁惠王之于国,所谓的“尽心”,只是自欺欺人,是“五十步笑百步”。与邻国之君相比,本质是一样的,并没有从根本上爱民。所以,一般人不会往他那里跑。

(三)研习:如何使民加多?(问题层层递进)

过渡:只要看清了梁惠王的本质,一般人是不会跑到他那里去的,所以他那样做是无法“使民加多”的。那么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民加多”呢?

1,你能把孟子“使民加多”的措施归纳一下吗?分几步走,每步具体怎么做?这样做了有什么效果?能给我们解说吗?默读末段并思考。(问题设置注意层次性,连贯性)

思考讨论后明确:

(1)王道之始: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2)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3)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养生丧死无憾也。

(2)王道之成:

1)五亩之宅,树桑——五十者衣帛矣。

2)畜鸡豚狗彘,无失其时——七十者食肉矣。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无饥矣。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矣。

2,“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有什么关系?他们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注意在对比中深刻理解文章)

讨论后明确:

(1)王道之始,主要解决了生和死的问题,即“养生丧死无憾也”。“饮食宫室所以养生,祭祀棺椁所以送死,皆民所急而不可无者。今皆有以资之,则人无所恨矣。”

生的物质基础是吃和住。死更是大事情,“死生也大矣”,解决好死的最基本条件是能够入土为安,入土需要棺椁。颜回死后没有棺椁,其父亲希望孔子把车卖了给颜回购置棺椁。可见死有棺椁,对那时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2)王道之成,不但解决了生死问题,还使民有教,使百姓懂得孝悌,老人可以过上比较好的生活——衣帛食肉。孟子这里尤其强调年龄问题——五十者、七十者、颁白者。可见“王道之成”更强调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要“老有所养”,物质是基础,但更需“申之以孝悌”,“申”,是反复叮咛的意思,可见孝悌才是重中之重。这与儒家思想对孝悌的重视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孝悌是“仁之本”,孝悌而“好犯上,未之有”,不犯上,自然安定了。另外,民老有所养,没有后顾之忧,这是令人向往的。就是现今社会,我们也在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我们现在仍不断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等各种保障制度就是这样的追求。就是现在,没有后顾之忧的工作单位总是令人向往的,比如我们渴望退休后有退休金,生病了有医疗费等。自然,没有后顾之忧的国家,谁不愿意去呢?所以,孟子的“王道之成”,表面上强调的是“孝悌”,使老人享受到好处,实际上它恰恰有利于“民加多”。这与孔子的“修文德以来之”思想是—脉相承的。

总之,“王道之始”的三条措施分别是“农、渔、林”,主要强调“不扰民”;“王道之成”四条措施分别是“纺、蓄、农、教”,既强调“不扰民”,又强调“制民产”,还强调“兴教育,治礼仪”。因此,前者是王道的初步措施,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王道的根本措施,是前者的深化。

3,比赛背诵“不违农时„„未之有也”。

(四)探究:孟子的论辩艺术

在你看来,梁惠王会采纳孟子的建议吗?为什么?(问题设置要有拓展性和探究性)

讨论后明确,有两种可能:

1,会采纳孟子的建议:

(1)孟子说得很有道理,说梁惠王与邻国本质相同“以战喻”,既形象生动又含蓄,很有说服力,梁惠王能够认真听取孟子的建议。

(2)孟子是顺着梁惠王的思路提的建议,“民加多”是梁惠王最迫切的希望。孟子在讲述王道之始的三条措施和王道之成的四条措施时,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让人不得不相信按孟子所说的去做是能够“使民加多”的。

(3)孟子描绘的政治蓝图比较诱人,同时又有对比(罪岁,则民不至:爱民,则民至),所以梁惠王应该会采纳孟子的建议。

2,不会采纳孟子的建议:

(1)梁惠王希望“民加多”的愿望比较迫切,但他或许没有耐心施行孟子的建议。

(2)当时国际形势,容不得梁惠王按孟子建议行事。(相机补充历史背景。)

(这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五)走出文本:(问题要有现实探究意义)

梁惠王当年是否采纳了孟子的建议都没关系,因为那毕竟是过去的事了,与我们的关系不大了。现在我们关心的是,你作为孟老夫子的嫡传弟子,跟随孟老夫子刻苦学习多年,今天突然通过时光隧道,又回到了21世纪的地球,你觉得你跟随你师傅所学的什么“民本”思想啊、什么“仁政”思想啊,对现在的中国乃至世界有用吗?

