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车间清洁生产制度

2024-06-27

注塑车间清洁生产制度(精选13篇)

注塑车间清洁生产制度 第1篇

注塑车间生产制度

一、保证本车间的一切生产行为安全,按照管理文件规定进行。

二、根据生产部门下达的生产计划,负责组织编制车间,生产作业指定单,并保证计划按期完成。

三、负责本车间各个岗位人员的合理调配,以保证生产的正常的进行。

四、负责组织本车间有关人员研究择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工艺技术和质量问题。主持召开每周生产作业例会,安排布置车间生产。

五、制定和编写生产工艺规程,创始记录、SOP及用于记录的各种表或交有关部门牢核,经企业负责人批准实施,并确保有关生产操作的指令能严格执行。

六、负责本部门各级人员的培训。

七、负责建立自查制定,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

八、一个批号完成负责核本车间所有记录及表式。

九、参与验证及在验证工作、并负责制定该工作计划及实施细则。

十、检查厂房和维护设备,职业不符合文件要求的生产行为,并立即报告企业负责人和通报有关部门。

十一、负责本车间安全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生产管理

制度,保证车间生产安全。

十二、负责对本车间人员的检查,监督和考核,按每月考核结果,负责对本车间人员的薪酬进行分配和发放工作。

注塑车间清洁生产制度 第2篇

1、制定“注塑车间员工安全操作规程”及注塑操作工岗位职责。

2、制定注塑机、碎料机、周边设备、工装夹具、模具、刀具、风扇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3、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4、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宣传工作。

5、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消除安全隐患。

6、做好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工作。

7、做好注塑车间的防火工作,并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8、做好消防器材的检查与管理工作。

浅谈国内外清洁生产法律制度 第3篇

为了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我国于2003年1月1日和2009年1月1日分别施行了《中华人们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中华人们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2年对《中华人们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正, 标志着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和生产模式的重大变革, 特别是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自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经济发展面临强大资源环境压力下, 有了政策基础和法律保障, 但是在实施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因此,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 对我国基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而进行的有关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思考, 研究建立一套完备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很有必要。

1 国外清洁生产法律制度

1.1 美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

在美国, “清洁生产”又称为“废物最小量化”或“污染预防”。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固体及有害废物修正案》中提出“废物最小量化”, 要求通过源头消减和再循环两个途径实现。1990年10月, 美国国会上通过《污染预防法》, 这是一部对美国发展清洁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的法规[13]。

1.1.1 清洁生产行政管理

清洁生产的行政管理制度包括有行政指导和行政强制。《污染防治法》、《资源保护与回收法修正案》均包含了污染预防的行政指导和志愿协议。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财政支持, 尤其是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支持。

1.1.2 清洁生产信息公开

美国20世纪60年代确立信息公开制度, 对清洁生产相关信息的公开也作出了一些规定。《紧急计划于社区知情权法》规定任何人都有权向紧急计划委员会申请提供有关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所有信息, 包括有毒化学物质的处置方式说明、化学品的名称以及化学品的安全资料表。

1.1.3 清洁生产经济调节

美国在环境立法中广泛采用以下经济刺激形式:第一, 实行严格的政府管制, 制定各种排放标准;第二, 政府为鼓励治理污染和采用先进工艺而实行财政补贴和低息贷款;第三, 实行污染者付费原则;第四, 保障污染受害者有获得赔偿的权利。《超级基金法》、《能源政策法》、《清洁水法》和《清洁空气法》均规定了一些有关清洁生产的经济调节制度。

1.2 德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

《物质循环和废物处置法》是德国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的最具代表性的法律, 德国关于发展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的法律法规包括:《关于提高建筑物隔热性能的法令》 (1974) 、《建筑物节约能源法》 (1976) 、《包装物废弃物处理法》 (1991) 、《可再生能源法》 (2000) 、《能源节约法》 (2002) 等。

1.2.1 清洁生产行政管理

关于德国清洁生产的行政强制制度, 《物质循环与废物处置法》中规定了对处置代价大的产品流通限制制度。

1.2.2 清洁生产信息公开

1904年德国出台的《德国环境信息法》规定了任何人都有向有关机关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 并确保环境信息的传播。1992德国建立了“德国联邦废物处理工业协会”, 对企业以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1.2.3 清洁生产经济调节

德国的清洁生产经济调节手段包括资金支持、财政补贴、价格优惠等多种经济激励机制。例如《可再生能源法》中规定, 可以通过价格优惠的方式向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进行投资回报。德国的法律法规中还规定一些消极的经济调控机制, 主要包括收费和征税。

1.3 英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

目前, 英国的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的重要目标就是从源头上削减废物, 对废物再循环再利用, 实现废物最小量化。英国的环境立法主要有《河流污染防治法》 (1876) 、《环境保护法》 (1990) 、《公共健康法》 (1975) 、《污染控制法》 (1974) 、《有毒废物处置法》 (1972) 、《废物管理许可法》 (1994) 、《污染预防法》 (2001) 等。

1.3.1 清洁生产行政管理

英国的清洁生产行政指导, 注重是废物最小量化所带来的经济意义。英国贸易与工业部于1993年与环境部联合制定了一项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的计划。

1.3.2 清洁生产信息公开

英国是较早实施清洁生产的国家之一, 1984年《数据保护法》和《利用地方政府信息法》的出台, 标志着英国信息公开制度的开始, 2005年《信息公开法》的生效, 标志着英国信息制度的成型。

1.3.3 清洁生产经济调节

在英国, 清洁生产经济调节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增加环境税, 英国的环境税主要包括碳税、燃料税和填满税等, 目标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改善大气质量, 促进清洁生产。二是明确生产者初始责任, 英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废物生产者应当对产生的废物承担全部的废物处理费用。

