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实践探索

2024-07-22

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实践探索(精选4篇)

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实践探索 第1篇

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实践探索

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湖南省正南边陲,湘、粤、桂三省(区)交界的南岭山区腹地,是全国瑶族人口最集中,全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1997年成为湖南省第一个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少数民族县,2002年被评为永州市基础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县现有在职中小学教师4769人,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山区或农村中小学任教。近来年,为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通过创优教育环境,创新机制强化培训提高教师队伍,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的发展的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创优环境,为教师安心乐教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江华县地处偏僻瑶山,生活条件艰苦,外地人才不愿来,本地优秀人才留不住,长期以来,造成教师总量不够,素质不高。环境的因素已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设优良的教育环境,就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

(一)创优人文环境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近两届县委书记先后荣获“湖南省教育功臣”。第一,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是制定措施,落实教育法规。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县委、县政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1999年以来,县里共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的决定》、《教育行政执法处理规定》、《教育分级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措施;县政府把控流保学纳入了乡镇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方案占40—50%。二是督促检查,净化教育环境。每期开学初,主管教育的副县长组织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开展一次控流保学专项督查,督查情况通过电视、报纸和下发督查通报等形式公布;开学之后,组织县物价、监察局、财政局、教育局、减负办等单位开展治理中小学乱收费检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入学率。另外,县党政领导主动与特困学生“一帮一”助学活动。第二,切实维护教师根本利益。一是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县财政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优先发放教师工资。同时辰,在福利待遇上与公务员一视同仁。二是为教师维权。凡是《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应享有的权益,坚决予以维护。三是关爱教师发展。每年的公务员招考、机关干部竞聘上岗,凡符合条件的教师均可报名参加,不卡不压。近两年来,县委政府和各直机关从教师队伍录用公务员40多名。

部门支持,百姓办教。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促进民族教育再上新台阶,各级各部门纷纷相助,团县委、国税局、森林公安分局、中保人寿公司等单位“献爱心”支助联系点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国土、规划部门主动为学校新建扩建校舍征地规划,县综治委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治理学校周边环境等。人民群众兴教办教的热情更是高涨,自1999年以来,各地群众捐资助物1000余万元投资教育。这样,自“普九”验收后,在全社会再一次掀起了尊师重教的热潮。

(二)创优硬件环境

一是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我县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舍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砖木结构或“土垒墙”房子,时间久远,又得不到正常的维护,超期服役,已成为危房,教师宿舍十分紧张,教学设施也严重不足。为此,我们认真落实了教育经费“两个比例”和“三个增长”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保证教育投入。1998年以来,共投入教育经费2.71亿元,在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的同时,新建扩建校舍13.8万平方米,改造危房6.05万平方米,县一中从瑶山腹地搬迁至县城,建成为现代化的花园式学校,县二中成为示范性市级重点中学,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二是整合有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由于我县特殊的地理条件,在普及初等教育期间,我县一师一校,学生不足20人的微型学校有390多所,这虽然在当时解决了瑶山孩子就近入学问题,但规模小,效益低,为改变此种现状,我们制定了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05年全县撤并学校223所的目标,近几年来通过财政补助、上级支助、学校勤工俭学创收以及群众捐集资等措施,共筹措资金812万元,用于学校布局调整。至2003年,全县已撤并学校200所,并且在林区进行了集中小学低年级学生办寄宿制学校的大胆尝试。科学有效地配置了教育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效益。

二、创新机制,为教师实现自身价值提供空间和舞台。

实现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创新机制,深化改革,为教师实现自身价值提供空间和舞台。

(一)创新选拔任用机制

过去对中小学校长的选拔方式主要是组织考察任命,选拔方式单一。从2002年起,我们按照“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现代化”的要求,对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县中小学推行校长公开竞聘工作,并对公开选拔中小学校长的程序、要求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公平公正。两年多来,全县有150多名教职工参加公开竞聘校

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实践探索 第2篇

作者:张继奎 „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东侧,通渭县总面积2912.7平方公里,总人口46.44万人,耕地面积183万亩,居全省第二位是传统的农业县,也是国扶贫困县。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经济总量持续扩张,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一)县域经济实力。GDP是反映县域经济的综合指标,也是县域经济整体实力的体现。2004年通渭县实现GDP85882万元,比上年增长9.5%,而且连续7年保持在9.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是体现县(市)政府汲取财政资源的能力和发展地方经济的能力,是支撑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2004年通渭县财政收入仅为2982万元,财政支出却达到了211537元,财政收支的矛盾相当突出。