讨论后明确:

1,孟子的“仁政”思想即“爱的政治”,包括“温饱”和“教化”两部分,相当于现在“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既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也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非常先进。

2,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不竭”,正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当今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3,“检”“发”制度,体现的是“民本”思想,这些措施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粮食危机仍有重大借鉴意义。

4,孟子非常强调“老有所养”,对当今社会如何做好老年人的晚年安度工作,也有重大的启示。

(不论学习什么,进得去,还要出得来。如此,方可把书读活。此环节目的即在于此。)(六)作业

《善于法律》教学设计 第8篇

《蜜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课文以第一人称方式写了法布尔所做的一个试验, 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文章首先介绍了问题的产生, 即“听人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无论它被抛弃到哪里, 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接着用了较长的篇幅介绍他在女儿的配合下进行了蜜蜂能否辨认方向的试验。最后得出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设计理念:

教学本文紧扣本单元“留心观察, 善于发现”这一专题, 一方面采取以读为主, 引导学生弄清作者为什么做试验, 试验是怎么做的, 最后结论是什么, 同时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研究作风;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文本的教育功能, 让学生知道, 只要做生活的人有心人,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多动脑思考, 每个人就会有所发现, 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 会写“论、袋、证”等14个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证实”等词语。

2.反复默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知道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得出什么结论, 是怎么得出的。

3.学习作者法布尔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研究作风。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揭示课题

1. 猜谜:“一生勤劳忙, 专去百花乡, 回来献一物, 香甜胜过糖。”

2. 指名说谜底 (蜜蜂) 。

3.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蜜蜂。 (教师板书课题, 指导“蜂”的读音, 注意是后鼻音。) 这篇课文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

4. 关于蜜蜂, 同学们知道它的哪些知识?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5. 学习课后“资料袋”内容。

6. 教师小结: (多媒体课件出示蜜蜂的有关资料) 蜜蜂体长8~20毫米, 黄褐色或黑褐色, 生有密毛。蜜蜂大都住在木箱子里, 也有的住在墙洞里。蜜蜂是一种过集体生活的昆虫, 在一群蜜蜂中有一只蜂王和许多工蜂以及少数的雄蜂。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看看课文围绕蜜蜂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课读文, 学习生字

1. 默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 (多媒体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指名读生字及词语, 请读得好的同学带领大家一起读。 (试验、证实、闷了、几乎、阻力、推测、包括、准确无误、尽管、逆风而飞、沿途、陌生、超常、解释)

3. (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多音字) 指名读, 齐读。

三、再读课文, 感知内容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写作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 并得出了结论。)

2. 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是按想做个试验———试验的过程———得出结论的顺序写的。)

四、课堂作业

1. 照样子, 换偏旁变新字。

伦 (论) 检 ()

侧 () 慨 ()

拭 () 括 ()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采 () 减少 () () 的记忆力捉 () 发现 () () 的景物做 () 迷失 () () 的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2.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进一步学习课文, 看看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二、精读课文, 自主探究

1.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你从第1自然段中体会到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结并过渡: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伪的, 法布尔正因为有严谨的科学作风, 不轻信, 不盲从别人的结论, 他要验证“听说”的事, 决定亲自试验一下 (这是“我”做试验的原因) 。那么, 法布尔又是怎样做试验的呢?

2.体会作者认真观察, 用心思考的品质。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法布尔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

(捉自家的蜜蜂, 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 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在两里外放飞, 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等在蜂窝旁, 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这一系列做法, 体现了作者考虑周密, 做事严谨。)

3. 作者做试验的20只蜜蜂回到家了吗?

试验的结果怎样?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 思考:回到家的蜜蜂有多少只?它们大概用了多长时间回到家的?

4. 议一议:

对作者整个试验过程, 你有什么感受?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引导学生理解“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确确实实”等词语, 体会作者认真观察, 善于发现, 用心思考的品质。)

小结:学到这里, 同学们一定被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的品质所感动, 同时也一定佩服小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想不想弄清楚蜜蜂怎么会有这种能力?让我们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

5. 学习第6自然段。

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想一想:作者这样的结论你满意吗?你还有什么疑问?

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很好, 说明了同学们善于思考问题。有疑问并不奇怪, 科学史上这种现象很多, 但不管怎么说, 作者能够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 更进一步说明了他是一个严肃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人。

三、拓展延伸, 总结升华

1.师:同学们, 由于法布尔生活在100多年前, 当时的研究条件十分有限, 因此, 在当时他不能解释蜜蜂的这种本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科学的进步, 科学家们已经把这个奥秘解开了, 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资料。

(课件出示以下资料: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曾在20世纪40年代, 用一系列实验测出了蜜蜂的基本导航能力, 证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 蜜蜂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点, 通过“舞蹈”表述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蜜源。)

2.师:蜜蜂怎么“舞蹈”请参看课后“资料袋”。同学们,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不会迷路?它们凭借什么来判断方向、认识路线呢?

(1) 指名交流。

(2) 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以下内容) 鸽子、狗等动物不会迷路, 即使把它带到很远的地方, 它都能利用自己的认路本领回到自己家中。

鸽子具有辨别地球磁场变化的器官, 鸽子的记忆力和视力都非常好, 它有强烈的认巢性, 通过太阳或星星的方位, 准确地判断回家的方向, 无论把它带到几千里之外, 它也能飞回老家。

狗的嗅觉、听觉非常灵敏, 记忆力很强, 凭着这些特殊的能力, 狗即使离开主人多年, 重逢时也能相认, 还能找回自己的家。

上一篇:好的宝宝绘本推荐下一篇: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