1.4 日本清洁生产法律制度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日本着力推行清洁生产。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包括《废弃物处理法》 (1971) 、《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 (1991) 、《能源使用合理化法》 (1979) 、《容器包装再利用法》 (1997) 、《促进建设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2000) 、《家用电器循环利用法》 (2001) 、《节能法》 (2011修订) 等。

1.4.1 清洁生产行政管理

在环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 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适当的规定, 实行指导, 并对技术开发进行支持, 促进了低污染负荷技术和产品市场的形成。《节能法》中规定使用能源的企业应当提高合理利用能源。《能源使用合理化法》中规定了能源管理士制度, 从能源管理人员中选任并由通产大臣颁发证书。

1.4.2 清洁生产信息公开

1997年日本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以及范围文件的公布和公开复审作了相关规定。项目提议者应当及时将范围文件公开, 若有异议, 可在规定期限内向其提交意见。

1.4.3 清洁生产经济调节

日本采取补偿金制度、税收优惠政策和收费制度等一系列的经济调控手段来促进和刺激循环经济的发展。《环境基本法》中明确指出, 对那些从事产生环境负荷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 国家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和一定的经济资助促进和鼓励其降低负荷。

2 我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

2.1 我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概述

2.1.1 清洁生产行政管理

我国清洁生产的行政法律制度包括行政强制、行政指导和行政合同。《清洁生产促进法》中指出, 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应当分别对全国重点行业和地区以及地方本辖区内的清洁技术开发研究及推广进行指导。

2.1.2 清洁生产信息公开

我国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主要措施包括, 政府有关部门向公众提供有关清洁生产的环境信息, 保证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政府为企业提供清洁技术信息, 并开辟技术信息交流渠道,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政府要求企业将清洁生产的实施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向公众公开, 接受公众的监督。

2.1.3 清洁生产经济调节

在我国清洁生产领域, 主要采用的经济刺激手段包括税收制度、抵押金制度、补贴制度、基金会制度以及排污权交易制度。

2.2 我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不足

我国促进清洁生产的发展,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 取得一定绩效。但是,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经济基础较弱、发展清洁生产起步较晚, 因此, 我国在制度体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2.2.1 清洁生产经济激励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 相关技术水平落后, 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需要增加一定的成本, 需要国家和政府采取经济手段来刺激企业清洁生产的动力。我国的清洁生产经济刺激制度主要有环境税制度、补贴制度以及排污权交易制度等。

2.2.2 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 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中规定的大多是关于对已产生的污染的治理, 并未完成向清洁生产立法思想的转变。在我国, 清洁生产立法层次不完善, 缺乏立法的可操作性。《清洁生产促进法》在经过修订以后, 很多内容得到完善, 但仍然欠缺相关的配套法规和措施以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操作性仍然不强。

2.2.3 清洁生产合力机制不完善

目前, 我国推行和发展清洁生产的合力机制尚有欠缺。在我国, 由于清洁生产的宣传力度不够, 推行清洁生产的教育机构欠缺, 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不足, 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积极性不高, 绿色消费市场不健全, 使得社会清洁生产参与力量薄弱, 从而影响了全社会推行清洁生产的效果。

2.3 我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完善

针对上述我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不足, 以及借鉴国外清洁生产的经验, 我们可以对我国的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以下建议:

2.3.1 完善《清洁生产促进法》

《清洁生产促进法》对于有关部门管理职能的规定不具有强制性,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法律的可操作性。该法中对其职能的规定大量地采用了“可以”这一术语, 需要对某些必要性条规用“应当”代替“可以”这一术语。

2.3.2 完善清洁生产经济激励制度

借鉴外国的税收政策, 我国应该在重视减免税、退税等直接优惠政策的同时, 还应该加强对间接优惠 (税基式优惠) 的建设, 将侧重事后鼓励的税收优惠政策转变为发展预先扶持的税收优惠政策。

2.3.3 完善清洁生产合力机制

注塑车间清洁生产制度 第4篇

(一)清洁生产的概念

我国对清洁生产进行了定义: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二)清洁生产的内容要求

1、高效的能源和原材料利用

清洁利用矿物燃料,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采用各种方法对常规的能源、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各种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

2、生产过程清洁

尽量少用和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选用少废、无废工艺和高效设备;采用可靠和简单的生产操作和控制方法;完善生产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3、清洁的产品

产品设计应考虑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产品使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合理。

二、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指生产活动中,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建立起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循环机制,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中去,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

(二)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是循环经济在微观组织的具体体现形式;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最高实现形式。它们既有本质上相通之处,又有实施范围、实施层次、实施重点、实现手段、再利用方式的不同,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和促进。清洁生产不仅为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而且在体制、机制、立法、构建方法学等方面提供借鉴,同时清洁生产的产品生态设计是推行循环经济最基本的前提。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最高实现形式。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清洁生产的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的推进需要循环经济宏观层面的指导,互为依赖和促进。 三、国内关于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原则笼统,可操作性差。我国立法“宜粗不宜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使我国的环境法律原则笼统、难以操作。

(二)环境执法不力及地方保护主义。在环境执法中,违法不究、以权代法的现象十分普遍。执法主体林立,各环保部门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从而在实际环境执法中形成执法空档和执法交叉冲突现象,严重弱化了环境执法的效力。

(三)对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由于受到现有的经济技术的限制,推行清洁生产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减少企业利润时,企业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四、我国清洁生产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清洁生产法律法规