(二)人均发展水平。2004年通渭县人均GDP为1851元,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119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75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41.4元,比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低355.7元和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3元,比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低349元和87元;通渭县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543.6元,比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低2347.9元和484元;通渭县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5元,比全省、全市分别低1695.4元和409.4元。

(三)产业结构。2004年通渭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6.8∶14.3∶38.9,与全省、全市相比,一产比重分别高出28.7和5.4个百分点,二产比重分别低34.2和12.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分别高出5.6和7.1个百分点。二产比重偏低,一、三产业比重较高,呈现明显的“哑铃型”,产业结构极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大主要是财政支出中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工资部分所占份额较大,恰恰是经济欠发达的表现。

二、县域经济滞后的成因

(一)城镇化水平低。城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2004年底,通渭县有建制镇6个,非农业人口2.44万人,城镇化率为5.25%,比全省、全市分别低23.36和5.5个百分点,与发达地区相比,县域城镇数量少,规模小,仍处于城乡分离、工业与农业分离的强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县城和乡镇功能单一,聚集和辐射功能较差。由于城镇化水平低,致使工业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差,投资收益低,生产、运输和交易成本高,农业产业化滞后,农民向城镇转移较为困难。这些都将长期制约县域经济的较快发展。

(二)贫困人口相对较多。贫困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尤为严峻和深远。2004年末,通渭县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31万人,贫困面为5.4%。低收入人口12.39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29.1%。贫困人口主要是文化程度低、自我发展能力差的这部分人。贫困问题的普遍存在,意味着县域经济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低起点上,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异常

艰巨。

(三)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较低。县域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整体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条件制约的必然结果。造成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不断拉大的核心问题是教育落后带来的人的素质差距。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通渭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4.9年,比全国、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少1.4年和1.1年,农民文化素质劣势十分明显。劳动力素质的低下,直接影响了劳动的效率和收益。这意味着县域庞大的劳动力群体不能较好地适应现代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不仅被排斥在现代社会的边缘,而且随时还会沦为贫困人口。从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2004年,通渭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82%,小学在校学生数为68580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5.5%;初中生在校人数为29544人,初中升学率为58%;高中在校人数为6147人;考入中等专业学校的人数为1802人,考入大专院校的人数仅为1482人,呈现出“锥形”结构,制约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四)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县域投资规模小,人均投资不到本省市区人均投资的五分之一。民间投资乏力,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和城乡集体投资增长缓慢。固定资产投资在低水平徘徊,其直接后果是道路建设滞后,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信息化程度低,长期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自然条件较差。通渭县人均可耕地3.8亩,虽高于全国1.3亩、全省2.5亩的平均水平,但绝大多数是山地,有效灌溉面积少,人均仅为0.18亩。年降雨量35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秋季,利用率不高。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至今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从通渭的实际出发,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发展,促进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人口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教育水平的高低。发展县域经济迫切需要把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是继续搞好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施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基层,通渭县各级干部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尽管这样,这项工作仍然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必须把人口增长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二是抓好基础教育。要认真研究通渭县中小学教育的布局结构,使现有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结构趋于合理化。要采取多种措施,使学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8%以上。同时,扩大高中招生容量,变“锥形”结构为“柱形”结构。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绿色证书培训、农广校和“农函大”等方式方法,搞好对农民的培训,使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成为合格的现代劳动者。特别是要注重对不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的培训,提高其就业技能。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以交通道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邮电通信为重点,改善投资环境,努力提高项目建设效率,牢固树立以项目争投资,以投资促发展的观念。坚持用好用活国家“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投资结构调整,对低水平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要坚决遏制。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全面激活社会投资,加大招

