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佛教协会章程法规

2024-07-10

峨眉山佛教协会章程法规(精选4篇)

峨眉山佛教协会章程法规 第1篇

第一章

第一条 本会定名为峨眉山佛教协会。英文译名: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EMEISHAN

英文缩写:B.A.E

第二条 本会是峨眉山市境内各民族佛教徒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又是统一领导峨眉山全山寺院,僧众自主管理的组织实体。根据全山寺院分散的特点,实行峨眉山佛教协会统一领导下的分片区寺院管理的两级管理体制。佛协统管全山寺院的教务、人事、经济和财产;片区寺院在佛协领导下,管理所属寺院内部事务。

本会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接受峨眉山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局的依法管理。佛教教务接受上级佛教协会的指导。

本会宗旨为:协助党和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界的合法权益;弘扬佛教教义和峨眉山佛教文化,兴办佛教事业,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以“五个建设”为准则,加强僧团自身建设。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团结各民族僧众信众,实践人间佛教思想,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作贡献。

第三条 本会任务

1.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维护佛教徒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和本会及全山各寺院宗教活动场所、佛学院校、峨眉山佛教文化、各项自养服务事业的合法权益;密切联系,团结全山僧众,搞好调查研究,如实反映情况,就落实宗教政策等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

2.组织领导全山僧众加强对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做到爱国爱教,遵纪守法。

3.坚持独立自办,抵御渗透,反对分裂,弘扬正法,反对邪教。

4.加强寺院管理和自身建设,严肃清规戒律。制订寺院管理、教制仪规等规章制度和具体办法。教育和引导僧众发普贤愿行,严持戒律,恪守“六和”,福慧双修,感报“四恩”,遵纪守法,树立良好的道风、学风,开展正常的法务活动。

5.兴办佛教教育事业,积极培养僧伽人才,提高僧众整体素质。开展佛教文化学术研究,编印流通佛教书刊,保护佛教文化古迹。

6.组织领导全山僧众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搞好自养服务事业。积极支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造福社会,利益人群。

7.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促进中外佛教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

第四条

本会会址设在峨眉山大佛禅院(目前暂设报国寺)

第二章

本会组织机构及负责人的产生

第五条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峨眉山佛教协会代表会议。其职权是:

1.制定和修改本会章程;

2.选举理事,组成理事会;

3.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其它有关的报告;

4.讨论和决定本会宗旨、任务和其它重要工作事项;

5.决定终止事宜;

6.决定其它重大事宜。

第六条 峨眉山佛教协会代表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七条 峨眉山佛教协会代表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 峨眉山佛教协会代表会议的代表,由常务理事会议或会长办公会议确定会议代表名额,分配各片区寺院。片区寺院召开民主管理小组会议协商提名推荐,经僧众大会推选或直接召开僧众大会推选,报峨眉山佛教协会审核决定。

第九条 理事会是峨眉山佛教协会代表会议的执行机构,在峨眉山佛教协会代表会议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对峨眉山佛教协会代表会议负责。

第十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

1.贯彻实施本会章程和峨眉山佛教协会代表会议确定的方针任务;

2.选举会长、副会长,礼请名誉会长(礼请名誉理事);

3.选举和罢免常务理事;代表会议闭会期间,根据常务理事会提议,增补或罢免理事。

4.根据会长提名,决定秘书长;根据秘书长提名,决定副秘书长;

5.峨眉山佛教协会代表会议赋予的其它职权。

第十一条 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的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二条 理事会每届任期五年,理事连选可连任。召开理事会议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第十三条

常务理事会是本会日常会务的决策机构,在理事会闭会期间,依照本会章程和峨眉山佛教协会代表会议及理事会确定的方针任务领导会务。

第十四条

常务理事会的职权是:

1.执行理事会的决议,决定重大事项;

2.审议工作总结和计划;

3.审议财务结算和预算报告;

4.理事会赋予的其它职权;

5.代表会议闭会期间,根据理事缺额情况或特殊需要,提议增补或罢免理事,召开理事会议选举或决定。

第十五条

常务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的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六条 常务理事会每届任期五年,常务理事连选可连任。常务理事会每季度举行一次或根据需要决定的事项不定期举行。