1、完善《清洁生产促进法》的法律空白,将其更名为《清洁生产法》。增加其中的强制性规定,增强法律的强制性。

2、加快制定与之配套的专项法律法规,增强《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可操作性。抓紧制定法规、规章和政策,使《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原则、规定落到实处,增强可操作性。鼓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清洁生产地方法规,并应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责任,把推行清洁生产纳入各级政府考核目标。

(二)强化清洁生产执法环节

改革现行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明确执法主体,强化环境执法的权威。在各地环境执法过程中,执法机构主体,由上一机构垂直管辖、监督,不隶属政府,各级政府与各部门应密切配合。

(三)依法健全清洁生产的经济激励机制,激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第一,建立清洁生产专项资金制度。用于对清洁生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对科研单位和企业在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活动给予资金倾斜。第二,推行环境产品标志制度。企业可以根据自愿原则,经认证合格后取得清洁生产产品环境标志证书,并允许其在产品或者包装上使用认证标志。第三,健全环境资源税费制度。科学地,较大幅度地提高收费标准,使排污收费切实起到预防和控制污染的作用。开征环境税,在总税负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税收结构。

注塑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第5篇

1、设备正常运转时,除注塑机前安全门、控制面板外,严禁接触设备任何部位。

2、任何生产异常的处理必须等待在设备停止运转后方可进行。

3、各设备必须建立专人负责制(定人定机制),未经设备安全培训,并经取得操作资格,不得操作该设备;故障维修由车间指定人员进行,非指定人员不得进行维修操作。

4、按操作规程正确操作、精心维护设备,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5、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操作纪律,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必须交接安全情况。

6、各类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如有损坏,必须及时报修,待修复后才能使用。

7、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发生事故,要果断、正确处理,及时如实地向上级报告,并保护现场,做好详细记录。

8、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长头发要扎起来,不准披发,不准穿背心、短裤或裙子,不准穿拖鞋。

9、使用电动工具前必须检查电线、插头、塑料外壳有无破损。

10、更换气接头时关闭气源,防止接头飞出伤人。

11、维持通道畅通,在通道内严禁长时间作业或堆放工件。

12、设备使用完毕必须关闭电源,注塑机PC 料保温时例外。

二、注塑机安全生产须知:

1、注塑机半自动正常生产时,只有如下动作可以进行:

a.打开前安全门

b.取出产品和料杆

c.关闭前安全门

如需要额外动作,必须经技术员确认属正常生产必须动作,方可作业。

2、除此以外的任何动作,必须在手动状态下,关停油泵后进行;涉及电气的,还必须关闭电源,比如工作可能接触射嘴及熔胶筒时,必须关闭电源,以策安全,清理工模或调整任何机械零件之前,必须切断电源;

3、设备自动报警时,作业人员必须立即从设备范围内撤出,切换到“手动”状态。

4、发生紧急事件(人身事故,设备、模具突然发出异常响声)时,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并大声求援。

5、机器运转时,严禁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入关闭的安全门内;把手伸入模具前先将安全门打开;检查、修理时如上半身进入两模板中间,应关掉油泵;无论什么场合,整个身体进入两模板时都应先切断电源。

6、机器运转时,必须关闭后安全门,必须使用前安全门来控制模具的开锁模。

7、机器运转时。除注塑机操作者外的任何人接触注塑机前,必须通知注塑机操作者调到手动状态,关停油泵。特别是多人协同作业时,任一方有异常动作前,必须通知协同人员,得到确认后方可作业。

a.注塑机操作者就是操作注塑机进行生产、调试的人,可能是挡车工,顶岗人员,也可能是调试人员。

b.异常动作:除第一条款列出的动作之外的动作。

8、分别在手动、半自动状态下,检查拉开安全门能否切断油泵和电源。

9、检查紧急停止按钮是否有效,按下时能否切断油泵和电源。

10、保证设备及设备周围无油、无水,保障行走安全。

11、发现注塑机的异常情况(漏油、电线损坏、电器插头损坏等等)及时向班长或技术员报告。

12、拆除喷嘴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避免高温原料、气体飞溅烫伤。

13、清理阻碍物或移动料斗时,请勿操作此机。

14、对空注射时,关闭前后安全门,并且任何人不得站在料筒两侧,以免为胶料射出损伤遗憾终身。

15、机器长期停用后再开机,必须检查安全装置(如机械锁、安全门行程开关及液压锁等)正常后才能运行该设备。

16、维护作业时,切断主电源,挂上“禁止通电”牌,运行前,确认机械按规定连接。

17、当射台向前移动时,不可用手去清除从射嘴漏出的熔胶,以免伤手。

18、料斗里必须放有磁力架,防止混入金属异物而损坏注塑设备。

19、检查、修理时如上半身进入两模板中间,应关掉油泵。

20、无论什么场合,整个身体进入两模板时都应先切断电源。

21、任何安全设备的改动都是不允许的,安全装置损坏的状态下不得开动设备生产。

22、生产高温产品(模温高于120度的)必须使用厚棉布手套。

三、模、油温机安全生产须知:

1、电源必须使用规定的电压(220V/380V/415V/50/60Hz)。

2、不得使用状态不明的导热油。

3、电源线必须使用指定的规格品,防止造成过热、电压下降,发生事故或故障。

4、请务必将本机的接地端子与接地线相连接。

5、凡用于连接装置的所有的软管及其他装置,必须要耐热120℃,耐压1000kpa(10kgf/cm 2 )。

6、软管的安装请按照软管的制造商的指示进行。特别注意要绝对遵守最小弯曲半径。附属软管的连接,请参照所附录的软管配管要领书。

7、由于本机(包括外部接续的阀门类及配管类)运转时会产生高温,请不要直接用手去触摸。另外,运转后由于余热仍有高温。在本机及配管温度未下降到40℃以下,请不要触摸。