商引资力度,拓宽项目投资渠道,建立项目投资多元化的格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三)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要立足农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发展中形成自身产业特色,提高市场竞争力。一要稳定冬小麦播种面积。冬小麦在通渭不但种植历史悠久,面积最大(每年种植在80万亩左右),而且耐旱、耐寒、品质好,是最稳产的“铁杆庄稼”。今后要在稳定面积,改良品种,深化加工上下功夫,努力打造通渭冬小麦的品牌,发挥其比较优势。二要做大做强洋芋产业。洋芋产业是通渭农业的支柱产业,是今后通渭县农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主导性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要切实改良洋芋品种,扩大种植面积,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强协会建设,搞好对外促销,变产品优势为经济优势。三要培育发展小杂粮产业。在保证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的基础上,引进推广一批荞麦、莜麦、豆类新品种,建成生产基地,通过基地建设带动发展小杂粮加工,达到产、加、销一体化,逐步壮大这一优势产业。四要积极发展草畜产业。围绕建设畜牧强县和草业大县的目标,把发展草畜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来抓。通渭县要按照“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市场”的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上项目、建龙头、带基地上。培育一批种草养畜大户,继续扶持天耀草业公司搞好生产经营,鼓励和发展一批草粉加工点和打捆加工点,引导龙头企业做好与农户产销合同的签订与兑现,兴起密切的产销关系,疏通销售渠道,为草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龙头企业和种草户的“双赢”。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城镇化建设是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通渭城镇化建设要在搞好中心城区的基础上,带动城镇化建设。要以县城平襄镇和其他5个建制镇为重点,科学规划,适度发展,积极吸引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和私营企业逐步向小城镇集聚,形成产业规模。加强城镇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不断改善小城镇的人居环境。

(五)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按照改革国有企业、改造民营企业、兴办“农”字牌企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搞活商贸流通的思路,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经济向初级工业经济的转变。围绕洋芋、小杂粮、饲草为主导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继续扶持培育一批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依托丰富的秸杆和牧草资源以及矿产和温泉地热资源,新上一批通渭特色的加工项目。着力扶持培育一批科技型、外向型、能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工业企业,真正使工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六)不断壮大劳务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通渭县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要继续把劳务输出作为支柱产业来开发,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努力促进劳动力安全有序转移。一要深入研究劳动力市场,扩大劳务基地。要在巩固好已建立的各大劳务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与省内外劳动保障部门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协作,开拓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建立更多的劳务输出基地。二要创新培训方式,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的用工需求和专业特点,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定点与流动相结合、面上与点上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提高培训效果,促进苦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三要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促进农民的非农化。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不仅能激发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而且能吸引更多在外工作人员在家乡投资兴办实业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民大量就地转移就业,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七)以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禁牧为契机,切实改善生态环境。继续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把巩固和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实施封山禁牧,迅速恢复植被,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实践探索 第3篇

四川省广元市人,经济学博士,现任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2013年入选国家民委领军人才计划。长期从事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教学科研工作。 先后主持、主研国家、省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多项,出版著作20余部,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在过去的30多年里,作为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分布地区的民族地区,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驱动下,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贫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发展方式粗放,不平等在扩大,同时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导致不平等上升和环境破坏的关键因素是不平衡、不可持续、排他性的和不安全的发展模式。

在新时期,民族地区在全国的发展位,要求必须“后发赶超”和“发展转型”(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民族地区在全球和全国的生态位,要求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新时期,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模式,使发展的结构基础更加广泛、更加包容、更加平衡、更加可持续、更加安全,实现包容性的、平衡性的、可持续的和安全的发展,走绿色包容性发展之路。

包容性绿色发展的要义

什么是包容性绿色发展?包容性绿色增长是包容性增长和绿色增长两个发展理念的整合,它要求增长必须是包容性的,是可持续的,必须是对环境无害的。

——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是机会平等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有四个属性:机会、能力、增长或获得和安全。

图1:包容性增长的四个属性

——绿色增长。绿色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组成要素。绿色增长目的在于获得坚实的增长,而不陷入不可持续的模式。绿色增长是使得增长过程中资源高效、清洁和更有弹性(复原)而不必降低增长。绿色增长要求经济增长必须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绿色增长有3个要素:效率、清洁和能复原(弹性)增长。

图2: 绿色增长的属性

——包容性绿色增长。包容性绿色增长是可持续的和包容性的增长,强调经济发展轨迹在改进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同时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不足的必要性和机会,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间的相辅相成的“三赢”。