第十七条

本会会长每届任期五年,连选可连任。

本会副会长协助会长工作。必要时,常务理事会可决定一位副会长协助会长主持日常工作。副会长每届任期五年,连选可连任。

第十八条

会长为本会法人代表,对外代表本会,对内领导会务。

第十九条

本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1.召集和主持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及其它有关会议,讨论决定重要会务;

2.督促和检查峨眉山佛教协会代表会议、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3.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第二十条 本会秘书长每届任期五年。秘书长在会长领导下,负责处理日常会务,组织实施工作计划。

第二十一条

对峨眉山佛教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护法居士,经常务理事会决定可聘为本会名誉理事。

第二十二条 本会根据会务工作的需要,设置相关工作部门。根据峨眉山佛教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设置文化、教育、慈善、服务等事业机构。

第三章 本会资产管理及使用原则

第二十三条 本会的经费来源

1.自养收入

2.社会捐赠

第二十四条 本会财务制度根据中国佛教协会、四川省佛教协会制定的《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和《四川省佛教寺院财务管理办法》、《四川省佛教寺院会计制度》等文件规定,制订《峨眉山佛教协会寺院管理办法》和《峨眉山佛教协会财务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统一管理全山寺院和资产,实行统一的财务核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接受主管部门的审计和上级佛教协会的指导。

第二十五条

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四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二十六条 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峨眉山佛教协会代表会议表决通过。

第二十七条 本会修改的章程在峨眉山佛教协会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生效,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二十八条 本会完成宗旨和其它原因需要注销时,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二十九条 本会终止动议须经峨眉山佛教协会代表会议通过,并报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第三十条 本会终止前,须在主管部门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三十一条 本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三十二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主管部门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于峨眉山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会。

峨眉山佛教协会章程法规 第2篇

略论峨眉山与藏传佛教

座落在峨眉山麓报国寺凤凰湖畔的峨眉山博物馆珍藏了许多佛教文物,其中有一批藏传佛教造像,如清代的宗喀巴大师像,通高7.5厘米,肩宽5.2厘米;清代的`绿度母像,通高14.7厘米,肩宽10.3厘米;清代的喇嘛塔,通高53厘米,座宽15.5厘米,等等.这些造像来源于峨眉山各个寺庙,它作为实物见证,足以说明峨眉山与藏传佛教之间有着相互交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悠久历史.

作 者:陈黎清 作者单位:峨眉山博物馆刊 名:中华文化论坛 PKU英文刊名:FORUM ON CHINESE CULTURE年,卷(期):“”(1)分类号:B946.6关键词:峨眉山 佛教造像 藏传佛教

峨眉山佛教协会章程法规 第3篇

2007年3月峨眉山佛教音乐被列为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1) , 作为文化遗产, 它就是一个文化的生命, 因为它是个活着的文化, 是人类精神承载的文化, 因此对它的研究和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峨眉山佛教音乐现状,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都贯穿于佛事活动和各类法会中

峨眉山现今共有僧尼约300人, 寺庙近30座, 僧尼们都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 在修持上主修净土;其宗教仪式以念佛为主。他们的佛事活动都严格按照法定的规仪进行[1], 修行方法是早晚功课集体念佛、礼佛、诵经等, 而佛教音乐主要分为佛节佛事活动中唱诵的佛事梵呗和一些现代创造佛教音乐。

1. 佛教音乐的唱诵内容

(1) 峨眉山僧人严格遵照佛教仪规, 坚持朝暮课诵和各种佛节佛事活动。因此佛事梵呗的唱诵内容主要包括四大祝廷:圣无量寿陀罗尼、毗卢灌顶、观音灵感真言、弘自五台、赞礼西方;八大赞:戒定真香、炉香赞、香才热、宝鼎赞、赞礼西方、念佛功德、药师赞、虔诚献香花等, 还有常用的佛号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药师延寿佛等) 和咒语。