8、不要用湿手触摸控制箱,否则可能会引起触电事故。

9、在进行维修作业时,请穿着防护用品。

10、如有异常发生,在零件没有更换前,请不要使用本装置。

11、请定期更换导热油,当发现导热油呈黑绸状时请务必更换。

12、使用中如发现排水不畅或冷却效果差,请立即清洗电磁阀或检查冷水出入口有无阻塞。

四、机械手安全生产须知:

1、机械手在注塑机上安装牢固。

2、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械手臂作业范围。

3、维修前请关掉电源。

五、烘箱安全生产须知:

1、在主机周围1米内不得放置易燃物品。

2、设定温度一定要参考原料之干燥温度,配合实际经验进行设定。

3、烘箱高温,必须佩带防护用品,防止烫伤。

4、散落烘箱内的原料,必须及时清除。

5、清理、修理烘箱时,必须关闭电源。

6、每2小时检查1次烘箱是否正常运转,记录温度。

六、粉碎机安全生产须知:

1、在开机前确保料斗与网架关闭,安全螺丝必须拧紧。

2、转动刀片极锋利且能引起伤害,特别是在转动时。

3、在开关料斗网架时,易发生事故。

4、该机电盒处高压危险。

5、该机是由传动带传动的,不要让传动带碰到衣服、身体。

6、在机器维修保养时,必须关闭主开关和控制开关,等待刀片静止不动。

7、不要去掉防护装置。

8、如果料斗粉碎室中还有未被粉碎的物料,就不能停机,因为重开机时,余料会造成马达过载。

七、行车安全生产须知:

1、电动单梁起重机(俗称行车)须由专人操作,操作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开车前应进行试车,试车是在无载荷的情况下,检查各运转机构、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是否灵敏、准确、安全可靠;检查吊钩,吊索是否牢固,外观无破损。

3、电动单梁起重机在起吊工件时,工件的重量应在吊钩、吊索及电动单梁起重机允许的范围内。

4、不得沿主梁方向斜吊工件。

5、不得在有火灾危险、爆炸危险的介质中工作以及用来吊运熔化金属和有毒、易燃易爆物品。

6、吊装工件行走过程中,工件以稍离地面为宜。

7、电动单梁起重机在吊运工件行走过程中,工件下面严禁站人。

8、严禁将工件吊起后,操作人员离开操作现场,行车无人管制。

9、工作完毕,电动单梁起重机应停在规定位置,升起吊钩,切断电源。

1.注塑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本

2.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本

4.装配车间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5.车间规章制度

6.工作车间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7.车间管理规章制度

8.车间规章制度范文

9.生产车间规章制度

公司车间生产设备清洁管理制度 第6篇

生产设备清洁管理制度

接收部门

生效日期

管理标准---卫生

制定人

制定日期

文件编号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文件页数

批准人

批准日期

分发部门

公司车间生产设备清洁管理制度

目的建立生产设备清洁管理制度,保证生产设备符合工艺卫生要求。

范围

车间一般生产区、洁净区设备。

责任

3.1

车间各班长负责组织实施,各工序生产操作人员有责任按本制度执行。

3.2

工艺员、质监员负责监督、检查。

内容

4.1

一般生产区设备的清洁

4.1.1

设备内表面清洁时,先用软用水(必要时加洗涤剂)擦试设备内表面至清洁,再用干抹布将设备内表面擦试干净。

4.1.2

设备外表面清洁时,用软布或湿毛巾擦拭设备外表面,注意不可让水流入电器开关及控制盘内。

4.1.3

如有污处应用去污粉或洗衣粉擦洗干净。

4.1.4

清洗完后,用毛巾擦干设备表面的水。

4.1.5

清洁时注意手勿被设备尖物刺伤。

4.1.6

电器开关清洁前必须切断电源,用干布擦去表面浮尘。如有必要用微湿毛巾擦拭电器表面。

4.2

洁净区设备清洁

4.2.1

生产完毕后,切断电源,对设备进行整理,清除设备内外的残留物。

4.2.2

设备上可拆下部分及可移动设备送清洁间清洗,按生产用容器具清洁SOP

进行清洁。

4.2.3

设备主体按各设备清洁SOP实施,内部要清洁干净,外部要见设备本色,电器擦拭无油污,设备清洗要揩净边角、缝隙。

4.2.4

用纯化水将设备内外表面及拆下部件擦洗干净,再用75%酒精对设备及部件进行全面擦拭、清洁。

4.2.5

注塑车间生产计划职责 第7篇

- 协助生产部经理做好按月按周按天的生产计划,负责好每周更新计划单。

- 协助生产部经理做好车间内的工序上的规划和安排和整理;

- 协助车间里工序上的质检巡逻安排和记录整理,收纳;

注塑车间清洁生产制度 第8篇

清洁生产对强化企业管理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完善了资料的收集和数据的统计。在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 收集数据、将数据归类以及对数据进行分析, 是审核工作的基础。如果完全按清洁生产的要求去做, 就可以建立完整的数据收集和统计体系。

(2) 分析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关键点。在开展清洁生产活动和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 要求对生产各个工艺、流程以及工序进行分析和统计, 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关键点。分析和统计的内容有能耗、原材料消耗、水耗、污染物的数量和种类等等。

(3) 建立生产量化管理制度。相当一部分企业, 为了节省开支, 或者对管理的认识不足。在能耗、物耗以及一些关键的地方, 缺乏必要的量化管理, 使到对部分的部门和工序无法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 没有在主要生产车间分别安装电表、水表以及蒸汽计量。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就必须要有详细的量化数据。因此, 可以使企业建立和完善量化管理制度。