民族地区走包容性绿色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民族地区走包容性绿色发展之路,是由民族地区在全国的发展位和生态位及自身发展特性所决定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中央政府及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的努力,民族地区经济实现了高速持续的增长,道路交通、电力供应、通讯设施等经济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改进,民族地区的经济机会迅速扩大。但与发达地区比较,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还很大,属于发展中经济体的欠发达经济。这样一种在全国的发展位,意味着民族地区必须“后发赶超”和“发展转型”,因为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同时,民族地区在全球和全国的生态位上,属于亚洲和中国的生态核心区,地处大江大河的中上游,本身生态极度脆弱,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比重高,增长—减贫—生态关系复杂。这就要求民族地区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

而从民族地区的发展特点上看,一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基础较窄,主要是由资源密集型产业和政府投资驱动的增长,以外延式增长为主,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有限;二是民族地区依然是中国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地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民族地区有11个),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类型和致贫要素复杂,尤其绝对贫困和脆弱人群的贫困依然严重,减贫任务还相当艰巨。三是民族地区内部的垂直不平等和水平不平等在上升。目前,民族地区是全国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最大的地区。这种差距的扩大除了禀赋条件的相对恶劣外,政府实施的地区不平衡发展政策所带来的经济机会分布差异是重要原因。四是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仅总量不足,而且结构性问题严重,供给质量差,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差距大,这种差距的存在扩大了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居民抓住机会的能力。五是内在脆弱的生态平衡,在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和外延式的增长模式下,失衡严重,造成了一系列的全域和地方环境问题,生态修复和复原难度大。六是自然灾害频发,抵抗自然灾害和环境威胁的能力弱。七是受多种因素影响,民族地区存在多个层面的社会排斥问题,如妇女、儿童等。

民族地区包容性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西部大开发也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也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民族地区发展处于新的阶段。在新的阶段、新的起点上,面对经济增长减贫效应弱化、收入分配恶化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民族地区应走包容性绿色发展之路。

要达成包容性绿色发展,需要持续扩大经济机会,使经济机会均等分布,提供最低经济福利和确保环境质量的提升。

——经济机会最大化。通过高速、有效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与发展机会。

一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民族地区的禀赋结构。坚持把交通建设作为后发赶超的先导工程,科学规划和建设通向核心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高速公路、铁路,推动现代交通网络向这些地区延伸和覆盖,根本改变交通状况和区位条件;推进农村电网和油气管道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能源供给安全稳定;加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加快填补“信息鸿沟”;加大改善地方创新环境的力度。

二是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规范和发展土地流转市场,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设施农业,改造传统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与生态环境相融的工业资源产业化。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培育发展旅游产业,增强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和减贫效应。

nlc202309041229

三是走包容性绿色城镇化之路,实现民族地区空间结构的优化。按照“集中均衡开发模式”(包容性区域发展模式)重塑民族地区的空间结构,引导人口和经济活动向重点开发区域及区域性中心城镇集聚,而基本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大幅度向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显著增强民族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让各族人民享有基本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民族地区既有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又有省级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引导人口和经济活动向这些地区集聚。坚持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完善城镇体系,优化空间布局,增强城镇集聚产业、承载人口、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推进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通过生态移民和扶贫开发移民逐步实现人口的相对集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空间集中的产业支撑。

—— 确保平等获得经济机会。通过高强度的人力投资,提升贫困人群获得经济机会的能力。

一是要确保人们能够平等地获得机会,提倡公平参与。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机会的均等分布,特别强调生产性就业。由此,必须更加重视民族地区教育、卫生健康等基础公共服务和经济基础设施的更全面、更惠及中低收入阶层和贫困人口的供给。

二是要确保人们能够平等地获得机会,提倡公平参与。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机会的均等分布,特别强调生产性就业。由此,必须更加重视民族地区教育、卫生健康等基础公共服务和经济基础设施的更全面、更惠及中低收入阶层和贫困人口的供给。

三是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党政一把手作为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把教育发展作为政府考核的重要的不可替代和具有否决权的指标,这样优先发展教育,才能做到规划优先、投入优先和资源配置优先;切实增加教育投入,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努力提高学前教育办学水平;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加强农村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实施免费职教计划;全面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因地制宜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民族地区学校布局调整不能片面追求规模办学,应根据山区特殊地理环境进行学校布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大力提高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使其达到和超过城市教师的工资水平;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援智”工作,借鉴对口支援机制,全面实行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援教机制。