(2) 现代佛教音乐的内容大多是当今流传或由法师们自己创作的佛教歌曲。如:法会上常唱由弘一大师作曲, 太虚大师作词的《三宝歌》;而峨眉山作为普贤道场, 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永寿法师怀着对峨眉山的赤诚热爱和对普贤菩萨的由衷崇敬, 以普贤菩萨十大愿为题材, 作词作曲了《行愿峨眉》 (2) 一歌, 也深受人们喜爱。另外, 还有在峨眉山佛教音乐晚会上演唱的《普贤十大愿》《佛光》等, 都是现代创作的歌颂峨眉山佛教圣地、歌颂普贤菩萨的歌曲 (3) 。

2. 峨眉山佛教音乐在唱诵上贯穿于佛事活动和各类法会中。

(1) 朝暮课诵

时间:早课于每日凌晨五至七时举行;晚课于每日下午四点举行

地点:各寺院

内容:《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回向赞》《赞佛偈》、绕念佛号、唱《发愿偈》等

(2) 佛节佛事活动

佛节佛事活动主要包括初一、十五上供, 消灾普佛、释迦牟尼佛圣诞日、成道日阿弥陀佛圣诞日、普贤菩萨圣诞、观音菩萨圣诞日等常规活动;或者是应信众或特殊事件而进行的法事活动。如:2008年6月29日, 峨眉山佛教协会在峨眉山报国寺举行祈福追荐感恩大法会, 共同为“5·12”大地震遇难同胞诵经祈福:祈愿灾区人民早日摆脱灾难, 重建家园;愿死难同胞的亡灵早得超荐, 早登极乐;2009年4月22日, 峨眉山大佛禅院举办盛大的“千人祈福, 共祝和平”大法会等等 (4) 。

而现在峨眉山传统的大型佛事活动主要集中在一些主要寺院, 每年的腊月二十九开始, 就有各种不同的大型法会分别在不同的寺院进行。如: (如下表 (5) )

(3) 佛教音乐晚会

当今峨眉山的佛教音乐晚会, 是以心为点, 以和为本、以音乐为载体、以弘法为目的, 传播峨眉山的普贤文化, 感受“普贤颂梵音”的魅力, 在歌舞和音乐中让思想和灵魂得到升华和洗礼。如:2009年12月31日, 峨眉山佛教协会主办的“盛世颂和谐·妙音演禅韵”——峨眉山大佛禅院开放周年感恩祈福佛教音乐晚会在大佛禅院峨眉讲堂隆重举行。此场佛教音乐会, 是峨眉山大佛禅院开放周年感恩祈福的佛教文化活动, 它充分展示了峨眉山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 体现了峨眉山僧众爱国爱教、利乐有情的情怀。其中《三宝歌》、《行愿峨眉》、《释迦牟尼佛赞》《观音灵感歌》、《赞僧歌》等优美的旋律, 和谐温馨的情调, 使人感到超然于尘世之外, 身心俱净化澄澈。

3. 佛教音乐的承习方式

传统的佛事梵呗因其蓄韵幽微、超然脱俗之境界, 非简谱所能表达, 所以历来由山门师徒口头授受, 因此所唱的梵呗没有乐谱记载, 只有从成都空霖文殊院流传下来的古“赞本”, 由峨眉山释果春法师收集整理为一本《峨眉山常用简明赞本》, 长此以往, 各地寺庙众多的唱诵流派, 各尽其妙。

峨眉山佛教徒对梵呗的教习, 有集体和个人。除个人相互研唱外, 大小丛林都有专设制度, 每年定期、定时、定学习主题, 不能随意更改, 口传心受的专司者是维那, 师师相承。[2]

另, 峨眉山佛学院的教习与峨眉山佛教文化艺术团于2010年 (6) 底成立, 也会对峨眉山佛教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4. 佛教音乐中的法器

(1) 佛事活动中的法器, 是实践佛道的器物, 除了于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之外, 在佛事活动中, 还能透过法器来实践佛法的仪轨, 以法器象征的内在意义, 使修行者之身、器、意趣入佛菩萨本尊的圆满境界。

因此, 峨眉山僧尼在宗教活动中, 所用的法器有:

钟 (晨钟、地钟) 、鼓 (暮鼓、怀中抱月的鼓) 、合掌的木鱼 (大、小) 、罄 (大磬、对口的引磬) 、手摇的铃子、平心的铰子、照面的铛子, 这些法器在佛事活动中做信号、引导、伴奏等, 起到开启、指引、过渡、烘托气氛、加强节奏与起始的作用。

(2) 现代佛教音乐晚会中, 还常加入古筝、二胡、古琴等。如2009年12月31日, 峨眉山佛教协会主办的“盛世颂和谐·妙音演禅韵”音乐会中, 就有古琴独奏《寒山僧踪》。2008年, 5月14日晚上在峨眉山大佛禅院举行的“妙音禅韵·遍满华藏”——四川省佛教协会成立50周年佛乐晚会, 器乐合奏《华藏世界》等。 (7)

二、普查收集、抢救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峨眉山佛教音乐文化形成特色品牌的重要措施

笔者曾以“峨眉山佛事梵呗探微——以伏虎寺为例”为题[3], 阐述了当今对峨眉山佛教音乐的研究还没形成一个综合、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 收集整理、系统研究峨眉山的佛教音乐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它的传承与保护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1. 普查收集、抢救保护是对峨眉山佛教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延续

(1) 普查收集现存的佛事梵呗及唱腔, 释演慈在《峨眉山佛事》一书中的记载, 有近30种, 但是只有仪轨的文字记载, 而无音响和视频的留存。在五十年代中国音协成都分会由亚欣、刘世富、巫选文、王兵林、熊冀华、邱仲彭、收集整理的峨眉山佛教音乐, 包括“禅门课诵”、“释氏梵呗”、“瑜伽焰口”等有69首佛事音乐[4], 但当时的法师也已经仙逝, 到现在会唱的法师也不多, 再加上经历了“文化大革命”, 以及赞本谱与记录简谱的不同, 梵呗的唱腔和韵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 应该尽快普查现存的佛事梵呗及唱腔, 抢救和挖掘整理濒临失传的梵呗唱腔, 尽可能地留下音响和视频资料, 让文化的生命继续延续。

(2) 由于峨眉山佛事梵呗的承习方式, 擅诵梵呗的维罗师是整个佛事活动过程中的灵魂人物。对各寺院中擅诵梵呗维罗师的调查, 有利于了解峨眉山佛事梵呗的传承体系, 及当今峨眉山佛事梵呗形成特色的研究。如, 中国音协在50年代做过一次佛事梵呗的普查 (, 都是由报国寺的普超、行观、圣柱、传戒四位师父唱的 (都已经仙逝) , 而释果春法师 (仙逝) 收集整理的《峨眉山常用简明赞本》中的唱腔、以及九十年代由释演慈演唱整理的约十首佛事梵呗 (有录音留存) [5], 还有各寺院的不同维罗师的唱腔, 都是形成峨眉山佛事梵呗特色的重要依据。

2. 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对峨眉山佛教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创新。

(1) 峨眉山佛教音乐是峨眉山普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是弘扬普贤行愿精神的重要方式。而普贤精神的核心就是大行大愿, 大行就是精勤实践菩萨道, 大愿就是普度众生的伟大情怀, 普贤菩萨就是将理想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因此, 合理利用“普贤颂梵音”中对普贤精神的赞美, 使当前的峨眉山佛教音乐更加丰富、法事更具有多样性和艺术性, 使峨眉山佛教音乐真正在它生存的环境中“原生态”地存活下去, 使法事成为艺术, 让到峨眉山朝圣的人感受峨眉山佛事梵呗的魅力;增加人们对“普贤即山, 山即普贤”的感性认识, 增强了佛教文化氛围, 从而达到弘扬佛教文化的目的。

(2) 峨眉山佛教音乐晚会的举行、峨眉山佛乐团的成立、现代佛教音乐作品的创作, 对佛乐的传播、普及上, 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这是佛法的圆融, 也对峨眉山行愿文化的诠释起到了独特作用。

结语:

峨眉山佛教音乐文化,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是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基础, 也是地域文化形成特色品牌的文化底蕴。社会在进步, 环境在改变, 要保持“非遗”的生命力, 要有科学的态度, 更要让它与时俱进, 首先应该得到政府的重视, 得到大众的认同和社会的关爱, 才能让这古老灿烂“普贤颂梵音”和峨眉山行愿文化在中国, 乃至世界上开花结果, 重现一片生机。

摘要:峨眉山佛教音乐, 是峨眉山佛教文化形成“佛教圣地”区域特性的关键因素, 它特有的佛事梵呗是以寺院传统的音乐为主, 规范严密, 虽经不断流传变化, 但仍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对它的收集整理、传承和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也能体现峨眉山在整个佛教界的地位。

关键词:峨眉山,佛教音乐,佛事梵呗,现状,保护策略

参考文献

[1]释演慈峨眉山佛事[M]成都, 四川省佛教协会2002年版,

[2]汤明嘉, 《圣地峨眉》[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7, 128页,

[2]李姣峨眉山佛事梵呗探微[J], 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7;4, 76-87

[3]亚欣、熊冀华采录记谱峨眉山报国寺、万年寺普超、行观、圣柱、传戒等唱诵《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四川卷.下》1295—1296页

对话济南佛教协会会长陶书童 第4篇

《齐鲁周刊》:济南市佛教发展情况如何?

陶书童:济南佛教历史悠久,早在东晋时期,著名高僧朗公,创建了山东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朗公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位于历城柳埠的朗公寺在隋开皇三年改名神通寺。南北朝时期,朗公又创建了长清的大灵岩寺。

隋唐时期,济南佛教兴盛,兴建了千佛山兴国禅寺、开元寺、净居寺等100多座寺院。明清时期,济南佛教兴衰不定。直到解放前,济南还保存30余座寺院。这时期香火最旺的当属千佛山兴国禅寺。解放后,仍有千佛山兴国禅寺,崇实佛学会等5处佛教寺院,佛事活动不断。

到了文革时期,济南佛教寺院遭到严重破坏,僧人被逐到原籍,所有寺院都停止了佛事活动。直到1984年,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开始恢复了千佛山兴国禅寺。于1993年成立了济南市佛教协会,现济南共开放8处佛教寺院(包括千佛山兴国禅寺、长清区灵岩寺、历城区神通寺、平阴县翠屏山宝峰寺、天桥区泺口兴隆寺、章丘市莲华山胜水禅寺等),共有僧尼50多位,信徒近8万。

而整个山东省全省现有佛教场所1500多处,有修行佛教信众超过400万,受悠久的历史文化影响,大多数人拥有礼佛祈福的习惯。

《齐鲁周刊》:协会在佛教发展上扮演一个什么样额角色?

陶书童:协会作为连接寺院和政府的一个纽带,始终把握我市佛教的发展方向和步伐,从佛教信仰核心入手,大力推行正信正行、人间佛教的思想,支持维护各寺院开展修行活动,支持沙弥到外地戒场授受三坛大戒,选送年轻僧人到各地佛学院学习进修。我们近几年还逐步复建了多处佛教活动场所,基本满足了当地信众宗教活动的需求。

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只想让更多的人懂得善心,从而为其他人排忧解难,让整座城市变得真诚、忠实、善良、向上。

千佛山上的“香火经济”

《齐鲁周刊》:现在到千佛山烧香拜佛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精神好像开始迷失,因而转向宗教。其中不乏很多名人和富人。

陶书童:当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的富有阶段,就会开始寻求精神上的皈依感。于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富人、名人走进佛门,行善积德,而并非赎罪。

《齐鲁周刊》:佛教对于财富是怎样的一种定义?

陶书童:以往的生活条件虽然不富足,但在安贫乐道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人们依然知足常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从道德社会迅速转向功利社会。金钱诱惑和贫富分化带来的危机感,双重困扰着人们。在利益推动下,很多人为谋取财富而不择手段,而又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财富。虽然拥有大量钱财,却没有健全的心智,没有处之泰然的超脱,就很可能在金錢的蛊惑下失去理智。

上一篇:个人检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下一篇:校园最美的风景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