(4) 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建立节能奖励制度、清洁生产培训制度、技术改造奖励制度、环境保护奖励制度、清洁生产项目实施制度和清洁生产基金制度等等。尤其是清洁生产的无/低费方案, 是以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为目的的。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能促进企业的进步, 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2 制定清洁生产管理制度的目的

为了推动公司的清洁生产,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 保障人体健康,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制定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2.1清洁生产管理机构以及职责的设置

(1) 公司成立清洁生产领导小组和清洁生产审核小组, 清洁生产领导小组由总经理担任组长, 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 各车间主任和部门负责人为组员, 清洁生产审核小组由主管生产副总担任组长, 环保科科长担任副组长, 各车间技术员为组员。

(2) 清洁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推动、监督、协调。

(3) 清洁生产审核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并定期以书面材料向清洁生产领导小组汇总清洁生产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4) 公司各部门积极配合清洁生产审核。

(5) 其它各部门的清洁生产职责如下。

生产技术科:负责提供车间“三废”源头控制与处理的工艺技术;负责清洁生产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分析;负责车间清洁生产课题的管理与推广应用;负责车间生产工艺的优化与管理、车间工艺操作规程、岗位操作规程的完善与监督管理;负责特殊情况下的车间生产调度。

环保科:负责污染源的调查统计以及污染分析, 为清洁生产提供依据;提供“三废”排放的环保要求、标准;负责进行“三废”监测;负责车间的环保管理与污水处理站工艺技术管理;负责检查车间“三废”排放情况及事故调查;负责监督车间环保预处理设施运转;负责公司环境影响调查与评价;负责对车间环保异常的反馈与落实情况复查;负责制定车间废水分级控制标准以及污染物削减指标;负责新建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车间:具体落实清洁生产课题的研究;提供车间“三废”排放及污染源有关数据;具体负责车间“三废”排放源头治理、控制、削减以及车间“三废”治理设施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工程部:组织进行清洁生产项目的设计、工程建设。

质量保障部:负责提供“三废”测试技术。

设备科:负责清洁生产项目设备求购审批、验收;负责推广环保节能型设备的应用, 减少由于设备原因导致污染。

供销公司:负责车间“三废”回收产品 (包括脚料) 的销售。

企业管理部:负责制定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并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定期进行清洁生产检查和考核。

3 清洁生产的实施

(1) 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对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进行分析论证, 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

(2) 公司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 应当采取以下清洁生产措施: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 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 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多的工艺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采用能够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

(3) 公司产品包装物的设计和采用, 应当考虑其在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利用的材料, 并做到合理包装, 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性废物的产生。

(4) 公司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和销售过程中, 应该采取清洁生产措施。使用无毒低毒的原辅料。

4 清洁生产的奖励

(1) 公司对主动实施清洁生产措施和项目的车间或者部门进行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在实施清洁生产过程中, 凡属车间 (部门) 主动提出建议和方案, 并积极实施取得明显效果的, 其投入的费用不计入车间成本, 其产生的效益20%归车间分配, 对表现突出的车间和个人在年终进行奖励和表彰。

(2) 为了鼓励积极参与清洁生产的员工, 公司设立清洁生产特别奖励基金, 对于积极提交合理化建立, 在清洁生产宣传、培训、竞赛等各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员工, 给予奖励, 在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消除污染、改善操作环境方面成绩突出的员工, 给予奖励。

(3) 为了使公司的清洁生产工作长期开展下去, 公司在适当的时候修改和完善年度考核制度, 增加清洁生产的有关内容,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5 清洁生产的宣传和教育

(1) 由于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生产管理方式, 清洁生产必须全员参与, 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对员工和清洁生产知识培训和教育, 提高员工的清洁生产意识。

(2) 公司办公室组织各车间、部门, 调动各方积极因素, 组织各方力量, 利用宣传窗、标语、征文、培训班等各种形式, 开展清洁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3) 公司组织员工进行不少于两个小时的清洁生产教育, 对于中层以上干部以及从事清洁生产管理、统计的人员进行不少于四小时的节能降耗减污教育。对于新进员工上岗教育必须有清洁生产的内容, 并进行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4) 清洁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有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和安排, 各车间部门提出培训需求。

6 其他

各车间部门应保留实施清洁生产的各项原始数据和记录, 建立有关台帐。为了不管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和进步, 公司应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和验收。

摘要:实施清洁生产有利于企业减少生产过程中废物的产生量, 降低废物处理的成本。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的竞争, 赢得公众对企业和产品的认可和支持。本文通过介绍清洁生产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分析了企业制定清洁生产管理制度的意义, 以及在实际生产中, 如何制定和实施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关键词:企业,清洁生产,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2, 06, 29.