四是要实施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设备配置,健全地(州,盟)、县(市)、乡(镇)、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特别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逐步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完善机构运行成本补偿机制。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五是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根据目前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现状,一方面应加快对外大通道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区内交通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路网建设,提高通达深度,改善通行条件,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清(水泥)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

六是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增强水利设施供水保障能力。加快重点中小河流域治理,加强区内重要河道堤防建设和重要山洪灾害易发点防治,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确保最低经济福利。这就要求民族地区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各类社会保障措施的覆盖面,尤其是要覆盖持久贫困人口和脆弱人群。同时要特别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

一是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乡社会保障接轨并行,促进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三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与政府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多渠道推进城乡各类群体就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积极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就业扶持政策,建立健全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营造有利于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

——确保环境质量的稳定和提升。包容性绿色增长还意味着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时要确保自然资产继续提供人类赖以所依的资源和环境服务。绿色发展要求: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因此,对民族地区而论,首先要制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绿色发展的目标、步骤。

其次,根据“绿色发展规划”,制定、完善和修订相关政策,这些政策既要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又要能够改善收入分配,增加穷人和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同时抑制和抛弃资源和排放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好的切合实际的绿色政策体系,通过三个渠道促进经济增长。一是绿色政策有助于增加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数量:管理越好,土地生产力越大。良好管理的自然风险降低了因自然灾害产生的资本损失。环境越健康,工人越具有生产力。二是绿色政策能够促进效率。例如,征收环境税,取消扭曲的补贴,为政府降低劳动力税或给绿色公共产品提供补贴创造了财政空间,如公共交通和或再生能源。三是绿色政策刺激创新。研究部门,设计良好的环境规制刺激企业进行创新。最后,绿色政策也增加非增长的福利所得。例如,通过创造工作机会和减贫,绿色政策降低了不平等,增加对环境和经济冲击(比如自然灾害或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的弹性,绿色政策可以降低产出的波动性。

nlc202309041229

同时,要实施绿色工业化战略。民族地区的包容性绿色发展,涉及到结构变迁、生产能力提升、高附加值的经济活动、传统农业的改造、经济多样化发展等,这就要求走绿色工业化之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尚无一个经济体,不走工业化之路,就能达到发达状态。工业化能提高生产能力创造财富,工业化能减贫、创造工作岗位、交易商品和服务,提升生活水平,工业也能降低收入差距,工业是惟一能够吸收大规模且日益增加的劳动年龄人口,哪怕是非熟练劳动力、半熟练劳动力和受教育程度很低的。工业有很多社会经济方面的好处,但也是主要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如何才能协调工业的社会经济利益与环境成本呢?走绿色工业化之路是一个好的方法。一方面,是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升级改造。加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引进消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重点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生产效率,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是发展新兴的绿色工业。比如,节能产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环境服务业、清洁技术、废物管理、咨询服务业)。

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适合特困且生态脆弱地区的考核机制。民族地区基于其发展阶段和在全国及相关省(区)的地位,决定了对这些地区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不宜把经济指标,特别是地区生产总值作为惟一甚至最重要的考核指标,要综合考核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等。主要的建议是:从地区生产总值(GDP)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简称GEP)。

民族地区生态功能特别重要,在核算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资源、环境、生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可喜的是,一些省(区)相继修订了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不再“唯GDP”,有的省(区)还取消了对某些地区地方政府GDP的考核。例如四川省出台规定,从2014年起,取消了四川藏区、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GDP考核,这些区域超过全省一半的国土面积。根据民族地区的功能定位,相关省(区)应取消对民族地区的GDP考核,而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进步、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强化约束性指标考核。

但是,不考核GDP,不等于不发展。因此,从长远考虑,应建立一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对应的、能够衡量生态良好的统计与核算体系。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提出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旨在建立一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对应的、能够衡量生态良好的统计与核算体系,主要指标是生态供给价值、生态调节价值、生态文化价值和生态支持价值。