注塑车间清洁生产制度 第9篇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中。同时,随着塑料工业日益发展,塑料制品不断增多,被广泛应用到汽车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汽车内饰件注塑生产存在质量问题。需要通过不同途径,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加以解决,提高汽车内饰件注塑质量,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确保汽车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汽车内饰件;注塑;生产质量;问题;解决措施

汽车内饰件具有耐油耐污、价格低等特点,是其它装饰材料无法比拟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汽车的商品价值乃至市场竞争力,在车型竞争、开拓市场方面占据核心地位。由于汽车内饰件外形大都属于曲面,凸起形,尺寸精度、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被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允许出现各种质量缺陷,比如,斑点、划伤、断裂。为此,需要综合分析汽车内饰件注塑生产质量问题,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质量缺陷,提高汽车内饰件注塑件表现质量,提高汽车产品整体质量,不断增强汽车行业的竞争力。

1 填充不足

填充不足是指料流末端出现部分不完整或一模多腔中某部分没有被填满,引发的原因较多。原材料不具备较好的流动性,注射温度、压力也达不到相关要求,加上注射速度又不快,造成料流无法充满对应的型腔。同时,熔料要在料筒加热作用下才能获取温度,预塑过程和熔料在进入浇口、型腔的时候,会产生摩擦,并在剪切力的作用下,熔料温度也会不断升高。面对这种情况,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选用那些流动性较好和性价比较高的塑料,也可以在塑料中添加适量的润滑剂,比如,硬脂酸,保证料流末端完整,一模多腔被充满。还可以适当升高注射温度压力,不断增加原料的流动性,让熔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充满型腔。

如果在开始进行注塑生产的时候,模具仍然处于低温状态,严重影响原料模腔的流动性,则需要通过不同途径,适当升高注塑温度,并随时关注模具温度变化情况,在生产一段时间后,模具已经达到所规定的温度,要适当降低注塑温度,避免出现新的缺陷问题。但如果模具不具备较好的排气效果,原材料中的空气,塑料在降解的时候产生的气体不能及时排除,型腔末端压力一定会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原料的流动,导致型腔无法及时被充满。在处理这种质量缺陷的时候,只需要在模具合适位置,增加排气槽或排气镶件,便能保证原材料等中的气体迅速被排出,确保型腔及时被充满。此外,浇道、浇口太小,又过早被冻结,导致保压补料过程无法顺利完成。在多腔模中,浇注系统的分布并不平衡,腔内流动过程复杂化,在注射的时候,熔料冷却又不均匀,有些部位已经出现飞边现象,但离浇口较远的部位并没有被注满。针对这类填充不足问题,可以适当调整浇口宽度,让浇注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料流也能顺利充满型腔。

2 缩凹变形

就缩凹变形来说,是指那些有一定曲度的制品表面出现不平整现象,平整处明显凹陷。就产生这种质量缺陷的原因来说,并不是单一的。比如,在加工的时候,温度过高,塑料具有较大的收缩率,冷却又不均匀且不充分,制品在没有完全冷却的情况下就被脱模,导致制品表面出现不平整现象。针对这类缩凹变形,可以采用适当增加保压时间,也可以增加对应的压力,有效防止缩凹变形。如果塑料不具备较好的流动性,塑料件密度又较低,也无法及时补料,可以适当增加注射速度或者压力。比如,塑料制品出现厚壁不同情况,薄壁部位的塑料又被冻结,厚壁部位温度不断升高,导致缩凹变形。针对这种情况,在设计汽车内饰件产品的时候,尽量不要采用厚壁。

3 熔接痕

对于熔接痕来说,主要是针对那些孔穴、多点进浇制品。在充模流动的时候,塑料熔体温度持续降低,料流前锋料温度也不高,一旦几股料流相融合,料流将无法充分融合出现接缝现象。该质量缺陷在影响产品外观的同时,还会损害熔接痕部分的强度。一旦产品强度降低,其使用性能也会随之降低,存在安全隱患。熔接痕产生的原因和填充不足类似,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塑料流动性较低,成型温度、注射速率等都是导致料流前锋温度降低,出现不融合现象的关键性要素,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客观分析这些影响因素,适当调整。如果只是因为模具浇口不大,浇口位置设计的不合理等造成前锋料流无法融合,只需要按照相关规定,适当调整浇口位置以及尺寸。当然,也可以在出现熔接痕的部位,适当增设冷料穴,会起到特别好的效果。

4 飞边

在解决制品质量缺陷的过程中,如果采用增加注塑压力和注射温度的方法,极易出现飞边问题。就飞边而言,是指模具分型面、模具成型配件配合间隙溢出来的多余塑料,这种缺陷问题特别常见。一旦出现飞边现象,塑料件的尺寸精度、性能等都会受到极大地影响,即使手工去除飞边,塑料件表面也会有痕迹留下,影响制品的美观,情况严重的话,将成为废品,尤其是那些气孔、栅格类型的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塑料溶体温度逐渐升高,原料流动性也会更好,但也就极易出现飞边问题。随着注塑压力不断增大,熔料会受到更大的剪切作用,熔体温度不断升高,飞边现象出现的几率也不断升高。此外,如果注塑压力把握不好,注塑压力过大,锁模力会随之减小,模具也不能及时得到闭合,出现飞边问题,如果模具刚度降低,出现变形、错位现象,也为飞边问题的出现埋下伏笔。总的来说,大部分注塑制品都会出现各种飞边问题,如果没有其它质量缺陷,通常情况下,都采用手工方法来去除飞边。

5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汽车来说,一定要对内饰件质量引起高度的重视,要综合分析各种质量缺陷,采取适宜的措施加以解决,优化组合,不断提高其整体质量,提高塑料制品的下机合格率,提高汽车使用性能,使其处于安全、稳定运行中,满足用户的客观需求。以此,不断促进新时期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在社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郝加杰.影响汽车内饰质量的因素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

[2]杨晓猛.汽车内饰件注塑生产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175.

[3]柳娟娟,付芬,钟建强.汽车内饰设计中材质的交互式设计[J].科技资讯,2011,24:121.