从GDP到GNP,从地区生产总值到地区国民收入。地区生产总值是地理概念,强调在某个地区内的经济活动获得的增加值。而地区国民收入是一个经济概念,强调一个地区的居民从事的经济活动创造的经济价值,而不管是在哪个地区创造的。民族地区,特别是某些特困地区,差不多超过20%的人口,特别是劳动力人口在区域外从事经济活动,获得收入后,一部分汇回,另一部分在工作地消费等。而现在考核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只计算区域内经济活动的价值,没有包括在区域外工作户口在这些区域的劳动者创造的收入。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民族地区由于环境、技术和市场的限制,不能大规模发展工业,而选择在区域外的地区建立工业园,如阿坝州在成都建立的“阿坝工业园”,如按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是不能算在阿坝州的经济总量中的。因此,建议启用地区国民收入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总量的核算单位,能够更全面和准确地核算一个地区居民所创造的价值。也可对地方政府产生激励作用。

民族地区在全球和全国的生态位上,属于亚洲和中国的生态核心区,地处大江大河的中上游,本身生态极度脆弱,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比重高,增长—减贫—生态关系复杂。

要达成包容性绿色发展,需要持续扩大经济机会,使经济机会均等分布,提供最低经济福利和确保环境质量的提升。

工业有很多社会经济方面的好处,但也是主要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如何才能协调工业的社会经济利益与环境成本呢?走绿色工业化之路是一个好的方法。

GEP

从地区生产总值(GDP)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ion ,简称GEP)。

建议启用地区国民收入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总量的核算单位,能够更全面和准确地核算一个地区居民所创造的价值。也可对地方政府产生激励作用。

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实践探索 第4篇

一、文化立校,塑造教师专业理想

杜威说:“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的积淀,需要经过一代代的点滴汇聚,最终表现为每所学校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教师生命观和精神气质。挖掘并营造出支持学校战略的校园文化,对于学校发展至关重要。”以历史的、现实的、物质的、精神的校园文化为支撑,我校注重在文化底蕴、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培育教师的精神理想,从而奠定与时俱进的思想基础。

(一)厚重的文化底蕴形塑教师气质

我们第五中学地处辽源东部,龙山辽水滋养了一批学子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成就事业。我们在传承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培养学生人性与灵性,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培育出“严谨治学、无私奉献、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五中精神。这种精神浸透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深深根植在每位教师心中,成为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感染和熏陶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培养人文情感,提升儒雅风范、高雅气质。

(二)多元的文化氛围浸润教师心灵

校园文化是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显性标志,对师生心理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景点、雕塑、校训等文化元素是学校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印证着五中几代教师奋斗成长的足迹。为营造向上、向善、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精心构思了“四美”的校园文化格局:即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教学楼、宿舍楼、体育馆、游泳馆、食堂和塑胶操场,融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于一体,校门镌刻的“学问提升气质,知识滋养人生”和“德智兼修”的校训基石,使教师在绿化与文化、美化和诗化的氛围中永葆阳光心态,开启充盈的教育人生。

(三)积极的人文精神丰富教师人格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文化立校的关键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的人文精神追求,而校长的思想引领是关键。我们着眼于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积极构建校园礼仪文化和书香文化。将礼仪文化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校长坚持经常为教师作《礼仪知识讲座》、《师德讲座》,并制定《五中教师师德十不准公约》、《文明公约》,通过“软约束”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实现外在形象与内在修养的和谐统一。为鼓励和引导教师做“智慧型教师”,我校启动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向教师推荐优秀书籍,引导教师每学期读一本名著,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通过读书、反思、交流,不断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完善教师的人格魅力,并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

二、质量兴校,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作为省示范性高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也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

(一)科研教研两翼共振

“科研先导,教研先行”始终是我校多年来一贯坚持和倡导的发展理念,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有效教学为核心,让课题走进课堂,在教学中研究课题。科研教研同频共振,由点到面,增强了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中,我们主张提高教学质量,拒绝拼时间、拼精力、随意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实行高强度训练,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追求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既让学生有合理负担,又不让他们过度焦虑。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着力点,以“学生有效自学、教师高效导学”为基本思路,以“师生联动、导学共进”为基本策略,经过实践探索、总结提炼、反复打磨,确立了“三环并举”(精心备课、严把备课关;严谨授课、严把纪律关;求真务实,严把质量关)、“五度”衡量(以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亲和度、课堂的整合度、教学的练习度、知识的延展度作为衡量教学实效的主要标准)和“启发、互动、留白”的“六字“教学模式。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教给学生,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讲”为“多形式的师生合作互导”。