注塑车间生产计划职责 第10篇

2、负责车间生产过程管理(对生产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同时进行生产质量控制,保证生产质量

。监督检查车间员工的工作,对违规操作及时进行考核。参与酒质、酒率问题的分析,制定并实施纠正

和预防措施);

3、负责车间现场5S管理,监督各班组现场卫生,实施奖惩;

4、负责车间生产安全管理;

5、负责车间成本控制,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生产成本;

注塑车间考勤制度 第11篇

考勤规定

1、实行指纹卡制,每日员工本人到指纹机处打卡上下班;

2、打卡时间:上班:7:30 下班:17:30

3、不假而别者或请假手续不全者视为旷工,连续旷工三天或月累计旷工五天者(包括安排加班时间)作自动离职处理;

4、因出差或其他原因于公司场所外工作,导致不易计算工时者,考勤以 小时计出勤;

5、辞退或辞工人员,辞工当天上班不计算工资;

6、迟到或早退以打卡时间为准;

7、迟到、早退

①从上班起始时间至20分钟内到班者为迟到

②提前20分钟以内下班者为早退

③迟到或早退一次罚款10元,另扣除积分2分。

8、旷工

①未请假而且未上班

②请假未允许而擅自不上班

③委托他人口头请假而不上班(特殊原因除外)

④迟到、早退超过20分钟

⑤旷工半天罚款50元,另扣除积分10分。

请假规定

1、请假人先向部门索取请假条,并如实填写;

2、交直属主管按权限审批;

3、若遇生病等原因不能及时请假者,须于当日委托他人办理请假手续,事后出示医院证明,否则作旷工论处;

4、请假核准权限

①员工请假:1天以内由车间主管批准,1天以上由经理批准;

②领班级以上人员请假由经理批准;

5、任何人请假,须办好工作交接手续,并写明交接人;

6、上班过程中原则上不得请假,特殊情况需请假者,一律按半天计算;

7、请假一律不得让人代请,如属生病住院等特殊情况,事后须出具相关证明,否则按旷工处理;

8、超假、续假

①员工请假后,不能按时上班者,应以电话等形式通知主管,说明原因,得到批准后回厂时补办请假手续;

②超假3天及以上者,且未提前与主管说明原因或续假未批准者作自动离厂处理。

离职规定

离职种类

1、自动离职:因不够辞职条件和辞退条件,自愿离职者;或连续旷工三天;或月累计旷工达五天者(包括晚上加班),称为自动离职;

2、辞退:结算当月工资

a)严重违反部门规定和劳动纪律者

b)严重干扰车间正常生产者

c)拒绝服从管理员安排、消极怠工者

d)偷盗公司财物、打架斗殴(属情节严重)

3、辞职:结算所有工资

a)试用期内员工工作技术表现不能令工厂满意者

b)因裁员,而予以辞退者

c)经市级医院证明的严重病患者

d)经部门经理认可的其他特殊原因

离职手续

注塑车间奖惩制度 第12篇

一、目的:为稳定本车间的生产秩序能够正常运作,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严肃厂纪厂规,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车间员工的品德、才能、工作态度和业绩作出适当的评价。以此制度为依据,促使增加员工的工作责任心,破除“干好干坏一个样,能力高低一个样”的弊端。为激发员工的上进心和工作积极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注塑车间。

三、原则:对员工的奖惩实行经济奖惩原则。

四、奖励办法:

有下列任一条表现的员工给予50-500元不等的奖励:

1、维护车间利益,为车间争得荣誉;

2、防止或挽救事故与经济损失有功;

3、有其他功绩,足以成为其他员工的楷模;4向车间提出合理化建议,建议被采纳者。

五、处罚条例:

车间纪律类,员工有下列任一条违规的给以20-200元经济处罚:

1、无故迟到、早退、矿工,车间员工在上班期间,未到下班时间擅自离岗30分钟者,按早退处理,罚款20元/次,1小时以上不足2小时者按旷工处理(此规定不包含有假条)。

2、消极怠工,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3、不服从工作安排、无理取闹、影响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的。

4、对各级同事实施暴行或有重大侮辱行为的。

5、工作不负责任、无故损坏设备、工具、工装夹具、浪费原材料、。(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照价赔偿)。

6、上厕所超过10分钟或下班不关掉自己工作岗位的电灯、电风扇和机器马达。

7、工作中窜岗、说笑、打闹、听音乐、玩手机等与工作无关的事。

8、上夜班打瞌睡或夜班不请示班长就擅自离岗超过一小时的。

现场管理、安全生产类,员工有下列任一条违规的给以10-100元经济处罚:

1、上班穿拖鞋、不穿工作服。

2、车间主干通道不畅通,存放成品、半成品、以及乱停乱放工具车等。

3、自己的工作岗位杂乱,加完原材料后包装袋乱丢。

4、下班后自己的工位、机台以及机台周边的卫生没有清扫干净。

5、机台配电箱、插头插板及电线有裸线外露还继续使用。

6、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对机器设备、工装夹具、模具设备进行保养。

7、不小心把原材料到撒在地上不及时清扫。

8、把不同性质材料的水口料头、废品混在一起,加错原材料。

产品质量类:如有违反以下任意一条的给以30-200元经济处罚:

1、漏放、错放嵌件造成模具损坏。

2、产品毛刺、飞边没有削干净或达不到标准。

3、产品有缺料、缩水、烧焦、外观不良等、不及时汇报还继续生产。

4、不及时清理模具型腔导致产品表面不光洁。

5、多放嵌件导致模具损坏。

6、私自乱调成型参数导致产品批量不合格及报废(视情节严重的给以重罚)。

附则:

(1)本制度依照公司《人事管理实施细则》为依据,将适时进行修订和调整;

(2)本制度最终解释权规注塑车间所有;如有遗漏和不足,注塑车间可随时进行补充和更改后再通知。

(3)本规定未尽事宜按厂《员工手册》及《人事管理实施细则》执行;

(4)本制度经行政部审核,总经理审议通过批准颁发;

(5)本制度自2012 年9月15日开始执行

注塑车间现场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 第13篇

(1) 每台注塑机都是独立的个体, 没有进行综合的、有系统的、统一的管理;

资料收集统计困难, 管理人员难以及时得到综合的信息 (如每台机的稼动率、排单情况、机台状态、现场实际操作情况等) ;

(2) 车间现场生产和计划及客户需求脱节, 物流部门下达的生产计划无法得到车间有效的响应, 车间往往按照自己的便利和绩效有利程度安排生产, 这就造成了一方市场和客户所需要的产品没有及时供应, 但是仓库却积压了大量的车间生产的而市场不需要的产品;

(3) 管理人员无法即时得到每个定单的实际进度信息, 无法对车间的生产进度进行有效监控, 造成超出原计划数量生产和现场材料挪用的情况非常严重;

(4) 车间无法记录和得知废品信息, 造成因废品而产生所生产的良品数量少于市场需求数量, 需要进行小批量补充生产, 降低效率;

(5) 工艺是经过手工工艺卡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 由人工按工艺卡调工艺, 存在工艺随意调整, 一旦出现机器实际作业参数同标准工艺存在严重偏差时, 无法及时发现, 品质无法保证;

(6) 车间统计资料靠人手搜集, 往往是事后的统计, 同时有错误或被人为删改的可能, 降低信息反馈速度和可靠性;

(7) 由于所有资料都依靠人工统计, 各机台又没有联网, 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 造成信息不能共享, 没有足够的生产数据供管理人员分析;

(8) 现场需要依靠大量人力观察, 无法及时反馈问题并采取对应措施;

通过上述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看出, 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的、系统的控制平台, 没有统一的、实时的信息平台, 才造成上述现场管理上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对现场数据实时、准确处理和分析, 实时查看跟踪和监控整个注塑车间的机器运行状况、模具状态、工艺成型参数、订单生产进度等信息, 从而实现生产车间现场的透明化管理。

目前注塑机现场管理信息化大概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I/O, 也就是外挂感应装备, 实时收集现场的开闭模状况, 由后台处理分析数据, 这种方式目前应用比较广泛, 他的好处就是不受机器品牌和型号的约束, 操作简单, 但是数据只是单向传递, 数据信息有限;而另外一种是嵌入式, 也就是通过嵌入式控制面板, 通过网络同服务器和前台客户端三者实现数据交互, 这种管理方式数据处理量大, 可以实现现场管理和后台管理的无缝衔接, 但是, 由于目前注塑行业各种品牌和型号的机器都有各自的数据结构, 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标准, 很难对一个存在不同品牌注塑机的车间建立统一的数据交互平台, 所以该模式目前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

由于第一种模式是单向数据传递方式, 无法真正实现数据交互, 讨论意义不大, 所以接下来我们重点就第二种模式也就是嵌入式信息化应用作一个简单的讨论。

嵌入式的信息系统, 由如下结构组成:基础资料管理、模具管理、工艺管理、生产订单管理、数据采集、现场看板管理和生产数据分析、接口管理等。

(1) 基础资料管理:基础资料应该包含产品、客户、原材料、色母色粉、机台、BOM等信息, 这些信息不需要象ERP系统那么复杂, 只需要代码和名称就可以了, 因为需要管理的目标不同, 所以没必要做过于复杂的处理。

(2) 工艺管理:工艺管理应该包括工艺资料的建立和工艺执行过程中的监控, 工艺资料所涉及的信息比较多, 其中包括锁模、射胶、熔胶、保压、冷却、开模这些过程每个阶段的详细信息和一个循环的生产周期, 比如说开关模各阶段的压力、速度、所在位置、温度和标准时间 (见下面图1) , 而现场监测主要是通过现场实际的参数同标准参数进行对比, 并绘制成曲线 (见下面图2) , 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发现异常并给予及时处理。

(3) 模具管理, 包括模具档案:模具代码、模具名称、标准模腔数、水口重量、模具状态等, 模具的使用信息, 模具的维修保养规程和维修保养管理等。

(4) 生产订单管理, 系统可以从ERP或MES系统中引入生产计划, 并将其转化成生产订单, 生产订单可以具体到机台、模具、工艺、数量等, 下达后, 机台可以读取生产订单, 根据生产订单指派的工艺进行生产, 减少人为因素干扰, 确保生产同市场需求一致, 通过工艺指派抛转, 降低工艺参数设置随意性, 确保品质稳定。见下面图3

(4) 现场看板管理和生产数据分析, 通过信息系统, 我们可以实现现场看板管理, 可以实时监控每一机台的生产状况, 生产订单的生产执行状况, 现场报废品情况, 机台生产效率, 现场用料情况, 同时可以通过如下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生产日报/周报/月报、机台稼动率、原材料使用情况、品质报表、废品率统计、生产订单进度报表、停机原因统计表、机台负荷、模具实际产量统计表、工时统计表、作业员工效率统计表、温度资料分析、模具使用记录等。

(5) 接口, 和ERP、PLM、MES、APS、CRM等第三方系统进行数据接口, 同第三方软件进行数据交互和业务衔接, 形成多系统平台下业务处理的闭环。

信息系统使每台设备将不再是独立单一的作业单元, 而是实实在在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运作实体, 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优化车间的资源配置、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提升产品品质, 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相对的领先优势。

摘要:品合格率偏低, 车间现场的生产比较随意, 而管理者对每台注塑机不能进行更具摘要:本文简明阐述了注塑车间现场管理中存在的低效问题以及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上一篇:会领导致辞精彩话语下一篇:挂职干部管理办法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