(二)校本研修合作共享

校本研修是一种学习、工作、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行动,其核心要素包括“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我校积极建构了“教研组学习共同体”开展行动研究,探索出“前瞻性学课——集智式备课——相互间说课——执教人上课——沙龙式议课”的集备教研模式。通过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等,让教师在共同的话语空间里进行团队协作。在这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们开展了经验分享、案例分析、模拟练习、问题研讨、合作探究等系列活动,突出参与性、操作性和体验性。比如:每年一次以“分析高考试题,进行教学反思”为内容的培训活动。培训前,教师自答高考试题,审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学科改进的方向;培训中,结合试题走向,研究教改方向;培训后,写出教学反思,教研组内交流研讨,实现合作共享、资源共享。

(三)专业自主提升境界

实现专业自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高境界。一是自主选择。鼓励教师敢于突破教材,根据学生发展实际,自主筛选新的课程资源,既让学生“吃得饱”又让学生“吃得好”;二是自主设计。如:高二化学组针对高中化学课堂存在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不高等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改变课堂教学结构,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自主评价。通过开展专题辅导、讨论等有计划、分层次地指导教师进行技术性、实践性、解放性反思,引导教师科学调控教学技能,有效检测专业水准。

三、管理强校,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倡导:增强组织学员的学习力,使他们体验到工作的意义,提高群体智商,强调创造力。它一改过去“制度+控制”使人更勤奋的工作管理思想,取而代之的是“学习+激励”,使人不仅勤奋积极,而且更聪明地工作的崭新理念。以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作支撑,是我校建构新型管理文化的有益探索。

(一)建立美好愿景

辽源市《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高中教育要“育精英、上品牌、提品位”,实现优质发展,我们第五中学的目标定位是“实现与国际接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示范性高中”,我们的价值观是用成功的教育成果示范地方、影响全国,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围绕着“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五中教师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我们组织了全校教师的大反思、大讨论,邀请原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北京教研员肖宇赫教授和吉林省教育学院王鹏伟教授先后来校讲学。通过学习讨论,我们提出了“实施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走内涵发展之路,争创全国示范性高中”的办学目标,归结出名校的基本内涵——着眼于人的发展,关注生命意义,培养未来人才。它凝聚着全体教师的智慧、热情和理想,许多教师根据共同愿景构筑了自己的小愿景,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教师不断增值的宝贵财富,是学校发展的稳固基石。

(二)实施高效管理

学校管理最重要的是用心,把工作做到师生心里去,才会孕育出爱的智慧,才能以“用心”的管理达到“管心”的境界,这样的管理才能高效。作为学校管理者,首要任务就是要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组织管理氛围,为教师参与管理提供心理情感层面的支持。比如:对涉及教师利益、学校发展的重要决策、重要事件、大额资金使用等,我们都要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在学校管理中,不仅采取制度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章可循,还倡导“扁平化管理”,让管理重心下移,赋予副校长、教务(政教)主任、集备组长、班主任的管理权利,强化对各年级教学工作的科学调控和微观指导,激发整个团队为学校的愿景而励精图治,使校长的管理思想得到贯彻落实。

(三)优化激励机制

尊重和保护教师自尊与个性是教师创新工作的原动力,同时也是管理者胸怀和管理艺术的体现。我们以扶持、激励、协商、对话等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手段,实行科学管理重“理”而轻“管”:日常教学以常规为主,减少事务性工作给教师带来的影响,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研究教材、钻研理论、走进学生、悉心辅导。与此同时,还以经营的理念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对那些主动投身科研、课改和业绩突出的教师,积极创设条件让其“走出去”,在五中教师心里,“培训是最高的奖赏”。我校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到北京、上海、山东、江苏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学习培训,使教师体验到专业成长的快乐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走内涵发展之路,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们第五中学践行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不懈追求。目前,一大批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在全市学科领域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多名教师获得国家、省和市级表彰。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每年都有多名学生通过国家、省级各类专业水平考试,高考连创历史新高,重点上线率、高分段人数、本科上线率等各项指标居全省前列,学校荣获全国科研兴教先进单位、省模范集体、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承发展性教育理念,实现学生主动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为服务辽源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上一篇:垒高自己中考高分800字作文下一篇:有关跌倒作文700字